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教育厅 安徽省发展改革委 关于印发安徽省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实施意见的通知1

时间:2019-05-14 10:24: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安徽省教育厅 安徽省发展改革委 关于印发安徽省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实施意见的通知1》,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安徽省教育厅 安徽省发展改革委 关于印发安徽省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实施意见的通知1》。

第一篇:安徽省教育厅 安徽省发展改革委 关于印发安徽省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实施意见的通知1

安徽省教育厅 安徽省发展改革委 关于印发安徽省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实施意见的通知

教办〔2007〕14号

(2007年10月29日)

有关市、县(区)教育局、发展改革委: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关于印发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总体方案的通知》(发改社会[2007]833号)、《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编报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建设规划的通知》(教财函[2007]28号)和《教育部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实施意见》(教财厅[2007]7号)精神,为保证我省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顺利实施,省教育厅和省发展改革委联合制定了《安徽省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实施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安徽省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实施意见

为进一步加强农村义务教育,改善农村初中办学条件,缩小城乡、区域教育发展差距,推动公共教育协调发展,促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经国务院批准,“十一五”时期,国家发展改革委和教育部联合组织实施“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关于印发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总体方案的通知》(发改社会[2007]833号)、《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编报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建设规划的通知》(教财函[2007]28号)和《教育部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实施意见》(教财厅[2007]7号)精神,为保证我省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以下简称“工程”)顺利实施,现提出我省实施意见:

一、工程规划目标和主要任务

(一)从2007年起,用4年左右的时间,推动和重点支持我省比照“西部大开发政策范围县(市、区)”所确定的27个项目县(市、区)407所独立设置的农村普通初中和初中生较多的九年一贯制学校,新建或改造学生宿舍、食堂、厕所、锅炉(开水)房、浴室、卫生室和体育场地,使项目学校寄宿学生生活设施达到或接近《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基本消除“大通铺”和在校外租房现象,提高农村初中巩固率和寄宿率,提高学生生活质量和身体素质。

(二)至2010年,27个项目县(市、区)在校生生均生活服务用房面积由2006年的1.39平方米增加到2.40平方米,寄宿学生由30.63万人增加到56.03万人,寄宿率由25.9%提高到47.8%,基本达到国家标准;407个项目学校在校生生均生活服务用房面积由2006年的1.84平方米增加到3.04平方米(其中寄宿生生均宿舍面积达到2.80平方米,生均食堂面积达到1.16平方米),寄宿学生由15.43万人增加到32.28万人,寄宿率由31.1%提高到55.5%,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二、工程建设规模和投资计划

(三)国家发展改革委和教育部依据国务院有关部门明确的相关政策和数据,确定我省27个初中校舍改造工程项目县(市、区)分别是长丰县、怀远县、枞阳县、潜山县、太湖县、宿松县、望江县、定远县、临泉县、太和县、颍上县、界首市、砀山县、萧县、灵璧县、泗县、无为县、裕安区、寿县、霍邱县、舒城县、金寨县、霍山县、涡阳县、石台县、郎溪县、泾县。国家发展改革委和教育部根据各项目县(市、区)现有农村初中学校数、2010年预计在校生数、现有学生宿舍、食堂和厕所面积缺额数、农村中小学建设标准、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等情况,分配我省中央专项资金共计60,000万元。

(四)省教育厅和省发展改革委依照国家确定的专项资金分配原则,采用因素分析法确定各项目县(市、区)资金额度。各项目县(市、区)共遴选407所项目学校并逐级审核上报至国家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国家初中工程办”)。

经国家初中工程办批复确认,我省初中校舍改造工程27个项目县407所项目学校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投入60,000万元。其中用于土建部分资金56,748.6万元(占中央专项投资总额的94.58%),配套设施购置资金3,251.4万元(占中央专项投资总额的5.42%)。规划建设面积1,001,479平方米。

土建部分主要包含:规划建设学生宿舍427,912平方米,投入资金29,381.7万元;规划建设学生食堂283,741平方米,投入资金20,764.2万元;规划建设学生厕所52,145平方米,投入资金3,697.4万元;规划建设锅炉房(开水房)6,159平方米,投入资金454.6万元;规划建设浴室5,252平方米,投入资金366.0万元;规划建设卫生室2,569平方米,投入资金196.5万元;规划建设体育场地折合223,701平方米,投入资金1,537.2万元;饮水等配套设施建设投入资金351.0万元。

配套设施主要包含:购置学生用床、炊具等生活设施2,426.5万元;购置体卫器材等配套设备824.9万元。

2007年计划建设项目学校43所,用于土建部分5,681.8万,配套设施298.2万元,共计中央专项资金投入5,980.0万元。2008年计划建设项目学校137所,用于土建部分20,127.7万元,配套设施1,176.9万元,共计中央专项资金投入21,304.6万元。2009年和2010年,按照我省工程总体建设规划和国家初中工程办批复确认的年度投资计划进行项目学校和资金安排。

三、工程的组织实施与管理

(五)我省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在省政府领导下,由省教育厅和省发展改革委共同实施,负责研究制订工程建设规划,确定工程建设标准,制定工程资金使用、工程进度、质量监督、评估验收等方面的制度并进行监督检查。

各市要成立相应的机构,配备精干人员,建立相应的制度,加强对工程的领导,确保工程顺利实施。有关市应结合本市实际,指导、审核各项目县(市、区)上报的工程建设规划和项目文本;汇总审核本市各项目县(市、区)工程建设规划;监督工程专项资金拨付,检查、督促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定期向上级报告工程实施情况。

各项目县(市、区)全面负责工程项目学校建设任务的实施和管理。在“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工程”等专项工程的基础上,制定本地区“工程”建设规划;按基本建设管理程序,组织项目学校前期论证、勘探设计、招(投)标、建筑项目施工、质量监督检查、竣工验收、办理基建财务决算等;按有关规定减免工程建设收费;按审核确定的建设规划管理专项资金,保证专款专用并按工程进度及时拨付;检查督促工程进度;负责解决项目学校配套设施建设;对工程质量负主要责任;定期向上级报告工程进展情况;保证项目学校正常运转所需经费,加强对项目学校的管理。

(六)有关市和各项目县(市、区)应认真维护初中工程建设规划的严肃性,将工程项目学校建设列入本地基本建设计划管理;要依据审核确定的建设规划和批准下达的年度计划实施工程;要按照批准的初步设计内容及总概算进行施工图设计,防止随意变更项目学校、建设内容和大幅度增减建设规模的现象发生。对因不可预见因素导致确需调整工程建设规划和年度计划的,必须经县级教育和发展改革部门提出申请,经省教育厅和省发展改革委同意后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和教育部审核批准。

