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八宝镇开展深度贫困村基层组织建设
八宝镇开展深度贫困村基层组织建设
调研报告
根据省民政厅、县民政局的相关文件要求,最近对八宝全镇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情况进行了全面调研。
一、基本概况
八宝全镇辖16个村民委员会,248自然村,278个村小组。辖2个村党委,16个党总支部,118个党支部,农村党员1108名,占75.3%,;45岁以上党员名,占80%,初中文化以下党员1069名,占79%;2010年家庭人均纯收入在350元以下,人均有粮在250公斤以上的党员有512名,占农村党员总数的46.2%;60岁以上年老体弱且无固定收入的贫困党员有283名,占贫困党员总数的25.54%;因天灾人祸而致残丧失劳动能力和债台高筑的贫困党员7名,占贫困党员总数的0.63 %;不掌握农业生产实用技术和缺乏致富能力的党员有91名,占农村党员总数的8.21%。通过调查,我们对全镇基层党组织进行划类分析,其中作用发挥较好的党(总)支部5个,占总数的31%;好的6个,占总数的37.5%;一般的4个,占总数的25%;软弱涣散的党支部1个,占总数的0.63%,总体较好。
(一)村委会情况。全镇16个村委会共有干部有51人,一肩挑4人,村妇女干部3人,村两委中交叉任职49人。一是有村主任16名。其中:妇女3名,党员15名,少数民 族14名,连选连任14名,一肩挑14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2名,高中文化程度10名,初中以下文化程度5名;年龄在25岁以下的2名,年龄在26岁至35岁的6名,年龄在36岁至45岁的5名,年龄在46岁至55岁的3名。二是共选举产生村副主任19名。其中:党员15名,少数民族15名,连选连任7名,一肩挑15人;高中文化程度7名,初中以下文化程度12名;年龄在36岁至45岁的11名,年龄在46岁至55岁的7名,年龄在56岁以上的1名。三是共选举产生村委员59名,其中:妇女19名,党员41名,少数民族42名,连选连任20名,一肩挑36人,兼任村小组长41名;高中文化程度11名,初中以下文化程度47名;年龄在26岁至35岁的13名,年龄在36岁至45岁的25名,年龄在46岁至55岁的11名,年龄在56岁以上的10名。四是共选举产生村组长259名,村副组长259名,村代表276名。
(二)村党支部情况。全镇16个村党总支部共有88个村分支部,1108名农村党员。一是有村总支书记16名。其中:妇女2名,少数民族13名,连选连任7名,兼任村委会主任的14名;高中文化程度9名,初中以下文化程度7名;年龄在35岁以下的6名,年龄在36岁至40岁的2名,年龄在41岁至45岁的4名,年龄在46岁以上的4名。二是共选举产生村总支委员76名。其中:妇女14名,少数民 族60名;高中文化程度25名,初中以下文化程度51名;年龄在35岁以下的12名,年龄在36岁至40岁的9名,年龄在41岁至45岁的22名,年龄在46岁以上的33名。三是共选举产生村党支部书记88名、支委139名。
二、存在的问题及产生原因
近年来,八宝镇党委按照中央及省、州、县委关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要求,结合实际,不断加大工作力度,使全镇基层组织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从调查情况看,我镇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开展的还很不平衡,在基层组织自身建设和队伍建设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年龄、文化、性别结构不合理。一是党员干部年龄普遍偏大,老党员老干部多,年轻党员干部少,外出打工的年轻党员干部较多,年龄结构比例失调。二是从男女党员干部的比例看,女性党员干部偏少。三是党员干部文化层次偏低,小学、初中文化较多,大专学历以上的党员干部少,一个村几乎没有一个大专生。
2、农村党员干部科技素质偏低,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弱。干部缺乏技能培训,致富办法少,起步难度大,思想惰性大,观念比较陈旧,发展思路不清晰,农村基层组织对农民影响力逐渐呈弱化趋势。
3、农村基础条件差,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不健全。一是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滞后,大多数行政村几乎没有任何积累;二是农村基层干部待遇低,工资少,社会保障机制和激 励机制不完善,农村干部积极性不高,工作主动性差。
4、农村民主管理机制不健全,村民自治有待加强。民主监督、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在农村刚刚起步,民主管理制度还不够健全,干部群众民主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有能力、有知识的党员流失严重,由于民主自治机制不完善,干部能力得不到发挥,他们中的许多人为了生计进入城市打工或者离开家乡从事其他活动,履行干部职责成为农村干部的“第二职业”。
5、农村基层组织运行经费不足,工作辛苦,条件艰苦,影响了工作积极性。自农村税费改革以后,农村基层组织的经费来源主要依靠省、州、县的转移支付,而这部分资金根本无法满足村级事务的开支。加之原农村集体负债较大,仅靠转移支付这一项,连正常开支都还不够,而且每年还要偿还一部分欠款,使村级财务运转艰难。他们又长期工作在第一线,工作最具体、最直接,长期与农民直接打交道,稍有疏忽,就会遭到群众的非议,甚至谩骂。而农村工作又是复杂的,每完成一件工作都要受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制约,如修路架桥、五保户、残疾人的供养等等,都是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但要干好每一项具体工作都需要资金作保障,没有资金作保障,再好的设想也是一句空话。但群众不那么认为,作为农村基层组织就应该为我们解决具体问题,否则要你干什么?收入少,工作压力大,条件艰巨,工资又不是很高,群众又不能理解,影响了一部分村干部工作的积极性。
