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则民:游戏指南培训体会

时间:2019-05-14 01:39: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徐则民:游戏指南培训体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徐则民:游戏指南培训体会》。

第一篇:徐则民:游戏指南培训体会

《指南》培训体会 ——走进游戏 走近孩子

前几天有幸参加参加了由市教委教研室徐则民老师主讲的《指南》的理解和实施——走进游戏、走近幼儿的讲座,感觉受益匪浅。徐老师用她那幽默的语言、生动的实例、清晰的剖析、丰富的学识,吸引着我的注意力,让我从头至尾在开心、温馨的氛围中,随着她一起走入幼儿游戏的世界,聆听她对游戏的精彩见解。

讲座刚开始,徐老师就抛出了一个问题:“没有教师,幼儿怎么玩?”引起了我的思考。回想日常工作中,确实是没有教师参与的游戏,孩子们会玩的特别开心、特别随心所欲。我感到徐老师提出这个问题是在提醒我们怎样处理好“教师介入游戏”这一问题。教师只有适时的把握好介入的时机,适度地介入幼儿的游戏,才能不中断孩子正开展着的游戏进程,不打断孩子参与游戏的积极性。

当然,很多老师在理论意义上也了解教师介入游戏的时机,懂得为保证幼儿的安全和游戏的顺利开展,遇到以下情况时,教师可以介入:

(1)当幼儿在游戏中因遇到困难、挫折,难以实现自己的游戏愿望时。

(2)当幼儿在游戏中有不安全的倾向时。

(3)当幼儿在游戏中主动寻求帮助时。

(4)当幼儿在游戏中出现过激行为时。

(5)当幼儿在游戏中反映不符合社会规范的消极内容时。

但是,真正要做到以上五点,我觉得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这一切的实现要建立在观察与了解的基础之上。教师只有俯下身来、静下心来,才能看到孩子们游戏中的情况,针对他们的状况加以分析,以此来判断出是“袖手旁观”让孩子自由游戏;还是用同伴的身份参与游戏,和孩子一起玩;或者用平行游戏的方式,引导幼儿游戏情节的发展;甚至直接介入游戏,给幼儿一些建议或帮助,让孩子的游戏能安全、顺利的开展下去。

前几天,我看到班上的婷婷抱着一个娃娃,在娃娃家中呆呆的坐在椅子上,不动也不走。于是,我也抱着一个娃娃,走到娃娃家的椅子上坐好,拿起桌上的杯子喝水,拿起桌上的勺子舀“胡萝卜”喂娃娃吃,让自己在婷婷附近,和婷婷玩相同或不同材料的游戏,目的在于引导婷婷模仿,起到暗示指导的作用,我用这种隐性的指导来丰富婷婷的游戏经验。

前一段时间,我新提供了“理发店”的游戏材料,想看看孩子们是否喜欢。但是当我发现很多孩子对这些材料不感兴趣、不喜欢玩,有些孩子不会玩,有的孩子只会拿着梳子梳头发这一种玩法时,我也采用这种方式介入游戏进行指导。结果在“理发店”玩的孩子开心地跟着我一起拿着电吹风吹头发,用镜子照照自己,游戏情节丰富了,他们也喜欢到“理发店”来玩了。

我想正是听完了徐老师的讲座,自己有了进一步的思考,才能使我在孩子的游戏中游刃有余的解决问题,让孩子在游戏中玩的更开心!

北新泾第四幼儿园

王星梅 2014.1.16

第二篇:徐则民浅谈幼儿园的角色游戏2

徐则民老师答游戏问题

1、游戏结束时的交流分享,教师根据孩子不同的年龄特点,分别采取哪些方法比较适宜?

其实,游戏结束后的分享交流有很多形式。面对小年龄的幼儿时,我们常常会运用情境再现的方法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同时教师会注重鼓励幼儿一起模仿一起参与,这样会让幼儿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而面对大年龄的幼儿时,我们常常会引导幼儿围绕问题开展各种形式(集体或分组)的讨论,激发幼儿在相互质疑、相互帮助中整理原有经验或获得新经验,以解决游戏中生成的各种问题„„

2、请问,如果没有条件允许下,一个活动室里如何安排游戏?就一个环境如何兼顾区域和角色?请帮帮我千万不要为了“兼顾”而“兼顾”哦。活动室是孩子的天下,所以游戏安排最好去听听孩子的想法哦!

3、现今角色游戏和区域游戏的环境创设及材料提供的大方向是什么?两者是不是要互相渗透、融合?

