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加强水生态文明建设 构建人水和谐新XX
加强水生态文明建设 构建人水和谐新XX
今天是第二十二届“世界水日”,也是第二十七届“中国水周”的第一天。联合国确定今年“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是“水与能源”,我国纪念 “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加强河湖管理,建设水生态文明”。我们隆重纪念这两个节日,旨在让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更加了解市情水情,不断增强全社会的爱水、护水、节水意识,加大水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力度,促进XX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发展。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水资源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资源基础,水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和基础保障。作为全国水土流失最严重和水资源极度紧缺地区之一的XX,在加快资源型城市转型,建设现代宜居魅力新XX的进程中,如何坚持科学发展观,将水生态文明建设放在重要的位置统筹规划,科学实施,促进XX市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已显得刻不容缓。为此,全市各级各部门一定要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加快实现从供水管理向需水管理转变,从水资源开发利用为主向开发保护并重转变,从局部水生态治理向全面建设水生态文明转变,使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不断提升水生态文明水平,为全市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
一、维护河湖健康,夯实水污染防治工作。XX地处干旱少雨、生态脆弱的晋北黄土高原,市内主要河流有桑干河、唐河、南洋河、御河、十里河等,分属海河流域永定河、大清河水系。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我市城市化快速推进和经济社会高速发展,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作为能源重化工基地,水污染状况十分严峻。据水质监测资料显示,目前,我市境内已无一类地表水,主要河段均已受到污染,特别是市区主要河段污染更为严重,已失去使用功能,市区部分区域中浅层地下水质恶化,已不宜饮用。这个问题已成为制约XX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对此,全社会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从维护河湖健康、促进人水和谐的战略高度出发,大力加强水污染的防治工作。要严格落实水功能区划的各项要求,依法加强水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建立水功能区水质达标评价体系,进一步完善水质监测和控制网络体系。要加快完善饮用水水源地核准和安全评估制度,深入开展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要加强入河排污口达标排放监控管理,严格实施排污口审批和监督制度,严禁水污染物超标排放。要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厂网建设及回用设施建设,提高水循环利用效率。要完善水源地污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严格水污染事件报告制度,提高应对各种突发性污染事故的能力。
二、提高用水效率,加强节水型社会建设。要把节约用水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产生活全过程,坚持以水定产业、以水定项目、以水定发展,不断调整优化用水结构,形成有利于节约用水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要强化水资源统一调度,运用产业政策、财政政策、税收政策、价格杠杆等多种手段,建立节水激励机制,协调好生活、生产、生态环境用水。要加大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力度,大力发展节水型农业。要大力推行清洁生产,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加快推进节水技术改造,逐步淘汰不符合节水标准的生产工艺、设备及产品。要抓紧制定节水强制性标准,建立节水产品认证和市场准入制度,实施重点用水监控,促进工业和城镇生活节水。要积极推进污水处理和中水回用、雨水等非常规水资源开发利用。要完善政府、企业、社会对建设节水型社会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合理引导社会资本投向节水项目。
三、保障水土安全,推进水生态修复治理。水是生命之源,土是生存之本,水土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资源,有效保护水土资源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举措。近年来,尽管在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方面,我市取得明显成效,已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327.3平方公里,但是和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相比,水土保持工作依然面临严峻的挑战。我们必须立足生态安全,采取更坚决、更强有力的措施,依法治理水土流失,保护水土资源,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好水土资源,切实做好水土保持工作。重点要加快实施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大力推进重点流域和区域水生态修复,深入开展“四荒”拍卖治理,突出抓好京津风沙源、首都水资源水保等重点建设项目的实施,不断提高水土流失治理的效果。同时,要抓紧编制全市的水资源保护规划,改善重点流域水环境质量。积极开展地下水监测和关井压采以及引黄水的配置等工作,推进地下水资源的保护工作,按期完成468眼井的关闭任务,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四、健全管理制度,创建水生态文明城市。要积极开展市级水生态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推进形成人水和谐的现代水利体系。要坚持统筹兼顾,合理安排,着力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不断强化水资源论证、取水许可、用水定额和计划用水管理、水资源有偿使用、饮用水水源地核准和安全评估等制度,努力改变水资源过度开发、用水浪费、水污染严重等突出问题。要抓紧构建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效机制,强化“源头控制、过程管控、结果防治”三级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指标体系、考核办法和奖惩机制。同时要注重统筹城市水利建设和水利风景区建设,修复河湖水系生态,绿化美化河岸湖岸。重点要抓好 等水利风景区建设,积极推进城市周边河道治理工程,营造山更青、水更秀、景更美、人水更和谐的良好城市生态环境。
五、强化组织领导,形成水生态建设合力。水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需要切实强化组织领导,动员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关键要在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的基础上,将水资源节约保护和水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对地方政府的水资源保护、节约用水、污水治理等主要指标的落实情况进行考核,确保每项工作任务落实到位。同时,要大力加强水生态文明宣传教育,着力构建浓厚的惜水文化,让每个XX人都从内心深处、价值理念、生活习惯上关心水珍惜水保护水,成为水资源节约保护的参与者和主力军,让水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在全市形成“保护水生态为荣、破坏水环境为耻”的良好社会风尚。
第二篇:水生态文明
关于水生态文明建设的若干思考
姓名:李
艳
学号:2011150212