6、基层干部素质不高,班子协调性不强,党员先进性不突出。部分村干部素质不高。大多数村干部只有初中文化水平不高,导致理解党的方针,政策水平不高,决策能力、工作能力一般影响了班子的战斗力。党员先进性不突出。党员队伍不仅文化层次较低,而且年龄老化,这样的党员,想起表率作用也有点力不从心。还有部分党员平常放松政治学习,对己要求不严,思想还落后于一般群众,在群众中威望不高,影响了党支部的战斗力和号召力。
7、“两个作用”发挥不够,个别党员混同于普通群众。总的来讲,大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得是比较好的,但也有少数基层党组织缺乏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缺乏干事创业的信心和勇气,缺乏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精神和能力,不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少数党员受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影响,宗旨意识和理想信念弱化,党员意识有所退化,只顾个人小家庭,对国家和集体的事不管不问。有些年龄大的党员由于年迈体衰,丧失劳动和工作能力,无力在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中发挥重要作用。有些年轻党员虽然在理论水平、文化素质、技术能力和生机活力等方面占有优势,但这部分党员流动性强,也难以有效发挥作用。
8、个别党支部组织生活不健全,组织制度得不到很好地落实。调查发现个别党支部存在活动次数少、间隔周期长的实际情况,特别是发现了个别软弱涣散支部,半年以上没 有正常开展组织生活。这些现象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顺利开展,形成了不利的局面。还有部分党支部班子不团结,尤其是个别村两委班子严重不协调,各唱各的调,甚至互相拆台,使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不能得到有效的贯彻和落实,损害了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在群众中的形象。
9、部分基层组织班子事业心不强、责任目标不明的现象依然存在。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农村各项工作的基础,肩负着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职责,直接关系到一个地区、一个单位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影响党群干群关系。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个别党支部成员尤其是支部书记事业心不强,素质能力较差,加上责任目标不明,没有树立起干好党的事业、做好群众工作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政治上不思进取,工作上被动应付,没有干一番事业的精神,导致班子弱化、工作散漫,上边政策不清、下边情况不明,“带头致富、带领致富”更无从谈起,党员群众对其很不满意。
10、一些基层组织建设的工作方法简单,缺乏实效性。有的党(总)支部不能把上级布臵的党建工作任务作为推动工作的动力及有利条件,反而当成工作负担。把开展组织活动仅限于传达上级文件和中央精神,读书读报,不能把开展活动与本村委会、本村小组的改革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深入讨论,解决实际问题,学习缺乏针对性、目的性,学习深度不够;有的党支部组织活动变成了业务工作会,失去了应有 的政治性、思想性和严肃性,对党员的思想动态过问较少,思想教育的方法很少采用。
上述问题的产生,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既有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方面的原因,也有党组织和党员队伍自身方面的主观原因。通过调查我们感到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基层组织建设整体工作水平与快速发展的形势不尽适应。当前经济建设全面提速,改革不断深化,开放程度日益加深,面对这种快速发展的形势,在党的基层组织工作上出现了一些“不适应”。一是思想观念和精神状态不适应。有些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观念、精神状态,还不完全适应这种快速的、跨越式的发展形势。有的固步自封,固守过去的老传统老办法;还有的等、靠、要思想严重,缺乏主动进取和创新的精神。二是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不适应。有的基层党组织思想观念陈旧,仍然沿用计划经济时代行政命令的方式来推进党的工作,使党的工作出现机关化、行政化的现象。三是工作能力和自身素质不适应。形势的发展变化要求基层党组织的负责人具备多方面的能力和素质,成为复合型的人才,而事实上我们一些基层党组织书记是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工作能力不强。
