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新形势下如何做好服务业统计工作要点
浅谈新形势下如何做好服务业统计工作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尤其是近年来,从中央到省、市都在加快推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增加了国家、地方的财政收入、吸纳了富余、待业人员,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和谐等方面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对于这样一个从业人员多、门类分布广、经济比重大的产业,就需要有一
个与之相适应的服务业统计系统,来监测、统计、反映、分析其运行状况,为服务业的健康良性发展和政府制定的相关决策奠定基础。
一、服务业统计工作的现状
服务业统计涉及多行业。服务业涵盖了除一产、二产外各种经济类型的行政、企事业单位和个体户。形式多样,既有传统的服务行业,又有新兴的服务部门;既有赢利性企业,又有非赢利性单位。服务业统计归纳起来涉及了15个门类、48个大类、184个中类、346个小类,而且服务业还在不断的创新,新兴行业也在不断的出现。
服务业统计存在多渠道。现有的服务业统计主要由政府统计和部门统计来承担,对服务业中的相关数据主要是满足于各自的管理和业务需要,缺乏统一的能全面反映服务业整体运行情况并涵盖各方需求的统计数据。
服务业统计指标不统一。由于服务业隶属于不同的管理部门,且存在多渠道统计,且各自对统计数据的需求也各不相同,就会存在相同的指标,有不同的统计口径和范围,出现了价值量指标少,实物量指标多,综合指标多,详细分类指标少的现象。
服务业统计范围不全面。部门统计往往只对系统内的有隶属关系的企业进行统计,没有隶属关系的系统外企业,以及一些非正规的服务业活动情况,都存在难统、不统和漏统现象,难以全面反映服务业的整体状况。
二、服务业统计面临的问题
统计基础相对薄弱。服务业的快速发展,给服务业统计工作带来了一些困难,一个与服务业发展相适应的统计制度的建立,需要各系统、各部门的相互配合和在实践中的不断探索和完善。由于服务业统计需要各部门制定符合全社会口径统计要求的,又能覆盖本系统的统计指标,要形成一个横竖到边的统计网络体系还需要一个过程。
人员素质有待提高。部门统计是系统统计,涉及到系统内外的诸多单位,就需要有大量的人员具体从事服务业的统计,但许多部门存在无专门的统计人员,统计人员不固定,人员多数缺乏相关的服务业统计知识,对统计指标和口径含糊不清,对统计制度的相关规定不熟悉的情况,就造成了一些误报,错报、迟报和数据质量不高现象。统计资料难以收集。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各种经济成分将日益多元化,服务业的创新和新兴行业的出现,特别是个体、私营服务业的不断壮大,服务业统计的面和量也将随之扩大,统计单位的情况将更加复杂。过去的数据来源多数是依靠部门统计的零散资料进行汇总,这些资料对于某系统内或具有一定规模的经济实体反映较准确,而对系统外或规模较小的反映则明显不足。对发展迅猛的新兴服务业和庞大的个体服务业缺乏第一手资料,而且对其资料的收集也异常的困难。
数据质量难以保证。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命,而数据的质量又受许多因素的影响,比如统计制度的科学性、统计人员的业务水平、调查对象的配合程度等等。在目前的多元化经济和多元化思想的背景下,要有效整合各方的资源,加大数据质量的控制,仍需要不断的摸索。另外占比重很大的小企业、私营企业中,大多单位缺乏长期的明细财务资料,个体经营户有的也只是口袋帐或印象帐,难以真实反映情况。
调查对象不易配合。相当多的调查对象对服务业统计认识不够,对《统计法》的相关法规更是知之甚少;对数据的提供可能会给自己带来不利影响,心存疑虑;也有相当多的单位统计人员频繁变更,工作交接不清,使服务业报表无人做,无人会做,致使迟报、瞒报、漏报现象比较严重,甚至存在一些拒报等现象,妨碍了准确、及时地进行服务业统计。
执法环境有待营造。《统计法》已实施多年,但许多调查单位的领导和统计人员法律意识淡薄,对统计部门依法进行的相关统计不配合,推三阻四,甚至刁难;加之各地都在加大招商引资和软环境的治理,使统计执法显得身单力薄;即使对个别拒报单位的查处,由于调查时间的紧迫性,以及统计部门人力有限,依法进行查处的程序又过于复杂,可操作性不太强,也难以收到较好的效果,对依法统计和统计执法的大环境产生消极影响。
三、服务业统计改革的探索
建立健全服务业统计制度。建立一套科学可行的服务业统计调查制度,是搞好服务业统计工作的基础和前提。要在满足综合制度要求的前提下,力求体现指标的简约性、方法的灵活性和资料的时效性的部门统计和抽样调查相结合的服务业统计制度,并充分利用现有的统计网络,合理分解服务业的统计任务,使网络点面相连,横竖到边