专业: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摘要:如何理解水生态文明建设?在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基础上,对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问题进行分析,主要内容包括:给出水生态文明的定义和内涵及评价指标体系,分析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应注意的关键问题,提出水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水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问题、措施
一、如何理解水生态文明建设
目前国内外关于生态文明的概念有很多论述,从人、自然与社会的视角、文明形态视角、生态学的视角等对生态文明进行定义。互联网的百度搜索对“生态文明”词条有一个较普通定义: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水利部于2013年 1月印发了《水利部关于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意见》(水资源【2013】1号),提出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
学习党的十七大报告和十八大报告,可以看出生态文明建设新的理念和内涵。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的实质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完整阐述了“五位一体”的总布局,指出应将生态文明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四种文明的建设并列,生态文明是社会整体文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并以建设“美丽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理念,是人类能够自觉地把一切经济社会活动,都纳入到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体系中,是一种包容了人口优生优育、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包容了经济、社会与自然协调的和谐发展,是一种包容了优化生态、安居乐业、生活幸福的全面发展,是一种包容了新型工业文明转型的绿色经济发展。
学习水利部文件和党的十八大报告精神,笔者把水生态文明简单定义为:水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水和谐理念,以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保 障 生 态 系 统 良 性 循 环 为 主 体 的人水和谐文化伦理形态,是生态文明的重要部分和基础内容。可以从以 下 几 方 面 来 认 识 水 生 态 文 明 的内涵:
1、水生态文明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水生态文明的核心是 “和谐”。党的十八大报告全新诠释了生态文明的内涵,倡导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合理利用自然。同样,水生态文明理念提倡的文明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解决由于人口增加和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出现的洪涝灾害、干旱缺水、水土流失和水污染等水问题,使人和水的关系达到一个和谐的状态,使宝贵有限的水资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永远的支撑。仅仅把水生态文明理解为“保护水生态”是不全面的,我们倡导的水生态文明的核心是“和谐”包括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等方方面面的和谐。
2、水资源节约是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当前我国水资源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水资源节约是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重要之举,是构建人水和谐的生态文明的重要措施。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 “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加 强 水 源 地 保 护 和 用 水 总 量 管理,推进水循环利用,建设节水型社会”,可见推进水生态文明的重点工作是厉行水资源节约,构建节水型社会。这是建设水生态文明的重中之重。
3、水生态保护是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所在。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加快水利建设,“增强城乡防洪抗旱排涝能力”;“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各自能力原则,同国际社会一道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建设生态文明的直接目标是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与环境。因此,大力开展水生态保护工作是建设水生态文明的关键所在。
4、水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一起,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组成“五位一体”。生态文明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没有良好和安全的生态与环境,其他文明就会失去载体。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一种宝贵资源,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水生态系统是水资源形成、转化的主要载体。保护好水生态系统,建设水生态文明,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二、水生态文明评价体系
我国有关部门曾进行过生态省、生态市等的评价和评比。山东省出台了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地方标准。总体上,水生态文明状况评价技术方法还处于探索阶段,实践检验较少。国外研究的较多的是河流健康方面的评价。水生态文明状况需要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估,通过评估,识别在水生态文明方面存在的问题,为今后的工作提供方向指引。2.1 评价体系建立的基本原则
建立水生态文明评价体系,需要考虑如下原则。2.1.1系统性及针对性
水生态文明状况评价要以经济社会系统为重点,以水生态系统健康状况为标尺,遵循人水系统作用的规律。社会经济系统的评价不仅要考虑水的供、用、耗、排等全过程,也要考虑人的水生态保护意识和爱水护水的理念。自然水生态系统也要兼顾陆面产水过程以及河道、地下水、湖泊、湿地、河口的系统水循环过程 2.1.2因地制宜,分区分类
我国国土面积大,不同区域气候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很大。在评价水生态文明状况时,应考虑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异,例如森林覆盖率、人均水面面积、人均绿地、河流生态流量等都存在显著的地区差 2.1.3定量可比性和相对性
一个地区的水生态文明状况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应确定定量指标并进行分级,而不能机械地确定一个指标值,低于这个标准就是不文明的,否则就是文明的!尤其是经济社会指标方面,要考虑国际国内发展水平的横向比较,制定分级指标阈值,作为评判一个地区水生态文明状况的参考。2.1.4 指标的简单实用
水生态文明状况评价不仅为了评价人水关系状况,更重要的是要能够识别水生态系统面临的问题,分析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中不文明的要素,并为发展规划和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因此,评价指标应简单实用,代表性和独立性强,有资料基础。2.2
评价体系框架
既然水生态文明是促进水生态系统保护和人水和谐的工作,在评价一个地区水生态文明状况时,必须考虑两类系统性指标。一类是水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指标,另一类是经济社会系统指标。前者已经有很多的研究成果,包括澳大利亚的溪流状况指数、我国水利部发布的河流健康评估标准以及很多学者提出的河流健康评价方法等,主要考虑自然水生态系统的水资源、水环境和水生生物完整性三方面。对于经济社会系统的指标,重点是人类节约用水、清洁生产、保护生态意识等方面的水利用、水管理和水文化教育等方面。因此,笔者建议制定的水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由系统层、类型层和评价指标层共计三层次构成,见表 1 所示:
