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永年西调艺术研究院电视专题片第一集
永年西调艺术研究院电视专题片第一集
《口播》永年西调,又称泽州调、“三搭板”,是由山西上党梆子传入永年后形成的一个地方戏曲剧种,广泛流传于冀南及周边省市一带,有着良好的群众基础。在170多年的历史岁月中,永年西调不断的吸收、融合当地特有的语言元素和文化风情,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演出风韵,成为中华戏曲百花园中一支靓丽的民间戏剧奇葩。
《口播》永年西调源于上党梆子。200年前,在山西泽州也就是今天的晋城市望城头村,有一名艺人叫田书德。田书德在家乡的三艺班唱枣腔、泽州调,即现在所说的上党梆子。他擅演旦角,扮相妩媚,作戏细腻,嗓音委婉,深受观众的喜爱。清光绪三年,山西闹荒灾,群众流离失所,迫于生计,田书德带着自己的戏班来到了邯郸演出糊口,受到当地群众欢迎,在永年一带扎下根来,并逐步发展壮大。
《同期声》 :在演出和发展过程中,永年西调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吸纳了上党梆子、京剧、河北梆子等戏剧的精华,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演唱风格:男生唱腔,真声咬字,假声行腔,粗犷、有力;女声唱腔,委婉,旋律优美美,很适合演宫廷大戏。
《配音》经过漫长的岁月洗礼,永年西调终于成型,演变成一个独具特色的地方戏曲剧种。1956年2月,著名戏剧作家赵树理先生为其命名为:西调,取调自西来之意。1958年,永年县西调剧团正式成立,在较短的时间内推出了一大批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其中《海瑞告状》在“河北省戏曲汇演”中荣获大奖,《洪湖赤卫队》、《潘杨讼》、《八郎刺肖》等唱段在省电台播相继播放。很快,永年西调以独特的唱腔、优美的旋律、极富感染力的演奏倾倒了无数的戏迷票友。在冀南大地,无论在乡间地头还是街头巷尾,到处飘荡着永年西调优美的韵律。
《同期声》 :在鼎盛时期,永年县曾产生了十几个西调剧团。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由于受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文化多样性的冲击、设备的落后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永年西调逐渐进入低迷时期。在最艰难时,曾一度面临灭绝的危机。
《同期声》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伴随着国家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冲锋号角,2008年6月,永年西调被列入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著名西调表演艺术家张海臣先生为该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同时也引起了永年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频临危机的永年西调犹如枯木逢春,迎来了二次腾飞的曙光。
《同期声》: 结合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永年县县委、县政府决定振兴永年西调,成立永年西调艺术研究院,并给与永年西调艺术研究院为副局级待遇。永年西调艺术研究院不仅具备演出能力,还担当起培养永年西调后继人才的重任。
《同期声》 :借助永年被评为全省文化产业十强县的战略机遇,县委宣传部全面安排,文广新局精心谋划,召开全县文化专业人士、热心文化事业的老干部、西调老前辈座谈会。联合县人事局、县纪委、编办、宣传部等部门,于2012年11月底及12月初,通过文化考试及专业考试,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了40名西调演职、演奏人员,为西调艺术事业发扬光大储备了大批人才。
《口播》:2012年12月18日,在永年县文广新局郭志军局长的支持下,永年西调艺术研究院领导班子正式组建,李秋风任院长,徐正修任书记,乔素霞任副院长,永年西调振兴的大幕即将拉开。
《同期声》永年西调艺术研究院的筹备和成立,得到山西晋城上党梆子剧团的鼎力支持。永年西调与山西上党梆子同根同源,水乳相融,双方多次交流互访,真挚友谊不断延续,百年交情再续佳话。2012年12月23日,永年委派徐正修书记远赴山西晋城娘家报喜,邀请长期关注,山西晋城同仁给予大力支持和帮助。
《同期声》 :这是个任重道远的工作,庄严而神圣的使命。
《配音》:2012年12月28日,永年县又迎来了全县文化事业的一件盛事---“永年县西调艺术研究院”正式揭牌成立。永年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等有关领导出席揭牌仪式,山西晋城市剧协副主席、上党梆子剧团团长张保平等也在百忙之中应邀出席。揭牌仪式上,县委宣传部李彦力部长做了重要讲话,文广新局郭志军局长介绍了西调艺术研究院筹备情况,李秋凤院长做了表态发言,张保平团长致发了热情洋溢的贺词。晋城市上党梆子剧团、西调创始人田书德的故乡望城头村分别为西调艺术研究院赠送了锦旗。仪式上还为张海臣、赵金娣、杜竹莲、刘振山、胡社朝、易大平、徐富民等西调老艺术家们颁发了聘书。
《同期声》张海臣:看到国家、政府这么重视西调艺术,投入这么多精力来扶持咱们西调艺术,而且这么多年以来,这么多戏迷观众对咱们西调艺术的不离不弃,热情的支持,让我很感动!这是我从艺这么多年以来,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高兴,从内心感到欣慰和感动。看到永年西调的希望很大,前途很光明!
