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游戏中培养幼儿的自主意识实践研究之中期报告
步步高点读机:http://www.xiexiebang.com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新世纪所需的人才一定要具有自主、独立、拼搏、创造等精神。因此,培养幼儿的自主意识、自主能力,对孩子一生的发展都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一.游戏中幼儿自主意识培养的意义及理论基础。
《纲要》指出: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幼儿园教育应富教育于游戏之中。游戏占据幼儿生活的大部分时间,在游戏中,幼儿精神状态轻松投入,能力强的孩子能自选角色自主交往,还能克服种种困难,大胆提出建议,但还有相当一部分孩子不能大胆选择游戏,不敢主动与他人交往,不能正确大胆地评价自己与别人的行为,对自己缺乏信心,主动性差。因此,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自主意识、自主能力是当前极为迫切的任务,它直接关系到幼儿现在和将来的发展。
二.游戏中幼儿自主意识的培养及其培养目标。
游戏中幼儿自主意识的培养总目标:通过课题的实施,运用适宜有效的环境,丰富的游戏内容,有目的、有计划地对教育对象施加影响,使幼儿积极主动独立地参加游戏活动。
小班游戏中培养幼儿自主意识的具体培养目标:
1.大胆参加游戏活动,自主选择游戏角色和游戏内容;
2.遵守游戏规则,乐意主动与别人交往,自主创造性地发展游戏情节;
3.爱护游戏材料,自己在成人帮助下收集并制作简单的材料;
4.学习评价自己与别人的行为,并自己用连贯的语句表达。
三.游戏中
幼儿自主意识培养的操作方法和实施途径。
(一)、操作方法:
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自主性和愉快性是游戏的主要特征。自主性游戏是指游戏不是在外强制下进行的,而是出于游戏主体的兴趣和需要,自发、自愿、主动地进行的活动。
愉悦性是指幼儿从游戏过程本身得到愉快和满足,是为了好玩而玩。可见,游戏主体—幼儿的需要及其满足,才能体现游戏的本质功能。因此,在一日生活中,我们力求保证幼儿游戏的权利,尊重幼儿游戏的意愿,让幼儿自由选择游戏角色和游戏内容,这样使幼儿不断获得满足,使幼儿身心得到了健康和谐的发展。
(二)、实施途径:
在课题组成员共同商讨研究下,我们对课题的开展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创设支持性游戏环境。
要使教师真正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一个成功的引导者,让幼儿在活动中主动和谐地发展,我们必须创设一种支持性环境,必须尊重儿童,相信儿童,营造民主、安全和谐的心理环境,关爱每个儿童,善待特殊幼儿,使每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获得发展。例如:在一次游戏中,我班几个调皮的孩子把小椅子在活动室内推来推去,我没有立刻制止,而是轻声问:“你们这么忙,在干什么呀?”“我们在开汽车”,一幼儿回答,“那可得注意交通安全!”我接着说。在我引导下,他们变得有秩序起来。另外在游戏中不管在游戏中孩子玩得怎样,老师始终要报以肯定的微笑,同时根据小班孩子的心理特点,开设了几个娃娃家,使幼儿在这些平行游戏中,愉悦身心,大胆表现,不断地产生玩游戏的欲望。
2.创设自主游戏的条件。
自主游戏就是让幼儿自主选择游戏主题,自己动手动脚准备游戏材料,自己确定所扮角色,以内容、材料到玩伴完全由幼儿自主选择、自由搭配。而小班幼儿游戏能力较低,往往不会明确提出游戏主题。这时,我们就用参观、谈话、建议的方式,让幼儿不断产生新的游戏主题。如:“幼儿园”的游戏、“食品店”的游戏、“卫生院”的游戏等。当确定某一主题后,立即与孩子们商量准备哪些材料,怎么准备,让幼儿在互相交流中达成共识,然后自己或与家长共同搜集材料。如:发动家长把家中旧的图书、玩具等带来设置“幼儿园”的情境,带一些海棉、碎布头等材料与老师一起加工制作食品,玩“食品店”的游戏。用铅笔当体温计,废旧彩笔管当针筒玩“卫生院”的游戏。这样让幼儿自主选择游戏主题,自己动手准备游戏材料,自己决定所要扮演的角色,主动权完全掌握在幼儿自己手里,孩子的内心感受得到体现,自主性得到了发展。