表1水生态文明状况评价指标体系
3、水生态文明评价标准及方法
3.1标准值
水生态文明是针对一个地区的相对的概念,这个相对性既包括横向上与其他地区的比较,也考虑纵向时间上与过去的比较。因此,进行水生态文明评价不可机械因为某一个约束性指标来判断是否文明。
笔者建议对上述指标体系中的 20项指标进行分区分级量化,考虑国际和国内水平,提出 5个变化范围,分别赋予I、II、III、IV、V五级,见表 2
上述指标既有对评价区总体评价的指标,也有按单元分区评价的指标,如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的考核合格率是对该地区及其下级单元考核评价结果的综合反映。地表水开发利用率按照本地地表水的河道外耗水量占当地地表水资源量的比例计算,用水计量率等监控方面的指标宜采用监控的水量权重计算监控率。3.2 评价方法
不同的评价指标其作用也有一定的差异。应该对重要的指标赋予更高的权重,综合评价一个地区的水生态文明程度,见表3
表 3水生态文明评价指标权重
根据评价区的基础数据,评价得出该地区的水生态文明状况指数
其中 和
分别为第 i 项指标的标准值(表 2)和该指标的权重值(表 3)根据值评判一个地区的水生态文明状况。
应该指出,水生态文明状况是相对的,因此,没有文明和不文明的截然界限和标准,只有相对优劣之分。利用该指标体系,一个地区也可以评价随时间的水生态文明进步情况,为考核评比提供技术依据。
四、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应注意的问题 水利部明确水生态文明建设包括八个方面的主要工作内容:一是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二是优化水资源配置;三是强化节约用水管理;四是严格水资源保护;五是推进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六是加强水利建设中的生态保护;七是提高保障和支撑能力; 八是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总结提出的这八个工作内容比较全面,也是目前水利部门的主要工作,也可以理解为水利部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提出的生态文明理念的具体抓手。在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还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1、始终贯穿生态文明理念,服从生态文明建设大局。水生态文明建设是水利部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提出的生态文明理念的一项重要举措,水利部门在实施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但不能理解为水利部门“单打独斗”“另搞一套”,要把生态文明理念贯穿于水利工作的方方面面,要服从于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大局。
2、主动为生态文明建设做好服务,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虽然说水资源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制约因素,水利应走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前列,但是并不等于说水利部门是被动的参与。水利部门应该积极主动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许多有关方面,成为践行党的十八大精神的主力军。
3、不是水利部门常规工作的简单梳理和集成,应该是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一种升华和系统提高。有人看到水利部关于水生态文明建设八方面主要工作内容时&感觉好像就是以往水利部主抓工作的再一次罗列。这种认识是不全面的,这八个方面仅仅是建设水生态文明的主要抓手,必须牢牢围绕生态文明建设这个纲,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深刻领会党的十八大精神,切实抓好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
4、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人水和谐理念。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过程中,要尊重自然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充分发挥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以水定需,量水而行,因水制宜,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力相协调。
5、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系统保护应和谐发展。以往水利部门很多人过于重视水利工程建设,过于强调水利工程建设带来的经济效益,忽视因工程建设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应在水利工程前期工作、建设实施、运行调度等各个环节,都要高度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着力维护河湖健康,重视进行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使工程建设与生态系统保护和谐发展。
6、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应和谐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并不是只考虑生态系统保护,而是发展与保护协调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水利工作,既包括工程建设等措施,也包括水资源管理制度、法制、监管、科技、宣传、教育等非工程措施。单一重视工程措施或过分强调非工程措施都不是科学的态度,要使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和谐发展&共同支撑水生态文明建设。
7、基础研究、应用技术、软科学研究应和谐发展。水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今后一定时期内水利工作的奋斗目标和工作重点。面对新时期水利改革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需求,需要解决一些新的基础科学问题,比如,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影响因素及评价指标体系,人水关系的和谐研究,水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研究,水资源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理论及量化研究方法,管理模型、方案制定、水资源保护理论方法、河湖健康理论方法等。同时也要解决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些应用技术,比如,农业节水新技术,工业节水新工艺,非常规水利用技术,污水处理新技术,水资源优化调控技术,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技术等。此外,基于新的理念也亟须开展一些有关软科学研究,比如,水生态补偿机制,水价制定与水市运行方式,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制度,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技术标准体系、行政管理体系和法律法规体系,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和谐发展理论等。
五、水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措施
开展水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从更广阔的视角出发!统筹考虑与水生态保护相关的各项工作!中心思想就是降低人类对水生态系统的胁迫作用和负面影响,逐步改变重建设轻保护的传统观念,树立生态文明的意识!逐步恢复水生态系统的健康,促进美丽中国目标的实现。
水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措施包括四个方面,科学配置国家水土资源、全面建设节水防污型社会、构建健康优美的河湖水生态系统、建立水生态文明的制度保障体系。
1、优化国家水土资源的总体配置格局
