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7年度江苏法院十大破产案例
2017年度江苏法院十大破产案例
编者按:
2017年,江苏法院以市场化、法治化为导向,强化审限管理、编发审理指南、狠抓中介管理、加强队伍建设、推进府院联动,依法服务保障去产能、降杠杆、补短板。全省法院新收各类破产案件1672件,同比增长107.70%,审结1224件,同比增长185.31%,化解债务611.34亿元,安置职工4.51万人,释放土地资源2.8万亩、房产资源88.98万平方米,成功审结江苏省纺织工业(集团)进出口有限公司等六企业合并重整案、南通太平洋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破产重整案等一批典型案例,现将2017年度江苏法院十大破产案例予以公布。案例1 江苏省纺织工业(集团)进出口有限公司等六企业合并重整案【工作亮点】综合运用“合并重整”、“现金清偿+以股抵债”、“破产重整+资产重组”等方式对危困企业进行“综合诊治”,化解20亿余元债务,有效防范金融风险,六家企业实现整体脱困重生,为国有企业深化改革提供有益经验。【基本案情】2017年1月24日,江苏省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南京中院)裁定受理债权人对江苏省纺织工业(集团)进出口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省纺织公司)提出的破产重整申请,并于同年6月14日裁定受理省纺织公司五家子公司重整案。在程序上对六家公司合并审理,并指定同一管理人担任六家公司破产管理人。管理人对六家公司清产核资后认为,六家公司存在人员、财务、业务、资产高度混同情形。审计机构出具专项审计报告认为,六家公司财务混同,没有独立财务核算体系;财务管理人员及行政人员混同,基本由省纺织公司委派;业务混同,相互之间存在大量资金往来,互联互保。管理人根据上述事实,向南京中院申请对六家公司合并重整,南京中院于2017年9月29日裁定六家公司合并重整。此后,管理人将六家公司作为整体与投资人进行谈判,成功引进省纺织集团、苏豪控股等重整投资方,对企业增资近11.92亿元,以现金清偿担保债权1000万元及50万元以下普通债权,通过以股抵债方式清偿超出50万元普通债权部分,出资人权益作相应调整。同年11月22日,合并重整债权人会议及出资人组会议分组表决均通过重整计划草案。同年12月8日,经管理人申请,南京中院裁定批准合并重整计划并终止六家公司重整程序。【裁判要旨】多家关联企业进入重整时,首先在程序上进行合并,在确认关联企业人格高度混同,资产和负债无法区分或区分成本过高以致可能损害债权人利益的情况下,在全面听取债权人、债务人、审计机构、管理人等各方意见后,将关联企业进行实质合并重整,有效整合各成员企业优势资源,综合运用创新偿债、重整重组同步进行等方式,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案例2南通太平洋海洋工程有限公司重整案【工作亮点】运用商业思维,首创“多方联动,破中有产”的新机制,采取“破产不停产”新模式,实现“救治与生产”两不误,为困境企业运用破产实现再生提供有益经验。【基本案情】南通太平洋海洋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太平洋海工公司)是世界中小型液化气船市场“领头羊”,特种船舶及再汽化模块全球市场占有率均位列第一,拥有十几项国家专利。随着世界船舶海工行业持续低迷,加之公司对外提供巨额担保,企业财务与经营陷入困境,公司近7000位员工亟待安置,价值30多亿元的项目尚未完工。2016年6月,太平洋海工公司危机爆发。鉴于本案影响范围广、牵涉利益大,江苏省启东市人民法院(以下简称启东法院)在案件受理前即提请政府成立破产工作领导小组,统筹破产相关事宜,一体解决工作指导、职工安置、维护稳定以及招商引资等问题,同时积极引导企业为继续生产经营创造条件。启东法院于2016年8月5日裁定受理太平洋海工公司破产清算申请后,一方面要求管理人加快清算速度,尽快厘清公司资产负债情况,一方面全力支持企业“保订单、保资金、保团队、保生产”,通过继续履行合同、转让待履行合同等方式,确保太平洋海工公司持续经营,有效维持企业在工信部船舶海工行业优势资质,最终吸引中集安瑞科投资控股(深圳)有限公司重整投资。一批上下游企业得以挽救。2017年7月22日,重整计划草案提交债权人会议表决,针对众多银行债权人未完成内部审批,要求延期投票的情况,启东法院采取现场投票与信函表决相结合、定时统一开票的规则,最终,重整计划草案以高票通过。同年8月4日,法院裁定批准重整计划草案,终止重整程序。当月,太平洋海工公司即与外商签订10多亿元的海工订单。同年12月19日,重整计划提前执行完毕,太平洋海工公司重整取得圆满成功。【裁判要旨】当前诉前破产拯救机制缺失,程序内外协调衔接不畅,容易导致破产企业失管、营业停顿、团队流失,错失挽救企业时机。启东法院主动延伸触角,破产前加强引导,破产中加强对接,为 “破产不停产”营造良好内外部条件,确保持续经营,避免员工下岗,实现“无震荡”破产,为挽救企业提供有益借鉴。
案例3无锡富隆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重整案【工作亮点】运用“执行转破产 清算转重整”拯救危机房企,通过“市场化招募 出售式重整”吸引重整投资人完成楼盘续建和品牌升级,充分保护购房人、工程款、金融机构、民间借贷等各类债权人利益,重整计划草案获债权人会议全票通过。【基本案情】无锡富隆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富隆成公司)在开发建设房地产项目“红梅新天地”期间,无法按期完工和交付使用,诸多债权人纷纷提起诉讼和申请执行。江苏省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无锡中院)执行部门发现仅通过执行程序无法解决涉富隆成公司系列纠纷且呈现出群体性事件的苗头。2016年8月15日,无锡中院执行部门裁定中止对富隆成公司的执行,移送破产审查;同年9月12日,无锡中院破产审判部门裁定受理富隆成公司破产清算案;2016年11月14日,无锡中院踩准程序步点、在重整可行性达成基本共识前提下,将富隆成公司转入重整。针对富隆成公司股权均被多重质押及查封的情况,富隆成公司重整舍弃传统股权结构调整模式,采用出售全部在建工程的“出售式重整”模式。在无锡中院指导下,管理人三次发布招募重整投资人公告,最后一次招募参照招投标方式,即在招募公告中预设评选规则和评分标准,明确得分最高者为重整投资人,并邀请专家顾问、债权人代表等担任评标委员会委员进行评分。最终,绿地集团控股的南京市城市建设开发(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4.7亿元报价的偿债方案和切实可行的续建方案中标,被确定为重整投资人。2017年8月7日,富隆成公司重整案第二次债权人会议召开,到会128位债权人全票赞成,重整计划草案得以全票通过。同年8月8日,无锡中院裁定批准重整计划并终止重整程序。同年12月,偿债资金4.7亿元全部到位并分配完毕。【裁判要旨】从“执转破”实践看,本案真正发挥了“执转破”的功能,运用破产解决执行无法解决的问题:执行只能就地变价,有限地个别地清偿债权;不能集中偿债、平衡全体债权人矛盾;更不能续建楼盘、解决购房人危机。从审判方法看,通过“执行转破产”、“清算转重整”连续两次巧妙的程序转换,在对房企破产各项权利冲突进行准确排位后,采取对重整投资人市场化招募,既考察偿债资金、保护债权人利益,也评估经营方案、保障购房人权益,保障各方利益最大化。从社会效果看,数百位购房人、债权人、原股东对重整计划草案全票赞成,在国内破产重整史上也实属罕见。最终重整成功,清结债务14.5亿元,职工债权受偿,百余位购房人入住新房,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双赢。
案例4常州永泰丰化工有限公司等三企业合并重整案【工作亮点】运用“现金偿债 以股抵债”、“偿债期限 偿债金额”选择、参考破产和解程序,实现企业救治的合并重整案,盘活企业不良资产,降低企业负债率,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各债权人、投资人利益得到妥善平衡。【基本案情】2013年10月28日,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常州新北法院)裁定受理常州永泰丰化工有限公司、江苏永泰丰作物科学有限公司、陕西永泰丰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统称永泰丰系企业)合并重整申请。永泰丰系企业第一次债权人会议期间,重整计划草案被顺利表决通过,根据该重整计划,投资人先后三次出资8000万元受让公司股权,通过现金方式清偿2727.18万元担保债权、建设工程优先债权、职工集资款和劳动债权,以“偿债期限 偿债金额”此消彼长的债转股模式供156位普通债权人选择,执行期和监管期为2年。但由于受第二期4000万元偿债资金未到位影响,遇到以下新问题:因永泰丰系企业丧失融资能力,原融资计划受阻,制约企业生产经营;因股东与债权人之间互不信任,难以形成一致意见,重整陷入僵局。管理人参考破产和解模式,通过引入新投资人,投入1258.61万元为企业注入新活力,该款转为新借款完成偿债工作,预留清偿资金48万余元备用于未申报债权,并延长重整计划执行期限,各债权人利益得以平衡。法院审查后裁定批准上述计划,并同意延长重整计划执行期限和监督期限半年。目前,该重整计划已顺利执行完毕,相关股权变更登记已办妥,企业重新步入正常生产轨道,恢复营利能力。【裁判要旨】本案重整计划草案顺利表决通过,但重整计划在执行过程中陷入僵局,通过引入新投资人,参照破产和解模式,与部分债权人协商达成债转股、清偿款转为新借款等协议,并对照原重整计划延长执行期限,提交法院批准,为类似重整计划执行过程中出现障碍的案件提供有益经验。
案例5扬州嘉联置业发展有限公司重整案【工作亮点】运用公开竞价方式,成功招募房企投资人,企业重整成功,公司恢复运营,购房合同得以履行,债权获得较好清偿。重整程序终结后,管理人自愿将部分报酬捐赠于破产基金,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当地破产案件启动资金保障不足的难题。【基本案情】扬州嘉联置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嘉联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美元,开发的“蜀岗玫瑰园”小区建成少量房屋但未交房,2014年后,公司债务缠身缺乏清偿能力,31件案件进入强制执行。2015年8月5日,江苏省扬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扬州中院)裁定受理嘉联公司破产重整案,重整目标包括完成项目开发、全额保障优先债权、向购房人交房、普通债权清偿优于模拟清算。经债权人会议审核,嘉联公司无争议债权约11亿元,含职工债权97万元、税款75万元、购房款6660万元、工程款及抵押优先债权1.9亿元、普通债权96户计债权额约8.1亿元。企业资产评估约8.2亿元,模拟清算中普通债权清偿比例约45%。债委会多次磋商,管理人最终开展洽谈投资者并竞价遴选工作,港资佳源集团旗下港源公司竞价胜出。相应重整计划草案主要内容:一是原出资人股权无偿让渡;二是投资人投资8.9亿元清偿债务及支付重整费用,若不足,投资人补足,若剩余,则用于项目开发;三是恢复项目开发按计划向购房人交房;四是职工债权、税款全额受偿,其他优先权范围内债权全额受偿,每户普通债权人10 万以下100%受偿,超出部分按68%比例清偿。该计划草案经表决,出资人组反对,其他组别投票通过,其中普通债权组赞成人数55.32%,代表债权额67.02%,优先债权组赞成人数100%,代表债权额100%。扬州中院审查后,于2017年2月裁定批准重整计划。【裁判要旨】由于债务人资不抵债,出资人已无所有者权益,重整计划草案制订过程中,管理人在与相关方谈判失败后,决定采用公开竞价方式招募投资者,通过引入投资人参与重整计划草案制订、对出资人组权益进行调整,公平对待了同一表决组成员,是市场化重整的有益尝试。
案例6金双喜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等六企业合并和解案【工作亮点】本案是国内首例关联企业合并和解案,通过分别受理,先清算、后和解的破产审理方式,成功实现关联企业合并和解,为应对家族型关联企业危机提供借鉴。【基本案情】金双喜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双喜公司)、南通博金电器有限公司、南通冠金置业有限公司等六企业系受施某一人实际控制的南通当地知名家族型企业,拥有38项国家专利,其免检产品远销十几个国家和地区。2014年下半年以来,六企业因过度扩张,资金链断裂,相继向江苏省启东市人民法院(以下简称启东法院)申请破产清算。2016年12月7日,金双喜公司及其五家关联企业以存在人格混同、合并和解有利于挽救企业及公平清偿为由,共同向启东法院提出合并和解申请,并提供相关证据证明:金双喜公司及其五家关联企业虽均为法人主体,但实系作为一个整体运营,资金和财产均由金双喜公司掌控,人员调配、企业决策和运营管理均由施某统一负责,已严重丧失法人实体应具备的财产与意志独立性。2016年12月8日,启东法院向所有债权人下发通知,征求各方对合并和解的意见,取得绝大多数债权人支持。同年12月28日,启东法院组织召开由异议人、债务人、管理人、审计机构等参加的听证会。2017年1月6日,启东法院依法裁定金双喜公司等六家企业合并和解。由于合并和解的债权清偿率远高于破产清算模拟清偿率,债权人会议高票通过了金双喜公司等六家企业合并和解协议草案,2017年3月23日,启东法院裁定认可合并和解协议草案,终止和解程序。为确保合并和解协议履行,协议专款规定在和解协议执行期间,由债权人委员会向债务人派驻财务人员,设立监管账户,监督和解协议履行,此举有效维护债权人利益,也保障了和解后企业的有序经营。六家企业成功和解,数百员工重新上岗。【裁判要旨】针对家族企业特点,充分尊重债权人意思自治,灵活运用破产程序,及时由清算转入和解,探索实质合并规则,构建合并和解程序,创设和解协议监督执行机制,化繁为简,归并资产,抵销关联企业间债权债务,提高债权清偿率,确保债权公平受偿和协议全面履行,实现优质企业重生。
