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提升民族高校党校培训质量的路径探析

时间:2019-05-14 01:55: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形势下提升民族高校党校培训质量的路径探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形势下提升民族高校党校培训质量的路径探析》。

第一篇:新形势下提升民族高校党校培训质量的路径探析

新形势下提升民族高校党校培训质量的路径探析

新形势下提升民族高校党校培训质量的路径探析

【摘要】民族高校党校是加强各民族青年学生党性教育的重要阵地,党校培训是提升学生思想认识的重要手段。作为一种特殊的教学培训,高校党校培训的主客体、培训内容和形式有其鲜明特点,民族高校党校在尊重一般教学规律的同时,自身也面临诸多时代挑战。应对挑战,民族高校党校培训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加强培训主体和对象的参与性、实践体验性,突出教学互动、共生性,结合民族高校实际与办学特色开展教学培训和实践,发挥民族高校党校育人阵地作用。

【关键词】民族高校 党校 教学培训 质量

民族高校党校是加强各民族青年学生党性教育的重要阵地,党校培训是提升学生思想认识的重要手段。新形势下,面对社会发展出现的新情况,青年学生的新变化,民族高校党校教学培训该作何调整和应对,以确保党校培训质量,发挥党校育人阵地作用,这是当前民族高校党校亟需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一、育人是民族高校党校的历史使命和时代担当

高校的主体和对象是青年学生,青年学生价值观的“第一颗扣子”扣什么和怎么扣都直接决定着中国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和道路方向。高校作为青年人才成长的主要阵地,肩负青年核心价值观塑造的历史使命。[1]

总书记在第23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中作出重要指示。他强调,高校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2014年10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要切实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要着力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实效性,启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工程,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加强党史国史和形势任务政策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等教育全过程。总书记讲话精神和中央文件精神均指出高校党建工作对于青年学生培育的重要性必要性。

高校肩负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是高校办学治校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也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关键所在。高校党校作为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规定,教学是党校的中心工作,高等学校党校也不例外。与地方党校相比,高校党校的一个鲜明特点在于其培养对象是以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为主。高校党校应该紧紧抓住教学这个中心工作,突出自身特色,针对学员特点并结合高校办学实际,不断优化党校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二、当前民族高校党校培训工作面临的新问题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和自媒体的广泛普及,各类信息传播速度快,渗透广。受多元文化和社会思潮的影响,青年学生的思想呈现复杂多变的趋势。民族高校党校培训工作也面临诸多问题。

(一)如何正确处理好党校培训学员(以广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为主体)的“知”与“不知”。在信息化和技术化时代,青年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多样且便捷,获取的信息量大且芜杂多变,导致青年学生的思想经常受到各种社会思潮的冲击。因自身年龄和社会经验不足的原因,青年学生又往往不易做出独立判断,有时难免迷茫,甚至无所适从。

(二)如何与时俱进地丰富党校培训内容。全媒体时代,针对各类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如何在党课中穿插对国际国内政治经济新形势和热点问题的客观分析,正面引导;如何恰如其分地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伟大成就及其生命力渗透其中;如何让学生党员担负的责任及作用发挥落实到个体和行动。这些问题都考验着讲党课的教师。

(三)如何运用新媒体和手段增强培训效果。当前教师几乎都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教学方式更加形象直观。在党课教学中如何恰当地选用图片和视频、音频资料,这是有讲究的。同时,如何应用好自媒体,加强“微课堂”引导教育,这也是高校党校培训的探索领域。

(四)如何加强授课教师队伍建设和培训提升。高校党校培训具有阶段性特点,无法形成专职教师队伍,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又缺乏系统性和专一性。并且,多数高校党校授课教师以辅导员队伍为主,他们中很大一部分人都是毕业工作没多久的青年人,在理论水平和授课技艺上都不够熟练。而提高党校培训的质量,关键在于要有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加强高校党校教师队伍建设和培训就显得尤为重要。

(五)如何解决好实践教育对课堂教学的补充问题。由于高校党校培训的短期性、临时性,很多高校党校的经费和场地相对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党校培训往往以课堂或者讲座形式实施,体验式教学和参与式体验相对不足。

(六)如何加强过程管理和考核评价管理。任何教学活动都需要评估监督,否则难以成为完整的教学教育体系。目前,各高校党校基本还没有完备的评估体系。

(七)如何加强民族高校党校民族团结教育。民族团结教育如何开展,讲什么,怎么讲,这些与党章内容的专题授课尚有区别,也不是每所高校普遍面临的问题,因此尚无固定模式可参考。

三、提升民族高校党校培训质量的策略思考

针对民族高校党校培训工作面临的诸多问题,我们应该不断拓展工作思路,创新方式方法,不断提高民族高校党校培训质量。

(一)加强对青年学生的正面引导。民族高校党校培训工作者和党校授课教师,要理性分析青年大学生的思想认知状况,了解他们的思想特点,理解他们因受所处社会环境和自身年龄的影响,思想行为多变,要多关心关注学生的心理诉求和利益关切,有针对性地设计培训内容和讨论话题,增强培训的实效性,提升学员的参与性、主动性。

(二)注重释疑解惑式教育。我国古典文献《管子》谈到:“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 育人是一项长期工程。长期以来,高校党校培训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和考核标准,缺乏课程化管理。党校培训的主要内容为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等。高校党校培训要结合党的知识的传递,注重结合鲜活的时代案例、人物形象和热点问题进行分析,利用不同辅助材料从不同侧面集中阐明问题。在党校授课中,要坚持用中国风格的话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动给学生答疑那些混淆视听的社会思潮与思想观念。

(三)善用新媒体和新手段增强培训效果。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日趋发达,为课堂教学提供了更加便捷、直观的授课形式。在党课讲授中,可以引入视频、音频和图画等立体、生动的视听觉材料以辅助教学。党课讲授的时间相对较短,如何在有效时间内讲授好专题重点、难点知识,选取贴切、适当的辅助材料特别关键,否则多媒体就会成了“拖”完课堂的工具。比如有的教师选用的图片和音频、视频资料很有感官冲击力,但于内容的理解却是风马牛不相及,不仅达不到支撑理解的作用,有时甚至会适得其反。另一方面,在课堂之外应适当开发手机等自媒体“微课堂”的推送服务,以增强引导教育实效。

