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陕西基础教育经费管理办法
陕西省财政厅陕西省教育厅关于印发《陕西省基础教育阶段中小学财务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陕西省财政厅陕西省教育厅关于印发《陕西省基础教育阶段中小学财务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陕财办教〔2008〕125号
各设区市、杨凌示范区财政局、教育局: 为加强中小学财务管理,规范中小学财务行为,促进我省基础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根据《中小学财务制度》和《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和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实施意见》精神,省财政厅、教育厅制定了《陕西省基础教育阶段中小学财务管理暂行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执行中如有什么问题,请及时反馈我们。
二〇〇八年七月三十一日
陕西省基础教育阶段中小学财务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中小学财务行为,促进我省基础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根据《中小学财务制度》和《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和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实施意见》及其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我省各级人民政府举办的普通高中、普通初中、职业初中、完全中学、九年一贯制学校、普通小学和特殊教育学校(以下简称中小学)等。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举办及民办中小学可以参照执行。
第三条 中小学财务管理的原则是:认真执行各项财务规章制度,贯彻厉行节约、勤俭办学方针,坚持公平、公开、透明原则,实行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努力提高中小学财务管理水平。第四条 中小学财务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合理编制预算,严格预算约束;加强会计核算,强化资金管理;加强资产管理,优化资源配置;健全财务制度,强化内部控制;进行财务分析,反映财务状况。
第二章 财务管理体制
第五条 中小学财务实行“校财县管”的管理体制,在县级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由县级财政、教育部门共同管理。
第六条 中小学财务实行校长负责制,中小学校长对本学校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农村小学(含教学点,下同)的财务纳入所隶属的农村中心小学管理,实行报账制。第七条 县级相关部门和学校在财务管理方面的主要职责:
县级财政部门:按有关政策和要求,组织预算编制工作,按规定程序和时间下达预算控制数和批复中小学预算;按批准的中小学年度预算,及时拨付资金。对中小学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使用效果进行考核。定期向县级人民政府报告中小学预算执行情况。定期向上级财政部门报告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实施情况。
县级教育部门:组织、指导中小学编制本学校年度预算草案,审核汇总后报送同级财政部门;根据县级财政部门下达的预算控制数和预算批复,向各中小学下达预算控制数和年度预算;汇总审核农村中小学用款计划,及时向财政部门提出申请;加强教育经费的管理和监督,对中小学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定期向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报告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实施情况。学校:在校长的领导下,组织学校教务、总务、财务和教师代表研究、确定预算建议草案,并在规定时间报送有关部门;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向有关部门申报用款计划,按要求定期报送预算执行情况报表;加强财务管理,进行会计核算,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实行财务公开,严格按预算办理各项收支。
第三章 财务管理机构
第八条 中心小学以上的学校应设置财务机构或配备专(兼)职财会人员。会计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并定期接受财务知识培训和继续教育。
第九条 农村中心小学以下的学校配备专(兼)职报账员一名,报账员按期到中心小学报账,领取备用金。中心小学每月向所属学校提供有关会计信息资料。
第十条 中小学会计人员的工作职责、工作权限、技术职称、任免奖惩应严格按照《会计法》和《陕西省会计管理条例》规定执行。
第十一条 实行会计集中核算的中小学,会计集中核算机构应为其开设独立的银行账户进行单独核算。会计集中核算应不改变学校的财务主体地位,不改变学校资金所有权和财务审批权。第四章 预算管理
