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图书馆(室)在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中的发展方向

时间:2019-05-14 10:06: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图书馆(室)在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中的发展方向》,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图书馆(室)在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中的发展方向》。

第一篇:论图书馆(室)在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中的发展方向

论图书馆(室)在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中的发展方向

[摘要]以土地集约为内容的新一轮农村改革正在不断深化,带动着农村新社区的形成和逐步完善。图书馆(室)在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本文就农村社区图书馆(室)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图书馆(室);农村社区;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258.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1)012-0108-03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和经济收入,改善农村发展环境,优化农业内部产业结构,是当前农村工作的主要任务。改革开放为加快农村图书馆建设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随着农村社区的不断形成和文化设施的逐步完善,图书馆(室)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位置更加突出,正确认识图书馆(室)在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定位,对于培育新型农民、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农村文化建设及社区图书馆(室)的建设状况

(一)国家关于农村建设的方针与政策

在农村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文化发展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从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到十七大,逐步形成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用、便捷、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此,国家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国务院《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等多项关于农村文化建设的方针与政策。农村社区图书馆(室)以保障农民文化权利的政策转向为契机,积极探索图书馆为农服务的制度化、长效化、规范化发展,赢得了社会公众和政府管理者前所未有的尊重。目前,农村社区图书馆(室)已经成为农村文化建设新格局中的一道美丽风景线,对于解决农民“看书难、买书难、没书读”问题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为农村文化主阵地的农村图书馆建设营造了十分有利的发展氛围。

(二)农村社区图书馆(室)的发展目标

通过研究公共图书馆的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起初公共图书馆面临着早期服务定位与后期社会发展偏离所造成的相似困境,即“早期的服务定位往往倾向于‘为领导服务,为科研服务’”,而后期的服务理念与现代图书馆理念相去甚远,它使公共图书馆日益脱离社会公众的视野,或者受到社会公众的批评。同时,也使公共图书馆深深地陷入发展低谷。而农村社区图书馆(室)的建设,为图书馆工作服务大众提供了有利的发展机会。虽然许多乡镇政府大都设有图书馆(室)或文化活动室,但距离广大农民的居住地很远,难于满足农民的需求。由于设在政府内,农民是“不太敢去”看书,加上经费运作困难,实际上大多数没有正常运行。随着农村社区建设步伐的加快,社区图书馆(室)的建设已经纳入地方政府惠农工程。笔者认为,其发展目标应该是以政府为主导、以农民自管自用和自助读书为主,促进农民读书用书的公益性组织(微型图书馆),但又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图书馆,应集多种文化服务功能于一体。

(三)农村社区图书馆(室)的兴起

自党的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发展后,2007年,民政部下发了《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县(市、区)工作实验方案》。近年来,地方政府为了提高农村土地经营集约化水平,加大了农村土地的整理力度,开始进行新农村村居建设,农民的居住环境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社区建设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在人口密集地区,采取撤村建社区,由若干个建制村合并成为一个社区,服务半径一般在2公里之内;二是在人口稀少地区,采取鼓励和帮助自然村或建制村的农户向新开辟的社区集聚,小型社区几十户,中型社区上百户,大型社区上千户。不管哪种模式,都突出了新农村的文化建设,即建有图书馆(室)、文化广场、体育设施等文化设施。社区图书馆(室)由政府建设,村民自主管理,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农家书屋”的升级版。在馆藏投入体制上各地情况不一,没有统一模式,主要采取了政府办馆、联合办馆、民营公助、外援办馆及个人办馆等方式。在管理机制上采取了公派专职或兼职人员,也有个体经营、差补自筹,托管、代管、选派志愿者服务等方式。

二、农村社区图书馆(室)的文化功能

(一)以图书为载体,提升农民文明素养

农村用户文化水平总体较低,学习习惯较差,学习意识也较为落后,许多地方社会风气不好,如不赡养父母、不尽孝道等社会公德教育缺失较为突出,封建迷信活动频繁,赌博成风等现象比较严重,成为阻碍农村发展的“文化障碍”。因此,应以农村社区图书馆(室)为平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普及教育为抓手,大力推进文明村镇建设,积极推广科学知识,努力形成讲文明、树新风的良好乡风民俗。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维权意识逐渐增强,但又普遍缺乏对法律和政策的了解。为此,图书馆可以引导农民全面加强城乡统筹、土地流转、城乡低保、新农合、农转城、农民工权益等涉农政策的学习,增强其运用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能力,促进农村基层法治建设,确保农民合法权益的落实。

(二)以环境为平台,提高农民科技信息利用能力

农民对科学技术和知识的重要性还没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依然没有改变靠天吃饭的传统思维和耕作方式。调查表明,农户收入水平与其文化程度呈正相关关系,农民的平均就业率与农民的文化程度也呈正相关关系。图书馆工作可以引导农民学科技、用科技,进一步增强农民的科技意识,加强农民对“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一理论的认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真正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学科技、用科技、懂经营、会管理的科技致富带头人,通过向农民提供大量的信息服务,帮助农民及时了解国际和国内,当地和外地的政治、经济和科技信息。随着经济形势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及时调整生产、经营方向,避免盲目生产经营带来的损失。

(三)以服务为手段,推进主流文化入村服务

建设图书馆(室)的根本目的是充实农民的头脑,提高其建设新农村的本领,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发展当地经济、带动农民发家致富的实际行动。可在村镇口、便民店、医疗所、文化广场等人口聚集的场所设立流动书架,让村民们在娱乐休闲的同时,也可以看书、读报,把先进文化灌输和渗透到每个村民的心里。实践证明,只有切实改变过去那种“不管需求,只管馆藏”的索然无味的做法,采用喜闻乐见的学习方式,才能提起农民们的学习兴趣。

