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本土文化助推全域旅游业转型升级

时间:2019-05-14 01:18: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以本土文化助推全域旅游业转型升级》,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以本土文化助推全域旅游业转型升级》。

第一篇:以本土文化助推全域旅游业转型升级

以本土文化助推全域旅游业转型升级

海南作为全国独一无二的生态岛、旅游岛和健康岛,要突出自己的特色,不仅要有独特的自然景色,还要具备深厚的人文底蕴。深挖本土文化,助推旅游业转型升级,是海南旅游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海南,独特的地理位置,优越的自然环境,似乎是与生俱来的“慢生活”节奏。这种慢节奏滋养了海南与世无争的“慢生活”。这种以休闲文化为底色的慢节奏地方文化特色,可以称之为“慢文化”。然而海南又是需要快节奏的。1988年,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起点是落后的,不加快就跟不上发展的脚步。但这种快节奏必须是稳步走的快节奏。2015年,海南被国家唯一授权为省域“多规合一”试点单位。坚持生态立省,划定生态红线,推进基础设施五网建设,确定六大类园区,集约发展十二大产业,其步伐无疑是快的。特别是2015年年底海南环岛高铁西段的开通运营,与海南环岛高铁东段实现连通。标志着全球首条环岛高铁全线贯通。

此外,一年一度的博鳌亚洲论坛、三亚国际大型选美赛事,海口系列国际会务会展等活动,吸引着大量国内外游客,海南省对外开放程度和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一边是外来人员在海南对快节奏的需求,另一方面是当地“慢生活”的习惯。于是,在海南的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要面临这样的“快慢”冲突。然而,海南发展中的快与慢的冲突不是不可调和的,二者应是对立统一的,这种“慢文化”一定情况下可以转化为促进经济“快发展”的因素。这是需要深入破解的课题。

“慢文化”助推海南旅游业“快发展”

如何从“慢文化”中挖掘出自己独特的人文与经济价值?每所城市都有自己的发展模式,深圳有深圳的“快速度”,厦门与杭州亦有自己的“慢节奏”,但这些城市都实现了经济的较好发展。海南作为全国独一无二的生态岛、旅游岛和健康岛,要突出自己的特色,不仅要有独特的自然景色,还要具备深厚的人文底蕴,若只是自然风景独特,而全无文化内涵,那么其吸引力与价值就会大打折扣。海南有着极为丰富的农业、海洋、矿产、旅游和文化等资源,如何立足优势、统筹兼顾,化资源优势为竞争效益是海南未来发展的重头戏。海南要认准自身发展的优势。海南的地理位置,在“一带一路”经济建设中位于关键,它连接着中国东南沿海和东南亚国家,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中转站,新加坡就是借助海上生命线马六甲海峡,迅速发展第三产业,服务业与金融业的繁荣使之成为现今的全球金融中心之一,海南也可借鉴其发展模式,在自身工业基础较为薄弱的情况下,利用地理位置优势,抓住战略性机遇,实现外向型经济发展。

深度挖掘开发海南文化使其形成产业。“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因为文化是不可复制的,是一个地区最有价值的资源。宜居的自然环境,加上恬淡平和的心态,闲适悠然的生活方式是海南人长寿的重要因素,海南也不可替代地成为我国长寿指数最高的地区,这样的社会氛围是发展度假养生产业的重要基础。英国的哲学家罗素曾经有一句话,说人类的最终极产品就是休闲产品。休闲养生产业是时代的必然。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现代化生产方式的转变,交通条件现代化,国民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增多,假日制度改革等有利条件的变化,也迎来了休闲时代。休闲养生产业也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海南因其环境资源优势,自然是国内休闲养生的首选目的地,这是海南发展的一个机会。

海南发展休闲养生产业的基础是旅游业的转型升级。旅游业综合性强、带动性大,涵盖着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涉及到农业、贸易、交通、服务等众多领域。近年来,海南积极打造以新产品、新效益为支撑的新形象,实现从以观光旅游为主向以休闲度假旅游为主的结构升级;从以低档次、低消费的旅游市场目标为主向高档次、高消费的旅游市场目标为主转变;从以规模扩张的初级阶段向以效益扩张的高级阶段发展?