水不仅具有社会经济服务功能,更是水生态系统的核心和关键要素。在国土开发和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的总体格局中,必须科学规划生态用水,严格控制河道外耗水!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水资源配置格局优化方面的具体措施包括三类:
(1)明确国家水域的空间功能格局依据国家各类水域(河流、湖泊、沼泽、海域、地下水等)的主导功能,划分和优化水功能区体系。对生态保护具有重要意义的水域划分为保护区,优先保护!严格控制开发活动,包括河道外耗水及河道内水工程建设。优化生活用水水源区、生态保护区和生产用水开发区的分类空间格局。
我国是人口大国,对土地需求持续增加,城市化进程持续推进,人水争地现象十分普遍。应制定和实施岸线规划!明确水空间范围,严格控制水空间的占用,退耕还湖还河,拆除占用河湖的违章建筑!修复生态岸线。
(2)合理配置生态生产生活用水
促进一个地区的水生态文明!既要遵循自然规律,也要考虑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从水资源角度!应根据供需双方的总量和结构,统筹安排和科学配置各类水源,为保障生态用水提供基础支持。从防洪安全的角度!要统筹防洪和生态保护!在保障经济社会安全的同时,兼顾生态健康。从供水安全保障角度!应将确保人类用水安全作为重要目标。人是生态系统的核心,偏离了人类的安全服务!片面地强调自然保护是错误的理念。因此,应将人类用水尤其是生活用水的水质水量安全作为头等大事和重要工作目标。
2、全面建设节水防污型社会
在明确了人类经济社会与水生态系统的空间格局和水资源配置方案后,应重点对人类社会经济系统进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节约用水!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量。主要措施包括几类:
(1)严格控制经济社会发展的总量、结构及布局
一个地区的经济 社 会 总 量,结构#效率及布局是决定河道外总用水消耗量、水空间占用及水污染负荷大小的源头和根本。应按照水资源配置格局,科学规划经济社会发展规模,以水定规模!以水定结构,以水定布局!将水资源承载能力作为发展决策的科学依据之一。
(2)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
最严格水资源管理是从源头上规范人类供水、用水、排水行为,保护和改善水生态系统的根本制度,它是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否有效实施该制度!是衡量一个地区水生态文明水平的重要标尺。我国一些地区出现的水生态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经济社会发展驱动下对水资源的过度索取、低效利用、高污染排放造成的。转变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控制产业规模、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从源头上遏制生态退化并修复生态系统,这是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的最终目的。因此,切实落实该制度,建立“三条红线、四项制度”是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
(3)建设节水型社会
为了从源头上减少用水和排污,需要建设节水型社会,这是实现“三条红线”目标的重要基础支撑,建设节水型社会不仅要实施有关的节水措施,如节水灌溉、作物、生活节水器具、节水工艺等,更重要的是要树立有利于节水减排的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和节水意识。
节水型社会建设并非片面地强调减少用水量和提高用水效率,更重要的是提高单位用水的产出!,如单位用水的粮食产量、工业增加值等。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在控制经济用水,保障生态用水的同时实现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做到保护和发展的同步。这对于仍属于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尤其重要。
(4)实行清洁生产
发展循环经济应尽可能减少污染物质的排放,降低人类经济社会活动对水体的污染负荷,减轻环境压力。为此,应实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水环境容量小的缺水地区。应严格禁止建设高污染项目,应实现有毒难降解工业污染物零排放。生活污水应初步实行深度处理,并提高再生利用率,实行用水、排水、再生处理与回用的闭路循环。
参考文献:
【1】陈 进,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方法与途径探讨,武汉: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2013 【2】唐克旺,水生态文明的内涵及评价体系探讨,北京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研究所,2013 【3】左其亭,水生态文明建设几个关键问题探讨,郑州:郑州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2013 【4】唐克旺,水生态文明建设现状、问题及对策,北京: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13 【5】陈明忠,关于水生态文明建设的若干思考,北京:水利部水资源司,2013 【6】关于新时期加强水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十八大报告学习系列之一,北京,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青年研究专项课题组,2013 【7】詹卫华,汪胜华,李玮,赵洪峰,水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及路径探讨(1、水利部综合事业局,100053,北京;
2、水利部水利风景区建设与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100053,北京;
3、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100101,北京;
4、河南农业大学,450002,,郑州;
5、山东省邹平县水利局,256200,邹平)
第三篇:人水和谐 创建水生态文明城市
临邑县创建水生态文明城市的做法
周红1,李龙1,郭妍1
(1.临邑县水务局,山东,临邑251500)
摘要:随着临沂市成为山东省首个水生态文明城市,临邑县创建水生态文明城市的号角也开始响起。围绕水生态文明城市创建的意义、方针、措施等展开论述,概要介绍了水生态文明建设在临邑的实践—水生态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关键词:水生态文明城市创建;方针;多点支撑;措施;工程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是生态环境的最重要元素,对有效促进国家级生态城市建设,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临邑县委、县政府根据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和工作要求,结合临邑县实际,制定《关于创建水生态文明城市的实施意见》,将以现有骨干河流为基础,以协调水陆生态系统、优化配置水资源、完善水网体系为主要建设内容,主要实施城乡供水、污染治理、水资源调配等项目。1生态文明建设 水利势在必行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强调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一铿锵有力的生态文明宣言,描绘出了一幅令人憧憬的“中国梦”,必将对未来中国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水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资源基础、重要载体和显著标志,对于强化生态之基、促进人水和谐、实现科学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建设生态文明,水利必须先行。
水生态文明建设所涵盖的科学严格的水管理体系、健康优美的水生态体系、安全集约的供用水体系、先进特色的水文化体系四大体系将开启新一轮生态文明建设的热潮,推动临邑县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打造“临邑水城,生态犁城”。临邑县将紧紧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城市总体规划,按照统筹城乡、全面规划、综合治理的治水思路,全面提升防洪减灾、水资源保障、水环境保护三大能力,为实现人水和谐、促进生态文明、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加可靠的水利基础支撑和生态安全保障。2八字方针 奏响水生态乐章
