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社会学想象力》读书报告
《社会学想象力》读书报告
摘 要:《社会学想象力》是著名批判社会学家米尔斯最重要的代表作,这本书主要阐述了九大主旨、两大论题、一个概念和一个治学之道。社会学想象力是贯穿全书的核心分析概念,以这一概念为中心,从社会学想象力是什么、为什么要培养它以及如何培养它三个方面来整理自己的学术档案。
关键词:社会学想象力;社会科学;米尔斯;心智品质
米尔斯是美国著名的批判社会学家,《社会学想象力》是他最重要的代表作。本书主要阐述了“九大主旨”、“两大论题”、“一个概念”和“一个治学之道”。九大主旨分别为宏大理论、抽象经验主义、形形色色的实用性、科层制气质、科学哲学、人类的多样性、对历史的运用、自由和理性、论政治;两大论题是批判美国社会科学几种流行趋势和社会科学前景的建构;一个概念指的是社会学想象力;一个治学之道是指米尔斯的治学实践。九大主旨、两大论题和社会学想象力密切相连,两大论题是通过对九大主旨的论述和分类而得到阐述,而社会学想象力是贯穿全书的核心分析概念。前面的正文部分主要是通过直接表述、举例分析、比较推理等方法来阐述观点,而附录中米尔斯则以他的治学之道向我们展示了如何发挥社会学想象力。
一、社会学的想象力是什么
米尔斯并没有给出“社会学想象力”这个名词的确切定义,而是贯穿在全文的阐述中。这种做法,可以让我们充分发挥“社会学想象力”来思考和学习这一概念,给我们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我认为理解“社会学想象力”这一概念需要把握两个关键词:心智品质和视角转换。
社会学想象力是一种心智品质,这种品质可以帮助人们用信息增进理性,看清事情的全貌,也可以说是人类理性本身在人类事务中所发挥的重大作用。这种实质性的理性不仅可以让我们理解个人生活历程与历史以及社会的关系,而且还将对我们置身的社会、历史和我们自身的命运产生结构性的影响力。
社会学想象力也体现为从一种视角转换到另一种视角的能力,这种能力可以从最私人化、最直接的个人转换到最不私人化的社会变迁,通过这一过程我们获得了对社会的组成部分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的充分认识。也就是说,要了解个人变化,我们要超越个人变化本身来看待它,要把个人置身于其所处的特定时代中考察,这体现了一种共情的要求。由此可见,社会学想象力能够实现从微观到宏观、从个体到结构、从主观到客观的超越。
二、为什么需要社会学想象力
(一)区分“困扰”和“论题”的需求
由于时代发生了剧烈的变化,人们不了解这种巨大的变化,以前的思维和行为方式都面临着考验,所以人们感到自己的私生活充满了陷阱,人们在思想上开始变得恐慌,而在行为上变得漠然或者麻木。例如,改革开放初期,一贯崇尚自给自足的传统中国农民,在面对风云变幻的世界市场时便显得手足无措。
历史的变迁和时代的变革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困扰,但是普通人的视野和权利往往受到具体生活背景的限制,而不能将个人的生活与社会历史这两者放在一起认识,更不能把握社会、个人生活历程与历史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就是说他们不能区分自己面临的问题是因为自己珍视的价值观受到威胁而引发的私人困扰还是因为结构性变化引发的公众议题。社会学想象力最有成果的区分就是“环境中的个人困扰”和“社会结构中的公共议题”。因此要了解个人环境和社会结构的复杂关系,我们就要具备社会学想象力。
(二)社会科学家首要的政治与学术使命的要求
社会科学家首要的政治与学术使命是搞清楚当代焦虑和淡漠的要素,在此,两者是一致的。米尔斯认为,如果人们有自己所珍视的价值,那么他们感到价值受到威胁时就有危机感,反之则有幸福感。而当人们不知道自己珍视什么价值也就不会感到威胁,就会呈现出一种漠然状态。米尔斯认为社会科学家的政治职责就是在工作和生活中运用社会学想象力不断地将个人困扰转化为可以直接诉诸理性的公共论题,以及帮助个体成为自我教育的人,而这一切只有在个体成为自由和理性的个体之后才能实现。所以他认为起源于启蒙运动的自由和理性仍将是人们珍视的价值,并指出它们是社会科学前景的重要部分。
(三)实现社会科学前景的必然要求 1.对社会学不良风气的批判