(四)在培训交流中提升党课教师队伍素质和水平。目前,高校党校培训教材体例基本是按照《党章》内容分专题编辑而成,高校党校授课也基本是分专题授课。绝大多数党课授课教师仅仅讲授某一专题,他们对其它专题的知识讲授相对陌生,这是不利于讲好党课的。党的理论知识是系统的知识体系,前后有很强的逻辑连贯性。此外,党课培训对象的特殊性和党课培训的目标性、针对性决定了党课与普通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区别,民族团结教育专题讲座与《民族理论与政策》课程也有区别且不能相互替代。加强授课教师集体备课、定期开展党课专题交流讨论十分必要;开展教师团队拓展培训,增强教师体验十分重要。讲好看似“枯燥”的党课需要水平和技术,这需要授课教师不仅要有多元知识储备,而且还要懂得演讲技艺。

(五)发挥好实践教育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作用。民族高校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实践活动,党校培训应与校园文化活动或者教学实践相融合,主动将党校学员“带出去”,走进生动丰富的社会生活,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社会现象,主动适应社会生活,回答他们对社会问题的困惑,使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和教育教学中心工作交融发展。要创设课堂讨论题目,或者设定研究项目,组织学员分班、分组开展研究。要结合专题教学举办“学员讲坛”、学员社会实践报告会等,形成以理论讲授和实践参与的新型师生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提升党校教育培训效果。同时,应发挥好专家宣讲对党校学员的教育作用,及时组织专家开展中央重要工作会议精神专题辅导报告。

(六)强化过程管理和科学评价。加强过程管理,就是对党校培训实施的各个环节加强管理,形成“培训重计划、计划重实施、实施有记录、记录有考核”等严密有效的培训体系。加强对教师的日常教学考核,对党课教师授课开展教学评价,对学员进行考勤,量化学时,开展成绩测试。同时要加强对教学评价和学员考核结果的应用,使评价与考核对改进教学有促进作用。比如,将党课教学情况纳入教师工作量认定,纳入学校教学技能评比或者教学质量评比等,党校优秀学员纳入评优、评先参考等。

(七)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在民族高校党校培训中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在世界民族主义思想日益泛滥和蔓延的新形势下,在民族高校党校培训中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具有深远意义。当前应以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引,在党校教学培训中坚持把民族团结紧紧抓在手上,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我国民族问题的特点,在党校培训中贯穿对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基本内涵的讲解,增强青年学生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以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要结合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党校学员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综合而论,在民族高校党校培训中要发挥好教学主客体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加强教学管理,更好地发挥民族高校党校的育人作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第二篇:高校民族预科教育教学管理路径探讨论文

黄河科技学院民族学院自2000年成立以来,已为全国20多所一本大学培养了近万名预科生,同时也是全国最大的少数民族预科基地。十六年来我们一直在进行预科教学和管理的探索和实践,笔者有幸一直奋战在预科教育的最前线,承担着预科生的教学和管理两大角色,在角色的协调和转化中试图寻找最有效的途径和方法。

1全力抓好安全稳定

1.1加强形势与政策学习

形势与政策学习要注重引导广大师生正确认识目前的矛盾和问题,正确把握国家的政策,了解我国社会改革与发展的实践进程,增强广大师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胜信念。形势与政策学习要经常化、规范化、课程化。

1.2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以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为主线,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和有关精神,充分利用入学教育、班会、二课活动、业余党校、谈心等小型活动、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等措施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正确引导师生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实施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教育,以申报并创建国家级“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单位”为努力方向,巩固民族团结进步实践教育基地。

1.3落实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

安全稳定工作明确各级各类人员的目标与责任,落实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完善学院、班级、宿舍三级信息网络建设,发挥信息员的基础作用,做好重大节日和敏感时期学生的安全稳定工作,及时排查和化解各类矛盾和问题,加强学生的法制教育,创造平安、和谐的育人环境。安全稳定工作必须深入持久抓紧抓好,出现重大事故一票否决。

2深化预科教育教学改革,提高预科生培养质量

2.1进一步提高教务工作水平

民族预科生的教务工作要强化服务意识,为广大师生服务、为教学科研服务,保证服务质量。(1)加强内部管理,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能。(2)工作要加强计划性、服务手段要更加规范化、信息传达要及时畅通。(3)通过多种渠道,广泛吸纳老师和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不定期召开教师座谈会、学生座谈会、督导工作会议和专题研讨会,就教务管理、教学质量、教学条件、服务质量等多方面工作,充分听取一线教师、学生、教学督导意见和建议,更有针对性的改进工作方式,提高服务质量。(4)科学协调和处理好教务、督导、教研室与教师之间的关系,教务要再督导的监督指导下充分发挥教研室的职能作用,为一线教师做好教学服务工作。

2.2重点抓好几项工作

2.2.1师资队伍提升(1)师资队伍的培养,继续深入持久开展“青蓝工程”建设,总结“青蓝工程”实施的成功经验,拓展师德教育、业务培养的新方法,通过传帮带的作用使年轻教师尽快成长以适应工作的需要。副高以上职称的教师要负责培养1-3名青年教师,促进青年教师更好更快地进步。教师的业务技能培养要注重学习和实训相结合,组织培训教师对先进教育理念和方法进行学习、深入课堂进行实践,通过听课评议、教学竞赛、教学观摩、教学交流、学生评议等方式促使教师本人不断进行教学改革与尝试,有实践、有总结、有提高,改进现有的对师资的培养与管理方式,更加注重教师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更加注重团队的整合作用,要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预科教学教学质量为师资队伍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入研讨完善学院的师资队伍建设规划,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提高师资队伍质量,培养与引进相结合,注重对现有教师的培养,为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学习与交流提供更多机会,创造条件为学院教师到招生学校、其他预科生培养学校进行业务交流,促进现有师资水平的快速提升。管理上要加强师资队伍的激励机制建设,完善教师绩效考核方案,完善学生评教的指标项目、增加学生评教的次数,使学生评教结果更加科学,以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实行适度淘汰机制,将学院师资建设成为一支结构合理、充满活力、想做事业且能做成事业的队伍。

2.2.2继续人才引进,根据2016年人才引进计划,学院将会继续引进民族理论方面的人才,积极为民族研究所储备人力资源,同时积极引进副高及以上人才。

2.2.3加强教研活动,进一步提高教研水平。要发挥教研室和科目组负责人的作用,组织教学专题讲座和教学研讨会。本学年的各组教研活动平均每两周不少于1次,要求组内教师全员参与,负责人需要在广泛商议基础上拟定出研讨主题,主要围绕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加强课堂效果等展开研讨,提高教学质量,积极发表学术论文,提高理论研究水平。

