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广西 来宾市物流发展规划
广西来宾市物流产业发展总体规划
一、来宾市的目前各方面的优势
来宾市区位优势明显,它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中部地区,是桂中地区的新兴城市,是处于我国东西部经济与产业交汇的轴线地带。总面积1.34万多平方公里,辖4县1市1区,人口245万人。处于西部大开发、“泛珠三角”9+2经济区域、泛北部湾合作区域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等多个经济合作的叠加区域。湘桂铁路、桂海高速公路穿越市区,北距广西工业重镇柳州市60公里,南距广西首府南宁市156公里,是大西南出海通道不可缺少的有机整体,又是广西重点开发的红水河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境内3条国道4条省道贯通四邻,红水河越城而过,500--800吨船舶可直航广州、香港、澳门,具有得天独厚的经济发展优势。
来宾市物产种类多样。盛产大米、蔗糖等农副产品,来宾市矿藏能源丰富,目前已探明各种矿藏20多种,有“广西煤都”之称;境内火电、水电资源十分丰富,除来宾电厂外,尚拥有中国第一个BOT外资项目来宾火电B厂,合山电厂是广西最大的火力发电厂,全市水电火电总装机容量达到400万千瓦,为广西最大的能源基地之
一、国家“西电东送”工程的排头兵。工业初具规模。全市现有工业企业600多家,电力、制糖、冶炼已成支柱产业;造纸、建材、制药、矿产品、农副产品加工等工业有一定规模;一批有资源优势和地方特色的产业相继涌现。八一铁合金厂是全国目前最大的锰铁合金生产基地,来宾冶炼厂铟冶项目每年铟产量占全世界铟产量的1/4;新规划的工业园区,以“高、新、强”为目标,按照功能齐全、科技先进、环境优美的现代工业园区要求设计,目前已全面启动。投资环境良好。建市几年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市政建设进展突飞猛进,全市正在形成交通综合配套、水电供应充足、通信发达、城市功能完善的基础设施新格局,一大批国外、区外大企业纷纷落户来宾市。
发展物流产业的意义。作为一座高标准建设、发展潜力巨大的成长型新城市,现代物流产业体系的规划和建立同样是不可或缺的重大管理节点。在现代产业规划的过程中,将物流服务业的同步规划提升到支持新兴城市所有产业效能发挥的重要支撑点,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物流产业的布局和园区的合理规划,对处于成长期的新型工业化发展中的交通运输组织、信息组织、产业整合、资源整合调整、原材料采购和供应配送、金融配套服务,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价值,对于促进和优化产业发展、全面提升产业经济功能、降低生产和流通成本,更是具有十分重要的协调作用。而完整的物流产业布局和服务,还有助于更大规模、更具效率的投资企业的加入,将使来宾市成为更加具有活力,更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热土,在我国中西南地区产业发展带上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来宾市目前产业规划中物流布局存在的问题
物流业被称作“第三利润源”,是现代企业调节生产、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的推进器。而来宾是一个典型的工业和资源城市,工业增加值比重占GDP的比重高达55%。来宾市的建设和产业布局的调整,是振兴来宾的关键所在。世界工业和商贸经济发展的崭新趋势证明:物流业的发展早已超越单一行业的意义,成为整个经济竞争的一个重要基础条件;同时,物流需求在现代经济条件下正在逐步发生结构性的变化,现代科学技术也为物流业提供新的多样化的服务奠定了基础。
从来宾市目前的物流产业布局来看,并没有对物流产业发展所必须的交通区位、工业传统、资源禀赋、产业分工等科学因素进行整体规划。来宾市四大工业园区内,物流规划几乎是空白,目前有意向的投资企业着眼点以仅仅是停留在传统的汽车运输和仓储两个环节,不仅没有引入现代物流的整体布局理念,针对城市工业、贸易等各优势产业的物流结构服务性配套拿出方案,而且整个思路和定位散乱,规模小,服务功能单一,整体服务能力非常疲弱,离“十大优先发展产业”的核心目标和产业发展要求相距甚远。正因为如此,全市内的物流产业不仅不能对区域经济产生很好的推动作用,而且势必造成布局混乱、各企业各自为政、重复投入、成本无价值增高、物流效能低下的局面,如此后果,必然造成物流产业成为延滞整个整个城市产业发展的短腿,拖延和制约来宾市各项产业战略目标的完成。
政府在物流业的发展中具有关键性的作用。政府工作的目标在于创造有效的市场竞争环境;环境的营造依托于各管理部门的相互协调,这种协调将以对于物流业重要性及发展战略的共识为前提。为此,来宾市现代物流产业的整体规划及各园区物流规划布局必须要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三、来宾市物流产业发展规划的原则
为全面提升来宾市商贸物流发展水平,加快把来宾市建设成为“区域性商贸物流基地”,促进来宾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现就加快发展来宾市商贸物流业提出如下原则和意见:
1、立足国际先进水平
瞄准国际先进水平,打破以往“空、虚 洋、高、大”思维,或某一单位独立担纲的“单极思维”缺陷,由目前广西本土专业的第四方物流公司牵头,组织广西公路、航务和铁路交通、物流、城市规划、经济专家高端团队,同时负责邀请国内相关行业最尖端的物流专家、院校和设计单位,以群英荟萃、博采众长的方式,进行详尽的SWOT分析,集萃各地成功经验,打造出最具升值品牌和最具实操价值的物流整体规划。