一是宏大理论。米尔斯认为,宏大理论的基本起因是开始思考层级的一般化,它的实践者无法逻辑地回到观察上来,忽略了对结构性、历史性问题的思考,导致他们对问题的本质缺乏真实感受,是非经验、非具体的,因而其不现实性也很明显。米尔斯同时认为,宏大理论在句法学上浑浑噩噩,他们所构造出来的分类体系往往只是流于枯燥乏味的概念游戏,这不仅不利于定义我们的问题,也不利于问题的解决。从米尔斯对宏大理论的批判中,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到米尔斯个人的“冲突论”立场,米尔斯对系统论一般性地排除社会变迁与历史因素的做法也是持批判态度的。
二是抽象经验主义。它盲目崇拜方法论,把研究过程严格受制于所谓的“唯一的科学方法 ”,陷入琐屑的经验细节与数据资料,把充满智慧的创造、需要丰富想象力的学术研究化约为一堆堆公式、数据和所谓的研究程序,仿佛只要遵循既定的程序,运用既定的方法,就可以得出正确的结论和认识,到达真理的彼岸。在米尔斯看来,这完全是一种“迷思”和“意识形态”,它架空了理性的力量和形而上的思考,束缚了学术想象力。他重点批判了抽象经验主义碎片化、方法论决定问题、回避研究历史、缺乏比较和忽略时代问题的研究取向,认为这些研究堆积细节,但对使这些细节形成一定规范形式缺乏关注,对科学哲学方法的神明化,其最终的结果就是导致方法论的抑制,而这种方法又同时影响了他们的研究风格。他通过举例的形式,间接指出抽象经验主义缺乏理论和原则的指导。
三是科层制和形形色色的实用性。米尔斯看到了美国社会科学各种实用性和科层制对社会研究带来的负面影响。米尔斯在书中批判了两种实用主义:(1)第一种是自由主义实用性。米尔斯对自由主义实用性的评价:“空洞,没什么具体内容,而经常是一种政治宣传,鼓动人们服从那些与小城镇中产阶级达到理想适应的规范和特性;”(2)第二种是新实用主义新实用主义不关心在社会底层净扎的人们,而和社会上层相联系社会学研究者地位变了(从学院到科层组织);面对的公众变了(从发起运动的改革革家到决策层);研究的问题变了(从他们自己选择的问题到新主顾们的问题)。总之就是:“学术叛逆性削弱、行政实用性增加。”他指出,实用性由于把社会研究的目的定为制造意识形态,为商界、政界服务的性质,它使得学术研究迎合科层组织的需要,因此限定了学术的自由发展,限制了社会学家的视野,也削弱了他们把握实质问题的能力,知识分子在实践上成为科层官僚和当权者决策的幕僚。在这种体制下,一部分学者把学术当成一种谋生甚至赚钱的手段,将学术公知简单地服务科层制效率原则和各种实用目的,失去了学术应有的尊严和独立。学术界不再是知识生产的共同体,而成为批量培养技术官僚的工厂。从米尔斯的论述中,不难看出这种实用性与科层制的特征使得社会研究变成了教化人适应社会秩序,“奴化”自由理性的工具,从而也导致了社会科学研究的庸俗化。
2.社会科学的前景
通过分析和批判美国社会当时存在的几种不详的趋势,米尔斯提出了他所建构的富有建设性的社会学前景。首先,社会科学家要着眼社会结构关注人类的多样性。这种多样性构成了人类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分别生活于其中的全部社会;其次,注意对历史的运用,没有一门科学能超越历史。社会学探讨的是个人生活历程、历史和社会结构的交织问题;然后,认清自由和理性的实质并捍卫理性和自由,使之成为社会的主流价值。自由和理性是社会科学前景的重要部分,人们遇到的困扰之所以没有被阐明,就是因为自由和理性受到了威胁并正在逐步退化。最后,正视价值选择,自主决定研究用途。阐述自由和理性的理想是我们的学术职责,只有获得了理性和自由的人才能成为自我教育的人。米尔斯强调社会科学正在成为我们时代文化的共同尺度,而不管心智品质有多含糊不清和多令人困惑,它都正被人们感到需要。而社会科学的前景,社会学的想象力在文化上的应用和人与社会研究的政治含义将在以后得到揭示。由此可见,社会学想象力在实现社会科学的前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充分发挥社会学想象力。
三、如何发挥社会学的想象力
社会学想象力对人们如此重要,我们能否通过后天培养而获得这种能力,我们该如何获得这种想象力?米尔斯给了我们答案。米尔斯认为,发挥社会学想象力,需要传承并进一步发展古典社会科学的优良传统,发挥理性与自由的作用,促进知识启蒙与头脑清明。有四点至为关键:
(一)倡导 “科学哲学 ” 打破僵化的学科分工界限,“解放而非限制社会学的想象力”。米尔斯坚决反对人为设置研究界限,在他看来,没有一种所谓科学的方法论,可以自动帮助人们获得对真理的认识,“方法是针对一定问题的方法;理论是针对一定现象的理论”,不要被所谓的理论与方法迷住自己的心灵。他援引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话说:“科学家研究程式的本质特征就是最大限度地利用自己的头脑,而不受任何限制”,“每个人都要做自己的方法论学家”。
