xx农垦经济发展现状、融资需求与信贷支持方向(推荐阅读)

时间:2019-05-14 00:27: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xx农垦经济发展现状、融资需求与信贷支持方向》,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xx农垦经济发展现状、融资需求与信贷支持方向》。

第一篇:xx农垦经济发展现状、融资需求与信贷支持方向

海南农垦经济发展现状、融资需求与信贷支持方向

海南农垦集团有限公司是海南省政府直属的,以橡胶生产为主,农、工、商、旅综合经营,产业多元化发展的大型集团企业。随着公司多元化、产业化经营的发展,公司利用自身资源优势逐步壮大,天然橡胶、热带现代农业、旅游及旅游地产、金融服务业等主导产业稳步发展,成为海南省大型集团企业之一。农业发展银行作为国家政策性银行,支持和服务“三农”的银行,在支持我省农垦经济发展方面应该大有作为。为此,根据省分行党委的部署,我们对海南农垦经济发展的现状、融资需求及我行信贷支持农垦经济发展的方向等问题进行了调研和思考。

一、海南农垦基本情况

海南农垦创建于1952年1月,拥有土地总面积78.59 万公顷,职工人数19 万人(含海南省农垦集团有限公司职工);农垦企事业单位遍布海南全省18个市县,其中国有农场47个、直属医院3家,是次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黑龙江农垦的全国第三大农垦。目前,海南省农垦总局所辖企事业单位183个,分布在全省18个市县。其中国有农场(所)49个,直属工业企业14家。拥有土地总面积1282万亩,其中已开垦利用土地746万多亩,占可利用土地面积的93.3%; 经过50多年的开发建设,已建成全国最大的天然橡胶生产基地和重要的热作基地。海南农垦已发展为以天然橡胶及热作为主,农、工、商综合经营,科、教、卫全面发展的经济社会系统。建成了全国最大的天然橡胶生产基 地,现有橡胶面积383万亩,年产干胶20万吨左右,面积和产量占全国的40%以上,为确保国家战略物资的供应安全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同时建成了全国重要的热带作物生产基地,茶叶、椰子、槟榔、胡椒、咖啡、剑麻、水果、瓜菜等热带作物面积近200万亩,其中热带水果面积54万亩。2012年,垦区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达到80.7亿元、35.8亿元和32.1亿元,形成了优势产业快速发展,三次产业良性互动的发展局面。

随着农垦政企分开管理体制的演变和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2005年3月,在海南省委的大力支持下,一是成功组建了海南天然橡胶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打破了垦区50多年的利益格局;组建了万嘉果、畜牧、神泉等专业集团公司,农垦体制改革和集团化进程迈出了实质性一步。建立了中橡电子交易市场,为垦区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构建了崭新的平台。垦区426家场办企业有序退出国有资本,实行民营化改制。积极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农场代管的福山、仁兴、黄竹等三镇移交地方政府管理。二是坚持“招大引强”的原则,扩大对外开放。先后与境内外客商签订项目合同共90多个,合同投资总额300亿元人民币,实际利用外部资金27亿元人民币。

二、产业发展现状

农垦集团紧紧围绕“十二五”末销售收入达到千亿元和把海南橡胶建成亚洲最大的天然橡胶企业的目标, 2012年,着重实施并购重组,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天然橡胶、热带现代农业、旅游及旅游地产、金融服务业等主导产业稳步发展,全年完成销售收入229亿元,比上年的127亿增加了102亿元,增长80%,实 现利润总额3亿元。核心产业橡胶销售总量130.5万吨(含海外公司销售量),创历史新高。

㈠ 天然橡胶产业

农垦集团按照“巩固海岛,跨过海峡,走出国门”、控制更多天然橡胶资源的大思路,加快实施天然橡胶扩张发展战略,以海南橡胶集团为主体,实施并购重组、规模化扩张、纵向一体化的策略,推进天然橡胶产业快速发展。2012年,有橡胶林面积353万亩,共生产橡胶产品15万吨,较上年增长15%;销售14万吨,与上年一致;年末库存量5万吨,较上年增长25%;同时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上海龙橡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和海胶集团(新加坡)发展有限公司当年业务规模扩大,贸易量增大,2012年度贸易量38万吨,较上年增长100%。

(1)海南橡胶集团进入资本市场。2011年1月17日,农垦集团控股(现持有72.98%股权)的海南天然橡胶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海南橡胶”股票(代码:601118)正式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共发行7.86亿股,募集资金47亿元,成为中国上市公司农业板块市值最大的公司,而且上市不足半年便入选上证50、上证180、沪深300、中证100等四个指数成分股。

(2)延伸了橡胶产业链。投资建设的年产4万吨乳胶丝、1.5万吨胎面胶、10亿只乳胶手套等3个橡胶深加工项目,分别于2011年上半年建成投产。由此,改变了海南橡胶集团以种植生产发展为主的传统方式,形成了种植、生产、加工、物流、贸易、销售一体化发展,延伸了橡胶产业链,提高了产品附加值。当年,橡胶深加工项目生产高品质乳胶丝925吨、胎面胶和混炼 胶912吨、手套1.79亿只。

(3)走出去做大橡胶产业。2011年3月,海南橡胶集团云南公司在云南景洪市挂牌成立,并在云南地区采取自建和并购方式掌控了7家工厂,而且当年在云南收购和销售橡胶达8万吨。同时,海南橡胶集团与泰国泰华树胶公司签订了25%股权收购意向书,推进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缅甸、柬埔寨、肯尼亚等橡胶主要产区和贸易地区的项目并购。2012年初,农垦集团成功并购了新加坡R1公司。

(4)加强橡胶风险防范。海南橡胶集团在橡胶销售环节上建立了套保机制,应对国际市场胶价频繁涨跌,平衡价格头寸,降低市场风险。同时,继续在“橡胶树风灾保险统保项目”投入保费,减少风灾造成橡胶损失。2011年海南橡胶集团遭受强台风“纳沙”、“尼格”灾害后,获人财保险公司赔付最高限额9600万元。

㈡热带现代农业产业

农垦集团将实现企业经营利润目标与承担社会责任相结合,发挥热带农业资源优势和集团规模经营优势,建立茶叶、花卉等附加值高的热带农业基地,打造高精尖产品,培育知名品牌。

1、发展热带现代农业。海南农垦目前种植非橡胶类热带作物面积达200万亩左右,其中茶叶、咖啡、胡椒、芒果、荔枝等产业,已经成为带动海南区域产业发展的优势特色产业,在海南省热带高效农业领域占有重要地位。海南农垦建成了一批具有行业和区域带动作用强的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南田、龙江等6个农场被农业部确定为现代农业示范区(场),万嘉果水果、乌石绿 橙等2个被农业部确定为产品追溯项目实施单位,有11个农业生产基地被农业部确定为热作标准化生产示范园,有60个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通过省级产地认定,有10个绿色食品和56个无公害农产品通过国家级认证。

2、开拓农产品营销市场

海南农垦以加快转变热带农业发展方式、建立海南农产品对外流通主渠道为重点,着力推进农产品流通项目建设。加快天津环渤海热带(海南)农产品物流交易中心项目建设;启动位于海南澄迈县金马物流中心的大型农产品临港仓储物流基地项目建设的准备工作,并将通过争取政府相应的政策支持,采取资本运作手段,做大农产品收储规模,平抑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着手研究与北京农产品中央批发市场管理委员会合作建设北京农产品中央物流园区项目。由此,形成南北互动的热带农产品储运、流通、交易的三大“核心营地”,促进海南热带农产品销售。

3、推进农产品品牌建设

在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海南农垦“白沙绿茶1000亩标准茶园滴灌项目”启动实施,进一步提升“白沙绿茶”的品质和产量,使其成为海南国际旅游岛的标志性绿色品牌。同时,农垦万嘉果农业公司生产的“万嘉果”牌热带水果已达到国家绿色食品A级标准,被评为海南省“优质农产品”,并荣获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奖、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金奖、海南农副产品交易会优秀参展奖等多个奖项。

4、推进农产品产业化发展

海南农垦畜牧集团扎实推进基地化、专业化、标准化养殖 经营,成为海南省畜牧业的龙头企业,2012年销售生猪18.2万头,营业收入2.2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0%和10%。海南农垦现代农工贸公司以茶叶、饮料、胡椒、瓜果蔬菜生产销售为主,完成销售收入6472万元,净利润349万元。海南农垦花卉公司并购了海南天源叶花卉产业有限公司,建立了自己的花卉基地,在北京、济南、广州等地设立了分公司和销售网点,2012年实现收入2395万元。

5、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社

近年来,海南农垦为了解决职工小生产和大市场之间的矛盾,提高农业生产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积极引导职工把自营经济和土地入股,组建农业专业合作社。截至目前为止,海南农垦46个农场中,已有28个成立了59个合作社,其中2012年红明农场“红明红水果专业合作社”入社荔枝有1.2万亩,共收购荔枝1850万公斤,增收3700万元。