2、服务区域,辐射国际 从“区域物流、国内物流、国际物流”三大服务层面出发,实行纵横规划,不仅能够为新区工业、商贸流通产业带提供高端完善的服务,而且能够为服务广西、覆盖中西南和珠三角地区、辐射东盟乃至亚洲地区规划出最便捷通畅的物流服务通道;
3、明晰产业、板块划分、突出功能、合理布局
坚定不移地实现科学发展观,服从服务于来宾市的发展布局,树立“产业聚集、互动多赢、规模发展、良性运作”的全局目标,不断优化产业功能。1)在工业供应链的打造上,贯彻大企业战略与中小企业发展战略同步实施的产业发展战略,依托核心工业进行物流主体定位和合理布局,依托物流信息网络,确保各个结点实现零距离对接,带动上下游产业的同步发展,形成 “产尽其丰、物畅其流”的工业物流供应链效果。
2)在商业流通物流体系中,找准通道定位,充分利用城市新区及周边企业产业密布、高新技术不断引进,公路纵横阡陌,红水河内河港口吞吐能力和湘桂铁路改造新布局的立体资源优势,不断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力争将来宾市物流产业的发展规划,设计成为国内园区经济发展的典范。
3)对土地资源按照功能模块进行优化整合和高效利用,避免闲置浪费。在规划上,必须坚决杜绝“各自为政、恶性竞争、资源浪费、低效运作”的局面在新型园区内出现。
四、来宾市物流产业发展规划的主要任务
物流系统规划需要进行如下的工作:
1、全程物流中心城市系统概念设计;
2、城市核心产业物流需求分析;
3、区域交通条件和物流基础设施规划;
4、物流信息平台规划;
5、现代物流企业整体发展战略研究;
6、物流业发展政策环境研究。
这一规划所需要达到的目的不仅在于确定一般的基础设施建设方案,而且希望通过系统概念设计达成关于未来发展目标模式的共识;通过基础信息平台规划明确政府和企业共同构筑综合物流信息系统过程中的各自职责及相互协调;通过企业整体发展战略研究明确行业管理的目标,通过产业发展政策环境的研究确定硬、软两个环境的发展方向和整个城市未来经济的产业走向。推进传统经营方式向现代流通方式转变。建设城市市场和开拓农村市场相结合,坚持发展商贸流通与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相结合;培育大型商贸物流企业与搞活中小商贸物流企业相结合;促进市场繁荣与加强市场监测调控相结合,提升流通现代化水平和增强区域性聚集辐射能力,统筹内、外贸,着力推动商贸流通工作上台阶、上水平,加速推进全市商贸物流业又好又快发展。
抓好商贸物流重点项目建设。2011年至2015年全力推进三大商贸物流项目建设:1.三个日用品物流配送中心建设,即象州银海物流配送中心、韦丰日用品物流配送中心、武宣比尔日用品物流配送中心;2.十大物流园区建设,即:来宾永和物流园、瑞通良江物流园、瑞通迁江物流园、临港码头物流园、城南工业物流园、忻城红渡物流园、合山马安物流园、象州石龙物流园、象州县城物流园、武宣草鱼塘物流园;3.十大专业批发市场的建设,即来宾市农贸综合批发市场、来宾市桂中农副产品综合批发市场、来宾市粤粮农业资料交易市场、桂中建材五金家居商贸物流城、来宾市煤炭交易市场、来宾市再生资源交易市场、来宾市铝制品交易市场、来宾市汽车交易市场、来宾市农机交易市场、来宾市家具专业市场;4.加快会展场馆建设。在华侨区建设会展场馆,建成功能分区合理,设施齐全,相互有机连接的会展场馆体系,适应现代会展业互动发展的需要。
加快建设和完善农村流通网络。继续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大力推动农村商业连锁经营、电子商务和统一配送,形成以城区配送中心为龙头、乡镇店为骨干、村级店为基础的农村现代市场体系。加强农家店建设。健全农村连锁经营网络,扩大农村连锁经营网络覆盖面;加强对农家店的建设及后续管理,增强农家店自我发展能力,拓展“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网络的功能,推进农村超市发展“一网多用”、“一店多能”,建设集商业、服务、邮政、通信、医药、金融、文化等功能为一体的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加强农村商品统一配送体系建设。完善农村流通基础设施,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支持建设配送中心,重点对来宾韦丰日用品物流配送中心、象州银海日用品物流配送中心、武宣县比尔日用品物流配送中心等三家龙头企业的扶持和监管,提高商品统一配送率。在忻城县、合山市各建有一家日用品物流配送中心。
积极培育商贸流通重点企业。重点培育日用品配送公司和商贸公司,使之成为我市商贸流通领域的龙头企业,协助企业抓好裕达中央城大型商场的招商工作。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做好县城所在地的商业网点布局和物流发展规划,积极引进项目资金,加快完善满足当地群众需求的商贸功能,为当地商贸物流业发展打好基础。
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对商贸物流建设的组织领导,充分发挥市商贸物流指挥部的作用,研究协调商贸物流业发展的有关问题和政策,定期检查督促,按月召开会议汇报总结,组织力量深入企业和项目单位检查,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商贸物流业平稳较快发展。抓好项目的前期工作。按职责分工,组织专人抓项目的前期工作,抽出的人员要把主要精力放在项目工作上,及时与有关部门和企业抓好协调工作。对已明确的项目,要将责任分别落实到个人,一抓到底,定期检查,及时在内部通报项目进度。