三、农村社区图书馆(室)的发展方向

(一)建设成为农民的精神文明阵地

在传统村落中,由于受各种客观条件的限制,满足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渴求知识的途径相对偏少。而在新型的农村社区中,村民居住集中,图书馆(室)的馆藏资源和现代化设备为农村社区文化建设提供了物质基础。作为重要文化设施机构,有着其他机构不能替代的特殊作用,不仅能够繁荣农村社区文化,而且是开展社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目前,农村文化建设刚刚起步,物质基础还比较薄弱,这就要求在社区文化建设中把图书馆(室)建设成为社区文化的中心,把图书报刊、学习环境、电子阅读以及浓厚的文化氛围作为重点建设内容,以积极向上的馆藏书刊教育村民,以健康科学的文化活动吸引村民,帮助村民树立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与生产观念,满足他们对“精神食粮”的渴求。图书馆(室)可通过书刊帮助农民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蚀,矫正道德观的扭曲,建立起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

(二)打造成为农民的素质教育中心

在农村,文盲、半文盲劳动力的贫困率最高,达到21.3%,而中专以上学历的劳动力贫困率只有7%~8%。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竞争环境的加剧、知识更新步伐的加快,掌握新知识、了解新技术、储备新技能已成为现代农民的标志。如今农村的中小学都集中于县城和乡镇,村庄的文化建设受到很大削弱,图书馆可以发挥其特有的功能,担负起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和以书育人的重任,成为农民“身边的学校”和培育学习型农民的基地,逐步形成社区村民素质教育的中心。学习已成为现代社会人们生活中的第一需要,图书馆已成为社会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被誉为“终身教育的学校”和“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是新环境下农民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也是开展社会教育、普及提高国民素质、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场所。具有地域属性的农村社区图书馆,理所当然肩负着上述职责,农村社区图书馆(室)主要面对社区农民,其教育的目的、内容的侧重点在于培养农民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和整体素质的提高。图书馆(室)所创造的浓厚文化氛围,可吸引农民多读书、读好书,提高村民的科学文化水平,促进整个社区村民素质的提高。

(三)构建成为农民的信息交流中心

图书馆(室)在提供读书学习、文化休闲功能的同时,也成为社区内各种信息的集散地,为村民生产和生活提供便利条件。图书馆工作人员是联系农民和书籍的桥梁,农村图书馆是传播科技信息、利用科技文献资源的重要阵地。社区信息服务的主要目的是为社区村民提供与其生活和生产相关的信息。从服务内容看,社区信息服务包括相当广泛的主题,如国家支农惠农政策、医疗卫生、法律、农业生产管理、务工求职等。在社区信息服务过程中,信息的引荐服务是较为重要的部分,图书馆(室)对目前农村社区内妇女、儿童、老人等读者群有着特殊的吸引力。农村社区图书馆(室)不仅担负着沟通社会组织和社区农民联系的任务,而且还担负着增进社区农民交往的桥梁,可根据社区农民的具体情况,精心选择信息,为社区村民提供各种信息服务,培养有文化、用科技、懂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切实解决现代农业发展中的动力问题。

(四)营造成为农民的休闲娱乐中心

休闲娱乐已成为现代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图书馆(室)可以利用丰富的馆藏资源,发挥其广泛的文化服务功能,为社区农民提供多层次、高质量的文化生活,引导农民进行有益的文化娱乐休闲活动。可以利用农闲的春冬季节,为农民们提供一个增长知识、陶冶情操、休闲舒适的场所,一个能在其中促进交流、改善邻里关系、增进彼此联系、修养性情与提升活品质的祥和、欢乐的环境。社区图书馆(室)还可以通过举办灵活多样的看书读报、歌舞活动、诗歌朗诵、书画学习以及各种专题讲座、展览、优秀图书报刊推介会、读书座谈会、各种体育比赛等,吸引社区村民到社区图书馆(室)来参加活动,使之成为社区村民休闲娱乐的中心,从而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和吸引力,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与生活氛围。

四、结语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农村社会内部未形成对现代信息服务的真正需求,图书馆服务规模和水平一直处于低下的状况,这使得农村图书馆(室)建设存在先天不足。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图书馆(室)为图书馆工作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平台,也提供了一个明晰的图书馆服务路径。实践证明,农村社区图书馆(室)在向农民提供信息权利保障方面迈出了里程碑式的一步,在解决公众服务基本的社会责任、发展农村文化建设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并成为广大农民了解党和政府方针政策、掌握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交流市场信息和致富经验的重要平台。

[参考文献]

[1]武晓丽.对我国农村图书馆建设的思考――以河北省农村图书馆调查为例[J].图书馆工作研究,2010,(7).[2]范并思,黄欣.社科情报服各与保障信息公平[J].情报资料工作,2010,(6).[3]席晓南.农村图书馆建设的现状和对策[J].世纪桥,2009,(1).[4]张蕾.社会主义新农村背景下的农村图书馆建设[J].农业图书情报学,2006,(6).[5]刘丽.我国农村图书馆建设中农民的角色分析[J].图书馆学刊,2009,(11).[6]刘玲.试论农村图书馆建设的必要性与途径[J].科学之友,2010,(8).

