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扶持微型企业发展的意见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扶持微型企业发展的意见
各市、州人民政府,各县(市、区、特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微型企业是一种企业雇员人数少、产权和经营权高度集中、产品服务种类单
一、经营规模微小的企业组织,具有创业成本低、使用资源少、创办速度快和成果见效快等特点,可以使更多的大中专毕业生和就业困难人员有机会创业和参与发展,缓解社会就业压力,增加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为大力扶持我省微型企业发展,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创业带动就业为核心,按照“政府促进、社会支持,市场导向、自主创业,就业为先、定向扶持,加强监管、防范风险”的原则,全面落实全省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和民营经济三年倍增计划,推动加快发展与改善人民生活协调同步。
从2012年起,全省每年扶持创办2万户微型企业,新增就业人员10万人以上,孵化一批具有稳定成长前景的微型企业,培育一批具有创业经验和较强经营管理能力的企业家队伍。
二、扶持对象及范围
微型企业扶持对象应同时具备下列条件:(一)不属于国家禁止经商办企业的人员;(二)具有本省户籍(含集体户口);(三)无在办企业。
扶持对象创办微型企业,可采取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有限责任公司中的任一组织形式。扶持对象与他人创办合伙企业或有限责任公司的,其出资比例不得低于全体投资人出资总额的50%。
创办的微型企业应符合《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微型企业划分标准,并安排5人及以上人员(含创业者)就业,且实际货币投资达到10万元。
结合我省实际,重点扶持从事加工制造、科技创新、创意设计、软件开发、民族手工艺品加工和特色食品生产等行业的微型企业。
从事国家限制类、淘汰类产业的微型企业不列入扶持范围。
三、扶持政策
从我省实际出发,采取“3个15万元”的扶持措施大力扶持微型企业发展。即投资者出资达到10万元后,政府给予5万元补助,15万元的税收奖励,15万元额度的银行贷款支持。
(一)财政补助政策。创办的微型企业,在实际货币投资达到10万元,并经审核合格后,由县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给予5万元补助。补助资金按省、市、县7:1:2的比例分担,各级财政承担比例年终清算。
(二)税收奖励政策。符合扶持条件的微型企业除享受国家和我省对微利企业及特定行业、区域、环节的税收优惠政策外,县级财政部门按照微型企业实际缴付的所有税收中省级及以下地方留存部分总额进行等额奖励,总计不超过15万元。(三)融资与担保政策。符合扶持条件的微型企业有贷款需求的,可以自有财产抵押、税收奖励为质押或信用贷款等方式,到当地银行或担保机构申请15万元额度的银行贷款或担保支持,有财政出资的担保机构的县由县级财政出资的担保机构进行担保,没有财政出资的担保机构的县由市级财政出资的担保机构担保。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出资的担保机构为符合条件的微型企业提供微利担保。金融机构要积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为扶持对象提供贷款和担保支持。
(四)其它扶持政策。符合扶持条件的微型企业,享受行政事业性零收费政策,即所有涉及微型企业创办的管理类、登记类、证照类等行政事业性收费全部免收。创办的微型企业符合国家有关部门政策支持的,可依据相关规定进行申请。
四、操作办法
(一)资格审查。扶持对象创办微型企业,需向创业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提出申请,由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出具同意推荐材料,创业所在地工商分局进行初审。县级扶持微型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对扶持对象进行创业培训,县级扶持微型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评审委员会进行审核。审核合格后,扶持对象到创业所在地工商分局办理微型企业注册登记后享受扶持政策。
2(二)财政资金补助。通过资格审核并取得注册登记的微型企业,持营业执照向县级扶持微型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申请财政资金补助,县级财政部门按规定额度从财政设立的专项扶持资金中支付。财政资金补助按已审定的投资计划书中明确的用途进行支付,不得交由微型企业自由支配,并实行全过程监管。
(三)税收奖励。符合扶持条件的微型企业,在次年年初向县级扶持微型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提出税收奖励申请,经县级扶持微型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财政、税务等部门审核后,由财政部门按规定给予奖励。
(四)银行贷款和担保支持。微型企业如有贷款需求的,可向县级扶持微型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提出15万元额度的贷款申请。县级扶持微型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对申请人的资格进行审查合格后,推荐给贷款银行和担保机构按照有关规定办理贷款和担保手续。
(五)信息公开。各级扶持微型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定期公示财政资金补助、税收奖励资金、银行贷款和担保支持的情况,并在每年的第一季度发布上一年度微型企业创业投资扶持计划推进报告。
五、组织领导
成立省扶持微型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由省人民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工商、财政、金融办、经济和信息化、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审计、国税、地税、人行、银监等部门和单位负责人为成员,负责微型企业发展工作的指导、协调和监督。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工商局,具体负责扶持微型企业发展的有关工作。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将扶持微型企业发展作为一项民生工程和富民工程来抓,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要建立扶持微型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省直各相关部门和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要按照本意见和职责分工,尽快制定具体的配套政策和实施办法。各地政府要建立目标责任考核制度,将微型企业发展工作纳入年度考核和干部考核的内容。省人民政府督查室要会同领导小组办公室对本意见确定事项进行分解、督办,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
