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三级疾控构建农村公卫服务网
三级疾控构建农村公卫服务网
——章丘市探索农村公卫服务新模式
□本报记者 张 昊□
“在每年市政府对卫生投入的将近1个亿中,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投入、公卫服务人员的补助占了很大一块。这些钱怎样花好?”山东省章丘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时延申说,自去年9月始,章丘市悄然展开“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三级管理‟、„三级考核‟”的小样本尝试,试图以此为主线,构建一张既适合本地实际又能高效运转的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网络。
乡镇有了“缩微版”疾控中心
去年11月18日,一走进章丘市绣惠镇卫生院,记者便发现大门右边的一栋白色两层小楼格外显眼,同样显眼的还有挂在它门上“公共卫生科”的牌子。
走上楼梯,疾病控制室、卫生监督室、妇幼保健室、基层卫生管理室、慢病管理室和健康教育室等职能科室在走廊的一侧一字排开,而另一侧的房门上则挂着预防接种门诊、留观室、宣教室、妇幼查体室等牌子。让记者奇怪的是,除了在接种门诊和宣教室能看到有医生和护士在值班外,其他科室都无人上班。
该院院长李顺清向记者解释:“医院的公共卫生科是农村三级公卫服务网络的枢纽,向上要接受市疾控中心的技术指导和业务考核,向下要承担起对村医的指导和考核任务。这个时间正是乡镇考核村的时候,今天各科室的工作人员都到村里去了。”
据介绍,去年9月14日,章丘市卫生局印发《章丘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三级管理”、“三级考核”工作方案》。“三级管理”中的“三级”指的是县、乡、村三级。其中,乡镇卫生院将公卫人员全部单独划分出来成立公共卫生科。该科还分为多个职能科室和服务科室,各职能科室承担相应职能和发挥公卫服务“承上启下”的作用,服务科室则开展预防接种、妇幼宣教等服务项目。整个公共卫生科几乎相当于“缩微版”的疾控中心。
李顺清说,过去卫生院里临床和公卫人员混成“一大锅”,做公卫的也有临床任务,做临床的又不愿意去干公卫的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往往要给医疗工作让路。现在单独成立了公共卫生科,相当于“游击队”整编成了“正规军”,平时各职能科室“各自为战”,一但到了需要下村指导或考核的时候,就打破科室界限,包干分片全都下到村。
在绣惠镇卫生院下辖的太平村等村卫生室,村医们表示,有了“上级”的指导,他们从事公卫服务能更“给力”。“只要好好干活,通过考核就能顺利拿到相应的补助,工作起来自然更努力了。”
乡镇卫生院成改革主力军
记者走访了章丘市的龙山、绣惠等多个乡镇,发现乡镇卫生院内公共卫生科的办公条件都较好。任德斌解释,对于公卫科的办公条件,市里有严格的规定:每个乡镇的公卫科配备专职人员不少于12名,办公用房不少于16间,建筑总面积不少于600平方米。其中,服务科室房间(预防接种室、宣教室、妇女查体室等)不得少于60平方米。同时不仅对每个职能科室的工作职责有详细规定,还要求各科人员需经卫生局审查备案后招聘,不得随意更换。
乡镇卫生院既出房子又出人,还要给公卫科配备DVD、照相机、专用车辆等硬件设施,按理说乡镇卫生院应该对这样的改革表现出抵制的态度,但是记者在采访了多所卫生院后发现,每一位院长却都对这项政策表示欢迎。
李顺清一语道破:“当然也是有利益关系在其中的!由于章丘交通发达,老百姓看病的选择多,各乡镇卫生院竞争很激烈。公卫科人员在开展服务的同时,也是在向老百姓宣传自己医院。建科的投入是一次性的,而后面的回报可是长期的。”
(下转第2版)(上接第1版)
“农村公卫水平也可向城市看齐”
11日与18日这天,龙山镇村民王晶的孩子——出生68天的吕泽雨到了该打预防针的时候。到了卫生院,王晶被引进公共卫生科,孩子的预防接种顺利完成,有大夫专门给宝宝做了身体检查。王晶也没闲着,负责妇儿保健的大夫插空给她介绍了妇儿保健知识。
“去年村里的一个亲戚生了娃,就说打针不方便,每月里逢9的日子才能打。现在可完全变了,大夫说了每天都有接种门诊,还可以来免费咨询学习保健知识。”王晶说。
该卫生院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了保证免疫规划的安全,所有预防接种都要求在条件更好一点的乡镇卫生院进行,但是由于过去人力不足,卫生院开放预防接种门诊的时间有限,一些住在较远村子的百姓带孩子接种非常不方便,自从卫生院成立公共卫生科后,预防接种职能被单独划出来,合理安排人力,现在天天都可以给孩子接种疫苗,而且妇保儿保的人员就在隔壁,开展健康教育也很方便。
山东省章丘市卫生局副局长任德斌说,不要小看这种“方便”,在没有“三级考核”前,乡镇卫生院只是“捎带手打打预防针”,对各乡镇卫生院的公卫工作,既没有指导也没有督导,对他们的服务质量自然无从管起。但是,现在开展了“三级考核”,疫苗接种、健康教育、慢性病防控、环境卫生等都成为乡镇卫生院的“必修课”。“„打预防针方便‟还只算是„三级管理‟和„三级考核‟初试身手。下一步,乡镇工作人员与村医共同服务,农村百姓的传染病、慢性病、精神疾病防控等都能管起来,相信农村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也可以逐渐向城市看齐。”
强化公益性期待政府更大投入
在采访中,章丘市的一位卫生工作人员对基层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建设采用了“悄悄尝试”表述。他的解释为,目前这些尝试还仅限于卫生部门自己的内部改革。并且,所有公共卫生科的人员编制由乡镇卫生院划拨,人员经费和工作也是由卫生院供给大部分,虽然当前的运作尚可,但其背后“隐忧”不可忽视。
然而,作为该尝试的发起者之
一、章丘市疾控中心主任时延申对此则有不同看法:“建立三级网络和管理考核机制,短期目标是为了把政府给的每一分公卫经费花好,长期则是让政府感受到投入能见实效并愿意加大投入。为老百姓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是卫生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有限条件内先把工作做起来,相信得到政府的认可和支持只是时间问题。
“目前,构建基层公共卫生服务的网络效果已经初显。老百姓开始逐渐享受到较好的公卫服务,整个基层的公卫服务队伍也趋于稳定,公卫队伍终于在县级以下行政区域有了自己的„腿‟。眼下,服务网络的运作需要政府加大投入。”时延申对前景的期待很乐观。
第二篇:公卫考核疾控说明精简版
健康档案合格性的核查、真实性核查
一、核查中出现下列情况的,视为该档案不合格。1:个人基本信息表填写空项、漏项或错项在2项及以上。
①出生日期、②既往史(包括疾病史、手术史、外伤史和输血史)。③家族史 2:健康体检表填写空项、漏项或错项在3项及以上。
①一般状况:血压可以测左侧或右侧,左右侧同时测不应该完全一致。
体质指数=体重(kg)/身高的平方(m2)。
②生活方式:体育锻炼:指主动锻炼,即有意识地为强体健身而进行的活动。锻炼方式填写最常用的具体锻炼方式。
吸烟/饮酒情况:从不吸烟/饮酒者不必填写日吸烟量/饮酒、开始吸烟/饮酒年龄、戒烟/酒年龄等。(“日饮酒量”应折算为白酒量。)