角色游戏的玩具材料多种多样:有色彩鲜艳的、逼真的玩具,如煤气灶、听诊器、方向盘„„这样的玩具的提供常常为了激发幼儿扮演角色,诱发其原有经验,满足其模仿的需要。角色游戏中许多教师还会提供许多低结构材料,比如雪花片、各种粗细的吸管、绳子„„这些材料能充分激发幼儿的智慧,鼓励幼儿产生大量的因情节诱发而建构的替代玩具。而区域游戏在很多幼儿园被定位为“个别化学习”活动,这样的定位会要求教师提供的材料有一定的目标指向,这样的定位会要求教师提供的材料更便于观察学习及动手操作,而幼儿也会通过观察获取信息,在操作中亲自体验、发现新知识、新经验。由此可见,不同的价值取向会引发不同的活动过程,两者可以成为各自独立的活动,而有机渗透、有机融合将极大地挑战教师的专业能力。

4、中班最喜欢的角色游戏是什么?

娃娃家、医院、大剧场、公安局、超市、游乐场、公共汽车、饭店„„数不胜数哦。凡是中班孩子经历过的,都可能成为他们的游戏内容,只要他们对此有兴趣。

5、小班的自由活动该如何开展?教师可以给幼儿提供哪些活动材料? 本来就是“自由活动”,就让孩子们玩玩自己喜欢的内容吧。

6、在教师的理论考试中出现了这样一道题:游戏分为自主性游戏和(),老师的答案是多样的,有的写“自发性”,有的写“规则性”,有的写“区域游戏”,现在老师的概念很模糊,在游戏书上也难以找到答案,希望专家给与答复,谢谢

游戏的分类有很多种,你在考试中碰到的问题,对应的是“游戏的发起者”这样一个维度,自主性游戏的发起者是幼儿,因此所对应的自然是以教师发起的教师预设游戏。

7、大班的孩子在进行游戏活动或者是集中活动时,该如何对她们进行有效的指导,孩子的注意力才较集中??进行语言课等多门课程中如何有效的调节幼儿的注意力??

和幼儿共同游戏时教师时刻关注“玩什么?”“怎么玩?”是提高有效性的关键。

8、在游戏中是否要控制孩子的人数?孩子的人数又该如何控制呢?这样会不会影响孩子游戏的积极性呢?

经常观察游戏的教师会发现,游戏中幼儿的人数常常与幼儿的关注程度成正比,新的主题、喜欢的内容往往会人满为患,此时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顺应绝大多数幼儿的兴趣是最明智的选择哦。当然,有不少幼儿园由于场地、材料的限制,而不得不适当控制幼儿的人数时,我们建议和幼儿共同创建一些规则,以保证游戏有序开展哦。

9、小班角色游戏的内容和主题是如何有机结合的?他们的游戏内容是否和中大班一样,跟随孩子的兴趣或需要马上调整?

很多教师和小班幼儿一起做游戏,常常会纳闷:怎么总是老面孔,老也离不开娃娃家、理发店、汽车、医院呢?其实,这与幼儿的生活经验息息相关。年龄越小的幼儿,其游戏就犹如一个个生活片段的模仿,他们会热衷于反映生活中那些熟悉的内容,这和中大班幼儿的游戏相比较会有不少差异,年龄稍大的幼儿或许会投入到一些远离生活的主题,沉浸在想象中乐此不疲。至于小班幼儿的学习主题,有些能够自然地融入到游戏中,而有些则不能,教师应该根据班级的情况作具体的安排。最后想说,小班孩子的兴趣往往会比较短暂,而且容易转移,作为教师对幼儿产生的兴趣到底是即时回应?还是延后回应(或不回应)?需要教师有明确的价值判断,只有这样才能有效。

10、中大班的区角游戏主题,应该如何设置才算合理呢?

看约定俗成的标准,无外乎能涉及不同领域、能满足不同儿童发展需求、能动静交替、能积累不同经验„„只是,能不能再问问孩子喜欢玩什么呢?区角游戏的主题来源应该是孩子和教师共同选择的吧!

11、在角色游戏的内容选择上应该注意些什么?如何让幼儿在不变的游戏内容中游戏兴趣得到长时间的保持?

选孩子喜欢的(最好是幼儿自主产生的!)、能激发广大幼儿兴趣的(会有群众基础!)、能在其中获得各种积极经验的(符合幼儿园教育背景)、能激发幼儿不断想象创造各种情节的(不断变化着)„„这样的主题颇具生命力,这样的主题才能保持幼儿较长久的游戏兴趣。

12、有的幼儿园将幼儿制作角色游戏材料的时间与角色游戏时间分开来,比如早晨来园后请小班孩子撕贴水果,然后在角色游戏时间将水果投放进“小超市”买卖水果,这样把角色游戏材料操作时间与游戏时间分开合理吗?

