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岷县(省政协)专题汇报(2001年4月13日)
立足资源搞开发 围绕特色调结构
——省政协委员视察岷县专题汇报材料
(2001年4月13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委员,同志们:
首先,我谨代表岷县四大班子和44万人民,向以周主席为组长的省政协委员视察组来我县检查指导工作表示热烈地欢迎和衷心地感谢!下面,我就岷县近几年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农民增收及岷县经济发展情况、今后的发展思路作以简要汇报,不妥之处,恳请各位委员提出批评意见。并请周主席及各位委员通过这次视察,对我县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如何加快发展提出指导性的意见和建议。
一、基本情况
岷县位于我省西南部,定西地区南部,地处甘南草原、陇南山地及黄土高原接壤区,全县辖23个乡(镇),389个村(居)委会,总人口44万人,总流域面积357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62.7万亩,人均占有耕地1.5亩,水域面积22万亩,森林面积97万亩,草原面积290万亩。全境海拔2200—3700米,年平均气温5.8℃,无霜期120天,正常年降雨量600毫米左右。岷县地理位臵优越,自古就有“西控青海,南通巴蜀,东去三秦”之说,商贸活跃,是甘肃南部重
要的商品集散地,素有陇上“旱码头”之称。
岷县是革命老区之一,富有光荣的革命历史传统。在民主革命时期,有3000名岷县儿女参加红军,为建立新中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3名岷县籍老革命解放后被授于少将军衔。1935年、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突破“天险腊子口”两次到达岷县,召开了中共中央西北局岷州会议,在岷县成立了甘肃最早的苏维埃政府。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在这里召开过重要军事会议。
岷县是国家和省上重点扶持的贫困县,全县总的特征是:山大沟深耕地少,土地瘠薄质量差,高寒阴湿气候冷,灾害频繁冰雹多。严酷的地理气候条件使这里的粮食生产成为劣势,群众生活长期处于特别贫困状态。但岷县资源丰富潜力大,商流活跃市场多。特殊的地理条件和自然环境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不利的同时,也孕育了丰富的资源。全县主要有五大资源。一是药材资源。盛产当归、红芪、黄芪、党参、大黄、贝母等中药材238种,素有“当归之乡”、“千年药乡”之称,尤以“岷归”驰名中外,被欧洲人誉为“中国妇科人参”,岷县年种植当归、红芪、黄芪、党参等各种中药材20多万亩,是重点外贸产品。二是畜牧业资源。有集中连片草场面积219万亩,草丰水茂,无污染,发展畜牧业,开发畜产品条件得天独厚,年产牛羊皮15万张,年肉类总产
量1.6万多吨,其中尤以黑紫羔羊和蕨麻猪闻名省内外。三是矿产资源。已探明金属、非金属矿30种,矿点、矿化点40多个,其中金、锑、铅、锌、锰、花岗岩、汉白玉、大理石、硅石、泥炭等矿储藏量大,开发前景广阔。四是水力资源。境内有大小常年流水河22条,水能蕴藏量33.5万千瓦,其中黄河最大支流洮河流经岷县境内13个乡(镇)、83.5公里,沿洮河可开发梯级电站5座。五是农副产品资源。盛产洋芋、蚕豆、油料等农副产品和草莓、虫草、沙棘、蕨菜、蕨麻等野生“绿色食品”,开发前景十分可观。
二、全县经济发展情况
近年来,在各级党政组织的关怀支持下,经过历届县委、县政府和全县各族人民的艰苦努力,使岷县经济开始走上了良性发展的路子。特别是“九五”期间,我们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为先导,不断深化对县情的认识,在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五大精神指引下,进一步完善了符合县情和人民意愿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奋斗目标,团结和带领全县各族人民全面贯彻开放带动和“两洋(羊)一药”农村种养业结构调整战略,发展特色经济,培育支柱产业,强化基础建设,狠抓私营经济,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健康、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2000年,全县完成国内生产总值4.95亿元,比“八五”末增长68%,年均增长10.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72亿元,增长51.6%,年均增长8.7%,第二产业增加值1.14亿元,增长2倍,年均增长15.3%,第三产业增加值1.09亿元,增长84%,年均增长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33亿元,增长40.8%,年均增长7.1%;粮食总产量达到9.16万吨,增长53.6%,年均增长8.9%;财政收入由1628万元增加到4207万元,增长2.6倍,年均增长20.9%。三大产业结构由“八五”末的61:19:20调整到55:23:22。
(二)“两洋(羊)一药”特色农业超常规发展,基本解决温饱目标提前实现。“九五”期间,我们在各级党政组织的关怀支持下,立足岷县实际,按照“顺应天时、顺应市场,遵循自然规律、经济规律”的原则,发挥区域比较优势,组织和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大力实施了“两洋(羊)一药”(即种洋芋、养羊、种药材)农业结构调整战略,压夏扩秋种洋芋,压粮扩经种药材,通过政府推动、市场拉动、示范带动、龙头牵动、资金启动,使农村种养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地方特色农业不断发展壮大。通过近年来的大力调整,到2000年全县中药材、洋芋种植面积已达到48万亩,占到全县农作物总播面积的77%,其中:以当归为主的中药材20.8
万亩,户均达2亩;洋芋面积27.2万亩,占全县农作物总播面积的43.6%,粮食作物总播面积的77.1%,户均达3亩,粮经比由“八五”末的8:2调整到6:4,夏秋比由6:4调整到3:7,中药材和洋芋总产量分别达到3.6万吨和40.8万吨;结合牧区开发示范工程的实施,加大资金投入,依靠远山草场和优质牧草繁育基地建设,大力发展以养羊为主的畜牧业,截止去年底,全县规模养殖户累计发展到6710户,饲养量48.1万头(匹、只),羊存栏达到了17.1万只,全县肉类总产量达到1.7万吨,商品率达到了40%,发展畜牧强村2个、畜牧强乡2个,全县畜牧业产值达到11957万元。全县农民人均中药材、洋芋和畜牧业收入分别达到500元、287元和295元,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80%以上。全县农村贫困人口由1995年的20.43万人下降到了0.85万人,贫困面由52.4%下降到2.1%,农民人均纯收入由543元增加到1200元,人均占有粮由153公斤增加到229公斤。农民居住的茅草房全部得到改造。我县在着力培育和发展三大产业中提前一年实现了全县整体基本解决温饱的目标,彻底改写了岷县解决不了吃饭问题的历史。
(三)药材、洋芋、畜牧等传统产业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化初具雏形。为了把药材、洋芋、畜牧等产业真正培育成富民富县的主导和支柱产业,近年来,我们坚持以资源为基
础、以科技为先导、以市场为依托,通过采取县上建园区、各乡建示范点的办法,十分注重农技措施的综合配套和产业全程服务,向科技要效益,收到明显成效,在支柱产业发展上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一是基地建设不断加强。我们根据产业培育和发展的需要,突出名、优、特、新,组装、应用最新药材培育技术及成果,由农业科技人员承包经营,建设了占地1589亩的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区,园区内建成“四位一体”日光节能温室7座、脱毒洋芋网棚10个、引种中药材品种109种、中药材育苗15亩、地膜药材直播示范68亩;文斗乡经过多年的努力,户均药材种植面积达到8亩,已基本实现了耕地药材化、品种多元化;在麻子川乡建成了3000亩洋芋产业全程服务示范园区,通过开展洋芋良种品比试验,大力推广洋芋网棚脱毒种薯繁育、整薯播种、模式化栽培、地膜种植、洋芋晚疫病综合防治等农业科技,并成功试验示范了洋芋机播机收新技术,试播面积1018亩,按照机制创新的要求,基地上的农户通过洋芋种植协会与金大地精淀粉有限责任公司签订了1018吨洋芋购销合同,在全县率先示范了“订单农业”。结合牧区开发示范工程的实施,建设了“高效生态草地牧业示范区”,选育并扩大繁殖了优质牧草岷山红三叶、岷山猫尾草各2000亩,在麻子川乡占扎路等村示范推广牛羊冬季舍饲育肥暖棚69间,已育肥出栏
牛、羊966头(只),产活羔羊125只,纯收入12.5万元,户均收入1500元。二是龙头企业不断壮大。全县已建成了岷海制药厂GMP技术改造项目、岷当生物工程产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金大地精淀粉有限责任公司、畜产品工贸公司、岷州畜产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华兴中药材有限责任公司等一批各具特色的龙头骨干企业,并在全县国民经济发展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2000年,全县中药材、洋芋和畜牧业加工增值达8000万元以上,从中药材、洋芋、畜牧业生产加工领域获得的税收已达1500万元以上,占到全县财政收入的40%左右。三是市场体系不断完善。先后建成了以城关和梅川洋芋、中药材专业市场为主的农贸市场23个,积极鼓励和引导农民进入市场,从事农产品营销,促进了商品流通,提高了农产品商品率,全县中药材出口外销率已达到80%左右,洋芋商品率达到了40%以上,梅川药材市场年交易额达到1500多万元,旺季月成交额达300万元。