2.3加强教风学风建设,优化课堂教学效果,注重教学质量。教学质量的过程控制要更加精细、教师的课堂设计要更加科学、合理,课堂讲授的预期目标、实施过程、授课效果要更为关注,缺一不可。课堂教学的预期目标要具体明确,实施过程要科学严谨、最终效果要优质高效。学院要成立的教风学风建设小组,加强教师课堂教学检查,主要包括教师的备课、授课、辅导答疑等多个教学环节;严格学生课堂纪律情况检查,坚决杜绝无故缺课、迟到、早退现象,端正学生学习态度,培养好的听课和学习习惯;同时以正面宣传教育,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促进教风学风有效好转。改进考务工作,通过考风促学风,进行有效的学籍告勉制度,严把预科生出口质量关,完善预科生的质量评价体系,建立有效的预科生激励机制,给学生一定的压力和动力,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进步的意识

2.4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建设建立全方位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全员参与、全员覆盖,包括院领导、院督导、教务人员对教学运行的监控,通过建立学院微信群等方式,及时通报每日教学运行情况。严格听课制度,学期院领导深入课堂听课不少于6学时,要了解一线教学情况,做好反馈,教学督导听课覆盖面要求达到100%,教务管理人员及专职教师每周听课不少于2学时,由院综合办进行统计并与考核挂钩。督导工作要更加注重监督与指导相结合,督导的方面要更加全面,方式要更加多样化,督导工作对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作用要不断加强,更加注重过程控制,各个教学环节的监督要保障到位,不留遗漏,更加科学、规范与高效。

2.5继续探索分层教学实施办法,加强课程体系建设。针对预科生的特殊性,学生的层次参差不齐的实际,我们需要继续实施分层教学,预科生不同的进口质量也决定了其不同的出口标准,不搞一刀切。要深入研究探讨预科生的课程体系建设,针对不同需求的学生开设不同的课程,增加部分选修课程,最终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预科教学教学质量为分层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学生在通过一到两年的预科学习后能够得到较大的提高,对预科教育教学的满意度要逐年提高、适应未来本科阶段的学习能力要逐步提高。2.6注重科研工作,全面努力提高学院的科研层次和科研水平。民族学院成立十四年来,在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管理、培养中积累了很多成功的经验,具备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研究能力。2016副高及以上职称教师要强化在科研方面的引领和带头作用,论文发表由学院联系有关平台给老师创造有利条件。科研力量要进一步加强,教师参加科研的积极性要有效调动要有明确的科研目标,科研成果的层次要有明显提升。

3以学生管理为抓手,促进预科生全面发展

(1)辅导员要注重学习、促进工作能力与水平提升进一步明确辅导员在预科生培养中的目标和作用,辅导员工作以促进预科生的全面发展为为核心,本学年要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学院辅导员考核指标体系,促进辅导员工作的有力开展。(2)围绕学风建设和教学质量提高,多开展促进学生文化知识的活动和各类学科竞赛。(3)拓宽渠道,充分利用沟通谈话、调查研究、心理咨询、电子信息通讯平台等方式方法关注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给与解决或说明,对学生加以有效引导。(4)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对学生组织的引导,充分调动学生干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干部在学风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中充分发挥模范作用。强化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关注学生中的模范典型作用,发掘学生中的典型事例,包括优秀毕业生的典型事例等,在学生中积极正面引导。(5)探索更为有效的预科学生操行评定办法,严格预科学生结业标准。(6)有效利用班会、主题班会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班会、学习等要每周坚持,学院要进行检查评比,关注效果。在高校民族预科教育越来越受重视的今天,在全国统一会考的大前提下,相信我们的民族预科教育越办越好!

第三篇:新形势下提升县级党校工作水平的思考

新形势下提升县级党校工作水平的思考

【摘要】:近年来,我校大力实施“名师名校”战略,不断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提高后勤保障能力,学校培训轮训质量、科研资政水平进一步提升。同时,在实际工作中,仍存在诸多制约因素。为进一步提升县级党校工作水平,更需从制度和领导层面重视党校教研工作,切实提高师资水平,从严加强党校管理。

【关键词】:县级党校 提升 工作水平思考

2008年,我校正式落实中专体制,升格为副处级单位。几年后,党校建成了新的教学办公楼、学员宿舍楼、图书馆等一批基础设施,配备了现代化教学设备,学校环境、硬件设施得到极大改善。每年举办4-6个主体班,还有各种短训班、专业班,办学能力、水平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高度。同时,在实际工作中,仍存在诸多制约因素。

一、主要问题

作为县级党校教师,教学是中心工作,科研是基础工作,如果党校教师的本职本业完成不好,则将极大地挫败教师的职业荣誉感和自豪感,使之缺乏昂扬斗志、蓬勃朝气,长此以往,将不利于县级党校事业的发展。

1.政治理论水平有待加强。党校教师的来源多元化,有理论功底深厚、基层实践经验丰富的领导干部,有国民教育中的优秀教师,有高校的优秀毕业生,且为了完成承担的各种培训任务,党校尽量配齐各科专业教师,他们来自政治、经济、历史、党建、中文、数学、化学等不同专业,难免有些教师虽然身在党校,却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基本立场、基本方法的掌握不够系统深入,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的学习不够,虽说县级党校教育要培训不同专业人才,要积极适应当地实际,研究解决各种现实问题,但党校教师更应该对党的历史如数家珍,能够熟练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方法进行教学和科研。

2.教学工作重视不够。教学是党校的中心工作。县级党校教学工作首先需要 当地县委的重视,县级党校开班多少是由县委组织部负责具体安排,党校负责协调完成培训任务,基本上没有开班主动权。而且现实情况是,县委对党校教学重视不够,县级党校一般情况下办班是比较少的,不利于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还有浪费公共资源的嫌疑。其次,县级党校自身对教学工作重视不够。县级党校其实是很知道教学工作和名教师的重要性的,他们往往制定了名师培训目标、发展计划、工作措施等,但是,也往往多年来却仍然没有培育出名师名课,说到底还是对教学工作重视不够。一方面是教师教学激励机制不健全,教师多上课与少上课没有太大区别,课上得好与不好都算完成教学任务,上课动力不足。另一方面是对教学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比如我校虽制定了比较严格的课前培训需求调研、课题招标、集体备课、新课试讲、讲稿(课件)检查、课堂考评、课后总结等七项制度。但由于讲稿(课件)检查不严,课堂考评、课后总结落实不力,学校部分教师存在新课试讲工作准备不充分,对试讲批评意见落实不力的情况,没能将每一堂课打磨成精品课。

