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兴隆镇冗讲村贷款发展金银花
关于兴隆镇冗讲村贷款发展金银花、林木及发展
生态养殖的报告
尊敬的安龙县农业银行领导:
一、村基本情况:
冗讲村位于国家级森林公园仙鹤坪自然保护区中心区域,全村耕地面积2121亩、荒山面积3100亩,总面积为5221亩,其中旱地占98%;辖村3个民小组,有农户148户605人。村内居住有汉族、布依、苗、仡佬、彝等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村总人口百分之五十。
为了实现“十二五“建设规划,发展我村经济建设,实现产业发展,根据本村资源禀赋,注重发展特色农业,绿色食品和生态农业,实现农业结构调整,挖掘区域优势产业,繁荣生态种、养业,尽快让本村农户脱贫致富。进10年来,冗讲村在各级党委、政府有关部门的关怀和帮助下,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逐步得到完善。目前,全村农户因地制宜已在石仙公路沿线及仙鹤坪山脚种植金银花示范基地2280亩,植树造林(杉木,梓木两品种为主要发展对象)2500亩,余下面积440余亩面积列为明年金银花陆续种植基地;正在计筹设施之中。
冗讲村每年计划饲养生态(土鸡)鸡最低出栏数3万只。计划发展大牲畜养殖(牛、马)最低出栏数为500头。发展养猪业出栏数1000头。
二、项目背景:
长期以来,我村村民收入主要靠种植传统的玉米和少量水稻,但产量不高,收入少,导致我村不富裕,是典型的贫困一类村。为了早日使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我们一直在拓展思路,寻找我村的致富路。
近几来,我村“两委”多次特邀有关技术人员及政府领导咨询发展道路,对我村耕地及荒山面积进行调研,一致认为:我村适应发展种植、养殖业发展经济项目。随着农业产业结购的调整,广大农户都认识到只有继续发展现在市场上最需要、最紧销的经济资源,才能脱贫致富。于是,我们继续发动广大农户对已种植的2280亩金银花示范基地及已造林的2500亩杉木、梓木树进行认真严格管理,但苦于缺乏周转资金。
三、项目建设有利条件
冗讲村的耕地面积及荒山属土,石山各居一半,年平均气温19摄氏度;年降雨量1640毫米左右,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阳光充足,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矿质丰富,富含多种微量元素,周围无矿工,自然环境无污染,生气植物保护完好,是种植金银花和造林、发展生态养殖业不可多得的理想区域。
我冗讲村民具有较高的种植金银花、造林、发展生态养殖业的积极性,我们将积极参与配合项目实施,镇有金银花、造林、养殖等专业技术人员,这些技术人员长期在基层从事农业技术诸方面的技术推广,更具备金银花、造林、养殖业的丰富经验,种植技术及管理水平较高,科委项目提供技术保障。
四、项目投资概算
1、金银花:2721亩*400元/亩=1088400元。主要涉及全村三个村民组的农户(100户)。
2、造林:2500亩*1600元/亩=400万元,主要涉及全村是那个村民小组的农户(50户)
3、项目投资:108.8400万元+400万元=508.8400万元。
4、项目自筹资金:496550元
5、农行贷款:4591850元
6、养殖生态鸡:30000万只*20元/只=60万元,涉及村民组(10)户。
项目投资:60万元 自筹资金:30万元 农行贷款:30万元
7、大牲畜养殖(牛、马)500头*2000元/头=100万元,涉及村民(25户)。
项目投资100万元 自筹资金50万元 农行贷款50万元
8、生猪养殖:
1000头*1000元/头=100万元,这几农户(20户)。
项目投资:100万元 自筹资金:50万元 农行贷款:50万元
9、项目总投资金
① 金银花、造林两项目:自筹50万元,徐贷款460万元
② 生态养殖:鸡、牛、马、生猪三项目:自筹130万元,徐贷款130万元。
③ 徐贷款总资金590万元。
五、项目收益分析
1、金银花:金银花种植三年后,每亩每年折扣出所有投资科收益3000元,2721亩金银花可为农户增收816万元。
2、造林:杉木、梓木两品种需在八年后有收益,2500亩杉木、梓木两种可为农户增收4081500元。
3、生态养殖土鸡:一年可出栏2次,可为农户增收90万元;
4、生猪养殖:开除成本每年可为农户增收50万元
5、大牲畜养殖:扣除成本每年可为农户增收90万元;
六、结论:
综合上述项目分析,以上项目有点事市场前景好,投资回报高且收益稳定,综合风险小,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兼备、属政府重点扶持项目,缺点是金银花、造林投资回收周期相对较长。适于长线投资。
以上项目农户种植的积极性非常高,但投资也非常高,农户根本无实力投资种植及发展生态养殖业。
为此,特向贵行领导报告,肯盼派员调研、及时发放贷款给我存农户发展上述项目为谢!