(四)非公有制经济蓬勃兴起,城市经济快速发展。“九五”期间,我们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加快对外开放步伐,放手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使全县城市经济出现了跳越式发展的新趋势。2000年,全县乡及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1亿元,比“八五”末增长2.3倍,年均增长18.4%,工业增加值达到3340万元,增长85.7%,年均增
长12.2%,工商企业以提质增效为中心,围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通过采取拍卖出售、售股改制、破产、兼并、托管、租赁承包、组建企业集团等形式,基本完成了全县48户国有(集体)企业的改革改制,工商企业改制面达到100%,使一些濒临倒闭的企业起死回生,一批长期亏损的企业实现扭亏增盈,企业效益明显提高。为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带动城市经济快速发展,我们始终把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放在重要位臵,先后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扶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地方性法规和政策,采取“八不限制,四个放宽,一个简化”的办法,大力引导和发民非公有制经济,使之保持了25%以上的发展速度,截止目前,全县已发展个体工商户8291户、乡镇企业709户、私营企业79户、股份制企业26户,从业人员17156人,从业人员占全县总劳力的10%以上。2000年,全县完成乡镇企业总产值3.1亿元,营业收入2.4亿元,非公制经济共上缴税金780万元,占全县财政收入的18.5%。建成了以岷州商贸城及以建筑建材、洋芋、蔬菜瓜果、煤炭、农副产品等专业市场为中心,农村集贸市场为骨干的城乡市场网络,年市场交易额达到2.1亿元。同时坚持以开放促开发,以开发促发展,多渠道引进资金、项目、人才,先后引进并组建了岷州实业集团、鹿峰金矿、碳化硅厂等一批较大规模的合资、民营企业,促进了中药材、矿产、畜牧和农副产品
等资源的开发利用。
(五)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基础设施明显改善。近年来,随着全县城市和以水、电、路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进一步加大,全县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逐年增长,且投资来源趋向多元化,城乡集体、个体投资增长迅速。“九五”期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2亿元,比“八五”期间增加1.9亿元,增长20倍,先后完成了旧城改造一、二期工程,拓宽改造城区主要街道5条、3.77公里,铺设硬化街道10条、5.74公里,配套实施了城区下水工程及绿化和路灯、卫生等公共设施,建成了岷州商贸城和“岷州大酒店”,城市整体服务功能明显提高;建设了7个农村小城镇及8个“乐民新村”,改建茅草房8935间、13.4万平方米,彻底改善了农村群众的居住条件;建成了8处电力提灌、87台流动柴油机提灌,恢复改建了西川水渠、新建了学中水渠,打小电井350眼,疏通自流灌渠3条、57.6公里,发展灌溉面积15000亩;新建洮河护岸河堤3000米,新增河滩地1650亩;新修防洪河堤8000米、人畜饮水工程50处;新修梯田15.32万亩,实施了东沟流域治理工程,共治理小流域283.33平方公里,完成退耕还林(草)试点面积11700亩;完成造林面积15.22万亩,实施了城区两山绿化工程,全县森林覆盖率由12%提高到12.3%;新建了岷县公用型汽车站和长虹吊桥等11座中小型
桥梁,完成了徐合公路岷县城过境段、茶马公路和国道212线梅川虹桥、火烧沟、老鸦河段及教场过境段改扩建工程,实施了梅堡公路、城马公路改扩建工程,全县村、社通车率分别达到90%、85%;完成110千伏输变电并网工程和刘家浪电厂2#机组扩容改造工程,建成锁龙、砖塔寨、中寨、城关以及工业开发区35千伏输变电站,延伸35千伏线路136公里、10千伏线路600公里,农村用电入村、入户率分别达到81%、79.6%;开通了6000门数字程控电话和无线寻呼及“139”数字移动电话网络,全县23个乡(镇)全部开通了自动电话及传真通讯,有170个村通了自动电话。
(六)对外开放步伐明显加快,招商引资成效显著。近年来,我们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全县上下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不断深化对县情的认识,坚持用“三个有利于”是硬标准,“发展是硬道理”和“改革开放是硬措施”的原则指导工作实践,不断克服怕风险、怕犯错误的意识,树立敢想、敢干、勇于创新、大胆实践的思想;克服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意识,树立无功就是过的思想;克服因循守旧、墨守陈规的意识,树立市场经济、市场竞争的思想观念,在全县上下努力形成“一切围绕经济转,工作围绕发展转,发展围绕变化转”的思维模式和工作方法,不失时机抢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学习和借鉴发达地区 的先进经验,建立了“一门式”服务中心,敞开县门,招贤纳士,招商引资,新建了占地850多亩的岷县乡镇企业工业开发小区,配套完善了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了投资环境,区内已引进建设项目34个,总投资1亿多元,并被列入“全省乡镇企业示范区”。加强了与新疆富蕴、四川苍溪和南部、天津市河东区等友好县(区)的往来,组织参加了兰州、天津、杭州、西安和厦门投资贸易洽谈会等大型招商引资活动,扩大了岷县在外的知名度。“九五”期间,全县共接待国内外客商1262人(次),签订经济技术协作项目26个,已有18个启动实施,为岷县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三、今后一个时期全县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 “十五”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是实现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时期,也是人民生活实现稳定解决温饱,并向小康水平迈进的关键阶段,从全县实际出发,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确定的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五大精神为指针,以西部大开发为契机,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目标,以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强化农业基础,改善生态环境,加速工业发展,加快改革开放,开发区域经济,壮大支柱产业,发展特色经济,培育市场体系,实
现社会生产力、综合经济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再上新台阶。
发展思路是:全面实施开放带动、结构调整、药材立县、水电强县、商贸活县、科教兴县六大发展战略,大抓以水、电、路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以退耕还林(草)为主的生态环境建设,以转移农村劳动力为主的城镇体系和小康村建设,以培育市场体系为主的岷州商贸中心建设等四大建设,着力提升和培育中药材、畜牧、洋芋淀粉、矿产、旅游等五大产业,加速建设“一河两线”经济增长带(一河指洮河沿岸,两线指212国道和306省道岷县过境段),加速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加快农业主导型向工商业主导型转变,努力实现农民增收、职工增收、财政增收三大目标,走出一条具有岷县特色的超常规、跨越式发展路子。
奋斗目标:“十五”末,力争实现“一个目标、两个翻番、四个加快”,即在实现稳定解决温饱的基础上,向小康目标迈进;国内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各翻一番;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工业化进程、城镇化进程和中医药现代化进程。到2005年,全县在稳定解决温饱的基础上,“一河两线”地区率先实现小康;国内生产总值达到9亿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6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500元;财政收入达到8000万元,实现收支静态平衡。到201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九五”末翻一番,全县基本实现小康。
围绕上述目标,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突出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大力实施结构调整战略,努力壮大经济总量。我们要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突出结构调整这条主线,按照调整提高第一产业,加快发展第二产业,着力培育第三产业的基本思路,进一步加大调整力度,推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不断增加经济总量,逐步实现由农业为主导型向工业主导型的战略性转变,力争今年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例调整到50:26:24,到“十五”末达到34:35:31。
1、继续实施“两洋(羊)一药”农业结构调整战略,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走出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农村经济发展路子。按照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总体要求,始终把种养业结构的调整放在首位,大力实施“药材立县”战略和“洋芋工程”,通过建立中药材、洋芋、畜牧业生产基地,使全县洋芋、中药材种植面积分别稳定在30万亩,夏秋作物比达到3:7,粮经比达到4:6;牲畜出栏率、商品率分别达到50%、80%,使牧业产值达到农业总产值的40%以上。
