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侯二中进一步办好农村寄宿中学的汇报材料(模版)
大侯二中进一步办好农村寄宿中学的
汇报材料
大侯二中 2011年5月29日
大侯二中进一步办好农村寄宿中学的汇报材料
为了落实教育部拟定的“均衡教育”发展的精神,为了提升农村中学的教学质量,扩大农村中学的生源,保障公民依法平等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我校将进一步加强教育队伍建设,优化育人环境,使我校各项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近两年来,我校在局领导的关怀下,在中心校的大力支持下,我校的办学条件取得了明显的改善,新建的教育和新硬化的操场,让学校的环境焕然一新,办好六——九年级学生寄宿制学校,在2011年暑假开学时,我校宿宿生人数交达到450人,介时将有10个教学班,六年级4个教学班,七年级3个教学班,八年级2个教学班,九年级1个教学班。到2012年我校力争让在校生人数突破500人,那时将拥有11个班的教学规模,六年级4个班,七年级3个班,八年级2个班,九年级2个班。
为确保目标的实现,我校在优化环境的基础上,努力抓好教师队伍建设。学校的优与劣关键看两个方面,1、教师是否敬业,专业水平是否高。
2、学校的文化是否优秀,这两点都需要精神培养的,为此:
一、依靠教科研,德育为先
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在新的机遇面前,我们将依据局的精神,深入持久的开展“高效课堂”教学活动,其次让“高效课堂”落实在学生的学习中,在“高效课堂”的开展中让教师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知识,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培养自己的爱岗敬业精神。针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学生素质差,教不会,爱不住,这是农村薄弱学校存在的普通现象。对此,我们要迈问这个现象。学生为什么“教不会„„管不住„„?”我们的“教”和“管”存在着什么问题?怎么才能“教会”学生,怎样才能“管好”学生。根源是行为习惯差,学习的思想态度有问题,包括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自制力,意志不坚定等,因此我们以德育为首,生建学习观、价植观。
二、开发课程,涵养学校文化
学校是通过课程来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是一个动态概念,我们将深入开展“大课问”活动,开发校本课程,更好地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满足学生多校的教育需求。
当然,我校在硬件建设和教学管理中还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如我校的学生宿舍还是需要进一步的改革,学生的餐厅还需改建等„„相信有局领导的关怀和师生的努力,我坚信我们的寄宿式中学会越来越好。
大侯二中 胡俊领
第二篇:办好公立寄宿学校 关爱农村留守孩子
办好公立寄宿学校 关爱农村留守孩子
XX中心学校
XX中心学校是安徽省农村示范小学,为开创教育新局面,优化布局调整,整合教育资源,解决偏远学生上学、外出务工及经商家庭子女管理教育问题,办人民满意教育,我校于2005年秋季开始创办寄宿部。几年来,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地方政府及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在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受到社会的广泛赞誉。
一、及时回应社会呼唤
竭力做好创建工作
XX镇是我县内一个经济较发达的乡镇。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出现“三多”现象,即:xx大户多、经商的多、外出打工的多。留守子女也随之大量涌现,其教育问题也受到了社会的普遍关注,为了使这些孩子也能受到良好的教育,以解除他们在外经商、务工的后顾之忧,促进教育公平、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我们学校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办好公立寄宿部。由于办学理念先进,管理科学规范,寄宿部越办越好,学生越来越多,已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局面。
二、规范管理,使寄宿部成为留守孩子的家园、乐园、学园
寄宿生的全程管理是寄宿制创办成功与否的关键,寄宿生吃住在校,其管理难度、深度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在困难面前,我们没有畏缩,而是保持了清醒的头脑,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在管理上力求规范科学。
(一)严格执行寄宿生入学制度。为完善寄宿生入学手续,明确家长与学校双方的教育职责,每年秋季招生首先由家长填写《留守子女寄宿教育托管申请书》并与学校签订《留守子女寄宿教育托管协议书》,从而使家校双方明确教育监管责任。
