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水和谐大河美2010.6水利报稿件
人水和谐大河美
——西霞院反调节水库水土保持工作纪实
六月的西霞院,一幅色彩绚烂的绝美画卷——巍巍大坝,青青山峦,百草丰茂,树木丛生。是什么改变了往日黄沙飞扬的黄河滩,是谁把这里变成了人水和谐的风景线?
黄河九曲十八弯,蜿蜒千里越重山,流到此处河面陡然变宽,流速放缓,这里就是西霞院,昔日黄河边上陌生的村落,今天小浪底水利枢纽的配套工程——西霞院反调节水库的所在地。
西霞院反调节水库位于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下游16公里处的黄河干流之上,是一座以反调节为主,结合发电,兼顾供水、灌溉等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由于水库位于黄河峡谷段转变为下游宽浅河段的过渡带,河面宽阔平缓,库区西部为低山丘陵,基岩裸露,库区东部为黄土台塬,植被覆盖较差,所以区域内水土流失比较严重,是水利部和河南省划定的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怎样既可以顺利开展工程建设,又不会造成水土流失,成为建设者们不得不面临的挑战和必须解决的课题。
在西霞院工程建设过程中,建设者们始终坚持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的原则,不断优化水土保持施工设计,通过采取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为主,临时防护措施为辅的治理方式,对工程造成的人为新增水土流失进行有效的防护和控制,努力保护周边生态环境,真正实现了“开发建设项目保护生态环境、生态环境为开发建设项目服务”的双赢目标。截止2010年5月,西霞院反调节水库工程共实施水土保持措施面积63.98hm2。后期水土保持监测也表明,水土流失总治理度为99.1%,扰动土地治理率为99.4%,土壤流失控制比为0.83,工程拦渣率达到99.8以上,运行初期的林草植被恢复率为98.2%,工程建设后林草覆盖率为25.3%,各防治区指标均已达到《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中一级水土流失防治标准的要求。
数字是枯燥的,但数字背后建设者们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事迹是鲜活的,它们反映了建设者们更新观念、加强组织、大力推进,致力于水土保持、防治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所做出的艰苦努力。
——明确思路,始终秉承“人水和谐”的先进理念
在水利工程的建设史上,由于重工程建设,轻生态保护思想的存在,人为造成水土流失加剧的例子屡见不鲜。西霞院会不会被这个不成文的规矩所左右呢?西霞院建设者们从工程建设之初就充分认识到了“人水和谐”理念的重要性,即水利工程本身就是社会效益优先的工程,就是生态工程,决不能因为工程建设,造成水土流失的加剧,要采取有效的综合措施,工程建设与水土保持同步进行,努力实现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生态环境得到改善的“人水和谐”目标。这种理念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始终,也成为做好西霞院水土保持工作的思想保证。
——因地制宜,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的设计原则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很大程度上,水保项目实施的效果取决于水土保持方案是否科学合理。小浪底建管局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根据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原则,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综合治理”的方针,深入分析项目区域的地质地貌现状,结合西霞院反调节水库工程库岸分别为基岩库岸、黄土—基岩库岸和黄土库岸,地表多为黄土广泛覆盖的特点,确立了生态保护与工程建设同步发展,以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为基础,尽量减少对环境现状的破坏,减少地面侵蚀,全面防治水土流失,绿化、美化和优化工程周边区域生态环境的总思路,明确了西霞院水保工程建设的具体原则,即设计与土地利用相协调,在保证水土保持措施达到标准和安全的前提下,尽量增加工程周边的植被覆盖面积,美化生态环境,做到因地制宜与综合防治相结合,水土保持措施与主体工程相适应,科学合理地安排水土保持措施。
设计单位按照既定的水保工作思路和原则,于2001年11月编制完成了《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配套工程—西霞院反调节水库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2003年2月该报告书获得水利部批复。2003年,西霞院工程初步设计报告(含水土保持防治方案部分),分别通过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和国家发改委审查,2003年10月获水利部批复。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小浪底建管局又委托设计单位编制了《水土保持优化实施方案》。符合工程实际、执行力强的水土保持方案为水土保持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合理分区,全面落实水保措施
西霞院工程水土保持工作防治目标是:通过实施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将工程水土流失及其危害减少到最低限度,促进项目区域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具体为:防止渣场、取料场崩塌和滑坡等现象发生,消除工程隐患,保障安全;有效控制水土流失,减少水土流失量106.76万t,使项目区新增水土流失减少95%,项目区原有水土流失量减少70%以上;科学合理地布置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通过对弃渣场、场地边坡的防护,边坡、渣场项面、施工工厂及生活区的绿化和工程管理区的园林绿化等措施,使可绿化面积全部进行绿化或覆土绿化;扰动土地的治理率达95%,总治理度达90%以上,使扰动地面的土壤侵蚀模数在施工结束后三年内恢复到扰动前的背景值,五年后降低到土壤侵蚀的容许侵蚀模数500t/km2a以内。
依据工程建设的规律和特点,将防治区域分为主体工程防治区、弃渣场防治区、取料场防治区、施工工厂防治区、场内外施工公路防治区、移民安置点和库周塌岸防治区。根据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内的地貌类型、主体工程布局、施工工艺以及水土流失特点等,分别确定了各区的防治重点和措施配置;并根据各防治区施工活动可能引发水土流失的情况,采取了“一保留,两结合”的方式,即在保留并沿用主体已有的水土保持措施的基础上,采取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相结合、临时措施与永久措施相结合的方式全过程防治水土流失。工程措施主要为修建拦渣墙、排水沟,进行坡面防护、场地平整、土地整治等,共完成干砌石坡面防护3408.99 m3,浆砌石挡渣墙2356.48 m3,渣场平整20577 m3,浆砌石排水沟650 m3,场地整治177203 m3。植物措施主要包括水土保持植物措施和园林绿化措施,共种植乔木151494株,灌木429345株,草坪11.21hm2,花卉0.74hm2;临时工程主要是坡面临时防护措施、临时排水沟等,施工结束后进行场地整治。通过科学合理的分区、切实可行的措施,有效保证了各项水保工作任务的完成。