第二篇:论社区文化及其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

论社区文化及其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

【摘要】:对社区文化的认识,学术界的很多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但要从理论上全面把握社区文化,笔者认为应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来理解。广义的社区文化是指社区居民在特定的区域内,经过长期实践而创造出来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它对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情操、行为方式以及人格理想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甚至制约着当地经济、政治的发展;狭义的社区文化是指社区文化现象的集成,即社区居民在特定区域内长期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有一定特点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行为模式和群体意识等文化现象。将广义和狭义的理解结合起来,才能揭示出社区文化的全面内涵。

【关键词】:社区文化社区文化建设社区综合竞争力凝聚力创新

一.社区文化的形成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社区文化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它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其形成和发展不仅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城市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内容,同样也是我国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客观需要。

㈠社区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㈡社区文化是城市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㈢社区文化的不断推进是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的不断发展的需要

二.社区文化在社区里设中的作用

社区文化是社区全方位的文化,在社区建设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㈠社区文化营造“社区精神”

一定的社区文化,在一定时期内,总会强调特定的文化理念,从而规范和影响社区群众的行为模式,并排斥其所否定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它一方面不断鼓励社区群众与现实之间以及社区群众之间的相互协调;另一方面也在不断引导人们追求高尚的理想和目标。这样,社区成员在长期的交往中逐步形成了共同的理想目标、价值观念、风俗习惯、信仰和归属感,即形成了某一种共同的“社区精神”。

1.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

社区文化总是要倡导社会所认定的积极的价值观、人生观和行为方式,并能对社区内存在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给予解决与导向,在长期的文化熏陶中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陶冶、美化人们的心灵,抵制不健康的文化,不断提升社区群众的文化品位,引导人们自觉追求真、善、美的东西。

2.有利于增进社区群众之间的感情,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到来,整个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工作强度加大,使人们之间的交往范围打破了过去封闭的“单位人”界限,成了开放的“社会人”,也使得联系人们的各种因素相对减少,人们各自忙忙碌碌。八小时的工作忙碌之外,其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社区度过,1

因此,如何增进彼此之间的联系和了解就成为社区群众交往的一个难题。而社区文化的群众性活动正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最有效的办法,它成为增进社区居民之间、各类组织之间相互联系、加深了解、沟通关系的精神纽带,易于把社区群众吸引在一起,创造和谐、友善、互助的人际关系。

3.有助于增强社区成员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社区通过组织老年、青年、少年、残疾人等不同形式的演出活动,尤其是代表本社区外出演出,不仅会大大吸引社区不同成员的积极参与,而且在社区集体演出活动中还会增强对本社区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从而增强其对社区的强烈归属感。通常,居民的社区归属感越强,就越能够意识到自己作为社区成员的权利和义务,进而越加喜爱和参与社区文化活动。

4.有利于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社区文化以其最活跃、最生动、最具吸引力、最易于为人们接受的生活方式满足了广大社区群众的精神需求。尤其是现代社会,生活节奏日益加快,人们的工作紧张程度和精神压力随之增大,需要精神上给予调剂,而社区文化恰恰能够满足人们的精神和情感需要。在共同理解的心里空间内,人与人之间情感交融、心灵沟通,个体化的人格融入社区整体,个体与群体的统一不仅极大地丰富了个体成员的精神和情感体验,而且创造了共同的“社区精神”。

㈡社区文化为“社区综合竞争力”的提高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社区综合竞争力”体现了一种新的发展理念,它以新的发展观为基础。要增强“社区综合竞争力”不能单单理解为提升社区的经济增长能力,而应理解为社区经济、文化、自然的持续、协调地发展。

1.为“社区综合竞争力”的提升提供精神动力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普遍关注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人们普遍认识到:一个脱离文化背景的发展是没有灵魂的发展。文化可以通过对社会制度构成要件的指导,实现社会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优化,以此为“社区综合竞争力”提供精神动力。

2.为“社区综合竞争力”的提高提供智力支持

创新是一个社区进步的灵魂,也是社区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在当今知识经济和科技信息全球化大趋势面前,一个社区“综合竞争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社区人口整体的受教育水平,取决于社区群众综合素质的高低。

3.为“社区综合竞争力”创造了巨大的经济价值

社区文化产业主要包括文化娱乐业、影视及影像制品业、新闻出版业、文化旅游业以及一些与文化相关的美食、美容、时装、休闲等产业。它不仅为社区创造出了巨大的经济价值,而且能够极大地提高一个社区的文化品位。

4.社区文化是“社区综合竞争力”发展的象征

一个社区的综合发展的形象是外在面目与内在精神本质的有机统一,是历史文化的沉淀

与现实文化交融的结果。对于一个社区而言,社区文化就是该社区的气质和灵魂,一流的社区文化塑造一流的社区形象。

㈢社区文化提高社区居民的综合素质

社区居民的综合素质是一个具有基础性、系统性和层次性的大概念,不仅体现了一个社区全体居民的文化教育水平、道德风貌、精神状态、健康等人文状况,而且还反映着一个社区的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等智力水平。社区居民的综合素质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受教育程度、道德水准、精神状态、健康状况和创新能力等。这几个方面形成一个综合的统一体,共同反映社区居民的综合素质状况。只有全面提高社区居民的综合素质,才能不断推动社区建设向前发展,而要提高社区居民的综合素质水平,就不能忽视社区文化的重要作用。

社区文化在提高社区居民综合素质方面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它的教育功能上。社区文化教育除了学校教育和专业教育外,还有社会性自我教育。它主要通过不断向社区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和潜移默化的渗透方式来实现。在社区,各种各样的国家大政方针、法律法规的宣传活动和群众性的自娱自乐活动等都可以使居民在精神上得到慰籍,在思想和道德上受到砺炼与提升。另外,社区的医疗、卫生保健等知识宣传、服务活动有助于增强社区居民的卫生保健意识,有助于他们身体素质的提高。总之,社区文化在提高社区居民的综合素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㈣建立社区“理想家园”的社区文化基础

