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宁波市江东区人大常委会专题询问暂行办法
宁波市江东区人大常委会专题询问试行办法
(草案)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区人大常委会监督工作,依法履行询问职权,促进区人民政府、区人民法院、区人民检察院(以下简称“一府两院”)依法行政、公正司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和《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条例》等有关规定,结合本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专题询问是指区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就人大常委会会议期间审议议案和有关报告时不清楚、不理解、不满意的方面提出问题,要求被询问单位作出说明、解释的一种活动。专题询问是区人大常委会审议的一种形式,一般在常委会会议期间有组织地开展。对某个议题提出询问称为专题询问。
第三条 专题询问坚持突出重点、实事求是、客观公正、民主公开、依法办事、讲求实效的原则。
第四条 专题询问的主体是区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列席人大常委会会议的区人大代表也可以对有关问题提出询问。
第五条 专题询问对象是指询问议题涉及到的“一府两院”或其相关部门,包括上级部门在本区设立的垂直管理机构。
第六条 专题询问议题应根据区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议题,并结合常委会行使监督职权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由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会同相关工委梳理常委会组成人员和相关区人大代表提出 1 的意见,提请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以下简称主任会议)研究确定。
第七条 专题询问的程序:
1、确定专题询问议题、对象;
2、制定专题询问实施方案;
3、开展专题询问前的调查活动;
4、召开专题询问会;
5、其他工作。
第八条 专题询问的具体实施方案由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会同相关工委制定,与“一府两院”或其相关部门会商,并报常委会主任会议审定,于召开前一周送受询问单位。受询问单位按照专题询问的工作要求,及时认真地做好回答专题询问应询的各项准备工作。
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或相关工委承办专题询问的具体事项,区人大常委会其他工委配合。
第九条
召开专题询问会时,“一府两院”及其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应到会听取意见,接受询问。受询问单位主要负责人应到会接受询问。询问所提问题要紧扣询问议题、重点突出、具有针对性,受询问单位主要负责人应询时要认真负责、实事求是;当场不能回答的,说明原因后,可在会后再以书面形式答复询问人,并在会后一周内抄送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或相关工委。
询问人要求提供相关材料的,受询问单位应当按时如实提供,但涉及国家秘密的例外。
询问人在听取回答后,就同一问题可以补充询问。一个问题涉及多个部门,由一个部门主答、其他部门补充回答。
第十条 受询问单位主要负责人不认真应询、敷衍塞责的,区人大常委会可以根据有关规定追究其责任。
第十一条 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会同相关工委对专题询问有关情况形成书面意见,经审核后函告受询问单位主要负责人和相关部门,并作为常委会作出相关决议、决定或审议意见的重要参考,及时留档保存。
第十二条本办法自通过之日起施行,由区人大常委会负责解释。
第二篇:宁波市人大常委会专题询问食品安全工作实施方案
宁波市人大常委会专题询问食品安全工作实施方案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2013年监督工作计划和跟踪监督食品安全工作总体方案,今年6月市人大常委会将对我市食品安全工作开展专题询问。现将有关方案制定如下:
一、指导思想
根据《监督法》等有关规定,在市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去年食品安全“一法两规”执法检查审议意见落实情况的基础上,对食品安全工作开展专题询问,旨在提高审议质量、加大监督力度、强化监督实效,更好地督促和支持政府依法行政,切实加强和改进食品安全工作,进一步提高我市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二、询问重点
我市放心粮油、放心肉、放心菜、放心奶、放心水产品和百万学生饮食安全等“五放心一安全”情况。
三、工作步骤
专题询问的相关工作从2月份启动,到10月份结束。
(一)2月至3月,起草专题询问议题征集、专题询问实施、专题询问宣传报道等方案,启动有关前期准备工作。