3.创设疑难游戏情景。
在游戏评价时,大部分小班孩子不能说出游戏中碰到的困难,由于游戏经验不足,即使碰到困难,也很难得到理想的解决方法。因此,设置疑难游戏情景,可促使幼儿发挥想象力、创造力,能使幼儿主动克服游戏中碰到的困难。在讲评时可使全体幼儿分享成功经验,为以后在游戏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想方设法。在游戏中,老师以角色的身份提出问题,更能使孩子们产生解决问题的动机。如:一次游戏我以“顾客”的身份到“蔬果超市”买缺货的“海带”,通过引导,孩子们找来布条、纸条作替代物,发展了游戏情节。又如:一次我扮乘客坐公共汽车,要求“司机”把行李放在后车厢,下车时又要求给车票,幼儿都能寻找替代物,提高了游戏水平。再如去小吃店要这要那,故意设置疑难,发展幼儿的创造想象和随机应变能力。在游戏中老师经常注重如此设疑、引导,激发了幼儿积极创造思维 的欲望,提高了孩子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此同时,老师给以及时整理、小结,和幼儿一起分享经验,发展了幼儿游戏的水平,幼儿的社会性交往能力得以发挥。
幼儿自主意识的培养是一次复杂的系统工程,由于小班孩子的身心特点,它们的游戏处于一种较低的发展水平,他们的自立能力发挥还存在多方面的问题,这些都有待于我们在今后实践中去探索和研究。
第二篇:游戏中幼儿自主意识的培养"课题实施方案
"自主游戏活动中幼儿合作意识的培养"
课题实施方案
兰西县北安乡中心幼儿园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及意义
在信息瞬息万变,知识加速更新的现在与未来,社会所需求的是具有自主独立拼搏创造等精神的复合型人才。但据有关专家调查发现,目前幼儿素质发展中有部分孩子在以下几方面表现不足:(1)自信心不足;(2)自卑感较强;(3)交往能力弱;(4)不敢主动提出自己的想法。这些劣势在我们地处农村孩子身上表现更甚,急切需要改变现状,以培养出适应新时代发展的人才。
合作意识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从无到有,从低到高的发展过程,因此,自主意识的培养应从幼儿开始。
《纲要》指出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幼儿园教育应寓教育于游戏之中。游戏占据幼儿生活的大部分时间,在游戏中,幼儿精神状态轻松投入,能力强的孩子自选角色自主交往,还能克服各种困难,大胆提出建议,这些都为他们的社会性发展和素质的提高创造了条件。但还有相当一部分孩子不能大胆选择游戏,不敢主动与他人交往,事事跟在别人的后面,不能或不愿评价自己与别人的行为,对自己缺乏信心,主动性差。因此,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合作能力是目前极为迫切的任务,直接关系着幼儿现在和将来的发展。
二.课题的含义及研究目标。
(一)课题的含义
游戏中幼儿合作意识的培养是指幼儿园教师在了解幼儿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引导幼儿共同参与游戏环境的创设,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游戏环境及均等的游戏机会,让幼儿按自己的意愿自由选择游戏,以自己的方式进行游戏,在与材料和伙伴的相互作用中,共同分享游戏带来的快乐和经验,促进幼儿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的发展。
(二)研究目标
通过课题的实施,运用适宜的有效环境,丰富的游戏内容,有目的、有计划地对教育对象施加影响,使幼儿能积极主动独立地参加游戏活动。具体包括:
1.对游戏活动感兴趣,能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游戏主题。
2.积极参与游戏环境的创设与游戏材料的制作,会选择运用相应的材料。
3.在游戏中主动与他人交往,逐渐学会与同伴协商分配角色,会合作。
4.能主动参与游戏评价,会解决游戏中碰到的困难,并提出合理的建议和要求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及策略。
