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商业银行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5篇

时间:2019-05-14 00:32: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农村商业银行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农村商业银行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

第一篇:农村商业银行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改制后农村商业银行发展中的瓶颈及对策

--ⅩⅩ农村商业银行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本文以ⅩⅩ市农村商业银行为例,作为新改制后的新型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的所碰到的瓶颈制约了发展,也是大部分县域农商行存在的问题,本文从几个问题来提出解决思路。

关键词:农村商业银行;成效;存在问题;建议

ⅩⅩ年10月1至10月20日,笔者深入ⅩⅩ农村商业银行,就农村信用社改制为农商行的发展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该行自挂牌以来,在省联社及当地银监部门的领导和监管下,该行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现将ⅩⅩ农村商业银行经营发展情况综合报告如下:

一、经营发展现状

(一)资产负债总额

截止ⅩⅩ年5月末,该行资产总额26.3亿元,负债总额24.8亿元,比挂牌开业前分别增加6.5亿元和6.3亿元,增幅分别达33.05%和33.96%。资产负债率94.5%。

(二)存、贷款规模

1、截止ⅩⅩ年5月末,该行各项存款余额24.3亿元,较年初增长2.8亿元,比挂牌前增长7亿元。其中:储蓄存款22亿元,占比90.5%,比挂牌前增长6.4亿元;对公存款2.19 亿元,占比9.01 %,比挂牌前增长0.72 亿元;财政性存款0.73亿元,占比3 %,比挂牌前增长0.4亿元。活期存款8.42 亿元,比挂牌前增长2.09亿元;定期存款13.64亿元,比挂牌前增长4.28 亿元。

2、各项贷款余额13.5亿元,较年初增加2亿元,比挂牌前增加4.5亿元;存贷款占比55.5%,比挂牌前增加3.4%;其中农业贷款余额11.5亿元,占比85.2%,比挂牌前增加4.4亿元。

3、发放房地产贷款二笔,余额1700万元,2012年6月,ⅩⅩ市金兆房地产公司贷款600万元,用于都市春天项目建设;ⅩⅩ年5月,ⅩⅩ市顺扬房地产公司贷款1100万元,用于顺杨锦绣名邸项目一期工程。目前,我行无政府融资平台贷款。

4、涉农贷款情况。挂牌以来,该行改制不改向,贷款投向坚持以服务“三农”和小微企业为主的发展方向,有力支持了地方经济建设。ⅩⅩ年被中国银监会工会、合作部、中国金融工会办公室评为“农村金融服务先进单位”。

(三)经营利润指标

挂牌开业以来,该行已经累计实现账面利润7220.3万元,实现税后利润5222.4万元。其中2012年实现帐面利润3810万元,同比增长86%。

(四)中间业务发展情况

由于是在农信社基础上改制组建的,中间业务开展在原有的品种单一(仅有小部分结算业务和代收代发业务)的基础上增加

了代理养老保险、代理个人意外伤害险、网上银行业务、福祥贷记卡、银行承兑汇票、贴现、银行间债券市场准入、村村通取款、POS机消费业务等中间业务品种,但中间业务量及收入占总业务量及总收入比例还很小。

(五)银保合作

ⅩⅩ年2月,该行与怀化农业产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书,ⅩⅩ年4月,已发放湖南虹瑞生态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保证担保贷款1000万元。

(六)网上支付业务发展情况

截止到ⅩⅩ年5月末,该行共开通网上银行客户636户,转账2923笔,金额30494796元,其中:行内转账2719笔,金额22864156元,跨行转账204笔,金额7630081元。由于我行网上支付业务起步晚,面临的客户群体不一样,加之该行工作人员对网上支付业务了解不够,掌握不精,因此,业务量不大。

二、改制后所取得的主要成效

1、公司治理机制逐步形成,操作行为日趋规范。一是按照《公司法》和《商业银行法》要求,进一步厘清了党委会、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的工作职责和权力界限。制定了《公司章程》及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议事规则,不断完善议事规则和工作程序,逐步建立起决策科学、执行有力、监督有效、运转规范、相互制衡的法人运行机制。二是坚持把现代商业银行科学的管理理念引入规章制度及操作流程之中。出台了

涵盖人事、财务、信贷、案防、计算机操作、事后监督等各个方面的65个管理制度及操作办法。同时,配齐了远程监控、授权及事后监督人员,坚持以制度涵盖经营,把制度执行、预警防范、事后监督、检查落实完善到规章制度及操作程序之中,与员工的收益全面挂起钩来,从而确保了日常操作流程的规范化。三是结合我行实际,坚持以合规风险控制为中心,建立了审贷分离的风险管理控制体系和精简高效的支持保障体系,全面提升了市场营销能力和风险管理水平,着力打造核心竞争力。四是完善薪酬制度,强化绩效考核。在省联社制定的框架内,出台了全新的绩效考核办法,按照“基本工资保吃饭,绩效工资凭实干”的原则,充分体现按劳分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逐步建立薪酬能升能降、收入能高能低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不断提升员工工作积极性,增强全行整体活力,为实现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推进改革不断深入提供有力保障。

2、坚持改制不改向,信贷支农成效显著。一是认真开展“万人进村入户上企业”优质信贷服务活动,组织全辖99名客户经理走进企业、厂矿、社区,大力宣传信贷支农政策和贷款业务新品种。如:累计贷款1000万元,支持重点龙头企业ⅩⅩ市安全薯业有限责任公司扩建厂房、购臵新型生产线等设备,使企业产量和生产能力扩大了10培。通过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 建成了国家级的安全薯业科普示范基地7000余亩,带动周边农户3万多户种植红薯创收。二是认真开展客户评级授信工作。Ⅹ

Ⅹ市现有农户共86940户,2012年底注册登记在册的个体工商户10497户,农村合作经济组织146家,农村农业产业化企业22家,农户评级82269户,占农户数的94.6%,授信18756户,占评级户数的22.8%,工商户评级4316户,授信2541户,占比59%,农村农业产业化企业评级17家,占比73.9%,授信17家,授信金额1.27亿元。三是大力支持农村专业合作社发展。目前,在ⅩⅩ市注册登记的各种农村专业合作社146家,加入合作社成员达2290户,带动农户近30450户,占农户数的35%,农民专业合作社覆盖了林业、种植、养殖、农产品流通及技术服务等农业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合作社社员40%以上在我行贷款,累计发放贷款3.5亿元。如:ⅩⅩ市健康花果专业合作社在我行700万元贷款支持下,由当初的股东7人、农户50户,发展到股东达13人,专业合作农户136户,组建了ⅩⅩ市健康花卉苗木经营联合体,年销售收入9000多万元,销售网络覆盖云南、广东、上海、江苏等省市,成为湘、渝、川、黔周边地区最大的花卉生产基地,形成了沙湾“十里花廊”壮观景象。

3、开展“双百竞赛”活动,全力推动“三大工程”建设。一是推动阳光信贷工程建设。统一制作了信贷服务公示牌,将客户贷款的操作流程、应提交的相关资料在营业场地进行公示。在辖内28个支行设立贷款营销中心和贷款专柜,并悬挂“贷款营销中心”和“贷款专柜”牌子,为客户贷款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同时,在全辖33个营业网点悬挂利率牌,公开贷款基准利

率、浮动后的市场利率,对优秀客户、小微企业、“三农”、弱势群体、社会公益等领域执行利率优惠政策,体现扶小助弱的社会责任。二是推进富民惠农金融创新工程建设。创新推出了“银林通”贷款、合作社股东联保贷款、土地流转贷款、返乡农民工创业贷款、小额担保财政贴息贷款等贷款新品种。如:结合ⅩⅩ市森林资源比较丰富的特点,我行推出了“银林通”贷款品牌,采取“政府引导、金融为主、部门配合、林农参入、市场运作”的方式进行,累计发放林权抵押贷款5230万元。有效解决了农民贷款难、抵押难的矛盾。三是抓好金融服务进村入社区工程建设。加强网点建设,增强服务效能。茅渡支行的营业大楼在2012年俊工,并搬迁营业,解决茅渡乡农民几年来因电站移民搬迁需长途跋涉几十公里到安江城内办理金融业务的辛劳。对营业场地较差的洗马支行进行改造,重新选址,修建办公大楼,实现了整体搬迁。拓展结算渠道,提高支付结算功能,已经开办了网上银行、福祥便民卡等多项新业务。增设了CRS机4台,在乡镇增设惠农取款pos机67台,有效地满足了广大农民小额现金存取、转帐、汇款等金融服务需求。

4、兑现改制承诺,增强了地方政府税收来源。该行在加大贷款投放,支持地方经济建设,拓展间接税收的同时,直接税收也实现了翻番。2011年上交税金1017万元,2012年上交税金2360万元,分别比上年增加828万元和1343万元。ⅩⅩ年1-5月已经上交税金715万元,预计全年上交各种税金2200万元。

