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利用“班班通资源培养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习惯

时间:2019-05-14 01:11: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合理利用“班班通资源培养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习惯》,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合理利用“班班通资源培养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习惯》。

第一篇:合理利用“班班通资源培养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习惯

合理利用“班班通”资源 培养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习惯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来凤县翔凤镇土堡小学 何平

摘要:“班班通”这一现代教育的纽带促进了远程教育网络资源与语文教学的有效整合,促进了孩子们在浩瀚的网络资源及课外书籍中吮吸着知识的甘霖,促进了学生产生极大的兴趣去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内容和学习方法,“班班通”资源为农村小学学生课外阅读的提高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它能够从根本上改变我们农村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促进课外阅读形式的灵活多样、课外阅读资源的优化组合,以其直观性,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以其特有的优势拓宽课外阅读的知识面。有效地提高了课外阅读的效率,激发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为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给予了保障。

关键词:“班班通” 课外阅读习惯 有力保障 有效平台 得力助手

“班班通”这一现代教育的纽带促进了远程教育网络资源与语文教学的有效整合,促进了孩子们在浩瀚的网络资源及课外书籍中吮吸着知识的甘霖,促进了他们个性的成长,更促进了学生产生极大的兴趣去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内容和学习方法,有效地提高了课外阅读的效率,激发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为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给予了保障。

一、“班班通”丰富的资源是养成课外阅读习惯的有力保障。

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随着农村市场经济的搞活,许多农村剩余劳动力走出家门,去发达地区打工,把孩子留给了年迈的老人照看,这些孩子成长在缺少父母关爱的环境中,加上监护人能力有限和对孩子管教的力不从心,这些孩子就连基本的课堂学习习惯养成都成问题,更别说能在课外自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了。我曾对班上课外阅读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对于我们农村小学最大的弱势就是课外阅读资源的不足,没有家长会愿意把购买课外阅读书籍作为一项家庭必要开支来预算,这就让想在课外书籍中吮吸知识的孩子也无法畅游其中。对此我也曾想过很多办法,比如自己掏钱购买课外书籍、发动孩子捐书置办班级图书角、抓住家访或家长来访的契机动员家长为孩子购买课外书籍,并为其讲解课外阅读习惯养成的重要性,但效果一般。看着孩子们手中寥寥无几的课外书籍,我暗自发愁。可喜的是,今年我校开通了“班班通”,真可谓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一资源的开通为学生提供了更多更广的课外阅读平台,为农村学生阅读资源的贫乏解了燃眉之急。学生想要了解的作者相关资料、想要品读的各种中外名著、心中正在疑惑的科普知识等,所有想要阅读的内容都只要动动小指头就会立刻出现在电视大屏幕上,能找到自己喜欢阅读的东西,学生的阅读兴趣自然浓厚,课外阅读习惯的自然养成得到了有力的保障。

二、“班班通”多功能的优势是培养课外阅读兴趣的有效平台。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同一本书或同一篇文章,不同的学生的学习态度与所得肯定是不一样的。而且小学生虽天性烂漫、想象丰富,但是缺少生活沉淀和知识积累,对文本的深层感悟有一定障碍,同时,他们的注意力不能持久,易随周围事物的变化而将注意点转移。所以,让学生读自己感兴趣的文章并从中找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学生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对课外阅读的兴趣才能越来越浓厚。“班班通”资源的配备,让教师能更好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学科的整合,提高课外阅读质量,为课外阅读注入了新的活力,结合语文学科的性质,利用互联网信息广、资源多的特点,发挥多媒体集文字、图像、动画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优势,能够多角度、全方位地调动学生的兴趣、情感和注意力,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直观的学习环境,有效地提高了课外阅读的兴趣。

例如,在教学《邮票齿孔的故事》一课,由于学生现在见到的联系方式主要是以电话为主,很少能看到或收到信件,而且这些农村学生的家长也没有谁有心思去集邮,所以对邮票就显得较为陌生了,虽然课后附有两则关于邮票的资料以补充学生的这一不足,但是上课时,我依然能感受到学生对这方面的陌生感,对此,我充分利用“班班通”的资源鼓励学生收集、阅读相关资料,多媒体的声画同步、视听结合、动静结合,瞬间便使学生的情绪受到感染,情感产生共鸣,全班学生马上兴趣盎然地投入到了利用课外时间阅读关于邮票的相关知识的热潮之中,既帮助学生对课内文本所描述的内容理解得更深切,丰富了学生关于邮票的知识,又让学生对课外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全得益于班班通多功能的优势。