1.转变教育观念,重视游戏中幼儿合作意识的培养。
首先,认真分析教育目标,自觉将培养幼儿的自主意识真正作为教育要达到的最终目标之一。多采用鼓励表扬等正面教育手段,还孩子一片自由天空。
其次,充分认识其可能性,幼儿的合作意识在有效的游戏中能逐步得到发展。
2.创设一种轻松愉悦的游戏环境。
专家实验表明,完全决定一切,严格控制监督幼儿活动的专制型教师会使幼儿形成严肃呆板,依赖性强的不良习惯。而尊重幼儿、和幼儿互相协商、互相帮助、协调行动的民主型教师则能够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从而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创造能力。
3.给幼儿提供足够的游戏空间和时间。
游戏活动是幼儿随时可能产生的活动,教师为幼儿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支持幼儿的游戏行为,满足幼儿的游戏需要,合里利用来园、自由活动时间、餐后等开放游戏角,让幼儿尽情游戏。
4.重视游戏过程的指导,激发幼儿的自主意识。
研究表明:游戏指导的中心问题是如何使教师的指导和儿童在游戏中的主动性结合起来,也就是在保证儿童发挥主动性的前提下,进行指导。因此,游戏时我们将采用语言提问、提示、评论,适时地出现玩具和游戏材料,以角色身份影响游戏或参加游戏等间接指导方法,这样有利于启发幼儿的主动性。
5.鼓励幼儿大胆参与讲评,充分调动幼儿游戏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讲评活动是教师在观察、了解幼儿游戏的基础上,引导幼儿就开展的游戏活动进行讲述讨论分析,帮助幼儿整理获得的经验,分享成功的喜悦,并找出存在问题,为下次游戏活动开展作好准备。在讲评中既可体现幼儿的自主性,又可体现幼儿的合作性,对于不愿意参与的幼儿,教师要及时地给予指导帮助,让每个孩子都得到发展。
总之,在幼儿游戏教学时,要根据幼儿的兴趣、需要不断地积累经验,引导幼儿发表自己的意见,尊重幼儿的选择,尊重幼儿的人格,培养幼儿广泛地社会交往能力。
四.课题研究对象及方法。
研究对象: 全体幼儿;
研究方法: 1.观察法;
2.行动研究法;
3.文献资料法。
五.课题研究的实施步骤。
课题研究的时间为 :从 2018年 4月至 2018年 5 月
(一)、研究准备阶段
(二)、研究实施阶段
(三)、研究总结阶段
六.研究成果。
1.经验总结法;
2.观察记录;
3.活动方案; 4.研究报告。
第三篇: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
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
(石家庄市长安区第一幼儿园 河北 石家庄 050000)
创造是儿童的天性,是儿童生活的真正兴趣。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人类心理学家创始人马斯洛认为:创造性是从我们呱呱坠地时便已形成,遗憾的是在长大成人的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减少了。因此,我们要正视孩子们那种与生俱来的创造天赋,挖掘、发现和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我们的幼儿教育教学活动,必须启发幼儿进行创新思维,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把深藏在孩子们身上的潜在才能开发出来。而游戏是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的活动形式,它最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能调动其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有效促进幼儿身心的发展面素质的主要手段。我们要运用不同的游戏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在活动中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将孩子看看、听听、玩玩、想想、做做的活动,变成其活跃思维、学会思考、培养创新意识的过程,通过长时期的诱导、培养,将他们的各种潜能、创新意识很好地开发出来。
