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任留乡经济发展前景的调研报告
关于任留乡经济发展前景的调研报告
任留乡人民政府 叶根龙
任留,地处渭北,是个典型的农业乡镇,全乡共有11个村,2.3万人,以种植粮食为主。2008年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4225元。近年来,尽管乡党委、政府极力号召群众大力推广优势产业,努力提高农民收入,但是由于信息、时机、观念、设施、投入及农民素质等因素严重制约着我乡现代农业发展,因此,需要我们正视农业发展现状,认真分析制约我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因素,不断查找问题总结经验,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积极探索适合我乡经济发展的新路子。深入研究并挖掘发展潜力,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积极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一、任留未来发展初步设想
(一)、因地制宜发展主导产业
第一,结构调整应以种植业区域布局,农作物结构、品种和品质结构调整为重点,同时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我们要因地制宜,利用自己的土地优势,在加大对小麦、玉米等传统农作物的科技投入力度之外,坚持蔬菜规模化种植,引进和推广优良品种,增加农产品的含金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第二,根据市场需要,进一步提高粮食及其他农产品深加工水平,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因为土壤的关系,任留乡除蔬菜生产外,红薯生产有一定规模和优势。红薯,是世界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也是我国四大主要农作物之一。大多数人可能不知道,红薯真正的价值在于它是重要的医药、食品、化工等工业原料作物,也是新型能源作物和天然饲料作物。据检测,每100克红薯中,含蛋白质2.3克,碳水化合物29克,膳食纤维1.7克,脂肪20毫克,并含有丰富的钙、铁和胡萝卜素等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及微量元素。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逐渐提高,红薯及其茎、叶的保健功能开始逐渐被国内外人们所关注。红薯的综合开发领域呈现出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如采用膜分离、微波萃取、超高压冷冻干燥和微胶囊化等技术开发红薯中的黏多糖蛋白、植物纤维,或对其再加工开发保健食品。利用优质的红薯淀粉深加工为变性淀粉,是红薯综合开发的又一亮点。这种通过现代化技术深加工出来的淀粉与原淀粉相比,具有透明、黏度高、抗老化、稳定性好的物性和良好的保水性能,它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工和其他工业。目前,国内市场对各种深加工的红薯淀粉需求量为上百万吨,而国产量却不足一半。作为食品、造纸、纺织、石油等行业需求较大的变性粉(酸变性淀粉、氧化变性粉和羧烷基变性粉等)。近年,我国的红薯年需求量在400万吨以上,仅方便面市场就需近30万吨,可国产量仅10万余吨,其余都依赖进口。因此,在利用红薯加工变性淀粉方面,有着非常大的市场空间。在这里我乡可以依托自身红薯产地的优势,引进资金或者自己筹集资金建立一个变性粉加工厂,以生产红薯变性粉为主,同时将加工红薯类休闲食品和保健品以及天然饲料,多层次,多角度的开发红薯的综合价值,将其打造成为任留乡特色加工产业。
第三,奶牛和生猪养殖一直来都是任留的传统养殖业,再保持现有的基础上,奶牛养殖业按照“大户牵头、政策扶持、农户参与”的模式,建立具有一定规模的养殖园区,吸纳周边散养户入驻。将原有的规模小、效益低的个体养殖户纳入统一管理。围绕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提升科技养殖水平、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强化市场流通和构建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四个重点,不断提升畜牧养殖业发展水平,促进农民增收。
第四,加强政府引导,及时提供信息,促进形成开放、竞争、多样、有序的市场体系。农产品市场流通不畅一直是制约农业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只有进一步把市场搞活,才能保证农产品价值的实现。我们政府在结合农民自身意愿的同时,根据市场需要供求信息的变化,用准确的信息指导农产品的生产与销售。
在上面提到的红薯变性粉加工厂建起后,更需要政府做市场的引导,不但要引进先进技术,加大对外推广、宣传,还要提供市场供求信息,按照区域化、规模化、专业化的要求,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优化结构。
(二)、发展小城镇建设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各级政府对加快城镇化的各项要求和部署,我们应以推进新农村示范村建设为突破口,以加快小城镇建设实现城乡共同发展为切入点,推进任留的小城镇建设。
第一,坚持高水准,科学规划设计小城镇。小城镇规划设计总原则是:整体规划,合理布局,统筹资金,繁荣经济,以人为本,美化城镇。坚持高标准、高起点、高品位的要求。在考虑经济效益的同时,更注重社会效益。在规划设计过程中,党委、政府多次召开专家、设计人员、群众参加的规划设计评审会,广泛听取来自社会各方面的意见,进行修编,力求规划设计更实用,决策更科学,更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持续发展性,将小城镇建设与农业产业化有机结合起来,统筹安排。
第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小城镇要健康发展,必须加大公共财政对基础设施的支持力度,采取多形式、多渠道筹资,以解决小城镇、中心村水、电、路、排污、通讯等基础设施问题。在依靠上级拨款的同时,还应充分利用民间资本。通过民间资金垫资和“借鸡生蛋”形式筹资完成各项基础设施建设。
第三,招商引资进项目,不断增强小城镇经济活力。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在报纸、电视等媒体上介绍小城镇和中心村的规划建设,全面树立任留的良好新形象。二是以优质服务和优惠政策吸引各地客商到任留投资兴业,在产业、土地、户籍、子女上学等方面给予投资商方便或优惠,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和问题,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提供最优质的服务,使他们能够放心在任留投资,安心在任留发财,诚心为任留发展,热心为任留招商。
第四,以助农增收为核心,紧紧围绕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目标,切实做好农村劳动力的培训、转移和输出工作。一是变体力劳动输出为技能劳动输出。建立以劳动就业培训基地,对外出务工人员进行职业技能培训;二是变无组织输出为有组织输出。采取“依靠政府送出去,依托市场招聘引出去,借助典型带出去”的输出方式,在全乡设立劳务输出信息员,把招工和培训信息进村入户送到农户家中,并在全乡建立劳务输出基地,收集信息,联系用人单位,有组织输出。三是变外出打工为回乡创业。形成了“输出+成长+积累+回流+创业”劳务输出模式,借节假日、农忙季节大量务工人员返乡的契机,在辖区内大力宣传返乡创业优惠政策、资金扶持和技术指导,鼓励务工人员返乡创业。
(三)、走工业化发展道路
第一,调优结构,提升工业整体素质
1、扶强优势产业、优势企业和优势产品通过产业结构信息引导、政策指导和协调服务等措施,重点培育扶持一批有发展前景的骨干企业,并以骨干企业为龙头,积极组建产业集团,发挥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广泛吸引资金、技术、人才和智力,激活发展潜能,拓宽发展空间,扩大生产规模,壮大企业经济实力。
2、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依托本土资源、突出本土特色,突出发展以粮油、水果、家禽、蔬菜储藏等为主的农产品加工业。应重点加大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扶持,给予农产品加工企业在税费、融资、流通、科技等方面的倾斜,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抓区域性优势农产品加工品牌建设。按照国内先进标准,提升农产品加工质量安全和科技水平,培育一批优质、高效、安全、生态名牌产品,打造一批驰名、著名商标和名牌产品,提升了农产品的价值水平。
第二,政策扶持,加快民营经济发展。进一步解放思想,制定鼓励农村民营经济发展的专门政策。鼓励和支持农民到城镇进行投资、经商活动。要消除农民从事个体、私营经济的制约因素。特别是要落实现行优惠政策,改善投资环境,根据民营经济发展的需要,在税收、资金、水、电、土地等方员提供更有利的条件,坚决维护个体、私营从业者的合法权益。要选择一批经营水平较高、发展前景较好的个体、私营企业,挂牌保护,促其快速发展。引导他们走产业化经营的路子,推进规模经营、集约化经营,提高私营、集约化经营,提高效益。对于发展贡献、增收贡献、就业贡献和社会贡献突出的农村民营经济,要明确支持,大力扶持。对于在县域范围内、能创造农民就业、服务农村社会事业的成长型企业,要重点培育,做大做强。乡镇企业反哺农业要有相应的鼓励政策,要在税收上给予一定的减免,组织开展以促进企业成长为主要内容的中小企业成长工程。
第三,加大投入,解除工业发展制约
1、大力招商引资扩大外资投入。完善招商引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各层次、各方面招商引资的积极性,以最优质的服务,最优惠的政策,最优秀的企业吸引县外、市外、省外、国外资金投资兴办或合作兴办外向型企业。
2、想方设法引导民间资金投入。大力鼓励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能人志士参股投资发展工业企业,鼓励外出打工人员,城镇下岗待业人员和社会各界能人投资兴办个体私营和股份合作企业。
3、努力争取信贷资金投入。加强银企沟通,定期召开银企洽谈会,帮助建立合作信用关系,用市场销路好、发展前景广、附加值高、经济效益高的好产品,争取银信资金投入。
4、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投入。选准一批市场前景好、技术含量高、规模效益高的重点项目,争取国家和省、市资金投入。此外,抓好中小企业信贷担保中心建设,发挥其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扶持力度。
第四,改善服务,形成工业发展合力
1、增强工业意识。牢固树立依靠工业化推进农业大区向经济强区转变的观念,以强烈的工业意识、崇高的使命感、高度的责任感去指导和推进区域工业化。
2、转变政府职能。加快政府职能特别是工业主管部门的职能转变。坚持“有所为”和“有所不为”,多服务,少干预,真正把职能转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真正把职能放在搞好服务,营造工业发展环境上来。
二、为什么要走这样的路子?
