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疑“乡镇行政体制改革”——关于乡村中国的两种思路(5篇范例)

时间:2019-05-14 01:21: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质疑“乡镇行政体制改革”——关于乡村中国的两种思路》,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质疑“乡镇行政体制改革”——关于乡村中国的两种思路》。

第一篇:质疑“乡镇行政体制改革”——关于乡村中国的两种思路

亲们打工的城市,哪个市政府不希望维护城市的社会秩序,企盼那些打工者中间及其聚居地有基层政权的身影,有党支部?我们不能等着黑会社或者黑社会来“组织”乡亲们。农村的党和政府与城市的党和政府是一家,代表的是工农联盟,是中国的现代化事业。什么叫“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做这些事就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当乡亲们需要基层政府的时候,乡镇政府的官员们就应当出现在那里,拿国家的工资,替乡亲们办事。

我们不可以简单粗暴地指责乡镇政府的“冗员”,说他们只知道找老百姓要钱,没干好事,轻蔑地让他们回家抱小孩。我们的政府应当引导基层政权的公务员们去做该做的事情。引导他们做了该做的事情,他们就不再是“冗员”,而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好干部。如果他们做上述事情,乡镇政府还是人满为患,光吃饭,不干活,不做好事吗?

当然会有人指责笔者“倒退”,“反动”,是变相鼓吹复辟毛泽东时代的“伪浪漫主义”。但笔者不这样看。相反,这是“为往圣继绝学”的事,是为那些今天还遍地存在的农村集体主义工业社区张目,是为八十、九十年代乡镇企业的辉煌唱颂歌,是通过复兴共产党组织农民的优秀传统来解决农民面临的新问题。就解决中国的农村问题而言,这种二十年前的传统,比西方来的“普世价值”有用得多,实用得多。曾记否,普世的“共产国际”路线把中国革命领向失败,而土生土长的毛泽东思想给中国革命带向了成功?

三。海选的乡镇政府就有“合法性”?

我们在以往四分之一个世纪里反反复复地看到:选举,尤其是较高层次的选举,并没有给发展中国家带来实际的福利和进步。亚、非、拉美、俄国、东欧那么多恶例摆在那里。而我们中国没有跟“潮流”,却取得了巨大成就。有些人不看事实,也无意面对现实,一心一意地认定选举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最根本手段,还搬出“世界潮流”,“逆之者亡”来吓唬向来就拥有独特政治文明的中国人。

当然,笔者说不服那些坚定不移的海选派。海选已经成为他们的宗教,他们自己的“普世”价值观,他们自己心里“合法性”的“法”。对那些学者而言,非海选出来的政权就缺少“合法性”。缺少合法性的政府,人民当然应当“依法”组织反抗。若选举不灵,不能让中国农民致富怎么办?好办,就说海选还不够“海”,不够“自由”。如果选出了黑社会分子,出现了贿选怎么办?好办,就说是因为选举“程序”不严谨。实在没的说了,就赖我们农民“素质低”,不懂得通过行使自己的“神圣权力”去保护自己的“神圣权利”,需要他们去“启”而“蒙”之,需要进行更多的海选“锻”而“炼”之。

连李登辉都看出来了,海选能把中国大卸八块;美国人就更明白了。我无意触犯众怒,可事关国家前途,就不能不讲讲道理,说破这“皇帝的新衣”。

世界上选贤任能的方法有很多。从什么时候开始,按照“多数决”原则进行普选就成了选贤任能唯一的“法”,不海选的政府就“不合法”?最有诱惑力的断言是:只有海选才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和权力。

知识分子说选票“神圣”,可一部分老百姓不觉得手中的票“神圣”。在城里,您连您自己单位的主都做不了,遑论做国家的主!要老百姓相信自己手里的万分之一票“神圣”,就是“自己”在“做主”,需要把这话重复宣传一百万遍。重复宣传一百万遍,老百姓或许就信了,但也未必,尤其在不信神的中国。

更换主事之人,这件事的确挺“神圣”。可是,谁说定期换主的办法只有“海选”一条?公司的主人不是海选出来的,学校的主人-教师-也不是海选出来的。即使在西方,法官和公务员系统也不是海选出来的,是考评出来的,是考试加政绩评估。世界上选贤任能的办法多了去了,各地的土壤环境不同,办法也不同,怎么只有海选才“合法”?仔细想想,相对多数压倒相对少数的“强权政治”规则不一定“合法”,恐怕连是否“公平”都是可议的。

