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双政发〔2008〕37号
双政发„2008‟37号
双龙营镇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双龙营镇政府信息公开管理规定的通知
各村民委、各有关单位:
为全面、正确、有效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顺利开展,经双龙营镇党委、政府研究同意,现将双龙营镇政府信息公开管理规定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1:双龙营镇政府信息公开管理规定
二00八年十一月十日
主题词:行政事务 信息公开 管理规定 通知
双龙营镇党政办公室 2008年11月10日印发
(共印25份)
附件1:
双龙营镇政府信息公开管理规定
第一章 总则
为深化政务公开工作,切实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获取政府信息,保障个人和组织的知情权,规范政务信息公开行为,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章 主动公开制度
第一条 主动公开是指应当让社会公众广泛知晓或参与的事项,各村民委、各单位应当采取有效形式,在职责范围内,按照规定程序,及时主动地向社会公开。
第二条 各级行政机关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相关要求制定主动公开信息目录,并及时更新公开的目录、内容。
第三条 主动公开的形式。
(一)设置政务公开公示栏对相对固定的信息进行公示;
(二)通过板报、标语等形式进行公开;
(三)通过广播、会议等形式进行公布;
第三章 依申请公开制度 第四条 依申请公开是指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以下简称申请人)根据自身需要向行政机关提出申请公开未向社会公众公开的事项,行政机关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按程序向申请人公开的活动。
第五条 申请人有权申请公开除下列规定以外的政务信息:
(一)已经主动向社会公开的信息;
(二)属于国家秘密的;
(三)属于商业秘密或者公开可能导致商业秘密被泄露的;
(四)属于个人隐私或者公开可能对个人隐私造成不当侵害的;
(五)与行政执法有关,公开后可能会影响检查、调查、取证等执法活动或者会威胁个人生命安全的;
(六)法律、法规规定免予公开的其他情况。第六条 依申请公开的形式和申请内容
(一)申请人可以通过书面、口头和网上申请3种形式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口头申请的,应当场记录;
(二)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申请时应按要求填写申请表。
第七条 依申请公开的办理 收到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表后,将进行登记,并在登记之日起15个工作 日内作出处理:
(一)从形式上对申请的要件是否完备进行审查,对于要件不完备的申请予以退回,要求申请人补正;
(二)对于不属于本机关掌握的政府信息,本机关受理机构将及时告知申请人。如果能够确定该信息掌握机关的告知申请人联系方式;
(三)申请获取的信息如果属于本机关已经主动公开的信息,本机关终止受理申请程序,并告知申请人获得信息的方式和途径;
(四)根据收到申请的先后次序来处理申请,单件申请中同时提出几项独立请求的,全部处理完毕后统一答复;
(五)属于不予公开的政府信息,告知申请人不予公开的理由。
第四章 公开时限制度
第八条 各类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产生后,应在第一时间内予以公开,不能在第一时间公开的,最迟到信息产生后的20日内公开。
第九条 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申请,凡当场可以提供的,应在申请人办妥申请手续后当场提供。不能当场提供的,应当在申请人办妥手续后15个工作日内提供。
第五章 信息公开发布制度
第十条 信息公开发布坚持真实可靠、及时准确、服务 群众、公正、公平、便民原则。
第十一条
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通过公开栏、公开电话、公开办事指南、公报等形式对外公开;
第十二条 依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申请人在填写申请表时选择信息获取途径,由办理部门按照申请表描述的途径进行答复。
第六章 保密审查制度
第十三条
政府信息公开内容审核主要包括公开内容的合法性、准确性、完整性、简洁性和通俗性审核,确保公开内容全面、真实、合法,便于群众了解掌握。
第十四条 在开展政府信息公开时,公开的内容和形式必须通过审查后,方可进行公开。
第十五条 公开的信息不得危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不得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对于主要内容需要公众广泛知晓和参与,但其中部分内容涉及国家秘密的政府信息,要将保密内容予以删除,经法定程序解密后再予以公开。
第十六条
公开的政府信息按照公开载体的信息发布审批制度进行审批。
第十七条 无法确定是否涉密的政府信息必须报上级部门审查确定。
第七章 信息年度报告制度 第十八条 各村民委、各单位应在每年年初制定本单位的政府信息工作安排和计划,年终编制信息公开年度报告,并向相关单位和群众通报。
第十九条 报告应包括并不限于以下内容:
(一)本年度政务信息公开的具体内容;
(二)政务信息依申请公开情况,包括申请情况和申请的处理情况;
(三)与政务信息公开有关的举报、行政复议和诉讼等;
(四)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意见、建议,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第八章 信息举报调查制度
