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农产品加工企业税收减免对地方财政收入的影响

时间:2019-05-14 10:59: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试论农产品加工企业税收减免对地方财政收入的影响》,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试论农产品加工企业税收减免对地方财政收入的影响》。

第一篇:试论农产品加工企业税收减免对地方财政收入的影响

试论农产品加工企业税收减免对地方财政收入的影响

2008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开始施行。该法第二十七条第一款明确规定,企业从事农、林、牧、渔业项目的所得,可以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该法实施条例第八十六条第一款第七项则进一步明确规定,企业从事农产品初加工项目的所得,免征企业所得税。为贯彻落实上述规定,2008年11月20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文[财税(2008)149号],公布了《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农产品初加工范围(试行)》。据此,长期作为乡镇一级财政收入重要来源的农产品初加工项目企业所得税,从2008年1月1日起,正式退出历史舞台。下面结合湖北油脂重镇枝江市七星台镇的实际情况,就农产品加工业税收减免对地方财政收入的影响,作一下初步探讨。一、七星台镇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基本情况

七星台镇位于长江中游、江汉平原西缘,与古城荆州隔河相望,是宜昌市、枝江市的东大门,素有“全国优质棉基地、湖北大蒜镇、三峡油脂城”的美誉。镇域国土面积12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28万亩,下辖21个行政村,一个居委会,86个村民小组,辖区人口5万余人。全镇共有镇属农产品加工企业25家,其中油脂加工企业5家,棉花收购加工企业17家,棉纺企业一家,饲料加工企业两家,其中油脂加工业占地最广,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最大,产值最高,代表性最强,为该镇农产品加工的主导产业。1964年,枝江县政府投资创办环星油脂加工厂,选址七星台镇沈家店村,设计日浸出能力100吨,企业性质为国有,职工120余人。七星台油脂加工业由此发端。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经受市场洗礼的七星台油脂加工业从无到有,由弱到强,至2009年,全镇共发展民营油脂加工企业7家,其中市属企业两家,分别是环星(2000年由国有改制为民营)、金七星;镇属企业5家,分别是亚星、茂华、青松、华威、巨晶。规模以上企业5家,分别是环星、亚星、茂华、青松、华威。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两家,分别是环星、亚星,宜昌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两家,分别是茂华、青松。7家油脂加工企业整体年加工原材料能力达到30万吨,年总产值达6亿元,共吸纳600余名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镇属5家油脂加工企业总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达到2亿元以上,日浸出能力均在50吨以上,整体年加工原材料能力达到21万吨,年总产值达4亿元,共吸纳400余名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每年来自省内周边县市及湘、川、豫、蒙、新等省份的几十万吨油菜籽在七星台加工后被销往华中、华南各地,七星台已发展成为川渝东鄂西地区最大的油脂加工基地及长江中游地区重要的油菜籽和油脂集散地。峡东七星台、巨晶、奥滴、青松等镇属企业品牌食用油均通过了绿色产品认证并相继纳入枝江市质量兴市品牌兴市的产品范畴。七星台油脂市场也成为全国粮油网油脂报价的采集点,其报价亦成为全国粮油交易的重要参考价格。

二、近几年农产品加工企业完成税收情况及对财政收入的贡献 以主导产业油脂加工业为例,该镇镇属5家油脂加工企业2006 年上交税金200万元,占该镇当年财政收入(全口径,剔除社保基金)934万元的21.4%;2007年上交税金165万元,占该镇当年财政收入(全口径,剔除社保基金)1103万元的15.0%;2008年上交税金91万元,占该镇当年财政收入(全口径)1371万元的6.6%。

从以上数据不难看出,近几年来该镇油脂加工行业上交税金呈逐年下降趋势,对该镇财政收入的贡献率偏低。

三、税收政策优惠对财政收入的影响

新的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施行后,农产品初加工项目享受企业所得税免征的优惠政策,换言之,因为七星台镇农产品加工业的主导产业为油脂加工业,而且产品级次普遍不高,基本是初加工,主要生产国标四级食用油,所以该镇油脂加工企业亦享受企业所得税免征的优惠政策。该镇镇属5家油脂加工企业2008年上交税金比2007年锐减74万元,究其原因除了当年成品油价格下跌导致销售收入下降因素外,企业所得税免征亦是一个重要因素。虽然近几年油脂加工业对该镇财政收入的贡献率不高,不足25%,但从上交税金绝对数上看,也不失为该镇的骨干财源,因而油脂加工行业企业所得税的免征对于该镇财政收入无疑是一大损失。加上受08金融风暴影响,国内钢材市场持续低迷,该镇支柱企业长松钢厂(含宏业收购)备受打击,效益下滑,支撑财政收入的能力不得不打个折扣,该镇2009年财政收入形势不容乐观。四、一点建议

国家依法对农产品初加工企业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免征企业所得 税,从短期看,暂时会对地方财政收入造成一定的减收影响,但从长远看,企业所得税的免征有效降低了农产品初加工企业的税赋水平,有利于农产品初加工企业特别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有利于广大农民从定单农业中受益从而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从这个意义上讲,是一件好事。作为地方一级政府,应着眼于未来,在扶持农产品初加工业发展的同时,要不断引入项目、资金、技术、人才,对现有农产品加工企业进行嫁接改造,促进企业上规模,产品上档次,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着力打造精品名牌,提高产品附加值。就七星台油脂加工业而言,就是要就地取材,走大力发展精炼植物油生产之路,花大气力开发色拉油、调和油生产项目,同时引进产品包装项目,对产品进行全新包装,促进产品上档升级,要争取将七星台食用油打入各大超市,甚至出口创汇。唯有如此,地方财政收入才能得到有效的后续保障。