笔者绝无泛泛反对选举的意思。在不同的土壤环境里,选举的功能大不相同。海选有优点,也可能招致很高的代价。在一定条件下,选举是决策和选贤任能的方便手段。在另一些条件下,海选分裂人民和领袖。

说海选能解决中国农村的困境,不符合事实。

为什么很多农民非要“投票误工费”才去投票选举村主任?对一部分选民个人来说,那张选票“权”极小,“利”趋于无。没用的东西就不神圣,把没用的东西说成神圣就是“迷信”。城里的评论家们不屑参加居委会选举,因为选出来的“主任”不管给自己涨工资、分住房、提职称,升调奖惩。所以,选居委会主任的“权利”不“神圣”。同理,村官不能取消计划生育,不决定农产品价格,不能取消农业税和“三提五统”,也不决定农民在城里打工的机会和待遇(若让村官决定这些事,制造的麻烦就大了)。海选还不解决农村生老病死,卫生医疗、道路修建、饮水安全、环境保护、社会秩序、以及鳏寡孤独废疾者的基本生活供给。一句话,对一部分农村人而言,选谁都差不多,选票不“神圣”。

为什么很多农民非要“投票误工费”才去投票选举村主任?事情还远不止于是否有用。在宗法关系居主导地位的中国农村,在李家村,我不幸姓了张;或者在张家庄,我不幸姓了李,我那张选票就更“没用”了。我的“权利”是给李家或者张家人“锦上添花”,做个“人民授权”的陪衬。然而,村庄里的“小姓”人家当然会问,“凭什么”花我的时间去给他当陪衬?

为什么很多农民非要“投票误工费”才去投票选举村主任?选票的集合才意味着权力,才有更换“主人(任)”的效果。在中国农村,谁有能力“聚集”我们每个农民个体的选票呢?好人有,坏人也有,一般贫苦农民没有。于是,“海选”为“好人”提供机会,却也为宗法势力、投机家、黑社会、以及新财主们提供了上好的机会。“海选”的鼓吹者们真的在意农民们的福利?“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吧?他们在意的是海选乡官、县官、省官、乃至总理的“权利”,即自由争夺政权的“个人权利”。就获得这种“权之利”的机会而言,知识分子们有指望,大款们有指望,农村的新富也有指望,就是普通的贫苦农民们没指望。如果贫苦农民有指望了,那大款们就没指望了,阶级斗争就“火”了。

在法律的硬性规定,以及“投票误工费”的诱导下,农民们去投票了。在“多数决”这种“合法的强权政治”里,大款们花几十万买选票是当然的;无奈的弱者卖掉选票,是他们所能得到的半合法的、可怜的福利。农民卖选票的原因就是这样简单、清楚。若让农民选乡官、县官、省官,卖掉选票的理由就更多了。

在宗法关系和小农家庭占主导地位的乡村,多数决的选举可能导致宗法关系的“合法化”,“大姓”欺负“小姓”的“合法化”,甚至黑社会的“合法化”。正因为如此,自秦汉以来治理乡村中国的传统政府,从不提倡靠“多数决”来选贤任能。数千年的中国史,有关治国方略的文献浩如烟海,无一处提到多数决,为什么?是我国的思想家愚昧,不如2500年前的古希腊人,还是今天逼着农民“海选”,跟在西方人后面东施效颦的人无知?改善我国政府文明的办法只有海选?

