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重庆市环境保护条例(2007年颁布)
重庆市环境保护条例(2007年颁布)
重庆市环境保护条例
(2007年5月18日重庆市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保护和改善环境,保障人体健康,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的环境保护及其相关管理活动。水污染防治,按《重庆市长江三峡库区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执行。
第三条 市和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应当将环境保护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确保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同步推进,协调发展。
第四条 环境保护工作坚持全面规划、合理布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和污染者付费、利用者补偿、开发者保护、破坏者恢复的原则。
第五条 市和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的环境质量负责,并定期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务委员会报告环境保护工作。
市人民政府对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和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的环境保护工作实行年度考核制度。
第六条 市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建立政府、企业、个人多元化的环境保护投融资机制,推行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经济政策。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环境保护的投入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并保证其增长幅度高于同期经济增长速度。
第七条 市和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行政区域的环境容量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实行环境保护准入制度。鼓励推行清洁生产和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研究、宣传教育和国际合作。
第八条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辖区的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有关部门依照各自职责和本条例规定对有关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行使的行政处罚权,可以由市环境监察机构依照本条例规定实施。第九条 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和改善环境的义务,有权检举、控告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行为。各级人民政府对保护和改善环境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 环境保护规划 与环境功能区划
第十条 市和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国民经济发展和环境质量状况,制定环境保护规划。
市环境保护规划由市人民政府组织编制,报市人大常委会批准;市和跨区县(自治县)的污染防治、生态保护等专项规划由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编制,报市人民政府批准。
区县(自治县)环境保护规划由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组织编制,经本级人大常委会审查同意后,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应当相互协调。
第十一条 市和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应当根据不同区域功能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制定环境功能区划并执行相应的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
以下环境功能区划由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编制,报市人民政府批准:
(一)流域面积在一百平方公里以上或跨区县(自治县)的河流以及中型以上水库的水环境功能区划;
(二)主城区和市级以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等需要特殊保护的区域的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
(三)主城区环境噪声功能区划。
其他环境功能区划由所在区县(自治县)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编制,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报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二条 环境保护规划和环境功能区划的调整和修改,应当按照原制定程序进行,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变更。第十三条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环境保护规划拟定环境保护行动计划,分年度确定环境保护目标任务,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市和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应当对环境保护规划以及污染防治、生态保护等专项规划的执行情况进行督查,及时纠正违反规划的行为。
第三章 环境监督管理
第一节 环境影响评价管理
第十四条 市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组织编制的规划,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应当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编写环境影响篇章(说明)或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十五条 规划的环境影响篇章(说明)或环境影响报告书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实施规划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的分析、预测和评估;
(二)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措施;
(三)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第十六条 应当编写环境影响篇章(说明)的规划,其组织编制规划的机关应当将规划草案和环境影响篇章(说明)同时报送规划审批机关和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自收到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提出审查意见,送规划审批机关。
应当编写环境影响报告书的规划,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查由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第十七条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及审查意见应当作为审批规划的依据之一。
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规划和虽然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但未经审查的规划,规划审批机关不予审批;审批规划时未采纳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及其审查意见的,规划审批机关应当说明理由并存档备查。该规划实施后造成重大不良环境影响的,依法追究有关部门和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第十八条 新建、扩建、改建对环境有影响的项目(以下统称建设项目),应当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的要求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按以下规定申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批准书:
(一)建设单位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申报表,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自受理之日起三个工作日内,书面告知环境影响评价形式及要求。
(二)建设单位委托有资质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或环境影响报告表。对环境影响很小,不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可由环境保护申报表代替环境影响登记表(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环境影响登记表统称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下同)。
(三)建设单位将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须经审批和核准的,应当在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核准前报送;须经备案的,应当在规划设计方案审查阶段报送。
(四)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自受理之日起,二十个工作日内完成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批,十个工作日内完成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审批,五个工作日内完成环境影响登记表的审批。符合条件的,核发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准书;不符合条件的,书面回复并说明理由。
区县(自治县)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核发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准书后,应报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第十九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核发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准书:
(一)项目建成后可能产生严重环境污染或存在重大环境安全隐患,且经采取措施仍不能消除的;
(二)项目所涉及的有关区域无相应环境容量且无相应的主要污染物削减措施,或者拟建项目可能导致所涉及的有关区域的环境质量不能达到规定标准且无相应改善措施的;
(三)项目新增主要污染物未取得排放指标的;
(四)对项目产生的特征污染物无有效防治技术或区县(自治县)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无相应监测能力的;
(五)项目采用的工艺、技术、设备和生产规模属于国家明令禁止、淘汰的。
(六)建设单位的已有污染源未完成限期治理任务的。
第二十条 未取得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批准书的项目,建设单位不得开工建设。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准后,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采用的生产工艺,污染防治、生态保护与辐射安全防护措施发生重大变化的,建设单位应当重新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按照本条例规定报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准书核发五年后,建设项目才开工建设的,建设单位应当将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报原核发机关重新审核。
建设项目在建设或运行中出现与环境影响评价结论重大不符的负面环境影响的,建设单位应当按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要求组织进行环境影响后评价,并报原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审批部门备案。造成严重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存在重大环境安全隐患以及产生重大不良社会影响的,应当停止建设或运行,并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
第二十一条 建设单位弄虚作假,提供的数据或资料不实,致使环境影响评价结论错误,或者以欺骗手段取得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准书,其批准文件无效,由此造成的后果由建设单位负责,并依法追究其法定代表人以及有关人员的责任。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不按有关规定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致使环境影响评价结论与实际情况不符,造成严重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或重大不良社会影响的,其后果由环境影响评价机构负责,并依法追究其法定代表人以及有关人员的责任。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以及其他有关部门违法审批造成严重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或重大不良社会影响的,依法追究该部门主要负责人及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第二节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三同时”管理
第二十二条 建设项目需要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必须执行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的“三同时”制度。
第二十三条 在主体工程设计阶段,建设单位应当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其批准书规定,完成环境保护设施设计,并将所需资金列入工程概算。
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或报告表的重大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于开工前将环境保护设施的设计图说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二十四条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步建成,并纳入工程建设监理范围。其中有污染防治设施的,建设单位应当填报建设项目试生产申报表,附环境保护设施竣工和落实污染防治、生态保护与辐射安全防护措施的证明材料,报审批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自受理之日起十五个工作日内进行核查,符合条件的,批准投入试生产并核发排污临时许可证;不符合的,书面回复并说明理由。
试生产期不得超过三个月,确需延长的,应当于期满前二十日提出申请,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批准适当延长,但试生产的期限最长不超过一年。
试生产期间污染物排放超过排污临时许可证规定或造成环境污染事故的,应当停止试生产。第二十五条 批准建设项目投入试生产的条件:
(一)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步建成,且符合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其批准书和环境保护设施设计要求;
(二)对试生产中可能存在的环境风险,有必要的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
(三)配备了符合上岗条件的环境保护专业管理人员。
第二十六条 建设单位应当在建设项目试生产期满前三十日(不需进行试生产的在竣工后十五日内),按照以下规定申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验收:
(一)对环境的影响以污染物排放为主的项目,建设单位委托环境监测机构开展竣工验收监测并编制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对环境的影响以生态影响为主的项目,建设单位委托环境监测机构或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开展竣工验收调查并编制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报告;
(二)建设单位填写建设项目环境保护验收和污染物排放申报表,附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或调查报告,向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请环境保护验收;
(三)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自受理之日起十个工作日内完成验收,符合条件的,批准投入使用;不符合的,书面回复并说明理由。
第二十七条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验收合格的条件:
(一)环境保护审批、备案手续完备,档案资料齐全;
(二)污染防治、生态保护与辐射安全防护措施已按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备案文件的要求建成或者落实,污染防治设施经负荷试车检测合格,其防治能力适应主体工程的需要,污染物排放符合核定的总量控制指标和浓度要求;
(三)具备环境保护设施正常运转的条件;
(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三节 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管理
第二十八条 本市实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
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会同有关部门,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环境质量状况、实际排污情况和国家对本市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要求,拟订本市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标分解方案,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后下达到区县(自治县)。
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核定指标内。
环境质量未达到环境功能区划要求或排污量超过总量控制指标的,不得新增排污量,且逐年削减比例应高于全市平均削减比例。
第二十九条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核定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标、区域的环境质量状况和削减要求,通过排污许可证将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标分配到排污者。其中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分配到重点控制排污者的排放指标,占用所在区县(自治县)的指标。
第三十条 建设项目新增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将导致所在区县(自治县)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超过核定指标的,由所在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通过削减已有排污者的排污量予以调整;其中属于市人民政府确定的重大建设项目,可以在全市范围内调整。
第三十一条 区域环境质量未达到环境功能区划要求或超过排放指标的,该区域的排污者按以下规定削减污染物排放量:
(一)污染物排放超标的,限期治理或停产治理;
(二)污染物排放达到规定标准但超过污染物排放指标的,采用清洁生产工艺或其他方式削减。
第三十二条 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将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每半年向社会公布。
第四节 排污申报和排污许可管理
第三十三条 向环境排放废水、废气、噪声、辐射等污染物的单位和个体经营者和工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的产生者(以下简称排污者),应当按规定的内容和时限如实申报。产生危险废物的,还必须同时报送危险废物管理计划。
排污申报时,其申报数据应以监测结果为依据。污染物无组织排放以及由于其他原因不便监测的,按国家或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物料衡算方法计算。
第三十四条 排污者必须按以下规定申请领取排污许可证:
(一)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交排污申报表及排污许可证申请表。
(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自受理之日起十五个工作日内进行审核,排放污染物未超过规定的排放标准并符合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管理规定的,发给排污许可证。
有以下情形之一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发给排污临时许可证:
(一)建设项目经批准投入试生产的;
(二)排放的污染物虽然超过规定的排放标准,但符合产业政策且所涉及的有关区域的污染物排放总量尚未突破核定指标的;
(三)排放不能回收利用的可燃性气体的;
(四)因生产工艺要求或特殊需要在夜间进行产生噪声污染的勘探、施工、装修、装卸等作业的。
第三十五条 核发排污许可(临时许可)证时,应当规定污染物排放的种类、因子、数量、浓度(强度、活度)、最高限值及排放方式、去向、时间。
第三十六条 排污者取得排污许可(临时许可)证后,应当将其副本悬挂于生产、施工、经营现场,附页悬挂于排污口或监控点,并防止污损。
第三十七条 污染物排放的种类、因子、数量、浓度(强度、活度)、最高限值及排放方式、去向、时间发生变化将超过三十日的,排污者应当在排污发生变化前进行排污变更申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规定重新核发排污许可(临时许可)证。以物料衡算方法计算的污染物产生量明显大于污染防治设施处理能力的,按照违反排污许可(临时许可)证规定处理。第三十八条 排污许可证有效期不超过三年,排污临时许可证有效期不超过一年。有效期满需继续排污的,应当在期满前三十日按照本条例规定重新申领排污许可(临时许可)证。
第三十九条 排放污染物超过规定的浓度和总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责令限期治理。
限期治理期限一般不超过六个月。确需延长的,应于期满前二十日提出申请,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延长不得超过两次,每次不得超过三个月。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限期治理期间,排污者排放污染物必须符合限期治理决定规定的排放要求。
限期治理期满前二十日,排污者应当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请验收,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自受理之日起十五个工作日内组织验收,完成治理任务的,核发排污许可证;未完成的,报请本级人民政府责令停产治理或关闭。
第四十条 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市重点控制排污者的排污申报、排污许可(临时许可)和限期治理管理,区县(自治县)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其他排污者的排污申报、排污许可(临时许可)和限期治理管理。
市和区县(自治县)重点控制排污者分别由市和区县(自治县)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确定并公布。
第四章 污染防治
第一节 污染防治一般规定
第四十一条 在住宅楼、医疗机构住院部、学校教学楼等需要保持良好环境质量的敏感建筑物内,不得从事产生噪声、振动、废气等污染的经营活动;在环境敏感建筑物集中区、饮用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以及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环境敏感区域,不得建设与其保护对象和功能定位不符的项目;在城市环境基础设施、输变电设施和无线电微波走廊的防护距离内,不得建设环境敏感建筑物。
第四十二条 排污者应当按照国家和本市规定整治、管理排污口,并对排污口排放的污染物负责。
第四十三条 排污者必须保持污染防治设施的正常使用,如实记录污染防治设施的运行、维修、更新和污染物排放等情况。
拆除、闲置、停运污染防治设施,应当提前十五日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书面报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接到报告之日起七日内予以批复;因故障等紧急情况停运污染防治设施,应当在停运后立即报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立即赶赴现场核实处理。
停运污染防治设施应当同时停运相应的生产设施。确因工艺特殊或公共利益需要不能同时停运的,必须采取措施保证污染物达标排放。
第四十四条 市重点控制排污者必须安装在线监测设备,区县(自治县)重点控制排污者必须安装在线监控设备,并保证正常运行。在线监测、监控设备(以下统称自动监控设备)必须与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自动监控中心联网。
自动监控设备的安装点位、维修保养和数据上传等,必须符合国家和本市规范。
自动监控设备取得的数据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核实后,可以作为实施环境保护监督管理的依据。第四十五条 排放污染物应当按照国家和本市规定缴纳排污费。
核定排污费时,对已经安装污染源自动监控设备的,以自动监控设备监测的数据为依据,未安装的,以随机监测结果为依据;无组织排放或其他不便监测的,以物料衡算结果为依据。
禁止以不正当的方式排放污染物以规避治理污染和缴纳排污费的责任。
第四十六条 应当履行处置或送贮放射性同位素、放射性废物和危险废物等义务而不履行的,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指定有资质的单位代履行,代履行费用由放射性同位素拥有单位、放射性废物和危险废物产生单位承担。
对责任单位不明的放射性同位素、放射性废物、危险废物,由当地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负责处置。
第四十七条 收集、贮存、运输、处置、利用危险废物的场所、设施、设备、容器、包装物等在退役或者转为他用前,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必须采取措施消除污染隐患,并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生产经营单位在转产或搬迁前,应当清除遗留的有毒、有害原料或排放的有毒、有害物质,并对被污染的土壤进行治理。但在转让合同中约定该义务由土地使用权受让人承担的,从其约定。
第四十八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将其作为必须实施清洁生产审核的企业在当地主要媒体上公布,被公布的企业必须按规定公布主要污染物排放及治理情况,并按规定实施清洁生产审核:
(一)生产中使用有毒、有害原料或者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的;
(二)污染物排放超过规定标准或核定总量控制指标的;
(三)污染物排放强度大并对环境质量影响严重的。
第二节 大气污染防治
第四十九条 市和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应当划定无煤区和基本无煤区。
禁止在无煤区销售、使用燃煤。禁止在基本无煤区新建、扩建产生烟(粉)尘的燃煤设施;现有的,应当限期转产或搬迁。
第五十条 禁止向大气超标准排放污染物。在生产经营中无组织排放粉尘、废气的,应当采取有效防治措施,不得污染环境。
禁止在人口集中地区和其他依法需要特殊保护的区域露天焚烧沥青、油毡、橡胶、塑料、皮革、垃圾等产生有毒有害烟尘和恶臭气体的物质。
第五十一条 工程施工、道路运输、园林绿化、清扫保洁、物料堆放等活动,必须按照规定采取措施防治尘污染。第五十二条 禁止在主城区、其他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城市建成区无公共烟道的综合楼、住宅楼内新建、扩建餐饮项目。
餐饮经营者必须对油烟等污染进行治理确保达标排放。
第五十三条 在本市使用的机动车(船),不得超过国家和本市规定标准排放污染物。
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组织依法取得资质的机构对在用机动车的排污状况进行检测,并实行标识管理。具体办法由市人民政府规定。
第三节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
第五十四条 固体废物产生者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对固体废物进行资源化利用或无害化处置,不能利用或处置的,应当提供给他人利用或处置。
第五十五条 生产企业应当采取循环使用包装物、简装产品等措施,减少使用包装材料和产生包装性废物。企业生产、销售被列入强制回收目录的产品和包装物,应当承担回收义务。
第五十六条 产生危险废物的单位,必须按照国家规定处置危险废物,不得擅自倾倒、堆放。确需临时贮存的,必须采取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标准的防护措施,且贮存期限不得超过一年。
第五十七条 转移固体废物到市外进行贮存、处置的,应当按照以下规定申请领取固体废物转移许可证:
(一)转移单位应当在实施转移前,向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交固体废物转移申请表,并附处理处置协议书以及接受单位的处理处置能力证明;
(二)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受理后进行审核,符合条件的,征求接受地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意见,并在收到接受地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同意接受函之日起三个工作日内,发给固体废物转移许可证。
第五十八条 转移危险废物,应当执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度,并报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第五十九条 从事危险废物收集、贮存、处置、利用等经营活动,必须依法取得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并按照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规定从事经营活动。
禁止将危险废物提供给无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单位收集、贮存、处置、利用。
第六十条 转移危险废物,必须采取防泄漏、散溢、破损、腐蚀等措施,并遵守国家有关危险货物运输管理的规定。建设危险废物填埋场,应设置对地下水监测取样通道或测孔。
收集、贮存、利用和处置电子废弃物,必须符合国家和本市有关电子废弃物污染防治的技术规范及标准。
第四节 环境噪声污染防治
第六十一条 生产经营者必须保证其场界噪声值符合国家或本市规定的排放标准。造成环境噪声污染的,应当按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要求调整作业时间、移动污染源位置或采取其他措施防治污染。第六十二条 禁止二十二点至次日六点期间(以下简称夜间)在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进行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作业,但抢修、抢险作业和因生产工艺要求或者特殊需要必须夜间作业的除外。