贵州省人民政府
二O一二年二月八日
第二篇:贵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扶持微型企业发展的意见
贵阳市人民政府文件
筑府发〔2012〕17号
——————————
市人民政府关于
大力扶持微型企业发展的意见
各区、市、县人民政府,高新区、金阳新区管委会,市政府各工作部门:
微型企业是一种企业雇员人数少、产权和经营权高度集中、产品服务种类单
一、经营规模微小的企业组织,具有创业成本低、使用资源少、创办速度快和成果见效快等特点。微型企业是提供新增就业岗位的主要渠道、是企业家创业成长的主要平台、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大力扶持微型企业发展可以使更多的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和就业困难人员等有机会创业和参与发展,并创造新的就业岗位,带动更多人就业,缓解社会就业压力,不断增加我市社会经济总量,增强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
为充分发挥微型企业在扩大就业、改善民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增进社会和谐、弥补企业和社会服务缺位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现就大力扶持我市微型企业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扶持微型企业发展,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创业带动就业为核心,按照“政府促进、社会支持,市场导向、自主创业,就业为先、定向扶持,加强监管、防范风险”的原则,全面落实全市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和民营经济三年倍增计划,推动加快发展与改善人民生活协调同步。
从2012年起,全市每年扶持创办5000户微型企业,新增就业人员25000人以上,孵化一批具有稳定成长前景的微型企业,培育一批具有创业经验和较强经营管理能力的企业家队伍。
二、扶持对象及范围
微型企业创业扶持对象应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一)不属于国家禁止经商办企业的人员;
(二)本省户籍人员(含集体户口)或来筑居住一年(含一年)以上并取得居住证的外省户籍人员;
(三)无在办企业。扶持对象创办微型企业,可采取申请设立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有限责任公司中的任一组织形式。扶持对象与他人创办合伙企业或有限责任公司的,其出资比例不得低于全体投资人出资总额的50%。
创办的微型企业应符合《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关于微型企业的划分标准,并且安排5人及以上(含创业者)本省户籍人员就业,且实际货币投资达到10万元。
重点扶持从事加工制造、科技创新、创意设计、软件开发、居民服务(便民服务)、民族手工艺品加工、特色食品生产等生产型、实体型微型企业。重点支持云岩、南明、花溪、乌当、白云、小河、金阳等基础好、条件优、优势突出的区域发展家政、养老托幼等生活服务类微型企业。
从事国家限制类、淘汰类产业的微型企业不列入扶持范围。
三、扶持政策
从贵阳市实际出发,采取“3个20万元”的扶持措施大力扶持创业对象发展创业。即在投资者出资达到10万元,政府给予10万元补助,20万元的税收奖励,20万元额度的银行贷款支持。
(一)财政补助政策
创办的微型企业,在实际货币投资达到10万元,并经审核合格后,由各区(市、县)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给予10万元的补助。10万元补助资金中,5万元依据《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扶持微型企业发展的意见》(黔府发〔2012〕7号)的方案由省、市、区(市、县)三级财政按照7:1:2的比例分担;贵阳市追加的5万元补助资金,由市、区(市、县)两级财政按照3:7的比例分担。各级财政按承担比例年终清算,市级财政部门要按照市政府下达各区(市、县)的发展目标数将所需资金一次性拨付到区(市、县)级财政部门。贵阳市追加的5万元补助资金中,各区(市、县)财政部门要提取1万元作为微型企业融资贷款的风险基金,由财政部门设立专项风险基金账户按照有关规定进行管理、使用。
(二)税收奖励政策
符合扶持条件的微型企业除享受国家和省对小微企业及特定行业、区域、环节的税收优惠政策外,区(市、县)财政部门按照微型企业实际缴付的所有税收中省级以下地方留存部分总额进行等额奖励,总计不超过20万元。
(三)融资与担保政策
符合扶持条件的微型企业有贷款需求的,可以以自有财产抵押、税收奖励为质押或信用贷款等方式,向当地银行或担保机构申请20万元以下的银行贷款或担保支持。各区(市、县)有财政出资的融资性担保机构的,由财政出资的融资性担保机构对有贷款需求的微型企业进行担保。没有财政出资的融资性担保机构的区(市、县)由市级财政出资的融资性担保机构先行担保。各区(市、县)必须在2012年内全部设立财政出资的融资性担保机构。符合《贵阳市小额担保贷款实施细则》(筑人社发〔2010〕3号)等相关规定的微型企业,可向贵阳市、各区(市、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所属就业小额担保贷款中心申请就业小额担保贷款,并按规定享受免费担保和给予贴息。
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出资的融资性担保机构为符合条件的微型企业提供微利担保。金融机构要积极创新金融服务和产品,为扶持对象提供贷款和担保支持。
(四)其他扶持政策
符合扶持条件的微型企业,还可以申请享受市工商、财政、金融办、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改革、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商务、审计、科技、农业、国税、地税等政府相关部门和贵阳银行、贵阳农村商业银行等相关金融机构对微型企业的其他扶持政策(具体以相关单位的配套政策为准),以及享受行政事业性零收费政策(即所有涉及微型企业创办的管理类、登记类、证照类等行政事业性收费全部免收)。鼓励支持对符合规定的住房进行“住改商”(按产业分类严格审批),积极发展规定行业类型的微型企业;结合城镇化战略的实施,加快推进农村房屋确权工作,鼓励支持农民利用自有房屋、山林、土地等作为抵押,以贷款、参股等多种方式发展微型企业。
四、操作办法
(一)资格审查
扶持对象创办微型企业,需向创业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或社区服务中心提出申请,经过审查后由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或社区服务中心出具同意推荐材料,创业所在地工商分局进行初审。区(市、县)扶持微型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对扶持对象进行创业培训,区(市、县)扶持微型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评审委员会进行审核,审核合格后,扶持对象自主选择到创业所在地的区(市、县)工商局或基层工商分局办理微型企业注册登记后可享受扶持政策。