案例7江苏中原兴茂绒业有限公司和解案【工作亮点】以“清算转和解” “货币偿债叠加债转股”清偿方式消解企业债务,和解方案同时满足小债权人、职工、债务人合理诉求,企业主营业务得以延续,充分体现和解程序在矛盾化解、稳定维护、债权人权益保障等方面的优势。对以民间借贷债务为主的中小型生产企业的司法处置具有借鉴意义。【基本案情】江苏中原兴茂绒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原公司)自设立初期即由法定代表人个人通过对外巨额融资形式进行基本建设,因对外需支付巨额融资利息,法定代表人将中原公司列为个人借款担保人,最终导致中原公司资金链断裂,社会矛盾激烈。2015年12月25日,江苏省宜兴市人民法院(以下简称宜兴法院)裁定受理中原公司破产清算申请。经评估,中原公司资产总额1200万元,债务则高达1.691亿元,其中民间借贷债务合计1.689亿元,占总债务的99.9%,企业资产与负债极不对称。同时该企业此前生产经营基本正常,债权人及债务人均希望企业复产以提高债务清偿率。2017年6月,中原公司向宜兴法院申请和解并提交和解协议草案,后法院依法裁定进行和解程序。根据和解草案,普通债权在10万元以下进行货币清偿,普通债权在10万元以上(暨全体民间借贷债权人)按债转股方式进行清偿,职工债权及税务债权经法院协调全额清偿,该草案经全体债权人书面表决一致通过。2017年9月12日,宜兴法院裁定确认中原公司和解协议并终止和解程序。后中原公司在协议约定期限内完成货币清偿、股权转让等各项事宜,现该企业已恢复营业,生产经营进入正常轨道。【裁判要旨】坚持意思自治基本原则,尊重各方意愿,实现“清算转和解”程序转换;鼓励债务消解路径创新,对债权金额较大的债权人暨全部民间借贷类债权人采用债转股方式清偿,最大程度保留企业实物资产、客户资源及生产资质,减轻债务人资金偿债压力,同时兼顾小债权人诉求,运用货币清偿方式保障其合法权益;强化司法保障,监督和解草案制订实施,提高小债权人货币清偿比例,同时要求全额清偿职工债权及税款,大大减轻社会维稳压力,实现司法效果及社会效果的双赢。
案例8镇江哈特工具制造有限公司破产清算案【工作亮点】通过与相关职能部门定期召开联席会议,联动协调,简化流程,并依法减免破产企业税费,提高债权清偿比例,促进案件妥善处理。【基本案情】因镇江哈特工具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哈特公司)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债权人申请对其进行破产清算。江苏省丹阳市人民法院(以下简称丹阳法院)经审查,哈特公司具备破产原因,裁定受理破产清算申请。经审计,哈特公司主要破产财产为房地产。而在房地产产权过户过程中,国土部门要求重新核算并补缴土地出让金,税务部门要求缴纳延期办理过户滞纳金,变更税费测算无法操作。丹阳法院多次向市委主要领导专题汇报,并针对本案以及其他破产案件办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梳理,形成破产案件审理难点专题报告,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支持。市委、法院数次召开国土、税务、金融等职能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研究解决破产案件相关问题,并指定由市发改委牵头负责具体政策制定与落实。丹阳法院就破产企业资产处置特殊性、破产与税收征管等其他法律法规的适用等问题进行具体阐述,并提出建议。最终在党委政府统一部署下,联席会议就破产企业土地出让金测算与补缴、房地产产权变更税费测算与预缴、免除所有破产企业立案后税收滞纳金等问题形成一致意见。同时,联席会议还就破产企业相关手续办理绿色通道、依法减免破产企业税费等事项达成一致意见,形成《关于企业破产清算的政策的会议纪要》,服务保障破产审判。本案在较短时间内顺利办结相关手续,税务部门退回已收取的30万余元滞纳金,同时免除另一关联破产案件200多万元税款,普通债权清偿比例提升5.5%,分配方案获债权人全票通过,取得良好社会效果。【裁判要旨】丹阳法院在审理本案过程中,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理解与支持,各职能部门通力合作,府院联动机制建设取得实效,在法律法规和政策允许范围内合理减免相关税费、加快相关手续办理,并出台相关会议纪要,为破产案件审理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案例9苏州宝德隆实业有限公司破产清算案【工作亮点】本案自裁定受理破产申请至裁定终结破产程序仅用时2个月,系首例完整适用《苏州市吴江区人民法院关于执转破案件简化审理程序的规定》的案件,成功实现执行程序效率与破产程序公平的有序衔接,为该类案件的审理提供可复制经验。【基本案情】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吴江法院)在执行苏州宝德隆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宝德隆公司)财产过程中,将其名下房地产、机器设备拍卖成交,在清偿优先权债权及职工债权后,剩余执行款仅823.12万元。但吴江法院经查询,涉及宝德隆公司的执行案件34件,执行标的额达1.07亿元。2017年8月10日,经申请执行人同意,吴江法院执行部门决定将宝德隆公司移送破产审查。同年9月6日,吴江法院裁定受理对宝德隆公司的破产清算申请,并通过随机摇号方式指定管理人。同年10月31日,宝德隆公司召开第一次债权人会议。会上,全体债权人对债权表均无异议,依管理人申请,吴江法院口头裁定确认债权表并宣告宝德隆公司破产。随后,管理人将拟定的破产财产分配方案提交第一次债权人会议表决。最终,债权人会议高票通过破产财产分配方案。2017年11月1日,吴江法院裁定确认该分配方案。同年11月6日,分配方案执行完毕后,管理人向法院申请终结破产程序,吴江法院于同日作出终结破产程序裁定,同时针对债务人人员下落不明、未提交账册等资料导致无法全面清算的情况,告知债权人可另行提起诉讼要求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承担清偿责任。【裁判要旨】对于被执行人主要财产已在执行程序中处置变价,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二条第一款规定情形的,人民法院及时启动执行移送破产审查程序,吸收利用执行成果,并从选任管理人、压缩弹性周期、债权人会议当场裁定确认债权、当场宣告债务人破产、表决破产财产分配方案等方面简化审理程序,有效化解执行积案,服务僵尸企业快速出清。
案例10江苏卓典建筑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破产清算案【工作亮点】本案通过强化清算责任制度运用,打击恶意逃废债务违法行为,依法制裁漠视和损害债权人利益的相关责任人,对促进市场主体诚信经营,弘扬竞争伦理和商业道德,增强企业经营者社会责任起到示范作用。【基本案情】2015年1月22日,江苏卓典建筑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卓典公司)形成股东会决议:公司因经营不善,申请注销;公司成立清算组。后该公司并未组织自行清算。2016年8月16日,债权人以卓典公司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并且明显缺乏清偿能力为由,向江苏省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南京中院)申请对卓典公司进行破产清算。同年10月19日,南京中院裁定受理破产清算申请。受理后,卓典公司股东、法定代表人彭胜军在法院和管理人多次电话和书面通知、释明情况下,仍拒不向法院提交卓典公司财产状况说明、债务清册、债权清册等,亦拒不向管理人移交财产、印章和账簿等资料。后经召开听证会,南京中院作出民事决定书对彭胜军罚款6万元。2017年3月4日,管理人请求法院宣告卓典公司破产并终结破产程序,依法请求明确清算义务人对卓典公司债务承担责任。后南京中院依法裁定宣告卓典公司破产并终结破产清算程序,同时在裁定书中告知卓典公司债权人可依据相关规定,另行要求卓典公司清算义务人对其债务承担相应责任。【裁判要旨】有限责任公司解散事由出现后,公司股东未依法履行清算义务;在公司进入破产清算程序后,拒不向人民法院提交财产状况说明、债务清册、债权清册等,亦拒不向管理人移交财产、印章和账簿、文书等资料,人民法院对相关直接责任人员依法处以罚款,并在终结裁定中告知债权人可依法追究清算义务人相关责任。
第二篇:2017全国法院破产十大典型案例
全国法院破产典型案例
案例1:浙江南方石化工业有限公司等三家公司
破产清算案
(一)基本案情
浙江南方石化工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方石化)、浙江南方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中波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系绍兴地区最早一批集化纤、纺织、经贸为一体的民营企业,三家公司受同一实际控制人控制。其中南方石化年产值20亿余元,纳税近2亿元,曾入选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由于受行业周期性低谷及互保等影响,2016年上述三家公司出现债务危机。2016年11月1日,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柯桥法院)裁定分别受理上述三家公司的破产清算申请,并通过竞争方式指定联合管理人。
(二)审理情况
由于南方石化等三公司单体规模大、债务规模大,难以通过重整方式招募投资人,但具有完整的生产产能、较高的技术能力,具备产业转型和招商引资的基础。据此,本案采取“破产不停产、招商引资”的方案,在破产清算的制度框架内,有效清理企业的债务负担,阻却担保链蔓延;后由政 府根据地方产业转型升级需要,以招商引资的方式,引入战略性买家,实现“产能重整”。
三家企业共接受债权申报54.96亿元,裁定确认30.55亿元,临时确认24.41亿元。其中南方石化接受债权申报18.58亿元,裁定确认9.24亿元,临时确认9.34亿元。鉴于三家企业存在关联关系、主要债权人高度重合、资产独立、分散以及南方石化“破产不停产”等实际情况,柯桥法院指导管理人在充分尊重债权人权利的基础上,积极扩展债权人会议职能,并确定三家企业“合并开会、分别表决”的方案。2017年1月14日,柯桥法院召开南方石化等三家企业 本案是在清算程序中保留有效生产力,维持职工就业,实现区域产业整合和转型升级的典型案例。审理中,通过运用政府的产业和招商政策,利用闲置土地70余亩,增加数亿投入上马年产50万吨FDY差别化纤维项目,并通过托管和委托加工方式,确保“破产不停产”,维持职工就业;资产处置中,通过债权人会议授权管理人将三家企业资产可单独或合并打包,实现资产快速市场化处置和实质性的重整效果。此外,本案也是通过程序集约,以非实质合并方式审理的关联企业系列破产清算案件。对于尚未达到法人格高度混同的关联企业破产案件,采取联合管理人履职模式,探索对重大程序性事项尤其是债权人会议进行合并,提高审理效率。
案例2:松晖实业(深圳)有限公司执行转破产
清算案
(一)基本案情
松晖实业(深圳)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松晖公司”)成立于2002年12月10日,主要经营工程塑料、塑胶模具等生产、批发业务。2015年5月,松晖公司因经营不善、资金链断裂等问题被迫停业,继而引发1384宗案件经诉讼或仲裁后相继进入强制执行程序。在执行过程中,深圳市宝安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宝安法院)查明,松晖公司名下的财
产除银行存款3483.13元和机器设备拍卖款1620000元外,无可其他供执行的财产,459名员工债权因查封顺序在后,拍卖款受偿无望,执行程序陷入僵局。2017年2月23日宝安法院征得申请执行人深圳市宝安区人力资源局同意后,将其所涉松晖公司执行案移送破产审查。2017年4月5日,广东省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深圳中院)裁定受理松晖公司破产清算案,松晖公司其他执行案件相应中止,所涉债权债务关系统一纳入破产清算程序中处理。
(二)审理情况
深圳中院受理松晖公司破产清算申请后,立即在报纸上刊登受理公告并依法指定管理人开展工作。经管理人对松晖公司的资产、负债及经营情况进行全面调查、审核后发现,松晖公司因欠薪倒闭停业多年,除银行存款3483.13元和机器设备拍卖款1620000元外,已无可变现资产,而负债规模高达1205.93万元,严重资不抵债。2017年6月28日,深圳中院依法宣告松晖公司破产。按照通过的破产财产分配方案,可供分配的破产财产1623645.48元,优先支付破产费用685012.59元后,剩余938632.89元全部用于清偿职工债权11347789.79元。2017年12月29日,深圳中院依法裁定终结松晖公司破产清算程序。
