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人民政府关于颁发泉州市城市道路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

时间:2019-05-14 11:19: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泉州市人民政府关于颁发泉州市城市道路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泉州市人民政府关于颁发泉州市城市道路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

第一篇:泉州市人民政府关于颁发泉州市城市道路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

泉州市人民政府关于颁发泉州市城市道路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

各县(区、市)人民政府、肖厝管委会,市直有关单位:

《泉州市城市道路管理暂行规定》已经市政府第三十二次常务会研究同意,现予颁发,请认真贯彻执行。泉州市城市道路管理暂行规定为加强城市道路管理,充分发挥城市道路功能,根据国务院《城市道路管理条例》和有关市政管理法规,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暂行规定。

一、本暂行规定所称城市道路,是指城市供车辆、行人通行的,具备一定技术条件的道路、桥梁及其附属设施。

二、泉州市市政公用事业管理局是全市城市道路管理的行政主管部门;各县(市)、肖屠管委会市政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城市道路管理工作。

三、城市道路建设必须严格执行新城区道路规划和旧城区拓宽加密路网的规划,确保我市城市道路基础设施建设的顺利进行。

四、市区供水、排水、燃气、热力、供电、通讯等依附于城市道路的各种管线、杆线等设施的建设计划应当与道路发展规划和年度建设计划相协调,并坚持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与城市道路同步建设。

五、承担城市道路设计和施工的单位,必须具有相应的市政设计和施工的资质等级。城市道路的设计和施工,必须严格执行《市政工程质量检查暂行办法》(jj2-90)、《市政桥梁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j2-90)和操作规程及城市道路设计、施工的技术规范,对违反规定的单位和个人,有关部门应责令停止设计、施工和限期改正,并按规定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发证机关吊销其设计、施工资格证书。

六、承担城市道路建设的单位,必须持有关资料向市政工程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办理质监手续,方可施工。工程竣工后两个月内必须申请验收,经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不得交付使用。对违反者,根据有关规定,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并按规定处以罚款。

七、城市道路交付使用一年内出现工程质量问题,由有关责任单位负责保修。

八、市政工程行政主管部门对其组织管理的城市道路,必须按照城市道路的等级、数量及养护和维修的定额,逐年核定养护、维修经费,统一安排资金,并对养护、维修质量进行监督检查,保障城市道路完好。

九、市中心城区的城市道路实行统一管理分级养护,主、次干道由市政公用事业管理局委托市政工程管理部门进行养护、维修;主、次干道以外的支路、小街巷由市辖各区建设局进行养护、维修;单位投资建设和管理的道路,由投资建设单位或者其委托单位负责养护、维修和管理;住宅小区内道路由小区业主委员会委托物业公司或市政专业队伍进行养护、维修和管理;开发区内的道路,由建设单位或开发区内管理机构负责养护、维修和管理。市中心城区范围内凡已竣工未验收和未移交的城市道路,必须在本暂行规定实施之日起两个月内按规定程序完成验收和移交工作。因中心城区范围扩大后在建成区范围内的公路,其主管单位应与市政工程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公路移交手续,并逐年改建成符合规范的城市道路。

十、承担城市道路管理的各有关单位必须严格按照城市道路养护、维修技术规范的要求,确保养护、维修工程的质量,并接受市政工程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和检查。

实施城市道路的养护和维修,应事先发出通告,并应避开交通高峰期,施工现场必须设置明显标志和安全防护设施,在征得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同意后方可开工,并应当按照规定期限修复竣工。

十一、在城市道路范围内禁止下列行为: 1.擅自占用、挖掘道路;

2.擅自进行有损道路设施的各种作业; 3.擅自在道路上摆摊设点,开办市场; 4.擅自行驶铁轮车、履带车和超限车; 5.按自占用道路停车、修车、洗车作业;' 6.擅自建设各种建(构)筑物; 7.其它有损城市道路设施的行为。

违者,按规定处以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十二、因特殊情况确需临时占用城市道路的单位和个人,须经市政工程行政主管部门和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批准,交纳城市道路占用费、押金后,由市政工程行政主管部门发给“福建省城市道路临时占用许可证”,临时占用期满后,应及时清理,保持道路路面整洁。

十三、因工程建设需要挖掘城市道路的,应当持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签发的文件和有关设计文件,到市政工程行政主管部门和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办理审批手续后,方可挖掘。新建、扩建、改建的道路在交付使用五年内不准挖掘,大修后的城市道路竣工后三年内不准挖掘。确需挖掘的,须经当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并按规定办理审批手续。

十四、埋设在城市道路下的管线发生故障需紧急捡修的,在向市政工程行政主管部门、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报告备案后,可先行破路抢修,并在24小时内按规定补办批准手续。

十五、经批准挖掘城市道路的,竣工后应及时清理现场,并报市政工程行政主管部门检查验收。

十六、对违反有关规定占用、挖掘城市道路的,市政工程行政主管部门将视其情节轻重,按有关规定处以罚款,吊销《临时占用、挖掘道路许可证》,并责令其承担赔偿责任。

十七、市政工程行政主管部门收取的道路占用费和挖掘修复费,应专项用于城市道路维修、养护和管理,不得挪为他用。

十八、凡损坏属城市道路管理范围的排水设施或影响排水设施正常使用的,按规定处以罚款。

十九、毗连城市道路排水设施的建设工程,必须按有关规定留出安全间距,并保证排水设施不受损坏。团施工需要迁移、改建城市道路排水设施的,必须由市政工程管理部门实施,其费用由建设单位承担。