从旅游收入接待游客数量来看,2013年以来,海南旅游业呈现蓬勃发展态势,2016年,海南接待游客总数达到6023.5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2.9%;旅游总收入达到669.62亿元,同比增长16.97%;入境游客数量增长19%,旅游外汇收入增长45%。

在旅游环境改善方面,2013年以来,海南加快实施“国际旅游岛+”计划、进一步放宽离岛免税政策、创建全域旅游示范省以及“多规合一”等政策效应持续放大,加大了对旅游业的有效投资力度。海南省相继推出十大旅游套餐,海南旅游业及相关产业的建设规模不断扩大、设施逐步齐全,带动了海南旅游业服务质量的提升和品牌影响力的扩大。

在旅游产品体系构建方面,2013年以来,海南大力发掘本土特色旅游资源,开发相关旅游产品。乡村旅游、森林生态旅游、航天主题文化旅游、民族风情游、养生健康游等新的旅游业态和新的旅游产品蓬勃发展。目前正在统筹发展海洋旅游,深入开发休闲渔业、滨海度假等旅游新业态,加快构建多元化海洋旅游产品体系。此外还不断开发带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及环保理念的旅游纪念品,包括:黎族织锦制品、黎族骨艺制品、椰壳制品等,既实现了旅游创收,同时也扩大了海南旅游业的影响力。这些都推动了“十三五”期间海南旅游产业发展模式的升级与创新。

海南旅游业转型升级方向

海南旅游业关系海南的知名度和经济发展水平,同时还是拉动就业、增加群众收入的最直接的渠道。未来海南旅游业的转型升级有两个方向。

一是发展全域旅游。全域旅游是把一个行政区当作一个旅游景区,是旅游产业的全景化、全覆盖,是资源优化、空间有序、产品丰富、产业发达的科学的系统旅游。要求全社会参与,全民参与旅游业,通过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全面推动产业建设和经济提升。海南是国家批准的第一个全域旅游试验区,就要求各行业积极融入旅游优化升级中,各部门齐抓共管,全城居民共同参与,充分利用海南全省的旅游资源,为前来旅游的游客提供全过程的体验产品,从而全面地满足游客的全方位体验需求。“全域旅游”所追求的,不再停留在旅游人次的增长上,而是旅游质量的提升,追求的是旅游对人们生活品质提升的意义,追求的是旅游在人们新财富革命中的价值。

二是发展“全时旅游”。如果全域旅游是打破旅游目的地的空间分割,实现区域一体化,那么,“全时旅游”就是要打破旅游目的地的时间分割,实现旅游目的地价值实现的时际均衡,打破淡旺季反差,实现均衡旅游。为此海南要加强旅游产品层面的平衡发展。多年来,海南省旅游淡旺季反差大,每年一到旺季,游客蜂拥而来,一房难求;而一到淡季,人迹稀少,客房闲置。从供给侧来看,长期以来海南的旅游产品开发偏重于服务外来游客而忽略了本地居民,偏重于观光旅游而忽略了休闲度假旅游。所以,海南必须实现全时旅游,加强文化创意,从供给侧改革设计旅游产品,布局合理化的高中低档酒店比例,大力发展家庭度假、乡村旅舍、汽车营地、青年旅馆等大众休闲旅游产品。

为了通过旅游产业转型升级而大力发展休闲养生产业,海南还必须做好多方面的准备。首先,要努力提高海南教育科学文化水平,以更新观念,把握机遇。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快慢取决于人的素质,而人的素质的提高,关键在教育。教育形式应是多元的,大众文化担当的社会教育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第二课堂,通过各种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吸引大众,实现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还要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媒体宣传工具,努力提高本岛居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改变旧有的传统观念及落后的生产方法,生活方式,促进贫困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

其次,加大力度引进人才,形成多元文化交融的建设群体。人口稀少不利于提高经济发展的规模效益。比如陆地面积是海南6%的深圳,人口几乎比海南多一倍,人口密度是海南的30倍。一个国家或者地区要实现经济发展,通过外来人口的文化多元融合是必不可少的。上海是个移民城市,外来人口,使其从当年的渔村变成远东最大的金融中心;香港也是个移民城市,香港能成为四小龙之一,就是因为有大量的人力资源流入。美国是个移民国家,其中外来人口,功不可没。所以,海南需要引进大量的人才,然而遗憾的是,海南引进人才长期以来没有取得明显成效,但前景依然乐观,通过突出环境优势,特别是通过城市“双创”“双修”以及特色产业小镇和美丽乡村建设来提升海南软环境的魅力,不断加大人才引进的力度,积极塑造多元文化的融合来支撑海南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第二篇:舟山市打造体育旅游品牌助推旅游业转型升级.

