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管理的通知(闽政[5篇范例]

时间:2019-05-14 11:02: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管理的通知(闽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管理的通知(闽政》。

第一篇: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管理的通知(闽政

【发布单位】福建省

【发布文号】闽政〔2009〕9 号 【发布日期】2009-02-16 【生效日期】2009-02-16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福建省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管理的通知

(闽政〔2009〕9 号)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为进一步规范矿产资源勘查开发行为,实现矿产资源有效保护、有序开发、合理利用、持续发展,为海峡西岸两个先行区建设提供有效的矿产资源支撑和生态环境保障,现就进一步加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管理工作通知如下:

一、科学编制和严格实施矿产资源规划

(一)加快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编制。矿产资源规划是依法审批和监督管理矿产资源勘查、开采活动的重要依据。市、县政府要围绕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抓紧于2009年6月底前完成新一轮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并报省政府审批后实施。编制矿产资源总体规划,要与相关规划相互衔接,要科学划定禁采区、限采区和可采区。县级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应把建筑石料、饰面石材、砖瓦粘土作为规划的重要内容,按照“集中开发、规模开采”的原则,明确矿业权投放时序,合理控制矿山数量,优化开发布局。

(二)科学编制实施矿产勘查专项规划。严格执行《福建省省级煤炭资源勘查专项规划》。编制实施《福建省重要成矿带金属矿勘查预留区专项规划》,设立金属矿勘查预留区,将成矿条件较好或列入国家储量表且探矿权、采矿权灭失的金属矿成矿区带划入金属矿勘查预留区。省级煤炭资源勘查规划区和金属矿勘查预留区使用省级地质勘查专项资金进行前期勘查。

(三)加强矿产资源规划实施管理。必须依据规划,切实加强对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的监督管理。对不符合矿产资源规划的,不得批准立项,不得审批、颁发勘查许可证、采矿许可证,不得批准用地。禁采区不得新设置探矿权、采矿权(地热、矿泉水除外),已设置采矿权的矿山,由所在地市、县人民政府限期关闭,关闭后采矿许可证由原发证机关予以注销;已设置的探矿权不再办理延续变更手续;限采区不得新设置露天开采的小型以下(含本数,下同)金属矿采矿权和中型以下非金属矿采矿权,不得新设置地下开采的零星分散金属矿采矿权和小型以下非金属矿采矿权;已设置的不符合上述条件的采矿权,期满不予办理延续。可采区应认真执行新建和已建矿山最小开采规模的有关规定,按照一个井田一个矿山、一个矿山一个开采主体和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的原则,加大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力度。

二、切实加强矿产资源勘查管理

(一)规范探矿权出让。新设置探矿权要以招标拍卖挂牌等市场竞争方式出让,以下2种情况除外:

1.属中央财政专项资金、省级地质勘查专项资金安排的勘查项目,可以批准申请方式授予探矿权进行普查或必要的详查后按规定出让探矿权作进一步勘查。

要充分调动市、县政府投资找矿的积极性,鼓励市、县财政出资参与省级地质勘查资金,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2.属已建矿山企业(饰面石材除外)申请在其矿区外围找矿,符合国家规定和资源整合要求,确属同一矿体、地理空间不宜分割且可利用已有开采系统的,经组织专家论证,其扩大部分的探矿权经批准后可以协议出让给该矿山企业。

除中央财政专项资金、省级地质勘查专项资金外,继续暂停新设立煤、铅、锌、钼的探矿权。对已设置的铅锌矿探矿权到期原则上不予延续,如符合新的准入条件、矿产资源规划和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的经批准方予办理。

(二)优化省级地质勘查专项资金找矿成果配置。省级地质勘查专项资金项目,应由具有甲级资质的省属国有地勘单位承担,项目探矿权人为省级地质勘查专项资金项目管理办公室,所取得的阶段性勘查成果,其探矿权经批准首先协议出让给省属国有地勘单位、省属国有(国有控股)矿山企业继续勘查。勘查成果出让收入主要用于地质勘查再投入,实现滚动发展。

(三)严格探矿权转让。省属国有地勘单位、省属国有(国有控股)矿山企业拥有的探矿权,不得自行向国有地勘单位或国有(国有控股)矿山企业之外转让或股权合作,特殊情况确需转让或股权合作的,必须经省政府同意后以招标拍卖挂牌等市场竞争方式转让,转让底价需经有资质的矿业权评估机构评估。各有关单位要加强成果收益管理,规范探矿权转让程序,防止国有资产流失。除省属国有地勘单位、省属国有(国有控股)矿山企业外的其他探矿权,地质工作程度达不到开采设计要求、不符合矿产资源等规划和产业政策的,也不得转让,严禁炒买炒卖、非法转让探矿权。

(四)提高地质勘查管理水平。要根据地勘单位的实际技术含量及业绩,审查核定资质等级。勘查单位应具备与承担的勘查项目数量相适应的勘查施工能力,不得将地质业务转包给其他地勘单位,不得将勘查施工业务转包给不具相应资质的单位施工。严格实施勘查区块退出制度,缩短勘查周期,防止圈而不探,切实提高地质勘查工作的有效投入。

加强地质勘查项目全程管理,严格执行地质勘查设计审查和野外验收制度。勘查项目应按批准的勘查设计施工,不得弄虚作假、以采代探。验收单位出具的野外工作验收意见书作为矿产资源储量评审的要件之一,凡没有通过验收的,不得进入资源储量评审备案程序。

规范生产勘探管理,矿山企业在矿区范围内为增加已登记矿种(含共伴生矿种)资源储量进行生产勘探的,应由相应资质的地勘单位编写勘查设计,报经省国土资源厅批准后,按批准的设计组织施工。生产勘探结束后提交的生产勘探报告,经评审备案后作为编制或修改补充矿山开发利用方案的依据,按规定补交扣除勘查成本后的价款。矿山企业在矿区范围内进行非登记矿种勘查或深部找矿,应提出书面申请,报经省国土资源厅核准后,按上述程序执行。

鼓励地勘单位找矿积极性,实行地质找矿奖励制度,对找矿成效突出的予以奖励,并积极推进探采合作和探采一体化,促进地勘单位的稳定发展,促进矿产资源的合理利用。

三、规范完善矿产资源开采管理

(一)规范采矿权出让。已取得探矿权且地质工作达到可供开发利用程度并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可依法申请转为采矿权。建筑石料、饰面石材、砖瓦粘土不设置探矿权,直接以招标拍卖挂牌等市场竞争方式出让采矿权。