2、依托资源比较优势,突出特色,走以水电资源开发带动矿产冶炼加工业发展的路子。要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以国家产业政策为导向,加大对洮河水能资源梯级开发力度,力争二、三年内引资建设古城、清水电站;依托资
源优势,力争年内完成碳化硅扩建建改造任务。达到年产4000吨设计规模;完成金大地精淀粉公司年产1万吨精淀粉改扩建项目系列产品生产线;新上水泥厂7万吨悬窖技改生产线建设项目,力争近期内使岷海制药厂GMP生产线投产运行,并按照培植优势企业起步、利用优势企业做大求强的发展路子,采取必要的政策倾斜和资金扶持,加快工业资本的原始积累,壮大企业规模,延伸产业链条,达到规模经济要求。使第二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提高到26%以上,“十五”末提高到35%以上。
3、要进一步放手发展第三产业,努力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十五”期间要把发展重点放在健全市场体系,搞活商贸流通,延伸金融、保险服务领域,启动资本市场,发展交通运输、邮电通讯,培育旅游产业等方面,特别是要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抓紧做好计算机网、电信网、广播电视网等“三网”建设规划和启动工作,年内首先实施好县政府上网工程和校园信息化网络建设。同时要注重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我县的传统服务业,提升产业层次和服务水平,力争每年的发展速度保持在3%以上,经过五年努力,使第三产业比重达到30%以上。
(二)着力提升药材、洋芋、畜牧产业,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进程。
要立足药材、洋芋、畜牧业资源,发挥比较优势,走市场带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路子,使其真正成为拉动城乡经济联动的主导产业,彻底改变传统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拉长产业链条,实现富民富县。
一是要加快基地建设步伐。中药材基地建设要按照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原则,以千亩中药材园区建设为龙头,依托科研院所,采用遗传育种、组织培养、工厂化育苗、无公害栽培等先进技术,加快以当归为主的国家级GAP规范化药源基地建设步伐,制定当归GAP规范化技术操作规程,建立当归指纹图谱;洋芋基地建设要以洋芋产业全程服务示范园区为中心,狠抓综合措施配套服务,积极引进,大力推广高淀粉专用薯等洋芋良种,加快洋芋品种升级换代,使全县洋芋良种率达到95%以上,大力推广洋芋机播机收技术,对能够进行机播的川水地区率先实现洋芋生产机械化,继续搞好各项超前试验研究,努力提高洋芋产业的科技含量。畜牧业基地建设要以退耕还林(草)为契机,大力发展草产业,抓好与澳大利亚美尔飞集团公司签订的合作项目的实施,加快草场、畜种改良步伐,全力实施好高效生态草地牧业示范小区建设和万亩岷山红三叶优质牧草基地建设,积极扶持和引导农户大力推行夏季远山草场放牧、冬季暖棚舍饲育肥的饲养模式,加快牛羊圈舍改建步伐,力争
牛羊饲养量、肉产量、出栏率、商品率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使畜牧业产值达到1.5亿元以上,彻底改变传统粗放草地牧业现状。
二是要以推进工业化进程为重点,发展壮大龙头企业。要积极采用生物工程技术、超细化工技术,力争在新中成药开发研制、中间体提取、保健系列品开发、化妆品系列生产上有较大地突破,年内新上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及当归除硫保鲜项目,引进先进生产工艺设备,完成岷当鲜汁嫩肤水、美肤水和美足液生产线建设项目,并完成“岷归”商品注册工作,争取当归外贸出口权,实施品牌营销战略,进一步拓展以“岷归”为主的中药材的市场占有份额;要进一步加大以洋芋淀粉为主的系产品的深度开发,今年,要完成年产5万吨精淀粉生产建设项目的立项审批和资金筹措工作,并力争开工建设。尽快完成洋芋变性淀粉和预糊化淀粉、膨化食品生产线建设等重点加工项目的论证和前期工作,争取早日建成投产;要尽快启动岷州清真肉食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一库三线”,扩大畜产品工贸公司生产规模,开展以牛羊为主的畜产品深精加工,延长产业链条,力争经过3—5年努力,使全县农民人均药材、洋芋和牧业收入达到1800元以上。
三是要着力培育和完善市场体系。要结合城市建设和农
村小城镇建设,在配套完善和规范现有专业市场的同时,力争近期内在县城和梅川建设两处集室内交易、网上交易、储藏、运输为一体的大型中药材交易市场,把岷县建设成全国最大的以当归为主的中药材产地集散中心、价格形成中心和信息发布中心,以完善的市场体系,良好的购销环境,努力扩大销售。与此同时,要通过抓机制创新,大力扶持和培育一批中药材、洋芋和畜产品流通专业户及运销大户,壮大中介组织,今年力争完成8万亩“订单洋芋”任务,并积极探索新的“订单农业”发展模式,扩大“订单农业”实施面积,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三)加速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构筑产业升级制高点。一是要进一步完善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优惠政策,优化发展环境,配套完善开发区基础设施,硬化道路,绿化、美化环境,把工业开发区办成个体私营经济的聚集区,办成产品技术创新、产业提升的科技示范区,办成招商引资、招贤纳士、对外开放的政策优惠保护区。凡符合我县产业政策,具有一定新产品开发和创新能力的投资商都可到工业开发区投资办厂,政府将从土地征用、税收、工商管理、投资安全、融资等方面提供最优惠的政策,通过新产品开发、资本聚集和现代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的运用尽快提升产业层次,提高县域经济的竞争能力,抢占制高点。二是要进一步
深化改革,突出体制创新,多形式放开搞活现有企业。对已改制到位,经营状况好,有发展前途的企业进行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的试点,积极引导向集团化方向发展。对改制不到位的企业,采用“三臵换、一保障”的办法,全部改为民营企业,尽快显现出机制最活、生力最旺、效益最好的新局面。总之,通过采取各种措施,进一步加快私营经济发展,力争经过五年努力,使个体私营经济在二、三产业中的比重达到80%以上。
(四)牢固树立项目发展观,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要继续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摆在突出位臵,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多渠道筹集资金,千方百计抓好以水、电、路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小城镇建设。
1、要按照大中小并举、“三水”齐抓的原则,在抓好西川灌渠改扩建、梅川灌渠建设等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改扩建自流灌渠18条,新建电力提灌站31处,新增、恢复和改善灌溉面积3万亩;新修洮河、叠藏河护岸河堤45.4公里,新增河滩地1.01万亩;新建集雨节灌水窖10000眼;修筑防洪河堤14处、23.2公里;修建人畜饮水工程50处。同时,加快梯田建设和小流域治理步伐,力争“十五”末实现“梯田化县”目标,到2010年水土流失状况得到有效遏制,生态环境实现良性循环。
2、要抓好洮河梯级电站开发建设,实施农网改造和全国水电农村电气化县建设项目,实现城乡电气化和城乡同网同价的目标;建成南川、梅川两个35千伏输变电站,架设35千伏线路80公里,延伸10千伏农电线路300公里,到2003年,使全县100%的村、95%以上的户通电。
3、要加强公路系统建设,重点围绕省道徐合公路、国道212线的改扩建,打通我县南北、东西两个大通道,同时完成城马、梅堡、岷维、闾新、黄川和砖虎公路的改扩建工程,立项建设堡子、梅川两座洮河大桥,改扩建桥梁11座,使全县的县乡道路达到三级标准、乡村道路达到四级标准,100%的村、95%的社通车。同时,要继续配合有关省、市和地区积极做好兰渝铁路立项建设工作;力争212线岷县段改扩建工程早日立项上马。
(五)建设“一河两线”经济增长带,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
针对我县自然条件严酷,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村人口众多,城乡二元分割,农村二三产业发展远远低于全国、全省水平的现状,在全县整体基本解决温饱后,要按照梯级开发的原则,以县城为中心,优先在条件相对较好的洮河沿岸、212国道和306省道沿线,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开发洮河水能资源,吸引和聚集生产要素,加大资金倾斜和政策扶
持力度,使“一河两线”成为促进全县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增长带。
1、要加快县城建设步伐,尽快形成经济增长极,发挥聚集、辐射作用。首先,要按照2—3年撤县建市的定位,高标准、高起点编制好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及实施方案,城市规划面积要达到12平方公里以上,郊区控制面积达到25平方公里以上。搞好广场、绿地、体育场、停车场、公共卫生设施等管理性公用基础设施建设规划。要紧密结合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文化、历史特点,规划建设西川新城区、城关商贸区、南川铁路公寓区、教场休闲娱乐区、河北科教文化区等各具特色的功能区,提高城市建设的特色和品位。其次,要加快城市道路、供排水、绿化、供电、通讯、供暖等基础建设步伐,采取以路带楼、以路带市的办法,构筑布局合理、运转流畅的道路骨架和网络系统,完成城区三条主要道路的改扩建任务,特别是要结合306省道岷县段改扩建工程的实施,高起点、高标准把龙望台至工业开发区道路建成新世纪大道,多方争取资金,依托体育场启动建设文化广场,提高城区的规模和档次。以住宅小区建设为契机,尽快启动西川新城区开工建设。第三,要兴商建市,着力培育市场体系。要进一步发挥岷县旱码头的作用,充分利用其集商流、人流、资金流、能源流、信息流为一体的区域性经济、文化、信息
