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利用图书室资源优化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
利用图书室资源优化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
塘甸小学高薛萍
摘要:当前农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普遍较弱,教师应充分利用图书室资源,推动校园文化的发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端正他们的阅读目的,规范他们的阅读行为,指导他们正确使用图书资源,优化农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
关键词:图书室资源、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阅读是获取信息、丰富知识、开阔 视野、提高能力的一种心理活动。
一、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 ㈠小学生对课外阅读缺乏兴趣
在农村,要形成课外阅读氛围十分困难,一是在家中,家长不能成为学生课外阅读的榜样,由于受自身条件的限制,工作或劳动之余,家长很少有阅读书籍习惯,更少有人督促子女去博览群书。二是学校条件的限制,不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另外,随着媒体、网络的不断发展,学生更不愿用大量的时间,去面对枯燥乏味的文字。㈡课外阅读涉及的范围较小
就本校学生而言,我们曾做过一项调查:本校学生的课外藏书中教辅类书籍占约60%,其余多为童话、寓言等书籍,科普读物、名人传记类、文学名著等所占比重较低,藏书的品种单一。
近几年来,学校的图书室得到改善,图书馆的藏书也在逐年地增加,学生的阅读环境逐渐完善。因而,如何利用学校图书室的有利资源对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活动成了需要探索的问题。
二、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外阅读 ㈠树立正确的阅读目的
教师应帮助孩子更新科学知识结构,通过阅读显现出孩子某个方面的兴趣和天赋,在孩子出现“偏读”“滥读”“厌读”时教会他们正确鉴赏,明辨是非,掌握综合阅读与检查文献资料的方法技巧,最终达到利用文献资料辅助学习和研究的目的。㈡创造阅读条件
1、阅读阵地建设。以校图书室为中心,各班成立图书角,实行资源共享。各班任命图书管理员,规范图书管理。
2、安排阅读时间。
(1)校图书室制定各班借阅时间轮流表,保证每人每星期至少有一次借阅机会。(2)每天在校安排一定量的阅读时间。并布置回家阅读任务。㈢有目的有计划地推荐课外读物 别林斯基说得好:“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读还要坏。我们必须学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所需要的读物。”所以指导学生正确地选择课外读物非常重要。
学校的每个月初都会针对各年段张贴推荐书目,供学生选择借阅。另外,还运用了其他推荐方式。
1、结合课堂教学推荐。(1)结合课内阅读教学,一篇带多篇。阅读时间既可在课前也可在课后。主要范围是课文作者有关的其他作品,关于课文中人物的其他书籍、文章或课文内容所属知识体系中的其他方面。如学了《桃花心木》后,读林清玄其他的散文。
(2)配合课内作文教学,多篇导一篇。第一步阅读多篇同类范文,在阅读的过程中,写下范文中作者观察、构思、造词、造句的方法;第二步安排写作练习,以范文为榜样,以模仿为手段,以生活经验为内容,落实阅读效果。
2、结合兴趣爱好推荐。向图书室借阅或订购《第二课堂》等音、体、美方面的杂志、书籍,让学生根据兴趣爱好自由选择学习技能,陶冶情操。
3、自主阅读推荐。有这样四种推荐方法:
(1)内容梗概介绍法。教师要简要地把主要的人物、事件,精彩的段落或生动的描写,向学生进行介绍,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愿望。(2)情节介绍法。在简要介绍全书内容基础上突出某些情节作重点介绍。例如少儿读物《林则徐的故事》,可重点介绍林则徐禁烟这一章节,以引起学生想读这本书的兴趣。
(3)悬念介绍法。老师绘声绘色地描述一个精彩的片断,当学生饶有兴趣时戛然而止,这样更能激起学生阅读这本书的兴趣。
(4)主题串联法。围绕一个主题介绍几本有关读物,如以我国古代发明家为人类作出重大贡献为主题,推荐《张衡》、《黄道婆》、《蔡伦》、《李时珍》等书;有时可以围绕一个主题同时介绍几种性质不同的读物,如一本童话、一本文艺故事、一本科幻小说等。教师利用这些方法帮助学生独立选择读物,使他们能真正体会到自由阅读的乐趣。㈣、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
让孩子们成为更好的读者,就要让他们边阅读边学会思考。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我们采用不同的方法:
1、指导低年级阅读图画书:
(1)了解图画书(封面、封底、扉页等)。
(2)阅读图画书:边读图,边读文;先读图,再读文;先读文,再读图。边猜边读,思考讨论,再读欣赏。
(3)拓展延伸:增添情节,扩编故事,绘画,角色表演,游戏,讨论等。
2、指导中高年级阅读文学作品:(1)初步阅读。“书的作者是谁?哪国人?”引导学生关注作者,懂得读书其实是和作者交流。“书中有哪些人物?你最喜欢谁?说出你的理由”通过学生汇报,梳理出文章中的主要人物。
(2)深入阅读。“书中最让你难忘的是什么?可以是高兴的、悲伤的、痛快的、遗憾的、好玩的„„”通过这样的汇报交流完成对整本书的梳理,对学生来说就是把散落在心中的信息重新进行了排列组合,形成新的更深层次的认识。
(3)撰写读书随笔。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使读书随笔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我强调读书随笔内容要开放,可摘录,可写读后感,可写内容梗概„„林林总总,无所不写。同时,我更强调读书随笔的成果交流,或展览评比,或专题交流,或互动欣赏,使之转化为学生进一步写好读书随笔的源源不断的动力。(4)续写作品故事。