在采矿许可证有效期内增加开采矿种和申请兼采共伴生矿产的,或已建矿山经批准扩大矿区范围(扩大平面、抬升或降低开采标高)的,新增资源储量按规定缴纳采矿权价款。

采矿许可证到期申请延续开采的矿山,以招标拍卖挂牌或协议出让方式取得的采矿权或探矿权转为采矿权的,有新增资源储量的,按新增的可供开发利用的资源储量缴纳采矿权价款;以批准申请方式取得探矿权后转为采矿权的,按其剩余及新增的可供开发利用的资源储量缴纳采矿权价款。

(二)严格采矿权转让审批。已经取得采矿权的矿山企业,采矿权主体原则上不得变更,特殊原因需要变更的,应依法申请办理采矿权转让审批手续。矿山企业内部股权比例及企业法人代表发生变更的,应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变更登记手续,并向颁发采矿许可证的机关备案。国有地勘单位、国有(国有控股)矿山企业转让采矿权或减持国有股份比例,应经有资质的矿业权评估机构评估,并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同意后依法办理。

省属国有地勘单位、省属国有(国有控股)矿山企业以协议出让方式取得的省级地质勘查专项资金项目探矿权转入采矿权后,不得进行采矿权转让,也不得与国有地勘单位或国有(国有控股)矿山企业之外进行股权合作。

(三)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要加快推进矿产资源开发整合,优化矿业产业布局,强化安全生产和矿山生态环境保护。要以资源节约、规模开发、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作为重点,研究制定不同类型矿产的准入条件和管理办法。要严格执行保护性矿产的有关政策,对钨、稀土和煤、铁、铅、锌、钼、饰面石材、水泥用灰岩、萤石实行保护控制性开采。严格执行最小开采规模标准,对金、银、铜、铁、铅、锌、钼、钨等主要金属矿种要进一步严格管理,逐步提高并及时修订最小开采规模标准,达不到省定最小开采规模标准的一律不予审批。饰面石材、水泥用灰岩、萤石矿采矿权及环评的审批权上收一级,县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环境保护管理部门不再审批以上矿种的采矿权和项目环评。开办煤矿企业,必须先报省级煤炭行业管理部门批准,严格执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制定的煤炭产业政策,即“十一五”期间年生产规模达不到30万吨、“十一五”后年生产规模达不到9万吨的煤的新建矿山,不予审批。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积极配合经贸主管部门继续做好已建煤炭矿山企业的资源整合工作。新建、改扩建铁矿、有色金属、稀土、黄金和煤炭开发项目,在取得采矿许可证后应报省级及以上投资主管部门核准。

切实加强铅、锌矿的开发管理。铅、锌资源储量达不到最小开采规模标准的;不符合矿产资源规划的;不符合市、县(区)生态功能区划,破坏生态环境、影响当地群众生产生活等的铅锌矿探矿权不得转为采矿权。已建铅锌矿山通过整改、整合等措施仍达不到准入条件的,当地政府要组织关闭。

加强矿山储量动态监管,大中型矿山企业和开采规模在9万吨以上的煤矿应设立矿山地质测绘机构,其他矿山应配备地质测绘人员,并由有资质测绘单位按要求做好矿山储量地质测绘工作,建立矿山储量台账,编制资源储量估算图、采剥(露天开采)或采掘(井下开采)现状图、井上井下工程对照图等有关图件,提交矿山储量年度报告,严禁超层越界非法开采,按规定报销储量,及时掌握矿山储量的变动情况。

四、加大矿产资源勘查开采生态环境保护力度

(一)严格执行矿山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要进一步加强矿山环境保护的监督管理,矿山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审批权限上收一级,县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不再审批项目环评。金属矿、煤矿、稀土矿与水泥熟料配套的水泥用灰岩开采等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按有关规定由国家或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其他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由设区市及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严格把好矿山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审核审批关,从源头上控制低水平、低效益、高污染、高消耗的矿产开发项目的建设。严格审查矿产资源勘查设计方案,设计硐探勘查工程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未经有权机关审批,不予办理勘查许可延续登记手续。矿山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未经有权机关审批,使用林地未经预审,不予办理采矿许可登记手续。督促矿山企业认真实施环境保护和治理工程与矿山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的制度,环保工程验收不合格的,不得投入使用,不得进行生产;建立和完善矿山企业排污许可管理制度,健全矿山环境保护和污染排放监测体系,运用网络、遥感等先进技术,加强对开采铅锌等易造成环境污染的矿种以及其他大、中型矿山企业排污的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和查处破坏矿山生态环境的违法违规行为,保证矿山企业的“三废”达标排放。

要高度重视尾矿库安全管理工作,发展和改革、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要从严审批尾矿库项目建设,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尾矿库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和技术指导,督促尾矿库企业全面落实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

(二)全面落实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补偿机制。严格执行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将符合要求的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方案作为申请采矿许可的前置条件,凡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方案不符合要求的,不予办理采矿许可登记手续。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会同有关职能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加强检查巡查,共同指导矿山企业实施“边开采、边治理”,督促落实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的责任义务。要把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工作列入矿山“年检”的内容,对未按规定缴纳矿山生态恢复治理保证金,以及未按矿山生态恢复治理方案实施“边开采、边治理”的矿山企业,矿山所在地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责令其停产整顿,整改不到位的,要提请当地政府组织关闭,相关部门要依法吊(注)销有关证照。

对废弃且业主已灭失的矿山,由矿山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有计划地组织治理。矿山企业申请闭坑或已完成治理任务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及时组织验收,按规定退还保证金。

五、强化矿产资源执法监察

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矿产资源执法监察工作,各部门要严格依法行政、协同配合、各司其职,建立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管理的共同责任机制,维护正常的勘查开发秩序。

县级政府要持续开展对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治理整顿,重点打击无证勘查、无证开采、超层越界开采、持勘查许可证采矿、非法转让探矿权和采矿权、污染破坏环境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越权审批矿业权等各类违法违规行为。乡(镇)政府要建立巡查制度,对发现无证勘查开发矿产资源的行为,及时函告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组织查处。

国土资源部门要加强对依法勘查开采的监管,环保部门要加强对矿山企业有关环保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管,林业部门要加强占用林地的监管,安监部门要加强矿山企业安全生产特别是尾矿库安全的综合监管。各有关部门对违法勘查开采、不符合环保要求、违法占用林地的、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或已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不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要责令其限期整改,整改不到位的,当地政府要组织关闭,相关部门要依法吊(注)销有关证照。公安机关要切实加强对火工品的管理,严厉查处超量供应和向非法探矿权人、采矿权人提供火工品的行为,同时进一步加强对涉嫌非法采矿、破坏性采矿犯罪的查处力度。电力部门要加强矿山用电的管理,严厉查处向非法探矿权人、采矿权人提供电力的行为。监察机关要严肃查处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直接或变相参与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以及玩忽职守、渎职失职的行为。涉嫌犯罪的,要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二○○九年二月十六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二篇: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的通知( 闽政〔2011〕20号)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的通知