二十、凡需向城市道路排水设施排放污水的单位和个人,应向市政工程管理部门申请,经市政工程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同意后,发给排水许可证。取得排水许可证的单位和个人,须按规定交纳接沟费用和排水设施使用费。污水按排放要求处理后,符合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方可进行排放。

二十一、城市道路照明设施必须完好和正常运行,建成区路灯必须保证亮灯率不低于95%。凡损坏道路照明设施、影响照明设施正常使用及照明效果的,按规定处以罚款。

二十二、因施工需迁移、拆除道路照明设施的,必须经市政工程管理部门勘察同意,并由市政工程管理部门组织施工。迁移、拆除市区道路设施所需费用,由建设单位承担。二

十三、照明设施附近的树木距带电物体的安全距离不得小于1米。因不可抗拒原因危及和影响道路照明没施安全,市政工程管理部门可采取紧急措施进行修剪,并在两天内到园林绿化管理部门补办审批手续。

二十四、损坏道路照明设施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保护事故现场,防止事故扩大,并及时通知市政工程管理部门进行处理。二

十五、凡城市道路、广场的照明设施要并入市区路灯网络统一管理的,均须向市政工程管理部门办理委托设计并按市政工程管理部门的要求施工。

二十六、城市道路养护、维修的专用车辆应当使用统一标志;路政管理人员执行公务时,应佩戴标志,持证上岗。

二十七、市政工程行政主管部门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二

十八、本《暂行规定》由泉州市市政公用事业管理局负责解释。二

十九、本《暂行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第二篇:泉州市城市道路管理规定

泉州市城市道路管理规定

泉州市城市道路管理规定为加强城市道路管理,充分发挥城市道路功能,根据国务院《城市道路管理条例》和有关市政管理法规,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一、本规定所称城市道路,是指城市供车辆、行人通行的,具备一定技术条件的道路、桥梁及其附属设施。

二、泉州市市政公用事业管理局是全市城市道路管理的行政主管部门;各县(市、区)市政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城市道路管理工作。

三、城市道路建设必须严格执行新城区道路规划和旧城区拓宽加密路网的规划,确保我市城市道路基础设施建设的顺利进行。

四、市区供水、排水、燃气、热力、供电、通讯等依附于城市道路的各种管线、杆线等设施的建设计划应当与道路发展规划和建设计划相协调,并坚持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与城市道路同步建设。

五、承担城市道路设计和施工的单位,必须具有相应的市政设计和施工的资质等级。

城市道路的设计和施工,必须严格执行《市政工程质量检查暂行办法》(jj2-90)、《市政桥梁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j2-90)和操作规程及城市道路设计、施工的技术规范,对违 反规定的单位和个人,有关部门应责令停止设计、施工和限期改正,并按规定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发证机关吊销其设计、施工资格证书。

六、承担城市道路建设的单位,必须持有关资料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办理质监手续,方可施工。工程竣工后两个月内必须申请验收,经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不得交付使用。对违反者,根据有关规定,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并按规定处以罚款。

七、城市道路交付使用一年内出现工程质量问题,由有关责任单位负责保修。

八、市政工程行政主管部门对其组织管理的城市道路,必须按照城市道路的等级、数量及养护和维修的定额,逐年核定养护、维修经费,统一安排资金,并对养护、维修质量进行监督检查,保障城市道路完好。

九、市中心城区的城市道路实行统一管理分级养护,主、次干道由市政公用事业管理局委托市政工程管理部门进行养护、维修;主、次干道以外的支路、小街巷由市辖各区建设局进行养护、维修;单位投资建设和管理的道路,由投资建设单位或者其委托单位负责养护、维修和管理;住宅小区内道路由小区业主委员会委托物业公司或市政专业队伍进行养护、维修和管理;开发区内的道路,由建设单位或开发区内管理机构负责养护、维修和管理。市中心城区范围内凡已竣工未验收和未移交的城市道路,必须在本规定实施之日起两个月内按规定程序完成验收和移交工作。因中心城区范围扩大后在建成区范围内的公路,其主管单位应与市政工程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公路移交手续,并逐年改建成符合规范的城市道路。

十、承担城市道路管理的各有关单位必须严格按照城市道路养护、维修技术规范的要求,确保养护、维修工程的质量,并接受市政工程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和检查。

实施城市道路的养护和维修,应事先发出通告,并应避开交通高峰期,施工现场必须设置明显标志和安全防护设施,在征得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同意后方可开工,并应当按照规定期限修复竣工。

十一、在城市道路范围内禁止下列行为: 1.擅自占用、挖掘道路;

2.擅自进行有损道路设施的各种作业; 3.擅自在道路上摆摊设点,开办市场; 4.擅自行驶铁轮车、履带车和超限车; 5.按自占用道路停车、修车、洗车作业;' 6.擅自建设各种建(构)筑物; 7.其它有损城市道路设施的行为。

违者,按规定处以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十二、因特殊情况确需临时占用城市道路的单位和个人,须经市政工程行政主管部门和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批准,交纳城市道路占用费、押金后,由市政工程行政主管部门发给“福建省城市道路临时占用许可证”,临时占用期满后,应及时清理,保持道路路面整洁。