儿童文学作品本身往往带有很强的故事性和趣味性,学生读完这类作品时,思维处于一种高度兴奋的状态,或悲或喜,或是欣慰,或是焦虑。这时,重视学生思维活跃程度的时效性,趁热打铁,及时促成学生由创作灵感到创作文本的及时实现,满足学生的表达欲望。为了真正提高学生们的阅读兴趣,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一起确定一本大家共同喜欢的书,为它编写续集。每周由组内一个同学写一篇,一个月一评比,半学期更换一个读写主题。孩子们从阅读的成果中,感受到了阅读的力量和魅力。㈤组织各种类型的读书活动
1、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既希求读有所得,又期望所得的收获明显,从而满足自己的成就感。针对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我们可开展一些读书心得交流会、朗诵比赛等活动,让学生有施展才能的机会。如果能让低年级学生参加高年级的这些读书活动,不光使低所级学生感受到阅读中能学到很多知识,增加生活乐趣,而且高段学生也完全起到了“标兵”作用。比如:我给六年级学生开展了一次“读一本好书”讲故事比赛,并且让三年级小朋友来观看比赛,参赛同学讲得滔滔不绝,观众听得津津有味,不但增长了知识,而且大大激发了同学们的阅读兴趣。
2、定期召开班级读书会。两周一次的班级读书汇报会中,每位同学、每个小组都可以用自己的作品来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如各书友队的童话剧表演、诵读会、读书小报、读书卡等。
三、评价形式的多样化。
为了鼓励每个学生快乐地阅读,不断增强他们阅读的自信心,可设立了不同奖励:(1)头衔奖励——学生们最爱戴的“帽子”。对看完推荐书目和认真完成读书作业的学生授予“读书大王”,进一步激发他们强烈的读书欲望。(2)“特权”激励——学生们最渴望的待遇。对获得读书奖的学生,允许他们向学校图书馆随时借书(原本规定为每周一次)。
(3)语言激励——学生们最幸福的“推动器”。对那些热爱阅读或阅读进步大的学生,我常常在他们的书本或阅读本上加以激励的语言。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当阅读的热情得到了赞扬,当阅读的进步得到了肯定,学生的阅读激情也因此得到了唤醒和鼓舞。
总之,书是人类永远的朋友,图书室便藏着许许多多这样的朋友,我们要因地制宜用好图书室,为学生的语文积累注入源源不断的活水。如何结合图书馆资源开展读书活动
飞英小学张娟 【摘要】
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同时体现在图书馆的建设上,本文提出了数字图书馆以及校际图书馆联盟的设想,共享资源,提高图书的使用率。此外,结合图书馆的发展,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提出了如何通过读书活动帮助学生建立连贯的知识体系的若干想法。希翼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培养良好的阅读风气。
【关键词】:数字图书馆图书馆联盟读书活动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锺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早在一千多年前,宋真宗《励学篇》是这样阐述读书的重要性的。
尽管现在看来,为千锺粟、颜如玉、黄金屋而读书是狭隘的了,但是读书是任何一个现代人不可缺失的组成部分。读书就是吸收知识,它是教育极为重要的辅佐力量。从小养成读书的好习惯,无论是对于学生的知识结构,还是文化素养都会有很大的帮助。尤其是在这信息泛滥的社会,引导孩子读什么书、如何读书是一门艺术。
一、让图书室走进学生 图书最大的作用在于使用,如果舍弃了这个根本,即使藏书量足够大,图书质量足够高,也都只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国内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给教师、家长甚至学生都打上了一个烙印,那就是“学好课本考好试”。尽管教育部已经开始强调素质教育,但是在升学率的压力下,有时似乎不得不“舍本逐末”。教育,是教会孩子如何学习,而不是如何考试。我们必须承认的是,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存在着一个过渡期,而且在这个过渡期中还存在着一些障碍,但是中小学教育的整体方向是正确的,而且是有利的。
现在,各中小学校在校园图书馆建设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如何让学生走出教室、走进图书馆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学校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引导学生、培养和鼓励他们的阅读热情,创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二、藏书的“质”与“量”
教育部2003年5月1日开始施行的《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修订)》中对图书馆(室)的藏书量做了明确的规定,一类小学安在校学生数计算,人均藏书量应达到30册,报刊各类达到60种,工具书、教学参考书种类达到120种;二类小学达到人均15册,报刊各类达到40册,工具书、教学参考书种类达到80种。此外,还对中小学图书馆(室)藏书分类做个详细的界定(详见附表1和附表2)。
尽管教育部对各类学校的藏书做了明确的规定,但是由于经费问题、重视程度各方面的影响,一般来说小学的图书馆建设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中小学生处于智力和心理反正的双重阶段,他们对知识有极大的渴求。学校图书馆不能只为应付评估而购买使用率不高的书籍;此外,还必须定期进行旧书清理,新书更进,以保持与社会发展的同步。