闽政„2011‟20号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为进一步严格管理土地,加强耕地保护,规范建设用地行为,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更好地服务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大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各地要切实转变观念,促进节约集约用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一)严格土地使用标准。要严格遵循国家产业政策和供地政策,认真执行国家颁布的工程项目建设用地定额指标,对超标准用地的,一律核减用地面积;工业项目用地必须严格执行省国土资源厅、省发展改革委、省经贸委和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颁布的《福建省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不得低于规定的最低容积率和最低投资强度。

(二)开展节约集约用地评价。要全面落实节约优先战略,加强对单位GDP增长消耗新增建设用地量、单位固定资产投资消耗新增建设用地量等节约集约用地水平的考核,“十二五”实现单位GDP增长的新增建设用地消耗降低30%以上,切实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三)严格执行闲置土地处置政策。各地要按照规定要求,针对2010年我省闲置土地清理结果,尽快处置闲置土地。对因土地使用者原因造成土地闲置的,按《闲置土地处置办法》(国土资源部令第5号)予以处理;对因政府和政府有关部门原因造成土地闲置的,按《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做好闲置土地处置工作的意见》(国土资发„2008‟178号)的要求,加快完成整改处置工作,按规定时限处置到位并网上备案。

二、加强建设项目用地管理。要严格管理建设用地,坚持优化布局、保证重点、控制节奏,有效地提供用地保障。

(一)强化规划的管控作用。各地要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引导各类建设项目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区范围内选址。充分发挥城镇规划作用,加强规划实施管理,合理预留建设发展空间,一次性规划设计,分期分批征地,按项目建设进度及时供地。

(二)严格农用地转用与土地征收审查。要认真审查农用地转用与土地征收是否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否占用基本农田,是否权属地类清楚、面积准确,是否落实征地补偿安置和社会保障措施。

(三)加强土地供应管理。批次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经省政府或国务院批准后,各地必须尽快实施征地方案,并在完成征地后对符合供地条件的具体建设项目办理供地手续,充分发挥已征收土地的利用效率。对市、县(区)三年批次征地总量的供地率达不到70%的,除省重点建设项目和救灾用地外,暂停受理新的农用地转用与土地征收申请。

三、着力推进和谐征地。各地要加强征地管理,规范征地程序,有效化解征地矛盾纠纷和冲突,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安定稳定。

(一)依法依规实施征地。各类建设项目拟征收集体所有土地的,必须认真履行征地报批前的告知、确认程序,申请听证的要按规定组织听证。告知、确认、听证等有关材料,作为用地报批的必备要件。征地经有权机关批准后,要及时开展“两公告一登记”,认真做好征地公告、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公告、征地补偿登记等相关工作。

(二)依法妥善补偿安置。市、县(区)政府、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要按照《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调整耕地年产值和征地补偿标准的通知》(闽政„2011‟5号)要求,严格执行新制定的本地区耕地年产值标准和征地区片综合地价。逐步提高征地补偿标准,改善被征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着力统筹城乡发展。

(三)强化对征地矛盾纠纷的排查化解。在实施征地过程中,各地要认真做好政策宣传解释和群众思想工作。未经被征地群众同意,不得强行征地。对于涉及征地的信访事项,各地要严格按照依法处理信访事项“路线图”的要求,落实信访工作职责,把土地信访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维护社会稳定。

四、坚决遏制违法用地行为。要进一步提高依法管地、依法用地的意识,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防止违法用地行为的发生。

(一)加强用地监管和指导。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和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建设单位用地行为的监管,主动做好用地的协调和指导,督促建设单位及时办理用地报批手续,依法用地。未依法办理用地批准手续的,一律不得开工建设。各地、各部门要加强协调联动和相互沟通,及时通报项目审批(核准、备案)、规划选址、规划许可、林地审核、环保评价和用地手续等情况,及时分析用地供需形势、新上项目安排、动态监管、违法用地及整改查处等情况,研究解决项目建设中的用地问题,共同做好建设用地服务和监管工作。

(二)切实做好土地变更调查工作。要充分发挥土地调查在建设用地审批中的基础作用,严格核查项目用地的地类、权属、面积等情况,采取土地利用情况的日常变更与年末变更调查相结合的办法,将用地审批、土地整理复垦开发新增耕地、新增建设用地等土地利用变化及时变更上图,确保土地利用变化的图件、数据、实地三者的真实性、准确性和一致性,避免产生新的违法用地,并做好与土地卫片执法检查工作的衔接。

(三)认真开展土地卫片执法检查。国土资源部定期开展覆盖全国的土地卫片执法检查,对违法占用耕地面积占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总面积的比例超过15%的市县政府主要领导将予以问责。各地要认真核实卫片监测图斑,逐项对照,准确判定违法用地。对发现的土地违法问题要主动查处、及时整改,该拆除的要拆除,该收回的要收回,可复耕的要抓紧复耕。属于临时用地的要及时办理临时用地手续。各地要加大对土地违法行为的查处,对违法批地、供地、用地、侵害农民权益的违法行为,要依法查处,做到处罚执行到位、处分处理到位。

五、保质保量完成补充耕地任务。要切实采取有效措施,统筹安排补充耕地,强化项目管理,用好专项资金,保质保量按时完成补充耕地任务,并及时验收和网上备案。

(一)按时完成补充耕地任务。省政府已明确各设区市和平潭综合实验区补充耕地任务,并切块下达专项资金。各地要强化补充耕地的责任,调动各方积极性,组织实施补充耕地项目,有效落实补充耕地任务。有条件的地方要力争超额完成补充耕地任务;确实无法本地完成的,要通过有偿调剂方式受让其他市、县(区)超额完成的补充耕地任务。对未完成补充耕地任务又未通过有偿调剂方式补足指标的设区市,暂停受理其下一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申请。各地每月要将市、县(区)补充耕地和土地整理的完成数量及时上报省国土资源厅。

(二)加强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管理。各地要加快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实施进度,严格执行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确保项目工程质量。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各阶段的信息,应按要求向国土资源部农村土地整治监测监管系统备案,各级国土资源部门要加强检查、指导和监督,及时整改存在的问题。

(三)强化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资金管理。各地要健全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做到专款专用,科学合理使用,真正把专项资金用于土地整理复垦开发。有关部门要加大对专项资金使用的监督检查力度,充分发挥资金在线监控作用,防止侵占、挪用、截留专项资金,确保资金使用安全。

