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供热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时间:2019-05-14 10:44: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供热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供热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第一篇: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供热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供热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修订)

2008年04月17日 发布者: 主动公开

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

供热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修订)

第一章

第一条

为加强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开发区)的供热管理工作,根据《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供热管理办法》(以下简称《供热管理办法》),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开发区建设环保土地局负责本细则实施中的规划管理和组织协调工作。

开发区热力总公司依照《供热管理办法》第二条第二款的规定,履行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管委会)的授权,适用本细则的有关规定。

第三条

《供热管理办法》有关概念的含义和范围。临时热源:是指因集中供热不能满足特殊需要的产权单位,经开发区热力总公司审核,报建设环保土地局批准的,自行投资建设的锅炉房。

供热单位:是指热力总公司或临时热源的产权单位。供热协议:是指供热单位与用热产权单位或《房产证》持有者之间签订的供热、用热合同。合同内容包括供热时间、供热参数、收费标准和违约责任等双方权力和义务,并报开发区建设环保土地局备案。

热用户:是指产权单位或《房产证》持有者、住房租赁者。

第四条

集中供热一旦可以满足需求时,临时热源应在规定的期限内无偿拆除。

第二章

供热设施的建设

第五条

《供热管理办法》中所称的“供热设施”,包括热电厂、锅炉房、热网、热力站、表井、阀门井和热用户内的管道、阀门、表计等。

第六条

开发区内的集中供热规划,应根据开发区城区总体规划布局,实行联片集中供热体制,由热力总公司会同建设环保土地局组织编制,报开发区管委会审批。

第七条

城区规划的主要供热设施由管委会投资,热力总公司组织实施。

用户所用管网、表井、热力站等供热设施由用户投资,热力总公司组织实施。

成片开发小区(或公建区)内的供热设施由建设单位投资,其室外供热设施由热力总公司实施。供热设施建成后,开发单位应在竣工后与热力总公司办理具有法律效力的热力设施资产移交接手续,并一次性向热力总公司交纳热力设施总造价10%的保修费,用于用户室外至红线供热设施的维护检修和更新。该项收费由热力总公司专款专用,财政监督。不能停汽检修供热设施的用户,淡季用汽负荷低于计划用汽量20%的用户,间断用汽的用户,都应自建备用热源。

第八条

新建或扩建厂房、办公楼和家属住宅的产权单位,项目批准后,应在30天内持批文到热力总公司申报用热,由热力总公司根据开发区总体规划和用热单位的需求编制热力设施建设计划,确定供热方案。开发单位必须按开发区有关部门制定的《新建工程热力系统入网要求、审查程序及热力管网、换热站装备标准》进行设计、施工。否则,热力总公司不予入网。

第九条

新建或扩建厂房、办公楼、家属住宅和成片开发小区(或公建区)工程竣工后,产权单位(人)应向热力总公司提交有关热力设施建设竣工资料,热力总公司参与由建设环保土地局组织的工程验收工作,并由热力总公司签发供热许可合格证书。

第十条

集中供热工程建设资金的来源:

(一)市政公用设施配套费;

(二)受益单位或热用户集资;

(三)城市建设维护费;

(四)环境污染治理费;

(五)城市集中供热企业自有发展资金;

(六)国家节能贷款;

(七)利用国际间政府贷款;

(八)外资或中外合资;

(九)其他形式的投资。

第三章

供热设施的管理和维护

第十一条

热力总公司是供热设施的管理部门,负责热用户负荷调查,制定供热设施规划,调度管理热网运行。

第十二条

热力总公司与热电厂(热源)设施上的管理界限:

以热电厂(热源)墙外第一道阀门为界,阀门到热源的部分归热电厂(热源)管辖,阀门以外部分归热力总公司管辖。

第十三条

热力总公司与热用户在热力设施上的管理界限:

以热用户入口计量阀门井(室)为界,计量阀门井(室)以前部分归热力总公司管辖(计量阀门井的维修费用由产权单位或《房产证》持有者承担);计量阀门井(室)以后到用户内部的供热设施归产权单位或《房产证》持有者管辖。

第十四条

加强热力设施的检修、维护保养工作。

(一)所有供热设施每年由产权单位或《房产证》持有者至少检修一次。达到系统畅通无阻,管道防腐保温完好,井室和管道管线内无积水杂物,管件支架无锈蚀,阀门开关灵活,表计齐全合格。

(二)采暖系统在每个采暖期之前由产权单位或《房产证》持有者负责冲洗打压一次,并把完成情况及时报热力总公司。

(三)蒸汽管道停供汽后,产权单位应将管道吹干保养。热水管道停供热后,产权单位应采取湿保养。管道中的水质和压力要达到标准要求。

(四)锅炉停运后应由产权单位按国家颁布的《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的规定维修保养,由热力总公司验收合格后方予以供热。

第十五条

对旧管网及其它热力设施,凡不符合规范要求的或已锈蚀严重的、或属淘汰产品的,产权单位必须给予撤换。否则,供热运行时由此造成的损失皆由产权单位或个人承担。

原采用蒸汽采暖的用户,应按国家规定改造为热水采暖。改造费用由产权单位或《房产证》持有者承担。

第十六条

热力总公司是热电厂(热源)和热用户联系的纽带,在检修或临时故障抢修时,三者应加强联系,紧密配合。

(一)热电厂(热源)因检修停供热,应提前

15天通知热力总公司,若因临时故障抢修停供热,应立即通知热力总公司,热力总公司要及时通知热用户。

(二)在正常供热期间,热力总公司因计划内检修应提前

15天通知热电厂(热源)和热用户。因临时故障抢修停供热,应立即通知热电厂(热源)和热用户。在发生危及管网安全运行情况时,热力总公司应立即停汽抢修,热源单位及用户立即采取相应措施,以减少各自的损失。

(三)蒸汽用户应按照热力总公司的要求,每半年安排一次停汽大修的时间,每次

5-10天,不能停汽的用户,应启动自备热源,以确保生产。热用户在正常供热期间计划停用热(检修停产),应提前

15天通知热力总公司,由热力总公司调整计划并通知热电厂(热源)。对于用热比较大的单位,停用和启用热之前都应提前向热力总公司报告。由热力总公司通知热电厂(热源)做好开停准备工作,以免影响热电厂及热网设备安全和参数波动。

第十七条

在开发区内建设上下水、电力、通讯、煤气等地下管线、铺设道路,凡与热力管网交叉或涉及供热设施安全的,须征得热力总公司同意后方可施工;不准任何单位或个人擅自在热力管道左右各一米范围内搭设任何建筑物、堆物、取土、种树等。如果绿化,只允许种植花草。因检修改造热网而移动的花草、损坏的道路,由热力总公司向相关部门提出申请,并负责恢复原貌。

第十八条

已集中供热的热用户,不得私自改造供热设施、加装散热器,确因设计不合理的,必须征得热力总公司书面同意后方可实施。实施完工后,须经热力总公司验收认可,否则不予供热。

第十九条

各产权单位或《房产证》持有者,应维护保养好自己所管辖的热力设施,不得发生泄漏、跑水(汽)、窃热和阀门损坏等现象。供暖前充水时,热力总公司应提前通知用户。用户应按本《细则》第十四条规定,切实做好采暖系统的检修维护工作。因采暖系统泄漏、跑水(汽)而造成的热损失和其它损失应由用户赔偿。

第二十条

为保护供热管网的安全,保证其正常运转,严禁下列行为:

(一)在热力管道内接入雨污水管和排放雨污水及工业废液、易燃易爆的有机溶剂;

(二)私自挪动、改动热力计量仪表及其附件;

(三)私自开关热力管网阀门、损坏阀门铅封;

(四)私自取用热力管网软化水;

(五)在管网上下进行各种爆破活动。

第二十一条

除了《供热管理办法》第二十七条中所列需用热户不予供热外,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也不予供热:

(一)未按期交纳热力入网费的;

(二)未按期交纳当年采暖费的;

(三)往年采暖费未交清的;

(四)对住宅楼的产权单位或《房产证》持有者、租赁者采暖费未交齐的;

(五)写字楼、办公楼及标准厂房未全部使用,又不采取隔断措施的;

(六)热力设施存在问题的热用户,未按热力总公司提出的改造通知实施的;

(七)自建热源和热力设施的用户在接入集中供热系统时,未按热力总公司提出的方案改造的;

(八)住宅楼单元用热户达不到不到

70%以上、不用热户拆断达100%、拆断验收不合格的;

(九)采暖期前,仍未对单位自管供热设施检修、维护保养,系统存在严重问题的。

第二十二条

由热力总公司建立供热监察部门协同有关部门负责开发区内热力设施的巡回检查、用热监察、违章处罚及供热的宣传教育等工作。供热监察人员持证对热用户检查,热用户应协助和配合,不得妨碍监察人员执行公务。

第四章

集中供热申请与收费管理

第二十三条

热力总公司每年应同热电厂(热源)签订一次供用热合同。热电厂(热源)要按热力总公司要求,保质保量的供应热。热力总公司确定好供热参数、制定热负荷曲线,保证供汽供暖质量和安全。

第二十四条

需集中供热的热用户必须在每年的末前到热力总公司申报年度用热计划。

6月需集中供热的热用户必须与热力总公司签订供热、需热合同。

需集中供热的新建或扩建的产权单位应该在7月末前申报用热计划、一次性交纳入网费、签定供热、需热合同,并交纳一定数量入网保证金,保证金期限为一个采暖期,主要用于建设单位保修期内未及时保修,而由热力总公司或用户自行处理所发生的费用。

第二十五条

采暖面积的确定:建筑物外墙轴线以内的面积(含封闭阳台)。对层高(以上下两层楼板中轴线之间为准)超过3米的。每超

1米加收

20%采暖面积的采暖费及入网费。居民住宅不包括公用楼梯,公建房包括封闭楼梯及大厅。

第二十六条

集中供暖收费时间定于每年9月30日至10月31日,超过

10月

31日交纳热费的热用户,按规定每11月

5日为止仍不交纳热费的超过一天收取5‰滞纳金。到用户,即视为不需供热。

因交纳采暖费或其他原因造成停供或缓供的,停供或缓供期间已交纳了采暖费的用户,由热力总公司按认可的停供或缓供的天数处理,停供的应于

12月

1日—15日退还采暖费,缓供的应在次年4月1日—10日退还采暖费或抵交下年度采暖费。

第二十七条

新建、改建、扩建有供暖设施的房屋,已竣工接管供暖的,其空闲房屋或中途进户的,房屋空闲期间的采暖费用由建设单位支付;已售出尚未进户或有供热设施的旧房未进户的采暖费分别由具有房屋使用权的单位及产权单位支付。

用户中途发生变更的,须到热力总公司办理变更手续,手续未办理前所需支付的热费由原用热单位或个人承担;否则由新单位或个人承担。

第二十八条

住宅楼的采暖收费按单元由楼长收缴,具体办法:热力总公司于每年

9月上旬,先发给每个单元楼长一份包括本单元各用户应交采暖费的通知单,楼长按通知单将各户采暖费收齐,送到热力总公司热费收缴处。由热力总公司给用户开具热费收取单据,用户持此单据到各自单位报销。

第二十九条

生产用蒸汽的热用户,其管理与收费按《供热管理办法》第十六条、十七条执行。蒸汽用户必须安装凝结水回收设施,回收率应达到国家规定标准。

在用户蒸汽入口处和热源的蒸汽出口处分别安装计量表计。按表计量收缴热费,按规定标准收压火费、网损费,擅自超计划用热、汽,收费增加一倍。

第三十条

蒸汽计量表计必须由国家指定的计量检测部门检验合格后才能安装,并按规定定期送检,送检费由产权单位或《房产证》持有者、住房租赁者承担。用户必须设置一块备用表计。

若发现运行中的计量表计有问题,用户应立即送到法定的计量部门校验。在表计校验期间或更换备用表计期间的计量,可按正常运行期间连续十日的平均值来计算。

第三十一条

供热收费、热力入网费、压火费及网损费的收缴标准(见附表

一、附表四)。

第三十二条

热力总公司要无偿地为热用户提供供热方面的技术指导和咨询服务,为用热效果差的用户查找原因;参与热力危险故障的抢修。

第三十三条

为了方便热用户,热力总公司应为用户提供以下有偿服务,费用由产权单位或《房产证》持有者、住房租赁者承担(其费用标准详见附表二):

(一)管道同系统管网碰接;

(二)热力管道及其它热力设施清洗、打压;

(三)自建的热源和室外管网的设计、安装;

(四)室内采暖系统调试;

(五)热力设施进行检修和改造;

(六)委托对其热力设施的维护管理;

(七)可为自建热源的用户提供熟练的司炉工、水处理工及化验工。也可为用户联系培训司炉工、水处理工和水质、煤质化验工等。

第五章

违章处罚

第三十四条

热力总公司依法管理热力设施和供热产品,任何人都应自觉遵守供热的有关法规和管理办法。违者将按《供热管理办法》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三条、第二十四条、第二十五条、第二十六条、第二十七条、第二十八条的规定处理。

第三十五条

在供热期间,如因停水、停电或其它不可抗力的原因,造成停热现象时,热力总公司应当按停热时间原价退款给用户。如因管理不善等主观原因造成停热的,热力总公司应当按停热时间双倍价格退款给用户。

第三十六条

下列行为视为窃热:

(一)私自接入热网的;

(二)私自增加散热器的;

(三)利用供热管网水转做其它用处的;

(四)把供热管网蒸汽转做其它用处的;

(五)私自挪动、改动热力计量仪表及其附件的;

(六)私自开关热力管网阀门,损坏阀门铅封的。对上述行为之一者,除予以

1000—5000元罚款外,还要交纳全额热费和造成的损失费。对不交纳罚款者,热力总公司应停止供热。

第三十七条

保护国家财产,维护供热设施的安全运行,人人有责。对损坏热力设施及违章行为的,应给予处罚(损坏热力设施的赔偿标准见附表三)。

第三十八条

对检举窃热、损坏供热设施及违章行为的有功者,由热力总公司给予奖励。

第三十九条

妨碍或阻止、殴打、侮辱、威胁供热工作人员执行正常公务的,由公安部门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

第四十条

本细则由开发区热力总公司负责组织实施。

第四十一条

本细则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第二篇: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园林绿化企业

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园林绿化企业

信用评价暂行办法

第一条 为全面提高园林施工企业自律意识、自控能力和整体素质,健全园林施工企业诚信体系,规范园林市场秩序,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促进园林市场健康发展。根据国家、省、市有关规定,结合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开发区)实际情况,制定本暂行办法。

第二条

本暂行办法所考评的信用信息是指2017年7月1日至2018年6月30日在开发区规划范围内承担政府投资工程的园林施工企业,在施工活动中形成的能够用以分析、判断其信用状况的信息。

第三条

开发区建设业联合会负责开发区内园林绿化企业的信用评价工作;开发区住房和建设管理局负责信用评价工作的指导和监督。

第四条 信用信息通过建设、劳动、公安、信访、工商、税务等相关部门和行业协会提供、企业自行申报、建设单位征询、公众投诉、媒体公开发布等方式征集。

第五条

信息征集的依据:

1、政府部门、建设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等相关部门表彰决定,授予相关称号的文件以及出具的相关证明;

2、已生效的行政处罚决定书、法院诉讼裁决或判决书;

3、行业管理记录、建设单位及用户评价记录等;

4、其他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文件或经有关部门查证属实的材料。

第六条

信息公布期限:

1、优良信用信息正常公布期限为一年,公布期限起始时间自相关决定文件生效之日起计算。

2、不良信用信息的正常公布期限为一年,对社会影响大、影响周期长的不良信用信息公布期限延长至三年以内,公布期限起始时间自不良行为相关文件生效或不良行为事实认定无误之日起计算;

第七条

企业信用评价实行信用记分制度,信用基础分为100分。同一企业、同一工程获得同一性质的不同级别荣誉的,只按最高级别加分,不累计加分。

第八条

企业信用等级按照由高到低,分为AAA级信用企业、AA级信用企业、A级信用企业、B级信用企业四个信用等级。

1、AAA级信用企业。评价内的信用记分排名在前15%;评价内不良信用信息减分累计不超过10分(包含10分)。

2、AA级信用企业。评价内信用记分达不到AAA级标准,信用记分排名在前30%;评价内不良信用信息减分累计不超过15分(包含15分)。

3、A级信用企业。评价内信用记分达不到AA级标准,信用记分不低于90分;评价内不良信用信息减分累计不超过20分(包含20分)。

4、B级信用企业。在评价内信用记分达不到A级标准的企业。

第九条

信用等级评价结果为AAA级的企业,建设主管部门等相关部门在日常管理中优先推荐参加优秀企业评选;在资质升级、增项中优先考虑。

第十条

信用等级评价结果为B级的企业,建设主管部门等相关部门在日常管理中重点加强监管、检查;不推荐参加任何优秀评选活动。信用计分低于80分或连续两年评定为B级的,区内企业资质考核定为不合格并限制承担新工程,区外企业清出开发区建筑市场。

第十一条

建设单位可根据工程规模和难易程度,信用等级评价结果为AAA级的企业,在下一招标投标中给予加1-2分的奖励(该奖励限使用5次);信用等级评价结果为AA级的企业,在下一招标投标中每次给予加0.5-1分的奖励(该奖励限使用5次);信用等级评价结果为B级的企业,不得参与政府投资工程的招投标,在下一社会投资工程招标投标中给予扣1-2分的处罚。

第十二条

在开发区注册登记的外地企业,除在当地媒体公布其信用信息和信用等级评价结果外,由建设主管部门将其信用等级评价结果转至企业资质注册所在地建设主管部门,并通报其信用信息情况。

第十三条

信用信息提供部门、信用评价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应当认真履行职责,不得徇私舞弊、玩忽职守、滥用职权,违者依照有关规定处理。

第十四条

本暂行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烟台开发区园林绿化企业

信用评价记分标准

一、企业信用评价实行信用记分制度,信用基础分为100分。在考核内按照履约能力、工程质量综合评价、良好行为、公益行为等四个方面给予加分,不良行为等方面给予扣分。

同一企业、同一工程获得同一性质的不同级别荣誉的,只按最高级别加分;企业获得建设行业协会颁发的荣誉证书按照同级政府部门减半计分。

(一)履约能力

1、人员配置及社保缴纳情况。企业按照管理规定要求配备足额的项目管理人员,取得项目经理资格且在当地劳动保险部门缴纳社会养老保险满一年的,每人加1分,最高加5分。

2、本企业在开发区工程施工纳税超过30万元的予以加分,每超5万元加1分,最高加10分(只计算增值税凭证)

(二)工程质量综合评价

1、企业在开发区施工的工程获国家园林绿化优秀工程奖、园林绿化示范工程加30分;获得省级园林绿化优秀工程奖、园林绿化示范工程加15分。

2、在本第三方评估检测中,综合排名为前5名的企业分别加5分、4分、3分、2分、1分。

3、企业经营行为在建筑市场综合执法检查中获得表彰的,依据文件要求进行加分。

(三)企业荣誉

1、企业在开发区施工的工程或经营行为获得国家、省、市政府及开发区管委表彰奖励的,分别加20分、15分、10分、5分;获得国家、省、市、开发区行业内相关部门(协会奖项需经区内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核认定)表彰奖励的,分别加15分、10分、5分、3分。

2、企业积极参加行业内管理部门组织的各项活动,每次加1分,取得奖项的每次加2分。

(四)公益活动

开发区内慈善救助捐赠、社会公益捐赠等(以民政、慈善发票为准),捐助5000元以上的加1分,1万元以上的加2分,超过1万元部分每万元再加1分,最高加5分。

二、企业不良信用信息记分标准,在考核内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扣分。

1、企业有严重违反法律、法规行为受到查处被通报的,减10分/次。

2、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因工程质量、施工安全问题引起投诉、上访,造成恶劣影响的,减5分/次。

3、因施工单位工资发放不及时,出现上访事件,在规定时间内未处结的,减2分/次;出现群体上访事件的,减5分/次;因施工单位监督检查不到位,无劳动用工合同,无真实有效的工资发放记录,将工资发放给包工头或其他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组织或个人,出现包工头携款逃逸行为的,减5分/次;出现越级上访事件的,减5分/次。

4、企业在施工、经营活动中,不履行各种合同约定或签订违法、虚假合同,被相关部门查处的,减5分/次;因不履行合同约定造成拖欠分包企业工程款、工人工资的,减5分/次;被司法机构判决后拒不执行的,追减10分/次。

5、企业施工的工程投入使用后,在养护期内因质量问题、养护问题等不履行或拖延履行保修义务的,减2分/次,不及时整改的,追减2分/次。

6、在第三方评估检测中,公布排名倒数后3位,且评分低于70分的企业分别减6分、4分、2分。

7、在市场综合执法检查中被通报批评的,根据情节按照通报内容进行减分。

8、其它不良行为被行政主管部门发文要求扣减分数,按文件要求进行扣减。

三、本办法由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业联合会负责解释。

第三篇: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城市建设用地性质和容积率调整规划管理办法

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城市建设用地性质和容积率调整规划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规范城市建设用地使用性质和容积率调整的规划管理,维护城市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提高规划主管部门的依法行政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山东省城市建设用地性质和容积率调整规划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开发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开发区规划区范围内的各类建设用地,涉及使用性质和容积率调整的,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建设用地使用性质(简称“用地性质”),参照《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的中类进行分类。

本办法所称容积率,是指一定地块内地上建筑物的总建筑面积与地块面积的比值。

地下容积率调整的规划管理,按照烟台市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条 规划主管部门负责用地性质和容积率调整的规划管理工作。监察部门负责对规划主管部门履行用地性质和容积率调整规划管理职责情况的监督检查工作。

第五条 在建设用地使用权划拨或出让、转让过程中,规划主管部门出具的规划条件提出的规划用地性质,应符合控制性详细规划,确定的容积率指标必须与控制性详细规划对该地块确定的容积率指标相一致。经营性房地产项目容积率指标一般应取控制性详细规划确定的最大值。

第六条 建设单位应按照规划主管部门确定的规划用地性质和容积率进行开发建设。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变更规划主管部门确定的用地性质、容积率、建筑高度、建筑密度、绿地率、停车位等规划控制指标及其他规划强制性内容。

第七条 在不影响国家利益和公众合法权益的前提下,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方可按照本《办法》规定的程序调整地块的规划用地性质或容积率:

(一)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调整或者修编,造成地块开发条件发生变化的;

(二)因城市基础设施、公益性公共设施或重大项目建设需要,导致地块的建设条件发生较大变化的;

(三)国家和省、市政府有关政策发生变化的;

(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调整规划用地性质或容积率后的建设项目,应符合周围环境要求和设施承载条件,且必须满足消防、卫生、交通等有关规定。

建设单位在地块内有违法建设行为的,在对违法建设行为查处完毕之前,不允许调整规划用地性质或容积率。

第八条 建设单位申请调整规划用地性质或容积率的,应当向规划主管部门提交调整申请报告和调整后的用地规划设计方案(简称“调整方案”)。

调整申请报告应详细说明建设用地基本情况、规划许可情况、调整用地性质或容积率的理由、调整幅度等有关内容。

调整方案应表明调整前、调整后的用地总平面布局、建筑空间环境、与周围用地和建筑的关系等内容。

第九条 以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建设单位申请在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定的可兼容用地性质范围之内调整用地性质,或申请在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定的容积率指标范围之内调整容积率的,按下列程序办理:

(一)建设单位向规划主管部门提交调整申请报告和调整方案,规划主管部门项目审定委员会集体研究调整申请报告和调整方案;经审查同意受理的,由规划主管部门组织召开城市规划专家论证会,邀请专家对调整的必要性、合理性进行技术论证,提出专家论证意见。

(二)经专家论证同意调整的,由规划主管部门组织对调整申请报告、调整方案和专家论证意见进行公示,必要时,可以组织听证,并形成公示或听证情况报告。

(三)规划主管部门将调整申请报告、调整方案、专家论证意见、公示及听证情况报告、修改后的调整方案提交开发区规划委员会审议。

(四)区规划委员会审议通过的,由规划主管部门报管委研究。

(五)经管委研究同意后,规划主管部门按照规定办理有关规划许可变更手续。

第十条 以划拨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不允许调整规划用地性质。

以划拨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建设单位申请在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定的容积率指标范围之内调整容积率的,按照本办法第九条规定程序办理。

第十一条 建设单位申请在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定的可兼容用地性质范围之外调整用地性质,或申请在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定的用地容积率指标范围之外调整容积率,按照本办法第九条、第十条规定程序办理。经管委批准调整的,应先组织对相关规划进行调整。调整后的规划按照法定程序批准后,由规划主管部门按照管委对用地性质或容积率调整的批准意见,办理有关规划许可变更手续。

第十二条 建设单位申请的用地性质与规划用地性质属同一用地中类的,视同符合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定的可兼容用地性质。

第十三条 规划主管部门组织专家论证会,应当根据项目情况确定专家的专业构成和数量,从建立的专家库中随机抽取有关专家。论证意见要附专家名单和本人签名,保证专家论证的公正性、科学性。

专家与申请调整建设用地性质或容积率的建设单位有利害关系的,必须回避。

第十四条 调整申请报告、调整方案和专家论证意见应在管委业达网站、规划主管部门网站及《开发时报》上进行公示。

在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定的可兼容用地性质范围之内调整建设用地性质,或在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定的用地容积率指标范围之内调整容积率的,公示时间不少于7天。在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定的可兼容用地性质范围之外调整建设用地性质,或在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定的用地容积率指标范围之外调整容积率的,公示时间不少于15天。

第十五条 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需进行听证的规划调整项目,按照《山东省城市规划行政许可听证办法》等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六条 规划主管部门对用地性质或容积率调整申请进行受理审查、专家论证、公示、听证的全过程和区规划委员会审议过程,应当允许有关当事人、利害关系人旁听。

第十七条 规划主管部门应于办理规划条件、规划许可证件等有关规划许可变更手续后3日内,将变更批准文件和载明变更内容的《规划许可变更情况告知书》抄送国土资源管理部门。

第十八条 所有涉及用地性质或容积率调整的建设项目,其规划管理的有关内容必须依法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规划管理有关内容涉及保密要求的,按有关规定办理。

第十九条 经批准调整用地性质或容积率的,建设单位必须按照有关规定,持规划主管部门核发的变更后的规划条件、规划许可证件,到国土资源管理等部门办理有关手续。接到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出具的书面回复(土地出让金收讫证明和土地补充合同)后,规划主管部门方可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第二十条 控制性详细规划对地块的用地性质或容积率规定未发生变化的,该地块用地性质或容积率只能调整一次。

第二十一条 土地合同、土地使用权证中的用地性质和容积率必须与规划条件、规划方案、规划许可证中确定的相一致。规划主管部门对建设用地和建设工程的规划许可,应当保持用地性质和容积率指标的连续性、一致性,对同一地块的规划方案审定、建设用地规划许可、建设工程规划许可、建设项目规划核实,核定的容积率指标及相应的总建筑面积应当一致。

分期开发建设的用地,各期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确定的建筑面积总和,不得突破规划条件或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规定的容积率。

规划主管部门进行建设项目规划核实时,必须审查用地性质及用地范围内的总建筑面积是否符合规划许可确定的用地性质、容积率和建筑面积。对用地性质和总建筑面积超出规划许可规定的,由主管部门或有关部门依法查处。

第二十二条 涉及建设用地性质或容积率规划调整的全部审查审批资料,均应按照国家有关城建档案管理的规定,及时向城建档案管理机构移交备查。

第二十三条 违规调整规划用地性质或容积率的建设项目,规划主管部门或者其上级部门应撤销其相关规划许可。

第二十四条 对政府职能部门工作人员不按规定调整用地性质或容积率的,由其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机关给予纠正;对在用地性质或容积率规划管理中失职渎职、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由主管部门或监察机关依法依纪追究责任;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所称“3日”、“7日”、“15日”等期限,均以工作日计算,不含法定节假日。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由规划局、监察局按照各自职责分工分别负责解释。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自2010年5月1日起施行。

第四篇: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及实施细

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第一条 为促进支付服务市场健康发展,规范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行为,防范支付风险,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是指非金融机构在收付款人之间作为中介机构提供下列部分或全部货币资金转移服务:

(一)网络支付;

(二)预付卡的发行与受理;

(三)银行卡收单;

(四)中国人民银行确定的其他支付服务。

本办法所称网络支付,是指依托公共网络或专用网络在收付款人之间转移货币资金的行为,包括货币汇兑、互联网支付、移动电话支付、固定电话支付、数字电视支付等。

本办法所称预付卡,是指以营利为目的发行的、在发行机构之外购买商品或服务的预付价值,包括采取磁条、芯片等技术以卡片、密码等形式发行的预付卡。

本办法所称银行卡收单,是指通过销售点(POS)终端等为银行卡特约商户代收货币资金的行为。

第三条 非金融机构提供支付服务,应当依据本办法规定取得《支付业务许可证》,成为支付机构。

支付机构依法接受中国人民银行的监督管理。

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任何非金融机构和个人不得从事或变相从事支付业 1

务。

第四条 支付机构之间的货币资金转移应当委托银行业金融机构办理,不得通过支付机构相互存放货币资金或委托其他支付机构等形式办理。

支付机构不得办理银行业金融机构之间的货币资金转移,经特别许可的除外。

第五条 支付机构应当遵循安全、效率、诚信和公平竞争的原则,不得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客户合法权益。

第六条 支付机构应当遵守反洗钱的有关规定,履行反洗钱义务。

第二章 申请与许可

第七条 中国人民银行负责《支付业务许可证》的颁发和管理。

申请《支付业务许可证》的,需经所在地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审查后,报中国人民银行批准。

本办法所称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是指中国人民银行副省级城市中心支行以上的分支机构。

第八条 《支付业务许可证》的申请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且为非金融机构法人;

(二)有符合本办法规定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

(三)有符合本办法规定的出资人;

(四)有5名以上熟悉支付业务的高级管理人员;

(五)有符合要求的反洗钱措施;

(六)有符合要求的支付业务设施;

(七)有健全的组织机构、内部控制制度和风险管理措施;

(八)有符合要求的营业场所和安全保障措施;

(九)申请人及其高级管理人员最近3年内未因利用支付业务实施违法犯罪活动或为违法犯罪活动办理支付业务等受过处罚。

第九条 申请人拟在全国范围内从事支付业务的,其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1亿元人民币;拟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从事支付业务的,其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3千万元人民币。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实缴货币资本。

本办法所称在全国范围内从事支付业务,包括申请人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分支机构从事支付业务,或客户可跨省(自治区、直辖市)办理支付业务的情形。

中国人民银行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调整申请人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

外商投资支付机构的业务范围、境外出资人的资格条件和出资比例等,由中国人民银行另行规定,报国务院批准。

第十条 申请人的主要出资人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为依法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