七星台镇财政所 2009年7月

第二篇: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对地方税收影响的研究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对地方税收影响的研究

作者: 章建平日期: 2012-10-10

一、引言

随着经济发展和改革的深入,营业税和增值税共存的矛盾所带来的问题日益严重,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已经将两税合一列为改革和完善税收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了避免重复征税现象,把现行征收营业税的行为全部或部分纳入增值税的征收范畴,用增值税取代营业税。营业税作为流转税中的第二大税种,同时也是地方税体系中最大的税种,可以说,用增值税取代营业税是继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又一次大规模的税制改革,逐步从制度上解决了货物与劳务税收政策不协调的问题,此次改革需要对整个财税体制进行调整,重新构建税制。

二、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必要性研究

(一)现行政策分析

在贯彻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形势下,为什么我国营业税需改征增值税?在我国现行税制结构中,增值税和营业税是最为重要的两个流转税税种,二者分立并行。其中,增值税的征税范围覆盖了除建筑业之外的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大部分行业则课征营业税。这一始于1994年的税制安排,适应了当时的经济体制和税收征管能力,为促进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增长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这种划分行业分别适用不同税制的做法,日渐显现出其内在的不合理性和缺陷,对经济运行造成扭曲,不利于经济结构优化。

首先,从税制完善的角度看,增值税和营业税并行,破坏了增值税的抵扣链条,影响了增值税作用的发挥。增值税具有“中性”的优点,即在筹集政府财政收入的同时并不对经济主体施加“区别对待”的影响,因而客观上有利于引导和鼓励企业在公平竞争中做大做强,但是要充分发挥增值税的这种中性效应,前提之一就是增值税的税基应尽可能宽广,最好包含所有的商品和服务。在现行税制中增值税征税范围较狭窄,导致经济运行中增值税的抵扣链条被打断,中性效应便大打折扣。

其次,从产业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的角度来看,将我国大部分第三产业排除在增值税的征税范围之外,对服务业的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由于营业税是对营业额全额征税,且无法抵扣,不可避免地会使企业为避免重复征税而倾向于“小而全”、“大而全”模式,进而扭曲企业在竞争中的生产和投资决策。比如,由于企业外购服务所含营业税无法得到抵扣,企业更愿意自行提供所需服务而非外购

服务,导致服务生产内部化,不利于服务业的专业化细分和服务外包的发展。同时,出口适用零税率是国际通行的做法,但由于我国服务业适用营业税,在出口时无法退税,导致服务含税出口。与其他对服务业课征增值税的国家相比,我国的服务出口由此易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劣势。

最后,从税收征管的角度看,两套税制并行造成了税收征管实践中的一些困境。随着多样化经营和新的经济形式不断出现,税收征管也面临着新的难题。比如,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商品和服务捆绑销售的行为越来越多,形式越来越复杂,要准确划分商品和服务各自的比例也越来越难,这给两税的划分标准提出了挑战。再如,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某些传统商品已经服务化了,商品和服务的区别愈益模糊,二者难以清晰界定,是适用增值税还是营业税的难题也就随之产生。

按照建立健全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制度要求,把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有利于消除重复征税,增强服务业的竞争能力,促进社会专业化分工,推动三次产业融合;有利于降低小额纳税人税负,扶持小微企业发展,带动扩大就业;有利于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科技创新。将增值税征收范围覆盖所有的货物和劳务,不仅是与世界通行做法接轨,也是健全有利于科学发展的税收制度的必然选择。

上述分析,可以说明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这一改革的必要性。国际经验也表明,绝大多数实行增值税的国家,都是对商品和服务共同征收增值税。在新形势下,逐步将增值税征税范围扩大至全部的商品和服务,以增值税取代营业税,符合国际惯例,是深化我国税制改革的必然选择。现已确定的这一改革事项在上海先行先试,将为分步推进这一改革取得经验。可以预期,在上海拉开序幕的这一总体上使相关企业免除重复征税制约而在总体上减轻税负的改革,将促进一大批市场主体放开手脚发挥潜力,推进自身业务经营和发展中的专业化细分,提升服务水准,进而有利于提振消费和改善民生,增进百姓实惠,并有益于扩大内需、推进产业升级换代,加快转变生产方式。

(二)试点数据显示

今年1月1日以来,上海市共有12.6万户企业(其中,交通运输业1.1万户,现代服务业11.5万户;一般纳税人4万户,小规模纳税人8.6万户)纳入改革试点范围,由原缴纳营业税改为缴纳增值税。在上海市的精心组织下,实现了税制转换的平稳过渡。改革试点虽然时间不长,但已呈现出四个方面的变化。一是降低了大部分纳税人税收负担。试点的小规模纳税人大多由原实行5%的营业税税率降为适用3%的增值税征收率,且以不含税销售额为计税依据,税负下降幅度超过40%;试点的一般纳税人中,85%的研发技术和有形动产租赁服务、75%的信息技术和鉴证咨询服务、70%的文化创意服务业纳税人税负均有不同

程度下降;加工制造业等原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因外购交通运输劳务抵扣增加和部分现代服务业劳务纳入抵扣,税负也普遍降低。

二是拓展了试点行业和企业市场空间。对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改征增值税,拓宽了加工制造业产业链上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进项税额抵扣范围。目前,试点地区纳税人来自外省市的订单已经开始增加,表明改革试点相应扩大了交通运输和现代服务业市场需求。

三是促进了企业分工细化和技术进步。试点之前,许多制造业企业基于外购技术的营业税负担问题,不愿意将研发环节从本企业分离。试点之后,由于外购研发技术负担的增值税可以抵扣,一些生产制造企业向外分离研发设计等业务的意愿愈来愈强。改革对深化专业分工、提高创新效率的激励和引导效应正在显现。