3、旅游及旅游地产业

以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为契机,依托相对丰富的土地资源和旅游资源,农垦集团建立起集农业观光、商业娱乐、度假休闲、康复疗养于一体的综合立体旅游地产业体系。

2012年海南农垦新开工项目8个、续建在建项目18个。其中列入省重点项目19个,完成年度投资30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26%。好汉坡国际度假酒店、中南温泉公寓以及金橡树温泉大酒店一期工程等项目陆续建成或投入营业;天惠仙岭郡、庄园丽都、香樟林风情街等项目的一期工程相继封顶或已预售产生效益;农垦商业中心、南海场部改造、保亭左岸等新开工项目均取得良好 进展。中新集团2011年以最大股东的身份收购、接管的三亚东方海景大酒店,2012年完成营业收入3000万元,创下酒店开业多年来最好业绩。

4、金融服务业

以组建海南农垦集团财务公司为核心,在未来几年内加快拓展金融服务领域,做大金融产业规模,使其成为独立板块的利润来源,为海南农垦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1)农垦财务公司开业。经中国银监会批准,由农垦集团与海南橡胶集团共同筹资组建的海南农垦集团财务有限公司于2011年12月8日正式开业,成为中国农业企业的第一家财务公司。根据中国银监会批准的业务范围,目前农垦财务公司主要开展结算、信贷、票据贴现等业务,待条件成熟并获批准后,将进行PE投资、风投、信托、基金、对外理财等外部金融业务。2012年,农垦财务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465万元、利润总额4187万元。

(2)农垦担保公司收入增长。2011年海南农垦担保公司经营业绩显著,全年实现收入525万元,比上年增长100%。

(3)实施战略性投资参股。2011年海南省唯一的一家地方商业银行——海南农村商业银行改组后,农垦集团投资参股,共持有海南农商行10%的股份,成为其重要战略投资者之一,共同以更好的金融服务支持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海南公共交通运输行业进行战略投资,以3600万元参股海汽集团,持有海汽集团5%的股权。另外,农垦集团还计划对期货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实施股权并购或战略性投资。

(4)农垦小额贷款公司成立。2012年初海南农垦小额贷款 有限公司注册成立,主要服务于“三农”建设和改善民生,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和农户个体经营,2012年业务范围已覆盖海南14个市县、涉及12个行业。

三、产业发展规划及目标

为适应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的新形势,认真贯彻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规划、海南省十二五规划,深化农垦体制改革,海南农垦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用市场化和多赢合作的理念,以建立和优化产业盈利模式为抓手,打造全产业链模式,加快推进天然橡胶产业、橡胶精深加工产业、现代农业产业、旅游地产业、金融服务业等主导产业发展,实施“一产一平台”战略,并稳步提高主导产业中服务业所占比重,充分释放农垦资源和生产力的巨大潜能,打造具有海垦特色、达到国内乃至国际先进水平的产业体系,树立“大农垦”品牌,大幅度提高农垦集团经济实力,逐步将农垦集团建设成为海南最重要的产业集群和新的重要的增长极。

农垦集团的总体发展目标是:

1、集团快速做大做强做优,实现跨越式发展,在“十二五”末销售收入达到1000亿元,其中:天然橡胶产业销售783亿元、现代农业产业销售50亿元、旅游地产销售147亿元,跨入千亿元企业集团行列,成为海南最重要的产业集群和新的重要的增长极。净利润24亿元,净利润率2.4%。

2、用3—4年的时间打牢基础,“十二五”期间策划、建设一批支撑国际旅游岛需要的,有影响、有形象、带动性强、辐射力大的,高端的,农垦产业板块的战略性项目,实现农垦集团整 体品牌形象的大幅提升。

3、加快并购重组步伐,实现海南橡胶集团进一步“走出去”控制更多的橡胶资源;实现农垦集团热带农产品流通业业迅速做大做强,力争在“十二五”末成为海南农产品流通主渠道。

4、稳步推进热带现代农业种养殖基地建设。到2015年,建成胡椒、芒果、荔枝等热带现代农业种植核心示范基地1300亩,辐射区基地建设105万亩;建成花卉苗木核心示范基地500亩,辐射区基地建设5万亩;南繁育种科研试验核心示范基地100亩,辐射区基地建设5000亩,良种繁育(种子生产)核心示范基地100亩,辐射区基地建设1万亩;推进畜牧养殖基地建设,实现年出栏生猪50万头。

5、推进农业企业上市资源的梳理和孵化,力争在“十二五”末实现海垦畜牧、海垦花卉成功上市。

6、已批旅游地产项目,“十二五”末达到80%的项目竣工营业,实现146.6亿元的销售收入,打造驿站式服务旅居胜地。

7、完成海南省大宗商品交易所的组建工作,集团金融服务业板块迅速扩大规模,为集团产业发展提供更好服务。

㈠天然橡胶产业板块(1)天然橡胶生产板块

要建成世界最大的天然橡胶企业和国家天然橡胶基地。到2015年,计划胶园拥有总面积达到350万亩,年干胶产量达到63万吨。其中:海南岛内胶园拥有面积达到320万亩,年干胶产量达到18万吨;海南岛以外国家和地区胶园拥有面积达到30万亩,年干胶产量达到3万吨;外部原料收购加工量达到46万 吨;天然橡胶贸易总量达到125万吨。其中:国内贸易量达到40万吨,国际贸易量达到85万吨。

年天橡然胶生产实现销售收入201亿元,净利润9.8亿元;天然橡胶林木加工10.8亿元,净利润0.5亿元;天然橡胶贸易375亿元,净利润1.9亿元;物流仓储4.1亿元,净利润0.1亿元;境外公司天然橡胶贸易150亿元,净利润2亿元。天然橡胶产业实现由原来传统以天然橡胶种植为主向深加工、物流、贸易转变,使农垦集团旗下天然橡胶产业初步形成集种植、加工、物流、贸易于一体的完整的全产业链布局。

(2)橡胶精深加工产业板块

做中国最大的橡胶精深加工企业之一。橡胶精深加工及综合利用能力达到2.5万吨,营业收入达到11.91亿元,净利润达到0.6亿元,利润贡献率达到营业收入的5%。并购国内大型橡胶深加工企业,拓展轮胎、输送带等重点下游产业,实现销售收入7.7%的年增长率,2015年销售收入达150亿元,实现轮胎等主要橡胶制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达10%。

㈡ 现代农业产业板块

力争做中国最大的热带现代农业企业、中国最大的花卉园林产业集团之

一、海南具有影响力的农产品加工企业、海南农产品重要流通渠道、海南最大的畜牧养殖企业之一。

做精做优热带特色现代农业产业,构建热带特色现代农业产销对接网络平台,打造热带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模式。2015年末实现销售收入50亿元,占农垦集团销售收入总额比重达5%。主要做好热带农产品种植业、热带农产品加工业(热带果蔬饮料加 工、胡椒加工、茶叶加工、休闲食品加工)、热带农产品流通业(农产品仓储、农产品物流)、畜牧养殖业、花卉园林产业、南繁种业、观光休闲农业。

(1)热带农产品种植加工业

通过 “公司+农场(基地)+职工(农户)”模式,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总体要求,实施“五统一分”,开展基地建设。在原有热带水果、蔬菜等产业优势区域,建设核心示范基地,示范带动产业发展。重点发展胡椒、芒果、荔枝、龙眼、红毛丹、山竹等。到2015年,建成各类种植生产核心示范基地共5300亩,辐射带动种植基地105万亩。继续扩大茶叶等优势产业。辐射白沙绿茶生产基地建设1万亩;辐射乌石、加钗等农场茶叶基地建设1.5万亩。

通过并购重组省内知名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扩大现有果蔬汁等饮料生产规模,加强营销渠道建设,扩大市场份额。

(2)热带农产品流通业

以天津环渤海热带(海南)农产品交易物流中心、北京农产品中央物流园区、金马物流园区等物流项目为依托,采用交易型模式,利用全冷链物流,把批发市场作为生鲜农产品主要的产业方式和交易方式。

(3)畜牧养殖业

建立—大批布局合理、生产安全、规模生产、体制创新的标准化畜牧养殖基地,开展仔猪繁育、销售和生猪生产销售。通过“公司+农户(基地)”模式带动农垦养猪业大发展,实现养猪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开展生猪屠宰厂经营,延长产业链,提高 附加值,建成海南最大的畜牧养殖企业,到2015年,实现年出栏生猪50万头目标。

(4)花卉园林产业

以“公司+农户(基地)”模式开展花卉苗木种植生产,打造“育种育苗→种植生产→热带花卉服务业/保鲜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模式,进一步加强花卉园林产业市场营销体系建设。到2015年,建成花卉苗木核心基地建设1万亩,辐射带动全垦区花卉苗木种植基地建设5万亩,并逐步建设花卉文化休闲旅游景区。