福建省人民政府 二〇一一年三月二十日

第三篇:兴安盟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管理暂行规定

兴安盟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管理暂行规定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依法、科学、规范管理矿业活动,加速矿业经济发展,使矿业经济成为全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快速成为支柱性产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矿产资源勘查区块登记管理办法》、《矿产资源开采登记管理办法》、《探矿权、采矿权转让管理办法》、《内蒙古自治区矿产资源管理条例》,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凡在兴安盟境内从事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等矿业活动都必须遵守本规定。

第三条

各级矿产资源管理部门按此规定管理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矿业权的出让、转让、延续、变更等矿业活动。第四条

矿产资源属于国家所有。各级人民政府必须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矿产资源的保护工作,维护矿产资源的国家所有权。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非法侵占、破坏矿产资源。

第二章

矿业权设置原则

第五条

采取市场或协议的方式出让矿业权,全面推行矿业权有偿使用制度。采取“公开、公正、公平、竞争”原则设置矿业权。

第六条

矿业权设置要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建设规模与资源储量相适应的原则。大矿大开、小矿小开,一般条件下,一条矿脉或一个脉群只设一个矿权。

第七条

探矿权转为采矿权时,对勘查区块内已发现的矿体全部进行评价,未提交勘查区域内总体普查(含)以上报告,不得提交部分区域的祥查或勘探报告并转为采矿权。第八条

探矿权申请人提交的勘查设计(方案)中,计划投入直接用于勘查的资金每平方公里不得低于以下标准:第一勘查3万元,第二勘查6万元,第三勘查及以后10万元。否则不予批准勘查设计(方案)。

第三章

矿业权出让

第九条

兴安盟境内新设置矿业权,除国务院和自治区政府及主管部门批准以有偿协议方式出让外,其他一律采取招标、拍卖、挂牌的方式出让矿业权。第十条

两个以上矿业权实施资源整合扩大周边不宜再设置新的矿业权的区域;已设置矿业权,矿业权人申请矿体外延部分或周边不宜再设置新的矿为业权的边角空白区域;地下水、矿泉水、地热的勘查。以上三种情况经审批机关批准后可以采取有偿协议方式出让矿业权。

第十一条

盟级发证权限范围内的用作普通建筑材料的砂、石、粘土矿产资源、经盟行政公署批准有特殊用途的,如重要的公路、铁路等重点建设项目,可采用有偿协议出让方式出让矿业权。

第十二条

探矿权以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出让原则上由盟国土资源局编制与勘查规划、矿业权设置方案相符的探矿权出让计划,报经盟行政公署同意再由自治区国土资源厅批准后,由盟或旗县市国土资源局组织实施。

第十三条

用作普通建筑材料的砂、石、粘土,原则上由旗县市国土资源局编制矿业权出让计划,报经旗县市政府同意,由盟国土资源局批准后,由盟国土资源局或委托旗县市国土资源局组织实施。

第十四条

采矿权出让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直接以招标、拍卖、挂牌方式进行:

1、用作普通建筑的砂、石、粘土。

2、无争议的已灭失探矿权、矿产资源勘查工作程度已达到详查,并提供报告,且符合规划、矿业权设置方案和开采设术的矿产地。

3、无争议的已灭失采矿权或以经有过采矿活动的区域,符合规划、矿业权设置方案要求,经核实存在可供开采矿产资源储量或有经济价值的矿产地。

第十五条

凡属国家、自治区出资勘查区域已设置探矿权,未处置或未全部交纳探矿权价款的,除自治区政府批准外,在探矿权转让或申请转为采矿权时必须经有资质的评估单位评估,并经厅指定的专家确认后交纳全部探矿权价款,否则不能转为采矿权。

第十六条

旗县市国土资源局接受自治区国土资源或盟国土资源局委托后,应编制矿业权出让方案及出让的有关资料、委托评估并计算矿业权价款,报经委托单位最终确认后,严格按照有关文件规定的矿业权招标、拍卖、挂牌的程序及规则具体实施。

第十七条

矿业权市场出让成交后,由组织实施出让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与买受人签定成交确认书,和矿业权出让合同,受让人依法提供矿业权相应的登记资料,办理登记手续。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将市场出让过程中所形成的文件、资料及时归案备查。各旗县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在矿业权市场出让成交后的10个工作日内报盟国土资源局备案。第十八条

煤炭资源进行整合重组,根据兴安盟煤炭资源赋存条件复杂,不宜大规模生产,和缺煤地区的实际,重组后单井生产能力应达到年产15万吨,2010年达到30万吨。资源回采率全部符合国家要求,安全生产条件达到国家要求。

第四章

矿业权转让

第十九条

转让探矿权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1、自颁发勘查许可证之日起满2年或者在勘查作业区内发现可供进一步勘查或开采的矿产资源;

2、完成规定的最低勘查投入;

3、探矿权属无争议;

4、按国家有关规定已缴纳探矿权使用费、探矿权价款;

5、上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规定的其它条件。第二十条

转让采矿权应具备下列条件:

1、矿山企业投入采矿生产满1年;

2、采矿权属无争议;

3、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已缴纳采矿权使用费、采矿权价款、矿产资源补偿费和资源税。

第二十一条

矿业权人可以依照本规定,采取出售、作价出资、合作勘查或开采等方式依法转让矿业权。转让双方应按规定到原登记发证机关办理矿业权变更登记手续。第二十二条

矿业权人可以依照本规定出租、抵押矿业权。

第二十三条

原发证机关负责审批矿业权的转让。各种形式的矿业权转让,转让双方必须向登记管理机关提出申请,经审查批准后办理变更登记手续。

第二十四条

矿业权人转让国家出资勘查形成矿产地矿业权的,应由矿业权人委托评估机构进行矿业权评估。评估结果由出资政府的国土资源部门确认。

第二十五条

探矿权人在其勘查作业区内申请采矿权的,矿业权可不评估,登记管理机关不收取价款。第二十六条

矿业权转让的当事人须依法签定矿业权转让合同。依转让方式的不同,转让合同可以是出售转让合同、合资转让合同或合作转让合同。

第二十七条

矿业权出租是指矿业权人作为出租人将矿业权租赁给承租人,并向承租人收取租金的行为。矿业权出租应当符合国务院规定的矿业权转让的条件。矿业权人在矿业权出租期间继续履行矿业权人的法定义务并承担法律责任。

第二十八条

矿业权人在申请转让时,应当向审批机关提交下列资料:

1、转让申请书;

2、转让人与受让人签订的转让合同;

3、受让人资质条件的证明文件;

4、转让人具备转让条件的证明;

5、矿产资源勘查或开采情况的报告;

6、审批管理机关要求提交的其它有关资料。

第二十九条

未经审批管理机关批准,擅自转让探矿权,采矿权的,由登记管理机关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处10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原发证机关吊销勘查许可证、采矿许可证。