除抢修、抢险作业外,高、中考结束前十五日内,禁止夜间在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进行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作业;高、中考期间,禁止在考场周围一百米区域内进行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作业。
第六十三条 在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需夜间抢修、抢险作业的,施工单位必须在采取防治环境噪声污染措施的同时将夜间作业项目、预计时间向所在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立即赶赴现场进行检查;经检查未发现险情的,不能认定为抢修、抢险作业。
第六十四条 施工单位因生产工艺要求或特殊需要必须夜间在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进行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勘探、施工、装修、装卸等作业的,应当在施工前四日按以下程序报批:
(一)向所在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报夜间作业的原因、时段、作业点、使用机具的种类、数量以及施工场界噪声最大值(场界噪声最大值不能确定的,以施工机具说明书载明的噪声排放最大值代替),并出示建设等有关行政管理部门的证明;
(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自受理申报之日起两日内完成审核,确需夜间作业的,发给排污临时许可证。
(三)施工单位在夜间作业前一日,将排污临时许可证张贴在施工现场并公告附近居民。第六十五条 下列产生噪声的行为,由公安机关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实施管理:
(一)在城区进行产生偶发性强烈噪声的活动;
(二)在城区街道、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和居民区举行产生较大音量的娱乐、健身、集会等活动;
(三)在城区非固定场所从事商业经营或在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使用广播喇叭等高音响器材;
(四)在机动车禁鸣区域或禁鸣路段鸣喇叭;
(五)在已竣工交付使用的住宅楼内进行室内装修、家具加工;
(六)使用家用电器、乐器或者进行其他家庭娱乐、集会等活动;
(七)其他产生社会生活噪声的行为。
穿越市区的铁路机车、航空器以及在城区江(河)段夜航的产生噪声污染的船舶,由铁路、民航、海事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实施管理。
第六十六条 建设经过已有的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的高速公路和城市高架、轻轨道路,有可能造成环境噪声污染的,应当设置声屏障或者采取其他有效措施控制环境噪声污染。
第五节 辐射安全与辐射污染防治
第六十七条 生产、销售、使用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的单位(以下简称辐射工作单位),应当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申请领取辐射安全许可证或办理豁免证明文件。
第六十八条 辐射工作单位需要终止或部分终止辐射工作的,应当按规定处置或送贮放射性同位素和放射性废物。其中,使用、贮存Ⅰ类、Ⅱ类、Ⅲ类放射源与非密封放射性物质的工作场所、生产放射性同位素的工作场所以及终结运行后产生放射性污染的射线装置,应当在退役前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并报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第六十九条 转让放射性同位素,其转入单位应当按国家和本市规定报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转出市外的,应当在转出前向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转让活动完成后,转入、转出单位应当在二十日内持放射性同位素检定证书、放射源编码卡、放射性同位素使用场所辐射环境监测报告、放射性货包运输剂量证明等资料到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七十条 市外辐射工作单位需要将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转移到本市使用的,应当提前向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并在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进入本市后辐射工作实施前持辐射安全许可证、放射性同位素检定证书、放射源编码卡以及在本市临时工作场所的辐射环境监测报告等资料到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备案手续,使用结束后二十日内,办理备案注销手续。
本市辐射工作单位需要将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转移到市外使用的,应当于转移前十日内将放射性同位素的核素、活度、放射源编码、转移时间和地点、辐射安全负责人和联系电话、放射性货包运输剂量证明等内容向市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报告。
第七十一条 运输放射性同位素、包装过放射性同位素的容器以及放射性废物,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整备包装,确保其表面辐射剂量符合国家规定要求。
第七十二条 辐射工作单位应当采取有效措施,确保辐射工作场所及其外环境的辐射剂量不超过辐射安全许可证规定的限值。
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及其辐射安全防护设施出现故障或受到损坏时,辐射工作单位应当立即停止相关辐射工作,并报告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辐射工作单位应当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排除故障,经有资质的辐射环境监测机构监测合格后,方可恢复使用。
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应在辐射安全许可证规定的位置使用或贮存,不得擅自改变。确需临时改变的,应经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第七十三条 辐射工作单位应当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建立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台帐、辐射工作人员培训及个人剂量等档案,并编写安全和防护状况年度评估报告,附辐射环境监测报告,于次年1月底前报送原发证机关。
第七十四条 Ⅰ类、Ⅱ类、Ⅲ类废旧放射源(含退役放射源,下同)应及时交回生产单位或返回原出口方。
Ⅳ类、Ⅴ类废旧放射源和无法交回生产单位或返回原出口方的Ⅰ类、Ⅱ类、Ⅲ类废旧放射源以及其他放射性废物,应及时送交本市有资质的放射性废物库集中贮存,并承担收贮费用。交回、返回或者送贮活动完成后二十日内,持废旧放射源回收证明或放射性废物收贮证明向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闲置三个月以上的放射源按照废旧放射源处理。
第七十五条 冶炼企业在冶炼废旧金属前,应当对废旧金属进行辐射剂量监测,防止放射性物质熔入产品中。监测发现异常的,应当及时报告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及时处理。
第七十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在制定城乡建设规划时,应当将高压输变电设施、通讯及广播电视设施建设纳入规划,并设置电磁防护区。
新建架空高压线路一般不得跨越电磁敏感点。因特殊情况确需跨越的,建设单位应当采取措施确保符合国家电磁环境保护标准。
第五章 生态环境保护
第七十七条 市和区县(自治县)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开展生态环境质量调查,进行生态环境质量分析和评估,并向同级人民政府报告和向有关部门通报。
实施生态环境建设,应当按规定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对实施后产生的生态效益进行后评估。
第七十八条 市人民政府可以将重要水源涵养区、三峡库区消落区、重要渔业水域以及对城市环境质量具有重大调节作用的湿地和绿色屏障等,划定为生态功能保护区。
禁止在生态功能保护区内进行可能导致生态功能退化的开发建设活动。禁止圈围、侵占、填堵城区范围内自然形成的水面、滩涂。
第七十九条 市和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建立自然保护区。
申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批准建立本市的自然保护区,应当符合本市自然保护区发展规划,并由市自然保护区评审委员会按规定进行评审。
撤销、调整自然保护区,应当经该自然保护区的原批准机关批准。
第八十条 市和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应当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防止有害生物物种入侵;对已经侵入的,应当采取措施进行清除。
第八十一条 市和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应当鼓励发展生态农业,推广应用沼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防治农村面源污染。
第八十二条 市和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应当将饮用水源保护区、人口集中区以及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区域,划定为畜禽禁养区。
主城的畜禽禁养区由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提出方案,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其他区域的畜禽禁养区由区县(自治县)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提出方案,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
畜禽禁养区内,禁止从事畜禽养殖。已有的畜禽养殖在城市建成区内的,由市政行政主管部门处理;在非城市建成区内,由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处理。其他区域新建、扩建、改建畜禽养殖场,必须配套建设污染防治设施。现有不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畜禽养殖场,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治理。
第六章 环境监测及现场检查
第八十三条 市和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和环境执法监督体系。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国家环境监测技术要求,建立环境监测网络,组织开展本行政区域的环境质量监视性监测、污染源及放射源监督性监测和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监测,定期将环境质量现状及变化趋势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和向有关部门通报。
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向社会统一发布环境状况公报。
第八十四条 环境监测机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开展标准化建设,根据国家和本市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开展环境监测,为环境保护监督管理提供监测报告或证明,并对其数据和结论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对监测结论有异议的,可申请复核一次。
第八十五条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环境管理的需要和监测技术规范要求设置环境质量监测点(断面)及污染源监测点。
禁止擅自撤销或变动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确定的环境质量监测点(断面)和污染源监测点。
第八十六条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环境保护现场检查制度,对企事业单位及个体经营者的污染物排放情况、污染防治情况、环境风险防范情况以及各项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被检查者必须予以配合,如实反映情况和提供有关资料,不得拒绝、阻挠和拖延检查。
现场检查可以采取采样、监测、摄影、摄像、文字记录和查阅、复制有关资料等方式。检查记录由当事人签字确认;当事人拒绝签字的,不影响其证据效力。
第八十七条 有以下情形之一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对有关设施、物品予以查封、暂扣:
(一)非法转移或者处置放射性同位素、放射性废物以及危险废物,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环境污染的;
(二)不当场查封、暂扣可能使违法行为证据灭失或者被转移的。
暂扣或者查封设施、物品,应当作出书面决定,并出具暂扣或者查封的设施、物品清单,交由当事人签名。当事人不在场或者拒绝签名的,可由见证人签字证明或者以现场录音、录像等证据证明。
暂扣或者查封不得超过七日。未经做出暂扣或查封的设施和物品的决定部门负责人批准,擅自动用查封、暂扣的设施和物品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将相关责任人移交公安或司法机关查处。
第七章 环境风险防范与应急处置
第八十八条 市和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应当建立环境风险防范体系,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设立应急指挥机构,统一领导突发环境事件应对工作,确保辖区环境安全。
第八十九条 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按以下规定对突发环境事件的预防及应急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一)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环境污染事故和辐射事故的预防和应急工作实施监督管理,对突发环境事件现场及周围区域环境组织应急监测,提出防止事态扩大和控制污染的要求或建议,并对事故现场污染物的清除、放射源的安全转移以及生态破坏的恢复等工作予以指导;
(二)公安部门负责对放射源丢失、被盗事件的防范工作实施监督管理,并侦破放射源丢失、被盗案件;
(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对因生产安全事故引发的突发环境事件的预防和应急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四)海事、交通或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分别负责对放射源、危险化学品、危险废物等运输引发的突发环境事件的预防和应急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五)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渔业水体污染事故的预防和应急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六)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饮用水污染事故的预防和应急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第九十条 重点控制排污者、危险化学品单位、辐射工作单位等环境风险隐患单位是环境风险防范的责任主体,应当按照以下规定落实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一)进行环境风险评估,编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将评估报告和应急预案报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二)针对可能出现的突发环境事件,建设相应的应急设施,配备必要的应急设备、物资和器材,组织人员培训和应急演练;