发展生态水利,实现人水和谐,是生态文明的必要基础和重要标志。临邑县将在创建水生态文明城市工作中将按照八字方针 “重水、惜水、护水、管水”,建成完善的水生态文明体系。
重水:要像重视粮食安全一样重视水资源。对水利建设的重视要毫不动摇,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心要坚定不移,大干水利的热情要持之以恒,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惜水:要像抓好节能减排一样节约水资源。大力推广小农水等农业节水灌溉技术,树立节约用水、人人有责的观念,严控高耗水、高排放行业的增长,努力建设节水型社会,以用水方式转变促进发展方式转变;护水:要像对待生命家园一样保护水资源。加强水生态保护和水环境治理,实现水畅其流、河复其清,保障人民群众饮水安全,建设优美的水生态环境,促进人水和谐;管水:要像严格土地管理一样管理水资源。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严格执行四项制度,保持水生态系统平衡,为生态文明建设奠定坚实的水利保障。
3多点支撑 实现“河畅 水清 景美”
为实现人水和谐,临邑县将按照统筹城乡、全面规划、综合治理的治水思路,紧紧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城市总体规划,通过水生态文明城市创建,实现“河畅、水清、景美”的总体目标,完善河流水网体系,保障城乡防洪排涝安全;协调水陆生态系统,共建城市健康生态环境;营造滨水空间环境,彰显城乡文化景观特色。
临邑县创建水生态文明城市的总体布局以临邑中心城区为核心,按照“天蓝水清树绿、宜游宜业宜居、济北最靓生态城”的城市定位,临邑县实施区域发展战略,将主城区、西部开发区、东部商贸及高新区、北部物流及大工业区作为建设重点,加快推进一体化建设步伐。优化提升主城区。高标准做好城市绿化、水系、交通等专项规划编制,强化对重点区域、重点路段的规划设计;加强规划、建设、城管、公安、街道等联合执法,严厉打击私搭乱建行为,切实维护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加快比德弗、金龙盛世家园等小区建设,对城中村有计划、有步骤、大力度改造,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居住环境。以创建省级水生态文明城市为总抓手,抓好绿化、亮化、美化,扎实开展“城市绿化年”和创建“花园式单位”等活动。完善主城区供排水管网。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改善河流水质和大气质量,大面积植树造林,使天更蓝、水更清、树更绿。
创建工作中将始终坚持尊重自然、因地制宜,坚持注重生态、人水和谐,坚持全面规划、突出重点,坚持统筹兼顾、综合治理。尊重水系的自然属性,按照水域的自然形态进行保护和整治。充分考虑地域自然和经济条件,因势利导,实现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有机结合;以保障水质安全和改善生态环境为主,保护与开发并重,以人为本,人水和谐,充分满足居民休闲娱乐需要;以河流水系为基本单位进行综合治理,点、线、面密切结合,以重点区域、重点部位的生态建设带动全县水系生态的改善和提升;统筹兼顾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水景观需求,将水体岸线、园林绿化、交通道路作为整体进行空间功能协调,合理布置各类设施。
4落实保障措施,促创建工作顺利进行
一是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提高对水生态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认识,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十八大精神上来。成立水生态文明城市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明确目标任务,责任分工到人,加强成员之间的协调配合,合力推进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二是政府主导,加大投入。加大对水生态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政策落实力度,积极对上争取并落实好各项重大水利工程的地方配套资金。多方筹措资金,尽快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多元化投融资体制。三是落实责任,严格考核。实行水生态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目标责任制,明确部门分工,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将水生态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纳入县委、县政府对县直相关部门科学发展综合考核中,强化工作考核,确保创建工作规范、高效、有序开展。四是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水生态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提高全社会对水生态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知晓度、关注度和参与度,营造创建水生态文明县的良好氛围。
周红,女,1974年12月,工程师,联系电话:***,地址:山东省临邑县开元大街168号临邑县水务局。
第四篇:构建可持续的“水生态文明建设圈”
构建可持续的“水生态文明建设圈”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水利放在生态文明建设的突出位置,将水资源管理、水环境保护、水生态修复、水价改革、水权交易等纳入生态文明制度建设重要内容,为推进水利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而构建可持续的水生态文明建设圈是落实中央的战略部署、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进程的关键。
如何构建可持续的水生态文明建设圈呢?在全社会树立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构建可持续的水生态文明建设动力机制无疑是重要的举措。
水生态文明建设强调人、水、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它不只是一种社会发展的模式,更是一种价值理念、人群意识和当代文化的组成部分。它的核心包含着水生态新伦理――以对人的道德对待水生态,从而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保障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但遗憾的是,水生态文明还远未成为民众头脑中的主导性思想,浪费水资源、污染水资源、破坏水环境等行为还普遍存在。
行为习惯的改变、意识的改变,以及文化的改变都是十分困难的。水生态文明要成为一种文化理念必定要经过一个曲折的过程,但它是我们国家面向未来的选择。可以肯定地说,节约保护水资源,共建水生态文明,是中央的战略决策,更是人民的强烈意愿,也是中国现实的必然选择。因此,必须坚决抛弃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等落后的观念,坚定树立“节约用水光荣,浪费用水可耻”、“水资源有限,必须可持续利用”的新理念。要把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渗透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每个环节,使每一个单位、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公民,都自觉地加入到推动水生态文明建设的行列中来。
事实上,比制定水生态文明建设具体方案更重要的是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构建好可持续的水生态文明建设动力机制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包括如何有效凝聚社会各阶层关于水生态文明建设的主流共识,如何形成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公共合力,如何形成有效的试错和纠偏机制,如何建立明确的问责机制,等等。一方面,可持续的水生态文明建设机制应具有集思广益、汇聚民意的平台和保障社会大众参与的渠道,并且能让顶层设计与普通大众自发形成合力;另一方面,可持续的水生态文明建设顶层设计应具有排除阻力、锐意革新的决心和能力,应着力构建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效机制。
大力开展水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让水生态文明更好地发挥其在整个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核心作用,任重道远!