(二)4月上旬,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研究确定专题询问实施方案,报市委同意后实施。
(三)4月中旬至6月中旬,召开市人大常委会与市政府相关部门协调会议,做好专题询问的有关准备工作。
(四)6月下旬,在市人大常委会会议上,开展专题询问。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负责做好专题询问实录。
(五)7月上旬,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讨论确定询问实录,送市政府研究处理。
(六)8月至10月,市政府制定措施,整改落实。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市政府整改落实情况,提出意见建议。
四、询问安排
(一)议题征集
通过以下途径征集议题:一是跟踪检查食品安全执法检查审议意见落实情况过程中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和重要建议;二是征求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专门委员会组成人员、市人大代表和专家学者的意见建议;三是通过人大官方网站、官方微博、电子邮箱等方式公开征集市民意见和建议;四是汇总来自各县(市)区人大常委会的意见建议。
(二)询问方式
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在听取食品安全执法检查审议意见落实情况的报告后,先分组审议,再召开联组会议进行专题询问。
专题询问采用“一问一答”的方式进行,主持人由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担任,时间约2小时。询问人为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列席会议的专门委员会委员和市人大代表。询问人以举手方式向主持人申请提问,经主持人同意后进行提问。每次提问一般不超过2分钟,根据回答情况可追问一次。应询人为市政府分管副市长和市食安办及相关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回答问题时间一般每次不超过8分钟。
(三)询问议程
专题询问的主要议程:一是主持人先就专题询问主题、询问时间安排等作简要说明;二是询问人依次询问,市政府分管副市长及相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应询;三是市政府分管副市长表态发言;四是市人大常委会领导讲话。
(四)参加人员
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部分专门委员会委员和市人大代表,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副局级以上干部;市政府分管副市长、市食安办及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另外,拟邀请部分公民参与旁听。
五、组织领导
专题询问工作在市人大常委会监督食品安全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进行。成立专题询问工作协调组,由胡谟敦副主任任组长,任学军、伊敏芳任副组长,成员为倪锡根、娄国闻、孔萍、郑虹、高勇、陈卫中、陈世哉、刘必谦、董学东、顾坚苹、秦四海。
六、工作要求
(一)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要加强与市政府办公厅的联系,并做好有关会务工作。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要收集并汇总专题询问议题,组织好专题询问,形成询问实录。市人大各有关专委会要协助做好相关工作。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负责做好专题询问的新闻宣传工作。
(二)市食安办及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把这次专题询问作为践行科学发展观、增强食品安全保障能力、提高工作水平的重要途径,按照专题询问工作的要求,积极配合,认真做好各项工作。
(三)市级各新闻单位要精心策划、周密安排,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把握好角度和力度,采取多种形式宣传报道专题询问工作的进程,客观全面地挖掘现场鲜活新闻,为促进食品安全工作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第三篇:宁波市江东区人才住房保障暂行办法范文
宁波市江东区人才住房保障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快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到江东创新创业,不断提高江东区持续竞争力,根据《宁波市公共租赁住房管理暂行办法》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创新型紧缺型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等文件及相关规定,结合江东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主要适用于江东区企事业单位正式新引进的高层次人才住房保障。其中企业人才需与企业签订正式劳动合同,并连续缴纳社会保险6个月以上,且在海曙区、江东区、江北区、鄞州区、镇海区、北仑区、高新区、东钱湖旅游度假区和大榭开发区无住房(包括父母、配偶、未婚子女)。