舟山市打造体育旅游品牌助推旅游业转型升级

近年来,舟山市积极发挥海洋资源优势,打造体育旅游品牌,推动海洋旅游业转型升级。一是引进国家级赛事,提升舟山旅游知名度。成功举办了首届两岸三地大学生环舟山群岛自行车赛,国内自行车最高级别的赛事——全国公路自行车锦标赛和全国公路自行车冠军赛将于11月在舟山举办;2008-2009赛季全国排球联赛,八一男排把新赛季的主场安在舟山。高规格国家级赛事的举办提高了海岛旅游的知名度。二是发展海洋特色体育运动,丰富海洋旅游产品。舟山群岛附近海域岛礁众多、鱼类资源丰富,适合开展矶钓、船钓等专业海钓运动,全国性的海钓大赛已在舟山连续成功举办了几届,舟山群岛国际海钓邀请赛暨全国海钓锦标赛成为海岛特色品牌赛事。优良丰富的沙滩资源有利于竞赛运动开展,全国沙滩足球锦标赛将在舟山连续举办五年,相关比赛内容还在央视体育频道上进行了录播。海岛自然旅游资源吸引户外运动的开展,全国首届海岛户外赛——2008首届中国舟山群岛·普陀海岛户外运动公开赛将于10月27日至10月30日在朱家尖举行。三是兴起大众休闲运动,推动旅游岛品牌打造。在舟山旅游岛品牌打造过程中,融合了各类大众休闲运动的元素,在白沙建设特色主题钓岛,积极扶持大众海钓游项目;在秀山岛兴建海泥主题公园,开展滑泥、攀泥、泥浴等运动项目;在朱家尖、桃花、嵊泗,广泛开展群众性的沙滩排球、沙滩足球、沙滩摩托车、沙滩滑翔伞等沙滩运动,让游客在健身的同时还可以细细地品味运动的快乐。

第三篇:转型升级 助推发展心得体会

“转型升级 助推发展”心得体会

—郭家湾工业园区管委会

刘泉

根据县委统一部署要求,郭家湾工业园区组织开展了本次“转型升级 助推发展”为主题的讨论学习活动。本次讨论学习活动对于深入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扎实推进创先争优,进一步破解发展难题,实现“十二五”规划良好开局具有重大的意义,非常及时,很有必要。

因此我们要进一步把解放思想作为破解发展难题,推动工作开展的动力源泉和思想武器,通过扎实开展“转型升级 率先发展“活动,强化党员干部的发展意识、忧患意识、创新意识、服务意识。第一 全力加快转型升级

围绕工业园区,打造产业优势,不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经济发展总量,扎实搞好招商引资及引进创新人才工作,转变招商引资的方式,在招大商、引巨资、引人才上下功夫。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坚定不移的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进一步激发全民创业的热情,加强和改进企业服务工作,支持和鼓励企业搞创新、创品牌、上规模,培育一批市场前景广阔,成长性好的骨干企业。第二 加强调整,积极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调整产业结构是实现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一是要发展和培育一批基础产业和新兴产业,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二是改造和提升一批传统优势产业,把煤炭深加工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三是扶持和壮大一批重点企业,鼓励企业通过产品经营、资本经营、品牌经营相结合的道路,打造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创新企业。

第三 自主创新,不断提高企业竞争力

充分发挥企业创新的主体作用,积极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一是科技创新,高度重视传统产业的科技创新与改造,加快构建企业主体、市场导向、产学研联,政府扶持的区域科技创新体制。二是供链创新,三是营销创新和积极运用网络等新兴的营销渠道,降低营销成本,增强竞争力。

第四 破解难题,努力强化企业要素保障 在土地方面,积极争取指标,合理安排用地,拓展发展空间,提高土地利用率。允许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以一定的年限出租,探索农村集体非农建设用地流转机制,在资金方面,各银行要加大对企业的投入,通过组织存款,拆借资金等方式,使得贷款的资金空间较大,富有调剂余地,保证足量的信贷资金来源,在电力方面,加快电力项目建设,推进城乡电网改造。第五 齐抓共管,切实做好企业减负工作

给企业减负是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的重要举措,也是政府的重要职责和当务之急,引导企业用好国家有关减免税收工作,制定优惠政策,放水养鱼,该减的减、该免的免,重点支持企业自主创新和科技进步,支持节能减排和安全生产,进一步规范涉企收费和行政执法监察行为,尽快帮助企业走出困境,促进产业优化升级。

第四篇:发展海洋经济助推转型升级

发展海洋经济助推转型升级

本帖内容转载于:浙江公务员考试论坛 ,原文地址:

海洋是沉睡的资产,海洋资源是沉睡的资源。开发海岛和海岸线、发展海洋经济对于经济发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在民企发展遭遇困境之时,在转型升级进入乏力之际,依托海洋资源发展经济,特别是新兴产业,其意义尤为重大而深远。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产业结构虽经频繁的变动调整,但基本面貌的变化却不明显,经济发展日趋呈现结构不合理、块状经济导致区域发展不平衡、民营企业在复杂环境中抵抗力较弱等问题。而另一方面,我省海洋资源非常丰富,沿海和海岛地区地理位置极为优越,并且海洋产业体系已经初具规模、比较完备。因此,我们应将发展的目光投向海洋,将转型的载体移到海洋。