可持续发展的社区是以科学美好的“理想家园”为目标的。这种“理想家园”包括三项主要内容:法制化管理、良好的治安和美好舒适的绿色环境。

1.社区法制化管理以社区文化为背景

要科学地管理社区,既要在社区居民中灌输一种以法制规则为基础的文化,建立法制,又要创立一套维护社区稳定发展的道德体系,以营造社区文明环境。

2.社区文化成为影响社区治安的深层次因素

搞好社区治安工作,保证社区居民群众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秩序,是社区建设的一项系统工程。除了依靠强有力的法律制度外,发挥社区文化的作用,必不可少。

社区文化是建立社区良好关系的精神纽带。良好的社区关系有利于增进居民之间的相互沟通、相互了解、相互约束,有利于减少摩擦、减少犯罪。

社区文化也有利于增强社区居民的责任感,社区责任感是社区成员个人对社区的关心,是社区成员之间的相互关怀、相互爱护、相互帮助的一种心理,它形成社区群众的防范之网。

社区文化孕育出的一种对社区共同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可见,社区文化作为影响社区治安的因素,其作用是独特的、无法替代的。

三.社区文化建设的方略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改革的推进,社区文化建设已经出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但是,必须清楚地意识到,我国社区文化建设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社区居

民参与缺乏主动性;二是社区文化建设缺乏经费,这也是目前制约社区文化建设的一个普遍存在的影响因素;三是社区文化建设对政府依赖性大,社会化参与程度低;四是社区文化建设队伍整体水平低;五是社区文化建设管理的制度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着我国社区文化建设的步伐,要想很好地建设我国的社区文化,就必须解决这些问题,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要统揽全局,不断开拓。社区文化建设是一个复杂系统的工程,需要做的事情很多,包括方方面面,这里只是试图从总体上探讨社区文化的建设方略:

㈠把握好社区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

1.社区文化建设要“以人为本”

社区文化建设要“以人为本”,这里主要指的是要把社区文化建设真正作为社区内广大居民群众的一项事业来抓,正确引导广大居民群众真心诚意地关心和参与社区的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广大社区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社区群众的主体性得以发挥。

2.社区文化建设的融合性原则

社区文化是一个综合体,既包括传统文化,又包括现代文化;既有精神文化的内容,又有物质文化的涵义;既包括本社区文化的特点,又吸纳外来文化的新内容。因此,发展社区文化必须使各种文化达到有机结合,协调发展,做到“雅俗共赏”,而不是偏废某一方面。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不是孤立进行的,它们与经济、政治是相辅相承的,因此在社区文化建设中要坚持融合性原则。

㈡强化社区文化建设的意识

进行社区文化建设必须提高思想认识,根据社会发展的总体发展趋势和文化生活的特点,强化社区文化建设的意识,不断将社区文化推向更高层次:一是强化“社区文化力”意识。这里的“社区文化力”特指通过文化建设而逐步积累起来的现实力量,它包括社区文化的实力和现实水平,也包括社区文化对社区综合竞争力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作用力和影响力;二是强化社区文化的创新意识。社区文化的创新是社区文化建设的突破,而这种突破又是立足于社区文化的整体发展格局上;三是强化社区文化的特色意识。强调特色意识就是要充分尊重社区绝大部分居民群众和组织团体的意愿、利益,制定一个符合本社区长远发展的赋予远见的文化发展战略目标,并以此作为社区文化发展的主题。主题鲜明的社区文化才富有个性。

㈢探索社区文化建设的途径

1.大力开展社区文化活动

以社区基层文化站为龙头,以社区各街道、居委会、住宅小区以及企事业单位的文化活动场所为活动阵地,以发挥社区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为引导,以为社区居民搞好各种服务为基础,利用各种载体引导群众广泛参与,开展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活动,使不同文化修养及情趣爱好的群众都能各展其长,各得其乐。

2.搞好社区文化产业,促进文化与经济的结合发展文化产业首先要制定其发展的战略原则: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出发,以市场机制优化配置文化资源为助手,注重文化体制的不断创新,加快形成以文化传媒业、电影产品业、广告业、旅游业等为支柱,带动相关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格局,真正将文化产业作为社区建设的新的增长点。

3.发挥文化组织机构作用,加强社区文化管理

社区文化组织,无论是政府办还是非政府办,都要很好地发挥自己的职能,这也是国际大都市社区文化发展的一个标志。

4.重视社区文化人才队伍的建设

重点抓好专业和业余两支社区文化工作者队伍建设。在专业队伍建设方面,应及时解决文化工作人员的编制问题和待遇问题,向社会招聘高素质人才充实队伍;在业余队伍建设方面,要以社区内文化工作积极分子为核心,建立一支社区文化志愿者队伍,加强培训,壮大文化建设队伍。

5.强化对社区文化的制度化管理,建设优美舒适的自然环境

在社区文化建设中,要结合社区特色,制定切实可行的社区文化发展规划,进一步加大对学校、幼儿园、图书馆、报刊、俱乐部等文化、学习和娱乐场所管理,加强对开发中的商住房、物业、生活小区文化功能的管理。目前就是要加快社区文化的法制化、科学化的管理,真正做到社区文化管理的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在对社区文化建设的软环境加强管理的同时,也要加大对社区设施、卫生、美化等硬件的建设,集中力量防止重点污染源,扩大绿化面积,建立有效的管理程序,使生态环境和社区发展的综合决策科学化,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统一及人与自然的融合,做到“天人合一”。

总之,社区文化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不可低估,如果社会各界都能认识到社区文化的重要作用,重视社区文化建设,努力探寻社区文化建设的新途径,那么,我国社区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就会迈向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高占祥.论社区文化[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4.[2]龚贻洲.论社区文化及其建设[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9).[3]仍是竞争中的强者[J].世界箴言,1990,(3).