(二)关注 “人类的多样性 ”
现实中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并非一个独立存在的系统,而是交互作用、极其复杂的。社会科学家应当从各个学科汲取营养,而非画地为牢、关闭学科对话的大门。发挥社会学的想象力,首先要“从不止一个学科中选取材料、概念和方法”,不能只“熟悉某一学科的材料和视角”,而是解放头脑,放飞想象力,让它在不同现象、不同学科、不同理论、不同方法之间自由穿梭,从而更深刻、更全面地认清事物的本质规律。
(三)运用 “历史的观点 ”
关注历史就是关注现实的生成过程,对历史的无知,也就是对现实的无知。“人究其根本是社会和历史中的行动者,必须通过他与社会与历史结构间的密切的、错综复杂的联系来理解他”,所以,应当培养丰富的历史感,必须具有历史观,把人与社会置于一定的历史结构和发展进程中加以理解,获得对本质规律的认识。
(四)发扬“理性与自由”
社会科学家“在做自己研究、选择自己的问题时”必须保持基本的独立性,不能自诩为“哲学王”或“国家高参”。米尔斯是一位 “秉承着古典传统的社会科学家”,他深刻认识到,随着学科专业分工和学术体制科层化的发展,知识分子那种怀有“超越性冲动”的公共角色一去不复返,昔日的公共知识分子被新型的“技术专家”所取代。在学科壁垒日益森严的当下,社会科学家最重要的使命之一就是充分发挥社会学的想象力,超越各种无谓甚至有害的争论、分工和鸿沟,关注 “紧迫的公众论题和持续的人类困扰”,在追求知识真理、通向真善美的理想图景中恪守知识分子的道德底线,展现学术的人文关怀。
第二篇:《社会学的想象力》读书报告
《社会学的想象力》读书报告
这本书无疑是蛮难的,和本人之前读的其他社会学的著作(例如:《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相比确实更加晦涩难懂一些,需要更强的社会学功底。
首先,为什么说它要更加晦涩难懂一些呢?因为简单的在介绍什么是社会学的想象力,我们应该如何坚持运用社会学的想象力来看问题,本人在刚开始看简介,看文章的开头以为会是这样,然后觉得社会学的想象力的解释也蛮容易懂,就以为这本书也不会太难。可是看过了才知道,这本书的大部分内容都是在批判当时美国社会学领域流行的一些理论思潮,OK,这没问题,说明这个作者确实很厉害,知识也足够渊博。可是,问题来了,我们这些读者或许知识才对社会学入门或入门不久,对其中涉及到的很多理论观点都不甚了了,知之甚少,所以很多时候都不知道他在讲什么,只是觉得好像挺厉害的样子,虽然作者经常也对其中的某些理论做出简单的介绍和阐释,不过人家一本书的理论观点,几句话本人觉得也是很难说清楚的。本人社会学知识的贫乏确实也是造成这本书在阅读上的难度,不过还是可以把本人在这本书理解到的一些内容可以拿出来说一说的。
好了,现在说说我看到的这两章,第一章叫做背景,很明显研究确实是社会学想象力这本书写出的背景,以及为什么写这本书,大致的意思是因为割裂的看待社会问题,只单单看到某一社会问题是不全面的,而且是不能很好的解释整个社会问题的。特别是有些个人化的问题确实要放在社会的情境中去,结合当时的社会结构、社会制度等等才能更好的理解,不能简简单单就说它是个人的问题,尤其它已经涉及到人数很广的时候。这是第一章。
第二章宏大理论就有些让人摸不着头脑了,特别是当他介绍的宏大理论还是我没怎么接触,没看过的时候,所以显得不是很好理解。大致的意思也是有些宏大的理论看待问题是不够全面的,特别是举了一个帕森斯的例子,用很少而且简洁的语言解释了帕森斯的理论,并同时批判了他的理论:当社会均衡存在,以及与之匹配的社会化合控制手段齐全时,怎么还有人不守规矩呢?这是帕森斯没有回答的问题,原因在于他静止的看待问题,无法解释社会变迁,也就是说没有历史观的思维方式?看到这时我个人也是有这个疑惑的,这章大致也就是指出有些宏大理论的这样的问题所在。
抽象的经验主义具体是什么,本人的了解也是有些模糊的,从作者的观点来看,抽象经验主义主要的问题在于注重认识论的探究,而抑制了方法论的发展,它和宏大理论都是注重研究社会问题的某一点。这不是问题,问题是如果我们的视野一直在那些所谓的某一点上,就是问题,应该更加注重和整个历史、社会环境的联系。然后是形形色色的实用主义这一章,给我的印象就是,介绍了好一些实用主义的流派,比如自由主义的实用性、保守主义的实用性,还有实用主义的右派等等,还谈了实用主义的立场等问题。
