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从实践中的班级管理策略谈中学生的核心素养
从实践中的班级管理策略谈中学生的核心素养
要说这两年教育的流行语排行榜,“核心素养”一定榜上有名。今年9月13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正式发布。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社会责任、国家认同、等18个基本要点。乍一看,很多老师产生了虽面面俱到,却无从下手的困惑,我们都在积极探究如何在平时的教学活动和日常管理中实践落实,把这一批又一批风华正茂的学子培育为符合时代特征的优秀人才。
我是一名中学语文老师,同时也是一位班主任老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发布,让我在原本的班级管理工作实践基础工作上,有了更加全面深刻的认识。明确核心素养,一方面可通过引领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改变当前存在的“学科本位”和“知识本位”现象,一方面可帮助学生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激励学生朝着这一目标不断努力。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综合表现。“素养”到“素质”的落实,从班级管理方面,可以做到的有很多。并且良好的班级管理制度是可以全面渗透社会责任等18个基本核心素养要点的。当然,这些必须建立在教师“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相信学生”的基础上。
首先,要建立民主科学的一整套日常管理制度。“民主”体现在班级所有制度的形成初期,都让学生主动参与进来,最终确认施行也需要民主表决通过。学生“立法、修法、执法”,“科学”体现在制度不仅要符合班情,还要能全面指导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精细”和“高效”是检验一整套制度科学与否的标准。
我在实践中建立了包括考核学生日常的操行分制度和与之搭配的班干部考核制度、课代表考核制度、小组长考核制度、其他职位如班务日志填写者、图书角管理者、班级财务管理者等的相关考核制度。所有的制度在具有鲜明的班级特色的班级理念下逐步完善推行。管理者们之间形成权力的制衡,如班长管理考核班团委,同时要接受全班同学的考核打分。这样提升了“人人都是班级管理者”的思想意识。初中三年,因为对学生的要求不同,这些常规制度也需要有及时有效的调整。民主科学的班级管理制度需要通过精细的量化考核客观的呈现出来。所以操行分每天由专人负责记录,班干部等所有职务人员的考核每周定时公布考核结果,为了使得制度的施行达到良好效果,还需要搭配科学完备的奖惩措施。阶段性的总结在适度的奖惩条款框架下尤其重要。所以我会在每个月以操行分考核为主要依据,其他制度考核为参考依据,开展“闪耀之星”的毛遂自荐性质的评比。实践证明,整个制度的形成、施行、反馈、再形成的推进下来,大大激活了中学生理性思维、社会责任、问题解决等方面素养,并且使得他们乐学善学,勤于反思。
其次,要有层出不穷的创新实践活动。如果说科学民主的日常管理制度是相对理性严格的黑色笔墨,那么就需要用丰富多彩的创新实践活动来充当热情温暖的红色调盘。以主题班会为主要依托,但是一周一节的班会课显然不能满足时间和形式上对达成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班主任老师就要发挥智慧,与各个科任老师协调,让所有班上的任课教师都能在自己的专业领域量身为学生打造某一方面核心素养的实践创新项目。巧妙的通过课堂进行实践。
我在语文课堂中,就着重关注了这一点。比如我开展了课前三分钟的每日播放等活动,旨在让学生关注国际国内外大小事件,通过理性的分析,写作与口头表达,形成自己的观点。这样的活动就有利于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信息识别等核心素养目标的达成。我每学期都会在班上开展“文言文创意改编小剧场”的活动,以我们所学的文言文故事为素材,经过小组精心改编演绎,加强同学们对祖国文化的认识,同时也挖掘了学生们的创新能力。还有开展成语互动小游戏也受到同学们的热烈欢迎。其他学科如美术课开展的创意插花活动,与班级文化建设结合起来,不仅提升了同学们的审美情趣,还增强对班级的责任意识。大家都愿意为班级的美丽奉献自己的力量。其实,每个学科都是不可或缺的,他们虽是独立的学科,但是也可以在班主任统筹下,按时按量的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学生对各科学习的兴趣。但凡有活动的开展,必有对应的奖惩,必有加分或者减分体现在日常考核中。
最后,要构建以班级为单位的学生成长数据资料库。互联网时代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素养要求,同时也给老师带来了思考,现代教育者一定也要紧跟时代步伐,利用互联网优势,为各项制度的推行实施提供强大的数据基础。班级还要建立与学生、家长以及其他科任教师互通的平台。用心沟通,及时沟通。
我在实践中已经建立起班级公众QQ号,班级QQ群,家长QQ群等沟通渠道。比如我通过在空间发布同学们方方面面的动态,让家长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也让学生们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收集的数据包括原始的数据如操行分、考试成绩等,还包括加工后的数据,比如每月考核的结果,优秀生、进步生的数据分析。这个平台还记录了大量同学们日常学习生活的图片。如课堂学习的图片、课间操剪影、各种实践活动的镜头。每年的大型校级活动如运动会、篮球赛、12.9文艺演出以及班级学生参赛的实录统统都记录下来。这些数据无形中填满了学生的内心,承载了他们快乐健康成长的岁月,无形中促成了他们综合素养的提升。我发现,隔一段时间把这些数据集中展现在全班同学眼前,他们是真的收获了成长的快乐。而同学们也可以在里面发布优秀作品,寻求帮助。
开展核心素养研究遵循的基本原则主要有坚持科学性,注重时代性,强化民族性。我在班级管理实践中也遵循这些原则,一方面努力学习,完善自己,一方面在班级管理策略中落实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在祖国日益强大的今天,在大数据时代的今天,在教育改革的今天,我会大胆实践,为莘莘学子引路塑材。
第二篇:班级管理的核心:班主任的素养-班级管理
班级管理的核心:班主任的素养
班主任作为一个班级的“将领”,对这个班级的影响极大。一个班级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班级的班主任,因此,班主任的素养问题极为重要。
班主任要具备的素养很多。有人说,班主任是最小的主任,平时要做的都是非常琐碎的事情,此言不虚。的确,通常学校里的一些常规工作都得由班主任布置下去,而班级工作又得常抓不懈,偶尔班级里调皮捣蛋的学生还要添点乱什么的,因此班主任需要有很大的耐心。
我们有许多班主任非常认真,非常敬业,他们任劳任怨,甘于奉献,工作也会做得不错。但是,如果要做出类拔萃的班主任,要有高的追求,就不能安心于做“最小的主任”。
一个班级虽然人少,但是正如战国名将吴起所说,管理人多的军队与管理人少的军队是一样的。班主任志当存高远,要以一个管理者的身份来要求自己,从这个角度出发,班主任所要具备的素养至少还应包括以下几点:
班主任要德才兼备。德的内涵包括个人品质、伦理道德、政治品德;才指才智、才干、才华等等。古代成功将领都是非常注重“德”的。
在对待下属中,岳飞是把他的“恩德”做到了极致,在教育工作中,班主任如果也能这样对待学生的话,他不成功都很难。