另外,我们农村小学的学生一般到校早、离校晚,中午也会全留在学校。为了利用好这些时间,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我充分利用了“班班通”这一资源,把学生组织起来,创设温馨的师生共同阅读氛围,通过网络资源把儿童喜欢的故事、中华经典诵读、才艺培养等融合为一体,把《三字经》、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等文化瑰宝作为学生每天晨读、午诵时间阅读的内容,在这种长期坚持与带领中,发挥班班通多功能的优势激发了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为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形成创设了有效平台。

三、“班班通”强大的功能是检测课外阅读效果的得力助手。

学生的课外阅读大多是以个体形式来进行的,教师要时刻了解学生阅读的数量、质量,才能让课外阅读读之有效,才能让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不断得到提升。如何检测学生课外阅读效果呢?“班班通”强大的功能就是教师得力的助手。

学生在课外进行的个人阅读情况,教师必须进行考查,了解他们阅读的进度,肯定课外阅读的收获,以便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从而更有效的指导课外阅读。以往对于学生的课外阅读,为了激发阅读兴趣都是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书籍来读,这样一来,大家所读到的书籍就是各种各样、五花八门,检查起来实属不易,但现在有了“班班通”资源,检查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就相对容易了。我隔周定期安排一节课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阅读交流活动,因为学生之间的交流是最直接最贴近的思想传递,最能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在交流时,每个学生会把自己读到的精彩内容利用展示台传递到电视屏幕上,让全班同学都能分享,这种声音、图像、文字相结合的汇报,吸引了学生的眼球,人人争取汇报机会,个个想把自己的

读书所获与大家分享,学生在交流中互相取长补短,语文素养得到明显提高,课外阅读渐渐形成习惯。

学生们在课外看到精彩的故事、优秀的剧本很想用表演的形式来展现,“班班通”强大的功能给予了有力的帮助。我让学生选课外书的一个故事,课后自行排练,课堂上举行表演或讲故事比赛,看谁表现得好,由同学鉴评,对表演好的同学给予肯定和鼓励。在举行这样的活动时,“班班通”资源可以方便的为其提供背景环境,特别在表演时,配上音乐、情境,再加上学生自己准备的道具,把自己从阅读中的收获表现得淋漓尽致,通过这样的活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领悟、思维能力和形象表达能力,让农村小学的孩子能爱上课外阅读,久而久之形成一种习惯,这都都与班班通其强大的功能是分不开的。

总之,“班班通”资源为农村小学学生课外阅读的提高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它能够从根本上改变我们农村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促进课外阅读形式的灵活多样、课外阅读资源的优化组合,以其直观性,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以其特有的优势拓宽课外阅读的知识面。只有合理利用“班班通”资源,才能让农村学生的课外阅读达到实效,真正提高农村孩子的语文素养!

第二篇:如何合理利用班班通,提高农村初中学生写作能力

如何合理利用班班通,提高农村初中学生写作能力

黄金镇中 周民兴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育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要实现教育技术现代化。教育技术现代化的实质就是不断地用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成就武装教育信息的传播媒体,以实现教育手段的最优化。

农村初中语文教学,方式滞后,阻碍发展,改革势在必行。由于受硬件设施和地域因素的影响,课改的春风并没有完全吹醒沉睡于应试教育的农村学校。纵观农村初中语文教学,枯燥、乏味,照本宣科现象比比皆是。重讲轻学是其课堂教学最明显的特征。课堂上,教师一本书、一支笔,不断地向学生发问、讲解,学生没有学习的自由,没有潜心领会课文的时间,一节课就在学生等待提问,教师与个别学生的一问一答中艰难度过。阅读面窄,能力训练面小,学生的主动性得不到发挥,个性得不到发展,作为语文学科着重培养的听说读写能力自然得不到提高。作为一门影响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的学科,对其教学观念、教学方式进行变革,提高教学实效就显得尤为重要。

探索以班班通为技术媒介,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意识和自主阅读的习惯,掌握一定的自主阅读的方法,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和写作量,大幅度的提高学生的读写水平和语文素养。促进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教育思想的更新,提高教师个人素质与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从而为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办学效益与办学水平开辟新的途径,寻求农村学校发展的新路子。