各项目县(市、区)应督促和帮助项目学校提前做好规划项目的地质勘查、初步设计和概算审查等前期工作。建设规模较大的项目,应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按规定程序报批;建设规模较小的项目,也要有明确的建设方案。要主动协调当地规划、建设、国土、环保等相关部门,积极支持项目学校建设,及时审批工程建设项目。应防止因前期准备工作迟缓和不到位而造成工程资金拨付后仍不能及时开工的现象。各地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快工程进度,保证在有效施工期内完成项目建设任务。

工程实行简报制度、倒排工期制、进度月报制、问责制、监督检查制、项目公示制、监督举报制和宣传制度。省教育厅在安徽教育网上开辟“教育项目管理-初中工程”栏目并开发和使用“安徽省初中校舍改造工程管理系统”,有关市和各项目县(市、区)应经常上网浏览与工程有关的信息并及时填报项目实施信息与数据。要充分运用各种媒体宣传报道工程实施情况,主动接受社会监督,积极争取社会支持,努力将工程建成“阳光工程”。

省教育厅和省发展改革委每年将对工程的实施过程进行工作检查;有关市和各项目县(市、区)在将工程项目管理责任落实到人的同时,应将监督责任落实到人。省教育项目管理中心将会同省发展改革委“项目稽查办”等部门加强对工程项目的监督检查。

(七)有关市和各项目县(市、区)应加强工程专项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应争取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延续对“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等农村义务教育工程的有关优惠政策,继续减免“工程”建设相关收费,降低“工程”成本。

工程专项资金主要用于项目学校的学生宿舍、食堂、厕所等生活用房、配套设施建设和必要的体育场地建设以及床具、炊具等生活设备购置,土建资金支出不得低于总投资的80%。用于土建工程支出的资金集中在县级管理;用于非土建部分的资金集中在省级管理。

各项目县(市、区)必须设立“工程”资金专户,对专项资金实行专账核算、集中支付、封闭运行,严禁克扣、截留、挤占、挪用工程专款。

工程实行按进度拨款制度、预决算制度、资金专项审计制度、专项资金管理责任追究制度。对竣工项目,要及时进行专项审计并及时办理交付使用手续。工程实施完毕后,若有结余资金,各项目县要继续在工程资金专户内统一管理并优先用于工程项目学校建设。

(八)有关市和各项目县(市、区)在实施工程建设的同时,应充分估计到工程实施后寄宿学生增加、免费发放教科书和补助贫困寄宿生生活费等需求随之增加的情况,适时研究和调整当地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的相关政策措施。

各项目学校不得因住宿条件改善而借机提高寄宿生住宿费收费标准。要通过落实补助贫困寄宿生资金,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不因生活费问题而辍学。

有关市和各项目县(市、区)应充分利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等措施,合理解决项目, , 学校在项目运行过程中所需要的师资和后勤管理服务人员配置问题。在项目建设和项目运行过程中,要牢固树立学生安全第一的观念,建立健全学校安全管理制度,保障师生安全和正常学习生活秩序。要加强对项目管理人员和相关教师、后勤管理与服务人员的培训,努力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和项目运行效益,积极推进基础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实施。

实施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是加强农村义务教育的重要举措,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目标明确,责任重大,意义深远。我们应当高度重视,精心部署,科学规划,狠抓落实,确保实现“工程”规划目标。

第二篇:安徽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安徽省中小学生学籍信息化管理办法的通知

安徽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安徽省中小学生学籍信息化管理办法的通知

皖教基〔2013〕20号

各市、县(区)教育局:

为加强中小学生学籍信息化管理,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的通知》(教基一〔2013〕7号)要求,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省教育厅对《安徽省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网络化系统管理办法(试行)》(皖教基〔2012〕1号)进行了修订,现印发给你们,并提出如下要求,请一并贯彻执行。

一、要提高对中小学学籍信息化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中小学学籍信息化管理是基础教育管理的重要内容,是提升学籍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建立完善的中小学学籍信息系统,并在基础教育管理中共享,能够为基础教育管理和科学决策提供及时、全面和准确的数据,对于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提升教育管理的科学水平具有重要作用。中小学和市、县教育行政部门要在全面总结既往工作的基础上,认真贯彻有关规范要求,坚持不懈地做好工作,确保学籍信息化系统建设各项任务全面完成。

二、要加强培训和宣传工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组织专项培训,使中小学校长和学籍管理人员全面准确掌握中小学生学籍信息化管理办法的各项要求,保证学籍管理要求在实际工作中得到全面落实,保证学籍管理系统运行顺畅,学籍信息准确完整,学籍管理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通过致家长的一封信、召开家长会、新闻媒体宣传等方式,让家长和社会了解学籍信息化管理的有关政策规定,使学生家长在学籍信息登记,学生转学、休学等环节主动配合学校做好学生学籍信息的录入和变更工作。

三、要稳定学籍管理员队伍,落实学籍系统运行保障条件。中小学要配备综合素质高、工作认真负责的人员担任学籍管理员,对学籍管理员的工作量要予以认定体现,保证学籍管理员队伍基本稳定。中小学和市、县教育行政部门要保证必要的办公用房,硬件设备和网络条件,确保学籍系统能正常运行。根据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关于在全省统一实施中小学籍网络化管理的通知》(皖教秘基〔2011〕104号)要求,中小学学籍信息化管理所需经费在学校公用经费中列支。中小学学籍信息化管理维护费用以当年10月份学籍统计数据为依据,按照每生每年0.5元的标准,由各市、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在11月底前从学校公用经费中统一支付;2012、2013费用支付,以2013年10月份学籍统计数据为依据,在2014年3月底前支付;所需费用不得向学生收取。

四、要落实各项管理制度,逐步扩展学籍数据的运用范围。中小学校和市、县教育行政部门要认真按照《安徽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电子学籍管理工作的通知》(皖教秘基〔2013〕52号)要求,落实好学籍审核制度、学籍管理责任制度、学籍核查制度、学籍管理考核制度和学籍管理安全制度,确保学籍数据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和真实性,发挥学籍信息在基础教育管理中的作用。

各地落实有关情况,请及时报送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

安徽省教育厅 2013年12月3日(此件主动公开)