第二十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它组织认为行政机关不依法履行政府信息公开义务的,可以向上级行政机关、监察机关或者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主管部门举报。
第二十一条 举报内容:
(一)不依法履行政府信息公开义务的;
(二)不及时更新公开的政府信息内容、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政府信息公开目录的;
(三)违反规定收取费用的;
(四)通过其他组织、个人以有偿服务方式提供政府信息的;
(五)公开不应当公开的政府信息的;
(六)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的其他行为。
第二十二条 举报投诉形式。举报投诉可采用来信、来访、电话、电函、电子信箱或口头等形式进行。投诉方式必须公布于信息公开指南中。
第二十三条 投诉举报件的调查处理。对投诉举报件的处理参照纪检监察信访件办理程序进行处理。对问题不严重、不复杂的投诉举报,应立即进行协调处理,尽可能当场答复;对问题较严重、较复杂的事项,应认真组织进行调查核实,在规定的时限内作出答复。凡被投诉举报违反政务公开制度规定的人员,一经查实,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第二十四条 确保举报人的安全,对举报人应予保护,对泄密者给予行政处分,对泄密造成重大影响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九章 信息获取救助制度
第二十五条
公民、法人依照《条例》申请政府信息存在困难的,公开单位应予救济:
(一)采用书面形式有困难的,受理单位代为填写信息公开申请;
(二)申请人经济困难的应予减免相关费用;
(三)申请人阅读、视听或有其它障碍的公开单位应安 排专人提供帮助。
第十章 信息公开保障制度
第二十六条 公开发布的政府信息按照“谁制作谁公开、谁执行谁公开、谁保存谁公开”的原则实施,法律、法规对政府信息公开的权限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二十七条 各级各部门主要负责人为信息公开第一责任人,各单位应指定专人负责本单位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第十一章 信息监督检查制度
第二十八条 为保障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经常性开展,双龙营镇政府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考核制度、评议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定期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进行考核、评议。
第二十九条 政府信息公开领导小组按照《条例》和有关制度对各单位开展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监督检查,对各单位开展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意见,限期整改。
第十二章 信息公开考评制度
第三十条
双龙营镇人民政府对各村民委、各部门(以下简称“考评对象”)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情况进行评议考核。
第三十一条 镇人民政府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采取日常监督工作机制,定期或不定期对考评对象进行工作督查。每年对考评对象进行一次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情况评议考核,由镇人民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具体组织实施。第三十二条
镇政府信息公开领导小组会同有关部门组成考评组,对考评对象进行考评,并根据自我考评、组织考评情况,结合日常监督情况,对考评对象提出综合考评意见,经考评组研究审定后,报镇人民政府审批。
第三十三条 考评结果。经镇人民政府批准的考评结果,在公示栏进行公布。对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被评为优秀的考评对象,由镇人民政府给予表彰。对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考评中被评为不合格的考评对象,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行政机关推行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的实施意见及有关规定处理。
第十三章 责任追究制度
第三十四条
违反政府信息公开规定的单位和个人,由政府信息公开领导小组、行为人所在单位责令改正,影响较大的由政府信息公开领导小组在一定范围内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由监察机关给予行政处分。
第三十五条 对违反政府信息公开规定行为实施责任追究的程序、责任划分、责任认定、处理决定及下达,依照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及有关处分规定办理。
第三十六条 在政府信息公开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追究直接负责人和其他相关人员的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未建立健全工作机构,未明确分管领导和专(兼)职工作人员的;
(二)不传达、不贯彻落实上级关于政府信息公开的决定和要求的;
(三)不按规定编制、公开本单位政府信息公开目录或不按时限上报备案的;
(四)不按规定的时间、期限公开政府信息或更新政府信息的;
(五)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条例》等有关规定公开不准公开的政府信息,或未经相关第三方同意公开政府信息,导致第三方合法权益受损害的;