三、未来的发展——数字图书馆 图书馆是一个公共资源,如何让这个公共资源发挥最大的优势呢?信息技术的发展给了我们答案——建立数字图书馆。数字图书馆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个公认的概念,它基本是一个电子化信息的仓储,能够存储大量各种形式的信息,用户可以通过网络方便地访问它,以获得这些信息,并且其信息存储和用户访问不受地域限制。数字图书馆的功能涵盖信息(一般程度上指的是书目)的查询、存储、发布,使这些信息得以在网络上传播,从而最大限度地利用这些信息。打个简单的比方,一本《哈姆雷特》只能供一个学生阅读,但是将其数字化以后,只要通过互联网或者校内局域网就能看到电子版本的《哈姆雷特》,那它的使用率就被大大提高了,学生的需求也被大大满足了。
硬件设施成熟后,必须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只有教会他们如何利用数字图书馆,数字图书馆的功能才能最大限度地被发挥出来。这个教学过程由计算机老师完成,基本不会有什么障碍。
四、建立少儿图书馆联盟,实现资源共享
一般来说,中小学校的规模比较小,从而不可避免地存在馆藏量不足的情况。如何克服这个问题,上述“数字图书馆”是一个解决方案,作者认为还有一条捷径可循——建立校际图书馆联盟。这个设想的基础也是数字化,因为只有数字化能达到资源的完全共享。比如说,A城市有3个区(X,Y,Z),就可以建立以区为单位的少儿图书馆联盟,因为同在一个区说明地理覆盖范围不是很大,馆际互借就具有可行性。假设X区有中小学校15所,在这15所学校中的在校学生均持有图书证,凭该证可以到联盟各校进行图书借阅。学生通过互联网查询某书,就可以看到这本书在本区内的分布情况,已借或在馆。笔者认为,少儿图书馆联盟能够大大提高图书使用率,而且有利于促进校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五、通过读书活动,建立连贯的知识体系
1、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
读书活动要始终注意发挥少年儿童的主体意识,了解学生的阅读兴趣、心理特点。低年级学生相对来说,知识积累很少,对一切事物都具有好奇心。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就需要引导学生阅读一些浅显的常识书籍,解答他们对自然现象的疑问。高年级学生相对成熟,对自己喜欢阅读什么样的书籍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有些学生偏爱历史,有些学生偏爱科学。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该不偏不倚地鼓励学生的读书兴趣,并通过交流的形式让更多的同学涉略更广的阅读领域。
2、灵活开展读书活动 读书活动的实践证明,读书活动的主题、内容与形式只有贴近学生的现实才具有强烈的生命力,才能使读书活动深入到学生内部,使之成为一种兴趣,而不是一种任务。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主题挖掘。
第一,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以崔颢的《登黄鹤楼》为例。古诗教学一直有个误区,很多老师都习惯把重点放在单个词、单句诗以及整首诗的解释上,以至于学生认为读古诗就是抓重点词,这就忽略了诗人所在的时代背景,诗人本人的生活经历以及写这首诗的心态。教师可以以这首诗为引子,让学生读崔颢的传记,某个历史事件,或是黄鹤楼的历史来源,它的地理位置——武昌,与武昌相关的故事,甚至可以引出与黄鹤楼相关的其他各类诗词、散文,比如岳飞的《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
第二,与社会文化、习俗相结合。比如,端午节到了,要吃粽子。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去读一些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书,这些节日的由来、典故,为了纪念哪位人物;从中还能衍生到该人物生活的时代背景,结合到某个历史中去。经过这样层层挖掘,学生的知识结构得到了扩展,同时还具有良好的连贯性。
第三,结合学校所在的城市历史、人文。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现在很多学生对于家乡(尤其是一些小城市)缺乏认同感,就像社会在存在的对国人素质的不认同一样,这主要是对自身历史缺乏了解,人云亦云,妄自菲薄。热爱祖国、热爱家乡,是青少年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这种历史人文的学习,结合举办同主题的读书心得、辩论赛、演讲比赛等,相信会有良好的效果。
求知是无止境的,而读书是求知最直接的方法。中小学图书馆的建设以及读书活动的开展将积极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考能力。
时代在不断地变迁,学生的家庭教育、生活环境都在发生巨大的变化,这些都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挑战。如何更有效地培养孩子,如何开展读书活动,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创造最大的精神财富,是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一直反思和探索的。
【参考文献】:
1.孙继林.网络环境下科研图书馆的服务革命.图书馆杂志.2003(3)2.张晶.小学图书馆的建设与管理.教学与管理.2005(3)3.黄淑超.试论少儿图书馆如何深入开展读书活动.图书馆论坛.1999(2)摘要:在新课改背景下,特别注重学生的阅读量以及阅读能力的培养。学校以图书馆为依托,开展建设“书香校园”活动。通过图书馆的建设、开展主题阅读推广活动、学生读书活动成果展示以及建立评价体系等途径,为学生的文学素养发展撑起了一片无垠的读书天地。关键词小学图书馆书香校园读书活动
朗朗读书声,浓郁的书卷气息,一双求知若渴的眼睛,一张安宁恬静的面庞,„„如今,这已成为最令人欣喜的风景线。一年年来,我校在“最是书香能致远”读书活动中,引领学生亲近书籍,在阅读中与大师对话,与经典为伍,让校园萦绕在阵阵馥郁的书香中。尤其是我校始终以图书馆为阵地,倾心打造这一“第二课堂”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为学生精神成长提供了一个个全新的平台,营造了充满浓郁文化气息的书香校园。