——宣传发动,营造水保与工程并重的氛围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面向工程参建各方,以“世界水周”、“中国水日”和“6.29“水土保持法颁布纪念日为主题,通过宣传板报、横幅和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不断加大《水土保持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发放各类水保宣传资料5000余册,举办水土保持专题培训9期。通过宣传发动,达到了增强水土保持国策意识、水土保持法律意识以及参建各方参与水土保持的自觉性的目的,水土保持与工程建设并重的氛围逐步形成,重视水土保持工作、支持水土保持工作蔚然成风。
——加强领导,建立高效有序的管理体系
如果有人问:“西霞院反调节水库水土保持管理工作的特点是什么?”完全可以用“成体系,制度化”六个字来概括。
在组织体系方面,小浪底建管局作为西霞院反调节水库的项目法人,十分重视水土保持工作的组织领导,专门成立了西霞院项目部,全面负责工程水土保持工作的实施和管理。监理、施工、监测等单位都成立了专门机构负责水土保持工作的组织机构,如西霞院水土保持工程措施的主要实施单位——中国水电十一局就专门成立了水保项目部。在制度建设方面,全面推行了项目法人责任制、工程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和政府监督制,编印了《西霞院反调节水库水土保持工作手册》,建立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如《西霞院反调节水库水保项目验收办法》、《西霞院反调节水库水土保持工作监理制度》等。全面建立了项目法人负责、监理监控、施工单位保证的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始终坚持选择一流的施工单位、高素质的监理队伍、先进的施工技术来确保工程质量,同时,自觉接受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有效地促进了各项水保措施全面落实。
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严格工作规程,不仅工作明确了职责,提高了效率,而且推动了水土保持工作管理的规范化和精细化。
——积极筹措,保证水保项目资金投入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任何项目,即使规划再好,管理再强,如果没有资金保障,要取得良好效果是不可想象的。水土保持项目也是如此。保证水保资金投入是西霞院工程水土保持工作的又一个亮点。小浪底建管局作为项目法人,一方面严格按照批准的投资概算,做到专款专用保证投入;另一方面,结合建设“一流电站”对环境水保工作的要求,积极利用自有资金,主动加大水保资金的投入。据统计,工程共投入水保专项资金2358.67万元,其中利用自有资金1374.67万元。充足资金的及时投入,有力地确保了水保项目的顺利实施。
在西霞院反调节水库建设过程中,全体建设者通过采取各种有效的水土保持防护措施,认真落实水土保持方案中的各项任务,不仅较好地控制了因工程建设可能引起的水土流失,还对原有的水土流失进行了有效的治理,提高了工程区域的林草植被覆盖度。工程运行期间,由于植物措施、工程措施运行效果良好,生态环境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和明显的改善。
在2005年、2006年水利部黄河流域大型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督察中,检查组都对西霞院工程水土保持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2005年,小浪底建管局西霞院项目部还被授予“黄河流域片大型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2009年7月西霞院反调节水库水土保持设施顺利通过水利部有关部门的验收,由于“规划好、实施好、效果好”,被誉为黄河流域项目开发水土保持工作的典范。
霞飞鹤舞地,生态西霞院。小浪底人在长期的水保工作中用实际行动践行着科学发展观的真正内涵,谱写着“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壮丽诗篇,从小浪底到西霞院,走出了一条“建一流工程、治一方水土、工程与自然和谐共存、人水和谐”的水土保持工作的新路子。
第二篇:人水和谐 科学发展.(演讲稿)
人水和谐 科学发展
晶莹飞舞的雪花,是苍天降下的吉祥;汹涌澎湃的海浪,是充满激情的奔放;温柔细密的雨滴,是春意盎然的流淌;叮咚不息的山泉,是拥抱春天的畅想。他们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水,孕育生命的源泉。从地球诞生以来,水就伴随着人类社会发展的步履蹒跚向前。九曲黄河,塑造了龙的传人的优秀品格;浩瀚长江,哺育了中华儿女的忠肝利胆。曾几何时,我们的环境,因为与水共存,才变得秀美多姿;我们的家园,因为与水共生,才变得清新宜人。然而,时代在变迁,社会在发展,我们与水的关系却变得岌岌可危了。当今世界,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经济的不断发展,淡水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同时,由于不合理的利用,本来短缺的淡水资源日益紧张。水资源,已成为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危机”。而我国的水资源短缺,由来已久。从历史上来看,我国是干旱发生频繁的国家,素有“十年九旱”之说。我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四分之一。我们世代居住的家乡,更是素有“干万荣”之称。大到国,小至家,水成为经济腾飞的关键,是和谐的首要条件,发展的关键瓶颈。
水,是孕育万物的生命之源。为了解决水资源紧张的严峻形势,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节约用水工作的重要意义,用科学发展观来践行可持续发展的治水思路,以水资源配置、节约和保护为重点,全面提高水资源管理能力和水资源利用效率。“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为民供水”是我们水厂职工忠实履行的责任。为了能提供最优质的水为市民送去甘露,滋润他们的心田;提供最热情的服务,给他们带来温暖。厂长樊效民同志身体力行,深入基层,为居民的吃水问题排忧解难。在发现了“供水不足、管道失修”的问题后,他先后多次带领维修队对供水管道失修的地方进行维修,并为全县用水户安装了新水表,彻底杜绝了供水中的跑、冒、滴、漏等现象,即挽回了经济损失,践行了水厂“为民供水”的最高利益,同时也赢得了全县人民的支持。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条件之一,饮用不洁的水无异于自杀,保护好水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的生命。为了让全县人民都喝上健康的水、优质的水,为县城居民搞好供水服务,我们水厂的每一位职工都自觉以“让全县人喝上健康水”为最高利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可以说,在县城供水的每个角落里都曾留下了水厂人的足迹。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最强音。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积极加入“科学发展”的大合唱中唱响自己的声音,在“科学发展观”这个时代最强音里填入自己的元素。也许,有人要问,普普通通的我们能做什么?是啊,我们能做什么?又应该怎样做呢?