(六)未经审查批准擅自公开政府信息的;
(七)故意泄露或利用尚未公开的政府信息谋取个人利益的;
(八)对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申请提供政府信息无正当理由不受理或不按时限受理的;
(九)不按国家规定收取费用的;
(十)不受理、不答复有关政府信息公开举报和投诉的;
(十一)不按政府信息主管部门要求开展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不按时上报各类文字、电子数据和报告的;
(十二)拒绝、阻挠、干扰依法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进行监督检查,不落实监督检查决定、要求的;
(十三)其他违反政府信息公开规定行为的。第十四章 信息公开协调会议制度
第三十七条 各单位应建立健全信息公开协调领导小组,并定期或不定期召开协调会议,保障信息公开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第三十八条
第十五章 附 则
本规定自2008年7月1日实施。11
第二篇:鲁政发2010(31)号文件
山东省人民政府
关于加快构建农村现代经营服务新体系
全面推进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意见
鲁政发〔2010〕31号
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40号),加快构建农村现代经营服务新体系,全面推进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结合我省实际,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把握定位,明确新时期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
近年来,全省供销合作社系统认真贯彻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着眼于破解“三农”难题、统筹城乡发展,努力探索新时期供销合作社的定位和发展途径,从创新农村现代流通起步,拓展到建设“一个网络、两个平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和农村合作经济服务体系),再到全面推进农村新型经营服务体系建设,经营领域不断扩大,发展活力日益增强,经济实力快速提升,服务能力明显提高,已成为新时期推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当前,我省农村正在发生深刻变革,省委省政府“转方式,调结构,上水平”的决策部署,加快探索整合聚集资源的新模式对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也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今后一个时期全省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总体目标任务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加快供销合作社发展方式的转变,加快构建农村现代经营服务新体系,加快健全供销合作社组织新机制,努力使其成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骨干力量、农村现代流通的主导力量、农民专业合作的带动力量,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二、突出重点,构建农村现代经营服务新体系
(一)继续推进农村现代日用品流通网络建设。从县域整合资源起步,继续加快日用品流通网络建设。在发展县乡村连锁经营、将规范化服务向农民身边延伸的同时,大力推进联合与合作,加快搭建全省联合采购平台,进而推进产权联合。
(二)全面推进农产品经营服务体系建设。支持供销合作社与农民及相关市场主体共同建立从基地到市场终端的农产品经营服务体系。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围绕蔬菜、果品、畜禽、水产、粮食、棉花、油料等主要农产品,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创新经营方式,探索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使优质农产品直接进入终端市场的运营模式;发挥联合优势,组建农产品经营公司和交易中心,搭建农产品信息、合作、交易平台。
(三)大力推进新型农资经营服务体系建设。支持供销合作社重组发展农业生产资料经营公司,与基层组织紧密结合建立农资市场新秩序。减少经营环节,实施由县域配送中心对农户的化肥直供;开展以测土配方施肥和病虫害防治为重点的技术服务,将农资经营和生产服务紧密结合。支持供销合作社开展种子、农机具、成品油等商品经营,不断拓展经营服务领域。
(四)积极推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着眼发展循环经济,鼓励供销合作社积极参与再生资源经营业务。把握机遇,迅速发展壮大供销合作社再生资源公司;以省公司为龙头,依托市、县供销合作社,在全省建立集散、分拣中心,建立布局合理、运作有序的再生资源经营网络;投资建设深加工项目,形成回收、分拣和加工利用一体化经营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支持有条件的供销合作社企业依法开展废旧家电、报废汽车等回收拆解业务。
(五)扎实推进以经营性服务项目为主体的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立足于农民的物质生活,坚持“政府引导、供销合作社主办、多方参与、市场运作”的原则,探索有效的运营管理模式,在继续搞好各地试点的同时,选择财力和各方面条件较好的一批县(市、区),全面推进服务中心发展。各级政府可依托供销合作社主办的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大力推进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