第十二条 预算是指中小学根据教育事业发展计划和任务编制的年度财务收支计划。中小学预算包括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
第十三条 国家对中小学实行“核定收支、定员定额预算、超支不补、结余留用”的预算管理办法。第十四条 中小学预算编制坚持“量入为出、统筹兼顾、保证重点、收支平衡”的原则,学校应当自求平衡,不得编制赤字预算。
第十五条 建立规范的中小学预算编制制度,农村中心小学以上学校为基本预算编制单位,农村小学由其所隶属的乡镇中心小学代编预算。
第十六条 中小学实行综合预算,要将所有预算内、外收入全部纳入预算,统筹考虑,合理安排各项支出。
(一)收入预算。中小学收入预算应以上年度预算执行情况为基础,根据本年度维持学校正常运转和发展的基本要求以及当年预算编制政策,考虑预算年度的收入增减因素进行测算。
(二)支出预算。中小学支出预算分为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两部分。学校应根据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和事业发展的需求,优先保障学校基本支出的合理需要,以维持学校日常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转,然后安排各项事业发展所需的项目支出。
基本支出预算:原则上按定员定额办法编制,即根据规定的分类定额标准和核实的单位人员及在校学生人数测算编制。
项目支出预算: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以满足学校的基本办学条件为目标,提出年度预算建议数。县级教育、财政部门根据全县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和财力状况,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对各预算单位上报的项目支出预算建议数进行科学论证和合理排序,建立项目库,结合财力统筹确定县级项目支出或申请上级专项补助。
政府采购预算:在编制农村中小学项目支出预算过程中,凡纳入当地政府采购目录的项目,必须编制政府采购预算,由预算编制单位提出政府采购预算建议数,并填报《政府采购预算表》。第十七条 中小学预算按照“两上两下”的程序编制。
一上:县级教育部门编报预算建议数。中小学根据县级财政、教育部门关于编制年度预算的统一部署,结合学校基本情况和事业发展需求,编制年度预算建议数,上报县级教育部门。县级教育部门审核汇总后,报送县级财政部门。
一下:县级财政部门下达预算控制数。县级财政部门根据教育部门汇编上报的预算建议数,将县级承担的中小学经费和上级下达的预算指标一同纳入中小学预算,结合分项定额标准等因素,向教育部门下达预算控制数,教育部门将财政部门下达的预算控制数分配下达到各中小学。二上:县级教育部门上报预算草案。中小学根据下达的预算控制数和定额标准,编制年度预算草案,报县级教育部门。县级教育部门审核汇总后,报送县级财政部门。
二下:县级财政部门批复预算。在县级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一个月内,县级财政部门向教育部门批复年度预算;县级教育部门在接到年度预算批复15日内,将预算批复到各中小学。中心小学应在接到县级教育部门年度预算批复10日之内将所属学校的预算正式下达到校。
中小学中按县级财政一级预算单位管理的,参照以上预算编制程序,直接向县级财政部门上报预算建议数和预算草案,县级财政部门将预算控制数和年度预算直接下达批复到中小学,同时抄送县级教育部门。
第十八条 中小学预算一经批复,应严格执行。在预算未批复下达前,县级财政部门根据上年中小学月均实际支出情况,按月预拨经费,保证中小学正常运转。
第十九条 基本支出由县级财政部门按照预算进度直接拨付中小学,其中工资部分按原支付渠道发放到教师个人。项目支出由学校提出用款计划,由县级财政部门直接核拨中小学,其中政府采购项目按政府采购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条 中小学必须严格按照批准的支出预算项目和科目执行,不得随意变更或调整。确需调整的,逐级报经财政部门审批后,按规定程序实施。
第二十一条 中小学预算执行中项目资金有结余的,经财政部门同意后可留归学校统筹使用;未完成项目的年度结余资金,可结转下一年度继续使用。第五章 收入管理
第二十二条 收入是指中小学开展教学及其他活动依法取得的非偿还性资金。第二十三条 中小学收入包括:
财政拨款,指学校从财政部门取得的各类经费,包括按规定标准计算的工资福利经费、对家庭和个人的补助,按生均定额补助的中小学公用经费、贫困寄宿生生活费以及校舍维修改造等专项补助经费。
事业收入,指学校开展教学及其辅助活动依法取得的收入,包括不在免费范围内的学生缴纳的学杂费、住宿费等。
勤工俭学收入,指学校在教学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勤工俭学活动所取得的收入。其他收入,指除以上各项收入以外的收入,包括捐赠收入、银行利息收入等。
第二十四条 中小学的财政拨款应足额分解拨付到校,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挤占、挪用和截留。中心小学不得截留所属学校的各类款项。
第二十五条 中小学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规定依法组织收入,各项收入应全部纳入学校预算,统一管理,统一核算。第二十六条 中小学必须严格按规定收取费用,并使用符合国家规定的合法票据,不得擅自增加收费项目,扩大收费范围,提高收费标准。
第六章 支出管理