四是提升了商品和服务出口竞争力。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后,出口退税宽化和出口退税深化的制度效应得到了体现。在宽化效应方面,国际运输和研发设计被纳入出口零税率范围,推动了这类服务以不含税价格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在深化效应方面,出口货物接受试点纳税人提供交通运输和部分现代服务业劳务所负担的进项税额可以得到退还,增强了这类货物出口的竞争力。

三、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对地方税收的影响

营业税改增值税使地方财政收减少,收支缺口扩大,推动预算外、制度外收入膨胀。营业税是地方税,而且是地方第一大税种,增值税是中央、地方共享税,目前按中央75%、地方25%的比例分配,一旦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营业税将有四分之三上缴中央,地方税收受到很大影响。而且,虽然地方在增值税方面收增加,但是远远比不上营业税收,这样一来,地方经济增长阻力增加、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投入不足程度扩大,产业政策实施弱化,地方财政风险增多,财政风险规模扩大。

《中国财政年鉴》公布的地方财政决算收入数据显示,早在1998年,除了山西、黑龙江、江苏和云南外,全国27个省级行政区的营业税收入都已经超过增值税分享收入;而到了2008年,地方税收收入的31.8%来自营业税,19.3%来自增值税分享收入,只剩山西和黑龙江的增值税分享收入超过营业税收入,其他省份都是营业税收入高于增值税分享收入,约一半以上省份的营业税是增值税分享收入的两至三倍,北京市的税收收入中营业税收入是增值税收入的四倍。

营业税改增值税,也就是增值税扩围,由于直接影响流转税税负,因此对物流企业流转税税负影响显著,同时,由于增值税扩围,也会影响到固定资产折旧、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所得税等,因此也会间接影响效益。

营业税是地方收入中的第一大税,如果营业税被增值税替代,直接的后果就是地方政府将失去第一税种,这会给本不完善的地方税体系造成很大冲击,地方政府面临的财政压力将会陡增。

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是结构性减税的重要举措。面对2008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我国果断实施一系列涉及范围广、实施力度大、针对性强的结构性减税政策,在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财政收入已经连续多年快速增长,2011年更是突破了10万亿元大关,国际金融危机等外部形势依然严峻。我们着眼于营造更好的财税环境,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甚至加大结构性减税的力度,减轻税收负担,激发和保护企业的发展活力,实施“放水养鱼”的灵活税收政策,以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结构性减税本身就是积极财政政策的一部分,而积极财政政策又是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之一。

结构性减税是优化我国财税政策的基本方向,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无疑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2012年,我国将继续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同时,推进税收制度改革,其中就包括在上海进行的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并会稳步扩大试点范围。

从这次营业税改增值税改革方案设计来看,改革应具有明显的减税效应。从试点行业来看,若采用小规模纳税人的简易计税方法,可使用3%的征收率,会低于或不高于现行任何一个行业的营业税税率;若采用一般纳税人的一般计税方法,由于抵扣政策的实施,不会存在重复征税的现象。总体看,通过税率设置和优惠政策过渡等安排,预计改革试点行业总体税负不增加或略有下降。对现行征收增值税的行业而言,无论在上海还是其他地区,由于向试点纳税人购买应税服务的进项税额可以得到抵扣,税负也将相应下降。但是,对于不同行业和不同的企业,因具体情况不同,减负程度也不尽相同。

对地方政府而言,部分营业税改征增值税会造成地方财政收入减少,但从长远看,企业负担减轻了,投资意愿会有所增强,经济增长有了持续的动力,放大到一个经济周期看,地方财政收入不仅不会减少,反而会有所增加。

(一)调整增值税中央与地方分成比例,加强地方税体系建设

分税制改革对中央和地方的财力进行了相应的划分。中央和地方都有了自己的固定税种收入,但这些固定税种收入对于中央和地方来说,规模和比例都比较小,而更多的是中央和地方的共享税收入。此次税制调整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降低地方财政收入比重,但事务并没有相应减少,致使地方财政困难可能会加剧,同时也可能增加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财力分配的博弈强度。分税制改革以来,中央财政收入不断提高,财力相对比较富裕,此次税制调整一定程度上将会再次提高中央财政收入比重,中央财政具备了调整地方政府共享税比例的条件和空间,同时中央也可以把调整共享税比例作为一项政策激励手段,在缓解地方财政压力的同时,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实现各地公共服务均等化和缩小各地方财政收支因税制改革而带来的巨大波动。

同时,要加强地方税体系建设,营业税并入增值税后,考虑到营业税作为地方主体税种的地位将受到影响,所以积极培养税源,重现选择地方税主体税种,合理调整辅税税种,进一步优化地方税制结构。最后,金融政策上予以适当权力下放,允许部分地区发行地方债,赋予地方政府一定的财政自主权。

(二)加快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提高税收管理水平。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增加了增值税的征管难度,特别是对劳务征税,其复杂程度并不亚于对商品和货物征税,甚至要更加复杂,对劳务征收增值税,需要根据提供劳务的企业的特征,进一步完善增值税征收制度,以便实施对劳务征收增值税。更为重要的是,信息化是当今社会发展的显著特征,信息资源也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在税收征管工作中,如何解决征纳双发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不仅是增值税面临的改革问题,也是全面提高我国税收管理水平面临的严峻考验。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不能简单理解为信息化就是以计算机代替手工操作,而是对税收管理业务的再造。一方面,继续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资金进行软件的升级。国、地税数据实现信息共享,再逐步实现与相关部门的联网,构成一个网络平台。另一方面,信息化的持续发展离不开精通业务和技术的复合人才,所以对人才的培养、教育是不可忽视的,所以加快信息化建设是建立税收管理工作规范、专业化人才队伍的基本要求。