(三)典型意义
本案是通过执行不能案件移送破产审查,从而有效化解执行积案、公平保护相关利益方的合法权益、精准解决“执行难”问题的典型案例。由于松晖公司财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权,债权人之间的利益冲突激烈,尤其是涉及的459名员工权益,在执行程序中很难平衡。通过充分发挥执行转破产工作机制,一是及时移送、快速审查、依法审结,直接消化执行积案1384宗,及时让459名员工的劳动力资源重新回归市场,让闲置的一批机器设备重新投入使用,有效地利用破产程序打通解决了执行难问题的“最后一公里”,实现对所有债权的公平清偿,其中职工债权依法得到优先受偿;二是通过积极疏导和化解劳资矛盾,避免了职工集体闹访、上访情况的发生,切实有效的保障了职工的权益,维护了社会秩序,充分彰显了破产制度价值和破产审判的社会责任;三是通过执行与破产的有序衔接,对生病企业进行分类甄别、精准救治、及时清理,梳理出了盘错结节的社会资源,尽快释放经济活力,使执行和破产两种制度的价值得到最充分、最有效地发挥。
案例3:重庆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破产重整案
(一)基本案情
重庆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庆钢铁)于1997年8月11日登记注册,主要从事钢铁生产、加工和销售,其股票分别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以下简称联交所)和上海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上交所)挂牌交易。截至2016年12月31日,重庆钢铁合并报表资产总额为364.38亿元,负债总额为365.45亿元,净资产为-1.07亿元。因连续两年亏损,重庆钢铁股票于2017年4月5日被上交所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经债权人申请,重庆市 据重庆钢铁发布的2017年报告显示,通过成功实施重整计划,其2017获得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2亿元,已实现扭亏为盈。
(三)典型意义
重庆钢铁重整案是以市场化、法治化方式化解企业债务危机,从根本上实现企业提质增效的典型案例。该案因系目前全国涉及资产及债务规模最大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重整、首例股票同时在上交所和联交所挂牌交易的“A+H”股上市公司重整、首家钢铁行业上市公司重整,而被认为属于“特别重大且无先例”。该案中,人民法院发挥重整程序的拯救作用,找准企业“病因”并“对症下药”,以市场化方式成功剥离企业低效无效资产,引入产业结构调整基金,利用资本市场配合企业重组,实现了企业治理结构、资产结构、产品结构、工艺流程、管理制度等的全面优化。另外,人民法院在准确把握破产法精神实质的基础上积极作为,协同创新,促成了重整程序中上交所首次调整资本公积金转增除权参考价格计算公式、联交所首次对召开类别股东大会进行豁免、司等六家公司破产重整案
(一)基本案情
江苏省纺织工业(集团)进出口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省纺织进出口公司)及其下属的五家控股子公司江苏省纺织工业(集团)轻纺进出口有限公司、江苏省纺织工业(集团)服装进出口有限公司、江苏省纺织工业(集团)机电进出口有限公司、江苏省纺织工业(集团)针织进出口有限公司、无锡新苏纺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是江苏省纺织及外贸行业内有较高影响力的企业,经营范围主要为自营和代理各种进出口业务及国内贸易。在国际油价大幅下跌的背景下,因代理进口化工业务的委托方涉嫌违法及自身经营管理等原因,省纺织进出口公司及其五家子公司出现总额高达20余亿元的巨额负债,其中80%以上为金融债务,而六公司经审计总资产仅为6000余万元,资产已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
(二)审理情况
根据债权人的申请,江苏省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南京中院)分别于2017年1月24日、2017年6月14日裁定受理省纺织进出口公司及五家子公司(其中无锡新苏纺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经请示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指定南京中院管辖)重整案,并指定同一管理人接管六家公司。管理人对六家公司清理后认为,六家公司存在人员、财务、业务、资产等人格高度混同的情形,据此申请对六家公司进行合并重整。南京中院在全面听证、审查后于2017年9月29日裁定省纺织进出口公司与五家子公司合并重整。基于六家公司在纺织及外贸行业的影响力及经营前景,管理人通过谈判,分别引入江苏省纺织集团有限公司及其母公司等作为战略投资人,投入股权等优质资产增资近12亿元,对债务人进行重整并进行资产重组,同时整合省纺织进出口公司与子公司的业务资源,采用“现金清偿+以股抵债”的方式清偿债权。2017年11月22日,合并重整债权人会议及出资人组会议经过分组表决,各组均高票或全票通过管理人提交的合并重整计划草案。经管理人申请,南京中院审查后于2017年12月8日裁定批准省纺织进出口公司及五家子公司的合并重整计划;终止省纺织进出口公司及五家子公司的合并重整程序。
(三)典型意义
该案是探索关联企业实质合并重整、实现企业集团整体脱困重生的典型案例。对分别进入重整程序的母子公司,首先在程序上进行合并审理,在确认关联企业人格高度混同、资产和负债无法区分或区分成本过高以致严重损害债权人利益,并全面听取各方意见后,将关联企业进行实质合并重整。合并重整中,通过合并清理债权债务、整合关联企业优质资源,同时综合运用“现金清偿+以股抵债”、重整的同
时进行资产重组等方式对危困企业进行“综合诊治”,不仅使案件审理效率大为提升,债权人的整体清偿利益得到有效维护,还化解了20余亿元的债务危机,有效防范了金融风险,实现了六家企业整体脱困重生,凸显了破产审判的制度功能与社会价值,为国有企业深化改革提供有益经验。
案例5:云南煤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等五家公司破
产重整案
(一)基本案情
云南煤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煤化工集团)系云南省国资委于2005年8月组建成立的省属大型集团企业,下辖近百家企事业单位,并系上市公司云南云维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维股份)的控股股东。2012至2015年煤化工集团经营性亏损合计超过100亿元,涉及经营性债权人1000余家,整个集团公司债务约650亿元,云维股份则面临终止上市的紧迫情形。如债权人维权行为集中爆发,煤化工集团进入破产清算,集团旗下4.3万名职工中大多数将被迫离开工作岗位,72亿元债券面临违约,数百亿金融债权将损失惨重。
(二)审理情况
(三)典型意义
本案系全国首例在全国证券交易自动报价系统(STAQ系统)和NET系统(以下简称“两网”系统)流通转让股票的股份公司破产重整案。1999年9月,上述“两网”系统停止运行后,“两网”公司普遍存在经营困难、股份流动性差等问题,但由于存在着可能申请公开发行的政策优势,因而仍具有一定的重整价值。本案中,京中兴公司通过重整引入优质旅游资产,实现社会资源的重新整合配置,培育了发展新动能,并为公司在符合法律规定条件时申请公开发行奠定了基础,也为其他“两网”公司通过重整重返资本市场提供了借鉴。同时,对拓宽企业投融资渠道,落实北京金融工作会议关于“促进首都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建设,把企业上市作为一个重要增长点来抓”的要求,对于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首都营商环境亦具有积极意义。
此外,本案中北京一中院采用预重整方式,通过对识别机制、重整听证程序、沟通协调机制的综合运用,大大提高重整的效率和成功率,充分发挥了预重整的成本优势和效率优势,实现了多方利益的共赢。
案例7:庄吉集团有限公司等四家公司破产重整
案
(一)基本案情
庄吉服装是温州地区知名服装品牌,庄吉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庄吉集团)、温州庄吉集团工业园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园区公司)、温州庄吉服装销售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销售公司)、温州庄吉服装有限公司服装公司(以下简称服装公司)四企业长期经营服装业务,且服装业务一直经营良好。但因盲目扩张,投资了并不熟悉的造船行业,2014年受整体经济下行影响,不但导致投入造船业的巨额资金血本无归,更引发了债务人的银行信用危机。2014年10月9日,除服装公司外,其余三家公司向浙江省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温州中院)申请破产重整。
(二)审理情况
2015年2月27日,温州中院裁定受理庄吉集团、园区公司、销售公司三企业的重整申请,并根据企业关联程度较高的情况,指定同一管理人。本案中债权人共有41人,申报债权约20亿元,确认约18亿元。2015年8月20日,管理人请求温州中院将重整计划草案提交期限延长三个月。2016年1月27日,服装公司亦进入重整程序。由于四企业存在人格高度混同的情形,符合合并重整的基础条件,且合并重整有利于公平清偿债务,符合《破产法》的立法宗旨。温州中院在经债权人会议决议通过四企业合并重整的基础上,经过该院审委会讨论决定,对管理人提出的实质合并重整申请予以准许。随后管理人制定整体性的重整计划草案,并在债权人会
议表决的过程中获得了绝大部分债权人的认可,仅出资人组部分股东不同意。经与持反对意见的股东沟通,其之所以反对主要是对大股东经营决策失误有怨言,对重整计划本身并无多大意见。2016年3月17日,温州中院强制裁定批准该重整计划草案。在重整计划草案通过后,温州中院及时根据《中共温州市委专题会议纪要》[(2016)9号文件]对重整企业进行信用修复,使得重整企业隔断历史不良征信记录、恢复正常使用包括基本户在内的银行账户、正常开展税务活动、解除法院执行部门的相关执行措施,为重整企业营造了良好的经营环境。
(三)典型意义
本案是法院依法审慎适用重整计划草案强制批准权、积极协调保障企业重整后正常经营的典型案例。实践中,一些企业在重整计划通过后,因相关配套制度的缺失又重新陷入困境。因此,重整是否成功,并不仅仅体现在重整计划的通过上,虽然重整司法程序在法院裁定批准后终止,但重整后的企业能否迅速恢复生机,还需要在信用修复、适当的税收优惠等方面予以支持,使其顺利恢复生产经营活动,才是完整发挥重整制度价值的关键。本案中,在庄吉服装系列公司重整计划通过后,温州中院积极协调,为重整后的庄吉服装系列公司赢得良好经营环境。此外,法院依法审慎适用强制批准权,维护了各方主体利益平衡以及整体利益最大化,庄吉
服装系列公司在重整成功后的 中茶农债权人83名,债权金额合计约776万元)。管理人采用公开遴选的方式,引入投资人向铁观音集团增资2.2亿元,持有铁观音集团股权76.2%,原股东的股权稀释为23.8%;铁观音集团普通债权清偿率7.54%(其中10万元以下部分清偿率30%),比清算条件下的清偿率提高三倍;安溪茶厂普通债权清偿率16%(其中10万元以下部分清偿率40%),两案重整计划草案均获得高票通过。2016月11月3日,泉州中院裁定批准重整计划,终止重整程序。2017年8月31日重组方投资全部到位,2017年10月31日,泉州中院裁定确认两案的重整计划执行完毕。
(三)典型意义
本案是通过破产重整制度促进传统农业企业转型升级的典型案例。安溪茶厂、铁观音集团等企业共同形成了茶叶种植、生产、研发、销售的产、供、销一体化涉农企业。重整成功使“安溪铁观音集团”这一著名商号得以保留,带动茶农、茶配套生产商、茶叶营销加盟商相关产业发展;且投资方“互联网+”思维模式、合伙制商业模式、“制茶大师工作室”等创新模式的引入,对传统农业企业从营销模式、产品定位、科研创新等方面进行升级转型,同时化解了金融债权约5.8亿元,有效防控金融风险。此外,本案中,经审计机构和管理人调查,两家企业在主要财产、交易渠道、账册等方面不存在高度混同情形,故未采用实质性合并重整的
方式,而是采取分中有合、合中有分的审理模式对于安溪茶厂和铁观音集团两个关联企业进行重整。基于两家企业母子公司的关系,招募同一个投资人作为重整案件的重组方,最大限度整合两家企业的资源,提高重整的价值,实现债务人和债权人利益最大化。
案例9:中顺汽车控股有限公司破产重整案
(一)基本案情
中顺汽车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顺汽车)成立于2002年,主要业务为轻型客车的制造、销售。受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和市场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企业陷入困境。2009年开始停产,诉讼集中爆发,职工大规模上访。至2017年1月,累计负债27亿元,其中拖欠职工工资、社保1440人,普通债权人130余家,相关执行案件130余件,严重资不抵债。2017年1月13日,辽宁省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沈阳中院)根据债权人申请,裁定受理中顺汽车破产重整案件。