全国模范班主任、着名教师李镇西在他的《爱心与教育》中就认为,他是欠学生的,学生对老师太好了,因此,他作为老师所作的一切,都是还学生的债。
李镇西抱着这样一种思想,关心学生,帮助学生,赢得了学生的爱戴。很难说李镇西老师的班主任工作有什么高超的技巧在里面,他只是把爱学生发挥到了一个极高的水平,所以他成功了。
在班级管理中,所有的技巧都抵不过爱学生,这是教育的关键,其余都是次要的。因而,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在选择班主任的时候,在考虑才的同时,务必要把德放在首位。
假如碰到很有才但是“德”有缺陷的教师,要非常慎重地使用,毕竟,作为教育工作者,他对学生的影响太大了,这种影响,短时间内不一定能看出来,但是一旦暴露出来,为时晚矣。
班主任也要刚柔并济。吴子曰:“夫总文武者,军之将也。兼刚柔者,兵之事也。”也就是说,文武兼备的人,才能胜任军队的将领,刚柔并用的人,才可以统兵作战。
有些年轻的班主任,年轻气盛,血气方刚。处理事情比较刚性,尤其是遇到班级里一些调皮捣蛋的男生,一旦苦口婆心失效之后,便“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常常使出“以暴制暴”的手段。
对于喜欢侮辱别人者,侮辱之,喜欢殴打别人者,殴打之,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这种方法可能有时会奏效,但是通常来说,很容易遭致学生怨恨,学生口服心不服,班主任一旦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很可能会造成更大的冲突,以至两败俱伤。
还有些老师属于妈妈型的班主任,性格非常柔韧。做事兢兢业业,对待学生像对待自己儿女一样。只是做事不讲原则,学生犯了错只是和风细雨地劝说一番,而缺少严厉的批评。
对待严重违纪的学生一味隐忍退让,出了事情能捂则捂,不能捂则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这是柔过度而缺少刚的表现。这样的班主任,班级里要么不出事,一出就是大事,而且处理起来,盘根错节,积习长久,有一些失控的班级或者年级里有名的“差班”、“乱班”可能就出自于太软弱的班主任。
好的班主任应该是刚柔并济的。该刚的时候要刚,该柔的时候要柔。他可以为维护教师自身的权威而对班级不良风气进行大刀阔斧的处罚,也可以在学生情绪激烈之时审时度势,稍作退让。而总体来说,班主任对待学生的基本原则应该是既有要求又宽大为怀。
班主任在对学生严格要求的同时,要体谅学生的难处,要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学生犯了错,要尽量原谅他,学生没有取得预期的进步,要有耐心,永远给学生机会。这样的班主任学生自然信服。
但是宽容并不等于放纵,该严厉时还是要严厉,绝对不能违反原则。否则将因为自己的过度宽容,而使自觉性不高的学生得寸进尺,以至于毫无顾忌地胡作非为,以为教师软弱可欺。
班主任还应该善于激励。古代将领在指挥作战时,为了提高士气,常常身先士卒。
班主任的工作不仅需要言教,更需要身教。有些班级卫生工作不好,班主任带头拿起扫帚做值日工作,这样坚持一段时间之后,班级学生自然被带动起来,教师在此基础上再辅之以一定的制度管理,卫生状况自然大为改观。
学生组织的活动,也特别希望教师的参与,如果教师能和学生一起打球,和学生一起搞联欢,甚至一起表演节目,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一定有一个大的提升,对学生的影响力也一定会有增强。
班主任的善于激励也体现在把班级建设成一支团结向上、凝聚力强、有战斗力的集体上面。这其中,以“信”治班是很重要的一种方法。班主任要做事公正,要赏罚分明,在班级里要匡扶正气,抑恶扬善。
同时,班主任教师还要有与班级学生同舟共济的思想,大家齐心协力把班级一起建设好。学生的积极性一旦被调动起来,大家的力量形成合力,这个合力的威力是无穷的。
班主任遇事还需要沉着冷静。沉着冷静,遇事不慌是为将者必备的素质。君不见诸葛亮在面对司马懿几十万大军时,大摆空城计,他本人则在城楼上悠闲地弹琴,司马懿仔细听了一会儿,感觉到琴声丝毫不乱,诸葛亮心静如水,于是断定城中必有埋伏,下令撤军。生死关头,诸葛亮的意志多么坚强,心理素质多么过硬啊!
教师尤其是班主任也应如此。学校里每天发生的事情很多,也经常会有一些突然的变故发生,在突发事件来临时,全班同学可能都在关注班主任教师怎么处理,此时要求教师尤其要沉着冷静,切忌冲动冒进,避免处理不当反而在学生中失去威信。
即使在情况非常不利的情况下,班主任教师的镇定自若反而会使全班同学的情绪稳定下来,从而不会引起大家的慌乱,有助于事情的最终完满解决。要知道,冲动总是以愚蠢开始,以后悔结束。
班主任还要善于识人和用人。古时由于选帅不当导致打败仗的例子很多,比如纸上谈兵的赵括,长平一战,几十万大军全军覆没。班级管理同样如此,一个好的班长以及好的班委集体对班级影响甚大。班主任老师如果能选择比较得力的学生担任适合他的班级职务,发挥每一个人的长处,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班主任的识人还体现在对于不同的学生要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这便是因材施教。孔子便是实践这一思想的典范。孔子的弟子子路有一次请教孔子,知道一件事是对的就应该马上去做吗?孔子劝告他,让他先去问问他的父亲和哥哥,如果他们都赞成,那么才可以去做。
不久,冉有又问孔子同样的问题,孔子鼓励他,让他去做。公西华目睹了这个过程,于是求教孔子同样的一件事为何因人而异。
孔子解释说,子路性情鲁莽,做事冲动,让他同父兄商量,这样才会更谨慎;冉有性格懦弱,做事拿不定主意,此事必是思考良久,下了很大的决心才提出来,所以鼓励他去做。公西华豁然开朗,心悦诚服而去。所以我们对待不同的学生也得采取不同的方法,这是班主任的必备素质之一。
班主任的素养的内涵非常丰富,做一个好的班主任也非常不容易。有人说,一个没当过班主任的教师是不完整的教师,这句话是很有道理的。
做班主任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向自我挑战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提高自我素养的过程,有时候它是痛苦的,但同时也是极有价值、极有意义的。
第三篇:中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于中学生的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新课标的来源,也是确保课程改革万变不离其宗的“DNA”。核心素养将为中学教育带来六大变化,包括,育人导向更加注重学生理想信念和核心素养的培养;课堂教学更加关注课程建设综合化、主体化发展趋势;实践活动;更加关注学生学习体验、动手实践及创新意识的培养;课业负担将会进一步减轻课业负担,课后作业形式及总量发生较大变化;学校课程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未来将更加注重增加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适应性。
据了解,参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制订的专家阵容强大。“我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研究”项目始于2013年5月,受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委托,由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教授牵头组织。项目由北京师范大学牵头,华南师范大学、河南大学、山东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共同承担。