(三)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整体优化税制。政府的税收定位应从以前单纯追求GDP的增长向追求可持续发展转变。营业税改增值税的改革,不仅是完善税制的必要,更应该认识到,增值税的完善直接关系到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服务业属于低碳行业,优化营业税制、增值税制,与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是一致的,同时,通过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安全生产、鼓励科技创新等税收优惠措施,鼓励和引导有效生产、合理消费。

(四)提高政府支出效率,缓解支出压力。在扩大增值税征收范围后,因消除了大量重复征税的因素,可能会在短期内出现税收收的增长减缓的势头,这无疑降低了政府进行改革的动力,从实际来看,我国仍存在较大的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促进国内经济持续发展,保障民生的政府支出压力,这种压力的缓解,政府更多地寄希望于税收收入的增加,但这种做法无异于“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使我国财政陷入“悖论”境地,极大地制约增值税税基的拓展。

(五)发展地方经济,保持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发展地方经济是提高地方财政收入水平的根本途径。经济发展和税收收入之间的关系是源与流。有经济活动的地方,必然就会有税收收入,即有源必有税,源多税必大。因此,发展地方经济才是解决地方财政困难的根本出路。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地方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加快产业转型,依靠科技的手段,搞好产业链,实现地区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在发展中的作用,做到整合区域信息,打破区域限制,以完善的法制法规为地方经济创造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

(作者单位:宜春市地税局)

第三篇:农产品加工税收问题研究

农产品加工税收问题研究

前言:初级农产品加工行业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税负倒挂。我国现行税收政策规定,初级农产品加工行业的一般纳税人收购农业生产者销售的农产品,准予按照买价的13%抵扣进项税额,而销售时按不含税价缴纳13%的销项税。

一、现行农产品加工行业增值税计算方式及税率方面的问题

1.初级农产品加工行业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税负倒挂。我国现行税收政策规定,初级农产品加工行业的一般纳税人收购农业生产者销售的农产品,准予按照买价的13%抵扣进项税额,而销售时按不含税价缴纳13%的销项税。假定企业收购农业生产者销售的农产品价格为10 000元,根据政策按13%的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为1 300元,原材料的库存成本为8 700元,如果当期企业销售收入为10 000元,实现的销项税额为1 300元,当期应缴纳增值税税金为零。由此可见,企业的毛利率必须超过13%以上才能实现增值税税金的缴纳,因此初级农产品加工企业往往进项税额大大超出销项税额,产生增值税税负倒挂现象。企业以买价扣除13%的进项税额后的金额计算采购成本,使生产成本减少,增加了企业的利润,从而增加了所得税的应纳税所得额;企业购进原材料时采购价中已包含了进项税额,这部分由企业支出了现金,随着留抵金额的增加,企业占用的现金也越来越多,但这部分无法抵扣的进项税额却无法为企业带来任何经济效益,长此以往企业为巨额的账面留抵进项税额所拖累,会因缺乏周转资金而出现财务危机,最终导致企业无法继续生存。

2.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增值税税负水平高于一般工业企业增值税税负水平。我国《农业产品征税范围注释》对农产品的解释为种植业、养殖业、林业、牧业、水产业生产的各种植物、动物的初级产品。除注释规定范围外的农产品,其余一般农产品均视为工业产品按17%的税率计提销项税额。这项规定使我国农产品深加工企业的增值税税负水平明显高于一般工业企业的增值税税负水平。农产品深加工企业购进原材料可通过两个途径:一是购进初级农产品;二是购进农业生产者销售的农产品。这两种原材料的适用税率均为13%,只是前者计税基础为不含税价,后者为含税价(经测算若与前者保持一致,计税基础还原为不含税价,其实际税率应为14.94%),而产品的销售按17%的税率计提

销项税额,这就使得农产品深加工企业不仅要为产品增值部分交纳增值税,还要为原材料进项税额与销项税额的差额买单。不难看出,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增值税税负水平明显高于一般工业企业增值税税负水平。

目前,我国农产品深加工行业发展水平相对落后,2006年我国农产品深加工行业研究报告显示: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率为90%左右,而我国只有30%左右;发达国家二次以上的深加工农产品占到八成,而我国只有二成。因此,促进农产品一深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扩大农产品出口,是我国农产品加工行业的发展方向,也是解决农村就业问题和农民增收问题的重要途径,但这种高税负状况显然不利于农产品深加工行业的进一步发展。现行农产品加工行业的税收政策使企业实现了利润却无税可纳有了理论依据。在利益驱使下,某些企业通过虚增农产品收购金额来增加进项税额的抵扣。这样,一方面可以偷逃增值税,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增加成本、调减利润,达到少缴所得税的目的。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则通过调整企业产品结构,以深加工农产品产生的应纳增值税消耗初级加工农产品产生的增值税税负倒挂。因此现行农产品加工行业的税收政策不利于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健康发展。

二、现行农产品收购凭证方面的问题

为了解决农产品经营及农产品加工行业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向农业生产者收购免税农产品抵扣进项税的问题,我国于1994年出台了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进免税农产品,可开具农产品收购凭证,并按照收购凭证注明的价款和规定的扣除率计算抵扣进项税的政策,使农产品收购凭证具有增值税专用发票和普通发票的双重功能,成为增值税链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减轻了农产品经营及农产品加工行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税收负担。然而,近年随着农产品收购凭证的广泛使用,其弊端也日渐凸现。

1.为企业调节税款和偷税提供可乘之机。农产品收购凭证由企业自行填开,既作付款凭证又作抵扣税款凭证,完全靠企业的自律,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一些农产品加工企业往往通过多开农产品收购数量及虚开收购价格来调节税款。这样,它们一方面可以增加进项税额以冲抵销项税额,达到少缴或不缴增值税的目的;另一方面可以增加企业生产成本以调减利润,达到少缴或不缴所得税的目的。