③脏器功能:主要为视力、听力和运动功能。
④查体:主要为心、肺,糖尿病患者必须查足背动脉搏动。
⑤现存主要健康问题:指曾经出现或一直存在,并影响目前身体健康状况的疾病。⑥主要用药情况:长期服药的慢性病患者体检前1年内主要用药情况。无可空白。⑦健康评价:主要填写本次体检是否有异常指标、体征。⑧健康指导:对慢性病或体检有异常者应提供,无可空白。
二、核查中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视为该档案不真实。
1、没有健康体检,有体检记录
2、受访者回答与档案中体检记录不符,视为不真实。
①是否进行查体:主要核对血压、心、肺检查等情况的记录,与受访者回答是否一致。其中血压主要核实体检时是否测过血压,不要求核对血压值。
②生活方式:主要核对吸烟、饮酒情况的记录与受访者回答是否一致。
③现存主要健康问题:受访者回答与体检记录是否一致。(重点核对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精神病等疾病)
④疾病用药情况:体检前一年内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用药情况,受访者回答与体检记录是否一致。(药物名称可变化,疾病诊断应一致)
三、失访的判定
1、电话未联系上:电话通但对方未接;
2、电话错号或电话空号;
3、核实体检和随访,记不清或者不清楚
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老年人健康管理
高血压患者总人数=常住人口数×81.28%×18.8% 糖尿病患者总人数=常住人口数×81.28%×9.7% 老年人总人数=常住人口数×9.09%
一、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管理者是指患者建档并在内至少接受过1次随访服务者。核实当年管理人数数量指标:
不应计算在内:本年未提供一次随访服务的;非本年死亡人数、迁出人数 【以蓝星电子档案为例,从软件中导出excel数据进行分析
统计报表与分析-选定时间段-公共卫生服务随访明细查询-导出excel数据
1、剔除随访次数为0的人数
2、删除重复项:1)excel-数据-删除重复项—取消全选—选定“姓名、性别、出生日期、(电话号码)”—文件另存为...2)数据-排序-“姓名、出生日期、电话号码”】
规范管理:
1、每年至少四次免费面对面随访,每年一次免费体检
2、随访:糖尿病空腹血糖值、高血压血压值必检
3、每年一次体检:糖尿病足背动脉必查
4、错项、漏项二个及以上不算规范
控制满意:高血压血压<140/90(和)mmHg,糖尿病空腹血糖<7.0mmol/l随机血糖≤10.0mmol/L 控制不满意:高血压血压≥140/90(或)mmHg,糖尿病空腹血糖≥7.0mmol/l随机血糖>10.0mmol/L
老年人接受健康管理人数指:年内接受过健康管理(进行健康体检)的65岁及以上老年人数。老年人健康体检表完整率:
健康体检表填写完整是指:进行体检,体检项目齐全、内容填写完整、正确;老年人健康状态自我评估、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评估、辅助检查等相关表单齐全。不包括核查中发现不真实的档案。
老年人体检必做项目:血、尿常规、空腹血糖、心电图、肝功能(血清谷丙转氨酶、血清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结合胆红素)、肾功能(血清肌酐、血尿素氮)、血脂
对按照《服务规范》要求接受一般体检,但没有进行辅助检查的老年人,应视为接受健康管理,计入老年人健康管理人数中,计算老年人健康管理率。其体检表按照考核标准判断为体检表填写不完整,计算体检表完整率。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健康管理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台账,目前只能出现6种疾病名称(目前,重性精神疾病仅指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性障碍、偏执性精神病、双相障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和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6种精神病),不得出现“癫痫”、“智障”、“精神病”、“抑郁症”、“疑似”等字样。抗精神病常用药物:氯丙嗪、奋乃静、氟奋乃静、氟哌啶醇、舒必利、利培酮、奥氮平、喹硫平、氯氮平。其中氯氮平慎用(不良反应多、尤其是粒细胞缺乏病及癫痫发作)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规范管理:
1、病情稳定患者(危险等级评估0级),3个月内访视1次,即每年4次随访,1次体检。
2、病情基本稳定(危险等级评估1-2级)、病情不稳定(危险等级评估3-5级),2周时访视1次,全年随访8次,1次体检。
3、个人信息补充表3项及以上空项、漏项、错项,不合格
4、无体检记录也无原因说明,或体检记录空漏错项3项及以上,或血压血糖未测,不合格
5、随访次数不达标不合格,最后1次随访记录4项及以上空漏错荐(如随访日期、分类分级、症状、用药等),不合格。
6、病情不稳定患者未转诊,不合格
0~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指导:
除中医饮食调养指导、中医起居调摄指导外,在儿童6、12月龄给家长传授摩腹和捏脊方法;在18、24月龄传授按揉迎香穴、足三里穴的方法;在30、36月龄传授按揉四神聪穴的方法。
0-3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
频次:出院后1周内、满月、3月龄、6月、8月、12月、18月、24月、30月、36月。
第三篇:南卫疾控〔2009〕55号
南卫疾控〔2009〕55号
关于印发《南宁市城区疾病预防 控制中心主要工作职责(试行)》的通知
各城区卫生局:
根据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调整市和城区疾病预防控制管理体制的通知》(南编〔2009〕75号)精神,为规范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工作职责,按照统一规范、属地管理、分级分类、科学高效的原则,结合我市实际,我局组织制定了《南宁市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要工作职责(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在执行过程中有何问题,请及时向我局反馈(电话5766832)。
附件:南宁市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要工作职责(试行)
二OO九年八月二十一日
抄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南宁市卫生局党政办公室
2009年8月21日印发 南宁市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要工作职责