当否,请审批
联系电话:***(村主任:王太坤)
***(村副主任:韦祖亮)
***(村支书:韦启忠)
兴隆镇冗讲村民委员会 2011年2月20日
第二篇:镇冗贝村新农村建---房屋立面改造建设实施方案
冗渡镇冗贝村新农村建设---房屋立面改造建设
实 施 方 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加快推进全镇生态文明建设,营造适宜创业发展和生活居住的环境,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县危改办的指引下,按照县委提出的“创建生态文明县,打造册亨绿色品牌”的总体思路,镇党委、政府今年将冗贝村作为新农村建设示范点,为确保工程顺利实施,特制定以下方案。
一、冗贝村的基本情况
冗贝村位于冗渡镇西部,距镇中心所在地8公里,313省道穿腹而过,全村总面积25.6平方公里,共辖16个村民组1019户3931人,是一个以布依、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村。全村现有耕地面积2858亩(田788亩,地2858亩),人均纯收入2320元,有一所村级完小。是一个典型的依靠种植和生态畜牧业为主的贫困村。
2008年,村级整合后,由冗洪村与冗贝村合并整合为冗贝村,给全村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州级与县级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点的整合,一定程度上给全村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促进各村民组的协调拉动发展。2005年以院江小区为主的家庭生态种草养畜和2007年省级科技扶贫种草养羊项目的支撑,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使广大群众在种养殖等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潜在的发展意识。
二、建设示范点的具备条件和理由
(一)基础设施较完善。冗贝村秧凡组位于313省道旁,交通便利,群众居住95%是砖混结构平房,具有特色,多数房屋层面没有粉刷,有利下一步统一样式装饰,房屋建设错落有致,寨子道路
已全部硬化。自然环境美好。秧凡组群众依山而居,山上的树林四季成荫,门前田园风光较好,空气新鲜,气候宜人,是适人居住的好去处。
(三)人文观念好
1、群众意识高,勤劳、淳朴、善良,传统节日保留完好,民族特色还依然留存。
(四)产业发展好
秧凡组凭着自己的勤劳,现共种植核桃和桔梗1200余亩,每年带来20余万元的经济收入,有一定的经济基础。
三、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新农村建设为着手,以村庄环境综合整治为突破口,认真开展生态环境建设工作,切实改善农民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促进社会和谐和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四、建设内容及规模
冗贝村新农村建设---房屋立面改造建设规划范围为冗贝村秧凡组。
房屋屋面建设:以省道313的可视范围内的农户建筑,共有48栋,面积2152.47m。
三、资金预算
房屋立面改造建设
经预算:外墙粉刷2152.47m×60元/m=129148元,外墙漆720 m× 113元/平方=81360元,屋脊410 m×16元/米=6650元,檐口 2 222
2瓦191 m ×25 元/米=4775元,超檐393.33m×600/平方=23.6万元,封檐板等其它木材42103元,合计50万元。
五、资金来源
资金主要来源于:向县危改办申请新农村建设资金50万元。
六、实施步骤
2待资金到位后,于2011年11月开工,2012年3月底竣工。
七、效益
冗贝村新农村建设---房屋立面改造竣工后,布依文化得到保存和更进一步挖掘,布依特色日益彰显,山更绿水更清,空气更加清新,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群众收入提高,思想进一步解放,实现楼房布依特色化,道路交通现代化,生态无害化,庭院生态化,布局规范化,生产、生活科技化。群众在一个环境优美,生态和谐,秩序井然的环境使人民群众的生活更加美好。
冗渡镇人民政府
二〇一一年十一月二日
第三篇:镇村竹编发展报告
XX县XX镇XX村竹芒编产业
发展报告
一、基本状况
XX村位于XX镇西北部,距镇政府9公里。全村共有8个自然村,13个村民小组,共933户3470人。全村耕地面积是1471亩,竹林面积1300多亩。农业以种植水稻、荔枝、龙眼为主,养殖以牛、猪、鸡为主,手工业以竹芒编织业为主。XX村有源远流长的传统民间工艺竹芒编织历史,竹编工艺代代相传。在民国时期,XX开始从事竹芒编织,上世纪80年代初通过镇企办将竹器产品出口,90年代初形成了以荣发工艺厂为龙头的竹编生产基地。2009年全村经济总收入3213万元,竹芒编收入2088万元,竹芒编织从业人员达2800人以上,全村人均纯收5088入元。