一、倾心打造“第二课堂”,使之成为书香校园建设的源头活水
1、增加图书馆投入,倾心打造“第二课堂”。
首先是不断充实书源。我们通过大量的资金的投入,有针对性增加投入, 加强图书馆建设,并有针对性地添置图书,及时购入倍受社会各界推崇的好书。如《少年文学》、《哈利·波特》、《淘气包马小跳》系列等。又迎合新的教学背景下的阅读要求,及时购入《课标》中规定的小学生必读的书籍。以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读书欲望。
其次是创设优越的阅读条件。为了让师生能在舒适、温馨的场所进行阅读, 学校为阅览室装上空调,添加电脑,成为静雅致的学习场所。
2、图书架进班级,开设“图书银行”。动员全校师生来储蓄图书,书籍的来源渠道多样,自购(将自己购买的书籍带来充实图书角)、馈赠(毕业学生向母校赠书或高年级学生赠书给低年级学生)、交换(学生之间图书互换交流,如举行“图书跳蚤市场”)。设立图书角,鼓励学生将自己的图书带到学校来与同学共享。学校长期拥有3000---4000本流动书,生均3本,这批书籍放置在各班,由各班图书图书管理员负责借阅,管理。每过一段时期学生从家中带来其它书籍更换,据统计,本学期已与同伴交换阅读书籍3000多人次。
3、鼓励表扬,推动借阅。
本校学生办理借书记录卡,并设置了根据学生借阅图书情况,加盖“蓝———绿———红”等不同图章的借书卡“升级”奖励机制,鼓励学生借阅学校图书。
二、潜心与书籍对话,让校园充盈书香
1、推陈出新,开展主题阅读推广活动。
阅读推广是图书馆强化与巩固孩子们阅读行为的重要手段。这里所指的主题阅读推广活动是建立在孩子们自主阅读的基础上, 围绕某一主题开展的。目的是引导他们健康读书、深入读书、读好书。活动的形式丰富多样, 适合不同年段的学生的心理特点与阅读能力。
低年级阶段是接受教育的最佳时期,这个时段应重点推广文明礼仪、基本生活常识的阅读, 打好人品基础。这时期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 富于幻想、爱提问爱模仿。学校导读老师(一般由语文老师兼)采用动漫课件结合讲故事、做游戏、情景剧表演等直观、活泼的形式, 向学生推荐和解读短小精干、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童话、寓言、神话故事。采用绘画、做手工等动手形式让孩子们表达他们的读后感。
中高年级学生随着知识的丰富和智力的发展, 思维逐渐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 探索和创造的欲望迅速增长,好奇心发展到更高的程度并有主动寻求答案的行动和能力,是接受科普和环保教育的最佳时期。阅读兴趣由单纯、幼稚的童话类逐渐向侦探、科幻魔幻、科普、校园文学类转移。
学校导读老师挑出各主题的热点代表作组织“书迷会”。如风靡全球少儿的《哈利波特》之“哈迷俱乐部”、《名侦探柯南》之“柯南侦探会”、《蓝猫淘气三千问》“终极蓝猫迷会”、《淘气包马小跳》之“马小跳同学会”。把有共同爱好的小读者组织起来, 让孩子们在一起讨论作品情节, 发挥想象改写或续写结局, 或将喜爱的人物、情节绘画成动漫作品;或制成手抄报。在活动中, 适时插入阅读技巧辅导, 推荐同类其他优秀书籍。
2、读书活动成果展示,丰富多彩。主要形式有①读后叙述。如组织学生开展“推销我读过的一本书”活动。②开展辩论赛。对读物中所提到的相关论点展开辩论, 促进阅读效果的提高。③新闻发布会。把读书过程中涌现的新人新事或看到的现象, 撰写成新闻稿进行集中交流报道。④交流评论。交流同学们的阅读方法, 如开展“阅读大王到我班”报告会, 也可对书中的人物及写法进行评点⑤汇报展示。让学生把看过的、学过的内容, 自编成小品、课本剧、主题情境等形式, 在导读汇报课上进行展示。
3、建立评价体系, 保持读书热情。
评价内容多元化。为了师生多读书、爱读书、读好书, 我校借助多种多样的形式与措施使校园内的读书热潮常盛不衰。我们组织“书香班级”和“读书明星”等评选活动。评选既有量的规定, 又有质的要求;既注重阅读的广度;又注重阅读的深度;既关注阅读能力考核的成绩,也关注学生阅读兴趣和情感体验等方面的内容。通过这些活动调动每一个孩子读书的积极性。
评价方式的多样化。我们采用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定期评价与随机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每学期组织一次以年级为单位的读书交流会, 推出一批读书明星。积极组织写作能力较好的学生向报刊杂志积极投稿, 享受读书的喜悦、读书的成果。
总之,一年来,我校的“第二课堂”焕发着生命的活力,润浸着学生心灵,滋养着学生的精神,让学生享受阅读的快乐。校园里时时处处飘溢着浓浓的书香,书香致远,读书之乐乐无穷。
参考文献
1. 朱永新《新教育之梦—我的教育理想》 人民教育出版社 2.肖永英,陈永娴《阅读推广计划———深圳市社区图书馆的发展 机遇》图书情报工作
3.李广建《青少年阅读心理与读书方法》 海洋出版社 在阅读与开放中寻觅
——有效利用图书馆的一点思考
爱山小学黄建琴
摘要:利用学校现有的资源来充分发挥图书馆的作用。通过“魅力引领”来提高学生的认识,弥补课堂教育的不足。在这一环节中还要让图书馆成为老师教育教学中不可少的一部分。通过“阅读一条龙服务”使学生更加喜爱读书,充分利用学生这一资源进行图书的“回笼”利用。
关键词:魅力服务开放
序:有一种思考在调查中产生
前段时间做了一个“依托备课组开展经典诵读”的课题。原本课题的定位要解决的问题是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但通过调查发现本校的学生对阅读十分感兴趣,而主要存在的问题是阅读书本的来源及阅读古诗文有些不理解。
因此,我们要有效利用学校的资源解决孩子读书的困难,帮助学生克服阅读中的困难,让孩子能更好的阅读。
思考:我校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藏书也有了一定的积累。我校教师素质不错,班级硬件设施先进。如何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又能充分整合学生本身现有的资源,这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
魅力引领——打动心灵的回味
一、解读“图书馆”的魅力。