(三)建立环境安全管理制度,定期排查环境污染事故与辐射事故隐患,定期检测、维护有关报警装置、应急设施设备,确保正常使用。
第九十一条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商业、农业、渔业、卫生、交通、海事、铁路、公安、消防等有关部门在制定突发公共事件和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中,应当纳入预防诱发环境污染事故和辐射事故相关内容。在处置安全生产、火灾、交通等事故或者其它突发事件时,应当采取措施并监督事故责任单位防止、减轻和消除环境污染危害。
第九十二条 市、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及事故责任单位应建立突发环境事件报告制度。
报告突发环境事件时,应当立即报告事件类型、发生时间及地点,并对事件原因和危害程度作出初步判断。在应急处置中,应当适时报告事态发展及处置进程。在处置结束后,应当详细报告事件处置结果、危害与损失评估、潜在或间接危害、处理后的遗留问题等。
第九十三条 区县(自治县)有关部门在得知突发环境事件信息后,应当立即派人赶赴现场核实,对可能或已经造成突发环境事件的,应立即启动本部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向同级人民政府和市级有关主管部门报告和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通报。
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和市级有关主管部门在得知突发环境事件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饮用水源安全构成威胁,或者对长江、嘉陵江、乌江干流可能造成污染,或者可能造成跨行政区域污染的,应立即启动相应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向市人民政府报告。
市人民政府接到报告后,应当根据突发环境事件的性质、类别和紧急程度启动有关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按照规定向国务院报告,同时通报国家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第九十四条 各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监督事故责任单位开展突发环境事件后评估,跟踪监测、消除突发环境事件遗留的环境问题,并根据后评估完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第九十五条 事故责任单位在发生或可能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未按规定报告、未立即启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造成严重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或重大不良社会影响的,依法追究其法定代表人以及有关人员的责任。
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在得知突发环境事件信息后,未按规定报告、未立即启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造成严重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或重大不良社会影响的,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员的责任。
第八章 法律责任
第九十六条 建设项目未按规定报批或重新报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擅自开工建设的,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建设,限期补办手续;逾期未补办手续的,按以下规定处以罚款:
(一)对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项目,处十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
(二)对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的项目,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三)对应当编制环境影响登记表的项目,处五万元以下罚款。
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未经批准擅自开工建设的,以及未按本条例规定进行后评价及停止建设或运行的,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建设或运行,并按前款规定处以罚款。
第九十七条 未将环境保护设施的设计图说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的,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第九十八条 建设项目未经批准擅自投入试生产或擅自延长试生产期的,由审批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试生产,限期补办手续;不停止试生产或逾期未补办手续的,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不按本条例规定停止试生产的,责令停止试生产,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第九十九条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主体工程投入生产或使用的,由审批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生产或使用,对属于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项目,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对属于报批环境影响报告表的项目,处二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对属于报批环境影响登记表的项目,处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
第一百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并按以下规定处罚:
(一)未按规定对水污染物排放情况进行申报或变更申报的,处二千元以上一万以下罚款;
(二)未按规定对大气污染物和噪声排放情况及固体废物产生情况进行申报或变更申报的,处五千元以上五万以下罚款;
(三)未按规定对危险废物产生情况进行申报或变更申报的,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第一百零一条 未取得排污许可(临时许可)证排污的,责令停止排污,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并责令限期补办手续,逾期不补办的,责令停止生产;未按排污许可(临时许可)证规定排污的,责令停止排放污染物,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第一百零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按以下规定处罚:
(一)拒绝、阻挠检查水污染防治情况的,处五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
(二)拒绝、阻挠检查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情况的,处五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
(三)拒绝、阻挠检查大气、噪声、辐射等污染防治情况的,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第一百零三条 未经批准拆除、闲置或不正常使用大气污染防治设施的,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未经批准拆除、闲置或不正常使用其他污染防治设施的,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第一百零四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一)停运污染防治设施时未同时停运相应的生产设施的;
(二)未安装或未保证自动监控设备正常运行的;
(三)以不正当方式排放污染物的;
(四)在无煤区销售、使用燃煤的;
(五)圈围、侵占、填堵城区范围内自然形成的水面、滩涂的;
(六)临时贮存危险废物不符合要求或贮存期限超过一年的;
(七)擅自将收集、贮存、运输、处置危险废物的场所、设施、设备、容器、包装物等退役或者转为他用以及未按规定治理被污染的土壤的;
(八)未将危险废物管理计划报送备案的;
(九)环境风险隐患单位未按规定落实环境风险防范措施的。
第一百零五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
(一)无组织排放粉尘、废气未采取有效防治措施,污染大气环境的;
(二)在主城区、其他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城市建成区无公共烟道的综合楼、住宅楼和写字楼内新建、扩建餐饮项目的;
(三)未履行产品和包装物强制回收义务的。
在工程施工、道路运输、园林绿化、清扫保洁、物料堆放等活动中未按规定采取措施防治尘污染的,由有关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
第一百零六条 擅自倾倒、堆放危险废物的,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第一百零七条 无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或者不按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规定从事危险废物经营的,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罚款;无法查实违法所得的,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依法并处吊销经营许可证。
第一百零八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予以处罚:
(一)生产、经营、施工中未保证其场界噪声值符合规定排放标准的,责令改正,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夜间及高、中考期间擅自施工造成环境噪声污染的从重处罚;
(二)夜间施工未按规定张贴排污临时许可证的,责令改正,处五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第一百零九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并实施处罚:
(一)未按规定办理辐射安全许可证或豁免证明文件的;
(二)终止或部分终止辐射工作,未按规定对放射性同位素和放射性废物进行处理的;
(三)未按规定在退役前开展环境影响评价的放射性同位素工作场所及射线装置,或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未经批准擅自退役的;
(四)擅自转让放射性同位素,或转让放射性同位素的单位未按规定报告或备案的;
(五)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转移到市外使用或从市外转移到本市使用,未按规定报告和备案的;
(六)运输放射性同位素、包装过放射性同位素的容器以及放射性废物未按规定进行整备包装的;
(七)辐射工作场所及其外环境的辐射剂量超过辐射安全许可证规定限值的;
(八)擅自改变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的使用或贮存位置的;
(九)辐射工作单位未按规定建立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台帐和其他相关档案,或未按规定报送安全和防护状况年度评估报告的;
(十)未按规定将废旧放射源以及其他放射性废物及时交回原生产单位、返回原出口方或送交本市有相应资质的放射性废物库贮存的;
(十一)未按规定在冶炼前对废旧金属进行监测或在监测中发现问题未按规定报告的;
(十二)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造成电磁辐射超过国家有关规定和限值要求的。
对前款第(一)项、第(二)项、第(三)项、第(六)项、第(七)项、第(八)项、第(十一)项、第(十二)项行为,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对前款第(四)项、第(五)项、第(九)项行为,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对前款第(十)项行为,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
第一百一十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造成污染事故的,按法律规定的直接经济损失的比例处以罚款。直接经济损失不能计算的,一般、较大事故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重大、特大事故处二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罚款。法律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一百一十一条 对违法排污行为和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造成严重环境污染或危害后果的,可加收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排污费。
违法排污拒不改正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按本条例规定的罚款额度按日累加处罚。有前两款规定情形之一的,对主要负责人处以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第一百一十二条 涉及吊销排污许可(临时许可)证、责令排污者停止生产或关闭、责令建设项目停止建设或生产以及对个人处以二千元以上、对单位处以五万元以上罚款的案件,实施行政处罚的机关应当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前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当事人要求听证的,应当举行听证。
第一百一十三条 因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应当予以赔偿,当事人可以申请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调解,也可以申请仲裁或向人民法院起诉。
第一百一十四条 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企事业单位中由国家机关任命的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其上级机关、主管部门或者监察机关按照有关规定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人民政府不履行环境保护组织领导职责或履行职责不力,致使环境质量下降和重大环境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的,对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职处分。
(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监督管理部门不履行监督管理职责或履行职责不力,对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职处分。
(三)环境监测等机构对工作敷衍塞责、弄虚作假,致使环境保护监督管理秩序混乱的,对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职处分。
(四)国有企事业单位违反本条例规定受到责令停止生产、建设、吊销有关证照和较大数额罚款处罚的,对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职处分。
(五)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人员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工作人员以权谋私、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对其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职处分。
第九章 附 则