第五章

矿业权延续

第三十条

勘查许可证有效期最长为2年(石油、天然气除外),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勘查工作时间的,探矿权人应当在勘查许可证有效期届满的30日前,到登记管理机关办理延续登记手续,每次延续时间为1年。探矿权人逾期不办理延续手续的,勘查许可证自行废止。非煤矿产资源勘查,在同一勘查程度的情况下可申请延续一次如仍不能提交勘查报告的,不再延续其勘查许可证。勘查期内,探矿权人要按照批准的勘查设计(方案)开展勘查工作,并提交相应勘查程度的地质报告,报有关部门评审备案。未按要求提交地质报告的,经实地检查勘查工作未达到勘查设计(方案)任务要求和投入的,以及弄虚作假的,探矿权期满后一律不再延续。

第三十一条

采矿许可证有效期,按照矿山建设规模确定:大型以上的,采矿许可证有效期最长为30年;中型的,采矿许可证有效期最长为20年;小型的,采矿许可证有效期最长为10年。采矿许可证有效期满,需要继续采矿的,采矿权人应当在采矿许可证有效期届满的30日前,到登记管理机关办理延续登记手续。每次延续时间为3年。采矿权人逾期不办理延续登记手续的,采矿许可证自行废止。第三十二条

探矿权、采矿权都必须参加检查。年检不合格的矿业权,不予办理延续手续。

第三十三条

探矿权、采矿权符合延续条件的,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在要求的时限内及时给予办理延续手续。

第六章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

第三十四条

矿产资源的开发,要以为盟内大中型工业企业提供资产保障为出发点,优先开发为盟内大中型工业企业配置资源的矿种如铁、硅石、石灰石等。矿产品的流通,应首先保证盟内工业企业的需要。

第三十五条

加快矿产资源开发速度,扩大矿山企业规模,缩短矿山企业服务年限,使资源优势尽快转化为经济优势。矿山建设规模不得低于小型规模上限的十分之一,其中有色金属矿山规模不低于15万吨/年(矿石量),铁矿生产规模不低于6万吨/年(矿石量),其他矿种也要尽量扩大规模。中小型矿山企业服务年限不得超过10年,大型以上矿山企业服务年限一般不得超过15——20年。

第三十六条

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要逐步实现探、采、选、治、深加工一个完整的体系,拉长产业链条,在盟内实现各个环节的增值。大型以上的矿山企业或中型以上矿山企业群都要建冶炼厂,实现就地增值。

第七章

附则

第三十七条

矿产资源属国家所有,各级地方政府、群众组织或个人不允许随意处置矿产资源。

第三十八条

各级政府应创造优良的矿业勘查开发的外部条件,维护矿业权人的合法权益,制止乱收费的现象发生。第三十九条

如国家和自治区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第四十条

本规定由盟国土资源局负责解释。

第四篇:关于进一步规范矿产资源勘查工作的通知

四川省国土资源厅

关于进一步规范矿产资源勘查工作的

(川国土资发[2007]36号)

各市、州国土资源局,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冶金地质勘查局、煤田地质局、核工业地质局,各地质勘查单位:

为进一步规范我省矿产资源勘查行为,维护矿产资源勘查秩序,保障探矿权人合法权益,实现地质找矿重大突破,提高矿产资源保障能力,根据矿产资源法律法规和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规范矿业权出让管理的通知》(国土资发[2006]12号,以下简称“部12号文”)和《四川省地质勘查规划》等有关规定和要求,结合我省实际,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完善探矿权管理制度

(一)实行探矿权申请人投资能力审查制度。探矿权申请人的资金能力应与申请的勘查矿种和面积相适应,其自有资金不得低于勘查实施方案(设计)计划的第一勘查的勘查投入,申请人已有多个探矿权的,其自有资金不得低于申请和已有探矿权数勘查实施方案(设计)计划的本勘查投入的总和。

(二)实行矿产勘查评价期制度。矿产勘查评价期最长不超过9年。本通知下发前已设立的探矿权,矿产勘查评价期最长不超过12年。探矿权设立时间(从探矿权首次设立计算)满9年或12年的,应作出矿产资源勘查评价。探明了矿产资源的,根据省矿产资源评审中心评审意见确认为探明矿产资源储量可供矿山设计使用的,可申请探矿权保留或申请采矿权登记。

(三)实行矿产勘查阶段期制度。矿产勘查阶段根据勘查区矿产的地质工作程度划分为预查、普查、详查、勘探4个勘查阶段;设立探矿权的最低勘查阶段为预查,最高勘查阶段为勘探。探矿权每延续一次,地质勘查工作应提高一个符合规范要求的地质勘查阶段。

(四)实行受理探矿权申请区块范围矿业权设置情况及自然环境保护区调查核实制度。探矿权登记管理机关依法受理探矿权申请后,由省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向市(州)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发函核实探矿权申请范围内的矿业权设置情况及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区情况,市(州)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按照省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求的内容和时限,在县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及本级相关部门调查意见基础上予以回复。探矿权申请区块范围矿业权设置情况及自然环境保护区调查核实时间在行政审批时限内予以扣除。

二.加强新设立探矿权管理

(五)新设立探矿权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矿产资源规划和《四川省地质勘查规划》及矿产资源宏观调控政策等规定和要求,做到合理布局地质找矿、有序投放探矿权。

(六)重点规划勘查区地质勘查项目和探矿权的设立。《四川省地质勘查规划》规划划定攀西重点规划勘查区、四川三江重点规划勘查区、康定大渡河重点规划勘查区、川南重点规划勘查区4个重点规划勘查区。重点规划勘查区地质勘查项目和探矿权实行分类设立。

一类是国家出资安排的地质工作程度较低的地质勘查项目。由中央和省地质勘查基金安排普查和必要的详查,通过专家评审,优选确定矿产勘查项目和勘查单位,由地勘基金管理办公室或委托项目勘查单位办理探矿权,探矿权属国家所有。通过地质勘查基金发现的矿产资源,根据矿体的延伸和控矿构造情况,科学编制矿业权设置方案后,主要以市场方式出让矿业权。

二类是通过公告优选申请方式设立地质勘查项目和探矿权。对风险高、地质工作程度低的矿产勘查,由省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根据区内矿业权设置情况,有计划地分批分期通过四川省国土资源厅网(http://www.xiexiebang.com)和四川土地矿权交易信息网(http://www.xiexiebang.com)向社会公告,以优选申请方式设置探矿权。根据公告要求对申报的地质勘查项目,省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组织专家对申报项目的找矿依据、勘查技术方案(设计)、勘查投入等进行评审、打分、排序,优选矿产勘查项目,探矿权由优选确定的项目申请人按照法定程序申请办理矿产资源勘查许可证,取得探矿权后依法勘查。