后面章节的内容我就不一一介绍了,因为确实是这样,读完之后留在脑袋里的东西不多。接下来我要讲的是在“论理性和自由”这一章的有些内容,这一章中提到了人的异化的问题,人在各种社会的压力,还有各种消费主义的引导下,一天到晚就是工作,屈从于工作和环境,工作是为了什么呢?为了工作以外可以好好玩耍,可以有钱花、可以消费、可以“享受快乐”,工作和消费的本源意义被异化了,消费和工作本来是为了人服务的,而现在却像是把人操作了一样。就像原句那样说的一样“他不仅与产品和工作异化,他还与消费、与本源意义上的休闲异化了。”人压制自己本来的冲动和欲望、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并与“组织的规则和条例”保持高度一致,而理性的组织是一个使人异化的组织,它指引人的行为、思考以及情绪的原则并非出于个人的良知,而是其他什么东西。在这样种种的情况下,人更多的会成为“快乐的机器人”。文中“快乐的机器人”其理解到的就是在社会环境、工作压力的情况下从事工作,把工作当做一个必须完成的任务必须去完成,然后只有在工作之外的休闲和消费才能有短暂的快乐,工作变成压抑人的东西。
这一章节的这些内容读起来就是有些印象和有些感觉的,因为可以和自己的生活经历,所见所感联系起来,和自己的生活是有关联的,前面很多部分不仅很难和自己的生活经历相关联,而且和自己的知识体系都很难联系起来,因为很多作者批判或者介绍的学者或理论思想根本不了解,就只有听他说,也不知道他说得对还是错,反正大部分人对说他还是说的不错的,那么我也不好批判,因为不清楚他说的东西,也更没资格去批判。好了,接着谈人的异化的问题,或许是我国从改革开放以来就开始房展的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然后造成的结果,人的处境当然也和那些资本主义是类似的,所以和美国当时的人的处境是类似的,可以联系起来的,而那些形形色色的主义思潮在中国或许有,可能也不叫这个名字,或许我也没听说过,或许是听说过但是隔得有点远,听起来就那么回事儿。可是在人的处境方面,不好意思,我也有些觉得我们当下的中国人很多都是“快乐的机器人”,每天都是很机械的工作,工作之时是为了等待下班,下班之后是为了等待放假,工作变成了一个不是人享受和发挥创造力的事物,是为了服务消费主义的一个产物,人工作的意义仅仅是为了求闲暇吗?是为了赚钱吗?人每天机械和麻木的生活是为了什么?好吧,根据我们社会学的想象力,这是人自身的责任?还是整个时代,整个现代文明发展的结果?我觉得这也是我们现代社会需要思考的问题,个人觉得这是个人自己的问题,同时也是时代环境共同作用下的结果。
第三篇:社会学读书报告
社会学读书报告
杨春芳
***7
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是我读的第一本关于社会学的书籍,虽然只是薄薄的一小本书,但是其内容的深刻度却是很让人吃惊的。对于同样出生于农村的我来说,看到书中描绘的中国农村的人与事,总是更容易产生共鸣,仿佛就是我身边的人与事一样。
费老说“乡土”是每个中国人的特点,安土重迁便是其内容之一。“重迁”并不是说“不迁”,只是说“难迁”,这一点与现实情况是十分相符的。从古至今,除非发生灾荒人祸,黎民百姓会背井离乡去逃难外,一般情况下,他们是不会轻易离开他们的居住地的,就算随着工业社会到来,不少青壮年外出打工,但是到了年关他们还是会回来,不只是因为家里有亲人,还因为只有家乡才能给予他们归属感和安全感,只有回到家乡,心里才是踏实的,无论外面的世界多么缤纷多彩,那也只是属于别人的世界,远没有家乡给人的感觉舒适。所以人们基本不会搬离出去,他们再此的经济基础和关系圈子也不容许他们搬离。农民与土地是綁在一起的,他们在土地上劳作,依靠土地吃饭,土地就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基础,可以说农民离开了土地是无法存活的,因此他们不能离开,一旦离开了就失去了土地,失去了安身立命的根本。中国是一个“熟人社会”,交往圈子对人们的生活影响非常大,比如他们常说这样的话“大家都是这么熟的熟人了,用不着这么客气!”足可见,有“熟人”是很重要的,办什么事都会省时省力,而且,不可否认的是,在一个周围都是“熟人”的环境中生活,也会更自在,更得心应手。但是一旦他离开了,那么在他周围的都将会是一些素昧平生的陌生人,即使过了一段时间,大家比较熟悉 了,比如能够将名字与人对号入座了,也大致知道了其家里的基本情况等等,但是那种熟悉又怎么比得上以前大家一起朝夕相处了几十年的熟悉呢!
