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行政管理专项补助经费管理办法 财行〔2005〕9号5篇

时间:2019-05-14 11:09: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工商行政管理专项补助经费管理办法 财行〔2005〕9号》,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工商行政管理专项补助经费管理办法 财行〔2005〕9号》。

第一篇:工商行政管理专项补助经费管理办法 财行〔2005〕9号

工商行政管理专项补助经费管理办法

【颁布单位】财政部、工商行政管理总局 【文 号】财行〔2005〕9号 【颁布时间】2005.01.20 【实施时间】2005.01.20

第一章 总

第一条 为了规范和加强工商行政管理专项补助经费的管理,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财政部《中央对地方专项拨款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结合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工商行政管理专项补助经费,是指中央财政为加强和促进地方工商行政管理工作设立的专项资金。

第三条 工商行政管理专项补助经费必须按规定用途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挤占、挪用,或抵顶地方财政预算拨款。

第二章 经费的补助范围及分配办法

第四条 工商行政管理专项补助经费主要用于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基础设施维修改造、基本装备、执法办案以及特殊业务等补助支出。工商行政管理专项补助经费的补助范围如下:

(一)基础设施维修改造补助经费,主要用于基层工商部门的办公用房等基础设施维修改造;(二)基本装备补助经费,主要用于配备交通工具、通讯工具、检测仪器等必需装备;(三)执法办案补助经费,主要用于开展缉私打假、查处假冒伪劣商品等经济执法任务;(四)特殊业务补助经费,主要用于突发、重大的特殊紧急市场监管执法任务;(五)财政部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确定的其他项目。

第五条 工商行政管理专项补助经费分配,按照科学、公开、公平的原则,以“因素法”为主进行分配。具体依据的因素如下:

(一)基本因素,是指各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基本构成情况,包括编制内实有人数、基层工商所实有数量等,一般占分配总额的20%;

(二)业务因素,是指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主要业务、执法办案等工作完成情况,一般占分配总额的25%;(三)政策因素,是指国家对有关地区实施的特殊性经济政策,包括照顾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等政策因素,一般占分配总额的45%;

(四)其他因素,是指财政部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认为需要考虑的其他因素(如自然灾害等),一般占分配总额的10%。

第六条 中央财政专项下达的有特殊指定用途的工商行政管理专项补助经费,可以不按前款方式分配。第三章 经费的申请、审批和下达

第七条 工商行政管理专项补助经费申请时间为每年5月1日至6月30日。

第八条 申请工商行政管理专项补助经费,应当由省级财政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共同向财政部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报送申请报告。

申请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申请补助的理由、申请补助数额、补助经费的使用方向以及财政部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

第九条 财政部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对各省报送的申请报告进行审核,共同确定对各地专项补助经费数额,并于8月底前通过财政转移支付方式下达。

第十条 省级财政部门在接到财政部下达的工商行政管理专项补助经费分配通知后,应会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按照“统筹兼顾,保证重点”的原则,合理安排工商行政管理专项补助经费支出,及时拨付到位。

第四章 财务管理与监督检查

第十一条 工商行政管理专项补助经费实行统一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地方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使用工商行政管理专项补助经费,必须接受省级以上(含省级)财政、审计和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的监督检查。

第十二条 省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会同财政部门,于每年5月底前将上年度工商行政管理专项补助经费的使用情况,上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和财政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应当于每年6月底前向财政部报送上年度工商行政管理专项补助经费使用情况报告(一式两份)。

第十三条 财政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对工商行政管理专项补助经费使用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对违反工商行政管理专项补助经费使用及管理的违法行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予以纠正和处理。

同时,对不按规定报送经费使用情况报告的,暂缓工商行政管理专项补助经费的拨付。第五章 附

第十四条 省级财政部门应当会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据本办法制定本地区工商行政管理专项补助经费的具体管理办法,并报财政部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备案。

第十五条 本办法由财政部负责解释。第十六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二篇:新疆旅游发展基金补助经费暂行管理办法(新财行(2008)207号)

新财行(2008)207号附件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旅游专项(基金)补助经费暂行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和规范自治区旅游专项(基金)补助经费(以下简称补助经费)的管理,充分发挥补助经费的宏观导向作用和资金使用效益,推动旅游事业发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补助经费来源是中央、自治区安排的旅游发展基金和自治区安排的旅游宣传促销补助等经费。