第三条
江东区人才住房保障采取购房补助、租房补贴及人才公寓租赁三种形式。
第四条 人才住房保障工作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以下简称区人力社保局)负责人才住房保障的受理、审核、管理及保障资金拨付;区住房和城市建设局(以下简称区住建局)负责人才公寓的建设、申请人住房情况核查和人才公寓租赁管理;区财政局负责资金保障。
第二章 购房补助
第五条 购房补助对象 由江东区骨干企业正式新引进,与用人单位签订5年及以上服务期协议,且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可以申请购房补助,用于补助在甬购买自住用房:
(一)国家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学科、学术技术带头人;
(二)近5年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包括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国家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前三位完成人;
(三)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和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入选专家,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入选国家千人计划的人才;
(四)浙江省特级专家,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钱江学者、甬江学者特聘教授,具有博士生导师资格并被聘任的人员,获得中华技能大奖的高技能创新人才,入选浙江省千人计划的人才;
(五)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地市级以上有突出贡献奖获得者,近5年地市级科技进步二等奖及以上或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及以上的前二位完成者,市领军和拔尖人才培养工程第一层次人选;其他具有正高职称并担任区级及以上重点科技项目、重点建设(或扶持)学科、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的主要负责人,或被评为区级及以上优秀学科带头人、优秀专业技术人才,或带科技成果来江东实施转化的海内外创新型人才,或入选宁波市千人计划的人才;
(六)市领军和拔尖人才培养工程第二层次或区“2636”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近5年区级科技进步一等奖前二位完成者;其他具有副高职称、高级技师资格或具有研究生学历或学位,并成为区级及以上重点科技项目、重点建设(或扶持)学科、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的主要负责人,或被评为区级及以上优秀学科带头人、优秀专业技术人才,或带科技成果来江东实施转化的海内外创新型人才;
(七)特别优秀且符合一定条件的江东区服务业政府特殊津贴人才。
第六条 购房补助标准
以上第(一)
(二)(三)类人才一次性补贴100万元;第(四)类人才一次性补贴80万元;第(五)类人才补贴30万元,其中首期补助12万元,余款每月补贴3000元(补贴时间5年);第(六)
(七)类人才补贴20万元,其中首期补助8万元,余款每月补贴2000元(补贴时间5年)。上述首期补助,原则上将款项直接转至个人住房公积金账户,不发放现金。夫妻双方同时引进,且都属易地安家补助享受对象的,按一方全额、一方半额的补助标准实施。因故提前离开我区的,按服务期限递减收回补助费。
符合购房补助条件的人才,自愿选择租房补贴的,按照2500元的标准发放租房补贴。其后又申请购房补助的,已发放租房补贴在补助款中扣除。
第三章 租房补贴
第七条 租房补贴对象 由我区企业正式新引进,并连续缴纳社会保险6个月以上,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申请租房补贴:
(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或流动站出站博士后研究人员;具有正高职称并被聘任的人才;
(二)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具有副高职称并被聘任的人才;具有高级技师资格并被聘任的人才;
(三)在国际知名企业、中国企业500强或者行业全国排名100强企业中担任中高级管理或技术职位,引进后在我区服务业和制造业企业中担任高级管理和技术职务的人才;
(四)在江东区领办、创办企业的海外创新创业人才和归国留学人员;
(五)符合《宁波市江东区紧缺人才开发导向目录》,具有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历的紧缺专业人才;
(六)毕业后3年内,在江东区创业一年以上,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并带动大学生就业3名以上的大学生创业人才。