集散中心的区位优势,把岷县城初步建成市场体系完整、功能齐备、网络畅通的区域性商贸中心。重点要建成六大区域性批发市场和要素市场,八个商贸繁华区(街),五大配套服务系统,要建成一个在全国范围内有影响、档次高、上规模、经营规范、吸纳辐射能力强、年成交额上亿元的岷州中药材产地交易中心。要建成四个在周边地区有影响的年成交额上千万元的粮油专业批发市场、蔬菜瓜果批发市场、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建筑建材专业市场。同时,要着力培育劳动力、技术、房地产、信息、产权、资本等要素市场。结合城市规划和旧城改造,逐步建立岷州风味小吃、洮砚、茶叶、花卉盆景、电子产品、布料批发等六个商业街(区),积极发展超市、连锁店、便利店、专业店、购物中心等新型商业业态,逐步发展社会化物流配送中心、中远期合约交易、期货交易、电子交易等新型营销方式,引导传统商业向现代商业发展。
2、要加快“一河两线”地域小城镇建设步伐,实现农村二、三产业合理聚集及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真正打破城乡二元分割状态,形成城乡经济良性互动。初步设想是:以县城为中心,以212线和306线为主轴,以“点轴状”方式布局小城镇建设,力争在2001年完成梅川、闾井两个乡的撤乡建镇工作。同时,积极争取城郊、西寨、蒲麻、西江、中寨、清水等乡早日撤乡建镇。要抢抓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机遇,千方百计多渠道争取和筹集资金,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妥善解决建设用地,改革现行户籍管理制度。要把引导农村个体私营企业合理聚集、完善农村市场体系、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培育旅游业与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力争到“十五”末,在完成撤县建市的同时,把全县的城镇化水平由目前的10%提高到20%以上,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加快农村二、三产业以及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创造广阔的空间,推进以川带山、以城带乡、城乡联动、协调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
3、要进一步拓宽筹资渠道,通过积极争取国家投资和招商引资相结合的办法,加快启动洮河梯级电站建设,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开发,滚动发展的原则,“十五”期间建成清水、古城两座电站,到2010年建成坎峰、冰桥湾梯级电站,完成总体开发任务。
4、要着力开发和培育旅游产业。要以“两山、两河、两园”开发建设为重点,抢抓机遇,积极争取建设岷代公路省级旅游大通道,在二郎山和洮河、叠藏河沿线修建休闲娱乐场所,争取开通岷县至宕昌哈达铺、迭部腊子口、刘家浪水电厂、红莲寺、闾井草原、沙金自然林区、漳县贵清山、遮阳山一日游和四川九寨沟、甘南拉不楞寺等旅游线路,刺
激消费,拉动经济发展。
(六)加强财源建设,努力增加财政收入。
“十五”期间,全县财源建设的总体思路是:强化以农业为主的基础财源,壮大以工矿企业和龙头企业为主的主体财源,发展以非公有制经济、乡镇企业、第三产业为主的新兴财源,扩张以新上基础建设项目和资源深度开发为主的后续财源,挖掘以零散税收为主的补充财源,真正形成基础稳固、增长有力、后劲充足的财源体系。财源建设的目标是:力争在“十五”末财政收入达到8000万元,实现收支静态平衡,2010年,全县财政收入达到1.5亿元,实现动态平衡;围绕这一思路和目标,一是要坚持走好资源优势─产业优势─经济优势─财政优势的路子,因地制宜,分层次、多渠道地培植财源,形成工业、农业与第三产业协调推进,城乡经济良性互动的新型财源体制。二是要积极推进财政体制改革,坚持推行零基预算和综合财政预算,强化预算约束,不断调整和优化收入支出结构,特别是通过财税改革,把农民负担彻底降下来。三是要坚持以法治税,加强税务队伍廉政建设和素质教育,不断改进和强化税收征管手段,切实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严厉打击各种形式的偷、逃、抗、骗税行为。要继续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收支两条线”的规定,确保非税收入的及时足额入库。四是要加强财政管理,集中财力
办大事。要坚决压缩一般性支出,加强各类专项资金的管理,重点保障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民政救灾、粮食风险基金、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科教兴县战略等方面的资金需要。
(七)按照建设西部大开发与扶贫开发相结合试验示范区的定位要求,加快稳定解决群众温饱并向小康迈进的步伐。
要抢抓国家“三西”建设延长和以工代赈等各类扶贫资金继续加大倾斜的有利时机,进一步巩固扶贫成果,不断改善贫困乡村农业生产生活基本条件。“十五”期间,要下决心集中精力、财力,解决贫困山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力争使全县100%的村通路、通电,解决群众生产生活用水问题,使一些常年居住在滑坡和泥石流严重的山体和沟道险段的贫困户全部搬迁,并有计划、分年度实施“乐民新村”建设,逐步改变贫困村及灾区群众的居住、生活条件。要继续按照“五三二”的扶贫工作思路,紧紧围绕“两洋(羊)一药”,利用扶贫信贷资金,加大对贫困乡村种植中药材、洋芋和畜禽养殖的扶持力度,扩大种植面积,特别是未解决温饱的贫困户,要扩大投资少、见效快的洋芋种植面积,力争户均达到4亩以上,鼓励洋芋淀粉加工龙头企业优先和贫困户签订
产销合同,建立起稳定的产销关系,力争通过在贫困村社建设洋芋种植基地,实施“订单洋芋”,把洋芋产业培育成稳定解决温饱的脱贫产业。对已有一定生产积累、完全解决温饱的农户要以扶贫资金投入为诱导,调用农户积蓄,大面积种植投资大、效益高的中药材,使以当归为主的中药材在扩大面积、提高产量的同时,以优良的品质和品牌占领国内市场,提高农民收入,加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八)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实施开放带动战略。
要积极实施“走出去”的战略,把岷县五大资源优势与外部人才、资金的引入有机的结合起来,实施以资源换技术、以产权换资金、以项目引人才的开放带动战略。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把招商引资、招才引智作为对外开放的重中之重,创造更好的投资创业环境,提供各种发展机遇,依法维护平等的市场秩序,完善配套服务,努力提高招商引资的质量和成功率,切实做到洽谈一批、签约一批、实施一批。一是要建立“一门式”服务中心,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二是进一步配套和完善土地、户籍、融资、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用强有力的政策保护,使外商在岷县安全投资,有钱可赚。要采取压任务带环境,定政策改环境,树形象促环境,抓稳定保环境的办法,努力营造一个“人人
创造环境,处处发展环境,事事营造环境”的对外开放良好氛围。同时,要充分发挥好金融部门在地方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各级各部门、各企业要主动加强同金融部门的联系,力争用足、用活、用好各专业银行的各类贷款,努力拓宽融资渠道,增加资金投入总量,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步伐。
四、需要省上领导帮助解决的问题
1、尽管我县已实现了全县整体基本解决温饱目标,但层次很低,群众家庭积累少、底子薄,加之自然条件严酷,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群众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还很弱,丰年脱贫,灾年返贫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影响着全县整体经济发展速度。为了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帮助农村有一定积累和经济实力的农户开展农副产品的加工、贩运,恳请协调省扶贫等有关部门继续加大对岷县基础设施建设无偿投资和扶贫资金的投入额度。
2、国道212线、省道306线作为我县“东西、南北”两条大通道,多年来由于等级低、路况差,已成为我县经济发展的“瓶颈”,恳请省上领导协调计划、交通等有关部门将国道212线岷县段和省道306线岷县至马坞段列入建设计划,争取早日开工建设。
3、岷县西川水渠始建于60年代,多年来由于年久失修,已无法发挥作用,随着旱情的发展和洮河沿岸川台区发展特
色农业的要求,实施西川灌渠改扩建工程已迫在眉睫,恳请省上领导协调水利部门将岷县西川灌渠改扩建工程列入水利重点项目建设计划,开工实施。
4、我县中药材种植面积大,总产量约3.6万吨,且60%以上出口外销,但由于受外贸出口权限的制约,只能在深圳、广州等沿海城市交易,严重影响了药材价格。为了提高地道药的声誉,增加出口创汇能力,恳请省上协调有关部门帮助岷县取得药材外贸出口权。
各位领导、同志们,以周主席为组长的省政协视察组来我县检查指导工作,既是对我们的关心,也是对我们鞭策和鼓舞,我们要按照周主席的要求,进一步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全县经济快速发展,为实现“十五”奋斗目标而不懈努力!