其一、大力推进港航建设是必然选择。港口的功能不仅在于发挥货物集运输以及提供物流增值服务,还在于利用港口及腹地资源,建设一批国家级战略物质储运基地,以平衡价格大幅波动。要加快构建港口大宗商品交易平台、集疏运网络和金融服务信息支撑体系。加快港口开发建设,拓展航运通道,深化宁波——舟山港一体化。加快培育航运市场,大力发展内河航运,积极发展远洋运输,深化航运金融服务,完善航运物流信息系统,不断强化金融支撑和信息支撑。

其二、加快推动产业集聚区建设是主要脉络。要依托交通干线,推动轴线上城市、产业区、交通节点的整体化和协同发展,形成先进制造产业带。要以临港工业、海产品精深加工、海洋渔业为重点,形成海洋产业带。要以绿色农产品生产及加工、休闲观光旅游、生态型工业为重点,形成以内陆山区小城市、中心镇为依托的生态型产业带。努力形成一个以发达地区带动欠发达地区,发达产业带动弱势产业的新格局。

其三、积极吸收民营资本参与是发展方向。浙商永远是我省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要鼓励民资参与海洋经济开发,出台政策增加民企参与的机会。要通过减免税率的优惠政策扶持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企业。同时,加快建设强有力的民企金融支撑体系,提高民企的融资保障水平。加强对民企的引导,促进民企与跨国企业的合作,从而帮助企业步入一些需要特大资金、技术支撑的领域。

未来的浙江经济,必将以海洋资源为依托,以高新技术产业为特色,以民营企业为重要力量,持续快速步入转型升级的快车道,在经济发展的道路上继续领跑。我们只有用更宽阔的视野来审视发展,用更开阔的思路来指导发展,用更富激情的活力促进发展,才能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早日建成惠及全省人民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本帖内容转载于:浙江公务员考试论坛 ,原文地址:

第五篇:强化楼宇招商 助推转型升级

强化楼宇招商 助推转型升级

楼宇经济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而出现的一种新兴都市特色经济,是以商务楼宇为载体,通过开发、出售或出租商务楼宇,招商引进现代服务业和都市型工业,从而产生持续性税源,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经济形态。

萧山区的楼宇经济始于20世纪90年代,目前正处于发展阶段。在突破资源瓶颈约束,实现制造业升级和三次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楼宇经济已越来越显现其发展优势。为加快推进我区楼宇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创新楼宇招商模式,今年以来,我们通过实地走访相关职能部门、商务楼宇、企业,外出学习考察等形式,对我区的楼宇经济发展现状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发展楼宇经济的重要意义

楼宇经济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具有占地面积少、科技含量高、集约功能强、产值效益大等特点。“一幢楼宇胜似一条街”、“一幢楼宇相当于一个工业小区”,楼宇经济所蕴涵的巨大能量,已在北京、上海等地区得到充分证明。2008年,上海一个月税收超过1亿元的“亿元楼”就有50幢。2010年,北京CBD中心区的国贸中心、SOHO现代城、北京财富中心的税收均超过10亿元。当前,国内生产性服务企业总部正在从一线城市向二线城市转移,我区必须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大力发展楼宇经济。

(一)发展楼宇经济,有利于加速现代服务业发展,实现经济结构转型。

发展楼宇经济,可以为企业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提供基础条件,可以将商务写字楼聚集到一定的区域内,形成功能良好、配套齐全的信息、咨询、中介、物业等服务市场商务圈,加速我区现代服务业发展,带动房地产业、商贸业、物流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加快配套产业链的完善和高端服务体系的建立,促进经济社会的长足发展。

(二)发展楼宇经济,有利于推动城市化进程,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目前我区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加速发展的阶段,正在大力推进“五大新城”的建设。加快新城建设,培育壮大楼宇经济,将从根本上改变我区城市发展形态,变平面发展为立体发展,变实体经济为虚拟经济,向空间求发展,向楼宇要效益,从而实现发展空间的立体调整,有效化解我区土地资源日渐稀缺的矛盾。发展楼宇经济可以不断培育壮大中心城区的税源,是保持税收快速健康可持续增长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支撑。

(三)发展楼宇经济,有利于改善投资环境,提升城市品位和档次。

发展楼宇经济,建设一批交通便捷、基础设施完善、服务配套齐全、建筑风格鲜明的商务写字楼宇,必将大大提升城市的品位和档次。通过发展楼宇经济,致力于引进大企业、大集团总部、研发中心和新型业态的落户,可以加速信息、资金、人才、技术等关键要素在我区的集聚,不断提升城市服务、辐射功能,进一步凸显我区在长三角城市群中的地位。