3.科研工作有待加强。科研是党校的基础性工作。其实我校的科研能力与本市同级党校比起来还是不弱的,曾在省、市科研评比中多次获奖,能在市委党校为同级县委党校作科研先进经验交流。但是,党校的不少教师,对于学校每年规定的科研任务仍然诚惶诚恐,每年能够获奖的也总是几个写作能力强的原班人马,且部分教师获奖等次较低,可见我校科研能力还是有待进一步加强。首先需要加强的是科研室的调研组织力度。学校科研室虽然制定了专门的科研奖励办法,但没有认真组织大家下乡调研,没有主动承接、储备县级科研课题,似乎仅剩下每年收缴科研论文,年终评定科研奖励多少的工作,其应帮助激励教师提高科研能力的职能没有发挥出来。由于科研室不组织教师下基层调研,于是在催交科研论文时,党校教师便会由衷地感叹“今年又没有下乡调研,怎么写得出好文章来啊。”其次是要加强科研成果的转化力度。我校每位教师每年都要向省、市理研会上交一篇科研论文,却仅有少数优秀文章出版,大部分文章上交后便石沉大海、不了了之,并且即使是在市理研会获奖了的文章,也没有能够进一步打磨使之发表出来。再次,要加强科研时间的保障力度。科研工作本是一个需要花费 2 大量时间和精力的事情,党校不少教师岗位职责不明,目标任务繁多,平日里多忙于日常事务性工作,没有充足的时间来搞教研工作,倒把教学科研这一本职工作变成了基本上要靠加班来完成的工作,不利于科研工作的开展。

4.教师成长受限。教师队伍是办好党校的重要支撑。然而,党校环境却使教师成长受限。当今社会,信息千变万化,知识更新的速度日益加快,党校教师要想跟上形势的发展,就必须加快自身知识更新的速度。并且,党校教师需要面对的基层党员领导干部,他们的学历不断提高,往往素质高,能力强,还有丰富的基层实践经验,党校教师若不加强学习,在面对高学历高水平的学员时,自然会有力不从心的本领恐慌、脱离实际的现实问题。而现实却是,党校教师的学习渠道有限,有的教师多年未轮到一次学习机会,更别说挂职锻炼了,自然不利于教师成长。近些年受岗位设置等条件限制,党校教师职称评定受限,教师成长动力不足。比如,从我校的情况来看,虽然我校有一定比例的中高级职称,但由于职称评定受限,低级职称无法正常向上晋升,严重阻碍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5.经费保障不足。县级党校的教学科研经费全来自财政拨款,由于县级财政困难,党校的教学科研经费预算相对较少,保运转都十分困难。因此,没有足够的经费来保障教师进修和业务指导,教师进修和业务指导相关项目难以启动。

二、原因分析

针对县级党校目前面临的问题,我认为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对党校工作重视不够。一是对党校教学工作重视不够。县委虽然重视干部培训工作,但由于各种困难,党校干训工作往往变成了“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工作,于是不少干部没能按照《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要求接受培训,有些干部多年未参加培训。二是对党校科研工作重视不够。《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规定党校“是党委的重要部门”,要“发挥党校在党委和政府决策中的思想库作用”[1]因此,县级党校作为县委的重要部门,务必要“担负着加强党建、推进县城经济发展的重要职责。”[2]要围绕县内外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研究,主动承担县委、县政府的调研任务,为县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和党的建设服务。但现实却是,县委并没有充分 3 利用党校这支有着较高理论水平,大部分能够熟练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师队伍,并没有主动给党校压科研任务。

2.对党校工作要求不严。一是地方党委对党校工作没有太大的要求,没有给党校压大多的教学科研任务。二是党校自己则可能由于上级领导重视不够,党校经费运转不足等原因,便尽量不为难自己人,每年的教研任务基本完成即可,人才强校战略喊喊就好。

3.对本职工作尽责不够。教学科研是党校教师自己的本职工作。党校教师教学任务不多,党校教学工作做多做少、做好做不好没有太大区别,使得不少教师缺乏奋进的动力,对工作尽责不够。也有部分教师由于承担了不少日常事务性工作,难免放纵自己,存在马马虎虎能够完成教学任务就好的思想。

三、提升县级党校工作水平的思考 针对以上问题,我认为:

(一)从制度和领导层面重视党校本职工作。真正做好党校工作离不开顶层设计与总体规划,还要在细节上重视党校本职工作,真正发挥党校“三个阵地,一个熔炉”作用。

1.改进党校体制机制。为了加强党校在干部培训工作中的主动权和积极性,促进党校教学工作的良性发展,提升干训效果,“建议县级党校常务副校长兼任县(市、区)组织部副部长,直接分管干部培训和继续教育工作,主持党校工作”[3],以便更好地完成干训任务。党校为事业单位,党校教师大部分为事业编制,由于编制限制,事业编制教师基本上不可能转到其它单位任公务员,真正属于进得来出不去的干部教师,将终身为党校教学科研服务,所以,还是应该严格按照大中专学校规格及标准,“逐渐削弱党校政务机关属性,增强党校教育科研机构即学校属性,在资格认证、职务评聘、带薪休假、教学科研、学习进修等方面,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教师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的有关待遇标准,使党校教师也切实感受到‘人民教师的光荣’”[3]。如此,才能更好地健全和完善党校岗位职责制度,强化教职工“职责本分”意识,解决党校教师应该干什么、必须干什么、怎样干好党校工作的问题,才不至于丢了本职工作而找不到归属感。

2.重视党校工作。在党校体制机制未改革的情况下,县委应充分认识到“党校事业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发挥党校作用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执政水平的重要保证。”[4]把办好党校、管好党校作为重要的政治责任,从而真正“把党校工作纳入党委整体工作部署和党的建设总体安排”[4],定期研究党校工作,根据要求选派党员干部到党校参加培训,支持党校进行社会调研工作,解决党校改革和发展的重要问题,并进行督促检查。特别是在我国正致力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应用好党校人才,发挥他们培养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干部队伍的责任,并定期给党校科研“压担子”、出调研课题,定时要调研成果。

3.履行好干部培训工作。根据《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2010-2020年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纲要》文件精神,县委和县级党校应全面落实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的战略任务,努力培养造就一支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思想政治保证、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4.加强党性教育。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是党校教学的首要任务,我校在教学安排中充分体现了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的主课地位,各主体班也都设置了专门的“党性教育单元”,可以说是安排了足量的党性教育课程。但是党校党性教育具体应该安排什么课程,没有统一规范,只要课程里有党性教育内容,都可算党性教育课,教师即使对马克思主义、对党史党规、对中央政策、对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没有系统掌握,也可以上党性教育课,如此党性教育,学员又怎么能很好地掌握党的理论。因此,一是应该制定全国党校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教学大纲,加强基础课程、公共课程统编教材建设,比如中央党校可安排2-3门党性教育课为每个主体班的必修党课,各省委、市委党校也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安排1-2门必修党课,既能加强党校党性教育的规范性、权威性,还能加强党校系统的相互联系,让学员充分感受到严肃、正规的党性教育。二是要加强对教师的党性教育,虽然党校教师似乎都能上党性教育课,但不少教师在对马 5 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研究和教学上仍显薄弱。因此,上级党校要加强组织县级党校教师就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行专门培训、轮训,以切实提升党校教师的政治理论水平,使党校教师对党的理论、方针、政策先学先懂,真信真用,作好中央、省市委重大理论和方针的最早学习者、宣传者。