十三、因工程建设需要挖掘城市道路的,应当持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签发的文件和有关设计文件,到市政工程行政主管部门和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办理审批手续后,方可挖掘。

新建、扩建、改建的道路在交付使用五年内不准挖掘,大修后的城市道路竣工后三年内不准挖掘。确需挖掘的,须经当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并按规定办理审批手续。

十四、埋设在城市道路下的管线发生故障需紧急捡修的,在向市政工程行政主管部门、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报告备案后,可先行破路抢修,并在24小时内按规定补办批准手续。

十五、经批准挖掘城市道路的,竣工后应及时清理现场,并报市政工程行政主管部门检查验收。

十六、对违反有关规定占用、挖掘城市道路的,市政工程行政主管部门将视其情节轻重,按有关规定处以罚款,吊销《临时占用、挖掘道路许可证》,并责令其承担赔偿责任。

十七、市政工程行政主管部门收取的道路占用费和挖掘修复费,应专项用于城市道路维修、养护和管理,不得挪为他用。

十八、凡损坏属城市道路管理范围的排水设施或影响排水设施正常使用的,按规定处以罚款。

十九、毗连城市道路排水设施的建设工程,必须按有关规定留出安全间距,并保证排水设施不受损坏。团施工需要迁移、改建城市道路排水设施的,必须由市政工程管理部门实施,其费用由建设单位承担。

二十、凡需向城市道路排水设施排放污水的单位和个人,应向市政工程管理部门申请,经市政工程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同意后,发给排水许可证。取得排水许可证的单位和个人,须按规定交纳接沟费用和排水设施使用费。污水按排放要求处理后,符合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方可进行排放。

二十一、城市道路照明设施必须完好和正常运行,建成区路灯必须保证亮灯率不低于95%。

凡损坏道路照明设施、影响照明设施正常使用及照明效果的,按规定处以罚款。

二十二、因施工需迁移、拆除道路照明设施的,必须经市政工程管理部门勘察同意,并由市政工程管理部门组织施工。迁移、拆除市区道路设施所需费用,由建设单位承担。

二十三、照明设施附近的树木距带电物体的安全距离不得小于1米。因不可抗拒原因危及和影响道路照明没施安全,市政工程管理部门可采取紧急措施进行修剪,并在两天内到园林绿化管理部门补办审批手续。

二十四、损坏道路照明设施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保护事故现场,防止事故扩大,并及时通知市政工程管理部门进行处理。二

十五、凡城市道路、广场的照明设施要并入市区路灯网络统一管理的,均须向市政工程管理部门办理委托设计并按市政工程管理部门的要求施工。

二十六、城市道路养护、维修的专用车辆应当使用统一标志;路政管理人员执行公务时,应佩戴标志,持证上岗。

二十七、市政工程行政主管部门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二十八、本规定由泉州市市政公用事业管理局负责解释。二

十九、本规定施行期限为2009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0日。

第三篇:泉州市建筑废土、沙石运输管理暂行规定

泉州市建筑废土、沙石运输管理暂行规定

为进一步规范我市建筑废土、沙石运输行为,落实监管部门行政监督管理责任和建设、施工、运输、生产、经营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有效遏制因超高、超载、超速、撒漏等造成的交通事故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国务院第406号令)、《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国务院第101号令)、《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建设部第139号令)等相关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定本暂行规定。

一、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建筑废土施工运输的相关建设、施工、运输单位,沙石生产、经营、运输单位,以及相关车辆(包括各建设、施工和沙石生产、经营单位自有运载土、沙石的车辆)及其驾驶人必须遵守本暂行规定。

二、本暂行规定所称建筑废土包括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建筑垃圾是指建设、施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和拆除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管网等,以及居民装饰装修房屋过程中所产生的弃土、弃料及其他废弃物;工程渣土是指工程建设过程中平整土地、基础开挖等活动所产生的数量较大的、经处理尚可使用的土方及建设项目平整土地所需的土方。

沙石是指工程建设项目中所需的沙石材料。

建筑废土施工运输是指土方施工企业自带运输车辆运载建筑废土。

建筑废土运输经营企业是指承包建筑废土运输业务的企业。

三、建筑废土的收集、清运、处置、监管与处罚按《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和《福建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办法》等相关法规、规章执行。

四、建设、施工和沙石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依法加强对建筑废土、沙石运输的管理。

1、建设单位在编制建设工程概算时,应当明确建筑废土、沙石运输处置费用。在工程招标或直接发包时,应当在招标文件和承发包合同中明确施工单位对建筑废土处置管理的具体要求和相关措施。

2、施工总承包单位或建设单位将土方工程依法发包给土方施工分包单位的或将土方运输发包给运输企业运输的,以及沙石生产、经营单位将沙石运输发包给运输企业运输的,应当签订承包合同,明确各自安全生产方面的权利、义务、责任,并依法承担安全生产连带责任。

3、禁止土方施工单位或运输企业将所承包的业务转包或违法分包;禁止建设、施工和沙石生产、经营单位将建筑废土、沙石运输发包给未取得道路运输经营许可的企业和车辆。

五、土方施工企业应当取得相应的施工资质;运输建筑废土、沙石的企业(含运输经营企业、施工企业自行运输和沙石生产、经营企业自行运输)应当取得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运输建筑废土、沙石的车辆应取得道路运输证。建筑废土运输应取得建筑废土处置核准的许可文件。