谢谢大家!
第二篇:省政协调研汇报(定稿)
汇 报 提 纲 中共黑河市爱辉区委员会 黑河市爱辉区人民政府(2012年3月13日)
尊敬的郭主席,省委调研组各位领导:
首先,我代表爱辉区四大班子对省委政协工作会议第五调研组来我区视察指导工作,表示热烈欢迎。
爱辉区是黑河市委、市政府所在地,也是黑河市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北与大兴安岭呼玛县接壤,南和西与孙吴县、嫩江县毗邻,东隔黑龙江与俄罗斯布拉戈维申斯克市相望。面积14446平方公里,辖3镇8乡4个街道办事处和16个国有农林牧场,总人口21万,有汉、满、回、达斡尔和鄂伦春等26个民族。历史悠久。从周王朝起就归中央王朝管辖,1683年清政府于江东设臵了黑龙江将军衙门,1945年东北光复建立瑷珲县民主政府,1980年国务院批准成立黑河市,1993年“两撤两建”原黑河市改为爱辉区(县级),原黑河地区改为黑河市(地级)。区位独特。爱辉区与黑河市同处一地,具有依市兴区、以城带区的独特区位优势。边境线184.3公里,占全市边境线1/2以上,口岸优势明显,对俄贸易和交流日益频繁,是对俄旅贸的重要窗口。幅员辽阔。辖区东西最长距离130公里、南北最大跨距174公里,辖区面积居全市第三、全省第四。耕地面积170万亩,农村人均耕地29.8亩,是重要的商品粮和大豆生产基地。资源富集。发现矿藏69种,探明煤炭储量11亿吨、黄 金储量100吨。年均风速6-9米/秒,可利用小时数达2500小时以上,风力发电总装机45万千瓦以上。有大小河流60余条,湖泊180余个,水能理论蕴藏量年均38.7万千瓦。物种丰富。地跨大小兴安岭,特殊的地理位臵和气候条件,造就了动植物资源的多样性,有红松、都柿等野生植物360余种,有紫貂、棕熊等野生动物80余种。生态良好。有林地经营总面积120万公顷,是全省最大的地方国有林区,占全省的1/
5、全市的1/3。森林覆盖率70.1%,居全市第一。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处、省级自然保护区3处。全年优良天气359天以上。瑷珲古城、鄂伦春民俗、卧牛湖等景区独具特色。发展迅速。五年间,地区生产总值翻了一番;固定资产投资翻了两番多;2011年,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3.2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3.8亿美元,分别为2006年的7.7倍和7倍。主要经济指标均保持平稳高速增长,连续五年在全市主要责任指标考核中列优秀等次。
2006年2月,中央下发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省委迅速贯彻,于9月下发了《中共黑龙江省委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的实施意见》,爱辉区委从推进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民主政治建设的高度出发,认真贯彻落实两个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对政协工作的领导,全力支持政协履行职能,着力构建“党委重视、政府支持、社会配合”的工作格局,政协组织在全区各项建设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一、加强学习,切实提高对加强新时期人民政协工作的认识 中共中央《意见》,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就加强人民政协工作作出的一项重要战 略部署,是指导新世纪新阶段人民政协事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区委坚持把学习贯彻中共中央《意见》和黑龙江省委《实施意见》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来抓,六年来,区委常委会专题研究学习贯彻落实两个《意见》3次,组织区委理论中心组专项学习7次,组织新时期人民政协工作专项讨论4次,副处级以上的领导干部撰写体会文章54篇。同时,将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各项指示和省委关于加强新时期人民政协工作的决定,印发给副处级以上的领导干部,明确要求结合我区实际情况进行自学。通过学习,使区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进一步认识人民政协组织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提高了进一步强化领导,支持政协组织更好地开展工作、履行职能的自觉性。采取以会代训、开展政协工作专题讲座等形式,进一步明确了做好人民政协工作是全党全社会共同责任的认识,提高了各级党委、区直各部门领导班子对新时期政协工作的认识,进而在工作中自觉地、主动地支持政协工作,接受政协民主监督。在实践中,政协工作得到深入开展,政协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政协的影响力不断扩大,政协的地位得到不断提升,为爱辉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得到全区广大干部群众的认可和好评。
二、创造条件,切实让政协组织以有为谋求有位
几年来,我们坚持充分发挥政协组织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中的职能作用,让政协组织在事业上有舞台、在社会上有地位、在工作上有保障。区委常委会议坚持每年定期听取政协工作汇报,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除了保持 与政协的经常性交流沟通外,还专门确定由区委常务副书记、政府常务副区长负责区委、区政府联系政协工作。切实把政协工作列入区委重要议事日程,我们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在四大班子中实施了链式分工,给政协出题目,压担子,为政协组织发挥优势和作用创造条件。一是发挥政协组织位置超脱的优势,积极推进国家级卫生城创建工作。创建国家级卫生城是全区的一项重点工作,更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政协组织位臵超脱,虑事长远,工作务实,经区委常委会研究决定,由区委书记担任国家级卫生城创建专项推进领导小组组长,政协主席担任推进领导小组副组长,负责具体工作。区政协召集相关人员,针对全区创卫工作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提出了近期目标和长期建设卫生城具体工作任务,为全区创卫工作奠定了基础。同时,政协主席亲自带队,于2010年3月15日赴我省唯一的地(市)级国家卫生城市大庆学习考察,撰写了《关于赴大庆学习考察创建国家卫生城工作的报告》,并向区委常委会做了专题汇报,为我区创卫工作提供了智力支持和成熟经验。二是发挥政协组织联系广泛的优势,积极促进全区招商引资和对外交流工作开展。区委按照“创新招商方式,拓宽招商渠道,扩大招商范围”的要求,充分发挥政协组织联系广泛、渠道畅通、广交各界的优势,积极引导政协组织和政协委员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广泛宣传推介爱辉区资源优势、区位优势、政策优势,积极为我区引进资金、技术、人才牵线搭桥,通过“以商招商,以情招商”,动员有实力的投资者来爱辉区投资兴业。2007年,区政协邀请东光县企业考察团来我区考察,并组织发改局、招商局、矿产资源办等单位与 考察团开展对接,召开专门会议,介绍区情、推介项目、宣传政策。通过宣传推介,考察团非常看好我区的口岸优势,经过区政协积极运作,昭和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在我区注册,该公司当年就完成过货额1000余万元。引导政协组织发挥桥梁纽带作用,进一步加强对外交流交往,五年来共接待全国各地县(市)区级政协考察团组26批300余人次,并组织了部分政协委员赴内蒙古、吉林等地学习考察交流,提高了爱辉区知名度。三是发挥政协组织人才智力优势,积极为政协组织参与全区中心工作创造条件。充分发挥政协组织的职能作用和智力优势,在包乡包村、森林防火、扶贫解困、社会综治等多项工作中,交任务、压担子,使政协组织通过深入的社会实践,了解社情民意,更好地履行职能,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保持社会稳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坚持每年都安排政协领导带队,部分政协委员参与,带着专题赴外省市进行调研,为区委、政府决策提供参考。2008年,按照爱辉区打造“五区四线”旅游产业布局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加强精品景区景点建设,区委指派一名区政协副主席带领有关乡镇及旅游局、民族宗教局等单位领导和部分政协委员,赴内蒙古呼伦贝尔考察少数民族旅游经济发展情况,并撰写了《促进我区民俗旅游发展的调查报告》,进一步丰富了我区少数民族旅游经济的发展思路,为我区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智力支撑。2009年,区委研究决定由政协主席负责推进幸福中心学校改扩建、第二中学艺体化综合楼建设和万棵果树进社区工程,目前,这三项工作都已圆满完成。特别是万棵果树进社区工程,三年累计绿化小区104个,绿化面积10.69万平方米,有效地改善了人居环境,为黑河市“三优”文明城创建增添了亮点。在包乡包村工作中,政协包扶较远的山区少数民族乡镇——新生鄂伦春民族乡,该乡属于高火险区。在森防期内,政协主动靠前、积极作为,主席、副主席亲自下乡检查,科级干部驻乡驻村指导,已经连续12个防期没有发生森林火灾。在包森防、保稳定的同时,政协还积极帮助谋划发展,多次召开主席办公会议和部门协调会议,帮助新生乡制订旅游景区发展规划,研究新生乡鄂伦春族下山定居60周年迎庆工作,协调、争取项目和资金,2011年投入780万元,完成了鄂伦春族景观大门、漂流码头、垃圾处理厂等6项工程建设。