(二)财政资金补助
通过资格审核并取得注册登记的微型企业,可持营业执照向创业所在地区(市、县)扶持微型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申请财政资金补助。创业所在地区(市、县)财政部门按规定额度从财政设立的专项扶持资金中支付。财政资金补助按已审定的投资计划书中明确的用途进行支付,不得交由微型企业自由支配,并实行全过程监管。
(三)税收奖励
符合扶持条件的微型企业,在次年年初,可向创业所在地区(市、县)扶持微型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提出税收奖励申请,经区(市、县)扶持微型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财政、税务等部门审核后,由区(市、县)财政部门按规定给予奖励。
(四)银行贷款和担保支持
符合扶持条件的微型企业如有贷款需求,可向创业所在地区(市、县)扶持微型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提出不超过20万元额度的贷款申请,区(市、县)扶持微型企业发展工作小组办公室对申请人的资格进行审查合格后,推荐给贷款银行和相关担保机构按照有关规定办理贷款和担保手续。各担保机构对符合担保条件的微型企业,应按照最低标准收取担保费用,不得以评审费、管理费等名目收取其他费用。市财政部门、各区(市、县)财政部门要安排一定量的财政资金专项用于微型企业的贷款贴息和贷款风险补助,提高银行、金融机构、融资性担保公司的支持力度和积极性。
(五)信息公开
各级扶持微型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定期向社会公示财政资金补助、税收奖励资金、银行贷款和担保支持的基本情况,并在每年的第一季度发布上一微型企业创业投资扶持计划推进报告;要牵头对企业的发展情况进行跟踪监督,建立诚信档案,对骗取补助资金和银行贷款等违法违规行为的企业,要通过法律手段坚决予以打击和重惩,并在媒体上进行实名公布。
五、人才支持 各级各部门要做好向微型企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的工作,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微型企业就业。高校毕业生在同一微型企业连续工作满三年(含三年)以上的,在贵阳市自主公开招考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时,视为基层服务经历,可报考自主公开招考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定向基层服务项目职位,被正式录(聘)用的,在微型企业工作时间可连续计算工龄。各级政府和各部门要建立干部和微型企业的联系制度,要和“四帮四促”工作相结合,建立干部联系责任制,帮助企业排忧解难,促进微型企业的健康发展。
六、组织领导
(一)建立组织机构
成立贵阳市扶持微型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由市人民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工商、财政、金融办、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改革、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商务、审计、国税、地税、工商联等部门和单位负责人为成员,负责微型企业发展工作的指导、协调和监督。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市工商局(简称市微企办),具体负责推进扶持微型企业发展有关工作,牵头制定和落实相关工作措施和办法。各区(市、县)人民政府也要相应建立扶持微型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市直相关部门和各区(市、县)人民政府要根据本意见,结合职责制定具体的实施办法和配套政策。
(二)优化服务环境
微型企业发展离不开好的发展环境,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将扶持微型企业发展作为一项民生工程和富民工程来抓,要加强环境建设,以支持发展、支持创新、支持创业、宽容失误的态度为微型企业健康快速发展营造良好的政府服务环境、市场准入环境和税费征收环境。
(三)强化督查考核
市督办督查部门要将全市微型企业发展目标分解到各区(市、县)和有关部门,并将目标纳入目标考核和领导班子考核,强化督查,定期通报,严格兑现奖惩。各区(市、县)人民政府也要相应建立目标责任考核制度,将微型企业发展扶持工作纳入考核和干部考核的内容,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
二○一二年三月二十二日
主题词:经济管理 企业 发展 意见
抄送:市委办公厅,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市政协办公厅。
贵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2年3月22日印发
第三篇:大力扶持微型企业发展思考与建议
大力扶持微型企业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大企业强国,小企业富民。大力发展微型企业是重庆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实现国富向民富转型,加快民生建设的一项创造性举措,一年来的实践,初步探索出了一条以创业带动就业、激发社会活力促进民生经济发展的新路径。本文就如何加快推进微型企业的发展,完善相应的扶持政策,加强财政、金融以及法律支持等提出建议。
一、扶持微型企业发展的背景及成效
微型企业是一种企业雇员人数少,产权和经营权高度集中,服务品种单
一、经营规模小的企业组织,它具有创业成本低、就业弹性空间大、成果见效快等特点,在转变社会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等方面具有其他经济组织无法替代的积极作用,是反贫困的有效模式、提高就业率的主要渠道、经济增长的推进器和维护社会稳定的调节器。在西方发达国家和巴西印度等发展中国家,为了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维护稳定,都曾经或正在扶持发展“微型企业”,微型企业占据企业组织的绝大多数,容纳了半数以上的就业人口,与之相比,作为全球第一人口大国,我国中小微型企业比重太低,发展的空间和潜力巨大。我国过去对微型企业 的研究和实践还比较滞后,不论是在经济学辞典里还是在政府的文件中,都没有微型企业这一词。
2010年6月,重庆市在全国首开先河,正式明确把发展微型企业作为十大民生工程之一。并指定由工商部门牵头,在“十二五”期间承担发展15万户微型企业、新增150万就业岗位的战略目标。在《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微型企业的若干意见》中,重庆市首次对微型企业进行法律定位,界定雇员(含投资者)20人及以下、创业者资金注册资金10万元及以下的企业定位为微型企业。重庆市委、市政府连续出台《中共重庆市委关于做好当前民生工作的决定》、《重庆市微型企业创业管理办法(试行)》等相关文件,对扶持发展微型企业的“1+3”配套政策(即“投资者出一点、财政补一点、税收返一点、金融机构贷一点”)进行全面安排部署,对资本金补助办法、微型企业贷款和担保办法、创业评审办法、创业培训办法等方面提出具体措施,并在各区县成立微型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全力以赴开展扶持发展微型企业工作。在重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截至2011年6月20日,全市已发展微型企业25515户,企业注册资本达24.82亿元,解决就业人员199253人,共发放财政补助资金7.33亿元。