(二)审理情况
法院裁定受理后,基于该企业停产时间长、社会稳定压力突出、协调审批事项复杂等现实情况,法院通过“沈阳工业企业依法破产(重整)工作小组”会商后决定指定清算组担任管理人。在重整工作中,法院牵头抓总,主导重整程序
推进;清算组除管理人基本职责外,侧重解决职工安置、维护稳定,协调、审批,产业政策把握等事务。
针对企业的困境成因,在重整计划草案制定中,一方面立足于化解债务问题,保证公平清偿;另一方面着眼于促进企业提质增效,增强盈利能力。在重整投资人引入过程中,采用市场化招募方式,将引入新能源产业作为目标,指导管理人利用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发布招募公告,将符合国家政策支持导向并具有技术创新能力作为核心要件,通过严格的招募遴选程序,从报名的主体中择优选定威马汽车制造温州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沈阳思博智能汽车技术有限公司作为重整投资人。威马汽车作为致力于新能源汽车研发、生产的企业,给中顺汽车注入活力,构建绿色出行,智慧出行,实现了中顺汽车由传统汽车制造企业向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的转型升级。2017年6月30日,债权人会议各组均表决通过重整计划草案。2017年7月6日,沈阳中院裁定批准重整计划。2018年1月,中顺汽车管理人提交重整计划执行完毕报告。
(三)典型意义
中顺汽车重整案是充分发挥政府与法院协调机制的优势,以常态化工作平台有针对性指导个案,同步化解困境企业债务和经营问题,促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实现振兴的典
型案例。中顺汽车案件审理中,充分利用“沈阳工业企业依法破产(重整)工作小组”平台优势,判断企业的救治价值和可能性,把握重整产业发展方向,搭建引资平台,促进项目落地,并在重整计划执行阶段,督促、协调有关部门快速完成变更、审批事项,在法院依法完成程序推进工作的基础上,共同实现成功重整,助力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调整。
案例10:桂林广维文华旅游文化产业有限公司破产重整
案
(一)基本案情
桂林广维文华旅游文化产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维公司)拥有全球 确定相关债权数额并将出资人权益调整为零,明确文投公司义务。享有担保权的债权组,代表债权金额275,892,800.36元,表决通过该草案;普通债权组过半数同意,代表债权金额761,128,974.33元,占该组债权总额的77.30%,超过三分之二以上;出资人组表决未通过该草案。2017年12月4日,广西高院裁定批准重整计划草案,终止重整程序。2018年1月份,文投公司出资资金到位;1月26日,广西高院裁定确认柳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等15位债权人债权共计1,469,526,673.18元,其受偿金额分配共计589,207,646.36元;2月中旬,文投公司完成股权过户。
(三)典型意义
本案系全国首个直接由高级法院受理的破产重整案件。由于考虑到公司经营项目为国际知名大型实景《印象·刘三姐》剧目,对广西旅游业、地方经济影响较大,且公司所有资产被国内、区内数十家法院查封、涉及职工人数众多且成分复杂等情况,广西高院依据我国《企业破产法》 力,确保800多名演职人员就业机会也解决关联公司548名职工安置问题,相关产业通过《印象·刘三姐》项目实现升级改造,推动了地方经济发展。
第三篇:江苏法院2011十大民生案例
江苏法院2011十大民生案例
www.xiexiebang.com 来源:江苏法院网 作者:省法院 更新时间:2012-03-01 12:02:57
1、夫妻一方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的对外欠款并非一律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
【案情】禄某与戚某于2003年1月30日结婚,于2011年3月21日离婚。2011年3月18日,禄某出具借条一份,言明:今有禄某借周某50万元整。借款三日后禄某与戚某离婚。后禄某未归还借款,周某诉至法院,请求判令禄某、戚某共同归还50万元。本案的争议焦点为:该借款是否应由禄某、戚某共同偿还。法院经审理后认为,禄某向周某借款数额较大,已明显超出日常生活所需,没有证据表明禄某借款得到了戚某的同意;禄某在借款前频繁出入境、借款后三天后双方即离婚,该笔借款根本未用于家庭生活。法院遂判决,禄某于本判决发生法律效力后十日内归还周某借款50万元,驳回周某要求戚某承担连带偿还责任的诉讼请求。
【点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二)》第二十四条规定:“债权人就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以个人名义所负债务主张权利的,应当按夫妻共同债务处理。但夫妻一方能够证明债权人与债务人明确约定为个人债务或者能够证明属于《婚姻法》第十九条第三款规定情形的除外。”该条确立了夫妻债务外部法律关系中以债务形成时间为共同债务的判断依据,即债权人只要证明该债务形成于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双方应当共同对外承担偿还责任。实践中,该条为一些不诚信的人所利用,夫妻一方与债权人串通损害另一方配偶的利益的情形时有发生。因此,我们认为,既然该条款是对《婚姻法》相关规定的解释,那么对该条款的理解不能仅拘泥于该条款本身,还应当结合《婚姻法》的相关规定,特别是《婚姻法》对于何为夫妻共同债务的规定,如果夫妻一方能够举证证明该债务非用于家庭共同生活的,应当排除夫妻一方对债务的偿还责任。
2、因房产新政导致房屋买卖合同无法履行应当认定为系基于不可归责于当事人的原因
【案情】2011年1月16日,被告赵某(甲方)与原告江某(乙方)、某房产经纪公司(丙方)签订《房地产买卖中介合同》,约定:江某向赵某购买房屋一套,并约定了房屋总价、定金、中介费的数额及支付时间等。合同签订后,江某向赵某支付了定金10万元,并向经纪公司支付了居间费用15000元。2月19日,南京市人民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的通知》,明确规定:“对已拥有2套及以上住房的本市户籍居民家庭、暂停在本市市区内向其销售住房。”江某与其妻车某因已有两套住房无法购买该住房。3月2日,江某以房产新政出台致其无法购房为由,起诉赵某要求其退还所收定金10万元。经法院主持调解,双方达成调解协议:解除《房地产买卖中介合同》中的房屋买卖合同关系,赵某退还江某定金96000元。2011年5月25日,江某以上述理由再行起诉某房产经纪公司,要求其退还所收居间费用15000元。该案经本院多次调解,均未果。法院经审理后判令该经纪公司退还江某居间费用14000元。
【点评】国家出台房产新政是为了规范房地产市场上的各种不理智行为,这种政策的出台系不可归责于买卖双方当事人的客观情况。若因房产新政致已经订立的合同事实上无法履行,买方要求卖方退还已收房款,符合情理,应予支持。若卖方在交易过程中确有损失,也可视情由买卖双方分担该笔损失。关于居间合同关系,因房产新政导致此项交易最终无法进行,居间人已经收到的居间报酬理应退还江某,但居间人支出的合理费用应当由江某承担,因此,法院在判决时充分考虑到经纪公司已经提供的服务,对应当退还的居间费用适当酌减,有效维护了购房者和经纪公司双方的合法权益。
3、物业公司因管理不善给业主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相应责任
【案情】2010年5月3日5时56分许,原告陆某家中发生火灾。公安消防支队119接报中心接到报警后赶赴现场扑救。消防车辆赶到小区时,由于小区主干道一侧停满轿车,另一侧仅能通过小型车辆,消防车无法通过,消防人员无奈只能从该小区大门前的消防栓接水,铺设数百米的消防软管,由于管道过长,水压不够,未能及时、有效地控制火势,导致火灾蔓延到陆某的邻居家中。陆某家因火灾导致损失237969元。其后,陆某与邻居达到赔偿协议,并约定对于非原告承担的责任部分,原告享有追偿权。5月28日,公安消防大队消防监督员因该小区消防通道被占用,给予某物业公司罚款人民币6000元的行政处罚。法院经审理后认为,原告陆某应对该起火灾造成的损失负有责任。被告某物业公司作为物业管理企业,除了负有确保车辆停放有序、保障小区内交通秩序等物业管理责任外,还负有履行消防安全职责、做好住宅区的消防安全工作的法定义务。由于被告疏于管理,该居民区内的消防车通道被堵塞,致使火灾发生时消防车辆无法进入,延误了灭火救援的时机,因此被告对该起火灾的蔓延并最终造成巨大损失负有过错。该起火灾造成的损失,应由被告承担其中的30%,其余损失由原告承担。遂判决被告赔偿原告79839.30元。
【点评】本案焦点问题在于对小区物业管理职能的理解,涉案小区由于开发时间较早,小区内车库及停车位较少,由于近年来私家车数量急剧增加,该小区业主经常将轿车停放在小区主干道的一侧,物业服务企业认为只要确保小区内业主车辆停放有序、保障小区内道路通畅,其就履行了物业服务职责,但却忽视了《消防法》的相关规定,根据《消防法》,物业服务企业在服务区域范围内还负有履行消防安全职责、做好住宅区的消防安全工作的法定义务。虽然物业服务企业根据物业服务合同的约定,做到了“小区内业主车辆停放有序、保障小区内道路通畅”的约定内容,但由于忽视了确保消防车通道不被堵塞消防安全义务,因此仍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值得注意的是,小区车库及停车位不足的问题已是普遍现象,在居民小区内,车辆乱停乱放、堵塞消防通道的现象普遍存在,火灾隐患问题突出。解决这一问题,除了增强群众的消防意识、政府职能部门加大执法处罚力度外,物业服务企业也应当明确确保小区内消防通道畅通是其法定义务,必须加强管理并且要敢于管理。
4、职工拒绝用人单位违反安全规程存在事故隐患的指令不构成违反劳动纪律
【案情】徐某系常州某公司的叉车工。2008年3月24日,该公司生产部经理要求徐某协助、配合投料工的工作,将内燃叉车开到投料工的工作区域,将该区域地面上装有面粉的铁质货架(其上堆放有几十袋袋装面粉,每袋25公斤)用叉车抬高,并使之保持在离地面1米左右的高度,方便叉车旁的投料工取卸面粉进行投料操作。徐某认为该指令有违安全操作规程,且存在事故隐患,遂拒绝服从。3月25日,该公司生产部副经理同样要求徐某照此操作,徐某亦予以拒绝。其后,该公司以徐某两次“拒绝听从主管人员合理指挥监督,经劝导仍不听从”及“故意不服从上级指示”,构成严重违纪为由,解除与徐某的劳动合同。徐某不服,遂向劳动仲裁委申请仲裁。仲裁裁决作出后,其不服裁决,诉至法院。法院审理中,经查阅相关教材、咨询相关机构,确认该公司生产部副经理的指令违反了劳动部门关于内燃叉车加强安全操作规程中有关“叉车停车后,禁止将货物悬于空中”的操作规范。鉴于此,法院认为,徐某拒绝执行上述工作指示具有正当性,不构成违反劳动纪律,常州某公司解除与徐某劳动合同构成违法解除,遂判决常州某公司支付徐某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20447.56元。
【点评】服从用人单位的工作指令是劳动者应当承担的义务,也是劳动关系区别于其他法律关系的显著特征。但这种服从并不是无条件的、无原则的,而是建立在该种指令不违反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规程,不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基础之上,即只有合法指令职工才应当遵从。本案中,常州某公司负责人指令与安全操作规程的要求明显不符,虽然其在庭审中辩称,该指令在该公司从未造成过安全生产事故,但是没发生过事故不等于没有事故隐患,等真正发生事故了,那就为时已晚了。安全生产不仅仅是企业负责人的事,作为职工也应当时时刻刻为安全生产尽一份力,对于违反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可能导致安全生产事故的指令,职工加以拒绝不仅仅是一项权利,更是一种为企业、为个人、为社会的责任。
5、以房屋买卖合同形式进行的民间借贷行为应当依法认定为民间借贷关系
【案情】2008年8月,吕某与张家港某公司先后两次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约定张家港某公司将八套房以31482000元的总价出售给吕某,同时两份合同均确认吕某已于签订合同当日一次性支付合同项下全额现金购房款,张家港某公司也出具了收到相应现金购房款的收款凭证。其后,因吕某认为张家港某公司未履行交房及办理房屋所有权登记手续,并造成其损失,诉至法院,要求判令张家港某公司继续履行合同,协助办理房屋所有权属登记及交付手续及赔偿相应损失。张家港某公司认为该案形式上是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实际上是民间借贷担保纠纷。事实是张家港某公司向吕某借款1200万元(实际仅支付990万元,另230万元为预扣利息),该公司以8套价值3498万元的商品房作为还款的担保,担保的形式采用商品房买卖合同,吕某也从未实际支付购房款。法院经审理后认为,双方之间系名为房屋买卖实为借贷的民事法律关系,应按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履行。根据有关规定,因吕某在法院向其释明后仍坚持其关于商品房买卖合同关系的诉讼主张,法院依法驳回了吕某的诉讼请求。吕某不报,提起上诉。二审中,当事人又向法院提交了张家港某公司向吕某出具的借条,进一步证实了双方当事人之间为民间借贷关系。后吕某撤回上诉。其后,吕某以民间借贷关系为由重新向人民法院起诉,经人民法院主持调解,吕某与张家港某公司达成了归还借款及相应利息的调解协议。