关键要看“拆”背后的准确定位,提供时间、空间让儿童有充分地学,再让幼儿能尽情地玩未尝不可!

第三篇:徐则民先进事迹

徐则民:游戏中的“孩子”

上海市教书育人楷模 【先进事迹】

徐则民老师,1988年踏上幼教工作岗位,这一走就执著地走了整整23年。每每在感慨时间如梭的同时,徐老师常常会由衷地为自己的收获而庆幸,因为她总说她和千千万万个奋斗在幼教第一线的教师一样勤勤恳恳地做着每一天的工作,没有什么催人泪下的故事,但她却得到了很多。她说她要感谢这份工作,感谢她周围的团队,感谢她所教的学生„„

23年走进孩子天地,其乐融融地做着孩子的“玩伴”

谁都知道:爱聪明伶俐的孩子容易,要爱每一个孩子就不那么容易了。不过,熟悉徐则民老师的人都知道在她的眼中每一个孩子都是可爱的,都是有特色的!尤其,当徐老师成为一名母亲后,她掂出了每一个小生命在父母心中的份量,她日益清晰地体会到教师做肩负的责任。

因为始终爱孩子,所以“让每一个孩子都发展”是徐老师的心愿。那一次,徐老师的教学活动被入选中央电视台播放,她得去市电教馆拍摄录像。市电教馆的老师通知徐老师为了确保录像质量只要带15名幼儿即可。可当班中的幼儿知道这件事后,一个个睁大眼睛,好像都在说:“我要去。”、“老师带我去。”这时的徐老师犹豫了:上电视台播放公开教学活动,谁不想顺利一点,能够带几个能力强的孩子是最好的事。但是,看着围在自己身边的一群孩子,舍弃哪一个都不忍心啊。于是,为了给每一个孩子机会,为了保护每一个孩子的自尊心,徐老师顾不得准备自己的教学活动,而是四处奔走,去请求能带着全班每一个幼儿去拍录像。市电教馆的同志被感动了,破例同意跑二次车接送孩子„„

因为始终爱孩子,所以和孩子在一起,她有“如鱼得水”的幸福感,她很乐意成为孩子的“玩伴”,乐此不疲地倾听着孩子们的所思所想。她更有一刻不忘“责任感”,她宽容地对待每一个孩子,她愿意陪伴这些宝贝一起成长,她心甘情愿地放弃了许多属于自己的休息时间,全身心地投入到班级中:带孩子们走进社会;给孩子们讲好听的故事;领他们唱好听的歌;教他们跳我自编的舞蹈;让他们做各种各样的实验;和他们一起做有趣的游戏„„“把自己的拥有传给孩子们,并化为孩子们的拥有”始终是徐老师最大的快乐。

徐老师付出着,她也收获着。曾有一位家长向学校反映:他的孩子每天放学路过菜场,总吵着要买些葱姜。原来,卖葱姜的是一位残疾老人,孩子以为每天买掉一些葱姜,老爷爷就可以早点回家了。看着自己所教的学生如此善良、有爱心,徐老师不仅欢喜而且自豪,内心深处的那份“真情”被孩子的童真淋漓尽致地激励起来„„

23年的一线实践,确立“快乐玩 有效学”的教学理念

徐老师常说她的成长离不开“游戏课程”,无数次的发言中她都讲到:“游戏课程”的发展提携了她的成长,她是伴随着“游戏课程”的完善而逐步成熟起来的。徐老师说,她和“游戏课程”之间是树叶和大树之间的关系,树可以离开她任何一张叶片,而任何叶片离开树就“零落尘泥碾作尘”。

这话不假,徐则民老师从1989年开始跟随“游戏课程”的建构着手研究幼儿游戏。在1989—1999的十年中,她积极投入“游戏课程”的前期探索,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打破六门学科教学模式,通过五大类游戏对幼儿进行素质启蒙。这期间她重点研究角色游戏、音乐表演游戏、智力游戏,以游戏的方式促进儿童社会化发展、培养儿童音乐表现能力及认知能力。这期间,她大量地开放角色游戏,她的公开教学游戏《什么东西不见了》《遨游太空》《数量词牌》《去年的树》《小土坑》 1 《快乐大转盘》《猜人》《接龙游戏》《小动物吃食》《小猪的野餐》《演出之前》《照镜子》《摇小船》《玩板板》《音乐迷宫》《踩脚印》得到广泛好评。1998年6月,徐则民老师应市教委教研室要求代表全市教师向市教委领导展示“一期课改”实施成果,她执教的集体游戏《开商店》获得领导高度评价。