目前,重庆市微型企业发展工作初见成效,已由试点步入常规化轨道,已经引起中央关注,有关部门研究了重庆微
型企业的概念,将“微型企业”吸收到国家经济决策用语中。国家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指出大力发展微型企业,锦涛总书记在全国经济工作会上提出要大力发展中小微型企业;在今年的“两会”上,温家宝总理也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小型微型企业和创新型科技企业。大力发展微型企业日益受到国家和各级政府的重视,已远远超越重庆这一地方范畴,有望在全国范围掀起微型企业发展热潮。在这一方面,重庆走在了前面,为国家科学发展、改善民生、促进就业作了有益的改革探索。
二、微型企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及原因
现阶段,重庆市微型企业发展迅速,创业就业意愿强烈。但在实践中,仍然普遍存在着筹资融资难、政策效果不强、生存力较弱等薄弱环节,不适应微型企业的发展。
(一)法律定位有待进一步明确
微型企业是整个企业链环发展的一个基础环节,在整个社会经济结构体系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然而这个环节长期以来均未受到应有的重视,社会各界主观认为微型企业不具有较大经济价值,忽略了微型企业巨大的发展潜力和价值创造能力。虽然重庆市以地方法规初步确认了微型企业的划分标准和法律定位,但相应的法律法规还在进一步探索、实践和完善之中。
(二)融资困难,规模扩大受限
微型企业本身规模较小,抵御社会风险的能力差,信用额度低,较难获取金融机构贷款,制约企业的扩大和发展。目前,从总体来看,虽然重庆市政策因素已经较好的改变了微型企业的发展条件,但实践表明,筹资、融资难仍是制约微型企业发展的一个首要难题。目前,有贷款意愿的微型企业4039户,其中取得贷款的仅59户,占总数的1.5%,重庆市出台了《担保贷款》等优惠政策,但仍然无法满足微型企业的资金需求。
(三)组织化程度低,后续扶持政策还应强化 长期以来,微型企业几乎都处于单兵作战、自生自灭状态,后扶政策还不够。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微型企业由于自身条件局限,规模较小,抗市场风险能力较弱,生存压力较大,随意性较强,企业和行业发展意识不够;另一方面政府各职能部门的后续扶持合力还未完全形成。地方政府对大中企业特别是“龙头企业”给予了更多关注,对“草根企业”和创业弱势群体的扶持,尤其是对扶持政策的执行力度,短期内效果还够明显。
(四)企业稳定性较低,自我发展能力不够
微型企业具有传统的家庭经营色彩,业主与雇员知识结构明显偏低,生产经营很少接受现代经营管理知识的教育与培训,经济实力、工资待遇以及社会地位较低,稳定性较差,人员的流动性较大,自我发展和创新能力不足。
微型企业发展面临的种种困境,亟待引起重视和关注,也对政府、各级部门和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大力培育发展微型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解决这些问题和困境,需要政府、社会和微型企业的共同努力。一是从政府层面,主要解决好包括资金、税费等政策的落实。二是从职能部门层面,主要行使好宣传引导、培育发展、行政指导、简化审批程序、有效监管等职能。三是从社会层面,主要建立好协调配合、优化高效的微型企业发展环境等。
三、大力扶持微型企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微型企业是一项新兴工程,在其优势成果显现出来之前的发展过程中,是各类企业中的弱势群体,其获取政策资源和社会资源的能力以及抗风险能力都较弱,企业主知识水平普遍不高,经营收益状况并不好,稳定性不够。加之目前的市场、社会并不向微型企业靠拢,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微型企业发挥其巨大的社会和经济价值。政府作为公共管理的主体,其权职部门承担着发展国民经济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大职责,进行政策干预促进和扶持微型企业发展极其必要。
(一)发达国家扶持微型企业发展的成功经验 瑞典和美国是国际较为肯定的扶持发展中小微型企业效果明显的成功案例之一。瑞典政府认为,发展中的中小微型企业经济增长是带动国家增长的重要法码,因此将其政策目标定为全面改善企业法规,即游戏规则、市场准入、资金
支持等。近二十年来,瑞典政府的扶持政策和执行机制逐步从现有大型和传统企业向中小微型企业转移,采取多项措施改善微观经济环境。
一是实施地区增长计划。即通过对地区政府机构调整来协调政府与私人组织间的关系,由市政府、当地工商组织、高等院校等建立“地区伙伴关系”来实施。目的是充分挖掘各地区和政府部门一切资源潜力和优势,以加速经济增长。
二是简化企业法规框架。瑞典工业部成立了一个专门职能部门-Simplex Team,协调政府部门间的政策和法规简化工作,以方便企业执行,减轻企业因执行各项法令法规带来的行政负担。
三是鼓励创业和创新精神。瑞典政府非常注重促进人们转变观念、提高创业和创新意识,为有创业意识者与企业家提供交流经验的平台。同时瑞典实施了“创新瑞典”战略,鼓励企业和个人加强与教育体系的互动与合作,促使全社会形成一个创新的氛围。实施这个战略以来,瑞典的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创新和研发型中小企业数量明显增加。
四是拓宽融资渠道,加大资金支持。瑞典多样化的融资渠道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资金保证。政府成立的国有创业基金、风险投资基金与市场融资机构如银行、风险投资机构等相结合,为中小微型企业提供了全方位的融资服务体系。
五是支持中小微型企业国际化经营。据官方统计,目前在国外设立分支机构的瑞典中小微型企业比例占瑞中小微型企业总数的2.7%。瑞典国内市场并不大,而中小型微型企业之所以总能不断推出新产品、高端产品,和其在发展初期就建立了国际化的视野以及在全球发展的市场策略是分不开的。
(二)重庆市大力扶持微型企业发展的建议
如何对微型企业进行行之有效的扶持、管理、培育,是目前重庆市政府和工商部门正致力探索、亟待解决的问题。结合国际成功案例和重庆市微型企业发展现实,我们将在政策扶持和公共服务方面作以下探索:
1.完善扶持微型企业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法律定位的缺失将会使微型企业发展战略成为无基之木。近年来,滞后的企业划分标准已不适应当前经济发展现状,呈现出重重弊端。因此,在实践探索的基础上,要加快《重庆市微型企业创业法》的地方法规制订,设定企业划分标准,同时加快跟进配套法律法规的制定。
2.明确职能有效管理微型企业。按照创业申请、创业培训、创业评审、注册登记、扶持资金使用五个环节开展扶持发展及监管工作。目前重庆市对微型企业的管理模式是“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包括工商部门在内的十多个相关部门成立“微型企业发展领导小组”,共同实施微型企业的