第三条 补助经费使用,应本着突出重点、择优扶强、集中使用、注重效益的原则。目的是调整产业结构、涵养后续财源,引导各类社会资金的投入,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第四条 补助经费应按照科学、公开、公平的原则进行分配。

第二章 补助经费范围

第五条 中央及自治区旅游发展基金补助范围:

(一)旅游开发项目补助经费:重点支持列入中央或自治区级的旅游开发项目,补助范围包括:旅游基础设施、旅游接待设施及配套设施等建设,重点旅游景区项目和旅游项目开发建设,旅游商品开发研制和生产等。

(二)贷款贴息补助经费:主要用于重点旅游开发项目的贷款贴息补助,项目业主为具有独立企业法人资格或实行企业化管理、独立核算的事业法人资格的建设单位。坚持先有贷款,再安排贴息资金的原则。项目贷款已经中国人民银行、商业银行或政策性银行批准同意,并与承贷单位签订贷款合同。贴息资金的贴补率不超过当期银行贷款利率。

(三)以奖代补经费:主要用于奖励对自治区旅游业发展做出显著贡献的旅游项目业主单位。

第六条 旅游宣传促销经费补助范围

(一)国内宣传促销费:主要用于参加国内举办大中型旅游宣传促销活动发生的费用。

(二)国外宣传促销费:主要用于为开拓海外旅游市场,组织参加在国外举办的旅游宣传促销活动发生的费用。

(三)境内外广告宣传费:主要用于宣传自治区旅游业整体形象在境内外媒体制作、刊登广告等所支付的费用。

(四)旅游宣传品、纪念品制作费,主要用于配合开展国内外宣传促销活动而推出的宣传品和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制作费用以及必要的购置费用。

(五)入境旅游奖励经费:主要用于奖励遵守国家法律和行业法规,无违法违规经营行为的旅游企业,入境游客为旅游企业自联组团人员。

(六)其它费用:主要用于财政部和国家旅游局、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自治区财政厅、自治区旅游局为新疆旅游业发展而确定的其他项目。

第三章 项目管理

第七条 申请补助经费项目必须具备的条件:

(一)符合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有关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全局性项目。

(二)必须具有独立法人资格。

(三)项目申请和资金使用者应为同一部门或单位。

(四)申报项目的业主单位所申报项目必须到当地政府主管部门立项审批。

第八条 申请补助经费项目必须提供以下资料:

(一)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规划选址意见书。

(二)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项目用地预审意见或国有土地使用出让合同。

(三)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意见。

(四)贷款贴息项目应附银行贷款合同和银行贷款实际发生计息单及相关审贷法律文件。

(五)以奖代补项目应附项目相关合同签订、投入产出、就业安置、税收上缴等情况报告及相关依据。

(六)要求报送的其他材料。

以上第(一)、(二)、(三)款为所有申报项目的必备条件,第(四)、(五)、(六)款为特定项目的必备条件。

第九条 补助经费申报程序

(一)项目申报由各地(州、市)旅游部门会同同级财政部门提供书面申请及所需申报项目依据,于每年4月30日前报送自治区旅游局、自治区财政厅。逾期未报将不予安排项目资金。

(二)自治区旅游局根据本办法有关规定,审核汇总各地(州、市)上报项目,并于每年5月30日前将本补助经费项目使用计划建议商自治区财政厅共同审定。

第四章 资金管理

第十条 自治区财政厅依照审定的项目和金额将补助经费拨付项目实施单位。

第十一条 补助经费的使用,必须符合本办法第七条规定的范围,专款专用,各地(州、市)、县财政局根据项目实施进度,分期向项目实施单位拨付补助经费。

第十二条 在项目实施中,项目单位必须严格执行现行有关财务制度,并按照财政部、国家旅游局、自治区财政厅、自治区旅游局批复的专项补助经费用途和要求,保证项目资金专款专用。

第十三条 补助经费项目一经批准,不得自行调整。项目执行中确需变更、终止的,中央项目需经财政部、国家旅游局批复,地方项目需经自治区财政厅、自治区旅游局批复后实施。

第十四条 补助经费项目应于当年完成。确因政策调整等原因造成当年不能完成的,中央项目应通过自治区财政厅、自治区旅游局向财政部、国家旅游局报告,地方项目应向自治区财政厅、自治区旅游局报告。在调整批复下达后,严格按照批复要求执行。