(6)南繁种业

组建海南农垦南繁种业集团,加强南繁种业基地建设。积极主动配合国家种业基地建设,以海南南繁种子基地有限公司(国家南繁科研中心南滨基地)为基础,到2015年,建成高标准南繁育种科研试验核心基地500亩,辐射基地5000亩;建设良种繁育(种子生产)核心基地500亩,辐射基地1万亩,把南繁科研、生产、销售、仓储、物流和服务各环节联接成为一条全产业链,实行科学化管理、企业化经营。

(6)观光休闲农业。在交通便利、开发条件较好的东和、南海(黄竹)、文昌所等地区,可结合旅游业把热带花卉、热带水果、设施蔬菜等基地建设成为集吃、住、赏、玩于一体的观光休闲农业园区。

㈢旅游地产板块

立足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战略高度,对集团旗下的33万多亩土地资源进行整体规划和综合开发。立足现有约77个旅游 地产项目,以建设 “点、线、网”相结合的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式的旅游地产业体系为抓手,按照“以点带线,由线到网,线状布局,网状经营”的基本思路,遵循布点、延线、筑网的发展路径,通过多元化的资本运作和高效的资产管理等重要措施,加强旅游地产项目开发、服务和经营,构筑海垦旅游度假休闲服务平台,打造一站式服务旅居胜地,推进旅游地产业大发展,稳步提高现代服务业所占比重。到2015年实现营业收入146.6亿元,服务业从业人员达1.5万人;建成旅居地产项目36个,建筑面积944.8万㎡;建成商业物业项目23个;建成酒店24家,经营酒店面积41.3万㎡;建成体育休闲项目10个;建成旅游景区4个,旅游接待人数达到250万人次;初步建成旅居地产的营销服务平台、酒店管理平台、商业运营与购销平台、休闲体育推广平台、物业服务平台、旅游及景区的开发运营平台等六个产业平台。

四、融资需求

农垦集团紧紧围绕“十二五”末销售收入达到千亿元和把海南橡胶建成亚洲最大的天然橡胶企业的目标, 加快推进天然橡胶、热带现代农业、旅游及旅游地产、金融服务业等四大主导产业板块的发展,将进一步着重实施并购重组,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实现集团经济的稳步发展,到2015年未,计划实现天然橡胶产业销售783亿元、现代农业产业销售50亿元、旅游地产销售147亿元,跨入千亿元企业集团行列。根据调查了解,2013年农垦集团确定重点推进的项目就有33个(含8个预备项目),项目总投资1026亿元,当年计划投资25.61亿元。虽然海南农垦集团 财务有限公司成立后充分发挥了资金筹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等功能,但随着一大批集团重点项目的推进,预计未来几年整个集团融资需求将达到500亿元以上。

五、营销建议

近年来,海南农垦加快发展步伐,一是通过加大并购重组,快速扩大企业规模;另一方面是实施战略投资,走合作发展的道路。重点加大对四大产业板块的发展,使橡胶产业、热带现代农业、旅游地产业、金融服务业得到快速发展。2013年,海南省农垦集团有限公司以233.29亿元营业收入的良好业绩跻身“2013中国企业500强”排行榜。大批金融机构如工、农、中、建、光大、平安、农信社等近年来都加大了对海南农垦的营销力度,多家银行成为了农垦集团的合作银行,如农业银行海南省分行2012年与海垦集团签署了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由海南农行在未来五年内向农垦集团提供不超过150亿元意向性信用额度的资金,用于满足企业发展需要。我行作为农业政策性银行,肩负支持 “三农”经济发展的重大使命,与海垦集团在业务发展方向上具有天然的吻合性,其橡胶产业、热带现代农业、旅游服务业几个板块符合我行信贷支持的方向。

㈠ 要找准营销切入点。

1、橡胶产业作为农垦集团的主业,在“十二五”规划中,天然橡胶产业销售收入要达到783亿元,占预计集团总销售收入78.3%,橡胶收购加工需求资金量较大,具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因此,必须加强对农垦集团这一主业的营销;

2、加快推进农场城镇化建设是今后农垦发展的主要方向,通过城镇化建设,聚集资金、技术、信息,让城镇化为农业现代化创造规模化经营的条件。海南农垦有职工人数19 万人,国有农场(所)有49个,农场城镇化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支持城镇化建设,符合中央“四化同步”的要求,有利于极大地提高农场职的居住、生活条件,符合我行支持新农村建设的职能定位;

3、通过支持农产品深加工来辐射整个热带现代农业链条,支持农垦做精做优热带特色现代农业产业。可优先选取已形成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的行业,如茶叶生产,已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产业链条,配合农垦并购策略,通过支持产业化龙头企业,促进整个现代农业产业链条的发展,增强现代农业的竞争能力、盈利能力。积极支持花卉--园林—旅游观光相结的卉园游产业体系建设、支持卉、园、游相结合的新型小城镇建设。

4、择优支持生态旅游景区建设。

海南农垦拥有被誉为神州第一泉的南田温泉、蓝洋温泉及西达“九乐宫”温泉等丰富的温泉资源;有占地面积5660.32公顷、开发价值巨大的莲花山国家森林公园等十分丰富的旅游资源。支持生态旅游景区建设,既能开发、保护旅游资源,又紧紧围绕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战略布局,做大做强农垦旅游产业;

㈡建立上下联动、全行一体的营销模式。

省分行组织力量集中对农垦总局、农垦集团进行高层营销,建立XX海南省分行与农垦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各分支行、营业部立足本地,积极营销具体项目,做到上下联动,全行一体,形成合力。㈢ 要整合资源,进一步提高办贷效率。

农垦集团作为我省优质国有企业,省内各金融机构争相进入,营销竞争相对较大,也因此使该企业在融资选择上具有较强势地位。因此,必须整合资源,行内各部门加强协作、建立扁平化的办贷流程,尤其要加强与总行的联系与沟通,努力实现高效、快速办贷,为企业提供便捷服务,从而提高我行在营销中的竞争力。

第二篇:服务企业融资支持县域经济发展

以服务中小企业为已任做强做大信用担保业务

——郧县工业经济工作会议交流汇报材料

郧县信达投资担保有限公司是于2009年5月成立的一家由县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组织发起,以国有资金控股,民营企业参股投资组建的,为县域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的专业机构。至2011年底,公司已形成担保基金1.38亿元,年可为企业提供担保贷款5亿元以上规模额度。几年来,在县委、政府及县相关职能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公司坚持以“发展投资担保业务,搭建投资融资平台,服务社会经济发展,解决企业融资难题”为经营宗旨,秉承“诚信、稳健、创新、高效”的理念,紧紧围绕支持县域中小企业发展这一中心工作,“搭架子、管长远”,积极发挥信用担保融资职能作用,坚持科学发展观,有效探索扩大业务规模,拓展业务领域,为县域经济取得历史性跨越,工业经济做大做强,改善投资环境做出了应有贡献。下面就担保公司的担保业务开展情况作以下汇报。

一、围绕企业融资服务,强力发展担保体系建设。公司组建以来,经营一班人始终清醒地认识到,为县域中小企业融资服务是公司的第一要务,各项工作都要围绕这一中心开展。要为企业融资提供担保服务,首先要搞好公司担保体系建设。2009年以来,在县委政府及财政局的大力支持下,公司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规范管理,市场运作”的原则,经过 1

广泛调查、动员、筛选、确认,吸纳资金等相关程序,至2011年底,已形成吸纳37家股东,注资1.35亿元的中小企业担保投资体系。若按担保资本金放大五倍担保贷款比例,可为县域中小企业提供担保贷款额6 亿元以上公司资本金规模,担保融资能力已跻身到全省县(市)一级担保机构的前列。在吸纳资金的同时,公司依照《公司法》规定,完全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选举成立了董事会、监事会等公司领导机构及决策监督机构,建立完善的内部治理结构,并根据国家对担保机构的有关要求,建立健全了公司运行相关管理制度,逐步形成了与市场体制相适应的科学、高效的运行机制,为担保公司做强做大、稳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广泛与银行合作,担保贷款主渠道得以稳固提高。在担保公司组建完成后,我们积极与县内各银行(社)进行沟通、联系、协调,按照国家金融政策,各专业银行(社)对担保业务均实行了严格的合作入围条件,并根据担保公司的资本实力、管理水平、经营业绩、业务范围、信用等级等指标考核,争取担保放大贷款倍数最优化,合理确定担保额度,并经省级分行审批备案。近年来,公司始终将与银行合作获信作为重要工作,积极依照国家相关规定扩大资本金规模,夯实公司管理基础,努力创造信誉资质条件。经过两年的努力,2011年获得国家监管部门首批颁发的融资性担保机构经营许可资格证,取得了各专业银行(社)的相应评定认可。到目前,我们已于县内农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农业发展银行进行了合作,与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也达成了合作意向。