《配音》听到永年西调老艺术家振奋人心的话语,我们也倍受鼓舞,带着欢欣喜悦的心情我们前往永年县西调艺术研究院的排练驻地——永年大剧院。
《同期声》 :在这儿能接受系统的培训,名师的指点,相比以前的野路子,在这儿的一招一式、举手投足、一言一行都规范了多了,对我将来的演出肯定大有帮助。
《同期声》 :都是喜欢永年西调大家才走到一块儿来,大家都有共同语言,大家可以共同探讨西调,学习西调,研究西调。大家共同献计献策,怎样能让西调重振雄风。
《同期声》 :这是个很好的平台,也是个挖掘人才,发现人才,整合人才,培养西调新一代的平台。《配音》:原来,通过层层考试后选拔上来这些学员还来不及休息,就马上面临新的任务:在2013年元月中旬向县委、县政府及全县人民做汇报演出,届时,山西晋城上党梆子剧团全体演职人员也来续亲交流演出。
《口播》: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排练,人员的协调,后勤的保障,设备的欠缺,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等等,无论是对于西调艺术研究院的演职人员,还是对于以李秋风同志为首的新领导班子,都是个严峻的考验。新成立的永年县西调艺术研究院的演职人员能否不负众望演出成功呢?我们下集再见。
:
永年西调艺术研究院电视专题片第二集
2013年1月4日,北风呼啸,雪花飘飘。新成立的永年县西调艺术研究院领导班子成员们正在为组织排练演出进行着热烈的讨论。
《同期声》徐正修:学员们来自各个乡镇,还有外县的,组织排练演出,就得把学员们集中起来。这么冷的天,首先就得解决住宿、饮食、取暖问题。
《配音》永年西调艺术研究院李秋风院长、徐正修书记、乔素霞副院长多次放弃节假日的休息,不辞辛苦,穿梭奔波,在较短的时间内解决了演职人员住宿、饮食、取暖等问题。
《口播》随着排练、演出日期的日益接近,更多地问题不断的涌现出来,服装、灯光、音响、道具、乐器、设备等诸多硬件的不到位,参演人员的磨合等众多难题,一一的摆在了院领导们的面前。
《同期声》 :在重重困难面前,我们没有气馁,而是团结一心,迎难而上。
《配音》院领导班子经过多次开会探讨后决定,排练不能耽误,演出不能推迟,寻求支持一并进行。并决定委派徐正修书记再赴山西晋城沟通演出、寻求支持的相关事宜。徐正修书记、县委宣传部文化科科长杨士科科长一行与2013年 1月 3日再次踏上了山西之行。次日拜会了山西省晋城市市长王清宪,并受到了王清宪市长的热烈欢迎并亲切接见。王清宪市长对我县西调的重建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王清宪市长表示:我作为永年人,以后将大力支持、关心家乡的发展,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永年西调的发展。最近将责成相关部门组织举办系列活动,促进上党梆子、永年西调两剧进一步交流、学习、提高,维护嫡系血脉关系,繁荣两地戏剧事业。晋城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闫锦绣,副局长兼市上党戏剧研究院院长张红君,市上党梆子剧团团长张保平和市上党戏迷协会会长张付军等一同参加了会见。此次会见非常成功,山西方面除对永年西调艺术研究院的成立表示热烈祝贺外,还表示会给予大力支持。
《配音》那边徐书记在山西忙着,家里边也不闲着,窗外天寒地冻,滴水成冰,而排练场内却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同期声》 :演员们都是拿出了全部的精力投入到排练当中,我们不敢辜负了全县父老乡亲们对我们的期望,更不能辜负了院领导们对我们的嘱托。我们一定会拿出精彩的节目奉献给全县父老乡亲及戏迷朋友们。
《同期声》: :同志们也是够辛苦的,感冒发烧浑身打颤,上午打针输液,下午接着排练,晚上熬夜加班。没有一个同志叫苦埋怨。
著名西调表演艺术家张海臣老先生不顾77高龄,多次顶风冒雪到排练场地义务指导工作,刘振山、胡社朝、杜竹莲等西调老前辈们更是自始至终不厌其烦的手把手言传身教。
《同期声》张海臣:孩子们比我想象的还能吃苦,看到孩子们在刻苦的排练,就好像回到了我年青的时候,腿脚也活泛了。西调的未来,在他们这一代人身上。
《同期声》杜竹莲:我虽然退休了,但是西调一举一动都牵动着我的心,我很乐意为西调事业再做奉献。
《配音》看到西调老艺术家们对西调深厚的感情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西调艺术研究院年青一代们认真忘我的训练,使我们对永年西调的未来充满无限希望,对再过几天的回报演出充满了信心。
《口播》由晋城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副局长兼市上党戏剧研究院院长张红君牵头,以张保平为首的上党梆子剧团全体成员及晋城市上党戏迷协会会长张付军等一行与2013年 1月17 日如期来到我县,我县相关领导及戏迷协会全体成员对于他们的到来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并多次到他们下榻的宾馆慰问。演出前夕,永年县的戏迷们竞相奔走相告,互传佳音。
《同期声》 :我早就听说要演出了,排练的时候我都去了好几次了,今天晚上就要演出了,激动地我都干不成活儿了。
《同期声》 :俺娘听说西调又开始唱大戏了,天天在家翻的月份牌,等着盼着看去看西调哩,今天我带着俺娘一块儿去看。
《配音》2013年元月17日上午,永年县西调艺术研究院李秋风院长在永年大剧院组织了演出前的动员大会。
《同期声》李秋风:咱们西调艺术研究院从组建到现在仅半个月的时间,演唱器材欠缺、剧本不足等诸多问题困扰的情况下。还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又要完成排练,又要组织汇报演出,确实是困难重重。但是我们大家劲儿往一块儿使,拧成一股绳,齐心合力,克服了重重困难,经历住了考验,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我们的成绩好不好,今晚就要接受父老乡亲们的检验了,希望同志们拿出百倍的信心和干劲,把今天的戏演好,并预祝同志们演出成功!
《配音》2013年元月17日晚上7点半,永年县西调艺术研究院自成立以来的首场汇报演出正式拉开帷幕。大剧院内人山人海,座无虚席。在正式演出前,李秋风院长代表研究院全体成员对现场的观众和戏迷致以亲切的问候并表示热烈的欢迎。西调艺术研究院演员们精彩的演出迎来了观众们的阵阵喝彩,掌声如潮,经久不息。我县著名西调表演艺术家张海臣在《海瑞告状》中的经典演绎令整场演出达到了高潮。
《同期声》 :时隔几十年,终于在今天又听到原汁原味的永年西调了。
《配音》2013年元月18日,山西省晋城市上党梆子剧团的演出就要开始了,乡村市镇,万人空巷,永年大剧院门前,车水马龙,人头攒动。演出前,晋城市文广新局张红君副局长代表晋城市市长王清宪向我县的父老乡亲们问好,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武姿辛、县文广新局局长郭志军向晋城市文广新局、晋城市上党梆子剧团赠送了锦旗。演出开始后,整个剧场掌声雷动,尤其是上党梆子传承人、著名表演艺术家张保平先生一出场时精神抖擞的亮相,气场饱满,震慑全场,1000多人的大剧院顿时鸦雀无声,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最高艺术境界。这场演出持续了大约3个半小时,演出结束后,现场观众全体起立鼓掌,台上演员几次三番谢幕,观众反而回以更热烈的掌声,久久不肯离去。以永年人民特有的热情表达了对一脉相承的戏曲的热爱。晋城市上党梆子剧团著名演员张保平、吴国华、齐素珍、原银生、卢爱琴等又分别以清唱的形式为大家演唱了精彩的选段,众多的戏迷票友仍然意犹未尽,纷纷上台寻找着自己的偶像拍照合影留念,诉说着再次重逢的激动心情。《口播》此次演出在社会上轰动一时,好评如潮,反响强烈。