5、践行社会责任,回馈社会力度加大。近年来,该行积极投身入社会各种公益活动,向通道火灾村民捐献爱心款9320元。向土溪乡患白血病小阳阳捐献爱心款10070元。向新农村建设联系点岩垅乡青树村帮扶资金20000元。在学雷锋活动月,走访看望ⅩⅩ市光荣院革命老人和洗马敬老院老人送去慰问金和物品共7000余元;ⅩⅩ年6月向ⅩⅩ市政府捐款100万元购买三台环卫车,支持ⅩⅩ市城市环卫事业,兑现了改制农商行勇担社会责任的承诺。

三、当前面临的经营困境

1、法人治理与行业管理存在一些矛盾。尽管农村商业银行的产权制度和公司治理结构已在农信社的基础上进行了较大改革。但是,离规范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制度安排还有较大差距,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商业银行的健康和快速发展。一是高级管理人员的产生权掌握在行业管理部门,导致高管人员在完成省联社的任务和执行股东大会、董事会决策上,瞻前顾后。二是缺乏足够的激励约束机制,不管业务发展有多快,经营效益有多好,承担的责任有多大,工资费用都必须控制在省联社年初计划之内,导致高管和员工的源动力不足。三是以县组建的农村商业银行经营规模较小,人员配备不足,没有能力按照银监会《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的要求,在董、监事会中设立健全的专门委员会,辅助性法人治理结构欠缺,难以真正意义上的发挥公司治理的有效作用。

2、流程银行建设滞后。一是员工思想观念滞后,对流程银行建设认识不深。受过来农信社陈旧观念的影响,大部分员工对流程银行建设的紧迫感和重要性认识不到位,仍然停留在农信社办理的业务流程思维上。认为流程银行建设只是一种形式,贷款只要能收得回,按季结息,就认为万事大吉,主观上对贷款新规认识不足,执行不到位。二是流程建设设计较为笼统,没有真正体现专业化管理体系,如:我行成立以来,制定的制度及管理方发都作了整体的规划,制定了实施方案和细则,但细化程度不够,存在不足环节,在实施的过程中,面临许许多多的问题,效果不佳。三是没有对流程体系进行评估,无法检验其可行性及优越性,一些流程绘制格式是农信社的管理模式,欠规范,没有衡量的标杆尺度,基本上绘制的格式就是按某一个部门或某个人根据自己所负责的工作进行梳理,无法确定是否合理,对新的流程和原有的流程体现不出其优越性。四是业务流程实施操作难度大。如:我行已经实现柜员制的支行,按要求事后监督员要对本支行每一天发生的每笔业务进行事后监督,由于员工素质偏低、人员偏少,基层支行执行时难度较大。特别是信贷客户经理,在发放贷款业务操作过程中,人均管理贷款笔数达200多笔,借款客户外出,无法对每个客户进行贷后调查,因此,对流程无法有效实施。

3、风险管控难以到位。该行挂牌开业以来,存在的风险表现主要在不良贷款上。截止到5月30日,不良贷款余额2794万元,较年初增加473.8万元,较2011年末增加673万元。究其

原因:一是外出务工的农户贷款难以按期收本和结清利率,导致贷款形成不良。二是部分因病致贫、意外事故丧失劳动能力的客户贷款难以清收到位。三是因经营亏损的涉农贷款暂时难以清收。由于农户在进行多种经营的同时,因自然灾害、市场的原因导致借款户亏损严重,暂时失去偿债能力,使贷款形成不良。四是部分公职人员及参与社会上赌博人员,因负债较多,选择外出躲债的方式来逃避债务,逐渐形成不良。五是依法收贷难,近年来由于司法机关的工资和办案经费由财政部门全额拨发,法院在执行工作中以确保地方稳定为重点,因此,该行提起诉讼的借款合同纠纷案得不到有效的执行,导致不良贷款的清收工作进展不顺,不良贷款不降反增。六是责任追究没有完全到位。近年来该行针对不良贷款不降反增的情况,进行了一定的责任追究,但个别的客户经理仍然放松了贷后管理工作,在贷款形成不良贷款前没有提前介入,导致不良贷款不降反增。

4、行业管理与农商行经营发展不相匹配。一是在经营绩效考核上,受制于省联社的统一按经营绩效等级晋升进行考核,因区域经济发展情况不同,相邻县域行社的员工的绩效同工却得不到统一的劳动报酬,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员工的积极性。二是近年来,省联社统一从大专院校招收大学生,为农村信用社注入了新的血液,推动了业务发展。但是,实际需要的重要岗位人才引进不足。三是员工素质不高、年龄结构老化。由于现代知识信息更替日新月异,网络科技的广泛应用,部分员工因年龄偏高主动

学习意识不够,影响新业务的推动。四是省联社与监管部门不统一的行业监管指标,使农村商业银行在不统一的监管指标和标准下,疲于应对,不能更好的将大部时间用于业务发展。

四、政策建议

1、专业人才的拥有是企业发展的基础。随着科技技术的发展,农业发展的高度现代化、集约化,需要高素质的专业复合型人才。因此,在每年面向高校招聘新员工时,省联社应考虑各地实际人才需求情况,对各行社的人才需求进行摸底,选择重点专业进行招聘,或与相关高校进行合作培养需要的专业复合型人才,以适应当前各农信行社实际发展要求。

2、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机制是企业激活员工主动性的有效手段。现行省联社根据各行社经营等级的晋升来确定工资总额,不能充分激励不同经济发达地区的员工同工不同酬的积极性。因此,省联社应根据经济发展不同地区的情况,区别制定不同的绩效考核方案,或建立全省统一的员工风险基金,按员工业绩贡献度与业务管理风险系数的一定比例返还给员工,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3、上级主管部门与监管部门应建立灵活多样的统一条块监管体系,对评定指标进行科学合理调整,体现不同经济地区差异性,从而反映监管评级社会真实性。设臵若干综合反映机构生存环境和潜力的软指标,并对定性指标设定具体评价细则,消除主观随意性,提高评级权威性。

4、请求银监部门加强调研,尽快出台适合农村商业银行经营特色的监管法规。如:异地设立分支结构,解决富余资金出路,关注行业主管部门区别对待农村商业银行的管理和服务等。

5、请求银监部门多一些现场检查和工作指导,帮助我行解决经营中的问题和困难,为农村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监管环境,夯实改制后的基础,确保可持续发展。

6、省联社在目标任务分配及考核中,考虑区域因素,不搞一刀切,应分类考核。

7、请省联社考虑农村商业银行面向的是农村千家万户,农业贷款周期长,抗风险能力弱,考虑贷款的容忍度,建议对不良贷款实行按比例考核,控制在5%以内。

8、银监部门按照《商业银行法》、《公司法》《银行业监督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对新成立不久的农村商业银行,在公司治理与业务经营过程中短时间难以达到监管标准的,请监管部门在现场检查与日常监管中给予适度放宽,重在规范整改。最好对农村金融来拟定一个符合农村银行发展的监管实施细节,不宜采用一个标准进行套用和监管,不利于农村金融的发展。

第二篇: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基于对丰都县双路镇的调查

刘祝秋

(云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昆明650201)

摘要

当今社会,我国农村发展互联网已成为信息化时代的主流,农村居民中网民数量越来越多。在互联网发展的推动下,农村居民对网络购物及农产品的网络销售渠道需求越来越大,农村发展电子商务的意义重大。但是,由于农村网民的特点以及基础设施的制约使商务应用在农村的发展明显落后于城市,因此建立和完善农村电子商务需要经过不断的尝试改进,需要得到社会的多方面支持。

关键字: 农村电子商务

基础设施

人才

因地制宜

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基于对丰都县双路镇的调查

一、电子商务的概念及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的特点

(一)电子商务的理念

电子商务的概念是指在国际互联网上从事B2B、B2C的各类商业交易活动。按照IBM公司的定义,电子商务=WEB+企业业务。它所强调的是在网络环境下的商业应用,是把买方、买方、厂商及其合作伙伴在互联网(Internet)、企业内部网(Intranet)和企业外部网(Extranet)结合起来的应用。比较严谨的定义:“电子商务是各参与方之间以电子方式而不是以物理交换或直接物理接触方式完成任何形式的业务交易。”这里的电子商务包括电子资料(EDI)、电子支付手

段、电子订货系统、电子邮件、传真、网络、电子公告系统、条形码、图像处理、智能卡等。一次完整的商业贸易过程是复杂的,包括交易前的了解商情、询价、报价、发送订单、应答订单、发送接收送货通知、取货凭证、支付汇兑过程等,涉及资金流、物流、信息流的流动。

(二)农村电子商务的特点

农村电子商务是指利用因特网、计算机等现代信息技术,为从事涉农领域的生产经营主体提供在网上完成产品或服务的销售、购买和电子支付等业务交易的过程。这种新的电子模式能推动农业的生产和销售,提高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竞争力,是新农村建设的催化剂。但目前,电子商务行为大多局限于城市里的消费人群和部分服务商品类企业,在广大农村还没有推广开来。目前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的特点有:

1.农村电子商务将传统的商务流程电子化、数字化

一方面一电子流代替了实物流,可以大量减少人力、物力,降低了成本;另一方面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突破了传统交易在固定的时间、地点等,使交易活动可以在任何时间、地点进行,从而大大提高了效率。

2.农业网络基础设施薄弱,缺乏区域性谋略

我国当前提供农业电子商务服务的网站为数不少,但由于农村软、硬件的缺乏,网络接通农户的“最后一公里”障碍,使得农民不能通过直接有效的途径参与到电子商务中来。此外,我国幅员辽阔,区域地理环境差异校大,农业具有鲜明的区域性特征,这进一步促使农村电子商务问题复杂化。因此,农业电子商务必须深入考虑区域特点,才能更好地发展。

3.农产品需求的不可预知性

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农产品的生产和农用品的需求具有很大的不可预知性,农产品生产区域和生产者相对分散,农产品附加值较低,农产品不耐久存,农产品种类繁多而品质评价的主观因素较强,这些因素极大地阻碍着农产品生产产业化和流通现代化,是实现农村电子商务的难点。

4.农村电子商务的覆盖面窄,正处于萌芽时期

目前我国农村电子商务正处于成长期。东部地区电子商务发展已初具规模,而西部偏远山区电子商务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在偏远的山区,由于互联网覆盖面 2

积狭小,人们对电子商务的认识不全面等,导致了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存在很大的困难。所以,农村电子商务在我国农村的覆盖面窄,农村电子商务正处于萌芽阶段。

二、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现状

根据中国信息产业网信息化要闻关于《到2015年中国互联网渗透率将翻番用户超过6.5亿》分析预计到2015年,中国互联网渗透率将翻番,互联网用户人数将超过6.5亿人,这个数字仍不足中国总人口的50%。大部分的增长来自中国农村地区。尽管中国农村宽带覆盖率不平衡,但大部分新用户都来自农村地区,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首次在网吧接触网络的农村年轻人。另外,农村地区年轻的互联网用户已经成为其所在地区最活跃的用户群体。在农村互联网用户中,年龄低于30岁的用户占77%,低于20岁的超过农村互联网用户的一半。除了中国政府宽带基础设施建设,刺激农村互联网渗透率的另外一个主要因素是可支配收入的增长。2009年,农村地区人均年收入从2005年的407美元增长至758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7%。2009年的时候,农村人均年收入超过882美元的人占农村总人数的34%,预计到2015年将达到54%。在这样的背景下,农村电子商务有着比较好的发展条件。

2012年春节期间我对丰都县双路镇农民就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访谈。

重庆市双路镇位于丰都县县境西南部,长江穿过双路镇边缘,距县城13公里。面积104.5平方公里,人口约2.5万。丰都至石柱和金竹滩至高家镇公路过境,重庆至上海高速铁路也经过该镇。2012年来该镇大力改善乡村道路双路镇通往各乡村道路基本硬化,交通比较方便。有以榨菜、建材、酿酒、饮料、建筑、运输、粮油加工为主的乡镇企业。农业主产水稻、玉米、小麦。养殖业以生猪、蚕桑为主。特产烤烟、茶叶、桐油等。除此之外,大部分家庭还拥有自家的果园,除了自己吃以外还对外进行销售。

为更好地实施“兴工强镇、富民兴镇”战略,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011年7月,丰都县双路镇组织召开辖区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座谈会。双路镇党委、政府认真听取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发言,并作好记录,以便更好地为他们搭建引导、智力、服务、协调四大平台,协调各种事宜,用实际行动用活用够政策,壮大非

公有制经济整体实力。

座谈会上,与会的20余家非公有制企业的代表畅所欲言,就创造良好投资环境、保护经营者合法权益、解决非公有制企业贷款难和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使用等问题提出许多建设性意见和建议。会议强调,当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要注重与渝利铁路、产业大道、高速公路等重点工程以及森林、肉牛、果蔬等重点特色项目建设结合,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依托资源优势,拓宽发展项目,打造品牌企业,把企业做大做强,回报社会,造福镇民。

通过对双路镇的20位农民调查后,我发现当地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存在以下问题:

(一)农村居民中年轻人大都会使用电脑及对电子商务有一定的认识

通过调查得知,该镇农民能使用电脑上网的群体一般是学生为主,年龄在10岁——30岁的人有80%~90%都会使用电脑。30岁——50岁大部分都能使用手机了解天气预报、农业知识等。此外,该镇的农民大部分听说过电子商务,且少部分人对电子商务有一定的了解。一些被调查者认为在农村开展电子商务是很有必要的,他们认为时代在进步,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提高农村的经济生活水平一种有效策略。

(二)农村计算机拥有量及基础设施较差

在调查中发现,农村家庭电脑拥有量较低。在当地大学生一般都拥有笔记本电脑,有少数比较富裕的家庭拥有自己的电脑。此外,由于农村网络覆盖面积小,一般农民就算拥有自己的电脑上网也是比较困难的。

(三)当地还没有自己的电子商务网站

据了解双路镇还没有自己的电子商务网站,周边地区也没有。该地区政府为发展地区经济也大力支持有农民建立电子商务网站。虽然得到当地政府的认同与支持,在该地建立网站还是比较困难的,被调查者也不知道建立电子商务网站该如何入手。

三、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意义

我国是农产品生产大国,传统的农业商务信息的传播途径和方式的落后,直接导致农产品销路不畅,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不仅有利于商品信息的快速传播,还对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打破地域经济发展不均衡,提

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为农民收入的增长创造条件。(一)改变农村生产经营模式,节约生产及销售成本

农村电子商务的竞争阻力小,传统农产品供应链环节较长,从农业生产者到消费者环节较多,导致农产品在储运、加工和销售环节中的成本过高。首先,电子商务将农产品直接推向市场,拓展了传统交易方式的同时简化了供应链环节,降低了农产品交易成本。其次,可以解决小农户的销售途径,避免因为产量小而没有经销商收购。再次,可以降低农业生产风险。绝大多数农民从事农业生产,往往并不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更多的是一种习惯性生产行为。如该镇一般种植油菜、小麦、玉米、水稻及水果等。这种习惯性行为导致的往往是不了解市场需求状况,造成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给农业生产带来了极大的农业生产风险。农业电子商务的应用在于能够让农业生产者准确、实时了解市场动态信息,了解市场需求状况,为农业生产者降低农业生产风险,合理组织生产,以避免因产量和价格的巨大波动带来的效益不稳定降低农业生产风险。

(二)有利于农产品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

在农村农业生产的过程中,人们为了扩大农业生产,提高生产质量等。他们会购买新进设备、生产资料。当然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一样,当地设备资料等价格也不尽相同。农村生产一般为较小的农业个体,购买生产资料设备等投资资金也不够充足。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农村电子商务网站建设应运而生。它可以为农村生产者提供了较多的信息,更多不同地区的产品设备、生产资料。缓解了该地区农业生产的资料、设备短缺,而引起的价格差异,有利于全国内生产资料、设备的优化配置。使农业生产者对于生产资料、设备选择的多样化,更能使他们购买自己合适的商品,使其购买的成本降低。从另一方面来说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人们的收入就增加了。

(三)有利于提高农村地区人民的生活质量

在生活方面,农村电子商务消费市场一样存在巨大的潜在需求。由于农村特殊的自然和社会环境,没有超市、商场等成规模的规范的购物场所,农民购买物品相比城市显得非常不方便,而电子商务恰好可以弥补这一不足。农村相对较低的经济收入水平使得人们对商品的价格更为敏感,而在线营销的普遍低价可以很好地满足农村市场的需求。此外,农村在文化娱乐设施方面的缺乏,也为相关方 5

面的电子商务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四)有利于提高农村经营者的市场竞争力

农村生产者始终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个体去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始终是一个问题,例如:重庆市丰都县双路镇,2011年橘子的收成非常的好,该地区农民很高兴以为又是一个丰收年。但2011年去收购当地的橘子经销商非常少,使大量的橘子都腐烂在果树上,导致农民的收入遭受严重的损失。这正是由于农民生产的分散性,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差造成的。

农村电子商务还可以很好地解决我国农业“小农户与大市场”的矛盾。小农户的生产形不成规模,自产自销的方式不仅效率低,成本也极其高昂。电子商务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把小农户组织在一起,在销售环节上实现规模化,在降低流通成本的同时可以更好地满足市场的需求,使得小农户也一样有竞争力。

四、制约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因素

从国内外电子商务的总体情况来看,其发展还是面临不小的挑战,用户对物流,信息等环节满意度低,总体缺乏统一的物流配送市场,电子商务交易缺乏全面的法律规定,网络诚信和安全体系有待加强。那么对于建立在更为传统产业基础上的农产品电子商务而言,其制约因素就更是显而易见了。

(一)农村互联网普及率低,信息化基础设施有待加强

中国信息产业信息网显示,从城乡互联网的普及率来看,互联网在城镇的普及率是44.6%,在农村仅为15%;对比2010年以来中国城乡互联网的发展差距,2007年城乡互联网普及率的差距仅为20.2%,2008年差距扩大为23.5%,2009年差距拉大为29.6%。由此可见,农村互联网发展速度慢于城镇发展速度。互联网在城乡的发展差距拉大,在导致农村互联网增速放缓的因素中,农村互联网相关基础设施薄弱,公共上网资源匮乏和农村上网成本相对于农民收入水平仍较高是最重要的两大原因。(二)农村电子商务应用人才缺乏