二、XX村竹芒编织产业的发展特点
(一)竹林资源丰富,生产成本低。XX村群众有利用山地、河边、路边、屋前屋后种植竹子的习惯。为了加快竹芒编产业的发展,XX镇党委、政府广泛动员群众种竹。目前,XX村主要以种植单竹、毛竹为主,总面积1300多亩。竹子的大面积种植,为竹芒编织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促进了竹芒编织业的蓬勃发展。
(二)劳动力资源丰富,能工巧匠多。XX村竹芒编织工艺历史悠久,世代相传,老少皆通,是当地群众实现创收增收的主要渠道。该村总人口3470人,劳动力资源丰富,全村80%以上的人口都会竹编这门手艺,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三)产品款式多、品种多。XX村竹芒编织以竹、芒、藤、柳、麻为原料,竹为主料,其他为辅。主要成品有竹筛、竹盖、竹篮、插花器、花盆套、盘子、盒子、鱼篓、箩筐、蕉筐、竹椅等。按用途可分为家庭实用类竹器和观赏礼品类竹器。可广泛应用于宾馆酒店,家居生活,家居饰品、园艺花艺,及产品包装等领域,满足人们不同层次的需求。
(四)竹芒编织企业的发展初具规模,成为该村的经济支柱。目前,XX村有竹芒编织加工企业有5家,主要以荣发工艺厂、贵荣工艺制品有限公司、鸿兴竹器厂等企业为龙头。采用“企业+农户+基地”的生产经营形式为主,企业从国外客户中接到订单后,组织农户进行生产,再由企业进行收购、深加工、包装、出口。2009年,全村竹芒编织业产值达2088万元,竹芒编织业已成为该村的支柱产业。
三、XX村竹芒编织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加工技术相对落后,生产效率低。一是农户编织用竹主要以自种竹为主,削竹、磨竹主要用刀具进行加工,很少使用机器,生产效率较低;二是企业用于工艺研究开发的资金过少,产品款式更新周期长,缺乏创新。同时,产品的烘、烤、染,防霉、防蛀都是采用人工方法,天然晒干的方法,技术比较落后,配套设施不能跟上步伐。
(二)品牌意识不强,缺乏核心竞争力。XX竹芒编织产业虽然规模大,但尚缺乏有影响力的知名品牌。群众的品牌意识还不强,加快推进产业标准化生产、加强农产品品牌培育,提高产品市场核心竞争力,还没有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和必然选择。
(三)产品销路单一。一是企业的产品主要是出口东南亚、美国等地,没有产品销往中国内地经济发达的城市。由于只局限于出口创汇,当遇到人民币升值,金融危机等情况时,企业经济效益遭到损失;二是农户自产产品主要在镇内销售,产品销量及价格都较低,不利于产业的发展扩大。
(四)产业化水平低,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弱。虽然XX村有荣发工艺厂、贵荣工艺制品有限公司、鸿兴竹器厂等龙头企业,但总体规模仍偏小,产业化水平低,企业带动能力弱,产品市场开拓能力不强。
四、XX竹芒编织产业发展的一些建议
(一)增加投入,强化扶持。政府部门应着眼解决制约竹芒编织产业发展的资金投入瓶颈,不断强化竹芒编织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撑体系,增加投入,增强竹芒编织产业的发展后劲和活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产业龙头企业培育、新型农民培训、科技入户、新品种推广等项目和资金,要重点向竹芒编织产业发展,提高竹芒编织产业发展能力和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能力。支持鼓励竹芒编织龙头企业通过承贷承还的形势资助竹芒编织农户。引导民间资本和社会资金投向竹芒编织产业发展。
(二)培强产业,做优龙头,创造品牌。通过加强竹芒编织产业的培植力度,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围绕确定本村竹芒编织产业的优势与特色及发展方向,进一步推进落后设备、技术深度调整,加快产业基地建设,打牢产业基础。同时,采取有利有效的综合措施,加快培植竹芒编织龙头企业。围绕竹芒编织产业、产品发展,按照规模大、关联度高、带动力强、利益联接紧密的要求,尽快做大做强一批竹芒编织产业化龙头企业,延伸拉长产业链条,通过“龙头企业+生产基地+合作组织+农户”形式,完善竹芒编织产业发展机制,不断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三)培育农民,完善组织。