践行科学发展观,应从我做起,从身边力所能及的点滴小事做起,凭借自身的努力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做贡献。作为一名整天与水打交道的水厂职工,我们应当主动担当起节约用水的社会责任与义务。在日常生活中,从我做起,节约每一滴水。开展群众性节水活动,向市民宣传节水政策,强化舆论监督,弘扬“崇尚节约、厉行节约”的社会风尚,建立自觉节水的社会行为规范,提高全社会的节水意识,使节水意识渗透到县城用水的每一个环节。作为一名水厂工作者,我们必须加强自身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高工作效率,努力化解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各种涉水矛盾,解决人民群众的各项涉水需求,让广大群众喝上优质的饮用水是就是我们最真的梦想!实现人水共生的和谐世界就是我们最赤诚的理想!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还是那句公益广告词说得好:也许有一天,世界上最后一滴水将是人的眼泪。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为了不让这样的悲剧发生,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吧,树立节约用水的思想,增强为民供水的意识,用实际行动共同去节约每一滴水,做一个讲节约、懂节约的文明节水使者!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行动起来,身体力行的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我们的供水事业增砖添瓦,我相信,我们将会迎来一个人水共生的和谐世界,我们的生活也将更加美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让我们在科学发展观的伟大指引下,共同努力,给发展插上和谐的翅膀,描绘出人水和谐共存的美好明天。
第三篇:关于和谐的作文:人、水——和谐
关于和谐的作文:人、水——和谐
我还记得,我曾在电视上看过这样一则公益广告:
画面上首先是一个水龙头,它正哗哗地向外流淌着干净而又透明的水;后来水龙头里流出的水浑浊了,水流的速度也慢了许多;紧接着,流水改成了滴水,样子十分艰难;到最后,画面上出现了一只眼睛,流出一滴眼泪,下面是一行字:如果人类不珍惜水,最后一滴水将是自己的眼泪。
多么形象的画面啊!可是有人却在无止境地浪费着珍贵水资源。
上一次,我随爸爸到一家洗车行洗车,那里的工作人员用水枪洗车,爸爸见了,摇了摇头,无奈地说;唉,你们真浪费!我听不懂,忙问爸爸:爸爸,你说他们浪费什么呀!水呀,宝贵的水资源!
得到了爸爸的答案,我便不再追问了,因为我知道水的重要性。在地球这个大水球上,海洋虽说占了71%,可人类可以利用的水只占其中的0。26%。但我的心中还是有个疑团:为什么用水枪洗车会浪费水呢?不过,看着在地上静静流淌着的水,我也不禁叹了口气。
事后,我上网查资料,发现如果使用循环式洗车装置的话,洗一辆车只需10升到15升的水,而如果使用水枪喷洗的话,则需要约1吨的水,多么惊人的差距,这些浪费的水足够可以让我用上十天半个月。
唉,不说了,像这样的事例还多得是,幸好还有些人懂得珍惜水,奶奶的邻居王伯伯就是一个好例子。
王伯伯和老伴每个月用的水很少,水费只是奶奶家的2/3。因为,王伯伯总是一水多用:他用掏米水洗菜,洗菜水冲厕所;用洗衣服的水拖地板
那天,我到奶奶家玩,看见王伯伯家室外空调机下放着一个大水桶,空调水滴答滴答地往桶里掉,我很惊奇,心想:这是在干什么呀,空调水像雨水一样是未经净化处理的水,接了又有什么用呢?
我性子急,忙跑到王伯伯家里,正巧,王伯伯在院子里摆弄他养的花草,他见我来了,笑眯眯地说:何娴啊,来,帮我看看这几株蝴蝶兰哪株更好看。我指了指中间的那株,说:这株。然后又忍不住问道:伯伯,外面接空调水干什么用呢?浇这些花啊!王伯伯一边挪花盆一边说到。可是空调水和雨水一样不太干净啊!我疑问地说。雨水可以浇花的呀!王伯伯看着我说到,我听了,一拍脑袋,哎呀,我怎么就忘了这点!
王伯伯又接着说:上星期,我看了一篇文章,文章上说,‘空调水是未经净化处理的水,可以用来浇花,但是不能饮用’那时,我突发奇想,如果我把室外的空调水积攒起来,不就正好可以用来浇我养的那些花,这样不就又可以节约下很多水吗?说着,他自豪地笑了,我也笑着夸奖说:伯伯,你真棒,节水的点子这么多!