在与县域内专业银行合作的同时,我们积极扩大合作担保业务范围,与十堰政信投资担保公司、湖北中企投资担保公司、湖北农业产业化担保公司相继建立了合作开展再担保业务关系。其中湖北中企投资担保公司经调查评审已达成合作协议,给予我公司实际风险敞口可提供担保信用额度2.4亿元,合作模式包括合作担保和联合担保两种模式,可提供单笔不低于1000万元、最高额不超过4000万元担保贷款额。通过与省中企担保公司建立业务合作关系,利用平台优势,打通了与华夏银行、民生银行、招商银行等股份制银行对郧县企业的贷款融资支持渠道。通过与兴业银行十堰分行合作,取得担保授信额度2亿元。合作银行达到四家。扩大了企业融资渠道,极力满足了企业发展资金需求。仅2011年就累计为49家县规模以上企业提供担保及融资总额7.05亿元,占县内新增加贷款的70%以上,撑起了郧县中小企业融资的半壁江山。

三、不断创新服务产品,增加服务措施,极力为企业增信融资提供保障。为使县域企业的融资需求得更好地满足,我们在巩固担保融资的同时,在国家金融政策和公司条件许可范围内,我们扩大业务范围,又相继开展了票据抵押融资、银行承兑票据担保、信用证担保及企业还贷临时借款等业务,既为企业提供了急需的资金保障,又挽救了企业的信誉,同时,维护了银企关系。如县内伟士通汽车零部件公司、上恒鑫正科工贸公司、金龙工贸有限公司、辉煌烟花爆竹有限公司等一批小微

型企业,过去根本都没有资信能力和条件能获得银行贷款支持。通过担保公司信用平台,支持规范培训企业的刀菜,使经营规模得到增强,逐步提高了资信能力,发展到现在每家企业都能获得1000万元的担保贷款额度,有力地拉动企业规模性发展、壮大;湖北佳恒科技、义兴工业发展公司、神河汽车改装(集团)公司等企业可获得担保公司每户年均支持5000多万元资金,使企业扩能改造项目得以推进实施投产,发挥了重点企业对县内工业经济支撑作用。为支持佳恒公司推进上市,通过提供信用担保形式,解决专项借款资金2000万元。湖北登丰化工、兴升科技公司、华恒工贸公司通过担保贷款资金支持,向产销过亿元企业目标迈进。支持企业经济做大做强。

四、以服务企业融资发展为已任,有效运用担保资金杠杆效应发挥,极力为企业增信融资提供保障。按照国家对担保行业有关政策,担保公司的担保资本金只有达到一定的规模,担保融资放大倍数才会达到理想的要求。为此,公司自组建以来就确立了高起点、高标准的市场化运行管理模式,在资本金的募集上就以政府投资为主导,引导鼓励县域规模以上企业广泛参与,将资本金的规模范围确定在1.5亿左右,资本担保放大倍数在5倍,年能为县域企业提供融资担保额6亿元以上,将信用担保的“杠杆”作用发挥到最大限度,以撬动银行融资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持效果。通过创新体制,一个政府、银行、担保机构和中小企业“四方联动”的开发性投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已形成。实现了财政资金、市场资本资源的最佳配臵。

民营资本和国有股权结域战略合作关系,消除了在当前国内金融环境下的体制障碍和信任障碍,客观上放大了信用;股东构成多元比和管理制度规范化,有利于担保公司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抗风险能力强。实现经营方向、风险管理目标一致。在风险可控的条件下,创新反担保措施,为企业量身定制“个性化”的融资方案,帮助其顺利获得贷款。

同时公司还利用财政间歇资金,积极解决企业临时资金的需求,通过扩大业务范围,公司每年为企业解决临时急需资金近4亿元,有力保障了企业融资的各种需求,支持了融资担保业务持续,健康的发展,为县域经济的快速增长,奠定了坚实的物资基础。在银企之间搭建起信用桥梁,帮助企业克服融资活动中的障碍,从而使企业能健康、稳定地发展,有效拉动地方经济的增长。公司组建以来,通过担保公司这个融资信用平台,已使县内70余户规模以上企业获得银行贷款信用额度7亿元以上,强力提升了企业信用度及融资规模,也使受保企业新增工业产值12亿元以上,增加利税近1个亿,助推郧县工业经济平稳快速的发展。

“承担社会道义、践行社会责任”是信达公司经营观念,发扬“引水思源,富而思进,发展企业,回馈社会”的社会责任感是信达孜孜不倦的追求。几年来,我们虽然作了一定工作,撑起了县内企业融资的“半壁江山”,受到县委、政府的好评和县内企业的青睐,但离领导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工作中也还存在着一切不尽人意的地方。为此,在今后工作中,我们要紧紧围绕支持服务县域企业发展壮大的经济工作目标,科学决策,务实创新,迎难奋进,努力完成县政府下达的各项工作目标,为郧县经济发展奋力走在全省山区县市经济社会发展前列做出应有的贡献。

郧县信达投资担保有限公司

二○一二年一月

第三篇:农村信用社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

农村信用社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摘要】 县域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信用社作为立足服务“三农”的地方性金融机构,支持发展县域经济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但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农村信用社在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难免遇到一些困难和障碍。本文以云南省Y县龙岗地区为例,分析其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并探讨在这一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 农村信用社 县域经济 问题 对策

云南省Y县龙岗地区,现有版图面积215平方公里,下辖7个村96个小组,总人口3.1万人。党的十六大精神以来,坚持以发展为先,实施了工业强镇、农业稳镇、商贸活镇的战略,使经济建设取得了又好又快的发展。国内生产总值每年以12%的速度增长,农村经济形成特色鲜明,坚持以产业结构调整为导向,立足农业生产基础,加大了对苗木花卉、规模蔬菜和畜禽养殖的调整,发展特色农业致富奔小康。目前,龙岗地区农业现已形成四大板块:苗木花卉面积达500亩;烤烟、蔬菜种植达10000亩;绿色畜禽饲养面积达1000亩,年出售牛、羊、鸡、猪等达2000万元;林木面积达5000亩;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地区工农业总产值不断上升。

一、农村信用社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

龙岗信用社经过积极的努力,业务突飞猛进增长,存款以每年18%左右的速度增长,至2012年5月底各项存款达到13391.29万元,各项贷款达到9003.12万元,业务发展欣欣向荣,但与当地经济的发展情况相比仍面临巨大压力,因为专业银行撤并收缩,新增加的邮政银行业务在发展的初期,地区经济发展的重任就落在农村信用社的肩上,如何适应当地经济发展环境,走信合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值得探讨和研究。

1、整合机构的经营现状

根据县域经济发展趋势和县联社的要求,县联社自2005年组建县级统一法人联社,即对辖区内网点进行了整合,人员、资金等金融资源进行统筹规划和管理,将龙岗信用社原有机构也进行了整合,合并成二个营业网点,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保留了一个农村信用社和一个分社,两个机构的负责人都在县联社统一法人的领导下,实行扁平化管理,在各自的阵地开展工作,互相没有业务冲突,都能互相兑付农补资金,对辖内客户办理信贷业务,县联社对二个营业网点增加了对外形象工程投入,对营业网点进行统一规划和改造。对存在安全隐患的营业危房进行重新装修;使农村信用社网点按全县营业网点信合标识进行统一更新和规范,面貌焕然一新。

2、推进乡村金融现代化服务

近几年来,在省联社现代化金融技术支持下,龙岗农村信用社也加快网点的综合业务网络系统建设,实现二个网点与全国农村信用社之间的资金往来通存通兑;全面开通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和跨行交付业务,方便了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异地存取款;定期开展“反假币”、“金融知识下乡”等活动,促进金融知识在乡村的普及;并在辖区的农村信用社增设自动取款机,拓宽农村地区的金融结算渠道。通过这些措施,为居民提供便利、优质的金融服务环境,使辖区居民也享受到24小时自助银行服务。

3、人力资源配置得到优化

龙岗农村信用社二个分支机构,现有员工11人,其中有5人服务于网点门市业务。为优化网点人员的配置,龙岗信用社采取加强培训、末位淘汰、竞争上岗,鼓励员工参加继续教育等措施,促进信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同时,制定岗位轮换制度,将优秀的人才向营业重点岗位倾斜,促进了人力资源的合理设置,保障了营业网点临柜人员综合素质,以维护农村信用社良好的外部形象和发展要求。

4、资金合理利用,兼顾城乡经济的发展

2004年以来,龙岗信用社坚持把以小额信用贷款为载体的信贷服务推向社会,收益有农业、也有工商业,受益最多是一般农户、农村专业大户、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其他涉农企业。资金使用兼顾城乡、综合衡量的原则,把资金有计划、有目标、有步骤落实到亟需资金的客户。截至2012年5月底,龙岗农村信用社各项贷款余额9003.12万元,其中农业贷款7833万元,占各项贷款的87%,有效促进了该地区资金向支持以“三农”为主的方向发展,尽量满足了客户的需求。

二、农村信用社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支农后劲不足,影响了农村信用社支农业务的拓展