第八条 租房补贴标准
租房补贴享受时间为3年。第七条第(一)类人才每月补贴1500元;第(二)
(三)(四)类人才每月补贴1000元;第(五)
(六)类人才每月补贴500元。
已经享受各类政府特殊津贴的,则不再享受租房补贴。
第四章 人才公寓 第九条 人才公寓租赁原则
积极创造条件,加大人才公寓保障力度,确保当年可供人才公寓面积达到5000平方米以上。
人才公寓按照政府主导、只租不售、周转使用的原则运作,用于引进人才在江东创新创业期间的周转租赁住房。
第十条 人才公寓建设标准
人才公寓建设的各项技术指标均按国家、省、市房地产项目规范要求执行,套型建筑面积以30-60平米为主,户型包括单间、一室户和二室户。人才公寓建成后,做好简易装修并配备基本生活配套设施。
第十一条 人才公寓申请对象
第五条购房补助条件和符合第七条租房补贴条件以及教育、卫生系统新等引进的高层次领军拔尖人才,均可以申请租赁人才公寓。若符合申请人才公寓条件的人才超过可分配人才公寓数量,则按照人才综合条件择优分配。
第十二条 人才公寓租金补贴标准
人才公寓租金实行政府定价。综合考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及市场租赁价格水平等因素,并根据保障对象的承受能力,由区价格主管部门会同区住建局、财政局,按同区域同类住房市场租金60%-80%的比例分类确定。符合本办法第五条规定人才,以及教育、卫生系统新引进的高层次领军拔尖人才,按照政府定价租金标准,由区人才专项资金予以全额补助。
符合本办法第七条一至四项条件之一的人才,按照政府定价租金标准,由区人才专项资金给予70%的补助,用人单位可视情给予补助,其余由本人承担。
符合本办法第七条五至六项条件之一的人才,按照政府定价租金标准,由区人才专项资金给予50%的补助,用人单位可视情给予补助,其余由本人承担。
第七条人才享受人才公寓政策之后,不再享受租房补贴政策。一人或二人户以单间或一室户型为主,三人及三人以上户以二室户型为主。
第十三条 人才公寓租赁期限
申请人凭《江东区人才住房保障申请表》和《入住介绍信》与产权单位签订租赁合同。租赁情况实行年审,签约租期不超过5年。合同期满需要续租的,应在合同期满3个月前重新申请,经审核符合条件的,重新签订租赁合同。承租人按合同规定交纳租金及其他物业费用,其中租金先由承租人按月缴纳,年终一次性补助,租金收入进入产权单位账户。
第十四条 人才公寓租赁终止
在租赁期限内,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停止租赁:
1、租住人与居住人不一致的;
2、租住人的所在单位、租住人个人或其配偶已经在宁波市内自行解决住房的;
3、租住人调离江东区的;
4、租住人擅自转租、转借或改变住房用途的;
5、租住人区内变动工作后未重新办理租赁手续的;
6、连续6个月及以上不缴纳有关费用的;
7、租住人无正当理由连续三个月空置的;
8、其他违反租赁合同行为的。
第五章 申请程序
第十五条 人才住房保障申请由各用人单位收集资料并初步审核以后,统一到区人力社保局办理,不接受个人申报。
第十六条 同时符合申请购房补助、租房补贴、人才公寓条件的人才,按照就高原则申请其中之一,不能同时享受其他政策。具体程序如下:
(一)申请。填写《江东区人才住房保障申请表》,并附企业工商、地税登记表复印件、劳动合同、社保缴纳证明、老三区、鄞州区、镇海区、北仑区、高新区、大榭开发区及东钱湖旅游度假区无住房证明材料,统一上报区人力社保局。
(二)审核。由区财政局负责审核企业的相关情况,区 住建局负责审核人才住房情况,区人力社保局负责审核申报人才的资格条件。
(三)审批。区人力社保局负责审批申报人才的住房保障申请。
(四)公示。对核准对象公示十五日,公示后未发现违 规情况确认该人才住房保障的申请。
(五)申请时间定于当年1月和8月。
第十七条 申请人必须如实申报,不得弄虚作假。用人单位要认真核实,严格把关。区人力社保局要加强监管,对申请人情况真实性进行抽查。对弄虚作假或以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得人才住房保障的,一经发现,全额收回保障补助补贴款或取消人才公寓租赁资格,所在企业的所有人才两年内停止享受人才住房保障政策。情节严重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第六章 附则
第十八条
区人力社保局会同区财政局、区住建局等部门定期对享受保障人才和企业进行核查。
第十九条 区机关及所属事业单位引进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历以上人才及其他干部租房补贴按照原有关标准执行。
第二十条 本办法规定的住房保障资金补贴金额,除初创期企业外,本级财政经费补贴额一般不超过企业申报年份的实际贡献额。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由区人力社保局和区住建局负责解释。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自2011年 月 日起施行,江东区之前有关人才住房保障政策与本办法不一致的,以本办法为准。
第四篇:市人大常委会专题询问办法