搞活中小商贸流通企业。中小流通企业是流通行业的主力军,是吸纳就业的重要渠道和增加税收的重要来源,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支持中小流通企业的发展,及时解决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努力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中小商贸流通企业,重点扶持有特色、有品牌、吸纳就业人员多的商贸流通企业,引导中小商贸流通企业推进组织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和服务创新,全面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增强竞争实力。加快发展和完善中小流通企业信用担保体系。鼓励发展企业互助担保和商业担保业务,为中小流通企业融资提供支持。积极运行典当、融资租赁、信托等金融工具为中小流通企业发展提供金融服务。
推进发展现代物流业。利用来宾市现有的或正在建设工业园区、开发区的优势,加快现代物流体系建设步伐,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重点打造一批区域性大型物流基地。整合物流资源,培育现代物流主体,加快推进与商贸配套的物流配送体系的发展,重点发展第三方物流。推动传统仓储运输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变,做强做大一批现代物流企业。积极鼓励企业采用现代物流技术,引导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的转型,提高社会化物流服务水平,培育业务辐射西南地区和泛珠三角的物流企业。以西江黄金水道建设为契机,积极打造西江经济带产业聚集优势,发展沿江物流产业,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加大商贸物流项目招商引资力度。引进有实力、有影响的物流企业进入我市打造大物流。目前制约商贸物流中心建设的主要因素是资金、技术和人才的缺乏。招商引资是突破瓶颈制约的有效途径。依托来宾市交通区位优势,把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引进战略投资者作为主攻方向,主动出击,全面对接。大力引进新型制造业项目、科技型和生产服务型项目,发展加工贸易,扩大外贸出口。培育龙头企业,引进品牌企业,以此带动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实现商贸物流业的做大做强做优。努力承办和积极参与国家和省级招商活动,积极参与周边协作,增强招商针对性,搞好专项招商。
加强商贸物流人才培养和引进。推动建立企业与院校合作培训办学机制,支持有条件的高等院校提升商贸物流管理(工程)的专业水平,加快培养各层次商贸物流人才。加强商贸物流从业人员的在职培训,提高商贸物流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重视高端和复合型现代商贸物流人才的引进,以人才促进我市商贸物流企业发展。
加快发展连锁经营。围绕品牌、资本运作,通过直营、特许加盟等方式,推动连锁经营向流通领域的更宽范围、更多行业延伸,形成涵盖批发业、零售业、餐饮娱乐业、居民生活服务业、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业等行业的连锁经营网络,逐步确立连锁经营在流通服务业中的主体地位。鼓励连锁经营企业到城市社区、农村建立营销网络。鼓励和扶持优势再生资源回收企业通过连锁经营等方式拓展回收网络,促进旧货流通。
抓好现有商贸物流规划的实施,加强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建立农村消费品和农业生产资料流通体系,支持城市大型流通企业,整合基层供销社网点资源,加快向农村延伸经营网络;鼓励各类批发企业与农村零售企业合作,开展商品配送,发展农村自愿连锁经营。加强农资品牌建设,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资产品行为,创建让农民“放心、称心、省心”的农资品牌,服务农业生产。
增加对商贸物流业的投入。按自治区规定,设立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各级政府要加强对商贸物流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对商贸物流发展带有全局性的示范工程、商贸重大项目和关键工程给予优先扶持。加强对符合国家资金投向的物流项目和商贸物流企业的引导和帮助,做好前期工作。
第二篇:《来宾市物流产业发展规划》的原则
1,高屋建瓴、荟萃精英原则
瞄准国际先进水平,打破以往“空、虚 洋、高、大”思维,或某一单位独立担纲的“单极思维”缺陷,由目前广西本土专业的第四方物流公司----柳州市现代物流管理公司牵头,组织广西公路、航务和铁路交通、物流、城市规划、经济专家高端团队,同时负责邀请国内相关行业最尖端的物流专家、院校和设计单位,以群英荟萃、博采众长的方式,进行详尽的SWOT分析,集萃各地成功经验,打造出最具升值品牌和最具实操价值的物流整体规划。2 ,服务区域,辐射国际原则
从“区域物流、国内物流、国际物流”三大服务层面出发,实行纵横规划,不仅能够为新区工业、商贸流通产业带提供高端完善的服务,而且能够为服务广西、覆盖中西南和珠三角地区、辐射东盟乃至亚洲地区规划出最便捷通畅的物流服务通道。
3明晰产业、板块划分、突出功能、合理布局的原则
坚定不移地实现科学发展观,服从服务于来宾市的发展布局,树立“产业聚集、互动多赢、规模发展、良性运作”的全局目标,不断优化产业功能。