农村信用社虽然在农村经济中占有主导地位,但组织资金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向外吸收资金困难,农村资金市场又增加了邮政银行的竞争对手,由于邮政银行相比农村信用社结算方便,信息技术相也比农村信用社先进,加之国家一些政策对专项资金存入农村信用社的限制性、歧视性规定仍然存在,又使农村信用社在县域地区金融竞争市场上处于劣势。这些业务贯通和政策取向等客观因素给农信社造成了在城、乡资金组织上的障碍,形成了支农的后劲不足,进而影响了支农业务的进一步拓展。

2、信用环境和信贷程序制约,使农村信用社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步伐缓慢

近年来,农村信用社经过使用信贷风险系统、人行征信系统及信用村镇的创建,使县域地区居民的诚信意识有所提高,新增不良贷款得到较大的控制。由于农村信用社贷款以“小额、分散”为主要特点,其信贷业务的良性循环更有赖于良好的信用体系的支持,加上信贷风险程序的复杂性,很多优质的客户农村信用社不能为他们提供便捷的服务,仅龙岗农村信用社今年1—5月份发放各类贷款为1106笔金额3318.17万元,比上年同期1205笔金额3615.5万元,少投放99笔金额296.83万元,形成了信用环境和信贷程序不宽松,各种贷款都明确了“四包一挂”的责任追究制度,使再好的客户有上述的因素制约也只能爱莫能助。小额信用贷款证自2004年开展以来运行良好,但从2009年信贷风险系统上线运行以来,经营社只按章操作,不能灵活运用,使简单的信贷业务又设置成了复杂化,使这一品牌优势刚推广开又被制约,据统计2009年龙岗农村信用社全年发放贷款2973笔金额5956万元,而2010年全年发放贷款仅2872笔金额为4633万元,同期减少101笔金额4633万元,2011年贷款投放持续下降,其支农服务和内部效益相应也减少,与当地经济发展不能同步,这对即将包揽县域经济发展的农村信用社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

3、因缺乏有效的风险补偿机制,使农村金融长期处于“两难”境地

目前,农村信用社除农户小额信贷外,其他贷款品种都须提供抵押或担保,而我国《担保法》规定:“耕地、宅基地、自留地等集体所有的使用权不得用于抵押”,多数农户和农村经济实体因缺少所谓的“有效”足值抵押品和担保,使农户难以达到农村信用社发放贷款的准入条件,同时,农村信用社面对农户发放的贷款由于小额、分散,一旦发生自然灾害,农村信用社不可避免地成为风险承担者。农村地区担保和风险补偿机制的缺失,使农村金融长期以来面临农民贷款难和农村信用社难贷款的“两难”问题。

4、农村信用社金融创新上的滞后使其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受限

随着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农村收入的不断提高,农村城镇化步伐加快,“三农”对高效快捷金融品种和现代化金融服务手段需求与日俱增。而目前农村信用社服务手段仍然以存款、贷款、结算三大传统业务为主,支持结算体系残缺,电子化建设滞后,金融技术创新、工具、理财等创新产品几乎是一片空白,这使其农村金融服务的水平受到极大的限制。

三、解决农村信用社支持县域经济发展问题的建议

1、多方努力,多渠道解决农民贷款难和农信社难贷款的“两难”问题

一是政府部门出台农村抵质押担保政策或措施,使林木所有权及农村房产等真正成为农户向农信社贷款的有效融资担保标的;二是继续推广农户、小企业3至5户的联保制度,2008

年联保贷款推行以来,龙岗信用社共发放联保贷款1950多万元,有效及时地解决了农村个体企业户的燃眉之急,深受用户好评,且没有一笔形成不良;三是建立农贷担保基金,专门为农户贷款提供担保;四是农信社应建立和完善适应农村特点的客户评价体系,把农村各类信贷资金需求对象纳入信贷评价范畴,推广农民住房贷款、农用大型机具购建贷款、被征地农民创业贷款等信贷品种。

2、加强合作,解决农信社支农资金紧张和清收不良贷款难的问题

一是加强与政府部门的沟通,争取国家对限制到农信社开户结算的有关规定进行修订,使农信社在资金组织渠道上与国有商业银行享有同等待遇,从而扩大其支农资金来源,增强后劲;二是加强与政府农资部门的沟通,争取其向农信社推荐优质支农项目,帮助农信社拓宽信贷服务领域,促进其支农资金的良性循环;三是加强与司法、纪检等部门的沟通,使定期召开银政联谊会成为制度,借助合力提高农信社依法收贷的效果,尽可能地减少农信社支农资金的损失。

3、完善机制,改善信用环境,解决县域地区经济信用环境差的问题

一是各级政府应在优化信用环境、支持信用社信贷投入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建议地方政府牵头建立支持“三农”发展担保机构和担保基金,降低产业化龙头企业、重点大户的融资难度和融资成本;二是大力开展“信用工程”,按照方便、灵活、安全的要求,一次核定、随用随贷、余额控制、次数不限、周转使用的程序办理。同时信贷人员还应坚持走出社门,访农民家、知农民情、助农民富,从根本上扭转农民“贷款难”问题,使农村信用社真正成为服务“三农”的主力军。

4、加快创新,解决农村信用社金融服务水平滞后的问题

个人金融业务市场在农村有极大的开拓潜力,农村信用社应在完善电子化网络平台的前提下,借鉴商业银行先进的产品和技术进行创新,开发适应于农村市场的电子金融服务产品,创建自己的金融超市,特别是小额信用贷款能简化的就要简化,采取一次授信,余额控制,周转使用,随用随贷,最好的办法,把授信额度在与用户签订相关协议后直接存入信用卡,使用信用卡来取代繁杂的办贷程序,要把以小额信用贷款为载体的信贷服务做活做强,不断丰富自己的特色产品,建立农村信用社自己的金融品牌。同时,根据县域地区客户的不同需求,对地区市场进行科学的细分,准确定位,寻找市场的空白点和不足点,向地区居民提供个性化、差别化的优质服务,通过提升农村信用社金融服务水平,不断推进农村信用社向城市化和现代化的方向发展,以满足县域经济发展的新要求。

【参考文献】

[1] 贾晓辉:农村信用合作社面临的问题与改革思路[J].人力资源管理,2011(1).[2] 周婧:农村信用社对县域经济的金融支持[J].商场现代化,2007(8).[3] 石全虎:西部地区农村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8(4).[4] 张仕东:对农村信用社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调查与思考[J].经济师,2005(11).

第四篇:关于支持江西实体经济发展的信贷指导意见

关于支持江西实体经济发展的信贷指导意见

南银发„2012‟61号

人民银行省内各市中心支行、南昌辖内各县支行,国家开发银行江西省分行,农业发展银行江西省分行,各国有商业银行江西省分行,各股份制商业银行南昌分行,邮政储蓄银行江西省分行,江西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省内各城市商业银行:

实体经济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为切实发挥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推动催化作用,大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促进富裕和谐秀美江西建设,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江西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提高思想认识,全面加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金融服务工作 1.实体经济直接创造物质财富,是社会财富和综合国力的物质基础,更是金融发展的根基。发达稳健的实体经济,对提供就业岗位、改善人民生活、实现江西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脱离了实体经济,金融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金融业发展要始终注意服务于实体经济的运行,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基本要求,坚决抑制社会资本脱实向虚、以钱炒钱,防止虚拟经济过度自我循环和膨胀,防止出现产业空心化现象。要始终坚持金融业与实体经济共同发展、和谐发展的理念,坚持在服务实体经济中求发展,坚持在提高服务实体经济的水平上下功夫,更好地支持江西实体经济创新驱动、转型发展。

2.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过程中,金融部门既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又要立足江西实情,准确把握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内涵与方向。目前,我省正处在工

-1-业化、城镇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阶段,加快发展仍是最重要任务。省内各金融机构要不断加大信贷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力度,积极调整优化信贷结构,大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引导信贷资源更多地投向实体经济。既要进一步加大农业、工业、交通、通信、商业、建筑等物质生产和服务部门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信贷投入,又要兼顾包括教育、文化、信息、艺术、体育等精神产品的生产和服务部门的金融服务工作。

3.把服务、发展实体经济作为金融部门自身的重要职责和使命,全面落实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各项措施。省内各金融机构要落实“一把手”负责制,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和工作机制,结合工作实际全力落实金融支持服务实体经济的各项措施。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将对金融机构支持服务实体经济的相关工作开展综合评估。

二、保持货币信贷的合理增长,满足实体经济合理资金需要 4.全省人民银行系统要根据经济金融运行情况,灵活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在宏观审慎性政策框架下,按照“总量适度、审慎灵活”的要求,调节好货币信贷供给,保持社会融资规模的合理增长。根据国家政策和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差别存款准备金动态调整政策的相关参数,增强政策工具使用的针对性,促进地方法人金融机构贷款规模适度增长。同时,运用再贴现工具加强贷款结构调整,增加对“三农”与小微企业的信贷投入。