三类是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出让探矿权。对符合探矿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条件的,勘查风险较低的矿产勘查项目,根据区内已有的探矿权设置情况,由省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有计划地通过公开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出让探矿权。符合“部12号文”规定可以协议出让的,经批准可以以协议方式出让探矿权。

(七)专项规划勘查区地质勘查项目和探矿权的设立。在重点规划勘查区内,划定汉源—甘洛专项规划勘查区(主攻矿种铅锌,兼顾磷)、冕宁专项规划勘查区(主攻矿种轻稀土)、攀枝花专项规划勘查区(主攻矿种钒钛磁铁矿,兼顾煤)、马边—雷波专项规划勘查区(主攻矿种磷,兼顾铅锌)、川南古叙—筠连专项规划勘查(主攻矿种煤)。专项规划勘查区由国家出资统一进行前期风险勘查。专项规划勘查区的地质工作程度较低的矿产勘查,由中央和省地质勘查基金安排普查和必要的详查,通过专家评审,优选确定矿产勘查项目和勘查单位,由地勘基金管理办公室或委托项目勘查单位办理探矿权,探矿权属国家所有。通过地质勘查基金发现的矿产资源,根据矿体的延伸和控矿构造情况,科学编制矿业权设置方案,主要以市场方式有计划出让矿业权。

专项规划勘查区内符合探矿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条件的,由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有计划地通过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出让探矿权。符合“部12号文”规定可以协议出让的,经批准可以以协议方式出让探矿权。

(八)重点规划勘查区以外的其它地区的探矿权设立。对重点规划勘查区以外的其它地区的探矿权设立和矿产勘查,按“部12号文”规定执行,即根据矿产资源勘查程度、矿体的赋存状态和矿种情况等分别按申请在先、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协议出让设立探矿权。

(九)限制勘查区的探矿权设立。限制勘查区的矿产资源勘查项目和探矿权设立,探矿权申请人必须委托有评估资质的勘查单位对勘查施工方案(设计)中重型山地工程施工是否造成地质环境破坏、是否可恢复治理等进行评估,并经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后,再予设立探矿权和进行矿产勘查,其施工的探矿工程造成环境破坏的必须进行恢复治理。

(十)矿山延深勘查及已设立石油天然气矿业权区非油气矿产勘查的探矿权设立。

矿山企业申请深部矿产资源勘查的,应在已采矿体的延深构造或层位上,面积不得大于3平方公里,有(333)及以上资源储量的,应进行评估,并按评估价缴纳探矿权价款。矿山企业在其深部进行矿产勘查的,探矿权采矿权应为同一主体,不得单独申请转让探矿权或采矿权。

纳入国家国有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项目的矿产勘查,国有危机矿山企业可以根据预留的探矿权范围申请取得探矿权。

根据我省石油天然气矿业权设置实际,在已设置石油天然气矿业权范围内,可设置非油气矿产的探矿权,但不得损害油气矿产矿业权人的合法权益,非油气探矿权人发现了油气矿产,成果归油气矿业权人。

三.加强探矿权转让、变更审批管理

(十一)探矿权转让管理。

一是国有企事业转让探矿权的,必须公开、透明。对于探矿权转让方式为出售的,必须按招标拍卖挂牌方式进行;对于探矿权转让方式为作价出资的,必须有其上级主管部门的审查批准文件等证明材料。

二是对于取得探矿权未满2年,申请探矿权转让的,必须提供省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出具的在勘查作业区内发现了可供进一步勘查或开采的矿产资源的证明材料,发现可供进一步勘查的矿产资源应有一定比例的(333)资源量。

三是探矿权转让申请应在探矿权有效期满前3个月内提出;探矿权转让后剩余年限不足6个月的,在申请探矿权转让变更时,可同时申请探矿权延续登记。

(十二)探矿权变更管理。

一是勘查矿种变更。矿产资源勘查必须进行综合勘查、综合评价;申请方式取得的探矿权,在指定矿产(矿种)勘查过程中,申请变更或增加属于招标拍卖挂牌出让探矿权的矿产(油气、煤炭和放射性矿产除外)勘查或开采,须对申请变更或增加的勘查矿种进行矿业权评估,缴纳价款后,方可办理变更登记手续,但油气、放射性矿产勘查不得申请变更为其它矿产(矿种)勘查;按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取得的探矿权,在指定矿产勘查过程中,通过综合勘查、综合评价发现的可供进一步勘查的其它矿产(油气、煤炭和放射性矿产除外),可直接申请变更或增加勘查矿种。二是探矿权人名称、地址变更。应提交变更后的企(事)业法人营业执照或工商管理部门出具的证明文件,证明探矿权人主体等未发生变化。

三是探矿权扩大范围变更。探矿权人申请扩大范围必须满足以下条件:(1)在已发现矿体的延伸方向或同一构造层位上;(2)变更范围面积不大于原探矿权范围面积的1/3;(3)以前未进行扩大范围变更;(4)有(333)及以上资源储量的,应进行评估,并按评估价缴纳探矿权价款;(5)具有当地市(州)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组织专家论证的意见。

四是探矿权分立变更。探矿权原则上不予分立变更。探矿权人完成阶段性地质勘查工作,其地质矿产勘查报告经省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审查认定,根据探矿权范围内发现的矿产分布情况、构造特点、地形地貌特征等,适宜探矿权分立评价的,方可申请办理变更登记手续。

五是勘查单位变更。探矿权人不得变更勘查单位,确需变更勘查单位的,应在取得探矿权后6个月前向探矿权登记管理机关提出申请,并需提供解除原勘查单位协议和与新勘查单位签订的协议、变更原因说明、重新委托的勘查单位编制的勘查技术方案(设计)等资料;经审查准予备案后方可变更勘查单位。

四.加强探矿权延续、保留、注销审批管理

(十三)探矿权延续管理。探矿权首次设立的有效期最长为3年,需延长勘查工作时间的,每次延续时间不超过2年,每延续一次,地质勘查工作应提高一个符合规范要求的地质勘查阶段。本通知下发前已设立的探矿权,同一勘查阶段工作时间累计已超过3年(含)的,探矿权到期仍需要在此勘查阶段延续的,可给予一次有效期为1年的延续;在同一勘查阶段工作时间累计不到3年的,可给予一次有效期为2年的延续;探矿权到期不能达到相应勘查阶段的,申请延续时要缩减勘查面积,每次缩减面积不低于勘查许可证上载明面积的25%。

(十四)探矿权保留管理。探矿权保留为已探明矿产地且探明矿产资源储量可供矿山设计使用的探矿权,是否探明矿产资源储量,根据省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评审认定。探矿权保留后,探矿权人不得再申请进行勘查。