第五篇:关于水生态文明建设的若干思考
政策引导 2013.15 中国水利
关于水生态文明建设的若干思考
陈明忠
(水利部水资源司,100053,北京)
摘 要:通过论述水生态文明与生态文明的内在关系,揭示了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按照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提 出了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深刻阐述了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是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和水情.详细梳理了我国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和重点工作.提 出加强顶层设计、稳步推进的技术路线图。
关键词:水生态文明: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基本原则
R胡 ection related to water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Chen Mingzhong
Abstract:Great signifcance of water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is presented through explanation on the interrelationship between water and ecological civilization.Guiding thought and basic principle are put forward in accordance with general requirement of keeping a scientific development outlook.It is argued that implementation of
the moststringentwaterresourcesmanagementsystem isthekeyand main contentsand tasksorfwater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are reviewed in line with basic national and waterconditions.Highlightmentis placed 01' top—
layerdesign na d technicalroute ofimplementation step by step.
Keywords:waterecological civilization;the moststringentwaterresourcesmanagementsystem;basicprinciple中图分类号:rIv+X17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0—1123(2013)15—0001—05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形 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格局 .开启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水是生态环境的控制性要素.水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是当前水利中心工作之一.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基础 笔者结合近一时期党校学习收获.就我国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问题作些探讨。
一、水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意义重大
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进步状态.核心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健康持续发展。
水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体现在自然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我国历史上历来是善治国者必重水利.中华文明实际上是治水文明.也正是因为重视水的价值.中华 文明才能绵延数千年.不断繁荣发展 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工业文明带来的环境污染、资源枯竭、极端气候、生物物种锐减等问题不断加剧.人们愈来愈清晰地认识到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水作 为生态系统控制性要素的重要地位更加突出。不解决好水的问题.就无法克服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就无法实现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的蜕变.生态文明将无从谈起。可以说.水生态文明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和保障与此同时.现阶段水问题的复杂性也决定了必须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宏观框架下,在更深层次、更广范围、更高水平上推动形成适应节约水资源和保护水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从源头上扭转水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才能系统科学地解决水的问题。因此.大力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全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1.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是解决目前我国水问题的根本途径我国水情复杂.水 问题由来已久,特别是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和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加大.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水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依然突出 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就是要加强水生态环境保护.不断改善水生态环境质量,加快推进节水防污型社会建设.从根本上解决困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水问题.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的基本要求。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要求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转变用水方式 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就是要 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和水资源条件的关系.引导各地在发展过程中主动适应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力.既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合理需求.又满足河湖健康基本要求。
3.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是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福祉的必然选择。
党的十八大对城乡居民喝上干净水、享有优美水环境等方面的公共服务提出明确要求 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为人 民群众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是提高人民群众福祉的必然要求和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具体体现。
4.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是促进城市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
良好的水生态环境是现代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解决城镇化过程中带来的水生态环境问题.打造和谐优美人居环境.也要求加快水生态文明建设.为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必须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准确把握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科学发展观是我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不断总结、丰富、发展并确立的指导思想,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要求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 科学发展观强调尊重客观自然规律.是有效应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资源、能源和环境等突出问题,进一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经济社会改革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大战略思想。
党的十八大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党和国家长期执政的重要指导思想写入党章 开展水生态文明建设必须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在指导思想上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关于生态文
明建设战略部署.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水资源开发、利用、配置、节约、保护与水害防治的各方面和水利规划、建设、管理的各环节,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和自然修复为主的方针.以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为核心.通过优化水资源配置、加强水资源节约保护、实施水生态综合治理、加强制度建设等措施.大力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完善水生态保护格局.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水生态文明建设应遵循四个基本原则:
1.坚持人水和谐,科学发展 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念.尊重自然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充分发挥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以水定需、量水而行、因水制宜,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水环境承载力相协调。
2.坚持保护为主,防治结合
规范各类涉水生产建设活动.落实各项监管措施.着力实现从事后治理向事前保护转变 在维护河湖生态系统的自然属性、满足居民基本水资源需求基础上.突出重点.推进生态脆弱河流
和地区水生态修复.适度建设水景观。
3.坚持统筹兼顾,合理安排
科学谋划水生态文明建设布局.统筹考虑水的资源功能、环境功能、生态功能.合理安排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协调好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关系,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
4.坚持因地制宜,以点带面
根据各地水资源禀赋、水环境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形成各具特色的水生态文明建设模式 选择条件相对成熟、积极性较高的城市或区域,开展试点和创建工作.探 索水生态文明建设经验,辐射带动流域、区域水生态的改善和提升。
三、水生态文明建设要以
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为重要抓手。突出制度建设党的十八大要求.