第二篇:浅谈新形势下如何做好服务业统计工作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尤其是近年来,从中央到省、市都在加快推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增加了国家、地方的财政收入、吸纳了富余、待业人员,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和谐等方面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对于这样一个从业人员多、门类分布广、经济比重大的产业,就需要有一
个与之相适应的服务业统计系统,来监测、统计、反映、分析其运行状况,为服务业的健康良性发展和政府制定的相关决策奠定基础。
一、服务业统计工作的现状
服务业统计涉及多行业。服务业涵盖了除一产、二产外各种经济类型的行政、企事业单位和个体户。形式多样,既有传统的服务行业,又有新兴的服务部门;既有赢利性企业,又有非赢利性单位。服务业统计归纳起来涉及了15个门类、48个大类、184个中类、346个小类,而且服务业还在不断的创新,新兴行业也在不断的出现。
服务业统计存在多渠道。现有的服务业统计主要由政府统计和部门统计来承担,对服务业中的相关数据主要是满足于各自的管理和业务需要,缺乏统一的能全面反映服务业整体运行情况并涵盖各方需求的统计数据。
服务业统计指标不统一。由于服务业隶属于不同的管理部门,且存在多渠道统计,且各自对统计数据的需求也各不相同,就会存在相同的指标,有不同的统计口径和范围,出现了价值量指标少,实物量指标多,综合指标多,详细分类指标少的现象。
服务业统计范围不全面。部门统计往往只对系统内的有隶属关系的企业进行统计,没有隶属关系的系统外企业,以及一些非正规的服务业活动情况,都存在难统、不统和漏统现象,难以全面反映服务业的整体状况。
二、服务业统计面临的问题
统计基础相对薄弱。服务业的快速发展,给服务业统计工作带来了一些困难,一个与服务业发展相适应的统计制度的建立,需要各系统、各部门的相互配合和在实践中的不断探索和完善。由于服务业统计需要各部门制定符合全社会口径统计要求的,又能覆盖本系统的统计指标,要形成一个横竖到边的统计网络体系还需要一个过程。
人员素质有待提高。部门统计是系统统计,涉及到系统内外的诸多单位,就需要有大量的人员具体从事服务业的统计,但许多部门存在无专门的统计人员,统计人员不固定,人员多数缺乏相关的服务业统计知识,对统计指标和口径含糊不清,对统计制度的相关规定不熟悉的情况,就造成了一些误报,错报、迟报和数据质量不高现象。
统计资料难以收集。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各种经济成分将日益多元化,服务业的创新和新兴行业的出现,特别是个体、私营服务业的不断壮大,服务业统计的面和量也将随之扩大,统计单位的情况将更加复杂。过去的数据来源多数是依靠部门统计的零散资料进行汇总,这些资料对于某系统内或具有一定规模的经济实体反映较准确,而对系统外或规模较小的反映则明显不足。对发展迅猛的新兴服务业和庞大的个体服务业缺乏第一手资料,而且对其资料的收集也异常的困难。
数据质量难以保证。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命,而数据的质量又受许多因素的影响,比如统计制度的科学性、统计人员的业务水平、调查对象的配合程度等等。在目前的多元化经济和多元化思想的背景下,要有效整合各方的资源,加大数据质量的控制,仍需要不断的摸索。另外占比重很大的小企业、私营企业中,大多单位缺乏长期的明细财务资料,个体经营户有的也只是口袋帐或印象帐,难以真实反映情况。
调查对象不易配合。相当多的调查对象对服务业统计认识不够,对《统计法》的相关法规更是知之甚少;对数据的提供可能会给自己带来不利影响,心存疑虑;也有相当多的单位统计人员频繁变更,工作交接不清,使服务业报表无人做,无人会做,致使迟报、瞒报、漏报现象比较严重,甚至存在一些拒报等现象,妨碍了准确、及时地进行服务业统计。
执法环境有待营造。《统计法》已实施多年,但许多调查单位的领导和统计人员法律意识淡薄,对统计部门依法进行的相关统计不配合,推三阻四,甚至刁难;加之各地都在加大招商引资和软环境的治理,使统计执法显得身单力薄;即使对个别拒报单位的查处,由于调查时间的紧迫性,以及统计部门人力有限,依法进行查处的程序又过于复杂,可操作性不太强,也难以收到较好的效果,对依法统计和统计执法的大环境产生消极影响。
三、服务业统计改革的探索
建立健全服务业统计制度。建立一套科学可行的服务业统计调查制度,是搞好服务业统计工作的基础和前提。要在满足综合制度要求的前提下,力求体现指标的简约性、方法的灵活性和资料的时效性的部门统计和抽样调查相结合的服务业统计制度,并充分利用现有的统计网络,合理分解服务业的统计任务,使网络点面相连,横竖到边,资源共享。
充实部门统计力量、强化相互协调。部门统计是政府统计的重要组成部分,部门统计不仅负责统计本部门所隶属的单位,还包括全社会的同行业单位。就必须优化统计机构、充实统计力量,加大经费投入,强化业务的培训,建立一支业务强、素质高的统计骨干队伍,保证统计制度不折不扣的得到实施。目前不少省级部门已建立了相关的服务业统
计报表制度,统计部门要加强部门间的协调,充分利用部门统计的成果,高效的开展全社会的服务业统计工作。
强化资源管理,实现资源共享。充分利用和发挥好经济普查的信息资源,适时更新相应的数据库,在更新中使用,在使用中更新,为服务业统计提供准确的单位名录库。同时共享工商、税务部门中企业和个体经营户的“存亡”和经营状况的资料,对本地区相关行业的情况作出科学的评估。
