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行政执法责任制配套制度的通知

时间:2019-05-14 10:03: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行政执法责任制配套制度的通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行政执法责任制配套制度的通知》。

第一篇: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行政执法责任制配套制度的通知

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文件

西政发„2009‟16号

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行政执法责任制配套制度的通知

区政府各委、办、局,各街道办事处,各相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行政执法责任制配套制度的通知‣(京政发„2007‟17号),进一步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区政府决定在全区范围内实行•北京市西城区行政执法争议协调处理办法‣等5项配套制度。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〇〇九年六月十八日

北京市西城区行政执法争议协调处理办法

第一条 为加强西城区行政执法争议协调处理工作,提高行政执法效率,维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促进依法行政,根据•北京市关于行政执法协调工作的若干规定‣,结合本区依法行政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行政执法争议协调,是指对具有行政执法权的各行政执法部门之间,产生的行政执法争议进行协调处理的活动。

行政执法争议协调处理应当遵循合法合理、高效便民、权责一致的原则。

第三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行政执法部门应当通过行政执法协调解决:

(一)行政执法部门之间因职责发生的争议;

(二)行政执法部门之间因行政执法依据发生的争议;

(三)行政执法部门之间因管辖权发生的争议;

(四)行政执法部门之间因行政执法衔接发生的争议;

(五)行政执法部门之间因案件移送发生的争议;

(六)行政执法部门之间因联合执法发生的争议;

(七)其他涉及行政执法争议的事项。

第四条 对需要进行协调的事项,原则上依照法定职责由负有主要行政执法职责的部门进行协调。最先发现问题的行政执法部门负有主动协调的责任;相关行政执法部门负有配合协调的责任。

第五条 行政执法争议以自行协商解决为主要方式。存在行— 2 — 政执法争议的部门,应当主动、及时与争议各方进行协商。

第六条 行政执法部门自行协商解决行政执法争议的,可以采取公函往来、召开联席会议等多种形式进行。

自行协商达成一致意见的,应当由负有主要协调责任的行政执法部门制作正式协商会议纪要或者决定,载明参加协商的各参加行政执法部门名称、协商事项、协商依据和协商结果,加盖各行政执法部门印章,报送区政府法制办公室备案。

行政执法协调责任部门在协调过程中,认为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内容需要进一步明确,或有法律缺失等法律适用问题的,应当报区政府法制办公室,由区政府法制办公室报请区政府或市政府法制办公室处理。

第七条 行政执法争议各方自行协商不能达成一致意见的,由负有协调责任的行政执法部门向区政府办公室提出协调申请。各行政执法部门也可以向各自的市级行政执法部门提出由市级行政执法部门进行协调的建议。

区政府办公室认为确有必要时,可以主动就行政执法争议事项进行协调处理。

第八条 负有协调责任的行政执法部门申请协调处理行政执法争议的,应当向区政府办公室提交下列材料:

(一)行政执法争议协调处理申请书,载明申请协调处理的行政执法争议事项、涉及争议的行政执法部门、行政执法争议事实、争议各方意见及理由、争议自行协商情况等,加盖申请协调处理行政执法部门印章;

(二)涉及协调处理事项的法律、法规、规章以及相关规范性文件;

(三)申请协调处理行政执法部门认为需要提交的其他材料。

第九条 区政府办公室收到行政执法争议协调处理申请后,应当及时进行审查,并根据下列情况分别作出受理或不予受理决定:

(一)申请协调处理事项属于行政执法争议协调范围,应当由本部门进行协调处理的,受理并通知申请部门;

(二)申请协调处理事项属于行政执法争议协调范围,但不应由本部门进行协调处理的,应当受理并组织有权协调部门进行协调;

(三)申请协调处理事项不属于行政执法争议协调范围的,不予受理,书面说明理由后退回申请部门。

第十条 区政府办公室对行政执法争议依法进行协调处理,可以通过下列方式进行:

(一)召开协调会议,听取争议各方意见,协调各方立场;

(二)会同相关部门协商解决方案;

(三)征询争议各方上一级主管部门意见;

(四)邀请有关专家学者对争议事项进行论证;

(五)提请有权部门进行书面解释;

(六)其他适宜的协调处理方式。

第十一条 区政府办公室对报送的行政执法争议进行协调处理的结果,按照下列规定处理:

(一)经协调处理,争议各方达成一致意见或基本达成一致意见的,由区政府办公室制作正式协调处理决定,载明参加协调处理各行政执法部门名称、参加协调人员、主持人、协调处理事— 4 — 项、协调处理依据和协调处理结果,加盖区政府办公室公章后,将协调处理决定分送各部门,并备案归档保存;

(二)经协调处理,争议各方未能达成一致意见的,由区政府办公室提出协调处理意见,报请区政府决定,区政府决定后,由区政府办公室负责制作正式协调处理决定,并负责监督各行政执法部门落实。

第十二条 自行协商或者经区政府办公室协调处理达成一致意见的结果是最终决定,争议各方应当严格执行协商纪要、决定或者协调处理决定。对行政执法协调负有主要责任的部门对协调意见和执行情况负有监督检查的责任,并定期将监督检查的结果报区政府办公室。

第十三条 参加行政执法协调的各行政执法部门应当对协商纪要、决定或者协调处理决定的执行情况定期进行评估,并向对行政执法协调负有主要责任的部门、区政府办公室和其他有关各方报告或者通报。

达成协商纪要、决定或者协调处理决定的各方应当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解决执行过程中的问题。

第十四条 区政府办公室负责对全区行政执法争议协调工作的监督,将行政执法争议协调工作纳入年终的政府目标督察考核。对积极履行协调职责的行政执法部门给与表彰;对不履行协调职责、不配合协调工作或不执行协调意见的行政执法部门,依照西城区行政执法责任追究的有关规定处理。

第十五条 对依照本办法形成的协调意见,法律、法规、规章有新规定的,依照新规定执行。

第十六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北京市西城区行政处罚案卷评查规定

第一条 为提高本区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水平,防止和纠正违法或者不当的行政执法行为,确保行政执法行为程序合法有效,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履行职责,根据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北京市行政执法和行政执法监督暂行规定‣和•北京市行政处罚案卷评查办法‣,结合本区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行政处罚案卷(以下简称案卷)是指行政执法部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和档案管理的要求,将行政处罚实施过程中制作和收集的有关立案、调查取证、审查决定、送达执行等执法文书和材料,整理归档而形成的卷宗材料。

第三条 本区各行政执法部门组织开展的行政处罚案卷评查工作适用本规定。

第四条 案卷评查工作应当坚持纠正违法与防止违法相结合、实体规范与程序规范相结合、评查结果与落实执法责任相结合、层级监督与内部监督相结合的原则。

第五条 本区行政处罚案卷评查采取定期集中评查和不定期抽查两种形式进行。

定期集中评查是指在一定期限内抽调本区各行政执法部门的行政处罚案卷统一进行评议检查,原则上每年组织一次。

不定期抽查是指在不特定期限内调阅本区部分行政执法部门的行政处罚案卷进行评议检查。

第六条 区政府法制办公室负责组织开展西城区行政处罚案卷评查工作,并负责组织案卷评查小组。评查小组成员由各行— 6 — 政执法部门推荐并经过考试,择优确定。

第七条 行政处罚案卷评查应当依据•北京市行政处罚案卷标准‣进行。

第八条 集中调阅评查应当印发行政处罚案卷评查通知,告知行政执法部门评查的形式、范围和工作要求。不定期抽查应当提前3日告知被评查行政执法部门调阅案卷的范围、数量和应当准备的材料。

各个部门在规定的时间内集中上报行政处罚案卷目录,加盖本单位公章,并报区政府法制办公室。

第九条 集中调阅评查应当由评查小组在各行政执法部门报送的行政处罚案卷目录内随机调取案卷。不定期抽查由评查人员在行政执法部门现场直接调取案卷。

第十条 评查小组接收调取的行政处罚案卷时,应当向行政执法部门出具加盖调卷机关印章,并载明案卷所属行政执法部门的名称、调取案卷的名称、卷号、数量、报卷人员、收卷人员、接收日期的•调卷函‣。

评查期间,行政处罚案卷应当由专人保管,履行借出、收回手续。

第十一条 评查人员对行政处罚案卷按标准和扣分细则进行评议检查。

第十二条 评查小组对行政处罚案卷进行评议检查,应当认真填写•行政处罚案卷评查成绩单‣,注明所评案卷名称、卷号、案卷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对应的标准、案卷评查结果,并由两名评卷人签字。