(试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艾滋病防治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为规范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疾控中心)的工作职责,保障南宁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和谐发展,按照统一规范、属地管理、分级分类、科学高效的原则,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职责。
一、工作职责
各城区疾控中心负责城区内医疗机构报告的传染病病例及未达到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传染病疫情及食物中毒等的调查处理,如达到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以上标准的,由市疾控中心指导和协助城区疾控中心开展调查处理工作。以下事件由城区疾控中心处置:
(一)传染病疫情。
1.3 天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3 例以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病例,或10例以下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病例。
2.1 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等集体单位中,发生10 例以下猩红热、手足口病,或10例以下水痘病例、或30例以下流感病例。
3.1 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5 例以下甲肝/戊肝、伤寒(副伤寒)、流行性出血热、麻疹、钩端螺旋体病病例,或10 例以下风疹、流行性腮腺炎病例,或20例以下感染性腹泻病例;或同一乡镇、街道等发生5 例以下流行性乙型脑炎病例。
4.同一病灶点发生1例疟疾病例。
(二)食物中毒。发生一次食物中毒或疑似食物中毒人数在30人以下,或学校、幼儿园等集体单位发生食物中毒5人以下。
(三)职业中毒和水污染事件。一次发生急性职业中毒9人以下,乡镇及城区集中式供水和分散式供水的水污染事件。
二、事件报告
各城区疾控中心应安排人员24小时值班,负责传染病疫情、食物中毒等事件的接报工作。接到报告时,应初步核实,填写相应的记录表,并立即向分管领导(或值班领导)报告,迅速派出业务人员到现场调查处理,同时电话报告中心主任、城区卫生局,及时通报城区卫生监督所,如达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标准的,应立即向市疾控中心报告(值班电话2430765),并填写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卡,2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
根据事件性质和发生、发展、控制过程分别完成初次报告、进程报告和结案报告。
初次报告:在对事件核实后2小时可通过电话、网络、传真上报市疾控中心和同级卫生行政部门。主要内容为发生时间、地点、暴露人数、发病人数、死亡人数、主要临床症状、可能原因、已采取措施、报告单位及报告时间。
进程报告:报告事件的发展态势、处理进程、事件诊断和原因或可能的因素、事态评估、控制措施等,必要时对初次报告进行补充和修正。
结案报告:事件结束后,撰写调查报告(结案报告)。同时上报市疾控中心(包括文字版、电子版)。并总结经验,汲取教训,提出今后对类似事件的防范和处置建议。
三、现场调查处理
(一)到达现场后开展调查,做好详细的个案调查,根据现场提供的各种资料进行核实,提出初步假设,并及时采集相关标本。
(二)采取控制措施,加强传染源的管理,对病人和病原携带者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切断传播途径,如消除污染因素,停止已污染的水源供应,禁食污染食品,对疫源地进行消毒(杀)及检疫等;保护易感人群,如做好卫生防病知识宣传培训,密切接触者实施预防投药与医学观察、应急接种等。
(三)进行深入调查,最终确定事件的性质、发生原因或可能原因,并提出趋势预测。
四、样品采集与送检
(一)根据病例临床症状和流行病学调查资料,确定检验项目。已采样品应以最短时间送市疾控中心检验科室。
(二)市疾控中心在收到样品后应以最快的速度进行检测,并及时把检测结果报告城区疾控中心。
五、采样工具及器材的准备
(一)传染病疫情。采样工具箱至少2个,呼吸道传染病采样箱与肠道传染病采样箱各1个。采样箱内配采样用的勺子、镊子、剪刀、夹子、灭菌广口瓶、灭菌采水瓶、玻片(50张/盒)、采血管、塑料袋、75%酒精、酒精灯、记号笔、标签、灭菌试管、培养基、吉氏染液、灭菌棉拭子(咽拭、肛拭)、一次性注射器、胶带、相关记录表、工具书、个案表等用品。
(二)食物中毒及其他。配备食物中毒采样专用工具箱2个,每个工具箱内配采样用的勺子、镊子、剪刀、夹子、灭菌广口瓶、塑料袋、75%酒精、酒精灯、记号笔、标签、灭菌试管、培养基、灭菌棉拭子、一次性注射器、胶带、采血管及相关记录表等用品。
(三)采样用的灭菌广口瓶、灭菌采水瓶及咽拭子保养液、肛拭液、吉氏染液由市疾控中心统一提供,具体为30支咽拭子保养液、30支肛拭液(低温保存),10个灭菌广口瓶,10个灭菌采水瓶,各城区疾控中心视采样用具和培养液(基)的变化情况及时到市疾控中心更换或领取。
免疫规划管理
一、机构及人员配备及经费落实
城区疾控中心要设立负责免疫规划工作的业务科室,并根据其职责、任务,结合本行政区域的服务人口、服务面积和地理条件等因素,合理配置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原则上按1/10万人口配备,基数≥4人。
对城区乡镇级(地段医院)、村级(社区)免疫规划工作机构及人员配备、经费拨付情况进行核实,并按国家、自治区、南宁市有关配置标准及时向卫生行政部门及城区政府提出增设、增编、增拨等建议。
二、工作职责
(一)组织实施上级制定的免疫规划、策略和技术规范;制订和实施预防接种工作计划,并对计划的落实情况,定期检查、督导和反馈。
(二)协助城区卫生行政部门对指定的接种单位和接种人员的资质进行认定,并提供技术指导。
(三)提出第一类疫苗、注射器使用、分配计划,进行疫苗、注射器管理。
(四)协助城区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冷链设备和接种器材更新、补充计划,指导乡级冷链设备管理和温度监测工作。
(五)指导接种单位实施预防接种安全注射,开展接种率常规报告,定期上报免疫规划工作各类报表。开展免疫规划工作质量评估。
(六)组织开展国家免疫规划疫苗针对传染病疫情报告、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疫情处理,按卫生部《2006-2010年全国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规划》及《2006-2012年全国消除麻疹行动计划》有关要求,重点做好乙肝及麻疹的防控;协助省级或市级开展免疫成功率和人群免疫水平监测工作。