农民的文化素质较低,对新技术、新信息的接受能力较弱,对电子商务了解不深,而懂得电子商务技术的人才又不愿意到农村地区服务,这使农村电子商务应用人才严重缺乏。

(三)农村电子商务网站缺乏专业性和实用性

由于农业生产的特性,所涉及的信息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我国幅员辽阔,地区差异很大,原有的基础工作比较薄弱,大型数据库的建立也是近几年才开始有序地进行。在我国现有的农村电子商务网站建设中,形式和内容雷同,缺少特色,专业性和实用性不强。首先,在内容上,网站内容以宣传本地农业,为领导服务的信息较多,而指导农民生产、真正适用于农民的信息较少,直观反映的信息较多,有分析、协助决策层和农民生产决策的信息较少,缺乏宏观的指导性的农业信息,信息服务尚未形成。其次,我国大部分的农村电子商务网站,设有农产品行情和供需信息发布,但很少发布各个网站对市场需求的评价或预测,更没有各地种植情况的信息,市场信息分析专家的作用没有形成,而农业生产真正需要的这种具有指导意义信息。再次,网上信息不够开放,有价值的信息不能实现资源共享。一些网站设有内外网两个部分,外网公开的信息,一般性的信息多,有价值的信息少。内网上有用的信息相对比较多,又实行会员制,相对封闭起来。这样网络间的互相封闭,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农业信息的发展,也失去了设网建站的目的。尽管各个单位都有数据库,但真正可以投入运行的并不多。即使为数不多的数据库,农业科技人员和农民要使用它们,也是困难重重。制作单位利益和数据保密问题,使得这些数据不能充分发挥作用,造成很大的浪费。所以,目前我国农业信息服务体系还没有形成,电子商务在推动农产品销售方面的作用尚未发挥。

(四)农产品生产和农村消费主体的分散性和规模小

家庭目前仍然是我国农业的基本生产单位, 每家农户就是一个生产经营单位, 农产品生产存在着分散性和规模小的特点。因此,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必须要考虑到农产品生产的特点。

由于农村居民人口众多而且居住较为分散,导致一方面,农村消费市场的分布面广、服务对象绝大部分是千千万万的个体农户,数量庞大,从生产资料到生活资料,品种繁多,规模较小;另一方面,具体到每家每户,其品种规模却又很小。这些特点,导致了农村市场的巨大差异性, 带来农村市场本身以及农村市场系统和其他市场系统之间衔接的复杂性。农村市场的差异性,必然要求农村服务的多样性和个体服务的专业化,必然对建立现代农村市场体系和物流体系提出更高的要求。

(五)农村电子商务交易存在安全隐患

在大部分的农村中,电子商务应用属于新兴产业,人们接受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农民更愿意选择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传统交易模式,此外,一些网上诈骗的案例使他们产生畏惧。现代电子商务主要是通过网络实现,而网络经常会受到各种病毒、木马程序的攻击,加上农村网络硬件、软件设备的落后以及缺乏安全技术支持给不法分子提供了可趁机会。目前,我国电子支付的手段尚不成熟,信用机制和约束机制也正在探索阶段,这给农民网上从事经贸活动带来很大的风险。这些都是长期影响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安全问题。

五、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建议

(一)加强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由于城乡收入差距,导致了城乡互联网差距越来越大,我们应该积极发展特色农业,发展农业经济,提高农村个体收入。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一方面,加快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可以利用中小学电脑室的建设,与其合作投资扩建。学校机房的对外开放为农村电子商务网站的建设节约一部分成本,既满足了学校教育的需求,也为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改善了农村用户的网络环境。另外,移动手机的普及,为农村的信息化有增加有效途径,采用手机支付、下订单等,电脑与手机移动商务相结合,可以进一步完善了农村网络系统。

(二)大力培养农村电子商务人才

根据农村现状我们应该把握政策机会,把“大学生到农村支教、担任农村村官”与“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相结合。大力培养农村电子商务人才,提高农民信息素质。引导大专院校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进入农村地区进行“技术扶贫”为农村电子商务建设提供人才支持和队伍保障。首先,通过对大学生村官、支教老师进行电子商务技术培训,让他们掌握电子商务的专业知识,并带领村民学习电子商务知识,开展电子商务活动。其次,与高校和企业建立联系,在农村开展电子商务相关讲座,将产品与电子商务相结合,同时引进电子商务成功案例,让农民感受效果了解未来农村的发展趋势。定期组织村民进行培训,并提供技术指。再次,重点为农业龙头企业、种养大户、合作组织培训人才。在农村具有号召力的农业龙头企业、种养大户、合作组织等是当前农村电子商务应用的主要带动力量,对信息接受能力强、传播速度快,培训应以这部分人为重点,能在更大程度上提高培训效率,达到培训的目的,进一步推动了农村电子商务活动的开展。

(三)政府应支持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

政府主要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支持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1. 应该加大多农村网络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使网络系统有效的升级,引进好的硬软件设备,提高网络的安全性。2.应加大对乡村道路设施的建设的投资力度,保证物流的有效到达。3.应通过制定政策支持金融企业向农业电子商务企业和个人发放贷款。

(四)建立健全农业电子商务法律法规体系

国家应该建立健全农业电子商务的法律法规体系,一是加强电子商务法律法规的研究。充分借鉴国外在信息立法以及其它的一些体制和做法比较完善的经验,逐步建立起适应我国国情的农业电子商务发展方面的法律法规,用法律的制度来规范和保障农业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二是要加强市场的监督管理。要加强农村电子商务市场的监管,规范市场秩序,同时加强信用环境的建设,以保证网上正规渠道技术、产品、市场信息的可靠性,以形成良好的网上市场环境。

(五)加强农村电子商务的宣传和教育

在农村电子商务活动中,农业生产者当然占主体地位,所以我们应该加强对农村地区的电子商务宣传活动,以取得农民的支持。首先,将成功运用电子商务的地区作为示范,从该地区抽调一些新近知识分子、大个体用户(什么意思)给该地区农民进行宣讲,传授一些网上交易支付的经验。其次,还可以组织一部分有号召力的农民群众到先进示范的地区进行考察,体验先进的购物模式或销售模式。让他们相信电子商务对农村经济的发展有促进作用。再次,应组织农民学习怎样有效抵制或防范木马程序。

(六)因地制宜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模式

一方面,发针对农村的实际情况,可以发展农村团购。在村或乡镇由一人或二人担任团购的负责人,这个负责人可以由大学生村官担任。该团购负责人主要任务是把个体需求变成整体需求。就是把每家每户的订单汇总整合,把该乡或村的总体需求,下订单给商家或厂家,方便商家货物的发送和物流的有效配送,有效的满足农村用户的需求。这样就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农村个体的分散性的弱点。

另一方面,农产品的对外销售,不能再采用传统的自产自销方式,这样成本会较高,对市场的判断也不准确。因此,我们应该组织多元化的物流模式,一是农民组成合作社,专门从事运销。丹麦、澳大利亚、新西兰是典型。这相当于生产企业自营物流。二是由经纪人或代理商同第三方物流签订合同,由专业的物流公司从物流业务在现阶段“公司+农户”的模式下实行订单或成片租赁开发的公司,可以自营物流,也可以委托第三方来从事物流业务,结果都可以使农民收入稳定增长,使农产品更快的进入流通领域。另外物流公司方面应该完善农村物流网络和水果蔬菜等的保鲜技术,使电子商务开展的地区物流的有效完善和保证农果产品到达购买者手中不会腐烂,缩短物流运输时间。这样不仅能得到能完成自己的工作,也增强了该公司的竞争力,还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此外,物流公司还可与在乡镇均设立网点的中国邮政签订合作项目,保证商品在一定时间内到达用户手中。

参考文献:

[1]中国信息产业网.信息化要闻-到2010年中国互联网渗透率将翻番 用户超过6.5亿 [2]刘亚峰.电子商务概念.北京,机械工程出版社

[3]刘娜. 物流配送[M ] .北京: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 [4]于小燕.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对策[J].经济导刊 [5]李旺彦.商业时代电子商务中的网络安全[J]《集团经济研究》

[6]吴叔平.电子商务价值链与赢利模式[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0 [7]冯英键.电子商务网络营销.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8]梁雄键.中国电子商务热潮下的冷静思考.各网络媒体转载

[9]宋迎春.电子商务果品流通的新方式[J].物流科技.2003,No.4:PP.23~25 10

第三篇:农村经济改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经济改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 要] 如何正确看待“三农”问题是当前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首要问题。因此,我们要按照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原则,促进新农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为提前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农村经济改革发展问题对策