三、高度重视,切实为政协组织履行三大职能提供政治保障 政治协商“三在前、三在先”,民主监督“三通报、三倾听”,参政议政“三提供、三主动”,是加强政协履行职能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的科学总结。几年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的工作要求,进一步围绕区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突出强调“六个三”原则的贯彻实施,有力地保证了政协工作的顺利开展。一是坚持政治协商“三在前、三在先”制度。工作中,我们坚持在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及事关人民生活的重大决策时先协商后决定;坚持对重要人事安排,包括人大、政府、政协的人事安排先协商后决定;坚持在制定关系地方全局的重要政策时先协商后通过。在重点工作、重大决策和干部任用等问题上,每次都提前征求政协领导的意见,广泛组织政治协商,自觉接受民主监督。在历次全委会报告、政府工作报告正式定稿之前,都广泛征求政协委员的意见,认真修改后再提交区委全会或人大会议讨论通过。此外,在出台加快区域经济发 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等重要实施意见和方案时,不仅广泛征求基层和相关部门的意见,还特别注重征求政协委员的意见,确保得到最广泛的认可。2010年制定《爱辉区十二五规划纲要》、2011年制定《爱辉区三年民生规划》时,都先后召开了政协常委、部分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代表人士座谈会进行协商讨论,对政协组织提出的合理化意见和建议进行充分吸纳,保证了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二是坚持民主监督“三通报、三倾听”制度。对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履行职责、遵纪守法、廉政建设等方面的情况,及时向政协组织通报,认真听取政协组织的意见和建议;提高政协专委会监督职能,党委和组织部门开展的领导干部民主推荐和测评等工作,吸纳政协各专委会主任参与。对委员的提案、建议和举报,要求有关部门按照规定通报相关情况,并在认真听取政协委员的意见和建议后,及时办理反馈;对政协组织召开的全体委员会议、常委会议及专题协商座谈会议,区委、政府等领导都按时参加会议,并在会议上向政协委员通报有关工作进展情况,面对面倾听政协委员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近年来,区委坚持组织委员参加每年开展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大检查和执法监督检查,对检查中政协委员发现的问题和提出的建议,及时进行整改,充分发挥了政协委员的民主监督作用。安排区政协组织委员对政府职能部门、窗口单位进行民主测评,组织民主监督员和委员参加聘用单位召开的监督员会议和法、检两院召开的公开庭审观摩、个案检委会议,及时提出意见和建议,直接进行监督,促进了民主监督的深入开展。三是坚持参政议政“三提供、三主动”制度。完善了邀 请政协主要领导列席区委常委会、人大常委会议、区政府常务会和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代表列席区委、区政府召开的有关会议机制,使政协组织和政协委员及时了解区委、区政府的工作意图,广泛参与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的商讨和研究,充分发挥政协组织和政协委员参政议政、建言献策的积极作用。为了使政协能够及时掌握全区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发展形势和趋向,我们积极创造条件,保证政协组织围绕区委和政府中心工作,向区委、政府提供决策的事实和政策依据,反映政策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2009年起,每年区委都邀请政协组织全体委员对全区重点项目建设进展情况进行了视察,各有关部门主动提供车辆、安排食宿,并精心准备项目建设进展情况、市场前景、项目效益分析等相关资料,保证了视察工作的顺利进行,也进一步增强了委员们的参政意识,促进了政协工作方式方法的创新。采取召开听证会、评议会、协商会等形式,广泛听取政协委员对区委和政府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努力创造政协委员参政议政的机会。五年来,政协委员共撰写提案201件,通过审查立案113件,为了保证提案的督办落实,我们坚持实行区委办、政府办、政协办“三办”联合会议制度,经过“三办”的督办落实,95%的建议已在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决策中得到体现,提案的办结率、委员满意和基本满意率均达100%,赢得了广大委员和各界群众的信赖和拥护。
四、党政联手,认真解决政协组织建设面临的实际困难近年来,我们在工作中始终坚持充分信任政协、大力支持政协、关心照顾政协,努力解决政协组织建设发展中面临的实际问题。一 是配强了政协领导班子。为了切实加强政协领导班子建设,2011年在政协换届工作中,区委积极提拔工作经验丰富、组织领导能力强的区委常委、区纪检委书记赵伟同志担任政协主席,又将优秀的非党干部区财政局副局长刘海波同志推荐到区政协副主席职位。目前,政协领导班子成员4名,一正三副,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党派结构合理,其中中共党员2名、非中共党员2名,研究生学历1名、大学学历3名。二是重视政协机关干部的培养和使用。近年来,区委加大了政协干部交流提拔工作力度。在加强政协优秀年轻干部培养提拔的基础上,把工作成绩突出、经验丰富的其它部门的中层干部充实到政协机关,扩大了干部交流工作,充分调动了政协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去年,政协一名科级干部交流到经济部门担任主要领导,换届时一位副主席转任人大副主任。2008年至今共提拔或交流重用政协干部8名,从主干线选拔经验丰富、政绩突出、年富力强的优秀中层领导干部5名,充实到政协机关。目前,政协机关内部干部都具备副科级以上级别。4名专委会主任中,有2名是从乡镇党委书记岗位直接到政协任职,他们具有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与广大人民群众接触广泛,了解社情民意,为政协视察调研、议政建言等工作的深入开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三是努力改善政协工作条件。为了方便政协组织开展工作、履行职能,我们坚持克服财政困难,优先保障政协经费需求,改善政协办公环境,提高政协工作条件,五年来累计安排各项费用320万元。2009年,安排20余万元为政协维修了办公楼,更换了部分办公设备。每年区财政都将政协经费列入专项,保证政协工作经费需要。先后为政协更换了公务用 车,配备了两台本田轿车和一台丰田吉普。提高政协委员视察经费,从2006年至今,由每人每年80元提高到每人每年1000元,在全市各县市区中标准最高,极大地调动了委员们视察调研、关注民生、建言献策的工作积极性。四是提高政协组织和政协委员履职水平。针对部分政协委员履职能力不强的实际,区委在加强理论宣传的同时,坚持每年定期举办政协机关干部和政协委员培训班。邀请市委党校和市委宣讲团专家教授,就新时期政协统战理论进行讲解,不断提高政协委员和统战工作者的理论水平和素质进行专题讲座,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五、贯彻落实《意见》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 几年来,我们积极顺应客观发展形势,按照中央、省市的安排部署,不断加强和改进新时期的人民政协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政协工作推向深入的同时,也遇到了一些情况和问题。一是极少数基层单位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重要指示不够广泛和深入,对新形势下加强政协工作的意义认识还不到位,为政协组织履行职能、发挥作用提供的舞台和创造的条件还不够完备。二是有的委员参政议政积极性不高,参政议政成果转化不够理想。三是个别部门在办理政协提案、委员建议等工作中“重答复、轻落实”的问题依然不同程度的存在。
六、进一步加强政协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结合政协工作实际,提出如下建议:
(一)建议把是否重视政协工作纳入党政领导的政绩考核。一个地方政治协商是否活跃,政协委员作用发挥如何,是党执政能力 的一个标志。建议把是否重视支持政协工作和政协议案、提案及其它建议、意见的办理情况,纳入党政领导的政绩考核体系,作为检验各级党委、政府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和考核评价、选拔使用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