(一)、为什么要因地制宜发展主导产业?
第一,任留目前农产品总量不断提高,但是,品种单一,使农产品结构性过剩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虽然买方市场初步形成,但价格却持续下跌,导致农民增收难。同时农产品成本增长较快,而成本收益率却不断下降。因此,仅靠增加农产品数量的做法,难以改变农业目前的状况,必须进行产业和产品结构的调整。根据市场需要,进一步提高粮食及其他农产品深加工水平,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任留目前存在农业生产物质技术装备水平低、产业化进程慢等问题,其生产仍然没有跳出小规模、低水平、传统粗放经营的怪圈。农民出售农产品多以原粮、活畜,原奶为主,农产品深加工少,附价值很低。目前牲畜养殖仍有50%的农民以散养的方式从事养殖,有62%农民以承包耕地为载体从事种植业,有91.3%的农民“出售农产品以初级产品为主”。
第二,农产品市场流通不畅一直是制约农业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只有进一步把市场搞活,才能保证农产品价值的实现。而市场供求信息是不断变化的,农民对信息的获取不够及时,准确。容易长生消息不灵,盲目生产,从而导致“有市无场”和 “有场无市”。针对任留蔬菜生产和散户养殖的实际情况,这就需要我们政府机关,随时根据蔬菜和畜牧业市场供求信息的变化,用准确的信息指导农产品的生产与销售。真正使农民及时掌握准确的市场信息,及时应对市场的各种变化。
(二)、为什么要坚持发展小城镇建设?
党的十六大提出:“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小城镇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的重要选择。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在农村经济发展中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不仅是我国城市化道路的重要途径,更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这一事关城乡现代化建设根本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
第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支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及城镇化进程的硬件保障,加快农村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是发展农村经济、解决“三农”问题的基础和前提。目前我乡11个自然村仍有部分村组,道路状况、生产生活用水、医疗设施、环境卫生需要改善。
第二,招商引资不仅是借力发展,激活市场,而且是引进新鲜血液,壮大自身实力,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是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调整转型、科学发展的突破口和着力点。与其他乡镇相比,我们的招商引资工作相对滞后,招商规划不完善,招商经费不充足,招商引资服务工作缺乏长期性、连贯性和针对性。因此,我们要加强招商引资工作,促进经济社会跨越发展。
第三,任留人多地少,剩余劳动力多。落后的思想观念仍是农户走入市场的最大障碍。任留的农民仍然沿续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习惯,思想观念保守,在寻求项目和资金投入上多希望政府给以扶助,“等、靠、要”思想往往相当的严重,资源开发利用和经营模式停留在初级水平。农民的视角仍停留在种植业的发展上,而对土地资源的深度开发,充分利用尚有所忽视,从而导致乡村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模式单一。同时,在农村劳动力非农化流动过程中,出现的农民人力资本的“逆向选择”现象:流出就业非农行业的基本是年富力强、受过较多教育的农村“精英”,留下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要是人力资本含量和劳动技能较低的儿童、妇女和老人,进一步从总体上降低了从事农业生产的留守农民素质。目前,全乡2.3万劳动力中,文盲率为0.6%,小学文化程度占17.4%,初中文化程度占64.6%,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仅占17.4%。农村平均受教育年限7.9年,不足初中文化水平。无疑,农民作为发展现代工农业的主力军其素质偏低,难以承担起发展现代工农业的重任。要运用统筹城乡社会就业的新理念,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把他们从土地中解放出来,从陈旧落后的思想观念中解放出来,就可以变包袱为财富,变劣势为优势,变人力资源优势为现实经济优势。为此,采取多种方式,加强宣传引导、教育培训、强化管理服务,做好农村劳动力培养的文章,做大做强劳务输出的文章,从而实现了由农民向产业工人的转变,由普通“打工仔”向企业老板的转变,实现了“空手出门,抱财回家”、“外出一人,带富一户”、“回乡一批,致富一片”,走出一条“输出-成长-创业”的致富之路。
通过加速农村的小城镇建设步伐,带动二、三产业的发展,促进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是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中不可逾越的一步,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因此,任留也必须走小城镇建设之路。
(三)、为什么要坚定不移的走工业化发展道路?