(七)贯彻落实卫生部《2003-2010年全国保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行动计划》要求,做好各项工作,并按自治区AFP监测方案对城区内的哨点医院进行AFP病例的主动监测。
(八)开展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调查和处理,参与其他与预防接种活动相关突发事件的处理工作。
(九)开展预防接种健康促进、健康教育活动,对乡、村级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对儿童入托、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工作提供技术指导。
(十)制定针对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管理措施,加强对流动儿童管理,定期对流动儿童的接种情况进行调查。
(十一)收集与预防接种有关的基础资料,并将工作制度及主要考核指标上墙。
(十二)定期向上级报告预防接种工作实施情况,并提出改进建议。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
一、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执行健康教育规划,开展需求调查,制订本城区不同人群的疾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健康促进方案。
(一)健康教育基线及需求调查,开展公众健康相关、伤害、重大疾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目标人群危险行为等相关知识、能力、态度、行为调查。
(二)制定经常性健康教育活动方案。
二、实施城区健康教育、健康促进方案,开展健康教育活动项目,制作和发放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材料,指导卫生、教育、社区、机关单位、公共场所等部门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
(一)实施经常性健康教育策略,实施自然灾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健康教育策略,实施农民、学生、社区居民等重点人群健康教育策略。
(二)开展特殊人群的心理疏导与行为干预。
(三)制作卫生题材新闻、卫生科普及各类卫生专题等音像宣传资料,编辑新闻、科普、专题稿件等文字类宣传资料。
(四)开展普通人群、重点与特殊人群健康教育传播方式、干预方式及技巧的研究。
(五)建立与媒体及有关部门协作合作关系,提供和发布健康教育资料。
(六)举办卫生保健与防病知识讲座、报告和咨询,组织和参与各类卫生宣传日活动。
三、依照健康教育规划和方案,督导、检查和评估本城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效果。
(一)开展经常性项目和重点项目健康教育活动评价。
(二)开展目标人群宣传覆盖情况、知晓情况、行为改变情况的效果评估。
艾滋病防治工作
一、协助城区政府及卫生局组织制订适合本城区预防控制艾滋病的政策、法规,并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
二、参与城区艾滋病防治规划的制订、实施与评价;对城区内各医疗卫生单位进行有关艾滋病业务培训,提供技术指导。
三、组织开展艾滋病疫情和危险因素的调查、分析和预测。
四、承担城区内各医疗卫生单位艾滋病疫情报告病例审核,组织开展艾滋病疫情的调查处理及病人与感染者的管理,定期进行医学随访;开展艾滋病预防与控制工作的健康教育、咨询服务、技术培训、行为干预、社区宣传、社区关怀、调查研究等工作。
五、为艾滋病防治成员单位进行艾滋病防治培训及对有关部门开展宣教培训提供技术指导,组织制作有关艾滋病预防与控制培训教材和宣传教育资料。
六、参与实施市卫生局及市疾控中心艾滋病防治策略与规划活动,组织安排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等上级单位交给的其它任务。
结核病防治工作
一、病人访视工作,按照《中国结核病防制规划实施工作指南》要求,对涂阳病人(包括初治重症)治疗强化期内督导1-2次,继续期内督导1-2次,对涂阴病人强化期、继续期内各访视一次。
二、负责城区医疗卫生机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的结核病防制工作的督导和检查。定期到城区医疗卫生机构、乡镇卫生院对肺结核病人或疑似肺结核病人的登记、报告、转诊情况进行检查,杜绝病人截留现象。
三、对城区医疗卫生机构、乡镇卫生院转诊未到位的肺结核病人及时开展追踪工作。
四、对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防保人员或家庭督导员的业务技术培训和指导。
五、建立信息平台,及时与市第四人民医院联系,掌握本城区病人治疗及转诊到位情况。
六、每季度发放一次报病费和病人治疗管理费。
七、协助南宁市疾控中心、第四人民医院开展相关工作。
传染病疫情信息报告
一、负责对本城区医疗机构和其他责任报告单位报告传染病信息的审核;承担本城区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责任报告单位报告的传染病信息的网络直报。
二、负责本城区传染病信息报告业务管理和技术指导工作,实施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和相关方案,及时更新、报告相关信息,保证信息安全和信息质量。建立健全传染病信息管理组织和制度。
三、负责本城区传染病信息的收集、分析、报告和反馈,预测传染病发生、流行趋势,开展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质量评价。
四、建立本城区信息收集、汇总和交换制度,规范管理,传染病信息分析相关数据备份,保证信息安全管理。
五、动态监视本城区传染病报告信息,对疫情变化态势进行分析,及时分析报告、调查核实异常情况或甲类及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疫情。
六、开展对本城区医疗机构传染病信息报告督导、检查和评估,提供相关的技术培训和指导。
第四篇:推进文化建设构建和谐疾控
推进文化建设构建和谐疾控
经过近几年的改革发展,疾控体系已初步完成内部组织构建和资源重组,并经历了非典、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等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重大考验,充分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战斗力。在疾控机构处于发展关键时期的背景下,加强疾控机构的文化建设,是提高疾控机构核心竞争力促进疾控事业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加强疾控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1.1 加强疾控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环境的需要。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是实施卫生防病、健康促进的主力军,也是传播新文化、新风尚的服务窗口,疾控事业的价值不仅要体现在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上,还要在精神文明建设上起领头作用。在利益多元化、思想多样化的今天,市场经济的大潮冲淡了公益性单位尽职尽责的职业使命,疾控机构要有大作为,维护良好的社会声誉,必须开展文化建设,加强文化建设对促进疾控机构的全面发展意义重大。