认定不合格案卷,评查人员应当进行集体讨论,并由区政府

法制办公室审核确定。

第十三条 区政府法制办公室应当组织人员对评查结果进行复核,并对•行政处罚案卷评查成绩单‣提出的问题进行全面核实后签署复核意见。

第十四条 复核结束后,区政府法制办公室应当组织人员整理归纳•行政处罚案卷评查成绩单‣,提出整改建议,并反馈行政执法部门。必要时,可以要求行政执法部门提出整改措施、报告整改结果。

对不合格案卷,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执法部门可以自收到评查结果之日起十日内向区政府法制办公室申请复审,区政府法制办公室自收到复审申请之日起二十日内作出复审决定。

第十五条 案卷评查组织者如发现案卷存在属于主体、法律适用、主要事实和证据以及程序的合法性问题,应当通过执法建议函的形式督促有关行政执法部门依法予以纠正。

第十六条 行政处罚案卷评查工作结束后,应当及时将案卷退回行政机关。

退还行政处罚案卷应当向行政机关出具载明案卷所属机关名称、退回案卷的名称、卷号、数量的•退卷函‣,由退卷人员、收卷人员签字并签署退回日期。

第十七条 集中调阅评查应当制作行政处罚案卷评查通报,公布评查结果,并在西城政务办公系统上予以公布。

不定期评查由评查小组在现场反馈意见,并提出改进建议。区政府法制办公室定期向区政府报告行政处罚案卷评查工作情况。

第十八条 各行政机关应当定期组织对本机关行政处罚案— 8 — 卷进行评查。

对行政处罚案卷评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应当及时纠正,做到有错必纠。

第十九条 行政处罚案卷评查结果纳入依法行政年度考核和行政执法责任制年度考核。

第二十条 本规定由区政府法制办公室负责解释。第二十一条 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北京市西城区行政处罚执法人员资格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加强行政执法部门行政处罚执法人员资格管理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和•北京市行政处罚执法资格管理办法‣,结合西城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区属行政执法部门所属行政处罚岗位的执法人员,其行政处罚执法资格认证、证件管理和培训考核,依照本办法规定执行。

实行垂直管理的行政执法部门的行政处罚执法资格管理,由各市级行政执法部门负责。

第三条 行政处罚岗位执法资格实行登记管理。对经培训、考试合格的行政执法人员登记后,取得行政处罚执法资格。对未经培训考试和考试成绩不合格的人员,不得从事行政处罚执法岗位工作。

第四条 本区行政执法工作人员行政执法资格的取得,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掌握规范政府共同行为的法律法规主要内容;

(二)具有熟悉本单位行政执法岗位要求的法律及专业知识和工作能力;

(三)经公共法律知识、专业法律知识培训考试合格;

(四)行政处罚执法岗位工作的在编人员。

第五条 行政处罚执法资格培训、考试的内容包括公共法律知识和专业知识。

— 10 — 公共法律知识培训、考试,内容包括: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等规范政府共同行为的法律法规,根据市政府法制办会同市人事局、市监察局统一制定的培训大纲和题库进行。

专业知识培训、考试,内容包括:专业法律、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执法权限和程序、专业技能以及执法行为规范,根据市级行政执法部门制定的培训大纲和题库进行。

第六条 行政处罚岗位执法人员资格登记工作,由区属各行政执法部门负责,每年1月底前由区属各行政执法部门,根据本部门行政处罚岗位执法人员变动情况进行登记,上报区政府法制办备案。

第七条 区属各行政执法部门,每年应当按照全区的统一部署,采取自学与集中培训相结合形式,组织持证的行政执法人员进行公共法律知识培训。

对新录用人员取得执法资格的培训,每人累计不少于72学时;在岗人员每人每年不少于60学时的轮训。

第八条 区属各执法部门的行政处罚执法人员公共法律知识的考试,由区政府法制办、区人事局按照市政府公共法律知识培训大纲和题库,统一组织。专业知识的考试,按照市级行政执法部门的要求进行。

第九条 参加公共法律知识培训考试合格的行政处罚执法人员,经区政府法制办、区人事局审核、备案后,将考试成绩逐一登记在•国家公务员培训证书‣上,作为考核、晋升的重要依据。

对经登记取得行政执法资格的人员,应当发给行政执法证件。

第十条 本区区属行政处罚执法人员使用市政府统一监制的行政执法证件。本区行政执法证件发放工作,按照市政府统一规定进行。

第十一条 区政府所属各行政执法部门的行政执法证件,由区属行政执法部门向区政府法制办申领。

行使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部门按照•北京市行政处罚执法资格管理办法‣的要求向其上级部门申领。

垂直管理部门、市属派出机构的行政执法证件按照市政府所属行政执法单位的要求申领。

国家部委全国统一颁发行政执法证件的部门,由区属行政执法部门向市属主管部门申领。

第十二条 行政执法证件实行年检。年检由区政府法制办统一组织各执法部门实施。区属各行政执法部门法制机构负责办理本部门行政执法证件的年检申报工作。由区政府法制办核定、注册。

第十三条 各行政执法部门的年检工作,应与年度行政执法责任制评议考核挂钩,对违法执法行为有过错、危害、情节等因素的,取消行政执法资格,不予年检。

第十四条 区政府所属各行政执法部门、持证人员的行政执法证件编号,按市行政执法证件编号规定执行。

第十五条 行政处罚执法人员在实施行政执法活动时,必须主动出示行政执法证件;对不出示证件或所出示证件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当事人有权拒绝。

(一)证件照片与持证人明显不符的;

(二)证件有明显涂改的;

(三)证件严重破损或污损无法辨认的;

(四)证件逾年度而未标注年检标志的。

第十六条 行政执法证件应妥善保管,不得涂改或者转借他人。故意涂改或者转借他人的,暂扣或者核销其证件;情节严重或造成严重后果的,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第十七条 行政执法证件造成破损、污损的,应当及时退回旧证换领新证。证件遗失的,应当及时报告颁证机构,10日内重新申领证件。

第十八条 行政执法部门合并、撤销或者行政执法人员调离、退休或者因故不能履行职责的,由区属行政执法部门将行政执法证件上缴颁证机构注销。

第十九条 区政府法制办和区属行政执法部门应当建立行政执法证件电子档案,如实记录行政执法证件的核发、补发、年检、备案、注销、核销及持证人员培训考试、发生执法过错等情况,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

第二十条 市垂直管理部门以及行使相对集中处罚权的部门,每年1月底前,应将本部门行政执法人员持证基本情况,向区政府法制办备案。

第二十一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供证据证明行政执法人员,在履行职权时有违法情形的,可以向区属行政执法部门投诉、举报。区属各行政执法部门的监察机构,应当在接到投诉、举报之日起30日内对投诉、举报内容进行核查处理,并将处理结果答复投诉、举报人。

第二十二条 各行政执法部门应将行政执法人员证件管理纳入本单位的行政执法责任制。监察机构负责做好本单位行政执

法人员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二十三条 不按规定开展行政执法资格培训、考核的,不按规定使用行政执法证件的,依照•北京市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办法‣和•北京市西城区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追究相应责任。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北京市西城区行政执法依据动态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加强西城区行政执法依据动态管理工作,保证全区各行政执法部门行政执法依据公布及时、准确,防止行政执法职能的缺失和滥用,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的若干意见‣、•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的若干意见‡的通知‣的要求,结合本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西城区政府对区属各行政执法部门的行政执法依据实施动态管理。

区内实行垂直管理的行政执法部门可以参照本办法执行。第三条 行政执法部门应当根据法律、法规、规章的设立、修改、废止等调整情况,及时梳理本部门执法依据。

行政执法依据应当全面、准确、现行有效。

第四条 行政执法部门应当指定责任机构、专人负责本部门行政执法依据管理工作。

第五条 各行政执法部门要按照梳理完毕的执法依据,将执法职权分解到具体执法机构和执法岗位以及每个环节。根据有权必有责的原则,确定行政执法机构、岗位执法人员的具体执法责任。

第六条 行政执法部门应当根据本部门执行的法律、法规、规章设立、修改、废止等调整情况,在颁布生效之日起30日内,对本部门执行的执法依据,按照市政府统一要求的格式,将•行政执法依据梳理报告‣及梳理结果报送区政府法制办公室会审。