工业化是传统社会向现代转变的必由之路,任留要走工业化道路,看似遥远,其实也只是个时间问题。中国的发展是要经历二次工业化的腾飞,即在现有城市工业化的基础上,着力发展乡村工业,通过乡村工业化的实现,最终解决中国所有问题。任留,作为中国的一个小乡镇,当然不能例外。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从中国国情和世界经济发展情况出发,既遵循工业化客观规律,有体现时代特点的工业化道路。它是在对我国经济发展阶段作出准确定位的基础上,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坚持用新型工业化的思想改造传统农业,加快发展和农业关联度高的工业是我乡农村发展的合理路径。在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背景下,只有不断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坚持走利用工业化改造传统农业的道路,才能使农民增收与农业增产之间的矛盾得到解决,才能从根本上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走这条路子,会出现怎样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
第一,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我乡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多半是松散形的,加工企业与农户没有签订购销合同,只是口头约定,违约现象时有发生。当市场行情不景气时,有的加工企业往往弃农而去,农产品送货上门也不收;当市场行情看好时,农民又翻脸不认帐,谁出的价高就卖给谁,弃“企”而去,导致双方诚信缺失。
解决对策:要健全和完善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农户之间互惠互利的制约机制。一方面,要推行和完善合同契约、租赁经营等利益调节机制,通过规范合同契约,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另一方面,要积极引导、鼓励加工企业、基地、农户按照自愿互利的原则,打破地域界限和所有制界限,通过土地、资金、技术、设备等生产要素入股,使农民在加工企业中拥有股份,用产权关系和利益、风险机制把农民同市场、同加工企业联系起来,吸纳更多的农户参与到企业中来,使农民以生产者和所有者的身份参与经营,与企业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三是要强化“诚信”理念。诚信不仅是企业之本,同时也是农民立身之本,只有双方同时树立“诚信”的理念,才能实现企业的发展、农业的高效和农民的增收,取得“企农共赢”的良好效果。
第二,农产品加工服务体系不健全。我乡目前还未形成较完善的服务体系,在功能上远不能满足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广大农户的需求,没有把加工企业和基地建设很好的联系在一起,可以说基本上是处于单打独斗的局面。特别是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的产前、产中、产后尚未形成完善的社会化服务组织体系,信贷资金服务、农资服务、科技、市场等配套服务组织体系还有待建立和完善。
解决对策:要进一步破解制约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要素制约。政府职能部门要及时为企业提供信息服务和技术指导,帮助企业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通过行政的手段实现市场和农户的协调运行,提高企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金融部门必须做好农产品加工企业的评估工作,以及资金的发放、使用和监督,各级财政安排一定贴息,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发展。
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因此,要围绕农产品基地建设,提供全方位服务。要建立基地管理和科技、信息服务体系,指导基地生产;要建立农产品生产风险保障体系。农产品生产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很大,是高风险的产业。因此,建立农产品风险保障体系十分必要。要建立农产品生产风险基金,使农产品生产能丰欠互补,稳定发展。同时,要建立健全农业法律法规保障体系,认真贯彻执行《农业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切实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保护农民积极性,为农村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第三,招商引资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其一,过度优惠招商,压低土地价格,造成应得利益大量流失。为了营造气氛,多引快引资金,可能会展开同周边乡镇在政策上的竞相攀比,甚至不惜血本,压低地价让税让利,兄弟之间互相残杀,渔翁得利的是别人。有的企业专门找“优惠”的空子,吃完了甲地的优惠又跑到乙地去。
其二,政府包办代替,招商引资主体错位。招商引资中,政府任务应该是定规划、搞协调、抓服务、管督促,形成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良好局面。但现实情况是政府想方设法组织企业参加各种招商活动,而企业的热情不高,往往是政府忙得不亦乐乎,费力不少,效果不佳,签定协议的数量不少,真正落实的不多。
其三,重引进轻管理,管理和引进脱节。现在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引进的力度大,管理的力度弱,相互脱节。原因就是政府管引、企业管花,引的难处企业不理解,花的去向政府也不能完全过问。由于重引轻管,服务没跟上,联系不紧密,使得一些老客商、老企业产生了环境差的印象,有被骗上当的感觉,不愿再加大投入。
其四,引进的项目不少,但质量不高。有的地方为了用加快招商引资步伐来创造政绩,热衷于盲目追求招商数量,签合资项目和协议金额,对引进的资金和项目是否有利于地区经济发展,是否能发挥当地优势很少考虑,结果饥不择食,盲目引进,花了不少冤枉钱,引进了不少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危害不浅。
其五,对外宣传力度不够。虽然有自己的资源优势和地理优势,但由于财力有限,仅仅是勉强维持运转,根本没有余力去投入招商引资宣传。由于本乡没有自己的宣传网站和宣传手册,对外宣传自己和信息来源的渠道都比较窄,招商引资工作开展不起来。
解决对策:
1、在招商主体上,要妥善处理政府与企业的关系。招商引资是一项全局性的社会工程,政府肯定要抓,并要建立目标责任制,逐个项目抓落实。但是更应该把企业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让他们打头阵,政府搞服务,这样既可以避免政府包办代替,也可以提高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外商之间直接洽谈、直接签定项目和引进资金的成功率。政府可以腾出更多精力去研究和改善发展的软环境,不断增强本地区对外的吸引力。
2、在项目的选择上,要妥善处理大与小的关系。选择项目不能好高骛远,要因地制宜,灵活政策,有大引大有小引小,特别是对一些投资少、见效快、效益好的小项目。如果引导得好,不断增加小项目,也可能以此为基础培育壮大成特色产业,实现由小到大的转变。但政府必须要有明确的规划,切忌盲目布点,全面开花,难以形成特色,还会破坏资源和环境。
3、在引进的内容上,要妥善处理好硬与软的关系。招商引资不外乎引进资金、设备等硬件以及人才、技术、管理经验等软件。作为西北地区的我乡,发展经济的突出矛盾是资金紧缺、设备落后。所以要把资金的引进作为重中之重,也要通过引进先进的设备,改造和提升现有的传统工业档次,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能力。但是,也必须软硬结合,把人才和管理引进来,才能使资金和设备发挥更大的作用,一个缺乏人才的地区,经济不会有快速的发展,缺少管理的企业,引进再好的项目、再多的资金也会无济于事。
4、在引进的速度上,要妥善处理好量与质的关系。要把效益作为招商引资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既讲数量更重质量。要彻底摈弃过去那种图形式、做表面文章的现象,从根本上校正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上的不正确行为,遵循江泽民同志关于“引进外资,要引得进、用得好、还得起”的指示,在加快引资速度的同时,要督促资金到位,合理使用,促使项目尽快产生效益,项目投资后能适应市场需求,很快带来回报,按预期收回投资。
第四,农村基础设施管护工作不到位。在对基础设施的管护工作中,由于大多数基础设施受益区域较为复杂,管护权责不清,任务不明,导致村组、受益群众在实际管护工作中相互依赖,相互推托,加之乡政府重视程度不够,管护力度不大,管护方式不新,致使全乡基础设施普遍面临缺管失修、有名无实、效益衰减的严峻形势。
解决对策:
1、探索市场化管理模式。在对基础设施的管护上,除了多方筹集资金进行管护外,有条件的可以采取承包、租赁、拍卖等形式,由当地企业或农民承包经营,实行企业化管理和商业化运作。
2、积极组建管护协会。在管护过程中,对不能通过租赁、拍卖、承包等方式进行管护的基础设施,可组建管护协会进行民主管理。即是在乡、村干部的指导下,最大限度地淡化行政管理色彩,成立由农民或企业主自行决策产生的各级管护协会,由协会宣传动员组织受益群众,共同商议制定管护办法,加强对基础设施的管护。
3、充分运用“一事一议”。对既无条件实行租赁、承包、拍卖等方式,又无法组建管护协会进行管护的,则运用“一事一议”和“谁受益谁负担”的方法进行管护。
二零零九年十月十八日
第二篇:党委书记关于乡经济情况调研报告
作为乡一把手,为了切实解决当前农村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广大群众的热点难点问题,我严格按照市、县科学发展观要求,深入各村进行多次调研走访,就我乡发展旱作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等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此次调研情况报告总结如下:
一、大西湾乡现状
大西湾乡属张北县西北部丘陵区,位于大乌登山下,安固里淖北畔,距县城55公
里。东与康保县相邻,南与公会镇、海流图乡接壤,西与尚义县相依,北与两面井乡交界。全乡辖18个行政村、45个自然村、5192户、14312人,其中劳动力9469人,年均输出劳务近6000人次。总土地面积307050亩(204.8平方公里),土质以沙质栗钙土为主,其中耕地面积61258亩,水浇地面积1600亩,林地面积86281亩,草场面积44229亩,全乡退耕还林面积共34057亩,其中草带面积17028亩。