《同期声》 郭 :本来永年西调已经淡出人们的视野了,今天能以崭新的面貌重新出现在世人面前,这与国家对文化产业的关怀、晋城永年两地政府对西调的重视、戏迷票友们长期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同期声》 :我小时候那会儿听西调《海瑞告状》,用的是录音机、磁带。现在我觉得西调也得跟着时代走,制作电子版的,多媒体形式的,利用网络平台,让西调艺术走进千家万户。
《同期声》 :我是几十年的戏迷了,平常没事了吆喝几个伙计搭个伴就去山西听梆子了。这次来咱门儿上演,那更得来看看,希望以后多组织这种演出。
《配音》2013年元月 日,永年西调艺术研究院乔素霞副院长应山西省文广新局、上党梆子剧团、上党梆子戏迷协会的邀请参加了晋城市2013年春节联欢晚会,并携永年西调与枣班、上党梆子同台演出,独特的演唱方式令现场及电视机前的观众大开眼界,喝彩不断。永年西调艺术研究院的李世峰、常世桥、退休老艺术家胡社朝陪同乔素霞副院长一并参加了演出,并受到了当地戏迷票友们的热烈欢迎。2013年 2月 日,乔素霞副院长再次受邀赴山西参加晋城市“紫薇杯”颁奖典礼晚会,深受山西戏迷爱戴的乔素霞不顾旅途奔波劳累,演绎了《八郎刺肖》佘太君经典选段。促进了永年、山西两地的文化艺术交流。
《配音》2013年春节刚过,永年县西调艺术研究院又开始了紧张忙碌的工作。
《同期声》李秋风:新年伊始,万象更新,我希望同志们能以一个崭新的精神面貌来迎接新的一年的开始。我们的首要工作是建立健全组织机构,激发同志们的工作积极性,人人树立创新意识。凝聚战斗力,团结一致,不能有丝毫懈怠。争取在4月份拿出成熟的作品,拉出去演出,走向社会,面向观众,给全县人民提供高质量的精神食粮,为繁荣永年文化做贡献。
《口播》当人们还在街头巷尾谈论永年西调的未来时,永年西调艺术研究院的演职人员们又已经开始投入到新一轮的排练当中去了。因为他们明白,现在仅仅是个开始,离目标还很远,前面的路还很长。
第二篇:2011西建大建筑设计研究院简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简介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成立于1958年,是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产、学、研一体化的综合设计研究机构及教学实习和研究生培养基地。具有建筑工程设计、工程咨询、工程造价咨询、工程监理甲级资质,同时具有建材行业专项甲级资质及市政、冶金行业专项乙级资质。
我院现有工程技术人员150余人,其中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27人,一级注册结构师30人,注册城市规划师3人,注册设备师24人。研究生导师多名,高级技术职称人员占40%。
自建院以来,我院设计创作了多项精品工程,上世纪60年代初设计的西安报话大楼已成为西安的标志性历史建筑,载入史册;80年代,由国家领导人关心指导,受全球华人关注的黄帝陵整修工程由我院设计,并荣获国家优秀设计银质奖。
跨入新世纪以来,我院引进了大量的优秀设计人才,并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取得了大量的设计研究成果。汉阳陵帝陵外藏坑(A段)保护展示厅荣获2007国家优质工程银奖、建设部优秀设计二等奖、陕西省优秀设计一等奖,并于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及太钢新建150万吨不锈钢工程共同荣获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百年经典精品工程,并有多项工程荣获国家及省市优秀设计奖。
近年来,我院还相继完成了大量颇具规模的公建、居住小区、景观设计及文物保护整修项目。具有较大影响的公建作品主要有西安万达商业广场、民乐园万达商业广场、洛阳市党政机关办公楼、宝鸡代家湾商务行政中心、阿姆瑞特国际家具博览中心、酒钢体育馆、西安浐灞生态景观规划设计、2011年世园会园区规划设计;西安半坡遗址博物馆整修工程、秦皇陵石铠甲坑博物馆、法门寺保护区规划等;优秀居住小区有西安曲江春晓苑、兰乔圣菲、西安高新区枫林绿洲、秦岭山水、花溪湾、浪琴湾等百余项工程均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
“自强、笃实、求源、创新”是建大的办学理念,也是我院的企业文化精神。全新的设计理念、独特的设计风格、溯本求源、大胆创新、融汇中外优秀传统建筑文化,以优质的技术服务于社会,争取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双赢。正如知名建筑大家刘鸿典先生为我院所提“精设广厦”的院训,多出优品、精品,努力提高品牌文化,使我院迈步走向建筑事业的顶峰。
第三篇:中国名家艺术研究院简介
中国名家艺术研究院简介
“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成立于改革盛世并发展繁荣于当今和谐中国(社会)的中国名家艺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名家艺术研究院)是汇聚中(外)不同风格、不同流派的美术家、艺术家组成的社会艺术团体。
“万人丛中一握手,使我衣袖三年香”,中国名家艺术研究院凭借其强大的号召力和凝聚力、尽揽中国书画艺术界各类优秀人才。本院以一流的学术品牌、雄厚的艺术实力、诚信的工作作风、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通过开展采风、创作、调研、讲座、展览、交流、笔会等活动,为中国书画艺术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条件和机会,使中国书画艺术在促进两个文明建设,为社会服务方面做出积极的贡献。
中国名家艺术研究院自创建以来,多次组织赴革命老区及沿海地区的书画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目前正广纳英才,欢迎全国各地书画艺术人才入院。
中国名家艺术研究院名誉院长李铎、欧阳中石、袁熙坤、石齐、吴东魁、鲁光、张守富、苗培红、上官洪夫、张永金等。高级顾问:迟浩田、顾秀莲、贾若瑜、高锐、江平、李连仲、于引、等。艺术顾问:徐沛东、刘守安、颜品、龙开胜、胡钦佩、毕泗振、祁荣祥、黄彬、赵荣璧、李彰、姚春光等。院长由龚心瀚担任。由资深社会活动家,电影【胶东保卫战】出品人陆永飞先生担任本院执行院长(法
人代表)。常务副院长:史贵仁、任文彪、曹新元等。副院长:于瑛、高磊、吕建德、段建国、李盛世等。驻会秘书长:许俊勇。秘书长:张立新.艺术研究院的日常工作由执行院长主持。目前中国名家艺术研究院已经与部分艺术团体达成意向,即将在全国其他省、市、直辖市、自治区挂牌成立分院及创作基地。欢迎社会各界人士广泛交流与合作。
第四篇:上海大学艺术研究院
上海大学艺术研究院简介
上海大学艺术研究院成立于 2004年金秋时节,位于上海大学宝山校区泮池湖畔。艺 术研究院拥有上海地区唯一的美术学博士学位授予点,是上海大学为加强美术学学科建设而引进的具有影响力的一批美术学学科团队。上海大学艺术研究院现有教授 7人,兼职教授5人,副教授4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4人,博士生导师6人,硕士生导师14人。这些教授既有来自艺术院校主管学科建设的院领导,也有 国家社科基金评审的专家,且多数主持过国家、省部级科研课题,获评过省部级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他们在美术学学科领域,研究成果卓著,影响力较强。也 因为这支团队的加入,结合上海大学原有的美术学学科师资队伍,2005年上海大学新增了美术学博士点,从而成为上海历史上第一个美术学博士学位授权单位。
上海大学艺术研究院成立之后,立足美术学科,寻找学科发展新的增长点,依据自身实力重点致力于美术史、美术考古与艺术市场等多个领域的研究,某些学科方 向已经具有国内先行与绝对领先的优势。研究院现设五个研究中心,即:美术考古研究中心、美术史研究中心、艺术市场研究中心、中国油画艺术研究中心与中亚国 际文化艺术研究中心。