林崇德教授日前出席高中学生发展指导高峰论坛表示,项目组共组织了48场访谈,涉及575位专家,提出了12个指标。其中一级指标有社会参与、自主发展、文化修养。二级指标中社会参与里面有道德品质、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自主发展里有身心健康、自我管理、学会学习、问题解决与创新,文化修养里面有语言素养、数学素养、科学技术与信息素养,审美与人文素养等。
不过,最新出炉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透露,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综合表现为9大素养,具体为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研制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根本出发点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突出强调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之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综合表现为9大素养,具体为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
一、社会责任。主要是个体处理与他人(家庭)、集体、社会、自然关系等方面的情感态度和行为表现。
1.诚信友善。重点是自尊自律,诚实守信;文明礼貌,宽和待人;孝亲敬长,有感恩之心;热心公益和志愿服务等。
2.合作担当。重点是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对自我和他人负责;履行公民义务,行使公民权利,维护社会公正等。
3.法治信仰。重点是尊崇法治,敬畏法律;明辨是非,具有规则与法治意识;依法律己、依法行事、依法维权;崇尚自由平等,坚持公平正义等。
4.生态意识。重点是热爱并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具有绿色生活方式;具有可持续发展理念和行动等。
二、国家认同。主要表现为个体对国家政治制度、核心价值理念、民族文化传统等方面的理解、认同和遵从。
5.国家意识。重点是了解国情历史,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热爱祖国,认同国民身份,对祖国有强烈的归属感;自觉捍卫国家尊严和利益等。
6.政治认同。重点是热爱中国共产党;理解、接受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信念和行动等。
7.文化自信。重点是了解中华文明形成的历史进程;承认和尊重中华民族的优秀文明成果;理解、欣赏、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
三、国际理解。主要表现为个体对国际动态、多元文化、人类共同命运等方面的认知和关切。
8.全球视野。重点是具有开放的心态;了解人类文明进程和世界发展动态;关注人类面临的全球性挑战,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与价值等。
9.尊重差异。重点是了解世界不同文化;理解、尊重和包容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积极参与多元文化交流等。
四、人文底蕴。主要是个体在学习、理解、运用人文领域知识和技能等方面表现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
10.人文积淀。重点是积累古今中外人文领域基本知识和成果;掌握人文思想中所蕴含的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等。
11.人文情怀。重点是以人为本,尊重、维护人的尊严和价值;关切人的生存、发展和幸福等。
五、科学精神。主要是个体在学习、理解、运用科学知识和技能等方面表现的价值标准、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
12.崇尚真知。重点是学习科学技术知识和成果;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有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意识等。
13.理性思维。重点是尊重事实和证据,有实证意识和严谨的求知态度;理性务实,逻辑清晰,能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解决问题、规范行为等。
14.勇于探究。重点是有百折不挠的探索精神;能够提出问题、形成假设,并通过科学方法检验求证、得出结论等。
六、审美情趣。主要是个体在艺术领域学习、体验、表达等方面的综合表现。
15.感悟鉴赏。重点是学习艺术知识、技能与方法;具有发现、感知、欣赏、评价美的意识和基本能力;具有健康的审美价值取向;懂得珍惜美好事物等。
16.创意表达。重点是具有艺术表达和创意表现的兴趣和意识;具有生成和创造美的能力;能在生活中拓展和升华美,提升生活品质等。
七、学会学习。主要表现为个体在学习态度、方式、方法、进程等方面的选择、评估与调控。
17.乐学善学。重点是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浓厚的学习兴趣;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能自主学习,注重合作;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等。
18.勤于反思。重点是对自己的学习状态有清楚的了解;能够根据不同情境和自身实际,选择合理有效的学习策略和方法等。
19.数字学习。重点是具有信息意识;有数字化生存能力;主动适应“互联网 ”等社会信息化趋势等。
八、身心健康。主要是个体在认识自我、发展身心、规划人生等方面的积极表现。20.珍爱生命。重点是理解生命意义和人生价值;具有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掌握适合自身的运动方法和技能,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等。
21.健全人格。重点是能调节和管理自己的情绪;有积极的心理品质,自信自爱,坚韧乐观;积极交往,有效互动,建立和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等。
22.适性发展。重点是能正确判断与评估自我;依据自身个性和潜质选择适合的发展方向;有计划、高效地分配和使用时间与精力;具有达成目标的持续行动力等。
九、实践创新。主要是学生在勤于实践、敢于创新方面的具体表现。
23.热爱劳动。重点是具有积极的劳动态度;广泛参加各种形式的家务劳动、生产劳动、公益活动和社会实践;具有动手操作能力等。24.批判质疑。重点是具有好奇心和想象力,敢于质疑;善于提出新观点、新方法、新设想,并进行理性分析,做出独立判断等。
25.问题解决。重点是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有解决问题的兴趣和热情;能依据特定情境和具体条件,选择制定合理解决方案;具有创客意识,能将创新理念生活化、实践化等。
林崇德:如何理解核心素养概念的内涵?