安徽省中小学生学籍信息化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中小学学籍管理,提高基础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小学学生学籍信息化管理基本信息规范〉的通知》(教基厅〔2007〕10号)和《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的通知》(教基一〔2013〕7号),省教育厅、财政厅《关于在全省统一实施中小学学生学籍信息化管理工作的通知》(教基〔2009〕5号)和《关于在全省统一实施中小学学籍网络化管理的通知》(皖教秘基〔2011〕104号),以及学籍管理其他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省所有由政府、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其他社会组织及公民个人依法举办的小学、初中、普通高中、特殊教育学校(以下简称学校)等不同类型学校学生的学籍管理。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中小学生学籍信息,包括学籍主管单位、学校、班级以及学生个人信息。

第四条 我省中小学学生学籍信息化管理实行分级负责、省级统筹、属地管理、学校实施的管理体制。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全省中小学学生学籍信息化管理工作,制定学籍信息化管理政策规定,指导、监督、检查全省中小学学籍信息化管理工作。

市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指导、督促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学籍信息化管理规定,应用电子学籍系统进行相应管理,指导、督促、检查其直管学校的学籍信息化管理工作。

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具体负责直管学校的学籍信息化管理工作;应用电子学籍系统进行相应管理,指导、督促、检查学校的学籍信息化管理工作。

学校负责应用电子学籍系统开展学籍信息化日常管理工作,采集、录入、上报、维护学籍信息,确保信息真实、准确、完整。第五条 本省中小学学生学籍信息化管理采用自建管理系统,并与全国中小学学籍系统对接。

第二章 学籍信息

第六条 学籍主管单位为学校所属的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籍主管单位信息和学校信息由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提供,由省级管理员在学籍信息网络化系统中初始创建学校时设定,同时提供系统使用账号。

第七条 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学生学籍由学区中心校统一管理,在学籍信息管理系统中通过学校信息维护功能进行分校添加和维护。

第八条 学籍主管单位信息包括单位代码、单位名称、所在地行政区划码、单位地址、所在地区类别、所在地经济属性、所在地民族属性、联系电话等信息。

第九条 学校信息包括学校标识码、学校名称、学校编码、主管单位、联系电话、学校办别、驻地城乡类型、学校类别、学制等信息。

第十条 班级信息包括班级名称、班主任姓名、建班年月、学制、班级类型、荣誉称号等信息。第十一条 学生信息包括学生家庭、简历、变动、考试、评价、奖励、处分等信息。

第三章 入学和毕业

第十二条 新生入学时,学校要组织采集并在安徽省中小学学籍管理系统中录入新生信息。义务教育一年级学生,录入学生基本信息后,由系统自动分配学籍号和地区学号;义务教育七年级和高中一年级学生沿用义务教育六年级和九年级时的学籍号,地区学号由系统自动重新分配。新生通过系统的人像采集或者照片导入功能采集照片信息,各学段初始年级学生都必须采集学生入学当年的照片信息。

第十三条 学籍号以居民身份证号码为基础生成,一人一籍一号。学生居民身份证号码为学生在学籍系统中的唯一标识号,对于暂无身份证号码的学生,以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的身份证号码为标识号,填写上报学籍。

第十四条 禁止为学前教育阶段幼儿在本管理系统中建立学籍,禁止使用虚假材料建立学籍,已经取得学籍的学生不得重报学籍。

第十五条

学校在每年秋季开学后组织新生信息采集录入,并通过学籍信息网络化系统的新生预审核功能,提交给学籍主管单位审核。学籍主管单位在收到学校提交的学生信息后,及时完成新生信息审核。新生的信息采集录入、审核工作需在每年的9月30日前完成。学籍主管单位完成对新生学籍的审核后,新生正式注册入籍。

第十六条 市、县(区)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应按照学校办学规模和有关规定控制班级数和班额,禁止在学籍管理系统中以虚拟班级为学生建立学籍。

第十七条 学校要及时对学生的简历、成绩、评价、奖励、处分等信息进行录入和维护。此类信息由学校自行通过系统的信息维护或者Excel导入功能进行操作,不需报学籍主管单位审核。

第十八条 学校在学年结束后,开始对毕业班学生进行毕业操作,登记毕业班学生的毕(结)业等信息。义务教育阶段由学校进行毕业信息的维护,通过系统的义务教育完成学业管理或者毕业生信息Excel导入功能进行毕业生信息的维护,完成毕业。高中教育阶段的学校通过系统的“高中毕业管理”功能进行毕业生信息的维护,然后提交学籍主管单位审批,待学籍主管单位审批后,方可完成高三学生的毕业。学校须在每年的7月31日前完成毕业操作。每年的8月1日为系统学年升级的时间,全省统一进行系统的学年学期变更,从上学年的下学期升级到新学年的上学期,所有在校生的年级自动升一级。

第四章 变动和审批

第十九条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要严格执行安徽省中小学学籍管理的有关规定,认真、规范办理学生的学籍变动手续。学籍变动与审批均要通过安徽省中小学学籍管理系统进行,仅有纸质材料一律不得受理。逐步推行使用学籍管理专用电子章。

第二十条 学生因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工作调动,户籍及家庭住址变动或其他正当理由需转学的,必须通过学籍管理系统进行转学流程操作。特教学校学生转入普通学校随班就读,或普通学校随班就读残疾学生转入特教学校就读的,可不办理转学手续。

第二十一条 省内转学,由学生本人或其法定监护人持转学有效证明材料向流入地学校提交转学申请,流入地学校审核同意后,通过学籍管理系统录入转学申请提交流入地学校的学籍主管部门审批。流入地学校的学籍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通过学籍管理系统及时提交流出地学校的学籍主管部门进行审核确认,流出地学校的学籍主管部门与流出地学校进行核对后,通过学籍管理系统审批并反馈意见。审批通过,学籍转到流入地学校,流入地学校接收入学,流出地学校不得保留学籍。

第二十二条 跨省转学,转入的学生,需在系统中使用跨省转入功能,通过学生学籍号调取学生外省学籍信息进行转入操作,审批通过后完成转入操作。转出的学生,须由外省转入校办理转学手续,转出地在收到学生转学申请后,予以审批确认。

第二十三条 跨境转学,转入的学生,应接续原来的学籍档案,对从未在境内建立过电子学籍的,应到学校的学籍主管单位补办学籍。转出的学生,需在系统中使用跨境转出功能,要详细注明变动去向、变动时间、变动原因,提交学校的学籍主管单位审批。