研究院的中心工作定位在学术研究与硕、博士研究生的培养上。目前招生的专业方向有美术史、美术考古、艺术美学、艺术批 评、艺术市场、宗教美术等,面向高等院校、新闻出版机构、文博系统和艺术品经营机构,培养高校教师、编辑记者、书画文物鉴定师、艺术市场管理策划师等高端 艺术研究人才和管理人才;以中外美术史研究、美术考古研究和艺术市场研究为主要方向,学科建设以美术史和美术理论研究为主,注重多学科交叉研究;关注学科 前沿,发挥交叉学科优势,在综合性的基础上获得富有开拓性、原创性的学术成果;并加强国际交流,建立本学科的国际影响和地位,一些教授还经常赴国外和港澳 台地区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并获得海外科研基金资助,研究院的部分学术成果有外文版,在海外发行。
艺术研究院与美国亚洲文化学院主办的学术刊物《中国美术研究》(双月刊),在学术界取得广泛影响。
目前,研究院拟定了十一五发展规划,利用自身资源优势不断拓展艺术学科的研究与教育。上海大学艺术研究院正以自己的实力和新的姿态开始着新的征程。
名师(艺术学学科导师找不到)阮荣春
江苏溧阳市人,日本早稻田大学文学博士。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家协会理事。原为南京艺术学院副院长,2004年调上海大学,任上海大学艺术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专 著和主编《中国近代美术史》、《佛教南方之路》、《沈周研究》、《中国美术史》、《丝绸之路与石窟艺术》等10余部。近年于国内外多次举办绘画个展或参加 联展,作品见载于各大美术杂志。先后获江苏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江苏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二等奖;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三等 奖;江苏省政府“333”工程第二层次培养专家;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五”规划学科专家库成员;省优秀社会科学工作者,省优秀博士生导师、省重点学 科带头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http://www.xiexiebang.com/page/page.php?id=105898(个人主页)
赵宪章
山 东省莘县人,1973—1977年在南京大学中文系读书,毕业后留校任教。1984—1987年在南京大学攻读研究生,获文学硕士学位,毕业后继续留校任 教,同年被破格晋升为副教授。1992年被评为南京大学首批中青年学术骨干,同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并被晋升为教授。先后任南京大学教授及文艺学博士生 导师、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南京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2005年起任上海大学艺术研究院教授及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理事、全国马列文论 研究会理事、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理事、教育部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及文艺理论组组长、国家社科基金评审组专家等。主要从事文艺美学和文学理论 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先后主持三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两项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江苏省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 师特等奖、教育部和江苏省政府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三次),2003年被评为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罗二虎
1982 年大学本科毕业于四川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1985年获历史学硕士学位,2002年获历史学博士。1985年~1992年在四川大学博物馆从事研究工作,1997~2004年在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任教,历任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上海大学艺术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曾长期作为客座教授和客座研究员在日本京都大学、大阪大学、龙谷大学从事学术研究活动。主要学术成果
一、主要著(编)书:
1.《龙与中国文化》,三环出版社,1990年。
2.编《中国新石器时代资料集成》(全5册),日本京都大学,1995年。3.《秦汉时代的中国西南》,天地出版社,2000年。4.《汉代画像石棺》,巴蜀书社,2002年。
5.《中国汉代の画像と画像墓》(全2册),日本庆友社,2002年。
二、主编:
1.主编《追访逝去的世界》丛书(9种),重庆出版社,2001~2002年; 2.副总主编《中国西南文献丛书》,兰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其中作为第七辑《西南考古文献》(全10册)主编。
三、国内主要论文(以发表先后为序)
1.《试论古代墓葬中龙形象的演变》,《四川大学学报》1986年1期。2.《四川崖墓的初步研究》,《考古学报》1988年2期。
3.《中国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区系与分期》,《四川大学考古专业创建三十五周年纪念文集》,四川大学出版社,1998年。
4.《陕西城固出土的钱树佛像及其与四川地区的关系》,《文物》1998年12期。5.《汉晋时期的中国“西南丝绸之路”》,《四川大学学报》2000年1期。6.《汉代画像石棺研究》,《考古学报》2000年1期。7.《试论中国南方的岩洞葬》,《考古》2000年6期。8.《中日古代稻作文化——以汉代和弥生时代为中心》,《农业考古》2001年1、3期。
9.《四川汉代砖石室墓的初步研究》,《考古学报》2001年4期。10.《中国西南汉代画像内容分类》,《四川大学学报》2002年1 期。11.《汉代模型明器中的水田模型》,《考古》2003年4期。
胡光华
江西南昌人,现为上海大学艺术研究院美术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会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评审专家。