第十五条 补助经费执行中按国库集中支付有关规定实施。因项目无法实施造成补助经费结余的,结余资金收回自治区国库。

第五章 监督管理

第十六条 自治区财政厅、自治区旅游局对项目资金的支出范围和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审核、检查,加强对旅游发展基金使用和执行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监督, 考核评价资金使用效益。

第十七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虚报、冒领、截留、滞留、挪用、侵占旅游发展基金,或者擅自改变资金使用范围。发生上述违法行为,已拨付的资金由各地(州、市)财政部门予以收回,上交自治区财政,并取消业主单位两年的资金申请资格,并由各地(州、市)、县财政部门依照国务院《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进行处罚,同时报送自治区财政厅、自治区旅游局备案。构成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八条 旅游发展基金使用业主单位拒不接受财政、旅游、审计等有关部门监督检查的,应当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暂停或停止拨付资金;已经拨付的,责令其停止使用,并收回资金,取消业主单位两年的申请资格。

第十九条 在预算执行完毕后,各地(州、市)财政部门会同同级旅游部门上报资金使用情况书面报告,并于每年4月30日前报送自治区财政厅、自治区旅游局。逾期未报取消所有申报项目两年申请资格。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条 本办法由自治区财政厅负责解释。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自发文之日起执行。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旅游专项补助经费管理办法》(新财行[2006]149号)同时废止。

第三篇:国家重点文物保护专项补助经费使用管理办法

关于颁发《国家重点文物保护专项补助经费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文化厅(局)、文物局、文物管理委员会,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专项补助经费”的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文物事业单位财务制度》,我们修订了《国家重点文物保护专项补助经费使用管理办法》,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国家重点文物保护专项补助经费使用管理办法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专项补助经费使用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专项补助经费(以下简称国家专项补助经费)的使用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文物事业单位财务制度》,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国家专项补助经费是中央财政为加强文物保护而设立的专项补助经费。国家专项补助经费由国家文物局和财政部共同管理。

第三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三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保护本行政区域内的文物”规定,文物保护所需经费应由文物所在地政府解决,地方政府单独解决确有困难且符合本办法第七条所列补助范围的项目,可申请国家专项补助经费补助,共同解决。

第四条 国家专项补助经费必须按规定用途,专款专用,不得挤占和挪用;不得用于基本建设;不得用于本办法规定范围以外的项目;不得抵充行政、事业经费。

第五条 国家专项补助经费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第六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的文物行政管理部门(以下简称文物部门)使用国家专项补助经费,必须接受国家文物局和财政、审计等部门的监督和检查。

第二章 补助范围

第七条 国家专项补助经费的补助范围如下:

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重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抢救、维修、保护、安全消防;

二、国家重点博物馆和国家重点文物库房维修、安全消防;

三、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的重要考古发掘项目的发掘及资料整理;

四、国家征集和收购三级以上(含三级)珍贵文物;

五、经公安部和国家文物局审定的一级风险单位的安全、消防;

六、出土重要文物和馆藏二级品以上(含二级品)文物的技术保护;

七、经财政部和国家文物局批准补助的其他项目。

第八条 国家专项补助经费的开支内容包括:

一、维修、保护及安全、消防费:主要包括材料费、设备购置费、调研勘测设计费、人工费、管理费、维修资料出版费等。

二、考古发掘及资料整理费:主要包括人工费、设备购置费、占地补偿费、标本测试费、文物修复费、安全保卫费、资料(包括整理出版)费等。

三、文物技术保护费:主要包括前期试验费、材料费、设备购置费、人工费、聘请专家费等。

四、用于经国家文物局和财政部批准的其他开支项目。

第三章 经费的申请和审批 第九条 国家专项补助经费的申请时间为每年1月1日至3月31日。

第十条 省级文物部门和财政部门为国家专项补助经费的申请单位。省级文物部门所属单位以及地、市、县文物部门申请国家专项补助经费时,均须逐级上报省级文物部门和财政部门,经省级文物部门和财政部门审核汇总后联合向国家文物局和财政部提出申请。凡越级上报或单方面上报的申请均不受理。

第十一条 在申请国家专项补助经费前,省级文物部门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一、制定本地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重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重点博物馆和重点文物库房抢救、维修、保护、安全消防工程实施方案及预算,报国家文物局审查批准。