【点评】近年以来,由于国家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银根收紧,一部分企业和个人融资渠道不畅,导致民间借贷异常活跃。一些民间借贷中的出借人为了规避国家关于民间借贷利息最高额的限制以及其他法律风险,往往采用预扣利息、将利息充入本金等方式赚取高额利息,有的则干脆将民间借贷的形式也规避掉,直接以房屋买卖合同的方式进行融资,实质上是以房屋作为借款人还款的担保,在借款人无法还款的情况下直接以房屋过户的方式将房屋的所有权转归出借人所有。这种方式由于没有法律依据,在审判实践中极易引发争议。特别是对于出借人来说,在房屋价格上涨迅速的情况下,其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获得借款的高额利息(如本案中合同价款3100多万与实际借款990万之间的差额即为高额利息),还可以获得房屋价格上涨的超额利润,导致双方当事人的利益严重失衡。人民法院在审理此类案件时,会根据双方当事人提供的证据,查清真相,揭开假相,准确认定事实,按照双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确定双方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实质,并作出判决。需要指出的是,对于民间借贷关系,人民法院始终坚持保护合法利息的原则,即保护当事人约定利息中不超过银行同期贷款利息四倍的部分,对于超过部分则不予保护。
6、储户密码泄露致存款被冒领如果银行存在过错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案情】犯罪分子以做生意为由,骗取邵某的信任,借机偷窥密码并利用随身携带的刷卡器复制了邵某银行卡内信息,嗣后即用复制卡和密码从ATM机上通过转帐取得现金10万元。法院认为,银行作为金融机构,没有为储户提供安全的服务保障和良好的服务秩序,且银行的计算机系统存在缺陷,不能担负起鉴别卡真伪的义务,对本案损失应承担次要责任。邵某未能履行储蓄合同赋予其的储蓄帐户信息及密码保管之责,是造成本案损失的主要原因,应承担主要责任。判决银行赔偿邵某4万元及相应利息。
【点评】保护存款安全是储户与银行双方共同的义务。存款密码是保障交易安全、确认交易者身份的重要认证手段,是银行对外付款的必要条件之一。存折密码由储户本人在开户时自行输入设立,银行并不知晓。因此,根据证据控制和证据距离原则,密码如对外泄露,首先应归责于储户自己,除非储户能够证明密码的泄露与自己的行为无关。故在存折密码如何被泄露的事实无法查证,而储户也无证据证明系银行的过失导致存折密码泄露的情况下,只能首先推定负有保密义务的储户对其存款密码未能尽到妥善保管和保密的义务。而作为储蓄机构,则应当保证存折及银行卡的交易安全,对于伪造的存折及银行卡应当建立一定的识别机制,从而杜绝不合理的业务风险。
7、医疗机构私改病历应当承担相应责任
【案情】2008年4月,患者孙某因患子宫肌瘤在卫生院手术治疗,出院后因左腿疼痛回卫生院检查,被确诊为左腿静脉栓塞转至徐州市某大型医院治疗,期间又发生右下肢静脉完全性栓塞两次。住院治疗45天,花医疗费45954.93元。孙某出院后将卫生院推向被告席。经查,卫生院在《手术同意书》中添加了内容为“进行手术后有可能形成静脉栓塞”的注意事项;孙某的住院病历在卫生院没有封存。法院经审理认为,孙某右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与卫生院的医疗行为存在相当因果关系,卫生院没有及时封存住院病历,且对病历内容进行了故意添加,过错明显,应承担主要赔偿责任,判决卫生院赔偿孙某43428.74元。
【点评】根据《侵权责任法》的规定,医疗机构在医患纠纷中承担过错责任。患者请求医疗机构承担责任,应当提供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有过错的初步证据。但对于医疗机构的较为明显的过错行为,《侵权责任法》也规定了可以直接推定医疗机构存在过错的制度,其中有一项就是“伪造、篡改或者销毁病历资料”。病历(包括诊断证明书、病历、检查报告单等)是客观记录医务人员进行医疗活动的文字资料,是判定医务人员对疾病的诊断、分析以及治疗措施是否正确的主要依据。对病历的篡改会直接导致对医务人员行为是否存在过错及与患者的损害是否存在因果关系无法进行正确判断。因此,如果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存在篡改病历的行为,就应当认定医疗机构存在过错,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过错大小及医疗机构应当承担的责任份额。
8、合法有效的人民调解协议对双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
【案情】原告韦某与被告汤某因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在某人民调解委员会主持下达成人民调解协议,约定汤某自愿补偿韦某44000元。后因汤某仅支付15000元,拒付余款29000元,韦某诉至法院要求汤某立即支付29000元。法院经审理后认为,依法成立的人民调解协议书具有民事合同性质,受法律保护,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人民调解协议的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第一条、第四条的规定,作出支持韦某诉讼请求的判决。
【点评】人民调解委员会是法律明确规定的调解民间纠纷的群众性自治组织。长期以来,人民调解委员会成功化解了大量的纠纷,为维护群众利益、保障社会和谐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与人民法院诉讼一样,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民事纠纷也是处理民事纠纷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而且,通过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纠纷程序简便、效率较高;同时,法律及司法解释对于人民调解委员会主持下达成的人民调解协议也赋予了较高的法律效力,有力地保障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的实现。需要强调的是,人民调解协议是协议各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对各方当事人均具有法律约束力,各方当事人都应当按照协议履行各自的义务,这不仅源于法律规定,更是个人诚信的体现。
9、以伪造的借条进行虚假诉讼应受到法律制裁
【案情】原告甄某(女)称其卖给被告张某(男)一批药材,张某收货后欠货款未还,持借条起诉要求张某偿还借款本息285950元。张某辩称其和甄某有过男女暧昧关系,没购买过甄某的药材,欠条系伪造。法院经过开庭审理和委托司法鉴定查明:借条上指纹虽系张某指纹,但借条字迹在“张某”名字字迹之后形成,且签名系斜着、倒着签字形成,除张某签名外均系甄某所写,结合甄某对张某如何按指纹的陈述前后三次不一致、对张某是否出具收货条的陈述前后矛盾、对药材价格的陈述也与市场实际情况不符、说错张某药店名称,张某在一审法院第一次通知其调解时即到公安机关报警等情况,法院认定不具有真实性,判决驳回甄某诉讼请求。
【点评】虚假诉讼行为一直是人民法院严厉打击的违法行为之一。甄某利用虚假证据起诉,幻想获得原本不属于自己的利益,不仅官司败诉,还被法院以妨害民事诉讼为由采取了强制措施,损失近2万元诉讼费和鉴定费,受到了严厉制裁,可谓得不偿失。行为人利用了公权力来达到诈骗目的,损害的是司法的公信力和整个社会的经济司法秩序,情节严重的还可能构成诈骗、伪造证据等犯罪而被追究刑事责任。
10、能动司法为农民工合法权益保驾护航
【案情】2011年10月中旬,上海某公司淮安分公司因经济形势变化和经营管理不善,公司停产,负责人下落不明。因该公司尚拖欠105名工人三个月工资未发放,为此公司工人曾集体到市、区有关政府部门信访,采取过激方式维权。2011年10月28日,工人得知企业有可能要转移公司机器设备等固定财产,为此申请对该公司的机器设备等资产进行诉前保全。人民法院接受申请后,立即审查,开启维权绿色通道,简化程序,及时作出准予财产保全的裁定。次日(星期六),法院领导带领干警加班对该公司的机器设备等资产进行清点、查封。11月9日,法院立案受理该批劳动争议诉讼案件后,法院干警与政府相关部门、派出所相关人员一同前往上海查找该公司法定代表人,调查公司资产情况。经多方查找,联系到公司法定代表人,送达相关法律文书,确定于2011年11月28日开庭审理本案,同时开展调解工作。11月19日(星期六),从早上8时到晚上10时许,经过十四个小时连续不断的调解工作,在法院主持下,双方终于达成调解协议,公司同意于2011年12月10日前支付拖欠的工资。法院还想方设法、积极沟通,说服该公司同意提前变现查封的财产。后法院多方联系,寻找买家、积极变现,在一周内将该公司全部机器设备变卖,并将所卖款项405000元全部汇入法院指定账户,比常规执行、估价、拍卖的程序缩短了6个月左右时间。2011年11月29日,在法院主持下,该公司提前支付了第一批起诉的89名工人工资27万余元。第二批起诉的有16名工人,拖欠的10万余元工资已于12月9日发放。在审理过程中,人民法院充分关注民生,突出调解优先,在法院的不懈努力下,双方当事人终于达成调解,从诉讼立案,到第一批89名工人拿到工资仅用10天时间,及时高效地维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维护了社会稳定和谐,真正实现了法律效果、社会效果和政治效果的有机统一,得到了群众的赞许和当地党委政府的高度肯定。
【点评】依法及时有效地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不仅仅关系到广大农民工兄弟的切身利益,也是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必要之举,一直是人民法院民生案件审判工作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全省各级法院高度重视涉及农民工工资案件的审理和执行工作,建立了涉及农民工工资案件的快速审理、执行和联动化解工作机制,充分体现了人民法院关注弱势群体利益、注重民生权益保障、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能动司法理念。
第四篇:江苏法院公布2012十大民生案例(本站推荐)
江苏法院公布2012十大民生案例 民间借贷中高利贷
不受法律保护
【案情】宋某在焦某经营发廊时认识,2008年1月20日和3月6日,宋某向焦某出具借条,分别向焦某借款30万元和10万元,借款通过汇款形式支付,汇款金额分别为27.6万元和9.2万元。2008年3月19日起宋某陆续归还合计5.8万元。2009年1月22日,宋某向焦某出具借条,借款90万元,约定还款期限为2009年6月22日。后焦某起诉要求宋某归还欠款90万元。宋某主张90万元系高利贷,双方约定了月息8%,30万元和10万元分别预扣了一个月的利息。90万元系之前两笔本金40万元按月息8%计算,利息为50万,合计正好90万元。法院审理后认为,银行汇款36.8万元,以及宋某每个月归还的数额、90万元的构成均与宋某主张的8%月息相吻合,而焦某没有证据证明让宋某支付90万元的证据,且无合理理由,法院遂判决宋某支付焦某本金36.8万元及利息(按银行同期同类贷款利率四倍计算)。
【点评】民间借贷案件中,高利贷现象较为普遍,约定的利率往往高于银行同期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对此法院予以适当调整,以最高不超过四倍为限。出借人不得预先扣除利息,预先扣除利息的,以实际出借数额计算本金。对于借款本金数额的确定,不能单单依据借条认定,而应综合全案证据和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如果债权人不能提供证据证明交付事实,且不能就借款发生的具体情况作出合理说明的,对其请求不予支持。
汽车重要部件反复坏
要求更换整车得支持
【案情】2009年11月16日,原告任某向被告宜兴市某汽车销售公司购买了1.8t迈腾自动舒适型轿车一辆,价税合计210800元。2011年8月8日,该公司因质量问题为该车更换了六档复式离合器变速箱。同年10月7日,任某在驾驶该车的途中,车辆显示屏显示的挡位不停闪跳,加速无动力,任某于当日即将该车辆送到该公司修理。该公司经检查后决定更换变速箱总成。同年10月18日,任某向宜兴市工商局消保科投诉该公司。经宜兴市工商局主持,双方签订调解协议一份,约定该公司为任某更换变速箱总成,并提供两次免费保养;更换变速箱总成后的车辆须经宜兴市车辆检测中心整车检测。同年11月7日,该车在更换变速箱总成后的试车过程中出现同样故障,该公司确定是变速箱的滑阀箱与车辆不匹配,故又于11月9日订购滑阀箱,并于11月13日更换。经检测,该车整车大修竣工后质量合格。同日,该公司书面通知任某提车,任某未提,而向法院起诉,要求更换同类型新车一辆,新旧车差价由法院根据双方责任确定。法院经审理认为,任某所购汽车的重要部件存在质量问题,经修理,质量问题依然存在,已经无法安全使用,依据合同法的规定,销售公司应当更换、退货。任某选择该公司承担更换新车并且愿意接受同类型新款车,应予准许。经计算,任某应补偿该公司新旧车的差价9958元。遂判决该公司在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为任某更换2011款1.8t迈腾自动舒适型轿车一辆,任某同时支付该公司新旧车的差价9958元。