先 后毕业于江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绘画专业和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美术史论专业。1989年获文学(中国美术史方向)硕士学位,1998年获文学(中国美术史 方向)博士学位。2000年起历任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学科带头人,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客座教授,广东省高等院校教 师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美术学科组评委,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九届美术学硕士学位授权点通讯评委。2002年当选华南师范大学首届特殊岗位教授。学术 专著有《中华民国美术史》(获国家教育部颁发第二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三等奖和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中国明清油画》(获湖南省第六届图书二等奖);《澳门绘画史》(获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文化局学术研究奖学金);主编《海外藏中国历代名画·六》获第四届 国家图书奖。此外,还有专著《中国近现代美术史》、《八大山人研究》、《西方绘画东渐中国第二途径研究》《中国山水画艺术史》以及主编《艺术欣赏·美术》(上、下册)等;在国家级、省级艺术类核心期刊和国际性学术研讨会上发表论文有《20世纪中国油画宿耆冯钢百》(获广东省文艺评论论文三等奖)、《明清西 方油画传入中国研究》、《清代中国与朝鲜绘画交流蠡论》、《传教士与明清中西绘画的接触与传通》等70余篇。
罗宏才
陕 西礼泉人。毕业于西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获历史学学士学位。1982年至1990年先后在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陕西省博物馆、陕西省文化文物厅等单位 工作。1982年起先后任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唐东渭桥考古发掘队副队长、陕西省文物局国保文物单位“四有”调查队队长等职。1984年在国家文物局扬州 培训中心学习。1990年后长期在陕西省文物保护中心、西安文物保护中心等单位工作。1984年起任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副科长、科长。1985年起任陕 西省文物普查办公室副主任。1993年赴新加坡国立文物馆进行文物展览、学习。1995年应香港永辰国际文化中心邀请赴港进行学术讲座与文化交流。1999年起任陕西考古史编委会办公室主任。2000年起任陕西烟草文物征集领导小组副组长。1999年至2001年任陕西考古学会与西安交通大学合办文 物技术培训中心主任。2003年后至今任西安收藏研究会副会长、陕西文化遗产研究会副会长等职。1999年12月起任研究员。2004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 院,获文学博士学位。1999年起先后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美术学院、南京农业大学人文学院、广东美术馆任等单位任兼职教授、特聘研究员。2005年 起任上海大学艺术研究院教授。出版专著有《中国文物古迹集粹》、《抗战中的文化责任》(以上独著)、《陕西省博物馆藏宝录》、《宋伯鲁书画艺术》、《丝绸 之路与石窟艺术》(以上合著)等。1987年重点研究课题《航测遥感在文物考古中的应用研究》获陕西省科技进步奖(与煤炭部西安航测遥感中心等单位合作,列第三)。1989年《唐东渭桥考古发现与发掘》获陕西省建国四十周年十大考古发现奖(与王仁波合作,列第二)。2000年论文《西安古玩行中的轮子会》 获美国亚洲文化中心颁发优秀论文奖。2003年《盛唐宫廷的剧场与舞台》复员设计研究获文化部举办的中国第二届美术展览会优秀创作奖(与窦鹏合作,列第 一)。1981年以来先后发表论文100余篇,约100余万字。
汪小洋
教 授,博士。籍贯浙江富阳。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东南大学艺术学博士后。政协江苏省委员会委员。入选江苏省“十五”规划“333”人才培养梯队和江苏省教育 厅“青蓝工程·学术带头人”。目前主持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五”规划课题和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等3项,并主持上海市哲学社会课题“汉代 壁画宗教思想研究”。专著《汉赋史论》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奖,课件《江苏地域文化》被选为教育部电化教育中心推荐课程。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研究 汉代文化,全国首次提出从方士文化的角度研究汉赋,发表相关论文三十余篇,近年来研究重心从文献资料转为汉画像石等美术考古材料,发表论文近二十篇。所发 论文中二十余篇被人大复印资料等刊物转载、摘要或索引,其中专著《汉代画像石宗教思想研究》为我国第一部完全宗教角度的汉化像石研究专著。
顾平
教 授,博士,男,1965年6月出生,安徽芜湖人。1991年毕业于安徽阜阳师范学院美术系,获硕士学位,1999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获艺术史博士学 位,2004年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出站博士后,现为上海大学艺术研究院副院长、教授。《新视觉艺术》杂志主编,《中国美术研究》执行主编。研究方向:艺术史 与艺术教育。
主要成果:专著:《林风眠》(1999)、《学校美术教育方法研究》(2002)、《皇家赞助与文化认同:南宋院体山水画风成因 研究》(2004)、《美术教育学》(2006)、《返本开新——艺术史、艺术批评与艺术教育论集》(2006)等10部。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主持教 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各一项。获第三届全国美术教育论文评比一等奖(2001)、获江苏省高校人文社会 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2002)、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2005)、获江苏省优秀博士论文(2005)。http://www.art211.net/(个人主页)李 超
教授,1962年11月7日出生于上海。2004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获博士学位。1985年至1992年在上海大学美术学院任教,1992年至2002年在上海油画雕塑院任职。现为上海大学艺术研究院中国油画研究中心主任。
近年来参加诸多国内外相关的主要学术活动,如“20世纪中国美术教育研讨会”(1998 年,中国杭州)、“觉醒与发展——东亚近代油画”(1999年,日本静冈)、“引进与创造——20世纪中国油画学术研讨会”(2000年,中国北京)、“亚洲 的立体主义”(2004年,日本东京)、“中国之梦——隐而未现的现代美术流派”(2004年,日本神户)、“新时期中国油画论坛”(2005年,中国北 京)、“中国当代艺术的文化转型研讨会”(2006年,中国澳门)等。
多年来从事中国油画史和上海美术史等课题研究。主要研究专著成果有:《上海 油画史》(1995年出版)、《架上的缪斯》(1998年出版)、《中国早期油画史》(2004年出版)、《中国现代油画史》(2007年出版)、《中国 油画百年珍藏》(2007年出版)等。其中专著《中国早期油画史》被立项为全国艺术科学“十五”规划2001课题。
近年来发表专业论文主要有:《中国近代油画略史》、《中国的立体主义》、《欧西绘画流入中土——中国早期油画概论》、《洋画运动回首——20世纪中国油画概 述》、《土山湾画馆——中国早期油画研究之一》、《西国丹青志——中国早期水彩画研究》、《抒情中国——中国现代水彩画研究》、《清代宫廷油画研究》等。