第二十四条 转入学校和其学籍主管部门、转出学校和其学籍主管部门应当分别在20个工作日内完成学生转学电子学籍审批,超出时限,系统默认审批同意。

第二十五条 在办理转学手续的过程中,各地学籍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城市本地户籍学生择校转学和高中学生利用虚假材料达到同城借读目的情况的监管。凡属本市区户籍学生转学择校的,以及利用虚假材料从外市区转入本市高中借读的,一律不得办理转学手续。学生转学一般应在学期开学后或结束前1个月内进行,学期期中确有正当理由需要转学的,应予妥善解决。

第二十六条 学生在就读期间,发生休学、复学等变动时,学校要及时在学籍信息网络系统中提交变动审批。

第二十七条 学生辍学的,学校要及时在学籍信息网络系统中提交记录,教育主管部门需在15个工作日内完成对变动信息的审核工作。

学校应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辍学情况依法及时书面上报当地乡镇人民政府、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在义务教育阶段年限内为其保留学籍,并利用电子学籍系统进行分类管理。

义务教育阶段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辍学的,就读学校的学籍主管部门应于每学期末将辍学学生汇总转交其户籍所在地县级教育行政部门。

第五章 管理和安全

第二十八条 系统用户分为教育厅用户,市、县(区)教育行政部门用户和学校用户三类。教育厅用户具有对全省学生电子学籍信息的查询、统计等功能。市、县(区)教育行政部门用户具有对辖区内所有学校学生电子学籍信息的数据维护、查询和统计等功能,学校用户具有对本校学生电子学籍信息的数据录入、维护、查询和统计等功能。

第二十九条 学生学籍信息经系统上报后,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身份证号、照片等关键信息不允许修改。如有信息需要更正,学校应提交变更申请,由学籍主管单位进行审批。

第三十条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要做好学籍信息保密工作。学籍管理员要保管好登陆的用户名和密码,密码必须保证一定的复杂度,并定期修改。

第三十一条 学籍信息由学校组织录入,经学校校长(学区负责人)审签上报。各市、县(区)教育行政部门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负责本辖区学校报送的学籍信息的审核审批,并提交本级教育部门负责人审签。各学校校长(学区负责人)和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负责人审签学籍信息,必须同时签署诚信承诺书一并报送上一级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要分别将本校、本地在籍学生名单分班级在本校或本地以适当方式予以公示。省级和设区的市级教育主管部门通过对各地上报学籍信息和录入审批程序抽验等方式,督促各地和学校规范学籍信息化管理,不断提高学籍信息质量,检查结果以适当方式公布。学校和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要遵守学籍管理规定,恪守职责,严格把关,确保学籍管理工作程序规范、信息全面、准确、真实。第三十二条 中小学学籍管理是中小学管理的重要基础,是一项严肃而细致的工作,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必须在人力、物力、财力上予以必要的保障,确定责任心强、业务熟悉的人员专门管理,并建立相应的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上级教育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整改和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将依法依规追究相关学校、教育行政部门和主管人员的责任。

(一)未按规定对学生学籍进行及时录入、变动和上报的;

(二)填写、上报学籍数据和相关信息弄虚作假的;

(三)伪造、改动学籍数据的;

(四)不能及时为学生办理入学、转学、休学、复学、升学、毕业等项手续的;

(五)有意刁难学生转学,使得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延误或不能及时入学的;

(六)泄露或非法使用学生学籍信息的;

(七)违反学籍管理的有关规定,影响学籍数据准确、完整或学生权益的其他事项。

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三条 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施行,2012年3月省教育厅印发的《安徽省中小学学籍信息网络化系统管理办法(试行)》同时废止。各市、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应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实施细则,并报省教育厅备案。

第三篇:安徽省教育厅关于实施全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实施意见

安徽省教育厅关于实施全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实施意见

2014-7-28

皖教师〔2014〕9号

各市、省管县教育局,有关单位:

为贯彻国家教育信息化总体要求,全面提升我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根据《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教师〔2013〕13号)、《安徽省教育信息化中长期发展规划(2013—2020年)》(皖政〔2014〕25号)、《安徽省加快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意见》和《安徽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实施方案》(皖教电〔2014〕2号)精神,现就实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以下简称“提升工程”)提出如下意见:

一、明确目标任务,确保全员覆盖

(一)总体目标

2014年到2017年期间,根据教育部颁发的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培训课程标准和能力测评指南等,建立开放式、多层次的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体系,推行符合信息技术特点的培训新模式,对全省中小学(含幼儿园,下同)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全员培训,帮助教师掌握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的能力,发展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的能力,具备主动运用信息技术实现专业自主发展能力。建立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测评等级标准,开展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等级测评,以评促学,以评促用,激发教师持续学习动力。建立教师主动应用机制,创设良好应用环境,推动每个教师在课堂教学和日常工作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通过培训,到2017年,全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初级水平达标率100%,中级水平达标率60%,高级水平达标率20%。

(二)任务

提升工程分、分层次组织实施全员培训、能力测评和技术应用。2014年启动提升工程,开发建设省级信息化平台、课程资源、网络测评系统和测评工具等,完成中小学教师总数15%的培训任务(纳入“国培计划”);2015年完善优化省级信息化平台、课程资源、网络测评系统和测评工具等,完成中小学教师总数25%的培训任务;2016年2017年分别完成中小学教师总数30%的培训任务。每培训任务完成后,当参训教师中达到中级水平的不低于60%,高级水平的不低于20%。

(三)培训对象 1.全省普通高中、初级中学、小学和幼儿园全体在职教师。

2.在教育部组织和指导下,整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相关培训项目,推动我省提升工程培训与“英特尔未来教育”、“微软携手助学”、“乐高技术教育创新人才培养计划”、“中国移动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等项目的整合,扩大优质资源辐射范围;做好提升工程与“安徽省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项目的衔接,通过课程、学时、资源整合,优化培训内容,避免重复培训。参加过上述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相关培训项目的教师不予免学,原则上从2016年起参加提升工程培训。

3.参加过上述项目培训,并获得结业证书者,或参加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相关的省级以上比赛,并获得三等奖以上者,可折算相应学分(学时),纳入提升工程全员培训。鼓励教师在已有等级基础上,参加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高一等级培训。

二、建立工作机制,精心组织实施

(一)建立组织机构

省教育厅负责全省提升工程实施的组织管理,统筹相关部门,成立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厅师资处),主管提升工程实施工作,省电教馆、省教科院等相关部门参与实施。