“发展中”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别显然不取决于是否有“海选”。在发展中国家,海选遍地都是,海选出的恶劣政府也遍地都是。在那里,海选引发贿选、暴力、社会分裂、以及国家崩溃的例子可不少了,最近的例子是格鲁吉亚。因为怕出乱子,“为民主”而侵略伊拉克的美国不允许伊拉克“海选”。在台湾的“海选”中,政客不去争论社会经济发展方案,而是为自己“作主”之“位子”的利益,把人民拉向战争的火坑。

没有任何证据表明“海选”能解决中国农民的贫困问题,或者能解决农民与政府的矛盾。竭力鼓吹小农“个人”的权力和权利,会伤害农村社区的团结,鼓励宗法关系和黑社会势力的复苏,激化政府(之统筹政策)与农民的矛盾。如果在南街村鼓吹彻底海选,那个走共同富裕道路的“中原工贸公司”会被立即消灭,那村里的一半汉人和一半回民就会被政客挑动起来彼此争斗。在这种情况下,南街的多数农民会走向贫困,也会有极少数人暴富,如果他们不被贫苦农民杀掉的话。对“海选”的痴迷者而言,这阶级斗争前景是不是忒“激动人心”,忒体现农民的个人权利和权力?-直到政府被迫派武装警察来镇压。

组织农民是绝对必要的。但评估组织制度优劣的标准不可以是空洞抽象的“农民个人权利”。最低标准应当是:是否有利于农村社区的卫生医疗、道桥修建、饮水安全、环境保护、社会秩序、农田基础设施维护、以及鳏寡孤独废疾者的基本生活保障?最高标准应当是:是否有利于农民大批地、安全地、迅速地离开耕地,离开农业?这两层人本主义标准不如“普世价值观”华丽,却实用!

在市场机制下,个体农户正面临灭顶之灾。但市场经济是我们民族的希望之路,不能因为小农的要求而改变,更不能因为小农的数量而改变。小农们只有在基层社区的基础上,团结起来,组织起来,“支部建在连上”,才能扶老携幼,齐心协力闯市场,杀出一条生存的光明之路。所以,我们不能削弱基层政权,更不能取消基层政权,而是要通过改善基层政权来加强基层政权。

在此,笔者螳臂挡车,呼吁居庙堂之高的知识分子和决策者们,慎行“乡镇政府改制”。

第二篇:深化乡镇行政体制改革的几点思考

深化乡镇行政体制改革的几点思考

时间:2013-05-17 字体:小 中 大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进行了总体部署,明确提出要深化乡镇行政体制改革。认真总结过去几年乡镇机构改革的成功经验,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化乡镇行政体制改革,对于做好新时期农村各项工作,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乡镇政权是党和政府在农村工作的重要基础。乡镇政权建设,关系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农村的贯彻实施,关系到党和广大农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也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如期实现。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从大局出发,作出了取消农业税、统筹城乡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一系列战略决策,大力推进农村各项改革,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随着农村工作形势发生深刻变化,农村上层建筑不适应经济基础的矛盾日益凸显。2004年中央决定在部分地区进行乡镇机构改革试点,主要任务是配合农村税费改革,精简机构和人员,减轻财政压力,防止农民负担反弹。2006年农业税全面取消,中央又先后提出了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推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进程等战略部署,乡镇机构改革试点更加注重转变政府职能,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提升为农服务能力,试点范围逐渐扩大。2009年中央要求改革从试点转向全面推开,旨在建立精干高效的乡镇行政体制,加强基层政权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各地认真贯彻中央要求,在严格守住“乡镇人员只减不增”和“农村社会稳定”两条底线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新形势下乡镇政权的职能定位、组织架构和运行机制,在转变政府职能、优化组织结构、加强机构编制管理、创新事业站所管理体制、改进工作方式方法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经过八年不懈努力,乡镇机构改革已于2012年底比较圆满完成,初步建立了精干高效、符合农村实际的乡镇组织架构和运行机制,推动了乡镇政权由管理为主向服务为主转变,改进了农村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加强了基层政权建设,为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乡镇机构改革虽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全局高度审视,我国现行乡镇行政体制仍存在一些不相适应之处。党的十八大对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作出新的部署,农村基层政权建设既获得了新的历史机遇,又面临着许多新的严峻挑战。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深化乡镇行政体制改革,正是从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实际出发作出的重要决策。

深化乡镇行政体制改革,要在巩固现有改革成果基础上不断深入,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以推进,要在更广的范围和更深的层次上进行突破。深化乡镇行政体制改革,必须与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任务相适应;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新要求相衔接;与城乡发展一体化和城镇化加速推进的新形势相配套;与到2020年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总体目标的进程相协调,全面探索农村改革发展之路,全力破除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如何适应新的形势、新的要求,切实做好深化乡镇行政体制改革这篇重要文章,是我们机构编制工作者需要深入思考、认真研究的现实课题。我想就此谈几点思考,与大家共同探讨。