5.加强经费保障。要“重视地方党校基础设施建设和办学经费保障。学员教室、学员宿舍、学员食堂、学员图书馆等设施是党校正常办学必需的基础设施,相关经费由同级财政性资金等途径解决。健全党校经费保障机制,党校办学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统筹考虑。”[4]并且,“党校工作所需经费,列入各级政府财政预算,并随着财政收入的增长而逐步增加,确保党校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和行政后勤等各方面工作的需要。”[1]再次,为强化党校教师教学科研的积极性,区别对待教师课上得多与少、好与不好,科研成果出的多不多、质量好不好的现象,特别需要建立党校教学科研激励机制,做好经费保障,好让党校教师多作为多回报,让党校事业更加欣欣向荣,蓬勃发展。

(二)党校教师要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办学质量是党校安身立命之本。要把质量立校作为党校工作的重要遵循,作为全面提升党校工作水平的一项战略任务。”[4]只有不断提高培训质量,党校才有吸引力,才有权威性。通过党校教育,要着力提升党员领导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增强其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意识,培养其严于律己、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的品格,解决新形势下党员领导干部的能力欠缺、“本领恐慌”问题。

1.打造精品课程。提升教学质量要有教学精品、精品课程是教学质量最集中、最突出的体现。要注重利用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独特优势如精准扶贫、农民产业合作社、大学生村官创业园等资源优势,通过不断提炼总结、升华提高和包装修饰,打造出一批有推广价值、拿得出手、值得本地干部及外地干部来听课学习的精品课程。

2.创新教学规划。要把需求调研作为培训计划生成的必经环节,根据培训对象的不同,要在办班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检查考核等进行有针对性的设置。6 要举办不同对象不同内容的培训班,做到“因材施教”。要扩大培训对象的范围,可根据培训需要把相应的课程送到乡镇村组、田间地头、工作一线、部门科室、企业校园等有需要的地方。要丰富教学内容,如县域经济发展、城镇规划与新农村建设、民俗文化旅游、创建卫生县城、工业产业发展、精准扶贫等都可以列入培训内容。

3.创新教学方法。要突出学员的主体地位。“党校的教学过程,是教员与学员一起研讨理论、研究问题的过程,而不是教员单纯传授知识、讲解理论的过程。”[5]建议每个主体班必须有讲授式、案例式、研讨式、异地体验式教学等比较成熟的教学方法,以充分发挥学员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员带着问题参训,联系实际研讨,不断提升党员干部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调研。虽说县级党校处于基层,但离基层一线还是有一定的距离,因此要有下基层调研的意识和实际行动,才不会在面对来自基层一线的学员时有经验不足、见识不广的恐慌,才不会有写不出好的调研文章的遗憾。并且只有觖民困、分民忧的课才有实践意义,才会受到基层党员干部的欢迎。

5.加强教学管理。为了提升教学质量,还是要实行严格的课前培训需求调研、课题招标、集体备课、新课试讲、讲稿(课件)检查、课堂考评、课后总结等制度,把党校教师的每一堂课打造成优质课,并积极从“优”中创“精”,提升党校的教学水平。

(三)从参政资政的高度做好科研工作。科研工作是最能体现党校智慧的工作,要根据党校工作条例要求,从参政资政的高度做好科研工作。

1.明确科研目标。党校是党委的重要部门,担负着党委和政府决策中的思想库的作用,县级党校要聚焦县委政府中心工作、重大决策部署、社会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及时反映重要思想理论动态,提出有价值的对策建议,发挥好参谋资政作用,争取真正成为县委政府的重要智库。要突出抓好成果转化,为理论创新服务,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为县委政府决策、富民强县服务。

2.加强调查研究。做好科研工作的基础是做好调研工作。要从制度上保证每 7 位教师每年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基层一线调研,只有参与了实践调研才能有所感、有所悟,从而发现问题,进而寻求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3.加强科研合作。县级党校教师由于教师人数较少,规模较小,且受级别的局限,没有专业的教研室,非常不利于教师专业水平的巩固和提高。县级党校虽然不能成立专业教研室,但是科研合作还是必须的,要根据教师所学专业,建立县域经济、哲学政治、民族文化、党史党建等学科分组。组内成员专业相同,利于互学互拼、可以共同下乡调研,能大大提升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和成效。有些人担心共同调研后科研成果的归属问题,其实,即使是共同调研同一个问题或同一种现象,只要大家商谅着从不同角度去揭示解决问题,由于大家不同的理论视角、不同的经历和经验,同一个问题写出不同文章,这本是很正常的事,还能够把某个问题研究的更加细致深入。其次,如果有机会的话,县级基层党校若能够与上级党校教师加强科研合作就会视野更加开阔,理论水平更高,科研成果更丰硕。4.加强科研激励考核机制的建设。科研工作领导机构要不断完善科研激励考核机制,明确科研工作方向、完善科研管理制度,鼓励教师多出科研成果。要明确及保障教师调研的时间和经费。要加强科研管理力度,根据教师职称级别设定科研工作量,以在各大报刊杂志刊登发表科研论文为目标和考核指标,对教师进行年终考核及问责。要加强对青年教师科研工作的帮助,可做一些大的方向性指导,对于他们不太成熟的科研文章,要多提修改意见,促进其不断提高。

(四)切实提高师资水平。《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指出:“队伍建设是党校事业发展的关键”“党校队伍建设的重点是教师队伍建设;要通过制定和实施人才强校战略,造就一批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高素质教学科研人才。”[1] 1.引进优秀人才。要从县委政府各部门引进能满足教学需要、能完成科研文章、有实践工作经验的高层次专家学者。要有长远眼光,从优秀毕业生中引进一批能做教学科研工作的高学历优秀毕业生。要按照专职为主、专兼结合的原则,选聘思想政治素质过硬、实践经验丰富或理论水平较高的优秀领导干部、基层干部、专家学者和先进模范人物等担任兼职教师,充分发挥兼职教师的作用,以便 8 更好地提高党校教学的实践性、丰富性和整体水平。