【点评】汽车属于高速运输工具,汽车运营属于高度危险作业,因而对汽车安全性能的要求也需相应提高,汽车的生产者、销售者应当确保汽车达到相应的技术标准,具备安全行使的性能。本案中,任某在购买汽车后不久,即因质量问题而更换了六档复式离合器变速箱,但随后仍出现了车辆显示屏显示的挡位不停闪跳、加速无动力的故障。复又更换变速箱总成,但依然出现同样故障„„至此,可以认定,该车不具备安全行使的性能,存在着安全隐患,非更换整车不可。任某也愿意接受同类型的新款车并支付新旧车的差价,故法院作出了如上的判决,既保护了任某的合法利益,消除了其在以后驾车过程中的安全隐患,也兼顾了被告销售公司的利益。从这一案件中可以看出,汽车的销售者,尤其是汽车的生产者应当确保其所销售、生产的每一辆汽车都要具备安全行使的性能,在谋求商业利益的同时不要忽略了自身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为社会增一分和谐,减一分危险。
营销部负责人伪造保单
出险后保险公司应担责
【案情】某保险公司盐城支公司响水营销部负责人私自印制保单、加盖私刻的公司公章,并由销售人员向汪某销售了正三轮载货摩托车第三者责任险,保险金额2万元,2005年7月汪某驾驶该车辆与受害人刘某驾驶的电动自行车发生交通事故,汪某负事故的主要责任,造成刘某损失共计9万余元,后刘某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保险公司、汪某承担赔偿责任。法院认为保险公司营销部负责人在任职期间伪造公司业务专用章、私印保单并进行销售,作为被保险人有理由相信其在营销部购买的第三者综合损害责任险是真实的,保险公司营销部的行为应视为保险公司的行为,保险公司应在保险金额2万元限额内承担赔偿责任。
【点评】投保人通过保险公司设立的营销部购买机动车第三者责任险,营销部营销人员为侵吞保费,将自己伪造的保单通过销售人员在营销部销售并交付投保人。作为不知情的善意投保人有理由相信其购买的保险是真实的。因此,虽然投保人持有的保单是假的,但并不能据此免除保险公司根据保险合同依法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作为保险公司,则应当完善公司管理制度,加强对保险公司销售人员的管理监督,从而杜绝公司管理漏洞引发的业务风险。环保公益社团可提起环境公益诉讼
【案情】某景区在建立动植物园和儿童乐园过程中,因用地审批手续不完善,占用17477平方米林地用于场馆建设,占用3677平方米林地用以建造观光电梯,当地农林部门对此予以处罚。在欢乐园东南角宕口地块有2500平方米山体裸露,系八十年代开山采石遗留状态。中华环保联合会接到举报后,向法院提起环境公益诉讼,要求恢复林地用地,对裸露山体复绿固土。法院审理后认为,景区管委会在开发建设时未取得改变林地用途的审批手续,构成擅自占用林地的事实,造成了生态环境的损害,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对于改变林地用途17477平方米的行为,由于动物园项目系城市绿地系统的组成部分,后期恢复和新增了一定数量的林地,未造成原有林地生态的显著损害,判决由管委会限期完成改变林地用途的申报手续。对于改变林地用途3677平方米建成观光电梯,该观光电梯是连接动物园和欢乐园之间的通道,可为游客节省40分钟行程,同时属于消防通道。如果要求管委会原地恢复林地状态,拆除已建大型设施,则是对财富的极大浪费。法院综合考虑苗木选择的合理性、林木养护的便利性和补植方案的可行性等因素,拟定了三套“异地补植”方案,并进行网上公
示。在广泛听取民意后,法院判令管委会六个月内在荒地补植4500平方米林木。对于宕口地块,管委会及动物园管理处、欢乐园公私作为使用权人,有义务对地块的状况进行持续整治,消除水土流失的危险,遂判决在六个月内完成该地块复绿固土工作。
【点评】这是民间环保组织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有效实践,是全国首例判决异地补植方式恢复生态平衡的案件,受到了媒体的广泛关注,案件的处理也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本案的处理实现了三个方面的转变:一是处罚理念上从“金钱罚”到“行为罚”,除了行政机关给予行政处罚外,还应承担恢复原状的民事责任;二是损害赔偿的方式从原地恢复的传统模式到异地恢复的灵活模式,注重恢复环境的生态容量,达到整体生态平衡;三是裁判方式上从一锤定音的封闭式裁判到吸纳民意的开放式裁判,最大限度地听取民众的意见。环境公益诉讼是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新增加的制度,对于污染环境损害公益利益的行为,赋予了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提起公益诉讼的权利,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更为充分。错办手机号码过户移动公司违约
【案情】2006年3月3日,原告李某在营业厅与被告移动某公司签订了《业务受理单》,通过驾驶证开通了本案诉争手机号码******00004。该《业务受理单》其他事项一栏注明:“以下业务须由客户本人携身份证原件方可办理:开户、过户„。”2011年7月26日,“李某”(冒名者)、陈某在移动某营业厅办理了诉争手机号码的过户手续。2011年8月26日,陈某、高某在另一移动营业厅与移动某公司签订了《业务受理单》,载明“友情提醒”一栏:“号码******00004已办理资料完善业务。‘新机主的移动客户主体资格始终为待定状态,新机主不得再行过户。一旦原机主出现并要求确认过户无效。则新机主应无条件同意移动公司将机主身份正式确定为原机主。’”以上内容单独成段,以较正文更大字体的方式标注,高某在“友情提醒”下方签名。自2011年7月26日该号码过户至陈某名下后,李某便无法使用该手机号码。本案诉争手机号码自2011年8月26日陈某又过户给高某后,一直处于高某名下。法院经审理认为,2006年3月3日《业务受理单》正面“其他事项”一栏以及背面所附《客户协议》第3条之约定,办理过户业务须被过户人本人携带身份证原件至移动营业厅办理;同时,无论根据普通号码过户流程的规定抑或吉祥号码过户流程的规定,移动某公司在办理过户手续时均应要求过户双方携带有效证件同时到场且对客户身份验证无误。营业厅在办理电话号码由李某名下过户变更至陈某名下时,未能验明办理业务的“李某”与开户时的李某明显不是同一人,违反了其与李某的电信服务合同约定。移动某公司仅仅通过服务密码认证即办理过户业务,也没有证明办理过户时输入的服务密码系经李某本人修改并掌握的密码,既不符合其应当审核被过户人身份是否为其本人的过户流程规定,该次服务密码认证也存在重大审查缺陷。再结合本案李某提交的驾驶证以及2011年7月26日《业务受理单》上贴附的“李某”的居民身份证复印件,具有通常辨识能力的人即可分辨两证件上的肖像具有明显差异、住址也不相同。遂判决:移动某公司于本判决生效之日立即将******00004的手机号码变更至李某名下。
【点评】营业厅在办理过户业务时未能按照约定以及过户流程规定审核被过户人身份信息是否真实,导致本案诉争手机号码原使用权人丧失了使用权,对此移动某公司应当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新机主明知取得诉争手机号码使用权存在瑕疵,在原机主主张权利时,应按约定将诉争手机号码使用权返还原机主。从中可见,办理过户业务的移动营业厅应承担审核
被过户人身份是否真实的义务,如果办理手机号码开通业务的移动营业厅不留存使用权人有效证件的完整信息,将会导致未来发生过户时无法对身份信息进行有效比对,从而无法审核身份是否真实,因此而错误地办理了手机号码过户手续的,应承担相应的责任。店庆促销太拥挤 老太摔倒超市“埋单”
【案情】2010年11月25日,被告某超市开展6周年店庆促销活动,早上7点57分左右该店开门,顾客一拥而入,年逾七十的原告欧阳某某在奔跑进入取到购物筐后,匆忙前往购物区时,碰到其前方被告王某的左脚,倒地受伤,被送至医院住院治疗,诊断为左肩关节脱位、左肱骨近端骨折。后经派出所调解未果,原告欧阳某某诉至法院要求被告赔偿其各类损失共计146416.17元。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某超市作为经营者,应当预见晨间老年消费者较为集中,尤其是促销广告会引来更多的消费者的情况,并应采取比平时更为完善的安全保障措施。然而,被告未能对拥挤的人群采取有效的疏导措施,致原告在取走购物筐后碰到了前方的顾客即被告王某的左脚摔倒受伤,对原告欧阳某某的受伤存有过错,应负主要责任,承担70%的赔偿责任。被告王某对原告摔倒受伤无过错,不承担责任。原告欧阳某某已年逾古稀,在公共场所活动时,亦应对自己的人身安全尽到足够的注意义务,但为抢先购买到促销货物,随奔跑的人流涌入超市,又因其疏于观察,对自己的受伤有一定过错,应负次要责任。法院判决被告某超市赔偿原告欧阳某某人民币39660.6元。
【点评】超市与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近年来,全国各地发生过多起超市促销中消费者摔伤甚至踩踏事故,为了促销带来的优惠却意外遭受难以想到的人身伤害,群众呼吁规范超市促销行为,合法保障民众的生命健康权。《侵权责任法》第三十七条第一款规定“宾馆、商场、银行、车站、娱乐场所等公共场所的管理人或者群众性活动的组织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根据该条规定,超市作为经营者在进行促销活动时应当预见到消费者增多的情况,采取比平时更加严格的安全保障措施,否则应当承担责任。经营者安全保障义务的规定,既保护了受害者的权益,又促使经营者完善各类安全保障措施,大大降低可能发生事故的风险。
顶岗实习生受伤 实习单位负责
【案情】2009年8月,全日制在校生沈某与学校及某公司签订实习协议一份,约定由学校安排沈某至某公司进行实习,学校进行实习前的安全教育等相关培训,某公司提供符合国家安全卫生规定的工作环境及必需的劳动保护用品,对沈某进行上岗前安全教育和操作规程培训,沈某在实习期间不认定为某公司员工,如发生人身、财产、安全等事宜由沈某和学校共同负责。沈某进入公司后,被安排在人力资源岗位工作,2009年11月25日,沈某在涂装车间,因逆向攀爬行驶中的行车,被压伤双足,医院治疗出院后,经鉴定为左下肢踝关节以上缺失为六级伤残。沈某索赔各类赔偿金合计749550.69元。法院认为,某公司及学校在安全教育及管理方面均未尽全责,应承担与其过错相应的赔偿责任,沈某作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未预见其行为的巨大危险性,直接导致损害后果的发生,同样应承担与其过错相应的损失。遂判决,由某公司承担45%的赔偿责任计337297.81元,学院承担25%的赔偿责任计187387.67元,其余损失由沈某自己负担。
【点评】用人单位接纳全日制在校学生进行实习的,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提供必要的劳动条件和安全健康的劳动环境,不得安排学生从事与所学专业无关的高空、井下作业和接触放射性、高毒、易燃易爆物品的劳动,以及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用人单位应当对实习学生进行劳动安全卫生教育,预防劳动过程中发生事故。企业应当按照实习协议为顶岗实习学生办理意外伤害保险。本案中,某公司虽然对沈某进行过安全生产教育,但未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规范,对沈某进入生产区域内的违规攀爬行为,未能及时有效地予以制止,管理中存在着重大瑕疵,实习协议中约定的沈某实习期间造成的人身损害,某公司不承担任何责任有悖于法律规定,该约定应属无效,某公司应承担与其过错相应的赔偿责任。沈某作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同样应自行承担与其过错相应的损失。学校在实习生的安全教育及管理方面未尽全责,亦应承担适当的赔偿责任。
旅行社擅自转客
承担连带责任
【案情】2008年12月15日,原告焦某某与被告甲旅行社签订《江苏省出境旅游合同》一份。游览点为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行程共计10晚11日,焦某某按约交纳了团费。2008年12月21日出发时,甲旅行社事先未征得焦某某的同意,实际由第三人乙旅行社组团出境旅游。2008年12月26日23时许,焦某某等人乘坐的旅游车在返回泰国曼谷途中发生交通事故车,焦某某等多人受伤后被送至泰国当地医院治疗。2011年6月21日,焦某某诉至法院,要求被告甲旅行社、第三人乙旅行社连带赔偿其医疗费等各项损失。法院经审理认为,旅游经营者擅自将其旅游业务转让给其他旅游经营者,旅游者在旅游中遭受损害,请求与其签订旅游合同的旅游经营者和实际提供旅游服务的旅游经营者承担连带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判决甲旅行社、乙旅行社连带赔偿焦某某227060.96元。