还有一点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费老在“文化下乡”中说的农民并不“愚”。在现阶段,农民中仍有许多人没见过电脑,甚至不识字,他们就是真正的“文盲”,但他们在生活中却过得如鱼得水,他们不看日历却懂得什么时候该播种、什么时候该施肥,不看天气预报却知道什么时候会下雨,没有手表却知道什么时间点该回家吃饭。他们不懂所谓的文化,或许正像费老说的“他们不需要文化”,他们依靠的是从生活中得来的丰富的经验,谁又能说经验没有理论知识重要呢?没有文化并不能说是愚蠢,识字与否与是否受教育有关,是后天环境形成的,而愚蠢则是与智力有关,属于先天遗传,把先天的和后天的拿来比较显然很不适合,也不正确。
说了一点乡土的中国的事儿,再来说点郁闷的中国的人。我第一次听到说中国人是郁闷的人这种说法是从张老师口中听到的梁晓声的《郁闷的中国人》,当时刚听到这本书的名字的时候,就感觉它一定是一本很有意思的书,一定要去看一看,果然,它没有让我失望,其所书所写都是最真实的中国人的写照,也是中国社会的写照。
梁晓声说,中国人的“郁闷”由来已久,从晚清的民族危机到建国后的文革,再到今天的二十一世纪,中国人每时每刻都处在极度的郁闷之中。在当代社会的利益博弈中,这种“郁闷”更是达到了一个临界点,那么“中国突围”究竟在何方,梁晓声对此作出了深入地剖析,并将其归结于“中国文化”的作用。
在第一章中,作者提出国民劣根性不只是中国所独有,这是人类普遍的弱点,只是各国的国民劣根性各有不同而已,比如西方欧美国家由于实行资本主义制度时间长而具有很强的“列强劣性”,这种劣性表现为其在发展早期资本主义时进行资本积累的手段,即贩卖黑人奴隶,杀害土著居民等;而中国人的劣根性则表现为一种对权势、金钱的奴性,这种奴性根深蒂固,不可撼动,究其来源,无疑封建时期政治文化生活是真正的罪魁祸首,它从封建时期开始一代代地往下传承,不曾间断,深深植根于人民心中,所以作者才会发出“撼山易,撼奴性难”的感叹。确实如此,现如今的中国,哪个人见了领导上司不是一副讨好谄媚的嘴脸,就算有个别人不刻意讨好谄媚,在其心里也是存在畏惧和敬畏的,在他们的观念中,下级就该害怕上级,下属就应敬畏上司,因为他们是自己的“衣食父母”,如果一旦得罪他们,就会失去工作,后果很严重。但也有另一种情况,就是一个平民百姓如果见到了有分量的领导人,他也会心存敬畏之意,如果这个领导人还表现出应有的亲切和关怀,那么他就会产生浓厚的感激之情了,甚至感动得热泪盈眶也有可能。其实这跟古代的情形一样,老百姓对官员有着浓重的敬畏心理,他们觉得官员跟平民是两个世界的人,只要官员不鱼肉百姓就谢天谢地了,哪能奢望当官的人为人民着想呢,因此当官员为百姓做了一点点好事之后,百姓们就感激涕零了。其实我觉得这完全没有必要,每个人都是社会中的一个角色、一个部分,大家都是平等地,特别是在现代社会主义社会,阶级早已消除,人与人之间都是无差别的个体,既然是平等的,又为什么要有这种敬畏心理呢!所以说这一切都是中国人人性中的劣根性----奴性----在作怪。
中国人还有一个“与众不同”的地方,他们都很害怕平凡。当一个美国人听到这点的时候非常吃惊,他不能理解中国人的这种想法,因为美国人都很乐意成为一个平凡人、过最普通的生活,而中国人却把平凡和一些可怕的东西归在一起。当然,作为一个生活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人来说,他是不知道中国人眼中的平凡和美国人眼中的平凡是很不一样的。中美两国国情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因此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有很大的差异。在美国,中产阶级占大多数,因此中产阶级的生活就是平凡人的生活,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有车、有房,而贫民才是“不平凡”的;但中国与美国的情况却是恰恰相反的,中国大多数人的生活没车、没房,没有稳定的工作,这就是平凡人的境遇,所以许许多多的中国人只想出人头地,变成不平凡的人,找到“高收入”的工作,能够住上房子,买上车子,过上舒适的生活,甚至有些“知识化了的青年”去到美国寻找所谓的不平凡,其实也只是追寻到了美国人眼中的平凡而已。据说现在有预测称到2020年中国的GDP将会超过美国,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关于这点我想说,就算到时预言成真,也没什么值得我们中国人骄傲的,因为就算有再大的国民经济总值,只要一除以14亿人口也会变成一个很小的数字,如果哪一天我们的人均GDP能赶上甚至超越美国的话那才真正算得上是中国人的骄傲。中国的经济发展道路还很长,我们不该懈怠,当某一天中国人眼中的平凡与美国人眼中的平凡等同时,或许那是我们可以暂时歇一口气了。