大西湾乡属坝上小气候乡镇,有着独特的自然优势和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适宜土豆、莜麦、胡麻、小麦、甜菜、青玉米等农作物种植。该乡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低下,十年九旱,种植业收入微薄。全乡农村经济收入以牛羊育肥和劳务输出为主。上,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2180元。
二、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自然条件差
一是地处偏远,二是立地条件差,三是资源稀少,四是劳动力缺乏。
(二)地处偏远
大西湾是全县最偏远的乡镇之一,距县城55公里,处于张北,尚义,康保三县最贫困区域,交通闭塞,信息不灵;立地条件差。土地瘠薄,降雨稀少,地上水、地下水匮乏,草场“三化”严重。可以说发展高效种植业缺水,发展质量效益型畜牧业缺草;资源稀少。地上树少、草少、石头多;地下水少、矿产少,目前除发现有硅藻土矿以外,还没有发现探明有其它矿藏;劳动力缺乏。全乡14000多人,外出8000多人,占总人口的一半以上。劳动力缺乏,特别是高素质的劳动力更少。在家的主要依靠传统粗放低水平种养方式维持生活,发展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不够。
(三)经济发展落后
在这样的条件下,经过乡村干部群众多年来的艰苦奋斗、不懈努力,大西湾经济社会有了长足的发展,取得很大成绩。但我们要清醒地看到与其它乡镇比还有很大的差距。突出表现为:一是产业结构层次低,二、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我们现在仍是以农业经济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第一产业农业在国民经济的比重占到80%以上,而工业、服务业等二、三产业的比重只占20%左右,特别是立乡项目、生产性项目、对财政贡献大的项目,数量少、规模小。这是我们最大的差距,也是我们乡穷、村穷、人穷的根源。二是农村基础设施落后,农业生产条件没有得到根本改善,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农业仍旧是靠天吃饭。农村行路难、看病难、饮水难、甚至看电视难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彻底改善。三是农业增长方式落后。目前我们的农业生产仍停留在以分散农户为单位的传统粗放低水平的生产经营方式,投入少、科技含量低、产出少,效益差。规模经营少,产业化水平低。
(四)思想不够解放
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工作存在不少差距,确实是受到各方面条件的限制,有客观的因素,但主观上和我们的思想解放不够有很大的关系。我认为我们一些干部群众至少有两种陈旧的思想观念。一是悲观消极,得过且过的思想。认为大西湾自然条件差,要人没人,要水没水,要资源没资源,能干什么,能发展什么,就这样啦!缺乏工作动力,满足日常应付,加快发展的斗志丧失了,干劲不足了,艰苦奋斗的作风下降了,悲观消极,得过且过,一天一天混日子。二是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思想。我们不少的干部群众对经济发展现状、农村的贫困、农民的贫穷,已经麻木不仁,熟视无睹,认为是正常的事。发展中习惯于用老办法、老套路想问题办事情,没有用超常规思维去谋发展,超常规举措去干事业,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穷而不思变、不思进。
三、突出重点工作,科学引领发展
针对我乡地处偏远、立地条件差、资源匮乏的现状,我们要从劣势中寻找比较优势,把劣势转化为比较优势,破解发展瓶颈,提高发展能力,创新体制机制,科学引领发展。
1、落户一个项目,富裕一方百姓。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是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我们最薄弱的环节。因此,我们要超常规思维去谋项目,超常规的举措抓项目,以脱皮掉肉的精神跑项目,必须在项目建设上有大的突破。主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一是认真谋划。围绕我们的土地资源优势,比较充裕的农畜产品,人力资源优势谋划规模养殖场以及农畜加工项目。围绕上级政策,谋划基础设施和农村公益事业建设项目。目前我们已经谋划了大西湾村硅藻土项目包装和招商、明喜营肉羊养殖、什巴台肉驴养殖加工、满德堂生猪养殖、少道尼肉鸡养殖加工等重点项目。还谋划了农村道路、中低产田改造、旱作
农业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各村各部门要按照这一思路进一步挖掘优势,深入研究谋划一批大项目、好项目。二是拓宽渠道。要进一步拓宽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的渠道。一是乡村
干部要充分利用血缘、姻缘、地缘、学缘、业缘关系深入接触广泛联系,招商引资。二是各村要对外出务工人员摸底,通过各种方式进行联系,鼓励回乡创业,并通过他们介绍投资者来投资置业。三是推动全民创业。在家有能力的村民,要教育引导鼓励他们带头创业。关于项目落地建设,可以落户到大西湾,也可以落户到张北镇及其它乡镇。这样,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内容扩大了,资源利用范围更宽了。三是优化环境。要树立“人人都是招商环境,人人都是项目建设环境”的理念。要建立项目建设跟踪服务制度,对每个项目要实行专人负责,对项目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全力帮助协调解决,为投资者提供一切方便。重招商更重亲商、安商、富商。对存心刁难,阻碍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的人,不管是谁,是什么部门,包括驻乡单位,我们都要严肃追究责任。四是强化责任。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人人有责,乡领导负责联村包片至少完成一个50万元的招商引资项目,每一名乡村干部都要积极主动参与招商引资项目工作,每一个人至少联系一个项目,提供一条有价值的信息等等,形成人人关注招商、人人争跑项目的良好氛围。五是制度保障。我们要严格按照乡制定的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优惠办法,对引荐者进行奖励。对完不成,无所作为者,年底不能评优、评先、晋升。
2、树立一个典型,带动一方群众。要牢固树立,没有典型就没有效果,没有规模就没有效益的思想。一是抓好奶牛小区建设。紧紧抓住奶站整改圈舍改造的政策机遇,努力争取圈舍补贴资金,通过奶站补贴承建、奶农享用的办法,大力实施奶牛养殖小区扩模工程。建成饲养、生产、销售集聚区,养殖入小区交奶不出院,夯实奶业发展基础,迎接奶业市场复苏。二是抓好甜菜种植园区。甜菜是立县富民的龙头产业,是农业工作的重中之重,夯实甜菜产业基础就牵住了农业经济的牛鼻子。今后我们将利用扶贫资金在西水泉、大恒城一带,继续开发高标准节水农业园区,建设成甜菜高产栽培示范基地。闫家坡村在深入细致地做好群众思想工作的基础上,引导农民通过土地调整、转租、转包等形式整合资源,加大集中连片种植甜菜规模。各村都要从本村的实际出发抓出一批养殖大户、养殖场和规模种植区,提高农业发展的水平。
3、做好土地流转,推进农村改革。
(一)抓好土地流转。受外出人口增多和旱灾频繁等因素的影响,我乡土地弃耕撂荒和粗放经营的现象比较突出,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今后确定在西水泉、徐大保、大恒城、南号人口稀少村通过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分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土地上千亩,实现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为集约化农业的发展探索路子、积累经验。各村也要结合实际在土地流转、“三荒”开发、水利改制、新型合作组织建立等方面做一些有意的探索和尝试,深化农村改革。
(二)抓好土地复垦。针对我乡外出人口多,不少村庄土地闲置的实际。今后我们将争取土地部门支持,大力实施搬迁复垦,为全县项目建设提供用地置换招标。
四、突出实践特色,创新活动载体
如何加快乡村发展,实现农民致富,是摆在我们干部眼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我们必须突出实践特色,在促进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转型、加强干部作风建设方面做出表率,争当贯彻落实科学发展的旗帜和标杆。
(一)争当发展旱作农业的排头兵。我乡地处张北西北部丘陵区,干旱少雨、水资源贫乏是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占80%以上的耕地面积为旱地是我乡农业生产的实际。针对我县特殊的气候和自然条件,要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目标,就必须高度重视旱作农业,坚持走节水农业与旱作农业并重、大力发展旱作农业的路子。
发展旱作农业,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必须多措并举
1、落实工程生物措施,建设旱作基本农田。要继续坚持开展以土地保持为重点的农田基本建设,加强工程措施责任,中部平川区,西部丘陵区要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模式建设和完善旱作农田。同时,要适当落实生物措施,抓好原有农田林网的植网补带、坡梁地的防护林营植和旱作农田生物埂建设,形成防护体系。
2、落实农艺措施,转变生产方式。一是推广抗旱良种,要在对现有马铃薯、莜麦、亚麻等旱地作物品种加快科研步伐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品种适应性和单产水平。同时,要引进试验、示范、推广一些耐干旱、耐瘠薄旱地优良品种。二是优化作物布局。根据不同的立地条件,合理调整种植结构,优化布局,形成区域规模。三是科学配方施肥。采取农家肥和化肥混施,以增施农家肥培肥地力和化肥配施的办法,大力推行泥土配方施肥技术。
3、落实林木措施,提高旱农水平。一是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要在机翻、机播、机收等方面,下力推广机械化作业。二是大力推广保护地栽培技术,重点推广旱地、陡坡地防护林建设,扩大面积,增加品种。三是大力推广集水补灌技术。充分利用地表水建蓄水池,大力推广建旱水窑集雨储备设施。