1.2 加强疾控文化建设是提高职工整体素质水平的现实需要。疾控文化建设的宗旨是以人为本。目的在于引导疾控工作者更好地协调个人与各方面的关系,确保疾控机构拥有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活力。而疾控中心是在我国延续了几十年的卫生防疫体系上发展而来的,受长期以来预防体制的影响,职工的创新意识、竞争意识、服务意识、团队意识、价值观念等相对比较薄弱,因而需要循序渐进地进行文化理念的更新。
1.3 加强疾控文化建设是提高单位管理水平的内在需要。
疾控事业的长足发展存在很多制约因素,其中比较关键的问题是管理与改革和发展不协调、不同步,而加强疾控文化建设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要学会运用文化功能、文化手段、文化力量去管理疾控,不断提高管理水平,适应新形势的改革发展方向。近年来我单位加强疾控文化建设的做法
2.1 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培育疾控文化理念
现代单位的竞争说到底是学习力的竞争。为此,中心一直将引领职工学习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先是通过全员动员、大型讲座(如邀请市委党校知名教授传授礼仪沟通技巧)等形式,凝结积淀起一种干部职工认同的价值观念、精神力量、思想境界、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树立 “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团队学习”、“创造性学习”的现代学习理念。其次是推出一系列激励政策,鼓励在职学历教育和继续教育;还制定了每月两次的全员学习计划,坚持日常政治和业务的理论学习,创造出高质量和卓越的学习气氛。
2.2 创新反腐倡廉形式,加强廉政文化建设
拓展了党风廉政建设思路,以廉政制度建设为抓手,以组织各项廉政文化活动为载体,引导干部职工筑牢思想道德防线,用文化的力量推动廉政教育,调动干部职工参与党风廉政建设的积极性,推动反腐倡廉工作的深入开展。
2.3 完善规章制度,规范文化建设
规章制度建设是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心不断探索制度建
设与文化建设的最佳契合点,在制度措施方面除了以往行政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车辆管理制度外,还先后出台落实了《绩效考核管理办法》、《继续教育制度》、《科研管理制度》等措施,同时将文化建设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列为考评先进和绩效考核的重要条件,以鼓励广大职工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
2.4 开展丰富的活动,加强行为文化建设
文化、教育、体育等活动是疾控文化建设的载体和表现形式。通过演讲、摄影比赛、歌咏会、竞答等形式开展主题鲜明、形式新颖、健康向上的多种文体活动,陶冶情操,增强单位职工的凝聚力。此外,我中心于重阳节期间为离退休职工举行温馨茶话会,为在职职工举行“贺新年”游艺活动、迎“十一”趣味运动会等。通过各类活动的开展凸显我中心关爱职工的优良传统,充分彰显文化建设的辐射力,凝聚人心,树立形象,提升干部职工的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
2.5 优化工作服务环境,加强环境文化建设
中心每季度对各部门文明办公情况进行检查,并开展群众满意度调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倡导广大干部职工自觉遵守劳动纪律,积极完成本职工作。建立检验时限的相关制度,进一步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避免超越检验时限的情况发生。在受理办证等窗口部门进一步健全服务公示、服务承诺等制度,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疾控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3.1 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保证疾控文化建设的连续性
现有资源在疾控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能够起到多重作用,包括:为培育或发展疾控文化提供决策参考作用;为弘扬疾控文化起到先进人物的作用;为传承疾控文化提供编史修志的作用。疾控都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充分利用既有资源,如规范疾控档案管理,建立现代化高水平的档案查询系统;通过多媒体技术、网络传播等先进手段,来营造良好的单位风气。通过对既有资源的了解和利用,保证疾控文化建设的进一步深化和持续发展。
3.2 提倡和发扬改革创新精神
多方面、多层次的创新是疾控文化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首先,在思想上做到创新。人作为疾控文化建设的主体,需要在思想和思维方式上不断地创新,结合时代的主题,保持坚持不懈的求知精神,提高创造性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完善和发展疾控文化建设。第二,在内容上做到创新。建设疾控文化实质上是为疾控发展而服务的。在内容上,可以从提高职工形象和服务质量拓展到疾控的环境形象和品牌形象。
总之,中共十七大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推进中华文化的创新和大繁荣。通过加强疾控文化建设,疾控中心一定能营造和谐统一、蓬勃向上的精神氛围;锤炼奋发有为,争创一流的职工队伍;塑造文明规范、诚信为民的行业形象;增强开拓创新、追求卓越的竞争能力。实现疾控事业的和谐发展与社会需求的协调统一,为社会和谐,经济发展做出新贡献。
第五篇:甘卫疾控发[2011]555号(xiexiebang推荐)
甘卫疾控发[2011]555号
关于印发《甘肃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考核评价方案(试行)》的通知
各市(州)、甘肃矿区卫生局,省疾控中心:
为加强和规范甘肃省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工作,促进全省慢病防控综合示范区工作,省卫生厅根据卫生部《关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工作指导方案》制定了《甘肃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考核评价方案》(以下简称《考核评价方案》)。现将《考核评价 方案》印发你们,请各市州认真学习,对照检查。
附件:《甘肃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考核评价方案(试行)》(请从卫生厅网站下载)。
二〇一二年元月一日
甘肃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考核评价方案
(试行)
一、考评目的
根据《关于开展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工作的通知》(甘卫疾控发„2011‟210号),落实《甘肃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创建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和推广工作经验,促进全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工作的深入开展,特制定本考核评价方案。
二、考评内容
根据《实施方案》提出的任务要求和创建的基本内容,示范区基本考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七个方面。
(一)保障措施。当地政府与有关部门在落实示范区工作中所采取的组织、经费、政策和队伍等保障措施。
(二)社区诊断。根据示范区社会人口经济等基本情况、主要慢性病及危险因素流行状况等,确定重点目标人群和优先领域,明确主要策略和行动措施。
(三)慢病监测。建立和完善覆盖示范区全人群的慢性病监测系 统,包括慢性病死因监测、慢性病危险因素监测、肿瘤登记和心脑血管事件报告等。
(四)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开展媒体宣传,提供宣传资料技术支持,营造社区宣传和支持性环境,结合宣传日开展系列主题活动。
(五)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开展示范创建、工作场所干预、群众社区健身活动,以及平衡膳食和烟草控制等活动。
(六)高危人群发现和干预。利用多种途径进行慢性病高危人群早发现,采取分类实施、管理和干预等措施。
(七)患者管理。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加强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规范化管理,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情况。
三、考评细则
考评将采用基本分加附加分的方法,汇总总分将作为评选的主要依据。其中基本分满分1000分,附加分满分280分,总分满分1280分。考评内容共分7大项,每项有多个指标。通过专家遴选,确定现阶段考评内容中的11个指标为核心指标(以“*”标识),核心指标总分为240分。
(一)保障措施(250分)1.组织保障(80分)
(1)由示范区所在地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领导小组负责示范区工作(20分)。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得20分,卫生行政部门主要领导任组长得10分。此项为核心指标1*。
(2)领导小组每年至少召开一次工作会议,落实各部门慢性病 防控职责(15分)。
(3)建立卫生、教育、民政、财政、文化、广电、体育、等多部门工作协调制度,各部门有明确职责及履行情况记录,设有联络员(20分)。多部门合作达到2-4家得10分,5家及以上得20分。此项为核心指标2*。
(4)示范区办公室每年至少召开4次联络员会议,协调并解决慢性病防控重点问题(15分)。
(5)有专家技术组指导示范区工作计划及工作记录(10分)。2.经费保障(50分)
(1)示范区所在地政府按照中央投入提供配套项目经费(20分)。地方不提供配套项目经费不得分,地方和中央配套比例在1:1和2:1之间(含1:1)附加10分;2:1及以上者附加20分。此项为核心指标3*。
(2)区/县疾控机构慢性病防控工作经费达到业务总经费的10%及以上(20分)。无慢性病业务经费不得分,10%以下者每减少一个百分点扣2分。业务总经费是指地方财政拨款除去人员和公用费(办公、水电等)的费用,用于购置计划免疫疫苗的费用不包括在内。此项为核心指标4*。
(3)慢性病防控经费专款专用,可查实(10分)。3.政策保障(70分)
(1)示范区所在地政府有因地制宜、切合实际的慢性病预防控制工作计划和内容(25分)。(2)示范区有慢性病防控规划(20分)。政府出台规划得20分,多部门出台规划得15分,卫生行政部门出台规划得10分,疾控机构出台规划得5分。此项为核心指标5*。
(3)至少出台1项慢性病防控相关政策(25分)。每年出台2项及以上政策附加20分。
4.队伍保障(50分)
(1)区/县疾控机构有慢性病防控机构设置(20分)。有独立慢病科(所)且人员达到3人及以上得20分,1-2人得10分;无独立慢病科(所)但慢病人员达到3人及以上得10分,1-2人得5分。无疾控中心的区/县,考核承担该工作的市级机构。此项为核心指标6*。
(2)区/县疾控机构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技术指导和培训每年不少于4次(10分)。4次以下者每次技术指导和培训得2.5分。
(3)接受省、市疾控机构技术指导和培训每年不少于2次(10分)。2次以下者每次技术指导和培训得5分。
(4)区/县医疗机构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技术指导和培训每年不少于4次(10分)。4次以下者每次技术指导和培训得2.5分。
(二)社区诊断(50分)
1.从社会学、流行病学以及管理学角度出发,针对社区人群健康问题开展社区诊断工作(20分)。社区诊断是指覆盖全辖区的诊断工作,应当反映辖区内近两年情况。
2.完成社区诊断报告(30分)。社区诊断报告应当涵盖如下内容: 当地人口、社会、经济、政策与环境等基本情况(10分);当地居民慢性病患病、死亡及危险因素流行情况(10分);结合社区诊断结果提出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慢性病防控重点人群、优先策略、目标、行动措施和评价标准(10分)。此项为核心指标7*。
(三)监测(155分)1.死因监测(45分)
(1)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死亡网络报告:医疗机构死亡网络报告覆盖率100%,漏报率小于5%,审核率达95%以上(15分)。医疗机构报告覆盖率=医疗机构开展死因报告工作的个数/示范区内医疗机构总数×100%,死亡报告漏报率=(漏报调查估计死亡数-报告死亡数)/漏报调查估计死亡数×100%,死亡网络报告审核率=死亡报告已审核数/死亡网络报告总数×100%。各项指标分别为5分,其中医疗机构报告覆盖率小于80%不得分,80%-89%得3分,90%-99%得4分,100%得5分。死亡报告漏报率、审核率不达标者不得分。