2、部分党组织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意识有待于进一步增强。有的基层党组织在实际工作中,“抓中心忘党建”,中心任务和党的建设“两张皮”,有的是职能错位,履行党务职责较差。有的职能部门对基层党组织情况缺乏深入了 解,对基层党建情况不明,出现“谈行政业务滔滔不绝,说党建工作一窍不通”的现象。部分党员干部对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存在重经济、轻党建的思想,工作存在畏难情绪,积极性不高,没有把抓经济工作与抓党建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落实工作只重形式,不注重效果,分工不明确,职责不清,出现了“都管、都不管”的现象。
3、部分村党支部工作思路不清,发展农村经济办法不多。村集体经济发展滞后,党支部为群众办实事,解决实际困难能力不足。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部分村没有长期发展规划,在发展农村经济中,不能从传统种植结构中解脱出来,带领农民致富的路子不宽,办法不多,不能满足群众致富的要求,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党支部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严重影响村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威信。
4、党员整体素质偏低,制约了党员作用的发挥。党员队伍结构不合理。经过调研分析,目前农村党员队伍结构出现老龄化现象严重,学历层次偏低。由于年龄结结构老化,导致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缺乏应有的生机和活力;由于文化知识素质低,有些党员干部在发挥作用上显得有心无力,存在着三个不适应:一是独立驾驭市场经济和带领农民致富的本领,与群众盼望致富迫切心情不适应;二是有的党支部班子成员政策水平不高,有私心杂念,与群众要求公开、公正、公道的迫切愿望不适应;三是依法行政能力弱,与群众 日益增强的民主意识、法制意识和参与意识不适应。
5、个别村干部更换频繁,财务交接不清。调查发现大多落后村,一是干部难选、更换频繁,二是财务制度混乱、交接不清。导致遗留问题年复一年,群众积怨深,新上任干部工作难开展,并且每任干部互不服气,缺乏事业心和责任感,短期行为严重,根本无干事业的长远打算。财务交接和财务公开都没搞好,财务监管失控,“双代管”执行不好,财务制度形同虚设,有的村民理财小组人员只是村干部报个名,从没理过财,开过会,财务公开避实就虚,只是做个样子,长此以往导致财务收支失去监管,难免负债越来越重,问题越来越多,造成村级工作开展十分被动。
三、对策和措施
(一)健全组织,为全面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打好基础。要真正做到基层组织健全完善、坚强有力,确保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面覆盖、不留空白”,覆盖到基层所有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一是“应建未建”的要建,符合单独建立党支部条件而没有建立的,要抓紧组建;正式党员不足人的单位,要按照“行业相近、地域相邻”原则,尽快建立联合党支部。二是花大力气抓好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的清理整顿工作,属于支部班子或负责人缺乏战斗力和组织领导能力的,要及时调整;属于班子成员缺额不齐的,要充实加强;属于一时没有合适负责人人选导致软弱涣散的,上级党组织要及时下派优秀干部任职。三是 抓好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结合流动党员的实际,采取有效措施,切实规范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使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走上规范化的轨道。
(二)以活动为载体,全面抓好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党员先进性的发挥取决于主客观两方面因素,没有一个好的载体,即使党员有发挥先进性的愿望,也很难充分发挥出来。通过活动,确保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进一步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整体水平。我镇结合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和争先创优活动,开展好以“争做五好党组织、争做优秀共产党员”的“双争”活动和以“学理论、学技能,比党性、比贡献”为主要内容的“双学双比”活动,进一步加强党员理想信念、宗旨意识、作风建设、学习能力等方面的素质,增强广大党员的发展和创新意识,提高他们“带头富、带领富”的本领,把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展现在各行各业、各个岗位上,探索出一条开创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新途径。
(三)选派机关干部回村任职,配齐配强党支部班子。镇党委从实际出发,通过大量调查研究后决定从机关选派一批优秀同志到村任职,一方面解决这部分村选人难的问题,充实后进村班子;另一方面使这些年轻党员干部自身得到锻炼。我镇将结合下一步基层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按照“双强”标准,选准配好村支部班子,尤其是选好支部带头人。镇党委经过认真分析基层党组织状况,摸清实底,组织了专 门工作班子,尽职到位抓基层班子建设,继续抓好两推一选,搞好公推直选,选准选好支部班子,在选人上做到思想解放、视野开拓,大力从有文化的优秀青年中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和后备干部,促进党员干部队伍结构的优化,以有效解决党员、干部后备力量不足的问题。同时明确任期目标,以一手抓党建、一手抓经济来强班子,带队伍。