第三篇:探析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图书馆文化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探析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图书馆文化

探析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图书馆文化

【摘 要】探析图书馆文化的特点及图书馆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关系,分析了图书馆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使图书馆文化更好的服务于校园文化的建设。

【关键词】校园文化;图书馆文化;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学校精神、风气和理想追求的集中体现。图书馆文化,是指图书馆全体工作人员在共同的工作、学习中形成的一种文化氛围,是一个图书馆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和通过某些中介途径而创造的物质财富的总和。高校图书馆是高校建筑物中的重要一部分,图书馆文化更是校园文化建设中更重要一部分,图书馆文化为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提供可靠保障,校园文化建设又给图书馆文化建设发展提供源动力,二者相互依靠、相互推进、相互作用,高效利用图书馆文化,能够形成良好的校园环境。

一、高校图书馆文化的特点

(1)引导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社会发展的建设人。校园文化就是重点培养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而图书馆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通过多年历史的积淀、发展而形成的图书馆文化,它能在很大程度上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起到重要的引领作用。(2)图书馆的教育辅助功能。高校图书馆要根据学校的发展规划来制定其发展目标,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工作提供可靠保障。(3)图书馆具有传播文化的作用。图书馆是传递和继承各类知识信息的重要窗口,大学生可以通过图书馆查阅各类文献资料,帮助学生接收更多的新鲜知识及事物。

二、图书馆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关系

(1)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书馆文化。图书馆作为大学大学教育中重要组成部分的一个文化群体,以图书、设备、建筑物等作为物质文化的载体,同图书馆成员的个体行为方式及其内在的价值观和价值取向等,共同构成大学校园文化中的重要方面。综上,高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校图书馆对校园文化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和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的引领作用。(2)图书馆文化与校园文化的统一性。校园文化是培养学生符合一定社会和阶级的接班人,使大学生更好的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民,而图书馆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要根据校园文化的要求,正确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社会观。图书馆的发展目标与学校的的发展目标相统一,决定了图书馆文化与校园文化的统一性。

三、图书馆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1)图书馆对大学生德育教育的引领作用。高校图书馆是大学生学习并继承优秀文化遗产,大学生完善自身思想道德的重要阵地,它具有正确的思想领导作用。学生是校园的灵魂,只有正确引导学生的人生观,校园才能永存。而大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形成期。高校图书馆依靠丰富的馆藏、优质的服务,对大学生人生的塑造、良好品德的形成、高尚情操的熏陶起到了重要作用。(2)图书馆对校园文化的传承作用。图书馆的发展目标要与学校的办学理念、发展目标相统一,而图书馆的建筑布局、藏书内容、服务质量等都处处体现着一所学校的办学思想,培养人才的目标。图书馆通过其教育和服务职能,有对传统优秀文化的继承和对全校师生文化教育的功能。综上,校园文化的建设离不开图书馆文化。(3)图书馆对课堂教学的延伸作用。课堂教育是教育、培养学生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图书馆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它能为学生提供更多在课堂上所不能够了解的知识,可以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因此,图书馆对高校课堂教学具有延伸和补充作用。

四、提高图书馆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途径

(1)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制度。全校师生是图书馆服务的对象,师生对图书馆的评价关系到图书馆的生存与发展,因此,图书馆必须采取“以人为本”的服务宗旨,提高馆员的服务的工作能力。制定规范的管理制度、标准化的服务,能够使图书馆更加长久的生存。(2)提高馆员服务的综合素质。图书馆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活动场所,馆员则是图书馆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力军。馆员的职业操守、工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在开展校园文化中发挥着重要积极作用。(3)丰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富馆藏资料。丰富的文献资料是图书馆生存的物质基础。图书馆要根据学校的需求,系统的收集各类资料,并注重图书馆的特色建设。馆藏资源只有不断的更新与丰富,才能使图书馆文化得到更好的发展,更好的促进校园文化的建设。

总之,图书馆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场所,对大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形成有巨大的影响。充分建设图书馆文化,对校园文化建设有着十分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光华.浅析高校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J].科技情报开放与经济.2010(6)

[2]吴瑾.我国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研究[J].2010(6)

[3]吴恒梅.高校图书馆与校园文化之构建[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8(4)

------------最新【精品】范文

第四篇:论“人和”文化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论“人和”文化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摘 要]本文阐述了人和文化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意义和作用。

[关键词]人和文化 企业文化建设 作用

中图分类号:TU5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22-0102-01

企业活力和凝聚力的产生,需要有企业精神的感召、领导者人格魅力的影响、激励措施的正确运用等一系列企业文化方面的功能发挥,这些功能其最终的落脚点都是以“人”为根本。企业如果没有保持团结和相互关系融洽的“人和”,也就谈不上由人创造的企业活力。

“人和”作为一种文化不能从措施办法和管理策略中直接体现。但它可以渗透于其中,通过这些措施手段来形成全员共有的目标趋向,确立互帮互助、情谊深长的文化内涵。成功企业在求得“人和”的努力中,实施过程都有很多共同点。如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福利条件,管理上注重相互沟通,激励功能的正确策划,领导者管理行为显示个人魅力等等。