4、加大对旱作农业产品的开发,搞好深加工。目前,我县对马铃薯、莜麦、亚麻的开发还不够,精深加工方面更是欠缺,产品宣传不够,附加值太低。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要聘请专家,专门进行研究开发,进行深加工,打好有机牌,提高知名度。
5、要推进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探索土地流转的好办法,使土地能够合理流转,使土地向种田能手集中,便于机械化规模作业,积极推广先进科学技术,扩大规模,形成特色,创出效益。
6、要切实加大对旱作农业的投入力度,要在旱作基本农田、农业机械规模化种植、旱水窑集水建设等方面加大投入,同时切实加强农业科研,林木推广网络建设投入力度,以保障网络不断,人员不散。
7、要积极探索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的观光农业的路子。大力培育种植观赏性植物和采摘性植物,发展观光旅游业,多途径提高农业种植效益。
(二)争当作风建设的领头雁。针对当前一些干部普遍存在的宗旨观念淡薄、思想解放不够、工作作风不实、办事效能不高、法纪观念不牢等突出问题,在干部作风建设上提五点要求:
1、要树立奉献意识,做到勤政为民。作为一名干部,无论是上级党组织委派的,还是村民选举的,要时刻将自身的职责和工作挂在心上,要多办顺民意、解民忧的实事好事,积极主动地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上存在的实际困难。
2、要树立责任意识,做到勤奋敬业。各级干部要充分认识肩负的责任,把思想统一到干事业上,把精力集中在做实事上,把功夫下到抓落实上。凡是职责范围内的工作,必须尽职尽责的做好,决不能推诿扯皮;凡是上级交办的任务,必须不折不扣地完成,决不能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凡是涉及人民群众利益的事情,必须千方百计办好,决不能麻木不仁。当工作和个人私事发生矛盾时,必须把工作放在第一位。
3、要树立标准意识,做到尽善尽美。凡事都要讲求质量标准,对待工作绝不能马马虎虎,敷衍塞责,虎头蛇尾,应付差使,更不能拿群众的血汗当儿戏,该做的事能做的事就一定要做好,能经得住检查,能经得起考验。做一件成一件,做一件树立一个榜样。
4、要树立争先意识,做到真抓实干。要认真落实工作责任,超前谋划超前落实,增强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别人没想的我干了,别人想到的我干好了,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反事都要争个先进。今后要严格兑现奖惩,实绩突出要给予奖励,实绩一般的要施加压力,实绩较差的要解剖整改。综合排位末位的村班子要调整党组织书记,倒数3名的村干部要调整工作角色,营造不干工作不行,干不好工作也不行的氛围,让所有人都动起来,都在争先晋位。
5、要树立自律意识,做到坚定廉洁。每名干部都要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在思想、行动上自觉与上级党委、政府保持高度的一致,坚决贯彻落实上级各项决策和部署。要严格遵守组织纪律,自觉服从领导,自觉维护班子和团队团结,要维护集体领导权威,在工作中不准散布不利于工作和不利于团结言论。更要严格遵守党的经济工作纪律、群众工作纪律和廉洁自律有关规定。在利益面前,把好思想关、权力关、亲属关和生活关,筑牢防线、守住底线、不越红线。以自身良好的形象赢得群众的拥护。
今后,我们将以更加开放大气的理念,科学发展的思维,铿锵有力的措施,紧紧围绕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坚持完善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解决实际问题为重点,为推动全乡经济发展推波助澜,实现全乡经济扬帆远航。
党委书记关于乡经济情况调研报告
第三篇:任留乡学习实践活动工作总结
任留乡学习实践活动共涉及14个党支部,其中村级党支部11个,教育支部2个,机关支部1个,共有党员613名,基本实现了参学单位和参学党员的全覆盖。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在区委和区委活动办的正确领导下,在区第八指导组的支持帮助下,经过全乡党员干部的共同努力,现已较好地完成了第一阶段的任务,即将转入第二阶段。今天,我们在总结交流第一阶段的工作成绩与经验的同时,安排部署第二阶段的具体工作,进一步深化认识,坚定信心,扎实工作,务求实效,努力把学习实践活动开展好,下面我简要汇报我乡第一阶段的学习情况。
一、认真准备,迅速行动。乡党委把学习实践活动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作为推动全乡发展的重大举措,区委第三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召开之后,乡党委立即把学习实践活动提上了重要议事日程。一是及时成立了由乡班子成员和各科办负责人组成的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和办公室,认真做好学习实践活动各项准备工作,给全体党员发放《毛泽东邓小平xx论科学发展》、《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等书籍人手一册、发放专用学习笔记本、笔等;二是认真研究制定了活动实施意见,明确了活动的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对各阶段的具体内容和目标要求作出了明确规定,并重点研究制定了学习调研计划,对学习调研内容、方法、时间和效果提出了具体要求。三是组织召开动员会,9月8日召开了全乡学习实践活动动员大会,对活动进行全面安排和部署,确立了“推动科学发展,提高服务水平,做强主导产业,实现强乡富民”的活动载体,并以文件的形式向各支部下发了《关于成立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的通知》(任发[2011]22号)、《关于成立学习实践活动指导检查组的通知》(任发[2011]23号),《关于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实施意见》(任发[2011]24号),《关于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学习调研阶段工作的安排意见》(任发[2011]25号),全乡14个支部分别于9月11日前全部完成本支部的宣传动员工作,为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扎扎实实开展好学习实践活动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领导带头,推进学习。我们把深化认识、学深学透相关理论作为学习实践活动的切入点和基础性工作,积极推进理论学习活动。一是在整个学习调研阶段,乡班子成员以身作则,积极发挥示范作用,带头遵守学习制度,带头参加集体活动,带头撰写心得体会、读书笔记和调研报告;二是重点学习了《毛泽东邓小平xx论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干部学习文件选编》等规定的学习篇目以及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化了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和认识,形成了科学发展的共识。乡机关全体党员干部坚持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坚持潜心研读与集体讨论相结合,坚持理论学习与调研走访相结合,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认真学习了中央印发的两个读本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100问》。理论中心组共学习5次,党员干部集中学习20余次,实现每位党员集中学习30学时。每位党员干部在积极参加集中学习的同时,自觉进行自学,基本做到了学习有笔记,有心得,共撰写心得体会40余篇。
三、突出实践、破解难题。在活动中,我们紧紧围绕“推动科学发展,提高服务水平,做强主导产业,实现强乡富民”的实践载体,突出实践特色,破解发展难题。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潘杨、周花、南湃、东口等村主干道改造升级3000多米,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环境。二是建立新型生态环保厕所,计划2011年完成3000户改厕任务,目前任留、南湃、潘杨三村的改厕工作基本结束,已完成改厕400多户。三是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扩大红苕种植面积,2011年计划达到4200亩;在东口村建设80亩日光温室大棚,种植反季节蔬菜,目前已完成与群众的租地合同等前期手续;围绕奶牛养殖和红苕种植技术举办农技培训3次,四是强力推进民生工程建设,南四村人畜饮水工程已全面完成,设备调试完毕,开始投产运营;投资58万元的任留计生服务大楼内部装修已完成,预计明年年初可投入使用;任留初中教师宿舍楼建设主体工程已基本完成;周垣路韦家-周花段道路升级改造正在紧张施工,预计年底可完成。渭河周花段除险加固工程已顺利完成,确保了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潘杨村新农村建设工程顺利,已完成道路硬化1000米,安装路灯25盏,改厕70户,完成了8户群众的危房改造任务。五是加大矛盾排查化解力度,按照“党政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综治办牵头、其他科室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结合国庆期间信访维稳工作,要求班子领导每周下乡2次,干部3次,共排查出矛盾问题13项,其中涉及信访维稳的7项,涉及民政问题的4项,涉及庄基纠纷2项,已妥善处理的4项,分别是南湃村村邹家组承包地问题,韦家村韦振东上访问题,周花村翁家组和林东组、朱东组和林西组两起河滩地问题。六是刷新扮靓机关建筑物,对机关大楼、干部宿舍、司法所、食堂等建筑物刷新扮靓,对机关食堂进行装修,安装了空调和自来水净化器,配备了桌椅等,新安装了电子门,设立了门卫室,并指定专人负责。七是开展环境卫生整治,重点整治新闫路、南徐路、周坦路等公路段,以及各村主干道、村民房前屋后、田间地头的环境卫生,商店门前的乱堆乱放、出店经营等行为,彻底杜绝垃圾乱倒、污水横流、柴草乱放、建筑垃圾占道堆放等现象。