各市及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相应成立提升工程组织机构,整合师训、电教、教研等部门的资源和力量,由师训部门会同电教等部门共同负责本地提升工程组织管理和业务指导的各项工作。中小学校长为提升工程实施的第一责任人,指定专人全面负责有关工作。

(二)明确工作职责

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统筹协调提升工程的全员培训、能力测评和技术应用。省负责培训规划方案研制、计划下达、培训院校(机构)招标遴选、信息管理平台与选学服务系统建设、网络测评系统及测评工具开发等,实施中小学校长、骨干队伍培训和部分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幼儿园教师培训,开展组织管理、业务指导、测评监控和考核评估等工作。

各市及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开展区域性教师全员培训,通过开展专项调研,分析现状,摸清教师需求,根据省级统筹安排,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和培训计划,分、分层次、分类别开展教师全员培训(含市实施县级骨干培训、县实施校级骨干培训,下同)、测评和应用,有效指导中小学开展校本研修,并切实加强对能力测评的监管和对技术应用的考评。中小学校负责校本研修的规划、实施、管理和能力应用测评,有效促进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主动应用信息技术。

三、创新培训模式,确保工程质量

(一)分类别实施培训项目

1.国培计划。培训对象以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和幼儿园教师为重点,培训时间不少于50学时。省级骨干培训、部分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幼儿园教师培训由省教育厅依托“国培计划”示范性项目、中西部项目和“幼师国培”项目实施。

2.省级培训。培训对象以中小学校长、专兼职培训者和教研员等骨干队伍为重点,培训时间不少于50学时,由省教育厅组织实施。

3.全员培训。培训对象为全省中小学在职教师,原则上每人每五年不少于50学时,纳入教师培训必修学时(学分)。区域性全员培训由各市及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中小学校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作为校本研修的重要内容。

(二)积极推行教师自主选学

省教育厅将开发建设“提升工程”省级管理平台和选学平台,建设教师“菜单式、自主性、开放式”选学服务系统。参训教师进入培训选学系统,运用测评工具,进行网上自我测评,通过自测,了解自己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水平和实际需求,选择参加培训的能力等级及相对应的课程资源,实现自主选学。

依托“提升工程”省级管理平台,建立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对学时登记和周期学分认定的信息化、制度化管理。研制中小学教师培训学分认定办法,试行教师培训学分管理,开展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学分认定。根据培训类别、模块与课程构建等级体系,结合自主选学、能力测评和技术应用,按初级、中级、高级分层次认定培训学分,推动学分应用,将激励与约束相结合,激发教师参训动力。

(三)全面推行混合培训模式

依托教师网络研修社区,推行网络研修与现场实践相结合的混合式培训。骨干培训采用集中面授、网络研修与校本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全员培训采用网络研修、校本研修与现场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校本研修将教研与培训有机结合,重点通过现场诊断和观课磨课等方式,帮助教师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学用结合。

优化培训方式方法,实施网络研修和校本研修整合培训,推行移动学习,强化情境体验环节,建立学习效果即时监测机制。加强薄弱环节,采取“送教下乡”和“送培上门”等方式,为不具备网络条件的农村教师提供针对性培训。

四、开展能力测评,激发学用动力

(一)分层次进行能力测评 省教育厅根据能力测评指南,制定分层次能力测评标准,开发适合本省实际的测评工具,建立网络测评系统,为教师提供便捷有效的测评服务。科学制定全员能力测评方案,将能力测评工作与推行教师自主选学、促进主动应用技术有机结合;主要采取教师网上自测方式,通过案例开展情境测评,以评促学、以评促用。各市及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结合实际,加强管理,指导中小学校有效开展教师实践应用测评。中小学校和培训机构开展过程性测评。建立动态测评机制,对选择初级的参训学员,若过程性测评不合格,必须提供定期补学补测机会,直至合格为止。对选择中级或高级的参训学员,如测评不合格,也要提供适当的补学补测机会,帮助他们不断提升自己。每个教师都建有实名的个人教育教学网络空间,能够进行教学资源管理、学习活动设计、教学任务安排等各种网络教学活动。学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达标率纳入市县教育部门和学校工作目标管理督导考核指标体系。

(二)有效应用能力测评数据

有效利用过程性测评数据和终结性测评数据,通过数据分析,摸清需求,发现问题,充分发挥测评数据的决策参考和工作指导等作用,提升培训质量,推进技术应用。根据测评数据,省教育厅及时调整省级规划及方案,确保提升工程质量;各市及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及时调整提升工程实施计划,确保全体教师应用能力得到提升;培训机构制定完善培训方案,确保按需施训;中小学校找准短板,有针对性地开展校本研修;教师明确自身不足,查漏补缺,合理选学。

五、建立应用机制,推动综合创新

(一)建立技术应用制度机制

建立提升工程信息技术应用监管评估制度,强化过程管理和质量监管,省定期通报对各市县的监管结果,将评估结果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教育督导等挂钩,强化评估结果应用。建立信息技术应用制约机制,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作为教师资格定期注册、职务(职称)评聘和考核奖励等的必备条件,列入中小学办学水平评估和校长考评的指标体系;中小学校将信息技术应用成效纳入教师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促进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主动应用信息技术。

(二)推动技术应用综合创新

建立信息技术应用激励机制,激发教师主动应用动力。鼓励各地各校创造性应用和多形式应用,促进学校常态使用和调动教师乐于使用。通过开展信息技术应用“微课”比赛、示范课评选与网上展示、优秀课例征集与出版、参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大比武”和全体教师教学技能比赛等活动,发掘推广应用成果,形成良好应用氛围。通过建立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实验区和示范性网络研修社区,实施信息技术应用示范校“十百千”计划(10所城市学校、100所县城学校、1000所乡镇学校)等举措,推动信息技术应用综合创新。

六、完善保障机制,确保稳步推进

(一)加强经费保障

省级财政安排专项经费,支持管理平台建设、专项培训、资源开发、能力测评和成果推广等工作。在“国培计划”专项经费中切块用于部分农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和骨干队伍培训。各市、县(市、区)安排专项经费,支持本地教师全员培训。中小学校要在学校公用经费中安排资金,为本校教师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创造良好条件。区域性全员培训和中小学校本研修经费使用与管理,按照《安徽省教育厅关于安徽省“十二五”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实施意见》(皖教师〔2011〕16号)、《安徽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安徽省“十二五”幼儿教师培训工作意见的通知》(皖教师〔2012〕8号)要求执行。