(四)认真抓好后进村财务整治工作,有效保障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顺利开展。在抓班子建设、制度建设的同时,注重抓村级财务整治工作。财务不清是农村矛盾的焦点,要采取切实可行措施加强农村财务管理,堵住漏洞,消除群众疑虑,化解干群矛盾,要通过民主手段健全民主议事、民主理财制度,切实发挥他们的监管作用,不要流于形式。村务、政务公开和财务公开一定要让群众信得过。对因干部更换财务交接不清的镇将成立专门班子,办理交接,理清头绪,建立往来帐,通过建章立制,切实把村级财务管理好,特别是对村级与群众发生的债务,要制订具体措施加以消化。要严格控制支出,严格管理,有效遏制财务制度混乱的现象,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顺利开展提供有效保障。
(五)建立完善联系基层群众制度,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近年来,全镇党员领导干部走出机关,走入基层,深入调查研究,关心群众生产生活,帮助排忧解难。在具体工作中,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走进”:一是围绕党员干部走进农村基层,建立完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联系点制度(如镇班 子成员联点包片制度、一般干部联村制度、农村工作指导员制度);二是围绕走进村,建立完善村级建设工作联系点制度(如在职党员定点服务村、参与村建设制度);三是围绕走进工厂企业。建立完善企业党建联系点制度确定了企业的党建工作联络员和指导员);四是围绕走进基层群众,建立完善与群众联系走访制度(建立了机关党员深入基层开展调研等制度);五是围绕走进社会各界,建立完善党员领导干部联系党外人士和中高级知识分子制度。同时,机关党组织还建立了结对联系基层单位制度,每个机关部门与一个基层单位结成对子,经常到联系单位走访,听取群众意见,分析社情民意,落实联系和帮扶措施。在联系基层群众工作中,镇领导示范带头作用明显。近年来,我们先后建立了镇领导联系村联系基层党建示范点、联系重大项目等制度、村领导联系困难群众、镇党委委员联系基层党代表、并坚持领导每星期日固定时间接待来访群众,坚持定期下访调研,开展现场办公,达到了体察民情、宣传群众、服务群众、指导工作、解决问题的目的。
(六)建立完善为群众办实事制度,解决好群众最关心的问题。镇党委政府坚持每年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摸排出群众最关心、最期盼、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本着“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围绕“五个明确”制定好为群众办实事计划。即明确办实事项目、明确办实事措施、明确办实事时限、明确办实事单位、明确办实事分管领导和责任 人,把办实事计划真正落到实处,做到为群众办实事年年有计划、件件有着落,造福于民,取信于民。
(七)建立完善群众评议制度,促进转变机关作风、提高服务效率。广大群众的要求和实际问题的解决必须依赖于各级党政机关,因此,构建服务型机关,对于密切党群关系有重要作用。近年来,我们认真总结机关作风建设的经验,深入开展机关效能建设,通过开展民主评议机关活动,切实转变机关作风,提高机关服务效能,不断创新便民服务方式,规范服务程序,实行为民办事代理、服务承诺、限时办结、首问责任等制度,进一步方便了群众办事。通过电话、信箱、领导信访接待日等途径,多方面了解群众的意见、建议和要求,对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及时进行处理并予反馈。这既是对政府工作的促进,又拉近了政府与老百姓的距离,让广大群众真正感受到政府不断改进工作的诚意。在抓机关作风转变过程中,我们虚心倾听各层面意见,建立了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村民代表、等广泛参与的群众评价体系,真正把群众是否满意作为评价党政机关和党员干部工作作风、工作效率的重要标尺,把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成效体现在机关作风的转变和机关效能的提高上,达到形象提升、办事提速、服务提质、管理提效的目的。
第二篇:镇基层组织建设
山东宁阳东庄镇:“三个重点”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年
山东省宁阳县东庄镇认真贯彻“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精神,大力实施“富民强村固本强基”工程,围绕提升村集体经济实力,促进群众增收,增强党组织服务功能,进一步深化“强基工程”,为加快推进富民强镇进程提供组织保障。
发展集体经济,增强村级经济实力。明确发展目标,探索增收路子,力促集体经济发展。按照“突出重点,典型引路;逐村会诊,一村一策;强力推进,逐个销号”的工作思路,重点梳理推广培植增长点增收、利用收益型资产增收、盘活闲置资产增收、开发利用资源增收、有偿服务增收和招商引资借助外力增收等路子;紧紧抓住市县选派第一书记到村任职和我县“强基工程”包村大行动的机遇,积极利用好包村部门技术、资金、信息等方面的优势,解决集体经济薄弱村发展起步难的问题;严格落实各种补贴政策,采取企业、部门分期分批帮扶发展的办法,在资金、项目、人才、技术和信息上进行综合帮扶,切实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制定财税扶持、农业扶持、土地利用、科技帮扶等政策,加大帮扶力度,增强发展后劲。