(2)全人群死亡登记报告:居民粗死亡率原则上不低于6‰,不明原因疾病死亡构成5%以下,编码错误率5%以下(10分)。全人群居民粗死亡率=报告死亡数/平均人口数×1000‰,不明原因疾病死亡构成=死因不明的死亡数/总报告死亡数×100%,编码错误率=编码错误的个案数/已编码的个案数×100%。不明原因疾病死亡构成和编码错误率指标分别为5分,每增加1%减1分。
(3)至少每年开展1次覆盖示范区所有街道或乡/镇的漏报调查,出具漏报调查报告至少应当涵盖漏报死亡病例信息等相关重要内 容(10分)。每年开展1次漏报调查得10分,2年开展1次漏报调查得6分,3年开展1次漏报调查得3分。
(4)每开展监测综合分析及报告,出具分析报告至少应涵盖监测背景、目的、方法、内容、质控与评价、统计方法、监测结果、主要发现和建议等内容(10分)。每年出具1次报告得10分,2年出具1次报告得6分,3年出具1次报告得3分。
2.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45分)
(1)每年完成1次有代表性的慢性病及危险因素核心指标(包括体重、腰围、血糖、血压)监测调查(20分)。每个核心指标为5分。
(2)每3年完成1次辖区全人群抽样调查,调查方案全面、科学、合理,所得数据可反映当地实际情况(15分)。行为危险因素问卷调查、体格测量、实验室检查三类指标各占5分。
(3)撰写监测报告,出具分析报告至少应当涵盖监测背景、目的、方法、内容、质控与评价、统计方法、监测结果、主要发现和建议等内容(10分)。
3.肿瘤登记(45分)
(1)辖区内具有肿瘤诊治能力的医疗机构均应当开展肿瘤登记报告工作(覆盖率100%),恶性肿瘤死亡发病比(MIRatio)在0.6和0.8之间,病理诊断率(MV%)大于66%,仅有医学死亡证明书比例(DCO%)低于15%,发病率与前一年比较浮动在10%以内(25分)。覆盖率未达到100%的不得分,覆盖率达到100%,但四项指标中有一 项不达标的得20分,有二项不达标的得15分,有三项不达标的得10分,四项均不达标的得5分。肿瘤登记流程参照《中国肿瘤登记工作指导手册》的要求。
(2)每开展恶性肿瘤发病死亡和生存的分析。报告分析应当涵盖背景、目的、信息来源、收集流程及步骤、登记内容、质控与评价、统计方法、监测结果(包括发病率、死亡率、生存率、变化趋势)、主要发现和建议等内容(20分)。
4.心脑血管事件报告(20分)
(1)辖区内医疗机构报告覆盖率100%,心脑血管疾病事件发生报告发病率不低于死亡率(10分),辖区内医疗机构报告覆盖率小于80%者不得分,80%-89%得6分,90%-99%得8分。
(2)每开展监测综合分析,出具分析报告。报告至少应当涵盖监测背景、目的、方法、内容、质控与评价、统计方法、监测结果、主要发现和建议等内容(10分)。
(四)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160分)
1.媒体宣传(35分)
(1)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传播计划(5分)。
(2)当地主流大众媒体(受众多、覆盖面广)设置健康教育宣传专栏,定期传播慢病防治和健康素养知识和技能(10分)。设置2个及以上宣传专栏附加20分。此项为核心指标8*。
(3)每半年在电视台宣传达到1次及以上(10分)。(4)每年在公共场所设置2块及以上户外广告牌(10分)。2块 以下者每块户外广告5分。
2.宣传资料技术支持(40分)
(1)每年提供印刷资料和宣传栏模板分别达到8种及以上(10分)。1-3种3分,4-7种6分,8种及以上10分。
(2)每年提供6次及以上公众健康咨询活动核心信息(10分)。每次核心信息覆盖不同内容,1-2次4分,3-5次7分,6次及以上10分。
(3)每年提供3种及以上音像资料模板(10分)。1-2种5分,3种及以上10分。
(4)每年提供8次及以上健康知识讲座的核心信息及参考教案(10分)。1-3次3分,4-7次6分,8次及以上10分。
3.社区宣传和支持性环境(40分)
(1)健身场所和健康教育活动室在当地社区的覆盖率达到90%以上(10分)。覆盖率50%以下不得分,50%-90%得5分,90%以上得10分。覆盖率=有健身场所或健康教育活动室的社区数/辖区社区总数×100%。
(2)社区健康讲座每年不少于4次,每次不少于50人(10分)。4次以下每次讲座2.5分。
(3)宣传栏社区覆盖率达90%以上,至少2个月更新1次(10分)。覆盖率50%以下不得分,50%-90%得5分,90%以上得10分。覆盖率=有宣传栏的社区数/辖区社区总数×100%。
(4)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至少12种内容宣传材料,且每星期 播放宣传视频至少3次(10分)。宣传材料内容少于12种或每星期播放宣传视频少于3次得5分。
4.儿童青少年健康促进(25分)
(1)中小学校开设慢性病健康教育课覆盖率不低于60%,3年内达到100%(15分)。覆盖率=开设慢性病健康教育课的中小学校数/辖区中小学校总数×100%。每学期以班级为单位,课程不少于2学时。60%以下不得分,60%-79%得5分,80%-99%得10分,100%得15分。
(2)幼儿园开设健康讲座覆盖率不低于60%,3年内达到100%(10分)。覆盖率=开设健康讲座的幼儿园数/辖区幼儿园总数×100%。60%以下不得分,60%-79%得3分,80%-99%得7分,100%得10分。
5.宣传日活动(20分)
每年至少3场,每次参与活动人数不少于300人(20分)。每年4场及以上的可附加20分。
(五)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135分)1.工作场所干预(20分)
机关、企事业单位落实工作场所工间操健身制度,每人每天不少于20分钟,达到要求的覆盖示范区企事业单位30%及以上(20分)。覆盖50%及以上的可附加20分。覆盖率=落实工作场所工间操健身制度的企事业单位/辖区内企事业单位总数×100%。10%以下不得分,10%-19%得10分,20%-29%得15分,30%及以上得20分。
2.群众社区健身活动(25分)
(1)开展多部门组织的集体性健身活动每年至少1次(5分)。多部门组织的集体性健身活动得5分,非多部门组织的集体性活动得3分。
(2)社区有3个及以上群众性健身活动团体,每月至少组织开展1次活动(10分)。1-2个得5分,3个及以上得10分。
(3)平均每天运动量达到6000步以上成年人比例达到35%及以上(10分)。5%以下不得分,5%-14%得4分,15%-34%得7分,35%及以上得10分。
3.平衡膳食(20分)
(1)示范区出台推广食品营养标签相关政策,销售企业执行食品营养标签的加工食品比例达到50%及以上(5分),20%以下不得分,20%-49%得3分,50%及以上得5分;人群食物营养标签知晓率达到30%及以上(5分),10%以下不得分,10%-29%得3分,30%及以上得5分。
(2)利用5年时间将居民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降至10克,利用10年时间将居民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降至8克(居民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每年降低0.5克)(10分)。