(二)强化监管评估

省教育厅评审各承办培训院校(机构)培训实施方案、审核各市提升工程方案及全员培训计划;通过信息管理平台对各地各校各培训院校(机构)工作进行动态监测,定期通报监测结果。试行“管培评”三方分离机制,强化终结性测评;采取专家评估、网络评估和第三方评估等方式,做好对提升工程实施各方的评估工作。各市及县级教育行政部门重点加强中小学校推动信息技术应用工作的监管评估。

各市及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本通知要求,统筹规划,整体设计,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本地提升工程实施方案,确保提升工程稳步推进。

安徽省教育厅 2014年7月25日

第四篇:关于印发《安徽省建设工程重大危险源管理办法》的通知

【法规名称】

安徽省建设厅关于印发《安徽省建设工程重大危险源管理办法》的通知 【颁布机构】 【发 文 号】 【颁布时间】 【实施时间】 【效力属性】

安徽省建设厅

建安〔2008〕211号 2008-10-21 2008-10-21 有效

关于印发《安徽省建设工程重大危险源管理办法》的通知

建安〔2008〕211号

各市建委:

为了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强化对建设工程项目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的监控,提高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确保建设工程生产安全,杜绝重大安全事故发生,促进我省建设行业安全生产状况的平稳好转,我厅制定了《安徽省建设工程重大危险源管理办法》,现予以印发,请遵照执行。

二〇〇八年十月二十一日

安徽省建设工程重大危险源管理办法

为了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强化对建设工程项目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的监控,提高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确保建设工程生产安全,杜绝重大安全事故发生,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 本办法所称重大危险源是指在施工现场存在的、一旦发生意外可能导致人员群死群伤或者重大不良社会影响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或者其他施工活动。

在安徽省境内从事建设工程的新建、扩建、改建和拆除等有关活动及实施对建设工程重大危险源的监督管理,必须遵守本办法。

第二条 建设工程重大危险源主要包括:

(一)基坑支护与降水工程

开挖深度超过5m(含5m)的基坑(槽)或地下室二层以上(含二层),并采用支护结构施工的工程;或基坑虽未超过5m,但地质条件和周围环境复杂、地下水位在坑底以上、地下管线极其复杂等工程。

(二)土方开挖工程

开挖深度超过5m(含5m)的基坑、槽的土方开挖。

(三)地下暗挖工程

地下暗挖及遇有溶洞、暗河、瓦斯、岩爆、涌泥、断层等地质复杂的隧道工程。

(四)模板工程

各类工具式模板工程,包括滑模、爬模、大模板等;水平混凝土构件模板支撑系统及特殊结构模板工程。

水平混凝土构件模板支撑系统高度超过8m,或跨度超过18m,施工总荷载大于10kN/m2,或集中线荷载大于15kN/m的模板支撑系统。

(五)起重吊装工程

(六)脚手架工程

1、高度超过24m的落地式钢管脚手架;

2、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包括整体提升与分片式提升;

3、悬挑式脚手架;

4、门型脚手架;

5、挂脚手架;

6、吊篮脚手架;

7、卸料平台。

(七)拆除、爆破工程

采用人工、机械拆除或爆破拆除的工程。

(八)其他危险性较大的工程

1、建筑幕墙的安装施工;

2、预应力结构张拉施工;

3、隧道工程施工;

4、桥梁工程施工(含架桥);

5、特种设备施工;

6、网架和索膜结构施工; 7、6m以上的边坡施工或者高度虽不足6m但地质条件复杂的高大边坡;

8、大江、大河的导流、截流施工;

9、港口工程、航道工程;

10、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可能影响建设工程质量安全,已经行政许可,尚无技术标准的施工。

(九)30m及以上高空作业的工程

(十)大江、大河中深水作业的工程

(十一)城市房屋拆除爆破和其他土石大爆破工程

(十二)其他专业性强、工艺复杂、危险性大、交叉作业等易发生重大事故的施工部位及作业活动。

市(县)、区建设主管部门可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对前款所列重大危险源范围进行调整。

第三条 市(县)、区建设主管部门及其委托的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督机构应建立工程项目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监督检查制度和备案制度,对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实施有效的动态监管。

在工程项目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中突出对工程项目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的监督检查,对施工单位报送的工程项目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名录进行现场核查,发现名录与实际不符的,应当责成施工单位及时完善。

应加强对在建工程项目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的监督检查,并对每个在建工程项目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建立监管台帐。

对在建工程项目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的监督检查内容主要包括:施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的控制与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情况;危险性较大工程的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审批、专家论证、交底和过程控制情况;对重大危险源的安全防护方案和保证措施的制定和落实情况;施工现场与内业资料相符合;项目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对重大危险源的检查、评估台帐;工程监理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履行监理职责的情况等。

第四条 施工总承包单位及分包、专业承包单位应当根据承建工程施工范围和特点,在工程施工前,对施工现场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进行辨识、评价,对重大危险源应登记建档,并报建设主管部门或其委托的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督机构备案。

第五条 施工单位应当制定重大危险源的管理制度,明确具体管理的责任部门、责任人与工作职责,做好重大危险源的风险评价、施工方案、控制措施、检查、验收及应急处置工作。

第六条 施工单位必须编制重大危险源专项安全施工方案。方案应当由施工单位相应专业的技术人员编制,经单位施工安全管理部门与工程技术管理部门(或者设备管理部门)共同审核,单位技术负责人批准、加盖单位印章;再报工程项目监理单位的项目总监审查批准,加盖项目总监执业资格专用章后,方可实施。

对建设部《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及专家论证审查办法》规定必须经专家论证审查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施工单位应当组织专家组进行论证审查,并依据专家论证审查意见进行完善。专家组的论证审查意见书应当作为方案的附件。

经批准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确需修改时,修改后应当按原审批程序重新审批。

第七条 施工单位应当建立重大危险源公示制度,重大危险源公示内容包括重大危险源名称、出现的时段、涉及的危险因素、控制措施、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在施工现场入口显著位置和有重大危险源的作业点附近挂牌公告。

施工单位应当建立重大危险源的管理台帐。

第八条 施工总承包单位和专业承包单位应当编制重大危险源的应急预案,按规定配备相应的抢险救助人员与设施,并组织演练。应急预案编制、审核、审查、批准程序参照第六条执行。

第九条 施工单位应当将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情况作为安全教育内容告知作业人员;对有重大危险源的施工作业,应当向所有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有书面记录和签字。