(二)组织健全,明确职责。为加强寄宿部领导,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中层领导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副组长分别对寄宿部的安全、教学、后勤负主要责任。学校制定了《值班制度》,规定值日领导配一名值日教师二十四小时坚守岗位,配有对讲机,安装校园内部电话,发现问题及时联络。同时还制定了《大门出入审批制度》《班主任与生活老师交班制度》《生活老师陪宿制度》《食堂人员及生活老师职责》等近50个规章制度,并与相关人员签定目标责任书,各类人员分工负责,统筹安排,各司其职。保证了对学生二十四小时实施有效管理,保障寄宿生在校安全。
(三)着力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学习、自我实践’’能力。为使学生尽快适应寄宿部的管理,学校从规范学生行为入手,以良好的个人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为切入点,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使学生的行为习惯得到规范,思想觉悟得到提高。
(四)慎之又慎,把好学生衣、食、住、行关。
1、让学生吃得好。学校成立了伙食管理委员会,每周日定好下周伙食,本着精心调剂饭菜味口,不断变换饭菜花样原则,做到周内每天饭菜不重复。为确保学生饮食卫生,每顿饭我们都坚持尝餐和饭菜留样备查。对生病的学生,根据医嘱及学生本人要求,另开小灶。同时,还定期征求学生和家长对伙食方面的建议,开展了“文明用餐”、“珍惜食物”等竞赛活动,培养了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
2、让学生住得好。学校每一天对宿舍进行一次消毒。生活老师夜间定时巡视孩子的睡眠情况,及时给爱蹬被的孩子掖好被子,保证每个孩子的睡眠质量。每天早晨起床和晚上睡眠前,生活老师都督促孩子及时洗漱。为给寄宿生营造温馨舒适的居住环境,学校十分重视寝室文化建设,孩子们精心地装饰点缀着各自的宿舍,不仅美化了生活环境,还充分发挥了他们的创造能力,培养了审美情趣。各寝室都由学生自己命名,如“储英一族”、“花季少年”、“温馨小屋”等,寝室真正成了寄宿生温馨的家。
3、让学生学得好。在教学上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开足开齐课程,每周增开英语、电脑课。学校还挑选责任心强、教学水平高的教师到寄宿部任教。寄宿生大部分来自周边农村,家长自身文化水平不高,无法辅导学生,且很多家长常年在外务工,无法管理教育学生。因此,不少寄宿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成绩较差。针对这些问题,学校定期召开学生及学生家长座谈会,及时反馈教师教学情况。教师与学生同吃同住,全程跟踪,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学习状况,并通过深入开展教研活动,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质量。
4、让学生玩得好。为了使学生的生活丰富多彩,学校为每个班配备了有线电视、DVD,每天利用晚饭后半小时让学生收看少儿节目、有教育意义的电影。周日下午,组织学生开展知识竞赛、小型体育活动,叠被子、铺床比赛等活动。2008年7月31日“福娃爱心传递活动暨福娃发放仪式在该校举行,寄宿部学生声乐、舞蹈、管乐等精彩的文艺节目的表演,受到团县委领导及社会的一致好评。
(五)加强后勤管理,确保购物质量和价格合理。后勤工作是寄宿部管理的重要一环。为严把购物关,增强后勤管理的透明度,每次购物由一名厨师和两名教师参加,所购食品必须质量保证、价格合理。每次购物由购物人填写清单,经后勤负责人验收再报值日领导签字后方可入帐。外出购置大宗物品,由理财小组和伙食管理委员会共同参与。对所购物品按购物清单交给物品保管室人员管理,还严把物品出口关,领物人凭领条领取并填明领物的名称、数量及用途;按时公示物品采购情况,科学规范的后勤管理为寄宿部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六)抓好安全卫生工作。学校时刻将安全工作放在寄宿制管理的首位。实行领导班子成员二十四小时轮流值班制度,还要求班主任早晨六点到校,每天早晚班主任与生活老师办好交接班手续。晚上九点离校,对寄宿生实行全程管理。定期对学生开展安全教育,学校还制定了相关的安全工作制度,并经常进行防火、防溺水、防食物中毒、防震、防触电等紧急情况模拟演练。提高了学生的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学校还经常对学生宿舍进行安全检查,消除安全隐患。对学生的餐具实行每日三次高温消毒,确保学生餐具卫生。在每个楼梯口安排了师生值日,负责课间疏散、分流学生,确保学生上下楼梯安全。聘请中心医院的医生定期到学校举行卫生知识讲座。每年招生后都免费为学生做一次全面身体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平时,发现有生病的学生,立即带到中心医院就诊,并及时向值日领导汇报。对无钱看病的学生先由班主任或学校垫付,确保学生在第一时间得到治疗。学校还免费安排学生每周洗一次澡,保障了学生的身体健康。购置了大型全自动洗衣机,免费为学生提供服务。为了使学生两周一次安全回家团聚,学校给学生家长办接送卡,学生家长凭卡接学生。对无人接领的学生,由学校负责把学生送到家。代接人除签代接手续外,学校还与家长及时联系,直到学生安全到家为止。