加大统计宣传、营造良好氛围。随着经济的多元化和人们观念的更新与务实,一些调查对象的越来越难以配合,数据的收集也越来越困难。所以要想保证统计数据的质量,就必须采用多种形式大力宣传《统计法》,让广大的群众、单位了解统计法,理解统计工作,增强提供统计资料的法律义务;同时,利用典型统计案例的反面教训,警示统计人员,规范统计行为,加大统计执法力度,严厉查处统计违法案件,全面营造依法统计的良好氛围,确保统计工作的有序开展,为政府和社会提供优质的统计服务。
第三篇:新形势下做好统计工作之我见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统计工作
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和公众对统计资料需求的数量与质量都在日益提高,统计工作也在从“事后总结”向提前指导、预警分析和专题性调查转变,统计事业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越来越突出,在此背景下,目前如何切实做好统计工作,显得相当重要。
一、强化时效性,及时准确报送统计数据
统计人员要不折不扣地按照上级的有关要求,做好与本企业会计、销售部门、领导或当地统计部门衔接和沟通,报送数据要及时,报表数据客观准确,提高公信力。
二、强化数据整理,建立档案管理制度
1、要建立统计资料档案管理制度,并指定专人负责管理,保管人员工作变动,应办理资料交接手续。
2、基层调查表、计算表、综合统计调查表、统计调查台帐、统计调查分析资料、统计调查文件、重要会议材料和其他具有存放价值的相关资料等,要按专业分类和资料类别分别装订成册,按永久卷和临时卷分别归档,做到资料保管存放位置固定,卷内有目录、卷外有索引,方便查阅。
3、对计算机处理的统计调查数据,要备份二份,有条件的应刻录成光盘存放,同统计调查数据一起保管,便于使用,并根据存放时间及时检查重新备份,以防数据丢失。
4、进度统计资料应在报表任务完成后5日内归档,保存期限为三年;年报统计调查资料归档应在报表上报后15日内归档,永久保存。
三、强化监控,确保数据质量
应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如实上报统计报表,做到不虚报、不瞒报、不拒报、不迟报、不编造篡改统计数据。各乡镇(处)在报送统计报表之前,要对本级和下一级的主要统计数据质量进行科学分析和监控。
(一)规范统计行为,确保统计数据质量
1.凡纳入基础工作规范化内容的各种统计报表,其起报点(单位)应该是本单位或本地所属企事业。
2.各乡镇(处)如发现报表错误,应在规定上报日期后2天内,向统计部门或人员申请更正,并说明原因。
3.在审核下一级报表时,如发现与事实明显不符的情况,应及时责成下一级进行核实或直接派人调查核实,并以核实结果作为本级定案使用数据。
4.各种统计报表汇总采取逐级汇总的方式进行,上报的报表数据应与基层的报表数据衔接一致。
6.上报的各种统计报表,均应打印规范、装订整齐。
7.统计数据在未经审核认定之前,不得对外公布和使用。
8.在上报统计报表的同时,应附报主要数据(如棉花、油料、烟叶、蔬菜的播种面积和产量;茶、水果产量;联动乡村人口数和乡
村劳动力数;耕地面积;特种作物生产;畜牧业主要畜禽的存、出栏;肉类总产量、产值等)增减情况的说明。
(二)实行统计报表领导审核、签字制度
1.在各种报表上报之前,按照报表审批程序,送乡镇(处)领导逐级审核把关和签字。
2.报出的统计报表,要有“单位负责人”、“统计负责人”、“填表人”的签字和“报出日期”,并加盖单位印章。
(三)建立报表报送情况登记和考核制度
要建立工业、农业、商业、固定资产投资等统计报表报送情况登记和考核制度,对下属单位报送的统计报表要进行认真审核,发现问题,及时查询,并对查询结果进行详细记录。
(四)建立统计台帐制度
各乡镇(处)应分别设置工业、农业、商业、固定资产投资等综合统计台帐和基层统计台帐,各类台帐应及时登录,妥善保管。
四、强化依法统计,保障数据的准确性
依法统计有双重含义,一是要求全社会依法配合支持统计工作;二是要求统计工作自身必须严格依法做好统计工作,确保统计质量。为此,我们创新工作思路,坚决做到应统尽统,核实瞒报、虚报,查处迟报、拒报,敢于负责,排除干扰,最终确保统计数据的质量。“真实反映社会,优质服务决策”是统计工作的永恒主题,统计工作只有充分利用职能优势,充分发挥信息、咨询和监督的功能作用,才能为博罗县的经济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第四篇: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要点
创新方式方法强化服务意识努力做好新时期的群众
工作
发布:2012-3-9 17:19:22来源:互联网浏览2 次编辑:郝世涛
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人人网开心网百度贴吧复制网址更多--
创新方式方法强化服务意识
努力做好新时期的群众工作