5.省内各金融机构要在继续执行稳健货币政策前提下,合理把握信贷投放总量和投放节奏,努力增加信贷投放总量,确保信贷总量与江西实体经济的发展需求相适应、投放节奏与实体经济的运行节奏相衔接。同时,各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要加强与总行汇报、沟通,积极争取总行信贷规模和政策支持,争取总行的项目直贷,确保全年新增贷款在本系统排名有所提高。省内各金融机构要围绕扩大内需、发展实体经济这一主题,积极培育新的信贷增-2-长点,挖掘更多的有效信贷需求,确保今年贷款余额超过1万亿元,新增贷款占全国的比重继续提高。

三、调整优化信贷结构,支持实体经济加快发展

6.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是江西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事关江西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大力支持和促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是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第一要务。省内各金融机构要按照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区域经济布局要求,加大对南昌核心增长极、九江沿江产业带、昌九工业走廊构成的核心增长区的信贷投入。重点加强对南昌的汽车、航空、光伏光电、软件和服务外包、生物医药五个千亿产业集群的资金投入,使南昌成为全省先进制造业和服务业发展的先导示范区。同时,要认真研究把握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的新形势、新特点,把全面做好支持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金融服务工作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和长期制度性安排,积极扎实推进。要进一步探索适合节能减排项目特点的信贷管理模式,改进和完善绿色信贷长效机制,在防范风险前提下,积极探索能效融资、可再生能源融资、环境金融、碳金融和能效设备供应链融资等绿色信贷新产品、新模式,积极推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低碳发展之路。

7.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的深度结合,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将有力地推动我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同时,也将有力地促进金融业务的快速发展。省内各金融机构要紧紧围绕深入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及延伸产业链规划,大力支持新能源、新材料、航空制造、绿色照明、铜精深加工、钨和稀土精深加工等具有江西比较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全面加强推进我省“科技六个一”工程建设金融服务工作,大力支持国家科技计划以及国家技术创新工程、国家高新区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做好科技型企业孵化抚育发展、科技成果转化的金融支持工作。

-3-8.全面落实革命老区信贷扶持政策,推进“中央苏区”重点工程项目建设。以赣州开放开发综合实验区、吉泰工业走廊和抚州现代工业新城三大增长极为主线,强化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和城市公共设施建设的资金供给。加大扶贫贴息贷款覆盖广度和深度,因地制宜扶持扶贫主导产业,重点支持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的扶贫攻坚。以老区红色文化为推介,加大文化产业支持力度,积极培育红色文化原创品牌,大力发展红色特色文化创意产业、红色生态旅游产业。对先进实用技术的引进,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小微企业的转移,要给予政策引导和优先扶持。

9.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的金融政策,加大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投入,引导和帮助小型微型企业稳健经营、增强盈利能力和发展后劲,推动全省小型微型企业加快发展。省内各金融机构要配置专门的信贷额度,重点加大对单户授信总额500万元以下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确保全年新增中小企业贷款继续稳定在全省新增贷款的三分之一以上,确保我省小微企业贷款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省内各金融机构要继续深化“六项机制”(风险定价机制、独立核算机制、高效的贷款审批机制、均衡的激励约束机制、专业化的人员培训机制、违约信息通报机制),按照“四单原则”(小企业专营机构单列信贷计划、单独配置人力和财务资源、单独客户认定与信贷评审、单独会计核算),进一步加大对小微企业业务条线的管理建设和资源配置力度,满足符合条件小微企业的贷款需求,确保小微企业信贷投放增速不低于全部贷款平均增速。

10.紧紧围绕农业基础设施、农业科技创新、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加大对现代农业的信贷投入。切实做好农田水利、重大水利工程、鄱阳湖生态水利建设等项目的信贷扶持,对符合条件的水利企业可探索发展大型水利设备设施的融资租赁业务,以及水利项目收-4-益权质押贷款业务。省内各金融机构可采取联合贷款、银团贷款等方式对起步资金大、回收期长的重点项目提供信贷支持。建立“一县一品”金融支农服务模式,加大对特色农业、高效节水和农产品精深加工等方面的信贷支持,重点扶持新型农民经合组织、带动能力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及配套基地,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确保全年涉农贷款增量继续稳定在全省新增贷款的三分之一以上,确保县域存贷比继续稳定在50%以上。扩大农村抵(质)押物范围,探索发展大型农用生产设备、林权、水域滩涂使用权等抵押贷款,规范发展应收账款、股权、仓单、存单等权利质押贷款。

11.进一步加大对教育、文化创意、服务外包、旅游、家庭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和都市服务业的金融支持力度。以江西特色的红色文化、绿色文化、古色文化为依托,大力扶持文化产业重点文化设施和重点项目建设,支持景德镇陶瓷文化、鹰潭道教文化、赣州红色文化创意产业以及新闻出版、影视音像、民间工艺、动漫设计等文化市场,助推新型经济增长点不断壮大。密切注意服务外包业、旅游业和家庭服务业的融资需求,以南昌列为全国发展服务外包试点城市为契机,加大银企对接力度,扶持一批有实力、有市场、有效益的服务外包企业做大做强;加大对旅游企业和旅游项目的信贷投入,支持重点城市旅游服务设施建设。鼓励推进服务业以商标、专利等知识产权为主的质押贷款创新品种,深化配套服务的信贷支持,完善服务业信用增强体系,逐步建立贷款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

四、努力践行企业社会责任,积极发展民生金融

12.履行社会责任是金融机构应尽的义务,省内各金融机构在经营过程中,要以人为本,更加关注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遵守各项法律和商业道德,维护股东、金融消费者和社会各方的利益,积极追求公平正义和社会和谐。要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和义务,提高在发展绿色信贷、民生金融等方面的自觉性,努力在环保、教育等

-5-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13.省内各金融机构要站在履行社会责任的高度发展民生金融,树立“普惠金融”的理念,围绕社会各阶层客户的需求,创新发展针对特定人群的信贷产品和服务模式,特别要关注社会弱势群体,让社会各个阶层享受到优质的金融服务。鼓励省内各金融机构主动介入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完善保障性住房融资机制,解决项目信贷资金供给需求不平衡问题,保证国家重点在建、续建项目的资金需要。以小额担保贷款政策为“抓手”,加强与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财政、妇联、扶贫办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做好推动创业促进就业工作,促进小额担保贷款、妇女创业小额担保贷款、大学生村官创业富民贷款业务发展。同时,积极做好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发放工作。

五、坚持稳步发展金融市场,拓宽实体经济融资渠道 14.支持省内各类企业通过银行间债券市场扩大债券融资。在继续做好条件较好企业利用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融资基础上,推动中小企业集合票据扩大规模,探索区域集优等融资模式再创新,拓宽中小微型企业融资渠道。探索研究引入高收益债券,丰富债券市场信用层次,支持新兴行业企业,尤其是符合江西经济结构转型的成长型企业发债融资,推动产业升级。引导市场成员自主创新,推动浮动利率债券、含期权债券等具有避险功能的债券品种扩大规模,满足企业多样化融资需求。

六、深化金融改革和创新,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15.在风险可控和依法合规的前提下,稳步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要继续配合辖区地方党委政府稳步开展各类农村产权的抵押贷款创新试点,不断扩大农村贷款抵押担保物范围。不断完善省内金融机构网点布局,支持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向下延伸机构。建立健全支付结算制度,继续在农村地区大力推广非现金支付工具和支付方式应用。加快农村地区银行卡市场发展,提高银行卡-6-交易总量。大力培育农村地区金融中介服务机构,加强银行与中介机构的合作,促进“三农”经济加快发展。

16.围绕实体经济实际需求积极开展金融创新工作。省内各金融机构在设计金融产品和金融工具时,要着眼于服务实体经济,要根据实体经济融资需求特点,加强对新型融资模式、服务手段、信贷产品及抵(质)押方式的研发和推广。要充分利用人民银行开发的应收账款质押登记公示系统、融资租赁登记公示系统等登记系统,灵活多样地创新信用模式和扩大贷款抵押担保范围。综合运用各类金融工具和产品,开展信贷、投资、债券、信托、保险等多种工具相融合的一揽子金融服务。加强与行业协会、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社会中介等合作,创新适合需求特点的联动模式,提高金融服务的差异化、细分化和专业化程度。要进一步优化信贷管理制度和业务流程,进一步提高信贷审批效率。要继续推动发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境外项目人民币贷款业务。

七、继续加强信用体系建设,营造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优良环境 17.依托全国联网的征信系统,加快征信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扩大征信系统的应用范围和覆盖面,进一步丰富和推广信用工具、信用产品,降低金融和经济交易成本。拓展信贷评级市场,促进内外部评级的相结合,加快推进征信机构的优胜劣汰,探索推动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大力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着力完善全省社会信用信息数据平台,建立健全征信机构体系和信用监督与失信惩戒制度,营造诚实守信、规范运作的良好市场环境和社会信用环境。

八、全面加强监督管理,确保各项工作落在实处

18.省内各级人民银行要充分发挥货币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的引导作用,加强监督管理,科学评估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的实际效果。要积极引导省内各金融机构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对接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配合国家和江西产业

