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科学和技术研究课题指南五篇范文

时间:2019-05-14 01:51: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科学和技术研究课题指南》,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科学和技术研究课题指南》。

第一篇: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科学和技术研究课题指南

附件1:

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科学和技术研究课题指南

(2011-2015年)

国家文物局 二〇一一年

编制说明

为贯彻落实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根据《国家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发展“十二五”规划(2011-2015年)》提出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工作思路和主要任务,遵循需求导向、重点突出的原则,编写了本课题指南。

本课题指南在对以往课题进行系统梳理基础上,分不可移动文物保护领域、考古领域、可移动文物保护领域、博物馆领域,以及基础性研究和宏观管理及政策研究6个方面,共61个条目。

本指南只规定研究范围和研究方向,申请人进行课题申报时需自行拟定具体题目。

一、可移动文物保护领域

1.馆藏文物保存环境控制技术及装备

2.生物技术等高新技术在馆藏文物保护中的应用研究 3.金属类文物保护修复技术与工艺 4.竹木漆器类文物保护修复技术与工艺 5.脆弱陶质文物保护修复共性、关键技术 6.脆弱纺织品保护修复共性、关键技术 7.脆弱纸质文物保护修复共性、关键技术 8.馆藏壁画保护修复技术及工艺 9.出水文物保护技术

10.近现代文物病害调研及保护技术适用性研究 11.文物鉴定相关技术

二、不可移动文物保护领域

12.古代建筑、遗址稳定性评价方法 13.木构建筑保护共性、关键技术 14.砖石质文物保护共性、关键技术 15.土遗址保护技术及系统解决方案 16.壁画保护技术及系统解决方案 17.重要遗产地预防性保护辅助决策技术

18.数字化技术在不可移动文物展示和利用中的应用研究 19.工业遗产、文化线路、文化景观、20世纪遗产调查及保护和利用方法

20.田野文物安全技术防范集成技术与装备 21.水下文化遗产调查、定位、标注、监测技术

三、考古领域

22.考古学理论与方法 23.考古学文化的研究 24.古代遗存的考古学研究

25.现代科技在田野考古调查、勘探与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26.现代科技在田野考古发掘中的应用研究 27.现代科技在考古资料整理中的应用研究 28.现代科技在实验室考古中的应用研究 29.考古现场文物应急保护技术和方法 30.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理论与方法

四、博物馆领域

31.博物馆学理论与方法 32.博物馆建筑的工艺设计研究 33.博物馆展览形式设计方法研究

34.现代科技在博物馆陈列展示中的应用研究 35.博物馆教育研究

36.数字博物馆建设与运行机制

37.遗址博物馆、社区博物馆、生态博物馆等博物馆建设理论与方法

38.现代博物馆运行管理研究

五、基础性研究 39.文物病害图谱研究

40.考古与文物保护相关标本库建设研究 41.文化遗产价值评估理论和方法 42.文化遗产调查、评估和登录理论与方法 43.文化遗产风险评估理论与方法 44.文物受损程度评价理论与方法 45.文物保护规划理论与方法 46.文物病害机理

47.文物保护材料作用机理 48.文物保护材料评价方法 49.文物保护传统工艺科学化研究

六、宏观管理及政策研究

50.文物保护领域技术路线图编制方法 51.文物保护科技贡献率测算方法 52.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学科体系