3-6岁的孩子,正是长身体、长知识的朦胧期,好比是一块璞玉,需要我们去进行雕刻、琢磨。而孩子的天性是活泼好动,我们就要在各种游戏活动中加以启发、诱导,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同时,注重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是我们的期望和追求,更是21世纪人才最重要的素质。
1.善于质疑、提问 孩子善于提出问题是培养其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前提,是激发他们创造性思维的金钥匙。在孩子们的心里有问不完的问题,作为教师,就是要善于启发孩子勇于质疑,引导他们取敢于提问,并诱导他们在提出问题的同时,自己先去找找答案,看谁答案好。如在游戏活动中,就要重视思维的过程,要让孩子充分显示其思维过程,要为他们思考探索、发现和创新提供最大的空间,多问一些你怎么想的?你觉得该怎么玩?有哪些玩法?鼓励他们积极思维,大胆地想象,自己去探索玩的方法。同时,教师更要精心设计问题,所提出的问题既要富有艺术性,更要体现创新性,有时可让孩子们“有机可乘”,鼓励他们质疑问难提出新见解,训练思维的批判性,通过求佳思维的训练,以培养明辨是非的能力。
2.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积极的互动评价,激发幼儿的创新意识 游戏受幼儿的喜爱,也取决游戏所具有的享受功能和教育功能。教师与同伴正确的评价,适当的表扬和鼓励,都能激发幼儿在游戏中表现自己的主体地位。游戏活动中,教师应以肯定的态度来看待每位幼儿,多给幼儿说的机会,交流的机会,采用叙事性和表现性评价。这样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下,孩子的自主权才能得到发展,才能在角色游戏中充分地体现出创造性。
3.注重启发、诱导 在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特别是游戏活动中,教师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乃致教师的穿着,都会给孩子们留下深刻的印象,给他们以模仿的余地。因此,在游戏活动中,教师的活动讲解、示范性动作,都是孩子们进行仿照的对象。我们就要抓住这一过程,启发、诱导孩子进行创造性思维,使他们在模仿的基础上,大胆探索、独立思考,促使幼儿见解独到,标新立异,有自己的独创性意识。如在游戏的讲解中,教师要尽量简洁明了,给他们有展开想象的空间;在游戏的示范中,教师要富有变化,给他们以“我也能做好,并能比老师做得更好”的余地。在游戏活动中的“一物多玩”、“多物多玩”等,教师只提供一种玩法,启发、诱导幼儿开动小脑筋,比谁玩得花样多、花样新。这样,孩子的兴趣浓了,思维也拓展了,久而久之,其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也得到了培养。记得那次美术活动――设计自己喜爱的住宅楼。为了上好这堂课,事先我带领孩子们到附近住宅区进行了参观。回来后,我就组织他们开展结构游戏,教师先示范构建一幢一般性的建筑物,然后让他们在模仿的基础上自己进行设计构建,并诱导他们:看谁设计、构建得比老师好?能不能几个小朋友一起来构建一座有一定规模的住宅群呢?在我的启发下,小朋友们都积极行动起来了:有的在纸上设计、有的在几个人商量、有的正在构建。你看――好多小朋友都设计出了与众不同的小住宅楼:有尖顶的、有圆顶的、有三角形的、有梯形的……有的小朋友还进行了颜色的搭配、图形的组合;你看这边几个小朋友通过分工,在各自构建零部件的基础上,正在组装一座儿童游乐城呢!……这次美术活动通过教师的启发、诱导,在模仿老师的基础上,孩子们大胆想象、大胆实践,都有了自己的创新,设计出了与众不同的建筑作品。整个活动过程,既丰富了孩子们的联想、想象,促进了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有机结合,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又不同程序地提高了他们的实践能力,所以收到了预料之外的效果。