(二)截至申请日,连续为金融机构提供信息处理支持服务2年以上,或连续为电子商务活动提供信息处理支持服务2年以上;

(三)截至申请日,连续盈利2年以上;

(四)最近3年内未因利用支付业务实施违法犯罪活动或为违法犯罪活动办理支付业务等受过处罚。

本办法所称主要出资人,包括拥有申请人实际控制权的出资人和持有申请人10%以上股权的出资人。

第十一条 申请人应当向所在地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提交下列文件、资料:

(一)书面申请,载明申请人的名称、住所、注册资本、组织机构设置、拟

申请支付业务等;

(二)公司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

(三)公司章程;

(四)验资证明;

(五)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财务会计报告;

(六)支付业务可行性研究报告;

(七)反洗钱措施验收材料;

(八)技术安全检测认证证明;

(九)高级管理人员的履历材料;

(十)申请人及其高级管理人员的无犯罪记录证明材料;

(十一)主要出资人的相关材料;

(十二)申请资料真实性声明。

第十二条 申请人应当在收到受理通知后按规定公告下列事项:

(一)申请人的注册资本及股权结构;

(二)主要出资人的名单、持股比例及其财务状况;

(三)拟申请的支付业务;

(四)申请人的营业场所;

(五)支付业务设施的技术安全检测认证证明。

第十三条 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依法受理符合要求的各项申请,并将初审意见和申请资料报送中国人民银行。中国人民银行审查批准的,依法颁发《支付业务许可证》,并予以公告。

《支付业务许可证》自颁发之日起,有效期5年。支付机构拟于《支付业务许可证》期满后继续从事支付业务的,应当在期满前6个月内向所在地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提出续展申请。中国人民银行准予续展的,每次续展的有效期为5年。

第十四条 支付机构变更下列事项之一的,应当在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变更登记前报中国人民银行同意:

(一)变更公司名称、注册资本或组织形式;

(二)变更主要出资人;

(三)合并或分立;

(四)调整业务类型或改变业务覆盖范围。

第十五条 支付机构申请终止支付业务的,应当向所在地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提交下列文件、资料:

(一)公司法定代表人签署的书面申请,载明公司名称、支付业务开展情况、拟终止支付业务及终止原因等;

(二)公司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

(三)《支付业务许可证》复印件;

(四)客户合法权益保障方案;

(五)支付业务信息处理方案。

准予终止的,支付机构应当按照中国人民银行的批复完成终止工作,交回《支付业务许可证》。

第十六条 本章对许可程序未作规定的事项,适用《中国人民银行行政许可实施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令〔2004〕第3号)。

第三章 监督与管理

第十七条 支付机构应当按照《支付业务许可证》核准的业务范围从事经营活动,不得从事核准范围之外的业务,不得将业务外包。

支付机构不得转让、出租、出借《支付业务许可证》。

第十八条 支付机构应当按照审慎经营的要求,制订支付业务办法及客户权

益保障措施,建立健全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制度,并报所在地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备案。

第十九条 支付机构应当确定支付业务的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并报所在地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备案。

支付机构应当公开披露其支付业务的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

第二十条 支付机构应当按规定向所在地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报送支付业务统计报表和财务会计报告等资料。

第二十一条 支付机构应当制定支付服务协议,明确其与客户的权利和义务、纠纷处理原则、违约责任等事项。

支付机构应当公开披露支付服务协议的格式条款,并报所在地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备案。

第二十二条 支付机构的分公司从事支付业务的,支付机构及其分公司应当分别到所在地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备案。

支付机构的分公司终止支付业务的,比照前款办理。

第二十三条 支付机构接受客户备付金时,只能按收取的支付服务费向客户开具发票,不得按接受的客户备付金金额开具发票。

第二十四条 支付机构接受的客户备付金不属于支付机构的自有财产。

支付机构只能根据客户发起的支付指令转移备付金。禁止支付机构以任何形式挪用客户备付金。

第二十五条 支付机构应当在客户发起的支付指令中记载下列事项:

(一)付款人名称;

(二)确定的金额;

(三)收款人名称;

(四)付款人的开户银行名称或支付机构名称;

(五)收款人的开户银行名称或支付机构名称;

(六)支付指令的发起日期。

客户通过银行结算账户进行支付的,支付机构还应当记载相应的银行结算账号。客户通过非银行结算账户进行支付的,支付机构还应当记载客户有效身份证件上的名称和号码。

第二十六条 支付机构接受客户备付金的,应当在商业银行开立备付金专用存款账户存放备付金。中国人民银行另有规定的除外。

支付机构只能选择一家商业银行作为备付金存管银行,且在该商业银行的一个分支机构只能开立一个备付金专用存款账户。

支付机构应当与商业银行的法人机构或授权的分支机构签订备付金存管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

支付机构应当向所在地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报送备付金存管协议和备付金专用存款账户的信息资料。

第二十七条 支付机构的分公司不得以自己的名义开立备付金专用存款账户,只能将接受的备付金存放在支付机构开立的备付金专用存款账户。

第二十八条 支付机构调整不同备付金专用存款账户头寸的,由备付金存管银行的法人机构对支付机构拟调整的备付金专用存款账户的余额情况进行复核,并将复核意见告知支付机构及有关备付金存管银行。

支付机构应当持备付金存管银行的法人机构出具的复核意见办理有关备付金专用存款账户的头寸调拨。

第二十九条 备付金存管银行应当对存放在本机构的客户备付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并按规定向备付金存管银行所在地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及备付金存管银行的法人机构报送客户备付金的存管或使用情况等信息资料。

对支付机构违反第二十五条至第二十八条相关规定使用客户备付金的申请或指令,备付金存管银行应当予以拒绝;发现客户备付金被违法使用或有其他异常情况的,应当立即向备付金存管银行所在地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及备付金存

管银行的法人机构报告。

第三十条 支付机构的实缴货币资本与客户备付金日均余额的比例,不得低于10%。

本办法所称客户备付金日均余额,是指备付金存管银行的法人机构根据最近90日内支付机构每日日终的客户备付金总量计算的平均值。

第三十一条 支付机构应当按规定核对客户的有效身份证件或其他有效身份证明文件,并登记客户身份基本信息。

支付机构明知或应知客户利用其支付业务实施违法犯罪活动的,应当停止为其办理支付业务。

第三十二条 支付机构应当具备必要的技术手段,确保支付指令的完整性、一致性和不可抵赖性,支付业务处理的及时性、准确性和支付业务的安全性;具备灾难恢复处理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确保支付业务的连续性。

第三十三条 支付机构应当依法保守客户的商业秘密,不得对外泄露。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三十四条 支付机构应当按规定妥善保管客户身份基本信息、支付业务信息、会计档案等资料。

第三十五条 支付机构应当接受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定期或不定期的现场检查和非现场检查,如实提供有关资料,不得拒绝、阻挠、逃避检查,不得谎报、隐匿、销毁相关证据材料。

第三十六条 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依据法律、行政法规、中国人民银行的有关规定对支付机构的公司治理、业务活动、内部控制、风险状况、反洗钱工作等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现场检查和非现场检查。

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依法对支付机构进行现场检查,适用《中国人民银行执法检查程序规定》(中国人民银行令〔2010〕第1号发布)。

第三十七条 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可以采取下列措施对支付机构进

行现场检查:

(一)询问支付机构的工作人员,要求其对被检查事项作出解释、说明;

(二)查阅、复制与被检查事项有关的文件、资料,对可能被转移、藏匿或毁损的文件、资料予以封存;

(三)检查支付机构的客户备付金专用存款账户及相关账户;

(四)检查支付业务设施及相关设施。

第三十八条 支付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有权责令其停止办理部分或全部支付业务:

(一)累计亏损超过其实缴货币资本的50%;

(二)有重大经营风险;