一、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沔渡镇,位于炎陵县东部,东邻江西省井冈市睦村乡,南抵石洲乡,西北与霞阳镇相连,北与茶陵县桃坑乡交界。S321线、炎睦高速,衡茶吉铁路穿越全境,距炎陵县城15公里,全镇面积125.86平方公里,辖16个行政村,123个村民小组,3806户,14685口人,耕地

1.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60%。近年来,该镇立足资源、区位、交通、人文等优势,紧紧围绕“特色农业大镇、新型工业强镇、商贸集散重镇、环境优美城镇”的目标,提出并适时完善了“农业富民、工业强镇、商贸活镇”发展战略,突出狠抓了开放项目、特色产业、环境建设、社会建设等重点工作,镇域经济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目前该镇工业发展迅速,引进华盛化工、华丰化工、九星化工等多家企业。特色产业蓬勃发展,全镇共完成笋竹林开发2420亩,油茶林1170的改造;基础设施完备,境内有中型水库1座,小型水库3座;有1万伏和3.5万伏供电专网二条,基本满足现在企业的电力供应;移动通讯网络、有线电视覆盖全镇;交通条件便利,炎睦高速在镇区设置互通口,衡茶吉铁路在沔渡境内设置会让站。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全镇学校2所,在校学生1314人,学龄儿童入学率100%,中学毕业率96.4%,拥有中心卫生院1处,村级医疗卫生室13个。2009年,全镇人均纯收入达到3500元。

二、当前农村改革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

1、土地问题。主要存在两种现象,一是随着工业企业和重点项目的建设实施,农村土地逐渐减少;二是土地流转困难。一方面,由于小城镇建设、工业园区和公路建设征用了大量土地,而土地补偿或土地置换不到位,从而导致人地矛盾十分突出,使农民越来越珍惜自己仅有的一点土地。另一方面,农村法中对于规模使用土地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时土地如何进行流转没有确定性文字要求,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往往受群众恶意刁难,哄抬地价影响,产业很难形成规模。

2、人才问题。受近年来国家靠投资拉动影响,农村劳务输出占农村总收的比重屡创新高,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各方面对劳动者的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劳务需求明显由“体力型”向“智力型”、“技能型”需求转变。劳动技能掌握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农村劳动力在非农行业就业的程度。同时现在从农村转移出去的劳动力绝大多数是年轻力 1

壮,有一定文化的人,而留在农村的往往是老人、妇女和文化程度较低,没有专业技能的人。由于这些人接受新技术能力有限,对农业生产有一定的影响。

3、基础设施问题。该镇农业耕地总面积1.7万亩,剔除退耕还林、公路占地、企业占地已经不足1.5万亩,比较平整的土地不足1万亩,但基础设施配套面积总计不到3000亩,造成发展农业产业动力不足和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低。同时,农村的水利、电力、道路、就医、文化教育等基础设施都有待进一步加强。

4、资金问题。发展现代农业,要以高投入,高产出的设施农业为基础的,而目前大部分农户没有过多储蓄存款,因此在发展笋竹林深加工等产业过程中,启动资金短缺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速度和规模。特别是在农村支持农业发展的金融部门只有农村信用社一家金融机构,受金融部门政策限制,农民需要发展资金必须通过抵压担保才能获得,这样使得大部分农户无法获取,资金短缺。目前该镇群众小额贷款额度为每户3000元,最大限度为10000元左右,没有抵压,很难贷出大额度贷款,压抑了群众贷款发展农村经济的积极性。

5、增收问题。目前该镇农民人均纯收入大体保持在3500左右,增长速度在4%左右,增长速度缓慢;在结构上,笋竹林产业收入占人均纯收入的41%,自然种植业占收入的8%,而51%的收入还是依靠劳务收入。作为农民,按照正常比例计算,农业收入应该占总收入的70-80%,而现在我镇农民的主要收入中农业收入仅占总收入的49%,作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明显的乡镇来讲,与其正常比例还有20—30%的差距。农村是一个庞大的“露天工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农民是“靠天讨吃”。目前,我国尚末建立农业风险救助机制,一遇自然灾害,农民就只能望天兴叹,增收的不稳定性较大;产业化带动难。近几年农业产业化有了一定发展,但农业竞争力总体还不强,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还不高,带动农民增收不明显。公司、协会和农民之间还未真正形成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转移性增收难。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到二、三产业的比例逐年增加,外出打工和就地转移的劳动力队伍庞大,但由于综合素质低,大多数劳动力仍从事着低收入的工作,技术型、技能型劳动力转移输出很少,无法获得较高收入。

6、市场问题。农民进入市场组织化程度低。农民由于受传统的小农经济思想观念的束缚,分散经营的农户无论在种植规模和养殖规模上都非常小。同时农村市场体系建设滞后,农村商品流通网络建设十分薄弱,农民卖难、买难的问题还很突出,市场机制的作用在农村未能有效地发挥。市场秩序不规范,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等不法行为屡禁不止,食品安全问题比较突出,对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7、干群矛盾问题。农村干群关系紧张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干部和群众自身素质的原因,也有农村政策法规执行不力和经济因素的影响。主要有:一是农村经济发展滞后与群众的生产、生活需求之间的矛盾。由于农村水、电、路、通信、有线电视、学校、医院等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农民群众行路难、吃水难、用电难、就医难、子女上学难等一系列问题一

时得不到很好的解决,部分群众对政府有埋怨情绪。二是干部依法行政的气候和效果不好。一些任务的落实直接关系到干部的工资和奖金,在思想工作无效时,干部为了完成任务,不得不采取一些强硬措施,以致激化了干群矛盾。三是少数群众法制意识不强,讲权力多,讲义务少。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思想政治工作没跟上,农民的集体观念大大削弱,甚至产生“土地分到户,不要党支部;村村讲民主,不要乡政府”的错误认识。四是少数干部素质不高,作风不实,群众不信任。基层干部素质较差,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不强,工作方法简单,不善于做群众的思想工作,态度粗暴,少数干部为政不廉,甚至贪赃枉法,群众十分反感。

二、对今后农村发展工作的几点建议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增收问题,新农村建设就是要让农民增收,达到生活富裕的目标。近年来国家实施了一系列惠农政策促进农民增收,但受多种因素制约,农民增收依然十分困难。增收问题已经成为了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协调发展的不可忽视的因素。为此,我们建议:

(一)逐步落实好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国家政策,大力改善农业发展的各种环境和条件 立足镇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把农业和农村经济放到整个经济发展重中之重的位置统筹部署,把农村社会事业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统筹安排,把农民增收放到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富裕和新农村建设中统筹考虑,形成促进农业和农村持续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一是要进一步规范农业生产资料市场,加强对农业生产资料供应、价格、质量等问题的监管力度,从而降低农民的经营风险和经营成本,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确保农民增产增目建设资金,逐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搞好农村水、电、路、通讯、医疗等与群众生产生活相关的设施建设,切实改善农村吸收外来资金的硬环境。三是加大农业技术推广和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的科学技术水平。要充分利用好国家扶持发展农业机械化的政策,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减轻农民劳动强度,提高农业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通过培训,培育他们的市场意识,提高他们的市场意识,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努力培养造就一大批知识型农民,使之成为适应市场所需的劳动者。

(二)大力发展农村非农产业,促进农村劳动力快速转移

当前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依然不充分,主要原因:一是农民外出务工信息不灵,缺乏对劳务市场用工信息的了解;二是大量的农村劳动力素质总体不高,就业受到各种限制;三是本地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步伐不快,对富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有限;四是农民外出务工的组织化程度偏低,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就业工作仍然任重道远。因此,一是要在新农村建设中加快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促进乡镇企业相对集中,带动农村第三产业发展,引导农民向小城镇转移,逐步减少农业人口。二是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积极鼓励和扶持农村有一定经济实力的能人兴办各种类型的个体私营企业和组织,彻底打破所有制界限,对现有乡镇企业实行多种形式的所有制改造,经营方式实行多元化,提高乡镇企业对农民工的吸纳能力。三是要继续

积极发展劳务输出。政府要把劳务输出作为最快的富民产业来办,提高工资性收入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率。针对劳务经济发展中收。二是加大农业的投入力度,积极争取国家项的问题,建议采取成立维护农民工权益的办事机构,从组织上保障农民工利益,建立和完善以劳动合同管理为中心的企业劳动管理机制,加强农民工法律意识培训。四是鼓励农民发展二、三产业。充分发挥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优势,引导农民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充分利用国家对农村商贩减免税收等优惠政策,鼓励农民从事农产品营销活动,壮大农村经纪人队伍,提高带动能力,使更多的农民增加收入。

(三)完善农村土地制度

目前农村土地承包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对农业的发展和农村的稳定影响很大,有些是管理不善造成的,有些是要在发展中解决的,但有些是制度不健全引起的。为此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完善农村土地制度。一是加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的宣传贯彻落实力度。对农村土地承包情况要进行全面执法检查,坚决纠正农村土地承包工作中侵犯农民权益的违规违法行为。要本着尊重历史,实事求是,稳定承包关系,并坚持承包期限30年不变的政策,确权、确地到户,颁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赋予农民长期而又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二是切实解决农村土地承包纠纷。尊重群众首创精神,落实村民自治,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增强基层调解调处纠纷的能力。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和二轮延包政策,及时调解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三是推行并完善土地流转机制,规范土地流转方式,认真研究克服人地矛盾的对策。要加强对土地流转工作的指导,建立土地流转合同的订立、签证、登记制度,根据“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探索农村土地流转的新机制,确保农村土地依法有序流转,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