力促群众增收,推进致富奔康进程。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突出干果基地建设这一重点工作,不断膨胀干果产业,实现“户均一亩果”的目标;大力发展集“种植、旅游、观光、体验、农庄”为一体的休闲农业,带动农民增收;建立完善以农技推广站、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龙头企业等为载体的多元化农技推广体系,加快推广优良品种;充分利用“阳光工程”、新型农民创业等多种培训形式,加强农民实用技能培训;深入推进“一村一品”工程,围绕林果、畜牧等特色产业,培育一批示范村,培育叫响一批优质农产品品牌;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在全镇形成“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产业化经营模式。
提升服务功能,筑牢发展根基。不断优化党组织设置,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突出“书记抓、抓书记”这一重点,把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摆在首要位置,创新党组织书记培养选拔、教育培训、工作运行、激励保障、监督约束、考核评价等六项机制,着力提升他们推动发展、促进和谐、服务群众的本领;加大基层干部培训经费投入,加强教育培训阵地建设,采取集中授课、参观考察、经验交流等方式,强化党员干部培训;强化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完善党建工作考核评价机制,健全党建工作述职制度,形成责任明确、领导有力、运转有序、保障到位的工作机制;积极营造党内民主氛围,推进基层党内民主建设,增强党员队伍活力,筑牢发展根基
第三篇:2012年镇基层组织建设年开展情况汇报
2012年xx镇基层组织建设年
开展情况汇报
今年以来,xx镇党委按照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县委组织部工作安排,以在全县开展基层组织年活动为契机,“大规模干部驻村入户”“三联三访”活动为抓手,以“党员干部受教育、农民群众得实惠”为切入点,努力探索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新方法、新途径,进一步提高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整体水平。现将2012年以来xx镇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的情况,汇报如下:
一、重点做了以下几项工作、结合实际制定xx镇的实施意见和实施方案。根据全县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动员会议精神和要求,及时研究制定了《中共xx镇委员会关于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实施意见》,并按此《意见》的工作目标要求,制定了具有可操作性的《xx镇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工作实施方案》。
2、深入开展镇党政班子成员包村联户活动。“大规模干部驻村”和“三联三访”活动开展以来,xx镇党委高度重视,多次召开党政联席会议研究部署党政班子成员包村联户工作。一是对全镇40个行政村进行分类定级,确定由党政班子成员包保后八名的后进村,帮其分析后进原因,为其找出路,解困境,破难题。二是实行包保责任制,由包保党政班子成员签订包保责任书,确保在建设年活动结束时,所包保村摘掉后进帽子。三是大力开展入户调查,“访民情、听民意、近民心”活动。活动开展以来,党政班子共走访包保村农户900余户,收到建议意见300余条。
为下一步抓整改,转落实,奠定了坚实基础。
3、进一步提高村“两委”干部整体素质,特别是增强村党支部书记驾驭农村工作的能力。今年镇党委利用镇党校、党员活动室举办了3期村“两委”干部培训班,科学制定培训内容。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培训原则,根据农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文化建设、民生保障等各项工作需要,科学设置农业经济管理、农村政策法规、党务知识、村级财务管理、农业实用技术、党性教育等培训课程。培训人员310达余人次,村两委干部的整体素质明显提升,带头致富能力明显增强。
4、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党组织规范活动。镇党委重点建立和完善了党委议事规则、岗位目标责任制、以及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等制度,村级建立民主生活会、支部报告工作,支部学习,党费收缴管理、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目标管理、发展党员公示、党务公开等制度,建立健全村民议事、村务公开、民主评议对干部等制度,按照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组织村民讨论修订村规民约。
5、继续实行党员“设岗定责”和党支部、党员公开承诺制度。结合实际把村里工作、公共事务等设五类十岗,年初,各村、各镇直党支部召开了党员大会,根据党员特点、特长,确定岗位和职责,同时制定了台账,进行公示,并且制定了详细的考评和激励措施,进一步增强了党员设岗动力,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6、扎实抓好村级活动阵地建设。在农村党组织阵地建设上,明确提出了“继续抓阵地、突出抓规范、重点抓作用”的工作思路,镇组织部门对40个村级场所进行排查,排查出4个村无村级场所,4个危旧狭小的,县镇两级财政负担,筹集资金对8个
村级活动场所进行新建,对其余的一些场所进行了修缮。通过新建、扩建、改建等形式,彻底解决村级组织无活动阵地和活动阵地危旧狭小的问题。