(三)有重大违法违规行为。

第三十九条 支付机构因解散、依法被撤销或被宣告破产而终止的,其清算事宜按照国家有关法律规定办理。

第四章 罚

第四十条 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的工作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违反规定审查批准《支付业务许可证》的申请、变更、终止等事项的;

(二)违反规定对支付机构进行检查的;

(三)泄露知悉的国家秘密或商业秘密的;

(四)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的其他行为。

第四十一条 商业银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责令其限期改正,并给予警告或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中国人民银行责令其暂停或终止客户备付金存管业务:

(一)未按规定报送客户备付金的存管或使用情况等信息资料的;

(二)未按规定对支付机构调整备付金专用存款账户头寸的行为进行复核的;

(三)未对支付机构违反规定使用客户备付金的申请或指令予以拒绝的。

第四十二条 支付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责令其限期改正,并给予警告或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一)未按规定建立有关制度办法或风险管理措施的;

(二)未按规定办理相关备案手续的;

(三)未按规定公开披露相关事项的;

(四)未按规定报送或保管相关资料的;

(五)未按规定办理相关变更事项的;

(六)未按规定向客户开具发票的;

(七)未按规定保守客户商业秘密的。

第四十三条 支付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责令其限期改正,并处3万元罚款;情节严重的,中国人民银行注销其《支付业务许可证》;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转让、出租、出借《支付业务许可证》的;

(二)超出核准业务范围或将业务外包的;

(三)未按规定存放或使用客户备付金的;

(四)未遵守实缴货币资本与客户备付金比例管理规定的;

(五)无正当理由中断或终止支付业务的;

(六)拒绝或阻碍相关检查监督的;

(七)其他危及支付机构稳健运行、损害客户合法权益或危害支付服务市场的违法违规行为。

第四十四条 支付机构未按规定履行反洗钱义务的,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依据国家有关反洗钱法律法规等进行处罚;情节严重的,中国人民银行注销

其《支付业务许可证》。

第四十五条 支付机构超出《支付业务许可证》有效期限继续从事支付业务的,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责令其终止支付业务;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六条 以欺骗等不正当手段申请《支付业务许可证》但未获批准的,申请人及持有其5%以上股权的出资人3年内不得再次申请或参与申请《支付业务许可证》。

以欺骗等不正当手段申请《支付业务许可证》且已获批准的,由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责令其终止支付业务,注销其《支付业务许可证》;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申请人及持有其5%以上股权的出资人不得再次申请或参与申请《支付业务许可证》。

第四十七条 任何非金融机构和个人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擅自从事或变相从事支付业务的,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责令其终止支付业务;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章 附 则

第四十八条 本办法实施前已经从事支付业务的非金融机构,应当在本办法实施之日起1年内申请取得《支付业务许可证》。逾期未取得的,不得继续从事支付业务。

第四十九条 本办法由中国人民银行负责解释。

第五十条 本办法自2010年9月1日起施行。

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第一条 根据《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令〔2010〕第2号发布,以下简称《办法》)及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办法》所称预付卡不包括:

(一)仅限于发放社会保障金的预付卡;

(二)仅限于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预付卡;

(三)仅限于缴纳电话费等通信费用的预付卡;

(四)发行机构与特约商户为同一法人的预付卡。

第三条 《办法》第八条第(四)项所称有5名以上熟悉支付业务的高级管理人员,是指申请人的高级管理人员中至少有5名人员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或具有会计、经济、金融、计算机、电子通信、信息安全等专业的中级技术职称;

(二)从事支付结算业务或金融信息处理业务2年以上或从事会计、经济、金融、计算机、电子通信、信息安全工作3年以上。

前款所称高级管理人员,包括总经理、副总经理、财务负责人、技术负责人或实际履行上述职责的人员。

第四条 《办法》第八条第(五)项所称反洗钱措施,包括反洗钱内部控制、客户身份识别、可疑交易报告、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保存等预防洗钱、恐怖融资等金融犯罪活动的措施。

第五条 《办法》第八条第(六)项所称支付业务设施,包括支付业务处理系统、网络通信系统以及容纳上述系统的专用机房。

第六条 《办法》第八条第(七)项所称组织机构,包括具有合规管理、风险管理、资金管理和系统运行维护职能的部门。

第七条 《办法》第十条第(二)项所称信息处理支持服务,包括信息处理服务和为信息处理提供支持服务。

第八条 《办法》第十条所称拥有申请人实际控制权的出资人,包括:

(一)直接持有申请人的股权超过50%的出资人;

(二)直接持有申请人股权且与其间接持有的申请人股权累计超过50%的出资人;

(三)直接持有申请人股权且与其间接持有的申请人股权累计不足50%,但依其所享有的表决权足以对股东会、股东大会的决议产生重大影响的出资人。

第九条 《办法》第十条所称持有申请人10%以上股权的出资人,包括:

(一)直接持有申请人的股权超过10%的出资人;

(二)直接持有申请人股权且与其间接持有的申请人股权累计超过10%的出资人。

第十条 《办法》第十一条第(一)项所称书面申请应当明确拟申请支付业务的具体类型。

第十一条 《办法》第十一条第(二)项所称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应当加盖申请人的公章。

第十二条 《办法》第十一条第(五)项所称财务会计报告,是指截至申请日最近1年内的财务会计报告。

申请人设立时间不足1年的,应当提交存续期间的财务会计报告。

第十三条 《办法》第十一条第(六)项所称支付业务可行性研究报告,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拟从事支付业务的市场前景分析;

(二)拟从事支付业务的处理流程,载明从客户发起支付业务到完成客户委托支付业务各环节的业务内容以及相关资金流转情况;

(三)拟从事支付业务的技术实现手段;

(四)拟从事支付业务的风险分析及其管理措施,并区分支付业务各环节分别进行说明;

(五)拟从事支付业务的经济效益分析。

申请人拟申请不同类型支付业务的,应当按照支付业务类型分别提供前款规定内容。

第十四条 《办法》第十一条第(七)项所称反洗钱措施验收材料,是指包括下列内容的报告:

(一)反洗钱内部控制制度文件,载明反洗钱合规管理框架、客户身份识别和资料保存措施、可疑交易报告措施、交易记录保存措施、反洗钱审计和培训措施、协助反洗钱调查的内部程序、反洗钱工作保密措施;

(二)反洗钱岗位设置及职责说明,载明负责反洗钱工作的内设机构、反洗钱高级管理人员和专职反洗钱工作人员及其联系方式;

(三)开展可疑交易监测的技术条件说明。

第十五条 《办法》第十一条第(八)项所称技术安全检测认证证明,是指据以表明支付业务设施符合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业务规范、技术标准和安全要求的文件、资料,应当包括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和认证机构出具的认证证书。

前款所称检测机构和认证机构均应当获得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的认可,并符合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技术安全检测认证能力的要求。

未按照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业务规范、技术标准和安全要求进行技术安全检测认证,或技术安全检测认证的程序、方法存在重大缺陷的,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可以要求申请人重新进行检测认证。

第十六条 《办法》第十一条第(九)项所称履历材料,包括高级管理人员的履历说明以及学历、技术职称相关证明材料。

第十七条 《办法》第十一条第(十一)项所称主要出资人的相关材料,应当包括下列文件、资料:

(一)申请人关于出资人之间关联关系的说明材料;

(二)主要出资人的公司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

(三)主要出资人的信息处理支持服务合作机构出具的业务合作证明,载明服务内容、服务时间,并加盖合作机构的公章;

(四)主要出资人最近2年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财务会计报告;

(五)主要出资人最近3年内未因利用支付业务实施违法犯罪活动或为违法犯罪活动办理支付业务等受过处罚的证明材料。

主要出资人为金融机构的,还应当提交相关金融业务许可证复印件以及准予其投资支付机构的证明文件。

第十八条 《办法》第十一条第(十二)项所称申请资料真实性声明,是指由申请人出具的、据以表明申请人对所提交的文件、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相应责任的书面文件。