第二十七条 支出是指中小学为开展教学及辅助活动发生的各项资金耗费。第二十八条 中小学支出包括:
工资福利支出,指在职教职工和编制外长期聘用人员的劳动报酬及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费等,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奖金、社会保障缴费、其他工资福利支出。
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指学校用于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包括离退休费、退职费、医疗费、助学金、住房公积金、其他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
商品和服务支出,指学校维持正常运转和满足基本办学需求而形成的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支出,包括办公费、印刷费、水费、电费、邮电费、取暖费、交通费、差旅费、维修(护)费、租赁费、会议费、培训费、招待费、专用材料费、劳务费、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
其他资本性支出,是指学校为满足基本办学条件需开支的用于房屋建筑物购建、大型修缮、办公设备购置、专用设备购置、交通工具购置、信息网络购建、图书资料购置以及课桌凳床购置等发生的支出。
第二十九条 县级教育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制定校均、班均和生均实物配备标准,确定中小学基本支出定额标准,细化支出管理。要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节余资金,向办学条件薄弱的学校倾斜,保证较小规模学校教学业务的正常开展。
第三十条 中小学要合理安排各项支出,严格执行规定的开支范围及标准。要结合本校实际细化支出范围及标准,制定单项开支定额,如办公费、水电费、邮电费、差旅费、维修费等,实行定额管理,逐级分配落实到教研室、班级,并据以分析考核。在保证基本运转的基础上,结余资金可用于学校发展性支出,如大型修缮、信息网络建设、教学仪器设备购置、图书资料及课桌凳床等购置。
第七章 资产管理
第三十一条 资产是指中小学占有或者使用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
第三十二条 中小学要加强资产日常管理工作,建立健全资产的购置、验收、保管、使用、交接、维修等内部管理制度,应设置固定资产总账、固定资产登记簿和固定资产卡片等,对已完工的工程项目要及时办理验收入账手续,登记造册,建立台账,并对实物资产进行定期清查,做到账账、账卡、账实相符。
第三十三条 中小学资产的出租、出借、出让、变卖、对外捐赠、报废、报损等资产的处置,应由校委会集体研究决定,经县级教育部门审核后,报同级财政部门进行审核。处置收入属于国家所有,应按照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规定,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管理。
第三十四条 对长期闲置、低效运转或超标准配置资产,经县级教育部门核实后,可以在农村中小学之间合理调剂使用,并报同级财政部门进行备案。
第三十五条 中小学资产要逐步实行信息化管理,及时将资产变动信息录入管理信息系统,并在此基础上做好国有资产统计和信息报告工作。
第三十六条 县级教育、财政部门要加强农村中小学资产管理和监督,定期进行资产清查。
第八章 财务报告和财务分析
第三十七条 财务报告是反映中小学一定时期财务状况和事业发展成果的总结性书面文件。中小学应当于年末向县级教育、财政等部门报送财务报告,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总表、支出明细表和基本数字表等。第三十八条 预算年度终了,中小学应按要求及时编制决算,经县级教育部门审核汇总形成部门决算草案报同级财政部门。决算表式由财政部门统一印发。
第三十九条 中小学决算实行省、市、县三级汇审制度,年终由财政部门逐级组织汇审,决算汇审结果作为省对市、县财务管理工作考核的依据之一。
第四十条 中小学应定期编制财务分析报告。财务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中小学事业发展和预算执行、资产使用管理、收入、支出以及财务管理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等。第九章 财务监督
第四十一条 财务监督是贯彻国家财经法规以及学校财务规章制度,维护财经纪律的保证。中小学要建立健全财务内控制度,完善内部财务管理约束机制,自觉维护国家财经纪律,及时向教育部门汇报预算执行情况,接受财政、审计等部门的监督检查。
第四十二条 省级财政建立基础教育经费支付动态监控系统,对各级各类基础教育专项资金的拨付、使用实行动态监控。市、县财政应按规定及时报送资金支付的有关电子信息。
第四十三条 中小学财会人员有权按《会计法》和《陕西省会计管理条例》及其他有关规定行使财务监督权。对违反国家财经法规的行为,有权提出意见并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反映。第四十四条 建立健全基础教育经费管理责任追究制度。对各级分担资金不到位,套取上级财政资金以及截留、挪用、擅自改变资金用途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对工作失职并导致资金损失浪费的责任人或在资金使用管理中玩忽职守导致资金损失的责任人移交监察部门查处,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十章 绩效考评