入市资格审核、经营发展管理等工作。从实践来看,微型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大量职能重叠,增大了管理成本,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创业者的积极性。工商部门承担着微型企业发展的重大任务,应该责权统一,全力理顺微型企业管理机制,便捷创业者入市通道,减少管理环节损耗,实施规范有效的管理。
3.设立微型企业财政专项资金。该项资金除了包括创业补贴和培训经费,还应包括风险担保补偿资金(基金)。创业补贴资金应向贫困创业者、文化科技信息产业、朝阳新兴产业、农村经济组织、环保节能等项目倾斜,政府扶持政策应分类实施,不搞平均主义、一刀切。培训经费用于管理部门定期举办相应辅导培训,对微型企业主进行营销理念、市场风险等相关知识培训,提高其专业水平、发展素质、创新意识和抗风险能力。同时为微型企业提供信息平台,提供咨询、技术、信息、培训等多方面服务。风险担保补偿资金(基金)用于补贴为微型企业贷款的金融机构,一是鼓励银行无担保、低息或者无息贷款给微型企业,二是部分承担微型企业创业失败无力还贷而造成的资金流失,减轻担保公司和金融机构贷款风险。
4.打通微型企业融资渠道。目前重庆市采用行政手段干预,责成部分银行和担保公司,采取适应微型企业特点的既简便易行又慎重稳妥的措施给予贷款,并确定由各级财
政、贷款银行和担保公司按比例承担贷款风险。实践表明有效果,但效果还不够明显。由于财政计划不明朗,银行和担保公司顾虑重重,放贷不积极,贷款利息和风险责任使得微型企业压力加大,微型企业并未从中得到预期优惠。政府设立微型企业财政专项资金后,其中风险补偿资金的运用可以最大程度的解决信贷风险问题,金融机构对微型企业的放贷和担保也会增加勇气和胆量,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实施低息或者无息扶持贷款的优惠政策,使微型企业真正受惠。
5.加大后续帮扶力度。一是加强监督管理,促进其健康发展,尽可能提高微型企业的存活率。监督管理的重点要放在防范微型企业的“三不”上,即不抽逃资金、不空壳公司、不投机经营。二是加大服务力度。成立市及区县微型企业协会,自上而下建立健全微型企业服务体系。以微型企业创业指导站为根基,加强指导工作力度。三是支持经营发展。政府采购就是一项重要的支持手段,可以在每年的各项采购中给予微型企业一定份额比例。四是设立微型企业交易网。为每一户微型企业提供一个免费电子商务帐户,提供网上商务服务,力争建成全国最大的微型企业交流贸易的商务网站和结算中心,实现微型企业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和交易结算“三位一体”。五是积极寻求反馈。定期针对扶持政策的效果进行调查访问,并对实施过程中的新困境进行前瞻性分析,并根据反馈和前瞻结果及时进行政策调整和帮扶服务。
6.建立和培育微型企业创业园、孵化园。建立市级微型企业孵化基地,探索孵化基地服务微型企业发展的措施办法,鼓励各区县工业园区、开发区内开设微型企业特色孵化园、微型企业创业基地或微型企业创业示范街。以微型企业孵化园、创业基地为发展平台,为有发展潜力、符合产业导向的微型企业提供生产经营场地及服务,实现微型企业的产业聚集和集中展示,示范带动微型企业发展。
7.组织开展企业家结对帮扶活动。动员市内大型企业与微型企业开展业务结对帮扶,将大型企业的部分产品订单和服务交给微型企业来做,为其配套服务,帮助微型企业发展壮大。
第四篇:贵州省扶持微型企业发展实施办法.
贵州省扶持微型企业发展实施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大力扶持微型企业发展,根据《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扶持微型企业发展的意见》(黔府发〔2012〕7 号及相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扶持的微型企业应符合《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 号确定的微型企业标准,且实际货币投资达到10 万元,并带动5 人以上(含5 人具有本省户籍人员就业。
第三条省、市(州、县(市、区、特区扶持微型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领导和协调扶持微型企业发展工作,形成各级政府为主、相关部门协同、社会各方参与、工商协调服务、建设管理并重的工作机制。各级扶持微型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以下简称微企办。微企办设在同级工商行政管理局,负责会同相关部门组织开展微型企业的发展规划、创业培训、创业审核、政策扶持、监督管理等日常工作。
第二章扶持政策
第四条微型企业在实际货币投资达到10 万元后,政府给予 5 万元的财政资金补助。
第五条微型企业除享受国家和我省对微型企业及特定行业、区域、环节的税收优惠政策外,其实际缴纳的所有税收中省级及以下地方留存部分总额进行等额奖励。单个微型企业税收奖励总额累计不超过15 万元。
第六条有贷款需求的微型企业,可获得不超过15 万元的银行贷款或担保支持。第七条按规定免收涉及微型企业的管理类、登记类、证照类行政事业性收费。第三章创业申请
第八条享受创业扶持政策,应当同时具备下列条件:(一不属于国家禁止经商办企业的本省户籍人员;(二具有创业能力;(三无在办企业;(四创办的企业实际货币投资达到10 万元;(五申请人与他人创办合伙企业或有限责任公司的,其出资比例不低于全体投资者出资额的50%;(六带动5 人(含创业者本人以上本省户籍人员就业;(七其他应当具备的条件。
第九条申请微型企业创业扶持的创业者,应当向创业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提交以下材料:(一微型企业创业申请书;(二身份证明;(三其他需要提交的材料。
第十条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受理申请后,应当在3 个工作日内对申请人是否符合本办法第八条第(一(二、项规定进行审查。对符合规定条件的,出具同意推荐意见。申请人应当将上述材料提交创业所在地基层工商分局。
第十一条基层工商分局受理申请后,应当对申请人是否符合本办法第八条第(三(五(六(七项的规定进行初审。、、、审查符合条件的,出具审查意见,并告知申请人办理企业名称预先核准、有关前置许可及扶持微型企业应当具备的相关手续等,同时将申请资料移送创业所在地县级微企办。基层工商分局自受理申请之日起,应当在3 个工作日内完成初审和资料移送工作。
第四章创业培训
第十二条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会同同级微企办、农业、财政、扶贫等部门做好微型企业创业人员的创业培训工作。
第十三条县级微企办收到申请资料后,应当将创业申请人纳入微型企业创业培训计划,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组织有资质的培训机构按有关规定开展免费创业培训(已接受创业培训或具有相关创业知识的申请人可不参加,培训合格后颁发合格证。培训机构的培训补贴标准、申请和拨付按照现行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四条微型企业创业培训以提高申请人创业能力为目的,开展政策解读、项目选择、担保贷款、企业管理、市场营销、合同签订及风险规避、员工聘用与社会保障、工商税务知识、创业实例分析、创业投资计划书制作等内容的培训。第五章创业审核及注册登记。
第十五条申请人通过企业名称预先核准后,应当在创业所在地指定的银行以预先核准的企业名称开设账户,并在提交创业投资计划书前将投资资金存入该账户。