(七)加强心理教育,保障健康成长。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学校设立了心理咨询室并定期举行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实行心理咨询老师轮流值日制度,及时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学校实行“留守学生谈心日”制度,班主任、生活老师、任课老师经常通过各种形式同寄宿生谈话交流,了解他们所想、所需,及时与他们进行沟通,消除他们心理上的障碍,解决他们情感的缺失,学校还给寄宿生建立了留守学生心理发展与咨询档案,针对学生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教育方案,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地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八)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网络,架设学校与家长间沟通的桥梁。学校每学期至少召开两次家长会,征求家长对学校各方面的意见,利用每周五下午家长接待日,广泛听取家长对教学、住宿、生活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学校还通过亲情电话、印发“家长意见反馈表”等形式与学生家长沟通,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九)加强思想品德教育,提高寄宿生的群体素质。通过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如 “我为班级添光彩”、“向敬老院老人献爱心”、“每日三问”(即一问我的品德有没有进步;二问我的身体有没有进步;三问我的学习有没有进步)等德育活动,不断地提高寄宿生的群体素质。
三、初见成效
得到家长和社会的认可
实践证明,寄宿部的建立,有效地解决了农村教育发展中的诸多难题,填补了家庭教育的空白。
(一)寄宿生的成绩明显提高。95%以上的寄宿生在原有成绩的基础上有明显提高;在县镇抽考、统考中均取得优异成绩,受到县镇领导及家长高度评价。
(二)学生对环境适应能力增强。寄宿后的孩子多数改掉了任性、自私、孤僻等坏习惯,养成了乐于助人、主动与他人交往的好习惯,有爱心,有同情心,环境适应能力明显增强。
(三)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刚入学时,三分之二的学生不会学习,学习处于被动状态,经过一个学期的教育,学生们养成了主动学习的好习惯,多数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变被动地接受为主动参与学习。
(四)生活自理能力明显提高。100%的寄宿学生学会了叠被、洗衣服、刷牙、洗脸等。
(五)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创办寄宿部以来,我校先后托管了三千余名学生,解放近6000名外劳动力外出务工、经商创业。据初步统计,按每人年收入10000元计算,全镇可增收6千余万元,使不少家庭走上了致富道路,有力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办好寄宿制教育不仅利于优化教育资源整合,破解空巢家庭教育难题,为留守孩子构筑了爱巢,还有利于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是件利国利民的好事!
第三篇:农村中学寄宿学生生活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研究
农村中学寄宿学生生活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研究”课题研 究 报 告2008-10-10 14:03“农村中学寄宿学生生活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研究”课题
研究 报 告
“农村中学寄宿学生生活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研究”课题组
“农村中学寄宿学生生活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研究”课题,是青龙中学德育处主研,丰都县教育学术委员会主管的县级课题(课题批准号06-01-005,见丰都教[2006]50号文件)。该课题自2006年9月开题至今,经过课题组同仁历时两年的刻难攻坚,现已完成预期的研究任务,达到预期的研究目标,兹将本课题的研究情况向各位领导和专家报告如下,望各位专家审查指导。
一、课题的提出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现代文明社会,不仅需要高素质的人才,更需要高素质的国民,构建健康、和谐、文明的社会对国民文明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学校教育无疑应当成为国民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端正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面向全体学生,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四个方面的主要任务明确要求: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养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从提高基本素质做起,促进未成年人的全面发展。党和政府的这些方针政策无疑为本课题的提出、研究与实验指明了方向。这对我们向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和培养合格的劳动者起着决定性作用。