4.重在发现、捕捉 在日常的游戏活动中,我们时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有的小朋友在玩的时候会突出奇想,说出与众不同的话语;出现与众不同的想法;做出与众不同的事情……假如我们不加留意,也就这么转瞬即逝了。而作为具有创新意识的创新精神的教师,我们就是要善于发现和捕捉这些求异思维的火花,并加以引导,使其成为我们对孩子进行创新意识培养的好材料。在一次桌面游戏活动中,我给每个组分配了不同的活动材料,如:积木、拼图、小棒、橡皮泥、纸片等,活动到一半时,突然听到有些小朋友在惊呼:啊,太美了!我回过头一看,原来有一个小朋友把搭成小别墅的积木放在了另一小朋友用拼图拼成的花园里。这虽然是两种不同玩具材料的组合,但那位小朋友却打破了陈旧的玩法,进行了不同的组合,可产生出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
5.让幼儿有开展游戏的自由 在角色游戏中,幼儿在老师设计的主题、内容、角色和材料玩具中进行游戏。说的“台词”,做的动作都是预演过的,幼儿不能有丝毫的改变。幼儿的灵活性、主动性已被老师在游戏中无形地束缚住了,幼儿只是在机械地按既定程序“出演各种角色”。幼儿在游戏中的快乐感则相对地减少了。因此教师要让幼儿有开展游戏的自由。在游戏展开情节的过程中,让幼儿有更多的自由性是促进幼儿创造才能的有利因素,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应在观察了解幼儿游戏情况的基础上,帮助幼儿构思和丰富游戏的情节,协助幼儿推动游戏发展,不能对幼儿进行干预和支配。
第四篇:如何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如何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
作者:王明英
来源:《现代教育实践与研究》2013年第05期
游戏作为幼儿生活的重要内容,也是我们对幼儿进行教育的一个重要载体。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离不开创新。幼儿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在角色游戏这一富有想象空间的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自主创新意识更是顺应自然而又理所当然的了。那么如何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呢? 本文结合自己多年教学经验浅析如下。
一、培养幼儿的操作能力
幼儿生理特点决定了他们活泼好动的天性。从幼儿的实际情况和年龄特点出发,游戏对幼儿操作能力的发展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在教学中,如果教师能以积极的态度,鼓励并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尝试操作,并对个别幼儿给予相应的指导,就会使全班幼儿掌握操作的技能。在游戏活动中,教师可根据幼儿实际能力的高低和兴趣,为幼儿提供充足的玩具,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自己动手组装制作出各种玩具等。同时鼓励幼儿进行多变组合的操作与思考也是十分必要的,即通过活动促使幼儿改变原有事物的排列组合,进行新组合。如:在结构活动《拼火柴》中,教师通过简单讲解后用火柴在黑板上拼出了几种图案,然后让幼儿用火柴进行练习,慢慢的大多数幼儿都能根据自己的想像拼出各种各样的新图案:轮船、房子、小动物等,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并把他们的成果展示在同伴眼前。
二、根据幼儿特点组织适当的角色游戏