2.使税务机关难以建立有效的监控机制。由于农产品收购凭证开具的对象是农业生产者,他们来源分散,索要发票的意识较弱,尽管现行的农产品收购凭证要求填开出售人姓名、出售人地址、出售人身份证号码,甚至要求提供身份证

复印件以加强对农业生产者身份的确认。但在实际工作中,农产品收购凭证信息填制并不规范,随着法律意识的增强,农业生产者往往也不愿轻易地提供身份证复印件,导致税务机关很难验证农产品收购凭证的真实性。另外,农产品收购多以现金方式交易,税务机关无法通过银行对企业的资金流动情况进行有效监控,从而形成了税收管理漏洞。

3.影响农产品收购,制约了企业的发展。现行农产品加工行业税收政策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制定的,农产品收购由国有企业及集体企业负责,收购价格由国家统一确定,不得跨地区进行收购。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农产品收购实现了多元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实行计划经济体制背景下制定的税收政策就显得非常滞后,“农产品收购凭证只有在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进农业生产者销售的免税农产品时才能开具并作为抵扣进项税的凭证”的规定,只会制约企业的发展。集约化、规模化的生产需要大量的原材料,从分散的农业生产者手中收购免税农产品已经不能满足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的需要。

4.增加了税收征管成本。农产品收购凭证开具的真实性涉及收购数量及收购单价,为了核实收购数量及收购单价的真实性,税务机关要求对每一户企业、每一笔进货都进行审核监控,对单笔超过5 000元以上的大宗收购业务,税管员要到现场核实,此外,还要对各个企业进行现场试验,确定投入产出比,再根据其销售数确定原材料的收购数量。对于收购价格的核实,则是每月定时派税管员到农产品交易市场采集市场交易价格,当地无货源的农产品价格则进行外调或上网查询。同时要求企业规范会计核算,适时进行纳税评估。这样的管理的确能有效堵塞税收管理漏洞,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增加了税收征管成本。

三、完善农产品加工行业税收政策的建议

1.取消农产品收购凭证。改用普通发票作为扣税凭证。农产品加工企业很少从分散的农业生产者手中直接收购农产品。为促进农产品加工行业的健康发展,应取消农产品收购凭;证,一律用普通发票作为收购免税农产品的扣税凭证。这不但能有效防止税收流失,还能有效防止农产品加工企业自行填开收购凭证,调节税款。对少数农业生产者偶尔出售免税农产品给二般纳税人的,可持有关证明到税务机关免费开具普通发票。允许农业生产者自发组成经济实体,集中各自劳动成果、集中销售、集中运输储存,争取自身效益最大化。

2.对农产品加工企业采用单一税率。农产品深加工行业是我国应该大力扶持的行业,但现行的增值税税收政策使农产品深加工企业的增值税税负水平高于

一般工业企业的增值税税负水平,这样的高税负水平不利于农产品深加工企业的发展,也使得我国的农产品深加工产品在国际市场中不具竞争力。因此不论农产品加工企业生产的产品为初级农产品还是深加工农产品,采用统一的税收优惠政策、适用单一的税率是促进农产品加工行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3.改革农产品增值税征收模式。

(1)简易征收模式。针对当前农产品加工企业开具收购发票随意性强、征管难的现状,可以按照简税制原则对农产品加工企业增值税实行简易征收。具体办法是:由税务机关按加工农产品的具体类别,对农产品加工企业核定增值税简易征收率,在销售时开具税率为13%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仅用于下游企业的抵扣,完税时直接按企业的销售额进行简易征收;农产品收购发票和其他进项税不再进行进项税抵扣。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简便易行,能够有效解决农产品加工企业税收监控难的问题。难点在于需要税务机关根据国家扶持农产品加工行业的有关政策,充分结合当前企业经营状况尤其是增值税税负情况,按加工农产品的具体类别,公正、公平地核定合理的增值税简易征收率。

(2)即征即退模式。目前,农产品加工行业的增值税在全部税收收人中的比重很小,而且征收成本高昂,企业弄虚作假的现象时有发生。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可考虑采取企业购进农产品不计进项税额,对销售时征收的增值税进行即征即退处理。这样可弱化企业的作假动机,使申报和缴纳税款回归正常轨道,也为将来恢复征收税款收集重要的相关数据。需要注意的是,即征即退政策可能会降低地方财政的收入,尤其是在农产品加工企业较为集中的地区,其推行必然会遇到阻力。因此要全面统筹,科学、合理地进行设计,采取渐进的方式加以试验,如效果良好则考虑逐步推广。

4.发挥稽查的威慑作用。农产品收购和农产品加工企业偷税的手段主要是通过虚抬收购数量和收购价格多抵进项税额,仅通过纳税评估来强化管理是不够的,还要加大稽查力度,做到严查重罚,发挥稽查的威慑作用。对通过评估发现有虚开收购发票的、长期纳税申报明显税负异常偏低的、收购价格高于市场平均价格一定比例的、长期发生亏损的企业必须执行稽查程序,对违规虚开农产品收购凭证的纳税人,应依照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从严从重处罚,以增加其违法成本。

第四篇: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 (2016年)

2016年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预算表

项 目

一、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

(一)一般性转移支付 均衡性转移支付

其中: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 产粮大县奖励资金

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 资源枯竭城市转移支付 城乡义务教育补助经费 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 老少边穷地区转移支付 成品油税费改革转移支付 体制结算补助 基层公检法司转移支付 基本养老金转移支付 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转移支付

(二)专项转移支付 其中:国家重点档案专项资金 监狱和强制隔离戒毒补助资金 补助贫困地区法律援助办案经费 支持学前教育发展资金

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补助资金 改善普通高中学校办学条件补助资金 中小学及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资金