《菊与刀》是一本研究日本文化的书籍,但其作者本尼狄克特却从来没有去过日本,她写这本书只是为了帮助美国当局做出对处理日本的正确的决策(当时正是二战时期),因此这本书受到很大的争议,有人认为这根本不能代表日本的文化真实情况,只是作者的臆想和猜测罢了,也有人说因为作者采访了许多在日本生活过的人和日本俘虏,也查阅过许多资料,所以具有代表性。先不管他人对这本书的评价如何,当我读了它之后,确实对于日本人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日本人有一种反物质主义的偏见,他们极度蔑视物质主义,高度赞扬绝对精神主义,甚至认为人的主观意志可以超越生死,因此导致对天皇的绝对崇拜,对天皇敬忠是他们的最高价值准则,为了“让天皇宽心”,他们可以做一切事情。他们也认为等级制是理所当然的,任何试图破坏等级制的界限或已经越界的行为都该受到惩罚,“各安其位”才是整个社会稳定的基础,而且他们还试图将这种价值观推向全世界,因此才有了“大东亚共荣圈”的出现。
这些观念出现的心理基础就是对天皇的“忠”,天皇在日本绝不仅仅只代表一个国家的象征,他也是国民精神的支柱,天皇被奉为圣上,他“神圣不可侵犯”,不对大臣的任何行为负责,他只是“日本人团结的最高象征,却不是担当职责的国家首脑”。日本人民可能会反对当权者的政策,但他们绝不会质疑天皇的决定,只要是天皇说的话,不管怎样都要无条件服从,而且是心甘情愿地服从。日本的政治家们很会利用这一点,在要求人民做事时,说上一句“这是天皇的御令”,就算是一开始再不情愿的人也会赴汤蹈火,在所不辞,为天皇尽忠是日本人的“无条件的最高美德”。二战期间,美国分析家认为日本不可能投降,因为大和民族是好战的民族,但是天皇一发布投降的诏书,日本国民就接受了,没有一个人站出来反对,因为日本人想“让天皇宽心”。由此可见,即使在战败时,日本人的最高法则还是“忠”。这是在战时,在平时也是一样,日本人认为“受情义”是很痛苦的事情,在他们看来,“出于情义”代表的是一种“沉重的人际关系”,但是对天皇尽忠则不在这范围之内,对天皇尽忠完全是心甘情愿地,而“报答情义”却被定义为不情愿的行为,由此,日本人的忠心也可见一斑。
从这层意义上说,日本的忠与中国的忠是有很大区别的,日本的忠在中国人眼里是一种愚忠,我们认为不能不分青红皂白地尽忠,要对值得的人尽忠,那些剥削百姓、不为人民着想的人我们不该尽忠,但是我们要对国家尽忠,一切以国家利益为主,当君主或者领导人做出不利于国家和人民的事,人民就应该起来推翻他,但是一旦国家有难,人民也会不计一切代价来拯救国家和人民,不忠君主而忠国家这条准则,我想应该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人遵守的吧。
社会学书籍多如瀚海,很遗憾的是目前为止本人只很有限地读了这几本,希望以后能够多多拜读,因为在我看来读社会学书籍还是十分有用的,可以让我们更加深刻地了解和认识这个社会和我们人类自己。
第四篇:《社会学的想象力》读后感
《社会学的想象力》读后感
赖特.米尔斯的《社会学想象力》阐述的问题深刻,对现代社会的变化和人的生存方式进行了深刻的揭示,他认为“我们的时代是一个不安和冷漠的时代”。在20世纪30年代期间,“有关价值和威胁等问题还提不到日程上来,更不必说什么明显的社会科学问题了”,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情况就不同了:“价值既不是普遍公认的价值,又不是普遍被感到受威胁的。许多个人的不安状态无以明确表达,许多公众的不适状态不再成为社会问题。„„不安状态和冷漠状态正是我们时代的根本特征。”