53.文物、博物馆行业信息化战略与政策 54.文物、博物馆行业标准化建设方法 55.文物保护科技成果转移扩散机制和政策 56.博物馆事业发展战略与政策

57.海外流失文物调查与追索方法及策略 58.社会流散文物管理政策 59.文物执法理论与方法

60.文物安全监督管理规范与政策 61.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国际合作策略

第二篇: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科学和技术研究课题申请

课题申请报告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炎帝神农氏是中华民族的始祖、农耕文化的创始人。以农耕文化为主要内容的炎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弘扬炎帝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振兴中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神州第一陵之称的炎帝陵,历来都是炎黄子孙寻根祭祖的民族圣地,前来拜谒始祖的炎黄子孙络绎不绝。从国内的形势看,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综合国力明显加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指导下,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已成为世界上经济最活跃、发展最快的国家。与此同时,我国灿烂的文化、古老的历史、美丽的风景,吸引着各国人民的眼光。近年来,来华旅游的外国人以近20%的年增长率增加,2002年入境旅游的外国人达到1344万人次,香港、澳门和台湾同胞8447万人次。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力的进一步提高、法制建设的加强,会有更多外国朋友来中国旅游,希望了解中国灿烂的华夏文化。这给中国旅游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也为中国宣传本国文化提供一个良好的契机。炎帝陵是中华民族先祖炎帝神农氏的安寝之地,是亿万炎黄子孙祭祀先祖的民族圣地,而处于黄河中下游、太行山西南边缘的山西晋东南高平炎帝故里,就不失为一个最合适的地方。在太行山周围,天然林地分布广泛,峡谷河流横贯其中,有著名的黄崖洞国家森林公园、老顶山国家森林公园、壶关太行山大峡谷、平顺浊漳河峡谷、阳城蟒河峡谷等。炎帝故里羊头山周边,其山峦绵亘、沟壑纵横,北有雄宏耸立的名山发鸠山、老顶山、七佛山、羊头山、丹朱岭,南有著名的浊漳河及奇妙的泉、洞。这里山、水、石、林俱备,雅、趣、奇、险兼有,山峦轮廓优美、水体姿态各异、气象景观神奇。既有北方之雄壮粗犷,又有南方之宜人绿色,是太行山上的一颗明珠。其次,高平市是我国目前全国保存最完好、最多、最集中的炎帝古迹文化群,既有北方著名的黍稷农业生态带,又有历史悠久的炎帝民俗文化和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胜古迹。因此,山西晋东南的炎帝文化遗产具有很高的价值,无论从文化价值、旅游价值还是商业价值。弘扬炎帝文化,继承和发扬炎帝精神是中国文化复兴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要求,是实现民族复兴的重要措施。开发炎帝陵区是弘扬炎帝文化、继承和发扬炎帝精神的重要途径,是亿万炎黄子孙的共同愿望,也是促进山西晋东南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所以,立项研究炎帝文化遗产与炎帝文化传播开发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

国内对炎帝文化的研究较成熟:各地都建立了有关炎帝文化的研究机构,如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湖南炎帝陵基金会、湖南省社会科学院炎黄文化研究所、河南炎黄文化研究会、上海炎黄文化研究会、宝鸡炎帝研究会、宜昌市炎黄文化研究会等。湖南炎帝陵基金会以挖掘并弘扬炎帝文化为主旨,在炎帝文化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于2001年10月出版了《炎帝文化丛书》。为了深入研究炎帝文化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学术价值,湖南炎帝陵基金会和有关报纸联合推出《炎帝文化与炎帝精神笔谈》专栏。旨在向人们展示炎帝文化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湖南省社会科学院炎黄文化研究所在炎黄文化研究以及湖南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理论与实际问题的研究等方面均形成了自己的优势和特色。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文化期刊《炎黄文化研究》,其办刊宗旨是:研究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探讨和阐述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在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的形势下,努力推进当代先进文化建设。该刊设有“中华文明探源”、“炎黄二帝研究”等专栏,对炎黄文化进行学术性探讨。此外,研究炎帝文化的学术活动时有开展,如2001年10月,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炎帝陵基金会和株洲市人民政府在北京联合举办了“炎帝文化与21世纪中国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2002年8月,由中国汉民族研究会、宝鸡市人民政府主办,宝鸡炎帝研究会、宝鸡文理学院承办的“2002年炎帝与汉民族国际学术研讨会”在炎帝故里宝鸡市举行。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以及港、台和日本、马来西亚等地区和国家的近百所高校和社科研究单位的百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收到论文102篇。共探讨了六个方面的问题:炎帝、姜炎文化诸问题;炎帝与华夏。汉民族及中华民族、中华文明的关系;华夏。汉民族、中华民族的形成及汉民族与少数民族的互动关系;周秦文化与华夏〃汉民族文化的关系;弘扬炎黄文化、炎黄精神,推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推进西部大开发,以及其他相关问题。出版的专著和发表的论文很多,如唐家均等著《鹿原坡上炎帝陵》,由岳麓书社于1997年8月出版发行。候林青,杨连登主编的《炎帝文化》由湖南人民出版社于2阅2年6月出版发行。周新发著《神州第一陵一炎帝陵》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于1998年12月出版发行。2004年,由中国先秦史学会和高平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2004年炎帝文化全国学术研讨会”等。