1)、在工业供应链的打造上,贯彻大企业战略与中小企业发展战略同步实施的产业发展战略,依托核心工业进行物流主体定位和合理布局,依托物流信息网络,确保各个结点实现零距离对接,带动上下游产业的同步发展,形成 “产尽其丰、物畅其流”的工业物流供应链效果。
2)、在商业流通物流体系中,找准通道定位,充分利用城市新区及周边企业产业密布、高新技术不断引进,公路纵横阡陌,红水河内河港口吞吐能力和湘桂铁路改造新布局的立体资源优势,不断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力争将来宾市物流产业的发展规划,设计成为国内园区经济发展的典范。
3)、对土地资源按照功能模块进行优化整合和高效利用,避免闲置浪费。在规划上,必须坚决杜绝“各自为政、恶性竞争、资源浪费、低效运作”的局面在新型园区内出现。
4、储运配套、功能齐全原则
在深入挖掘公路、铁路、水路、管道等各种运输手段在新区内的布局和配套规划的同时,以核心工业和商贸服务为龙头,形成规模效应,以“投入最少,效能最高”为产业目标,不断提升运力、储力、配送能力等物流服务的集约能力和设备设施投入的附加价值。同时,大力发展物流金融、物流地产、人才培训以及物流信息化服务水平。
5、柔性调整、全程跟踪原则
注重实施效果。利用本土专业顾问机构----柳州市现代物流管理公司扎根本土、海纳百川的人脉关系和专业水平,发挥其既了解我国物流产业高端发展趋势和最新科技动态,又了解地域经济政策和企业运作情况、直接参与广西、柳州众多物流园区规划项目的经验优势和对新区经济和物流规划熟悉的重叠优势,对项目规划和实施进行全程跟踪,针对区域物流规划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的产业、市场需求和存在问题,随时拿出解决方案,进行柔性调整。
第三篇:来宾市兴宾区十二五种植业发展规划
来宾市兴宾区“十二五”种植业发展规划
一、“十一五”种植业发展回顾
(一)“十一五”计划完成情况
“十一五”期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区种植业发展有了较大的跨跃。种植业结构调整、农业科技创新力度加大,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加快,实现了种植业生产效益的较快增长。
1、粮油种植面积和总产都稳中有升
粮油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基本稳定,如粮食作物种植面积一直维持在99.8—100.6万亩之间,产量由2006年的26.7万吨递增到2009年的28.37万吨。油料作物种植面积保持在7.5—7.9万亩之间,总产由2006年的1.09万吨递增到2009年的1.15万吨。“十一五”规划的前四年,蔬菜、水果生产稳中有升,蔬菜年均产量31.5万吨,水果年均产量10万吨,完成,“十一五”规划的目标任务。
2、种植业结构调整进一步得到优化。
一是突出发展良种良法,稻谷良种覆盖率达到98.66%,玉米良种覆盖率达99.03%;二是经济作物得到长足发展,粮经比重由2006年的37.4:62.6变为2009年的33.7:66.3,种植业结构以粮为主的特征逐步向效益型转化。
3、特色产业稳步推进。
蔬菜产业板块发展形势较好,良塘四季豆生产基地、良江青椒生产基地和城厢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得到稳步发展,四季豆面积由2006年8000亩扩大到2010年20000亩,青椒由2006年的5000亩扩大到2010年的15000万亩,比“十一五”末分别增长150%和200%。
4、优势农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基地化生产格局基本形成。
通过优化布局,优势特色农产品进一步向优势产区集中,全区已经形成了四个特色商品化生产基地,即:良塘四季豆生产基地2万亩;良江、寺山青椒生产基地2.5万亩;城厢、凤凰蔬菜生产基地2万亩;三
五、大湾、陶邓优质谷生产基地 3万亩。
5、科技创新步伐明显加快,生产技术含量显著提升。
“十一五”期间,我区继续加大力度推广良种良法,适宜我区种植的新品种超级稻、玉米正大619、太平阳98、迪卡007、玉美头168等高产优良新品种在我区得到普遍推广,粮油单产水平不断提高,2009年粮油单产分别达到282.1公斤和145.2公斤,分别 比2006的提高13.2公斤和11.5公斤,年均增加3.3公斤和2.87公斤。
(二)“十一五”种植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资价格的过快上涨,增加了农民生产成本,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2、种植业生产正在逐步由过去的粗放型、产量型生产向精细化、效益化生产转变,生产对新科技的要求明显增强。“十一五”以来,我区农民科技意识和市场意识明显增强,但由于农业比
较效益低,农村主要劳动力外出打工人数增多,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素质不高,对新技术接受能力较差,农业新技术推广、普及难度增大,对农业生产的发展造成了一定影响。
3、在桑蚕发展上,受国际市场影响,蚕茧价格波动大,再加上大量劳力外出务工,劳力矛盾突出,桑蚕生产起色不大。
(三)基本经验