(四)发展楼宇经济,有利于开展招商引资,提升壮大总部经济。

配套完善的商务楼宇是总部经济发展的基础平台和必要载体,对总部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撑和推动作用。当前,大部分世界知名企业已在中国设立区域总部,很多国内大型企业集团也加快了扩张的步伐。萧山区作为杭州市的经济强区,经济基础、城市设施、商务环境等条件相对较好,是企业集团进军二、三线城市的重要目标之一。通过大力发展楼宇经济,将有效促进我区的载体设施的完善和投资环境的优化,从而引进大企业、大集团总部落户,形成总部集聚中心。

二、楼宇经济发展现状和基本特点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萧山区的楼宇经济出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2010年,全区涌现出一批“亿元楼”和“千万元楼”,其中绿都世贸广场上缴税费达2.21亿元,商会大厦上缴税费3000万元以上,国际创业中心、恒隆广场、绿都泰富广场、供销大厦等楼宇实缴税费也超过1000万元。据工商部门统计,大型商务楼宇入驻企业日益增多,如太古广场已入驻企业265家,绿都世贸广场已入驻企业149家,百瑞广场已入驻企业149家,泰富广场已入驻企业149家,心意广场已入驻企业120家。

(一)商务楼宇相对集中,聚集区块尚未形成。

目前,我区商务楼宇主要分布在北干、城厢、宁围三个镇街,形成了以市心路为纵轴,金城路为横轴的楼宇集中带。北干街道楼宇密集度相对较高,绿都世贸广场、商会大厦、恒隆广场、太古广场、心意广场等大中型写字楼均聚集于此。城厢街道和宁围镇的楼宇相对集中在城区功能性较强的市心路沿线,如供销大厦、百瑞广场等。但我区商务楼宇还处在写字楼个体发展这一历程,商务楼宇的聚集度相对不高,还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楼宇聚集区。目前,仅仅北干街道初具规模,其他镇街的商务楼宇分布较为零星,商务楼宇的发展自发成分仍然较大,商务楼、住宅楼混建混杂的现象也还十分突出。

(二)楼宇特色逐渐凸显,规模效应尚未形成。

1、写字楼宇效益可观,行业分布较为混杂。我区现有的商务写字楼效益日渐凸显,商会大厦、国际创业中心、绿都世贸广场、泰富广场等税收都超过千万,尤其是绿都世贸广场,2010年税收超过2亿元,成为商务楼宇中的领头羊。但从现状看,楼宇内行业分布混杂,一座商务楼中,往往存在着传统服务业、制造业、信息产业等多种业态。同时,性质类似的企业又散落在各栋楼宇之中,彼此之间同质竞争,资源内耗严重,产业的聚集性不强。现有商务楼宇以商住楼为主,大多数为综合性楼宇,且楼宇专业化特色不强,没有形成品牌效应和产业聚集效应,特色楼宇为数较少。

2、外贸楼宇亮点突出,规模效应尚未形成。我区商务楼宇中外贸特色最鲜明的是萧山国际创业中心,2010年入驻企业的销售额达2.3亿元,税收1515万元,成为我区外贸楼宇的先行者。经过多年的楼宇招商,中心已形成一期8000平方米,二期20000平方米的建筑规模,共引进外资企业42家,总投资达5亿美元,注册资本3.02亿美元,合同外资2.4亿美元,实到外资2亿美元。中国绿线、汉力国际微电子、信核数据、先临科技等一大批高科技创业企业先后入驻,这些项目均有较强的自主创新和研发能力。同时,一大批外贸楼宇正在不断壮大,像泰富广场、太古广场、心意广场等商务楼宇中外贸企业的比重均超过40%。但现有的商务楼宇中,外贸楼宇的数量还相当较少,楼宇内其他行业的比重还大于外贸企业,外贸特征也还不显著。

3、商贸楼宇日渐崛起,总体实力有待增强。近几年,随着萧山城区建设的不断发展,商贸特色楼宇也日渐崛起,目前主要有银隆百货、恒隆广场、开元加州阳光三家,这些楼宇不仅聚集了一批世界顶尖的销售品牌,还带动着餐饮、健身、休闲、购物等产业的迅速发展,成为我区商贸行业的引领者。但与杭州大厦、银泰百货、解百等几家商贸航母相比,我区几家商贸楼宇总体实力还有待加强,销售额、利润、税收等主要经济指标的差距还十分明显。