深化乡镇政府职能转变,把加强基层公共服务放到更为突出的位置。乡镇政府直接面向广大农民群众,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高效优质公共服务是其本质要求,是其职能的核心。要继续转变乡镇政府抓经济的方式,把为企业、农民和各种经济组织服务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推动农村生产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鼓励开展农村集体产权股份制合作改革,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要紧密围绕改善农村民生问题着力搞好公共服务,加强农村用水、管线、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水平。不同类型的乡镇还应突出不同的重点。以农业为主的乡镇应围绕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把服务重点放在创新农村生产经营体制和提高农业生产水平上,具备较好工贸业基础的乡镇应按照城镇化发展要求,把服务重点放在加强城镇规划建设管理和强化公共服务上。切实解决好权责一致问题,不断健全和完善乡镇政府功能。长期以来,责大权小、权责不对称是困扰乡镇政府的一个突出问题,这既影响乡镇政府有效履行职责,也妨碍乡镇经济社会事务的顺利开展。深化乡镇行政体制改革,必须解决好这一问题。要把宪法、法律赋予乡镇作为一级政权组织的各项权力真正落到实处,增强乡镇政府统筹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重点要理顺县乡财权、事权关系,适当扩大乡镇政府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完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逐步实现一级政府一级财政。上级政府部门在给乡镇下达工作任务时,需考虑匹配相应的财力,授予相应事权,做到财力与事权相适应,权力与责任相对称。要进一步强化属地管理,继续减少“条条”管理,通过法定程序将相应的事权赋予乡镇,由乡镇政府自行处理本区域内的经济社会事务。

努力打造乡镇综合服务平台,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更加便利的面对面服务。近些年来,各地在乡镇机构改革中,从方便群众办事、提高办事效率出发,通过整合基层事业站所、建立便民服务中心等载体,初步

建立了基层管理服务体系,为开展便捷有效的管理服务提供了组织保障。但目前的乡镇综合服务平台建设还不够完善,主要是一些部门要求主管的工作自成体系,在乡镇各自设立机构、配备人员、建房屋、配设备,资源分散,信息不能共享,没有形成合力,农民群众办事还不够方便。要在现有乡镇综合服务平台基础上,切实把满足农民群众需求、方便农民群众办事作为衡量综合服务平台建设的首要标准,进一步整合有关服务机构,打造涵盖各项事务更为综合的服务平台,不断改进和深化“一站式”服务、办事代理制等便民服务办法,简化工作流程,改善服务方式,拓宽服务渠道,做到更加便民、利民、惠民。

创新乡镇机构编制和人事管理,探索符合基层实际的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乡镇工作具有很强的季节性、替代性、综合性特点,综合设置机构,统筹调配人员,一人多岗、一岗多能,既有责任分工、又可形成合力,才比较符合乡镇管理的实际。必须尊重地方政府综合设置乡镇机构的权力和选择,从制度上切实解决上级业务部门以项目、资金、考核等方式进行干预的顽症。积极探索行政、事业编制统筹使用的办法,解决好干同样工作、分不同身份、享不同待遇的问题,充分调动乡镇全体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改变养人办事的传统做法,进一步完善政府购买服务和设置公益岗位等措施,做到养事不养人,始终保持乡镇工作人员的精干高效。推进乡镇人事制度改革,在政策导向上向基层倾斜,可进行乡镇干部职务、级别双轨制试点,逐步完善乡镇干部的工资、福利、待遇等制度,真正使一些优秀人才愿意到乡镇工作,并且能够留得住,干得好。

加大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探索力度,为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提供体制保障。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城镇化、工业化不断推进,农村乡镇发生了巨大变化,近些年来出现了一批产业基础好、人口集聚多的特大镇,不少的镇常住人口已达到二、三十万,经济总量超过百亿元,已远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乡镇。针对这些经济发达镇发展中“小马拉大车”、“脚大鞋小”等体制机制问题,13个省份开展了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扩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理顺财政管理体制,推进政府管理创新,取得了初步成效。要认真总结这些试点的有益经验,及时加以推广,在此基础上,不失时机地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进一步深化改革内容,积极探索适应小城镇发展要求的行政管理体制,为促进经济发达镇的健康发展,为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提供可靠的体制机制保障。