1、加强领导,搞好引导与服务,是种植业稳定与发展的前提条件。“十一五”期间,我区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一中心任务,把农业工作放在国民经济的首位。通过落实一系列的优农惠农政策,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通过规划与引导,全面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优化区域布局,建设特色产品基地,,推进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效益;通过搞好服务工作,开展产前、产中、产后全方位服务水平,推进市场农业和发展,使种植业生产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2、增加投入,夯实农业基础,是种植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的根本保障。
“十一五”期间,财政支农资金加大对农业服务体系,测土配方施肥、良种良法技术推广项目的投入,极大的提高了种植业生产水平,通过重点农业技术推广,提高了农业的生产水平,粮食单产和油料单产平均每年保持较好的增长幅度。
3、抓好农业项目申报和实施,加大示范片的示范效应,是快速推进种植业新技术推广的有效途径。
“十一五”期间,我区积极向上申报争取以下农业项目: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项目、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项目、“东桑西移”桑蚕基地建设项目、甘蔗“双高”产业化项目、桑枝栽培食用菌示范项目、沃土工程和“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水稻免耕抛秧技术推广项目、粮油高产创建实施项目等项目,通过项目的实施,建立粮、油、菜、蔗等各种示范基地等50多个。示范片点多面广,技术含量高,通过以点带面,拉动我区农业生产和各种科技的推广,极大的推进农业技术的推广步伐。
回顾“十一五”种植业的发展,成就与困难同在,展望“十二五”,挑战和机遇并存。现在,党中央和国务院对农业和农村工作高度重视,“十二五”种植业发展面临着良好发展机遇。一是国家对农业的扶持力度空前;二是通过“十一五”种植业的发展,我区种植业生产迈上了一个新台阶,特色农业、基地建设都有了较快发展,积累了发展的宝贵经验;三是农业新技术储备丰富,广大农民效益观念深入人心,对农业新技术的认知度和接受程度
有所提高,这些将对“十二五”种植业发展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只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就能够使我区种植业实现新的突破和发展。
三、“十二五”种植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思路及生产目标
(一)指导思想——树立科学发展观,围绕“粮食安全、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目标,认真贯彻落实党和政府对农业的各项优惠政策,增加农业投入,强化农业基础,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科技创新,优化布局,发展特色农业,提高生产效益;完善市场机制,加强产销联接,延长产业链条,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转变工作职能,完善服务体系,提高综合服务能力,为农村经济稳定协调发展,为农村小康社会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发展思路——总的方向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农民增收为目标,运用现代科技成果,大力发展优质高效农业,稳粮、提质、扩桑、增菜,上名新特,实现特色产业多元化,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加强农村基础实施建设,强化农业基础产业,提升农民基本素质,实现生活基本保障,扎扎实实
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三)发展目标——按照“面向市场、依靠科技、强化特色、发挥优势”的思路,“十二五”期间在继续做强做优粮油、糖料蔗、蔬菜等传统优势产业的基础上,重点发展桑蚕、水果、食用菌等新兴优势产业,以打造特色优势产业集群为突破口,形成各具比较优势的农产品产业带。
1、粮食——稳定播种面积100万亩以上,优质稻比例要稳定在75%以上。通过高产优质品种和超级稻以及高效配套栽培措施的大面积推广应用,确保粮食单产年均递增1.5%以上,到2015年,粮食总产达到33万吨以上。
2、蔬菜——稳定种植面积34万亩,年均增长10%,预计产量达到38万吨。重点发展秋冬菜、夏秋反季节蔬菜、城区菜篮子、城效特色无公害蔬菜、外向型创汇蔬菜。
3、桑蚕茧——计划桑园面积10万亩,预计年产鲜茧 1.5 万吨。
4、食用菌——规划期末发展食用菌 250万平方米,食用菌产量达到 2.5 万吨,年均增长20 %,重点发展双孢蘑菇、香菇等大宗食用菌优势品种,适当发展珍稀和药用菌类品种。
5、油料—面积稳定在12万亩,重点抓好花生、芝麻油葵等油料作物生产,加大高产优质品种的推广力度,到“十二五”期末,使我区油料总产达到 2.1万吨左右。
6、水果—发展优质水果5万亩,力争全区水果面积达25万亩以上,(其中柑桔类8万亩、葡萄2万亩、柿子3万亩、桃2万亩、李2万亩、杨梅1万亩、板栗2万亩、其它水果5万亩)。产量达15万吨。
二、重点产业发展战略
(一)高产优质粮食产业
兴宾区是全自治区粮食主产区之一,全区重点发展的高产优质粮食作物主要有水稻和玉米,规划发展则以高产优质的水稻和玉米为主。