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它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结合体;它指向过程,关注学生在其培养过程中的体悟,而非结果导向;同时,核心素养兼具稳定性与开放性、发展性,是一个伴随终生可持续发展、与时俱进的动态优化过程,是个体能够适应未来社会、促进终生学习、实现全面发展的基本保障。
1、在目标上,核心素养的概念指向的是对“教育应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问题的回答 由于它的范畴超越了行为主义层面的能力,涵盖态度、知识与能力等方面,因此体现了全人教育的理念,契合我国传统文化“教人成人”或“成人之学”的特色育人观,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 的教育质量根本标准一致,有利于在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完成党的十八大报告所提出的“立德树人”的教育工作根本任务。
2、在性质上,核心素养是所有学生应具有的共同素养,是最关键、最必要的共同素养 每个人在终生发展中都需要许多素养,以应对各种生活的需要,这些所有人都需要的共同素养可以分为核心素养,以及由核心素养延伸出来的其他素养,其中,最关键、最必要且居于核心地位的素养就称之为核心素养。核心素养代表了个体普遍应达到的共同必要素养,代表应该达成的最低共同要求,是每个个体都必须学会获得的不可或缺的素养。正因如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欧盟、经合组织等国际组织以及世界教育发达国家都十分强调核心素养的教育价值,把以核心素养为核心的未来课程作为进行课程改革的重要议题,通过核心素养的建构来优化教育改革的质量。
3、在内容上,核心素养是知识、技能和态度等的综合表现
“素养”一词的含义比“知识”和“技能”更加宽广。“知识”与“技能”主要涉及具体学科领域的知识,或者具有“听”“说”“读”“写”“算”等基本技能,而素养指向的则并不是某一学科知识,它既包括传统的教育领域的知识、能力,又包括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因此,核心素养是一个复杂的结构,其所涉及的内涵并非单一维度,而是多元维度的。核心素养不仅仅是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情感、态度、知识、技能的综合表现。这一超越知识和技能的内涵,可以矫正过去重知识、轻能力、忽略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偏失,更加完善和系统地反映教育目标和素质教育理念。
4、在功能上,核心素养同时具有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
“素养”一词的功能超出了“职业”和“学校”的范畴,核心素养的获得可以使学生升学或更好地进行未来的工作,但是素养的功能不仅仅包括升学和就业,素养的获得是为了使学生能够发展成为更为健全的个体,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变化,为终生学习、终生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并且能够达到促进社会良好运行的目的。因此,核心素养同时具有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是对个人和社会都具有积极意义的重要素养。
5、在培养上,核心素养是在先天遗传的基础上,综合后天环境的影响而获得的,可以通过接受教育来形成和发展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欧盟等把教育过程中的素养界定为通过学习而来,即使某些素养存在先天潜能的发展,这些素养也必须是可教、可学的,需要通过有意识的教育过程进行培养,经过学生的学习积累获得。因此,核心素养主要是后天学习的结果,可以通过各教育阶段的课程设计与教学实施加以培养。培养的过程侧重学生的自主探究和自我体验,更多地依靠学生自身在实践中的摸索、积累和体悟,是个体认知与元认知建构的过程,是在外界引导下的自我发展、自我超越、自我升华的过程。
6、在评估上,核心素养需结合定性与定量的测评指标进行综合评价 核心素养具有可教、可学的外显部分,同时也存在无声、无形但可感、可知的内隐部分。前者能够在特定的情境下通过一定的方式表现出来,因此能够有效地对其进行定量的测评;而后者则偏向于一种潜移默化的隐性渗透过程,需以定性、形成性评价的方式进行评估,强调对核心素养形成过程的高度关注,关注个体在此过程中的感受与体悟。
7、在架构上,核心素养应兼顾个体与文化学习、社会参与和自我发展的关系
各国在核心素养选取时都涉及文化学习领域、个体自我发展领域和社会参与互动领域。这三大领域具有较大的普遍性与概括性,基本能够涵盖多个发达国家所提出的核心素养内容,反映了个体与自我、社会和文化的关系。
8、在发展上,核心素养具有终生发展性,也具有阶段性 核心素养是所有人都应该具备的素养,每个人都需要不断发展,但其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具有终生的连续性。最初在学校中培养,随后在一生中不断发展完善。另一方面,核心素养发展的连续性并不否认其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特点。核心素养在个体不同人生阶段中的着重点有所不同,不同教育阶段(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等)对某些核心素养的培养也存在不同的敏感性,即一些核心素养在特定的教育阶段可能更容易取得良好的培养效果,这为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了有利条件。
9、在作用发挥上,核心素养的作用发挥具有整合性
核心素养的整体特性不仅决定了其学习获得具有系统性,也决定了它们可以在实践应用中相互交叉与整合,共同发挥价值。这对于教育教学的启示是,核心素养的功能是整合性的,每个核心素养都具有独特的重要价值,不存在孰轻孰重的问题,需要基于情境进行整合性的作用发挥,不能单独地进行价值比较。
作者:林崇德,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本文节选自《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16年3月版。
关于中学生的核心素养
未来基础教育的顶层理念是强化学生的核心素养
记者:林教授您好!您在1965年—1978年,曾在基础教育界工作了13年,想必对基础教育怀有深厚的感情。当前,在重视教育的过程中,世界各国都在向基础教育倾斜,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成为各国普遍关注的大事。面对未来的基础教育,在您看来,现在世界整个教育界关注的焦点是什么?
林崇德:现在世界整个教育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就是“学生核心素养”。什么叫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它应该包含六个方面:核心素养是所有学生应具有的最关键、最必要的基础素养;核心素养是知识、能力和态度等的综合表现;核心素养可以通过接受教育来形成和发展;核心素养具有发展连续性和阶段性;核心素养兼具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一个体系,其作用具有整合性。未来基础教育的顶层理念就是强化学生的核心素养。
从中华传统文化来说,我们都有同一个根、同一个灵魂。我们的根、我们的灵魂是什么?这就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历来重视人的素养问题。从中华传统文化来看,我们看到了家国情怀、社会关怀、人格修养和文化修养四个方面。比如说家国情怀,涉及孝亲爱国、民族情怀、乡土情感等;社会关怀涉及仁民爱物、心怀天下、奉献社会等;人格修养涉及诚信自律、崇德弘毅、礼敬谦和等;文化修养涉及人文历史知识、求学治学方法、文字表达能力、追求科技发明等。
记者:观照我国现阶段义务教育的课标,您认为“学生核心素养”在课标中有哪些体现呢?课标中有哪些方面亟待改进与优化的呢?
林崇德:我们观照义务教育的19门课标,高中阶段的16门课标,能够看到现状和问题。现状是:体现了“能力为重”指导方针,重视工具性的素养,重视知识、技能、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对学生提出的全面要求,尤其是重视实践素养,主动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素养。但是我们在课标中或教学大纲中看到了问题:缺乏对素养的明确的界定、系统的阐述,对跨学科的素养相对地忽视,论述的核心素养往往与课程的内容相脱节——课标归课标,素养归素养。
记者:基于义务教育课标中凸显的以上问题,您对学生核心素养展开了哪些实证调查研究呢?研究结果是怎样的?
林崇德:通过开展焦点小组访谈、专家个别访谈、问卷调查,进行数据统计以及处理的方式,研究当前中国大陆包括大学生、高中生、初中生和小学生的核心素养。
结果表明,参与我们研究的五个省市访谈的结果具有一致性,问卷调查的结果也有一致性,研究结果都集中到一个“全面发展的人”上,它包括三个方面:第一,自主发展,即自主性,包括培养和发展身体、心理、学习等方面的素养;第二,社会参与,即社会性,包括处理好个体与群体、社会与国家等之间的关系;第三,文化素养,也就是工具性,包括掌握应用人类智慧文明的各种成果。其中文化素养是个体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的必要基础,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是促使个体适应社会和实现个人价值的重要前提与根本保证。
重视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
记者:课程是为实现课标而选择的教育教学的内容,在当前我们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中,有哪些问题值得注意呢?