2001年,在二期课改“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冲击下,徐则民老师对多年的游戏实践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她意识到要做孩子身边那个优秀的“玩伴”,必须在各种新理念的冲击下不断地转变着自己。2004年,她申报并主持了市级课题“游戏课程中对幼儿生成活动回应策略的研究”。四年的课题实施,让徐老师在大量的案例中总结出,教师要:以同伴的身份共享幼儿的生成、提供各种材料支持幼儿的生成、创设良好环境诱发幼儿的生成、设置新的问题拓展幼儿的生成、利用家庭资源丰富幼儿的生成、预设集体活动引领幼儿的生成。四年的课题实施,更让徐则民老师在自己的实践中确立了“快乐玩 有效学”的教学理念,还坚定了践行理念的三句话:“要还儿童自由、让儿童真游戏”!“让儿童玩中学、促儿童真发展”!“善于观察倾听、知儿童真想法”!。

如今,徐老师的眼睛会跟着那些不起眼的弟弟妹妹,她会积极地投入到孩子们的兴趣热点中,为孩子们创设环境、提供材料,跟着孩子们“上天入地”、跟着他们“开奥运”,跟着他们“建造泰坦尼克二号遨游黄浦江”,玩得不亦乐乎!不仅如此,徐老师还会记录下许多幼儿游戏中的行为、这让徐老师能够不断地解读幼儿,走进他们的世界;徐老师会研究游戏中教师的适时介入、研究游戏中生成的各种问题、研究集体游戏的设计与指导、研究游戏与学习的整合„„

其实,做徐则民老师的学生是幸福的,在她的教室里孩子们可以“向他们所想,做他们所做”,中班、大班两年时间徐老师的孩子最多提出玩了72个主题,这些主题对成人或许并没有意义,但72个主题满足了不同孩子的兴趣与需要,72个主题让孩子们在过程中获得新知、体验情感,72个主题在他们的脑海里留下深刻印象,毕业前曾经经历的种种都历历在目,而72个主题在徐老师看来就是孩子们打开了72扇通向社会的窗。

2001年至今,徐老师不仅关注幼儿的自主性游戏,还深刻思考着:“今天孩子想要学什么,作为教师徐老师能教什么?今天孩子该怎样学,作为教师徐老师该怎样教?”这样的考量促使徐老师设计了大量的教学集体活动,由她设计、执教的《翻骰子》《猜猜乐》《说相反》《谁和谁好》《城市的夜晚静悄悄》《买东西》《是谁留下的痕迹》《打气筒》《它能穿越管子吗?》《小熊笑了》《打气筒》《好吃的桔子》《剪刀》《财富大考场》《让手工纸站起来》等活动不仅得到了专家、同行的高度评价,还成为众多一线教师模仿追逐的样板。她的活动《让热水快快变冷》《身边的植物》分别在2002年、2008年获得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认可,获得中法合作“做中学”项目研究中的“最佳案例”。她的科学活动《落下来》还曾轰动一时,《浙江日报》曾用较大的版面讲述“一位特级教师手中的一张广告纸所带来的不一样的思考”。

23年注重反思与梳理,在推广辐射中追求“百花齐放才是春”

徐则民老师常说“一花独开不是春”。于是,在她的教育生涯中,她从来就在意着整个团队的发展,她不想成为一名“孤独的长跑者”,她更愿意成为“人梯”促更多教师的发展。

1993年起,徐老师开始担任幼儿园的教研组长,她带领着教研团队聚焦年龄特点、研究幼儿的一日活动,不断地丰富着“游戏课程”的各类活动。2001年,作为幼儿园开发部长,她和园长不断地审视着课程实施中的不足,并开设项目来夯实游戏特色,她带领团队研究混龄运动、混班运动、迷你小社会等„„不仅如此,徐老师还亲自挂帅主持市级课题“游戏 2 课程中对幼儿生成活动及其回应策略的研究”,荣获上海市第九届教科研成果一等奖,为幼儿园打造一所“游戏学校”奠定基础。2009年,徐老师担任幼儿园副园长,她更是把青年教师的培养看作是工作的重中之重。她和园长一起设计大、小教研组,并建章立制保障大、小教研组在互动中促教师专业发展。几年中,她们根据幼儿园园本实际,修订、完善了幼儿园教研制度,建立了《教研手册》以保障高质运行;她们研究教研组长在教研租互动过程中的作用;她们还研究、确立科学有效的教研质量评价标准„„这样的研究培育了幼儿园积极务实、民主向上的教研氛围;这样的研究促教师在几年中形成了66个经典教材;这样的研究最终成就100%的教师有园级展示的经历,成就70%教师走到前台,拥有区级以上展示经历,更是成就了多位教师登上了市级以上的教学论坛。