第七条 经区政府法制办公室会审通过后,行政执法部门应

当于7日内将•行政执法依据梳理报告‣及具体行政行为梳理结果由本部门主要领导签字,加盖本行政机关印章后,报区政府法制办公室备案。依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规定,同时将具体梳理结果在北京西城政务网站和西城政务办公系统的“执法依据”栏目、“执法依据数据库”公布。

第八条 不按本办法及时办理行政执法依据变动的,依照西城区行政执法责任制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第九条 本办法由区政府法制办负责解释。第十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 16 — 北京市西城区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实施细则

第一条 为加强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工作,贯彻落实•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若干意见的通知‣,根据•北京市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办法‣,结合西城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区属各行政执法部门及其行政执法人员行政执法责任的追究,适用本办法。

对实行垂直或双重管理部门的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可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条 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应当遵循权责一致、客观公正、教育与惩戒相结合的原则。

第四条 本办法所称行政执法责任,是指行政执法部门及其行政执法人员因不履行、违法履行或者不当履行行政执法职责,致使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以及公共利益受到损害,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应当承担的行政责任。

第五条 行政执法部门及其行政执法人员有下列应当履行而未履行或者怠于履行行政执法职责情形的,应当追究行政执法责任:

(一)对依申请的行政行为,不按照规定履行受理、审查、决定等职责的;

(二)未按照规定履行检查、检验、检测、检疫等监督职责的;

(三)对违法行为不制止、不纠正的,对依法应当给予行政处罚或者采取行政强制措施的,未予处罚或者未采取行政强制措

施的;

(四)收到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投诉、举报后,不按照规定履行调查、处理等职责的;

(五)应当履行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人身权和财产权等法定职责,而拒绝履行的;

(六)依法应当给予行政赔偿、补偿,而不予赔偿或者补偿的;

(七)行政相对人询问有关行政许可、行政给付条件、程序、标准等事项,敷衍塞责、推诿、拖延或者拒绝答复的;

(八)不按照规定履行执法协调职责或者配合协调工作的;

(九)不执行或者拖延执行达成一致的执法协调或决定的;

(十)未按照规定开展行政处罚执法资格培训、考试等管理工作的;

(十一)未按照规定做好制定实施方案、建立配套制度等法规、规章实施准备工作的;

(十二)未按照规定对法规、规章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和定期评估的;

(十三)未按照规定执行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规范的;

(十四)未按照规定建立案卷评查制度和组织开展案卷评查工作,或者无正当理由不参加案卷评查的;

(十五)其他不履行行政执法职责的。

第六条 行政执法部门及其行政执法人员有下列违法或者不当履行行政执法职责情形的,应当追究行政执法责任:

(一)无法定依据实施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强制、行政征收等行政执法行为的;

(二)未按照规定履行调查取证、告知、听证等法定程序,做出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强制、行政征收等行政决定的;

(三)超越行政执法职权的;

(四)适用法律依据错误的;

(五)违反规定委托实施行政执法的;

(六)无法定事由或者违反法定程序擅自改变已做出的行政执法决定的;

(七)违反规定截留、挪用、私分或者变相私分查封、扣押、没收、征收的财物的;

(八)滥用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

(九)不具有行政处罚执法资格或者不按照规定使用执法证件的;

(十)违反规定乱收费,或者要求行政相对人接受有偿服务、购买指定商品以及承担其它非法定义务的;

(十一)实施行政处罚、行政强制和行政征收,未按照规定制作法律文书、使用合法票据的;

(十二)刁难、谩骂、殴打行政相对人的;

(十三)其它违法或者不当履行行政执法职责的。

第七条 法律、法规、规章有明确法律责任规定的,行政执法部门应当严格适用,不得规避。

对行政执法部门可以依据违法执法行为的情节、后果、社会影响等因素,采取下列方式,追究行政执法责任:

(一)限期整改;

(二)通报批评;

(三)行政执法年度评议考核不合格。

确定行政执法责任的种类、形式不得超越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和本部门职能权限。

第八条

根据违法执法行为的过错、危害、情节等因素,行政执法部门对本部门所属行政执法人员可以采用下列方式追究行政执法责任:

(一)批评教育;

(二)内部通报批评;

(三)离岗培训;

(四)行政执法年度评议考核不合格;

(五)取消行政执法资格。

根据情节,前款规定的方式可以单独或者合并适用。对经调查、认定,确有违法执法行为,需要对行政机关公务员给予行政处分的,由任免机关、监察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按照管理权限依法进行处理。

第九条 对行政执法部门及其行政执法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从重处理:

(一)故意违法执法的;

(二)拒不纠正违法执法行为的;

(三)一年内被追究两次以上行政执法责任的;

(四)违法情节恶劣或者造成严重后果的;

(五)其它应当从重处理的。

第十条

对行政执法部门及其行政执法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从轻处理:

(一)主动纠正违法执法行为的;

(二)积极消除或者减轻因违法执法造成不良影响的;

(三)在调查违法执法行为中有立功表现的;

(四)其它可以从轻处理的。

第十一条 法律、法规、规章对行政执法部门及其行政执法人员有免责规定的,不追究行政执法责任。

第十二条 对应当追究行政执法责任的,按照下列规定具体确定责任的承担者:

(一)无需审核或者批准、未经审核或者批准的行政执法行为,由承办人承担责任;

(二)经审核或者批准的行政执法行为,审核人或者批准人承担主要责任,承办人承担相应责任。但是,承办人故意隐瞒事实致使审核人和批准人做出错误决定,或者承办人不按照审核人、批准人的意见执行的,由承办人承担主要责任;

(三)经集体讨论决定做出的行政执法行为,由行政执法部门主要负责人承担主要责任,主张错误意见或者没有明确表示反对意见的其他成员承担相应责任;

(四)根据上级主管部门或者上级领导的决定或者命令做出的行政执法行为,由上级主管部门或者上级领导承担责任。但是,决定或者命令明显违法的,行政执法部门及其行政执法人员应当承担相应责任;

(五)两人以上共同执法的,主办人员承担主要责任,协办人员承担相应责任;责任无法区分的,共同承担责任。联合执法的,行政执法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承担相应责任。

第十三条 行政执法责任的确认:

(一)以行政执法部门名义的违法执法行为,行政执法部门

应当承担违法责任;

(二)执行法定职责过程中,行政执法部门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行政执法部门和其工作人员应当承担连带违法责任;

(三)行政执法部门工作人员滥用职权,以权谋私的,由其本人承担法律责任;

(四)两个或两个以上行政执法部门共同作出的违法执法行为,各行政执法部门负连带责任。

(五)由上一级行政执法部门批准实施的执法行为,造成执法过错,其责任由上一级行政执法部门承担。

第十四条 行政执法行为违法可以通过下列方式认定:

(一)由行政复议机关作出的行政复议决定或者人民法院作出的生效判决认定;

(二)行政执法部门的上级行政主管部门以及其他有关部门在处理行政执法投诉、信访或在行政监察中发现并认定;

(三)行政执法部门自行发现并认定。

通过前款第(二)、(三)项规定的方式认定的违法执法行为,认定部门应当出具书面的违法执法行为认定意见,报区监察、人事部门,具体实施责任追究。

第十五条 对区政府所属行政执法部门的行政执法责任追究,由区任免机关、监察机关按照管理权限依法定程序决定实施。

区监察局、区政府法制办负责行政执法责任追究的具体执行工作,应按照下列程序进行:

(一)区政府法制办可根据行政执法监督中出现的因不履行、违法履行或者不当履行行政执法职责,致使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以及公共利益受到损害,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处理的情况,及— 22 — 时向区任免机关、监察机关进行反馈。

(二)通过第十四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方式认定违法执法行为的,应当在知道行政复议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判决生效后的30个工作日内,由区政府法制办将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败诉案件相关责任部门及情况,向区任免机关、监察机关进行反馈。

(三)通过第十四条第一款第(二)、(三)项规定的方式认定违法执法行为的,应当在接到认定部门的违法行政行为认定意见后的30个工作日内,由区监察机关对应当追究行政执法责任的行政执法部门进行调查、认定,并按照管理权限依法进行处理。

第十六条 对行政执法人员的行政执法责任追究,由其所在行政执法部门实施。各行政执法部门的监察、人事、法制机构,依法按照各自职权,对本部门工作人员的执法过错责任进行调查和确认责任,提出处理意见。