由于幼儿在活动上存在着差异。有的幼儿不停地活动,喜欢高强度、富有竞争性和刺激的游戏,注意力不易集中。这类幼儿即使被要求从事安静的活动也很难安静得下来,反而会弄坏玩具,影响游戏进行。相反,另一些儿童则喜欢从事一些较为安静的活动,在从事大运动量的活动时往往因疲惫而不能长时间坚持下去。所以,角色游戏中应该既有动态活动,又有静态活动。同时,外向的幼儿喜欢言谈,说话较多,爱和他人交往,情绪和内心的想法常表现在脸上;相反,内向的幼儿不喜欢和人交流,很少将自己的情绪表露在外,较敏感,教师的言行往往对其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在对角色游戏进行指导和总结时,要采取适当的批评和交流方式。对于外向的幼儿,可以用有说服力的批评来触动他,让他清楚地意识到所犯错误的严重性;和内向的幼儿交流则一定要真诚、亲切,与之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尊重、理解他们的内心感受,当教育他们时,要给其充分的时间去认识到问题所在。此外,我们还要关注那些容易被忽略的儿童,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
三、培养幼儿的辨别力与观察力
幼儿的观察力培养是让幼儿认识世界、增长知识的途径。没有观察,幼儿就不可能对客观存在的事物有真正的理解,就不能获取完整的知识,抓好观察力的培养,有利于幼儿智力的增
龙源期刊网 http://.cn
长和智力水平的提高,同时孩子们语言表达能力也会提升。由于创新思维课程的图案精美生动,这很容易就吸引住了孩子们的注意力,在活动中我能运用实物对幼儿进行直观教育,配合上生动的有趣的语言,孩子们此时学习的态度真的是全神贯注,兴趣盎然,幼儿对观察的目的性和积极性也会自觉提高。如在创新思维训练活动《系红头绳》的游戏中,我先让幼儿认真的观察各种动物,然后记下动物的名字,我再拿起一个谜语牌,念上面的文字,让幼儿从我念的文字中猜出谜面中所指的动物,从众多的动物图形中选出一个,经我确认后,幼儿将谜语、图形上的红头绳系在一起。这样在原有事物感知的基础上,我可以引导幼儿根据动物图形自己创编谜语。这样既使幼儿通过猜谜活动观察认识了好多动物,又培养了辨别力与观察力幼儿的能力。
四、激发幼儿的兴趣
幼儿园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内容: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帮助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线。”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把思维活动建立在他们感兴趣的基础上,这是促进幼儿思维主动性的关键。当幼儿对某事物感兴趣时往往可以激发起他们的主动性和潜在能力,就会主动积极地去探索它。利用游戏形式进行抽象的知识的学习,能够有效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幼儿思维的积极性,使幼儿在愉快的情绪中轻轻松松、饶有趣味地学习。著名教育家皮亚杰说过:“一切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如创新思维活动《十猫拼图》中要求幼儿将被分割成不同形状的小猫重新拼合完整。幼儿在拼拼摆摆、玩玩、找找的过程中进行观察、判断、探索,了解各种猫图片的不同特征,理解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虽然拼板不是很大,但对孩子们来说出拼出正确的画面是很不容易的。但孩子们没有放弃,在老师的引导下他们认真地操作及拼摆着。孩子们几乎没有说话,全神贯注地在拼着这幅图。孩子们在等待着完整画面的出现,没多长时间,孩子们终于完成了,并且都高兴拍起了手,然后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起了拼图技巧。孩子们在拼图过程中,认真地在思考,很小心地操作,最后很有经验地在讲述操作的方法,这样幼儿的好奇心得到了培养,兴趣也随之自然而生。
游戏活动是培养幼儿创新思维的重要渠道,作为教师我们应通过各种各样生动有趣的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自由探索和操作,充分利用有效资源,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让孩子敢于创新,善于创新,使幼儿的思维在游戏中更富有创造性。以多种途径和方法去解决问题,从而促进幼儿创新的能力。提高幼儿的整体素质,使幼儿自主、活泼、愉快、创新、全面的发展,以便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
第五篇:浅谈小班幼儿角色游戏中角色意识的培养
浅谈小班幼儿角色游戏中角色意识的培养