林崇德:首先要加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整体性。现在我们学生处于什么状态呢?处于感知、认知整个世界之中。世界不仅是整体的,而且是现实的、真实的。可是我们现在从小学开始课程越分越细。这样发展,将来的学生,包括从清华、北大毕业的学生能够适应整个社会发展的需要吗?所以,我们必须要从整体性出发,只有在综合性的教育实践活动中,才能落实我们所说的要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真正的让学生去体验。有关课改文件提出了五个方面的统筹,特别是处理好教师、学生、课程三个元素之间的关系。第一,统筹小学、初中、高中、本专科、研究生等学段的课程的结构。第二,统筹各学科,特别是德育、语文、历史、体育、艺术等,充分发挥人文学科的独特的优势作用。第三,统筹课标、教材、教学、考试、评价等环节。我这里要特别强调分流问题的重要性,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现在白领太多了,如果你让白领干蓝领的工作他绝对不干,那么现在一系列的职业教育,这包括基础教育阶段的职业教育和整个高等教育的职业教育,需要我们把它提到统筹课程改革的议程上来。第四,要统筹教学一线的教师、管理干部、教研人员、专家学者、社会人士等力量,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明确各支力量在教书育人、服务保障、教学指导、研究引领、参与监督等方面的作用。围绕育人目标,协调各支力量,形成育人合力。第五,统筹课堂、校园、社团、家庭、社会等阵地,发挥学校的主渠道作用,加强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建设和社团组织活动的密切联系,促进家校合作,广泛利用社会资源,科学设计和安排课内外、校内外活动,营造协调一致的良好育人环境。
其次,我们课程改革的基础主要围绕着内容而确定。课程内容的确定有哪些原则呢?第一,时代性原则。反映当代社会的进步,反映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学科发展的前沿,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与经验,并根据时代的发展需要及时调整、更新。这里我还要强调我们课程内容新颖性与实践性的统一。《中国科学报》指出:“今天的社会也不再需要象牙塔里的囚徒,而需要实践力更强的大学生”(2015.4.1。)我想这一句话相当重要,具有我们时代特色。第二,基础性原则。精选学生终身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和探索精神,注重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第三,选择性原则。在保证每个学生达到共同基础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学生不同的发展需求,结合学科特点,遵循学习科学的基本原理,分离分层设计可选择的课程内容,既引导学生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方案,又能为初中、高中、高校分流奠定基础,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第四,关联性原则。关联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目标间的有机联系;关注学科间的联系与整合;增强课程内容与社会生活、高等教育和联系世界的内在联系。
再其次,在课程改革里,更强调学生学科能力的培养。我们的教学目标是什么?应该是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特别要重视学科能力。什么叫学科能力?一是学生掌握某个学科的特殊能力,比如说语文的听说读写;二是学生学习某种学科活动中的智力活动,及其有关智力和能力的成分;三是学生学习某个学科的学习能力、学习策略、学习方法。具体一点儿讲,考虑到一个学科的组成,要考虑到某一个学科的特殊能力和这种能力的最直接联系;一切学科能力都要以概括能力,或者叫合并同类项为基础;每个学科能力的提高应该有思维品质参加。学科能力显示出五个特点:学科能力以学科知识为中介,学科能力是一种结构,学科能力具有可操作性,学科能力具有稳定性,学科能力与非智力因素,譬如说与兴趣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总之,世界基础教育发展的一个趋向,是在教育的总目标之下,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建构跨学科能力。学科能力模型是制定教育质量国家标准、落实宏观教育目标的关键环节,也是统领和规范不同学科及不同学段学生成就水平的重要科学依据,它在教育运作系统中处于核心地位。
重视教育质量的评价
记者:基础教育改革的效果,基础教育的质量如何评定?
林崇德:靠评价。所以要重视教育质量的评价。什么叫评价,评价包含四个字:诊、督、导、谋。诊——全面诊断,教育质量状况,经费使用成效,区域均衡情况,政策落实情况;督——监督监管,信息公示,整改问责;导——引导社会、学校、家长树立正确的、科学的质量观;谋——为建立中国特色、国际可比的质量监测体系提供专业支撑,为国家和地方教育政策提供咨询,为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提供基于证据的改进指导。
基础教育质量评价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对于评价的问题,从最基础研究如教育质量理论、学生核心素养、教育质量影响因素等和关键技术如工具开发技术、数据采集和挖掘技术等到标准与工具的研发再到数据的采集与分析,以及评价结果的应用,都牵涉到方方面面,是相当复杂的一个问题。现今的质量监测和传统的统考统测,从功能、目的、内容、工具、组织方法、结果上看都有明显的区别。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如何建立基础教育质量标准,如何科学地评价基础教育的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
从教育质量标准角度看,目前从个体发展来说,主要涵盖三大内容:一个是生理,一个是心理,一个是学业。生理方面,发展指标包括身高、体重、视力、听力、血压、肺活量,目前已经建立或正在建立中国人群生理常数数据库、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数据库、全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库等。但是心理发展怎么去考量,还有待进一步探索。从大陆来讲,主要缺乏三个内容,第一缺乏指标与工具,难以客观评估、判断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状况,妨碍了国家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体系的建立;第二缺乏代表性的常模,难以了解儿童青少年心理发育的总体状况,缺乏评估的客观标尺;难以摸清各种心理发展问题的数量、比例和分布特征,不利于建立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保健体系和心理与行为问题预防体系;第三缺乏全国性的数据,难以把握各类群体的准确特点,影响了相关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创新。以学习障碍为例,我国学习障碍儿童的筛查与诊断迄今没有标准化工具和统一标准,使相关研究难以深入。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求我们有先进的评价理念,有科学的评价工具,有规范的评价方式,有准确的评价结果,有有效的结果的反馈。至于学业评价上,2007年挂靠在北京师范大学的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成立,近几年来对全国各地不同类型学校基础教育实施情况进行了监测。
然而,就我国的现状而言,专业化的教育质量评价机构匮乏,已有评价机构的专业化程度尚待提高,具有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评价体系仍未形成等。
重视创造性人才的培养 记者:在教育质量评价中,创造性的培养不容忽视,您如何看待创造性人才的培养问题? 林崇德: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和造就,当然要靠创造性教育。创造性的培养必须从小开始。创造性教育应贯穿在日常教育之中,它不是另起炉灶的一种新的教育体制,而是教育改革的一项内容。所谓创造性教育,意指在创造型的管理和学校环境中,由创造型教师通过创造型教育方法培养出创造型学生的过程,即是指学校三种群体产生五种效能的教育。三种群体是指以校长为首的管理队伍、教师队伍和广大的学生。产生的五种效能为:由创造型校长创造出创造型管理;由创造型管理创造出学校创造型的环境;在校长的带动下,建设一支创造型的教师队伍;由创造型的教师进行创造型的教育教学;由这种教育教学工作培养出创造型的学生。
需要说明的是,创造性教育不须专门的课程和形式,但必须依靠改革现有的教育思想、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来实现,渗透在全部教育活动之中,特别要考虑到四种情况:①呈现式、发现式、讨论式和创造式的开放教学方式;②复合思维和发散思维即一题求一解和一题求多解的教学效果;③创造教育教学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关系;④学科教学、教学方法和课外活动的作用。在创造性教育中,第一要提倡学校环境的创造性。这主要包括校长的指导思想、学校管理、环境布置、教学评估体系及班级气氛等多种学校因素。第二要建设创造型的教师队伍。第三要培养学生创造性学习的习惯。
记者:现在经常有一种声音,说美国能够培养创造性人才,甚至有的人说,我们的小学比美国水平高,中学还是我们高,大学跟人家持平,研究生以后我们的创造性就不如人家了。您如何看待这种声音?