(六)探索推进农村融资服务体系建设。支持供销合作社依托生产经营合作,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内部开展信用合作。支持县及县以上联合社组建融资性担保机构,搭建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服务的融资平台。支持供销合作社利用系统内安全统筹业务平台,在其领办的专业合作组织内部开展互助合作保险试点。各金融机构要加强与供销合作社的合作,探索建立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新型金融组织之间的资金调剂机制。鼓励供销合作社参与组建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和资金互助社,创新农村融资服务。
三、改革创新,加强供销合作社组织体系建设
积极适应构建农村现代经营服务新体系的需要,以联合社为核心,以基层组织为基础,以社有企业为龙头,推进联合与合作,建设植根“三农”、三位一体的供销合作社组织体系。
(一)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以直接组织农民、为农民提供有效服务为标准,全面推进供销合作社基层组织发展。彻底转变观念和经营方式,改造、重组、壮大原有的基层供销合作社。在建设农村现代经营服务
新体系过程中,带动发展新型经济组织特别是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使其成为新时期供销合作社基层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加快社有企业发展。着眼建设农村现代经营服务新体系,支持供销合作社适应“三农”需求,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依据供销合作社特点,发展公司企业。支持县级供销合作社加快发展日用品、农产品、农资、再生资源和信用担保等公司;支持基层供销合作社在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基础上,发展公司企业特别是农产品加工经营企业;省、市联社组织推进联合与合作,发展大公司、建设大网络、搭建大平台。对为农服务的骨干企业,要保持供销合作社的控制力,同时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支持其进入资本市场融资。
(三)深化联合社改革。加强联合社机关建设,健全理事会、监事会机构设置。明确联合社工作职能,将建设农村现代经营服务新体系的各项任务赋予联合社。县及县以上联合社要按照职责分工,进一步加强对棉花等重要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再生资源以及本系统烟花爆竹经营活动的管理。县及县以上联合社在严格核定人员的情况下,所需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对未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联合社机关,由当地政府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实际制定管理办法。
(四)推进联合发展。加快省、市、县供销合作社的纵向联合和各地供销合作社之间的横向合作,构建全省和区域性经营服务网络。吸纳和联合各类经营服务主体,构建新时期供销合作社组织体系。积极组建行业协会、农产品经纪人协会,建立和完善农村合作经济服务体系,为农民专业合作搭建服务平台。
四、加强领导,加大对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支持力度
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要推进供销合作社改革,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政策扶持,强化协调配合,切实解决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供销合作社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一)加大公共财政和金融支持力度。省财政要进一步增加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资金规模,支持供销合作社加快构建农村现代经营服务新体系;各市、县政府也要设立专项扶持资金,并逐步加大扶持力度。在省和各级政府用于发展服务业的专项资金中,安排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项目。中央财政设立的农村物流服务体系发展专项资金、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由省财政厅、商务厅会同省供销合作社研究确定有关扶持项目,共同开拓农村市场。支持省供销合作社组建融资性担保公司,给予必要的经费补贴。金融机构要进一步加大信贷支持,支持供销合作社参与农村金融体系创新。
(二)支持供销合作社强化为农服务功能。要充分发挥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的综合服务功能,鼓励供销合作社积极领办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建设。对供销合作社领办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各级财政要继续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各级政府要鼓励有条件的供销合作社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头人、农产品经纪人、农民技能培训,并将其纳入当地农民培训总体规划,给予必要的经费支持。支持供销合作社领办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国家和省农业产业化、标准化示范、农业技术推广项目等有关涉农科技项目。支持供销合作社申报承担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将供销合作社系统信息化网络建设项目,列入各级信息产业发展资金支持范围。支持社有企业参与“万村千乡”和“双百”市场工程以及农超对接、家电下乡、以旧换新等工作。支持供销合作社符合条件的企业承担化肥、农药等重要物资的商业储备和救灾储备,承担棉花储备、进出口等任务。重视发挥供销合作社系统行业协会的积极作用,依法承接政府委托的职能。