(二)建议加强县级政协网站的建设、管理和应用。政协网站是政协工作宣传的窗口,也是政协委员活动的宣传阵地。建议省政协加强专业指导,统一规划、规范标准,地方政府加大资金支持,服从需要、循序推进,共同推动基层政协网站建设,充分利用网站平台强化各界委员的联系,强化政协办公室和委员们的联系,推动政协信息处理进入快车道。网络监督是新时期的重要监督手段,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强烈的时代特征。建议积极探索网络监督的新形式和新方法,支持鼓励政协委员开通微博听取民声。
(三)建议省政协定期开展专项调研,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把脉。省政协组织人才荟集,委员中有大量的行业专家和学者,具有基层政协无法比拟的智力优势。建议省政协充分发挥人才智力层次高的优势,搭建交流平台,定期向基层征求意见,每年从中选择几个重点课题,到地方开展专项调研。当前,我区致力于发展云计算产业、谋划大小兴安岭生命健康产业、推进中小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面临着很多问题、困惑和挑战,希望省政协调研组能够来爱辉区开展专题调研,为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把脉。
第三篇:省政协到小学调研汇报材料
省政协关于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工作的调研汇报
校长:XXX
一、校长基本情况:XXX,XXXX年X月出生,现年XX周岁。XX年X月参加教育工作,至今教龄XX周年。本科学历,副高职称。自参加工作至今,有 年班主任工作经历,任教导主任 年,副校长 年,XX年X月,被XX教育局任命为XX镇中心校校长,至今也已经X个年头了。在这X年间,我校的各项工作都有长足的发展:教学条件得到根本性的改善,XXX年我县第一所农村小学教学楼投入使用,从此我们有计划改善教师办公条件和学生的学习环境,现在我校无论是中心校还是村级小学,学生使用的都是标准的升降式的学生桌椅,班班配置了多媒体、实物投影仪。教师都用上了新办公桌椅,各楼层都有无线网络,教师随时随地都可以上网备课,享受现代化教学资源。教学成绩显著提高。从我县组织的竞赛和质量检测的成绩看,我校学生合格率100%,总体排名全县第X,在局组织的期末抽考中,我校六年双科合格率100%,优秀率58.9%,我校学生整体素质在逐步提高。幼儿教育工作发展迅速,为全镇幼儿提供了均等的受教育机会,XX年我校幼儿园被评为松原市示范园,XX年又投资XX万元进一步改善幼儿办园条件,向省级示范园努力。安全工作常抓不懈,尤其是校车管理,我校的管理模式达到了预想的运行效果,XX年吉林省公安厅副厅长XX就校车管理工作专程到我校视察,XX年吉林省教育厅安全保卫处处长等一行10余人的检查,XX年吉林省政协主席XXX、吉林省政协副主席XXX、教育厅领导、省公安厅领导、省交警总队总长XX、副总长XX、XX市委书记XXX、市长XXX等领导对我校的校车管理模式”给予了高度评价,《吉林日报》《松原晨报》等省市县等多家媒体以校车管理为报道题材,以《平安上学路》等题目多次报道我校的校车管理方法。XX县县委书记XXX也多次来校指导,副县长XXX还为学校编写的《校车安全管理手册》题写序言。XX年XX月XX日,我校被评为吉林省“交通安全文明示范校”,校长XXX被评为吉林省“百名对学校交通安全教育工作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小学校长”;XXXX年X月,又被吉林省交通安全委员会评为“吉林省文明交通安全示范校”。
二、教师队伍建设基本情况
1、教师队伍现状:
我校在岗教师90人,学历结构:本科学历42人,本科学历占46.7%,专科学历31人,占34.4。专任教师的本科率达到93.7%。尤其是2011年9月到2013年9月,这三年期间,我校补充特岗教师22人,给我校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为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师资保障。
教师年龄结构:35周岁27人,36—45岁27人,46—49岁14人,50岁以上22人。教师年龄结构比较均衡、合理。
骨干教师队伍建设:我校有特级教师1人,骨干1人,市级骨干教师8人,县级骨干教师7人。
2、教师队伍建设:
面对如此优越的教师队伍,我们不自满,为提高新教师的施教能力,我们坚持固本强基,全面提升队伍素质;结合松原市的“一德三新”工程,做好我校国培、县培和校级三级培训。在校本培训中,我校连续三年实施了特岗教师岗前培训,探索了较适用的特岗教师三维培养模式。即:岗前“三维培训”,岗上“三维培养”,教师个体“三维发展”。2014年在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素质方面我们做的第二项工作是制定和布置了我校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讨工作,此项工作我们开展了两项活动:一项是开展了全员教师课堂教学模式评选,在此次评选中我们看到了我校推广使用XXX老师构建的数学概念教学“三维”高效教学模式和XXX老师构建的语文阅读教学“四读三悟”教学模式的使用成果,更欣喜的是XXX老师按照局XXX年“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系列研讨暨教学百花奖竞赛活动”方案中确立的数学研讨内容为:数与代数的要求,正在探索、构建凸显计算教学的算法多样化、算法最优化、算法个性化的“三维”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特岗教师XXX的小学英语《一线三标五步》教学模式,这个模式令我们眼前一亮,这个模式以学生发展为主线,以三维目标为着眼点,以五个步骤为教学流程,既有理论高度,又具备可操作性。另一项是我们制定和下发了《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研讨暨教学百花奖评比活动方案》,各分校正在按方案有计划的实施中。第三项工作是为提高任课教师的整体水平,强化反思意识,中心校要求任课教师做好三个反思:一个是每节课要写一个简单的反思,体现在教案的教学后记上,第二个反思是每一单元要系统的总结本单元的教学得失,要有高度和探索价值或借鉴意义,第三个反思是任课教师每学年至少参加一项科研课题论文,至少写出一片高质量的读书心得、教学反思或教学论文,并将相应的材料存入教师业务档案。
3、上级培训
2010年,我校高效利用教师互联网进行教师远程培训,我校参加培训班主任22人,占班主任总数的79%,也就是说除了XX、XX不具备上网条件的以外,都参加了远程培训,参加远程教育技术培训15人。2011年我校参加国培计划远程教育技术培训22人,教育技能培训13人,百分之百的完成了上级分配的培训指标,教师参培意识强,效果好。2012年,我校参加培教师29人,又一次百分之百的完成了上级分配的培训指标。2013年我校参加国培31人,8人被评为优秀学员,校长、副校长都参加了网络培训,培训合格。这4年我校教师参培意识强,效果好。业务领导克服了时间紧、工作忙的困难,及时顶替了没有网络学习条件的老师,在XXX主任的细致指导和及时督促下,我校参加网培的教师整体成绩优异:参培教师132人次,任课教师参培率100%,合格率达到100%,XXXXXX等人19次获得国家级优秀学员,占我校参培教师的10.1%,远远高出国家5%的评选比例,并有XXXX三人次被评为国家级培训先进个人。
我们一直珍惜外出培训机会,支持教师走出去更新教育理念,提高执教技能。无论是进修学校举办的研讨活动,还是相关部门开展的教育教研活动,学校都派相应的领导、教师参加。2012年,我们派出的省、市级培训的有XXXXXXXX等12人次,县级全员培训两次,业务活动83人次。在培训中XXX被评为吉林省基础教育校本科研骨干,XXXXXX被评为国培转岗、置换教师优秀学员等等。
我校全面落实了4583计划,组织教师参加“三新一德”的培训学习,使全体教师在师德修养、专业素质、理论水平、教育观念、教学能力等方面都有所提高。还利用我校现有条件,每学年开展一次全体教师的计算机培训,提高教师使用计算机能力,使教师在课堂能够很好的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活动,并且还要求教师参加学历提高学习及新课程理论学习,为更好的驾驭新教材、提高教育教学奠定基础。
关于优质学校帮扶和县域校长、教师交流等事宜,本校没有相应的项目,不再赘述。
2014年9月2日
第四篇:柴河村省政协调研汇报(定稿)1
汉滨区茨沟镇柴河村情况汇报
尊敬的李主席,各位领导,各位委员:
大家上午好!热烈欢迎大家来到汉滨区北大门,美丽的茨沟镇,深入到柴河村开展“三问三解”活动,调研、指导工作,下面,我将全村情况向各位领导作以简要汇报。
一、基本情况
茨沟镇柴河村位于茨沟镇东南部,距中心集镇4公里,是由原柴河村和谭沈村合并而成。现全村总面积9.7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100亩,其中水田120亩,辖17个村民小组,310户,1426人。有党员29名(其中女性一名),平均年龄40岁左右。换届后,村级“三委”班子共由8人组成,平均年龄41岁,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全村主导产业主要以烤烟、畜牧、劳务输出为主,2011年人均纯收入3823元。
二、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在三问三解活动中,我们通过建立民情档案卡,发放入户调查表,在镇包片领导及驻村干部带队下入户走访群众,对全村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摸底。主要情况如下
1、农户家庭经济状况:按照收入在3000元以下、3000元--5000元、5000--8000元、8000以上划分,全村可分为五保户、低保户、一般户、中等户、富裕户五种类型,其中五保户19户20人,低保户43户136人,一般户185户980人、中等户52户289人、富裕户1户4人,按照新扶贫标准,全