第一百一十五条 本条例所称污染防治设施,是指为防治生产经营活动产生的废水、废气、粉尘、烟尘、固体废弃物、噪声、振动、辐射等污染而建设的处理(处置)设施,包括污染治理设施(设备)、污染物收集传输系统、排污口、污染物自动监测、监控设备等。
第一百一十六条 本条例自2007年9月1日施行。1998年7月1日起施行的《重庆市环境保护条例》同时废止。
文件下载地址:http://www.xiexiebang.com/znbm/huanbao/flfg/ 江北区环保局
第二篇:深圳市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管理办法(颁布稿)
深圳市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管理办法(颁布稿)
深圳市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颁布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和规范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提高环境保护专项资金使用效益,促进污染防治,改善环境质量,根据《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和《排污费资金收缴使用管理办法》,结合我市环境保护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市环境保护专项资金是指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市环保部门)依法征收并纳入财政预算的排污费以及财政预算安排的其他资金。
第三条环境保护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实行“专家评审、社会公示、政府决策、绩效评价”的管理模式。
第二章管理职责及分工
第四条市环保部门职责:
(一)向市财政部门提出专项资金预算;
(二)编制专项资金决算;
(三)编制资助指南,受理项目申请、组织项目考察、专家评审、招标和公示等,负责专项资金项目库的管理;
(四)会同市财政部门制定与本办法配套的有关实施细则和操作规程;
(五)会同市财政部门下达专项资金使用计划;
(六)负责跟踪、检查专项资金使用和项目实施情况,建立资助企业和资助项目的档案并进行管理,负责项目验收,组织开展项目绩效评价。
第五条市财政部门职责:
(一)审核安排专项资金预算,审核专项资金支出结构;
(二)审批专项资金决算;
(三)会同市环保部门下达专项资金计划、制定与本办法配套的有关实施细则和操作规程;
(四)办理专项资金拨款,监督检查专项资金使用情况,负责专项资金使用绩效评价。
第六条专项资金使用单位责任:
(一)如实提供相关的审批资料;
(二)制定项目投资预算,落实项目实施的条件和配套资金;
(三)对专项资金进行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
(四)接受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和验收;
(五)按要求提供项目执行情况的报告及附属材料。
第七条审计部门应当加强对环境保护专项资金使用和管理的审计监督。
第三章资助对象、资助范围和支出结构
第八条 专项资金的资助对象是在深圳市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事业单位。其中,排放污染物的企事业单位,还必须是已按规定进行了排污申报登记,按时足额缴纳排污费,且没有重大环境违法行为。
第九条专项资金使用范围:
(一)重点污染源防治项目,包括技术和工艺符合环境保护及其他清洁生产要求的重点行业、重点污染源防治项目;
(二)区域性污染防治项目,主要用于跨流域、跨地区的污染治理及清洁生产项目;
(三)污染防治新技术、新工艺及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推广应用项目,主要用于污染防治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开发和资源综合利用率高、污染物产生量少的清洁生产技术、工艺的推广应用以及生态工业园污染防治项目的建设;
(四)重点生态破坏治理项目,主要用于饮用水源地污染治理项目,以及其它大气、水、土壤等自然生态系统的恢复工程;
(五)重大污染突发事件应急物资、应急设备的储备;
(六)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污染防治项目。
专项资金不得用于以下项目:
(一)环境卫生、绿化、新建企业的污染治理项目以及与污染防治无关的其他项目;
(二)已列入市、区两级政府统一规划,明确资金来源的污染防治项目。
第十条专项资金采取无偿补助和贷款贴息两种使用方式。
专项资金的80%以上用于对重点项目的资助。重点项目的认定标准另行制定。
第四章资助条件和标准
第十一条专项资金资助的项目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项目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境政策,同时符合本办法规定的专项资金资助范围,且已经纳入我市环境保护的有关规划和环保项目库管理;
(二)项目实施后应有利于减少流域或区域污染负荷,改善和提高生态环境质量,保护区域生态安全,具有较好的环境效益;
(三)已按有关规定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和环境影响报告书,具备开工条件或正在建设,项目计划建设周期一般不超过2年;
(四)项目的自有资金不低于该项目投资总额的60%。
第十二条在建项目只能申请一次无偿补助或贷款贴息,已完工项目只能申请一次贷款贴息。
对重点项目的无偿补助不超过600万元,贷款贴息不超过300万元;对非重点项目的无偿补助不超过200万元,贷款贴息不超过100万元。确有需要超过以上额度的项目,环保部门按程序对该项目审查后会财政局报市政府单项审批。
贷款贴息金额以企业实际已支付的利息为依据确定,项目承担单位应提供贷款合同及其缴付利息凭证。
第五章资助申报和审查程序
第十三条 市环保部门提出专项资金预算,市财政部门审核制订资金支出结构意见,报分管环境保护的市长审批后执行。
第十四条 专项资金申请由市环保部门受理。
项目单位需将以下材料报送市环保部门:
(一)申请专项资金的正式文件;
(二)专项资金项目申请表;
(三)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其他需要的材料。
第十五条市环保部门对项目申报条件、材料完整性等进行形式审查,不符合要求的应在一个月内退回并书面说明理由。
第十六条通过形式审查的项目,由市环保部门负责组织有关专家对项目进行评审,同时,另外组织有关工作人员对项目进行实地考察。专家评审工作和工作人员实地考察工作应分别独立进行。经评审符合要求而且专家评审意见和实地考察意见相一致的项目,才能纳入项目库管理。
第十七条 专项资金的审查程序如下:
(一)市环保部门应根据专项资金情况,按照项目的轻重缓急顺序从项目库中选出拟资助项目;
(二)市环保部门将拟资助项目的安排意见送市财政部门进行复核;
(三)市财政部门复核后,市环保部门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公示5个工作日;
(四)市环保部门根据社会公示结果,进一步筛选项目后,会同市财政部门下达专项资金使用计划;
(五)除贷款贴息外,市环保部门和专项资金使用单位签订专项资金投入及使用合同;
(六)市财政部门按照本办法和资助对象有关规定拨付专项资金。
申请使用中央和省级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由市财政部门会同市环保部门从项目库中筛选出推荐项目。中央和省另有规定的,按照中央和省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六章资金和项目管理
第十八条获得无偿补助的项目单位必须在监管银行开立专户,专款专用。项目具备开工条件并正式实施后,市财政部门拨付无偿补助资金到项目单位的专用账户。项目单位应在财政专项资金到位起30个工作日内将等量的资金存入专户,与专项资金一起按项目资金计划使用。
市环保部门对无偿补助资金的使用和项目进度进行跟踪管理,资金使用超出范围的,可授权监管银行拒付,市财政部门负责确定监管银行并定期进行考核。
第十九条 对贷款贴息的项目,必须通过市环保部门组织的项目验收并合格后,由市财政部门一次性将贴息拨付给项目单位。
第二十条 项目单位应当严格按照国家和我市有关招投标管理规定,对其实施的污染防治项目进行招投标。
第二十一条 项目单位必须严格执行项目预算,确保项目进度和质量。项目实施过程中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财经政策、财务规章制度,科学、合理、有效地安排和使用资金,符合政府采购条例规定的,应按规定办理政府采购。
第二十二条 项目单位应按预定时间完成项目,确因特殊原因无法按期完成的,须向市环保部门递交延期完成报告;项目因故取消,或因不可抗力无法继续实施,或继续实施已无必要时,项目单位应向市环保部门申报项目终止,由市环保部门委托中介机构进行审计,并负责催促项目单位将申请的专项资金归还市财政部门。
第二十三条 项目竣工后3个月内,项目单位应当向市环保部门申请项目验收,并提交以下资料:
(一)项目单位申请验收的正式文件;
(二)项目竣工资金决算表;
(三)市环保监测部门出具的监测报告;
(四)专项资金项目验收表;
(五)市环保部门要求的其他资料。
市环保部门接到验收申请后,经审查符合验收要求的,应在1个月内组织专家进行项目验收。
未完成项目的结余无偿补助,结转下一继续使用,并应于终了后15日内将专项资金使用情况报告市环保部门和市财政部门。
已完成并通过验收的项目所结余的无偿补助,由市财政部门负责收回。
第七章监督和检查
第二十四条市环保部门负责对项目治理方案、项目实施进度和污染物削减措施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负责对专项资金的使用和配套资金的到位情况进行日常跟踪管理,对项目实施组织绩效评价。财政部门对专项资金管理和使用进行重点监督检查,并开展整体绩效评价。项目绩效评价结果将作为审查申请人再次申请专项资金的参考依据。审计部门负责对专项资金的使用和管理进行审计监督和评价。第二十五条项目单位违反合同规定导致项目延期、取消或终止的,或违反财经纪律,虚报、冒领、截留、挪用、挤占专项资金的,由市财政部门责令改正,同时按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规定的权限由市财政、审计、监察机关进行处理、处分或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移交司法机关处理。对存在上款违规行为的单位,市环保部门5年内不受理资助申请,并将受资助单位及责任人列入政府资助诚信黑名单。
第二十六条 受委托的社会中介机构在项目和经费的评审、评估和审计过程中,存在弄虚作假、隐瞒事实真相、与专项资金资助单位串通作弊等行为并出具相关报告的,由市环保部门取消其项目和经费的评审、评估和审计资格;造成专项资金损失的,由相关部门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市财政部门按照《会计法》、《注册会计师法》和《深圳经济特区注册会计师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对相关单位和责任人进行处罚。
第二十七条 参与评审、评估的专家以权谋私或弄虚作假的,由有关主管部门取消其咨询专家资格,并在新闻媒体上公布;应追究责任的,按有关规定执行,构成犯罪的,依法移交司法机关处理。第二十八条 专项资金管理工作人员违反本办法,不认真履行职责,使专项资金管理工作出现失误,经查证属实的,或与项目单位人员串通、弄虚作假,或利用职务之便,收受他人贿赂的,由市财政、监察等部门按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深圳市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行政过错责任追究暂行办法》规定的权限对责任人进行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第八章附则
第二十九条专项资金管理费用按照有关规定列入部门预算申报安排。
第三十条本办法颁布之前市环保部门单独或者与有关部门联合发布的有关专项资金使用管理规定与本办法相抵触的,停止执行。
第三十一条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第三篇:福建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颁布施行《福建省海洋环境保护
【发布单位】福建省 【发布文号】闽常[2002]48号 【发布日期】2002-09-29 【生效日期】2002-09-29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福建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颁布施行《福建省海洋环境保护条例》的公告
(闽常[2002]48号)
《福建省海洋环境保护条例》已由福建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四次会议于2002年9月27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02年12月1日起施行。
福建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02年9月29日
福建省海洋环境保护条例
(2002年9月27日福建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四次会议通过)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第一条 为保护和改善海洋环境,保护海洋资源,防治污染损害,维护生态平衡,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第二条 在本省行政区域毗邻海域内从事航行、勘探、开发、生产、旅游、科学研究及其他活动,或者在沿海陆域内从事影响本省行政区域毗邻海域的海洋环境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第三条 沿海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毗邻海域的海洋环境保护工作实施指导、协调和监督,并负责防治本行政区域内陆源污染物和海岸工程建设项目对海洋环境的污染损害。
沿海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海洋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毗邻海域的海洋环境的监督管理,组织海洋环境的调查、监测、监视、评价和科学研究,负责防治海洋工程建设项目和海洋倾倒废弃物对海洋环境的污染损害。
海事管理机构依法负责所辖港区水域内非军事船舶和港区水域外非渔业、非军事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的监督管理,并负责污染事故的调查处理,对在本行政区域毗邻海域航行、停泊和作业的外国籍船舶造成的污染事故登轮检查处理。船舶污染事故给渔业造成损害的,应当吸收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参与调查处理。
沿海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所辖渔港水域内非军事船舶和渔港水域外渔业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的监督管理,负责保护本行政区域毗邻海域的渔业生态环境工作,并调查处理前款规定的污染事故以外的渔业污染事故。
本条例规定由海洋行政主管部门行使的行政处罚权,可以委托其所属的海洋监察机构行使。
第四条第四条 海洋环境保护应当坚持科学规划、统筹兼顾、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实行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加强海洋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鼓励海洋环境科学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广泛开展海洋环境保护的对外合作与交流,促进海洋环境保护产业的发展。
第五条第五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海洋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的单位和个人,以及海洋环境监督管理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进行监督和检举,因海洋环境污染损害其权益时,有权依法要求赔偿。
在保护、改善海洋环境等方面作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 监督管理
第六条第六条 省人民政府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环境保护等有关部门,根据海洋功能区划,拟定全省毗邻海域海洋环境保护规划和毗邻重点海域区域性海洋环境保护规划,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沿海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行使海洋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具体负责组织实施毗邻重点海域区域性的海洋环境保护规划、海洋环境污染的防治和海洋生态保护工作。
第七条第七条 省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省海域环境容量和国家确定的主要污染物排海总量控制指标,制定本省行政区域毗邻重点海域的污染物排海总量控制指标和主要污染源排放控制计划。