(十五)探矿权注销管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探矿权登记管理机关应及时注销探矿权:(1)探矿权有效期届满,未申请探矿权延续登记或未申请探矿权保留的;(2)已申请采矿权,划定了矿区范围的;(3)因故需要撤销勘查项目的;(4)探矿权被吊销的。

探矿权登记管理机关在探矿权注销后,应及时在四川省国土资源厅网站进行公告。

五.加强地质勘查资质和地质勘查市场管理

(十六)关于勘查实施方案(设计)编制。矿产勘查实施方案(设计)必须由具备地质勘查资质的勘查单位编制,且必须是项目勘查的承担单位。项目勘查实施方案(设计)严格按矿产勘查的有关规程规范和《四川省固体矿产地质勘查实施方案(设计)主要内容(暂行)》(川国土资函[2003]248号)编制。

(十七)对勘查实施方案(设计)实行备案制度,根据需要,探矿权登记管理机关可组织专家对勘查实施方案进行审查。

(十八)中央和省地质勘查基金安排的地质勘查项目由具备相应甲级地质勘查资质的勘查单位承担;重点规划勘查区内的矿产勘查由具备相应乙级以上地质勘查资质的勘查单位承担。

(十九)地勘单位承担的地质勘查项目数应与其地质勘查资质、技术力量及设备相适应。甲级地质勘查单位承担的地质勘查项目数不超过30个;乙级地质勘查单位承担的地质勘查项目数不超过15个;丙级地质勘查单位承担的地质勘查项目数不超过5个。

(二十)探矿权人和地质勘查单位应当按照备案或批准的勘查施工方案(设计)进行施工。在勘查施工过程中地质矿产情况发生重大变化,确需调整勘查实施方案(设计)的,在市(州)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组织专家审查意见基础上及时报探矿权登记管理机关和市、县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备案。

(二十一)地质勘查单位的勘查技术方案编制和地质勘查项目实施的技术人员应属于已申报备案的本单位技术人员,新调入技术人员应附主管部门的人事调动文件等证明材料。

六.加强探矿权监督管理(二十二)探矿权人在取得勘查许可证后应当向勘查项目所在地的县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备案并报告勘查开始施工、停止施工、结束施工的情况,接受其日常监督管理和检查。探矿权人在领取勘查许可证起6个月内未提交开工报告的视为未开工;探矿权人逾期未提交年检资料的,视为年检不合格。由县级以上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和探矿权登记管理机关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等进行处罚。

(二十三)加强探矿权人和地质勘查单位编制矿产勘查实施方案(设计)和按矿产勘查实施方案(设计)施工的监督管理。(1)对不按矿产勘查的有关规程规范和《四川省固体矿产地质勘查实施方案(设计)主要内容(暂行)》要求编制矿产勘查实施方案的地勘单位,予以通报批评。(2)对地勘单位出卖地质勘查资质由他人编制勘查实施方案(设计)和实施勘查活动的,依法按规定予以降低或吊销地质勘查资质。(3)对探矿权申请人提交的勘查实施方案(设计)未按有关规定由地勘单位编制的,不予受理探矿权申请;对弄虚作假借用地质勘查单位资质编制勘查实施方案(设计)的,受理的探矿权予以退件,且该探矿权申请人2年内不得在省内申请探矿权。(4)对探矿权人擅自强使地质勘查单位不按已备案或批准的勘查施工方案(设计)进行施工的,或随意改变矿产勘查施工(方案),特别是改变主要探矿手段和主要工作量的,予以停止矿产勘查活动,进行整改。(5)对地勘单位未到实地进行地质勘查施工,编制虚假地质勘查报告的,依法按规定予以降低或吊销地质勘查资质。(6)对变更勘查单位和勘查技术方案未到探矿权登记管理机关备案的,不予探矿权年检。

(二十四)加强地质勘查过程中地质环境保护的监督管理。地质勘查过程中的重型探矿工程施工一定要防治地质灾害发生、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对由于地质勘查活动造成重大地质灾害的或造成重大自然生态环境破坏的,依法追究相应法律和经济责任。

(二十五)加强矿产勘查过程的监督检查。根据需要,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可组织专家或委托监理单位不定期对探矿权人是否按勘查施工方案(设计)施工进行野外监督检查,确保勘查项目地质工作质量。

(二十六)市(州)、县(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加大勘查工作的日常监督管理力度,严格执行探矿权检查制度,对探矿权人是否完成最低勘查投入,是否按照勘查施工方案进行施工,是否存在越界勘查、以采代探等违法行为等依法予以处罚,情节严重的,可提请探矿权登记管理机关吊销其勘查许可证。

(二十七)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逐步建立探矿权人和地勘单位信誉制度,对于探矿权人的违法违规行为和地勘单位的违反地质勘查规则规范的行为及处理情况,应记录在案,情节严重的予以在全省通报或限制其从事勘查活动。

(二十八)矿业秩序治理整顿前受理因暂停未办理的探 矿权申请,符合地勘规划和本通知要求,可按“申请在先” 原则设立探矿权的,申请人应按有关通知要求修改完善相关 资料后,予以审批登记,颁发勘查许可证;不符合地勘规划 和本通知要求的,予以退件并通知申请人。

未通过优选矿产勘查项目程序而申请四川省重点规划勘查区内矿产勘查项目和探矿权的,予以退件。

(二十九)本通知自发布之日起实行。此前的规定与本通知不符合的,以本通知为准;有新规定的,从其规定。

二00七年四月二十日

第五篇: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服务业统计工作的意见(闽政

【发布单位】福建省

【发布文号】闽政办[2007]114号 【发布日期】2007-06-06 【生效日期】2007-06-06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福建省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服务业统计工作的意见

(闽政办[2007]114号)

各设区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组成部门、各直属机构: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7号)和《福建省“十一五”服务业发展专项规划》,全面客观地反映全省服务业发展状况,促进服务业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现就进一步加强服务业统计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加快建立和完善服务业统计制度。各级各有关部门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服务业统计工作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加强服务业统计工作。省统计主管部门要根据全省服务业发展实际,深入调查研究,摸清服务业的家底与结构,会同有关部门从服务业发展的特点出发,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为核心,制定统一规范的服务业统计制度,突出反映服务业规模、结构、效益以及重点行业的业务活动情况,为客观评价服务业发展水平提供可靠依据。

二、实现服务业全行业统计。对列入全省服务业统计范围的统计调查对象所从事的服务业活动,要做到全行业统计。采用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相结合方法。对限额以上企业(单位)实行全面统计,对限额以下及个体经营户采用抽样调查。要认真解决交叉统计问题。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强指导和督促,把目前大量交叉统计于第一、二产业中的服务业活动分离和反映出来。要促进部门统计尽快由系统内统计向全行业统计转变,把本行业中所有从事服务业活动的单位和个人都纳入统计调查范围。