我校地处丰都北岸偏僻的边陲之地,走读的小学生突然进入中学寄宿就读,他们都来自农村,如果纯朴和粗鲁是青梅竹马,那么愚昧和野蛮是两小无猜了。由于受到原来居家生活小环境的影响,他们的道德水平和行为习惯大相径庭:他们懂礼尊师,朴实厚道,珍视友谊、崇尚劳动,热爱学习,但是普遍存在着生活能力,生活自理能力不强,生活习惯不好等缺点。生活能力差表现为:一是宿舍卫生差。走进学生宿舍,一片混乱,他们不会打理床铺,床上乱七八糟,地板难于下脚,床底杂乱无章,分不出那些是垃圾物品,哪些是生活用品。二是动手能力差。有的学生自己不会洗衣服,把脏衣服打包回家,让人代洗。他们生活习惯不好表现为:就寝时间随意性强,有的早晨不愿起床,晚上不愿入睡,不但影响自己,而且影响其他人;乱倒脏水,随地吐痰,乱丢果皮纸屑;饮食习惯不好,互相攀比,践踏花钱,食堂里倒掉的饭菜多,某些学生甚至有吸烟酗酒现象;公共意识差,浪费水电,践踏草坪,涂刻课桌、乱画墙壁,高声喧哗,购买饭菜不自觉排队,上下楼道左冲右撞。与此同时,也存在着卫生习惯差等现象。养成教育可以培养学生文明的生活习惯。对寄宿学生不仅仅要对其学习进行教育,还要对其生活习惯进行教育,这关系到他一生能否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细节决定成败。习惯决定素养,素养铸就人生。生活行为习惯上的陋习,不仅损坏了学生的健康,损毁了学生的文明形象,降低了自己的人格,而且污染了公共环境,玷污了学校的形象。这无疑给我校的德育工作和教学秩序正常的开展带来了巨大的冲击,阻碍了我校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由于如此,我们深感到培养学生良好生活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学校德育处也就重任在肩。为了让学生尽快步入正轨,适应我校的教育要求,从而接受良好教育环境的熏陶,我们确立了这一课题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导向与理论依据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以及中共中央颁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这几部重要的文件规范的要求,为我们提供了政策导向。前人的一些正确的教育学专著与相关方面的研究,也给我们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二、课题的研究目的依据中学生的身心特点,针对我校寄宿学生在生活行为习惯出现的新问题,进一步整合学校德育教育资源,按照德育教育的目标要求,从文明、节约、自立三个方面着手,进一步寻求培养学生良好生活行为习惯的有效对策和方法,改善育人环境,促进学校校风、班风、学风发生较大好转,增强德育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农村中学德育工作的新方法和新途径,构建有效而积极的德育教育评价模式。
三、对象的选择、课题的组织、研究原则、方法及步骤
在课题申报之初,我们就将我们的研究界定在学生的生活行为习惯方面,同是只针对我校的住校生开展研究。通过这一对象的选择,有利于缩小我们的研究范围;再者,寄宿学生一年的大部分的生活学习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这有利于我们研究工作的开展,同时也便与及时的观察与总结。由于本课题是对寄宿学生生活习惯方面的养成教育,主体是寄宿学生。为此,我们在组建课题组的时候,就决定由德育处全面负责,担当主研,同时教科室、教导处、学校团委、学生会密切配合,联合攻关。我们在开展研究的同时,注意遵循主体性、实践性、科学性、知行统一与创新性的原则,综合运用文献法、调查法、行动研究法①、个案研究法②、观察研究法③等研究方法。整个课题研究分四个阶段,在课题准备和初步实施阶段(2006.9-2007.1)主要是选题论证,制定方案,申报立项,开题论证,调查现状,分析成因,设计研究重点及措施。在全面实施阶段(2007.2-2007.7),主要是运行操作,修订计划,统计分析,收集积累资料。进行个案分析,制定阶段计划,操作方法验证,中期成果汇报和鉴定。在深化提高阶段(2007.8-2008.1),主要是进行反思,总结中期成果并推广,加大覆盖面,在全校实践推广。结合实际,查验效果,总结全校推广经验,并进行成果汇报展。在巩固总结阶段(2008.2-2008.7),主要是汇总各种研究资料,分析比较,加强总结,汇编成果专辑,撰写结题报告,召开自查研究会,申请课题验收。
四、主要实施措施与途径
(一)、加强《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制定学生行为习惯常规,引导学生良好生活行为习惯的养成。
《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有效规范学生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两部重要规章制度,是每个学生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因此我们以此为载体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内化,让其深刻领会主要精神,经常利用晨会课、班会课,每周一国旗下讲话等途径对学生进行宣传教育,督促学生严格遵守《守则》和《规范》,并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必须依赖于一套行之有效的行为常规来作保证。因此,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行为特点和学校的实际情况,我们制定以下几项常规制度:学生一日常规、学生生活常规、学生文明礼仪常规和学生劳动常规,同时编印资料印发给每位学生,让学生有“法”可依、照章执行。学校积极在知与行的统一上下功夫,常抓不懈,循序渐进,逐步提高。使这些常规成为学生的习惯并永久地保留下来。