第十六条创业审核按照尽职审查和集中会审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申请人向创业所在地县级微企办提交有关前置许可资料和创业投资计划书后,微企办应当在 3 个工作日内完成初审,并将初审意见提交由工商、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国税、地税、审计、经济和信息化、人民银行、银监、金融、商务等部门和单位组成的评审委员会审核。评审委员会会议原则上每10 个工作日召开一次,也可由评审委员会主任根据工作需要提议召开。第十七条创业审核应当重点审查以下内容:(一创业者基本情况;(二
投资资金证明及经营场地证明;(三带动人员就业相关证明;(四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颁发的培训合格证或具有相关创业知识的证明材料;(五投资计划书(应当具备以下内容:(1拟创办微型企业的人员及组织结构;(2拟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情况及管理计划;(3市场预测及营销策略;(4创业投融资计划;(5财政补助资金使用计划等财务规划;(六注册登记应当提交的相关材料;(七其他应当审核的内容。
第十八条县级微企办应当及时将评审委员会审核通过的结果进行公示,公示期不少于 3 天。公示结束后,县级微企办应在3 个工作日内,将已通过创业审核的申请人的相关材料移交创业所在地基层工商分局办理注册登记。
第十九条基层工商分局收到县级微企办移送的申请人的注册登记材料后,应当在5 个工作日内依法办理微型企业注册登记。
第二十条各级微企办、相关部门和单位工作人员对创业审核中获知的商业秘密,应当予以保密。第六章补助资金管理
第二十一条各级财政部门每年应当根据同级政府确定的微型企业发展计划,按程序报批后安排扶持微型企业发展资金预算。省、市(州财政部门将应承担经费按一定比例预拨到县级财政部门。
第二十二条县级财政部门于次年向省、市(州财政部门提出清算上年微型企业补助资金申请,省、市(州财政部门按规定及程序审核清算后,纳入上下级财政结算事项办理。
第二十三条县级微企办每周汇总已注册登记的微型企业提出的资金补助 申请后向同级财政部门申请拨付补助资金,由县级财政部门按国库管理支付规定办理,在 5 个工作日内将补助资金划入微型企业开设的银行基本账户。
第二十四条微型企业获得的补助资金,应当按《企业财务通则》《小企业会计准则》进行账务处理。、补助资金应当按审定的投资计划书确定的购置或租赁经营场所、购置设备和原材料、加盟费、特许经营费等用途使用。微型企业使用补助资金时,应提出申请经所在地县级微企办审核同意后,开户银行方可支付补助资金。第七章税收奖励管理。
第二十五条税收奖励由微型企业自创业后次年起每年 2 月底前向所在地县级微企办提出申请,县级微企办会同财政、税务等部门进行审核。
第二十六条各县微企办完成税收奖励申请审核工作后,于当年3 月中旬前将相关资料上报省、市(州微企办,由省、市(州微企办分别会同同级财政、税务部门审核后于当年3 月底前下达各级财政应承担的奖励资金,并通过年终财政结算办理。县级财政部门于当年 4 月底前完成税收奖励的办理工作。奖励资金由县级财政部门按国库管理支付的规定办理,资金划入申请人开设的银行基本账户。市(州微企办在6 月底前应当将税收奖励的审核、拨付情况报省微企办备案。第八章贷款和担保管理。
第二十七条有贷款需求的微型企业,可向县级微企办提出贷款申请,审查合格后,交由承贷银行或担保机构按照有关规定提供不超过15 万元的银行贷款或担保支持。
第二十八条省金融办会同贵州银监局、人民银行贵阳中心支行选定在全省范围内有网点的商业银行作为承贷金融机构,并提交省微企办。县级微
企办根据省微企办选定的商业银行范围,确定具体的 商业银行作为承贷金 融机构,报省、市(州)微企办备案。金融机构要简化操作流程,积极创新 和开发适合微型企业的 金融产品及服务,并为扶持对象提供信用担保和低 息贷款支持。第二十九条 省内融资性担保机构要积极为有贷款需求的微 型企业提供贷 款担保,财政出资的融资性担保机构可根据实际情 况减收微型企业的担保 费。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提出非财政出 资的融资性担保机构名单,微企 办与承贷金融机构最终确定各方 认可的担保机构并报省微企办备案。担保 机构对微型企业提供低保费担保的,可按有关规定享受 担保业务补助及奖 励。第三十条 符合《贵州省就业小额担保贷款实施办法》(贵银 发〔2010〕4 号)和《关于进一步推动妇女就业贴息小额贷款工 作的通知》(黔财社 〔2010〕195 号)规定条件的微型企业,可申 请就业小额担保贷款,并享 受有关贴息优惠。服务体系建设。第九章 服务体系建设 第三十一条 加强创业辅导、管理咨询、人才培养、技术创 新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鼓励中介机构面向微型企业开展创业指 导和综合服务,提高微型 企业创业成功率。第三十二条 突出产业导向作用,合理引导微型企业产业投 资方向,鼓励和 支持发展先进生产能力,防止和避免盲目投资和 低水平发展。第三十三条 大力培育产业园区及微型企业创业孵化园,鼓 励支持微型企 业入驻工业园、产业园区,引导微型企业集聚发展。6 第三十四条 探索建立各级政府、各部门、相关行业协会等共同构成的微型 企业帮扶机制,协助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 和问题,提高微型企业“成 活率”。第三十五条 在政府采购、资金政策和项目安排等方面,微型企业给予与 对 其它企业同等的待遇,进行重点扶持。第三十六条 鼓励微型企业增加科技投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促进微型 企业与高等院校合作,支持科学技术成果转化。第三十
七条 积极组建微型企业协会,探索建立微型企业互 联网公共服务平台。鼓励微型企业利用电子商务方式从事经营活 动,利用信息网络销售和 推广产品。第三十八条 全面推行行政指导,通过建议、辅导、提醒、规 劝、示范、公示等多种方式,引导微型企业守法经营。第十章 监督管理 第三十九条 各级微企办会同工商、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 障、金融等部门,负责对资金使用、企业生产经营、劳动用工情 况等进行指导和监管。建立 健全监督管理制度,严厉查处微型企 业套取、抽逃、转移资金和资产等行 为。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 关依法处理。第四十条 微型企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微企办责令改 正; 情节严重的撤 销申请人扶持资格,并按规定追回补助和奖励 资金。
(一)不按投资计划 书使用补助资金的;
(二)虚假出资、虚报注册资本的;
(三)抽逃、转 移注册资本(金)及其他资金、资产的;
(四)出租、出借扶持资格的;
(五)采用欺骗手段取得扶持资格的;