1、产业定位——水稻和玉米是我区城乡居民的主要口粮,全区消费群体稳定。近年来,我区水稻和玉米的高产优质品种得到迅速发展,面积逐年扩大。目前优质稻播种面积已占水稻播种面积的75%左右,高产优质玉米种植面积已占玉米种植面积的80%以上。并且水稻和玉米高产栽培技术集成不断提高,良种良法良田相结合,单产水平不断提高。
2、重点项目——继续抓好无公害高产优质稻(玉米)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示范推广高产优质稻(玉米)新品种和高产节本配套栽培技术,提高单产和质量安全水平,降低种粮成本,提高种粮效益。
(二)蔬菜
1、产业定位——近年来,蔬菜产业已逐渐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我区蔬菜生产自然和
社会资源丰富,生产技术集成比较完善,具有较好的蔬菜生产基础。
2、重点项目——(1)建设2个区级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推广优良品种,发展特色产品,按照统一规范的技术规程,搞好专业化技术服务,提高蔬菜产品质量;(2)调整排灌条件较好的3万亩耕地来建立高标准、高质量、高产值常年蔬菜生产基地。种植蔬菜品种以青椒、西红柿、美国甜豌豆、四季豆、食用菌、马铃薯、叶菜类、瓜类等品种为主。
(三)桑蚕
(1)产业定位——我区桑蚕生产区域优势比较明显,种桑投产快,蚕茧上市早、收市迟,亩桑产茧量高,劳动力丰富,成本低,有相当的竞争优势。依靠资源、科技和比较优势,“十二五”把桑蚕产业发展成为继糖料蔗产业之后农民增收的新兴支柱产业。
(2)重点项目——优质桑蚕基地建设,开展技术培训,加强桑蚕产业主推技术示范推广应用,引导生产向产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形成规模效益,整体推进蚕茧质量,增强竞争力。
(四)食用菌
(1)产业定位——我区有适宜食用菌栽培的气候,有丰富的食用菌栽培原料和劳动力资源,发展食用菌产业优势突出,潜力大,效益好,前景广阔。
(2)重点项目——(1)建立食用菌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按照区域代表性、技术先进性、模式指导性、运作可操作性、发展可持续性和为基本要求,建设2—3个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推进标准化生产;加强技术创新,加快食用菌高产优质配套栽培技术的开发工作;组织实施“科技入户工程”,加强技术培训,提高科技人员和农民群众的现代食用菌技术水平。
四、保障措施
(一)积极引进项目,加大农业投入
(1)实施项目带动战略。要勤跑项目,善跑项目,积极争取上级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我区农业。一是要积极向农业部、自治区农业厅、财政厅、科技厅争取项目,一是加大项目争取力度,加强农业重点项目申报、争取和衔接工作。二是加强在建项目管理,严格督办,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建设任务,确保项目争得来、放得下、建得好、收效高,真正能促进农民增收。
(2)积极抓好招商引资工作。
加强农业招商引资工作,提高农产品加工能力,是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有效途径,也是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任务,更是开辟农民就业增收新途径、新领域的重要举措。“十二五”期间,要通过各种形式的招商活动,增加对农业的投放,改善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条件和环境,全面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和农产品竞争力。
(二)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提高种植业科技含量。
首先要抓好高产优质水稻和玉米、精细蔬菜、薯类等新品种的引进与推广,使大宗农产品的良种覆盖率达到85%以上;其次,要加快优质高产生产技术的推广,重点推广配方施肥、模式栽培、机械作业、病虫害统防统治等综合技术,努力提高优势作物的单产和效益;第三,抓好农民科技培训,提高技术入户率和实用技术覆盖率,逐步提高科技在种植业中的贡献率。
(三)构建农资市场监管机制
加强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和市场管理,加大关键农时季节农资打假力度,以种子、农药、肥料为重点,重点抓好区、乡农资市场整顿治理,严厉打击非法制售假冒伪劣农资等坑农害农行为。深入开展农药残留专项治理,坚决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
(四)强化三大体系建设,切实为农服务农技推广体系:深化农技推广模式改革,稳定乡镇农技队伍,转变服务方式,创新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积极发挥农业科技示范场、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农业科技推广中的作用。改革用人制度,放活农业科技人员,到农村、企业、村场承包,为农业科技人员投身第一线服务“三农”营造环境。
农业信息体系:建立和完善信息网络,进一步拓宽信息渠道,加强信息预测和分析,力争在较短时间内,建成上联农业厅、区委、区政府、推广机构、龙头企业和专业大户,下联各主要乡镇农技站、的广域网络系统。基本形成队伍健全、手段先进、制度规范的集信息采集、分析、预测、发布于一体的农业信息体系,解决农业生产信息闭塞问题,为引导农产品产销、调整农业结构提供政策、市场、价格、新品种、新技术等服务。