单位:亿元 预算数2015年 2016年 为上年执行数 预算数 执行数的%

50137.81 52941.43 105.6 28525.77 32017.82 112.2 18502.27 20392.25 110.2 509.00 570.00 112.0 370.73 392.77 105.9 1778.00 2045.00 115.0 178.00 186.90 105.0 1232.82 1352.91 109.7 323.20 338.20 104.6 1256.95 1537.91 122.4 770.00 770.00 100.0 1034.08 1404.93 135.9 434.05 443.70 102.2 4405.18 5042.76 114.5 2123.24 2426.27 114.3 21612.04 20923.61 96.8 0.89 1.80 202.2 38.76 38.76 100.0 2.99 3.09 103.3 149.00 149.00 100.0 327.50 327.50 100.0 39.70 39.70 100.0 19.85

19.85

100.0 支持地方高校发展资金

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专项资金 特殊教育补助经费 学生资助补助经费 地方高校生均拨款奖补资金

国家科技创新基地(体系)能力建设专项资金 中央财政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 基层科普行动计划专项资金

中央补助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资金 国家文物保护专项资金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 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 就业补助资金 优抚对象补助经费 中央自然灾害生活补助资金 流浪乞讨人员救助资金 孤儿基本生活保障补助 优抚事业单位补助经费 退役安置补助经费 残疾人事业发展补助资金 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救助补助 公立医院补助资金 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 基本药物制度补助资金 计划生育转移支付资金 优抚对象医疗保障经费 医疗救助补助资金 可再生能源发展专项资金

90.70 147.88 4.10 364.49 252.70 9.32 27.71 3.98 129.26 73.65 6.61 32.00 438.78 341.78 92.17 20.00 20.59 8.11 352.86 12.75 1296.58 95.60 497.61 90.96 77.17 23.71 129.21 92.33

91.00 176.63 4.10 379.95 252.70 10.57 14.16 3.98 129.61 66.53 6.61 25.20 438.78 409.33 130.00 20.00 22.97 7.38 397.71 12.75 1370.13 95.21 541.21 90.96 85.65 23.72 141.13 75.00

100.3 119.4 100.0 104.2 100.0 113.4 51.1 100.0 100.3 90.3 100.0 78.8 100.0 119.8 141.0 100.0 111.6 91.0 112.7 100.0 105.7 99.6 108.8 100.0 111.0 100.0 109.2 81.2 大气污染防治资金 水污染防治资金 节能减排补助资金 城市管网专项资金 土壤污染防治专项资金 排污费支出

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奖补资金 天然林保护工程补助经费 退耕还林工程财政专项资金 普惠金融发展专项资金 农业保险保费补贴 目标价格补贴

江河湖库水系综合整治资金 农业综合开发补助资金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补助资金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 农业支持保护补贴资金 农机购置补贴资金

农业资源及生态保护补助资金 农业技术推广与服务补助资金 动物防疫等补助经费 林业补助资金 全国山洪灾害防治经费

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水土保持补助资金 特大防汛抗旱补助费 农业生产救灾资金

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 车辆购置税收入补助地方

107.38 121.51 442.09 180.00 37.00 17.00

172.40 308.15 157.74 125.30 356.84 288.86 365.00 45.80 201.70 1434.91 227.55 199.92 152.45 59.27 350.55 41.06 436.06 28.60 34.67 36.40 2929.88

111.88 140.00 340.66 185.00 90.89 20.00 200.00 166.25 268.56 162.74 163.00 430.28 182.80 383.00 60.00 198.50 1404.91 228.09 232.86 152.30 60.07 418.37 14.50 392.43 38.00 35.00 36.40 1960.05

104.2 115.2 77.1 102.8 245.6 117.6

96.4 87.2 103.2 130.1 120.6 63.3 104.9 131.0 98.4 97.9 100.2 116.5 99.9 101.3 119.3 35.3 90.0 132.9 101.0 100.0 66.9

政府还贷二级公路取消收费后补助资金 成品油价格改革对特殊行业的补助 船舶报废拆解和船型标准化补贴 界河维护经费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资金 工业转型升级资金

安全生产预防及应急专项资金 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

民族贸易和民族特需商品生产企业贷款贴息 服务业发展资金 外经贸发展资金 海岛及海域保护资金 公益性地质工作专项资金 特大型地质灾害防治经费 人工影响天气补助资金 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

中央补助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专项资金 重要物资储备贴息资金 粮食风险基金

“粮安工程”危仓老库维修专项资金 粮油市场调控专项资金

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专项补助经费

统借统还外国政府贷款和国际金融组织贷款项目基建支出

二、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 增值税返还 消费税返还 所得税基数返还

300.00 426.47 59.36 1.25 59.75 10.00

96.57 51.18 124.52 116.97 19.55 173.71 55.00 1.99 259.76 1208.39 8.52 179.81 31.71 30.00 0.30 17.39 3676.13 5081.98 3000.53 1010.92 910.19

298.97 347.93 55.70 1.50 35.00 110.00 14.00 85.32 33.00 112.37 110.18 22.90 72.00 55.00 1.99 263.35 1218.00 14.70 179.81 22.00 30.00 0.27 19.44 3876.00 5088.57 2987.00 1010.92 910.19

99.7 81.6 93.8 120.0 58.6 1100.0

88.4 64.5 90.2 94.2 117.1 41.4 100.0 100.0 101.4 100.8 172.5 100.0 69.4 100.0 90.0 111.8 105.4 100.1 99.5 100.0 100.0