众所周知,人民群众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当前,如何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课题。近几年的工作实践我们体会到,要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必须要结合群众工作自身特点,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不断探索新时期做好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以亲情式的服务,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以赢得人民群众的理解和信任,才能促进社会的稳定和谐。
一、做好群众工作,要树立大局观念
从工作全局来看,群众工作虽然不是大局,但是影响大局,虽然不是中心,却牵动中心。群众的稳定直接影响着全社会的稳定,关系着整个中心工作的开展。所以,要做好群众工作,必须树立“一盘棋”的意识,强化大局观念,强化群众工作无小事的观念。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从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高度,自觉把群众工作置于整个工作之中,使群众工作自觉的服从大局、围绕大局、维护大局。反过来讲,我们就是要按照党在各个时期中心工作的要求去想问题、办事情、定方案、做决策,从而使群众工作真正做到与时俱进。比如:我们当前的大局,就是要深入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我们就要围绕这个大局开展工作,把群众的思想真正统一到科学发展观的目标和要求上来。
二、做好群众工作,要培养开拓精神
群众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任务重、难度大,特别是目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完善和改革的深化,群众工作会出现一些新的矛盾和新的问题。因此,做好群众工作,必须具有一种知难而进、迎难而上、开拓进取的精神。群众工作者既是党和国家政策法规的宣传执行者,又是群众“两个待遇”落实的协调办理者,还是群众反映问题、倾诉心声的忠实倾听者,这就要求我们遇到困难不回避、不推诿,而要积极想办法、出主意,积极加以解决。同时,运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对群众工作进行有效的调查和科学的分析归纳、判断,从中总结经验,摸索规律,不断研究新情况,发现新问题,探索新路子,提高群众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三、做好群众工作,要创新活动载体
工作中,要通过形式活泼、内容新颖的活动,提高群众的身心健康水平,推动群众工作有效开展。一是要通过活动加强群众的思想教育。学习教育方式上,可以采取分散和集中相结合,看书学习与录像、电影相结合,课堂教育与参观展览活动相结合。开展走访慰问群众活动,切实让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召开群众座谈会,听取群众对我们工作的建议;组织召
1开形势报告会、理论学习班,让广大群众熟悉党的最新的方针政策。二是把对群众的关心体现在经常性活动上。要做好群众的代言人,耐心倾听他们的呼声。对待群众来信、来访,要热情接待,认真办理,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当群众的利益受到侵害时,要主动为他们说话。三是通过文体活动强化群众教育。通过适当开展丰富多彩的有益于群众身心健康的文娱体育活动,进一步丰富群众的学习和活动内容,丰富群众的生活。
四、做好群众工作,要强化服务意识
应当说,群众工作是一项求真务实的工作,检验这项工作的标准就是看群众是否满意,没有对群众的身后感情,没有为他们竭诚服务的意识,没有深入扎实的工作作风,就很难把群众工作做好。全心全意服好务,所以,工作中一定要紧紧抓住广大群众最直接、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做到常进群众门、尽知群众情、务解群众难,真心诚意搞服务、锲而不舍做保障。要强化服务意识,时刻把群众的事放在心上,多考虑他们的所思所想、所盼所愿,想法设法为他们排忧解难,用真诚和热情去赢得广大群众的认可。同时,要积极深入群众身边调查研究,主动征求群众的意见建议,尽全力帮助他们解决医疗、住房、经费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和问题,用扎实的作风、务实的工作、一流的服务,赢得广大人民群众可。
五、做好群众工作,要提升工作能力