2.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成长机制。实施党校系统“名师工程”,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要以学科学术带头人为主体,着力培养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的知名教师。要着力完善教师学习进修、实践锻炼、激励竞争、考核评价等培养机制。针对党校教师政治理论知识不扎实、知识陈旧等问题,县级党校应该建立健全教师继续教育机制,保障县级党校教师能够得到基本的继续教育机会,努力创造条件,有计划地选送中青年骨干教师到上级党校和有关高等院校及科研单位进行短期的专业对口脱产进修学习,以不断满足教师的学习需要。为解决党校教师理论联系实际不够这一“老大难”问题,要加强党校与其它党政机关和单位干部的双向交流,推荐党校教师到党政机关或基层挂职锻炼,保量保质组织教师深入社会调查研究,增长他们的见识,提高他们的能力。建立健全教师教学科研成果评比激励机制,对教师教学科研实行多劳多酬,精品课和优质调研文章实行推优奖励,促进教师创先争优。

(五)从严加强党校管理。总书记指出,“各级党校要坚持把从严治党要求和从严治校方针结合起来,坚持严以治校、严以治教、严以治学,把校风建设作为作风建设的重点。”[6]要通过建立完善教师和学员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服务制度,不断提高教师教学、科研的积极性、增强学员学习培训的效果。

1.县委政府应加强对党校教学科研的考核。县委政府每年对党校的考核很多,有计生、卫生、综合绩效、反腐倡廉、综治维稳、小康建设、思想教育等等,但却没有对党校本职教学科研工作的考核,使的党校教师不自觉地忽视了本职教研工作。

2.完善考核激励机制。一是实行多劳多得、优绩优酬政策。县级党校要坚持“高素质、高水平、高报酬”原则,教学比武中的优胜者,科研论文的获奖者、发表出版者、得到县委主要领导肯定或指示性领导批示者,各项教研活动的组织者,都应给予相应的鼓励激励,二是对于完成不了教研任务的教师,要求其加强学习,还不能完成工作者,则要调离工作岗位,3.加强学员管理。对到党校学习培训的党员干部,无论什么身份、什么职务,都 9 要作为学员严格要求、从严管理,引导学员严格遵守学习培训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提高学习的严肃性,规矩性。要加强对学员培训轮训情况的全面考核,把学员的出勤、考试、调研报告、集体活动、党性修养、遵守校规校纪情况作为重要考核内容,建立参训学员档案以备组织部门调取与参考。组织人事部门要把基层党员干部在党校的考核情况将作为干部任职、晋升的重要依据之一。把党校培训情况作为培养、发现、考察、识别干部的重要渠道,在选拔干部时,优先选用经过培训的优秀干部。

4.加强校纪校规及校风建设。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坚持“党校姓党”的政治方向,坚持从严治校,做到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授课有纪律、公开言论守规矩,推动党校教师恪守职业道德,弘扬优良作风,坚持为人师表。让学员感受到到党校不是来玩的,是真来学习的,让学员从“没想到党校老师上课这么认真的感叹”中学习到党校教师的尽业精神。要整合教学资源,建立岗位责任制、把教学、科研、行政、后勤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立起来、严起来。要把党史党章党规党纪教育作为党性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让教师、学员把学习党章、遵守党章、维护党章的规矩意识潜移默化到遵守党校校纪校规中来,建设党校风清气正的学风校风。要激发教师学员昂扬的斗志,鼓励教师多出教研成果,鼓励学员在课题组研究、学员论坛等一系列党校教学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建设党校蓬勃朝气的校风。

【参考文献】

[1]新华社.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N/OL].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http://?appinstall=0,2015-03-10/2016-9-17.

第四篇:提升红色旅游发展质量路径探析

提升红色旅游发展质量路径探析

为进一步提升红色旅游发展质量和效益,确保红色旅游持续健康发展,最近笔者对湖南、四川、贵州红色旅游工作进行了实地调研,发现当前红色旅游发展面临一些亟需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在此提出促进红色旅游发展的“管窥之见”。

一、红色旅游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发展质量不高。重开发、轻保护,重硬件、轻软件现象比较普遍,景区建好后,后续管理服务难以适应游客需求。各地各红色旅游景区积极探索标准化建设,有的从侧重于硬件建设,有的侧重于制度管理,有的侧重于规范服务,都有一定可取之处,但不够科学、全面和系统,参差不齐,目前无标可依、无章可循。红色文化内涵挖掘不足,博物馆、纪念馆“千馆一面”现象比较普遍。红色旅游宣传讲解不够深入,缺乏生动性和感染力。红色旅游与其他旅游融合发展不够,以单一旧址参观模式为主,与其他旅游产品和新业态、新技术结合不够紧密,缺乏对游客需求的关切,多元化体验不足。

二是产业体系不全。从目前情况来看,红色旅游普遍存在市场主体不强,产业链条较短,产业体系不全,旅游商品单一等问题,旅游消费水平整体偏低。特别是红色旅游商品开发设计和生产销售比较滞后,主要表现为档次低、种类少、特色不鲜明,游客兴趣不大。各红色旅游景区接待游客人数

大幅增加了,但过夜游客少,游客人均消费低。贵阳市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反映,该馆免费开放后年均接待游客80万人次,2011年突破100万人次,但都是过路游客,游客参观展览后就走了,根本没办法留住客人消费。

三是场馆秩序不优。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后,因游客太多,出现景区秩序维护难、安全保障压力大、设施设备负荷重、卫生环境恶化等问题。少数游客不遵守排队领票规定,挤队、占位时有发生,一些游客不讲文明,乱扔垃圾、随意践踏花草树木、乱刻乱画、破坏园区设施等现象屡禁不止,一些游客不顾他人感受,参展时高声喧哗。特别是节假日,自驾游车辆过多,游客量超过最大容量,安全隐患增多。大多数红色旅游景区场馆采用传统的扩音器讲解,声音嘈杂,互相干扰,与红色旅游景区应该保持的庄严、肃穆、安静、有序的环境形成强烈反差。

四是经费补贴不足。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后,在接待游客大幅增长的情况下,中央财政核拨的门票预算补贴与管理、运营强度增加、人员新增所需的投入相差较大,并自2008年以来门票预算补贴一直固定不变,运营保障严重不足。有的展馆免费开放前从银行贷款建设,原计划通过门票收入来分期偿还债务,免费开放后失去门票收入,历史遗留债务难以消化。有的展馆保障经费供需矛盾突出,运营入不敷出、举步维艰。