第四十五条 中小学财务管理实行绩效考评制度。绩效考评的主要内容包括对预算编制、资金管理使用、资产使用、公共或社会效益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评。
第四十六条 绩效考评实行“统一组织、分级实施”的管理方式,由财政部门统一组织管理,教育部门和学校分级实施。评价方法、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标准值、评价工作程序由财政部门会同教育部门另行制定。
第四十七条 各级财政要依据绩效考评结果,实行奖惩兑现,并作为以后年度基础教育财政资金分配的主要依据。
第十一章 附 则 第四十八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30日后施行。
第二篇:继续教育经费管理办法
**医院继续教育经费管理和使用办法
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适应社会主义卫生事业发展需要,为卫生技术人员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提供必要的条件,根据国家继续教育有关法规,制定以下继续教育经费管理和使用办法。
一、医院每年提取业务总收入的0.5%至1%作为继续教育经费,用于选派人员参加各类培训和学习班、邀请专家做专题讲座、组织和举办各种学术会议、配置继续教育设备和继续教育档案管理以及其他用于继续教育的办公经费等。
二、继续教育经费要专款专用,由医院统一支配,每年保证一定的继续教育费用,并可通过其它途径筹集资金。举办继续医学教育活动可收取合理学习费用和材料费,但不得以盈利为目的。
三、经医院批准参加培训班、进修班、研讨班、学术讲座、专题报告、学术会议、业务考察等形式继续教育学习的人员,在学习期间仍享受医院规定的工资、保险、福利待遇,学习所需学费和旅差费可全额报销。
四、医院鼓励医务人员参加专升本、硕士学位进修、自学考试等继续教育,在取得学位之后,按医院有关规定报销。
二〇一一年十月十日
第三篇:贵州省教育经费筹措管理办法
贵州省国家税务局关于征收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有关问题的公告
2011-09-19 11:45 州国税局
(点击: 1141)
2011年第12号
贵州省国家税务局关于征收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有关问题的公告
根据《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修改〈贵州省教育经费筹措管理办法〉的决定》(贵州省人民政府令第125号)的规定,“国家税务机关负责征收随增值税、消费税附征的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征收凭证使用省国税机关印制的票据”。现将我省国税机关征收随增值税、消费税附征的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的有关问题公告如下:
一、贵州省国家税务机关自2011年10月1日起开始征收随增值税、消费税附征的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2011年10月1日以后,缴纳增值税、消费税的纳税人在国家税务局申报缴纳增值税、消费税时一并缴纳附征的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
纳税人未缴纳的所属期为2011年8月31日前的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国税局稽查查处、纳税评估的所属期为2011年8月31日以前的随增值税、消费税征收的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仍由地方税务局负责组织入库。
二、教育费附加按增值税、消费税税额的3%征收,地方教育附加按增值税、消费税税额的2%征收。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应当在缴纳增值税、消费税时一并缴纳。纳税人未按规定缴纳的,由税务机关责令其限期缴纳,并按日加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逾期仍不缴纳的,对单位处以1000元以上30000元以下罚款,对个人处以1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三、对增值税、消费税实行先征后返、先征后退、即征即退办法的,除另有规定外,对随增值税、消费税附征的教育费附加,一律不予退(返)还。
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全面实行免抵退税办法的,经国家税务局正式审核批准的当期免抵的增值税税额应纳入教育费附加的计征范围。
四、采取上门申报方式申报缴纳增值税、消费税的纳税人,无需填报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申报表,由国税机关办税服务厅征收人员按照纳税人申报缴纳增值税、消费税的税额自动计算应缴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金额,通过横向联网电子缴款或开具税收通用缴款书进行缴纳。
五、采取网上申报缴纳增值税、消费税的纳税人,网上申报成功后,自行网上点击缴纳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对于网上申报缴纳不成功的,纳税人需到国税机关办税服务厅办理缴纳。