林崇德:我认为这种提法极为不妥。有无创造性与教育模式有关系。通过研究,我在一个国际会议上作了一个发言,希望能够融东西方教育模式为一体,培养“T”形人才。
“T”形人才是什么意思呢?横表示知识面的广博度,竖表示知识的深度。两者的结合,既有较深的专业知识,又有广博的知识面,是集深与博于一身的人才。但是借这里所谓“T”形人才,横代表西方的教育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竖代表东方的教育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那东西方教育模式和出发点有什么不同呢?如果说西方培养人才是适应性人才的话,东方主要培养逻辑思维强的人才,这是我们国家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如果说西方教育强调知识的宽度,东方教育则强调知识的深度、强调理解,“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如果说西方强调实践能力,东方则强调读书;如果西方强调个体的独立性,东方则强调集体主义;如果西方把创造性作为一条主线贯穿在教育中,那么东方则非常重视规范,强调没有规范成不了方圆。到底哪种模式好呢,我认为都好,各有各的特点。有人说我们国家大学生创造力如何如何,但美国教育界,特别是大学的理工科教授承认,我们国家由于坚持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坚持知识的深度,所以到美国去,有一些高端的学问,比如说数学、物理、计算机,美国人不敢学,跟中国学生没法比。因此在国际会议上,有人问我哪种模式好,我说都好,问题是我们能不能实现中西结合。因此,我们不应该强调美国学制就比我们好,我也不同意美国的教育模式就比我们强。我认为东方有东方的特点,西方有西方的特点,在今天我们教育改革的过程中,我提出融东西方教育模式为一体,扬长避短,培养两者相结合的“T”形人才,实际上就是创造性人才,只有融两种模式为一体,相互学习,互相促进,才能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
人才的培养,基础教育的质量,关键还是在教师。校长的管理是教育的决定因素,教师是教育的脊梁!(来源:《教育家》杂志12月号)
近日,一场以“学生核心素养体系与中小学教育实践”为主题的高峰论坛在北京教育学院落下帷幕。来自教育部中小学校长“国培计划”名校长领航班、北京市“名师名校长发展工程”首期名校长班的校长们基于个人最鲜活、最前沿的实践经验,与导师专家共论当前最热点的话题。
■专家视点
落实核心素养
并不抛弃三维目标
北京教育学院副院长杨志成:核心素养是育人目标的全息演绎,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学习的全过程;所以从课程教学论角度讲,它是学科与课程的全息回归。让每一节课成为撬动学生学科整体素养和人生素养发展的全息概念。少即是多,核心素养少的关键在于能够以少胜多,以小撬大,撬动学科本质,撬动教育整体发展。
在办学实践中校长应该如何应用学科素养?学校主要从学段分析、课程跟进,以及将核心素养转化为教学的层级目标等方面开展工作。
核心素养是对育人目标的具化和细化,是素质教育和立德树人在新时期基础教育育人目标的完善。下一步,核心素养在学校的落地,需要从学科、学段和校本化方向努力。从课程方面来说,核心素养还需与课程进行进一步整合,包括进行结构整合、内容整合。如把国家何地方课程进行领域整合,在领域整合基础上制定课标,形成国家、地方、校本课程体系。
从落实核心素养方面来看,目标、过程和评价都不能抛弃。引入核心素养体系并不是要抛弃三维目标,而是考虑如何在核心素养体系下重新建构三维目标。
核心素养
是校长办学的战略指导
学生核心素养不仅是学生成长的基础,而且也是校长办学的目标参照。在北京教育学院副院长杨志成看来,开展学生核心素养的研讨,既是校长积极参与世界范围基础教育改革的一种责任担当,也是顺应我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对教育的战略要求。因此,基于办学实践来思考“核心素养”,有助于校长理解改革政策、明确改革方向,对其科学办学也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据了解,我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目前在理论层面的研究工作已经告一段落,接下来很重要一个环节就是看学校如何实施。朝阳师范附属小学校长齐振军认为,要落实好学生“核心素养”理念,校长必须明确其概念内涵,以及今天我们提到的“核心素养”与过去的学校的育人目标有何不同。
在探讨核心素养概念、内容时,很多校长都有这样的共识,“核心素养”之所以是“核心”,就表明它是关键必需,是少而精,并不是面面俱到。“要注意其与学生一般素养、学科素养在概念和意义上的不同。”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永定分校校长宋茂盛说。
齐振军认为,今天提出的“核心素养”比学生“能力”的含义更为广泛。“能力既可以是与生俱来的,也可是后天形成的,但素养却是可教、可学的。”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不同的是,素养更强调知识能力与态度的融合,超越了长期以来知识与能力二元对立的方式,凸显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重要,强调反省、思考及行动与学习。“这就体现了教育的重要性,即教育要有加工能力。”齐振军说。
因此,从办学实践来看,校长需要在理解“核心素养”的基础上,将其与学校的文化、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根据学校、学生的实际和需求,并通过相应的载体来实施。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须有好抓手
在学校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必须有好的载体。北京教育学院校长研修学院副院长李雯指出,校长在办学过程中,要认真思考如何以办学理念、课程体系和组织实施等为支撑,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融入其中,来形成学校的办学策略。
从“双基”到三维目标,再到当下的“核心素养”,尽管育人的“参照”在不断变化,但教育规律和学生的成长规律却是不变的。吉林第二实验小学校长陈福立足“顺应教育”的办学理念,提炼出了关于学生成长需要的艺术素养、强健体魄人文情怀和科学精神等方面的核心素养。
在他看来,“顺应”教育理念就是对核心素养的理论支持和方法指导。“顺应就是尊重学生的主体,按照学生的主体的自然天性因势利导。顺应教育不但要顺应儿童的天性,而且还要顺应教育的规律和时代的发展。”
朝阳师范附属小学还把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融进了“悦”文化之中。不但构建了科学与技术、人文与交流、艺术与欣赏、健康与运动等四大领域三个层次的课程体系,而且还紧抓学科整合、拓展实践活动和改进课堂教学三个途径,来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
核心素养
带来学校重要变革
如何将“核心素养”转化为学生看得见用得上的素质能力,这是考验校长办学能力和反映校长办学水平的关键。核心素养的实施,也必将引起学校在课程建设、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甚至是办学理念方面的重要变化。
内蒙古自治区包钢实验一小校长宋建东表示,关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思考促进了该校课程体系的“精”和“简”。她举例说,从2003年到2013年,10年间教育部共下发了28个文件,按规定总计有25项专题内容需要进入课堂。如果不对课程进行优化精简,势必给师生带来很大负担。
对此,宋建东带着老师们进行了思考研讨,“我们思考的结果是,学校要给孩子必备的知识、关键的能力,能够迁移、生发的基础性知识。”宋建东说。基于国家对“核心素养”研究的启发和指导,他们重新优化设计了学校的课程体系。
在北京市第一六六中学校长王蕾看来,目前的中高考对学生、学校和家长来说,首先要学会的就是选择。根据什么来选择?怎样选择才能更适合学生个体?这种选择反过来取决于学生个体是否拥有学习能力,拥有怎样的学习能力,怎样获得学习能力。“这时你会进一步会发现,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本质就是学生个体核心素养的一种反映。”