一、利用班班通,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

心理学家认为,没有动机任何学习都不能发生,动机是学习的先决条件。对于作文教学,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调动他们的写作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农村初中学生对外界好奇心很强,我利用多媒体展示外面的城市变化,新闻事件。比如《一周立波秀》,激发学生对语言表达的欲望,想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引导他们写出优秀的文章来。新课程标准对各个年级的作文教学都有明确的规定,而且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在课内落实。课内作文,要求具体,学生各方面都受到约束,往往显得比较被动,但又是必不可少的。为此,我在作文教学上一直是采取 “双管齐下”的办法:一方面安排必要的课内作文,另一方面安排一定数量的课外练笔。比如,我利用多媒体视频、图片、加音乐展示长城的巍峨形象,激发学生想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表现欲望。

展示著名教育家魏书生的写随笔习惯的视频,培养学生写随笔的习惯,让学 1 生以充分的自由:选材自由,命题自由,文体自由,字数自由。只管写自己最熟悉、最感兴趣、印象最深的人或事。可议论,可抒情,可记叙、随心所欲。洋洋洒洒几千字,不嫌多;点点滴滴几十字,不嫌少:有话则长,无话可短,尽兴而写,随意而止。这样不自觉地培养了学生的观察事物的兴趣和能力。

二、利用班班通,激发写作兴趣

课堂上利用“仿写训练”让同学们爱上写作。我在上九年上册《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这课时,结合当今社会风气,让学生写《中学生失掉自信力了吗》以文中的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仿写鲁迅先生的语气。然后利用班班通播放日本对中国东三省的蹂躏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让学生结合当今中国人,中学生民族情感。当今的钓鱼岛事件,通过多媒体网上搜索新闻,特别是日本警察在我钓鱼岛上所谓巡查图片,日本飞机在钓鱼岛海域所谓的巡逻图片;以及日本首相大放厥词的所谓购岛活动。然后在网上搜索中国各族人民抗议日本购岛活动的图片,以及中国香港、台湾等地人民的登岛行动的图片、视频。然后对同学们说:我们作为一名中国人,保护自己祖国的领土,义不容辞。作为一名中学生请你写一句爱国口号,表达你的爱国热情。并注意前后押韵,字数相当,最好有一种修辞手法,还要能体现你对保钓的所做的实际行动。有的写出了:努力学习,驱除倭寇,还我中华。努力学习,誓死保卫钓鱼岛!头可断,血可流,钓鱼岛不能丢!让小组的同学起立大声高呼!既激发了同学们的写作激情,又呼出了中学生的爱国热情。

每周一下午第四节课,用来写作文。养成上课开始作文,下课交作文,专时专练。写作内容一般根据所学的课文仿写,也可以题目自拟。我在上《故乡》一文是就对同学们作了要求,少年润土,中年闰土。要求学习鲁迅先生是如何通过外貌、神态、动作、语言来展示人物形象的。学完之后要求写一篇生活中的人物,也要通过外貌、神态、动作、语言等来展示。后来班上的谢超写了《我的老师们》,并用一个字形容他的科任老师。数学老师像“雨”,语文老师像“雾”,外语老师像“风”。写出来他们的形象,写出了他们的性格。

三、利用班班通,培养学生鉴赏能力。

在教学中,我们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创设生动活泼、使学生易于接受的教学情境,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相互讨论问题,允许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见,民主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创设良好的班级气氛和师生关系,注意发掘每个学生的学习潜能和创新潜能。分小组学习,让小组的同学 2 自住、合作、探究学习。每次作文后都请小组的同学,互相读作文。然后互相评作文。要求评的作文要有眉批,还要找出文中的错别字,不通顺的语句。最后用三句话来做点评,表扬批评都可以。还有不要忘了写上批改人的名字。我收上来看了以后,把好的作文,好的评语,用投影展示给大家。谢超写得《我们失去自信力了吗》,李海玲的评语是这样:举例论证很多,也有自己的观点,人没有十全十美,也没有人是一无是处;首先。。其次。。文章很有层次感,分析了我们失掉自信力的原因,最后总结拥有自信,走向成功。

初中生对于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还很有限,所以挑选一部分优秀作品,推荐给学生,并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研读。举行班级内小型读书报告会,以说促思,以说促读。针对有些单元的课文,可先让学生全部阅读,阅读后会有一种要发表意见、相互交流的欲望,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先安排一定的时间举行读书报告会,让学生交流各自读书的体会。这样既消化了内容,又促进了思维,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还能通过交流获得别人的体会,得到启发,加深理解。