沿海有关市、县人民政府应当根据省人民政府确定的毗邻重点海域污染物排海总量控制指标和主要污染源排放控制计划,制定本行政区域毗邻重点海域的污染物排海总量控制实施方案,并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备案。
本省行政区域毗邻重点海域名录由省人民政府制定并公布。
第八条第八条 省人民政府对国家海洋环境质量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可以根据本省海洋环境质量状况和经济技术条件,制定地方海洋环境质量标准。
第九条第九条 省人民政府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国家环境监测、监视规范和标准,管理本省行政区域毗邻海域的海洋环境调查、监测、监视和海洋环境综合信息系统,制定具体的实施办法,并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建立全省海洋环境监测、监视网络,定期评价海洋环境质量,发布海洋巡航监视通报,向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供编制全省环境质量公报所必需的海洋环境监测资料。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行使海洋环境监督管理权的其他部门分别负责各自所辖水域的监测、监视。监测、监视形成的资料应当纳入全省海洋环境监测、监视网络统一管理。
从事海洋环境监测的单位,必须依法设立并经计量认证后,方可从事海洋环境监测工作。
第十条第十条 沿海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制定防治赤潮工作计划,加强赤潮信息管理和预警、预报工作。
第十一条第十一条 沿海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必须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制定海上污染事故应急预案;发生海上重大污染事故时,要指挥、协调各有关部门消除或者减轻污染危害。
第十二条第十二条 沿海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行使海洋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或者海事管理机构,发现海上污染事故或者有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行为时,应当及时予以制止并调查取证,必要时有权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污染事态的扩大,并依法进行处理。
沿海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行使海洋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或者海事管理机构,有权依法对管辖范围内排放污染物的单位和个人进行现场检查。被检查者应当如实反映情况,提供必要的资料。
检查单位应当为被检查者保守技术秘密和商业秘密。
第十三条第十三条 发生海洋环境污染事故时,责任人必须立即采取处理措施,减轻或者消除危害,及时通知可能受到危害和影响的单位和个人,并立即就近向沿海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行使海洋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或者海事管理机构报告,接受调查处理。
第十四条第十四条 沿海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行使海洋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及海事管理机构接到海洋环境污染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赶赴现场调查,并采取必要措施,防止事态的扩大。属于其职责范围的,应当及时会同有关部门依法对事故的性质和危害程度进行认定并处理;不属于其职责范围的,应当及时将有关情况转交有管理职责的部门,并告知当事人。
属于特大或者重大海洋环境污染事故的,应当立即将事故的类型、发生的时间、污染源及主要污染物质、采取的应急措施等初步情况报同级人民政府和其上级行政主管部门,并在查清基本情况后将事故发生的原因、造成的海洋环境损害和采取的措施报告同级人民政府和其上级行政主管部门。
第三章 海洋生态保护和陆源污染防治
第十五条第十五条 沿海有关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加强对下列区域的保护:
(一)长乐海蚌资源增殖保护区;
(二)官井洋大黄鱼繁殖保护区;
(三)深沪湾海底古森林遗址自然保护区;
(四)九龙江口红树林自然保护区;
(五)漳江口红树林自然保护区;
(六)东山珊瑚自然保护区;
(七)厦门珍稀海洋物种自然保护区;
(八)漳州滨海火山地质地貌遗址;
(九)其他依法批准的需要特殊保护的区域。
沿海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对上述保护区内海洋环境质量进行监测。
第十六条第十六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破坏红树林、滨海湿地、珊瑚和海岸自然性状;不得使用有毒有害的固体废弃物填海、围海;从事填海工程的,应当采取先围后填的方式。
采挖海砂、开发海岛及周围海域资源的,应当按照国家和地方的有关规定采取严格的生态保护措施。造成海岛地形、岸滩及海岛周围海域生态环境破坏的,开发者应当承担整治和恢复的责任。
第十七条第十七条 禁止在半封闭海湾、河口兴建影响潮汐通道、行洪安全,以及明显降低水体交换能力的工程建设项目。开挖、疏浚航道应当避开赤潮多发期。
第十八条第十八条 沿海有关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海洋功能区划,统筹规划三都湾、罗源湾、福清湾、兴化湾、同安湾、东山湾、诏安湾等重点养殖海域的养殖生产,科学确定养殖密度,合理投饵、施肥。
水产养殖用药应当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农药、渔药安全使用的规定和标准,不得使用国家或者地方明令禁止使用的农药、渔药,防止对海洋环境造成污染。
海上养殖生产、生活废弃物应当运至陆地场所作无害化处理,不得弃置海域。沿海有关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对重点养殖海域海洋环境质量进行监测。不符合渔业水质标准的区域,不得从事养殖生产活动。
第十九条第十九条 引进海洋动植物物种的,应当依法向省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提出申请,并提交海洋生物物种释放安全环境评价报告。省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接到申请后,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进行科学论证,并自接到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批准或者不批准的决定,书面通知申请人。法律、法规规定需要报上级主管部门或者国务院批准的,从其规定。
有关部门应当对引进的海洋生物物种组织跟踪观察,发现可能对海洋环境造成危害的,应当及时采取措施,避免危害的发生或者减轻、消除危害。
第二十条第二十条 向海域排放陆源污染物的,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或者地方的标准和有关规定。排放污染物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标准的,沿海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责令其限期治理。
沿海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建设和完善排水管网,有计划地建设污水处理厂或者其他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环境保护等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入海河口、排污口的监测工作。
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一条 滨海沿岸的度假村、酒店、宾馆、医院等单位,其排放的污水未能纳入城市污水设施进行集中处理的,必须设置污水处理设施,污水经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方可排放。
港口、码头、船舶修造(拆)厂、海滨旅游点等使用海域或者海岸线的单位应当防止污染物、废弃物进入海域,并负责清除本单位使用的海域范围内的生活垃圾和固体漂浮物。拒不清除的,由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指定人员代为清除,所需费用由使用海域或者海岸线的单位承担。
第四章 工程建设项目污染防治
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二条 新建、改建、扩建海岸、海洋工程建设项目必须符合海洋功能区划和海洋环境保护规划,并采取措施保护海洋资源。海岸工程建设项目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海洋工程建设项目实行海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海岸工程建设项目,应当合理选址。在本条例规定的海洋自然保护区和重点养殖海域陆域内,不得新建不具备有效治理措施的化工、印染、制革、电镀、炼油、拆船以及其他严重污染海洋环境的工业生产项目。
海洋工程建设项目,不得使用含超标准放射性物质或者易溶出有毒有害物质的材料。
第二十三条第二十三条 海岸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经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审核意见后,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海洋工程建设项目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由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核准,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并接受其监督。
海洋行政主管部门、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法定的审批期限内作出审批决定。
第二十四条第二十四条 省人民政府批准或者省人民政府授权有关部门审批的海洋工程建设项目和跨市、县行政区域毗邻海域的海洋工程建设项目的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由省人民政府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核准;其他海洋工程建设项目的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由沿海设区的市人民政府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核准。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二十五条第二十五条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在批准海岸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或者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在核准海洋工程建设项目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之前,必须征求海事管理机构、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涉及军事禁区、军事保护区的,必须征求军队有关部门的意见。
第二十六条第二十六条 海岸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或者海洋工程建设项目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经批准后,因工程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生产工艺等发生变化的,建设单位应当按照规定程序报批。
海岸或者海洋工程建设项目,自批准之日起满五年,方开工建设的,海岸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海洋工程建设项目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应当报原审批机关重新审核。
第二十七条第二十七条 海洋工程建设单位或者使用者,应当及时拆除可能污染海洋环境或者影响海上交通安全的废弃的构筑物和附属设施。
拆除废弃的海洋工程构筑物和附属设施,应当编制工作方案并报原海洋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批部门备案。
第二十八条第二十八条 从事海岸工程建设项目和海洋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应当依法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
第五章 船舶及有关作业活动污染防治
第二十九条第二十九条 船舶及有关作业活动向海洋排放污染物、废气或者其它有毒有害物质,必须符合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
第三十条第三十条 从事船舶供油、残油回收、清洗油舱或者船舶垃圾接收等作业活动的,必须配备相应的作业装备和专业从业人员,并具有安全与防污染操作规程、应急措施和实际操作记录。
在港内从事油料补给和残油、污油水接收处理的船舶,应当依法办理油污损害民事责任保险。
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一条 船舶垃圾应当存放在容器或者垃圾袋内。含有有毒有害或者其他危险物品的船舶垃圾,应当单独存放。
接收船舶垃圾的单位,应当将船舶垃圾集中运至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指定的陆地场所进行处理。
第三十二条第三十二条 来自疫情发生港口的船舶,需要处理的垃圾、生活污水、压舱水、洗舱水,应当经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卫生处理后,方可委托接收单位接收。
第三十三条第三十三条 载运具有危险性或者污染危害性货物的船舶,其航运公司或者管理单位应当建立安全营运和防止污染管理体系,防止船舶海难事故发生,造成海洋环境污染。
载运散装油类的船舶应当依法办理油污损害民事责任保险。
第三十四条第三十四条 船舶发生海难事故,造成或者可能造成海洋环境重大污染损害的,海事管理机构有权依法采取强制清除、强制打捞或者强制拖航等应急处置措施,避免或者减少污染损害;由此产生的费用由船舶所有人或者经营人承担,未缴清费用或者未提供相应经济担保的,不得开航。
属于渔港水域内非军事船舶和渔港水域外渔业船舶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依法进行处理。
第三十五条第三十五条 船舶污染海洋环境,受到污染的单位和个人有权要求造成污染损害的责任人赔偿损失。发生赔偿纠纷时,当事者双方可以依照本条例规定的有关部门的职责分工向海事管理机构或者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申请调解,也可以依法提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六条第三十六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六条规定,因非法采挖海砂、没有采取先围后填方式进行填海或者使用有毒有害的固体废弃物填海、围海,造成海洋生态环境破坏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依法责令限期改正,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并处以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七条第三十七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八条第二款和第三款规定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处以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八条第三十八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九条第一款规定,未经批准擅自引进海洋动植物物种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处以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九条第三十九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条第一款规定,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务的,除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依照国家规定收取超标准排污费外,可以由作出治理决定的人民政府依法责令停业或者关闭。