(三)入驻中小企业居多,上规模企业数量少。从入驻商务楼宇企业规模看,现有商务楼宇入驻多为成长性中小企业,其规模相对偏小,注册资本小于500万的企业数量超过60%。以心意广场为例,现有入驻企业120家,注册总资金7.72亿元,其中注册资金超过1亿元的仅2家,仅占总数的1.7%;注册资金在1千万元—1亿元的有27家,占总数的22.5%;注册资金低于500万元的企业有91家,占到总数的75.8%。

由此可见,我区楼宇经济已经具备了一定规模,但与下城、西湖等先进城区相比,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但另一方面,也说明我区未来的楼宇经济发展还有很大的空间和潜力。

三、萧山楼宇经济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

从萧山的情况看,目前已经具备了发展楼宇经济的条件,主要表现在:

(一)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萧山位于长三角城市群重要节点,地处钱塘江南岸,是杭州的南大门,临江近海,地理位置优越,且交通便捷,拥有全国十大机场之一的萧山国际机场,占地7707亩的机场二期扩建工程已全面启动。境内多条高速公路、国道、铁路穿境而过,“海、陆、空”立体交通优势突出,是名副其实的“浙江交通之枢纽”。

(二)产业优势日益突出

我区经济总量较大,工业经济发达,2010年共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220.06亿元,完成财政总收入182.3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4486.02亿元。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主动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实践“内强总部、外拓基地”和“两头在外”的发展模式,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得到大力发展,楼宇经济和总部经济发展的产业基础扎实。

(三)三产行业迅速发展

楼宇经济的主要业态是三产服务业,随着萧山区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步伐的加速,萧山区产业结构已从改革开放时期的“一、二、三”转变为“二、三、一”结构。2010年,全区服务业增加值达到420.03亿元,增幅14.9%,总量在浙江省二十个经济强县(市、区)中位居第一。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为萧山城区发展楼宇经济提供了有力支撑。

(四)总部经济持续壮大

近年来,鉴于大企业、大集团受土地要素制约日益加剧的实际,我区有针对性地实施 “留根工程”,鼓励支持大企业、大集团在把总部留在萧山的前提下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探索发展以总部经济为主要业态的楼宇经济。2010年,全区总部经济发展势头良好,新引进总部企业1家,使全区总部企业总数达到47家。全年共实现销售产值2569亿元,实现税收47亿元。

(五)城市功能不断健全

近年来,杭州从“西湖时代”迈向“钱塘江时代”,萧山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我区全面实施“沿江开发、跨江发展”战略,经过不断发展,我区已初步构筑了现代化的城区框架和产业体系,特别是“五大新城”和城市综合体的构建,机场二期、钱江九桥、十桥、庆春路过江隧道、地铁等一批重大交通设施的建设,城市化进程步伐不断加快,交通、通信、金融、休闲、购物等环境不断优化,资本、科技、人才、信息等生产要素逐渐集聚,发展楼宇经济前景看好。

在看到优势的同时,我们也充分认识到差距和不足,特别是与西湖、下城等先进城区相比,我区楼宇经济发展起步较晚、起点较低,还存在着许多薄弱环节:

(一)楼宇起步较晚,发展意识不强。

与杭州西湖、下城等老城区相比,我区楼宇经济虽具备了一定的基础,但很多工作尚未真正“破题”,全社会对充分挖掘楼宇资源、加快发展楼宇经济的重要性、紧迫性的意识还不强,对楼宇经济在推进经济转型、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培育“总部经济”、“税源经济”中的作用认识不到位,把楼宇经济简单看作是“房产经济”、“出租经济”。因此,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是当前发展楼宇经济的首要任务。

(二)发展机制缺乏,楼宇底细不明。

发展楼宇经济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建立一个主管部门明确、多个部门协调、所属镇街支持的立体多方位工作机制。在工作责任方面,目前我区尚未真正建立起一个系统的楼宇经济工作机制,管理的职能分散在发改、经发、外经贸、建设、工商等多个部门,缺乏统一的牵头协调单位,难以形成工作合力;在工作力量方面,与杭州老城区的街道相比,我区相关镇街除了要负责日常的社会管理事务外,还有重点工程建设、拆迁安置等任务,难以在发展楼宇经济上安排更多的精力;在考核激励方面,我区虽出台了相关的鼓励政策,但相关镇街发展楼宇经济的积极性还没有充分调动。我区目前对楼宇经济的“家底”尚未有全面具体的掌握,特别是对楼宇景资源状况、楼宇企业入驻状况、楼宇税收情况等不清,对楼宇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也不能予以及时解决。