农业行政执法体系: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农业法制和综合执法机构,选配一批政治素质好、法律意识强、业务水平高、工作作风实、敢于碰硬的人员进入执法队伍,认真贯彻农业法律、法规和规章,加大农村土地承包纠纷的调处和假冒伪劣种子、种苗、农药、肥料等坑农害农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快依法治农的步伐。
第四篇:物流专业发展规划
物流管理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
一、物流管理专业的现状及面临的挑战
我系长期以来在市场营销、工商企业管理等专业开设了相关课程及专业方向,并于2005年获得批准设立物流管理专业,从2005年秋季开始招生。目前,物流管理专业已经有6年的时间了。物流管理专业的目标和宗旨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经济、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掌握现代物流管理理论与技术,熟悉国内外生产、流通活动中的物流业务,能在国家省市各级经济管理部门以及外贸公司、工商企业、物流企业中从事物流和相关的运输、仓储、物流管理等工作,或在相关部门从事教学科研等工作的中、高级专门人才。
物流管理专业现有专任教师8人。副教授1人,讲师2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3人;教师中30岁以上4人,其余年龄都在30岁以下。主讲教师90%具有教师资格证书,上课率100%,年均教学工作量300学时以上。
物流管理专业教学计划中规定开设的主干专业课程有:现代物流、供应链管理、物流信息系统、物流管理、库存管理、电子商务与物流、物流案例等。教材均选用国内外最新权威教科书,注重紧跟国际物流管理发展前沿。
2、物流管理专业面临的挑战
面对我国物流业日新月异、突飞猛进的发展,物流管理专业面临着众多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市场对物流人才需求的变化对物流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和模式形成了挑战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后经济的快速发展,物流业的发展已经成为衡量我国现代化程度和经济发展效率的重要标志。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国内物流业迫切需要与国际接轨,现代物流人才的匮乏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物流业发展的瓶颈。
根据物流行业的发展趋势,高校既要培养企业物流人才,如满足生产企业物流、零售行业物流的采购、管理和作业人才;又要培养物流企业人才,如适应第三方物流、国际物流、快递物流等业务的管理人才。
从企业用人的信息反馈中,也暴露出我国物流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着浓重的传统物流特色,难以适应现代物流业跨越式发展的要求,缺乏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缺乏现代物流所需要的专业性、技能性人才。同样,物流教育的师资、教材、案例、实验设施的缺乏,也是制约物流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关键问题。
(2)物流管理教育资源和教育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在我校申报并获准设立物流管理专业的2005年,唯有“先谋而后动”——制定专业发展规划,在对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分析把握中,寻求动态的最佳匹配和专业的持续竞争力。
3、物流管理专业自身存在的问题
作为新兴专业,我校物流管理专业三年来发展迅速,规范化程度不断提高,影响力逐步扩大;但与示范专业和重点专业相比,物流管理专业还存在一些急待解决的问题。
(1)专业定位缺乏特色和创新性
受限于当时的时代背景,原有的专业定位比较模糊和普通,与其他高校定位雷同化,缺少专业服务市场区域和影响力定位。在人才培养规格与培养模式上也没有一个清晰的发展思路。
(2)师资队伍总量不足,质量不高
师资力量不强,在全国和地区有较大影响力的专家、学者不多;高学历、高职称教师比例不高;教师年龄结构和学缘结构不尽合理;高水平的学术梯队尚未形成。
(3)学术水平较低,服务社会能力不强
承担和参与的各级课题较少,年人均发表专业论文数不到1篇,且分布不均匀。物流管理专业为相关政府部门和企业的决策提供咨询服务的作用还没有得到发挥。
(4)课程和教材建设才刚刚起步
虽有数门专业主干课程在本专业、全院乃至全校讲授,反响较好;但本专业还没有优秀课程,而且还有部分专业新开课程的效果有待未来两年教学实践的检验。课程讲授方式比较单一,多媒体教学等现代教育手段尚需进一步提高。教改课题还未获得立项。还没有出版自编或自译的专业教材。
(5)实践教学滞后于专业发展的要求
物流管理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除专门的实验课程外,还有许多专业课程离开了实验和实习就无法达到教学计划规定的效果。但我校综合物流实验室建设仍处在论证、申请和等待审批阶段。固定的实习基地尚未建立。
以上问题在专业发展规划中必须认真考虑和应对。
二、物流管理专业发展定位