(二)、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加强检查评比功能,建立星级评比制度,在检查中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由于学生良好生活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凭简单的说教就能达到目的的,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完成,任何行为习惯的养成总要在实践中得以训练和体现。因此,我们在两年的研究中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同时加强检查与考评,使之在学生中形成一个争先进、赶先进、当先进的良好氛围。具体活动有:①制定“语言文明使用”推广实施方案。各班级成立了语言文明使用”的监督与推广小组,同时学校德育处对班级进行考核,并纳入班主任的常规考核与文明班级的评选;以广播站、主题班会、国旗下讲话、课前三分钟歌声等为宣传媒介,加大宣传力度;进行学科渗透,各学科教师上一堂“语言文明使用”的推广课,并组织学校进行检查考评;同时在学生中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加强学生的自我教育力度,在学校评选“文明礼仪示范生”,在班级评选“文明先进个人”树立典型,达到榜样示范作用。以此引导学生形成文明的生活习惯与方式。②开展“内务技能”培训活动,课题组教师以实实在在的要求,如:各寝室的学生应按时就寝,在熄灯之后寝室保持安静;各寝室的被条、枕头应向一个方向放齐,枕巾、床单应牵直,不要留下皱痕;寝室的桶、盆应放在桌子的下面(桌子下放不下可以放在床底下),牙膏、牙刷放在桌子上并向一个方向整齐划一;鞋子在床下靠中间一角,呈一条直线展开等。这些要求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易于达到目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立意识。③“向坏习惯告别、与好习惯同行”主题活动:我们首先以班级为单位宣传,在以寝室为单位落实,以学校为全局进行考评,以班会、国旗下讲话,“文明班级”与“文明礼仪示范生”等形式的评比。我们更是通过“向坏习惯告别、与好习惯同行”知识竞赛和“良好生活习惯我之面面观”征文评选活动,来达到我们的预期效果。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与文明意识。④“我们的校园我作主”活动:面对学生的自立习惯,我们以班会、主题教育,生活技能竞赛等形式将活动落到实处。⑤以“节约校园”活动、“文明班级与文明寝室创建活动”、学生养成教育成果展等活动,来具体的落实开展我们课题的活动。
这些活动的开展,使我们获得了转化学生不良生活习惯,形成良好校园人文环境。
(三)、进行学科渗透,强化学生良好生活行为习惯的养成。
学生在校大部分时间是在学科教学中度过的,而在各学科中都有教育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丰富内容,如思想政治、语文等学科。因此如何挖掘这些学科中的教育资源,强化对学生良好生活行为习惯的养成也是加强本课题研究的一个重要手段。对此我们坚持做到了在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同时开展“文明礼仪培训活动”,科任教师上一堂“文明礼仪推广课”,渗透对学生良好生活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同时我们制定《教师德育工作基本要求》,最大限度的落实课堂德育渗透,坚持教书与育人的统一。
(四)、加大自我教育力度,营造学校教育氛围,深化学生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
“环境,对个体发展影响是更为直接”④于是,我们开了班主任会进行了论证,大家一致同意。在此情况下,我们也就积极行动起来,创建“德育培训班”,利用课外时间对顽劣学生进行《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青龙中学纪律考评制度》等行为规范的培训,通过我们的培训,部分顽劣学生也有较大的改观。同时我们开展“先进”帮“后进”,“后进”促“后进”:我们运用“先进”典型的宣传与表彰,让“后进”产生转化,发出共鸣,以班会为构架,落实教育,加深印象,使其巩固发展。同时让“后进”作讲座,写出教育其他 “后进”的案例。让他向老师般教育其它“后进”学生。并要求定期写体会。使其从心灵上受到触动,并加以改正。同时利用团队、学生会活动,举行主题班会,演讲会,辩论会等德育资源,加大学生的自我教育力度,形成共识。弘扬正气,通过板报和校园广播加以宣传;成立曝光台,对不卫生的生活习惯和行为进行及时通报批评,矫正不良行为。
(五)、加强班主任工作力度,充分发挥班级体的育人作用。
学校的基本教学单位是班级,班主任在学生生活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方面应发挥核心作用,学生很多的良好行为习惯是通过班主任的教育和班级体的影响而形成的,这就要求加大班主任的工作力度言传身教、以师育生。同时,通过班主任在学生中树立良好典型,积极示范、感召全体,推动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为此,我们将学生良好生活习惯养成、矫正、引导纳入月考评,同时对“优秀班主任”评比,用月考评50%,成绩30%,班风、学生生活习惯养成20%进行考评,以班主任的工作力度,充分发挥班级体的育人作用。