六、土方施工企业(含自有运载建筑废土、沙石车辆)和建筑废土、沙石运输经营企业必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并得到有效执行,包括:有专门安全监管人员;有定期教育培训制度;有对从业人员安全奖惩措施;建立每台运载车辆、装载、驾驶人员安全管理档案。

建筑废土施工运输、沙石运输经营企业载质量8吨以上的车辆应安装带有行车记录仪的GPS卫星定位监控系统,企业建立GPS卫星定位制度,并纳入市公安交通管理、运输管理、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等监管部门监控系统。

七、建筑废土、沙石运输车辆驾驶员须具备与准驾车型相符的驾驶资格;严格驾驶人资格年审制度。

八、建筑废土运输车辆必须符合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相关技术措施要求,安装密闭封盖装置,配备二次密闭蓬布。运输建筑废土、沙石车辆必须符合《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7258-2004)等相关技术措施要求,依法定期进行安全检测。车辆驾驶室上方安装黄色转动顶灯,车身中间有两条横贯车箱、高15公分、间隙20公分的黄色条纹;驾驶室正前方有《建筑废土、沙石运输车》标识牌,两侧车门喷印运输单位或建设施工企业名称;车门下方喷印单位车辆自编号;货箱两侧栏板喷印车辆核定载重量;车辆须装有转弯信息、语音提示装置。

九、建筑废土施工运输、沙石运输经营企业必须着力改善从业人员的工作生活条件;市建设、运输管理部门会同市物价部门制订建筑废土、沙石施工运输的指导价格,严禁恶性竞争;提倡公平、合理取酬方式;驾驶人员连续作业不得超过四小时,禁止疲劳驾驶。

十、深入开展文明施工建设与整治,争创“文明企业”、“文明工地”,争当“文明驾驶员”。建设工地的建筑废土、沙石经营企业所有车辆进出口必须设置三级沉淀及高压冲洗设施,并设专人检查超载行为和车辆保洁。凡驶出工地车辆的轮胎、箱体必须经高压水冲洗干净。严禁超高、超载、严防途中溢、撒、漏,污染城市道路环境。

十一、产生建筑废土的单位和个人,应在开工前向市政公用管理部门提出申请,取得城市建筑废土处置核准后,方可处置。产生建筑废土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持建筑废土处置核准文件等资料,到同级行政执法部门办理运输路线牌,运输车辆的运输路线和时间,应当符合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有关规定。

建筑废土施工运输、沙石运输车辆进入禁行区域的,应提前十五天到辖区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办理通行证。进入泉州中心市区禁行区域道路行驶的,应到市公安交警支队办理通行证。

十二、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土方施工企业(含自有运载建筑废土、沙石车辆)和建筑废土、沙石运输经营企业,在施工运营十五天前,应向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备案。备案内容包括:

1、运输经营企业名称、车型、车辆数量、编号、车辆年检、安装GPS、语音提示装置情况;

2、从业驾驶员姓名、籍贯、从业货车运输年限、近三年交通违法记录情况;

3、建设项目名称、运行路线、作业时段、装卸地点;

建筑废土、沙石运输车辆,驾驶人员发生变动的,应及时到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更改。

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要逐台对车辆牌照,车辆违法违章情况和驾驶人的驾驶证,违法违章记录进行审查,并在档案中记载。

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应及时将建筑废土、沙石运输车辆、驾驶人员备案情况抄送给同级市政公用管理部门、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和运输主管部门。

十三、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加强对建筑废土、沙石运输车辆的路面监管。严厉打击超速、超高、超载、酒后驾驶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发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法予以查处:

1、对不按规定喷印车身颜色标识、企业名称、核载质量及安装GPS监控系统,语音提示装置等的,应抄告交通运输管理部门,由交通运输管理部门责令整改至符合车辆要求;

2、对酒后驾驶、超载、超速、疲劳驾驶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依法实施处罚。对超载超限的,由市交通路政部门牵头,公安交警部门配合,实行联合查处、统一处罚标准。情节严重的责令建筑废土、沙石运输经营企业限期整改,消除隐患。

十四、建设、施工和沙石生产、经营单位应严把车辆装载关,严格按照车辆核载量装载建筑废土、沙石。将建筑废土、沙石运输发包给运输单位的,应当督促运输单位严格按照车辆核载量装载。建设、施工和沙石生产、经营单位发现运输车辆有不符合技术标准或超重、超高装载行为的,应当要求运输单位立即整改。运输单位拒不整改的,应立即向各自的行政主管部门、道路运输管理部门和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报告。各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应依法限期督促整改,道路运输管理部门和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应依法进行查处。对造成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较大道路交通事故,应予责任倒查,依法追究。

十五、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对辖区内建筑废土施工运输、沙石运输车辆及其驾驶人的交通违法、事故情况定期统计,对超速50%以上,超载100%以上的处罚情况及时抄告城市管理执法、交通运输、建设项目主管部门;各职能部门根据建筑废土施工运输、沙石运输经营企业、车辆的违法违章情况,定期综合,采取措施限期整改;对1年内发生1起以上亡人事故且负主要责任的或1起以上一次死亡3人以上事故且负同等责任的,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应及时抄告城市管理执法、建设项目主管部门、市政公用、运输主管部门,建设项目、运输主管部门应对建筑废土施工单位、运输经营企业限期整改。