二、制定一级风险单位安全消防工程实施方案及预算,报国家文物局审查批准。

三、提出本地区重要考古发掘项目的考古项目申请,报国家文物局审查批准。

四、制定出土文物、馆藏一、二级文物技术保护方案及预算,报国家文物局审查批准。

凡跨且申请补助金额在100万元以上的单体、单项维修保护工程,必须向国家文物局提出重大维修项目立项申请,经批准后方可进行方案及预算申报工作。

第十二条 省级文物部门和财政部门根据国家文物局审查批准的预算和工程进度情况,按照《国家重点文物保护专项补助经费申请表》的要求,提出申请补助的全部项目和补助金额意见,并附配套经费落实情况证明,申请文物征集补助的还应附征集文物清单,报送国家文物局和财政部审批。

第十三条 如遇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必须及时进行文物抢险维修,抢救性考古发掘和珍贵文物征集等特殊情况时,可上级文物部门和财政部门联合提出专项补助申请。第十四条 国家文物局和财政部根据文物保护规划、方案及预算审批结果和国家财力的可能,对省级文物部门和财政部门的申请报告进行审核,共同确定补助经费数额,联署具文通知省级文物部门和财政部门。

第四章 财务管理与监督

第十五条 国家专项补助经费实行“专项申报,逐项核定,按进度拨款,年终核销支出,项目完成后结报”的财务管理办法。

第十六条 国家文物局和财政部负责国家专项补助经费的财务管理。省级文物部门和财政部门负责本地区使用的国家专项补助经费的财务管理。

第十七条 省级财政部门在收到拨款通知后,必须及时将经费拨付同级文物部门。省级文物部门根据工程进度,一次或分次拨付用款单位,并将补助通知抄送用款单位所在地同级财政部门。第十八条 已批准补助并拨款的项目,在一至二年内仍未动工的,国家文物局和财政部将对该项目予以注销,并将已拨经费调至其它补助项目,或由财政部收回。

第十九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省级文物部门应暂缓拨款或不予拨款。

一、没有按照国家文物局批准的方案施工;

二、被查明为虚报补助项目;

三、重大施工项目组织领导工作未能落实;

四、地方应拨的经费没有到位;

五、施工单位和主要技术问题没有解决;

六、其它不具备开工条件和应暂缓拨款的项目。

第二十条 当年未完工项目,年终经费如有结余的,可结转下继续使用。项目完成后的结余资金,应如数上交省级文物部门,用于下本地区文物维修保护项目。第二十一条 如遇有特殊情况需高速或变动已批准的计划项目或项目内容,须由省级文物部门提出报告,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后方能调整或变动。

第二十二条 经批准的经费预算,在执行过程中不得突破。如遇特殊情况调整项目和项目内容,确需追加预算时,须报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后,按照本办法有关规定办理。

第二十三条 省级文物部门应向同级财政部门报送国家专项补助经费财务决算,经省级财政部门审核同意后,于次年三月底前,将《国家重点文物保护专项补助经费财务收支表》分别报送国家文物局和财政部。

第二十四条 项目完成后,由用款单位编制财务决算和工程总结报告,经省级文物部门和财政部门审核汇总后,报国家文物局和财政部。

第二十五条 维修工程竣工后,由国家文物局组织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及财务人员等进行验收,或由国家文物局指定的部门和单位进行验收,并写出正式验收报告。大型维修工程应根据工程进度分阶段进行验收。第二十六条 用国家专项补助经费购置固定资产,必须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所购固定资产应登记入帐,并报国家文物局备案。

第二十七条 大型设备或成批(套)施工设备以及项目完成后结余的主要维修材料,由省级文物部门实行统一管理,并有权在全省范围内调剂使用,必要时国家文物局可在全国范围内调剂。

第二十八条 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国家文物局和财政部将分别给予停止拨款、暂停核批新的补助项目、收回补助经费等处罚,并追究有关人员和负责人的责任:

一、虚报补助经费预算;

二、擅自变更补助项目内容或设计方案;

三、挪用国家专项补助经费;

四、擅自动用国家专项补助经费购置固定资产;

五、擅自处理用国家专项补助经费购置的固定资产和成批施工材料;

六、因管理不善,给国家财产和资金造成损失和浪费;

七、不按期报送有关报表和决算;