三、强化服务业统计工作合力。服务业统计是一项涉及面广的综合性统计,各级政府统计机构负责建立服务业统计制度,组织、协调、指导服务业及部门行业统计制度的制定和实施,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提供服务业统计的技术支持,汇总、评估、公布服务业综合统计资料,及时提供服务业统计调查信息。各行业主管部门负责具体实施服务业行业统计调查,搜集、整理、审核、报送行业基础统计资料,建立与提供系统名录,切实加强对系统内外统计工作的协调与指导,规范工作流程,逐步实现本部门的全行业统计。

四、加强服务业统计工作的领导。建立服务业统计联席会议制度,由省统计局牵头、省发改委、省经贸委、省交通厅、省林业厅、省教育厅、省卫生厅等部门参加,负责全省服务业统计调查工作的总体部署和协调。同时,要建立部门统计巡查制度和责任考核制度,对部门统计工作开展定期巡查,以部门服务业统计数据质量为重点,加大对部门统计工作的考核。各地也要加快建立健全组织领导和协调机制,加大对服务业统计工作的支持力度。各相关行业主管部门要充实本部门统计力量,强化对管辖和对应管理的企业事业单位统计工作的指导,加强对服务业统计数据的审核、评估,建立完善规范的统计报送制度,切实保证统计数据的准确性。

附件:福建省服务业统计范围及部门职责分工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七年六月六日

附件

福建省服务业统计范围及部门职责分工

全省服务业统计范围是:在我省行政区划范围内所有从事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与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等行业生产经营和业务活动的全部法人单位及所属的产业活动单位;其他行业中从事上述服务业生产经营和业务活动的产业活动单位;全部从事服务业生产经营和业务活动的个体经营户。凡属于以上范围的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都有法定义务接受和配合统计部门的调查工作。

根据服务业统计制度规定和各部门职能定位,按照“统一制度、部门分工、各司其责,集中核算”的原则,各有关部门开展服务业统计的职责分工如下:

1.省交通厅:负责提供道路、水上运输业及其港口装卸搬运业统计数据。

2.南昌铁路局福州办事处:负责协调提供铁路运输业统计数据。

3.民航福建监管办:负责提供航空运输业统计数据。

4.省邮政管理局:负责提供邮政业、邮政储蓄统计数据。

5.省通信管理局:负责提供基础通信服务业和增值通信服务业以及专网通信服务业统计数据。

6.省信息产业厅:负责提供计算机服务业和软件业统计数据。

7.省经贸委:负责提供典当业统计数据。

8.省旅游局:负责提供商务服务业中的旅行社及公共设施管理业中的游览景区管理统计数据。

9.人行福州中心支行:负责提供银行业与其他金融活动统计数据。

10.福建证监局:负责提供证券业统计数据。

11.福建保监局:负责提供保险业统计数据。

12.省建设厅:负责提供城市公共交通业、管道运输业,房地产业中的物业管理、房地产中介服务、其他房地产活动,专业技术服务业中的工程技术与规划管理,环境治理业中的城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公共设施管理业统计数据。

13.省科技厅:负责提供研究与试验发展、科技交流和推广服务业统计数据。

14.省国土资源厅:负责提供地质勘查业统计数据。

15.省海洋与渔业局:负责提供专业技术服务业中的海洋服务业和农业服务业中的渔业服务业统计数据。

16.省气象局:负责提供专业技术服务业中的气象服务统计数据。

17.省地震局:负责提供专业技术服务业中的地震服务统计数据。

18.省质监局:负责提供通过资质认定的实验室及认证咨询机构统计数据。

19.省检验检疫局:负责专业技术服务业中的技术检测(指通过专业技术手段对进出口商品质量、动植物等的检测、检疫服务活动)。

20.省食品药品监管局:负责提供专业技术服务业中的技术检测统计数据(指通过专业技术手段对药品检验服务活动)。

21.省测绘局:负责提供专业技术服务业中的测绘服务业统计数据(指从事各种测绘业务活动)。

22.省水利厅:负责提供水利管理业与农业服务业中的灌溉服务统计数据。

23.省环保局:负责提供专业技术服务业中的环境监测,环境治理业中的水污染、危险废弃物及其他治理统计数据。

24.省劳动保障厅:负责提供社会保障业、商务服务业中的职业中介服务、中等教育中的技工学校教育、其他教育中的职业技能培训统计数据。

25.省教育厅:负责提供学前、初等、中等、高等、其他教育统计数据。

26.省卫生厅:负责提供医院、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活动、门诊部医疗活动、妇幼保健活动、专科疾病防治活动、疾病预防控制及防疫活动、其他卫生活动统计数据。

27.省人口计生委:负责提供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的活动统计数据。

28.省民政厅:负责提供居民服务业中的婚姻服务和殡葬服务,社会福利业,文化艺术业中的烈士陵园、纪念馆,社会组织中的社会团体和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统计数据。

29.省新闻出版局:负责提供新闻出版业、知识产权服务统计数据(指版权转让与代理服务、著作权转让与代理服务)。

30.省广电局:负责提供广播、电视、电影与信息传输业中的广播电视传输服务统计数据。

31.省文化厅:负责提供文化艺术业、娱乐业与电影业中的电影发行和电影放映、租赁业统计数据。

32.省体育局:负责提供体育组织、体育场馆、其他体育统计数据。

33.省财政厅:负责提供中国共产党机关、国家机构、人民政协和民主党派、群众社团,商务服务业中的会计、审计中介服务统计数据。

34.省民族宗教厅:负责提供宗教组织(指寺庙、清真寺、教堂的宗教活动和经批准的宗教组织的活动)统计数据。

35.省政府新闻办:负责提供新闻业统计数据。

36.省林业厅:负责提供环境管理业中的自然保护(除海洋与海岸系统保护区、地质、古生物遗迹保护区外)。

37.省工商局:负责提供季度登记注册企业基本情况。

38.省国税局:负责提供月度各项税收收入(其中:第三产业税收收入)。

39.省地税局:负责提供月度各项税收收入(其中:第三产业税收收入)、第三产业营业税收入(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以及软件业中的电信业,文化体育娱乐业,租售和商务服务业,其他行业)。

40.国家统计局福建调查总队:负责限额以下批发和零售业、住宿餐饮业,装卸搬运和其他运输服务业、仓储业、计算机服务业、软件业、租赁业、商务服务业、科技交流和推广服务业、居民服务业、其他服务业、社会福利业、体育和娱乐业等。

41.省统计局:负责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住宿餐饮业,房地产开发经营、专业技术服务业中的其他专业技术服务,国际组织,并负责整个服务业统计数据的集成。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下载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管理的通知(闽政[5篇范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管理的通知(闽政[5篇范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