申请资料真实性声明应当由申请人的法定代表人签署并加盖公章。

第十九条 《办法》第十一条、第十三条、第十四条、第十五条所需申请文件、资料均以中文书写为准,并应当提供纸质文档和电子文档(数据光盘)一式三份。

第二十条 申请人应当自收到受理通知之日起10日内在所在地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的网站上连续公告《办法》第十二条所列事项3日。

第二十一条 《支付业务许可证》分为正本和副本,正本和副本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支付机构应当将《支付业务许可证》(正本)放置其住所显著位置。支付机构有互联网网站的,还应当在网站主页显著位置公示其《支付业务许可证》(正本)的影像信息。

第二十二条 支付机构申请续展《支付业务许可证》有效期的,应当提交下列文件、资料:

(一)公司法定代表人签署的书面申请,载明公司名称、支付业务开展情况、申请续展的理由;

(二)公司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

(三)《支付业务许可证》(副本)复印件。

支付机构申请续展《支付业务许可证》有效期的,不得同时申请变更其他事项。

第二十三条 中国人民银行对支付机构的经营情况进行全面审查和综合评价后作出是否准予续展《支付业务许可证》有效期的决定。

中国人民银行准予续展《支付业务许可证》有效期的,支付机构应当交回原许可证,领取新许可证。

第二十四条 《支付业务许可证》在有效期内非因不可抗力灭失、损毁的,支付机构应当自其确认许可证灭失、损毁之日起10日内,在中国人民银行指定的全国性报纸和所在地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指定的地方性报纸上连续公告3日,声明原许可证作废。

第二十五条 支付机构应当自公告《支付业务许可证》灭失、损毁结束之日起10日内持登载声明向所在地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重新申领许可证。

中国人民银行审核后向支付机构补发《支付业务许可证》。

第二十六条 《支付业务许可证》(副本)在有效期内灭失、损毁的,比照本细则第二十四条、第二十五条办理。

第二十七条 支付机构拟变更《办法》第十四条所列事项的,应当向所在地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提交公司法定代表人签署的书面申请,载明公司名称、拟变更事项及变更原因。

第二十八条 《办法》第十五条第(四)项所称客户合法权益保障方案,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对客户知情权的保护措施,明确告知客户终止支付业务的原因、停止受理客户委托支付业务的时间、拟终止支付业务的后续安排;

(二)对客户隐私权的保护措施,明确客户身份信息的接收机构及其移交安排、销毁方式及其监督安排;

(三)对客户选择权的保护措施,明确可供客户选择的、两个以上客户备付金退还方案。

客户合法权益保障方案涉及其他支付机构的,还应当提交与所涉支付机构签订的客户身份信息移交协议、客户备付金退还安排相关证明文件。

第二十九条 《办法》第十五条第(五)项所称支付业务信息处理方案,应当明确支付业务信息的接收机构及其移交安排、销毁方式及其监督安排。

涉及其他支付机构的,还应当提交与所涉支付机构签订的支付业务信息移交协议相关证明文件。

第三十条 支付机构应当根据法律法规、部门规章的有关规定确定其支付业务的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法律法规、部门规章未明确支付业务的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的,支付机构可以按照市场原则合理确定其支付业务的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

支付机构应当在营业场所显著位置披露其支付业务的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支付机构有互联网网站的,还应当在网站主页显著位置进行披露。

支付机构调整支付业务的收费项目或收费标准的,应当在实施新的支付业务收费项目或收费标准之前按照前款规定连续公示30日。

第三十一条 支付机构应当在每个会计结束之日起4个月内向所在地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报送上一会计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财务会计报告。

第三十二条 《办法》第二十一条所称支付服务协议,包括符合法律法规要求、可供调取查用的纸质形式或数据电文形式的合同。

支付机构应当在营业场所显著位置披露其支付服务协议的格式条款内容。支付机构有互联网网站的,还应当在网站主页显著位置进行披露。

第三十三条 支付机构的支付服务协议格式条款应当遵循公平原则,全面、准确界定支付机构与客户之间的权利、义务和责任。

支付机构应当提请客户注意支付服务协议格式条款中免除或者限制其责任的内容,并予以说明。

支付机构拟调整支付服务协议格式条款的,应当在调整前30日告知客户,并提示拟调整的内容。未向客户履行告知义务的,调整后的条款对该客户不具有约束力。

第三十四条 《办法》第二十二条所称支付机构的分公司从事支付业务办理备案手续时,应当提交下列文件、资料:

(一)公司法定代表人签署的书面报告;

(二)《支付业务许可证》(副本)复印件;

(三)分公司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

上述文件、资料需提供纸质文档一式两份,由支付机构及其分公司分别报送所在地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

支付机构可以根据业务需要为备案的分公司申请《支付业务许可证》(副本)。分公司应当将《支付业务许可证》(副本)放置分公司住所显著位置。

第三十五条 《办法》第二十二条所称支付机构的分公司终止支付业务办理备案手续时,应当提交下列文件、资料:

(一)公司法定代表人签署的书面报告;

(二)《支付业务许可证》(副本)复印件;

(三)分公司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

(四)客户合法权益保障方案;

(五)中国人民银行要求的其他资料。

前款第(四)项所称客户合法权益保障方案比照本细则第二十八条办理。

上述文件、资料需提供纸质文档一式两份,由支付机构及其分公司分别报送所在地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

支付机构分公司应当于备案时交回其持有的《支付业务许可证》(副本)。

第三十六条 《办法》第三十二条所称灾难恢复处理能力,是指支付机构应当在支付业务中断后24小时之内恢复支付业务,并至少符合以下要求:

(一)具有应急处理和灾难恢复的制度规定;

(二)具有稳妥的应急处理预案及演练计划;

(三)具有必要的灾难恢复处理人员和应急营业场所;

(四)具有同机房数据备份设施和同城应用级备份设施。

第三十七条 支付机构因突发事件导致支付业务中止超过2小时的,应当立即将有关情况报告所在地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并在3个工作日内以书面形式报告事故的原因、影响及补救措施。

支付机构的分公司出现上述情形的,支付机构及其分公司应当比照前款分别报告所在地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

第三十八条 支付机构应当采取必要的管理措施和技术措施,防止客户身份信息和支付业务信息等资料灭失、损毁、泄露。

支付机构不得以任何形式对外提供客户身份信息和支付业务信息等资料。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三十九条 支付机构对客户身份信息和支付业务信息的保管期限自业务关系结束当年起至少保存5年。

司法部门正在调查的可疑交易或违法犯罪活动涉及客户身份信息和支付业务信息,且相关调查工作在前款规定的最低保存期届满时仍未结束的,支付机构应当将其保存至相关调查工作结束。

第四十条 支付机构对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适用《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财会字〔1998〕32号文印发)相关规定。

第四十一条 《办法》第三十八条所称重大违法违规行为,包括:

(一)支付机构的高级管理人员明知他人实施违法犯罪活动仍为其办理支付业务的;

(二)支付机构多次发生工作人员明知他人实施违法犯罪活动仍为其办理支付业务的。

第四十二条 本细则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一日

第五篇:赴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学习考察报告

关于到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考察学习

情况的报告

按照市委主要领导同志意见,8月17日至18日,副市长带市委研究室、市政府办公室、市“三区”推进办等部门有关同志,到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就开发区管理体制问题进行了考察学习。期间,考察组参观了区内重点企业,召开了座谈会,听取了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的情况介绍,与烟台市委组织部、编办、发改委、财政局、国土资源局、规划局等13个部门进行了座谈交流。考察期间,烟台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给予了热情接待和周到安排。市委书记张江汀在百忙中会见了考察组成员,副市长赵强、向和平、李树军以及烟台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王曰义等领导同志先后陪同考察。