目前国外对炎帝文化的研究成果也不多,只有日本、韩国等临近的亚洲国家的一些学者对神农稻作文化进行过一些研究。论文主要有:日本野外文化研究所所长森田勇造撰写的论文“中国南方的稻作起源传说”。日本神奈川大学河野通明撰写的论文“日本有关稻的脱粒方法的改良”。韩国学者丫J.此e撰写的论文DNA Analysis on the CarbonizedRice Hulls Excavated from the Peat Soillyers of13010and17310Yearsold”等。

从国内外研究现状来看,要么专题研究炎帝文化,要么从旅游规划角度来探讨炎帝陵区经济发展,而专门弘扬炎帝文化与详细记录有关炎帝文化的各种文化传播与管理的专题研究极少,炎帝陵旅游资源开发在文化传播、民俗、生态、理论等方面的研究还是比较少的。

主要研究内容、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及难点分析 1炎帝文化的内涵

炎帝神农氏是中华民族的伟大祖先,炎帝是农耕文化的创始人,以农耕为主要内容的炎帝文化有力地推动了上古时期的社会进步,创造了中华民族最古老灿烂的文明。炎帝为中华民族做出了杰出贡献,他始作耒耜,教民耕播;尝遍百草,发明医药;织麻为布,制作衣裳;日中为市,首创交易;弦木为弧,刻木为矢。炎帝文化是以炎帝为首的各个氏族的众多先民共同创造的,以农耕文化为主要内容,以医药、手工业、祭祀、摊舞等为补充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炎帝文化博大精深,内容极其丰富,主要包括农耕文化、中医药文化、贸易文化、文字(图腾)、建筑艺术、墓葬、瓷器文化、服饰文化、天文历法等方面的内容。农耕文化是炎帝文化的典型特征,稻作文化是农耕文化的核心内容,其精髓是创新。炎帝文化的基本精神体现在:向往光明,奋发有为的自强精神;心怀天下,为民谋利的大公精神;勇于探索,巧于创新的原创精神;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献身精神。2炎帝文化的意义

在世界四大文化体系中惟有中国文化一枝独秀,虽然经历了盛衰变迁,但始终延续不绝,而且还在不断地发展壮大,这是由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所决定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主要有:以德性修养为安身立命之本、以中庸为基本处世之道、以耕读传家为根本的治家之道、以经学为治学之根本、以义利合一为基本价值追求、以直观意象为基本的思维方式。炎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我们提出振兴中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要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一起抓,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弘扬炎帝文化。

拟突破的重点和难点:

山西晋东南地区位于经济较为落后、交通又不很便利的偏僻山区,虽拥有大量珍贵的炎帝文化遗存,很多已经被列入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但是由于政府的疏于管理,一些资源正遭受着自然的、人为的双重破坏。而且有关晋东南炎帝古迹文化的宣传远远不够。

所以,对炎帝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就成为重要的内容。1.博物馆保护方式

文化遗产应更多的在博物馆实现其价值。晋东南地区各级政府应联合起来,无论从资金还是人力上都应做一些投入,建立一个炎帝文化博物馆。将有关炎帝文化的物质与非物质遗产的资料,一些面临失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录音录像的方式保存下来,我们通过博物馆的展览、播放让人们认识了解这一文化现象与存在,即是体现了它的文化传承价值。只有最具艺术与历史价值的文化才有可能走向世界。

2.地方家庭传承方式

有关炎帝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应采用家庭传承方式,文化部门可采取生活补贴等方式对他们的活动进行鼓励,如对羊头山周边祖传30多代一直是炎帝陵守陵人的家庭,保管炎帝文书的家庭,参与“七社”炎帝庆寿与管理活动的家庭进行补贴等。这样既可增强当地人民对炎帝文化保护的热情,又可使保护炎帝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断代遗失。其次,当地政府应有目的有计划的每年举行有关炎帝的各种祭祀活动。组织当地的各家庭参与其中。让这种文化渗入人心,代代相传。3.旅游与开发的方式

这是最受地方政府与市场欢迎的一种保护方式。但地方开发者不能急功近利,惟利是图。在开发中一定要做进一步细致的规划、设计、论证,必须坚持以历史意识、自然意识、文化意识为主导,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和合理化地开发管理,切忌商业气味对历史文化古雅之韵的冲击以及对自然山水静谧之美的破坏。如能得到积极且科学的保护、旅游开发并推向市场,不仅能使之成为人们享受和领略人文历史及自然美的一块圣地,而且能大大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4.整体人文生态保护方式