“人和”文化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至少有以下三个作用。

一、建设“亲密性”的人际关系是凝聚力形成的基础

人是社会的动物,没有人希望自己是孤独的,都渴望在组织和群众中得到关心和照顾,获得温暖与友情。企业给一份关心、一份情谊,职工就能感受到一份爱,他们对企业也相应产生一份情感。一个群体对企业共同的感情融合在一起,就会形成团结和谐的亲密氛围,这正是先进企业文化所体现的特征。所以说,在营造“亲密性”文化的努力中,要特别讲究管理中的“人情味”,经营中的许多投入,也许最重要的投入正是“情感投资”。在实践中人们常看到这样的事情,有时候条件和环境并不尽人意,但企业中党群关系、干群关系融洽,人人都相互关心,使企业具有很强的号召力。如进军北大荒的创业、新疆戈壁滩上的开垦、大庆油田的建设等,条件都很艰苦,报酬也很低,但上下一条心。劲往一处使,大家都理解国家和企业的困难,不计报酬,自觉奉献。由此可见。奠定企业成功的基础是凝聚力,凝聚力的产生所依赖的必然是“亲密性”的文化托举。

二、“大家庭”文化思想在企业中显示的作用,是优厚报酬和制度约束所不能替代的

“大家庭”可使职工把企业认作是家庭外延的扩大。“亲密性”与“大家庭”的关联密切,但“亲密性”不能替代归属感。在一个企业里,不管如何有钱赚,上下级关系如何处理得好,但工人如果没有像在为自己家里做事的那份情感,那企业只是打工赚钱的场所,工人与企业就是以金钱为衡量标准的契约关系。有必要指出的是,这种契约关系极为脆弱,很难以有好的维持结果。富士康频繁不断的跳楼事件就是很好的说明。家庭内可能有姊妹不和,但人人都信守家丑不外扬的准则,视家庭的成就为自己的成就。以大家庭的行为准则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否则,就会被认为不合拍,而受家庭群体指责。家庭的每一件事都与自己有牵连,这样的一种儒家“大家庭”文化。构成了企业“人和”的基础,这种文化已是渗透于很多中国企业的各个细胞,使企业相当部分工作内容都不一定与经营有关,而是直接为职工服务。职工成为企业大家庭的一员,生老病死全部依托于企业。企业效益提高,意味着全体职工的工作和生活质量的提高。这种“大家庭”文化可使整个企业成为充满友爱之情,生气盎然、朝气蓬勃的“家”,可给其成员带来无限的激情,在很大程度上催人奋发向上,积极进取。它的激励作用和凝聚人心的合力,无疑将超过金钱的影响,至少它赢得的那份忠诚是金钱无论如何也达不到的。

三、把企业建成职工的社区活动中心是构建企业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

这一点在中外各种类型的企业中都是比较被看重的。企业的“人和”主要体现在工作交往中,而往往形成于非工作性接触中。人们走入企业除了干活还是干活。那是工作的奴隶。企业不仅是工作的场所,还是员工价值体现、愉快情绪传递和生活爱好表达、思想交流的处所。人们在为企业的成功而兴奋的同时,增强对企业的信任和热爱。经营成功是企业成功的总体目标,它有阶段性和综合性,需要企业许许多多其他的成功烘托,其中包括员工的自我价值实现。员工们通过企业的成功来实现自己的成功,通过自己的价值实现和个人事业的成功托举企业总体目标的实现。而“人和”文化最注重体现这样的成功。企业需要通过许许多多小集体或每一个个体的成功来表达群体的喜悦,当一个工作班组一名成员在集体的体育或文娱活动中赢得了好名次,班组在企业庆功会上获得了表彰,个人的成功即可扩散为整个工作组成员的成功,一个班组获表彰是班组每一个个体自我价值的实现。从这一认识出发,许多企业将组织俱乐部、劳动竞赛、公司运动会、文艺表演团体、艺术类型的展览比赛视作重要的工作,正是为了不断满足职工在企业范围内的自我尊重需要和自我价值表现的需要,企业组织众多的文体活动也是鼓励员工加强非工作性接触的方式,而这样的方式又是企业活力的一种表现形式和形象的塑造,还可以是员工集体主义和向心力通过文化的无形手段获得聚焦,企业“人和”文化中所显示的作用也正在于此。

参考文献

[1] 《企业文化》2013年第7期.[2]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4年第3期.作者简介

刘勇敢,1975年出生,大学本科学历,1996年参加工作,冷水江市.城区广告灯饰渣土破占道管理办公室工会主席。研究方向:思想政治工作.

第五篇:论安全标语在安全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性

论安全标语在安全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性

区家为

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地勤服务有限公司汽修部

【摘要】 安全标语因其通俗易懂、简洁精炼,能够在理智上启发人、在情感上打动人的特点,成为员工喜闻乐见的一种宣传形式,在安全文化建设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意义,是安全文化建设上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

【关键词】 安全文化建设 安全标语 安全意识 安全管理

安全就是保障,安全就是效益,安全的意义深入人心。安全教育培训是企业培训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防止或减少事故发生,保障员工自身安全健康方面起着重要作用[1]。我国历来重视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安全生产法》等国家法律法规中明确提出应加强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和培训[2]。时时事事要讲安全。国家颁布了《安全生产法》,以法律的形式强制要求每个部门、每个人要讲安全。安全要靠法律,要靠制度,要靠安全科学技术,而我觉得安全更应该形成一种文化。企业应该把安全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的组成部分,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这样才能使安全深入人心,做到防患于未然。而安全标语因其通俗易懂、简洁精炼,能够在理智上启发人、在情感上打动人的特点,成为员工喜闻乐见的一种宣传形式,在安全文化建设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意义,是安全文化建设上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