(六)、积极开展个案教育活动,攻破“顽劣”学生。
面对部分“顽劣”学生,我们通过对学生的跟踪教育活动,达到对个别“顽劣”学生的教育,并实行定期教育,定期跟踪,定期总结,使其向我们所希望的方向发展。同时综合运用行动研究法、目标法、调查法展开对“顽劣”学生的突破。
(七)、加强校内外联系,整合社会资源,巩固学生良好生活行为习惯的养成。
学生除大部分时间在校学习活动外,还有相当一部分时间接触家庭、社会。要巩固学生所养成的良好生活行为习惯,离不开家庭与社会的大力支持和配合,因此我们定期召开了家长会,对家长宣传本课题所研究的内容、方法和作用,与家长共同商量养成学生良好生活行为习惯的对策,同时对于在行为习惯上经常出现反复的同学做好家访工作,经常与家长进行沟通,以取得家长的大力支持。另外我们还经常与学生所在社区联系,发挥好社区的帮教功能,取得了社会力量的配合。从而形成了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合力,齐抓共管,进一步巩固学生
良好生活行为习惯的养成。
(八)、积极开发德育校本教材,整合我校德育资源,强化巩固效果
通过我们的研究,使我们感受到我们的学生还缺乏一种较为规范的东西,对学生进行教育,于是我们组织课题组的成员参考了其他很多学校以及很多的相关书籍,完成了对学生手册的编写。同时积极编写校本刊物《德育之窗》,同时将我们的研究成果编入《德育之窗》之中,以此保持德育教育的针对性与连续性。
以上八个方面,是我们开展课题研究过程中所采用的一些措施,同时也是我们进行研究的一些具体途径。
五、研究的成果及讨论
本课题的研究,在各级领导的关怀与指导下,经过我们课题组同仁的不懈努力,经四个阶段,历时二年,终于完成了预期的目标,取得了一系列的丰硕成果,具体包括物化性成果、经验性成果和实效性成果
(一)物化性成果
对于物化性成果,主要体现在:
1、校本教材《青龙乡中学校学生手册》编订成功,并上报乡教管中心,下发给我校各班,它有效的整合了我校的德育教育资源,使我校的师生以此为教育载体,树规范、正学风。强化了我校德育管理与教育的建设,有利于学生文明生活习惯的养成。
2、校本读物《德育之窗》成功编写。我校德育工作一直稳步推进,并于2004年荣获“县级德育示范学校
第四篇:2012年宣化区侯家庙中学汇报材料(范文)
宣化区侯家庙中学简介
一、学校基本情况
侯家庙中学位于宣化区东郊,毗邻区政府,是一所始建于1968年的农村初级中学。学校占地30.2亩(合20136.45㎡),建筑面积3561.31㎡。现有7个教学班,在校学生人数137人。学校现有在职教师49人,其中取得大专及以上学历47人,教师学历合格率为96%。现在职教师职称结构为:中学高级教师9人,中学一级教师28人,中学二级教师12人。
学校各种功能科室及设施齐全,共计18个。建有多媒体教室8个;物理、化学和生物实验室各1个;学生微机室、语音室各1个;配有专用音乐、美术、劳技、图书和阅览教室各1个。另外还建有教师电子备课室一个,与中央远程教育网、河北省远程教育网和互联网连接。各室的仪器、设备配置均符合要求,能够满足教学工作需要。
2008年以来,在区政府和教育局的扶持下,投资200余万元进行校园修缮、校舍改建、采暖改造、购置教学仪器和教学设备,使学校的办学条件不断得到改善和提升,学校综合办学能力得以加强,为学校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学校办学思路
学校始终遵循“依法治校、以德立校、特色建校、科研兴校、质量强校”的办学思路,积极推行精细化管理模式,重视管理过程中的“尊重、关心、信任、激励”等人性化细节管理,以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品质为目标,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在学校办学条件改善的同时,学校不断强化内部管理,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规范各种教育教学行为,学校在德育和教学工作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近年来,我校以提高中青年教师业务素质作为学校教学工作的突破口,成立了《在课改中提高农村初中教师的业务素质的研究》课题研究组,被确定为 省级课题,于2008年6月通过省级验收。验收专家对我校在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方面所作的工作给予了肯定。2012年学校又开展了中青年教师培训工作,通过培训中青年教师,带动全校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也在逐年上升,2007年、2008年、2009年、2011年均圆满完成了宣化区教育局下达的中考指标,受到了学生、家长和社会的好评。学校也先后被评为:2006年宣化区依法治校先进单位、2006、2007两年宣化区德育工作先进单位、2007年宣化区综合治理先进单位、2006宣化区行风建设先进单位、2007年宣化区师德建设标兵单位、2005年宣化区教学进步学校、2006年张家口市电化教育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三种模式教学应用工作先进集体、2007年宣化区远程教育工作先进集体、2006、2007、2008连续三年获得宣化区教育技术装备先进集体、宣化区电化教学工作先进集体,2009师德建设工作先进单位,2009安全工作先进单位,2011招商引资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