北京一六六中学回归生活的课程体系就强调了自然、社会、人的有机统一。在教育改革中,他们以课程建设为抓手,“向最低处精准发力,使课程都穿越学科的边界,穿越学段边界,穿越学校边界,能够惠及到每个学生。”
校长和学校
也要有“核心素养”
在办学实践中,陈福校长基于学生的天性来理解学生的核心素养,并将之作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基点。在学校里,他总是带着童心和童趣去理解和关注孩子,把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学校的办学理念进行了很好的对接。他认为,校长办学也需要具备一定的“核心素养”,“校长的核心素养能够影响学生的核心素养。”
北京十八中校长管杰则是将核心素养放在了组织的大框架内进行分析。他指出,只有将个体的核心素养整合为组织的核心素养,才能促进集体目标的达成。“作为教育的主体,学校只有具备一定的核心素养,才能够培养出具有核心素养的学生。“他认为,学校核心素养的构建是回答学生核心素养的基本前提。
管杰表示,学校核心素养的构建需要从个人、学校和社会三个维度来考虑。“因为,学校既要考虑到学生发展需求,又要考虑自身发展需求,更要考虑到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纵观“核心素养”的提出,其概念和理论研究始于国家层面,体系构建和丰富则需要校长通过实践实现,并且最终要落实在学生身上。云南滇池度假区实验学校校长杨立雄把学生素养比喻成漂浮在水上的冰山,“我们的构建不但要关注水上的部分,也要关注水下部分。”他指出,校长不仅要关注学生向上成长的空间,更要关注学生向下扎根的土地。“这是中小学校长的教育追求与担当,也是中小学校长的教育智慧与教育良知。”
在给出的问卷调查中有很多内容都包含于学生的核心素养中,我认为以目前的高中生为例,最缺乏的是两种素养:
其一、团队合作能力,作为非常“6+1”的产物,孩子从小就养成自我为中心的习惯,做事不考虑全局和别人的感受,只考虑个人得失,不能够很好的与人进行沟通合作交流,以至于不能很好的面对困难和挫折,严重的造成了心理上的扭曲。
其二、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以及基于此延伸出的质疑和批判能力,目前的高中生处在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并逐步完善的过程中,经常听到一些学生对一些时事进行点评,有时比较偏激,只看到事务的一方面,这样容易被错误信息误导,没有形成良好的社会价值观,虽然我们需要学生具有钻牛角尖的精神,但不是在错误的方向越陷越深。
作为教师,需要在学生的十字路口当好引路人,给他们指明方向,少走弯路。
第四篇:中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中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文化基础:
人文底蕴:
1、人文积淀
2、人文情怀、3、审美情趣 科学精神:
1、理性思维
2、批判精神
3、勇于探究
自主发展:学会学习:健康生活:
社会参与:责任担当:实践创新:
1、乐学善学
2、勤于反思
3、信息意识
1、珍爱生命
2、健全人格
3、自我管理
1社会责任
2、国家认同
3、国际理解
1、劳动意识
2、问题解决
3、技术运用
第五篇:在教学实践中培养数学核心素养
在教学实践中培养数学核心素养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通过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这一数学教育目标的变化折射出数学观及数学教育观的变化。良好的数学教育不仅指让学生理解和运用数学概念、法则、公式、定律等基本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感悟数学的基本思想方法,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数学核心素养是针对良好数学教育这一数学课程基本理念,对学生提出的基础性、整合性、前瞻性要求,也是体现对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育的本质要求。数学核心素养是基于数学基本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反映数学知识所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体现数学的本质。把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作为教学核心目标,培养学生逐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世界、分析和解决问题,才能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具备终身学习与发展的能力。
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提高不是空泛的,我们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年龄特征把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实到具体的数学教学过程之中,体现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落实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途径、方法、策略。
一、深入解读教材,挖掘教学内容中蕴含的核心素养
数学核心素养是基于认数、计算、测量、统计等具体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而形成的数学的思想与方法,以及对数学在现实社会和生活中的作用与价值的认识。在进行不同内容领域的教学时,教师首先要能认真研读教学内容,通过对教材中每一幅图、每一段话、每一道例题和习题的仔细分析和思量,理解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准确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厘清知识技能目标;同时,更要深入教学内容的实质,挖掘具体知识技能所蕴含的核心素养,需要的核心素养,以及可以培养的核心素养,并把它们作为明确的教学目标呈现出来。这样,在教学中才有可能把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到实处。如“圆柱的体积”这一内容,从知识技能层面,教学目标有:理解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能正确地应用圆柱的体积公式解决相关实际问题等。蕴含或可以培养的数学核心素养有: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推理能力、符号意识、模型思想、应 用意识等,以及通过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探究过程感悟转化、类比、极限、数形结合、变中有不变的数学思想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又如,一年级上册教材“整理20以内的加法表”不仅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还通过一组又一组的数之间相互依存的算式让学生感受分类思想和函数思想。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教师有这样的教学思想意识,才可能外化为教学的行为,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才可能得到落实。
二、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数学核心素养。