7、按照两新组织“建组织,扩覆盖”工作要求,不断完善“两新”组织党建工作保障机制,坚持一手建组织,一手抓功能的原则,边组建,边活动,确保每个组建党组织都能发挥真正的作用,深化拓展“两新”组织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两新”组织党建工作进一步加强。
8、规范党费收缴,确保足额上缴。党委指派专人管理党费收缴工作,建立台帐,每季度对各支部党费收缴情况进行张榜公示,对缴纳不及时和不足额的给予通报,保证了党费及时足额缴纳。
9、加强党务、政务和村务公开工作。镇党委把党员发展程序、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的考察情况、预备党员转正,党费收缴情况,定期向群众公开,增加了党务、政务工作的透明度,得到了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
10.继续深化落实村党支部书记“一定三有”保障机制。为推进农村干部规范化管理,激发和调动农村干部工作积极性,我镇认真抓好村支部书记“一定三有”保障机制的落实,提升基层组织建设的整体水平。工作上定目标责任,该镇将村党支部书记的“责、权、利”与“绩、效、惩”有机结合起来,实行村党支部书记目标化管理,与村干部签订目标管理责任状,年终根据考评结果对村支书进行奖惩;经济上有合理待遇,严格落实岗位补贴和绩效补贴两部分组成的结构补贴制度,实现了村党支部书记“干和不干不一样、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
11、深入推广“四议两公开”工作法。xx镇坚持三抓并举,在全镇农村典型引路、分类指导、普遍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效果明显。抓联动快速启动。建立了镇党委书记负总责,分管组织副书记具体负责,各村党支部书记为第一责任人的联动机制,将“四议两公开”工作继续列入今年农村党建工作重点目标任务进行考评。与农村主要干部和镇包片领导、包村干部争先创优挂钩。形成了镇村两级联动有力,层层负责落实的工作体系。
二、存在的问题及下步工作打算
(一)、存在的突出问题
2012年我镇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开展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责任心不够、宗旨意识浅。一些村干部遇到工作中的一些复杂问题和困难,就产生畏惧情绪。导致各项工作任务完成不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基层贯彻落实不好。二是后备干部队伍难以稳定。我镇外出人口流动量大,大部分青年农民常年在外打工,流动性较大,无暇顾及政治进步,在发展党员上不够主动、积极。农村党员队伍年龄偏大,党员后备来源趋于减少。很难做到“选优配强”的后备工作,很大程度影响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是阵地建设有待迅速加强。我镇现有的村级办公场所配套设施已远远不能适应现代办公的需要,有些村的办公室仍然在使用村小学淘汰的桌椅,已经无法满足正常党员活动的需要。四是部分村干部带头致富能力不强,致富手段不多,不能够有效的起到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无法体现党员干部的先进性。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1、抓书记,培育“头雁”。加强村党支部书记的教育培训工
作。打造“双强”型基层党组织书记队伍。2012年底,全镇基层党组织书记“双强”率达90%以上,结合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和省十次党代会会议精神,组织开展好基层党组织书记集中轮训,切实提高基层党组织书记的综合素质。
2、抓党员,建强队伍。按照“知识化、年轻化、专业化、技能化”要求,积极培育入党积子,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坚持“三会一课”制度,结合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等载体,创新党员培训教育方式,定期开展党性观念、群众观念、服务观念教育,着力培育农村党员队伍“双带”能力。
3、抓阵地,夯实基础。努力把村级党群服务中心打造成为融党员活动、便民服务、文化娱乐、教育培训、关爱帮扶及民主议事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活动阵地。机关、学校及非公经济组织党组织围绕“有党员活动室、有电教设备、有办公桌椅、有党建制度、有活动园地”的“五有”要求,切实加快活动阵地标准化建设步伐。
4、抓机制,完善保障。全面落实村两委干部政治、经济、培训待遇。建立镇党委联系各村党支部书记、各党村支部书记联系支部委员、各支部委员联系普通党员、普通党员联系服务群众机制,规范村 “四议两公开”制度,拓宽党员群众参与监督渠道,确保基层组织建设规范化开展。
5、抓典型,示范带动。在农村、机关、学校、非公企业等不同领域基层党组织集中选树一批先进典型。组织开展“先锋模范宣传月”活动,重点组织好党建品牌树立和宣传推介,通过树立典型、宣传典型、激励先进、以点带面,进一步激发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工作活力。
6、抓创新,增强活力。结合新形势下基层组织建设的新特点、新形式、新任务,以项目为载体,以创新为驱动,以实干求突破,增强组织活力,提升党建工作生命力。年内,各个党支部都要因地制宜提出创新主体,设计创新项目,提炼创新内涵,并及时向镇党委上报创新创优项目落实情况。
中共xx镇委员会
2012年6月8日
第四篇:镇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汇报材料
昌宁镇“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
大家好!