(三)规划相对滞后,配套体系不全。

与发展高标准楼宇经济的要求相比,我区楼宇经济发展硬件仍旧滞后,配套环境有待改善。老城区成熟区域虽然商业、生活配套完善,但楼宇建造时间较早,硬件设施老化,一些楼宇还存在电梯运行缓慢、停车泊位紧张、物业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如国贸大厦、中港大厦、华通大厦都没有配套停车位。新区楼宇主要沿市心路、金城路两侧开发,在硬件条件上有了一定改善,但存在着缺乏统一规划,商住严重混杂等问题。一些楼宇在开发初期功能定位不明确,特别是停车位配备不足,导致实际投入使用时停车难制约其发展,从而被一些拟入驻企业一票否决。此外,业主在开发时片面追求“短、平、快”,只注重投资汇报和资金回笼,建成后又急于销售,配套服务相对滞后,制约了楼宇经济的发展。

(四)招商平台稀缺,引资力度欠缺。

一些地区楼宇经济发展迅猛,关键在于其突破了招商这一重要环节,建立了政府、业主、中介三位一体的立体招商模式,通过实施“大招商”战略,成功引进高质金融、高端商务和高新科技等“三高”企业的入驻,有效壮大了本地的楼宇市场快速发展。相比之下,我区楼宇招商信息平台和招商引资队伍等方面尚未形成有效统筹,部门与开发业主之间的合作协调较少,楼宇所在的街道、镇的招商机制不够健全,对入驻企业的优惠奖励和扶持壮大的政策也相对欠缺。

四、加快楼宇经济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目前,我区楼宇经济发展已具备了一定的基础,既有发展的条件,也有发展的潜力,更有发展的机遇。抢占当前经济结构调整和城市产业转移的有利时机,利用我区的区位、产业优势,加快引进国内外大型公司、知名企业的集团总部,协调发展金融商务、中介咨询、现代物流、法律会计等现代服务业,形成由区域性特色商务楼组成的产业链,不断提升我区城市经济的核心竞争力,重点要抓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一)统一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强力引导是发展楼宇经济的重要前提。一要进一步加速我区楼宇经济发展,就需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把发展楼宇经济作为推动我区经济发展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二要加强对商务楼宇发展的统筹领导,明确工作主责部门,承担起全区楼宇经济发展的领导任务,及时掌握分析协调楼宇经济发展中的出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三要鼓励镇街立足实际,大胆探索发展楼宇经济的新方法、新措施,鼓励有条件的社区、企业参与楼宇经济建设,对已取得一定成效的镇街、企业进行广泛宣传和表彰。

(二)制定发展规划,加快楼宇建设。

要解决我区楼宇经济先天不足的问题,必须重视政府规划引导的作用。一是编制发展规划。要紧密结合城区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相关产业布局规划,科学制定楼宇经济中长期发展规划,引导楼宇经济科学快速发展。明确楼宇经济发展定位,形成以钱江世纪城、市北新区为核心,沿市心北路、金城路为轴的楼宇经济集群;二是加快建设步伐。整合楼宇地块资源,引入设计理念先进、管理水平搞的刚底层开发公司,着力开发建设智能化程度高、配套功能齐全、建筑风格鲜明的高档商务楼,打造一批布局合理的精品商务楼宇。三是实施旧楼改造。按照“一楼一策”的原则,制定更新整治计划,对一批老楼宇进行全面改造,鼓励楼宇产权单位通过包装策划、置换改造等形式,予以整合盘活,提高商务楼宇的档次。

(二)做好调查摸底,完善扶持政策。

楼宇经济的发展壮大离不开针对性和操作性强的政策引领。制定出台完善的扶持政策,首先,政策要有依据性。对城区现有的楼宇资源要进行一次全面细致的排查,对商务楼宇的产权单位、数量、面积、入驻企业、空置房源、经营情况、税收情况及归属等方面进行详细调查,摸清底子,为楼宇经济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基础依据。其次,政策要有倾斜性。要通过设置相关前置条件,在土地招拍挂时给予相关的政策倾斜,吸引有实力的企业开发建设高档商务楼宇。对入驻企业实现一定的政策导向,重点吸引金融商务、创意设计、高新科技等高附加值的企业入驻。再次,政策要有引导性。通过相应政策的制定,引导企业积极发展壮大。对入驻区内楼宇的总部型企业,根据其税收贡献大小给予相应的财税扶持,吸引更多楼宇经济相关企业的集聚。开展楼宇品牌星级评定,对新评定的星级楼宇予以奖励。对楼宇租售率、企业注册率、纳税额等上规模、物业管理佳、有特色的楼宇相关工作主体予以奖励。第四,政策还要能调动积极性。商务楼宇是城区街道招商引资的重要平台,是街道发展经济的“三产园区”,要进一步通过政策激励,特别是调动城区街道的积极性,通过税收按比例返还、招商业绩与年终目标责任制考核挂钩等措施鼓励其在楼宇招商、管理、服务等方面加强工作。