第三篇:中国行政体制改革30年之回顾

中国行政体制改革30年之回顾

一、1982年的行政改革——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实行干部年轻化

二、1988年的行政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是机构改革的关键”

三、1993年的行政改革——适应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四、1998年的行政改革——消除政企不分的组织基础

五、2003年的行政改革——目标: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

六.2008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七.2013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一、行政体制改革

1.深化政府机构改革。完成新组建部门“三定”规定制定和相关部门“三定”规定修订工作。组织推进地方行政体制改革,研究制定关于地方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的意见。

2.简政放权,下决心减少审批事项。抓紧清理、分批取消和下放投资项目审批、生产经营活动和资质资格许可等事项,对确需审批、核准、备案的项目,要简化程序、限时办结相关手续。严格控制新增审批项目。

总结:回顾近30 年的改革成就,可以用“一个基本判断”和“一个历史性转变”来概括。所谓“一个基本判断”,即从总体上看,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基本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有力保障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所谓“一个历史性转变”,即基本实现了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行政管理体制向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行政管理体制的转变。尽管改革还要继续深化,深化改革的任务还很艰巨,尽管建立比较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还要经过一些时间,但是,从总体上说,体制转换、政府转型已经取得重要成果。

第四篇:中国的行政体制改革举措和实效性

行政体制是国家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行政体制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加快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提出了明确的任务。这是着眼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今后一段时期行政体制改革的目标要求,这就是:“要按照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目标,深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按照这一目标要求,加快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要着重抓好以下方面的改革:

(一)继续简政放权,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转变政府职能是行政体制改革的核心,也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关键。政府职能转变的基本方向和目标,是实现三个方面的转变,即推动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

(二)稳步推进大部门制改革,健全部门职责体系

推进大部门制改革,要对职能相近、管理分散的机构进行合并,对职责交叉重复、相互扯皮、长期难以协调解决的机构进行合并调整,以利于权责统一、提高整体效能。同时,要对职能范围过宽、权力过分集中的机构进行适当分设,以改变部门结构失衡和运行中顾此失彼的现象。要进一步理顺部门关系,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

(三)优化行政层级和行政区划设置

一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决策,有条件的地方可以继续进行探索,要及时总结经验,加以正确引导。二要进一步优化行政区划设置。三要深化乡镇行政体制改革。

(四)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

一要树立现代行政理念,创新服务和管理模式。二要全面推行依法行政,着力建设法治政府。三要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四要提高科学决策水平。五要加快电子政务建设。六要推进政府绩效管理。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

(五)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科学划分事业单位类别,创新体制机制,尤其要着力深化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探索建立多种形式的法人治理结构,深化人事管理制度、收入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改革,构建公益服务新格局。要在清理规范基础上完成事业单位分类,基本完成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事业单位的改革,在从事公益服务事业单位改革方面取得明显进展,进一步优化社会力量兴办公益事业的制度环境。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实效性需要把握好的几个问题:

(一)统筹规划,协调推进

要把行政体制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环节,深入研究行政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的相互关系,把握好各方面改革相互适应、相互支撑的规律性和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复杂性,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提高体制改革决策的科学性、权威性,增强各方面改革措施的协调性、配套性、实效性,确保社会主义改革的正确方向和顺利推进。

(二)明确目标,突出重点

行政体制改革也是一个连续性和阶段性相统一的过程,每一个时期都要有一定的改革任务,突出重点,不断突破。因此,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必须有长远目标下的近期目标,在总体规划下体现一个时期的重点安排,做到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相结合,全面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

(三)鼓励创新,勇于实践

实践是人类发展的基石,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我们党和政府的许多重大政策和做法都源于人民群众的创新,源于基层的实践。在推进行政体制改革中,要鼓励和支持地方、部门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大胆探索,推进创新,为深化改革积累经验。