第四十条第四十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六条规定的,由原审批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擅自开工建设的,责令停止建设,并处以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一条第四十一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海洋工程建设单位或者使用者不拆除或者不按照有关规定拆除可能污染海洋环境的废弃构筑物和附属设施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海洋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处以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二条第四十二条 违反本条例第三十二条规定,来自疫情发生港口的船舶垃圾、生活污水、压舱水、洗舱水未经卫生处理委托接收单位接收的,由海事管理机构依法对委托单位和接收单位予以警告,并处以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三条第四十三条 对违反本条例规定,造成海洋环境污染事故的单位,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行使海洋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或者海事管理机构依法予以处罚;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应当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四条第四十四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行使海洋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其直接责任人和主要负责人由其所在单位或者有关行政主管部门责成作出检查;情节严重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发现海上污染事故或者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违法行为时,没有予以制止或者必要的时候没有采取有效防止措施;
(二)接到海洋污染事故报告后,没有立即赶赴现场调查;
(三)对特大或者重大海洋污染事故,没有按照规定立即报告有关部门。
第七章 附 则
第四十五条第四十五条 《福建省长乐海蚌资源增殖保护区管理规定》、《官井洋大黄鱼繁殖保护区管理规定》的有关规定与本条例不一致的,适用本条例。
第四十六条第四十六条 本条例自2002年12月1日起施行。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四篇:重庆市2011年环境保护工作要点
重庆市2011年环境保护工作要点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1年01月10日
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环委会各成员单位:
现将《重庆市2011年环境保护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一一年一月七日
重庆市2011年环境保护工作要点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开局之年,也是重庆市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的决战年和攻坚年。全市环境保护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市委三届七次、八次全委会精神,认真落实“314”总体部署和国务院3号文件精神,以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为重点,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全面改善城乡环境质量,加快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助推“五个重庆”建设,大力提升城市品质。
一、工作目标
(一)环境质量目标。主城空气质量满足优良天数达到311天以上,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浓度年日均值满足国家二级标准;其中北碚区326天,渝北区323天,南岸区和北部新区316天,巴南区314天,江北区313天,九龙坡区309天,沙坪坝区307天,渝中区和大渡口区305天,其他区县优良天数达到宜居重庆建设中空气质量目标要求。长江、嘉陵江、乌江干流重庆段在入境满足Ⅱ类水质标准时总体达到Ⅱ类水质,长江出境断面达到Ⅱ类水质标准。全市次级河流水环境功能区达标率达到80%,主城区次级河流水质基本达到环境功能区要求。主城区和其他区县城区公共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主要指标达标率均达到100%,镇(乡)达到80%。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和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分别控制在56分贝和68分贝以内。全市建成区森林覆盖率达到38%,主城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8%以上。全市辐射环境质量保持稳定。
(二)总量减排目标。全面完成国家下达的2011年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目标任务。
(三)污染防治目标。全市重点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达标率达到98%,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0%,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置率达到92%,农村面源污染综合治理率达到37%。主城区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4%,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6%,机动车环保定期检测率达到80%,重点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达标率达到100%;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达到90%,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率达到100%,工业危险废物处置利用率达到100%。
二、主要任务
(一)加强节能减排工作,优化经济发展
1.强化总量减排。一是根据国家下达我市的“十二五”总量减排目标任务,细化目标任务和工作措施,层层分解落实到区县政府和相关排污单位。二是推动实施《重庆市“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控制规划》。重点推进部分燃煤电厂烟气脱硝治理工程;加快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和养殖小区治理,加快推进黄标车限行和不达标车的淘汰工作等,全面推进工程减排、结构减排、管理减排措施的实施。三是严格控制建设项目新增污染物排放量。建立完善机制,严格执行“批项目、核总量”制度,通过淘汰落后产能、加大污染治理、强化环境管理等手段,为新上项目腾出环境容量指标,在源头上控制新增量。四是全面实行排污权交易。工业项目新增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标,必须通过排污权交易获得。
2.加快结构调整。继续淘汰落后产能和过剩产能,推进钢铁企业环保搬迁。全面完成重钢集团公司大渡口老厂区停产和关闭工作,推进重庆东华特殊钢有限责任公司等钢铁环保搬迁工作。继续实施其他工业企业环保搬迁工作,完成聚兴交通工业(集团)等14户污染企业环保搬迁项目。强力淘汰小水泥、小火电等落后产能,全市淘汰落后水泥产能300万吨,其中主城区关闭产能为70.4万吨/年的6户水泥生产企业或机立窑生产线。
3.严格环境准入。认真落实重庆市工业环境准入政策,严格执行区域限批制度,印发实施《主城区及其影响区招商引(选)资产业指导意见》、《主城区及其影响区产业园区发展方向和门类定位政策》、《重庆市环境影响评价管理豁免名录》,完善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促进政策。
4.推进节能节水。实施节能工程,完成10台燃煤锅炉(炉窑)的节能升级改造项目,开展居住节能示范工程,实施绿色照明。实施节水工程,完善主城区工业节水计划,完成40家工业节水升级改造。推进重庆和邦碱氨实业有限公司、长江电工厂、重啤集团等工业企业中水回用示范及管网建设工程,完成80%工程量。主城各区累计完成250个以上单位(学校、医院、洗浴中心、餐馆、宾馆)的生活节水设施改造项目任务。完成10万户“一户一表”改造工程,改造供水管网30公里。推进渝北、巴南等区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示范及管网建设工程。
(二)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改善城乡空气质量
5.控制扬尘污染。一是完善并落实各类施工扬尘控制行业技术规范。实施大气污染联防联控联席会议和联合行动制度;主城各区制定大气污染防控方案,开展相邻区县跨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和信息共享。在主城大型建设施工工地、主要交通地段、建筑渣土消纳场安装电子眼实行全天候自动监控扬尘状况。对建设施工单位,逐步开展按比例收取扬尘控制保证金;落实尘污染控制与建设施工单位的资质登记挂钩措施。建设1座建筑垃圾消纳场,创建20个建筑施工扬尘控制示范工地、20个扬尘控制示范街道。继续实施城市道路“白改黑”工程,完成主城主次干道“白改黑”工程50万平方米。规范主城区及影响区现有规模化采(碎)石场配套除尘设施建设,基本完成《重庆市都市经济圈碎石生产基地规划布局方案》修订工作,加强“四山”保护区范围小采(碎)石场关闭和植被恢复等工作。
6.控制燃煤及机动车污染。控制燃煤及粉(烟)尘污染。创建27个无煤街道(镇),推进江北区、北碚区、渝北区和北部新区建城区整体创建无煤区;实施华能重庆硌璜发电有限责任公司5#和6#机组、重庆合川发电有限责任公司1#和2#机组等火电机组烟气脱硝工程。控制机动车排气污染,在主城区和长寿区、江津区、合川区、璧山县等地全面实施机动车环保定期检测,完善机动车排气检测电子监控管理系统,主城区机动车环保定期检测率达到80%以上;全面实施机动车环保标志和限行管理工作,核发环保分类标志,推进机动车排气污染治理,确保新注册登记的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必须符合国家新车国IV标准;实行黄标车在部分区域的禁行,查处在限行区内行驶的黄标车和未取得环保标志的车辆,加大对超标车辆上路行驶违法行为的查处;对提前淘汰的老旧汽车落实经济补贴;推进新能源车辆示范运行,制定新能源车使用鼓励政策。
7.加强空气质量预警预控。完善环保科研机制,开展大气污染扩散研究、大气污染预测预警及人工影响天气等研究工作。制订空气污染预警和应急预案。强化空气质量预报,开展蓝天行动人工增雨作业。
(三)实施水污染防治,改善水环境质量
8.整治次级河流。建立完善次级河流综合整治长效工作机制,总结推广“河长制”、督导制等经验。基本完成主城区14条和三峡库区7条重点整治次级河流综合整治项目,全面消除苦溪河、跳蹬河、大溪河、清水溪、伏牛溪、朝阳溪、盘溪河、肖家河、跳墩河等9条次级河流的黑臭,花溪河、一品河、栋梁河、璧北河稳定达到水域功能要求,梁滩河基本达到水域功能要求。继续巩固长江、嘉陵江、桃花溪、五布河、御临河、后河、黑水滩河、长塘河等8条河流的水质的达标成果。完成创模确定的主城区15个水库和湖泊污染治理或生态修复和维育,确保湖库水质达标。
9.保护饮用水源地。加强现有饮用水源地保护力度,结合饮用水源调查结果开展饮用水源保护工作,加强日常监测和巡查,规范界碑设置和保护区划分,对达不到要求的实施限期整改,确保群众饮水安全。关闭主城区13座小型供水水厂,完成175m蓄水影响的饮用水源整治工作,完成主城区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内船舶污染整治工作。加强农村饮水保护,加快备用水源地建设,全面完成南岸迎龙湖水库建设,完成巴南观景口水库、龙岗水库项目前期工作,推进实施巴南丰岩水库、渝北观音洞水库和长江铜罐驿提水工程。
10.完成国家水污染防治规划项目。继续推进《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水污染防治规划》(修订本)项目的实施,全面完成纳入规划的工业污染治理项目、小城镇污水处理项目和小城镇垃圾处理项目,继续推进实施船舶污染治理项目。编制完成《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水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并推进实施。
(四)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污染防控水平
11.建设城市污水垃圾项目。建立污水处理、垃圾处理项目及污水管网建设协调机制。开工建设渝北悦来污水处理厂和唐家沱、鸡冠石污水处理厂三期扩建工程,北部新区九曲河污水处理厂主体工程基本完成,北碚区蔡家污水出理厂主体工程开工,配套建设脱氮除磷设施,确保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一级A排放标准。完成主城排水工程管网建设150公里,提高城市污水处理率。完成主城区现有15座污水处理厂达标改造工程,确保出水水质达到创模规定要求。累计完成主城区47个镇乡及其他区县部分乡镇污水处理设施(站)主体工程建设,力争尽早建成投用。建立小城镇生活垃圾收运系统,累计完成26个小城镇垃圾处理收运设施建设项目,开工建设鸡冠石生活垃圾二次转运站,累计完成清运老垃圾11处。主城区丰盛垃圾焚烧发电厂建成投入试运行。推进重庆同兴医疗废物处置有限公司医疗废物无害化焚烧设施技术改造工程,完善2个危险废物处置场建设并投入正常运行,达到无害化处置要求。
12.开展污泥和渗滤液处置。鸡冠石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中心主体工程基本建成,主城区其他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转运系统基本建成。充分利用水泥窑、园林绿化等综合措施有效处置污泥。开工建设主城区垃圾渗滤液治理、同兴垃圾焚烧厂飞灰处置工程,完成工程量60%以上。
(五)强化环境风险防范,维护群众环境权益
13.强化企业监管和治理。实现工业企业排污许可证全覆盖,确保主城区重点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稳定达标,对不能按期完成限期治理任务的企业一律实施关停。全面完成17个纳入创模规划范围内工业园区废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完善主城区14条次级河流流域内的其他工业园区(含小企业基地和都市工业园)废水处理,加快推动全市其他工业园区废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确保达标排放。严格国控和市控重点污染源监测,确保企业污染物排放稳定达标。完成污染物排放状况和设施运行状况22个视频监控点的部署安装,实现全市20万千瓦及以上燃煤电厂和主城污水处理厂的视频监控全覆盖。完成95家重点工业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及评估验收工作。14.综合处置固废。推进主城区同兴垃圾焚烧厂炉渣和飞灰安全处置和综合利用,开展主城区工业企业钢渣、煤渣、脱硫石膏、粉煤灰、煤矸石、铸造型砂等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和处置,促进各类废物循环使用和综合利用。完成长寿化工园区一般工业固体废物集中处置场建设。推进主城区再生资源综合回收利用,设立“重庆市再生资源回收日”。
15.保障环境安全,提高环境应急能力。完成《重庆市重特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灾难应急专项预案》,开展环境应急演练。推行排污者环境保护社会责任“三包”承诺制,督促企业签订“三包”承诺书。出台畜禽养殖、污水处理、造纸、电镀等相关行业环保守法准则。开展122家医疗机构废水治理达标工作,确保主城区医疗单位的医疗废物收运和处置达标。制订环境应急事件处置预案,加强辐射安全许可证管理,安全处置废旧、闲置放射源和放射性废物。按照《重庆市重金属污染防治规划》完成一批企业的铅、汞、镉、铬、砷等重金属污染治理。完成25家搬迁企业原址场地风险评估工作。
(六)开展环境综合整治,统筹城乡环境保护