(三)加大推介力度,强化楼宇招商。

萧山楼宇经济的发展,重点在于招商。一是建立招商信息库。全面开展辖区内商务楼宇资源的调查摸底,建立已建、在建和待建楼宇信息数据库,真正做到“一幢楼宇一个子信息库”,准确掌握楼宇的周边环境、建筑面积、配套设施、合作方式、价格(租金)等基本信息,并进行定期更新管理,为楼宇招商提供全面及时的信息。二是健全招商体制。坚持政府主导力、业主主体力、市场配置力“三力合一”,尝试市场化、专业化和社会化的运作方式,创新楼宇招商机制。加强相关职能部门、镇街的招商力量,建立专业的楼宇招商队伍。同时,建立健全部门与楼宇业主间的招商合作关系,鼓励楼宇开发企业自主招商。三是加强招商推介。进一步包装策划我区楼宇资源、楼宇特色和楼宇优势,编制楼宇经济招商手册、建立对外推介网络平台,利用各种媒体、网络及时发布信息,拓展推介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提高我区商务楼宇对外的知名度。四是拓展招商渠道。加强与外商联系,积极与各类知名中介机构合作,搭建对外推介的平台;赴上海、北京等城市开展楼宇经济专场推介招商活动,吸引高层次企业入驻;加强与区外企业在萧分支机构的联系,动员企业将总部迁入我区或在我区成立子公司;支持本地企业做大做强,不断优化对本地企业总部的服务,处理好“引进来”和“留得住”的关系。

(四)加强环境建设,健全服务体系。

楼宇经济的发展与软环境的建设密不可分,没有软环境的大改善,就没有楼宇经济的大发展。一是建立服务体系。发挥政府对商务楼宇的服务作用,将政务服务延伸到楼宇、企业,整合党、工、青、妇及税务、劳动、工商等部门的力量,形成服务商务楼宇的工作合力,营造宽松、有序的发展环境。二是加强环境建设。结合“城中村”改造,重点解决商务楼宇周边环境问题。促进生活性服务业项目的开发,在商务楼宇聚集区域引进相配套的商业零售、餐饮休闲、文娱乐等服务项目。三是注重管理效果。楼宇的管理服务要更加突出楼宇效益的提升,在抓楼宇建设、抓入驻率的同时,更要抓企业注册率,从而切实提高我区商务楼宇的质量和产出率。

下载以本土文化助推全域旅游业转型升级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以本土文化助推全域旅游业转型升级.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副校长“转型升级,助推发展”心得

    “转型升级,助推发展”心得 ——做一名合格的副校长 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是领导干部的当务之急,尤其作为校级领导,应该用丰富的教育教学理论作支撑,具备厚重的知识基础和文......

    “三餐服务”助推企业转型升级

    响水地税“三餐服务”助推企业转型升级 张祝行 今年来,响水地税局紧紧围绕“稳增长、调结构、抓创新、惠民生”的全省中心工作,推出别具风味的“三餐服务”,全力为企业转型升级......

    转型升级,助推发展[五篇范例]

    转型升级、助推发展活动心得体会当前,我县“转型升级、助推发展”主体实践活动正如火如荼地开展。此次活动的目的是要动员和组织全县广大干部职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解......

    句容市加快推进旅游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2012—2015)

    句容市加快推进旅游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2012—2015) 为加快推进句容旅游业转型升级,实现我市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结合全市“十二五”发展规划,特制定句容市加快推进旅游业转型升......

    强化企业民主管理 助推转型升级进程

    强化企业民主管理助推转型升级进程 国有企业调整经济结构,实现企业转型升级,管理升级是其中的重要内涵之一。在国有企业中的企业管理是每一个企业人员共同使命,每一个企业人员......

    加快推进丽江旅游业转型升级的思考

    加快推进丽江旅游业转型升级的思考 作者:杨勇 出自于:丽江日报旅游版 加入时间:2009-7-7 8:54:00 点击:591 字体大小:小|中|大 国内旅游界提出“转型升级”概念初始于上世......

    以创新创效引领转型升级

    以创新创效引领转型升级 ——山西建邦集团依靠科技创新克难增效纪实 羊年伊始,山西建邦集团技术中心被山西省经信委、科技厅、财政厅、国税局、地税局、太原海关联合批准为省......

    安徽省旅游业转型升级研究——以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为例(最终定稿)

    注:数据来源于2009年国家旅游局《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和2010年4省市的《旅游统计年鉴》。2 安徽省旅游业承接产业转移的原因。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前提,旅游企业是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