第十七条 各行政执法部门对通过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司法监督、法制监督、行政监察投诉、信访、人大监督、政协民主监督、舆论监督、群众监督等渠道发现的违法执法行为的,应在发现线索之日起五日内由本部门人事、监察、法制机构依据各自职权进行立案,并在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内依职权进行调查,确定违法责任,提出处理意见,由本行政部门作出处理决定,各行政执法部门应在十五日内将处理结果,报区政府监察、人事、法制部门备案。

第十八条 对行政执法部门及其行政执法人员做出追究行政执法责任决定前,应当充分听取当事人的意见,保障其陈述和申辩的权利。

第十九条 区任免机关、监察机关依法按照各自职权,对所

属行政执法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执法责任进行调查和确认、依法处理,同时将处理结果抄送区依法行政领导小组办公室。

第二十条 区依法行政领导小组每年对所属行政执法部门行政执法工作进行评议考核,将考核情况纳入区政府目标督查考核。

第二十一条 区属各行政执法部门应当依据•北京市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办法‣和本办法的规定,结合实际制定本单位行政执法责任追究的具体实施细则,加强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工作。

市政府所属行政执法部门结合本系统工作特点就行政执法责任追究作出专门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二十二条 对有违法执法行为的有关责任人员,需要追究行政纪律责任的,由区任免机关、监察机关依照•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按照管理权限,对负有领导责任的公务员给予处分。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执行中的问题由区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主题词:行政事务

制度△

通知

抄送:区委办公室、各部、委,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各处、室,区政协办公室,区公安分局,区人民法院,区人民检察院,区武装部。

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09年6月18日印发

第二篇: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西城区节约用水管理办法的通知

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文件

西政发〔2006〕15号

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西城区节约用水管理办法的通知

区政府各委、办、局,各街道办事处,各有关单位: 《西城区节约用水管理办法》已经第24次区政府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〇〇六年九月十五日

西城区节约用水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加强全区节约用水管理,科学合理利用水资源,建设节水型社会,使节水工作纳入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保障全区社会经济、科技事业持续发展,保持社会的稳定和繁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办法》和《北京市节约用水办法》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辖区内除市管计划用水单位外的所有社会单位、团体、居民社区及个人。

第三条区节约用水管理部门,负责全区的节约用水监督管理工作,业务上受北京市水务局的领导。

第四条街道办事处和基层单位多、用水特点突出的行业或单位根据工作需要和管户数量,设置专、兼职节水工作人员,业务上受区节约用水管理部门领导,负责开展所在地区和系统的节水工作。

第五条我区节水工作实行区、街道办事处和行业或单位两级管理。并通过用水单位和居民社区进行节水宣传和社会监督。

第六条区节水工作实行目标管理。区节约用水管理部门通过目标管理的形式,考核街道办事处和系统的节水管理工作。各街道办事处、各系统按时完成区节约用水管理部门交给的工作任务,接受工作目标的考核。

第七条各级节水管理工作人员,必须遵循国家和本市有关节约用水的法律、法规开展工作,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胜任本-2-

职工作,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第八条用水实行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相结合。区节约用水管理部门根据用水计划、相关行业用水定额和用水单位的生活、生产经营需要,核定用水单位的用水指标,并在每年12月31日前将下一的用水指标下达到相关用水单位,每年的10月1日至下一年的9月30日为1个考核周期。

区节约用水管理部门对单位用水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对累计实用量超出同期计划量的用水单位提出预警提示,对同期超计划严重的用水单位发出红色预警。

新增用水单位和新建用水项目在投入使用前,应当到区节约用水管理部门申请核定用水指标。

第九条按《北京市节约用水办法》第十四条规定,对超计划用水单位实行超计划累进加价收费。用水单位应当按照节水管理部门下达的用水指标用水;超出的用水量,除据实交纳水费外,按照下列倍数收取累进加价费用:超出规定数量20%(含本数)以下的部分,按照水价的1倍标准收取;超出规定数量20%至40%(含本数)的部分,按照水价的2倍标准收取;超出规定数量40%以上的部分,按照水价的3倍标准收取。

用水量较大单位的用水可能超出用水指标时,区节约用水管理部门给予预警提示。在考核中,严格执行逐级申报审批制度。接受上级机关的督查和社会监督。计划管理考核数据,统一采用计算机管理。

第十条工程施工、园林绿化、环境卫生等需要临时用水的,应当向区节约用水管理部门申请临时用水指标;再生水输配水管

线覆盖范围内的应当使用再生水。

第十一条各用水单位应当按照《北京市节约用水办法》定期开展水平衡测试及合理用水分析工作。

第十二条按照《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办法》第四十七条规定,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的节水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在审批建设项目设计方案时,应当就节水设施方案征求同级节水管理部门的意见;节水设施竣工后应申请验收,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建设项目不得使用,节约用水管理部门不予核定用水指标,供水单位不得正式供水。

第十三条各用水单位应当实现用水器具节水型化,淘汰被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用水器具和设备,重大改造项目及节水措施可申报科技立项,编入全区规划。

第十四条洗车企业应当建设循环用水设施。再生水输配水管线覆盖地区内已接通再生水的洗车企业,应当使用再生水。

第十五条区、街节水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机关、企事业单位的用水管理,并加大对洗车、洗浴业等特殊用水行业的管理力度。

第十六条节水执法检查由区城管监察大队依据《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办法》、《北京市节约用水办法》组织实施。

区城管监察大队依据《北京市节约用水办法》对辖区内违反节约用水管理有关规定的区管用水单位和个人予以浪费用水处罚。

第十七条区节约用水管理部门负责组织较大规模的节水活动,并建立节水信息网络,及时报道节水工作的热点,表扬和鼓励在节约用水和节约用水管理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表彰和奖励在节水科学技术研究开发、节水技术推广使用、创建节水型单位和社区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对浪费用水进行曝光,强化社会单位和每个公民的节水意识。

各街道办事处、各行业、各单位行政主管部门,要采用多种宣传形式进行节约用水宣传。

第十八条区节约用水管理部门依据《北京市节约用水办法》和北京市节约用水办公室具体要求,对辖区的区管计划用水单位征收超计划用水加价水费。所征收的超计划用水加价水费全部上缴区财政专户。

第十九条各街道、各行业或单位按要求完成节水任务目标后,经区政府批准区节约用水办公室对在规定期限内完成催缴超计划用水加价任务的街道和系统拨付其节水活动经费。节水活动经费的使用范围:

(一)节水活动费;

(二)宣传费;

(三)技术措施补助费。

各街道、各行业或单位主管节水部门应将节水活动经费的使用情况定期向区节约用水管理部门和街道(系统)负责领导报告。

第二十条区节约用水管理部门每年向区财政局编报资金使用预算,经批准后执行。区节约用水管理部门将超计划加价收费情况和办公经费支出情况按市、区有关部门要求定期分别

报市节约用水办公室、区财政局和区市政管委。

第二十一条本办法由区节约用水管理部门组织督导实施。第二十二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2000年1月17日西城区人民政府发布的《关于印发西城区节约用水管理办法的通知》(西政发〔2000〕2号)同时废止。

主题词:水利节水管理办法△通知

抄送:区委办公室、各部、委,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各

处、室,区政协办公室,区公安分局,区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区武装部。

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2006年9月18日印发-6-

第三篇:行政执法责任制制度

乡镇行政执法责任制制度

第一条为加强行政执法工作,提高行政执法水平,保证法律、法规、规章正确实施,促进本乡各级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根据法律、法规、规章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行政执法责任制是指乡人民政府依照法律规定和行政管理权限,把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法律责任逐级分解到负责组织实施的所属工作部门及执法机构和执法人员,并进行监督、考评的行政执法责任制度。

第三条实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应当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原则。

第四条乡人民政府领导所辖行政区域内的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

第五条应制订行政执法责任制实施方案,经审核批准后组织实施。

各村(社区)、乡属各单位与乡人民政府签订行政执法责任书,明确执法目标和执法责任,作为行政执法责任制考评依据。

第六条行政执法以保证法律、法规、规章的正确实施,促进依法行政为目标。

第七条行政执法必须做到:各种违法案件及时得到查处,各种违章行为及时得到纠正,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主张的权利和申请事项及时得到答复和办理。