(三)妥善解决供销合作社使用土地问题。加快供销合作社现有土地的确权、登记和颁证工作。对供销合作社使用的原国有划拨建设用地,经批准可采取出让、租赁方式处置,土地收益优先用于支付破产和改制企业职工安置费用、改善农村流通基础设施。对供销合作社建设农村现代经营服务新体系的项目用地,应纳入各级用地计划,给予重点支持。
(四)加快处理供销合作社历史遗留问题。对2002年财政部等七部门共同核复的地方政策性挂账,从2010年起,由省、市、县政府制定办法抓紧处理,未消化前由地方财政贴息。支持供销合作社多渠道消化经营性财务挂账,加快处置供销合作社拖欠的金融债务,特别是对停业、破产企业的呆坏账要尽快处置。各地政府要尽快采取有效措施,妥善解决社员股金专项贷款问题,对供销合作社目前尚拖欠的中央专项贷款本息,确实无力偿还的,可给予豁免或减免。抓紧落实相关政策,切实解决好供销合作社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问题。
(五)切实维护供销合作社合法权益。县及县以上供销合作社联合社理事会是本级社集体财产和所属企事业单位财产的所有权代表,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随意侵占、平调其财产,不得随意改变供销合作社及其所属企事业单位的隶属关系。进一步规范企业改制行为,切实防止社有资产流失。基层供销合作社的资产处置、权益转让及重大投融资计划等事项,须报经县联社审批,其改制后的剩余资产由县联社代为行使所有权和管理权。因城市建设、道路拓宽等需要拆迁或占用供销合作社资产,应按原有的规模和性质予以回迁和重建。
(六)加强供销合作社队伍建设和文化建设。实行“人才兴社”战略,大力引进和培养各类经营管理与专业技术人才,积极吸引高校毕业生到供销合作社就业,广泛吸纳农村各类能人加入供销合作社队伍,不断优化干部职工知识和年龄结构,培育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干部职工队伍。继续弘扬“迎难而上、百折不挠,不断探索、勇于创新,求真务实、真心为民”的光荣传统和时代精神,加强供销合作社文化建设,确立新时期供销合作社的核心价值观,确保供销合作社持续健康发展。
山东省人民政府
二○一○年三月二十五日
主题词:经济管理 合作社 意见
抄 送:省委各部门,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省政协办公厅,省法院,省检察院,济南军区,省军区。各民主党派省委。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10年3月26日印发
第三篇:长政发2012-10号价格调节基金
长沙市人民政府
关于贯彻执行《湖南省价格调节基金征收管理办
法》
和《湖南省价格调节基金征收管理实施细则》的
实施意见
长政发〔2012〕10号
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直机关各单位:
为全面贯彻落实《湖南省价格调节基金管理办法》(湘政发〔2011〕36号,以下称《办法》)和《湖南省价格调节基金管理实施细则》(湘政办发〔2011〕83号,以下称《细则》),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充分认识贯彻落实《办法》和《细则》的重要意义
省人民政府出台《办法》和《细则》,对于更加有效地规范价格调节基金的征收、使用和管理,进一步完善价格调节基金制度,充分发挥价格调节基金调控市场物价的作用,减少价格波动对人民群众生活影响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贯彻《办法》和《细则》的重要意义,深刻领会《办法》和《细则》的精神实质,认真贯彻落实《办法》和《细则》的各项要求,确保价格调节基金征收、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二、加强对价格调节基金征收管理工作的领导 市人民政府成立市价格调节基金征管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张迎龙任组长,市政府副秘书长黄雄姿、市物价局局长李继红任副组长,黄锋、唐元立、邓国浩、陈志恺、钟奇伟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物价局,由陈志恺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工作。
要建立价格调节基金征收、管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及时研究、协调、解决价格调节基金征收、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确保《办法》和《细则》的各项工作要求落到实处,全面提高我市价格调节基金征收、管理工作水平。
三、明确价格调节基金的征收范围、标准和方式
(一)《办法》和《细则》已明确征收范围、标准和方式的,各级各有关部门必须严格遵照执行,不得变更。根据《办法》和《细则》规定,市人民政府和望城区、长沙县、浏阳市、宁乡县人民政府可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依法增加征收项目,其征收范围、标准和方式依法制定后,向社会公布。对建设项目征收的价格调节基金,仍按《长沙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对建设项目收取价格调节基金的通知》(长政办函〔2011〕61号)执行。对供水企业征收的价格调节基金,仍按《长沙市物价局关于调整城区供水价格和开征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的通知》(长价房〔2012〕15号)执行。对杜甫江阁公园、长沙生态动物园等景点征收的价格调节基金,仍按《长沙市物价局关于杜甫江阁门票价格的批复》(长价服〔2007〕97号)和《长沙市物价局关于核定长沙生态动物园门票价格的批复》(长价服〔2011〕393号)执行。