不仅是在幼儿园,徐则民老师目前在区里、在市里同样也肩负着重任。

1997年,徐老师破格被评为“区学科带头人”;2001年徐老师成为全区最年轻的“名师”;2005年她开始主持“区名师工作室”工作,带教区域中的青年教师;2010年,徐老师更是被委任主持“静安区幼儿游戏实训基地”,系统地带教区域中的教师来学习游戏理论、聚焦游戏实践,积累游戏指导经验„„徐老师说,她能感受到区域领导自始至终地殷切期望,这让她有了不辜负成长的理由,有了执着探索的原动力。事实上,从“自我发展”到“促周边人一起成长”带给徐老师的不仅是关注操作过程中的睿智,更是聚焦教育实践中的规律。

2006年,被评为特级教师的徐则民老师光荣地被聘为“首届上海市名校长名师培养高级研修班”主持人,带教来自15个区的21位学员;2008年,徐老师再次被聘为“第二届上海市名校长名师培养基地”主持人,带教来自各区的15位学员。在徐老师的精心策划中,在与学员的深入互动中,她倡导在把握机遇与创建平台中激发“自主建构”的内需;在身体力行与率先垂范中激励“不断铸就”的决心;在专家扶持与依托高校中凸现“合作互惠”的优势:在聚焦课堂与实战课堂中体会“增值实效”的真谛„„徐老师明确带教的宗旨,基地要留给学员一份“情感”:一丝执着教改、快乐工作的情感。因为只有教师快乐,孩子才能获得快乐。基地要留给学员一种“习惯”:一种不断询问自己“今天孩子需要什么,作为教师徐老师看到了吗?”“今天孩子该怎样学,作为教师徐老师该怎样教?”的思维习惯。基地要留给学员一份“责任”:一种拥有荣誉更要“实践在先、反思在先、调整在先”责任。基地要留给学员一种“意识”:名师,必然成长在课堂上;名师的课堂上应体现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名师的课堂上学生应该学得轻松有效。基地还要留给学员一个“团队”:经历过基地历练的学员们,其前进的过程不再是一个孤独的长跑者,不仅看到了“山外有山”的精彩世界,还在彼此间形成了专业的互动鹰架,对未来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空间。

从2001年起,徐老师还主持“上海市幼儿游戏教育研究所”工作。她赴全国很多省市、在全市很多区开设幼儿游戏讲座,她深入浅出的分析与讲解深受广大一线教师的推崇。她还全力以赴和上海市幼儿教育研究会、上海教育报刊总社合作每年在全市范围内举办“亲子嘉年华”,鼓励幼儿园教师为幼儿设计游戏方案,由衷地希望能有更多的教师和她一起关注游戏、开展游戏、做儿童游戏的玩伴。

23年的执著前行,收获累累硕果

2001年,“上海市幼儿游戏教育研究所”在南西幼儿园挂牌,徐则民老师作为“幼儿游戏教育”的学科带头人主持工作,深入研究游戏、培养师资、辐射成果。

2002年,徐则民老师应邀参加了上海市“二期课改”教师指导用书的编写,在《游戏活动》一书中她的大量案例与分析被编入其中;

2002年,徐则民老师作为上海学前教育的代表,和特级教师应彩云赴杭州参加“《幼儿教育》创刊二十周年庆典活动”,在异地展示集体游戏《小动物吃食》,获得高度评价;

2003年,徐老师参与编写《快乐家庭快乐园》,并任该书副主编(远东出版社);

2003年,徐老师应市教研室要求,代表全市一线教师向市教委教研室领导做“今天怎样做老师?”的大会发言,并获得一致好评;

2004年,徐老师应邀主持了“上海市学前教育多元视角中的教育创新”游戏论坛;

2005年,徐老师的《在新观念引领下再看幼儿游戏》论文获“全国游戏与课程、教学研讨会”征文优秀论文一等奖;

2005年,徐老师再次接受市教委教研室的“挑战”,向全市课改园园长、示范园园长及各区教研员公开展示游戏活动及主题背景下的集体活动;

2006年,徐老师应邀主持“上海市学前教育年会”游戏专场;

2008年,徐老师、洪晓琴老师主编的《快乐玩 有效学》一书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

2008年,由徐则民老师主持的市级课题《游戏课程中对幼儿生成活动及其回应策略的研究》被评委上海市第九届教科研成果一等奖;