【点评】针对旅游业中经常发生的擅自转让旅游业务的违约行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旅游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条规定,如果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遭受损害,签订旅游合同的旅游经营者和实际提供旅游服务的旅游经营者承担连带责任。本案中,焦某某与甲旅行社签订旅游合同,甲旅行社即应当按照合同约定提供服务。甲旅行社未经旅游者同意擅自将旅游业务转让给他人系违约行为。而乙旅行社作为实际提供旅游服务的旅游经营者,其所提供的服务亦应当符合保障旅游者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在为旅游者提供交通服务的过程中发生事故致焦某某的身体受到损害,乙旅行社应承担相应民事赔偿责任,甲旅行社对此承担连带赔偿责任。上述司法解释的规定对依法维护旅游者合法权益,构建规范有序的旅游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网上语言“攻击”侵害
他人名誉应担责
【案情】杨某通过网络向叶某购买虚拟服务器,购买的服务期满后,因杨某未能及时续费,叶某采取了停机措施。其后,杨某通过多家网站及论坛发表文章呼吁大家不要购买叶某的服务器,并对叶某采取了辱骂,公布其真实姓名、手机号码、QQ号、淘宝账号等个人信息的方式发泄不满,叶某遂将杨某诉至法院。法院认为,杨某故意在网络上通过文字谩骂、恶意中伤、侮辱性言论的方式侵害了叶某的名誉权,客观上影响了叶某的社会评价,理应承担侵权责任,叶某主张的精神损害抚慰金也应予支持。遂判决,杨某在全国性媒体上公开道歉、消除影响并赔偿叶某精神损害抚慰金3000元及公证费损失1000元。
【点评】作为现代社会传播媒介的网络空间,应是一个健康有序的空间,在网络上从事商品买卖也应遵循诚实信用原则,受道德规范和法律制约。网络消费者对生产者、经营者、销售者的产品质量或者服务质量进行客观的批评、评论,不应当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但利用互联网借机诽谤、诋毁、损害他人名誉的,应当认定为侵害名誉权,承担侵权责任,造成他人严重精神损害的,还应承担精神损害赔偿责任。本案中,杨某在互联网上发表的文章,未能客观全面地反映事情经过,并使用了侮辱性语言,其目的并非是善意地解决纠纷,而是主观上明显存在诋毁叶某名誉权的故意,其行为足以造成叶某的社会评价降低,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网店的信誉和销售,所以,杨某的行为已不再是对服务质量进行批评和评论,而构成了对叶某名誉权的侵害。
装饰公司的广告允诺
具体确定应当视为合同内容
【案情】某装饰公司在报纸上刊登广告“130平方米精装3.98万元,郑重承诺:预算=结算”,广告介绍的在建项目造价均注明含水电造价。周某按照装饰公司提供的文本签订《装修合同》及《装修详细报价单》合同约定工程总造价为30966元。工程款按以下原则结算:单价依据以预算、变更单单价为准,数量按实际工程量计算。装修详细报价单中水电改造项目仅列明单价,数量和合价处为零,备注实际米数按施工工程量以米计算,但未采取明显的方式予以标注提示。随后,装饰公司进场施工,施工过程中,双方就水电项目费用8865元是否包含在工程总造价中发生争议导致停工,周某诉至法院。法院经审理认为,双方之间的合同文本均系装饰公司提供,合同虽载明“单价依据以预算、变更单单价为准、数量按实际工程量计算”,但该条款是采用格式条款方式写入合同,未采取明显的方式予以标注,该条款对周某不具有约束力。装饰公司在广告中明确承诺“预算等于决算”,广告介绍的在建项目造价也均包含水电改造,该广告中的该项承诺构成双方的合同约定,工程总造价30966.2元中应包含水电改造费用。法院遂判决,装饰公司返还周某多支付的工程款2935.2元。
【点评】采用格式条款订立合同的,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当事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并采取合理的方式提请对方注意免除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排除对方主要权利的条款,按照对方的要求,对该条款予以说明,否则人民法院应当认定该条款无效。商业广告一般属要约邀请,但如果广告中的说明和允诺具体确定,并对合同订立及合同价款确定有重要影响的,应当视为要约。装修公司在广告中承诺“预算等于决算”,该承诺具体确定,且明确表明了装修公司受该意思表示约束,故该承诺即使未载入装修合同中,亦应当视为合同内容。装修公司违反该承诺,要求增加装修费用的,不予支持。
第五篇:江苏法院2012劳动争议十大典型案例
江苏法院2012劳动争议十大典型案例
连续工作十年应订立无固定期劳动合同
旨】劳动者在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的,劳动者提出或同意、订立劳动合同的,除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动合同。
要】张某于2001年6月18日到某淀粉公司工作,双方于2001至2007年每年的6月18日均签订一次期限为一年的劳技工、操作员和磨刀工。双方又于2008年6月18日签订了自2008年6月18日至2011年6月17日止的劳动合同,1年5月20日,张某向公司提出在2011年6月17日合期满后,续签无固定期劳动合同的要求。6月10日,张某再次的要求。6月14日,公司书面通知张某,双方于2008年6月18日签订的劳动合同到期后,不再续签劳动合同。6月1入公司。6月24日,张某向仲裁委提起仲裁,要求某淀粉公司与其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仲裁裁决某淀粉公司应于,与张某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某淀粉公司不服,提起诉讼。法院认为,张某至2011年6月17日在某淀粉公司连续法规定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条件,只要张某提出,无需合意,某淀粉公司即应与之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语】为了倡导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稳定的劳动关系,我国劳动法律设立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规定在符合《劳情形下,只要劳动者提出,用人单位就应当与劳动者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这既是对作出长期贡献职工的特别保护。作为用人单位来说,就不能通过诸如提前通知、缩短末期合同期限等不正当手段来规避这一义务。用人单位也不要认已身上的额外的责任,是“铁饭碗”制度的重演,而应该多想想,对一个在自己单位工作了近十年、将青春最美好时光奉献更应该本着平等、感恩、包容的心态来对待他们,而不能只是因为害怕承担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这一责任,而想方免除用人单位缴纳社会保险费义务的条款无效
旨】根据社会保险的性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自行约定减轻或者免除用人单位缴纳社会保险条款费的因违反我国法律法条款无效。劳动合同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情】2006年9月8日,某客运公司与不二精机公司签订班车租赁合同,由不二精机公司向某客运公司租用客车,租赁期,李某与某客运公司签订了《驾驶员聘用协议》,合同期为三年,某客运公司安排李某为不二精机公司开车。关于工资待第十四条约定“工资待遇3100元(含五金)包括加班费,工作时间按本公司规定”。某客运公司按照约定每月支付李某工资某客运公司的劳动合同到期后,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请求确认双方聘用协议第十四条无效,并基于该条款无效要求某补偿金、培训费等。仲裁裁决确认双方聘用协议第十四条“含五金”部分内容无效,该条款的其余部分有效,并支持了李某至法院。法院认为,用人单位定期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金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依法向国家履行的强制性义务,具有强制动者之间不能就是否缴纳及缴纳的金额和比例问题自行协商来规避法律的明文规定,故某客运公司与李某之间约定的工分无效,但该部分无效不影响该条款中其他内容的效力,如工资待遇3100元中包括加班工资的约定仍然有效。法院遂判条关于工资待遇“含五金”部分无效,支持了李某其他部分诉讼请求。
语】《社会保险法》明确规定,我国境内的用人单位和个人均应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个人依法享受社会保险,有权监,缴纳社会保险费是法律强制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共同承担的法定责任,劳动关系的双方无权以合意的方式免除这一法定这则案例提醒劳动者,不要因为贪图一时的利益而同意或放纵用人单位不为自己缴纳社保费,否则会在患病、工伤、老遇时追悔莫及。对于用人单位,我们更要告诫你们,不要以为将社会保险费支付给了劳动者就可以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况下,也不能与劳动者签订社会保险费随工资发放的约定,否则将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因为用人单位需为劳动者向社会责任并不能因为已将社保费发放给劳动者而免除。
劳动者在职期间应遵守竞业限制义务
要】劳动者私下经营与公司业务相竞争的同类产品,违反员工基本忠诚义务和职业操守,属于违反竞业限制义务的行为法,且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
要】赵某于2009年11月到南通某食品公司从事食品添加剂销售工作。2011年2月23日,赵某在外购买了华泰公司(原材料、包材、证件、资质手续及产品商标等),着手建立自己的公司。2011年3月8日,该公司以赵某私自经营与公由,解除双方劳动关系。2011年3月14日,赵某成立了华泰公司,该公司从事的行业经营产品与南通公司相同。赵某付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金。法院认为,赵某在南通公司任职期间即已着手开办自己的华泰公司,且经营与南通公司相同司的名义对外开展经营,该行为已经违反了公司员工最基本的忠诚义务和职业操守,超出了用人单位的容忍限度,南通与赵某的劳动关系,符合《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的规定,公司无需支付经济赔偿金。
语】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是唇齿相依的关系,只有用人单位在市场经济活动中良好的运行和发展,劳动者的工作和生活才有对劳动者有保护、照顾的义务,劳动者对用人单位则有忠实履职的义务。虽然法律对除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之外的普通劳竞业限制义务,但是基于劳动者对于用人单位所应当遵守的忠诚义务,劳动者不得生产与原单位有竞争关系的同类产品生产同类产品或经营同类业务且具有竞争关系的其他单位兼职或任职,劳动者如果实施了这些行为,一方面说明其已丧道德所不允许,另一方面劳动者这样的做法一般也会给用人单位带来较大的损失。所以,用人单位辞退这样的劳动者是害的正当行为,而非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后,劳动者也无权要求支付经济补偿金。
工会主席的劳动合同期限延长至任职期满
旨】基层工会专职主席、副主席或者委员自任职之日起,其劳动合同期限自动延长,延长期限相当于其任职期间。如用解除劳动关系,应认定为违法解除,需支付经济赔偿金。
要】丁某自2004年4月起到南通某钢铁公司工作,双方劳动合同期限到2010年9月30日期满。丁某自2009年12月席,任期至2010年12月28日。2010年9月2日,公司向丁某发出书面通知,通知其合同到期后不再续签。2010年诉至法院,要求公司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金。法院认为,丁某系公司工会主席,任期至2010年12月28日,限截止至2010年9月30日,但根据《工会法》的规定,丁某的劳动合同期限自动延长至工会任职期间届满。因此公司2010年9月30日终止双方劳动合同的行为违反了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属于违法解除,公司应当支付丁某经济赔偿金。语】工会的基本职责是维护劳动者的权利,包括保障职工的民主管理权,支持劳动者与侵犯其权利的行为作斗争,指导,代表职工签订集体合同,参加劳动争议的调解和仲裁,在政府制定与劳动者利益相关的政策时,发表意见等等。由此协助,对企事业单位的监督,对解决劳动纠纷的参与以及对各级政府的建议,起到了沟通劳动者和资方、政府之间桥梁和障工会能起到上述作用,保证工会主席及工作人员在行使职责时不受到干扰,《工会法》规定,基层工会主席、委员及,其劳动合同期限自动延长,延长至其任职期满。而作为用人单位,不仅要依照《工会法》的要求积极建立工会,更要按会的工作人员能够独立、高效地行使自己的职责,而不能以劳动合同期满为由将工会工作人员随意辞退。