16.整治城市环境。一是开展噪声环境整治。完成《重庆市宁静行动实施方案》修订,对重点线路的老旧公交车型实施降噪维修改造,对主城交通干道公交线路达到年限的公交客车实施强制性淘汰,对未达到年限的老旧公交车鼓励更新,报废更新400辆。制订声屏障建设实施方案,完成一批主城区交通噪声污染扰民路段的声屏障建设。对噪声不达标且扰民的企业下达限期治理,督促完成污染治理工程。对噪声不达标且扰民的企业依法实施限产和整治。推进环境噪声达标区和安静居住小区建设,主城区环境噪声达标区覆盖率达到80%,新建23个安静居住小区。二是加强烟尘、油烟等污染扰民整治,禁止在居民区、居民楼和有居住、办公功能的综合楼内从事产生烟尘、油烟等污染扰民的活动,禁止在人口集中区露天焚烧产生有毒有害烟尘和气体的物质。开展经营面积100平方米以上和污染扰民的餐饮业油烟治理。三是巩固并强化城市容貌综合整治、户外广告综合整治、市政设施整治、园林绿化整治等城市容貌综合整治,确保达到《城市容貌标准》。加强主城区150条主干道及主要大型桥梁清洗保洁,实施主要城市河道、水库等水面清漂和岸坡整治,加快建设主城区鸡冠石水域清漂码头。全面完成创模规划中的61个城中村改造项目。
17.整治农村环境。实施《重庆市统筹城乡环境保护工作方案》,开展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试点示范,重点做好农村饮用水源保护、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工作,开展农村改厕、镇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完成渝北、北碚、南川等区县20个连片村庄环境综合整治示范项目。开展城乡统筹环保试点,在试点单位实现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生活污水集中或分散处理、垃圾收集转运、居民使用清洁能源、规模化养殖污染综合处置。加强畜禽污染防治,编制完成并印发主城区畜禽养殖禁养区和限养区的实施方案,关闭主城区绕城高屋公路环线以内禁养区内现有养殖场(户),完成5个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项目。
18.加强生态建设与保护。实施《重庆生物多样性保护策略与行动计划》和《重庆国家重要生态功能区建设规划》,加强自然保护区和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开展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质量评估工作。强化城市绿化,提高绿地面积,完成城市干道绿化工程2个,建设绿化面积5.6公顷。完成城市生态林工程3个,建设绿化面积33.4公顷。建设城市公园4个,建设绿化面积97.7公顷。建设拆危建绿靓点及社区公园3处,建设绿化面积5公顷。完成生态修复工程2个,实施生态修复面积11.7公顷。
(七)提升公众满意度,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
19.推进宣传教育。加大对环保工作的宣传力度,突出做好创模宣传。大力开展创模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机关、进家庭等“十进”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创模宣传活动。倡导生态文明,开展纪念“六·五”世界环境日和环境文化创建等活动;加强党政干部环境教育和培训,将生态环境保护知识纳入各级党委、政府领导干部的常规培训内容;推进青少年环境教育,强化环保从业人员岗位技术培训。巩固和深化中小学环境教育普及,推进中小学环境教育地方教材的使用,继续将环境教育纳入中小学地方课程,确保每学年环境教育12课时以上。强化全市环保系统新闻发布和网络宣传、舆情监控体系建设。
20.强化公众维权。建立完善突出环境问题协调联动和快速反馈机制,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环保义务监督员和市民视察或参观创模环保重大工程。组织环保投诉者参与污染调查和执法,开展协商与座谈,共同处理污染问题,回访污染问题处理结果,保障市民的参与权、知情权,充分发挥环保义务监督员作用。
21.开展示范创建。推进黔江区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区,涪陵区、沙坪坝区、大渡口区创建市级环保模范区,推进万州区、江津区、合川区、永川区、南川区等创建市级环保模范区(县)。推进生态区(县、镇、村)建设。推广市民行为公约,规范健康文明行为,提高公众参与、自觉维护环境的行为和意识。全面开展环境友好企业等创模评选活动。巩固北碚区、渝北区国家卫生区创建成果;大力推进其他区县创建国家卫生区(县)活动。广泛开展市级卫生创建活动,在主城区新建市级卫生街道3个,市级卫生镇4个,市级卫生村15个,市级卫生单位40个。
(八)编制“十二五”环保规划,谋划我市环保新道路。
22.编制环保规划。一是完成《重庆市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并报市政府审批印发。二是编制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水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环境监测、环境信息化、环境能力建设等专项规划,理顺规划实施的保障机制,强化规划的指导和约束功能。三是加强环境规划立项、编制、审查、批准、实施等个环节的管理和指导。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环境政策与法治。一是完成《重庆市长江三峡库区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修订,开展《重庆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办法》、《重庆市主城区尘污染防治办法》修订工作。二是开展环保执法检查,协调办好重庆环保世纪行活动;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规范环境行政处罚裁量权,做好行政复议工作。三是抓好环境政策工作,深化火电、水泥、化工等行业排污权交易工作。开展环境信用等级评价和企业环境诚信体系建设,将环评审批、竣工验收、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企业环境违法等信息纳入银行征信系统,深入推进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试点。四是执行污染源限期治理办法,开展整治环境违法排污企业专项行动,加强排污费征收和稽查工作,实现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全覆盖建设和全天候运行。严格对国控、市控重点污染源的污染物排污许可监管,排污者不得超浓度和超总量排污,对环境违法行为停产治理、挂牌整治。
(二)抓好监测和科研。一是抓好环境质量、总量减排、污染源监督、突发性污染事故应急等监测工作,开展创模、库区水华、乡镇饮用水水质等专项监测工作,推进农村环境监测试点工作。所有区县城区开展空气质量自动监测并发布日报,主城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实行水质自动监测并与国家同步发布周报,主城区开展功能区噪声自动监测并发布日报。二是建立健全全市环境监测组织管理体系,全面开展区县环境监测质量督察,促进我市环境监测全程质量控制措施落实到位。三是强化环保科技研究,推进实施国家“水专项”项目。制定大气、水主要污染物排放标准,完善环保技术评价及示范制度,开展锰渣综合利用等工程示范项目。强化国家环保产业发展重庆基地建设,开展生态工业园区创建活动。
(三)创新工作机制。一是创新环境与发展决策机制,以“西部领先、全国一流”为目标,充分发挥市创模领导小组、市环委会作用,完善议事、决策、执行、监督等工作程序,形成科学决策、统一监管的环保工作新机制。二是落实环保齐抓共管机制,坚持创模工作调度会和专题会,完善市区联动执法、部门沟通协调、落实责任追究的督查机制。三是完善党政一把手环保实绩等考核机制,健全环保目标责任制、问责制和奖励处罚办法。四是深化环保监管体制,指导区县环保机构建设,强化主城各区基层环保机构建设,在街道、镇配备专(兼)职环保人员,在村、社区特邀社会监察员,在重点企业设置环境监察员;发挥环保义务监督员的作用,基本形成市、区县、街镇三级环保监管网络。
(四)强化能力建设。加强市级和主城各区环境监察、监测、宣教、信息能力建设,确保达到国家标准化建设要求。一是建成大渡口、江北、沙坪坝、九龙坡、南岸、北碚、渝北、巴南等8个区污染源自动监控分中心。二是加强环境监测能力建设。以信息网络设施建设为基础,开展监测质量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推进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提高流动和快速监测能力,完成市环境监测中心和12个区县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达标验收。三是加强宣教能力建设,主城各区环保局达到国家标准,其余区县稳步推进,逐步实现标准化建设目标。四是加强环境信息化能力建设,建设区县环保基础网络,推进区县环保行政办公自动化和业务流程电子化,建立环境信息共享平台和数据更新机制,完善环境基础与专项数据库,提升环境智能化管理和辅助决策功能。五是围绕环保中心工作、国际履约等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推进环保系统思想、组织、作风、业务、制度建设,强化全市环保系统政风、行风和廉政建设,提高环保队伍水平。
第五篇:重庆市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
重庆市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
工作简报
2010年第15期(总第15期)
重庆市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0年9月26日
★重庆市创模领导小组办公室赴环保部汇报创模工作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洪华视察创模工作
★市政府副秘书长欧顺清召开专题会研究创模工作机制 ★市政府副秘书长刘国正率队检查调研创模工作 ★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专题报告会在市委党校举行 ★重庆市召开创模宣传教育工作调度会 ★重庆市创模八大系列工程取得初步进展
物监管、污水处理厂稳定达标、污水厂污泥和垃圾渗滤液处臵等重点工程项目,着力抓好创模难点工作。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洪华视察创模工作
以“重庆环保世纪行”为契机,9月10日—11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洪华视察部分区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工作情况。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重庆环保世纪行”主任王洪华一行视察了江北区铁山坪太平冲养猪场取缔、观鸿大道环境综合整治、观音桥桃源社区创模宣传活动等现场,江北区今年已取缔关停次级河流流域内57家“三无”企业、164家畜禽养殖场(户),减少牲畜2万头。视察了沙坪坝区歌乐山三百梯污水处理站、怡欣村污水处理站、市七中环境污染整治百日行动餐饮油烟污染整治、香蕉园村梁滩河畜禽养殖污染整治等现场,沙坪坝区通过整治流域内500多户养鸭户,取缔鸭子1500万只;视察了渝中区工地扬尘污染控制、餐饮油烟治理以及创模宣传工作等现场,渝中区通过群众满意度提升项目,今年率先启动创建市级环保模范区。
王洪华副主任肯定了各区开展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工作,同时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务必要高度重视、扎实推进创模工作,为民生改善作出新贡献。市人大城环委主任姚代云,市创模办副主任、市环保局局长曹光辉,相关新闻媒体参加了本次活动。
点工作,尽快细化方案,推进工程建设。刘国正副秘书长要求,一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信心,大力推进创模工程;二要严格按照目标任务,抓紧分解落实,细化实施方案,强化考核工作。
调研组在听取了市发展改革委关于创模工作进展情况的汇报后,市创模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市环保局局长曹光辉指出,次级河流综合整治是创模控制性工程,建议要细化实施方案,建立协调机制,加快工程建设进度。刘国正副秘书长要求,一是要建立次级河流综合整治信息通报机制,及时解决次级河流综合整治工作推进中存在的问题;二是要成立次级河流综合整治专项工作组,落实专人负责工程推进;三是市发展改革委要会同市监察局、市环保局、市政府督查室等做好次级河流综合整治督查工作,督促区县政府落实配套资金,加快实施工程项目。
检查调研组听取了南岸区创模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南岸区委副书记、区长刘宝亚出席会议。市创模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市政府副秘书长刘国正和市环保局局长曹光辉对南岸区创模工作提出要求:一是要加强创模宣传,提升市民创模知晓度和环保认知度,动员全社会支持和参与创模;二是分解细化任务,落实责任主体,确保创模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三是制定创模工作推进机制,畅通信息渠道,形成沟通及时、配合默契、运转有序的良好工作格局;四是重点加强创模工作综合协调、督查督办、宣传教育等方面的人员力量;五是对照创模差距,加大工作力度,抓实各项工作,把创模工作作为改善环境质量,建设生态宜居南岸的
重庆市召开创模宣传教育工作调度会
9月21日,重庆市召开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宣传教育工作调度会。市环保局副局长张智奎主持会议并通报了全市创模宣教工作开展情况,主城各区党委宣传部,市教委、重庆日报报业集团、重庆广电集团(总台)汇报了创模宣教工作开展情况。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周波肯定了主城各区和市级有关部门创模宣教工作取得的成效,分析了当前创模宣教工作存在的的不足和差距,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五点要求:一是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强化市民对创模的认知度、参与度。二是注重各种宣传形式的平衡和深入推进。三是强化网络宣传,用“网言网语”的方式传播创模。四是进一步加强公众创模宣传教育互动、创模效果对比体验式参与、舆论监督等三方面工作。五是进一步强化市创模宣传教育组的统筹、协调、牵头和服务工作,确保全市创模宣传教育工作上下联动、步调一致、各有特色,全力以赴完成创模宣教目标任务。
重庆市创模八大系列工程取得初步进展
1.环保优化发展系列工程。《重庆市主城区及影响区招商引(选)资产业指导意见》、《重庆市主城区及影响区产业结构调整
臵,铜罐驿提水工程已通水,丰岩水库主体工程已完工并完成初期试验性蓄水,解决了15万人饮水困难。
4.基础设施建设系列工程。主城区污水处理量达到2.5亿吨,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了93%;主城各区完成污水三级管网建设39公里;唐家沱污泥干化项目已完成。鸡冠石污水处理厂三期扩建正在进行土建施工,已累计完成投资10558万元;西永污水处理厂正在调试,累计完成投资12534万元。璧山危废处臵场已完成处臵场周边征地拆迁范围的勘界工作。完成森林工程项目17个,43条主干道栽植大树2万株,完成绿化面积为22.9万平方米。重庆天志环保危废处臵场已建成投运。
5.企业环保达标系列工程。制定了主城区主要工业企业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饮用水源保护、重金属污染防治专项工作实施方案,对超标排放企业下达限期治理通知,督促重点工业企业实现稳定达标排放。主城区18家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已完成安装出水自动监控设施;主城区37家国控重点企业排污状况已与市环保局监控中心联网运行。
6.创模能力建设系列工程。制定了市级和区级环境监察、监测、信息及宣教能力建设实施方案。完成市政府危化品环境污染应急救援队和环境应急服务队的组建和挂牌工作。聘请创模环保义务监督员100名,推进市—区—街镇三级环保监管网络建设。
7.城乡环境整治系列工程。市政府出台《关于开展卫生创建暨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的通知》,开展卫生创建暨城乡环境卫生
还需要专项推进和重点突破,才能按期完成2010年的目标任务。
创模小知识
创模指标实施细则
(十三)第四部分
环境建设考核指标
四、城市清洁能源使用率
(一)指标解释和计算公式
城市清洁能源使用率特指城市地区清洁能源使用量与城市地区终端能源消费总量之比。能源使用量均按标煤计。计算公式和操作解释见“十一五”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指标。
地级以上城市考核的“清洁能源”指除煤炭和重油以外的能源。该指标考核上一的结果。
县级市考核的“清洁能源”按原国家环保总局“关于划分高污染燃料的规定”的界定。其“清洁能源使用率”是指:城市辖区内所有燃烧设备(锅炉、窑炉、茶炉、大灶)使用清洁能源的台眼数占燃烧设备总数的比例。该指标考核当的结果。
(二)数据来源
城市统计、计划及经济综合管理、供电、燃料等能源部门。
(三)考核要求
城市清洁能源使用率≥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