当今“人的首要危险”就在于当代社会本身难以驾驭的力量,同时伴随的是造成异化的生产方式,政治统治的控制技巧,国家之间的无政府状态——一句话,人的“本性”以及人的生活条件和目的所发生的普遍性的转变。在《社会学的想象力》一书中,米尔斯没有沿着传统社会学思维方式,而是一反常规,独辟蹊径地提出社会学研究者应该具备一种心智的品质——社会学的想象力。在当时,这一全新的思想为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对突破社会学理论平面化状况做出了重要贡献。米尔斯指出了社会学研究中的三种倾向:一是倾向于历史理论,将历史学与社会学的研究混淆;二是倾向关于“人与社会的本质”的系统性理论;第三个倾向是对当代社会问题和问题的经验研究。
最值得借鉴的地方,在于他的思考方式。如:
他提出了一个完整的社会研究,其过程必须是从事件和历史以及这两者在社会中相互交错等问题出发,而最后又回到这些问题中去。
1、一个特定社会的整体结构是什么?其中的基本构成是什么?它们又如何相互关联?该社会的结构和其他社会的类型有何不同?该社会结构中的每个特性对于社会结构的延续和变化起着怎样的作用?
2、该社会在人类历史中处于何等地位?它发生变化的机理是什么?在人类整体的发展中占有什么位置、起什么作用?我们所考察的每个特征都联系于一定的历史时期,这种特征是如何影响历史,又如何被历史所影响的?而该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它和其他时期有何不同?创造历史的根本方式有哪些?
3、该社会和该历史时期中哪类人占了上风?哪类人将占上风?他们是以什么方式挑选和组成的,是如何得以解决或受到压迫的,又怎样变得敏锐或变得迟钝的?观察该社会、该历史时期人们的行为和性格可以揭示出哪种类型的“人性”?所考察的社会中每一个特征有怎样的“人性”涵义?
其中的思考层次性多么清晰,逻辑明确,值得借鉴。
“人只有把自己放进他所处的历史时期里看待,才能理解他本人的经历,才能评价他自己的命运;人只有了解所有和他有关的人的机会,才能认识他自己的机会——这种观点是社会学想象力的首要成果。”
以我的理解,米尔斯认为个人必须了解历史,从而理解社会和处于社会之中的自我,并通过这种了解来决定什么才是个人的价值观。有了这种理解,个人才能真正地参与到社会中,而不是一个孤立的生活。通过这种参与,他就可以解决“社会结构中的公共论题”,从而解决“坏境中的个人困惑”。按照米尔斯的理论,每一个个体都是都必然要去参与,社会也需要
这种参与,如果孤立于社会,某种程度上说就远离了真我。
“社会学的想象力可以让我们理解历史与个人的生活历程,以及再社会中二者间的联系”,没有这种理解,人们就无法理解自己,也无法认清他们的社会角色。而社会学的想象力就是提供一种洞察力,使人们得以看清影响的社会的种种无形的力量,以及它们使如何相互作用,最终影响到每一个个体。
“社会学的想象力”从“社会结构中的公共论题”入手,来处理这个问题。它使人们认识到“坏境中的个人困惑”可能来源于社会的不正常工作,也让人们看到了与自己有着同样“困扰”的人时,这时候就会形成“困惑”还是“论题”的博弈。在这个博弈的过程中,社会给予了个人去解决困惑的机会。即使没有改变社会的结构性问题来,无法消除困惑,人们由此了解的社会“价值”,从而改变个人“价值”。或者,个人与社会“价值”都因之变化。在米尔斯看来,这种“参与”必要而又积极。“相比较于个人,社会是一独立存在的实体。社会优先于个人,个人的一切都是源于社会,并且在这个实体性的社会中才能表达,才是有意义,有效的。”、“真正影响社会的团结和变迁的是结构层次或社会集体层次的现象”。
米尔斯从社会研究同时具有“学术性”与“政治性”双重性出发,分别对“形形色色的实用性”进行了全面地批判:他认为“研究价值的实用性”无法保证研究者保持价值中立,可能会因偏颇将社会引向未知;“自由主义的实用性”由于其分散的关注点、过分强调“事实调查”、推崇混乱的多元主义使其无法全面地观察社会;“保守主义的实用性”直接为“科层组织”所利用。逐渐的,随着“科层制”现象的进一步发展,“组织化”、“程序化”进一步压制了思想的自由本质。拥有第五章中“科层制气质“的组织沦为了意识形态的工具。而
第六章“科学哲学”中,作者认为社会研究不因改被“自然科学”的“方法论模式”所限定,提倡:“一流的社会分析家会避免僵化的程序;在著作中他尽力发展并运用社会学的想象力。”