第十条 施工单位应当建立重大危险源的安全检查制度,对重大危险源的安全措施进行检查、验收,公司每月不少于一次,项目部每周不少于一次,有重大危险源的施工作业,须有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监理人员进行现场监督,检查、验收情况应当做好记录。

第十一条 监理单位必须对重大危险源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和应急预案进行审查,对重大危险源进行巡查、平行检查及必要的旁站监理。对监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应当立即下达整改通知书。对整改不力的,应当责令暂时停止施工作业,及时将有关情况报告书面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督机构。监理单位应当将重大危险源的管理情况作为安全监理的重要内容。

工程监理单位应当建立工程项目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监理台帐,按规定认真编制包括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在内的工程项目监理规划、实施细则和旁站方案,严格审查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安全技术措施、工程项目施工安全应急救援预案。

第十二条 工程监理单位应当加强对工程项目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以及施工方案中安全技术措施执行情况的跟踪监理。对发现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向施工单位发出整改通知,并对整改情况负责跟踪监督,直至整改到位;情况严重的,应当立即下达暂时停工令,并报告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拒不及时整改或者不停止施工的,工程监理单位应当及时向相关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其委托的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督机构书面报告。

第十三条 施工单位未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本办法的规定对重大危险源进行管理,造成施工现场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督机构应当责令其限期整改,对拒不整改或者未按期整改的,应当依照《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责令其停工整改,并按照不良行为记录办法对有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予以处理;对造成重大事故的,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第十四条 施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未登记建档,或者未进行评估、监控,或者未制定应急预案的,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规章的有关规定进行相应处罚。

第十五条 市(县)、区建设主管部门及其委托的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督机构在对工程项目的监督检查中,发现施工单位及其人员未按照本办法履行规定职责的,应当责令其限期或者停工整改。情节严重的,应当按照安全生产两项行政许可的规定,向省发证机关提出暂扣有关责任单位安全生产许可证、收回有关责任人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的建议。

发现工程监理单位未按照本办法履行规定的监理职责的,应当责令其改正。情节严重的,应当按规定作出不良记录等相应处罚或提出处罚建议。

第十六条 市(县)、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其委托的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督机构应当把施工单位对工程项目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的识别、控制与管理情况作为企业安全生产条件评价的一项重要内容,并以适当的方式向社会公示。

第五篇:!!!!!!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生物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生物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皖政[2009]116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为认真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发展改革委生物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通知》(国办发[2007]23号)和《关于印发促进生物产业加快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国办发[2009]45号)精神,抓住当前生物产业迅猛发展的历史机遇,大力推进我省生物产业加快发展,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发展生物产业意义重大

生物产业是当今世界最富有活力的朝阳产业之一,是发展前景广阔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生物产业,对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省生物资源丰富,具有一定的产业基础和科研实力,“十一五”以来,全省生物产业快速发展,目前已初步形成了蚌埠、合肥、亳州和芜湖四大产业集聚区,涌现出丰原生化、安科生物等一批知名企业。但总体上,我省生物产业规模还偏小,缺少带动性强的领军企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还有限。各地各有关部门要从推进科学发展、加速安徽崛起的大局出发,充分认识发展生物产业的重要意义,把加快生物产业发展摆在重要位置,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努力做大做强生物产业。

二、指导思想、主要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培育领军企业、壮大产业规模为目标,以自主创新为动力,以重大项目为支撑,以招商引资引技引智为抓手,大力促进生物产业集群化、规模化发展,尽快将我省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生物产业基地。

(二)主要原则。一是突出重点,集聚发展。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充分发挥我省的特色和优势,把握主攻方向,围绕重点领域、重点区域,集中力量进行突破。二是加强培育,注重引进。在培育本省生物企业的同时,瞄准国内外领军企业,有针对性地招商引资,壮大企业群体。三是合作研发,强化创新。针对重点发展领域,加强与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加强技术创新,积极开发应用生物技术,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拳头产品。四是政府推动,市场主导。强化政府引导,充分发挥市场作用,以利益为纽带,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和产业化主体。

(三)主要目标。力争到2012年,全省生物产业产值超过1000亿元,培育20-30个

年销售额在亿元以上的生物技术产品,形成年销售收入超100亿元的骨干生物企业,建成一批产值超200亿元的生物产业基地。到2015年前后,努力将生物产业逐步培育成为全省的支柱产业。

三、生物产业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突破五大领域。

1.生物医药。鼓励发展肝炎、结核病等重大传染病疫苗和诊断试剂,积极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技术药物、小分子药物、现代中药。做大做强重组人干扰素、母牛分枝杆菌、尿多酸肽、盐酸安妥沙星、疏风解毒胶囊、华蟾素等大品种。支持丹皮等30种道地中药材进行规范化种植。重点开发中药提取物、植物提取物、中药配方颗粒新品种、中西药结合制剂等新品种。大力发展生物医学材料、临床诊断治疗康复设备等产品。

2.生物农业。鼓励采用现代生物技术,选育优质水稻、小麦、玉米、棉花等良种,提高禽畜、水产品的良繁率。大力发展生物农药、生物肥料、兽用中药、可降解生物农用薄膜、改善水生态益生菌等绿色农用生物制品,扩大氨基酸、生物色素等饲料与食品添加剂的生产规模。采用生物制品保护和改善水域生态环境,发展健康养殖。促进特色经济林木品种和观赏植物的选育、应用和产业化,加强野生动植物基因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

3.生物能源。积极发展以非粮作物生产生物乙醇,攻克纤维素乙醇生产关键酶技术;支持生物石油、生物乙醇、生物柴油的开发和产业化;鼓励采用生物石油精炼技术,促进燃料乙醇和多种生化产品联产。鼓励利用秸秆等生物质直燃、气化发电、热解液化、加工致密成型燃料。支持利用油料作物、棉籽油、餐饮业废弃油等生产生物柴油。

4.生物制造。鼓励发展生物可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好的高分子材料。支持以非粮生物质为原料,生产柠檬酸、乙烯、聚乳酸等生物材料和环氧乙烷、乙二醇等单体原料;提高木糖醇、柠檬酸等生物基化学品的生产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鼓励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等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高生物技术对医药、化工、酿造、食品、农产品加工、饲料、纺织、造纸、制革等传统制造过程的改造,促进节能降耗,减少环境污染。

5.生物环保。重点发展高性能水处理絮凝剂、杀菌剂等生物技术产品,支持利用生物技术产品进行清洁生产工艺技术开发,鼓励生物环保技术在废水处理、垃圾处理、大气污染防治、矿区、煤矿塌陷区生态修复等方面的应用,推动生物环保产业快速发展。