1、市场影响力定位
立足广东创先进;辐射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面向全国,大力提高影响力和知名度。
2、特色定位
整合协调市场营销、电子商务、贸易经济等专业的优势资源,突出本专业的交叉性和复合性;专业特色发展方向为轻工业物流与合作物流、中等城市及县域物流、采购与供应链管理、物流行业分析及战略规划等。
三、物流管理专业发展的具体目标和措施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师资结构达到重点专业的水平
(1)建立合理的教师流动机制,通过多种多样的方式和渠道,引进一批优秀的物流管理专业高学历高职称的中青年骨干教师;聘请专家作为本专业兼职教授,定期举行学术讲座。
(2)大力支持教师的进修和深造。未来本专业力争每位教师进修、实践、访问研究半年到一年。
到2013,力争本专业在教师数量、学历结构、学位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等方面达到重点专业的水平。教师总数达到14人左右,师生比例合适;教授、副教授5~6人;具有硕士学位比例≥80%,院级以上重点培养教师2~3人。
2、大力改善教学条件,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培养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1)建立和完善现代物流实验室,建立固定校外实习基地5~10个。基本满足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实验教学的需要;满足教学要求的实验开出率达80%,综合性实验开出数占总实验数的比率≥20%,实验
室对学生的开放率≥20%。
(2)积极开展多媒体教学,使教学集视、听等众多知觉于一体,努力探索活泼、生动、有效的教学方法,到目前,本专业90%的课程实行多媒体教学。
3、积极推进课程建设与教材建设
在授课实行师生双向选择的竞争机制的同时,稳定教师与课程的长期战略定位,实行老教授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制度,鼓励青年教师脱颖而出,着力培养和保持名优课程。到2013年力争拥有校级精品课程或优秀课程1~2门;编著或译著公开出版教材3部;专业必修课程选用省部级或面向21世纪教材比例≥70%。
4、提高教师的学术研究水平,教研与科研成果产出率大幅提高 培养和形成稳定的科研学术团队,凝练出本专业的特色学术研究方向,初步设定为轻工业产品物流与合作物流、中等城市及县域物流、采购与供应链管理、物流行业分析及战略规划等。积极探索科研与实践相结合的模式,鼓励教师深入企业、政府部门从事实践调研,形成产、学有机结合的机制。坚持服务社会的宗旨,以提升团队科研能力和影响力为目标,积极承揽和参与各级各类研究课题和咨询项目。广泛开展合作与交流,每年至少请1名校外本专业著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学或进行学术合作,每年至少派1~2名骨干教师参加有影响力的学术会议。
5、完善专业基础设施建设,使专业发展逐步进入规范化的轨道 制定和完善物流管理专业的规章制度、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提倡教学研究资源和成果共享。建立和完善规范的物流管理专业档案库、图书资料库、数据库;到2013年,专业藏书将达到500册以上,建成网上运行的多媒体资源库(软件库、素材库、案例库、课件库等)。
以上内容为近期(2—3年)规划,在学院统一领导下组织实施。
管理系
二011年九月十五
第五篇:2015广西来宾市供销合作社招聘编外人员2人公告
广西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2015广西来宾市供销合作社招聘编外人员2人公告
根据工作需要,本单位拟向社会公开招聘2名编外工作人员。具体招聘事项如下:
一、资格条件
(一)男女不限,年龄在30周岁以下,身体健康,政治思想品德良好,无违法违纪等不良记录;(二)招聘文秘工作人员1名。要求中文。文秘专业毕业,全日制本科学历,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口语表达和写作能力,熟悉电脑应用,有办公室工作经验者优先考虑。
(三)招聘电子商务工作人员1名,要求电子商务专业毕业,全日制本科学历,熟悉网店运作,负责网上商城,网店的策划、运营、统筹。有网店运营经验者,学历可放宽到大专。
二、工资和福利待遇 月薪1600+社会保险。
三、报名时间和报名方式
(一)报名时间:2015年7月1日—7月30日。
公考咨询交流、公考资讯早知道、公考资料获取,尽在中公网
广西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二)报名方式:通过网上报名或实地报名。
1、网上报名:填报《来宾市供销合作社招聘工作人员报名登记表》,并将相关证件扫描件发到邮箱:lbcooprsk@126.com。
2、实地报名:填报《来宾市供销合作社招聘工作人员报名登记表》,并携带学历证、身份证等相关证件(原件和复印件)到来宾市人民路1号市行政中心市供销社402室进行报名。
联 系 人:韦华芳 联系电话:0772-5322902
四、资格审查和面试
本单位将根据聘用资格条件,对所有报名材料进行预审后选定入围面试人员,并通过电话通知入围面试人员。不入围面试者,不再另行通知。原标题:来宾市供销合作社招聘编外工作人员启事
更多广西事业单位考试信息请访问广西人事考试网
公考咨询交流、公考资讯早知道、公考资料获取,尽在中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