胡懿勋
副 教授,出生于台湾桃园,祖籍南京。大学至博士科班出身,专事中国美术史、艺术理论、艺术市场研究与实务工作,二十余年。曾任画廊及《典藏艺术》杂志艺术顾 问,兼任公关顾问事务所艺术项目顾问职务。并于淡江大学、台湾艺术大学美术系、辅仁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校讲授艺术课程,并担任「中华传统花艺基金会」中 国美术史教授至今。2005年取得东南大学艺术学博士学位。
任职台北历史博馆,主职策办研究展、研讨会、专题研究计划,并协助馆内相关组室之学术研究,兼任台闽文物工作小组执行秘 书,及海关进出口文物鉴定工作。策办十余项研究展览。学术研究工作十数项。十余年内专著两本;学术论文二十余篇;展览专文二十余篇;其它报章杂志短文,约 计四、五十篇。顾伟玺
顾伟玺原名顾维喜,1963年出生于江苏连云港,1989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中国画专业,获文学学士学位,曾任《书画家》杂志编辑,现为上海大学艺术研究院办公室主任,《中国美术研究》编辑部主任。中国画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中国画作品《月亮湖》、《丹心》、》《织》等曾参加省及国家展览并获奖。理论专著有《艺术状态》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合编有《材料与工艺》、《色彩色彩》辽宁美术出版社,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
万新君
出 生于乌鲁木齐市。先后就读于山东工艺美院绘画专业、中央美院壁画系研究生班以及就读清华美院美术学系助教班。曾工作于新疆考古研究所、新疆大学中亚文化研 究所,并参加大型岩画康家石门子发掘工作,其报告在《美术》发表。从事美术考古研究及绘画教学工作。专著《西域装饰艺术》,获日本世川良—优秀青年教育基 金;《中亚石窟艺术考》调研报告,获新疆大学光华二等奖。80年代创作中国最大的室外陶瓷壁画(50x19m),并在《设计》发表。90年代初,做国外高 访学者,赴美国杨百瀚大学讲学并举办绘画、陶艺个展。90代末在中央美院壁画系做国内高访学者。2003年调入上大美院,其油画作品入围全国美展。
现任上大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上大艺术研究院中亚国际文化艺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新疆大学客座教授。著有《古代新疆石窟造型艺术研究》,在研项目:《中亚石窟造型艺术》(上海大学科研项目)。
其创作、科研成果:创作:100多幅油画,大型壁画4幅,陶艺100多件。论文:3篇。专著:2部。画册:3册。个展:3次(美国杨百瀚大学、中国珠海博物馆、乌鲁木齐科技馆)。联展:3次(中央美院研究生“走进大西北”汇报展 中国美术馆)。上海春季艺术沙龙2次。
艺术研究院硕士研究生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美术史专题研究
英文名称: Monographic Study of Art History 授课教师 1 : 阮荣春 授课教师 2 : 胡光华
学时: 40 学分: 4 开课学期: 4 内容概要:
本课程从微观透视的角度,结合研究生的研究方向和外出考察、科研探索的实际,对美术史的重大课题和前沿性课题、热点问题、悬题、难题等,作专门史、断代 史、区域史和个案的专题学术研究、分析与讨论。力图通过这些深入细致的专题研究教育,提高研究生科研考察探索与选题研究的能力,并有助于研究生的硕士学位 论文建设。选用教材:
阮荣春《佛教南传之路》
1、[英] 苏立文 《东西美术的交流》
2、王璜生、胡光华《中国山水画艺术史》
3、周积寅主编《明清中国绘画大师研究丛书》、《中国画派研究丛书》 主要参考书和文献:
1、阮荣春主编《丝绸之路与石窟艺术》
2、胡光华《中国明清油画》
3、金维诺、罗世平《中国宗教美术史》
4、刘七一《立体主义绘画简史》
5、上海书画出版社编《中国书画全书》(共 20 册)先修课程: 中国美术史、外国美术史 适用专业: 美术学(艺术史方向)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美术考古
英文名称: Art Archaeology 授课教师: 罗二虎
学时: 40 学分: 4 开课学期: 1 内容概要:
讲述美术考古学的基本内涵、简史、理论与实践,以及历代中国(石器时代、夏商周时期、战国秦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宋元时期、明清时期)美术考古所涉及的基本内容。选用教材:
《中国美术考古学史纲》阮荣春主编,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主要参考书和文献:
《美术考古学导论》刘凤君,山东大学出版社 先修课程: 考古学概论
适用专业: 美术学(美术学理论研究各方向)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美术考古专题研究
英文名称: Monographic Studies Art Archaeology 授课教师: 罗二虎
学时: 40 学分: 4 开课学期: 4 内容概要:
本课程主要是结合学生的研究方向,对中外历史上出现的一些重要的美术文物和美术现象进行专题的研究分析,内容涉及美术考古史实、美术考古理论、艺术理论 等方面,力图通过对专题研究、个案研究的讨论、分析,使学生对这些领域有全面的了解,并有助于学生的研究生论文建设。选用教材: 无
主要参考书和文献:
1、《艺术哲学》丹纳,商务印书馆
2、《美术、神话与祭祀》张光直,辽宁教育出版社
3、《中国青铜器时代》张光直,三联书店
4、《汉代画像石综合研究》信立祥,文物出版社
5、《汉代画像石棺》罗二虎,巴蜀书社 先修课程: 美术考古
适用专业: 美术学(美术考古方向)
课程编号:课程名称: 艺术管理与营销
英文名称: Art Management and Marketing 授课教师: 薛志良
学时: 40 学分: 4 开课学期: 3 内容概要:
艺术管理与营销是以艺术市场和艺术产品为研究对象,探索艺术产品进入市场前、进入市场中和离开市场后的整个过程中的供求关系、运作规律、价值规律及规范 管理,以推动艺术市场与产品的创作,促进艺术的繁荣,形成我国文化消费和发展的良好局面。这是艺术工作者不容推辞的神圣义务,其教学要求是显而易见的,即 艺术市场应该以发扬广大艺术作品为目的,维护文化消费者利益为前提,充分满足文化消费和增长的多样化、多层次前景来管理,以获得中国文化艺术事业的空前繁 荣,不断研究文化事业实践“双百”方针的探索路径而执着,通过本课程的研究学习,提高研究人员的视野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独立处理个性独特的艺术品市场问 题。选用教材:
《文化产业营销与管理》,弗郎索瓦,科尔伯特著,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2 年 6 月版
主要参考书和文献:
1、《文化市场学》,孙春波,甘肃文化出版社,2001 年版;
2、《文化市场营销学》,方明光,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8 年版;
3、《走向艺术市场理论与应用》,章利国,河北美术出版社,1995 年版; 先修课程: 艺术类公共基础课、艺术类公共管理课 适用专业: 艺术学、美术学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书画鉴定
英文名称: Appraisal of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授课教师: 徐建融
学时: 40 学分: 4 开课学期: 3 内容概要:
本课程主要学习书画鉴定的一般方法,并结合实践,重点学习明清以来近代书画鉴定,熟悉近代重要书画家的创作风格及鉴定要点。要求学生了解历史上和今天条 件下书画作伪和基本动机和方法,以及鉴定真伪的主要依据,辅助依据和旁证材料的相关情况,熟悉近代重要书画家的创作风格及鉴定要点、尽可能了解有关这些书 画家生平、创作习惯、存世真迹等等方面的一切细节,并结合艺术品市场的实践,通过实例的分析加强认识,为毕业后进行市场打好基础。选用教材:
主要参考书和文献:
1、《宋代名画藻鉴》上海书店出版社 1999 年版
2、《元代书画藻鉴》
3、《明代书画鉴定》
4、《清代书画鉴定》
5、《当代书画鉴定》
6、《书画形制与投资对象》
先修课程: 中国美术史、中国书画理论 适用专业: 美术学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世界美术史
英文名称: World Art History 授课教师: 潘耀昌
学时: 40 学分: 4 开课学期: 3 内容概要:
本课程是美术史论系研究生课程,站在全球角度讲述世界美术史,在重视西方(欧美)自古代至 20世纪的美术史的同时,兼及亚洲(包括中国)、非洲、美洲等地区的美术发展。通过这一课程,帮助学生了解世界美术史的研究方法,既批判西方中心论,又重 视西方在美术史研究中取得的成就,使学生对世界美术史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初步具备从图象意义与形式分析等方面解读世界民族各时代美术的能力,从而为学 术研究打下基础。选用教材:
《外国美术史》,潘耀昌、钟鸣著,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 年版 主要参考书和文献:
1、《 Art through the Ages 》, Gardener, 11th edition,2001.2、《 World Art History 》, Janson, 4th edition.先修课程: 美学原理
适用专业: 美术学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中国美术史论
英文名称: On Art History of China 授课教师: 胡光华
学时: 40 学分: 4 开课学期: 1 内容概要:
本课程从宏观透视的角度,运用美术发展的自律性与他律性解史的方法,采取以史带论、史论结合的方式,全面、系统地讲授从原始时期到近现代中国美术的发 生、发展的历史过程、特点、规律及其艺术成就,以期研究生对中国美术史论有一全面系统的了解、把握和领悟,达到培养造就研究生专业基础的目的。选用教材:
1、王朝闻总主编《中国美术史》
2、王伯敏总主编《中国美术通史》
3、阮荣春、胡光华《中国近现代美术史》
4、陈履生《新中国美术图史1949—1966》 主要参考书和文献:
1、阮璞《中国画史论辩》
2、洪再新《中国美术史》
3、王伯敏《中国绘画通史》
4、郑午昌《中国画学全史》
5、于安澜编《画史丛书》第1-5册
6、邓实、黄宾虹编《美术丛书》1-3册 先修课程: 中国绘画史
适用专业: 美术学(艺术史方向)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艺术美学方法论
英文名称: A Methodology of Art Aesthetics 授课教师: 赵宪章
学时: 40 学分: 4 开课学期: 2 内容概要:
通过中外美学史和文艺理论史上最具代表性的理论著作、理论家或理论流派、理论思潮的研读,探讨艺术美学研究的方法论,总括艺术美学发展的历史规律及其逻 辑型态,为学生独立地思考和分析美学和艺术问题提供历史的借鉴和方法论的参照,增强他们从事艺术研究的理论素养和自觉意识,训练学生洞察艺术问题的敏锐力 和抽象思维的能力。选用教材:
《文艺美学方法论》,赵宪章,暨南大学出版社 2002 年版。主要参考书和文献:
1、《礼记·乐记》,版本不限。
2、刘勰:《文心雕龙》,版本不限。
3、严羽:《沧浪诗话》,版本不限。
4、康德:《判断力批判》(上卷),商务印书馆 1985 年版。
5、黑格尔:《美学》(第一卷),商务印书馆 1979 年版。
6、[法] 丹纳:《艺术哲学》,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3 年版。
7、[奥地利]弗洛伊德:《创造力与无意识》,中国展望出版社1986年版。
8、[美] 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4 年版。先修课程: 美术史研究 适用专业: 艺术学、美术学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宗教美术专题研究
英文名称: Monographic Study on Religion Art 授课教师: 汪小洋
学时: 40 学分: 4 开课学期: 3 内容概要:
在宗教发展理论的平台上研究中国美术发展史上的相关现象,运用交叉学科研究的方法并发挥其优势,用美术史的丰富材料说明我国宗教发展史上的相关重要内容 并用宗教发展的阶段特征说明我国美术发展史上的相关重要内容,在多角度研究的基础上描述我国宗教美术发展的学科特征。教学过程中结合开题和相关课程的教学 进行专题考察,通过实地考察提高 学生的专业素养。选用教材: 自编
主要参考书和文献:
1、《中国宗教美术史》,金维诺、罗世平,江西美术出版社,21995 年版;
2、《中国宗教通史》,牟钟鉴、张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年版;
3、《美术人类学》,徐建融,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0 年版;
4、《汉画像石宗教思想研究》,汪小洋,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 年版。先修课程: 中国美术史专题研究 适用专业: 美术学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石窟艺术专题研究
英文名称: Monographic Study on Grotto Fine Art 授课教师: 汪小洋
学时: 40 学分: 4 开课学期: 4 内容概要:
通过对我国石窟艺术资源的全面梳理,在理论上深入探讨我国石窟艺术存在和发展的文化背景,以及对我国传统艺术发展的影响,最终在大文化的下评价我国石窟艺术的艺术成就与文化价值。教学过程中结合开题和相关课程的教学进行专题考察,通过实地考察提高 学生的专业素养。选用教材: 自编 主要参考书和文献:
1、《中国石窟艺术总论》,阎文儒,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年版;
2、《丝绸之路与石窟艺术》,阮荣春,辽宁美术出版社,2004 年版;
3、《汉唐佛寺文化史》,张弓,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年版。先修课程: 宗教美术专题研究 适用专业: 美术学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陶瓷鉴定
英文名称: PorceLain Verificaton 授课教师 :罗宏才
学时: 40 学分 : 4 开课学期 : 2 内容概要:
本课程以中国陶瓷史与中国陶瓷鉴定学两大主干理论体系为经纬,结合鲜见的文献与图像资料以及大量实物标本,集中讨论中国陶瓷的发展演变历史、各时代陶瓷 的基本种类、基本形制与主要“辩伪”要领,以期学生在规定的学习时间内,掌握中国陶瓷的基本发展历史与基本鉴定知识。考虑到本课程技术性强、重在实践的特 色,将安排一定课时去博物馆、文物商店、文物考古研究所、古玩市场或拍卖行等相关单位参观实习。选用教材:
1、冯先铭主编:《中国陶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年 11 月。
2、耿宝昌:《明清瓷器鉴定》(上、下),中国文物商店总店印行。主要参考书和文献:
1、中国硅酸盐学会主编:《中国陶瓷史》,文物出版社,1982 年 9 月。