六、实行增值税定期定额征收的纳税人,可通过签订横向联网批量扣款三方协议,由税务机关提供批量扣税方式进行税费扣缴,无需到税务机关办税服务厅申报缴纳。
七、已经签订横向联网电子缴款和批量扣款三方协议的纳税人,须在扣税账户中存有足以缴纳税款、价格调节基金及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的存款余额,以保证税费扣缴成功,避免因存款余额不足无法扣款造成的损失;尚未签订横向联网批量扣款三方协议的纳税人,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的申报缴纳随增值税、消费税税款进入国税机关办税服务厅申报缴纳。
八、本公告自2011年10月1日起执行。
特此公告。
附件: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修改<贵州省教育经费筹措管理办法>的决定
二○一一年八月二十九日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修改《贵州省教育经费筹措管理办法》的决定(贵州省人民政府令第125号)
贵 州 省 人 民 政 府 令
第125号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修改〈贵州省教育经费筹措管理办法〉的决定》已经2011年4月11日省人民政府第41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省长 赵克志
二○一一 年四月二十四日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修改《贵州省教育经费筹措管理办法》的决定
贵州省人民政府决定对《贵州省教育经费筹措管理办法》作如下修改:
一、将第七条中的“地方教育附加按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税额的1%征收。”修改为:“地方教育附加按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税额的2%征收。”
二、将第八条修改为:“国家税务机关负责征收随增值税、消费税附征的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征收凭证使用省国家税务机关印制的票据;地方税务机关负责征收随营业税附征的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征收凭证使用省地方税务机关印制的票据。”
三、将第十四条修改为:“违反本办法第九条规定的,由税务机关责令其限期交纳,并按日加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逾期仍不交纳的,对单位处以1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对个人处以1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本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贵州省教育经费筹措管理办法》根据本决定作相应修改,重新公布。
贵州省教育经费筹措管理办法
(1996年5月16日贵州省人民政府令第20号发布 根据2004年2月12日《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修订〈贵州省教育经费筹措管理办法〉的决定》第一次修订 根据2008年8月4日《贵州省人民政府修改废止部分规章的决定》第二次修正 根据2011年4月 日《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修改《贵州省教育经费筹措管理办法》的决定》第三次修正)
第一条 为了发展教育事业,保证教育经费来源稳定和逐年增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的单位和个人,均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教育经费,是指用于教育的财政拨款、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以及其他渠道依法筹集的资金。
第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体制,逐年增加教育经费,使教育事业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各级人民政府的教育经费支出,按照事权和财权相统一的原则,在财政预算中单独列项。
第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从安排的城市维护建设资金中,每年划出一定的比例用于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
第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从扶贫资金中安排一定比例扶持发展贫困地区的教育事业,主要用于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
第七条 教育费附加按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税额的3%征收,地方教育附加按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税额的2%征收。