(二)对纳入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征收3%的价格调节基金,由同级财政部门非税收入管理机构负责计提,划转价格调节基金专户。
四、明确地税等代征部门代征的价格调节基金级次和征管费用
由地税部门代征的价格调节基金,除按规定缴入省国库外,属芙蓉区、天心区、岳麓区、开福区、雨花区和高新区范围内的,纳入市级统筹;属望城区、长沙县、浏阳市、宁乡县范围内的,缴入所在区县(市)财政。税务等代征部门征管费用,市本级按代征的价格调节基金征收额的4%的标准,由市财政在预算中安排。
五、依法加大价格调节基金征收工作力度
各征收和代征机关必须严格按《办法》、《细则》和本《意见》要求,做好价格调节基金的征缴工作,确保价格调节基金足额征收,及时入库上解。各被征单位要按照《办法》、《细则》和本《意见》的有关规定,按时足额交纳价格调节基金。未经市人民政府授权和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缓收、减收、免收价格调节基金。财政部门要研究制定物价部门价格调节基金征管费用(奖励)与价格调节基金增长挂钩的办法。
六、进一步规范价格调节基金使用管理
价格调节基金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缴入国库,纳入同级财政预算管理,专项用于价格调控。价格调节基金的使用,由物价部门商财政部门提出使用方案,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财政、物价、地税等有关单位要结合征收、管理工作实际,积极向各被征单位宣讲《办法》和《细则》的重要意义和征收管理规定,争取各被征单位支持。
七、本实施意见自2012年4月20日起实施。
二○一二年三月十九日
第四篇:红政发【2011】号关于修订地震应急预案的通知
红政发[2011]13号
红山窑乡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红山窑乡地震应急预案》的通知
各村党支部、村委会、驻乡各单位:
《红山窑乡地震应急预案》已经乡政府会议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望结合职责分工和预案要求,认真贯彻执行。
二〇一一年三月八日
主题词:地震 应急预案 通知 抄送:县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红山窑乡人民政府 2011年3月8日印发
共印28份 红山窑乡地震应急预案
第一章
总
则
(一)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甘肃防震减灾条例》和《永昌县地震应急预案》,结合本乡实际,制定本预案。
(二)编制目的
加强地震应急救援和救灾工作的领导,明确各村民委员会和有关部门的职责,提高我乡应对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快速反应能力,确保地震应急救援和救灾工作快速、协调、高效、有序地开展,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减轻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
(三)适用范围
适用于发生在我乡或发生在邻区波及我乡的地震及地震灾区支援任务的应急处臵活动。
(四)启动条件
接到上级部门地震预警信息或支援任务以及地震发生后,启动本预案。预案启动后,各村民委员会、各部门、驻乡各单位立即自动按照预案实施地震应急救援和救灾工作,处臵地震事件。乡人民政府和各有关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密切配合、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协同行动。
第二章
地震应急组织机构和职责
应急分队、抢险救援分队迅速组织指挥参加抢险救灾;视灾情请求县人民政府支援;紧急情况时,提出交通管制、征用物资、灾区进入紧急状态等紧急措施的建议;处臵地震应急和救灾工作的各类突发事件;承担其他有关地震应急和救灾的重要工作。
乡地震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乡党政综合办公室,王和平同志任主任,李永昌、杨万年二同志任副主任,党政办公室成员为乡地震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联络员。
第三章 预警和预测
(一)信息监测与报告
乡地震信息员根据省、市、县观测的地震宏观异常情况,对我乡地质灾害监测重点区域进行监控及常规分析处理,进行震情跟踪,并及时上报县防震减灾办。
(二)预警预防行动
根据县政府的要求,及时部署防震减灾工作;根据上级发布的地震预警,做好应急准备。
乡政府采取应急防御措施,主要包括:配合各村民委员会加强震情监视,随时报告震情变化;根据震情发展和建筑物抗震能力以及周围工程设施情况,发布避震通知,必要时组织避震疏散;储存应急物资;要求有关部门对生命线工程和次生灾害源采取紧急防护措施;督促检查抢险救灾准备工作;平息地震谣传或误传,保持社会稳定。
(三)应急响应
乡政府根据上级政府发布的响应级别,做好应急准备。灾区所在村民委员会在乡人民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领导灾区的地震
干事为成员。
⑴按照规定进行应急宣传,及时向公众发布震情、灾情等有关信息。
⑵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加大宣传力度,动员全乡力量,积极参与抗震救灾工作。
⑶宣传抗震救灾工作中典型事迹与模范人物,稳定人心,稳定社会秩序,促进救灾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
3、治安保卫组:分管司法的副乡长任组长,乡司法所、综治办、派出所干部为成员。
⑴在地震临震预告发布后或地震发生后,及时组织与加强领导机关和生命线工程的安全保卫工作。