在竹芒编织产业发展中,应注重培育群众创新意识和品牌意识,让群众认识自我,充分挖掘本村资源优势和发展潜能,努力开发具有本村特色的产品和品牌。围绕竹芒编织这一主导产业,突出以技术创新入户为平台,创新培训形式,丰富培训内容,提高培训效果,积极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竹芒编织业人才。通过成立合作经济组织的形式,着眼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有效规避和降低市场经营风险,大力培育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中介服务组织,加强引导与支持,促其快速发展。通过新型竹芒编织业人才、培育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不断提升素质、优化组织结构,完善竹芒编织产业的生产经营体系。
XX县XX镇XX村委会
2010年11月19日
第四篇:##镇##村发展沼气调研报告
##镇##村发展沼气调研报告
沼气作为一种新能源是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改善农村能源短缺,资源浪费及生态环境恶化,农业发展后劲不足问题的重要举措。##镇##村积极响应旗委的号召,为了进一步加快发展镇##村沼气建设,使其发挥更大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结合本村实际,对发展沼气进行了详细的调研。
一、发展农村沼气建设的必要性
大力开展以沼气是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增加农民收入、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较为实用的有效方法。
1、显示出良好的生态效益。
一是有效地解决了广大农村人畜粪便直接排放造成的污染问题。二是作为优质有机肥的沼液和沼渣的大量使用,减少了农业生产中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降低了农产品中农药和重金属的残留量,为发展无公害农业奠定了基础。沼液具有很强的杀虫效果,可谓“生态农药”。用沼液培育的水果个大、色鲜、味美,具有很强的价格优势。用沼液和沼渣种植的蔬菜产量高,色泽鲜嫩,在市场上很畅销。三是有效地减少了农户烧柴对森林资源的破坏,乱砍滥伐和剃枝削杆现象基本杜绝,森林覆盖率逐年提高。
2、显示出良好的社会效益
一是各地在引导农户建沼气池的同时,把建池与改厕、改圈、改厨相结合,实现了圈厕分离,厨圈分离,有效地改善了农户的生活条件和生活习惯。高效清洁的沼气燃料替代了低效污染的秸杆、不锈钢沼气灶具、沼气饭煲替代了电饭煲、电池炉,节约了电。臭气熏天的敞口粪坑改成了配备沼气热水器的水冲式厕所,蚊蝇满屋的猪圈改成了粪水自流入池的洁净猪圈,彻底改变了农村昔日“煮饭满屋烟,粪水满庭院”的状况。二是有效地保护了农村饮水安全。人畜粪便直接进入密闭的沼气池厌氧发酵后,阻断了污染源和病菌的传播渠道,保证了禽畜的安全生长,改善了农村环境卫生状况,为农民群众提供了良好的生产和生活环境,促进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
3、显示出良好的经济效益
沼气建设上联养殖业,下联种植业,辐射农产品加工业,沼渣、沼液的综合利用,延长了农业产业链,在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民增收致富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据测算,一口8立方米的沼气池,可年产沼气350立方米,既可用作生活燃料,又可用来日常照明,每年减少燃料和电费支出300-400元左右,利用沼渣对农作物进行浇灌、施底肥、追肥,可减少化肥的支出200元左右;利用沼液浸种,可以增加出芽率,提高幼苗抗病、抗虫、抗逆能力,增加粮食产量8%-10%;沼液用于叶面施肥,可有效杀灭虫害,减少农药使用量;开展沼气综合利用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可增收300-400元左右,折算起来,建有沼气池的农户一年可增收800至1000元。为农民增收开辟了广阔的空间。
二、农村发展沼气的有利条件1、1998年德大养鸡在我村落户德大养鸡13户,每年为市场提供12万只肉鸡。鸡粪的处理是一个难题。2003年蒙牛入驻兴安,##村开始发展养牛业,目前养牛户有320户,由最初几十头奶牛发展到如今1210头奶牛,牛粪的大量堆积,对村容村貌及生活环境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随着养殖业的不断扩大,粪便不断的增多对村里环境构成了非常严重的污染。发展沼气就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并且能变废为宝。