一、安全标语的重要性

(一)、加强安全文化建设的关键是要倡导安全文化理念

以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历史教训表明,伤亡事故高峰的遏制主要面临着安全管理体制、安全科技支持、全员安全文化素质三大难关,前两者取决于公司的决策力和宏观调控力,而后者有赖于全体员工对安全的认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的提高,对安全宣传教育的投入和参与程度。

“安全第一”的道理谁都知道,但真正做起来就困难了。关键在于全体员工对安全的深刻理解和真正重视上,归结到全员安全文化素质的提高上。作为民航企业,只有将安全文化引入管理之中,才能使安全理念深入人心。

安全文化既包括为实现安全与健康的工具设备、物质文化范畴,还包括安全哲学、安全生命价值、安全科学、安全文艺、安全行为规范、安全法规、安全教育、安全伦理、安全习俗等精神文化的范畴。只有深刻理解安全文化的内容,才能在加强安全文化建设上有所提高,才能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只有加强了安全文化建设,提高了全民的安全文化素质,安全文化氛围才能形成,才能真正做到安全第一,才是预防事故的高明之举。人是生产力中最具有决定性的力量和活跃因素,在这个意义上讲,搞好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就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就是实现广大职工的根本利益,实现安全生产必须倡导安全文化理念,致力于全民安全文化素质的提高,为安全生产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二)、安全文化建设是提高全员安全意识、掌握安全操作技能的主要途径

加强安全文化建设的目的,是提高全员的安全文化素质,而提高全员安全文化素质的有效途径就是加快安全宣传教育步伐。管理心理学认为,意识是高度完善、高度组织的特殊物质,它反映了人脑的机能,是人类特有的、对客观现实的能动反映。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意识又反过来对物质发展过程产生巨大的影响。意识是人们经过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多次反复形成的。我们的安全宣言就是从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出发,经过不断的视觉提示来强化员工的安全意识。从而根据已形成的安全意识对潜在的危险行为做出判断和潜意识的“抗拒”,进一步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安全标语又是安全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它可以起到警示、鼓动等作用。一条好的安全标语胜过千言万语的说教。近年来,在不少部门、行业、企业中,出现了一些既反映本职工特点,又反映安全生产普遍规律,为职工津津乐道的标语,并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三)、以强化安全文化建设为切入点,营造浓烈的安全文化氛围,促使员工确立牢固的安全意识

安全管理主要是人的管理,其最好的方法是运用安全文化潜移默化的作用,成为员工的思维框架、价值体现和行为准则,使人们在自觉自律中按正确的规定程序和要求进行生产经营活动。而安全文化的建立和发展主要依靠宣传和教育培训。安全文化就是企业的安全意识、安全目标、安全责任、安全素养、安全习惯、安全科技、安全设施、安全监管和各种安全规章制度的总和,其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保护人的健康,珍惜人的生命,实现人的价值的文化,并在企业的安全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导向、激励、凝聚和规范作用。企业安全文化是全体职工安全素质和良好习惯的体现。

二、安全标语推广现存问题

安全标语是安全宣传的一个重要内容,它可以起到警示、鼓动和激励作用。条好的标语,不但折射着时代精神,也体现了管理的方向和智慧。然而,就目前大多数安全生产标语来看,笔者认为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安全标语发展滞后,更新慢。

不少生产区域的标语设置比较早,不仅标语本身破旧严重,而且内容上也比较陈旧,尤其是长时间的悬挂,已造成视觉疲劳,起不到应有的警示与鼓动作用。当然,这可能与我国当前安全生产工作重科技研究,忽视人文建设有关,导致安全生产理论建设落后于实践工作。因此,有关部门要加强安全标语的管理,做到经常性的更新,以增强其时代感和视觉冲击力,发挥应有的警示和鼓动作用。

(二)、安全标语缺少人情味,员工接受性差

有一些安全标语为了增强其威慑力,往往内容比较呆板,严肃过头,有一种教训人的感觉,使人反感,并引起不悦。这样不仅起不到警示作用,反而让人在一种不愉快的状态下工作,最终影响到安全生产。所以,在安全标语设计的时候,要把受众放在一个平等的地位,要从人文关怀角度出发,体现尊重人、爱护人的思想。也可以通过安全标语征集活动,让员工自己来撰写,这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自我检查、自我教育和完善的过程。总之,安全标语要有人情味,要通过一种“润物细无声”方式感染员工。

(三)、安全标语大而空,缺乏可操作性

有些标语缺乏实际操作性,例如:“彻底杜绝隐患”、“实现零事故”、“杜绝三违”等等,众所周知隐患是绝对存在的,这些标语只能代表人们的一种美好愿望和理想追求,在现实中是无法真正实现的。一味强调不可能达到的目标,会让人们对安全工作的目标定位感到茫然,对当前工作成绩的评价出现偏差,误以为干好干坏都一样,甚至出现一种安全工作要凭运气的想法。

(四)、标语定位要准确,不能生搬硬套

有不少安全标语来自文件摘录,但是放到具体的生产区域就显得空洞、缺乏针对性,像“安全重于泰山”、“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等等。作为特种车辆维修部门,我们车间现存各种不同的举升、拆卸工具,如何有效地提醒员工有效避免在设备使用的过程中的安全,需要的不是这种生搬硬套的“摆设性”标语。而是需要一种切实有效的警醒标语。例如,我们常常在马路的三岔口可以看到类似的标语“马路如虎口,珍爱生命”、“一慢二看三通过”。很明显前者不及后者的警醒作用大。大家都知道处于三岔口的危险性,但是它没有明确,为了安全,我应该怎么做,才能保证安全。

(五)、标语设置要科学,不能应付性张贴“大字报”