总之,作文要加强积累,建立好“语汇库”、“素材库”、“思想库”这三大写作仓库,并要定期盘点、整理、分门别类

一、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真正让学生敢于写教师充分尊重学生,可以说是现代教育的一个基本原则。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尊重学生的表达。教师不能只用自己成人的思想情感准则去评价学生作文。因此,我评价学生作文时,首先看他文章是否说真话、抒真情,是否“具体明确、文字顺从”地表达了自己的意思,是否符合此次作文的基本要求或重点要求,然后才看其形式结构和某些技巧。我评价作文时,既要做到有针对性的精批细改,更要做到多就少改,多批少改,充分肯定学生哪怕一点点的成功之处。这样做,使学生增强了写作自信心,减轻了畏惧心理,从而敢于大胆写作文。

第三篇:如何培养农村小学生课外读书

《如何培养农村小学生课外读书、读报

习惯的研究》

课题进展情况报告

庚子

一、实验前期准备及启动研训1、2008年6月,在学校校长杨玉贵、教导主任王树林的大力倡导与支持下,我们组建了课题研究小组,并提出了进行此课题研究的设想。

2、6月12日,我们完成了对课题的论证,初步拟定了课题方案。3、9月10日,对中心校2------6年级的214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发放调查表214份,回收214份。通过对问卷调查的整理与分析,掌握了学生课内外阅读现状的第一手材料:(调查表附后页)

通过对问卷的梳理分析,我们深感我校学生的课外阅读绝大部分处于“自流”状态,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严重不符合《新课标》的要求,这更加强了我们研究此课题的紧迫感。

4、9月25日,召开了全校1------6年级的家长会,发放了《告家长书》(附:学生课外阅读书目推荐表)。向各位家长宣传本课题研究的意义、方法、实施策略及过程,倡导“亲子共读”。绝大部分家长都认为这可以让孩子多读书,可以丰富他们的课外知识,让他们少玩、少看电视。表示要积极支持:回家后就着手购买图书,建家庭书架,减少娱乐应酬,抽时间和孩子一起读书,督促孩子每天至少读半小时的课外书。

5、课题组负责人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了有关“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研究”方面的理论文章,了解了目前这方面的最新研究动态和成果。对学校图书室的藏书及使用情况做好了实验前调查工作:学校现有藏书1900册,每周二、四下午4:50------6:00为师生借阅时间。

6、2008年8月初,在获悉我们申报的课题得到省教科所的公示后,全组成员兴奋不已。学校领导、课题负责人当即表态:学校将尽全力支持我们的研究工作。为此,确定学校的图书室、阅览室全天候为学生开放。9月5日下午,课题组全体成员召开会议,对研究工作进行了具体分工:杨玉贵负责课题组的全面工作;唐志荣、卓玛、吕树林负责课题实施的具体工作;王树林负责课题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二、研究进展情况1、2008年9月6日,学校制定了《班级图书角管理制度》、《图书借还登记制度》、《图书管理员职责》、《图书书目登记表》、《图书借还登记表》,并发动学生投入到书籍的整理及管理中。

2、在课题组成员的集思广益下,师生齐动手,对走廊、教室墙壁、黑板、窗台进行了精心打造,营造出了浓郁的书香气息,使学生置身于书香弥漫的氛围中。家长们看到布置一新的教室都说:孩子们能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真的是太好了;孩子们的脸上都写满了笑容。

3、我们利用课外活动课时间,指导学生制定了《个人读书计划》,给学生印发了课外阅读推荐书目及第一期共读篇目及阅读材料,着手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

4、9月25日,我们举行了“感恩教育”故事交流会。使学生的课外阅

读知识得到了初步展示,激发了孩子们对社会的感激之情,家长对此赞不绝口。

5、为了让学生有效地选择课外读物,掌握一定的课外阅读方法,各班班主任教师分别在每个班上了课外读物推荐课、课外阅读指导课。就课外阅读的内容及常用方法:浏览法、选读法、精读法、略读法对学生一一进行了切实指导。