2、##村耕地面积7611亩,绝大部分都用于种植玉米,秋天的秸秆可以说是遍地都是,有的用不了的就在地里烧了,即污染了环境又浪费了资源,秸秆也是沼气很好的原料,农村秸秆用于沼气可以节约存放的空间,可以利用这个空间多种一些菜,多植一棵树,美化了庭院是一举多得的事情。当地政府重视沼气建设,推广和管理机构健全,技术先进,为沼气实施和跟踪服务提供有利条件。
三、对策及建议
按照旗委、政府的工作安排,科学规划,强化管理,提高沼气综合利用效益。在规划上一定要有超前意识,既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解决农村污染的问题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当中。按照高起点,有特色,重实际,求实效的原则,统筹协调,整村推进。建沼气池的目的是为了发挥其综合效益。若仅仅只建一口池子,不进行改厕、改圈、改厨,不进行相应的管网的建设,沼气池应有的作用便会大打折扣。因此,一定要把需要与可能把握好,既积极推进,又量力而行,切不可一轰而起,先以村领导先建起到带头示范的作用,不要盲目追求数量与进度,不讲求实际效益。
通过调研,我们深深感到沼气建设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载体,更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的重要途径。在消除农村环境污染,改善农村公共卫生状况,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促进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的过程中,沼气建设具有“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第五篇:XX镇讲严立座谈会发言(XX村)
XX镇“讲、严、立”座谈会发言材料
XX行政村
XX镇自召开“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专题警示教育动员会以来,镇政府各部门工作作风更加务实,各项工作落实更加到位,推动了村里各项工作开展。下面我汇报一些个人的感受和想法。
在政府的执行力方面,政府及各部门的执行力得到增强,各项工作都及时在工作群中布置任务,明确工作要求,反馈工作进度,督促提醒任务时限,保障了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政府各部门的各项工作都及时发布“提示单”,尤其是扶贫工作,近期每周都有“本周工作重点”,周末听取扶贫专干对于工作重点的进展情况汇报,便于各村理清具体任务,逐项进行落实。
政府的服务意识有了进一步提高。政府各部门的工作人员业务素质强,能力水平高,能够不厌其烦地及时解答村里的工作疑问,帮助村里找到解决困难问题的方法,促进了村里工作推进。镇分工干部不怕辛苦,及时到村指导工作,协调解决困难,保障了我村工作开展。农服中心负责人多次到村直接指导农业项目档案资料整理,既确保了村级档案完善,又提高了扶贫专干的业务能力,更反映出政府工作人员极强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
对于未来工作,我认为扶贫工作仍然是重中之重,各项工作
—1— 都与扶贫相关,同时,到2020年的扶贫工作又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未来工作上可以着眼乡村振兴开展扶贫工作,统筹协调全镇资源,重点补足贫困村发展短板,因地制宜规划发展。
几点不成熟的建议:
一是希望更加从实际出发安排工作和考核。“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政府各部门各项工作最终都落在村委,建议各项工作能够统筹兼顾,合理安排,避免村里疲于应付。同时要考虑各村的特殊情况,比如XX村每年的抗旱工作极其繁重,关系全村农作物收成,此时其它工作很可能有所欠缺,推进速度下降,希望政府能够理解。
二是希望政府部门能够进一步提高服务意识和水平,更加深入基层,实地指导工作,帮助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少一些指示批评,多一些指导帮助,将功夫用在平时,把问题化解在日常,比如现在村级档案在各类检查中都是重点,需要在日常工作中完善,避免每到迎检时群里任务满天飞,村里却是无所适从。
三是希望政府能够多换位思考,理解村里工作的难度和各村不同的情况,向上反映实情,政策实施中不搞“一刀切”,加强政策的前瞻性,提高工作的计划性,因地制宜、因村施策,更好发挥政策实效。
以上是一些不成熟的想法,不妥之处,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