成品油税费改革税收返还 地方上解

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

1531.10-1370.76

55219.79 1531.10-1350.64

58030.00

100.0 98.5

105.1 注:为便于同口径比较,本表中2015年执行数做了部

分调整:一是从2016年起政府住房基金等5个项目从政府性基金预算转列一般公共预算,将相关政府性基金2015年执行数38.79亿元调整列入相关科目;二是 根据2015年转移支付的清理、整合、规范情况,对相关项目按新的口径进行了调整。

第五篇:如何加强农产品加工企业税收管理

如何加强农产品加工企业税收管理

XXX县是一个农业大县,农业总产值占全县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高达35%,农产品资源极为丰富,玉米、土豆、甜菜、动物毛皮、鲜奶等农产品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经过多年的发展,X县农产品的加工已初具规模,经济效益也比较可观,成为当地经济税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该行业在农产品收购上点多面广、灵活多变,再加上一些企业纳税意识不强,交易的真实性难以掌握,导致增值税进项税额难以控管,行业整体税负明显偏低,成为税收征管工作中存在的一大难题。为此,我局从强化农产品加工企业进项税额管理入手,大胆尝试,积极探索,全面强化农产品加工企业税收管理,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查找问题,剖析根源,积极寻找管理弱点

2010年初,我们对9户较大的农产品加工生产企业作了重点分析,由计划征收部门和税源管理部门联合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的销售收入、农产品收购金额、税负进行分析比对,在分析比对中寻找税收管理薄弱环节和突破口。这9户企业2005年销售收入总额为10785万元,而收购农产品原材料成本就高达11544万元,农产品进项税占企业全部进项税的91.71%,实现的税收只有88万元,税负仅为0.8%,其中有3户企业全年零负申报, 长期进项留抵。由此不难看出:该行业税负明显偏低的核心问题是进项税额较大。缘何形成这种反常现象?

为了进一步找准问题的症结,我们将农产品加工企业税收征管作为一个专门的课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研,并召集有关人员召开了专题研讨会,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税收管理作了认真的研究分析,大家认为:一是农产品加工企业收购对象庞杂,在收购环节开具的农产品收购发票金额、数量和对象的真实性难以掌握。按现行税收政策规定,收购发票由付款方向收款方开具,也就是由收购企业自行填开并进行抵扣,这样就为企业利用少进多开、低进高开、无进虚开等手段虚增进项税额提供了可能;按照规定,农产品收购发票的开具对象仅限于农业生产者销售的初级农产品,但在实际操作中,农产品销售者的身份比较复杂,既有农户,也有农产品经销单位、农产品销售中间人等,对一些不符合收购发票使用规定的对象,企业往往采取弄虚作假的手段,使其开票行为合法化,达到多抵扣进项税额的目的。二是非正常损失不作进项税额转出。农产品在收购、储备、生产环节上因管理不善易发生霉变,极易形成非正常损失,按财务制度相关规定,企业应定期对存货进行盘点并作相应的账务处理,但部分企业依仗农产品难以盘点的特点而对这一部分损失不按作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处理,从而多抵扣进项税额。三是物耗水平难以掌握。农产品由于产地不同,成分含量有所区别,其投入产出比也就不同,企业往往会以有效成分含量低为借口,扩大投入量,虚增原材料数量;还有部分企业以农产品中掺杂泥沙、水份等杂物影响投入产出比为借口,人为扩大投入量,虚增原材料数量。

二、健全制度,严格把关,着力破解管理难点

针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税收管理中存在的弱点,为了从源头上治理和预防偷税行为,堵塞管理漏洞,我们在综合各方面情况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制定相应的制度和办法,先后出台了《X县国家税务局农产品收购管理办法》、《X县国家税务局农产品加工企业增值税纳税评估办法》等一系列制度和办法,切实加强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的税收管理。

1.严把原材料购进关,确保交易的真实性。加强收购发票的管理是把握原材料购进是否真实的关键环节。在实际管理工作中,我们对纳税人开具的每一笔业务都要进行认真的审核,对单份收购发票金额在2000元以上的收购业务由税收管理员按收购发票上填开的销售人、地址、身份证号等内容进行实地核实,并作相应记录。经检查属实的,在收购发票第三联审核联上加盖“检查属实”戳记;经查不实的,加盖“核查不属实”戳记。对单份填开金额在2000元以下的收购业务实行抽查,并分别加盖“抽查属实”或“抽查不属实”戳记。在核查过程中发现有汇总填开的,重点核对该纳税人是否报主管国税部门批准,经批准的,在收购发票第三联加盖“汇总填开已批准”戳记,未经批准的,加盖“汇总填开未经批准”戳记。针对部分农产品如皮张、玉米、甜菜、玉米芯等采购季节性、集中性较强的特点,都是在特定季节集中收购。在收购收购期间,我们专门派税收管理员在收购季节驻厂办公,掌握其收购农产品的品种、出售人、收购价格、日收购数量、运输方式、入库、货款结算、收购凭证开具等12个方面的具体情况,核实其交易数量、金额和对象的真实性,并制作核查报告,报计划征收部门作为企业申报时的进项比对信息。通过对收购发票的严格审核,有效地遏制了农产品加工企业少进多开、低进高开、无进虚开等现象的发生。