任何一种文化都产生于一定的文化生态之中,或一种文化时态之中,我们不可能去恢复文化时态,但我们可以借助一定地区的人群生活使这一文化作品有机地活在当代人的生活方式中。如通过每年定期的民间庙会、祭祀活动或举办炎帝文化节等,展现炎帝故里的乡风习俗,吸引游客参加祭祖活动。编排剧目等在文化节或庙会上循环演出,使人类文明的演进历程和英雄的炎帝精神再度复现于今,构成现代人与古代人的对话、交流和传承。这些活动可与民众生活有机结合在一起,在一定的地域里显示其魅力。所以,我们在保护某一文化形式时,要尽可能地保护与其相关的生态元素,有关文化部门可做一些组织工作与行政扶持、赞助,使其成为地方文化遗产的一项代表作。5.数字化与网络保护方式

数字化是文化保护与弘扬的最有力的方式,炎帝文化遗产除了博物馆展览与活态表演,以及教育等方式的传承,用数字化、网络化进行保护与传播是最有效的途径。无论是文字还是图片还是音乐图像都可以借助网络实现全球超越时间空间的资源共享。6.其它可保护方式

一种保护就是为保存而保护,让后人知道有这样一种文化在某时某地存在过影响过人们的文化生活,让后人通过文字图片等就可获知,二是保护为了传承与发展,汲取过去的文化元素,创造地方特色的新文化。所以保护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因地制宜,充分尊重传统文化样式,不在保护中使其遭受破坏与变异。难点在于:第一,关于炎帝文化评估缺乏足够的技术和资金支持;第二,要下力气建造炎帝文化博物馆非朝夕之事。而在此过程中一些文物难免还会遭到破坏;第三,对于炎帝文化的登录理论与研究目前还处于攻坚阶段。是否能全面准确的记录有关炎帝文化的所有资料还是一个难题。主要创新点

1.本课题比较全面系统地分析了炎帝文化遗产的历史文化价值,弘扬炎帝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针对炎帝文化遗产给我们带来的巨大价值,我们对晋东南的炎帝文化遗产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如进行实地的田野作业,调查寻访了数位七八十岁的老人,分别与下台村、故关村的几十位村民们一起进行了广泛的交谈、调查。搜集和获取了许多详实动人的有关炎帝传说、民俗及祭祀事象。在研究分析炎帝文化的特质和基本精神、炎帝神农部落对中华文明的伟大贡献、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炎帝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基础上,指出:弘扬炎帝文化、继承和发扬炎帝精神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振兴中华、实现民族复兴的要求。

2.从旅游经济理论出发,研究旅游资源开发的共性问题,提出了旅游景区开发的三大原则:资源整合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和突出特色原则。只有充分利用当地特定的旅游资源,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旅游景区的吸引力,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旅游资源的效用,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3.从民俗、生态、文化传播理论等方面入手研究晋东南炎帝文化的价值。提出对炎帝文化的价值评估、登录方法及对晋东南炎帝文化的传播的具体可操作的方法。

拟采取的研究技术路线、研究方法

背景研究:梳理近年来关于炎帝文化遗产的各种论述,以及价值评估在我国遗产保护中的必要性与迫切性。阐明炎帝文化遗产评估、登录研究在当前文化遗产研究中的意义。对比国内外关于文化遗产调查、评估及登录的方法。借鉴国外法律规章与学术讨论中关于文化遗产的保护等方法,分析其发展的过程。并与我国的各种保护方法作对比,找出导致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相对落后的原因。

1.系统分析方法。以系统科学的思想为指导来对高平炎帝陵以及周边的文化遗产进行进行研究整合。单个的文化遗产即使再好也不具备足够的吸引力,只有进行系统的、全面的分析,综合评估整体的文化遗产价值,才能获得利益最大化。2.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将所学的关于文化遗产的调查、评估的方法与炎帝陵及周边文化遗产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进行实地的调查研究取证。在实践中丰富和完善,研究出具有一定科学与实用性的成果。

3.先简单后复杂的研究方法。对高平市炎帝陵的文化遗产调查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分期进行实地的田野调查,并写出具体的调查报告。