第八条行政执法必须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素质和行政执法水平,坚持在执法中服务、在服务中执法及合法、高效的原则。

第九条行政执法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法制统一的原则,依法接受监督,并加强同司法机关和其他国家机关的工作配合和协调。

第十条应有计划地搞好负责执行的法律、法规、规章的学习、培训工作,使行政执法人员熟悉、掌握本部门负责执行的法律、法规和规章。

第十一条应做好负责执行的法律、法规、规章的宣传工作,通过各种方式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特别是行政管理相对人进行经常性的法制宣传教育。

第十二条本单位的行政执法人员负有教育管理的责任,应加强对行政执法人员严格依法办事的教育和管理。

第十三条行政执法部门对负责执行的法律、法规、规章,必须全面、正确地执行,不得断章取义、曲解法律,不得以任何借口和方式疏于执法。

第十四条实施行政性收费、行政许可等具体行政行为时,应当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权限进行,不得失职和越权。

第十五条应当向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公开办理各项申请的条件、程序、期限等有关情况。对属于本部门职权范围内且符合法定条件的申请事项,应当及时办理;对不属于本部门职权范围内或不符合法定条件不能办理的,应当向当事人说明情况或移送有关部门办理。第十六条应当严格查处各种违法案件,保证各种违法行为及时得到正确、有效地追究。第十七条不得违法要求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履行义务;不得对行政执法人员规定罚没指标;不得将罚没收入与奖金和经费挂钩,不得截留罚没收入。

第十八条应当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及时办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关行政执法的投诉和申诉,不得拒绝和拖延。

第十九条应当严格遵守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程序,制作规范的法律文书。第二十条行政执法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政治、业务素质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身体健康,具有胜任工作的业务知识和法律知识。

第二十一条行政执法人员必须秉公执法、文明执法,模范遵守社会公德,严格依法办事。

第二十二条行政执法人员必须经过综合法律知识培训和专业法律知识培训,经考核合格后申领《行政执法证》方可上岗执法。

第二十三条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要自觉遵守法律、法规、规章,支持并维护我乡执法部门依法行使职权。

第二十四条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负有协助我乡严格执法的义务,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行政执法部门依法执法,不得阻碍行政执法人员依法执行职务。

第二十五条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权监督行政执法部门和人员严格执法,并有权对其违法行为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和控告。

第 二十六条本制度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第四篇:行政执法责任制制度

行政执法责任制制度

第一条 行政执法责任制是确定行政执法机关和执法人员的执法责任,对执法工作目标实行量化考核的工作制度。

第二条局机关和局属执法(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和实施行政执法责任制制度。实施行政执法责任制,应当注重社会实效,明确执法岗位和执法人员的责任范围。

第三条 行政执法责任制的建立和实施,由局长负责,可以确定分管领导直接组织落实。建立的行政执法责任制应当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一)部门行政首长的行政执法职责。

(二)确定内部各科室、队所等执法机构的执法权限、执法责任和执法目标。

(三)确定执法人员的执法职责、权限、工作目标。

(四)确定部门执法机构和执法人员履行执法职责、完成工作目标情况的考核办法。

(五)明确奖励办法。将执法人员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情况与任用、待遇、奖惩结合起来。

第四条 应当通过建立和实施行政执法责任制,加强对行政执法人员行政执法工作的监督和检查。

第五篇: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印发西城区人民政府工作规则的通知

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文件

西政发„2005‟5号

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

印发西城区人民政府工作规则的通知

区政府各委、办、局,各街道,各处、公司及各有关单位:

•西城区人民政府工作规则‣,已经区政府2005年第5次区长办公会原则通过,现印发给你们,并自发布之日起实施。请认真组织学习,做好培训工作,严格遵照执行。•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印发西城区人民政府工作规则的通知‣(西政发„2004‟6 1 号)同时废止。

二○○五年三月三日

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工作规则

第一章 总则

一、北京市西城区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产生的新一届西城区人民政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的有关规定和区政府工作要求,制定本规则。

二、区政府工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发展创新、富民强区为主题,实施经济强区、文化兴区和环境优区战略,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实行科学民主决策,坚持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力争使西城区在北京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进程中走在前列,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善之区。

三、区政府组成人员要依法履行职责,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忠于职守,服从命令,顾全大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四、区政府各职能部门和派出机构要认真依照法律法规行使职权,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在各自职权范围内,独立负责地做好工作;精简会议、文件和事务性活动,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工作质量;树立大局意识,相互协调,密切配合,3 切实贯彻落实区政府各项决策和工作部署。

五、区政府工作要定期向区委汇报,向区人大常委会、区政府全体会议报告,向区政协通报。

第二章 区政府组成人员职责

六、区政府由下列人员组成:区长,副区长,区长助理、区政府组成部门的主任、局长。

七、区政府工作按照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制的要求,逐级建立岗位目标责任制度。区政府实行区长负责制。区长领导区政府的全面工作,副区长协助区长工作。副区长按照工作分工负责处理分管工作,受区长委托,负责其他方面的工作或者专项工作。区长外出期间,由负责常务工作的副区长主持政府工作。

八、区政府组成部门主要领导负责本部门工作。

区审计局在区长领导下,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

第三章 全面履行政府职能

九、区政府及各部门、派出机构要全面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

十、贯彻执行国务院、市政府宏观调控政策,主要运用经济、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引导和调控经济运行,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实现经济增长、促进就业。

十一、加强市场监管,不断优化发展环境,完善行政执法、行业自律、舆论监督、群众参与相结合的市场监管体系。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十二、认真履行社会管理职能,完善社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妥善处理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加强基层民主自治建设,培育并引导各类民间组织的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其作用。依法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机制,提高政府应对公共危机的能力。

十三、强化公共服务职能,健全公共服务体系,为社会提供优质服务。建立健全公共产品和服务的监管和绩效评估制度,简化程序,降低成本,讲求质量,提高效益。

第四章 实行科学民主决策

十四、完善群众参与、专家咨询和政府决策相结合的决策机制,健全重大决策的规则和程序,实行依法决策、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

十五、严格执行区政府关于重大决策征询和反馈的有关规定,充分发挥区决策咨询委员会和区政府专家顾问团的作用,认真落实听证制度、公开征求意见制度、召开座谈会听取意见和建议制度、专家和中介机构咨询论证制度。各部门提请区政府讨论决定的重大决策建议,必须以基础性、战略性研究或发展规划为依据;涉及相关部门和街道的,应充分协商。重大决策前,要广 5 泛听取民主党派、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群众团体、专家学者以及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

十六、各部门必须坚决贯彻落实区政府的重大决策,及时跟踪和反馈执行情况。

第五章 坚持依法行政

十七、区政府及各部门、派出机构要按照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和北京市•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实施意见‣的要求,做到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一致,强化责任意识,不断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

十八、提请区政府决策的涉及法律的事项、重大经济担保事项、以区政府或区政府办公室名义制发的规范性文件,报送区政府审定前应当经过区法制办合法性审查,重大或复杂的可经过法律论证。

十九、各部门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必须符合法律法规、规章和上级行政机关的政策。涉及两个以上部门职权范围的事项,应当协调一致。各部门的规范性文件要及时报区政府备案,由区法制办进行合法性审查并定期向区政府报告。

二十、按照行政执法与经济利益脱钩、与责任挂钩的原则理顺行政执法体制,科学配臵执法机关的职责和权限。相对集中行 6 政处罚权,推进综合执法。严格实行执法责任制和执法过错追究制,切实做到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

第六章 加强行政监督

二十一、区政府要依法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向其报告工作、接受质询或询问、备案规章,接受执法检查,办理议案和建议;接受区政协的民主监督,向其通报工作,办理建议案和提案,虚心听取意见和建议。

二十二、各部门要按照行政诉讼法及有关法律规定,接受司法监督;同时要自觉接受监察、审计等部门的专项监督。对司法监督和专项监督中发现的问题,要认真查处和整改并向区政府报告。

二十三、加强行政系统内部监督。认真贯彻落实行政复议法,坚决纠正行政机关违法或者不当的行政行为。

二十四、高度重视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工作,进一步完善信访制度,确保信访渠道的畅通;区政府领导同志及各部门负责人要亲自阅批重要的群众来信。

二十五、自觉接受新闻舆论和群众的监督。重视新闻媒体报道和反映的问题,对重大问题,各部门要积极主动地查处和整改并向区政府报告。加强政府网站建设,发布政务信息,便于群众知情、参与和监督。重视群众和其他组织通过多种方式对行政行为实施的监督。