(二)着力培育生物产业基地。

鼓励各地建设各具特色的生物产业基地和产业链,将符合条件的产业基地和产业链,纳入省“861”行动计划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计划,并给予重点扶持。

产业基础好的市要完善产业发展规划,做大做强骨干企业,延长产业链,形成集聚效应。创新能力强的市要加大科研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力度,努力培育新的产业增长点。蚌埠、合肥、亳州、芜湖等市要充分利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科研机构实验中心等创新平台,依托骨干企业,加快推进秸秆、玉米芯等农作物废弃物综合利用,促进生物能源、生物制造业的规模扩张;积极开发基因工程药物、生物医学材料和临床诊断治疗康复设备;加大农作物良种选育力度,扩大良种生产规模;大力发展生物农药、生物肥料、新型饲料添加剂、水处理絮凝剂等农用生物制品和生物环保产品;做大做强中药提取物、植物提取物、中成药、中药配方颗粒、中药饮片、中药保健品、中药兽药;加强道地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建设。

省内其他各市要依托自身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发展各具特色的生物技术产业链和产业集群。阜阳、宿州、淮南、淮北等地要加大生物能源、生物化工、生物环保、生物药及化学药的开发生产,加快生物石油及提取物的开发和产业化,做大产业规模。沿江、江南和大别山区要推进生物医药、生物农药、生物肥料、农作物和动植物新品种等生物技术产品的产业化,积极发展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和中药新品种开发,加强物种资源保护。

(三)加速壮大企业群体。

1.培育领军企业。壮大一批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优势企业,通过扩大规模增强企业实力,提升品牌影响力,逐步发展成为产业基地和产业链的核心。加强招商引资,引进一批国内外生物大企业和大集团、生物技术领军人才和企业领军人才来我省投资创业,支持独资建厂、兼并重组、设立分支机构。鼓励一批省内非生物领域大企业或企业集团参与生物产业发展,实现企业多元化经营。

2.扶持中小企业发展。鼓励留学回国人员、科研人员、高校师生以技术、专利等作价,创办科技型企业或科技中介机构;支持建立一批生物企业孵化器、加速器;帮助中小企业积极利用科研机构的专有技术和成果,提高自身竞争力;对量大面广的中小生物企业,在借贷融资、小额担保贷款、创业板上市、土地、公共服务等方面给予优先支持。对发展势头好、潜力大的中小企业,要加大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力度,促其做大做强。

(四)增强创新能力。

1.促进企业创新。在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能源、生物制造、生物环保等五大重点领域,依托领军企业新建一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检验

检测中心,提升发酵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中药提取工程研究中心等已建创新平台的创新能力。支持企业进行自主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鼓励企业进行管理创新、制度创新。

2.推动产学研结合。支持省内生物企业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合作开发生物技术产品和创制新药,共同开展生物技术专利成果的开发和产业化。在基因工程蛋白质和多肽类药物、疫苗和体外检测试剂、现代中药、中药材和植物提取物、新型化学药物、农作物新品种培育、动植物新品种繁育、新型绿色农用生物制品、农产品精深加工、新型酶制剂开发等领域,支持骨干企业与省内外等科研机构组建产学研联盟、共建研发机构、实行合作研发。省有关部门要加强共同研发和试验平台建设。对取得新药临床批件的企业,省、市政府要给予适当补贴。

四、加快生物产业发展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省生物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由省政府领导任组长,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发展改革委,建立省发展改革、经济和信息化、科技、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农业、环保、统计、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共同参加的工作协调机制,研究制定促进生物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制定和实施产业发展的计划,做好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的检查和评估工作。成立生物产业专家咨询委员会,对产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开展咨询研究。省有关部门要做好生物资源调查、评价和生物产业统计工作。各市要成立相应机构,出台配套措施,加速推动生物产业基地和产业链建设。

(二)加大政府投入。省科技计划要加大对生物技术攻关的扶持力度。省各类高新技术产业化、技术创新与技术改造专项资金要向生物产业基地和产业链倾斜。国家和省级资金支持的项目,各市要配套一定比例的投资。

(三)拓宽融资渠道。贯彻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开发银行《关于共同推动生物产业融资工作的意见》(发改高技[2007]1258号)精神,引导政策性金融机构加大对生物产业的支持力度。支持不同条件的生物企业到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上市或在境内外上市筹资;鼓励未上市生物企业到全国及区域性产权交易市场交易;优先推荐符合条件的生物企业发行公司债券和企业融资券。

(四)培养引进人才。支持省内各类高等院校加大对生物技术人才的培养力度。建立完善全省生物产业人才库,围绕新建和在建重大项目,引进和培育领军人才。对引进的生物高层次人才,在研究经费、职称评聘、创业启动资金、个人所得税等方面提供政策优惠和资金扶持。鼓励生物产业知识产权所有人以知识产权作价入股,鼓励职务发明作价入股。

(五)加强生物园区建设。蚌埠、合肥、亳州、芜湖等有条件的市及有条件的县,要在开发区中建设生物产业园。进一步加大对生物企业的用地支持,经生物产业主管部门批准的新建生物产业项目用地,各地要优先安排用地指标;对一次全额缴纳土地出让金有困难的生物企业,可准许分期或分年缴纳。新设立的生物企业,地方政府要在土地审批、相关收费、工商注册等方面给予优惠。

(六)创造良好发展环境。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要积极帮助生物企业做好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等相关工作,切实帮助生物企业享受高新技术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积极支持生物企业申报国家级、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积极培育生物产品市场需求,完善生物产品市场准入政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规范市场竞争秩序。在同等条件下,政府要优先采购自主创新生物产品,加快推进生物医药产品的非处方药进程。重视对生物产业发展的宣传引导。加强对生物产业的政策咨询、信息、法律、培训、评估等专业化服务。

(七)争取国家支持。积极申报和争取各类国家自主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资金支持的项目。争取若干生物产业基地列入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建设计划,争取国家非粮燃料乙醇试点、生物柴油试点、生物多样性评价试点、创业风险投资试点,争取在我省开展生物企业联合发行债券试点。

安徽省人民政府

二○○九年十一月十日

发布部门:安徽省政府 发布日期:2009年11月10日 实施日期:2009年11月10日(地方法规)

下载安徽省教育厅 安徽省发展改革委 关于印发安徽省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实施意见的通知1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安徽省教育厅 安徽省发展改革委 关于印发安徽省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实施意见的通知1.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