我个人感觉作者在用“社会学的想象力”搭建一条从“批判”到“构建”的桥梁,米尔斯给出了“人类的多样性”、“对历史的运用”、“论理性和自由”、“论政治”四个尺度来使用“社会学的想象力”:保持人类的多样性,维护个人、民族、文化的自然多样化;关注历史,具有时代变迁的宽阔视野的同时要能纵深地看问题;不沉迷于小的情境研究,关注将各种情境组织起来的社会结构;力求理性得以以民主方式在自由社会中与人类事务相关。其中最核心的我认为是第九章的内容,米尔斯倾向于坚持西方自由主义的核心,将理性和自由一同来处理,把理性的运用视作得到自由的方式,也是其前提。当然,米尔斯即使意识到自己会被限制在理性与自由的追求的框框之中,但是要知道一个学者“一旦接受了理性和自由的价值,确定自由的局限以及理性在历史中扮演角色的局限性就成为任何社会科学家首要的职责。”
第五篇:社会学的想象力读后感
《社会学的想象力》读后感
在读米尔斯的《社会学的想象力》时注意到这个观点:一些看起来是个体的事情,当把他放到一定的社会经济背景中去的时候,却成为社会学的现象。书中他举了一个很显而易见的例子,就是喝咖啡的问题,人们喝咖啡,什么时候喝,喝多少,跟谁喝,喝咖啡的目的,咖啡的生产和销售等等,种种社会存在都会因为时间、地点、人物、身份、阶级的变化而不同。
米尔斯又说,社会学是社会生活复杂化,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尖锐化的产物。他指出,在古代社会生活条件下,不可能产生也不需要社会学。我个人的观点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人类的生产生活的活动都会因为知识的积累而发展,或者说是复杂化,因为我个人认为,人类本质上的追求还是没有变化。人们在生活变得复杂的同时,自然也会觉察到不同的复杂体之间,或是一个复杂体自身所产生的矛盾。并且又由于人们的智慧在日益的增进,所以就会有人探索和解读这些社会问题,试图在探索的过程中逐渐解决这些问题。而社会学研究正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门科学。就如书中所说孔德创立社会学说根本目的不是填补学科空白,是适应当时社会需要,探寻认识社会和解决社会问题的理论和方法才是其根本目的。因为当时,社会已经发展到需要一门科学解释并解决其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的阶段。
所以说社会学的产生是社会发展的结果。
同时,因为社会的发展,社会学学科也会继续发展。最显而易见的原因就是,社会的矛盾和问题不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消失,它当然是会不断的复杂化,矛盾会不断地增加。就像书中说的那样,一百多年来,社会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初创时期、形成时期、发展时期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在各国的努力下,社会学的“本土化”工作发展迅速,社会学这一学科已在世界各国扎根、成长。
也许马克思曾经提出人类社会发展到最后是共产主义社会的理论。但这毕竟离我们的社会太遥远。就我目前所能看到的是,人们的思想逐渐多样化,人们之间的沟通也逐渐多样化和复杂化。就像先前所说的,不同的复杂个体之间可能会产生碰撞,需要调节,复杂的个体内部同样也会产生矛盾,需要寻求调节。单从这个方面看来,社会学的研究就需要继续进行下去,还要求发展。
当然,在人们的理性思维控制下,社会的发展应该不会最终是不至于因为矛
盾的不断发展和多样化而走向灭亡。而这应该就是社会学研究发展有其重要地位的原因。社会学的产生即是研究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而随着社会发展,社会矛盾不断多样化和复杂化地同时,社会学学科也在不断地发展,有可能会向不同的形式扩展,比如运用到学校教育中。
我想象这样的发展,最终一个较为理想的状态是社会多样化发展,人们可以及时的发现生活中的矛盾,并始终有相关的专业人员能够及时有效地帮助解决问题。这样,不仅问题得到了解决,人们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又会进一步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