胥口实验小学附属幼儿园 金璧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教育活动注重综合性、趣味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学龄前的儿童对于模仿成人活动、反映他(她)熟悉的周围生活有着相当浓厚的兴趣,这就使得幼儿园角色游戏的产生成为一种必然。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扮演角色,运用想象,创造性地反映个人生活印象的一种游戏,通常都有一定的主题,如娃娃家、商店、医院等等,所以又称为主题角色游戏。角色游戏是幼儿期最典型,最有特色的一种游戏。在角色游戏中,小班幼儿特别是初入园的幼儿角色意识弱,或缺乏角色意识,所以他们玩起来难于进入角色,游戏形式单调、平淡,使角色游戏达不到应有的教育意义和目的。为了培养孩子们的角色意识,使角色游戏达到其相应的教育意义和目的,我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探索出培养小班幼儿角色意识的途径,具体概括为四个方面:
一、丰富经验,理解角色
角色游戏的内容来自现实生活,是社会性的游戏,只有让幼儿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才能产生玩游戏的愿望。所以必须让幼儿了解和认识角色的作用与行为,初步建立起角色意识,进而在游戏中自己进入角色。
首先应通过开发多项主题活动,帮助幼儿初步形成角色意识。如:主题活动“我的家”,要求幼儿回家了解,爸爸妈妈是干什么工作的?他们在家干些什么家务?一家人是怎样相亲相爱,互帮互助的?谁辛苦地把你们带大?你在家帮妈妈做了什么事?通过这样有意的观察,使幼儿认识了角色的行为,丰富了生活经验,理解了角色的实际意义。然后组织幼儿讨论谈话,加深对角色行为的理解和认识。其次应通过引导幼儿观察周围人们的活动,丰富幼儿的认知。如:带幼儿外出散步,组织幼儿参观商店的营业员如何热情接待顾客,看警察怎样指挥交通;看医生如何给病人看病等,并以此体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人们对劳动的态度。同时要求家长带孩子参加健康的社会活动,以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建立起角色意识。此外,还应辅以故事、看图片、谈话等形式,通过文艺作品丰富幼儿的经验。
这样,随着幼儿观察的不断深入,经验的不断丰富,孩子们玩起角色游戏就不会出现抢占材料、自顾自玩或无所适从的现象。他们能意识到自己在扮演角色,自己的行为必须符合角色的身份,必须大家合作游戏。
二、选择合适的主题,诱发兴趣 角色游戏是幼儿生活经验的再现,游戏中,幼儿进行社会性的学习,所以游戏的主题内容必须是幼儿熟悉的生活内容。小班幼儿由于阅历所限,很多事情他们还没经历过,很多角色他们无从体验。因此,我们必须选择幼儿熟悉的生活主题。熟悉的角色才能激起幼儿扮演角色的兴趣,从而使幼儿树立起角色意识。
首先,应从幼儿熟悉的事物中选择合适的主题。幼儿无一例外地对“娃娃”感兴趣,而生活中和他们关系最为密切的就是爸爸、妈妈。幼儿最丰富的经验也莫过于和爸爸、妈妈的共同生活经验。因此,我们将“娃娃家”作为小班最初开展的游戏主题。事实上从孩子们对“娃娃家”的喜爱程度,更加证实了“娃娃家”是小班幼儿的最佳角色游戏主题。幼儿园是孩子们生活、学习的主题场所。孩子们喜爱老师,乐于上幼儿园,他们熟悉幼儿园的生活。在“幼儿园”这一游戏中,孩子们不仅能按意愿再现幼儿园上课、游戏、做操、表演节目等活动,也满足了一些孩子想当一名老师的愿望。可见“幼儿园”也是小班幼儿能接受和喜爱的角色游戏主题。
其次,应从幼儿心目中所崇敬的人物去选择主题。在和孩子们接触中,我发现“警察”和“司机”一直是他们所崇敬的人物,孩子们跟着父母外出,车子“嘀嘀”一开就把他们带到很远的地方,真是棒极了。还有那警察穿着制服,威风凛凛地指挥交通,在孩子们眼里也是再神气不过了,他们多么想尝尝开开汽车、当当警察的滋味。因此,“公共汽车”游戏深受孩子们欢迎。
第三,从幼儿对新异物的好奇入手选择合适主题。商店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妈妈常带孩子到商店买物品,孩子们看到商店里那么多未见过的、琳琅满目的诱人物品,他们多么想摸摸、看看、玩玩呀。还有柜台里忙个不停的售货员对孩子们也有一种神秘的吸引力,孩子们是多么想象成人一样直接参与买卖活动。而“商店”游戏正可以满足孩子们参与社会活动的这一要求。