五是人才支撑不力。现有红色旅游景区人员缺乏系统的、专业的培训,人才培养不足,懂规划、开发、建设的人才不足,经营管理人才不足,搞策划宣传促销的人才不足,知识面广、表达准确生动的导游讲解人才培养不足。同时,中西部地区很多红色旅游景区地处比较偏僻的山区,因交通条件、工作环境和福利待遇等因素,招聘不到优秀的管理人员、讲解人员,也留不住人才,员工跳槽频繁,人才流失严重。

二、红色旅游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一)发展模式产业化。红色旅游必须改变“门票经济”发展模式,培育产业要素,拉长产业链条,完善产业体系。要从政策、体制、融资等方面,支持做大做强一批红色旅游产业集团。要以红色旅游景区为核心吸引物,培育“吃、住、行、游、购、娱”旅游要素,开发红色旅游演艺、拓展等新业态,推动红色旅游与生态旅游、民俗旅游、乡村旅游等的融合发展,建设好自驾游露营基地、游客服务中心等配套设施建设,把重点红色旅游区点打造成为一流的旅游服务体验综合体。

(二)景区发展标准化。红色旅游景区开发建设既不同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也不同于国家等级质量景区。部分省(市、区)对红色旅游景区进行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取得了较好成效,一些重点红色旅游景区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景

区标准体系,使每个环节、每个部位都有明确的行动指南。要借鉴吸取各地标准化建设的经验,制定出台全国红色旅游示范景区标准。要以标准化为抓手,对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进行评定挂牌,推动红色旅游景区提升软硬件水平。

(三)场馆建设智能化。目前,大多数红色旅游博物馆、纪念馆讲解采用传统喇叭,嘈杂声大,互相干扰。要鼓励支持博物馆、纪念馆实施无线耳机讲解,营造红色旅游景区庄严、肃穆、安静、有序的参展环境。积极推进红色旅游与现代科技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的结合,大力推动红色旅游信息化,实现数字旅游、智能旅游,支持红色旅游景区采用声、光、电、电影、动漫等新技术、新手段,建设一批智慧型红色旅游景区。

(四)资金投入多元化。要积极破解红色旅游投入不足,以财政为主单一渠道的瓶颈。积极整合相关部门政策、项目和资金,加大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红色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研究建立博物馆、纪念馆经费补贴合理增长机制,解决博物馆、纪念馆运营困难,发展动力不足的问题。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创新投融资方式,拓宽投融资渠道,吸引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红色旅游发展。

(五)队伍建设精干化。实施全国红色旅游培训计划,对红色旅游从业人员分级分类培训,创新培训形式和内容,提升培训效果。大力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和红色旅游资

源丰富的地区发展旅游职业教育,支持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开设与红色旅游相关的课程和专题班。吸收和培养一批红色旅游研究、规划、设计、管理等各方面的人才,建立红色旅游专家库。

(六)机构设置常态化。红色旅游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协调综合部门多,工作点多面广。过去各级红色旅游工作机构都是临时协调机构,在发展初期尚能适应工作要求。但是随着各级社会各界更加重视支持,红色旅游发展进入快车道,各级红色旅游工作机构作为临设机构在职能、人员、经费等方面严重不足。为支持红色旅游发展,在当前对机关行政编制名额控制极其严格的情况下,中央编办专门给全国红色旅游协调小组办公室新增了编制和领导职数。各地要乘势而上,积极推动省(市、区)、重点红色旅游城市设置常态化的红色旅游工作机构,切实做好红色旅游日常工作。

第五篇:基层法院提升案件质量路径探索)

基层法院提升案件质量路径探索

2010-12-15 09:43:58

来源:中新盐城网

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进入“深水区”,利益格局不断调整,社会矛盾大量涌现,人民群众希望通过司法渠道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和愿望日益高涨。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承担着社会矛盾化解主要任务的基层法院要担负起维护公平正义、促进和谐稳定的社会责任,就必须正视社会各界司法需求与基层法院发展水平之间的现实差距,从影响基层法院司法公信度提升的最主要因素即案件质量入手,加强调查研究,加强原因分析,寻求根本突破,实现科学发展。笔者通过对某省人民法庭2009被上级法院发回重审和改判案件的解剖,就影响案件质量的原因、提升案件质量的对策进行了探析,以飨读者。

一、影响基层法院案件质量的消极因素

(一)法官自身因素

1、工作责任心不强。部分案件因计算错误、遗漏证据、漏判诉讼请求被上级法院发回重审或改判,反映了少数审判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办案作风不实,以致在事实和证据的认定方面出现技术性或常识性的低级错误。

2、能动司法意识薄弱。少数审判人员存在消极办案、机械办案的思想,怠于履行释明义务,怠于引导举证质证,怠于依职权调查取证,积极、主动查明案件事实的意识不强,能动履行司法职能的要求落实不到位,导致案件特别是缺席判决的案件事实不清或认定错误。

3、法律功底不扎实。当前,社会生活丰富多彩,规范人们行为的法律法规不断颁布出台,少数审判人员平时不注意业务学习,遇到问题不钻研,凭经验习惯办案,司法能力不能适应工作需求,在举证责任分配、案件事实认定、辨法析理论证、法律法规适用方面的能力不强。

4、司法行为不规范。通过案件评查、分析,发现部分案件被发改,是由于审判人员违反诉讼程序办案,司法行为失范,导致案件被发回。

5、论证说理不透切。法官作出裁判的过程就是对事实作出评判和对法律进行适用的过程,应当彰显法理思辨。但有的裁判文书在说理部分,三言两语、轻描淡写、隔靴搔痒。究其原因,是不敢说、不会说、不能说、不愿说,从而形成释法不到位,说理不入情,难以让当事人服判。

(二)法院管理因素

1、法官职业道德教育不到位。不少案件缘于审判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被发改、少数案件因为程序违法被发改乃至个别案件由于司法行为不廉洁被发改的事实,充分说明基层法院对法官群体的职业道德教育还存在着不足和差距,思想政治工作还存在着盲点和误区,感召、激发法官群体职业尊荣感和社会责任感的思路还不够开阔,举措还不够扎实,成效还不够显著。

2、学习型法院创建不到位。从案件的发改情况来看,一些审判人员的业务水平不高,司法能力不强,胜任现实审判工作勉为其难。这也反映少数法院对法官的司法能力建设不够重视,没有经常性地对审判经验进行总结、提炼,没有系统性地对法官进行业务培训,“学习型”法院的创建工作落实不到位,导致部分审判人员学习缺乏动力和方法,知识更新不快,综合能力不强,一旦遇到案情复杂、法律适用有争议的案件,就容易出现错误判断。