他又是呵呵一笑,说:节约创造价值,你看现在用水这么紧张,为了让人口和水‘平均’一下,我们也应该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吧!
那多么朴素的话语啊,我不禁发出了感慨:要是人人都像王伯伯一样节约用水,这节约下的水该有多少呀!
那么,我们就能达成目标:人、水和谐
第四篇:新中国60年水利事业发展 人水相争变人水和谐
新中国60年水利事业发展 人水相争变人水和谐
——新中国成立60周年水利事业发展巡礼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治水历史,但受自然条件、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制度等方面制约,严重的水旱灾害一直困扰着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新中国成立之前,国贫民弱,山河破碎,水系紊乱,河道长期失治,堤防残破不堪,水利设施寥寥无几、残缺不全,频繁的水旱灾害使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新中国就是在这样一个破烂摊子之上开始了她轰轰烈烈的治水实践,并取得了辉煌灿烂的成就。
防灾减灾:筑牢安全屏障
新中国成立之初,毛主席第一次出京巡视就选择了视察黄河。在清朝咸丰五年(1855年)铜瓦厢决口改道处,毛主席详细察看了新修的几座险工石坝,然后问时任黄河水利委员会主任王化云:“黄河涨上天怎么办呢?”王化云答:“不修大水库,光靠这些坝埽挡不住。”
毛主席瞭望波涛滚滚的黄河,沉思良久。
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千百年来在养育了中华民族的同时,也以“三年两决口”的史实成为名副其实的害河。今天我们可以告慰毛主席的是,黄河已经连续63年伏秋大汛没决口,将花园口防洪标准一举提高到千年一遇的那个“大水库”——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已经竣工并发挥着良好的作用,不仅防洪效益显著,还通过连续9年调水调沙,实现下游河道的冲刷疏浚,为两岸人民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治国必先治水”。兴水利,除水害,大水发生时确保防洪安全,大旱发生时确保供水安全和粮食安全,是治国安邦的大事。60年来,新中国防汛抗旱已经步入一个新天地,旧中国一场洪水夺走几万、几十万生命,一场大旱即造成饿殍遍野的景象不再重演。
且看长江大洪水。1931年大洪水,死亡人数超过14.5万人。1954年长江大洪水,京广铁路中断100多天,死亡人数3万多人;1998年大洪水,因灾死亡人数降低到1931年长江大洪水的1%、1954年大洪水的4.7%,特大自然灾害损失减少到了最低程度。
且看淮河大洪水。1931年特大洪水,死亡7.5万人;1954年发生类似于1931年的全流域性特大洪水,死亡人数下降为2000多人,没有出现疫情。1991年淮河、太湖流域发生大水,死亡人数进一步减少。2003年淮河大洪水,及时启用行蓄洪区,运用治淮骨干工程科学调度,大大减低了洪水的威胁,人民群众生活基本稳定。2007年淮河大洪水期间,综合运用新中国成立以来建成的防汛应急管理体系,洪水管理科学有效。沿淮转移人数较1991年大洪水减少99%,无一人因洪水灾害死亡,创造了新中国成功防御大洪水的新纪录。昔日“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的旧景象一去不返。再看新中国发生的几场最严重的干旱灾害。1999-2002年全国连续四年大旱,其中2001年特大干旱,水利设施累计抗旱浇地11.62亿亩次,挽回粮食损失6820万吨,群众生活无忧,经济用水无恙,社会秩序井然。2006年川渝发生百年不遇的大旱,水利基础设施发挥关键作用,人民群众吃水无忧,无一人因旱灾死亡。2009年年初,北方冬麦主产区发生罕见大旱后,黄河数座大水库联合调度,各类水利基础设施共同发挥作用,群众吃水无忧,城市用水正常,而且确保了夏粮丰收。而在1940-1943年,全国连续四年大旱,赤地千里,1942年仅河南省就饿死300万人。
„„„„
防洪保安成就显著,这是毋庸置疑的一个事实,这是新中国发生的一个巨变。这种巨变来之不易,它得益于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得益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益于广大军民团结治水,得益于盛世治水修建的各类水利工程和不断创新的科学防洪理念。1950年,中央防汛总指挥部成立,此后不断发展完善,逐步建立起完备的行政首长负责制,成为新中国成立最早、迄今最为完善的防灾减灾应急管理体系。防汛抗旱工作秉承“兴利除害结合,防汛抗旱并举”的指导思想,逐步走向规范化、现代化、法制化。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后,根据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灾害性事件增多、水旱灾害频发的新变化、新特点,各级水利部门和防汛抗旱指挥部在中央治水方针的指导下,及时调整思路,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把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由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转变,由单一抗旱向全面抗旱转变,不仅赢得了防汛抗旱的先机,把握住抗洪救灾的主动权,而且形成了完善的科学防控水旱灾害的制度体系。
在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中,唐家山堰塞湖是地震造成的105座堰塞湖之一,也是地震后形成的最大的次生灾害威胁,稍有不慎,其造成的后果将比地震更为严重。新中国发展所取得的物质基础、科技手段,加上官兵的拼搏和水利人的智慧,创造了世界上处置大型堰塞湖的一个奇迹。而且,震损水库、水电站无一垮坝,震损堤防无一决口,实现了零伤亡,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供水安全,水利抗震救灾工作取得重大胜利。
洪水来时有序应对,大旱力抗确保丰收。据水利部统计,自1949年以来全国防洪减灾直接经济效益累计达3.93万亿元,减淹耕地1.6亿公顷,年均减免粮食损失1029万吨。1991年以来,全国平均每年抗旱浇地面积2973万公顷,年均挽回粮食损失4059万吨,平均每年解决2486万人的临时饮水困难。特别是每年因洪涝灾害伤亡人数呈大幅度减少趋势,其中上世纪50年代年均死亡8976人,70年代5308人,80年代4338人,90年代3744人,2001年以来这一数字降为1507人,没有人员因为干旱灾害死亡。今天,我们的水利基础设施已经可以有效地减轻水旱灾害,为共和国的繁荣发展提供了坚实有力的保障。
兴修水利:夯实发展根基
新中国成立以前,偌大的国土上只有22座大中型水库和一些塘坝、小型水库,江河堤防仅4.2万公里,几乎所有的江河都缺乏控制性工程。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江河治理和水利工程建设,把水利建设放在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重要地位。毛泽东主席先后号召“一定要把淮河修好”,“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一定要根治海河”,华夏大地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水利建设热潮,从黄河三门峡到长江三峡,每一个时期都有标志性的水利工程诞生。