⑵当地震发生后,加强灾区的治安治理工作,实施紧急防范措施。
⑶预防和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维护社会秩序,保证抢险救灾工作顺利进行
⑷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火灾、水灾、易燃易爆、有毒气体 等次生灾难的发生和扩大蔓延。
4、医疗救护防疫组:乡卫生院院长任组长,乡卫生院干部为成员。
⑴在监震应急期间,做好药品及医疗救护器械的储备工作,组织好医疗救护队待命。
⑵地震发生后,应立即奔赴灾区,利用各种医疗设施或建设临时医疗点抢救伤员。
⑶做好卫生防疫及伤亡人员的抢救、处理及疏散工作。⑷及时检查、监测灾区的饮用水源、食品等,采取有效措施,9、抢险救灾组:乡武装部长任组长,乡武装部、各村村委会主任、民兵连长为成员。
⑴在临震应急期间,组织抢险救灾队伍积极开展救灾技术练习,把握抢险救灾技术。
⑵破坏性地震发生后,讯速组织队伍奔赴灾区,抢救被压埋人员,并协助有关部门进行工程抢险。
⑶严密监视灾区火灾、易燃、易爆、有毒气体等次生灾难的发生,出现异常情况时,应迅速组织抢救队抢救人员和物资,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次生灾难的扩大蔓延。
10、人口疏散组:乡人大主席任组长,各村党支部书记、团委书记、妇联主任为成员。
⑴在临震应急期间,组织群众进行有秩序的疏散,重点做好妇女、儿童及老、弱、病、残人员的疏散安臵工作。
⑵地震发生后,迅速设臵避难场所和救灾物资供给点。⑶配合搞好灾民的转移和安臵工作,稳定社会秩序。
11、恢复建设组:乡财政所所长任组长、财政所、农技中心干部为成员。
⑴迅速组织人员深入灾区,普查房屋等建筑物的损毁情况。⑵提出重建计划,并报乡政府。⑶积极争取外援和筹措资金。
(二)信息报送和处理
1、震情速报。乡地震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在获得最终地震参数后立即报乡人民政府,并通知各村、各企事业单位及其防震抗灾工作机构。
2、灾情速报。乡地震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尽快了解
第五章
后期处置
(一)善后工作
因救灾需要临时征用的房屋、运输工具、通信设备等应及时归还;造成损坏或者无法归还的,按照有关规定给予适当补偿或者作其他处理。
(二)社会救助
乡民政部门负责接受并安排社会各界的捐赠。
(三)恢复重建
按照上级部门的要求做好灾区重建工作。
(四)理赔
乡司法所配合保险公司按照保险责任负责及时理赔。
(五)调查总结
地震应急工作基本结束后,由乡地震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协同上级地震部门负责对地震灾害事件进行调查,总结地震应急响应工作并提出改进建议,上报县、乡两级人民政府。
第六章
其它事项
(一)有感地震应急
有感地震是指居民感觉到的,但未直接造成人员伤亡及显著财产损失的地震。有感地震发生后,按应急预案程序开展相关地震应急工作,并将地震区反应及时报县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平息地震谣言
当出现地震谣言并对社会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造成影响时,0红山窑乡地震应急指挥部电话:0935-7751044
第五篇:政发[2011]号2011年人口和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002
河庄坪镇2011年人口和计划生育宣传教育
工作实施方案
为切实做好2011年人口和计生宣传教育工作,充分发挥人口和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先导作用,在全镇范围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结合镇情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2011年人口和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宣传贯彻中央《决定》精神为主线,以关爱女孩行动、婚育新风进万家等活动为载体,按照“大宣传、大联合、出精品”的工作思路,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把宣传教育工作融于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新风之中,贯穿利益导向和服务关怀的全过程。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大力推进和谐人口文化和生育文化建设,在倡导理念、宣传政策、普及知识、建设先进文化、提供公共服务、影响和引导群众婚育观念和行为转变等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促进全镇人口和计生工作健康发展。
二、主要任务
(一)突出首位意识,构建大宣传、大联合的工作格局
1、广泛学习《陕西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深入开展有重点、分层次、多形式的宣传活动。强化党委理论中心组的学习1
和党校的学习培训,提高党政领导对人口问题的认知度和重视程度,进一步营造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社会环境。
2、切实强化媒体新闻宣传和社会宣传,努力营造人口和计生工作的良好环境。要围绕全镇人口和计生中心工作,有计划、有重点地组织开展好人口和计生新闻宣传,做好对重大活动和工作动态的宣传报道。要正确把握宣传口径和舆论导向,加大对外宣传力度,积极向新闻媒体提供信息和新闻线索,大力宣传人口和计生工作的新经验、新做法。充分发挥网站宣传阵地作用,认真落实人口报刊、宣传品制作和发放工作,切实提高宣传效果。
3、整合社会资源,积极融入到社会大宣传的各方面。要针对群众对生育文化需求的新期待,把人口和计生宣传教育的主要内容融入到和谐社会建设、新农村建设、社区建设中,作为文明村镇的重要内容;融入到基层文化活动、部门工作和地方特色活动、职工素质培训、生育文明户和“五好文明户”的创建活动中。充分利用基层文化、体育等设施和活动载体,把人口文化建设作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创新宣传教育体制和机制。