学校图书室是学生学习的第二课堂。它不但为学生提供各种学习辅助资料,起到巩固课堂知识的作用,并提高学习能力,弥补课堂教育的不足;还要为学生提供其它各种学科和多门类的图书资料,既能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又培养学生的个性和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实现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同时,阅读活动在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和健康心理等素质的教育中,具有课堂教育不可替代的优势。
二、发挥“图书馆”的魅力。
1.树立图书管理也是教育教学的观念。加强对学校图书的管理,必须树立图书管理也是教育教学的观念,充分认识到图书对于教育教学和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意义。克服把图书管理单纯看作学校附属,把图书室单纯划入学校后勤管理板块的观点和做法,真正把图书管理纳入到教育教学管理中去,把图书管理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有机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回归学校图书室的本质,体现出图书的服务功能和育人功能。
2.为形成图书综合管理的体制。为形成图书综合管理的体制,把图书与教育教学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在我校把少先队辅导员、班主任和学科教师也纳入图书管理机制中去,图书管理员侧重图书管理,少先队辅导员、班主任和学科教师在图书管理中侧重于阅读和创新实践指导,创立若干读书小组,形成图书综合管理体制,把图书借阅纳入到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去。
信赖阅读——让阅读的生活变成彩色
一、“阅读”一条龙服务。
1..印发图书目录到各个教师办公室和各班教室,方便师生查阅学校图书目录,以利师生借阅,减少了查找资料的盲目性,节约了师生的时间。同时,图书室采用随时需要随时开馆、送书到手等办法,为教师提供借阅条件。对特殊需求的文献图书,图书室及时购买或采取校际互借的方式,以保证师生的需求。
2.对于教师教育教学用书,按年级、学科或知识点分门别类建立专档。可以在教师办公室设立书柜或书架,图书管理员把该年级适用书籍放于办公室内,由该办公室负责人(或教务人员)对书籍进行具体管理。教师自由借阅、随用随取、自己登记。图书管理员每周定期整理一次书架,防止乱架;同时,根据教师借阅情况和教学、学习需求,适时更换和添加图书,以保证教师的需求。这种灵活简便的方法,避免了教师到图书室借书的麻烦,大大提高了文献资料的流通量。
3.提倡和积极实施班级集体借阅制度。将图书室藏书目录印发到各班或发布到学校网站上面,以使师生熟悉学校现有图书类别和目录,每班培养1-2名小小图书管理员,定期到图书室集体借书,在教室设立图书角,由学生自由借阅。小图书管理员协助班主任负责学生借阅的登记管理工作,并负责按期归还和调换图书。这样,学生借书灵活方便,能有效提高图书的借阅率,发挥图书室的效益。4.创设情境,激发学生阅读需要。要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必须让他们自身有阅读的需要。少先队辅导员、班主任和学科教师在开展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应该有意识地创设一定的情境。把阅读纳入学校的工作计划中,对学校的阅读总体要求进行规划。再利用备课组有针对性地开展本年段的活动。使用权阅读活动有差异性。在学校、年段中开展各类竞赛活动,激起阅读的兴趣,产生阅读的信 赖和心理的依附。
2.教会方法,培养学生阅读技能。要提高学生阅读的效益,必须高度教会学生一定的阅读方法,培养阅读技能。少先队辅导员、班主任和学科老师在组织学生阅读的过程中,应该从查字典认识生字入手,教会学生联系上下文、联系读物背景、结合字词句来理解读物意思的方法,指导学生逐步掌握对读物的分类检索、记笔记写要点、记录体会或感悟等读书方法,通过开展的读书实践活动提高学生阅读技能。教师还可以通过引进一些有趣的读物,如绘本、连环画等来引起孩子对“阅读”的兴趣。学校还可开展“书香班级的竞赛”、设立“经典诵读”的活动等多种形式,掀起学生读书的热潮。
二、形成“开放图书馆”
其实生活中到处都是书,想要解决学生读书来源的问题,可以利用学生这一资源。我们可以在班中开展“读一本好书,换一本好书,读多本好书”这样的活动,在班中开展这样的换书活动,可以形成班级爱读书的良好风气。在这个活动中我们还可以评出最爱学生喜爱的书。图书馆人员在采购书时就可根据学生的特点,适当有针对性地选取一批孩子喜欢的书,这样图书馆就有了吸引力。
总之,只有根据学校自身条件和师生的实际情况,坚持以读者为本、以服务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为宗旨,创造性的开展图书室的管理工作,努力为师生的阅读创造条件,才能让学校图书室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和作用,以充分发挥图书室资源的效益。
第二篇:利用图书室资源 优化农村学生课外阅读
利用图书室资源 优化农村学生课外阅读
朱里街道河滩小学
陈红霞
2015年9月8日
利用图书室资源 优化农村学生课外阅读
摘要:课外阅读是一种自由选择、方法灵活多样的一种自学形式。它对学生的思想品格,道德行为、价值观念的形成,文化科学知识的增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农村教师应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图书资源,优化农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
关键词:图书室资源、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阅读是获取信息、丰富知识、开阔 视野、提高能力的一种心理活动。
一、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 ㈠小学生对课外阅读缺乏兴趣