第七章 会议制度

二十六、区政府实行全体会议、常务会议和区长办公会议等会议制度。

二十七、区政府全体会议由区政府组成人员组成。根据会议内容需要,可以安排各街道办事处主任和区政府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列席;可以邀请区委、区人大、区政协、区法院、区检察院、区委有关部委以及区工会、团区委、区妇联、各民主党派、工商联负责人列席。区政府全体会议由区长或者区长委托常务副区长主持,一般每半年召开一次。会议主要任务是:传达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市委、市政府及区委的重要决定事项;需要由区政府全体会议决定的事项;通报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形势及重要工作情况。

二十八、区政府常务会议由区长、副区长、区长助理和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根据会议需要,可以安排有关区政府职能部门的负责人列席;可以邀请区委、区人大、区政协和其他有关单位负责人列席。区政府常务会议由区长或者区长委托常务副区长主持,一般每2周召开1次。会议主要任务是:讨论和决定全区重大事项;审议确定需要向市政府请示、报告或者向区委、区人大常委会报告和向区政协通报的重要事项;讨论和通过提请区人大常委会审定的议案或区人民代表大会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草案;讨论制定区政府的工作计划和重要体制改革、重大建设项目安排、重要资金使用等事项;讨论和通过按照法律、法规规定需要 8 由区政府制定的行政措施和重要事项;分析形势、通报情况、部署工作等。

十九、区长办公会议由区长、副区长、区长助理组成。根据会议需要,可以安排与议题有关的区政府职能部门或相关单位负责人列席。区长办公会议由区长或者区长委托常务副区长主持,一般根据所决定事项确定召开时间。会议主要任务是:研究确定区政府工作中涉及全面工作、全区性需要统筹协调安排的事项;研究处理区政府日常工作中的重要问题;讨论提交区政府常务会议和区委常委会审议的事项;协调区政府重大活动、重大建设项目、重要资金使用等工作中的有关问题;协调区政府各工作部门的工作;分析形势,通报工作等。

十、区政府全体会议、区政府常务会议、区长办公会议由区政府办公室负责会务及有关筹备工作。会议议题,经政府办公室审核,再报区长或区长委托常务副区长批准。每次会议均作记录,并于一周内印发会议纪要。会议纪要按照程序报区政府办公室主任签发,必要时报区长或者常务副区长签发。

十一、根据工作需要,区政府可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协调、处理区政府日常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和专项事宜。一般性会议纪要由会议主办部门起草并印发。凡属重要的会议,涉及部门较多,需以区政府名义印发的会议纪要,由会议主办部门起草,报区政府办公室审核,按照规定程序由会议主持人签发。专题会会议纪要原则上应于一周内印发。

十二、区政府及其职能部门以区政府或者区政府办公室名义召开的全区性会议,根据需要不定期召开。会议主办单位应当提前将拟召开会议的名称、时间、地点、参加范围、会期、议程、所需经费及来源、拟邀请出席的领导同志名单、会议通知代拟稿、领导同志主持词和讲话代拟稿等报区政府办公室。区政府办公室审核后报区领导审批。

十三、提高会议质量和议事效率。区政府会议上会议题应提前告知相关部门;上会材料应于会前2-3个工作日上报,并提前送至有关与会人员手中。属行政措施类、重要体制改革、重大项目建设安排、重要资金使用情况等议题,上会材料应在上报前一周送区法制办审核。议题汇报人应严格遵守会议时间安排,汇报要简明扼要,无特殊情况不得拖延,确保会议议事效率。(具体规定见附件)

十四、区政府会议决定的事项,各职能部门要坚决执行,抓紧办理,并及时反馈落实情况,区政府办公室负责督办,并及时向区政府领导同志反馈。

十五、严格会议请假制度。区政府组成人员及其他有关人员须按会议出席的指定范围准时出席会议,遵守会议纪律。如不能出席,须履行请假手续。

第八章 公文审批制度

十六、审批公文,应当遵守•北京市实施†国家行政机关 10 公文处理办法‡细则‣和•西城区政府系统公文处理规则‣及有关规定,并按照区长、副区长分工原则办理。

十七、区政府办公室负责统一处理和承办报送区政府审批公文的工作;负责协助区政府领导同志审核或者组织起草以区政府和区政府办公室名义制发的公文。

十八、区政府各工作部门报送区政府审批的公文要严格把关认真审核,行政措施类文件和涉及法律法规的事项、规范性文件按第五章要求办理。

除区领导同志要求直接报送的公文或紧急、重大事项的公文外,均统一由区政府办公室填写公文签发单,政府办公室主任阅签后,报送区政府领导同志审批。

区领导同志如直接收到各单位报送的公文,应当退回区政府办公室,由区政府办公室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办理。

十九、报送区政府审批的公文,凡需要进一步了解情况、协调有关方面意见的,一般先送政府办公室协调,形成处理意见后再报送区政府领导同志审批。提交区政府有关会议讨论的文件,也应事先经过协调。

十、区政府或者区政府办公室制发的公文应当少而精,并注重实效,其内容应当属于关系全区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重大改革方案、政策措施以及需要以区政府名义行文的事项,或者需要各部门、各单位执行和周知的重要事项。各工作部门职责范围内的事项由各工作部门行文,不再由区政府统一 11 行文。

十一、各部门、各单位要求以区政府或者区政府办公室名义发文的,由区政府办公室按照有关规定先进行审核,提出是否发文的意见,凡需发文的,按程序送审报批。

十二、以区政府或者区政府办公室名义制发的公文,一般由政府办公室主任审核后报分管副区长签发;属于重大事项的,还须报常务副区长、区长签发。

十三、凡以区政府名义向市政府报送的请示、报告,应由区长或常务副区长签发;以区政府名义与市政府有关部门商洽工作、协调问题的公文,由分管副区长签发,重要的报送区长或者常务副区长签发。

十四、区政府领导同志审批公文应当在公文签发单规定的位臵签署明确意见、姓名和时间,圈阅应当视为同意;签署公文一律使用钢笔或毛笔。签署意见后应退回政府办公室,切勿横传。

十五、对市政府和市政府办公厅文件、市政府会议决定事项及市政府领导同志批示要求本区贯彻执行的事项,对区政府和区政府办公室公文、区政府领导同志批示要求各部门、各单位贯彻执行的事项,各部门、各单位要坚决贯彻落实,在执行中发现问题,应当及时向区政府办公室报告。

十六、市政府、市政府办公厅及市政府各部门和区政府、区政府办公室文件中要求贯彻落实的事项,均由区政府办公室负责督查。

第九章 内事活动制度

十七、为保证区政府领导同志集中精力研究处理全区的中心工作和重大问题,除区委、区政府统一组织安排的活动以外,区政府各工作部门(含区属机构)邀请区政府领导同志出席活动,签发贺信、题词和为出版物作序等,要严格掌握,履行报批手续。

十八、精简会议,减少领导同志过多的事务性活动。区政府各部门(含区属机构)需要邀请区政府领导同志出席会议和活动,均应事先书面请示,由区政府办公室根据工作需要、领导分工及有关规定,提出审核意见报批。被批准的重要会议或活动,一般只安排一至两位区领导同志出席。

十九、对邀请区政府领导同志签发贺信、题词和为出版物作序,一般不予安排。特殊情况,经区政府办公室审核后,报送区政府领导同志审批。

十、区政府各工作部门(含区属机构)召开重要会议或组织重大活动,确定区政府领导出席后,通知和请柬统一报政府办公室,由政府办公室统一安排。

第十章 外事活动制度

十一、外事出访。区政府外事办公室统一承办区政府领导出访事宜。区政府领导出访(含赴港、澳、台),由责任单位填写•因公出国团组审批会签表‣,区政府外事办公室统一报区长、13 区委书记审批,批准后由区政府外事办公室归口报送市政府审批。因公出访,不安排领导同志到机场迎送。出访归来,应于1个月内写出出访总结。

十二、外事活动。区政府各部门(含区属机构)对外友好往来方面的活动,需要邀请区政府领导同志参加的,均由其单位书面报区政府外事办公室统一安排。

第十一章 调查研究制度

十三、要把调查研究作为政府决策的必经程序,事关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在决策之前,都要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