2008年,徐老师第三次主持“上海市学前教育年会”游戏专场;

2010年,徐老师第四次主持“上海市学前教育年会”游戏专场;

2011年,由徐则民、洪晓琴老师共同撰写的上海教育丛书《走进游戏 走近幼儿》一书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

2011年,由徐则民老师主持的课题《在大小教研组互动运作中促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研究》获教育部“以园为本教研制度建设项目”上海市成果一等奖;

2011年,徐则民老师作为上海市教委委派的代表参加香港国际会议,并作大会交流,介绍自己的成长与发展;

近年来,徐老师的《牵手老师》《什么是有效教学》《难忘的游戏经历》《直面游戏中的不确定》《从“游戏中的教师”到“游戏中的玩伴”》《让孩子在游戏中“想自己所想”》《听孩子聊游戏中的那点事》《教学游戏的设计与实施》《游戏是幼儿生成的‘主战城’》《预设活动中师生关系》《探讨交流的价值》《让事实来说话》《在反思中成长》《生成活动新视野》《和孩子一起面对生活中的“大问题”》《今天我们怎样做教师》《在新观念引领下再看幼儿游戏》等三十多篇论文或案例在《幼儿教育》《上海托幼》等市级以上刊物发表。

第四篇:指南体会(本站推荐)

《指南》——指南

大渡口幼儿园 邓 敏

至2012年10月教育部正是印发《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来,全国各地对《指南》的宣传、学习和推广进行的如火如荼、势如破竹。李季眉老师曾说“幼儿的成长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教师的成长离不开专业知识的引领。”作为一名已经在幼教一线工作了十多年的“老”教师,在面对现今形式多样、内容复杂、变化迅猛的幼儿教育,我也经常会焦头烂额、一筹莫展。不得不说《指南》的颁布恰如一盏指路明灯,让我对幼儿的学习与发展目标有了更细致、明晰的了解;对我们的教学工作有了更具体、实质的指导和帮助;为我们开展教学活动指明了方向。

暑假通过对《指南》及《指南解读》的反复研读,使我对《指南》有了较深刻的理解,下面将就我的学习谈一些粗浅的体会和认识。

一.我的所学所获。

1.《指南》非“标准”

“标准”一般被定义为衡量事物依据或准则,强调事物的“统一性”、“规定性”;“指南”有“指导”、“导向”、“辨别正确方向的依据”之意;《指南》旨在指导我国3-6岁儿童的学习与发展方向,其基本属性是导向性、引领性的,不是要对幼儿发展的具体水平或者发展方式、速度等做统一规定或量化要求。

2.《指南》不能替代《纲要》,不宜把《指南》简单地视为《纲要》的细化 除主要内容都是通过健康、社会、语言、科学、艺术等五大领域来展开的,《指南》相对于《纲要》,目标部分更加详细、具体;教育建议也更加能贴合我们教师的教育工作实践;可以说《指南》为我们一线教师提供了更清楚、详细的参考依据。但《纲要》是对幼儿园教育的全面指导和规范,其对幼儿园教育的一系列指导原则都是《指南》没有涉及的,《指南》不能代替《纲要》,二者从不同层面、角度共同推动我国幼儿教育的科学发展。所以我们不能因为有了《指南》而丢弃《纲要》,只有深入切实地加强对《指南》和《纲要》的学习,才能在理论上充实自己,让孩子获得更好、更全面的发展。

3.《指南》旨在幼儿终身发展

“《指南》以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为目的,以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为核心。”可见,《指南》不但关注幼儿现实的全面协调发展,更注重未来可持续的终身发展,不能为了急功近利地追求眼前短期效益,而损害了儿童长远发展的潜力。《指南》关注的是如何在了解幼儿的基础上去帮助他们实现在不同水平上的富有个性的发展。4.《指南》是教师的助手,家长的福音

《指南》的颁布帮助幼儿园教师和家长了解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指南》中的教育建议既有针对幼儿园教师的建议,也包含了许多针对家长的家庭教育建议。这表明了《指南》对幼儿家庭教育的重视和认可。有研究表明,在幼儿阶段,家庭教育质量比幼儿园教育质量对幼儿的长远发展有着更大的影响。因此,高质量的幼儿教育不可能在幼儿园内单独完成,一定要包含高质量的家庭教育;此外,实践证明幼儿园能够通过多种形式的家长教育活动和家园协同活动提高家长的教育质量。所以,幼儿园不应一味地抱怨家长的素质不高,而是应该勇于承担起提高幼儿家长教育能力的责任。二.我的所思所想。