(六)其他违法违规行为。第四十一条 微型企业申请变更或注销登记,应当经县级微 企办审查后,7 由基层工商分局依法办理。第四十二条 申请人恶意骗取、套取、挪用财政补助资金等 违法行为应当记 入市场主体诚信系统。相关行政机关、金融机构 依据不良信用记录,在银 行信贷、行政许可、政策扶持等工作中 依法对违法当事人采取禁止或限制 措施。第四十三条 各级微企办、财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审 计、监察等部 门应加强对微型企业发展申请、审批、资金发放等 环节的全过程监督检查,依法查处截留、挤占、滞留、挪用、骗 取、套取财政资金和玩忽职守、滥 用职权、徇私舞弊等行为。涉 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第四十四条 各级微企办负责抓好扶持微型企业发展宣传工 作,通过发挥示 范带头作用,营造良好社会氛围。第四十五条 各级微企办负责定期公布扶持微型企业发展工 作有关情况,自 觉接受社会监督。各相关部门应当自觉接受审计 监督。省微企办对市(州)、县扶持微型企业发展工作进行专项 督查。第十一章 附 则 第四十六条 申请人只能享受一次微型企业扶持政策。第四十七条 各市(州)、县(市、区、特区)人民政府可根据本办法规定制定实施细则及 配套办法,并报省微企办备案。第四十八条 本办法所称微型企业,均指享 受扶持政策的微 型企业。第四十九条
本办法由省微企办会同相关部门负 责解释。第五十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8
第五篇:关于印发《贵州省扶持微型企业发展实施办法》的通知
关于印发《贵州省扶持微型企业发展实施办法》的通知
黔工商办字(2012)30号
各市(州)工商行政管理局、财政局、金融办、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工信委、工能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商务局(商粮局)、审计局、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人民银行各市(州)中心支行,各银监分局:
为贯彻落实《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扶持微型企业发展的意见》(黔府发〔2012〕7号),大力推进扶持微型企业发展工作,我们制定了《贵州省扶持微型企业发展实施办法》。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执行。
贵州省扶持微型企业发展实施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大力扶持微型企业发展,根据《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扶持微型企业发展的意见》(黔府发〔2012〕7号)及相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扶持的微型企业应符合《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确定的微型企业标准,且实际货币投资达到10万元,并带动5人以上(含5人)具有本省户籍人员就业。
第三条 省、市(州)、县(市、区、特区)扶持微型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领导和协调扶持微型企业发展工作,形成各级政府为主、相关部门协同、社会各方参与、工商协调服务、建设管理并重的工作机制。各级扶持微型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以下简称微企办)。微企办设在同级工商行政管理局,负责会同相关部门组织开展微型企业的发展规划、创业培训、创业审核、政策扶持、监督管理等日常工作。
第二章 扶持政策
第四条 微型企业在实际货币投资达到10万元后,政府给予5万元的财政资金补助。
第五条 微型企业除享受国家和我省对微型企业及特定行业、区域、环节的税收优惠政策外,其实际缴纳的所有税收中省级及以下地方留存部分总额进行等额奖励。单个微型企业税收奖励总额累计不超过15万元。
第六条 有贷款需求的微型企业,可获得不超过15万元的银行贷款或担保支持。第七条 按规定免收涉及微型企业的管理类、登记类、证照类行政事业性收费。
第三章 创业申请
第八条 享受创业扶持政策,应当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一)不属于国家禁止经商办企业的本省户籍人员;
(二)具有创业能力;
(三)无在办企业;
(四)创办的企业实际货币投资达到10万元;
(五)申请人与他人创办合伙企业或有限责任公司的,其出资比例不低于全体投资者出资额的50%;
(六)带动5人(含创业者本人)以上本省户籍人员就业;
(七)其他应当具备的条件。
第九条 申请微型企业创业扶持的创业者,应当向创业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提交以下材料:
(一)微型企业创业申请书;
(二)身份证明;
(三)其他需要提交的材料。
第十条 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受理申请后,应当在3个工作日内对申请人是否符合本办法第八条第(一)、(二)项规定进行审查。对符合规定条件的,出具同意推荐意见。申请人应当将上述材料提交创业所在地基层工商分局。
第十一条 基层工商分局受理申请后,应当对申请人是否符合本办法第八条第(三)、(五)、(六)、(七)项的规定进行初审。审查符合条件的,出具审查意见,并告知申请人办理企业名称预先核准、有关前置许可及扶持微型企业应当具备的相关手续等,同时将申请资料移送创业所在地县级微企办。
基层工商分局自受理申请之日起,应当在3个工作日内完成初审和资料移送工作。
第四章 创业培训
第十二条 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会同同级微企办、农业、财政、扶贫等部门做好微型企业创业人员的创业培训工作。
第十三条 县级微企办收到申请资料后,应当将创业申请人纳入微型企业创业培训计划,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组织有资质的培训机构按有关规定开展免费创业培训(已接受创业培训或具有相关创业知识的申请人可不参加),培训合格后颁发合格证。
培训机构的培训补贴标准、申请和拨付按照现行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四条 微型企业创业培训以提高申请人创业能力为目的,开展政策解读、项目选择、担保贷款、企业管理、市场营销、合同签订及风险规避、员工聘用与社会保障、工商税务知识、创业实例分析、创业投资计划书制作等内容的培训。
第五章 创业审核及注册登记
第十五条 申请人通过企业名称预先核准后,应当在创业所在地指定的银行以预先核准的企业名称开设账户,并在提交创业投资计划书前将投资资金存入该账户。
第十六条 创业审核按照尽职审查和集中会审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申请人向创业所在地县级微企办提交有关前置许可资料和创业投资计划书后,微企办应当在3个工作日内完成初审,并将初审意见提交由工商、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国税、地税、审计、经济和信息化、人民银行、银监、金融、商务等部门和单位组成的评审委员会审核。评审委员会会议原则上每10个工作日召开一次,也可由评审委员会主任根据工作需要提议召开。
第十七条 创业审核应当重点审查以下内容:
(一)创业者基本情况;
(二)投资资金证明及经营场地证明;
(三)带动人员就业相关证明;
(四)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颁发的培训合格证或具有相关创业知识的证明材料;
(五)投资计划书(应当具备以下内容):(1)拟创办微型企业的人员及组织结构;(2)拟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情况及管理计划;(3)市场预测及营销策略;(4)创业投融资计划;
(5)财政补助资金使用计划等财务规划;
(六)注册登记应当提交的相关材料;