(四)总结经验,注重实效

在30多年改革开放实践中,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了很多成功的经验。这些经验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应当认真加以总结,以更好地把握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规律。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统一,注重实际效果,既要鼓励和支持地方、部门积极进行实践探索和创新,勇于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又要高度重视总结实践经验,大胆进行理论探索和创新,用发展着的科学理论指导和推进新的改革实践,把各方面改革不断推向前进。

第五篇:中国行政体制改革30年之回顾

中国行政体制改革30年之回顾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领域改革的不断深入,行政管理领域的改革也逐步推进。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中国的行政管理体制进入一个深刻的变革时期。从1982年起, 我们先后经历了五次大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即1982 年、1988 年、1993 年、1998年和2003年。应该说每一次改革, 面临的环境和任务是不一样的;同样每一次改革的结果, 也是有差异的, 总体上, 我们的行政管理体制经历了螺旋式发展的过程。从过去适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今天大体能够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

一、1982年的行政改革——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实行干部年轻化

1982年开始的第一次改革历时三年, 其目的在于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 实现干部年轻化,减少层次, 压缩编制。

(一)改革背景

1982年,当时中国的社会环境和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第一,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发生了转移。1978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把全党工作重点转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第二,国务院机构庞大臃肿。据统计,从1976年到1981年,国务院工作部门从52个增加到100个,人员编制达到51000人。地方各级政府机构的编制也随之增加。1980年8月,邓小平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指出,现在“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办事拖拉,不讲效率,不负责任,不守信用,公文旅行,互相推诿,以至官气十足”,“都已达到令人无法容忍的地步”。1982年3月8日,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2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的决议》,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拉开序幕。

(二)改革内容

1982年改革的主要内容有:第一,改革了国务院领导体制。为加强集中统一领导,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了副总理的人数,设置了国务委员,由国务院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和秘书长组成国务院常务会议;第二,根据重叠的机构撤销、业务相近的机构合并的原则,精简了国务院机构,裁减合并了一批经济部门,大大减少了直属机构。国务院工作部门由100个减少到61个;第三,打破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建立干部退休制度,使一大批老干部退出了一线;第四,按照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干部“四化”方针,选拔了一大批年轻的领导干部充实到各级领导岗位,各级领导班子干部的职数也基本实现了规范化的要求。

总结1982年的机构改革,最主要的成果:一是开始废除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二是精简了各级领导班子,三是加快了干部队伍年轻化建设步伐。这次改革之后,国务院各部委正副职是一正二副或者一正四副,部委的领导班子成员的平均年龄从64岁减到60岁,局级干部的平均年龄从58岁降到50岁。这次改革明确规定了各级各部的职数、年龄和文化结构,减少了副职,提高了素质;在精简机构方面,国务院各部门从100个减为61个,人员编制从原来的5.1万人减为3万人。本次改革没有触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政府职能没有转变。

二、1988年的行政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是机构改革的关键”

1988 年的政府机构改革, 一个突出的贡献就是第一次明确提出了“转变政府职能”这个关键性的命题。这标志着我国的政府机构改革, 开始突破只注重数量增减和单一组织结构调整的局限,向政府职能的重新选择、重新定位的转变。

(一)改革背景

1984 年, 党的十二届三中通过的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首次明确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要求政府机关实行政企职责分开, 正确发挥政府机构管理经济的职能,要求国家机构按照政企分开、简政放权的原则进行改革。1986 年, 根据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邓小平多次指出要搞政治体制改革,认为不搞政治体制改革, 经济体制改革难以贯彻。1987 年党的十三大明确提出了政府行政改革的任务。1988年3月,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1988年的中央政府改革便是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进行的。

(二)改革内容

1988 年的机构改革的主要内容集中在转变政府积能,下放权力,调整机构,精简人员,搞好配套改革。在改革政府机构的同时,推出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抓紧建立和逐步实施国家公务员制度,开办行政学院,培养行政管理人才。

这次改革的主要内容有:第一,与经济体制改革关系密切的经济管理部门成为改革的重点,在经济管理部门中,又以裁减合并专业管理部门和综合部门内部的专业司局为重点,非经济管理部门也被要求按照政企分开的原则,转变职能、下放权力、调整内部结构和精简人员。如,将国家计委和国家经委合并,重新组建国家计委;撤销了煤炭、石油、核工业、机械、电子等一批专业经济部门。第二,加强宏观调控部门、经济监督部门、社会管理部门以及资产、资源和环境管理部门的职能、机构和编制,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与国家计委成为宏观调控的“三驾马车”。第三,通过试点进行定职能、定机构、定人员编制(“三定”),在取得经验后总结推行“三定”制度。第四,力图解决、理顺中央政府各部门间的关系。