建设生态文明必须突出抓好四个方面重点工作:一是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二是要全面促进资源节约:三是要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四是要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这是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部署.特别强调加强制度建设.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要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和环境保护制度。
多年来.水利发展取得长足进步.水资源管理与保护工作不断加强.为水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是水资源优化配置不断加强.国务院已批复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全国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划和全国地面沉降防治规划.全国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印发实施。南水北调等一批跨流域调水及水资源配置工程陆续开工建设 全国已建成各类水库 9万余座和一大批引排水工程.供水能力超过 7000亿 m3;二是水资源节约保护和水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成效显著 发布实施了节水型社会建设“十一五 ”规划和“十二五 ” 规划.启动了 100个 国家级试点和200个省级试点.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水资源利用效率得到显著提高。1997—20l0年.我国万元GDP用水量下降了 69%.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了 68%.农 田灌溉水利用系数由 0.4提高到了0.5 开展黄河、太湖、塔里木河、黑河、石羊河等
流域综合治理和水资源科学调度.在保障流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水生态系统得到有效保护和逐步修复 这些成效对于缓解我国水资源短缺、水生态环境恶化的矛盾起到了重要作用.为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稳步推进.水 资源水环境的瓶颈制约越来越突出 每年缺水达 500多亿 m .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仅有 46%.河湖水污染和地下水超采仍较严重.引起一系列生态问
题 水资源利用效率与先进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现状单方水 GDP 产出仅为世界平均的 1/3.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是发达国家的 3 4倍.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与世界先进水平(0.7~0.8)还有较大差距。这些问题的形成.一方面与我国水资源水环境自然禀赋差的客观现实有关.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我国水资源管理相对粗放.社会用水文明程度尚处于较低层次等主观问题 加强水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提高水资源管理水平和全社会节约水、爱惜水、保护水的文明水平是当前水生态文明建设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2011年中央 1号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明确要把严格水资源管理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举措.提 出要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2012年 1月.国务 院出台了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对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作出全面部署.从水 资源开发利用的源头、过程及末端三个方面确立了“三条红线”和“四项制度”.为根治水资源无序开发、水生态环境恶化提供重要制度保障 通过发挥水资源的约束性、控制性和先导性作用。建立水资源节约保护的“倒逼机制”.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形成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结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相适应。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凸显国家对深入贯彻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决心 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已成为新形势下推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本制度.也为水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制度基础 必须把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作为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不断补足水生
态文明建设的制度短板.确保水生态文明建设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四、水生态文明建设应把
握核心内容。突出重点工作 水生态文明建设涉及管水、用水、治水、护水的方方面面,内容多,范围广.因此在推进过程中.必须把握核心.突出重点
1.要把全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作为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
水生态文明建设首先要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提高管理水平.规范用水行为,实现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这就要求必须紧紧围绕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这一核心内容.切实加强“三条红线 ”管理 .建立“四项制度 ”
一是加强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管理,严格规划管理、水资源论证、水量分配、取水许可和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强化水资源统一调度.严格控制用水总量.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二是加强用水效率控制红线管理,通过全面节水、定额管理、理顺水价和节水技术改造。遏制用水浪费.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三是加强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管理.严格水功能区监督管理和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推进水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控制人河湖排污总量.改 善水环境质量。四是严格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制度。健全水资源计量和监控体系.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和投入机制.健全政策法规和社会监督机制.落实水资源管理保障措施.推动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落到实处。
2.要把推进江河湖库水系连通作为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
河湖水系是水资源水环境的重要载体.是 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恢复和完善江河湖库水系连通.增加水流连通性.增 强水体交换能力.可有效提高河湖水环境的承载能力和水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是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 武汉作为水利部第一个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
试点,通过河湖水系网络的重构、清水入湖工程的建设.大大提高了水资源水环境的承载能力.湖泊富营养化基本得到控制.16个中心城区河湖的水质明显提升.是通过河湖水系连通工程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功案例。河湖水系连通要以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流域综合规划、防洪规划、水资源保护规划等为基础.以 自然河湖水系、大中型调蓄工程和连通工程为依托。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重点推进河湖水系连通骨干工程建设.加快推进中小河流水系连通.构建布局合理、生态良好,引排得当、循环通畅,蓄泄兼筹、丰枯调剂,多源互补、调控自如的江河湖库水系连通体系.提高防洪保安能力、供水保障能力、水资源与水环境承载能力
3.要把加强水域保护和生态修复作为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
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目标之就是维护健康良好的水生态系统.这就要求必须加强水域保护和生态修复。要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加强河湖水域、岸线的保护.维护完整清洁的天然水体 要抓紧编制水资源保护规划.做好水资源保护的顶层设计。全面落实《全国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划》,严格监督管理,建立水功能区水质达标评价体系.加强水功能区动态监测和科学管理 严格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开展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 确定并维持河流合理流量和湖泊、水库以及地下水的合理水位,保障生态用水基本需求,定期开展河湖健康评估 加强对重要生态保护区、水源涵养区、江河源头区和湿地的保护。综合运用调水引流、截污治污、河湖清淤、生物控制等措施,推进生态脆弱河湖和地区的水生态修复。
五、水生态文明建设应加强顶层设计。稳步推进
水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供借鉴.在推进过程中.必须做好顶层设计,明确技术路线,扎实稳步推进。
1.在战略定位上,要适应小康社会建设需要,体现水利发展的时代特色
我国治水思路伴随着我国国情和水情条件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发展.