4.结合历史研究和密集型田野调查,充分记录高平炎帝陵及其周边的景观状况。记录结果应清楚阐述文化遗产景观的重要性及保护方法。

5.要准确、有目的的测绘。在收集和整理数据时要采取跨学科的方式,如文化遗产给人的视觉和感官的感受。测绘时要考虑到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等各方面。6.尽可能地应用非损坏性的技术来获取其性质和范围的相关数据。如空中摄影分析、遥感技术、土壤化学研究和摄影测量术等。

7.收集所有相关的建筑材料,如砖、瓦、石头,对于维护真实性及文化遗产价值评估有重要的作用。

8.记录和分析地区的组织形态,包括记录和分析炎帝文化遗产中的庙宇等遗产的建筑结构及其用途,以及赋予遗产价值的历史模式和当前模式。记录中也应包括可及性、基础设施、遗产区内部及附近的交通情况等。

9.在评估时,应避免将小型的独特建筑从其大环境中分离,如单独开发炎帝陵而忽视其周边的整体文化村落。应在相关的历史、社会和经济脉络下定义并界定更大范围的连续保护对象。

10.在其价值综述中应总结其详细的历史研究、过去施行干预的档案记录和现状,描述其不可替代的价值。提高评估的准确性。

11.为维护真实性,应建立适当的数据库作为实施保护项目的基础,一系列数据应包括以下方面:环境信息、土壤信息、地质探测信息、历史信息、所有权相关细节、建筑细节、功能分析、风格分析和描述、结构评估包括其现在的状态、破坏情况、机制等、材料评估包括其特点、衰退情况及其原因、过去的干预情形等。12.记录所有的干预措施。针对炎帝文化遗产项目收集的一切图片、图表、笔记、报告分析和判断以及其他数据都应存档。

13.关于炎帝文化遗产的会议记录和监测记录、以及其他任何已经进行的工作信息都要进行登录存档。

第三篇:甘肃省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科学技术与学术研究课题指南(2012-2013)

附件1:

甘肃省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科学技术与学术研究课题指南

(2012-2013)

一、可移动文物保护领域

馆藏文物保存环境控制技术及设备研究

馆藏壁画病害机理、保护修复关键技术及工艺

干燥漆木器保护修复关键技术与工艺

金属文物修复关键技术与锈蚀处理工艺

纺织类文物修复关键技术与技术工艺

纸质文物修复关键技术与技术工艺

陶瓷类文物修复关键技术与技术工艺

玉石质文物保护修复关键技术与工艺

彩绘陶质文物保护关键技术与工艺

考古发掘现场出土文物抢救性修复保护技术及工艺

文物病害调研及保护技术适用性研究

文物防范生物性侵害研究

文物鉴定相关技术

现代科学技术在文化遗产保护与修复中的应用研究

二、不可移动文物保护领域

土遗址病害、破坏机理、保护与加固关键技术及系统解决方案 壁画病害、破坏机理、保护关键技术及系统解决方案 古建筑保护共性、关键技术与维修加固工艺

木构建筑保护传统工艺调查

古遗址保护共性、关键技术与维修加固工艺

甘肃地区大遗址整体保护、管理与规划研究

干燥环境下古墓葬彩绘、地仗层保护关键技术

重要文化遗产地保护、管理、利用及申报研究

数字化技术在不可移动文物展示和利用中的应用研究

工业遗产、文化线路、文化景观、20世纪遗产调查及保护利用方法

田野文物安全技术防范集成技术与装备

历史文化名城整体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城市发展对不可移动文物影响研究

三、考古领域

考古学理论与方法

考古学文化的研究

古代遗存的考古学调查与研究

现代科技在田野考古调查、勘探与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现代科技在田野考古发掘中的应用研究

现代科技在实验室考古中的应用研究

考古发掘现场文物应急保护技术和方法

甘肃地区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理论与方法

四、博物馆领域

博物馆学理论与方法

博物馆展览内容与形式设计方法研究

现代科技在博物馆陈列展示中的应用研究

博物馆教育研究

数字博物馆应用、建设、运行机制与推广研究

遗址博物馆、社区博物馆、生态博物馆等博物馆建设理论与方法 现代博物馆运行管理与经营模式研究

博物馆免费开放相关工作研究

博物馆公共服务研究

博物馆藏品管理研究

博物馆业务工作规范研究

行业博物馆、民办博物馆在完善我省博物馆体系的作用研究

五、基础性研究

考古与文物保护相关标本库建设研究

文化遗产调查、价值评估理论和方法

文物保护规划理论与方法

文物病害机理研究

文物保护材料作用机理

文物保护传统工艺科学化研究

馆藏文物专题学术研究

重要西北文书文献汇集整理与学术研究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科普教育等的关联研究

历史文化遗产在我省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重要作用研究 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