三、学校今后工作规划
1、继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强骨干教师的培养。学校现有省优秀教师1人,市优秀教师7人,市模范教师1人,市骨干教师1人,市希望之星1人,市级优秀班主任2人,市级优秀德育工作者2人,区级骨干教师3人。学校通过对中青年教师的培训,争取在两到三年内培养出宣化区名师,推出农村教师的典型代表,带动提升学校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随着宣化区城区东移,学校服务范围内人口虽然越来越多,但是因为宣钢的东扩,我校学生的上学路上有大量的重型机动车,存在很大安全隐患,家长很是担心,所以纷纷安排子女忍痛选择到异地住校就读,直接造成近两年我校生源减少,希望上级能考察实际,解决我乡学生的住校就读问题。
今后,我们将继续以教学为中心,育人为目的,全面推进学校的改革与发展;以正师德、厚基础、宽知识、强技能、健身心、求创新为目标,努力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材。宣化区侯家庙中学 2012年10月15日
第五篇:林西二中第中学语言文字汇报材料
规范语言文字工作 营造健康语言环境
——赤峰市林西县第二中学汉语言文字工作汇报材料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首先,我代表林西县第二中学的全体师生,对各位领导和专家莅临我校检查指导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
我校一直高度重视汉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认真贯彻和落实汉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有关规定,把汉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贯穿于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考评等各个环节,提升了师生的语言素养和综合素养,推进了学校的汉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带动了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共同发展,在汉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就我对我校汉语言文字工作的具体实践向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汇报如下:
一、健全机构,强化管理
加强领导,健全组织,落实人员,形成网络,这是推进我校汉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重要保证。我校高度重视汉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将其列入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制定学校中长期计划时一并纳入并积极实施。我校专门成立了汉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学校语言文字日常工作。组长校长,副组长是分管教育科研的兰秀春副校长。组员教研主任、教务主任、团委、办公室主任、班主任及语文教师。还下设语言文字办公室,专门负责此项工作。其中各年级语文教师为推普指导员,各班级推选出普通话水平高的学生为班级推普,并让他们同时担任学校的校园之声播音员。
语言文字工作办公室,做到有计划、有检查、落实、有总结。加强师生汉语言文字规范使用的培训、检查、评价工 作,制定学校汉语言文字工作计划,整理相关资料,总结有关经验。在创建过程中在校务会议上专门研究部署语言文字工作,制定具体可行的专项工作计划。
二、形成制度,确保落实 我校多次召开汉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小组专题会议,制定了《林西县第二中学文字规章制度》、《林西县第二中学推广普通话规章制度》 等相关规章制度。并要求在岗教师必须持普通话合格证书才能上岗。并且对各种会议及通知的用语用字、师生的课堂用语用字、课间交流用语、与家长的交流用语及教案书写、作业批改都做了明确要求,并经常检查落实情况。从而实现了我校汉语言文字的制度化、常规化。有力保证了汉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顺利有序进行。
三、大力宣传,氛围浓厚
学校是专门进行教育的机构,是传播文明的重要场所,理所应当成为运用语言文字最规范的地方,成为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基本阵地。所以,我们学生和老师责无旁贷,要说普通话写规范字。规范语言文字的学习和使用推广,应从课堂向整个校园延伸,从校园向家庭、社区延伸,这是学校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为此,我们在校园的会议室设置了“说普通话,写规范字”的永久性标语,在行政办公楼楼门口的电子屏上每天都有语言文字宣传标语滚动显示,在学校的宣传橱窗中设置了语言文字宣传图和宣传专栏,在各个办公室和教室内都张贴了语言文字宣传图和宣传标语。除此之外,还充分利用校园之声、国旗下讲话、黑板报、手抄报、演讲比赛、汉字听写大赛等形式渗透到教师的日常工作中,渗透到学生的各种活动中,充分发挥每一堵墙,每一个角落的宣传作用,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从而提高广大师生的 语言规范意识和推普参与意识,让全校师生都来重视、关心、参与此项工作,形成以说好普通话,写好规范字为荣的良好范围。