有部分企业,在每年的全国安全月里,应付性地张贴“大字报”式的安全警示标语。往往不考虑这些标语所设置的区域、场合是否合适。这样子的标语,有时不但不能起到警醒的作用,甚至会起反作用。事实上有60%以上的事故是违章造成的,如果在员工违章前,有人加以提醒,事故也许就能避免。但由于安全管理人员力量有限、工作地点、工作时间等原因,这些“提醒”往往不能够做到“及时”,而标语恰恰可以起到这个作用,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编外安全员”。所以,在设置安全标语的时候,要注意场合,要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针对本区域可能发生的事故,设置警示性标语,使每个重点区域、关键场所都有这样一个 “编外安全员”。

三、安全标语设置的一些建议

(一)、安全标语的内容、设计要有创意

在设计安全生产标语的内容上,要观念更新、与时俱进。要从人的需求上出发,把关心员工、理解员工、尊重员工、爱护员工作为安全生产标语建设的基本出发点。要研究如何采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方式方法,适应员工的心里和文化需求,增加安全生产标语的亲和力和感染力,从而避免居高临下式的空洞说教。使安全生产标语真正让员工想看爱看,进而提高其思想觉悟。

同样,在安全标语内容的表现形式上,也就是标语的图案设计上也要创新。干瘪瘪的大字标语已经滞后,同时容易产生视觉上的疲劳。应该将标语文字,结合一些图片,设计成一些创意的挂图或者漫画。这样子更能引起员工的注意,加深印象。

(二)、加大安全生产标语的宣传力度

企业应该开展多种多样的安全生产标语的宣传活动,而不是自上而下强压式的推行、张贴。那样子往往得不到最佳的宣传效果,有时甚至适得其反。应该注重寓教于乐、寓教于活动中,让员工可以亲身参与到其中来,扩大影响力。比如开展安全生产标语创作评比、标语牌展示设计、标语演讲比赛等等,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引导和启发员工从各项文化活动中切身体会到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使员工从自身心底尊重安全、敬畏安全;从“你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群策为之则无不成,群力举之而无不胜”要时刻注重安全环境的熏陶,努力营造一种安全的企业文化氛围,使人们耳濡目染、潜移默化,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三)、加大安全生产标语的宣传力度 环境熏陶人,营造一种文化氛围很好的环境对企业文化的宣传可起到极大的辅助作用。所以凡是企业文化建设好的企业,各个部门都有相应的企业文化宣传标语。文化氛围特别浓厚,企业文化是积极的,具有独特功能的文化,它能从根本上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使每个员工都能树立起对企业的忠诚感,使企业的工作道德规范能真正成为每个员工的工作规范。促成企业和员工的命运为共同体的整合力量,员工的综合素质和质量意识决定企业命运,积极的企业文化的核心也就是“以人为本”!因此企业的管理者要把安全生产标语建设作为企业的一项重要工作,确立安全生产标语建设的重要地位,充分发挥其在安全生产中的特殊作用,为企业搞好安全生产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结语

安全是企业能够正常生产经营的基础,是企业能够实现效益最大化的根本保证。总之,安全标语是一个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状况的一个缩影。安全标语一定要符合当前人们的心态,并应用当前各种社会人文研究成果,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我们的安全宣言就是从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出发,经过不断的视觉提示来强化员工的安全意识。从而根据已形成的安全意识对潜在的危险行为做出判断和潜意识的“抗拒”,进一步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中国安全生产协会注册安全工程师工作委员会.安全生产管理知识[M].北京:社,2008

2、国家安监总局.中国安全生产发展报告[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

工作单位: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地勤服务有限公司汽修部

职务:特种车辆维修工

联系地址:新广州白云国际机场空港三路横四路汽车维修部

邮政编码:510470 联系电话:189*****236

邮箱地址:189*****236@163.com

下载论图书馆(室)在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中的发展方向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图书馆(室)在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中的发展方向.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村社区建设中几个基本问题的探讨[最终定稿]

    农村社区建设中几个基本问题的探讨 来源: 民政部管理干部学院 时间: 2008-05-05 23:45 农村社区建设中几个基本问题的探讨 民政部培训中心 孙树仁 [内容提要] 中国农村的基层......

    论图书馆在院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中的作用

    论图书馆在院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中的作用 一、问题的提出和三风建设的意义 1、问题的提出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国内外形势的错综多变,培养和教育下......

    关于社区少儿图书馆(室)建设的探讨

    关于社区少儿图书馆(室)建设的探讨 摘 要:社区少儿图书馆(室)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场所,每一所的创建都受到广大少年儿童和家长的青睐。关键词:社区少儿图书馆(室);精神文化;社区建设改革......

    论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体育文化的建设及策略.(大全5篇)

    第23卷第1期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 Vol 123No 11 2009年1月Journal of Beijing Agricultural Vocati on College Jan 12009 3本文系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

    论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

    论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摘 要: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居民点整理事关我国农村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农村土地的集约化程度和用地效率,是促进农村土地有序、合理与科学化利用......

    社区多功能室内文化室

    社区多功能室内文化室 xx社区自成立以来,不断完善社区功能,提高社区服务水平。社区用房120多平方米用于服务社区居民,内设一站式综合服务大厅、调解室、市民学堂、党员活动室、......

    互联网在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互联网在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摘要】城市社区文化是指城市社区居民在特定区域内长期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具有鲜明个性的群体意识、价值观念、行为模式、生活方式等......

    论如何发挥中原文化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作用(最终5篇)

    试论如何发挥中原文化在中原经济区建设 中的作用试论如何发挥中原文化在中原经济区建设 中的作用 [摘 要]:建设中原经济区,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是中部崛起战略的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