-7-政策的落实,坚持“区别对待、有扶有控”的原则,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省内各级人民银行要探索评估信息面向金融机构、地方政府和社会公众发布的渠道、形式和范围,促进金融机构提高服务实体经济的意识和能力。同时,要将评估结果作为对地方金融机构适度新增贷款调控的重要依据。

二○一二年三月二十日

第五篇:村镇银行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村镇银行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优化配置资源,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

摘要:村镇银行作为支持县域经济及“三农”发展的一支新生力量,对促进县域经济结构调整以及“三农”快速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文章通过对村镇银行实地调查,了解村镇银行在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中的经营状况和困难,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村镇银行 建议 发展

近年来,村镇银行作为农村金融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在政府及监管部门的支持下得到了快速发展,逐渐成为了县域支农支企支民的主力军,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金融支撑,在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村镇银行发展现状

目前,朔州辖区共设立村镇银行2家,分别为:朔城区蒙银村镇银行和山阴县太行村镇银行。2014年12月末,村镇银行资产总计21.91亿元,贷款余额9.77亿元,占总资产的44.6%,个人贷款6.1亿元,单位贷款3.67亿元。存款余额17.59亿元,个人存款6.86亿元,单位存款10.73万元,存贷比为55.54%。村镇银行已设立网点4个,共为县域近100家中小企业和企业主个人累计投放流动资金贷款2亿元;促进企业增加设备投资、升级改造达50家,累计投放中长期贷款1.8亿元。先后对全县个体工商户与农户450多户,累计发放贷款6.5亿元,有力支持了县域经济发展。

二、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措施

1、营业格局逐步扩展。从调查来看,朔州村镇银行高级管理人员和部分部门负责人都是从金融监管部门或其他金融机构聘请的资深人员,有一定金融工作管理经验且熟悉县域经济环境特点,同时采用发起行的先进经营管理理念,在立足区域的基础上,服务领域逐步向下扩展,服务领域向乡镇延伸。从2013年起,朔州村镇银行在乡镇开设了2家支行,“行+支行”经营格局正基本形成。

2、不断创新信贷产品。随着对县域和农村市场的不断发展,朔州村镇银行深入调研,逐步推出了一系列适合三农、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业生产经营发展的信贷产品,满足了地方经济发展“多元化”的需求。近几年,蒙银村镇银行适时推出“工商通”信贷产品,通过工商企业联保的形式发放贷款。截至2014年12月,蒙银村镇银行共为山西华美养殖有限责任公司、朔州市荷斯坦农牧有限公司、朔州市玉收农牧有限公司、朔州市义成绿化种苗有限公司等36家小微企业发放贷款16609万元。太行村镇银行结合山阴县白色乳业和养殖园区的特点,开发了“园区贷”信贷产品,推出“龙头企业+园区+农户”三位一体、“龙头企业+园区”两位一体的批量担保模式,有效地支持了畜牧业养殖的发展。

3、贷审流程优势明显。与大型商业银行相比较,村镇银行在贷款审批流程及速度上具有显著优势。从审批时间来看,只要手续齐全符合条件的单笔贷款申请,从前期调查到放款基本不超过1周时间。同时,对贷款到期的客户,经风险部门评定为经营情况良好,其贷款可直接续贷,无需归还,有效降低了小微企业贷款融资成本。

三、服务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1、村镇银行落实服务政策难度大。一是村镇银行呈现“支大拒小”现象。村镇银行因其特殊的背景和条件便决定了其服务县域经济的定位,同时作为商业银行,其逐利的本性也与生俱来。调查中,我们发现,村镇银行得到的各种优惠及扶持政策非常有限,商业化经营与服务“三农”发展不能有效统一。在当前县域经济发展背景下,大型企业资源有限,中小企业经营风险较大,村镇银行只好倾向于资产规模较大的优质客户。目前村镇银行,“小额、分散”的经营原则很难做到贯彻执行,具体表现为贷款额度高、贷款投向过分集中。二是村镇银行支农支小与风险难控制相矛盾。村镇银行既要进行商业化运作,又要开展涉农支小政策相关业务。但在当前县域经济环境下,涉农支小信贷业务风险较高,村镇银行如何在保证自身盈利发展的同时,又要能有效开展相关政策业务的运作成为了其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难题。

2、资金来源问题制约着村镇银行持续发展。开业时间较短,客户资源有限,这是当前村镇银行面临的现实。在县域中民众对其缺乏信任,加之其知名度不高,开展的信贷业务、支付结算业务等金融服务功能比较滞后,企业及民众基本不将资金存入村镇银行。因此,村镇银行吸储能力有限,吸收各种存款的难度相当大,这就制约了村镇银行的发展。2014年12月末,朔州村镇银行储蓄存款余额为6.9亿元,仅占全县域储蓄存款余额的6.5%;解决存款规模限制成为了村镇银行发展首要难题。

3、网络设备滞后阻碍了村镇银行业务的开展。按人民银行规定:具备条件的村镇银行可以加入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系统和联网核查公民身份信息系统。符合条件的村镇银行可以申请加入支付系统、支票影像交换系统和征信管理系统。但是庞大的网络设备的研发费用及大量维护成本的投入,处在起步发展阶段村镇银行,实在难以独立承担。具体来说,当前村镇银行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网络问题:一是支付结算系统方面。村镇银行由于无法直接接入大额支付系统和小额支付系统,银行卡业务无法开展,相关业务也只能通过发起行间接结算,在当前网络发达的背景下,与其他商业银行相比处于非常劣势,严重影响了村镇银行的吸储能力。二是征信系统方面。目前村镇银行还无法直接接入征信系统,企业和个人信用情况只能通过当地的人民银行进行核查,这样就降低了村镇银行贷款发放的效率,无形中增加了村镇银行的人力成本。三是反洗钱系统方面。由于村镇银行规模还较小、结算及账户管理等方面水平较低,缺乏在大额现金审批报备、大额交易报告、可疑交易报告等方面的网络监测能力,仍需加大改进力度。

4、经营风险阻碍和制约村镇银行业务的发展。灵活快速的信贷机制促进了村镇银行贷款业务快速发展。同时,受资金、网络方面等客观因素制约,村镇业务快速扩张所带来的一系列金融风险应引起足够的重视。主要表现为:一是业务经营单一,经营稳定性差。村镇银行的主营业务收入完全依靠存贷款利差产生,中间业务单一。二是村镇银行客户结构单一,信贷风险较大。村镇银行的业务范围均在县域辖区,贷款对象行业特征明显,行业的集中度较高,造成行业风险不能有效转移,严重影响村镇银行持续经营的稳定性。2014年12月末,朔州村镇银行个人贷款余额6.1亿元,占总贷款的62.4%,个体工商户贷款为主体;企业贷款余额3.67亿元,其投向主要集中为批发零售业,占比为52.32%。同时,朔州村镇银行不良贷款余额0.12亿元,不良率为1.23%,不良贷款主要为中小企业贷款。

四、促进村镇银行健康发展的建议

1、建立市场定位机制,规范服务方向。首先,监管部门建立健全市场定位机制。通过完善支农支小服务质量评价考核体系,对村镇银行“三农”和支小微企业贷款占比及投向进行明确规定,定位村镇银行把握服务县域经济,按照支农支小这个服务方向,促进服务“三农”与商业之间的可持续的发展平衡关系,立足县域经济发展现实,加大支农支小力度。其次,探索新的经营模式,在贷款的审批、流程操作、利率机制等几个方面加大创新力度,为本区域符合条件的企业和农户提供多样便捷的金融服务。第三,利用发起银行现有成熟的金融产品、金融工具、技术与服务模式,不断提升村镇银行在县域地区核心竞争力,进而推动各项金融业务在县域经济迅猛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扩大资金来源,改善资金压力。一是对村镇银行实行优惠支农支小再贷款政策。人民银行参照县域法人考核办法及当地信贷投放情况,给予村镇银行特别的支农支小再贷款的多种扶持政策,增加其资金来源,增强其信贷资金投放能力。二是放宽村镇银行在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资格,扩展其资金补充渠道。三是推动村镇银行利率进行市场化改革,扩大村镇银行的存款利率浮动范围,提高村镇银行市场竞争力。四是鼓励村镇银行探索可行的金融相关债券,建议村镇银行会同发起银行或发起人发行区域性债券,如集合债券或次级债券,拓宽村镇银行资金来源渠道,扩充村镇银行资本金。

3、加强网络设备建设,提高金融服务效率。一是多渠道创新金融服务模式,拓展村镇银行服务方式。以村镇银行总行为依托,探索在农村建立自助服务站、社区服务网点和金融服务流动站等特色服务渠道,有效解决村镇银行网点不足带来的弊端,尽最大能力为农村区域客户提供优质、安全、便捷的金融服务。二是强化村镇银行与发起银行或同业之间相互合作,弥补村镇银行因网络技术落后产生的劣势,提升村镇银行金融服务水平。三是推进行内核心业务系统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与支付结算部门进行合作,加强村镇银行网络渠道建设,提高系统运行管理水平,提升村镇银行金融服务电子化水平,争取尽早具备和达到加入支付系统、征信管理系统和反洗钱监测系统的条件,早日享受接入网络先进系统的便捷服务。