第八条 国家税务机关负责征收随增值税、消费税附征的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征收凭证使用省国家税务机关印制的票据;地方税务机关负责征收随营业税附征的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征收凭证使用省地方税务机关印制的票据。
第九条 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应当在缴纳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时一并缴纳。
第十条 地方教育附加在征收教育费附加时一并收取,缴入地方国库,纳入地方预算管理,并将征缴情况抄送同级教育行政部门。
征收教育费附加所需经费,由同级财政部门通过预算支出安排;征收地方教育附加所需经费,由同级财政部门通过基金预算支出安排。
第十一条 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用于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不得抵顶教育事业拨款。
第十二条 县级人民政府在安排农村教育经费时,应当确保国家和省确定的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各项资金用于农村教育经费的比例不低于50%,但不包含教师工资。
第十三条 教育行政部门对依照本办法筹措的教育经费,应当建立健全财务制度和审计制度,专款专用,专项管理,定期向财政部门报送会计报表和年终决算,定期公布收支情况。
教育、财政、税务、审计、监察、农业等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对教育经费的筹措、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十四条 违反本办法第九条规定的,由税务机关责令其限期交纳,并按日加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逾期仍不交纳的,对单位处以1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对个人处以1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第十五条 在教育经费筹措、管理和使用工作中,徇私舞弊、贪污受贿、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尚不构成犯罪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十六条 本办法自1996年7月1日起施行。
第四篇:遵义市教育经费筹措管理办法
遵义市教育经费筹措管理办法
贵州省遵义市人民政府
遵义市人民政府令第56号
《遵义市教育经费筹措管理办法》已经2011年9月21日市人民政府第16次常务会暨第16次市长办公会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代理市长:王秉清
二0一一年十一月二十三日
遵义市教育经费筹措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了发展教育事业,保证教育经费来源稳定和逐年增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的意见》(国发〔2011〕22号)、《贵州省教育经费筹措管理办法》(省政府令第125号)和《中共遵义市委、遵义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教育事业发展的决定》(遵党发〔2010〕14号)等相关法律文件等,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单位和个人,均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教育经费,是指用于教育的财政拨款、教育费附加(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土地出让金、教育设施配套建设费、价格调节基金、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各项资金以及其他渠道依法筹集的资金。
第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体制,逐年增加教育经费,使教育事业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
各级人民政府的教育经费支出,按照事权和财权相统一的原则,在财政预算中单独列项,预算批准后由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实施。
第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从安排的城市维护建设费中,每年划出10%的比例用于教育事业。
第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从扶贫资金中安排一定的比例用于扶持贫困县乡发展教育事业。
第七条 教育费附加按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实际缴纳税额的3%征收。地方教育费附加按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实际缴纳税额的2%征收。