通过改革,国务院部委由45个减为41个,直属机构从22个减为19个,非常设机构从75个减到44个。在国务院66个部、委、局中,有32个部门共减少1.5万多人,有30个部门共增加5300人。增减相抵,机构改革后的国务院人员编制比原来减少了9700多人。

此次机构改革的重要性在于按照转变职能的方向和原则,本着加强综合管理与宏观调控,减少直接管理与部门管理原则, 着重对国务院的专业经济部门和综合部门中专业机构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合并,为建立一个适应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要求的行政管理体系打下了基础。

三、1993年的行政改革——适应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1993 年国务院进行的第三次机构改革是在党的十四大提出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理论指导下进行的。这次机构改革的指导思想是把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市场经济发展作为机构改革的目标, 按照政企分开和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 在转变职能、理顺关系、精兵简政、提高效率方面取得明显进展。

(一)改革背景

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宏伟目标,并要求积极推进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组织机构。1993年3月十四届二中全会讨论通过了机构改革方案。这是第一次在中央全会上讨论通过机构改革方案。随后,八届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从1993年开始,又一轮自上而下进行的全国性的行政体制改革开始。

(二)改革内容 这次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对国务院综合经济部门、专业经济部门、社会管理部门、直属机构、办事机构等,根据不同情况,分别提出不同的改革要求, 进行具体的改革调整。具体为:一是转变职能,坚持政企分开。要求把属于企业的权力下放给企业,把应该由企业解决的问题交由企业自己去解决,减少具体审批事务和对企业的直接管理,做到宏观管好,微观放开。二是理顺关系。要求理顺国务院部门之间、尤其是综合经济部门之间以及综合经济部门与专业经济部门之间的关系,合理划分职责权限,避免交叉重复。理顺中央与地方关系,合理划分管理权限,充分发挥中央与地方两个积极性,使地方在中央方针政策的指导下因地制宜地发展本地区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三是精简机构与人员。对专业经济部门,一类改为经济实体,不再承担政府行政管理职能;一类改为行业总会,作为国务院的直属事业单位,保留行业管理职能;还有一类是保留或新设的行政部门,这些部门的机构也要精干。对国务院直属机构、办事机构,除保留的外,一部分改为部委管理的国家局,一部分并入部委,成为部委内设的职能司局。四是规范机构类别。明确原由部委归口管理的15个国家局不再作为国务院直属机构,而是部委管理的国家局,作为一个机构类别,并进一步规范了国家局与主管部委的关系。

1993年改革的一个重大举措是,实行了中纪委机关和监察部合署办公,进一步理顺了纪检检查与行政监察的关系。其主要成就在于, 在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的条件下,对传统的计划、财税、金融、流通、社会保障等体制进行了改革。初步构建了政府宏观调控体系。随着《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从1993 年10 月1 日起在全国正式实施, 初步建立了对国家行政人员进行科学管理的规章制度。

四、1998年的行政改革——消除政企不分的组织基础

1998年的改革是涉及面最广、改革力度最大的一次政府机构改革。这次改革的目的是解决机构庞大、人员臃肿、政企不分、官僚主义严重等弊端,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发展与进步,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推进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目标是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系,完善国家公务员制度,建设高素质的专业化的国家行政管理干部队伍,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有中国特色的行政管理体制。

(一)改革背景

1997年十五大报告再一次提出要“推进机构改革”,认为当时“机构庞大,人员臃肿,政企不分,官僚主义严重,直接阻碍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的发展,影响党和群众的关系”,1998年3月10日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在这种背景下,新一轮行政体制改革的序幕在1998年被拉开了。