1950年年末至1960年年初,以治淮为先导,开展了对海河、黄河、长江等大江大河大湖的治理,在各流域上中游的水土流失区开展水土保持工程建设,治淮工程、长江荆江分洪工程、官厅水库、三门峡水利枢纽等一批重要水利设施相继兴建,掀起了新中国第一次水利建设高潮。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全国各地高举“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的旗帜,广泛开展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加强加固了农村水利的基础。
改革开放特别是1990年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水利建设,进一步明确了水利的基础地位,对水利的投入大幅度增加,江河治理和开发步伐明显加快,长江三峡、黄河小浪底、治淮、治太等一大批防洪、发电、供水、灌溉工程开工兴建,水利建设呈现出加快发展的良好态势。
1998年长江大水后,国家决定进一步加快大江大河大湖治理步伐。长江干堤加固工程、黄河下游标准化堤防建设全面展开,治淮19项骨干工程建设加快推进,举世瞩目的南水北调工程及尼尔基、沙坡头、百色水利枢纽等一大批重点工程相继开工,江河中上游水土流失治理力度进一步加大。
大型综合性水利枢纽工程是科学防控洪水和调度配置水资源的重要手段,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标志和象征,也代表了一个国家的水利工作水平和能力。值得自豪的是,改革开放以来,一个新的时代孕育了一大批经典水利工程,一大批经典水利工程,又为时代的发展书写了浓墨重彩的篇章:
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三峡工程是迄今为止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枢纽,可以使长江荆江段防洪标准达到100年一遇,水电站年平均发电量达847亿千瓦时,万吨级船队每年有半年时段可直航重庆市,年通航能力提高四五倍。
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小浪底水库可大大缓解花园口以下的防洪压力,使黄河下游防洪标准从原来的约60年一遇提高到千年一遇,基本解除黄河下游凌汛的威胁,同时,有效减少泥沙淤积,发挥供水、灌溉和生态修复等作用。
南水北调工程。这一工程是优化我国水资源配置的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事关中华民族兴旺发达的长远利益。工程建成后,将有效解决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问题,实现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水资源的合理配置,统筹规划调水区和受水区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中华大地从此可以形成“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水资源配置格局。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临淮岗工程是淮河中游最大的水利枢纽,它的建成结束了淮河中游无防洪控制性工程的历史,实现了沿淮人民的百年夙愿和几代治淮人的“世纪梦想”,标志着淮河流域整体防洪保安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百色水利枢纽工程。百色工程是珠江流域防洪规划中确定的郁江堤库结合防洪工程体系中的骨干工程,也是西部大开发水利建设的标志性工程之一。百色工程是一座以防洪为主,兼顾发电、灌溉、航运、供水等综合功能的大型水利枢纽,对促进滇桂地区经济发展、改变右江革命老区的贫困落后面貌,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尼尔基水利枢纽工程。尼尔基是西部大开发标志性工程之一,是以防洪、供水为主,结合发电,兼顾改善下游航运和水环境,并为松辽流域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创造条件的大型控制性工程。
沙坡头水利枢纽工程。沙坡头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标志性工程之一,工程对黄河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宁夏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保障受益区供水安全、改善区域生态与环境及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
新中国江河治理翻开了历史性的崭新一页!据统计,新中国成立60年来,国家先后投入上万亿元资金用于水利建设,水利工程规模和数量跃居世界前列,水利工程体系初步形成,江河治理成效卓著。水利部相关资料显示,目前,长江、黄河干流重点堤防建设基本达标,治淮19项骨干工程基本完工,太湖防洪工程体系基本形成,其他主要江河干流堤防建设明显加快。截至目前,全国已建成各类水库8.6万多座,堤防长度28.69万公里,我国大江大河主要河段已基本具备了防御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的最大洪水的能力。中小河流具备防御一般洪水的能力,重点海堤设防标准提高到50年一遇。全国639座有防洪任务的大、中、小型城市,有299座通过防洪工程建设达到设防标准。水利工程设施体系不断加强,大江大河大湖防洪状况极大改善,水利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保障作用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进一步增强。
由于历史和自然原因,我国病险水库数量多。一座座病险水库,成为汛期悬在人民群众头上的“定时炸弹”。为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国家一直高度重视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工作,特别是2007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投资510亿元,用三年的时间对全国规划内6240座大中型和重点小型病险水库集中进行除险加固。到2010年底,经过大规模的除险加固建设,我国水库安全状况将得到很大程度改善,为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60年来,我国供水能力得到了极大提高。水利工程年实际供水量达到5000多亿立方米,基本满足了城乡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用水需求,有效应对了多次严重干旱,最大程度地减轻了旱灾损失。为优化水资源配置,保障供水安全,我国实施了南水北调、引滦入津、引黄济青、引滦入唐、引碧入连、引大入秦等大型调水工程。特别是国家实施的东深供水、珠江流域压咸补淡、引黄济津、嘉陵江调水等工程建设和应急措施,保证了香港、澳门特区和深圳、珠海、中山以及天津、重庆等重要城市的供水安全。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解决农村饮水问题,累计解决了2.72亿农村人口的饮水困难,到2004年底基本结束了我国农村严重缺乏饮用水的历史。近年,国家加大了投入,解决了1.65亿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到2013年,将全部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