四、健全制度、保证效果。为保证学习实践活动不走样,不出偏差,我们结合工作实际建立健全了各项管理制度,如《理论学习制度》、《领导班子联系点制度》、《领导小组例会制度》、《指导督促检查制度》、《群众监督评价制度》、《信息报送制度》等。为严明纪律,保证党员领导干部的参学率,完善了《干部请假制度》、《干部考勤制度》,并在工作中抓好落实。
五、联系实际,开展调研。按照区委学习实践活动办公室的总体部署和我乡的实施方案,分别围绕“发展什么,怎样发展”、“调结构、谋发展、保增收”和“升级晋档、科学发展”等课题,以科室为单位组成调研小组,采取座谈会、个别走访等办法深入各村开展调查研究,形成了专题调研报告30余篇,有情况、有分析、有思路、有举措,集中反映了第一阶段集中学习和调查研究的成果。
六、开展讨论,解放思想。在学习调研的基础上,我乡召开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专题讨论会。乡党委领导带头发言,大家以积极参与的精神踊跃发言,结合全乡产业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社会和谐稳定等各抒已见,畅所欲言。大家从岗位的角度谈工作的现状、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解决的对策,从自身的角度谈学习科学发展观的心得体会,从全局的高度谈创新工作机制的思路方法等等,达到解放思想,拓宽思路的目的,为促进我乡科学发展上水平提供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大家一致认为,我们要抓住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有利契机,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认识、更新观念、创新思路、凝聚力量、突出特色,实现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
六、突出主题,推动工作。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最重要的是实践,最根本的目的是推动工作开展。市妇联边学习边思考边实践,结合我市妇女工作实际,确立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切实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主题,全会机关工作人员都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和饱满的工作热情扎实抓好各项工作,用实际成果检验学习活动实效。第一是做好当前工作。市妇联根据市委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开展“三项帮扶”活动的通知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实施妇女儿童关爱行动。市妇联党组成员分头带队,对特困下岗职工家庭、大病妇女以及特困家庭儿童进行回访慰问。讨论制定了几个活动方案:母亲节为妇女开展心理咨询知识讲座活动方案、六一儿童节活动方案,并正在抓紧实施。第二是对我市妇女工作作了深入的思考,认为应从几方面努力:一是建立长效教育培训机构,以“双学双比”活动为平台,着力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女农民。二是注重社会化维权,加大法律进社区、进乡村、进家庭的宣传力度,不断提高妇女的法律意识,提高妇女的应对能力。三是在发挥好新农村建设扶持资金最大效益的同时,要通过政府职能部门协调各金融部门为农村妇女提供小额贷款,抓特色、上规模、创品牌,引导农村妇女在竞争中闯市场、提素质、谋发展。四是在参与和谐建设,弘扬社会主弦律中重点做好“美德进家庭”工作,通过健康、文明、向上等丰富多彩的活动,维护家庭和谐,加强邻里团结,远离毒品、家庭暴力,减少陋习迷信,丰富妇女文化,打造家庭工作品牌。
下面,就如何抓好第二阶段的工作,重点讲以下三点意见:
一、认真总结,深化认识,进一步增强搞好学习实践活动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按照区委的部署及要求,坚持高起点、高标准、严要求,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广泛宣传,全面动员,认真组织学习培训,深入开展调研分析,紧张有序地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为学习实践活动开好头、起好步,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氛围,为确保活动不断深入并取得实效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全体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务必要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务必要采取措施、强化责任,务必要狠下功夫、努力改进。
二、认真分析,找准问题,进一步明确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思路和措施。分析检查阶段是整个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承上启下的关键阶段,市妇联尽快做出周密细致的具体安排,深入扎实地做好分析检查阶段的各项工作,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总的说来,市妇联按要求完成了学习实践活动学习调研阶段的各项任务,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理论水平有了新的提高,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意识进一步增强,为下一阶段的学习实践活动打下了良好基础。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如有的党员在研读两个读本上下功夫不够,有的理论学习和解放思想大讨论不够深入,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工作实践、找准切入点还不够等等,这些问题,我们将认真采取措施加以改进,努力把下一阶段工作做得更加扎实,更有成效。
三、落实责任,整体推动,务求做到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分析检查阶段是整个学习实践活动的基础性、关键性阶段。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对党员干部的理论学习,调研情况进行一次“回头看”,对于集中学习时间内容、个人学习笔记、体会、调研报告达不到要求的,要提出补课的时限和要求。尤其要突出抓好领导干部这个重点,要把本单位每名党员在学习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强不强,每个阶段的任务完成的好不好,结合学习实践活动推进分管工作的成效明显不明显,是否发挥了带头示范和表率作用等方面的情况,一一记录在案,并做出评价,作为检验和识别干部政治敏锐性强不强及考核干部德、能、勤、绩的依据之一。对于学习实践活动中应付差事,敷衍凑合的党员干部,要及时提醒、督促、打招呼,督促他们及时转变态度,尽快跟上整体步伐。要进一步靠实领导责任。搞好学习实践活动,关键在于领导班子高度重视,要切实做到认识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扎扎实实抓落实、求实效,主要负责人要全力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领导班子其他成员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抓学习实践活动上,要大力支持配合抓好此项活动,同时要明确班子整体是实践环节的推动者、带领者和践行者。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搞好学习实践活动,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和发挥典型的推动作用是十分重要的,进一步加大宣传引导和典型培育力度,努力使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深入人心、人人皆知,要激励和引导广大党员立足本职、心系妇联,努力在各项工作中冲在前、干在前,充分体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同志们,分析检查阶段是学习实践活动的重要环节之一,要求高、时间紧、任务重。我们一定要继续保持学习调研阶段积极的精神状态,发扬求真务实的作风,按照区委的要求,振奋精神,努力工作,再接再厉,圆满完成这一阶段的各项任务。
第四篇:滔河乡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滔河乡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滔河乡地处淅川县西南边陲,与湖北省郧县的梅铺、谭山两镇和丹江口市的大沟乡接壤,距县城56公里。全乡辖44个行政村,294个村民小组,5.1万人,国土面积117.3平方公里,荒山9.2万亩,荒滩2.2万亩。南水北调移民涉及30个行政村和1个林场,规划搬迁人数为30029人(实际情况为2009年试点移民2030人,2010年第一批移民10040人,2011年将再次移民18100人),是一个集山区、库区、边缘区为一体的人口大乡。境内山地、丘陵、平原兼有,有大小河流5条,分别是丹江河、滔河、闹峪河、横岭河、肖河。平原土地多系冲积而成,平整肥沃,农业基础条件较好。
二、近三年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近几年来,滔河乡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下,高举科学发展大旗,以移民迁安为“一号工程”,以新农村建设统揽全局,紧紧围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重点,强力突破,奋力拼搏,经济、社会事业获得长足发展,社会大局持续稳定。
2008年,全年工农业总产值达到6.8亿元,同比增长20%;地方财政收入达到330万元,同比增长23%;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980元,经济综合实力位居全市第131位;全
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8100万元,同比增长29%;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下。社会事业及基础设施建设:
1、集镇建设。集镇新址建设项目已得到批准。
2、学校建设。引资140多万元完成了乡中学生宿舍楼和餐厅建设工程。