2.严把原材料损耗关,确保进项税额转出的准确性。针对农产品体积庞大,多数露天存放,极易霉变,部分企业非正常损失不作进项税额转出的问题,我们要求企业收购农产品时两库存放,设立新料存放地,尽量做到整体堆集规则存放。企业用料时从旧库出,收购的新料进新库。对新料存放地收购数量由税收管理员进行实地验证和监管,出具验证和监管报告,以上程序实施无误后由管理部门在收购发票抵扣联加盖准予抵扣章,方可抵扣进项税额。对在用料过程中发生的非正常损失,由税收管理员丈量其体积,估算其价值,督促企业作进项税额转出,有效地解决了农产品加工企业虚增原材料库存数量的问题。2010年上半年,通过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日常巡查,发现7户纳税人非正常损失未作进项转出,调减进项税额76万元。3.严把投入产出关,确保物耗水平的合理性。把好投入产出关是预防和制止农产品加工企业随意扩大投入量、虚增原材料数量的一个有效手段。为此,我们建立了预约定耗制度。即纳税人向税源管理部门提出书面申请报告,报送《农产品预约定耗申报表》。税源管理部门在接到申请后,实地调查核实该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工艺流程,掌握原材料和产成品的投入产出比,采集企业三个月以上加工产品的数量与农产品原材料的投入数量,计算出企业生产单位产品正常的投入产出比,确保农产品预约定耗准确,并参照同行业国家标准和本地区同类行业近几年相关指标平均值,提出该企业农产品投入产出比或损耗率的初步意见,报县局评审,评审通过后将《农产品预约定耗申报表》送达企业。若纳税人对税务机关提出的农产品投入产出比无异议,签署反馈意见后,双方把它作为约定的农产品投入产出比。约定的农产品投入产出比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预约定耗制度的实施有效地解决了销售收入不入账和虚开收购发票等问题的发生。

三、建立模型,科学评估,紧紧抓住管理重点

纳税评估工作是加强农产品加工企业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措施。为此,我们按照国家税务总局《纳税评估管理办法》和省国税局《纳税评估工作规程》,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农产品加工企业纳税评估指标体系,设置了税收负担率、销售额变动率、进项税额抵扣变动率等8项纳税评估指标及预警值。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在按照一般程序评估的基础上,按照增值税的基本原理,特别突出“农产品进项税额”管理这一关键环节,紧紧抓住收购量这个“七寸”,经过反复研究测算,在企业的应纳税额与

收购量之间建立了科学的线性关系,为实施有效评估提供了依据。一是严格控制和科学测算投入产出比、销售单价、收购单价、法定扣除率等农产品加工企业的相关指标,即对投入产出比按照预约定耗确定,销售单价为企业一定时期内平均单价,收购单价为企业一定时期内的平均收购单价并经税收管理员充分调查后确定;二是对农产品加工行业的单位原材料应纳税额进行测算(计算公式为:销项税额=收购数量×投入产出比×销售单价×适用税率,进项税额=收购数量×收购单价×法定扣除率)。我们将进销项中的共同项“收购数量”提取出来,然后将投入产出比、销售单价、适用税率、收购单价、法定扣除率等指标综合为一个常数K,K即为单位原材料应纳税额。经过对我县农产品加工行业的单位原材料应纳税额进行测算:糠醛为每吨6.84元,制糖为每吨26.16元,玉米淀粉为每吨29.93元,皮革为每平方尺0.88元,乳品为每吨37.4元。三是通过推导计算得出的应纳税额与收购数量的一个线性方程式,即应纳税额﹦收购数量×K,由税收管理员根据企业实际收购数量、单位原材料应纳税额和取得的非农产品抵扣进项票(主要是生产用电及辅料采购)数额,计算确定该企业的预警税额,并以此为依据审核评估该纳税人申报税款的真实性。今年上半年,我们通过纳税评估,发现有15户农产品加工企业在进项税额方面存在36个问题,企业主动申报补缴税款125万元;通过对2户评估异常的纳税人进行重点稽查,共查出虚增收购金额156万元,多抵扣进项税20万元,依法对其作出补税罚款共计30万元的处理。

通过近一年来的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农产品加工企业税收管理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一是农产品收购发票管理进一步规范,今年上半年,各农产品加工企业共开具收购发票7518份,比上年同期增加2867份,增长61.64%;二是税负水平明显提高,全县农产品加工企业平均税负由2005年的0.8%上升到今年上半年的2.02%,提高了1.22个百分点;三是纳税人的税法遵从度明显提高。

总之,我们在农产品加工企业税收管理上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有一定差距和不足,今后我们要虚心学习先进的经验,努力使我们的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下载试论农产品加工企业税收减免对地方财政收入的影响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试论农产品加工企业税收减免对地方财政收入的影响.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产品加工企业汇报材料

    农产品加工企业汇报材料 发挥新优势,促进农业再上新台阶近几年,我公司在上级各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起到了重要作用。但这......

    营改增对地方税收征管产生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营改增”对地方税收征管产生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2013年6期 来源: 时间:2014/5/16 16:09:30 阅读:49 次 楚雄州地方税务局课题组 “营改增”是我国为进一步完善税制,将以前缴纳......

    高新技术企业税收减免待遇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八条 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目录 1关于增值税 2关于营业税 3关于所得税 4关于外商投资企„......

    高新技术企业如何申请税收减免

    1、 企业所得税按照15%征收(操作方式:每年年底需要到税务机关备案) 2、一般纳税人软件销售即征即退政策(交17%,退14%;操作方式:先对软件进行检测,到国税进行备案) 3、企业经过技术......

    “营改增”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影响

    “营改增”對地方经济地影响-营改增论文 “营改增”對地方经济地影响 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地加深和市场经济地发展,我国原有地税收体制已无法满足市场经济地发展要求,......

    农产品加工企业汇报材料五篇

    发挥新优势,促进农业再上新台阶近几年,我公司在上级各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起到了重要作用。但这仅是初步的、阶段性的。它......

    内资高新技术企业税收减免优惠政策

    内资高新技术企业税收减免优惠政策 1.高新区内经认定的内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新办的高新技术企业,从投产年度起免征所得税二年。(财政部、国家税务总......

    出口退税调整对地方外贸的影响分析

    出口退税 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已报送离境的出口货物,由税务机关将其在出口前的生产和流通等各环节已经缴纳的国内增值税或消费税等间接税税款退还给出口企业的一项税收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