6、9--10月份,跟踪了解了部分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并对个别班级学生进行了课外阅读情况的检查。我们发现:30%左右的学生能每天在家至少读书半小时以上,并通过节假日晨读、平时中午读、睡前读等多种形式保质保量的按要求完成。有近一半以上的学生没能天天坚持,但阅读时间和阅读量明显比过去增加。有近10%的学生课外阅读仍处于“自流”状态。我们感到:怎样维持学生长久的阅读兴趣,并对学生读书情况进行及时有效的检查是个问题。为此,我们一方面尽快摸索一系列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励机制,一方面设计了统一的阅读成果展示册,要求学生每周写读书心得不低于3次,并每周纳入家庭作业的检查范畴,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督促孩子认真完成课外阅读任务。

对这一阶段课题研究的情况,课题组写出了阶段研究实施报告。

三、存在的问题

1、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形成有待强化。小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年龄阶段,要他们静下心来看书,并天天坚持下来确非易事。同时由于农村家长农活繁忙,文化低,对孩子家庭读书不能很好地指导督促,因而造成了不少学生课外阅读的涣散。

如何以各种形式的评价贯穿学生的阅读过程,维持学生持久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阅读品味,最终使阅读成为学生一生的习惯这个问题引起了我们的思考,探索学生课外阅读激励性评价的操作工具和方法,建构课外阅读体系是个急待解决的问题。

2、我们课题组的教师如何在教学工作繁重,教研时间紧张的情况下,通过学习、研究、实践,尽快优化教学过程,使学生乐于学习的问题。如何运用多种途径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外阅读,促进课堂教学活动中,启发学生思考,自悟新知,提高阅读能力。怎样创设一种新的阅读教学模式,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领悟阅读的规律,掌握阅读方法,进而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这也急需我们努力研讨。

3、如何上好每周一节的课外阅读指导课,探索课外阅读指导课的教法,逐步形成课外阅读的基本课型:阅读指导课、读物推荐课、阅读欣赏课、读书汇报课等,也需要我们加紧摸索与研究。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1、加强家校联系,加强“亲子共读”的督促与指导。利用家访、电话、开家长会、发放家校联系卡等方式随时了解学生在家里的阅读情况,保证学生家庭阅读的时间与实效。

2、分期为学生选择适合的读物,制定有效的检查方法,督促学生的课外阅读保质保量完成。

3、课题组教师加强学习、研讨与实践。争取州教科所、县教研室专家的指导,不断汲取新的理论及其它学校、地区这方面研究的经验,不断总结、反思、提高,及时调整课题实施方案,以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

2008年11月10日

第四篇:合理运用“班班通” 优化农村语文教学

合理运用“班班通”

优化农村语文教学

摘要

在农村语文教学中合理运用班班通,发挥多媒本的优势,就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有效突破重难点,促使学生读得更入情,提高学生识字能力,生发学生写作的愿望。

关键词

合理运用

多媒体

优化教学

多媒体以其直观、形象、生动、灵活等特点,迅速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随着班班通正式走入乡村小学,在乡村小学也可以很好地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现就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班班通陈述一些个人的看法。

一、合理运用,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多媒体有声有色,图文并茂,能为教学创设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能化静为动,化无声为有声,为学生提供直观形象逼真、色彩鲜明的视听觉感受,使机械、呆板的教学内容变得妙趣横生、赏心悦目,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有了兴趣就能更好地投入学习中,提高学习的效率。

如:教学《七月的天山》一课,运用多媒体课件把各种天山的景色设置为动态效果,呈现出天山的雪峰、雪水和雪水汇成的溪流哗的流水声„„枯燥的内容顿时变得生动起来,学生一下子被这种景象吸引住了,各种学习灵感和学习兴趣自然而然便产生了,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又如教学《雷雨》这一课,运用课件将大自然的景象通过屏幕逼真地显示出来,图文并茂,声像结合。为学生创设一种电闪雷鸣的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雷雨的特点。在这样的情境之中,学生很自然地想了解课文内容,这样就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如:如:教学《观潮》一课,将钱塘江大潮来临时雄伟壮观的景象描写得淋漓尽致,使人如临其境。在教学中,可借助多媒体课件,展示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会马上吸引学生去读课文;借助课件,可以更好地让学生体会“横贯江面”“水墙”“隆隆的雷声”等等以从字面上难以理解的词语;借助课件,可以让学生很容易地感受潮来时如千万匹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的壮观之美。多媒体课件让课文内容变得这样容易理解,学生由于能够理解课文,就会增加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合理运用,突破重难点