在农村,要形成课外阅读氛围十分困难,一是在家中,家长不能成为学生课外阅读的榜样,由于受自身条件的限制,工作或劳动之余,家长很少有阅读书籍习惯,更少有人督促子女去博览群书。二是学校条件的限制,不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另外,随着媒体、网络的不断发展,学生更不愿用大量的时间,去面对枯燥乏味的文字。
㈡课外阅读涉及的范围较小
就本校学生而言,我们曾做过一项调查:本校学生的课外藏书中教辅类书籍占约60%,其余多为童话、寓言等书籍,科普读物、名人传记类、文学名著等所占比重较低,藏书的品种单一。在家长和小学生的头脑中,一听说要买课外书,80%的家长、学生买的是优秀作文书籍。形成了优秀作文等于课外书籍这样一种狭隘的概念。学生课外阅读很少涉及到古今中外的优秀名著、民间传说、科幻读物。近几年来,学校的图书室得到改善,图书馆的藏书也在逐年地增加,学生的阅读环境逐渐完善。因而,如何利用学校图书室的有利资源对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活动成了需要探索的问题。
二、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外阅读 ㈠树立正确的阅读目的
教师应帮助孩子更新科学知识结构,通过阅读显现出孩子某个方面的兴趣和天赋,在孩子出现“偏读”“滥读”“厌读”时教会他们正确鉴赏,明辨是非,掌握综合阅读与检查文献资料的方法技巧,最终达到利用文献资料辅助学习和研究的目的。
㈡创造阅读条件
1、阅读阵地建设。以校图书室为中心,各班成立图书角,实行资源共享。各班任命图书管理员,规范图书管理。
2、安排阅读时间。
(1)校图书室制定各班借阅时间轮流表,保证每人每星期至少有一次借阅机会。
(2)每天在校安排一定量的阅读时间。并布置回家阅读任务。㈢有目的有计划地推荐课外读物
别林斯基说得好:“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读还要坏。我们必须学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所需要的读物。”所以指导学生正确地选择课外读物非常重要。
学校的每个月初都会针对各年段张贴推荐书目,供学生选择借阅。另外,还运用了其他推荐方式。
1、结合课堂教学推荐。(1)结合课内阅读教学,一篇带多篇。阅读时间既可在课前也可在课后。主要范围是课文作者有关的其他作品,关于课文中人物的其他书籍、文章或课文内容所属知识体系中的其他方面。如学了《别踩了这朵花》后,读冰心其他的文章。
(2)配合课内作文教学,多篇导一篇。第一步阅读多篇同类范文,在阅读的过程中,写下范文中作者观察、构思、造词、造句的方法;第二步安排写作练习,以范文为榜样,以模仿为手段,以生活经验为内容,落实阅读效果。
2、结合兴趣爱好推荐。向图书室借阅或订购《第二课堂》等音、体、美方面的
3、自主阅读推荐。有这样四种推荐方法:
(1)内容梗概介绍法。教师要简要地把主要的人物、事件,精彩的段落或生动的描写,向学生进行介绍,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愿望。
(2)情节介绍法。在简要介绍全书内容基础上突出某些情节作重点介绍。例如少儿读物《林则徐的故事》,可重点介绍林则徐禁烟这一章节,以引起学生想读这本书的兴趣。
(3)悬念介绍法。老师绘声绘色地描述一个精彩的片断,当学生饶有兴趣时戛然而止,这样更能激起学生阅读这本书的兴趣。
(4)主题串联法。围绕一个主题介绍几本有关读物,如以我国古代发明家为人类作出重大贡献为主题,推荐《张衡》、《黄道婆》、《蔡伦》、《李时珍》等书;有时可以围绕一个主题同时介绍几种性质不同的读物,如一本童话、一本文艺故事、一本科幻小说等。教师利用这些方法帮助学生独立选择读物,使他们能真正体会到自由阅读的乐趣。
㈣、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
让孩子们成为更好的读者,就要让他们边阅读边学会思考。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我们采用不同的方法:
1、指导低年级阅读图画书:
(1)了解图画书(封面、封底、扉页等)。
(2)阅读图画书:边读图,边读文;先读图,再读文;先读文,再读图。边猜边读,思考讨论,再读欣赏。
(3)拓展延伸:增添情节,扩编故事,绘画,角色表演,游戏,讨论等。
2、指导中高年级阅读文学作品:
(1)初步阅读。“书的作者是谁?哪国人?”引导学生关注作者,懂得读书其实是和作者交流。“书中有哪些人物?你最喜欢谁?说出你的理由”通过学生汇报,梳理出文章中的主要人物。
(2)深入阅读。“书中最让你难忘的是什么?可以是高兴的、悲伤的、痛快的、遗憾的、好玩的??”通过这样的汇报交流完成对整本书的梳理,对学生来说就是把散落在心中的信息重新进行了排列组合,形成新的更深层次的认识。
(3)撰写读书随笔。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使读书随笔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我强调读书随笔内容要开放,可摘录,可写读后感,可写内容梗概??林林总总,无所不写。同时,我更强调读书随笔的成果交流,或展览评比,或专题交流,或互动欣赏,使之转化为学生进一步写好读书随笔的源源不断的动力。
(4)续写作品故事。
儿童文学作品本身往往带有很强的故事性和趣味性,学生读完这类作品时,思维处于一种高度兴奋的状态,或悲或喜,或是欣慰,或是焦虑。这时,重视学生思维活跃程度的时效性,趁热打铁,及时促成学生由创作灵感到创作文本的及时实现,满足学生的表达欲望。为了真正提高学生们的阅读兴趣,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一起确定一本大家共同喜欢的书,为它编写续集。每周由组内一个同学写一篇,一个月一评比,半学期更换一个读写主题。孩子们从阅读的成果中,感受到了阅读的力量和魅力。
㈤组织各种类型的读书活动
1、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既希求读有所得,又期望所得的收获明显,从而满足自己的成就感。针对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我们可开展一些读书心得交流会、朗诵比赛等活动,让学生有施展才能的机会。如果能让低年级学生参加高年级的这些读书活动,不光使低所级学生感受到阅读中能学到很多知识,增加生活乐趣,而且高段学生也完全起到了“标兵”作用。比如:我给六年级学生开展了一次“读一本好书”讲故事比赛,并且让三年级小朋友来观看比赛,参赛同学讲得滔滔不绝,观众听得津津有味,不但增长了知识,而且大大激发了同学们的阅读兴趣。