十六、相关部门根据各自职能,严格履职,依法依规加强对土方施工企业(含自有运载建筑废土、沙石车辆)和建筑废土、沙石运输经营企业和车辆的管理。

建设项目行政主管部门:督促建设、施工单位落实相关安全生产责任制,指导建设、施工企业加强对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督促建设、施工单位落实建设项目工地围栏内的道路硬化、冲洗设备及保洁人员等安全文明施工工作;对相关企业违法违规行为进行通报批评并实施不良记录登记;依法查处转包、违法分包行为。

市政公用事业主管部门:严把建筑垃圾处置核准关,协助公安交通管理、交通运输管理、城市管理执法等部门对违规违章建筑废土施工运输经营企业的处罚。

道路运输管理部门:依法对承运建筑废土、沙石的运输经营企业,核发《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对已获许可的建筑废土施工运输企业自有(自购)符合要求的车辆,配发《道路运输证》。指导建筑废土、沙石运输经营企业的内业管理、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和车辆技术管理。按规定组织承运建筑废土、沙石运输企业及车辆参加质量信誉考核及年审;根据公安交通管理、城市管理、建设项目行政主管部门的有关反馈情况,对连续违法违章、连续发生责任亡人事故的运输经营企业、车辆限期整改、直至吊销经营许可;配合相关部门查处超限超载行为;负责对未经道路运输许可从事建筑废土、沙石运输经营企业及车辆的查处。督促建筑废土、沙石运输经营企业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依法实施全市建筑废土管理相关行政执法工作。负责对建筑废土收集、清运、处置的相关监管与处罚;加强对建筑废土施工运输、沙石运输作业情况的监控;接受社会公众对违反有关规定收集、清运、处置建筑废土行为的投诉;依照有关法规、规章规定,对违规违章企业、车辆驾驶员实施处罚。

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依法加强对建筑废土、沙石运输车辆的交通安全管理。受理对本市和异地参与建筑废土、沙石运输车辆技术状况和驾驶人员资格、作业时间路段等相关情况的备案;在执勤执法当中加强对建筑废土、沙石运输车辆驾驶人员安全教育,增强道路交通安全意识;加大道路交通违法行为查处力度,依法查处建筑废土、沙石运输车辆、驾驶人员交通违法行为;定期将有备案登记的建筑废土运输车辆和驾驶人的交通违法情况在公安公共信息网公布,供相关职能部门查询和监督。

公路及路权所属部门:加强通行道路的维护与管理,负责对事故多发路段的整治,完善道路设施,优化道路交通环境。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对建筑废土、沙石运输车辆作业过程中发生一次死亡3人以上事故的责任倒查,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挂牌督办,追究事故责任,并将处理情况予以公告。

监察部门:检查监督各相关职能部门依法依规,各司其责,加强对建筑废土施工运输、沙石运输经营企业、车辆的监管。对相关职能部门玩忽职守,不履职,不作为,监管不到位和相互推诿的给予行政问责;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本暂行规定自2012年1月15日起施行,有效期2年。

第四篇:泉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泉州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励暂行规定的通知(写写帮整理)

泉州市人民政府文件

泉政文(2006)404号

泉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

泉州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励暂行规定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泉州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省部属驻泉各单位,各高等院校:

《泉州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励暂行规定》已经市政府第86次常务会议研究通过,现予以印发,请遵照执行。

二00六年十一月二十三日

泉州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励暂行规定

一、为进一步繁荣和发展我市社会科学事业,,奖励在社会科学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根据《福建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励办法》,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暂行规定。

二、市级社会科学成果的奖励名称定为“泉州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下列三类社会科学作品,每类均设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

㈠专著类;

㈡译著、教材、古籍整理、工具书、科普读物类;

㈢论文、调研报告、决策咨询研究报告类。

三、泉州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以泉州市人民政府名义颁发。评奖活动每三年举行一次。

泉州市人民政府委托泉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具体负责评奖活动的管理、组织和实施。

四、在当届评奖内正式出版或发表的本暂行规定第二条所指的社会科学作品,符合下列标准的,其作者可以个人或者集体名义申请“泉’州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㈠研究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符合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方针;

㈡在社会科学各学科、各领域有科学创新、有较高的学术水平; ㈢体现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现代化工贸港口城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协调发展。

五、申请人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向泉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提交下列文件:

㈠《泉州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表》;

㈡作品原件及其复印件;

㈢有关单位或组织推荐意见书。

六、凡已在相当或高于本奖励的评奖中获奖的成果不再申报参评。

七、泉州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由当届泉州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励评审委员会(以下简称市评委会)评审。

市评委会由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会同有关部门组织设立,并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市评委会成员,由从事社会科学工作的专家、学者和有关主管部门领导担任,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人员不少于三分之二。

市评委会办公室设在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八、社会科学各类作品优秀成果奖具体标准是:

㈠专著:在研究现实和历史的重大问题上有创见;

㈡译著:译文准确畅达,译作内容对研究和解决理论问题或实际问题有重要参考价值;

㈢教材:在内容上有创意,结构上有创新,对科研、教学有重要应用价值;

(四)古籍整理:切合原意,注释准确,对历史考证有所发现或有重要价值;

㈤科普读物:适应时代需要,并有较强的科学性、知识性,在传播和普及社会科学知识方面有重要作用和效益;

㈥工具书:体例科学,资料可靠,知识性强,能反映国内外最新科研成果,并有实用价值或学术价值;