3、公路建设。全乡实现“村村通”100%,“组组通”40%。投资458.8万元,建成贺坡至东沟公路。
4、新农村建设。在巩固清泉、姬堰两个新农村的基础上,新建成周沟新农村示范村。
5、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完成石庙湾段120米护岸坝工程。植树造林1.8万亩,封山育林2万亩。投资190万元的闹峪河流域治理项目已开工。
6、民政。为农村五保户、特困户发放专项资金103万元;投资扩建乡直、周沟敬老院,集中供养五保老人203人,占五保老人总数的40%。
7、卫生。新农合群众参合率达到99%。
8、电力。完成朱沟、孔家峪等11个村的农网改造。
2009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达到7.3亿元,同比增长10 %;地方财政收入达到340万元,同比增长13%;农民人均纯收入3288元,经济综合实力位居全市第171位;固定资产投资达到8450万元,同比增长17%。社会事业及基础设施建设:
1、公路。“村村通”水泥路达到100%。“组组通”达到50%。
2、沼气。周沟、东闹峪、孔家峪、尚岗、姬堰等5个国债项目建设村新发展沼气460座。
3、学校。建成乡中综合办公楼和餐厅,解决了乡中师生的办公和住宿问题。
4、卫生。利用项目资金建成卫生院宿舍楼和孔家峪村标准化卫生室。
5、民政。建成一个乡中心敬老院和周沟敬
老院分院,入住五保老人217人,集中供养率达到45%。
6、新农村建设。新建成东沟、尚岗两个新农村示范村。
2010年,全乡搬迁9个村后工农业总产值为6亿元,同比增长11%;地方财政收入达到330万元,同比增长11%;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600元;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1亿元,同比增长16%。社会事业及基础设施建设:
1、新农保。投资4.1万元建成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办公大厅,配备了电脑、桌椅等办公用品;参保率达到100%;发放新农保资金436.32万元,发放率达到100%。
2、公路。完成了被“7.24”洪水冲毁的丹南公路、209国道娘娘洞隧道等路段及“村村通”480米、桥涵2处、护坡19个的重建修复。
3、学校。建成石庙湾小学教学楼一座。
4、新农村建设。建成石庙湾社会主义新农村。
5、水利。投资10万元,建成尚岗村扒河桥一座;在杨伙和朱沟修建集雨水窖30个,修复渠道1000米。
6、桥涵修复。对丹江大桥受损部分进行了修复加固,对严湾险桥进行了拆除修建。
7、不折不扣落实各项惠农政策,足额发放种粮、退耕还林、“两免一补”、家电下乡等各种补贴。
三、“十二五”发展规划
发展目标:到2015年,力争全乡工农业总产值达到
8.42亿元,比“十一五”末增40%,地方财政收入达到535万元,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保持在17%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200元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下。国民素质整体提高,社会文明不断进步,各项事业全面发
展,人民生活更加富裕。
发展思路:生态立乡,农业稳乡,产业兴乡。
主要措施及方法:
(一)建设生态农业大乡,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
2、培育农业龙头企业。
3、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4、加快农业市场建设。
(二)建设工业强乡,着力培育乡域经济支柱。
(三)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改善农村条件。
1、全力实施集镇迁建。
2、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到2015年,全乡基本形成“网络全乡、四通八达、出行便利、货畅其流”的交通环境。
3、不断推进农田水利建设。
(四)加强公共事业建设,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四、阻碍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今后五年,阻碍我乡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有:
1、交通不便。乡政府距县城56公里,且道路崎岖狭窄,209国道也只经乡西北边境而过,通往湖北省的班车一天也只有二、三次。
2、吸引外资困难。经济条件相对较差,因地处内陆偏远山区、资源匮乏、人才奇缺等原因,造成了我乡吸引外资困难的状况。
3、南水北调工程限制了部分产业发展。丹江、滔河从我乡流过,为保证一库清水送北京,我乡不得不停止发展某些工业、农业项目。
4、移民搬迁及后续工作制约经济发展。由于我乡今年移民搬迁任务艰巨,仅外迁移民就达18100人,后续各项工作也相当繁重。所
以在今后两年左右,全乡干部的主要精力都将扑在移民工作上,一 心一意谋发展的主旋律势必受到影响。
针对上述原因,今年需要解决的问题有:
1、促进新集镇建设步伐,改善我乡交通落后面貌。由于我乡现政府所在地受南水北调工程影响,集镇功能损失殆尽,上级批准把乡政府迁至209国道附近的清泉、姬堰村,这将大大改善我乡交通不便的状况。
2、处理好移民搬迁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今年至明年,集中完成好移民搬迁工作,尤其是今年8月底以前,要把全部精力投入到这项工作 中,因为我乡今年的移民搬迁任务占全县任务的近四分之一。今年9月以后,方可把工作重心慢慢转移到经济发展上来。
五、对于我乡经济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一)优化环境,调整产业结构。针对我乡处于丹江口库区的关键位置,我乡在优化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打造碧水蓝天的同时,对工业及农业的发展要调整好产业结构,对于既能发展经济、又能保持和净化环境的产业和企业,要大力引进、投产、推广,尤其在“十二五”的后三年要做好这项工作。
(二)整合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由于南水北调工程及丹江口水库的加高,我乡处于丹江口水库的较上游,东有丹江湖、香严寺景区等,西有荆紫关仿古一条街等景区,地理位置独特而优越,适宜发展旅游业。
(三)把发展林果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头戏来演。由于移民搬迁后,我乡的土地有90%以上是丘陵和山坡,为保
持湖水清洁,防止水土流失,并进一步发展经济,最好的办法是发展林果业。
(四)集中建设生态居民区,实施生态移民。针对我乡山区面积大、群众居住分散、生产生活落后不便的实际,为了优化环境,改善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在地理位置相对较好、交通饮水便利的地方建立居民集中居住区,实施生态移民十分必要,既符合科学发展的要求,又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希望上级部门在有关方面予以政策及资金方面的大力支持。
(五)继续加大扶贫开发力度。今年我乡移民迁安任务结束后,黄楝树、刘伙、闫楼、申明铺、文坑、黄桥、罗山、朱山、门伙、陈家湾、梁庄、白亭、严湾、岳洼、余营等15个村为半搬半迁村,仍有部分群众留在原村居住。这些村线下良田全部被淹,只留线上少数贫瘠山地可供耕种。受南水北调工程影响,交通、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非常落后,生产生活极其困难。建议上级部门:
1、将这些村纳入国家贫困村,加大扶贫开发力度。
2、加大对这些村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
3、聘请农业专家,对这部分村的山地进行土地改造升级,确保群众有地种,有粮吃。
滔河乡人民政府
2011年3月10日
第五篇:关于某某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调研报告
关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调研报告
***
(2009年4月30日)
***乡位于***区最东端,东与***县***镇接壤,西与***镇为邻,南靠***镇,北与***县***镇隔江相望,全乡辖5个行政村,1个社区居委会,有51个村(居)民小组,4476户,14152人,幅员面积28平方公里。***乡属人稀、地少的边远贫困移民乡,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实现率先突破、加快发展,是我们***乡必须迫切思考和破解的难题。为此,我就目前***乡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有关问题做了专题调研。
一、***乡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近年来,乡党委、政府坚持“项目带基础、产业促发展、劳务强经济、移民保稳定”的工作思路,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项目建设、支柱产业发展、劳务输出、移民等重点工作,实现了经济社会较快发展,在2008年乡镇工作评比中荣获一般类乡镇一等奖第一名。过去的一年,全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502万元,增速达到20%;完成地方财政收入58万元,超额完成34万元;人均纯收入3716元,增速达到31.9%;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93.75万元。粮食总产量5706吨,同比增长132吨,生猪出栏6600头,同比增长2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700万元,农村牧林渔业总产值达到5726万元。
(一)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我们多方面争取资金、项目,加强人畜饮水、乡村道路、塘库整治、危房搬迁、耕地改造、造林建园、小城镇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村村通公路,组组通机耕道,里程达115.87公里。完成了**、**、**3个村安全饮水工程和**村一池三改工程;完成库周绿化带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1500亩移土培肥工程;建成江边休闲广场;实现了农网改造和通讯网络全覆盖。