2、定期召开班级读书会。两周一次的班级读书汇报会中,每位同学、每个小组都可以用自己的作品来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如各书友队的童话剧表演、诵读会、读书小报、读书卡等。
三、评价形式的多样化。
为了鼓励每个学生快乐地阅读,不断增强他们阅读的自信心,可设立了不同奖励:(1)头衔奖励——学生们最爱戴的“帽子”。对看完推荐书目和认真完成读书作业的学生授予“读书大王”,进一步激发他们强烈的读书欲望。
(2)“特权”激励——学生们最渴望的待遇。对获得读书奖的学生,允许他们向学校图书馆随时借书(原本规定为每周一次)。
(3)语言激励——学生们最幸福的“推动器”。对那些热爱阅读或阅读进步大的学生,我常常在他们的书本或阅读本上加以激励的语言。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当阅读的热情得到了赞扬,当阅读的进步得到了肯定,学生的阅读激情也因此得到了唤醒和鼓舞。
总之,书是人类永远的朋友,图书室便藏着许许多多这样的朋友,我们要因地制宜用好图书室,为学生的语文积累注入源源不断的活水。
第三篇:图书室资源利用情况及读者满意度调查问卷
图书室资源利用情况及读者满意度调查问卷
为了全面了解我院图书室资源利用和读者满意度的情况,及时向医院反映事实,以进一步提升图书室的服务水平和质量,我们特组织这次问卷调查,希望能够得到您的支持和协助。您只需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每个问题所给出的几个答案中选择一个或多个合适的答案打勾,或者在_____中填写。您的回答将对改善我院图书室的服务水平和质量提供帮助。衷心感谢您的支持和协助。
祝您工作顺利!
图书室
1、图书馆馆藏文献您利用过的有(可多选):__________
A图书B报刊C电子资源D专业书籍E工具书F其他
2、您经常阅览的期刊类型是:________
A学术性B专业性C知识拓展D考试辅导E娱乐性F其它
3、您认为阅览室的书刊应在哪些方面更加丰富:________
A学术专著B考试用书C知识拓展类图书D娱乐性图书E其它
4、您认为图书馆订购的书籍和医院的教学、科研以及职工的学习结合是否紧密:________ A紧密B比较紧密C不太紧密D不紧密
5、您认为在图书馆借不到想借的图书的原因是:________
A图书馆没有收藏B目录中有,架上无书C不知道如何查找D其它
6、您认为医院电子图书馆主页查找文献信息________
A容易B比较容易C一般D不好查找
7、您对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工作效率是否满意?________
A非常满意B基本满意C一般D不满意
8、您对阅览室整体环境是否满意:________
A非常满意B基本满意C一般D不满意
9、您对图书馆还有那些建议和意见?欢迎提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篇:利用插图资源,优化教学设计
插图是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教学设计中应充分重视课文插图,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使教学设计最优化。
一、利用插图,巧妙导入课文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利用课文插图导入课文学习,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可丰富学生感性认识,有助于学生快速进入课文情境,加快课文阅读理解的进程。
苏教版国标本六年级下册的《螳螂捕蝉》(以下所引课文教材版本与此相同)有两幅插图,第一课时导入环节,可让学生仔细观察插图,尽情欣赏,用心体悟,然后组织交流:你看到了什么?蝉、螳螂、黄雀分别想得到什么?它们身后隐伏着什么?吴王为什么会取消攻打楚国的念头?通过观察交流,帮助学生初步感悟故事内容,了解前因后果。
不同类型的课文都可采用这种方法导人。介绍游览景点的课文,可利用插图作导游。二年级下册《月亮湾》一课写的是小山村的优美景色,导入时可让学生仔细观察插图,说说看到的景象,注意月亮一样的小河,试着为这个村子起个好听的名字,由此巧妙地揭示课题。写人物的课文往往会有人物肖像插图,导入时可利用插图,从了解人物人手切入本课教学。
二、利用插图,促进文本对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要实现学生与文本之间对话,促进心灵沟通,课文插图具有形象直观的优势。
例如国标本苏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骑牛比赛》有两幅插图,第一幅画的是一头公牛上下蹦跳,骑手还牢牢骑在牛背上。为了让学生理解“疯狂”一词,我让学生仔细观察,谈谈从中读懂了什么。
生:一位骑手骑在野性大发的公牛背上。
生:文中说:“只有一位骑手技艺高超,尽管公牛疯狂地上下蹦跳,他还是牢牢地骑在牛背上。”
师:那么,怎样才是“疯狂”呢?
生:牛像发了疯一样。
师:没错,你能说说图上的公牛是怎么发疯的吗?
生:从图画上可以看出,公牛的眼睛红红的,鼻子喘着粗气,这就是“疯狂”。
对一年级孩子来说,理解“疯狂”一词有一定难度。教学中充分利用课文插图的直观、形象,就能顺利地扫除理解障碍,加快课文阅读理解的进程。
再如,《北风和小鱼》是一年级上册的课文。配套教参对课文作了深入解读:《北风和小鱼》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北风吹来,青草枯黄,梧桐落叶,鸟儿躲藏,北风认为自己的本领很大,不把小鱼放在眼里。课文讽刺了北风缺乏自知之明、狂妄自大的行为。
许多教师都上过这一课,往往根据教参提示,抓住文中“哈哈,大家都”这句话,把北风和小鱼对立起来,引导学生痛恨北风、喜欢小鱼,极力讨伐北风、赞美小鱼。然而仔细翻翻教材,会发现此课共有三幅插图。其中第一幅插图,主要表现北风吹来,大自然景观发生了变化;第二幅是北风和小鱼对话。第三幅图往往被忽略。这幅图画的是:白茫茫的雪覆盖在大地上,屋顶白了,树白了,麦苗在厚厚的雪下美美地睡了„„多么恬静、温馨的画面啊!我与学生就此展开交流——
我:你们喜欢这幅图吗?