十四、区政府领导要做学习的表率,不断充实新知识,丰富新经验。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以科学的态度和求实的精神,大力开展调查研究工作。每年要选择1-2个课题,进行专题调查研究,至少撰写1篇调研报告。

第十二章 督查与考核工作制度

十五、坚持区政府工作“年初布臵,年中检查,年末总结”制度。区政府年初制定全年重点工作目标、直接为群众拟办实事等主要工作计划,在年中、年底召开会议,总结检查各项任务完成情况,此项工作由政府办公室负责督查。

十六、对区政府内重要部署、决策和重点工作完成情 14 况实行督查和综合考核评价。以督查考核结果为依据实施奖惩,加强对职能部门的管理和监督,同时为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及任用提供依据,激励政府各职能部门开拓进取、争创一流、转变作风、提高效率。全区督查考核工作由区政府办公室、人事局、监察局负责。

(一)督查和考核的范围为区政府各委、办、局。

(二)督查和考核的内容:

1.依法履行职责的情况。

2.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各项工作。3.本重点工作目标各项工作完成情况。4.区政府通过会议、文件等布臵任务完成情况。5.区政府领导同志批示、指示、交办事项的办理情况。6.根据区政府总目标制定的本部门工作目标完成情况。7.区政府公布的本为群众办实事完成情况。8.廉政勤政和纪律作风等其他需要督查考核事项的完成情况。

第十三章 请假报告制度

十七、区长、副区长和政府常务会议组成人员要严格请假报告制度。副区长、区长助理、区政府办公室主任离京出差(出访)、休养、休假,本人应当事先向区长报告。经批准后,将外出的时间、地点等有关事项告区政府办公室。

上述领导同志出差(出访)、休养、休假回京后,应向区长报告,必要时向区政府其他领导同志通报。

十八、区政府各职能部门主要领导和各街道办事处主任离京出差(出访)、休养、休假,本人应事先直接向区长报告;区政府各职能部门副职领导和区属总公司经理离京出差(出访)、休养、休假,本人事先应当直接向分管副区长报告。经批准同意后,将外出的时间、地点和代为主持工作的负责同志名单报区政府办公室。

上述同志因公外出回京后,应当向分管的区政府领导同志汇报,如有比较重大的问题应当向区政府汇报。

第十四章 工作预安排制度

十九、区政府实行工作预安排制度。

(一)季度工作要点。每季度最后一个月的20日前,各职能部门、相关单位将下一季度的工作要点送政府办公室汇总后报各位区长审阅,提交政府常务会议讨论。根据会议讨论意见编印区政府季度工作要点下发全区。

(二)每月重大活动安排。每月20日前,各职能部门、相关单位将下月涉及全区范围的会议、活动报政府办公室进行汇总。政府办公室负责协调,对其中涉及全区的大型会议或活动,应提前向区委办公室通报,并编写会议、活动安排表,报主管主任或主任审定后,于月底前下发。

(三)周日程安排。在月重大活动安排的基础上,每周五前,各职能部门将下周涉及全区范围的会议、活动报区政府办公室汇总。政府办公室经主管主任或主任审定后,于每周五将•区政府活动日程‣下发。

第十五章 区领导信访接待日制度

十、根据国务院•信访条例‣、•北京市信访条例‣的规定和市委市政府的有关要求,实行区政府领导信访接待日制度。

按照全区统一安排,各位区长按要求参加每周三上午的信访接待,实行挂牌接待。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按照“分级负责、归口办理”的原则办理,区委区政府信访办公室负责督查。

第十六章 区领导联系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制度

十一、按照推进依法行政和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原则,实行区长、副区长联系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制度。

区长、副区长按照工作分工,每人固定联系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2人。每届政府期满,将重新确定联系对象。有关联系的具体工作,由政府办公室负责组织实施。

第十七章 区领导联系企业、学校制度

十二、区政府实行政府领导联系企业制度。区政府领导每人固定联系3个企业。有关联系的具体工作,由区发展和改革委 17 员会负责组织实施。

十三、区政府实行政府领导联系学校制度。区政府领导每人固定联系1-2个学校。有关联系的具体工作,由区教育委员会负责组织实施。

第十八章 政务公开制度

十四、区政府在本区行政机关实行政务公开。

政务公开的主要内容包括:本机关及其所属工作部门的机构设臵;办事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及具体操作标准;本机关制定的具体办事制度、方法和要求及办事的步骤、时限等程序性规定;办理结果;设立公民自由索取处情况;有关工作纪律及群众举报、投诉的途径和方法。

政府各职能部门要把政务公开列入议事日程,制定具体工作计划和配套措施,并负责对所属部门政务公开的监督检查和考核。全区推行政务公开工作由区政府办、区监察局负责。

第十九章 作风纪律

十五、区政府组成人员必须坚决执行区政府的决定,如有不同意见可在区政府内部提出,在没有重新作出决定之前,不得有任何与区政府决定相违背的言论和行为。

十六、区政府组成人员要严格遵守党和国家有关廉政建设的规定,严格要求亲属和身边的工作人员,不得利用特殊身份拉 18 关系、谋私利。

十七、区政府及各部门要规范行政行为,增强服务观念,认真履行职责,树立规范服务、清正廉洁、从严治政的新风。对职权范围内的事项要按照程序和时限积极主动地办理,对不符合规定的事项要坚持原则不得办理;不得用公款相互送礼和宴请,不得接受基层的送礼和宴请;对因推诿、拖延等官僚作风造成影响和损失的,要追究责任;对越权办事、以权谋私等违规、违纪、违法行为,要严肃查处。

附件1: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关于召开政府常务会的有关规定

附件2: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关于召开区长办公会的有关规定

附件1 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 关于召开政府常务会的有关规定

区政府常务会议是区政府决策重大问题的会议,由区长、副区长、区长助理及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在集体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区长对所议事项做出最后决定。

为提高政府常务会议的质量,使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提高议事效率,经区政府研究,特做如下规定:

一、议题范围

1.讨论和决定全区重大事项。传达、学习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有关文件、重要会议精神,研究制定贯彻意见和工作部署;研究、决定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远规划、近中期发展战略和改革措施;讨论制定区政府工作计划和重要体制改革、重大建设项目安排、重要资金使用等事项;分析形势,通报情况,部署工作等。

2.审议确定需向市政府请示、报告,向区委、区人大常委会报告,向区政协通报的重要事项。

3.讨论通过提请区人民代表大会、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的工作报告。

4.讨论和通过按照法律、法规由区政府常务会决定的事项;通过区政府制定和发布的行政措施。5.讨论和决定区内重大突发事件的通报、处理意见。6.讨论和决定区政府部门机构设臵和调整、人事任免和有关奖励、处分事项。

7.其它需要由常务会讨论、研究和决定的重要事项。

二、议事规则

1.政府常务会议原则上每两周召开1次(一般安排在星期一),必要时可随时召开。会议地点固定在政府4307会议室。

2.政府常务会议由区长或区长委托常务副区长主持召开。确定提请常务会议讨论的议题,由主管副区长或主管副区长指定的主管部门负责人汇报。

3.坚持领导分工负责制。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充分发挥主管副区长和职能部门的作用,凡应主管副区长做出决定或职能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事情,不提请会议讨论。重大问题可由主管副区长向会议通报情况。

4.坚持议题申报审核制度。凡拟提交常务会议讨论的议题,主管副区长应会同有关领导和部门进行充分调研、酝酿、协调,并认真听取相关单位意见。确需提交常务会议讨论的,由主管部门提前一周将拟上会议题报区政府办公室文秘科备案,文秘科对上报议题初审后草拟会议安排,报政府办主任、主管副区长、区长审批后,由区政府办公室统一安排上会。未经备案审批的议题原则上不予上会。

5.坚持议题提前告知制度。上会议题一经确定,由区政府 21 办公室文秘科通过电话、西城政务网等形式,告知议题涉及的领导和相关部门,做好上会准备工作,确保会议议事效率。

6.坚持区政府常务会议学法制度。

7.区政府常务会议在集体充分讨论的基础上,由区长或区长委托的常务副区长对所议事项做出最后决定。对争议较大的重要问题,应当暂缓做出决定,待进一步调查研究、交换意见后再决定。

8.常务会做出的决议,应同时明确负责落实的区级领导、主管部门、完成时限、质量要求等。区政府办公室负责决议实施的督促检查,定期向区长反馈。凡常务会议决定的事项已列入会议纪要的一般不另发文件。