(四)加快农村市场建设,为农村居民提供更多便利条件

一方面要加强农产品市场建设。沔渡镇2010年笋竹林总量达到1500吨,而产品的80%左右销售渠道走的是依靠客商外运。本地销售还不到20%,这说明我们的市场建设还不够完善。为此,农产品价格总是呈现出不稳定甚至很低的现状,还不能形成稳定一方的笋竹林主导价格体系,下步应该在招商引资上下功夫,努力同全国大型食品加工企业联盟,建设能够吸引全县仍至周边省县市的笋竹林加工企业,从而改变笋竹林受周边边市场价格影响现状,形成自己的笋竹林主导价格,使笋竹林价格像大米价格那样平稳。另一方面,继续加大力度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一是要继续有针对性地重点开展专项整治,特别要针对事关人民切身利益及消费安全的商品和服务领域,如食品、药品、农资、住房等。二是从商品流通领域入手,加快建设商贸企业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和监管系统,引导农产品流通企业和相关商品制造企业诚信经营,为城乡群众营造放心的市场环境。

(五)解决发展资金制约

政府要加大金融贷款支持力度。省市县要出台相关金融政策,协调金融部门加大农业贷款支持力度。一是要在贷款支持总量上要进一步增加,扩大农民发展农业产业的贷款额度。

二是要在贷款利率上给予政策倾斜,政府对农业贷款给予适当的补贴。三是积极争取国家项目建设资金,注重引导民间资本、市场资本和国外资本投入。把农村干部、涉农部门的主要精力用到为农村跑资金、跑项目上来。四是加大金融资本投入。要改变农村金融投资中的非农偏好行为,引导农村银信部门面向农村,面向农业,服务农民,积极稳妥地搞好农贷服务,增加农贷总量,为农村、农业发展“输血”。

(六)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

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加强基层组织工作重点从解决想不想干事和能不能干事的问题。主要途径通过教育培训力度,提高政治素质和执政能力,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一是培养鱼水情深的政治感情。要求广大干部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带着富民、爱民、亲民的深厚感情开展工作,切实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的关系,努力形成血浓于水的干群关系,推动各项工作有效开展。二是树立与时俱进的发展理念。动员广大干部真正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树立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创新发展观念。努力在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中实现永续发展;在克服狭隘的开放发展思想中确立开明的开放发展观念,培养世界眼光,树立全球视野,推动发展由内源型经济增长向内源型与外源型经济共同增长转变;在克服常规发展思想中确立创新发展观念,走出发展就是拼资源、拼能耗的传统发展误区,推动经济发展由资源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三是增强广大干部的发展能力。干部是带领群众前进的火车头,提高干部素质是解放思想的关键。要通过加强培训、开展活动、完善制度等多种有效形式,不断提高推进科学发展的能力、开拓创新的能力、服务人民群众的能力和处理利益关系的能力。积极引导大家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思想观念,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努力培养干部能干事,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本领。

参考文献:

1、炎陵年鉴——炎陵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2、徐祥临:探索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N];中国信息报

3、密大兴,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J],政策研究

4、许绍良,农村经济发展状况分析及对策建议[J],河北企业

5、孟涛,关于农村经济发展的探索[J],新科教

第四篇:当前农村经济改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农村经济改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l 当前农村改革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1.1 土地问题。主要存在两种现象,一是随着一r业企业和重点项目的建设实施,农村土地逐渐减少;二是土地流转 难。一方面,由于小城镇建设、_r业同区和公路建设征用丫大量土地,而土地补偿或土地置换小到佗,从而导致人地矛盾十分突出,使农民越来越珍惜自己仪有的一点土地。另一疗面,农村法中对于规模使用土地进 J"/Cz:业结构调整时土地如何进行流转没有确定性文字要求,土地流转过程中,往往受群众恶意刁难,哄抬地价影响,产业很难形成规模。

l.2 人才问题。受近年来国家靠投资拉动影响,农村劳务输m占农村总收的比重屡创新高,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各方面对劳动者的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劳务需求明显件1“体力 ”向“智力型”、“技能型”需求转变。劳动技能掌握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农村劳动力在非农行业就业的程度。从农村转移l叶I去的劳动力绝大多数是年轻力壮并且有一定文化的人,而留在农村的往往是老人、妇女和文化程度较低,没有专业技能的人。这些人接受新技术能力有限,对农业生产有一定的影响。

1.3 基础设施问题。农业耕地总面积数,剔除退耕还林、公路占地、企业占地已经不足,比较平整的土地减少.基础设施配套面积不多,造成发展农业产业动力不足和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低。同时,农村的水利、电力、道路、就医、文化教育等基础设施都有待进一步加强。

1.4 资金问题。发展现代农业,要以高投入、高产出的设施农业为基础的,而目前大部分农户没有过多储蓄存款,因此在发展产业过程中,启动资金短缺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速度和规模。特别是在农村支持农业发展的金融部门只有农村信用社一家金融机构,受金融部门政策限制,农民需要发展资金必须通过抵压担保才能获得,这样使得大部分农户无法获取,资金短缺。目前群众没有抵压,很难贷出大额度贷款,压抑了群众贷款发展农村经济的积极性。

1.5 增收问题:目前农民人均纯收人大体保持在3 500左右,增长速度缓慢;在结构』二,特产业收入占人均纯收入的40%,自然种植业占收入的10%,而50%的收入还是依靠劳务收入。作为农民,按照正常计算.农业收入应该占总收入的70%~80%,而现在农民的主要收入中农业收入仅占总收入的50%。农村是一个庞大的“露天T 厂”,从某种意义 来说,农民是“靠天讨吃”。目前,我同尚末建立农业风险救助机制,一遇自然灾害,农民就只能望天兴口义,增收的不稳定性较大;产业化带动难。近几年农业产业化有了一定发展.但农业竞争力总体还不强,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还不高,带动农民增收不明。公司、协会和农民之间还未真正形成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转移性增收难。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到二、一i产业的比例逐年增加,外⋯打和就地转移的劳动力队伍庞大,但由于综合素质低,大多数劳动力仍从事着低收入的1-作,技术型、技能型劳动力转移输 很少,无法获得较高收入。

1.6 市场问题。农民进入市场组织化程度低:农民由于受传统的小农经济思想观念的束缚,分散经营的农户无论在种植规模和养殖规模上都非常小同时农村市场体系建设滞后,农村商品流通网络建设十分薄弱,农民卖难、难的问题还很突,市场机制的作用在农村未能有效地发挥。市场秩序不规范,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等不法行为屡禁不止,食品安全问题比较突,埘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1.7 干群矛盾问题。农 ,it=群关系紧张的因素是多方断的,既有干部和群众自身素质的原因,也有农村政策法规执行不力和经济因素的影响。主要有:一是农村经济发展滞后与群众的生产、生活需求之间的矛盾。由于农村水、电、路、通信、有线电视、学校、医院等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农民群众行路难、吃水难、用电难、就医难、子女学难等一系列问题一时得不到很好的解决,部分群众对政府有埋怨情绪。二是干部依法行政的气候和效果不好。一些任务的落实直接关系到干部的-厂资和奖金,在思想作无效时,:F部为了完成任务,不得不采取一 强硬措施,以致激化了f群矛盾。i足少数群众法制意识不强,讲权力多,讲义

务少。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思想政治丁作没跟I,农民的集体观念大大削弱,甚至产生“土地分到户,不要党支部;村村讲民主,不要乡政府”的错误认识。四是少数干部素质不高,作风不实,群众不信任。基层干部素质较差,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不强,T作方法简单,不善于做群众的思想一I 作,态度粗暴,少数干部为政不廉,共至贪赃枉法,群众十分反感。对今后农村发展工作的几点建议

“ 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增收问题,新农村建设就是要让农民增收,达到生活富裕的目标。近年来闰家实施了一系列惠农政策促进农民增收,但受多种因素制约,农民增收依然十分闲难。增收问题已经成为了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协调发展的不可忽视的因素。为此,我们建议:

2.1 落实好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同家政策,大力改善农业发展的各种环境和条件。

立足镇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把农业和农村经济放到整个经济发展重中之重的位置统筹部署,把农村社会事业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统筹安排,把农民增收放到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富裕和新农村建设中统筹考虑,形成促进农业和农村持续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一是要进一步规范农业生产资料市场,加强对农业生产资料供应、价格、质量等问题的监管力度,从而降低农民的经营风险和经营成本,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确保农民增产增收。二是加大农业的投入力度,积极争取国家项目建设资金,逐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搞好农村水、电、路、通讯、医疗等与群众生产生活相关的设施建设,切实改善农村吸收外来资金的硬环境。三是加大农业技术推广和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的科学技术水平。要充分利用好国家扶持发展农业机械化的政策,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减轻农民劳动强度,提高农业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通过培训,培育他们的市场意识,提高他们的市场意识,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努力培养造就一大批知识农民,使之成为适应市场所需的劳动者2.2 大力发展非农产业,促进劳动力快速转移。