首先,我代表昌宁镇党委、政府和全镇3万2千人民群众,对您们的莅临、督导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自“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开展以来,我镇积极贯彻中央、省、市、县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文件、会议精神,以基层组织建设活动为总抓手,以镇村两级班子建设为重点,以制度规范化建设为保障,强化措施,探索创新,狠抓各项工作落实,有力地促进了“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的持续、深入开展,并取得了一定成绩。现将我镇“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开展情况作简要汇报,不妥之处,敬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一、基本情况
昌宁镇国土总面积230平方公里,辖24个村委,农业人口32900人。耕地面积48620亩。主要有:苹果、葡萄、核桃、粮食四大主导产业,特色产业有下县千亩优质长山药,上下宽千亩露地无公害蔬菜。全镇农民收入达到5218元。属典型的农业大镇,人口多镇,经济贫镇。共有党支部30个(其中村支部24个、镇直支部6个),党员总人数667人,在家党员 人,30岁以下青年党员 人,各党支部均配备1名支部书记。镇
党委班子成员8人,镇政府班子成员4人;人大主席1人;镇纪委班子成员5人,镇政府有公务员35人,事业干部人,;村实职干部 人;大学生村官23人。
二、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开展情况
(一)成立机构,快速启动,制定实施方案,加大宣传力度。镇上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为组长的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领导小组,各支部也成立了由党支部书记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制定《昌宁镇深入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实施方案》和《昌宁镇基层党建示范点创建实施方案》,形成了党委书记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各支部具体落实,广大党员共同参与的齐抓共管机制。于4月1日召开了各支部书记参加的全镇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启动会议,对全镇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进行全面安排部署。在舆论宣传方面,我镇宣挂横幅6条,书写固定标语2条,镇党政办以飞信方式发送基层组织建设年相关信息50余条。
(二)调查摸底、评分定级、确定创建示范点,制定提升方案。按照全镇的统一安排,对包括村两委班子队伍、后备干部队伍、党员队伍、村级阵地建设、制度建设及落实等全镇的基层党组织现状进行全面调查摸底,建立了台账。在充分调查摸底的基础上,通过班子自评、党员群众民主测评和镇党委评定的方法,对全镇基层党组织进行了评分定级,将全镇29个党支部按照先进、一般、后进三个等级进行了
分类定级,其中被评为“先进”的党组织有5个,被评为“一般”的党组织有16个,被评为“后进”的党组织有3个。依照工作要有突破,制度要有创新、水平要有提升的原则,确定了牛塔、东廒两个市级创建示范点,西廒、城关、张马三个县级示范点,结合各自实际,各示范村制定了《示范点创建方案》,其他一般村制定了《晋位升级方案》,后进支部制定了《整顿提升方案》。并在示范点率先推行和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各项活动内容,力争通过活动开展在近期内实现基层党建水平的综合提升。
(三)结合实际,选准载体,抓好贯彻落实,推动社会发展。按照活动开展有目标、示范点创建有基础、晋位提升有载体的要求,各支部对标定位,定好目标,选准载体,强化措施,做到活动开展有实在的内容支持,工作水平提升有具体的形式体现。在示范点创建方面,城关、牛塔两个支部重点突出了基层组织软硬件建设标准规范,党员队伍管理制度健全,体现在服务小城镇建设、新农村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功能充分发挥上;幸福丸、东廒两个支部重点了突出基层社会管理制度健全有创新,党建工作规范有特色,村级班子配备合理有活力,体现在服务于广大群众方便办事、社会和谐发展上;寺上党支部重点突出基层党建工作有突破,工作基础上水平,体现在服务新农村建设、农村产业发展和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上。其余各支部都结合各自实际和工作职能,确定了详细的升级目标和工作措施,镇村两级加强组织、检查和指导,明确责任、分工和时限,确保活动扎扎实实的开展。
(四)活动取得的阶段性成效。通过活动的开展,镇党务工作办公室建设进一步规范,功能进一步发挥,文建明工作法和“3+5”工作法推广应用,全镇基层党组织晋位升级工作目标时限明确,工作措施具体,责任落实到人。各村在“双联”行动中,联乡单位的大力支持配合和镇村两级的共同努力下,各村级班子加强学习、团结协作方面,村级监事会和理事会制度建立和创新及“两定一查三评”、“四议两公开”等制度规范落实上都有了进一步的完善;城关、大石头,石涧三村的村级组织活动室初步实现了附属工程完善、办公设施齐全、室内外布置美观大方的要求;西廒、田家垣两村在村级组织活动室硬件建设上有了切实的改进;各村基层党建工作有了新起色、新突破和新思路。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部分党组织团结一心引领发展的意识不够,班子松散,形不成合力,得过且过,没有发展意识;二是个别党组织不能及时开展集中学习、组织生活会和民主生活会;三是大部分村级集体经济薄弱,经费投入严重不足,使部分村阵地建设较为滞后。
四、下一步的工作打算