1.教学不是“灌输”,“做中学、玩中学、生活中学”,让幼儿度过快乐有意义的童年

《指南》中提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在某些成人的眼中,根深蒂固地认为“灌输”、“训练”、“讲授”是最好的教学方式,显然这种看法和做法与《指南》背道而驰。“玩中学”是幼儿最好的学习方式,是幼儿最有意义的学习。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主张“凡幼儿能做的,让他自己做”,《指南》亦指出:“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这看似简单的“让他做”、“让他玩”,真正要能做到却并不容易。首先需要我们教师和家长尊重幼儿的学习特点和学习方式;其次需要我们转变教育观、儿童观,真正理解并认同《指南》的理念和教育观念;只有这样才能让幼儿享受属于幼儿期的独特生活,体验游戏、操作、交往、表现所带来的创造、合作、成长的快乐,彻底摆脱小学化幼教的桎梏,从成人功利主义的教育中解放出来,真正获得一个有利于身心健康发展的快乐童年。

2.《指南》不是衡量幼儿的标尺

最初接触《指南》,惊喜于《指南》指出了具体的“各年龄段幼儿典型性表现”,立刻开始将其中列举的各项与我班幼儿进行比较,想对照一下我班幼儿究竟达到了一个什么样的能力水平。下意识里我将《指南》视做了一个能够衡量、判定幼儿发展水平的标尺。通过对《指南解读》的仔细研读,我明白了《指南》是在了解幼儿的基础上去帮助他们实现在不同水平上的富有个性的发展,既不是丈量幼儿谁长谁短的工具,也不是老师划分幼儿优劣高低、评定幼儿等级的指标,所以不能把《指南》当做评价幼儿的标尺,更不能因为它束缚和伤害了幼儿,桎梏了自己。

3.绘画不是临摹范画,不用成人的眼光评价幼儿作品

《指南》艺术领域建议中指出,让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模仿或创作,成人不做过多要求”,“幼儿绘画时,不宜提供提供范画,特别不应要求幼儿完全按照范画来画”。作为一名长期从事幼儿绘画教学的教师,我对“艺术”这一领域看得特别仔细,当看到这几句话的时候,最开始我心里是不太赞同的,可仔细研读完这一章,看完《解读》中那些精彩的案例和解答,我心中的结解开了,眼前豁然开朗:反思过去的绘画教学,我真是大错而特错!在以往的绘画课上,我总是遵照传统的模式,一欣赏、二讲解、三示范、四操作-----引导幼儿按部就班地临摹我的范画,评价作品时也总是不厌其烦地告诉孩子们:“画面要干净、线条要流畅、主体要画大、画面要画满、颜色要均匀------”原来我一直在认真地犯一个错误——用成人的眼光和标准去指导、评判幼儿的作品。甚至于我还将这些成人的标准灌输给了孩子们,扼制了他们的想象空间、个性发展,抑制了他们的自主创作,让他们变得千篇一律、整齐划一;回想那些曾经在我眼中的的“完美”作品,那不就是最接近范画的临摹画吗?我惭愧亦后悔,是我把“美”的内涵狭隘化了,让孩子们也曲解了对作品“好”与“坏”的评价标准。《指南》所要求的方法,一是取决于幼儿的学习特点,二是取决于我们的价值理念,在以后的艺术教学活动中,我要积极改进我的教学方式。官其格先生说得好:“对待儿童画,应重在表现儿童的童真、童趣、童心,不能把成人的模式、理念、需求强加于幼儿,评价时更不能因为成人看不懂就说它不好,意识形态优先是不行的,应该尊重儿童,尊重儿童心理、儿童自由和自我价值。” 三.我的所作所为。

1.学习《指南》,转变观念,将《指南》内化于心

作为幼儿教师,我们要做的是认真学习《指南》,切实转变观念,将《指南》的精神内化于心。我们应了解幼儿各年龄段每个领域的目标、教育要求,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为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提供有利条件;关注幼儿全面协调发展与可持续发展,而不是片面追求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发展,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支持和促进每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的进步和发展。

2.尊重幼儿个体,保护幼儿生命,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纲要》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同样,《指南》亦指出“幼儿身心发展是幼儿阶段首要任务”。因此,不论何时何地,在幼儿园我们都必须把保护幼儿生命和推进幼儿健康成长放在首位。《指南》“健康”领域对幼儿各年龄段的发展目标做了具体详细的说明,可当下许多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追求教学质量、打造特色品牌、害怕安全事故等等原因,往往忽视了幼儿“健康”领域活动,特别是“户外健康活动”的开展。过去由于对于健康领域内容、目标及要求了解的不系统,幼儿发展指标的不明晰,在开展健康活动时我也比较随意、马虎,现在有《指南》为依据,我一定要切实、系统的开展好户外体育活动,提高幼儿身体素质,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

贯彻落实《指南》既是一个为重要的机会,也是一个艰巨的任务;既是一个推动工作的有力抓手,也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一定努力贯彻落实好《指南》,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科学有效地开展工作,让《指南》的思想、观念、要求和方法在我心中生根、发芽、开花-----为推动学前教育的科学发展创造辉煌!