第八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从当年以招标、拍卖、挂牌或者协议方式出让国家土地使用权取得的土地出让收入中,按照扣除征地和拆迁补偿、土地开发等支出后的余额(净收益)安排10%用于发展教育事业。
第九条 各级人民政府规划住宅小区时,应按当地基础教育规划和“千人指标”同步规划中小学及幼儿园,开发业主按规划同步建设,经政府相关部门验收后由开发业主自主管理或交当地教育主管部门统一管理。开发业主不按规划同步建设,则按每平方米住宅建筑分摊教育设施配套建设费(不含土地费用),用于发展教育事业。征收标准为:
1.未进行幼儿园配套的:18元/平方米住宅建筑面积;
2.未进行小学配套建设的:30元/平方米住宅建筑面积; 3.未进行初中配套建设的:18元/平方住宅建筑面积。
具体指标及征管办法见附件:《遵义市中心城区住宅区配套建设幼儿园小学初中规划管理暂行规定》。
第十条 各级人民政府在安排农村教育经费时,应当确保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各项资金用于农村教育经费的比例不低于50%(不包含教师工资),其中的10%用于改善高中阶段办学条件。
第十一条 市人民政府应当安排价格调节基金中的20%扶持发展教育事业。
第十二条 教育行政部门对依照本办法筹措的教育经费,应当建立健全财务制度和审计制度,专款专用,专项管理,定期向财政部门报送会计报表和年终决算,定期公布收支情况。
教育、财政、税务、审计、监察等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对教育经费的筹措、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十三条 在教育经费筹措、管理和使用工作中,徇私舞弊、贪污受贿、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尚不构成犯罪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第十四条 本办法由市人民政府财政部门会同教育部门解释。
第十五条 本办法自2011年11月23日起施行。
附件:遵义市中心城区住宅区配套建设幼儿园小学初中规划管理暂行规定
遵义市中心城区住宅区配套建设幼儿园小学初中规划管理暂行规定
为切实解决遵义市中心城区住宅区配套建设幼儿园、小学、初中不足的问题,确保新建住宅区足额配建教育设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教育事业发展的决定》(遵党发〔2010〕14号)精神, 结合我市实际,就加强我市中心城区住宅区配套建设幼儿园、小学、初中规划管理制定本规定。
一、规划原则
(一)依据城市居住区配套幼儿园、小学、初中规划建设指标及《遵义市中心城区基础教育布局规划》要求,新建住宅区必须配套相应规模的幼儿园、小学、初中。
(二)根据城市人口集聚、流动人口增加等因素,以及规模办学的需要,住宅区配套幼儿园、小学、初中设置规模按千人指标测算(城市居民按3.0人/户统计)应为:幼儿园40生,小学80生,初中40生;班容量为幼儿园30生,小学45生,初中50生。标准办学规模规划用地指标:旧城区为幼儿园15?/生、小学13.81?/生、初中16.30?/生,新城区为幼儿园15?/生、小学20?/生、初中25?/生;建筑面积指标为幼儿园10?/生,小学8.29?/生,初中9.78?/生。
标准办学规模即:原则上按居住人口每4500人口设置幼儿园一所,规模6班,30人/班,用地面积不小于2700?,建筑面积不小于1773?;每1万人口设置小学一所,规模18班,45人/班,用地面积旧城区不小于11190?,新城区不小于16200?,建筑面积不小于6714?;每3万人口设置初中一所,规模24班,50人/班,用地面积旧城区不小于19557?,新区用地面积30000?,建筑面积不小于11734?。
(三)市城乡规划局在组织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审查修建性详细规划时,按上述指标会同市教育局结合教育资源布局现状和《遵义市中心城区基础教育布局规划》等,同步做好住宅区配套幼儿园、小学、中学的规划布点工作;在用地规划设计条件中提出规划范围内配套幼儿园、小学、初中的设置规模、用地和建设规模。
(四)非成片开发地块零星住宅(含翻扩建住宅)建设,未达到配套建设幼儿园、小学、初中要求的,由市城乡规划局根据“千人指标”和规划居住人口测算的生源数量,在该地区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时统筹安排予以解决,并充分考虑该地区原有教育设施的扩建用地,在该地区零星地块改造时,同步实施。
二、建设用地的供给
(一)建设用地出让前,市城乡规划局依法出具拟出让用地规划设计条件时,应按本规定配建指标核算规划用地范围内配套建设幼儿园、小学、初中的设置规模、用地和建设规模,并在出具的拟出让用地规划设计条件中分别进行明确。
针对非成片开发地块零星住宅(含翻扩建住宅)建设,未达到配套建设幼儿园、小学、初中要求或按《遵义市中心城区基础教育布局规划》无需配套建设的开发建设项目,市城乡规划局应在用地规划设计条件中针对用地范围内是否需要配套建设分别进行明确。
(二)市国土资源局依据规划设计条件中确定的幼儿园、小学、初中配套建设要求,在国有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文件中明确教育设施用地规模、建设规模及相关配套建设要求。
(三)出让用地中的幼儿园、小学、初中建设用地采用行政划拨方式供应土地,产权归辖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
三、建设管理