㈦论文:在学术上有创见,或能正确阐明重大理论问题或有助于解决实际问题;

㈧调查报告、咨询报告:紧密联系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进行研究,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和明显的社会效益,或具有较高的决策参考价值。

九、泉州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审工作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㈠坚持科学、民主、客观、公正的原则;

㈡坚持标准,注重质量的原则;

㈢在同等条件下,青年作者作品优先入选的原则;

(四)宁缺勿滥的原则。

十、市评委会的评审工作按下列程序进行:

㈠初评:组织学科评审组按照评审标准,负责成果的初评、初选工作;

㈡复评:组建若干复评组,对初评结果进行复评,按评审标准和所下达的入选成果比例(或数量)向市评委会推荐各等级获奖候选项目;

(三)、终评:市评委会对各复评组所推荐的各项候选成果进行最后评定。

十一、市评委会的评审结果应在一定范围内予以公布,自公布之日起30日内为异议期。

十二、经公布无异议的评审结果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对获奖人授予奖励证书和奖金。

泉州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的各类各等级奖金额和评奖工作费用由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会同市财政主管部门提出具体意见,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

十三、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获奖者与自然科学优秀成果获奖者享受同等待遇,其获奖结果记入人事和学术档案,作为考核、晋升、评定专业技术职务和参评“泉州市杰出人才奖”及享受有关津贴的依据。

十四、参加评选的作品有弄虚作假或抄袭剽窃他人成果的,由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取消其参评资格;已获奖的,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后撤消其奖励,并追回奖金和奖励证书;有关主管部门应视其情节轻重依法予以处分;构成侵权行为的,应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十五、评审成员利用职务便利徇私舞弊的,由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取消其评审资格,并由有关主管部门视其情节轻重予以批评教育或者处分。

十六、本暂行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本暂行规定由泉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负责解释。本规定施行之日起,泉州市人民政府2000年9月1 1日公布实施的《泉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泉州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励暂行规定)的通知》(泉政[2000]文29 1号)不再执行。

第五篇:中共泉州市泉港区委 泉州市泉港区人民政府

意见

泉港委〔2010〕3号

中共泉州市泉港区委 泉州市泉港区人民政府 关于2010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意见

各镇党委、人民政府,山腰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山腰盐场,区直各单位: 2010年是贯彻落实《福建省“十一五”人口和计划生育专项规划》的最后一年。我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要以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中央《决定》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巩固提高省级计生优质服务先进区的创建成果,围绕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个中心任务,更加注重利益导向,更加注重服务关怀,更加注重宣传倡导,在创新工作机制,夯实基层基础,实施综合治理,解决重点难点问题上狠下功夫,推动人口计生工

作整体水平再上新的台阶,为建设现代化石化港口新城和构建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一、目标任务

全区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2‰以内;统计准确率达95%以上;出生性别比控制在正常值范围内或比上年趋向正常值;出生人口政策符合率达到 92%以上;计生知识群众知晓率达到87%以上,干部知晓率达到95%以上,群众满意率达到90%以上;历年二女户当年巩固率达到100%,当年二女出生占二孩出生比例40%以上;计划生育经费纳入财政预算,计划生育事业费增长幅度高于财政收入增长幅度,区级人均投入不低于33元,镇级人均不得低于8.5元;依法征收管理和使用社会抚养费,社会抚养费征收面达到100%,征收额达到70%以上;婚检率达到99%以上;农村每轮查环查孕到位率达到100%;育龄夫妇的综合避孕率达到87%以上,当落实节育措施中,长效节育措施占95%以上,服务对象知情同意率100%;术后随访率和药具随访服务率达95%;节育手术并发症率控制在0.5‰以下;已婚育妇人流率控制在2%以下;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到95%以上,孕产妇、婴幼儿系统保健管理率巩固在80%以上;对流出人口的办证率和流入人口查验率均应达到100%。

二、工作措施

1、坚持责任落实,切实加强对人口计生工作的领导。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进一步提高对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艰巨性、复杂性和严峻性的认识。始终坚持计生基本国策和稳定现行生育政策不动摇,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不动摇,坚持稳定人口计生机构、队伍不动摇,坚持不断创新人口计生工作体制、机制、手段和方法不动摇。坚持“一票否决”,完善目标管理责任制,把人口计生工作成效作为考核地方和部门工作实绩、干部政绩和奖惩任用的重要依据。对不重视人口计生工作,有问题不解决,弄虚作假、不负责任,造成生育失控、工作滑坡的,要严肃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认真贯彻《福建省人口计生委关于进一步服务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深化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的意见》(闽人口发„2009‟100号),在理顺体制、完善制度、修订规范、确立标准上下功夫,进一步消除人口计生工作发展的体制性、政策性障碍。逐步完善考核评估办法,实行平时督查和年终考核相结合,农村人口继续按千人1例下达“二女”扎任务指导数,并列入年终专项考核内容。坚持“抓大抓难抓后进促平衡”的工作思路,建立帮促会制度,集中力量解决困扰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上水平的突出问题。继续推行成员单位挂 3

钩联系帮促计生后进村(居)的工作制度,充分发挥各成员单位的特点和优势,从“人、财、物”等方面给予帮扶,促进全区人口计生工作平衡发展。区人口计生领导小组要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加强对职能部门履职情况的检查督促,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各级要按照中央《决定》要求,继续完善人口计生事业投入保障机制,保证落实法律法规规定的各项奖励优惠政策、计生免费基本技术服务和技术服务机构、队伍建设以及计生经常性工作所需的经费。