四.常规管理,落实到位
1.学校从严管理,狠抓课堂规范管理。将教师说普通话,写规范字工作纳入教师教学考核之中,纳入学生的培养目标,纳入教育教学活动之中。把说普通话作为教师的职业语言、生活语言、家庭语言。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教案书写、作业批改情况都成为考核教师工作的重要目标。学校明确要求:教师工作入校,必须说普通话,在板书,批改作业及书写评语中,必须使用规范字。学校领导定期不定期通过听课、业务检查对教师汉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进行督导,学校汉语言文字工作小组成员经常利用课余时间深入各个班级或通过各班的推普员检查了解学生的语言文字规范情况,并及时指出存在不足,以此来促进师生汉语言文字规范化意识不断增强,汉语言文字规范化水平不断提高。
2.把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应用能力,纳入学生素质教育培养目标。每周在各年级开设一节写字课,并列入课表,由专职教师任教。另外我校各年级每周都开设了一节阅读课,由各班语文教师负责组织开展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每天的早读时间都有班主任组织学生读、背经典。所有这些举措都重在加强学生普通话训练和养成书写规范字的习惯。逐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和文化素养。
五.加强培训,提高素养
1.我校的普通话测试员李睿老师按着自治区语委的要求定期参加了自治区普通话测试员的培训;学校利用教职工大会和教研活动时间组织教职工认真学习、讨论《中华人民 共和国通用语言文字法》等语言文字法律法规,不断提高广大教职工对开展汉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我们还定期派李睿老师对我校教师进行普通话培训,不断提高自身的语言素养。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复培训,我校的部分教师已由二乙提升到二甲。其他受训的教师的普通话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进一步增添他们的语言魅力,更有助于他们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目前,我校各科教师的普通话水平均已达到国家规定的等级,达标率为百分之百,学校行政人员的普通话水平也全部达标,持普通话等级证书上岗率达百分之百。在本学期刚刚举行的自治区普通话测试中,我校又有36名教师上报了更高等级的测试。学生在上学期举行的市级“汉字听写大赛“上获得优秀奖,在刚刚举办的全市中小学生《铭记历史,爱我中华》主题诗文诵读比赛中获得三等奖。
六.开展活动,卓有成效
1.精心组织“推普周“活动
在每年九月份第三周的“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中,我校充分利用这一契机,精心组织活动,每次都通过语言文字工作专题会议讨论并制订详实的活动方案,由分管的兰秀春校长负责,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多彩的活动。一方面通过校园之声、国旗下讲话、黑板报、手抄报、演讲比赛、汉字听写大赛等生动活泼的的形式对师生进行广泛、深入地宣传动员;另一方面积极组织学生走上街头摆展板、拉条幅、发推普宣传资料、请家长和过往行人签字等方式向家庭、社会辐射,通过教师、学生拉动家长。努力使普通话由校园语言迈向学校语言,在汉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中起到良好的辐射作用。
2.积极开展竞赛活动 我校近几年在师生中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汉语言文字竞赛活动,激发了师生说普通话、写规范字的热情,促进了师生语言表达能力和规范汉字书写能力的提高。如:组织开展的“诚信是金”讲故事比赛、“做一名合格的中学生”的演讲比赛。每年十月份组织的“金秋校园,爱我中华”歌咏比赛,教师的粉笔字比赛,学生和教师的硬笔书法比赛等。学校还开展了“说普通话。写规范字”为主题的手抄报、黑板报比赛活动;组织注音比赛、改错别字等活动;同时在各种教学比赛中,我们都把是否使用普通话、写规范字作为重要的评比要素。
七.总结反思,常抓不懈
我校始终以“规范语言文字工作、营造健康语言环境”理念扎扎实实的开展汉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取得了一点可喜的成绩,但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如方言的问题一直没有办法全面解决,个别教师在讲课时使用方言,少数青年教师书写规范性还有待提高。但我们始终相信,在自治区语委的正确指导和大力支持下,经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我校的汉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定会走上一个新阶梯。我的汇报完毕,谢谢大家。
赤峰市林西县第二中学 二〇一五年十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