60年来,农村水利设施不断加强,农田灌溉面积不断扩大,有效保障粮食安全。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农村水利设施几乎一穷二白,绝大多数农田属“望天收”。60年来,我国的灌溉事业不断发展,农田灌溉面积从1949年的2.4亿亩发展到2008年的8.77亿亩,占全国耕地面积的48%,每年在这些灌溉面积上生产的粮食占全国总量的3/4,生产的商品粮和经济作物都占90%以上。农田水利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使中国能够以占世界9%的耕地,解决了占世界21%人口的温饱问题,为保障中国农业生产、粮食安全以及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创造了条件。
60年来,通过水土保持有效改善了生态环境。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水土流失是中国的头号环境问题。“种一坡,打一车,收一箩,蒸一锅”是人们对水土流失后贫瘠土地的生动描述。不仅如此,水土流失还会直接造成江河湖库淤积,加剧洪涝灾害,同时还会严重破坏生态与环境。60年来,全国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1.6万平方公里,在水土流失治理中建设基本农田1.95亿亩,营造水土保持林6.95亿亩,建成淤地坝、塘坝、蓄水池、谷坊等小型水利水保工程680多万座(处)。全国植被覆盖率提高11.46%,有效改善了生态环境。水土保持设施使全国年均减少土壤侵蚀15亿吨。黄河的一级支流无定河经过多年集中治理,入黄泥沙减少55%。长江上游嘉陵江流域实施“长治”工程15年后,土壤侵蚀量减少1/3。
60年来,农村水电建设为老少边穷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目前已建成农村水电站4.5万多座,装机容量5100多万千瓦,年发电量1600多亿千瓦时,约占中国水电装机和年发电量的30%,在建规模达2000万千瓦。通过开发农村水电,全国1/2的地域、1/3的县市、3亿多农村人口用上了电。中国农村水电发展在提高农村电气化水平、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保障应急供电、保护生态环境、促进节能减排等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江河治理,铸就辉煌;基础设施,筑牢根基。60年江河治理的辉煌成就,将水利建设推向一个辉煌的新高度,为共和国的繁荣昌盛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打下了牢固的根基。
依法治水:提升管理水平
水利事业作为治国兴邦的根本大计,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特别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由于涉水利益格局发生变化,水事违法行为和矛盾纠纷时有发生,时代的发展越来越需要完善的水法规为水利建设与管理的持续稳步发展提供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于1988年颁布施行,2002年作了修订完善,将水事活动纳入法治轨道。目前我国已经形成较为完善的水法规体系,包括水法、防洪法、水土保持法、水污染防治法等4件法律以及17件行政法规、53件部规章和800余件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各类水事活动基本做到了有法可依。全国水行政执法网络基本建立,执法体制逐步理顺,执法保障不断加强。
据统计,在水法颁布实施后的20年时间里,我国查处水事违法案件92万余件,调处水事纠纷16万多起,不仅保障了经济建设,而且促进了社会安定„„
新中国水利事业在取得一系列辉煌建设成就的同时,管理与改革也在不断走向深入: 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和区域水务一体化管理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初步建立,奠定了科学管理的制度基础。流域管理机构在水资源统一管理方面的法律地位得到确立,在制定流域规划、推进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和统筹协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区域水资源管理上,深圳特区1993年在我国内地率先成立水务局,拉开了区域城乡水务一体化的序幕。近年来,各地立足实际,积极探索,以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为标志的水管理体制改革快速推进。目前,全国组建水务局和实行城乡涉水事务一体化管理的县级以上行政区已达1532个,占全国县级以上行政区总数的62.9%。水利管理体制的确立在促进水资源合理配置、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遏制用水需求过快增长等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保持了年均近10%的高增长率,而用水总量实现了微增长,近10年来,部分地区还实现了零增长甚至负增长;以占世界平均水平60%的人均综合用水量,保障了国民经济3倍于世界经济平均增长率的高速增长。
政府投资为主导、社会投资为补充的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水利投资新格局逐步形成,推动了水利建设的快速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水利基本建设投资渠道比较单一,基本靠国家投资拨款。伴随着改革开放进程,水利也同社会其他行业一道,开始了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历史性转变。我国水利投资体制由单一的财政预算内拨款,逐渐转变为财政拨款、国债、水利建设基金、政策性贷款、社会融资、外资等多种形式,初步形成了以政府投资为主导、社会投资为补充的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新格局。据统计,新中国60年用于水利建设的总投资10034.6亿元,1986年以来水利建设总投资为9441.1亿元,其中国家财政投资4568.3亿元,银行贷款1007.3亿元,利用外资307.9亿元,自筹及其他资金3518.1亿元。
横向三类、纵向四级、职能清晰、权责明确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框架基本确立,促进了水利基础设施的良性运行。新中国成立以来,水利工程建设成就巨大,但全国基层水管单位却普遍存在体制不顺、机制不活、队伍臃肿、经费短缺等问题,严重影响水利工程的安全运行和效益发挥。2002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拉开了水管体制改革的序幕。目前,水管体制改革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截至2009年3月,全国已完成分类定性的水管单位11360个,纯公益性事业单位、准公益性事业单位、企业分别占水管单位总数的45.5%、46.3%、8.2%。国有水管单位精简率达12%,一个“横向三类”(纯公益性、准公益性、经营性)、“纵向四级”(中央、省、市、县)、职能清晰、权责明确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框架已经形成。