(二)突出服务关怀,抓好宣传重点
1、深化“青春健康教育”活动,大力实施“青少年健康人格工程”,要在往年开展“青春健康教育”活动的基础上,开展以加强青少年心理疏导、性健康教育、行为养成、人格塑造和家庭文化建设为主要内容的“青少年健康人格工程”,切实落实共青团牵头,教育、计生等部门共同配合的活动组织机制,积极创
新青春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引导广大青少年增强国策意识,树立正确的婚育观,做到知法、守法、懂法。
2、强化“五期”教育科普知识宣传。依托人口和计生宣传、服务阵地,按照不同人群的需求,开展优生优育、避孕节育、生殖健康知识宣传。要把加强婚检教育、预防出生缺陷和对0--3岁婴幼儿家庭宣传作为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切入点,切实提高宣传效果。
3、高度重视对重点人群的宣传。要根据“谁主管、谁负责”和“属地管理”的原则,认真做好辖区内各类企事业单位和流动人口的宣传教育工作。特别要强化对有生育意愿的已婚育龄夫妇的宣传教育,防范违法生育行为的发生。
4、加强对流动人口宣传。要多形式宣传贯彻《陕西省流动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条例》,切实落实流入地、流出地人口和计生部门工作职责和流出人口应履行的义务,对流出人员要通过为其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正确引导流出人口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婚育观,自觉规范自己的生育行为;对流入人员要通过落实现居住地管理,使宣传指导、培训服务、督促落实“三到位”,以真正实现对流动人口的同宣传、同管理、同服务。
5、加强对以村三委会成员为主的国策意识和责任意识教育。通过对村三委会成员的宣传,为落实以村三委会为主体工作机制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全面推进计划生育村民自治进程。
(三)突出利益导向,抓好奖扶民生工程宣传
各村要充分认识开展奖扶民生工程宣传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和协调配合,我镇认真研究制定奖扶民生工程宣传方案,抓住奖扶对象调查、审核、确认和资金发放等环节,深入开展好集中宣传和面对面宣传。奖扶宣传品张贴到村组、居民小区,发放到每个家庭,让广大群众充分了解这项制度的主要内容、资格条件、申报途径、奖励标准等内容。扎实开展奖扶民生工程“宣传月”活动,进一步提高基层干部和广大群众对政策内容的知晓率,增强政策执行的透明度,扩大政策的影响力。
(四)创新宣传载体,推动生育文化发展
1、以重大纪念日、活动日为载体,抓好主题宣传。坚持把人口和计生“一法五规”的宣传贯穿于计生宣教工作的全过程。重点抓好《陕西省人口和计划生育条例》学习、宣传、培训工作。与此同时,要以“5.29”协会纪念日、“7.11”世界人口日、“10.28”男性健康日、“12.4”法制宣传日等纪念日、活动日和“三下乡”人口和计生宣传活动为载体,广泛深入开展社会宣传。通过多层次的培训,多形式的宣传,多载体的融入,多工作的结合,达到家喻户晓、人人明白的宣传效果。
2、以新型生育文化建设为载体,扎实开展多形式创建活动。本着“简练、生动、人文、实用”的原则,按照建设新农村新家庭要求,将生育文化有效地融入到乡风文明创建中去。不断完善镇生育文化园区建设,鼓励探索创新镇、村居生育文化宣传载体。推进新家庭文化屋建设,把计生宣传工作融入“农家书屋”、镇
综合文化站建设、农村居电影放映等文化民生工程,拓展宣传渠道。
3、以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为载体,推动关爱女孩行动广泛深入开展。部署和启动新阶段“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积极推进新型家庭文化建设,努力建设以“婚育文明、性别平等,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生殖健康、家庭幸福”为主要内容的家庭人口文化,引导家庭积极健康、负责任的婚育行为。继续实施婚育新风进村组、进学校、进市场、进广场、进商厦、进楼道、进家庭等“七进”工程,注重针对性,讲求实效性,在沿用传统形式基础上力求内容新、效果实、普及广、优势显。切实强化领导,落实职责,建立健全“党政领导、部门配合、群众参与、综合治理”的工作格局。落实有奖举报制度,强化孕情跟踪管理,完善政策内孕14周以上无出生个案汇审和月报告制度,规范查处程序,加强终止妊娠手术和终止妊娠药品管理监督检查,严厉打击“两非”行为。规范落实实名登记各项工作制度,不断完善出生实名登记长效工作机制。
4、以文艺宣传为载体,提升人口文化的影响力和传播力。积极组织和多方鼓励社会人士挖掘人口和计生方面的选题,创作人口计生题材的文艺作品。各村、驻镇各单位,把人口和计生政策、人口文化宣传融入群众喜闻乐见的小品、快板、陕北说书等民间艺术,有条件的可组建计生文艺演出队。
三、工作要求
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是转变群众婚育观念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基础性工作。因此,各村、驻镇各单位,要高度重视人口和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一是明确专人负责,制定宣传计划。二是加大经费投入力度,政府全力给予支持。三是镇上成立专门宣传组,各村、驻镇各单位也应成立宣传小组,进一步加强宣传。四是由镇计划办牵头成立督察组,不定期对各村、驻镇各单位宣传教育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并将计生宣传工作的检查情况作为年终目标责任考评的重要依据。
二0一一年五月二十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