4、加强政策扶持体系建设,促进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一是进一步完善风险补偿机制,建立村镇银行服务“三农”和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正向激励机制,提高村镇银行服务县域的积极性。政府相关部门根据当地经济发展实际,设定涉农支小贷款考核办法,作为确定奖惩的依据。对于完成目标较好的村镇银行,由地方财政出资建立奖励基金,给予税收等优惠,人民银行给予支农再贷款优惠,以此鼓励村镇银行加大对“三农”的资金投入。二是在财政、税收优惠政策方面应加大对村镇银行支持。如在计提坏账准备,营业税、所得税等方面制定不同的优惠措施,增加村镇银行资本积累;对面向农户的贷款政府给予村镇银行财政贴息支持,从而使农户自身不能承担过高利率以及村镇银行贷款分散、单笔贷款成本较高的问题能进一步缓解。三是放宽新设立村镇银行的存贷款比例限制,对其运用资本金发放贷款实行定量控制,同时不列入存贷款比例进行监管控制,支持其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多发放支农贷款。四是人民银行积极引导村镇银行完善支付结算、现金管理、反洗钱监测、征信管理等方面的建设,加大技术和业务支持,提供优质金融服务。

>参考文献:

[1] 丁忠民.村镇银行发展与缓解农村金融困境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9(7)

[2] 赵冬青,王树贤.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现状的实证研究[J].农村经济,2010(7)

[3] 辛本胜.村镇银行发展现状及展望[J].新金融,2011(5)

[4] 高晓燕,孙晓靓.我国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1(6)

[5] 李蓉,许可.当前村镇银行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及对策――以江西省为例[J].金融教育研究,2013(2)

3、融资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

(1)缺乏完善的担保体系。在一些地方,目前尚未建立专门能够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担保的服务机构,中小企业贷款普遍存在担保难的问题。

(2)缺乏一套统一的、完整的信用评估、监督机制。由于在我国许多地方,长期以来一直没有建立起以企业资信档案为基础的信用制度,工商、税务、金融、公安、法院等部门各行其是,信息不通,甚至还相互设防,导致无法及时有效地对中小企业的信用状况进行了解与掌握。

(3)缺乏“公平、公正、公开”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近年来,在一些地方,一些不法之徒打着搞活金融的幌子,以高出金融机构几倍甚至几十倍的高额利息,非法吸引资金,导致各种非法金融行为肆虐,一些急需资金的中小企业深受其害,使本来就不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受到了严重影响。另外,由于法律体系不健全以及地方保护主义甚行,一些企业逃逸银行债务的违法行为得不到有效的遏制,“老赖”当道,甚至使一些遵纪守法的企业“吃了亏”,受到了伤害。

四、有效地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全面改善企业金融融资服务

1、要进一步加大政府对中小企业支持力度,积极为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注入活力。金融活则经济活,金融兴则经济兴。各级政府部门要深刻认识金融支持对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在经济新常态下,中小企业将成为我国市场的重要主体和创新生力军。随着经济结构的进一步调整,财税体制的改革,尤其是鼓励创新创业政策环境的形成,中小企业的数量会进一步大量增加,在促进经济增长、技术创新、就业、税收等方面将得到更大的收获。因此,一方面政府各部门要建立帮助和支持中小企业快速发展的风险投资基金,积极引进社会抑或是国外资金,为中小企业提供全新的、更多的资金来源;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建设与完善担保信用体系,出台相应的政策,引导担保行业在中小企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2、要进一步推进中小企业信用制度的建设,积极完善信用体系要素。首先,要加强诚信建设,整合各个部门信息资源,建立统一的社会信息平台,构建社会信用的法规制度和标准体系,形成互联共享的公共信用信息系统与比较完善的信用服务体系。其次,要将中小企业法定代表人的信用档案与企业经济活动档案纳入信用体系,建立科学、公正的中小企业贷款信用评级制度,并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随时进行调整。第三,要确认中介机构的资质,积极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让其在为中小企业加快盈利模式转型、解决资金短缺、应对经济下行方面做出积极的贡献。

3、要进一步拓宽融资总渠道,发展地方性金融机构与民间借贷市场。要深化地方金融改革和创新,大力引进各种金融机构,壮大区域金融实力。加快打造地方金融控股集团,规范发展小型法人机构,培育新型金融机构,积极稳妥地发展互联网金融,鼓励竞争,强化监督,优胜劣汰,集聚资金,明确融资双方的“责权利”,从而推动中小企业的发展。

4、要进一步构建全面、完善的中小企业融资法律保障体系,用足用好用活各类政策。一方面要加快中小企业信贷制度的立法工作,切实解决银行不良贷款风险隐患,建立健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与内控制度,促进中小企业担保机构的健康规范地发展;另一方面,要用足用好用活各类政策,扩大直接融资规模,充分利用民间资本,重点扶持一批能够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的重要中小企业进行长期积累和投入。

5、要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体系,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培育合格的市场主体发展格局。首先,银行和各金融机构要摒弃惜贷、怕贷的观念,积极改善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服务。要在积极应对和预防各种金融风险的前提下,提高对支持中小企业发展重要性的认识。其次,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深入企业调查研究,在认识上深一层,支持上强一分,才能使企业在发展中快一步。第三,要降低服务门槛,简化审批程序,对能够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转型升级并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创造力的中小企业加大支持力度。

6、要进一步增强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创新,多策并举。银行信贷、管理、审批各相关环节要接好“地气”,对信誉好、效益高、创新能力强、科技含量高的企业要积极创新担保方式,为其量身打造灵活的贷款机制和个性化的服务产品组合。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在确保资金安全的前提下,开辟绿色通道,提高贷款比例,尽量避免由于金融部门的借贷审批程序繁杂而导致企业错失良机。

7、要进一步加强中小企业经营能力建设,做好转型升级,提高信用水准。经济发展新常态对中小企业提出了新命题。中小企业只有认清形势,了解新常态下的新特征,才能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中小企业要做好内功,完善现代化企业制度建设,提升企业自身素质与内涵。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主动加强与银行和金融机构的沟通,向他们提供各种会计报表、财务信息,增强信息透明度,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努力提升中小企业的信用水准,赢得金融机构的信任。

五、结语

新常态下,企业的发展已经与全球经济的发展融为一体。一方面,中小企业必须认真面对全球经济科技发展趋势,以信息经济、智慧经济引领企业转型升级,才能赢得市场先机;另一方面,政府、银行与各种金融机构以及社会各个方面都要做好顶层设计,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积极扶持中小企业转变企业生产经营模式,从而催生新的业态、衍生新的盈利模式。

>参考文献:

[1] 斯天军.中小企业发展与金融支持――从诸暨块状经济发展谈金融如何支持中小企业.商场现代化,2007(13)

[2] 蔡良才.提升信用能力缓解资金困难――对漳州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运作的调查与思考.福建金融,2004(8)

下载xx农垦经济发展现状、融资需求与信贷支持方向(推荐阅读)word格式文档
下载xx农垦经济发展现状、融资需求与信贷支持方向(推荐阅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部地区信贷投入与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存在“六大”矛盾(5篇范例)

    中部地区信贷投入与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存在“六大”矛盾实施中部崛起战略是我国重要战略决策,金融部门在支持中部崛起的状况如何?最近,我们就湖南实施中部崛起信贷投入支持地方经......

    海南农垦发展现状分析与问题

    海南农垦改革发展的现状和对策编号: 0093时间: 2012-05-30发表人: szx类型:查看: 1673 次大 中 小】【字体:2008年6月1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关于推进海南农垦管理体制改革......

    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的基本特点和我国的现状

    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的基本特点和我国的现状经验表明,通过营造公平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提供多元化的融资渠道、重视大银行的支持作用以及对中小企业实行税收优惠等方法,可以有针......

    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与现状

    论述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摘要:新中国成立,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我国经济制度经过了怎样的变迁,社会经济的发展又是如何,以及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的变化, 2012年后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融资融券的现状与前景

    融资融券余额至今已经突破200亿大关,但相关人士表示,市场规模依然低于预期。融资买入额与融券卖出额占日均股票成交额的比例不足1%,远远低于国外信用交易占总交易额15%-45%的......

    民营经济发展的概况与现状

    民营经济发展的概况与现状 自1978改革开放以来,民营企业走过了35年,从开始的基础薄弱,经历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与时俱进的发展历程。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实行改革开......

    浅析山西省经济发展产业转型与金融支持

    浅析山西省经济发展产业转型与金融支持 摘要:能源产业特别是煤炭产业,是山西省经济发展的龙头。在全球行金融危机下,作为上游产品,这一龙头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出现减退,同时其他省......

    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当前,在诸多原因影响下,县域银行信贷投入十分有限,银行业信贷资源供给不足和配置变异与地方经济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较为突出。为了促进金融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增加信贷有效投入,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