(二)支柱产业发展态势良好。***乡立足实际,在低山发展柑桔,高山发展柠檬,实行高低山均衡发展。通过柑桔的技改,提高柑桔的产量、质量,进一步做大做强了柑桔产业;以扶贫开发为契机,在**村栽植柠檬2.4万株,发展优质尤力克柠檬400亩,以点带面,带动了周边和邻村农户发展柠檬。
(三)劳务输出作用凸显。我乡有外出务工人员0.6万人。乡党委、政府将发展劳务输出作为经济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为外出务工人员提供政策、法律等方面的服务,加强了外出务工人员的技能培训。在去年经济大环境不佳的情况下劳务收入仍达到了3865万元。劳务输出成为农民收入的一项重要来源。
(四)社会事业持续发展。2008年计划生育率达85.9%,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分别为2.5‰和-0.92%;全乡中小学入学率达100%,毕业率达100%,初中毕业升学率达86%,优良率达20%。**村公共服务中心正式投入使用。乡党委政府始终把关注弱势群体的生产生活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想尽办法扶弱济困。将农村211户465人,城市121户253人纳入低保对象,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2009年参合农民3991户12094人,参合率达91%,完成区政府下达目标任务的101.3%;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321户660人,参合率达80%,完成区政府下达目标任务的110%。
(五)经济发展环境得到优化。通过解放思想、扩大开放大讨论、“创新服务,促进发展”、“强作风、保增长”、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干部作风明显转变,服务意识明显增强,活动载体不断涌现,干部参与的积极性、责任心不断增强,出现了村村有战场,处处有亮点。
二、***乡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问题
***乡的经济社会虽然取得了较快发展,但与其它乡镇相比,差距仍然很大,存在的问题仍然较多。一是经济实力薄弱,财力严重不足。2008年全乡GDP为7136万元,地方财政收入58万元,人均GDP仅5042元,人均财政收入仅41元,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规模在全区都处于中下水平,不但与建设“500亿***”的要求不符,而且由于经济总量小,可用财力弱,导致财政收支矛盾十分突出,正常运转都十分困难。二是产业结构不合理。我乡工业的规模和比重太小,商贸不发达,农业比重明显偏高。三是产业发展整体水平不高。柑桔、柠檬虽然形成了规模,但还局限于千家万户的发展模式,大户的带动作用不强,信息流通不畅,产品的产量、质量参差不齐、知名度、市场影响力、辐射范围十分有限,抵御风险的能力不强,不能形成规模效应。去年因金融危机等因素导致柑桔滞销,一段时间无人收购。四是基础设施还不完善。乡级公路未硬化,村组级公路质量不高,场镇供水设施亟需技改,场镇防洪能力较弱。水利设施不配套,年久失修。场镇规模偏小,人气不旺。一方面乡党委、政府虽然挤出有限的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但财政对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不够,影响了全乡经济质和量的提升;另一方面由于区位劣势和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缺乏投资竞争力,使得开放发展和招商引资的难度增大。五是遗留问题较多,维稳压力大。***乡有文化之乡的美誉,名人和有文化的人较多,***又是贫困的边远乡,大多数人的素质不高,***更是移民大乡,遗留问题较多,欠帐较大,各种矛盾交织在一起,错综复杂,尽管我们经过四、五年的努力,解决了不少问题,还了不少债务,但离群众的要求还有差距,矛盾依然较突出,信访、上访、闹访仍然时有发生,各项工作开展举步维艰。六是社会事业有待进一步发展。农村传宗接代的生育观念还未从根本上转变,乡卫生院、村卫生室医疗条件较差,不能满足群众的要求;农村文化比较匮乏;群众综合素质较低,职业技能较差,求生的技能不高等现实问题较为突出,迫切需要解决。
三、***乡实现加快发展的有利条件
***乡虽然条件差、基础弱,但通过近年来的努力,已经奠定了坚实发展基础。同时,结合当前政策机遇,***经济社会发展迎来了战略黄金期和历史机遇期,机遇优:一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的发展,***又高度重视***的发展,多次专题研究***的工作,并出台了《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倾注政策、项目、资金集中支持***的发展,***区第三届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了《中共**市***区委关于加快农村改革发展的决定》。这一系列文件含金量很高,针对性很强,表明农村改革发展迎来重大机遇期;二是国家积极扩大内需的政策,为农村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三是一批重大在建项目为***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四是在今后的10余年,将有200亿左右的移民后扶资金用于***,***乡作为移民乡,肯定占有一定的份额。基础好:一是通过近年来的不懈努力,***乡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发展思路进一步明晰,经济社会发展势头十分强劲,内在动力全面激发,为实现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是***乡村两级组织和广大干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思想得到进一步解放、观念得到了进一步更新,思发展、谋发展、抓发展的热情空前涨,一心一意抓发展、聚精会神求突破的强大合力已经形成,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证。
四、***经济社会发展思路与对策
结合***自然条件、发展现状和面临的机遇,***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是: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区委三届六次全委会议精神,以加快发展、维护稳定为目标,积极实施“农业稳乡、产业富乡、科教兴乡”三大战略,大力发展“柑桔、柠檬、劳务”三大产业,着力农业集约化经营和农民集中居住两个突破,推进土地、林权、农业社会服务体系三项改革,重点抓好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建设、支柱产业发展、劳务输出三个方面工作,努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围绕这一基本思路,结合发展现状,***实现快速发展的措施和对策是:
(一)依托场镇和农民新村建设,大力实施基础设施建设
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需要,完善***乡场镇规划建设和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供电通讯、给水防洪、道路交通、各类社会事业发展和市政设施等要依托移民项目争取配套。通过加强场镇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场镇的品位与内涵,提升其辐射与带动力。当前要着重抓好五大工程建设:一是沿江公路硬化工程,沿江公路贯穿***乡沿江的三村一社区,一旦硬化,通畅率将达到66.7%;二是***移民广场工程,解决群众休闲娱乐无场所;三是场镇防洪工程,保障场镇居民安全;四是场镇自来水技改工程,解决场镇居民饮水困难;五是乡卫生院修建工程,解决群众就医难问题。
按照区委、区政府的安排部署,我们在高山的**、**村规划建设两个农民新村。区政府明确交通、水利、农业等部门优先解决农民新村的道路、饮水、沼气建设,为***乡高山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带来了重大机遇。我们要抓好两项工作:一是尽全力建好农民新村。农民新村是我们争取后续项目的载体,必须做到规划好、建设好、质量优、农民满意;二是依托农民新村建设,加大争取项目力度,解决两个村的道路、水、电、沼气问题。***到2011年要硬(油)化村级公路640公里,我们要抓住机遇,全力争取高山两村村级公路硬(油)化项目,结合沿江公路硬化,使***乡建制村通畅率达到100%。
(二)抓住土地流转、林权改革契机,推进规模化经营,促进支柱产业发展
中央、***市、***区都明确了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同时提出了要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要加快林地、林木流转制度建设。为农村土地、林地流转和规模化经营指明了方向。我们要抓住这个契机,推进农村分散经营模式向规模化经营模式转变。一是用优势产业引导规模化经营。区政府明确提出要做强**、**、***、***、**、**、**等镇乡为重点的沿江柑桔产业带。我们要争取技改项目,提高柑桔的产量和质量;将柑桔产业引入规模化经营,促进柑桔的标准化生产。二是围绕区政府的主导产业引导规模化经营。我们要做好土地流转等基础工作,因地制宜,将中药材、笋竹等***区主导产业引入***乡,争取培育出新的支柱产业。三是培育专业大户推进规模化经营。通过培育专业大户,扶持专业大户,支持他们搞规模化经营。四是在推进规模化经营中要“到位”不 “越位”。要加大对规模化经营的宣传,要搭建土地流转平台,提供信息、技术等全方位的服务,不得干预大户的经营。
(三)强化劳务培训,提高劳务输出输入质量 劳务收入在我乡农民人均纯收入中占有的比重较大,2008年全乡劳务收入3865万元,人均达2576元。但从总体上看,劳动力素质不高,大多数人没有一技之长,缺乏劳动技能,待遇不高,且容易失业。为此,我们要抓好三项工作。一是抓好“三围绕”工作:一围绕技术需求抓培训。与移民局、农广校、妇联等部门密切配合,根据需求举办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二围绕乡域特色搞培训。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开展建筑、爆破等特种行业培训;三围绕用工“订单”办培训。根据沿海发达城市用工需求,积极向沿海发达城市输出劳动力。二是提高组织化程度。引导并鼓励建立劳务开发协会,培育劳务经纪人,畅通劳务就业信息,逐步形成品牌,使外出务工更加稳定、牢固。三是引导外出务工者返乡创业。对积累了一定财富的外出务工者,积极鼓励、引导其返乡创业,支持他们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