3、定案工作规定执行不到位。发改情况表明,少数法院对该省法院下发的《关于审判案件定案工作的暂行规定》、《关于加强独任审判员监督管理工作的暂行规定》学习不透彻、落实不到位,合议庭、审判长联席会议、部门法官会议、庭长、院长和审判委员会的指导、监督、管理职能发挥不到位,个别案件由承办人自己签发,定案把关存在“不严、不实、不准”的现象。

(三)其他因素

1、案件复杂难以处理。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尚未完善,社会生活处于转型阶段,矛盾纠纷呈现出多元、复杂态势,新类型的疑难复杂案件不断涌向法院,法律作为来源于社会生活调整社会生活的上层建筑,往往或一度会滞后于社会现实生活的发展。而且,与社会生活的多样性相比,法律规定总是相对原则,这就给具体的司法审判工作带来了困难,导致在事实认定、法律适用、利益衡平上出现偏差。

2、合理范围内的认识差异。在本次评查中,也发现有少数案件被发改是由于法律没有明确规定,一、二审出现认识上的差异,且在合理范围之内。如律师费是否属于实现债权费用、违约金调整幅度等。

3、当事人法律意识淡薄。部分当事人法律意识薄弱,举证意识、举证能力不强,甚至故意拖延举证,直到败诉后,在二审阶段才提供证据,造成一审裁判被改变。另外,个别当事人不择手段提供伪证,干扰诉讼秩序,给法官认定事实、辩别真伪带来很大难度;有的甚至采取无理取闹,威胁等手段缠访闹访,给案件的最终裁判施加不当压力。

二、提升基层法院社会公信的对策措施

1、加强思想教育,提升职业道德。思想是行动的指南,行动是思想的延伸。基层法院要将法官职业道德教育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进行部署,将职业道

德教育与勤政、廉政等专项活动相结合,将职业道德教育与日常审判工作相结合,激发法官群体的职业尊荣感,引导法官群体从维护法律尊严、维护法院形象的高度,自觉树立审判工作无小事的思想,端正工作态度、改进工作作风、增强工作责任心。通过经常化、常态化工作,不断提高法官廉洁司法的意识,维护公平正义的意识,为人民司法、为大局服务的意识。

2、强化原因分析,注重总结提高。发改案件在基层法院审理的案件中比例虽然很小,但对法院司法形象的影响却很大,应当引起各级基层法院的高度重视。对该类案件,基层法院要举一反三,发动工作人员认真排查本人、本部门乃至本院在审判工作上的不足和问题,进行梳理、汇总。要针对排查出来的问题,深刻剖析原因,特别要查找在工作责任心和业务能力方面的不足,研究、制定可以避免问题发生的对策措施,建立对审判权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确保取得实效。

3、加强业务学习,提高司法能力。审判工作是一项有着较高专业要求的综合性工作。当前,社会矛盾不断涌现,新的法律法规不断颁布出台,要依法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就必须加强业务学习。为此,基层法院要结合实际制定周密的学习和培训计划,鼓励、引导审判人员将业务学习贯穿审判工作之始终,通过学习不断提高法学理论水平,并在审判工作中予以运用,切实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司法能力,不断提高解决社会矛盾的能力和水平。

4、加强定案管理,建立监督机制。基层法院要认真组织学习王胜俊院长关于创新和加强审判管理的重要讲话精神,严格法院内部管理。要充分发挥院长、庭长的指导、监督和管理职能,加强对独任审判的指导、监督,防止独任审判变成独人审判;要强化合议庭的功能发挥,防止合而不议,流于形式;要充分发挥联席会、审委会的职能作用,用集体智慧解决审判工作中疑点和难点。

5、践行能动司法,实现案件事了。基层法院要认真落实有关能动司法的工作要求,加强诉讼服务中心建设,强化释明权的行使,制度化地开展诉讼指导工作并贯串立案、审判工作的全过程。要落实依职权调查取证、主动查明事实的工作要求,调动审判人员指导当事人举证质证的积极性,加强判前释明,加强判后答疑,及时

了解当事人的思想状况,及时消除当事人的法律疑虑,及时释放当事人的负面情绪,有效减少盲目上诉上访和非理性信访投诉,提高一审服判率,实现案结事了。,6、加强沟通联系,减少案件发改。要建立一审、二审法院定期就上诉案件进行沟通、交流的工作机制,倡导二审法院主动搭建工作平台,牵头规范运作模式,理性对待一审、二审在案件事实、法律适用上存在的合理范围内的认识差异,避免因沟通不及时、交流不畅通而导致案件被发改,在切实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大的同时,依法、理性维护司法活动的严肃性和裁判文书的既判力。

(作者:陈凤泰 工作单位:盐城市亭湖区人民法院)

下载新形势下提升民族高校党校培训质量的路径探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形势下提升民族高校党校培训质量的路径探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新形势下如何提高基层党校教育的质量

    浅谈新形势下如何提高基层党校教育的质量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 (一)基层党校教师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知识水平 党校的教学具有很强的时效性......

    3000高校辅导员网络素养提升路径探析

    高校辅导员网络素养提升路径探析 摘要:随着高校中学生对网络的使用率逐渐增加,培养高校辅导员的网络素质也显得十分重要。辅导员的网络素质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对于网络......

    浅谈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几点思考

    浅谈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几点思考 摘 要:高等学校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其教育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高校能否为社会输送高素质综合型人才。本文从教学工作的关键环节入手,深......

    党校教师提升素质培训学习体会

    有计划地安排党校中青年教研骨干到工作、生产第一线跟班学习、挂职锻炼。另一方面,方法之三:建立党政领导干部和党校教师双向交流的制度。一方面。选择一批有志于从事理论教学......

    新形势下高校管理干部教育培训的思考

    新形势下高校管理干部教育培训的思考高校管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是高校党的干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干部培养、选拔和任用的基础。抓管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对于建立一支与高等......

    新形势下县级党校创新培训工作的探索和实践

    新形势下县级党校创新培训工作的探索和实践 如何全面贯彻落实中央《2010—2020年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纲要》精神,实现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的目的,近年来,山丹县委......

    新形势下提高干部教育培训质量研究

    新形势下提高干部教育培训质量研究 棉城党建网:www.xiexiebang.com 时间:2014-09-01 我们党从胜利走向胜利,干部教育培训发挥了重要作用。善于学习、重视干部教育培训,是我们党......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 提升高校办学质量(共5则)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 提升高校办学质量 《 光明日报 》( 2013年10月30日 13 版) 资料图片 通过实施质量管理体系,重庆文理学院培养出一大批优秀毕业生。2012年,学校2名应届毕业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