(二)改革内容

这次改革的主要内容:一是明确职能。明确政府宏观调控部门的主要职能是保持经济总量平衡,抑制通货膨胀,优化经济结构,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专业经济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能是制定行业规划和政策,进行行业管理,引导本行业产品结构的调整,维护行业平等竞争秩序。二是调整部门分工。按照权责一致的原则,在部门之间划转了100多项职能,相同或相近的职能尽可能交由一个部门承担,过去长期存在而没有解决的职能交叉、多头管理、政出多门、权责不清等问题有了很大改进。三是精简机构编制。撤销了几乎所有的工业专业经济部门,共10个:电力工业部、煤炭工业部、冶金工业部、机械工业部、电子工业部、化学工业部、地质矿产部、林业部、中国轻工业总会、中国纺织总会。改革后除国务院办公厅外,国务院组成部门由原有的40个减少到29个,各部门内设司局级机构减少200多个, 机关人员由3.2万人减为1.6万人。省级政府工作机构由平均55 个减少为40个,平均减少20%;人员平均精简47%, 共减编7.4 万。

这次改革, 政府职能转变较前四轮改革有了更大的进展, 突出表现在不仅撤销了几乎所有的工业专业经济部门, 而且政企不分的组织基础也在很大程度上得以消除。同时, 完善了国家公务员制度, 逐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有中国特色的政府行政管理体制。

五、2003年的行政改革——目标: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

2003年的政府机构改革,是在加入世贸组织的大背景之下进行的。改革的目的是,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推进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改革目标是,逐步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是,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健全金融监管体制,继续推进流通体制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和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建设。

(一)改革背景

2000年世纪之交,形势有很大变化,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2年中共十六大召开提出了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任务,2003年2月召开的党的十六届二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的意见》,随后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在这样的形势下,2003年开始的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更加注重政府职能的转变,更加注重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更加注重为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体制保障。

(二)改革内容

这次改革的主要内容有:一是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设立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国资委)。二是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将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改组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简称发改委)。三是健全金融监管体制,设立中国银行业监__督管理委员会(简称银监会)。四是继续推进流通管理体制改革,组建商务部。五是加强食品安全和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建设,组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此外,2004年各级政府还以实施行政许可法为契机,贯彻落实《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加大了清理行政审批项目、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力度,并取得了明显的进展。2005年4月颁布的公务员法,也对规范行政管理主体、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

这次改革的主要特点是:第一,从量的要求转向了质的突破,从重视形式转向了重视内容的调整,从表现层次转向了深度层次。此次改革没有对政府机构人员精简提出具体的数量指标,而是抓住重点,加强宏观调控和执法监管部门,解决行政管理体制中存在的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为促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组织保障。第二,进一步推动了政府职能转变,明确提出政府职能应集中于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四个方面,要建设“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第三,从整体上讲,本次改革就是为了解决国务院、中央政府目前面临的一些深层次问题,也在很大程度上考虑到加入世贸组织以后,中国政府所面临的国际环境的变化。总结:回顾近30 年的改革成就,可以用“一个基本判断”和“一个历史性转变”来概括。所谓“一个基本判断”,即从总体上看,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基本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有力保障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所谓“一个历史性转变”,即基本实现了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行政管理体制向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行政管理体制的转变。尽管改革还要继续深化,深化改革的任务还很艰巨,尽管建立比较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还要经过一些时间,但是,从总体上说,体制转换、政府转型已经取得重要成果。

[参考文献] [1].王澜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六次集中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回顾与思考[J].中国行政管理,2009年第10期.[2].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概述[J].四川改革.2010年第6期.[3].汪玉凯.中国行政体制改革30 年: 思考与展望[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第2期.[4].汪玉凯.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30年回顾与展望[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5].1982年至2003年中国的5次政府机构改革.新华网, 2008-3-11 [6].唐铁汉.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回顾与展望[J].新视野,2008年第6期.[7].孙浩然.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行政改革[M].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8].乔耀章.政府行政改革与现代政府制度—1978 年以来我国政府行政改革的回顾与展望[J].管理世界,2005年第2期.[9].薛刚凌.政府权力结构改革的回顾与前瞻[J].河北学刊,2008年第4期.[10].李军鹏.中国政府机构改革的回顾与展望[J].时政经纬,2009年第5期.

下载质疑“乡镇行政体制改革”——关于乡村中国的两种思路(5篇范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质疑“乡镇行政体制改革”——关于乡村中国的两种思路(5篇范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