9.常务会议设固定列席人员(固定列席人员名单附后)。10.根据会议需要,区政府常务会议可以邀请区委、区人大、区政协领导参加。必要时,可邀请学者、专家、法律顾问及工青妇组织和宣传部门负责人列席。

11.区政府办公室负责政府常务会议的会务工作,包括会议议题的收集、会议通知、会议记录,并根据会议讨论情况编发会议纪要。

三、会议材料要求

1.备案的会议议题确认上会后,区政府办公室将提前通知有关单位,做好材料准备工作,并由汇报单位提前2-3个工作日将材料送至区政府办公室文秘科审核。

行政措施类材料(管理办法,改革方案,工作细则,实施意见等)、重要体制改革、重大项目建设安排、重要资金使用情况等议题,上会材料应在送区政府办公室文秘科审核前一周送区法制办审核,并由区政府办公室主任会签后方可上会,否则原则上不安排上会。

上会材料应提前送各位区长及有关列席人员。

2.材料采用电子版方式报送,同时各议题汇报单位应报送3份纸介质材料由区政府办公室存档,纸介质材料正文文尾必须加盖汇报单位公章。

需研究决策的重大问题,可另报送3份纸介质材料,便于请主要领导或主管领导阅示及批改。

3.纸介质材料要求一律用A4纸双面打印,电子版材料页面设臵为A4。

材料正文首页左上角标注“西城区第xx次政府常务会材料”(字体字号与正文一致);文件标题(3号黑体)应与上会议题一致;标题下标注汇报人职务、姓名(4号宋体);材料正文采用4号宋体,每行字数为26-28个字,每页行数24-30行。

4.汇报性材料应以提纲为主要形式。内容要主题突出,文字精练,条理清楚,语句通畅,字数以不超过1000字为宜。主要应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工作目的、工作程序、工作进展情况、工作依据、文件政策、面临的困难、下步工作目标和措施、明确说明拟请会议决策的事项。

四、会议纪律

1.区政府常务会实行集体领导,区政府领导中的任何个人无权决定应由常务会集体决定的重大问题,无权改变区政府常务会议的决定。如有不同意见或在工作中发现新情况,可在区政府内部提出讨论,在区政府常务会没有重新做出决定前,不得有任何违反区政府常务会决定的言行。

2.区政府常务会议做出的决议,在全区的行政管理中具有法律性效力,决议的实质性修改需经常务会议重新讨论。对不执行常务会议决议或拖延执行,对工作造成严重影响的政府工作部门、区属单位负责人,要追究行政责任,并予以适当处罚。

3.区长、副区长、区长助理及列席人员应按时出席会议,不得迟到、早退,原则上不得请假。如确有特殊情况不能出席,副区长、区长助理需向区长请假;其它部门领导需向区政府办公室主任请假。缺席人员如对会议讨论的事项有意见或建议,可在会议召开前以书面形式提出。

4.会议进行期间,不接待来访,不接、打电话,关闭所有通讯工具。

5.按照规定时间讨论议题,无特殊情况不得拖延。

区政府常务会议固定列席人员名单

西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主任

西城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西城区教育委员会主任

西城区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

西城区监察局局长

西城区民政局局长

西城区司法局局长

西城区财政局局长

西城区商务局局长

西城区国家税务局局长

西城区地方税务局局长

西城区人事局局长

西城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

市规划委西城分局局长

西城区建设委员会主任

西城区市政管理委员会主任

西城区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局长

西城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 西城区文化委员会主任

西城区卫生局局长

西城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

西城区审计局局长

西城区环境保护局局长

西城区统计局局长

西城区旅游局局长

西城区体育局局长

西城区人民政府民族宗教侨务办公室主任

西城区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主任

西城区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主任

西城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局长

西城区信息化工作办公室主任

中共西城区委西城区人民政府信访办公室主任 西城区人民防空办公室主任

市公安局西城分局常务副局长

市国家安全局西城分局局长

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西城分局局长

北京市西城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

市药品监督管理局西城分局局长

中共西城区委区政府研究室主任

西城区武装部部长

西城区园林局局长

西城区城市管理监察大队大队长 7个街道办事处主任

附件2 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

关于召开区长办公会的有关规定

区长办公会议是区长、副区长研究工作的会议制度。由区长、副区长、区长助理组成,区政府办公室主任、主管副主任、区法制办主任、区监察局局长、区委区政府研究室主任列席会议。会议可根据需要安排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列席。

为提高区长办公会议的质量,坚持民主集中制,提高议事效率,经区政府研究,特做如下规定:

一、会议的主要任务:

1.分析全区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形势,通报有关工作。2.研究处理区政府日常工作中的重要问题。

3.讨论和决定全区各职能部门、有关单位向区政府请示的重要事项。

4.研究确定区政府工作中涉及全面工作、全区性重大活动、重要建设项目、重要资金需要统筹协调安排的事项。

5.讨论提交区政府常务会议和区委常委会讨论的有关事项。6.讨论和通过其他需要由区长办公会议决定的事项。

二、议事规则

1.区长办公会议原则上每两周召开一次(一般安排在星期一),必要时可随时召开。会议地点固定在区政府3315会议室。

2.区长办公会议由区长或区长委托常务副区长主持召开。3.会议议题由区长、副区长提出。所议事项一般由区长、副区长直接通报或汇报,或由主管副区长责成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汇报。

4.坚持领导分工负责制。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充分发挥主管副区长和职能部门的作用,凡应主管副区长做出决定或职能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事情,不提请会议讨论。重大问题可由主管副区长向会议通报情况。

6.坚持议题提前告知制度。上会议题一经确定,由区政府办公室文秘科通过电话、西城政务网等形式,告知议题涉及的领导和相关部门,做好上会准备工作,确保会议议事效率。

7.区政府办公室负责区长办公会议的会务工作,包括会议议题的收集、会议通知、会议记录,并根据会议讨论情况编发会议纪要。

三、会议材料要求

1.凡提交区长办公会议讨论的议题,由主管副区长或主管副区长责成主管部门提前到区政府办公室文秘科备案。凡未经备案的议题原则上不予上会。

备案的会议议题确认上会后,区政府办公室将提前通知有关单位,做好材料准备工作,并由议题汇报单位提前2-3个工作日将材料送至区政府办公室文秘科审核。

行政措施类材料(管理办法,改革方案,工作细则,实施意 28 见等)、重要体制改革、重大项目建设安排、重要资金使用情况等议题,上会材料应在送区政府办公室文秘科审核前一周送区法制办审核,并由区政府办公室主任会签后方可上会,否则原则上不安排上会。

上会材料应提前送各位区长及有关列席人员。

2.材料采用电子版方式报送,同时各议题汇报单位应报送3份纸介质材料由区政府办公室存档,纸介质材料正文文尾必须加盖汇报单位公章。

需研究决策的重大问题,可另报送3份纸介质材料,便于请主要领导或主管领导阅示及批改。

3.纸介质材料一律用A4纸双面打印,电子版材料页面设臵为A4。

材料正文首页第一行居左顶格标注“西城区第xx次区长办公会材料”(4号宋体);下空1行,居中标注文件标题“关于xxx的汇报”(3号黑体),文件标题应与上会议题一致;标题下居中标注汇报人职务、姓名(4号宋体);材料正文采用4号宋体,每行字数为26-28个字,每页行数24-30行。

4.汇报性材料应以提纲为主要形式。内容要主题突出,文字精练,条理清楚,语句通畅,字数以不超过1000字为宜。主要应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工作目的、工作程序、工作进展情况、工作依据、文件政策、面临的困难、下步工作目标和措施、拟请会议决策的事项。

四、会议纪律

1.区长、副区长、区长助理及列席人员应按时出席会议,不得迟到、早退,原则上不得请假。如确有特殊情况不能出席,副区长、区长助理需向区长请假;其它部门领导需向区政府办公室主任请假。

2.会议进行期间,不接待来访,不接、打电话,会议期间关闭所有通讯工具。

3.按照规定时间讨论议题,无特殊情况不得拖延。

主题词:行政事务 工作规则 通知

抄送:区委办公室、各部、委,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各

处、室,区政协办公室,区公安分局,区人民法院,区人民检察院,区武装部。

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05年3月3日印发

下载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行政执法责任制配套制度的通知word格式文档
下载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行政执法责任制配套制度的通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