第五篇:培训游戏—团队游戏—6盒冰红茶(徐剑)

培训游戏—团队游戏—6盒冰红茶

课间休息,林先生在每个桌子分别放上6盒冰红茶,红的、绿的,煞是好看。但是他说:“先不要喝哦,待会儿我们用它来做个游戏。”

30名学员分成4个小组,每两个小组又编成两个竞赛小队。一个竞赛小队中的一个组,背着另一组先将自己桌上的6盒冰红茶摆成任意形状,然后,通过语言描述给同队中的另一组,另一组听到描述后即开始摆放。另一队亦然。10分钟后,哪一组摆放图形最相似,就算哪一队为胜者。

6盒冰红茶拼图?太“小儿科”了。我们组的7个人个个是“赛孔明”,14只手把它们摆成一个立体的“天”字,上下三层,前后三层,够水平的吧?再看看另一队的那个组,他们摆了个最简单正六边形,既没有层次,又缺乏“艺术”,真够笨的。正美哩,我们队另一组的阿红着急了:快点说吧,下一步工序是我们听你们的遥控啦!

我们这幅够艺术的拼图确实难模仿!7张嘴嚷开了:“有三层”、“是立着的”、“前边不出头”、“两个摆成一横”,„„等到阿红她们手忙脚乱地听我们指挥,将6盒冰红茶摆得刚有点模样时,时间到了。

大家先一起评判另一队。他们队的两个拼图完全一样,都是立着的正六边形,汉字标签一律朝外,拼音字母一律向内,红、绿颜色相间,字头咬字尾按顺时针有规律地排列。一 目了然。

再看看我们这一队,大伙儿全乐了,两个组的“天”字怎么比较也不像:一组是红盒,一组是绿盒,一组汉字朝外,一组汉字朝内,一组盒头朝前,一组盒头向后„„。

最后,当然我们输了。阿红气得直瞪我们:“就你们能耐,自作聪明!” 这时,林先生开始讲解“沟通的技巧”,他说:“上级给下属布置任务,要简单明了,内部流程不要故意弄得很复杂,人为地设置障碍。指令一定要明确,描述一定要到位„„”

下载徐则民:游戏指南培训体会word格式文档
下载徐则民:游戏指南培训体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庸》徐醒民老师(最终定稿)

    《中庸》 各位同修,现在我们开始,研究《中庸》。《中庸》这一本书,原来是《礼记》里面的一篇经文,他列在《礼记》第三十一篇,后来经过宋儒朱子,把它编在《四书》里面,在朱子之前,实......

    游戏体会

    游戏作文心得体会 教师:田学 2012年3月25日,我有加了进校培训的小学生游戏作文讲座录象,使我受到很大启发。教师展示了精彩纷呈的习作指导、口语交际,以及名师课,演绎了一场场精......

    家长指南体会

    对幼儿好的行为表现多给予具体、有针对性的肯定和表扬,让他对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有所认识并感到满足和自豪。自信有助于他在将来勇敢地面对来自学业和其他一切方面的挑战。 蒙......

    指南体会曾

    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心得近期学校组织《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对《指南》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并总结了以下心得体会: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于从事......

    学习(指南)体会[本站推荐]

    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心得体会近阶段,我学习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学习中,我发现其中讲到的每一点内容都是我们现在日常工作中所做、所学、所研究的事......

    培训体会 游戏带动学习(5篇材料)

    游戏带动学习有幸参加这次县里组织的教材培训——“数的认识与计算教学”专题研究,对于没几年工作经验的我来说确实受益匪浅,听了几节课下来,让我觉得这些老师一是对整节课的......

    民宗培训班体会

    参加民族宗教干部培训班学习体会 我于4月10日到13日参加了由市民族宗教事务局举办的2018年市民族宗教干部培训,为提高干部个人素质,增强责任意识,确保民族宗教干部能够以端正的......

    股票体会精选(散民)

    杨百万的股票体会 如何投资股票,可参考以下三点建议: 一是选对时机:职业投资者区别于普通投资者的最大之处在于,他们往往能从变化莫测的股市交易细微处,洞察先机。而他们之所以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