各地增加了人员和工程维修养护“两项经费”, 增强了水管单位活力,推行了管养分离, 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实行了市场化、社会化和专业化,“管”“养”更加规范,工程面貌和职工精神状态焕然一新。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水利建设管理体制不断完善,工程建设市场秩序逐步规范,工程建设质量得到保障。新中国成立以来,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体制在探索中建立并不断完善。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水利作为我国建筑领域最早实行“三项制度”的行业之一,从上世纪90年代初至今,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水利工程建设以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和建设监理制为主要内容的建设管理体制也不断完善。目前,水利工程施工、监理招标率接近100%,限额以上重要设备和材料采购招标率超过90%。水利勘察(测)设计招投标正在稳步推进,水利工程建设监理市场逐步形成。
科学探索:完善治水方略
对比旧中国的历史长河与新中国崭新的60个年轮,我们不难发现有两个根本的不同:一个是为人民服务的治水宗旨——真正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水利发展成果;一个是科学治水——新中国不仅有着更为先进的科学技术,同时有着与时俱进的科学治水思想。
水利科技在新中国水利建设中的快速发展和巨大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新中国成立之初兴建黄河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时,主要是靠苏联的水利专家和技术,但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苏联专家撤走以后,我国水利技术人员“丢掉洋拐棍”,依靠自己的力量快速成长起来。改革开放后,我们依靠自己的力量修建了长江三峡、黄河小浪底等一系列先进、复杂的水利工程。60年来,水利科技进步一直是水利现代化进程的强大推动力,像黄河调水调沙与多泥沙河流治理、长江三峡等高坝大坝的筑坝技术、水文水资源的理论与应用研究、小水电开发技术等已经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也为世界其他国家水利建设作出了贡献。
与时俱进的治水思想在新中国水利建设中发挥了巨大的指导作用。新中国历代中央领导集体,始终把水利建设放在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为中国水利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从苏维埃政权时期毛泽东同志提出的“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的主导认识,到改革开放以后党中央国务院对“水利基础设施”的定位;从新中国成立时“蓄泄兼筹”“统筹兼顾”“除害与兴利相结合”“治标与治本相结合”的治水方略,到新时期“封育保护”“退田还湖”等一系列强调人水和谐的治水理念;从对水的一般属性认识,到党的会议文件中水是“经济资源”“战略资源”“环境控制要素”等一系列表述;从改革开放前强调主要“为农业丰收作贡献”,到“保障经济发展用水”的侧重点,再到最近十年“充分考虑水资源承载能力和水环境承载能力”“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都体现了新中国在实践中尊重自然、认识规律、与时俱进的治水思想。
历史不会忘记1998年百万军民惊心动魄的抗洪场景,正是这次洪水促使人们进一步深刻认识由于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口的持续增长而加剧的人水之间的矛盾。这一年,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水利建设要坚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实行兴利除害结合,开源节流并重,防洪抗旱并举”的水利工作方针。紧接着,国务院提出了“封山植树,退耕还林;平垸行洪,退田还湖;以工代赈,移民建镇;加固干堤,疏浚河湖”的政策措施。
在中央治水方针指引下,全国水利战线职工转变治水思路,创新治水实践,找到了符合新的历史时期实际情况的治水思路,也就是要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其核心理念,是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新的治水思路指导水利事业不断创造新的辉煌。
黄河、塔里木河、黑河“三河调水”唱响绿色颂歌。黄河2000年起实施水量统一调度,即使遭遇了大旱之年,但母亲河已经连续十年不断流,健康生命得以持续。博斯腾湖已连续8年向塔里木河下游输水,下泄水量达22亿多立方米,塔里木河下游河道1公里范围内周边地下水水位平均回升2¬¬-4米,大西海子水库以下天然植被恢复面积达27万亩,尾闾台特马湖湖面最大面积保持在200平方公里。黑河历史上首次成功实现跨省区调水,而且连续10年实施,其中2000-2008年调水达88.09亿立方米,彻底干涸了10年之久的东居延海如今年年碧波荡漾,重现生机。
首都水资源生态治理和保护取得明显成效。北京市及周边河北、山西等省,坚持以人为本、人水和谐的治水思路,加强水源保护、污水处理和再生水回用,加大河道环境整治力度,划定了6000多平方公里的水源保护区,加强城乡水源地保护,在山区加快清洁小流域建设,构筑“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保护”三道防线,建设“宜弯则弯、宜宽则宽、人水和谐、自然生态”河道,采用生态治河技术,恢复水生动植物的多样性,有效地维护了河流健康生命。
节水型社会建设全面推进。从2001年开始,甘肃省张掖市以水权制度建设入手,拉开了我国第一个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的序幕。目前,各地全面开展了以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为核心的节水型社会建设,推行需水管理,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据统计,按2000年可比价计算,我国万元GDP用水量从上世纪80年代初的2909立方米降至2008年的271立方米,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由0.35提高到0.475,在农业连续大幅度增长的前提下,农业灌溉用水连续30年实现零增长。
在新思路的指导下,人水和谐成为主旋律,人为洪水让路,淮河、洞庭湖等过去人水争地矛盾突出的河湖防洪开始走向从容;封山育林、轮牧休牧广泛实施,封育保护面积已经超过70万平方公里,昔日治理赶不上破坏的山岭成为秀美山川,几近变成荒漠的大草原开始蓄起一望无际的绿色;涉及全国七大流域的全面水功能区划开始实施,控制河流纳污总量,减轻河流污染的管理正在加强,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正在成为水利工作新焦点;需水管理悄然实施,经济产业结构迅速向节水方向调整,经济发展越来越快,人民生活越来越好,而用水量却出现微增长„„ 进入新世纪以后,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把民生问题放在突出的位置。水利部明确提出大力发展民生水利,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要求迫切的水利问题,取得了丰硕成果:累计解决农村2.72亿人的饮水困难和1.65亿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50%以上的农村人口喝上自来水,大中型水库病险率明显下降,解决了3亿多无电人口的用电问题,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全面兑现,移民的生活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与此同时,各地水利部门围绕村河、城河开展水环境治理与水生态恢复,赢得了广大群众的普遍赞誉。今天,保障民生、服务民生、改善民生的水利发展格局已初步形成。