市人大常委会专题询问办法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以下简称市人大常委会)监督工作,促进依法行政、公正司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等法律法规和《宁波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议事规则》的规定,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专题询问,指市人大常委会针对某一特定问题或工作领域相关情况,组织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市人大代表,向市人民政府、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宁波海事法院进行询问,是依法履行监督职权的一种具体方式。
第三条 专题询问遵循依法办事、实事求是、客观公正、民主公开、注重实效的原则。
第四条 专题询问的议题应当是事关全市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群众切身利益和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一般可结合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的议题确定。
第五条 市人民代表大会专门委员会(以下简称市人大专门委员会)、市人大常委会工作机构(以下简称常委会工作机构)应当在每年十二月上旬前提出下一拟进行专题询问的议题建议。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以下简称办公厅)汇总后,由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以下简称主任会议)决定是否列入市人大常委会工作要点。
除列入市人大常委会工作要点的专题询问议题以外,市人大专门委员会、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五人以上联名、市人大代表十人以上联名,可以在主任会议确定市人大常委会会议议题的七日前,提出与会议审议议题有关的临时性专题询问,由主任会议决定是否提请市人大常委会会议进行专题询问。
第六条 专题询问由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市人大专门委员会协助开展专题询问工作,主任会议讨论决定具体实施方案。常委会相关工作机构根据主任会议决定,承办专题询问的有关具体工作。
开展专题询问应当成立专题询问工作组,由市人大常委会分工联系主任担任组长,常委会相关工作机构负责人任成员,负责指导、协调专题询问工作的实施。
专题询问工作组可聘请专家学者或专业人士担任咨询员。
第七条 常委会相关工作机构负责拟制专题询问工作实施方案。专题询问工作实施方案包括:询问的目的、询问的议题、询问人和被询问人建议名单、时间、地点、会议议程、主持人、参加(列席)人员、旁听人员和新闻报道等内容。
询问人建议名单由市人大专门委员会、常委会工作机构推荐或者个人报名的方式产生。(原第十条第一款修改调整至此)
第八条 市人大专门委员会、常委会工作机构围绕专题询问的议题,可以根据下列途径了解情况,拟定询问的主要问题:
(一)市人大常委会在执法检查中发现的突出问题;
(二)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市人大代表对与询问议题有关的工作进行视察或者专题调研中发现的突出问题;
(三)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就询问议题提出的比较集中的问题;
(四)议案、建议中反映的突出问题;
(五)通过调研、代表座谈会、群众来信来访、征求意见函和媒体网络等收集的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
(六)其他途径汇总的意见中比较集中的问题。
第九条 办公厅一般应在召开专题询问会议一个月前,将询问目的、时间、地点和主要议题等相关事项通知被询问机关。在专题询问会议召开的七日前发出正式通知。
临时决定的专题询问的相关事项由办公厅在主任会议研究决定后通知被询问机关。
第十条 专题询问一般在市人大常委会联组会议或全体会议上进行。对于突发性、特别重大的事项,主任会议可以决定在市人大常委会会议闭会期间安排专门会议进行专题询问。
在专题询问会议前,可以事先就相关议题进行分组审议。
第十一条 专题询问由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或受主任委托的副主任主持;根据专题询问所涉工作,市人民政府市长、副市长,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宁波海事法院院长,市政府有关工作部门主要负责人应当到会,听取意见,回答询问。
根据专题询问需要,被询问机关可以邀请有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到会说明情况。
第十二条 专题询问采取一问一答的方式进行,对同一问题可以补充询问一次。(原第十四条、第十六条归并)提出询问应当征得主持人同意,在被询问机关职责和询问议题范围内询问。提出的问题应当重点突出、事实清楚、客观公正、条理清晰。
被询问人应当如实准确地回答询问人提出的问题,不能推脱或者回避问题,不得对询问人提出反问。
被询问人不能当场答复的,应当说明原因。并在下次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前书面答复。(原第十八条第一款修改调整至此)
第十三条 询问问题涉及多个政府部门的,应当以承担主要职责的部门为主答复,其他有关部门可以补充答复。