传统数学教学的一个现象是精讲多练,就是急于把概念、公式、法则、定理等知识传授给学生,然后按照考试的要求进行技能训练,即轻视知识的形成过程,重视技能的训练。如,“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单元内容的学习,学生认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任意两边长度的和大于第三边”之后,教师经常会提供这样一道挑战题:用3根整厘米数的小棒围成一个三角形,其中两根小棒的长度分别为8厘米、5厘米,第三根小棒最长是多少厘米,最短是多少厘米?首次接触此题时,如果学生尝试未果,教师大多会直接告诉学生“第三根小棒最长要小于另外两边长度的和,最短要大于另外两边长度的差”,并结合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加以解释说明。学生没有主动运用认知工具一一列举,只是无方向地尝试或等待教师讲解。这种教学模式表面上对应试有效果,实际上既浪费时间、又没有真正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导致很多学生害怕数学,学习兴趣缺乏。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并在此过程在培养数学核心素养。
1、引导学生经历“慢”“长”的自悟活动。
“知识是外在于人的,是一种可以量化的‘知道’,只有在‘悟’的过程中,让知识进入人的认知本体,悟有所得,才能称为素养。”如,在上述案例中,如果我们教师提供长度为1厘米、2厘米、3厘米、4厘米、5厘米、6厘米、7厘米、8厘米、9厘米、10厘米、11厘米、12厘米、13厘米的小棒各一根,让学生去摆一摆,从而激发学生在真实情境中通过实际操作解决问题的本能。当然,我们更可以引导学生不用小棒,而是运用解决问题的策略“列举”这一认知工具来辨析和判断,经过假设、验证、否定、筛选等一系列的思维活动,找到最终的答案“最长12厘米,最短4厘米”。把学生置于慢体验、长思维的状态之中,判断方法不断优化。
2、引导学生经历过程性经验的构筑过程。
对于上述案例,除了让学生用小棒摆一摆或者一一列举找答案,还应带给学生更多思维层面的过程性经验.比如,学生找到答案后,教师应去掉题目中“整厘米数的”几个字,让学生思考:“小棒的长度还可能是多少厘米?”“3.1厘米 行吗?3.2厘米?12.1厘米呢?12.9厘米呢?”由此,把学生的思维触角从整数引向小数,即从离散量的思考过渡到连续量的思考,水到渠成地建立起思考原型“3厘米<第三根小棒的长度<13厘米”。进而,引导学生自主建立起数学模型:“第三根小棒的长度最长要小于另外两边长度的和,最短要大于另外两边长度的差”,经历了思维阶梯的攀爬,即使日后学生遗忘了数学模型的具体内容,他们也能运用一一列举再次建立数学模型,甚至将建模经验迁移到其他问题情境中。
3、引导学生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前言、教学建议、评价建议和教材编写建议等部分用不同的方式强调要重视过程目标。因此,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一如既往地重视知识尤其是概念的形成过程,因为概念不仅是知识的基础,也是抽象思维的基础和基本形式。在数学知识中,公式、法则、性质、定律、定理等都是在概念的基础是界定和描述的,概念是核心,概念和概念的关系构成知识的主体。良好的数学知识结构,是学生获得数学思想方法,提高数学核心素养的基础。只有真正理解了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建立了良好的知识结构,才能很好地利用分类的思想方法、模型和推理的思想等学习数学、解决问题。
现行教材对知识的呈现体现了它的发生发展过程,有利于教师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如教学“除法的初步认识”时,引导学生充分观察科技园里准备分食物的大情境,感知生活中平均分的现象;再接着通过例1把6块糖果分成3分理解平均分,通过例2和例3体验平均分有两种实际情况及平均分的过程、方法和结果,再通过例4把12个竹笋平均分成4盘引出除法、除号的概念,最后通过例5把20个竹笋每4个放一盘引出被除数、除数和商的概念。整个教学过程非常丰富,有观察、操作、演示、语言表达、画图、书写、符号表征、思考等多种活动,学生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积累的活动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抽象出除法,初步理解除法的概念。再通过适当的练习和利用乘法口诀求商,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概念。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引导学生感受从直观操作的具体情境中抽象出除法概念的抽象思想,认识用除法符号表达的具有简洁性的符号化思想,体会用实物、图形帮助理解除法的具有直观性的数形结合思想,知道除法是一种重要模型的模型思想,体会商随着被除数、除数的变化而变化的函数思想,在用数学符号进行表达交流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数感。
4、引导学生经历解题方法的优化过程。
最有可能促进学生转变已有观念、形成科学认识的情况是:学生对自己的理解现状不满意,发现新的观念是合理的,承认新的观念确实比旧观念更有成效。比如,分数乘法的最快捷的方法,是先约去分子和分母、分母和整数的公因数,再用分子相乘的积作为积的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为积的分母。但初学时,学生由于没有感受到此方法的优势所在,往往不以为然,只有经过大量、多次的分数乘法特别是多个分数连乘的运算后,才会逐步领悟这个快捷方法的价值所在,从而自觉地运用“先约分,后再乘”的方法计算。
5、引导学生挑战类似数学家们研究的问题.了解数学家们如何应对研究的问题,引导学生像数学家那样去思考.比如,对于问题:“平面上任意6个点可以连成多少条线段?8个点呢?”可以让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沿着“动手操作:在纸上画一画、连一连、数一数→反思:点的个数更多时(如20个点)如何应对?→小数值范围内的探索→观察记录,分析数据,寻找规律→建立数学模型→应用数学模型”这一研究思路展开学习,“学会思维,并能逐步学会想得更清晰、更深入、更全面、更合理”,这正是数学核心素养的基本涵义所在.正如杜甫的诗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也应该像春雨一样,不断地滋润学生的心田。我们老师应在每堂课的教学中适时、适当地体现思想方法的教学目标,使学生的学习经验和思想方法在潜移默化中日积月累,实现数学核心素养的真正提高。
“核心素养”被置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地位。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是深化小学数学课程改革,落实学科育人的必然要求。古人云“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对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我们教师既要深入解读教材,立足当下课堂教学实践,让学生主动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的数学活动过程,通过独立思考、动手实践、合作交流,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形成基本的数学技能,积累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感悟基本的数学思想,将核心素养的发展与“四基”目标有机融合;又要着眼于长远,从整体的视角,结合不同学段、不同年级的目标要求,遵循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发展的规律,坚持不懈,渐进发展、逐步提高,促进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切实提高学科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王永春:《小学数学与数学思想方法》华东大学出版社
(3)曹培英:《小学数学课程核心词演变的回顾、反思与展望》小学数学教师,2015(11):4-9,57.(4)史宁中:《漫谈数学的基本思想》 [J].数学教育学报,2011(4).(5)马云鹏:《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