三、区分层次,注重差异
为了培养胆小、内向及兴趣易变孩子的角色意识,在游戏中我对他们进行因人而异的重点指导,并采取相对固定角色的方法,即在不长的一段时间内固定角色,对他们进行角色行为训练,使其尽快进入角色,树立起角色意识。如对于胆小、内向的孩子则注重培养他们对游戏的积极态度和情绪,委以角色,交给任务,想方设法把他们吸引到游戏中来;对于兴趣易变的孩子则注重发展其注意力及持久性,培养其想象力和创造性。
固定角色并非是角色就固定不变了。实践证明让幼儿扮演不同的角色,能增强幼儿角色的应变能力,有利于幼儿角色意识的发展。所以对那些兴趣易变而不稳定及胆小、内向的孩子在相对固定角色一段时间,在其有一定的角色意识后,就应对其角色进行变换调整,使他们有机会接触更多的角色,在提高他们对角色应变能力的同时,增强角色意识。
四、介入角色,示范引导
角色游戏虽然是幼儿主动、自愿的活动,但不意味教师就可放弃指导。应该说老师的介入指导对培养孩子的角色意识、深入开发游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游戏之前的谈话、讨论是不可少的。谈话激起了幼儿对已有生活经历的回忆,将原有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思维,既巩固了角色意识,又为下一步付诸游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其次,在游戏初始,教师应根据幼儿意愿引导确定主题,也可利用一些玩具材料调动幼儿游戏兴趣,让幼儿从材料中得到对所扮演角色行为的启发,增强角色意识。这就牵涉一个如何根据孩子的意愿分配角色的问题。新游戏的主角孩子们总是争着扮演,这时,老师如命令说xx来当医生,xx当妈妈,显然不利于幼儿积极性的发挥。遇此情形,我总是进行民主选举,让大家讨论。如:要玩“幼儿园”游戏,自然“老师”这一角色引起了孩子们强烈兴趣,这时我就问:“谁最像老师?谁会带大家做游戏?给大家讲故事?谁平时在班上最爱帮助别人,爱做好事,是老师的好帮手?”这样很自然地就推荐出了较好的组织者。在以后的游戏中就建议轮流担任,让能力差、角色意识弱的幼儿也有扮演主角的机会,以增强其角色意识和游戏能力。
在指导游戏过程中,老师更应善于启发、引导。老师的指导不是强加给幼儿的种种要求,而是老师以角色的身份向幼儿提出一些启发性问题、劝告或者建议,从而帮助幼儿丰富游戏情节,明确角色行为,意在培养幼儿的角色意识。老师必须对每个孩子的个性特点和对游戏的不同态度进行了解和观察记录,然后对不同情况进行个别教育。如:妞妞是个非常腼腆、胆小的小女孩,她总是不声不响,生怕别人注意,常常是怯怯生生地看别人游戏,自己不敢参加。我主动接近她和她交谈,消除她的恐惧心理,使她感到老师可亲,接着把她引到“娃娃家”来扮演较为容易的角色“孩子”,开始她很紧张,缺乏角色意识,不能胜任。于是我介入到游戏中,扮成“大姐姐”,通过言谈举止为妞妞进行平行介入指导,让她体会到老师变成了“大姐姐”,她变成了“孩子”。初步有了角色概念。第二次游戏时我仍以同一角色介入,建议和她一起抱娃娃去散步,以动作和言语对她进行示范。这样我不断地以角色的介入在非常自然轻松的状态下对她进行了引导,使她逐步进入角色,建立起角色意识。
又如,在玩“汽车”游戏时,扮演司机的洋洋总不专心,角色意识肤浅,对角色行为不明确。乘客一下车他也跑去玩了,使得新乘客上车找不到驾驶员。于是我就扮成了公共汽车上的售票员,和洋洋进行合作游戏,无人乘坐时,我就瞧瞧车子惊讶地说:“司机,你看许多座位都被乘客碰歪了,我们来把位置摆整齐吧。”这下妞妞可乐意啦。过一会了,我又引导说:“车开了半天,挺脏的怎么办呢?他就马上说:“我来洗。”于是他马上找来了抹布卖劲地擦洗起来。擦了一会儿,他又似有所悟地说:“车没气了,我该来打打气。”于是他又很快地将车充足了气。在接着的两次游戏中,我们又配合进行修理汽车配件及开展上门服务等活动,讨论了无人乘坐时怎么办的问题。同时,我还建议离开坐位到空地上练习本领,如绕障碍、转弯、倒车等。这样,深化了游戏主题,增添了情趣,既让孩子很好地扮演了角色,又解决了孩子自身注意力集中时间不长、好跑动的问题。可以看出教师通过介入的游戏指导,较好地帮助孩子理解了角色的身份、意义,孩子的角色行为得到不断充实、完善,角色意识不断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