(七)其他应当审核的内容。
第十八条 县级微企办应当及时将评审委员会审核通过的结果进行公示,公示期不少于3天。公示结束后,县级微企办应在3个工作日内,将已通过创业审核的申请人的相关材料移交创业所在地基层工商分局办理注册登记。
第十九条 基层工商分局收到县级微企办移送的申请人的注册登记材料后,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依法办理微型企业注册登记。
第二十条 各级微企办、相关部门和单位工作人员对创业审核中获知的商业秘密,应当予以保密。
第六章 补助资金管理
第二十一条 各级财政部门每年应当根据同级政府确定的微型企业发展计划,按程序报批后安排扶持微型企业发展资金预算。省、市(州)财政部门将应承担经费按一定比例预拨到县级财政部门。
第二十二条 县级财政部门于次年向省、市(州)财政部门提出清算上年微型企业补助资金申请,省、市(州)财政部门按规定及程序审核清算后,纳入上下级财政结算事项办理。
第二十三条 县级微企办每周汇总已注册登记的微型企业提出的资金补助申请后向同级财政部门申请拨付补助资金,由县级财政部门按国库管理支付规定办理,在5个工作日内将补助资金划入微型企业开设的银行基本账户。
第二十四条 微型企业获得的补助资金,应当按《企业财务通则》、《小企业会计准则》进行账务处理。
补助资金应当按审定的投资计划书确定的购置或租赁经营场所、购置设备和原材料、加盟费、特许经营费等用途使用。
微型企业使用补助资金时,应提出申请经所在地县级微企办审核同意后,开户银行方可支付补助资金。
第七章 税收奖励管理
第二十五条 税收奖励由微型企业自创业后次年起每年2月底前向所在地县级微企办提出申请,县级微企办会同财政、税务等部门进行审核。
第二十六条 各县微企办完成税收奖励申请审核工作后,于当年3月中旬前将相关资料上报省、市(州)微企办,由省、市(州)微企办分别会同同级财政、税务部门审核后于当年3月底前下达各级财政应承担的奖励资金,并通过年终财政结算办理。县级财政部门于当年4月底前完成税收奖励的办理工作。奖励资金由县级财政部门按国库管理支付的规定办理,资金划入申请人开设的银行基本账户。市(州)微企办在6月底前应当将税收奖励的审核、拨付情况报省微企办备案。
第八章 贷款和担保管理
第二十七条 有贷款需求的微型企业,可向县级微企办提出贷款申请,审查合格后,交由承贷银行或担保机构按照有关规定提供不超过15万元的银行贷款或担保支持。
第二十八条 省金融办会同贵州银监局、人民银行贵阳中心支行选定在全省范围内有网点的商业银行作为承贷金融机构,并提交省微企办。
县级微企办根据省微企办选定的商业银行范围,确定具体的商业银行作为承贷金融机构,报省、市(州)微企办备案。
金融机构要简化操作流程,积极创新和开发适合微型企业的金融产品及服务,并为扶持对象提供信用担保和低息贷款支持。
第二十九条 省内融资性担保机构要积极为有贷款需求的微型企业提供贷款担保,财政出资的融资性担保机构可根据实际情况减收微型企业的担保费。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提出非财政出
资的融资性担保机构名单,微企办与承贷金融机构最终确定各方认可的担保机构并报省微企办备案。
担保机构对微型企业提供低保费担保的,可按有关规定享受担保业务补助及奖励。
第三十条 符合《贵州省就业小额担保贷款实施办法》(贵银发〔2010〕4号)和《关于进一步推动妇女就业贴息小额贷款工作的通知》(黔财社〔2010〕195号)规定条件的微型企业,可申请就业小额担保贷款,并享受有关贴息优惠。
第九章 服务体系建设
第三十一条 加强创业辅导、管理咨询、人才培养、技术创新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鼓励中介机构面向微型企业开展创业指导和综合服务,提高微型企业创业成功率。
第三十二条 突出产业导向作用,合理引导微型企业产业投资方向,鼓励和支持发展先进生产能力,防止和避免盲目投资和低水平发展。
第三十三条 大力培育产业园区及微型企业创业孵化园,鼓励支持微型企业入驻工业园、产业园区,引导微型企业集聚发展。
第三十四条 探索建立各级政府、各部门、相关行业协会等共同构成的微型企业帮扶机制,协助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提高微型企业“成活率”。
第三十五条 在政府采购、资金政策和项目安排等方面,对微型企业给予与其它企业同等的待遇,进行重点扶持。
第三十六条 鼓励微型企业增加科技投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促进微型企业与高等院校合作,支持科学技术成果转化。
第三十七条 积极组建微型企业协会,探索建立微型企业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鼓励微型企业利用电子商务方式从事经营活动,利用信息网络销售和推广产品。
第三十八条全面推行行政指导,通过建议、辅导、提醒、规劝、示范、公示等多种方式,引导微型企业守法经营。
第十章 监督管理
第三十九条 各级微企办会同工商、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金融等部门,负责对资金使用、企业生产经营、劳动用工情况等进行指导和监管。建立健全监督管理制度,严厉查处微型企业套取、抽逃、转移资金和资产等行为。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第四十条 微型企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微企办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撤销申请人扶持资格,并按规定追回补助和奖励资金。
(一)不按投资计划书使用补助资金的;
(二)虚假出资、虚报注册资本的;
(三)抽逃、转移注册资本(金)及其他资金、资产的;
(四)出租、出借扶持资格的;
(五)采用欺骗手段取得扶持资格的;
(六)其他违法违规行为。
第四十一条 微型企业申请变更或注销登记,应当经县级微企办审查后,由基层工商分局依法办理。
第四十二条 申请人恶意骗取、套取、挪用财政补助资金等违法行为应当记入市场主体诚信系统。相关行政机关、金融机构依据不良信用记录,在银行信贷、行政许可、政策扶持等工作中依法对违法当事人采取禁止或限制措施。
第四十三条 各级微企办、财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审计、监察等部门应加强对微型企业发展申请、审批、资金发放等环节的全过程监督检查,依法查处截留、挤占、滞留、挪用、骗
取、套取财政资金和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等行为。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第四十四条 各级微企办负责抓好扶持微型企业发展宣传工作,通过发挥示范带头作用,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第四十五条 各级微企办负责定期公布扶持微型企业发展工作有关情况,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各相关部门应当自觉接受审计监督。省微企办对市(州)、县扶持微型企业发展工作进行专项督查。
第十一章 附 则
第四十六条 申请人只能享受一次微型企业扶持政策。
第四十七条 各市(州)、县(市、区、特区)人民政府可根据本办法规定制定实施细则及配套办法,并报省微企办备案。
第四十八条 本办法所称微型企业,均指享受扶持政策的微型企业。第四十九条 本办法由省微企办会同相关部门负责解释。第五十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