一、烟台经济开发区基本情况

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于1984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1985年3月动工建设,2002年9月管辖面积扩大到228平方公里,现已开发55平方公里,建成区48平方公里,总人口40万。建区以来,烟台开发区保持了强劲发展势头,累计利用外资39.4亿美元,注册各类企业1.6万多家,其

中工业企业2900家,外资企业1260多家,落户世界500强项目53家。已经形成机械制造、电子信息两大主导产业和汽车、手机、电脑、船舶、工程机械五大产品集群,培育了生物医药、新材料、新光电三大新兴产业,成为全国重要的汽车工业基地、电子信息产业基地、装备制造业基地和ISO14000国家示范区、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园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国家留学人员创业园区。2010年,烟台开发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91亿元;实现财政总收入106亿元,税收103亿元,地方财政收入30亿元,三项指标增幅都在30%以上;完成进出口总额286.7亿美元,其中出口159.3亿元,出口额占到烟台的三分之

二、山东的六分之一;投资环境综合评价连续四年位居国家级园区第六位。今年1—7月份,烟台开发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66亿元,财政总收入86.5亿元,地方财政收入26.4亿元,进出口总额145.2亿美元,其中出口77.3亿美元。

二、烟台经济开发区管理体制有关情况

经过20多年的不断创新与发展,烟台开发区形成了一整套科学、合理、高效的管理体制。在管理构架上,烟台开发区采取准政府型模式,由市政府在开发区设立管委会,作为派出机构代表市政府全面负责开发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土地开发、招商引资、社会管理等工作,享有市级经济管理职能和部分行政管理职能;市委在开发区设立工作委员会,负

责党的领导和组织建设。在内部机构设置上,遵循“精简、统一、效能”原则,内设部门不与现行政府机构一一对应,只对接不对口,除规划、土地、招商等部门外,不单一设置专业部门,人员编制按实际需要确定。目前烟台开发区下设25个直属部门、5个直属事业单位和3个街道办事处,国税、地税、工商、海关、商检、国家安全、技术监督等省市垂直管理部门在区内设有派出机构。在管理权限上,烟台市把所有能下放的审批权利全部下放到开发区,赋予开发区管委会独立的经济管理权和较大的行政管理权,市级行政部门只进行业务指导;另有部分权限由省、市行政部门在区内派出机构行使。在机构规格和干部任免上,开发区管委会为副厅级,内设部门为正县级。管委会实行任命制,内设部门实行聘任制。正县级干部由市委组织部管理,副县级干部由开发区党工委在区内提拔使用,市委组织部进行任后备案。在财政体制上,开发区实行一级财政,自己组织税收和编制、实施财政预算,在早期起步发展阶段不与市财政进行财力分割。这些措施,赋予了开发区很大的自主权,促进了行政资源的集约高效利用,对加快开发建设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

三、几点启示

这次考察时间虽短,但收获很大。烟台开发区的管理经验,为我们规范开发区管理体制、加快滨海区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和重要启示。主要有五点:一是必须树立全市一盘棋的思想。烟台开发区的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烟台举全市之力推进开发区建设,开发区与部门紧密联合、精诚协作,形成了强大的工作合力。北部沿海是潍坊新一轮经济发展最重要的战略空间,滨海开发建设不仅仅是滨海区的事,更是全市的事。因此,市级管理权限要最大限度往下放,市直部门要拿出专门力量,全力以赴支持滨海区建设,彻底放权、积极参与、密切配合、主动服务。滨海区在有效承接行施下放权力的同时,更要积极主动争取市直部门的支持,用足用活各项资源,凝聚共同推进开发区建设的强大合力。二是内设机构不搞上下对应。烟台开发区内设机构不与现行政府部门一一对应,实行“只对接不对口”或“一口多应”,尽量减少单一专业部门的设置,有效避免和降低了政府部门内部的扯皮及内耗,保证了管委会的高效运转。滨海区在下步的规范完善中,也应该充分借鉴烟台开发区的做法,遵循“精简、效能”的原则,按照国家级开发区的框架和要求,合理设置内部机构,高度整合、高效利用区内行政资源,进一步提升工作效能。三是应当赋予滨海区充分的干部管理权限。烟台开发区党工委可以自主提拔使用副县级干部,可以通过竞争上岗自主聘用部门干部,使区内大批能力强、素质高的同志走上了一线重要岗位,调动了全区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为更好更快推进开发区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座谈中,烟台一些同志也提到,这种干部机制时间长了,许多弊

端也逐步显现出来,主要表现在开发区的干部流动性差,横向交流少,甚至出现矬子里面拔将军的情况,从长远看对干部的成长进步也是不利的。因此,对滨海区的干部管理权限,要着眼长远,既要充分放权、调动积极性;又要加强干部管理,确保获得提拔的同志具备相应素质;同时还要加强干部交流,定期与全市干部进行挂钩交流,保持滨海区干部队伍的旺盛活力。四是高度重视社会管理问题。烟台开发区推行“农民变职工、土地换保障”,建立“两保一补”为支撑的社会管理机制,用土地补偿款和安置补助费用为失地农民缴纳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发放生活补助费,解除了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生存之忧和发展之忧,保证了项目建设用地,加快了城市化进程。滨海区在今后的开发建设中,也要高度重视社会管理工作,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切实保障为沿海开发做出贡献和牺牲的失地农民利益,让能干活的有工作,不能干活的有保障,加快沿海地区的人口聚集,为后续开发建设储备人力资源。否则,没人到滨海去,再好的项目也落不下。五是要强化产业支撑。烟台开发区从建区以来就坚持“大项目—产业链—产业基地”的发展思路,构筑起了两大主导产业、五大产品集群,2010年有100家企业产值过亿元,5家过百亿元,利税过5000万元的42家,过亿元的23家,强大的产业支撑带来了雄厚的财力,保持了开发建设的强劲势头。滨海区要建设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也

必须坚定不移地抓大项目、大产业,只有形成强大的项目和产业支撑,才能有足够的财力,支撑持续大规模的开发建设和社会建设,促进北部沿海地区跨越发展。

在学习烟台开发区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对滨海区现行管理体制、权限等问题进行了认真研究,提出了进一步规范开发区管理体制的初步意见(附后),供领导参阅。

下载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供热管理办法实施细则word格式文档
下载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供热管理办法实施细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二)评审时间 - 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5篇

    关于2012年度职称评审有关问题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2012年度职称评审工作即将开始,全区职称评审工作分为三个层面,即根据评委会的层次和权限分为山东省(副高、正高)、烟台市(各系......

    中共烟台市委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委文件

    中共烟台市委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委文件 烟开工„2008‟21号 ★ 中共烟台市委开发区工委 关于命名表彰党建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 各直属党委、总支、支部:近年来,特......

    第 四 届 - 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推荐五篇)

    第四届“烟台开发区十大杰出青年”评选方案 一、评选宗旨 紧密围绕工委、管委中心工作,树立和宣传一批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做出突出贡献、取得突出业绩、体现时代风貌的青......

    南国商学院学生欠费管理办法实施细(全文5篇)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学生欠费管理办法》(试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五十四条规定“高等学校的学生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学费。” 高等教育属于非义......

    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办公室文件(写写帮整理)

    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办公室文件 烟开办﹝2008﹞29号 关于实行《烟台开发区房地产开发项目 建设条件意见书》制度的通知 直属各部门、企事业单位,古现、大季家、八角街道办事......

    安全监理实施细

    重庆市园博园巴渝园工程 安 全 监 理 实 施 细 则 重庆联盛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园博园项目监理部 一、安全监理的依据: 1. 《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2. 已批准的《监......

    赴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学习考察报告(修改稿)20090720

    日照经济开发区党工委 关于赴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学习考察的报告 7月8日,日照经济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组织党政考察团62人,赴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进行考察学习,重点考察了该区......

    2010年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简章

    2011年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考选 规划、招商业务骨干简章 根据工作需要,烟台开发区面向社会考选规划、招商业务骨干,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考选岗位和数量 烟台开发区规划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