要切实加强队伍建设,真正转变工作作风,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努力建设一支务实创新、实干苦干的群众工作队伍。一是要加强学习,提高政治理论素养。要坚持、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注重联系我们党自身建设面临的新挑战,联系群众工作中遇到的新问题,深化学习,学用结合。二是要钻研业务,强化工作能力。要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制定的一系列关于群众工作的方针政策,不断学习新知识,积累新经验,增长新本领,使群众工作更切合实际、富有成效。三是要改进作风,狠抓工作落实。要确立为群众多办实事、多办好事的工作指导思想,解决群众在政治、生活待遇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勇于探索,敢于实践,善于创新,创造性地开展好群众工作,开创群众工作新局面。四是要积极创新,探索工作新思路。只有创新,才能确保群众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有创造性,真正做到与时俱进。围绕“一切为了群众,一切相信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做文章,从服务大局,服务群众着手,形成全社会支持、齐抓共管的群众工作局面。
第五篇:新形势下统计工作发言
提升能力、做好新形势下统计工作
关于统计,网上流传着这样一幅对联,计山计水计经济囊括四海,统天统地统社会包揽五洲。横批:天下归一统。这幅对联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大到国库收支,小到柴米油盐,什么都离不开统计,统计工作触及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它的重要性非同寻常。
当前社会经济情况复杂,统计分析,预测任务艰巨,这无疑给我们统计工作者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如何更好地做好统计工作,发挥好统计的职能作用,康市长对统计工作提出了四点希望:求真、求准、求全、求快。
作为一名刚刚步入统计战线的工作人员,下面我针对康市长对统计工作提出的希望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就如何有效地提高统计工作的五种能力谈几点初浅的看法。
如何提高业务能力,努力提高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在实践中学,在实干中用,这样才能适应工作的需要。尤其是目前,大多数专业使用微机联网,进行企业网上直报,这就要求我们深刻领会国家统计局提出的“四大工程”的含义的基础上应用于实际工作当中,这就决定了统计人员不仅要熟练计算机,熟悉各种业务应用软件,掌握应用程序和各种报表制度,更要正确理解每个指标的含义以及各个指标之间的关系。
如何提高适应能力,当前统计调查工作越来越重,涉及
范围越来越广,面临的形势也越来越严峻,所以统计工作人员必须适应新环境,适应新形势,不断丰富和武装头脑。协调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和矛盾,履行好工作职能。
如何提高写作能力,怎样才能及时、精要的撰写涉及本单位、本专业相关的各类文章,为领导决策提供服务,让社会公众更好地知晓统计、了解统计。这就要求统计人员要敏于观察,善于发现,及时发现政府、单位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发现总结新经验、新做法。要透过数据看本质,不断提高捕捉信息的能力。要善于总结,统计信息、最大特点就是短小精悍、开门见山,而不是长篇大论,要让领导用最短的时间了解情况。要做一个勤奋者。要学会手勤嘴勤脚勤。手勤就是要多写,多写多练自然会提高。嘴勤要多问,就是要和上级、基层勤沟通,了解领导的意图,掌握基层的动态。脚勤就是要多深入基层,获取第一手材料。要善于思考,通过思考,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这样才能出精品、出良策,提高统计服务水平。
如何提高分析能力,掌握统计分析方法,结合省投资处陈处长所讲的四个结合,即理论与实证结合、数据与案例结合、工具与技术结合、科学与艺术结合、生动与丰富结合。把握统计分析的五个关键,即主题要突出、内容要充实、结构要严谨、观点要鲜明、文字要简洁。统计分析不能就数据论数据,还要追根求源,深入分析引起数据变化背后的原因。
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我们既要注重宏观分析,也要注重微观分析;从微观中把握宏观走势,不断丰富和深化对宏观经济发展的认识,敏锐捕捉到一些苗头性、倾向性的关键信息,及时、准确、科学地为各级党委政府作好决策咨询服务。
如何提高调研能力,调查研究是增强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主动性的重要环节。在实际工作中要求我们各专业要深多入企业、基层,了解企业实际情况和报表情况,看差距、找问题,获得第一手材料。
“真实反映社会,优质服务决策”是统计工作的永恒主题,统计工作只有充分利用职能优势,充分发挥信息咨询和监督的功能作用,统计工作者只有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刻苦钻研,才能为我市的经济发展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