清算组不履行对劳动者的通知义务仍要承担责任
旨】用人单位在与劳动者发生纠纷后,明知需向职工支付赔偿,仍故意办理工商注销登记,且在清算过程中不履行对劳劳动者未能及时申报债权,即便公司完成注销手续,清算组也应承担赔偿责任。
要】顾某系原通州某门窗公司员工。2008年10月2日,顾某上班时右手被氢氟酸烧伤,后被认定工伤、九级伤残。事医疗费用,其余工伤保险待遇均未支付,公司未依法为顾某办理社会保险。某门窗公司系自然人独资有限公司,股东为窗公司注销工商登记。王某作为清算组负责人在向工商部门出具的公司注销登记申请书上注明债权债务已清理完毕。顾裁委查明某门窗公司已核准注销,裁定撤销案件。顾某诉至法院。法院认为,顾某在公司存续期间已被认定为因工负伤例》的规定支付其工伤待遇。公司清算时,清算组应当按照《公司法》第一百八十六条的规定,将公司解散清算事宜书根据公司规模和营业地域范围在全国或者公司注册登记地省级有影响的报纸上进行公告。但该公司注销时未书面通知债。《公司法》第一百九十条第三款规定,清算组成员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给公司或者债权人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某(唯一股东)应对顾某承担工伤赔偿责任。
语】有限责任公司破产清算时,清算组成立后,清算组成员在办理清算事宜期间应当忠于职守,谨慎、勤勉地处理清算法的规定通知全体债权人,包括未得到完全清偿的职工债权人。清算组因故意或重大过失没有通知职工,造成职工损失。所以,用人单位不要存在侥幸心理,以为只要将企业注销了,就可以不用再对劳动者承担任何责任。只要在清算和注到应尽的职责,或者故意不通知职工申报债权,即使企业被注销,仍然要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在校学生以就业为目的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与用人单位间形成的是劳动关系
旨】即将毕业的大专院校在校学生以就业为目的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且接受用人单位管理,按合同付出劳动;用学生的情况下,仍与之订立劳动合同并向其发放劳动报酬的,该劳动合同合法有效,应当认定双方之间形成了劳动合同情】郭某系江苏某大学药学专业2008届毕业生,于2008年7月毕业。2007年10月26日,郭某在某医药公司进行求其为某大学2008届毕业生,2007年是其实习年。2007年10月30日郭某与某医药公司签订劳动合同,期限为三年,还约定,郭某从事营业员工作,试用期工资标准不低于同工种同岗位职工工资的80%。2008年7月21日,某医药公司申之间劳动关系不成立。仲裁委以郭某系在校学生,其勤工助学或实习与用人单位间的关系不属于劳动法调整为由,终结法院认为,郭某与某医药公司签订劳动合同时已年满19周岁,符合劳动法规定的就业年龄。郭某在登记求职时,已完成公司表达了求职就业愿望,双方签订了书面劳动合同。此后,郭某按合同约定提供了劳务,某医药公司亦向郭某支付了理,这完全符合劳动关系的本质特征。法院遂判决郭某与某医药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有效。
语】在校生利用业余时间勤工助学,通常不视为就业,与实习单位间不存在劳动关系。但是本案中的郭某不同,郭某虽,即将步入社会。现在的大中专院校为了提高就业率,也鼓励学生在最后的实习阶段寻找工作。郭某到某医药公司登记而非学习,医药公司对郭某的情况也完全知情,双方在此基础上也就应聘、录用等事宜达成一致,并签订了劳动合同,双方之间形成的是劳动合同关系,而非劳务关系。
怀孕女职工的合法权益应受到特别保障
旨】怀孕期间的女职工请假休息符合常理,用人单位未能提供证据证明在劳动者请假时告知了其准假的期限,事后却以由解除劳动合同的,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赔偿金。
情】卓某于2009年6月9日应聘于南京某保健器材营销服务中心,从事销售按摩椅工作,同年8月1日,双方签订书2009年12月10日卓某向单位请假,内容为“因本人怀孕反应过大,不能正常上班,特请假休息,望领导批准”。同日,某于是回家休息。2009年12月22日,卓某因妊娠剧吐到医院就诊,医院诊断证明书建议卓某休息治疗。2010年2月工违反劳动纪律为由,解除双方劳动合同。解除劳动合同后,营销中心才把批注“同意休假半月”的请假单交给卓某。卓某请求判令营销中心支付违法解除的经济赔偿金等。法院认为,营销中心未能举证证明卓某请假时告知了其准假期限,此其妊娠反应需要休假的事实,卓某因怀孕不适作相应的休息符合常理,营销中心以卓某2009年12月22日起旷工没有属于违法解除,遂判决支持了卓某的诉讼请求。
语】我国劳动法对怀孕期间的女职工实行特殊保护。孕期保护是保证女职工身体健康、胎儿正常发育、优生优育的重要女职工特殊保护不仅对于劳动者本人意义重大,对于用人单位甚至全社会都有着积极的意义。因为,每个人都有家庭,唯有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心态来对待每一位员工,才能获得员工将企业视为大家庭的回报。如此赢,企业的发展才更有可持继性。否则,企业若只一味地想压榨员工的劳动力,在员工怀孕时便想方设法地将员工辞退抗议,更会得到法律的制裁。
用人单位行使用工管理权应当合理合法
旨】当企业的生产经营涉及公共安全时,可以对劳动者的工作行为高标准、严要求,当劳动者不服从该管理规定时,法的影响程度,其次是劳动者的人格权和就业权,在平衡两者权益的基础上做出综合评判。
情】张某与某巴士公司签订了2008年11月1日至2012年10月31日劳动合同。2011年1月5日,张某接手苏A62某以两前轮刹车时异响等事由将该车报修。1月10日,该车又因同一事由报修。1月13日16时55分,张某驾驶该车与前行的苏A91D69车发生追尾事故,造成两车损失共计1525元。事故现场痕迹照片显示该车两前轮车胎地面无拖痕该车以“两前轮不拖”事由再次进厂修理。事故发生后,巴士公司对张某进行停班、停驾处理,并根据“四不放过”精神及单,要求其在事故中分析和查找原因。张某认为在该事故中自身没有过错。2月25日,巴士公司以张某拒不接受安全教育出了给予张某辞退警告(三个月)的处理决定。2月28日,巴士公司联系南京市公安局车辆管理所驻公司处的交警再次某仍坚持自己没有错误。4月12日,巴士公司以张某经多次教育仍推卸责任拒不认错、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为由,做的决定。该决定事前经过了公司工会批准。张某经仲裁后诉至法院,法院认为本案事故原因不明,事故损失不大,张某,不构成对单位规章制度的严重违反。巴士公司可以对张某提出批评、警告,但不能将其辞退。前者是用人单位自主管后者是劳动合同的解除,涉及劳动者根本利益,法院有必要审查其合法性与合理性,故法院对张某要求撤销巴士公司辞支持,但判决撤销巴士公司做出的解除劳动合同处理决定。
语】张某作为公交车驾驶员,其工作性质特殊,涉及公共安全,南京市已经出现过公交车驾驶员泄私愤故意撞人的恶劣管理,有可能还会存在事故隐患。在交通事故原因未查明的情况下,驾驶员存在错误的可能性不能排除,其有必要进行查明原因,如果驾驶员都将责任推给他人,是不利于安全管理的。所以,我们想劝诫各位驾驶员,虽然法院没有判决公方向盘掌握在你们手中,责任重于泰山,对于公司高标准、严要求的管理方式应当要服从,切不可因一时的粗心或自负巴士公司而言,排除隐患的方式可以是要求驾驶员认真地的对待每一起交通事故,将过于自信、不服从安全管理的员工调将员工辞退。张某拒不认错应受到处罚,但所受处罚应当是有限度的,张某不认错主要是因为事故原因不明,其过错主对规章制度的严重违反,巴士公司可以对其提出批评、警告,但还不足以到达解除劳动合同的地步,所以,公司在对劳注意方式、方法的合理性,防止因处罚过当影响劳动者的基本生存和就业。
劳动者应当服从用人单位合理的工作安排
旨】劳动者因管理人员指定的工作内容在岗位职责说明书中并未涉及而拒绝劳动,用人单位据此对其作出处罚。对于用法院应当审查指定的工作内容与劳动者平时所从事的工作有无关联,是否超出劳动者的能力范围,发出工作指令的管理等因素进行分析,而不是机械地只对照岗位职责说明书的条文进行判断。
情】侯某于2007年4月7日进入某塑胶公司工作,担任过钳工。2009年双方签订新的劳动合同,期限为2009年12月日,侯某的岗位为技术课工程师。2011年春节,侯某请假近一个月,请假期间公司安排他人代替其工作。侯某返回时因工司让其停止交接。侯某后虽正常上班,但只是坐在办公室看书。2011年4月27日8时30分,侯某的上司罗某向其发出》,要求其将六套报废模具分解,并要求在4月28日13时之前完成。侯某以不属于岗位职责说明书中所规定的自己的短为由予以拒绝。罗某5月5日再次指示要其完成,但侯某仍拒绝。罗某后将该工作任务指派给邓某完成,邓某用一天即的工作属于钳工的工作内容。2011年5月6日,公司公示了《处罚决定书》,内容为:侯某于2011年4月27日、5月作指示,拒绝部门课长合理安排的工作,根据公司员工手册的规定,决定给予其减薪降职处分。因对该处罚决定不服,销该处罚决定。仲裁裁决认为某塑胶公司作出的《处罚决定书》符合法律规定,不应被撤销。侯某不服,诉至法院。法主要工作任务不冲突的情况下,对于上司交办的其他与公司事务相关的工作任务,应当服从、配合,以保证公司业务的读岗位职责说明书的相关文字;罗某指派的工作任务虽不属于侯某的主要工作职责范围,但也与其平时的工作任务存在历中所具备的能力范围,公司对侯某工作任务的安排具有合理性,侯某拒绝该工作指令构成员工手册中规定的违纪行为诉讼请求。
语】岗位职责说明书是确定劳动者职责范围,进而判断劳动者是否适当履行劳动合同义务、拒绝工作指令是否构成违反据。但在分工越来越细化的现代企业生产模式中,劳动者的职责范围往往难以用文字作出精确界定,尤其对一些具有综合能的岗位进行职责描述则更为困难、复杂。即使是在此方面经验非常丰富的老牌大型企业,对岗位职责的描述亦难免挂长,管理水平一般的中小型企业。因此,我们判断用人单位发出的工作指令是否属于劳动者的职责范围,不是机械地对容,而是结合工作指令的内容是否与劳动者平时的工作内容存在关联,其要求是否明显超出劳动者的能力水平,发出指存在恶意等因素进行综合评判。当然,作为企业,也不能因此随意扩大劳动者的工作内容范围,以能够胜任为由任意发,我们是要对其发出指令的合理性进行严格的审查的,并会对不合理甚至违法的行为进行制裁。而另一方面,作为劳动原则履行劳动合同,服从企业作出的合理的工作安排。
用人单位应当为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
旨】劳动者同时与两个或两个以上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各用人单位均应当依法为劳动者缴纳工伤保险费。
要】朱某原系某国有企业员工,由于企业改制,朱某与该企业签订了保留劳动关系至退休的协议。之后,朱某被某投资期间,朱某于2011年4月7日在工作时突发疾病死亡。次日,投资公司作为甲方、朱某的丈夫陈某作为乙方签订了1份投资公司即向陈某支付了赔偿款8万元。2011年6月30日,工伤认定部门作出工伤认定:朱某在上述时间、地点突发伤。2011年10月14日,陈某向仲裁委申请仲裁,要求投资公司支付急救费410元、医药费1609元、丧葬补助金21382180元。12月16日,仲裁委裁决支持陈某的仲裁请求。投资公司不服,诉至法院。法院认为,朱某系国有企业内退资公司建立劳动关系,投资公司也应当为朱某缴纳工伤保险费。投资公司没有为朱某缴纳工伤保险费导致朱某遭受工伤保赔偿责任。投资公司、陈某签订赔偿协议的时间在事发后次日,此时尚未进行工伤认定,陈某在签订该协议时可能对朱认识上的不足,而且协议约定的8万元赔偿款明显低于应得的工伤保险待遇,故应当认定陈某签订协议时存在重大误解公司应当依法给付工伤保险待遇。法院亦判决支持陈某的诉讼请求。
语】现实生活中,劳动者同时与两个或两个以上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情形越来越多,特别是国有企业改制分流带来离岗退养后,再到新的用人单位就业的情况比较多见。本案就属于这类人员被其他单位聘用后产生的纠纷。我国劳动法甚至两个以上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于劳动者同时与多个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工伤保险费缴纳问题,原劳动和社保险条例〉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一条规定:“职工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用人单位同时就业的,各用人单位应当分别为职工缴纳,由职工受到伤害时其工作的单位依法承担工伤保险责任”。这一规定,明确了在双重或多重劳动关系情形下,劳动者所工伤保险费,如果未依法缴纳,一旦发生工伤,则发生工伤时劳动者工作的用人单位需承担赔偿相应工伤保险待遇的责人单位私下与劳动者达成赔偿协议,之后劳动者又就工伤保险待遇提起仲裁和诉讼,要求用人单位按照工伤保险待遇标 衡量意思自治原则和公平原则,对赔偿协议的效力作出具体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