八、经费不能及时到位。

对于上述行为中,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章 附则

第二十九条 本办法适用于文物部门管理的文物保护单位,文物部门所属的博物馆、纪念馆和考古研究所等单位。

第三十条 本办法由国家文物局和财政部负责解释。

第三十一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财政部和国家文物局一九九三年十一月十五日颁发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专项补助经费使用管理办法》([93]财文字第736号)同时废止。

第四篇:国家重点文物保护专项补助经费使用管理办法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专项补助经费使用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专项补助经费(以下简称“国家专项补助经费”)的使用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文物事业单位财务制度》,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国家专项补助经费是中央财政为支持和加强文物保护而设立的专项补助经费。国家专项补助经费由财政部和国家文物局按照项目管理的要求,共同实施项目管理。

第三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三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保护本行政区域内的文物”规定,文物保护所需经费应由文物所在地政府解决,地方政府单独解决确有困难且符合本办法第八条所列补助范围的项目,可以申请国家专项补助经费补助,共同解决。

第四条 国家专项补助经费的分配和使用,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文物工作方针,坚持“突出重点、专款专用、加强管理、注重实效”的原则,任何部门、单位不得挤占和挪用。

第五条 国家专项补助经费实行统筹安排、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

第六条 国家专项补助经费的使用必须接受财政、文物管理、审计等部门的监督和检查。

第二章 国家专项补助经费的使用范围和支出内容

第七条 国家专项补助经费的使用范围如下:

(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规划、保护和安全、消防;

(二)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的重要文物考古调查、发掘项目及报告出版;

(三)重点博物馆和重要地(市)级以上(含)中心文物库房的维修、安全、消防;

(四)三级以上(含)珍贵文物(标本)的征集;

(五)一级风险单位的安全、消防;

(六)馆藏一、二级文物和重要出土文物的技术保护;

(七)经财政部和国家文物局批准补助的其他项目。

第八条 国家专项补助经费的支出内容如下:

(一)文物保护工程支出,主要包括勘测费、规划及方案设计费、材料费、专用设备购置费、施工机械使用费、人工费、监理费、管理费、维修资料出版费等;

(二)文物考古调查、发掘项目及报告出版支出,主要包括调查勘探费、其他发掘费、测绘费、人工费、出土文物保护与修复费、考古遗迹现场保护费、报告出版费(包括资料整理)等;

(三)博物馆和重要地级中心文物库房维修工程支出,主要包括规划及方案设计费、材料费、专用设备购置费、施工机械使用费、施工费、监理费等;

(四)安全、消防等工程支出,主要包括规划及方案设计费、材料费、设备购置费、人工费、监理费、管理费等;

(五)文物征集支出,主要包括文物(标本)收购费、捐赠奖励费等;

(六)文物技术保护支出,主要包括方案设计费、试验费、材料费、设备购置费、人工费、聘请专家费等;

(七)经财政部或国家文物局批准的其他支出项目。

第三章 国家专项补助经费的申请和审批

第九条 省级财政部门和文物管理部门是国家专项补助经费的申请部门(以下简称“申请部门”)。具体项目的申请单位申请国家专项补助经费时,均须逐级上报申请部门,申请部门审核后,联署向财政部和国家文物局提出申请。凡越级上报或单方面上报的申请均不予受理。

第十条 申请部门须于每年10月31日前,将申请下一国家专项补助经费项目的《国家专项补助经费申报书》、《国家专项补助经费申报汇总表》和申请报告同时报送财政部和国家文物局。所有申请项目的总体方案、内容及预算应事先由省级文物管理部门报经国家文物局批复同意,具体办法另行下发。

第十一条 财政部和国家文物局建立“国家重点文物保护专项补助经费项目库”,共同对申请国家专项补助经费的项目进行排查、审核后,确定补助数额并予以批复。

第四章 财务管理与监督

第十二条 国家专项补助经费实行“专项申报,逐项核定,按进度拨款,年终核销支出,项目完成后结报”的财务管理办法。

第十三条 财政部和国家文物局负责国家专项补助经费的财务管理。申请部门负责本地区使用的国家专项补助经费的财务管理。

第十四条 省级财政部门在收到财政部和国家文物局联合下达国家专项补助经费通知后,应及时将经费拨付同级文物管理部门。省级文物管理部门根据项目实施进度,一次或分次拨付用款单位,并将补助通知抄送用款单位文物主管部门及其同级财政部门。