生:喜欢。
我:为什么喜欢呀?
生:下雪了,我们就可以去堆雪人、打雪仗。
生:我也喜欢。妈妈告诉我,雪像一条被子盖在麦苗身上,明年就可以丰收了。
我:那你们知道雪是谁给我们带来的吗?
生:我知道,是北风给我们带来的。我:那你们喜欢北风吗?
生:喜欢。
一幅插图,扭转了教学的情感基调,也促进了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深化了学生的阅读理解。
三、利用插图,延伸拓展训练
看图说话是小学低年级行之有效的训练形式。利用课文中的插图进行拓展延伸,有助于培养学生观察、思维、想象、语言表达等能力。
苏教版国标本二年级下册《蜗牛的奖杯》这篇课文中,插图色彩鲜亮,形象逼真。第二幅插图画的是在美丽的草地上,有一大一小两只蜗牛正面对着面,它们在说些什么,课文里没有写到,可以利用这幅图来拓展延伸,让学生放飞想象,练习口语表达。可以这样引导:
日子一天天过去,蜗牛老了。一天,它带着小蜗牛在草地上散步,抬头发现空中飞来一群活泼的蜜蜂、美丽的蝴蝶、可爱的蜻蜓,它们在你追我赶、翩翩起舞。(出示蜗牛爬行,蜜蜂、蜻蜒、蝴蝶飞行图)老蜗牛看着看着,不由得对小蜗牛叹了口气:“唉!”——接下来,老蜗牛会说什么,小蜗牛又会说些什么?
学生由此展开想象,模拟角色老蜗牛、小蜗牛展开对话。这样,就充分利用了课文插图提供的广阔空间,既培养了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小学语文教材中一幅幅精美的插图,都经过编者精心编选,形象生动,与课文内容联系密切,体现了编者的良苦用心,是不可多得的教学资源。如二年级上册《梅兰芳学艺》,课后有幅梅花的插图,那不单单是为了美化版面,还在暗示我们:梅兰芳的成功,正是“梅花香自苦寒来”的真实写照。同一单元的《要好好学字》一课,插图中毛泽东身后有幅狂草《清平乐,六盘山》,左下方是延安的宝塔山,都是指导学生课外拓展的良好素材。
总之,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插图来设计教学,对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观察、思维、想象和听说能力,确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第五篇: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教学随笔
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教学随笔
胜天中心校胡德芬
课外阅读是学习语文的重要途径,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效果好,可以拓宽小学生的视野及丰富小学生的词汇量。新课程标准也十分强调学生的课外阅读,重视语言积累,对学生的阅读量还做了明确的规定。因此,在平时的教育教学时努力倡导学生多读课外书,甚至布置了一些读书任务,然而却时常达不到我们想要的效果。
现下小学生能做到有良好习惯的自觉阅读 的很少,影响的因素有很多。如:
一、家庭因素:家长的文化素养直接影响到孩子的阅读习惯,没有浓厚的家庭文化环境的熏陶,这一客观因素造成学生没有养成自觉阅读的习惯。
二、家长盲目指导阅读,由于家长对课外阅读理解的局限性,可能会认为只要读了会背了就是课外阅读,就能把把语文学好;这也是造成学生阅读内容浅显书籍的客观原因。
三、应付作业式阅读和理解能力低下的阅读,很多学生在阅读时是带着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并没有有用心的去读,效果可想而知。外阅读量的大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语文成绩,分析理解能力普遍差。对于文字描述性的问题或需要加以主观分析的习题,就无从答起。作文时导致错别字、语病连篇,理解能力明显低下。
针对以上的各种问题,要做好小学生课外阅读,首先要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激发他们对课外阅读的兴趣;每周抽出一节语文课,或利用晨会课,让学生阅读自己带的书籍,或交换书籍阅读;每天下午到校时,静静地坐在座位上读书,营造一种浓厚的读书氛围。课间有目的地引导学生之间自觉交流读书体会,或教师与学生交流读书心得,故意吸引一群“小听众”,形成良好的学风,调动学生的阅读欲望。此外,开展读书笔记评展、精彩诗篇朗诵会,以及利用影视作品开展影视主题活动都是营造阅读氛围的好办法,都可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促使学生把课外阅读当成一种自发性、有渴求欲的自我行为。其次让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课外读物;现在课外读物的品种繁多,如果强迫他们去读自己不喜欢的书,学生就容易对阅读失去兴趣,因此要引导学生们去选择先例适合他们的课外读物如一些畅销书籍及能激发他们阅读兴趣的书籍,这样就能使其能真正产生发自内心的激动和兴趣。最后指导他们用正确的阅读方法进行阅读。小学生课外阅读个体性强,随意性大,注意力不够集中,受控因素小。提供一些常用的读书方法给学生,帮助学生掌握读书的基本方法是很有必要的。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往往是“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因此,要在语文学科的教学中教给学生一定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处理好精读与粗读的关系。注意读书既要有深度,又应有广度。既要以读带写,又以写促读。
课外阅读是小学生丰富生活经验,积淀人生智慧,提高自身素养的过程。总之,在激起 1
学生阅读兴趣的同时要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重视阅读效果,注重正面引导,给学生阅读的时间,给学生阅读的内容,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让他们去阅读,去思考,使学生从小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与此同时也大面积地有效地促使他们的个性得到了张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