(一)住宅区配套幼儿园、小学、初中应与住宅区统一规划,同步实施,同步交付使用。市城乡规划局会同教育行政部门对住宅区配套幼儿园、小学、初中设计方案进行审查,由开发建设单位按经审查合格的设计方案及相关建设标准配套建设。建成后开发建设单位无偿移交当地教育行政部门,产权属国有。
(二)针对市城乡规划局在规划设计条件中明确规划用地范围内不进行配套建设三项(幼儿园、小学、初中)教育设施的情况,开发建设单位应按照《遵义市教育经费筹措管理办法》对未进行配套建设的分项交纳教育设施配套建设费。征收标准为:
未进行幼儿园配套的:18元/平方米住宅建筑面积;
未进行小学配套建设的:30元/平方米住宅建筑面积;
未进行初中配套建设的:18元/平方住宅建筑面积。
(三)教育设施配套建设费由市城乡规划局在核发项目《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前进行代收,由市财政局监管,由教育部门专款专用,用于邻近原有幼儿园、小学、初中的扩建,新增生源的入学问题由教育行政部门负责解决。
(四)市教育局要会同市发改委、住建局、规划局、国土资源局、财政局及有关区政府(管委会)共同参与配套学校建设的监督和验收。不能按规划要求同步建设和交付使用的住宅开发项目,市城乡规划局不予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认可证》,市住建局不予核发《商品房预售许可证》、不予进行房屋产权登记。
(五)住宅区配套中小学、幼儿园建设完成并验收合格后,移交给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管理,由其组织举办,实行属地管理,产权属国有。未经市人民政府批准,不得擅自改变其用途。
四、本暂行规定适用于遵义市中心城区,范围包括:红花岗区、汇川区、新蒲新区,遵义县南白镇、龙坑镇、三岔镇、龙坪镇;其他各县(市)可参照执行。
五、遵义市城市规划区住宅区配套中小学(幼儿园)规划建设定额指标。
第五篇:2013年第二季度基础教育经费管理工作
陵原中心小学2014年第一季度 基础教育经费管理绩效考评工作自评报告
今年以来,我校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基础教育经费的管理、更加高效的使用基础教育经费,全力推进基础教育经费管理工作,根据金台区教体局关于印发《金台区基础教育经费管理绩效考评工作实施方案(试行)》通知的文件安排(宝金教发[2014]9号),对2014年第一季度基础教育经费管理绩效考评工作进行了自评,现汇报如下:
一、自评工作安排
接到金台区教体局关于印发《金台区基础教育经费管理绩效考评工作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后,我校高度重视,对基础教育经费管理绩效考评工作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自评,并进行了具体安排。
二、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日常管理工作
1、健全机构,完善制度。年初,学校就成立了学校基础教育经费管理领导小组,制定和进一步完善了公用经费及各类专项资金管理制度、办法,各种制度操作性强。3个月来,资金管理到位,无遗漏。
2、规范管理,落实到位。学校教育经费在使用过程中从未发生过截留、挪用、挤占等违法、违纪、违规行为,原始凭证要素齐全,学校财务人员能尽职尽责履行职责,学校能严格执行教育收费政策,无乱收费现象。学校领导高度重视经费管理工作,所以专门负责人员工作责任心强,能按要求保质保量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由于学校经费管理措施到位,所以能更高效的使用基础教育经费,更好的服务于教育教学。
(二)重点专项资金建设项目管理
1、科学规划项目,积极有效实施。
今年年初,学校就按照区教体局安排,积极实施了“小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在此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学校根据自校实际,制定了营养餐实施方案,对于设施的添置、灶房的改造做了科学的规划,并及时予以实施,保证了2月17日学校营养午餐的正常供给。
2、严格执行项目“四制”,加强项目过程管理。
在营养午餐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学校边摸索,边改进,严把质量关,所购物品票证索要齐备,质量过关,并及时做好食谱变换、公布,成本核算、食物留样,领导陪餐等工作,不断地提高营养午餐的水准,并按时报送各种报表,收集各种资料,规范档案资料的收集和管理,全力使营养午餐项目的实施更加让师生、家长满意。
3、落实项目资金,加强资金管理。
学校营养午餐实施后,学校建立了专账,专款专用,严禁克扣、截留、挤占、挪用等现象发生,并严格把握每生每天4.00元的标准。严格报账制度,规范使用资金,积极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三、自评得分
对照《金台区基础教育经费管理绩效考评工作指标及分值表》,经逐项自查自评,我校基础教育经费管理规范,严谨科学,成效明显。其中日常管理工作细致,实现了有效监督,自评得分60分;重点专项资金建设项目管理科学,全程动态监管,保证了实施进度,充分发挥了资金效益,自评得分40分,总计自评得分100分。
今年第一季度,我校在基础教育经费管理绩效考评工作中做到了统筹计划、周密安排、狠抓落实,进一步加强了基础教育经费管理工作,全面提升科学化、精细化、专业化管理水平,为全校的教育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陵原中心小学
2014年4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