4.烟草控制(30分)
(1)1年内示范区无烟医疗卫生机构覆盖率为100%(10分)。覆盖率=无烟医疗卫生机构数/辖区医疗卫生机构总数×100%。1年内覆盖率未达到100%不得分。
(2)每年至少新创建2家卫生系统外的无烟单位(10分);每年创建5家及以上的附加20分。1家5分,2家及以上10分。(3)到2015年,示范区成年男性人群吸烟率在现有基础上下降5%(10分)。
5.示范创建(40分)
根据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方案,创建示范社区、示范单位、示范食堂和示范餐厅,每年各类示范创建不少于2家(40分),其中每创建1家得5分。每年每类创建5家及以上的附加20分。此项为核心指标9*。
(六)高危人群发现和干预(130分)1.高危人群发现(70分)
(1)各级医疗卫生机构35岁以上首诊测血压率达到90%及以上(20分)。查阅过去一年医疗卫生机构的门诊记录,60%以下不得分,60%-74%得10分,75%-89%得15分,90%及以上得20分。此项为核心指标10*。
(2)每2年为机关、企事业单位职工提供1次健康体检的单位覆盖率达到50%(20分)。达到80%及以上的附加20分,发现高危人群且实施管理的附加20分(建立档案且有随访管理记录)。覆盖率=为职工提供体检的单位数/辖区内企事业单位总数×100%。覆盖率30%以下不得分,30%-39%得10分,40%-49%得15分,50%及以上得20分。
(3)在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场所等设立健康指标自助检测点,1年内建立至少10个,且逐年递增(30分)。自助点可提供身高、体重、腰围、血压、血糖等测量。每个自助检测点2分,提供全部5种自助检测服务得1分。(4)实施社区主动筛查高危人群的附加20分。
(5)干预人群重点癌症早诊率达到50%及以上的附加20分。2.高危人群干预(60分)
(1)与基线调查相比,高危人群标准知晓率逐年递增30%(20分)。递增1%-9%得5分,10%-19%得10分,20%-29%得15分,30%及以上得20分。知晓率=知晓高危人群标准的成人数/被调查人群总数×100%。
(2)人群体重知晓率达到70%及以上(10分)。体重知晓率30%以下不得分,30%-49%得5分,50%-69%得7分,70%及以上得10分。知晓率=知晓体重的成人数/被调查人群总数×100%。被调查人群应来自示范区全人群抽样。
(3)人群腰围知晓率达到70%及以上(10分)。腰围知晓率30%以下不得分,30%-49%得5分,50%-69%得7分,70%及以上得10分。知晓率=知晓自身腰围的成人数/被调查人群总数×100%。被调查人群应来自示范区全人群抽样。
(4)人群血压知晓率达到70%及以上(10分)。血压知晓率30%以下不得分,30%-49%得5分,50%-69%得7分,70%及以上得10分。知晓率=知晓血压的成人数/被调查人群总数×100%。被调查人群应来自示范区全人群抽样。
(5)人群血糖知晓率达到30%及以上(10分)。血糖知晓率10%以下不得分,10%-19%得5分,20%-29%得7分,30%及以上得10分。知晓率=知晓血糖的成人数/被调查人群总数×100%。被调查人群应来 自示范区全人群抽样。
3.口腔卫生(附加40分)
(1)对以幼儿园和学校为单位的儿童龋齿的充填率应在2010年基础上,逐年增加30%(附加20分)。递增1%-9%得5分,10%-19%得10分,20%-29%得15分,30%及以上得20分。
(2)符合适应症儿童窝沟封闭率达到50%以上(附加20分)。1%-9%得5分,10%-29%得10分,30%-49%得15分,50%及以上得20分。
(七)患者管理(120分)
1.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60分)
(1)高血压患者登记率达到当地调查患病率或全国平均患病率的60%及以上(10分),糖尿病登记率达到60%及以上(10分)。
(2)高血压患者规范化管理率达到35%及以上(10分)。15%以下不得分,15%-24%得4分,25%-34%得7分,35%及以上得10分。糖尿病患者规范化管理率达到30%及以上(10分)。10%以下不得分,10%-19%得4分,20%-29%得7分,30%及以上得10分。管理率=纳入管理的患者数/辖区内估算患者数×100%。此项为核心指标11*。
(3)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率达到30%及以上(10分),10%以下不得分,10%-19%得4分,20%-29%得7分,30%及以上得10分。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率达到25%及以上(10分),5%以下不得分,5%-14%得4分,15%-24%得7分,25%及以上得10分。控制率=控制达标的患者数/辖区内估算患者数×100%。(4)利用信息技术支持,实现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的动态管理(附加20分)。
2.患者自我管理(60分)
(1)1年内完成活动的自我管理小组达到10个,逐年增加(30分)。每成立1个自我管理小组得1分,每个自我管理小组每年完成6次及以上活动得2分,完成3-5次活动得1分,2次活动及以下不得分。
(2)社区患者自我管理小组覆盖率达到30%及以上(30分)。30%以下每1%得1分。覆盖率=开展自我管理小组活动的社区数/辖区社区总数×100%。
四、组织实施
(一)县(市、区)级自评。根据自愿申报和逐级申报的原则,各申报县(市、区)开展示范区创建、申报和自评工作。每年4月31日前,各地完成自评、申报工作。对各地自评总分达到700分以上,且核心指标评分达到180分以上的县(市、区),由省卫生厅统一组织开展省级示范区考核自评工作,并拟于每年5月31日前完成。每年6月份,由省卫生厅推荐一定比例的省级示范区参评申报国家级示范区,申报材料由省(区、市)卫生行政部门统一上报至国家示范区工作办公室。
(二)省级考评。省卫生厅于每年根据县(区)申报单位申报准备情况,完成对各申报县(市、区)的考核评估工作,考核评估组由 15 相关部门和领域的专家共同组成。考核合格者由省卫生厅确定为“甘肃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县(市、区)”。
(三)申报国家级示范区。省卫生厅每年推荐一定比例的省级示范县(市、区)申报国家级示范区。
(四)考评方法
1.查阅各县(市、区)上报的示范区工作资料,包括相关文件、记录、照片、报表、工作总结等。
2.听取当地示范区工作情况汇报。
3.现场考察与评估,抽查部分示范区进行现场督导。
(五)考评步骤
1.熟悉被考评示范区的工作计划、实施方案、各类文件等资料。2.收集示范区工作开展情况、项目活动、效果等信息。3.根据考核评定标准对示范区工作进行评分,并将考评结果向示范区反馈。
4.完成考评报告并公布。
附表:甘肃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现场考评表附表
国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现场考评表
示范区名称:
考评时间:
****年**月**日—
月
日
考评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