第十五条 已批准补助并拨款的项目,在批准文件下发两年之内仍未实施的,财政部和国家文物局将对该项目予以注销,并将已拨经费调至其他补助项目。

第十六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省级文物部门应暂缓拨款或不予拨款。

(一)没有按照批准的方案、项目内容和预算范围使用经费的;

(二)被查明为虚报补助项目的;

(三)重大施工项目组织领导工作未能落实的;

(四)地方应拨的经费没有到位的;

(五)施工单位和主要技术问题没有解决的;

(六)其他不具备开工条件和应暂缓拨款的项目。

第十七条 当年未完成项目,年终经费如有结余的,可结转下继续用于该项目。项目完成后的结余资金,应如数上交省级文物管理部门。省级文物管理部门报经财政部或国家文物局同意,可以转入本地区其他文物保护项目使用。

第十八条 如遇特殊情况需调整或变动己批准的项目或内容,须由省级文物部门提出报告,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后方能调整或变动。

第十九条 具体用款单位在终了后,须向省级文物部门报送《国家重点文物保护专项补助经费决算表》。

省级文物部门应向同级财政部门报送国家专项补助经费汇总决算,经省级财政部门审核同意后,于每年3月底以前,将《国家重点文物保护专项补助经费决算汇总表》分别报送财政部和国家文物局。不按规定报送决算汇总表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当年不再安排国家专项补助经费。

第二十条 项目完成后,由用款单位编制财务决算和工程总结报告,经省级文物管理部门和财政部门审核后,分别报送财政部和国家文物局。

第二十一条 国家专项补助经费项目实施完毕或进行阶段验收时,省级文物部门须会同省级财政部门对其财务决算(或阶段性财务结算)进行验收、审计,并将验收(审计)结果

报财政部和国家文物局备案。对重点项目,由国家文物局组织专家和技术人员进行验收,或由国家文物局指定的部门、单位进行验收,并组织人员或委托中介机构对其财务决算(结算)进行审核、审计。

第二十二条 用国家专项补助经费购置的固定资产,须登记入帐,并报国家文物局备案。

大型设备或成批(套)施工设备以及项目完成后结余的主要材料,由省级文物部门实行统一管理,并有权在全省范围内调剂使用,必要时国家文物局可在全国范围内调剂使用。

第二十三条 凡有下列行为之一,财政部和国家文物局给予停止拨款、暂停核批新的补助项目、收回补助经费等处罚,并追究直接责任人员和有关负责人的责任,触犯法律的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一)虚报补助经费预算的;

(二)擅自变更补助项目内容或设计方案的;

(三)挪用国家专项补助经费的;

(四)擅自处理用国家专项补助经费购置的固定资产和成批施工材料的;

(五)因管理不善,给国家财产和资金造成损失和浪费的;

(六)不按期报送验收报告、项目财务决算验收(审计)报告、有关报表和决算的;

(七)无特殊原因,经费不能及时到位、造成损失的。

第五章 附则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适用于文物管理部门管理和使用的文物保护单位,文物管理部门所属的博物馆、纪念馆和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文物单位。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由财政部和国家文物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原财政部和国家文物局《国家重点文物保护专项补助经费使用管理办法》(财文字[1998]11号)同时废止。

一、《国家重点文物保护专项补助经费申报书》(略)

二、《国家重点文物保护专项补助经费申报汇总表》(略)

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专项补助经费决算表》(略)

四、《国家重点文物保护专项补助经费决算汇总表》(略

第五篇:质量技术监督专项补助经费管理办法

【发布单位】财政部 质检总局 【发布文号】财行[2005]216号 【发布日期】2005-09-13 【生效日期】2006-01-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国家法律法规 【文件来源】财政部

质量技术监督专项补助经费管理办法

(2005年9月13日 财行[2005]21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质量技术监督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质量技术监督局:

为切实规范和加强质量技术监督专项补助经费的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现将《质量技术监督专项补助经费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

执行中如有问题,请及时反馈。

质量技术监督专项补助经费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和加强质量技术监督专项补助经费(以下简称专项补助经费)的管理,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工商行政管理和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经费保障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2]55号)和财政部《 中央对地方专项拨款管理办法》(财预[2000]128号)的有关规定,结合质量技术监督工作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专项补助经费是中央财政为加强和促进地方质量技术监督工作而设立的专项资金。实行统一管理,分级负责。