第十四条 常委会相关工作机构整理形成专题询问文字实录,经主任会议研究通过,以专题询问意见的形式交由承办机关研究处理。
承办机关应当在收到专题询问意见的三个月或主任会议指定的时间内,将研究处理情况报告先送交市人大相关专门委员会或常委会相关工作机构征求意见。经主任会议研究确定后,向市人大常委会提出书面报告。
主任会议认为必要时,可以决定将专题询问意见研究处理情况报告提请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原第二十二条第一款调整至此)
第十五条 市人大相关专门委员会或常委会相关工作机构应当对专题询问意见研究处理情况进行跟踪监督,对被询问机关在询问答复中提出的具体事项进行重点督办。
被询问机关对专题询问意见落实不力、工作不到位的,市人大常委会可依法采取其他监督方式督促落实。
第十六条 市人大常委会认为必要时,可以就专题询问情况进行满意度测评或者作出决议、决定。
第十七条 专题询问情况,应当向市人大代表通报。
第十八条 本办法自通过之日起施行。
第五篇:人大常委会专题询问工作程序
***人大常委会专题询问工作程序
2012年5月6日
人大常委会会议期间开展专题询问是加强对“一府两院”工作监督的重要方式,是提高常委会会议审议质量,增强监督工作实效的有效途径。为规范市人大常委会专题询问工作,根据《组织法》、《监督法》以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议事规则》的有关规定,结合实际,制定本工作程序。
一、专题询问议题的提出
常委会开展专题询问的议题,应围绕全市工作大局和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在广泛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提出,由办公室汇总整理后,提交主任会议研究确定。
二、开展专题调研和视察
(一)专题询问前应围绕专题询问议题组织常委会组成人员开展调研和视察。
(二)专题询问前的调研由常委会副主任牵头,由常委会有关组成人员、市人大代表及相关工委组成调研组具体开展。具体方式与常委会会前议题调研、执法检查相同,可一并进行。
(三)专题询问前的视察采取集中视察和分散视察进行。集中视察由常委会全体组成人员并邀请所视察县区市人大代
表参加。集中视察前,由相关工委结合前期调研情况,制定具体视察方案,明确视察目地、重点内容及要求,确定视察时间和地点,提前5日印发常委会组成人员、邀请的市人大代表及有关部门、单位。分散视察由常委会组成人员单个或几个人联合采取就地就近的方式,广泛征求社会各方面和群众意见、建议,掌握更多第一手资料。视察期间,常委会组成人员应根据视察了解的情况,提出拟询问的具体问题。
(四)视察活动结束后,相关工委结合前期调研情况,汇总常委会组成人员提出的意见建议及专题询问的具体问题,归纳整理后,提出专题询问的具体问题建议,提交主任会议讨论。主任会议根据具体情况,确定6—10个具体询问问题,并从常委会组成人员中确定4—8人个主询问人。
三、沟通与协调
(一)专题询问议题确定后,常委会主要领导及分管领导应及时与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沟通,取得市委支持与政府配合。
(二)专题询问的议题及具体询问问题确定后,常委会秘书长及相关工委应及时与市政府秘书长及市政府相关部门沟通。涉及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的议题,由常委会分管领导与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院长沟通,加强协调配合。
(三)根据不同的层次和时间,沟通可反复多次进行。沟通的主要内容包括:专题询问的目地和意义,依据和方法,议题和拟询问的具体问题,拟推动解决的问题、落实的难度、询问后如何跟踪落实等。
(四)市“一府两院”及相关部门,要认真研究专题询问拟询问的具体问题,总结工作,查找出现问题的原因,寻找解决方案,为回答专题询问做好准备。
四、开展专题询问
(一)常委会会议分组审议期间,专门安排半天时间,召开专题询问大会,开展专题询问。
(二)专题询问大会除常委会组成人员及列席常委会会议人员参加外,还可根据需要,邀请有关专家、学者或公民列席,听取专题询问,提出意见。
(三)被询问的有关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应列席常委会会议,听取意见,并在专题询问大会上回答常委会组成人员的询问。对确实存在的问题应承诺改进的方法和时限。
(四)专题询问每个问题的问答过程应控制在20分钟之内。由主询问人主要询问,在被询问人回答过程中,其他组成人员也可随机发问,被询问人应当场给予回答。
(五)专题询问过程中,常委会组成人员提出的意见建议,指出的问题,由相关工委整理后,吸收到审议意见(草案)中。
(六)专题询问大会开展专题询问期间,天水日报、天水电
视台、天水在线网站等新闻媒体应派记者到会,进行专题报道。
五、专题询问后的跟踪督查
(一)常委会闭会后,相关工委应结合决议、决定和审议意见,对专题询问中常委会组成人员指出的问题整改情况进行跟踪监督,也可选择其中某一问题进行跟踪督查。
(二)市“一府两院”及相关部门,对专题询问中所指出的问题的整改情况,两个月内书面报告常委会。
(三)常委会收到市“一府两院”及相关部门整改落实情况报告后,交相关工委进行审查,并将结果报主任会议。对整改不力的,由主任会议决定,责成其进一步整改落实,并将落实情况在一个月内向主任会议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