展望未来:水利任重道远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60年辉煌成就来之不易,新的征程任重道远。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水利事业正处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变的关键阶段,面临着一系列新情况新挑战,呈现出一系列阶段性特征。
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粮食安全的保障,民生水利的呼声,生态与环境的改善,调整经济结构拉动内需的期盼„„诸多发展需求的背后,无一不考验着水利的支撑保障能力。
同时还应该看到,目前制约水利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依然存在,水权制度、水资源管理体制、水价形成机制、水利投融资机制、水资源开发和生态补偿机制等方面的问题较为突出,涉水涉河事务的社会管理比较薄弱,这些问题直接制约着水利事业的协调发展。
到2020年,我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本世纪中叶,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这是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实现现代化乃至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最为关键的时期。
水利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肩负着十分重要的职责。党的十七大报告多处涉及水利工作,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水利工作的高度重视,是党中央对新时期水利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十七届三中全会强调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条件,明确了水利工作的目标和任务。2008年1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安徽视察淮河时还特别强调,防治水患任何时候都不能松懈,兴修水利任何时候都不能松劲。
按照党中央新时期水利工作方针,水利部党组紧紧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趋势,系统总结国内外长期治水实践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水利发展与改革的经验和教训,深入分析我国水资源条件的新变化,归纳提炼实践中带有规律性和方向性的做法,与时俱进地提出并逐步形成了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卓有成效地指导了新时期的水利工作,开启了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变的新进程。水利部部长陈雷提出,要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谋划好水利发展的长期目标。初步考虑,到2020年要基本建成四大体系:
——基本建成重点流域和区域综合防洪减灾体系。大江大河防洪体系基本形成,主要防洪保护区达到规划确定的防洪标准,遇超标准洪水时,能够保证重要城市和重要地区的防洪安全。中小河流、受台风影响地区、山洪灾害重点防治区的防灾减灾能力逐步提高。全国洪涝灾害年均直接经济损失占同期GDP的比重降低到0.5%以下。
——基本建成城乡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体系。节水型社会建设全面推进,城乡供水能力明显提高。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全面解决,城镇供水安全得到可靠保障,抗旱能力显著增强。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明显提高,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到65立方米以下,全国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5。
——基本建成水环境保护和河湖生态健康保障体系。主要江河湖泊水污染有效控制,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80%以上,重点地区水环境状况明显改善。地下水超采得到有效治理,严重超采区状况根本好转。河流的生态用水基本保障,部分生态严重损坏的河流逐步修复。水土保持取得明显成效,生态修复成果持续巩固。
——基本建成较为完善的管理和运行保障体系。政策法规体系基本健全,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水资源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国家水权制度基本建立,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全面实行,水功能区管理得到完善,应对突发性水危机的公共安全保障体系更加健全。信息化和现代化技术广泛应用,科技含量明显提高,水利管理水平显著提升。
有60年辉煌成就奠定的坚实基础,有60年治水实践积累的丰富经验,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时,人民群众的防洪安全将得到可靠保障,城乡居民普遍享有安全清洁的饮用水,水环境和水生态状况显著改善,水利信息化和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现代水利格局将展现在世人面前。
盛世治水,水利盛世。60年的水利发展,彻底告别了旧中国破烂不堪的江河状况,实现了彪炳史册的辉煌跨越,为国家发展、民族富强、人民幸福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和保障,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道路上闪耀着夺目的光彩。
第五篇:人与动物和谐之美
人与动物和谐之美
有人说,人与动物是相处不下来的,要我说,人与动物是可以相处的,为什么呢?因为有和谐。我曾看过这样一篇故事,下面,让我来讲讲吧!
盛夏的一个下午,鸭妈妈带着小鸭们到温哥华街散步。小鸭们一个个都兴奋不已,乖乖地跟着鸭妈妈。它们走了一天一夜,终于走到了热闹繁华的温哥华街。小鸭们对这庞然大物投以好奇的目光,一会看这,一会看那,引得路人都驻足观看,司机都停下车子对小鸭子看得直着迷。
突然,有三只小鸭子由于太开心没看到下水道,“砰”地一声掉了下去,随后传来“嘎嘎嘎”地声音,让它们的哥哥姐姐们惊慌失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