经历了从主要“为农业服务”向“为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面服务”转变:
从 “传统水利”向“现代 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突出了服务民生、保障生态等内容 水利发展不断适应和满足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快速变革的需求 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促进了社会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水的功能需求也经历了从满足防洪和饮水需要的最基本的安全性需求到满足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经济性需求.再到当前满足人民享受美好生活的舒适性需求的转变。因此.水生态文明建设必须适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体现水利发展的时代特色。要站在更高的高度、更宽的视野、更深的层次。明确功能定位,开展顶层设计.循序渐进推动各项工作.稳步实现各项目标
2.在价值取向上,要形成水生态伦理价值观
生态伦理价值观是在人与自然生态关系、人与人社会关系全面严重失调的形势下.为适应生态危机和社会危机的严重挑战而提出的。它认为.伦理的社会功能既要调节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又要调节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 水生态伦理价值观是生态伦理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为重、自然恢复为主的指导方针,把握以水定需、量水而行、因水制宜.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水环境承载力相协调的基本原则.努力形成适应节约水资源和保护水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在各类水利工程的设计、建设和运行调度中.都要突出人水和谐理念。要强化公民生态道德教育.提高广大民众的生态道德水平通过水生态文明建设.引导全社会树立节水、爱水、护水的水生态文明理念.形成文明治水、文明管水、文明用水的良好氛围。
3.在具体目标上,要突出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领域 要按照水生态文明建设总体要求.确定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结合流域、区域特色和水资源、水生态环境条件.围绕水资源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保护等方面工作和水利规划、建设、管理各环节,制定全面、科学、客观的水生态文明建设目标。重点要突出五个方面.即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有效落实.“三条红线”和“四项制度”全 面建立:节水型社会基本建成.用水总量得到有效控制,用水效率和效益显著提高:科学合理的水资源配置格局基本形成.防洪保安能力、供水保障能力、水资源承载能力显著增强:水资源保护与河湖健康保障体系基本建成.水功能 区水质明显改善.城镇供水水源地水质全面达标.生态脆弱河流和地区水生态得到有效修复:水资源管理与保护体制基本理顺.水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
4.在指标制定上,既要体现功能的完整性,又要具有可操作性
为确保水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实现.需要建立一套明确完整的指标体系。一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可操作.易考核:二要约束性和指导性相结合.既能在宏观上形成良好的调控作用,又带有强制性;三要体现完整性.既要包括水的功能性指标.又要包含物理、化学和生物等生态指标.既要提出水资源开发利用指标.也要提出水管理及水文化指标等:四要体现差异性.要充分考虑和分析不同流域、区域主体功能定位和水资源、水环境等基本条件联合国千年发展行动计划.从消除极端贫困与饥饿等八个方面提出了到 2015年要 实现的目标.这些目标系统全面.每项 目标均设定了具体量化指标.如将 目前全球日收入低于1美元、面临饥荒和不能得到安全饮用水的贫困人 El数量减少 1,2等.这些量化指标已逐步得到实现.中国提前 6年实现 了不安全饮水人口减半目标 济南是我国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第个试点,建立了涵盖水生态、水景观、水安全、水利用、水管理、水文化六个方面完整的指标体系.并提出了量化指标值.如作为约束性指标.明确到2015年城市生活污水达标处理率超过 95%.工业废污水排放达标率达到100%.城市生活公共供水末梢水质达标率达到 100%等 :作为预期性指标.提出趵突泉水位高于 27.25m.重点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不低于 60%.农村集中供水普及率不低于 98%.城市供水率不低于 97%等 这些值得各地生态文明建设中借鉴。
5.在保障措施上,要建立完善度和技术支撑体系
在政策制度层面.一要改革干部制度,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体现水生态文明要求的考核办法惩机制。当前的重点任务是加快和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责任制。二要充分考虑区域差异与协展、流域生态补偿等影响水生态建设成效的重要现实问题.完善源费、水价、水土保持费等相关经策。三是建立政府主导、部门联动作机制.形成共同推进水生态文设的工作合力。在技术支撑层面,完善监测体系.加强对江河湖泊水文情势、地貌形态、水体物理化征、自然生物群落等的监测.以及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措施跟踪监测:要加强各项指标考核技术支撑.信息统计体系.实现考核的公正乎。三要加强相关技术研究和技往制定.积极研发推广水生态保修复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
6.在推进路线上,要因地制宜,指导,试点示范,全面推进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差异显著.各流域原条件与功能也不尽相同。水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不同地区、不同流域在制定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目标、措施和指标时都要充分考虑自身的水资源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要 与水资源禀赋、水环境条件相协调,与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区域功能定位相衔接。与水生态本底条件相呼应.与水文化特色相融合.与总体景观风格相一致 要研究探索适合本地区条件的水生态文明建设方法和策略.形成各具特色的建设模式 在南方丰水及水系较发达地区.重点要加大防污治污力度.通过江湖水系连通。构建良好的水生态系统:东北和华北半湿润地区.重点要加强污染治理.通过节水和调水.保障湿地等重要生态系统的生态用水量.加大地下水超采的治理力度: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重点要严控用水规模.保护并恢复天然绿洲。适度构建良好的人工生态系统。要遴选一批基础条件好、代表性强的地区.开展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工作.发挥示范引导作用。在总结试点经验基础上.启动全国水生态文明创建活动.在更大范围、更高层面上全面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
7.在具体操作上,要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特另U注意避免几种倾向
一是违背客观自然规律.人为导致水生态环境恶化的倾向 水生态文明建设必须符合自然规律的内在要求,不能急功近利,采取过多的人工干预措施.改变水生态系统的原有属性 要吸取历史上曾经出现的“围湖造田”、对河流不科学的“裁弯取直 ”等导致自然水系毁坏.生态环境破坏的教训 二是违背当地资源环境条件.不 合理建设水生态景观倾向。
一些缺水地区片面追求区域水生态环境的表面改善.罔顾 当地水资源和水生态条件.大 搞人工生态湖、人工水景观建设,导致水资源浪费、水生态环境破坏。三是违背生态理念。过分建闸建坝.过度 “硬化、渠化、白化”.破坏水生态的倾向。要积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生态水利工程的新理念.开展水生态文明建设.做到水生态与水景观有机结合。四是受扭曲的政绩观影响.打着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幌子要项目争投资.大搞形象工程的倾向。要本着对人民、对事业负责的态度.科学谋划.扎实做好水生态文明建设
当前.水生态文明建设既遇到前所未有的机遇.又 面临严峻挑战.任重而道远。要动员全社会力量.从节约、爱护每一滴水做起。全力建设好水生态文明.为建设美丽 中国.实现生态文明中国梦不懈努力。■
责任编辑 车小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