进一步加强和县委组织部等部门的汇报沟通,加大对活动的领导和指导力度;进一步加大活动的舆论氛围,使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深入人心;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班子建设、阵地建设、队伍建设和制度建设,进一步提升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进一步强化项目争取力度,解决一部分党支部想办事但无钱办事的问题。
总之,我们将通过活动的扎实开展,努力实现“五个好”的标准和抓好班子、带好队伍、加强基础、增强活力、促进发展的总体要求,以实实在在的成绩喜迎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第五篇:镇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汇报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巩固农村基层政权
***镇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在市委组织部的正确领导下,在相关科室的具体指导下,紧紧围绕“基层组织建设服务党建工作,抓好基层组织建设,巩固农村基层政权”这一工作思路,从最基础的工作着手,从壮大基层组织着眼,扎实工作。队伍建设、阵地建设、规范化建设、党员教育、发展党员,创新推广等基层组织建设工作都取
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建好队伍优化班子
2005年是村两委换届年,为建好村干部队伍,优化村两委班子,***镇党委政府未雨绸缪,于7月份便开始对上届村两委会班子考核摸底,组织两个专班,深入村组,细致调研,为村两委会换届准备第一手资料。加强领导精心组织。一是成立了考核工作领导小组,党委主要领导任组长,纪检、组织、计生、综治、安检等分管领导为成员,由纪检书记牵头,负责具体工作。二是抽调人员,成立专班。根据考核需要,从政府机关和相关部门抽调思想素质好、业务素质精的工作人员参与,分别由纪检书记和组织委员带队。严格程序规范操作。为使考核工作公平、公正,领导小组制定了严格的考核办法和工作程序。一是必须做到两个结合,即随机走访与定向座谈相结合,测评与问卷相结合。二是考核程序规范。先由村书记、主任代表村两委实事求是向村组党员、干部、群众代表述职,报告任期内主要工作,存在的问题。三是与会人员对干部进行测评,对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问卷调查。四是定向座谈,所有的党员、干部、群众代表全部参加。五是随机走访,集体反馈。六是推荐干部。七是进行资金审计,期间村干部不得外出,集体经济只收不支,必要时将公章和账目封存,审计结束向群众张榜公布。严明纪律从一而终。为使考核工作顺利进行,领导小组制定了严格的纪律要求。一是不准向考核对象透露测评和推荐结果。二是不准向考核对象透露座谈人姓名和反映的问题。三是要求与考核对象有亲属关系的主动回避。四是考核不完,班子不散。
10月中旬开始,村两委换届进入实施阶段,按照“注重实绩,德才兼备,加强引导,群众公认,两推一选,党委票决”的工作方针,成功产生了13个村支部委员会,考核任用了两个村级支部委员会;选举产生了13个村民委员会。换届后的村两委班子年龄结构、文化结构更趋优化,梯次搭配更加合理。两委干部平均年龄44岁,比上届下降两岁,其中50岁以上和40岁以下各占30%;高中以上学历占40%,初中以上占60%,党员村干部达100%,两委交叉任职率占95%,新任职干部占27%,形成了以老带新,以长带幼,经验丰富,年富力强,党性过硬的强有力的基层战斗保垒。
二、建好阵地解决“三无”
阵地建设是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阵地是有效载体,在基层组织建设中起基础性作用。没有阵地,就不可能有必要的硬件配置,组织建设就成了真正的纸上谈兵。***镇基层组织建设一直落后于全市各乡镇,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硬件的落后,造成创建意识落后。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抓基层组织建设当从硬件抓起,首先解决“三无”问题,让办公有场所,活动有阵地。在普九达标前,***镇没有一个村有真正的村部,在普九过程中,部分村借建校之机,搭建了村部,但最多也就不足20平米,一间房,一张桌,一把椅。近年来,随着学生数量的减少,教育布局优化调整,大部份村办小学被撤消、合并成中心小学,校舍闲置。但由于债务问题造成闲置房屋不能很好利用,有的甚至遭到破坏。
2005年以来,为解决“三无”问题,党委、政府采取“理清债务、划清权属、协商购买、分期还债、维修与改建相结合”等有效措施,有8个村阵地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一是对校舍完整,桌椅配套的学校,在理清债务,划清权属的前提下,由村委会做出承诺,与村民(债权人)达成分期化债协议,不再干预房屋的所有权和使用问题。二是协调借用的办法解决“三无”问题,将原倒闭破产企业闲置不用的房产通过政府协调的方式借用给所在的村。三是维修与改建相结合,将原有部分村的队厅(仓库)进行维修改建,解决“三无”问题。四是有条件的兴建村部,我镇的××属库区村,经济条件较好,原村部在172线下,南水北调大坝加高蓄水后背将被淹没,现已作好新村部的规划选址工作,结合先进性教育活动开展,计划秋季农闲时动工兴建。
三、整体联动促进村级规范建设
为加快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镇委专门制定了村级规范化建设计划目标。计划从2005年起,分三年三批次,将所有的村建成阵地规范、制度健全,活动正常、效果明显的、基本满足党员群众要求的村级组织。
第一批自去年11月份开始,选择硬件设施较好、干部素质较高、交通便利,有集体经济收入的村先行一步,在此之前,镇委组织城区参观、学习、考察。期间,村书记们在一起展开了热烈的交流与讨论,我们主要学习先进村在集体经济发展规划、产业结构调整、规范化建设等涉及村级管理、建设、发展的一系列问题,通过学习,增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