2、坚持宣传倡导,有效转变婚育观念。突出宣传教育的先导作用,依托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公益短信、电子屏幕等媒介,不断扩大宣传教育的覆盖面,增强其影响力,形成正面的舆论导向,促进群众婚育行为的有效转变。充分利用重大节假日和计生纪念日,积极举办育龄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服务活动,进一步营造浓厚的人口计生舆论氛围。大力实施关爱女孩工程,开展“关爱女孩成长、促进社会和谐”为主题的宣传活动,组织广大育龄群众学习“关爱女孩”相关法律法规,广泛宣传生男生女顺其自然的重要性和人为选择性别的严重危害性,通过正面教育,形成尊重妇女、男女平等、女儿也是传后人和“生男生女一样好,关键在培养”等新型婚育理念,树立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以提高群众知晓率为重点,结合入户访视、查环查孕、生殖保健等

服务工作,认真落实宣传访视制度。以宣传政策法规、科学知识、优生优育优教、避孕节育知情选择为主要内容,坚持“以人为本,立足服务,满足需求,强化普及”的宣传访视目标,努力满足群众多层次的计划生育需求。巩固提高全省第二批“百乡千村万楼(院、中心户)新型生育文化示范基地”和 “计生新农村新家庭示范乡镇(村)”建设。加大对外宣传报道力度,树立我区人口计生工作的良好形象。

3、坚持多措并举,着力解决重难点问题。一是综合治理出生性别比偏高问题要有明显成效。要把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的重点放在孕情跟踪和案件的处理打击上面,建立持生育证育妇的孕情跟踪管理制度。全面推行出生人口、孕妇B超检查和终止妊娠实名制,加强出生人口性别监管,实行B超检查和新生儿出生、死亡及14周以上终止妊娠信息登记和报告制度,做到关口前移、有效堵塞管理漏洞。在注重防患的同时,要加强处理和打击,卫生、人口计生、公安、药监、工商等相关部门,要组织专项联合检查,重点整治医疗市场、技术服务市场,坚决取缔非法行医和地下B超点,重处非法谋利者,严厉打击溺弃、贩卖女婴以及非法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别终止妊娠的违法犯罪行为,净化生育环境。要探索建立出生人口性别比治理重点镇(街道)动态管理制

度,进一步强化镇(街道)党政一把手对出生人口性别比专项治理的责任。各镇(街道)要认真完成区下达的打击“两非”案件任务指导数。建立综合治理联席会议制度,成立工作领导小组,设立打击“两非”专项活动资金,用于有奖举报和奖励查案有功人员。区人口计生领导小组要把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工作纳入重大事项督查范围,不定期进行专题调查和重点检查。二是流动人口计生管理和服务要到位。要认真贯彻《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坚持户籍地、现居住地共同负责的原则,进一步提高流出育妇办证率和流入育妇登记管理率。坚持完善流动人口“一站式”管理服务模式,公安、民政、规划建设、人口计生、卫生、工商等部门,应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将流动人口计生工作纳入部门基层管理制度中,落实流动人口信息采集、通报制度。进一步明确房屋租赁中介机构、房屋的出租(借)人和物业服务企业等的计生职责。各有关部门要抓住审验、登记、办证、清查等关键环节,加强对流入人口的计生常规服务管理。严格执行流出人口“四个一”管理制度,抓好流出人口的跟踪管理服务工作。按照“统筹管理、服务均等、信息共享、区域协作、双向考核”的要求,积极推进流出育妇“两查”指纹验证和网上通报工作,建立与完善流出地和流入地双向互动

协作机制,不断提高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水平。

4、坚持优质服务,努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一是继续推进技术服务阵地规范化建设。按照“四优一满意”要求,加强区镇村计生服务站所室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提升服务所功能,着重改善服务环境,提高技术服务质量。今年要创建1个“市级示范所”。建立多渠道、全方位的免费药具发放模式,全面实现“乡有网点、村有专人、户户有人管”的要求。二是大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要以严重多发的致愚、致残和可以防治的出生缺陷为突破口,以农村为重点,初步建立出生缺陷防治体系。卫生部门要落实育龄妇女常见病检查项目,指导已婚妇女在孕前3个月至孕早期3个月补服叶酸。人口计生部门要发挥计生服务网络优势,以一级预防为主,加强婚育咨询和指导,积极做好婚前和孕前保健、产前筛查和诊断、产后访视、新生儿疾病筛查和康复等工作。继续开展“温馨相伴,牵手母婴行动”,全面落实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政策,开展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试点,扎实推进优生促进工作。三是进一步深化计划生育/生殖健康促进工程。坚持以人为本,深化计划生育/生殖健康促进工程,提高广大育龄群众的生活、生命质量。认真落实免费“三查”、四项手术、咨询服务等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工作,加大避孕节育、生殖健康

知识的宣传力度;加强避孕药具的供应和管理;积极推进避孕方法知情选择,提高避孕节育长效措施的落实率;进一步完善政府推动、部门协作、社会参与、家庭响应的婴幼儿早期教育体系,全面推进优生、优育、优教工作。