如何解决一篇课文的重难点,是每一名语文老师时时要面对的问题。每次遇到这个问题,就会让教师陷入沉思,究竟哪一种方法能更好地突破这节课的重难点。由于不能找到一个绝佳的方案,只能思考多种解决方案。当我们有了多媒体后,就多了一个解决重难点的有效方案。这是因为多媒体能将一些抽象的内容变得形象的,让原本是这一节课的重难点变得容易理解。如《圆明园的毁灭》一文,“让学生在头脑中再现圆明园的辉煌景观”是一个难点。这对于农村小学的学生来说更是一个难点,学生无法通过字面理解透“金碧辉煌”“玲珑剔透”“亭台楼阁”等词语中,同时也无法想象到“安澜园”“狮子林”“平湖秋月”“雷峰夕照”等景色到底是什么样子?这时,我们在教学中就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展示这些图片,学生欣赏后就会自然而然地理解这些难词和无法想象的景色。如果在这个时候让学生说说脑中的圆明园的样子,相信他会说得美轮美奂。另外,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课中“英法联军的强盗行径”,在教学中就可以播放《圆明园的毁灭》影片剪辑,学生看着英法联军那抢掠东西、任意破坏的情景,看着那圆明园被烧的情景,学生对侵略的仇恨之情就会油然而生。

三、合理运用,促使学生读得更入情

新课改的实施,广大语文教师都已经认识到入情地朗读课文对理解内容的重要性。可是,如何能让学生读得入情?这是一个不少的难题,多数靠学生的自悟与教师的讲解、范读,但有了多媒体,就多了一个解决这一难题的方法。如:教学《草原》一文时,草原那秀美的景色学生不可能一读就能读出草原那么美的景色。这时,如果播放草原的图片,学生会很自然地进入到内蒙古的大草原之中,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朗读得会很入情的。再如: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时,可以播放汶川地震中抢救遇难者的情景,学生就会很容易地进入地震后那种紧张的气氛之中去,再借助着肃穆而有点激昂的音乐,学生就会读得很动情的。

四、合理运用,提高学生识字能力

在小学低年级中,学生识字是一个重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如何更好地让学生识字呢?这时,就可以借助多媒体了。如:播放一个按写字笔顺依次出现的动画,小学生是很乐意看动画的,这样学生看着动画就会在无意中学习了字的笔顺,并且可以反复播放;播放一个写在田字格中的字的课件,就可以很好地指导学生写字;播放字的组成课件,就可以让学生很好地了解字形的组成,从而加强学生对字形的识字。

五、合理运用,生发学生写作愿望

学生一看到作文就会感到头痛,原因是多方面,其中有一个原因是学生不知该写什么,脑中一片空白。在教学中如果运用多媒体,就可以给学生形象的提示,从而促使学生产生写作的愿望。多媒体的运用,可以带动学生从身临其境的感知,从而激发了学生内心的情愫,产生了写作的欲望。如:在《假如我有七十二变》作文课中,我就借助了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了“希望工程”、“环境污染”、“战争”“光秃秃的山”等富有时代气息的图片,使原本枯燥无味的作文课因而充满趣味。学生可以根据教师展示图画,展开想象,使作文课更富想象。在《说说心里话》作文课中,借助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父母为孩子送衣服、父母送孩子上医院、老师辅导学生、清洁工扫大街的图片,这些图片就会引发学生思考,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启发学生写作的灵感,学生感到有内容可写,从而就会产生写作的愿望。

总之,在农村语文教学中,如能恰如其分地合理运用班班通,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优点,将不仅扩大了知识的容量,补充更多有益的资料,还能激活了语文课堂,优化了课堂结构,降低了教学的难度,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第五篇:合理运用“班班通”__优化农村语文教学

“班班通”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亮点

余庆县龙溪小学:易万学 联系电话:*** 摘要

“班班通”的到来,使多媒体技术走进校园,走进课堂,走进学生的世界。“班班通”以高清晰的图片、高性能的动画将图文并茂、声形并茂的教学方式传递到小学语文课堂。运用“班班通”辅助教学,使教师的教学效果得到了提高。

关键词 班班通 兴趣 提高 能力

两年前,我校全面开通了“班班通”。“班班通”的到来,使多媒体技术走进校园,走进课堂,走进学生的世界。“班班通”以高清晰的图片、高音质的音乐、高性能的动画将图文并茂、声形并茂的教学方式传递到小学语文课堂。运用“班班通”辅助教学,使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得到了提高。

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我与其他老师对如何用“班班通”实施小学语文教学进行了探究,从而发现了几个亮点:

一、合理运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班班通”让阅读教学上了一个新台阶;