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依然不充分,主要原因:一是农民外出务r信息不灵,缺乏对劳务市场用T信息的了解;二是大量的农村劳动力素质总体不高,就业受到各种限制;三是本地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步伐不快,对富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有限;四是农民外务 的组织化程度偏低,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就业工作仍然任重道远。因此,一是要在新农村建设中加快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促进乡镇企业相对集中,带动农村第三产业发展,引导农民向小城镇转移,逐步减少农业人口。二是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积极鼓励和扶持农村有一定经济实力的能人兴办各种类型的个体私营企业和组织,彻底打破所有制界限,对现有乡镇企业实行多种形式的所有制改造,经营方式实行多元化,提高乡镇企业对农民]:的吸纳能力。二三是要继续积极发展劳务输出。政府要把劳务输出作为最快的富民产业来办,提高丁资性收入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率。四是鼓励农民发展

二、=产业。充分发挥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优势,引导农民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壮大农村经纪人队伍,提高带动能力,使更多的农民增加收入。

2.3 完善农村土地制度。

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完善农村土地制度。一是加大《中华人民共和围农村土地承包法》的宣传贯彻落实力度。对农村土地承包情况要进行全面执法检杏,坚决纠正农村土地承包T 作中侵犯农民权益的违规违法行为。二是切实解决农村土地承包纠· 80 ·纷。尊重群众首创精神,落实村民自治,加强基层基础T作,增强基层调解调处纠纷的能力。三是推行并完善土地流转机制,规范土地流转方式,认真研究克服人地矛盾的对策。要加强对土地流转T作的指导,建立土地流转合同的订立、签证、登记制度,根据“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探索农村土地流转的新机制,确保农村土地依法牛有序流转,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

2.4 加快农村市场建设,为农村居民提供更多便利条件。

一方面要加强农产品市场建设。另一方面,继续加大力度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一是要继续有针对性地重点开展专项整治,特别要针对事关人民切身利益及消费安全的商品和服务领域,如食品、药品、农资、住房等。二是从商品流通领域人手,加快建设商贸企业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和监管系统,引导农产品流通企业和相关商品制造企业诚信经营,为城乡群众营造放心的市场环境。

2.5 解决发展资金制约。

政府要加大金融贷款支持力度。省市县要 台相关金融政策,协调金融部门加大农业货款支持力度。一是要在贷款支持总量上要进一步增加,扩大农民发展农业产业的贷款额度。二是要在贷款利率上给予政策倾斜,政府对农业贷款给予适当的补贴。三是积极争取罔家项目建设资金,注重引导民间资本、市场资本和国外资本投入。四是加大金融资本投入。要改变农村金融投资中的非农偏好行为,引导农村银信部门面向农村,面向农业,服务农民,积极稳妥地搞好农贷服务,增加农贷总量,为农村、农业发展“输血”。

2.6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

在新农村建设中,加强基层组织_lI 作重点从懈决想不想干事和能不能干事的问题。一是培养鱼水情深的政治感情。要求广大干部牢同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带着富民、爱民、亲民的深厚感情开展T作,切实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作为一切丁作的 发t 和落脚点,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的关系。二是树立与时俱进的发展理念。动员广大干部真正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树立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创新发展观念。努力在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中实现永续发展;在克服狭隘的开放发展思想中确:丑开明的开放发展观念,培养世界眼光,树立全球视野,推动发展由内源型经济增长向内源型与外源型经济共同增长转变;创新发展观念,走出发展就是拼资源、拼能耗的传统发展误区.捧动经济发展由资源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是增强广大干部的发展能力。干部是带领群众前进的火车头,提高干部素质是解放思想的关键。要通过加强培训、开展活动、完善制度等多种有效形式,不断提高推进科学发展的能力、开拓创新的能力、服务人民群众的能力和处理利益关系的能力。

第五篇:当前农村经济改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经济改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卧龙镇,系原平泉县沙坨子乡,于2004年12月经省民政厅批准撤乡并建镇。该镇位于县城北9公里,总面积234.9平方公里,辖22个行政村,251个居民组,8438户,30219口人,耕地3.4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46.7%。近年来,该镇立足资源、区位、交通、人文等优势,紧紧围绕“特色农业大镇、新型工业强镇、商贸集散重镇、环境优美城镇”的目标,提出并适时完善了“农业富民、工业强镇、商贸活镇”发展战略,突出狠抓了开放项目、特色产业、环境建设、社会建设等重点工作,镇域经济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目前该镇工业发展迅速,依托丰富的钒钛铁资源优势,共建设铁采选企业26家,年产铁精粉200万吨,实现财政收入2.5亿元。特色产业蓬勃发展,全镇共发展食用菌1500万盘袋,占地2000亩,年产鲜菇15000吨,提供人均收入1500元以上;基础设施完备,境内有中二型水库1座,小型水库3座;有110千伏安和35千伏安变电站一座各一座,基本满足现在企业的电力供应;移动通讯网络、有线电视覆盖全镇;交通条件便利,锦承铁路穿越境内以国道101线、省道平青乐线、平双公路为骨干,以矿区专用路、承德旅游专线公路为补充的公路网络齐全。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有县直属中学1处,中心小学4处,小学校点8处,市级精神病防治中心一处,新建镇中心卫生院1处,新农合参合率达90%以上。2008年,全镇人均纯收入达到3650元。

二、当前农村改革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

1、土地问题。主要存在两种现象,一是随着工业企业和重点项目的建设实施,农村土地逐渐减少;二是土地流转困难。一方面,由于小城镇建设、工业园区和公路建设征用了大量土地,而土地补偿或土地置换不到位,从而导致人地矛盾十分突出,使农民越来越珍惜自己仅有的一点土地。另一方面,农村法中对于规模使用土地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时土地如何进行流转没有确定性文字要求,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往往受群众恶意刁难,哄抬地价影响,产业很难形成规模。

2、人才问题。受近年来国家靠投资拉动影响,农村劳务输出占农村总收的比重屡创新高,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各方面对劳动者的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劳务需求明显由“体力型”向“智力型”、“技能型”需求转变。劳动技能掌握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农村劳动力在非农行业就业的程度。同时现在从农村转移出去的劳动力绝大多数是年轻力壮,有一定文化的人,而留在农村的往往是老人、妇女和文化程度较低,没有专业技能的人。由于这些人接受新技术能力有限,对农业生产有一定的影响。

3、基础设施问题。该镇农业耕地总面积3.4万亩,剔除退耕还林、公路占地、企业占地已经不足3万亩,比较平整的土地不足1万亩,但基础设施配套面积总计不到3000亩,造成发展农业产业动力不足和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低。同时,农村的水利、电力、道路、就医、文化教育等基础设施都有待进一步加强。

4、资金问题。发展现代农业,要以高投入,高产出的设施农业为基础的,而目前大部分农户没有过多储蓄存款,因此在发展食用菌等产业过程中,启动资金短缺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速度和规模。特别是在农村支持农业发展的金融部门只有农村信用社一家金融机构,受金融部门政策限制,农民需要发展资金必须通过抵压担保才能获得,这样使得大部分农户无法获取,资金短缺。目前该镇群众小额贷款额度为每户3000元,最大限度为10000元左右,没有抵压,很难贷出大额度贷款,压抑了群众贷款发展农村经济的积极性。

5、增收问题。目前该镇农民人均纯收入大体保持在3500左右,增长速度在4%左右,增长速

度缓慢;在结构上,食用菌产业收入占人均纯收入的41%,自然种植业占收入的8%,而51%的收入还是依靠劳务收入。作为农民,按照正常比例计算,农业收入应该占总收入的70-80%,而现在我镇农民的主要收入中农业收入仅占总收入的49%,作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明显的乡镇来讲,与其正常比例还有20—30%的差距。农村是一个庞大的“露天工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农民是“靠天讨吃”。目前,我国尚末建立农业风险救助机制,一遇自然灾害,农民就只能望天兴叹,增收的不稳定性较大;产业化带动难。近几年农业产业化有了一定发展,但农业竞争力总体还不强,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还不高,带动农民增收不明显。公司、协会和农民之间还未真正形成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转移性增收难。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到二、三产业的比例逐年增加,外出打工和就地转移的劳动力队伍庞大,但由于综合素质低,大多数劳动力仍从事着低收入的工作,技术型、技能型劳动力转移输出很少,无法获得较高收入。