第三条 专项补助经费必须按规定“突出重点、专款专用、加强管理、保证效益”,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挤占、挪用,或抵顶地方财政预算拨款。

第二章 经费的使用范围和分配办法

第四条 专项补助经费主要用于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行政执法装备、技术装备、信息化建设等补助支出。补助范围如下:

(一)行政执法装备补助经费,主要用于购置、更新行政执法现场检测仪器设备、执法交通工具、执法通讯工具、取证工具等必备装备。

(二)技术装备补助经费,主要用于购置和更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所属技术机构需配备的仪器设备及改造实验室等。

(三)信息化建设补助经费,主要用于购置和更新信息化设备、维护信息系统及培训信息化工作人员等。

(四)财政部和国家质检总局确定的其他项目。

第五条 专项补助经费,按照科学、公开、公平的原则,以“因素法”为主进行分配。具体依据的因素如下:

(一)基本因素,是指各地财力状况和各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基本构成情况,包括编制内实有人数、行政执法机构及技术机构实有数量等,一般占分配总额的30%;

(二)业务因素,是指各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主要业务、执法办案等工作情况,一般占分配总额的30%;

(三)政策因素,是指国家对一些地区实施特殊的经济政策,包括照顾贫困落后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等政策因素,一般占分配总额的30%;

(四)其他因素,是指财政部和国家质检总局认为需要考虑的其他因素(如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等),一般占分配总额的10%。

计算专款分配的因素及其所占权重可根据客观实际情况的变化进行适当调整。

第六条 中央财政下达的有特殊指定用途的专项补助经费,可以不按本办法第五条规定的分配办法进行分配。

第三章 经费的申请、审批和下达

第七条 申请专项补助经费应当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一)属于专项补助经费的补助范围;

(二)经过充分论证,有明确的项目目标、实施方案和科学合理的项目预算。

第八条 专项补助经费的申请时间为每年5月31日前。

第九条 申请专项补助经费,应当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简称省)财政部门和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联合向财政部和国家质检总局提出申请,报送申请报告。

申请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申请的理由和必要性;

(二)申请项目的主要内容;

(三)申请经费的数额、测算标准和测算方法;

(四)申请项目的实施方案;

(五)申请项目的起止年限、预期目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六)财政部和国家质检总局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

第十条 财政部和国家质检总局对各省报送的申请报告进行审核,共同确定对各地专项补助经费数额,并于8月31日前通过专项转移支付方式下达。

第十一条 省级财政部门在接到财政部下达的专项补助经费分配通知后,应会同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及时足额拨付到位。

第四章 经费的使用和财务管理

第十二条 在项目实施中,项目承担单位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财务制度,按照财政部和国家质检总局批复的专项补助经费使用用途和要求,保证项目资金专款专用。

第十三条 专项补助经费应建立决算管理制度。项目完成后,需将专项补助经费决算报表报所在省级财政部门和质量技术监督部门。

第十四条 对依法应当实行政府采购的项目,按照国家有关政府采购的规定执行。

第十五条 用专项补助经费购置的固定资产属于国有资产,应当纳入项目承担单位的固定资产账户进行核算与管理。

第十六条 专项补助经费项目一经批准,不得自行调整。项目执行中确需变更、终止的,应当经所在省级财政部门和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共同研究同意后实施,并报财政部和国家质检总局备案。

第十七条 专项补助经费项目应于当年完成。因政策调整等原因造成当年不能完成的,应向财政部和国家质检总局报告。

第五章 监督检查

第十八条 地方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使用专项补助经费,必须接受省级以上(含省级)财政、审计和质量技术监督等部门的监督检查。

第十九条 省级财政部门和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于每年5月31日前将上专项补助经费的使用情况说明材料,上报财政部和国家质检总局。

第二十条 财政部驻各地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对专项拨款预算执行情况实施就地监督检查。财政部和国家质检总局对专项补助经费使用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按照有关规定对项目的实施过程及其完成结果进行绩效考评、追踪问效。

对不按规定报送经费使用情况报告的,暂缓专项补助经费的安排和拨付。对违反专项补助经费使用和管理规定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追究法律责任。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一条 省级财政部门和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可根据本办法,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实施细则,报财政部和国家质检总局备案。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由财政部负责解释。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下载工商行政管理专项补助经费管理办法 财行〔2005〕9号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工商行政管理专项补助经费管理办法 财行〔2005〕9号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