三、运用“班班通”提高学生习作的兴趣及能力。

一、合理运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小学生学习的最好动力,最有持久力的动力。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多媒体的有声有色,图文并茂,能为教学创设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能化静为动,化无声为有声,为学生提供直观形象逼真、色彩鲜明的视听感受,使呆板的教学内容变得妙趣横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有了兴趣就能更好地投入学习中,提高学习的效率。

如:教学《把铁路修到拉萨去》一课,运用课件将西藏的雪峰和恶劣的环境通过屏幕逼真地显示出来,图文并茂,声像结合。使枯燥的内容顿时变得生动起来,学生一下子被这种景象吸引住了,各种学习灵感和学习兴趣自然而然便产生了,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二、“班班通”让阅读教学上了一个新台阶

目前,部分小学语文教师还以“分析课文”为主要的形式,而学生也还习惯于回答老师所提出的问题,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语文学习,缺少自主性和独创性。但是多数语文教师已经认识到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可是,如何能让学生读好呢?在原来,这是一个难题,但现在有了“班班通”,就能解决这一难题了。如:我在教学《草原》这一课时,草原那秀美的景色学生不可能一读就能读出来。但当我运用“班班通”播放草原的图片时,学生自然地进入到内蒙古的大草原之中,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朗读得很入情。再如: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时,我在课前先播放5.12汶川地震中抢救遇难者的情景,学生就顺利地进入地震后那种紧张的气氛之中去,再借助着肃穆而有点激昂的音乐,学生就读得很动情的。

三、运用“班班通”提高学生习作的兴趣及能力

以前的作文教学,都是老师安排给学生一个习作的题目或者一段材料,然后提出若干写作要求,学生根据要求进行构思创作。而学生一看到作文就会感到头痛,原因是多方面,其中有一个原因是学生不知该写什么,脑中一片空白。但自从有了“班班通”,我们就可以给学生形象的提示,从而促使学生产生写作的愿望。因此,作文的质量与数量也明显有了提高。

如:在《一件令人最感动的事》作文课中,我借助“班班通”和课件,向学生展示父母为孩子送衣服、父母送孩子上医院、老师辅导学生等图片,这些图片就会引发学生思考,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启发学生写作的灵感,学生感到有内容可写,从而就会产生写作的愿望。

总之,“班班通”为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注入了新鲜血液。通过多媒体技术,让学生们看到了外面的世界,懂得了“山外有山,人外有人”的道理。因此,只要合理运用“班班通”,有效使用教学资源,做到有的放矢,夯实基本功,就能有效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全面提高了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李道民《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的整合与应用》 〔2〕杭毓锋《浅谈如何利用信息技术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3〕]李胜利.“班班通”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意义及作用 西宁: [J]《青海教育》,2007(Z2).

下载合理利用“班班通资源培养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习惯word格式文档
下载合理利用“班班通资源培养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习惯.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习惯培养探析

    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习惯培养探析 灵城镇十里小学 谭雪梅 内容摘要 :小学阶段特别是在农村,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对于促进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掌握运用语文的规......

    农村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

    农村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广西桂平市南木镇和社小学 赖杰燕(电话:***邮编:537226)叶圣陶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作为农村小学的老师,我......

    利用图书室资源优化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

    利用图书室资源优化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 塘甸小学高薛萍 摘要:当前农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普遍较弱,教师应充分利用图书室资源,推动校园文化的发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端正......

    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研究方案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 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让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借助丰富的人类文化......

    培养农村小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研究方案

    《培养农村小学生良好书写习惯》 实验研究方案 一、课题提出的意义及背景 1、课题研究现实意义 对于初学写字的小学生来讲,习惯的比技能的传授更重要。因此,把培养学生良好书......

    农村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研究

    《农村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研究》课题 开 题 报 告 罗田县骆驼坳茶园冲小学课题组 一、课题名称及性质类型: 课题名称:农村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研究 本课题为湖北省......

    谈谈农村小学生英语学习习惯的培养

    谈谈如何培养农村小学生英语自主学习习惯南宁市江南区平阳小学韦江玲电话:***[摘要]目前,在教学设备与师资接近的情况下,农村小学生与城市小学生在英语掌握程度上差距......

    培养农村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研究课题15篇

    培养农村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课题研究 一、前言 (一)问题提出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家长对学校的期望不断攀升。而农村学生家长文化程度偏低,又因外出打工而留守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