6、市场问题。农民进入市场组织化程度低。农民由于受传统的小农经济思想观念的束缚,分散经营的农户无论在种植规模和养殖规模上都非常小。同时农村市场体系建设滞后,农村商品流通网络建设十分薄弱,农民卖难、买难的问题还很突出,市场机制的作用在农村未能有效地发挥。市场秩序不规范,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等不法行为屡禁不止,食品安全问题比较突出,对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7、干群矛盾问题。农村干群关系紧张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干部和群众自身素质的原因,也有农村政策法规执行不力和经济因素的影响。主要有:一是农村经济发展滞后与群众的生产、生活需求之间的矛盾。由于农村水、电、路、通信、有线电视、学校、医院等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农民群众行路难、吃水难、用电难、就医难、子女上学难等一系列问题一时得不到很好的解决,部分群众对政府有埋怨情绪。二是干部依法行政的气候和效果不好。一些任务的落实直接关系到干部的工资和奖金,在思想工作无效时,干部为了完成任务,不得不采取一些强硬措施,以致激化了干群矛盾。三是少数群众法制意识不强,讲权力多,讲义务少。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思想政治工作没跟上,农民的集体观念大大削弱,甚至产生“土地分到户,不要党支部;村村讲民主,不要乡政府”的错误认识。四是少数干部素质不高,作风不实,群众不信任。基层干部素质较差,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不强,工作方法简单,不善于做群众的思想工作,态度粗暴,少数干部为政不廉,甚至贪赃枉法,群众十分反感。

二、对今后农村发展工作的几点建议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增收问题,新农村建设就是要让农民增收,达到生活富裕的目标。近年来国家实施了一系列惠农政策促进农民增收,但受多种因素制约,农民增收依然十分困难。增收问题已经成为了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协调发展的不可忽视的因素。为此,我们建议:

(一)逐步落实好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国家政策,大力改善农业发展的各种环境和条件 立足镇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把农业和农村经济放到整个经济发展重中之重的位置统筹部署,把农村社会事业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统筹安排,把农民增收放到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富裕和新农村建设中统筹考虑,形成促进农业和农村持续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一是要进一步规范农业生产资料市场,加强对农业生产资料供应、价格、质量等问题的监管力度,从而降低农民的经营风险和经营成本,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确保农民增产增收。二是加大农业的投入力度,积极争取国家项目建设资金,逐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搞好农村水、电、路、通讯、医疗等与群众生产生活相关的设施建设,切实改善农村吸收外来资金的硬环境。三是加大农业技术推广和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的科学技术水平。要充分利用好国家扶持发展农业机械化的政策,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减轻农民劳动强度,提高农业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通过培训,培育他们的市场意识,提高他们的市场意识,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努力培养造就一大批知识型农民,使之成为适应市场所需的劳动者。

(二)大力发展农村非农产业,促进农村劳动力快速转移

当前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依然不充分,主要原因:一是农民外出务工信息不灵,缺乏对劳务市场用工信息的了解;二是大量的农村劳动力素质总体不高,就业受到各种限制;三是本地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步伐不快,对富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有限;四是农民外出务工的组织化程度偏低,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就业工作仍然任重道远。因此,一是要在新农村建设中加快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促进乡镇企业相对集中,带动农村第三产业发展,引导农民向小城镇转移,逐步减少农业人口。二是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积极鼓励和扶持农村有一定经济实力的能人兴办各种类型的个体私营企业和组织,彻底打破所有制界限,对现有乡镇企业实行多种形式的所有制改造,经营方式实行多元化,提高乡镇企业对农民工的吸纳能力。三是要继续积极发展劳务输出。政府要把劳务输出作为最快的富民产业来办,提高工资性收入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率。针对劳务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建议采取成立维护农民工权益的办事机构,从组织上保障农民工利益,建立和完善以劳动合同管理为中心的企业劳动管理机制,加强农民工法律意识培训。四是鼓励农民发展二、三产业。充分发挥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优势,引导农民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充分利用国家对农村商贩减免税收等优惠政策,鼓励农民从事农产品营销活动,壮大农村经纪人队伍,提高带动能力,使更多的农民增加收入。

(三)完善农村土地制度

目前农村土地承包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对农业的发展和农村的稳定影响很大,有些是管理不善造成的,有些是要在发展中解决的,但有些是制度不健全引起的。为此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完善农村土地制度。一是加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的宣传贯彻落实力度。对农村土地承包情况要进行全面执法检查,坚决纠正农村土地承包工作中侵犯农民权益的违规违法行为。要本着尊重历史,实事求是,稳定承包关系,并坚持承包期限30年不变的政策,确权、确地到户,颁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赋予农民长期而又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二是切实解决农村土地承包纠纷。尊重群众首创精神,落实村民自治,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增强基层调解调处纠纷的能力。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和二轮延包政策,及时调解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三是推行并完善土地流转机制,规范土地流转方式,认真研究克服人地矛盾的对策。要加强对土地流转工作的指导,建立土地流转合同的订立、签证、登记制度,根据“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探索农村土地流转的新机制,确保农村土地依法有序流转,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

(四)加快农村市场建设,为农村居民提供更多便利条件

一方面要加强农产品市场建设。卧龙镇2008年食用菌总量达到1500万盘袋,而产品的80%左右销售渠道走的是依靠客商外运。本地销售还不到20%,这说明我们的市场建设还不够完善。为此,农产品价格总是呈现出不稳定甚至很低的现状,还不能形成北方稳定的食用菌主导价格体系,下步应该在招商引资上下功夫,努力同全国500强大型食品加工企业联盟,建设能够吸引全县仍至周边省县市的食用菌加工企业,从而改变食用菌受出口价格影响现状,形成自己的食用菌主导价格,使食用菌价格像玉米价格那样平稳。另一方面,继续加大力度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一是要继续有针对性地重点开展专项整治,特别要针对事关人民切身利益及消费安全的商品和服务领域,如食品、药品、农资、住房等。二是从商品流通领域入手,加快建设商贸企业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和监管系统,引导农产品流通企业和相关商品制造企业诚信经营,为城乡群众营造放心的市场环境。

(五)解决发展资金制约

政府要加大金融贷款支持力度。省市县要出台相关金融政策,协调金融部门加大农业贷款支持力度。一是要在贷款支持总量上要进一步增加,扩大农民发展农业产业的贷款额度。二是要在贷款利率上给予政策倾斜,政府对农业贷款给予适当的补贴。三是积极争取国家项目建设资金,注重引导民间资本、市场资本和国外资本投入。把农村干部、涉农部门的主要精力用到为农村跑资金、跑项目上来。四是加大金融资本投入。要改变农村金融投资中的非农偏

好行为,引导农村银信部门面向农村,面向农业,服务农民,积极稳妥地搞好农贷服务,增加农贷总量,为农村、农业发展“输血”。

(六)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

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加强基层组织工作重点从解决想不想干事和能不能干事的问题。主要途径通过教育培训力度,提高政治素质和执政能力,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一是培养鱼水情深的政治感情。要求广大干部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带着富民、爱民、亲民的深厚感情开展工作,切实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的关系,努力形成血浓于水的干群关系,推动各项工作有效开展。二是树立与时俱进的发展理念。动员广大干部真正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树立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创新发展观念。努力在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中实现永续发展;在克服狭隘的开放发展思想中确立开明的开放发展观念,培养世界眼光,树立全球视野,推动发展由内源型经济增长向内源型与外源型经济共同增长转变;在克服常规发展思想中确立创新发展观念,走出发展就是拼资源、拼能耗的传统发展误区,推动经济发展由资源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三是增强广大干部的发展能力。干部是带领群众前进的火车头,提高干部素质是解放思想的关键。要通过加强培训、开展活动、完善制度等多种有效形式,不断提高推进科学发展的能力、开拓创新的能力、服务人民群众的能力和处理利益关系的能力。积极引导大家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思想观念,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努力培养干部能干事,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本领。

下载农村商业银行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村商业银行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我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发展比较缓慢,整体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外资银行。我国的商业银行必须加大表外业务的......

    乡镇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乡镇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镇(XX区)县城搬迁后,面临着许多新问题,农民增收难,社区低收入群众人口比重大,城镇居民贫困突出、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和驾驭市场能力水平不......

    中心镇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

    中心镇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 存在的问题: 一是政策落实不够到位。自2007年省政府文件出台以后,2008年市政府也出台了《关于大力培育中心镇的若干意见》,我县也出台了相关文件,制定......

    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近年来,我国政府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在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等方面做出了很大努力,特别是在2005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

    乡镇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镇 (老城区)县城搬迁后,面临着许多新问题,农民增收难,社区低收入群众人口比重大,城镇居民贫困突出、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和驾驭市场能力水平不高,镇情研究不够,搞活城镇经济开发......

    乡镇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镇 (老城区)县城搬迁后,面临着许多新问题,农民增收难,社区低收入群众人口比重大,城镇居民贫困突出、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和驾驭市场能力水平不高,镇情研究不够,搞活城镇经济开发......

    乡镇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镇(老城区)县城搬迁后,面临着许多新问题,农民增收难,社区低收入群众人口比重大,城镇居民贫困突出、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和驾驭市场能力水平不高,镇情研究不够,搞活城镇经济开发的......

    中小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小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起到独特作用。随着市场竞争的进一步加剧,中小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