1村贫困人口有123户463人,贫困发生率为32%。全村从事种植业的占25%,养殖业的占7%、从事二、三产业的占64%。收入来源中,种养殖业占居30%,劳务经济55%,政府补贴性收入占10%,其它类占5%。
2、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在2009年和2011年中相继完成了到村主干线的硬化及示范路建设工程。2009年至2010年通过村民筹资投劳和上级交通等部门立项扶持,修建延伸到村主干线公路两条,总里程达15.5公里(其中:东沟路4.3公里,谭沈沟路11.2公里),贯穿全村13个组,目前尚有4个高山村民小组不通公路;全村有人饮工程1处,解决了200余人饮水问题,尚有800余人饮水困难;辖区内户户通电,现有联通、移动基站各一座,通讯网络实现全覆盖。
3、主导产业建设情况。近年来,全村依靠山地资源,积极发展种养殖业。2012年,发展烤烟1230亩,预计可实现产值400余万元,发展魔芋400多亩,生猪存栏量596头,羊143只,其中有规范化养鸡厂、养猪厂各一个,年劳务输出500余人。
4、社会发展现状。村级三委班子健全,有村级党员活动室,班子成员年龄结构合理,团结务实。近三年全村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建有学校、卫生室、农家书屋等,经济社会和谐稳定。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公路建设
1、从2004年至2009年,西康高速公路始终处在紧张施工当中,为了支援国家高速公路建设,柴河村将村级公路作为西康高速路的施工便道提供给高速使用,无法及时硬化村级道路,也就不能享受到全省2007--2009三年通村水泥路硬化的政策扶持。一直到2009年上半年,西康高速正式通车后,我们在克服了下半年连阴雨多、时间短等诸多不利因素后,才将通村水泥路施工至该村村口,仅贯通全村四个村民小组。后期,群众强烈要求再次延伸水泥路时,但已经错过了全省实施三年通村水泥路的政策机遇。因此硬化公路的深度远远不够,交通较为不便,严重制约着该村的经济发展。
2、在2009年至2010年延伸修建两条15.5公里到村主干线时,共投资160余万元。由于遭受2010年“7.18”和2011年“8.31”洪水灾害,致使大部分道路水毁严重,交通全部中断,村上又组织筹劳筹资进行改造修复,再次投资45万元。目前该村的交通状况明显得到了改善,群众生产生活十分便利。但两次建设共投入资金205万元,上级补助45万元,群众投劳、自筹30万元,尚有资金缺口130万元,至今无法解决。
(二)学校建设。柴河学校原有生源200余人,为佛爷岩、白岩、柴河、谭沈四个行政村的完小教学点。近几年来,因学校教室已成严重危房,为保证学生安全,迁至村委会三间平房上课。学校规模只能缩减,现开设三个班,有学生120余人,其余学生转入茨沟完小就读。因学生年龄较小,离家
较远,许多学生家长只能放弃家中农业生产,租房陪读,给群众和学生带来极大不便,因此柴河小学急需重新建设。经过初步预算,该校按照完小标准化建设要求,需要新征土地4亩,建设校舍420平方米(包含教师宿办楼、食堂、厕所),按每平方米造价2000元,征地、建校共需要资金120万元。
(三)扶贫开发建设。柴河村山大人稀,坡陡沟深,自然条件极差,人均耕地稀少,而且土地“陡、薄、瘦、碎”,属典型的“八山一水一分田”地形,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山区群众生产难,脱贫难的问题,变输血为造血功能,我们打算以柴河小流域为主线,以柴河村为中心,辐射周边三个行政村,实施整村推进,连片开发的综合扶贫工程,确保这四个行政村5000余群众能脱贫,能致富不返贫,但具体扶持项目尚未能落实。
四、下一步工作思路
目前,我村虽然存在自然条件差,生产生活难等问题。但村级班子团结务实,群众能够吃苦耐劳,热心公益事业,山地资源丰富,仍有较大发展潜力。今后三年,我们将紧紧围绕全村发展大局,积极争取项目扶持,充分挖掘地方资源,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增加群众收入,改善基础生活条件,重点实施以下项目。
1、以“一村一品”建设为目标,进一步做大做强全村烤烟产业,种植面积达到1500亩,实现人均一亩烟,并通过技术、经营方式改进,实现育苗、烘烤工厂化,提高产出效益。
2、积极争取上级项目支持、通过“一事一议”上级贴补、群众筹资筹劳等方式,再延伸硬化通村公路主干线15.5公里、修建通组公路7公里,实现组组通路的目标。
3、争取项目新建教学楼,恢复完小设臵,改善村级小学办学条件,开办村级学前班,建设规范化村级医疗卫生室1处,解决群众上学难、就医难的问题。
4、灵活应用上级各项惠农政策,积极争取扶贫开发项目,实施柴河片“整村推进,连片开发”综合扶贫工程。通过改善群众居住环境,改造农田水利、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改变农业经营方式,使群众发展有出路,增收有项目,脱贫不返贫。
总之,今天省政协各位领导能够莅临我村开展“三问三解”活动,调研、指导工作,既是对柴河村发展的关心和重视,更是对我们工作的激励和鞭策,我们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认真贯彻各位领导的指示精神,积极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建议,正确处理和克服工作中遇到的一切困难和问题,围绕既定工作目标,努力开创工作新局面,再创新佳绩。
第五篇:个人简历陈岷
求职信
尊敬的贵公司领导:
您好!
首先感谢您在百忙中抽出时间来审阅我这份用心谱写的自荐材料。
我叫陈岷,现21岁,是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数控技术及应用专业应届毕业生。我出生于平凡的农村家庭,很小的时候就能够自立, 有着农村人的朴素,与勤俭。能吃苦,有着自立、上进、善于思考的能力。在学习上我也不马虎,我知道学习是我走出农村的唯一出路,只有学习好了专业知识,扎实的专业基础才能让我在以后的工作中得心应手,所以我倍感珍惜大学的学习时间,在我学好本专业课程的基础上,也选修的计算机软件基础、Coreldraw、情绪心理学等;在学校安排的实习专周,理论结合实践,让我具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在计算机方面,能熟练应用AutoCAD、CAXA、office软件的操作。
在大
一、大二课余时间,在学校参加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组织的“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工程”,并获得数控工艺员(铣)技能证书;在校外,我在成都迪信通和龙翔手机广场做宣传、销售增加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并在大二暑假到成都富江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实习,对工厂的生产流程、加工工艺等知识的见习,数控车床、数控铣床、镗床的实际操作大大提高了我对工厂的了解,为我以后的在数控这项工作奠定了基础。
我性格开朗、朴实、乐观,且有较好的心理素质和自学能力。我还具有较强的合作与组织协调能力、集体荣誉感。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我相信:我的努力+您的信任=明天的成就。
希望通过我的这封自荐材料,能使您对我有一个更全面深入的了解,我愿意以极大的热情与责任心投入到贵公司的发展建设中去。您的选择是我的期望。给我一次机会还您一份惊喜。
最后祝:贵公司事业蒸蒸日上,屡创佳绩。
此致
敬礼
自荐人:陈岷
2008年10月31日
个人简历
☆个人概况
姓名:陈岷性别:男
民族:汉出身年月:1987.1
身高:168cm健康状况:良好
籍贯:四川德阳政治面貌:预备党员
专业:数控技术及应用学历:专科
毕业院校: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
☆联系方式
电子邮件:406933207@qq.com联系电话:***、028-87994595
☆求职意向
数控机床操作和编程、数控机床维修和维护、机械制造等从事专业工作,发
挥我的专业知识特长。
☆主修课程
机械制图与公差1和
2、高级语言程序设计(VB)、机械制造基础、电路与磁
路、计算机绘图、机床夹具设计、液压与气动技术、机械设计基础、自动控
制原理、电子技术、数控机床及编程、CAD/CAM应用技术、数控加工工艺与
装备、微机数控技术及应用、数控机床使用与维修。
☆校内实习和社会实践
大一:机械加工与钳工实习,制图测绘。在迪信通手机广场做宣传、销售。
大二:模拟电子技术专题实习,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数字电子技术专题
实习,数控机床的操作,数控机床编程设计。
2008年1月在龙翔通讯联想专柜做销售。
2008年7月~2008年8月在成都富江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实习,在实习期间,我们在机加车间的所有生产岗位学习,学到了很多零件的装夹、加工工艺。
☆技能证书
能熟练操作数控铣床,也能操作数控车床、普通车床、铣床。
计算机等级考试壹级证书
数控工艺员(铣)技能证书
☆个人简介
诚信开朗,勤奋务实、为人真诚、认真负责,坦率,能吃苦耐劳,有快速学习新知识能力和新环境适应能力及良好的沟通能力;勇于接受挑战,承担压
力,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富有创新精神、团队合作精神和奉献精神。
☆另外
熟练使用AutoCAD、CAXA、Office系列软件的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