5、坚持利益导向,逐步完善计生社会保障机制。要建立和完善政府投入为主、社会补充为辅的人口计生利益导向政策体系,进一步加强救济、扶助、补贴、激励、惩罚等措施,保障计生家庭基本权益。做好计划生育政策与相关公共政策的衔接,重点抓好计生户优惠政策与新农保政策的衔接,创造有利于人口计生工作的政策环境。提高奖励扶助标准,今年农村部分计生家庭由原来每人每月150元提高到200元。实施小额贴息贷款,区财政要拨出10万元贴息金帮扶50户计生户发展生产,增加财产性收入。抓好新农保试点中对计划生育家庭增加财政补助政策的落实,积极探索建立农村计生家庭的养老保障制度,不断扩大致富、安居、成才、保障、亲情五大工程的覆盖面,进一步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体系。开展“二女”户养老保险试点,全面推行计生女儿户就业保障制度,各镇(街道)要切实解决辖区内计生女儿户的就业困难问题。要继续把“二女户”安居工程纳入为民办实事项目,区、镇(街道)两级要投入50万元,解决50户“二女 8

扎”贫困户居住问题。要继续实施“二女户”子女中考加分政策。深化“生育关怀行动”,区财政拨出30万元作为专项资金,用于各地创建“生育关怀”基地的补助。全面落实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群团组织、党团员挂钩帮扶农村“二女户”制度,帮扶其发展生产、改善生活、维护权益、提高社会地位。

6、坚持重心下移,全面夯实基层基础。按照国家人口计生委办公厅„2009‟58号文件通知精神,认真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基础信息核查工作,严肃查处出生瞒报、漏报和调整出生人口性别比等弄虚作假行为,进一步夯实计生底子,为“六普”打好基础。严格落实“两查”制度,对提前或推后“两查”和连续两轮“两查”未到位的育妇要进行重点跟踪管理。严肃查处持护照假出(国)境、假离婚、假迁移、假“两查”、假避孕节育等各种逃避计生管理的行为。通过抓好“两查”、避孕节育措施、孕情监测、村级例会等常规性基础工作和完善统计制度、深化统计监测网点建设、开展统计数据比对剖析以及出生统计清理工作,努力提高统计质量。积极探索村(居)民自治新途径,紧密结合新农村建设,进一步完善计划生育村规民约和计生民主听证制度,积极引导群众参与自治,逐步构建政府推动、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维权自律的计生村民自治工作机制。扎实开展全区村(社区)

计生服务员“教育培训年”活动,加强以微机信息化管理为重点的业务培训,努力提高服务管理水平。探索建立村(社区)计生服务员(流动人口协管员)考评奖励机制,以保持村级计生队伍的生机与活力。

7、坚持依法管理,提高计生工作规范化管理水平。强化计生法制建设,坚持依法行政,文明执法。搞好计生村务公开,实行民主监督、民主管理。严格遵守 “七不准”规定,讲究工作方式方法,耐心细致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绝不能以损害群众的合法权益、损害社会稳定为代价来完成人口计生目标任务。规范行政自由裁量权工作,加强业务指导和督促检查,及时协调解决有关问题。区级人口计生部门重点抓好规范行政自由裁量权行政执法信息平台的应用,更好地完善监督制约制度,推进执行工作。依法加大社会抚养费的征收力度,努力扩大征收面,提高征收率。组织力量加大征收力度,及时清理历年的征收拖欠,对违反政策超生的富人和公众人物,实行高限、从重征收,各镇(街道)要如期完成区下达的社会抚养费大额征收任务指导数。加大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力度,对有偿还能力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判决生效后又拒缴的,符合“拒不履行生效判决罪”条件的由人民法院依法给予判刑,从而形成强大法律震慑力,促进人口计生

工作健康开展。深入开展民主评议行风活动和乡镇计生办创文明窗口建设活动,着力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不断提高群众对计划生育工作的满意率。区人大、政协要加强对人口计生工作的检查和督促,每年组织一次对贯彻执行《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和《福建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等法律法规情况督查。

8、坚持三级联创,努力提高群众工作水平。继续重视和支持计生协会工作,加强各级计生协会班子和队伍建设,帮助协会解决人员待遇、活动经费、办公场所等实际困难和问题,为计生协会开展工作创造必要的环境和条件。各级计生协会要认真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中国计生协会《科学发展规划纲要》以及省计生协会的《实施意见》,切实发挥计生协会在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中的生力军作用。通过加强分类指导,及时调整和落实创建规划,大力培植和推广先进典型,持续推进基层计生协会“三联创”活动,进一步夯实基层基础;持续抓好宣传教育,努力转变群众婚育观念;持续抓好拓展服务,做大做强生育关怀行动;持续抓好自身建设,切实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大力推行独立型、联合型、挂靠型的流动人口和企业计生协会的组建模式,切实加强流动人口和企业计生协会建设;发动广大理事、会员参与制定并带头遵守计生村(居)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参与推广计生村(居)民提议民主听证制度,发挥各级计生协会民主参与和民主监督的重要职能作用。

中共泉州市泉港区委 泉州市泉港区人民政府 2010年1月27日

主题词:计划生育 2010年 意见

送:市委、市政府,市人口计生委,区人大办、政协办、纪委办、人武部、法院、检察院,区委常委、区政府副区长,存档(4)

中共泉港区委办公室

2010年1月27日印

下载泉州市人民政府关于颁发泉州市城市道路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word格式文档
下载泉州市人民政府关于颁发泉州市城市道路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