六、宏观管理及政策研究

文物保护领域技术路线研究

文物、博物馆行业信息化战略与政策

文物、博物馆行业标准化建设研究

文物保护科技成果应用推广机制和政策

博物馆事业发展战略与政策

社会流散文物与文物市场管理和政策

文物执法理论与方法

文物安全监督管理规范与政策

社会力量参与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现状及相关政策研究

第四篇:现代教育技术研究课题指南

“十一五”现代教育技术研究课题指南

根据当前基础教育改革和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落实教育部制定的发展规划和战略部署,促进教师与学生的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推进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和教育现代化的深入发展,积极探索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规律、模式和方法。依据中央电化教育馆《“十一五”全国教育技术研究规划(2006--2010)》和我省实际情况,制订“十一五”现代教育技术研究课题指南。

一、基础教育信息化宏观发展研究

★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

基础教育信息化与教育现代化的研究

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评价研究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发展前景及对策研究

教育信息化与学习型社会的构建与发展研究

二、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应用保障体系的研究

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的资源建设与评价研究

★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研究

“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策略研究

实施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的质量与效益研究

农村信息技术教育的实施环境建设研究

★“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中教师培训的策略研究

三、基础教育信息化区域推进与区域协作研究

★教育信息化的区域推进策略研究

教育信息化发展与区域或学校内涵提升的研究

★国家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实验区的建设与发展研究

不同经济发展条件下基础教育信息化区域推进研究

不同经济发展条件下的区域协作研究

区域优质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共享研究

★东西部地区校际互动发展研究

四、教育技术与课程改革的整合研究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研究

★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

传统教学与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的优势互补研究

★信息技术环境下绩效技术的应用研究

信息技术环境下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

信息技术与校本课程的应用研究

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质量与评价研究

培养中小学生信息素养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信息技术对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

信息技术环境下幼儿活动的研究

社会性软件(如Blog、Wiki等)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研究

信息技术与学生学习的过程性评价研究

信息技术在特殊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信息技术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五、教育资源的开发、建设与应用研究

★面向农村中小学信息化教育资源建设、应用与评价研究

★信息资源建设的标准研究

信息资源建设的评价研究

信息教育资源的管理机制研究

★信息资源建设的新思路和新模式研究

★基于网络环境的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研究

★学科主题学习资源的设计与开发研究

学科专题学习网站建设与应用研究

中小学信息化教育资源建设的人本特征研究

中小学信息化教育资源共享机制研究

★优质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共享案例研究

中小学教育资源优化配置与有效利用的实践研究

教育城域网资源开发建设与共享机制研究

职业技术教育中的网络化教育资源的开发研究

六、提高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

★教师信息素养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

★农村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研究

教师教育技术标准实施研究

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及培训模式研究

★教育技术与教师教育终身学习体系构建研究

网络与教师教育科研能力提高研究

教育技术机构专业人员培训策略研究

基于网络的教师“校本培训”研究

七、信息技术环境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研究

信息技术环境对未成年人行为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利用网络及其资源促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研究

网络环境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培养对策研究

网络环境下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评价与干预策略研究

★网络条件下家校互动对构筑和谐德育环境的应用研究

未成年人信息素养培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青少年网络心理研究

网络环境对未成年人身体成长影响作用研究

★网络环境对未成年人心理素质影响的研究

网络信息对未成年人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作用研究

八、“数字化校园”建设与学校现代化发展研究

“数字化校园”的建设策略与有效利用研究

★“数字化校园”建设模式与效益评价研究

“数字化校园”与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数字化校园”与信息化学习环境研究

“数字化校园”与学校管理现代化研究

九、教育技术领域高新技术研发与应用研究

高新技术发展与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研究

★信息化对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持续发展的策略研究

高新技术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研究

★网络技术在中小学教育领域中的应用研究

网络通讯技术在基础教育领域中的应用研究

★人工智能系统在中小学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新技术成果及产品适应教育教学应用研究

★高新技术产品应用绩效的实证研究

十、中外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的比较研究

★中外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的比较研究

中外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实施的比较研究

★中外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模式的比较研究

国外中小学网络环境下学生学习方式研究

国外中小学网络环境下教师专业培养与发展研究

★国外中小学学习资源建设模式机制研究

说明:

一、本课题指南所列课题内容和课题名称,为导引“十一五”现代教育技术研究课题的方向及专题。建议申报现代教育技术研究课题的单位或人员,在四、五、七、八所列课题范围内选择,要结合自身优势和专业特长,确定切实可行的具体的课题名称,切忌大而空。

二、本指南中带★号的课题,即《江苏省“十一五”现代教育技术研究课题管理办法》中所指的一类课题。

第五篇:文化遗产保护

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不仅有大量的物质文化遗产,而且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遗产是先人创造的沉积与结晶,镌刻着一个民族国家文化生命的密码,蕴涵着民族特有的精神机制、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是维护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权的基本依据。文化遗产是人类活动的信息资料库,是展示人类文明的卷轴。

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在盲目追求经济发展的影响下.中国的文化遗产也遭到了众多的破坏。自然灾害、人为原因等都造成了文化遗产的不完整和残缺,严重影响了其文化价值和影响意义。而一些地方政府单纯为了经济的发展.大肆开发利用文化遗产,却对其不加以保护和维护,造成了众多文化遗产濒临危险,即将失去其拥有的价值和作用,这一切都应当引起政府和社会的关注。而如何采取措施来保护文化遗产也成为政府的一个重要目标,那么对于文化遗产应该采取哪些保护措施呢?

首先.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建立协调有效的保护工作领导机制。针对我国当前在文化遗产保护中出现的问题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将文化遗产保护纳入法律的范围之内,对于破坏或损毁文化遗产的行为,依法进行严厉的制裁措施。各级地方政府应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列入重要工作议程,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整体规划,纳入文化发展纲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法规建设.及时研究制定有关政策措施。要制定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明确保护范围、保护措施和目标。

其次.各级政府要不断加大对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经费投入。通过政策引导等措施,鼓励个人、企业和社会团体对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行资助。要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队伍建设。通过有计划的教育培训,提高现有人员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充分利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人才优势和科研优势,大力培养专门人才,进一步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最后.要在全社会范围内加强对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教育力度,特别是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教育工作.将文化遗产保护教育带进校园和课堂,使其在思想上形成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同时要充分利用民间保护组织的作用,推广文化遗产保护的教育工作,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重视和保护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充分发动全社会各个方面的力量来进行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文化遗产承栽着人类社会的文明,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体现。我国文化遗产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是维护我国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权的基本依据。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不仅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需要,也是国际社会文明对话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全社会都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力量,保护我国共同的文化遗产。

下载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科学和技术研究课题指南五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科学和技术研究课题指南五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保护文化遗产

    保护文化遗产,弘扬名族精神 我们中国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最能体现我们中国博大精深文化。有表演艺术、社会风俗、传统的手工工艺技能等等。而今,又有几个人能表现出中国最纯粹......

    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研究课题管理办法

    附件4: 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研究课题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促进我国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研究的繁荣与发展,加强对研究课题的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

    2009年教育评估科学研究课题指南

    上海市教育评估院 2009年教育评估科学研究课题指南 根据上海市教育2009年工作要点及上海市教育评估院的发展目标,2009年度教育评估科研招标课题坚持立足国情和国际视野,关注我......

    专项研究课题指南

    教学工作委员会2011—2012年度教学改革与教学建设 专项研究课题指南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全国职教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坚持......

    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汇报材料

    界首市历史悠久,民风古朴,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非遗”保护中心按照国家、省市的相关要求,认真贯彻“全面普查、摸清家底、健全机制、规范管......

    浅论中国文化遗产保护

    浅论中国文化遗产保护 奚宇,1110758 自19世纪以来的多场战争和猖獗的文物盗卖行为,已使得人类文化遗产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打击。虽自1972年世界遗产巴黎公约以来,文化遗产的保护......

    保护文化遗产建议书

    保护文化遗产建议书 保护文化遗产建议书1 经过本报组织的“邀你当记者寻访古遗迹游”活动,已经深深爱上西安古遗迹的特邀嘉宾记者于亚男、崔庚年、宋朝环、王建华等人,昨日联......

    文化遗产保护(终稿)

    1城市文化遗产面临的危机:盲目的开发建设割断历史文脉;以单体保护取代整体环境保护;不合理定位改变历史地段环境 “拆毁真文物,制造假古董”盛行;商业化开发造成持久负面影响;“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