2、李宗扬:《中国历代瓷器讲义》,全国文物鉴定普及培训班讲义,1984 年。先修课程: 陶瓷鉴定
适用专业: 美术学(艺术品鉴定与艺术市场研究方向)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艺术市场专题研究
英文名称: The SpeciaL Subiect Studing for thr arts market 授课教师 :罗宏才
学时: 40 学分 : 4 开课学期 : 4 内容概要:
本课程运用艺术学、市场学、统计学等相关学科知识,以 “艺术市场”为主线,拟分艺术市场发展史、艺术品鉴赏与艺术品投资、艺术品价值评估、艺术品交易四个专题,集中讨论艺术市场的成因、艺术品领域决策理念、艺术品价值评估、艺术品交易技巧等理论与实际问题。使学生掌握艺术市场基本理论与基本实践技能。课程兼顾古代、现代以及中西艺术市场的融合与比较。选用教材:
1、艺术市场概论(自编)
2、艺术市场专题研究(自编)主要参考书和文献:
1、方全林主编:《迎接新世纪的中国艺术市场》,上海书画出版社,1999 年 10 月。
2、夏叶子:《艺术品投资》,北京教育出版社,2003 年 10 月。
先修课程: 艺术市场研究 适用专业: 美术学(艺术品鉴定与艺术市场研究方向)
第五篇:2018南京大学艺术研究院考研经验分享
研途宝考研 http://nju.yantubao.com/zykzl?fromcode=2014
先来说下英语,考艺术研究院的都是学硕,所以要考英语一。这次考的比较满意,77分。我的英语正式复习是从暑假开始的,但从大三下开始一直每天有跟着app记考研单词,所以单词我并没有花专门的时间来攻克它,而且在复习期间可以每天吃完午饭后站着拿手机背背单词,既有助于消化也充分利用琐碎时间。英语阅读是重中之重,阅读真题从97年的到16年的,每篇阅读我是先自己做一遍,然后不对答案,开始照着全文翻译自己过一遍,把不会的单词短语摘录到专门的本子上,长难句也要单独抄下来分析成分和翻译成中文。然后再做一遍后面的题,之后对答案,看看哪里出错。最开始做97年到04年的题时,没有总结归纳错误类型的意识,到了05年以后,感觉阅读难度有所上升,错误率也增高,感觉遇到了瓶颈,就想办法把阅读错误的类型整理归纳出来,比如是细节题,主旨题,还是词汇猜测题。后来做到了11年后,对阅读才渐渐有了感觉,掌握了做题方法,能够高效的找出题目和原文对应的地方。最后能保持在4篇阅读一共错2-4个。而且英语阅读真题不是做一遍就可以不管的,要多看,多分析,尤其近十年的阅读,每篇都要复习4-5遍以上。英语我感觉每天都要练做好积累,其次听网课跟着老师走(网上资源很多要学会寻找和辨别,不用报班浪费时间),他们能给你最有效的解题方法,照着做就好。我当时一直跟的何凯文,他的每日一句每天都抄到本子上,感觉英语的提升真的要靠一个积累和自我反思的过程才行。作文最后一个多月时要多背范文,记住常用句子,每星期自己写一篇,形成自己的作文模板,考试时学会套用。
政治,虽然从8月底开始复习,但前期听网课都没怎么记住。到了10月份才认识了一个政治老师,是南大马克思理论在读博士,讲课比较清晰易懂,有助于理解选择题,她讲主观题自己的一套模板,答大题的方法也比较容易上手,虽然认识的晚但幸亏没错过,大家可以到网上购买或者搜她的网课听。平时练1000题,扫除知识盲点。到了肖8出来后,就可以按套题做,真题也要带上。肖秀荣压题很准,肖4每年必背吧,不背自己也不放心,再加上有了主观题答题套路,也能自己编凑点,每年主观题平均分都是30分左右,所以关键在选择题,这就体现了前期对知识理解的重要性了。今年选择题做得考场上差点想放弃,所幸最后平复心情仔细分析分析,对答案后估分在38-42分,最后政治73,没有拖后腿。
重点说下专业课。我考的是美育方向的,所以两门专业课分别是665艺术理论基础和941美育与艺术教育。我之前是理科生,大学学的经济管理,也跟这个美育八竿子打不着。确定考这个专业之前,去网上搜消息,但是这个专业非常难收集资料和消息。后来机缘巧合下,我搜到了去年考上的师姐的帖子,向她咨询了一些专业课问题,得知她也是在上一届师哥师姐的辅导下,以跨考的方式进入南大的,我就通过她找到了师哥师姐。很感谢师哥师姐给我的建议,他们平时上课很忙,还不厌其烦的回答我的问题。经过一个多月的沟通,我最终确定了目标,报考美育专业。跟师哥师姐商量了一下,他们暑假在南京实习,周末为我补习专业课。下面我来说一下专业课的复习。
专业一的复习方法:南大指定的专业一的书有四本《西方美学史》《中国美学史大纲》《美学散步》《艺术哲学》。确定目标的时间还比较充裕,所以在暑假上课之前,我听了师哥的建议,将四本书当作课外书都通读一遍。然后在上课期间,师哥把书里面的重点拎出来,帮我做了详细的讲解,使我对书本中的重点知识都有了清晰的把握,所以当第二遍第三遍再看书时对内容和知识点都理解的更深了。然后根据师哥给的资料以及课堂上增加的课外知识,开始做笔记。笔记可以分为四大块,西方美学,中国美学,西方艺术史和中国艺术史。
更多考研专业课资料访问研途宝考研网 研途宝考研 http://nju.yantubao.com/zykzl?fromcode=2014
上课的时候,已经把重点人物讲解的十分透彻,所以在做西方美学方面的笔记时,我按照时间顺序将各个美学家的重要美学理论整理出来,西方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康德,席勒,黑格尔等。中国美学方面,先按照朝代将每个时期的重点美学理论总结出来,随着上课时师哥的讲解,对历史脉络有了清晰的把握,理解的更深,做笔记的时候遵循他的建议,按照美学范畴的线索来整理,发现特别有利于后面的背诵,例如形和神,意和象的关系等,老子的涤除玄鉴再到庄子心斋坐忘,宗炳的澄怀味象以及之后又被怎样的继承发展,都可以总结在一起。所以专业课笔记用活页本来做比较灵活,可以随时进行补充。西方艺术史的复习重点是多看艺术方面的书籍,虽然美育方向没有指定《艺术的故事》这本书,但师哥认为这本书真的很重要,让我当作拓展书籍阅读,做到对西方艺术史有大致的把握。中国艺术史方面师哥推荐了《中国美术史讲座》这本书,重点关注古代山水画的发展历程。
专业二的复习方法:
美育方面有了专业一美学方面的基础相对来说比较容易理解了。四本书分别是《美育十五讲》《中国古代美育思想史纲》《艺术教育学》《西方艺术教育史》。四本书中师姐将《美育十五讲》《中国古代美育思想史纲》作为重点书目来讲解的,并在课堂上补充了很多知识点。专业二笔记可以分为两大部分,美育一部分,艺术教育一部分。美育方面,师姐让我重点做中国和西方美育家各自的理论,中国的包括先秦时期如孔子、孟子等,近代王国维、蔡元培、梁启超等,西方包括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席勒等等,反正十五讲书上所列的美育都是重中之重。学姐还为我搜集了很多论文,通过看论文的框架,修改自己的笔记,有助于后期的背诵理解。
艺术教育部分,《艺术教育学》书很薄,可以读一遍后,根据目录做个框架笔记,更易于理解和背诵。
总体来说,复习专业课时还是很愉快的,前期看书时完全摸不着头脑,看完一遍基本什么也记不住,暑假上完课以后,在师哥师姐的帮助下完成了初级版本的笔记,第二轮复习的时候,将师哥师姐推荐的书目作为补充,接受许多新知识,继续做笔记,看着知识点慢慢形成体系。上课时师哥师姐教给我的答题技巧对我的帮助很大,作为理科生,答题时往往抓不住重点,不知道如何得分。他们每次讲解知识点时,都会提醒我这个知识点可以用来解答哪些题目,简答题最基本应该答出哪些点,论述题应该横向、纵向进行全方位的论述等。答题技巧与知识点的结合,使我后期答论述题的时候能够迅速找到知识点,节省了了很多时间。
网上所涉及的艺术研究院的信息确实不多,当时备考时也很心急,所幸遇到一些学长学姐的指点。希望本篇经验贴也能帮到今年要考的同学!对于上不上课的问题,我的经验是,如果是跨考,没有基础的小白(像我一样),有条件的话,最好是上课辅导一下,有利于知识点的理解。如果本身就是这个专业的,可以不用上课,自己复习就好。最后祝愿所有考研的同学都能成功,天道酬勤,一定要坚定自己的信念,我相信付出的一切都会值得。
更多考研专业课资料访问研途宝考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