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政府补助、研发支出及相关所得税处理

时间:2019-05-14 11:57: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政府补助、研发支出及相关所得税处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政府补助、研发支出及相关所得税处理》。

第一篇:关于政府补助、研发支出及相关所得税处理

关于政府补助、研发支出及相关所得税处理

鉴于实务中遇到的几种政府补助的情况及税法的相关政策,根据自己的理解做一下分析,抛砖引玉以讨各位专家金玉良言。

一点思路:见到该类情况处理账务时,可分三步走,先分析政府补助的确认、再分析相关费用支出的核算,最后研究所得税的处理,会计准则和税法要求不要互相混淆。

一、政府补助 政府补助,是指企业从政府无偿取得货币性资产或非货币性资产,但不包括政府作为企业所有者投入的资本。政府补助的形式主要有财政拨款、财政贴息、税收返还和无偿划拨非货币性资产等。企业不论通过何种形式取得的政府补助,政府补助准则规定,在会计处理上应当划分为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和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

1、根据以上准则分析,我们就先把“政府作为企业所有者投入的资本”排除在外,那么“政府作为企业所有者投入的资本”,一般包括什么情况呢?本人认为:除了国家作为股东出资外,就是按照文件规定明确要求计入“资本公积”的部分,根据“指南”相关解释:政府拨入的投资补助等专项拨款中,国家相关文件规定作为“资本公积”处理的,也属于资本性投入的性质。也就是说,有时候国家不一定是所有者身份,或者解释为放弃了所有者身份。该拨款文件除了企业收到的具体文件,有时候还要搜集国家部委颁布的一些法规,以确认是否计入“资本公积”。如果有明确规定的,视同资本性投入,财务上参照“专项应付款”科目进行核算。《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财企[2004]185号)“第十八条 企业收到的无偿资助项目专项资金,计入资本公积,由全体股东共享。收到的项目银行贷款财政贴息资金,冲减财务费用。”

《节能技术改造财政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财建[2007]371号)“第二十条 企业收到财政奖励资金后,在财务上作资本公积处理。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暂行期限到2010年12月31日。”

《国家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国债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第十五条项目投资补助金计入企业资本公积金,贴息资金冲减企业财务费用。”

《重庆市新型工业化专项资金使用与管理暂行办法》“第十一条企业收到的属于无偿补助专项资金后,计入资本公积;属于贷款贴息的,冲减财务费用;属于资本金注入的作增加实收资本一国有法人资本处理。”

《新平县工业发展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安吉县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财政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中也有明确规定计入“资本公积”。

至于我们能认可到何种级别是种考验,是部委、省级还是县级值得商榷,其他相关文件尚在收集,各位朋友知道的也希望一并贴出来!“专项应付款”核算的内容:企业取得的国家指定为资本性投入的具有专项或特定用途的款项,如属于工程项目的资本性拨款等。相关核算方法如下:

(1)将专项或特定用途的拨款用于工程项目,借记“在建工程”、“公益性生物资产”、“研发支出”等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应付职工薪酬”等科目。(2)工程项目完工,形成固定资产、公益性生物资产或无形资产的部分,将“在建工程”、“研发支出—资本性支出”转入“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同时,借记“专项应付款”,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对未形成资产需要核销的部分,借记“专项应付款”,贷记“在建工程”、“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等科目;拨款结余需要返还的,借记“专项应付款”,贷记“银行存款”科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补贴收入征税等问题的通知》(财税【1995】81号)规定:企业取得国家财政性补贴和其他补贴收入,除国务院、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规定不计入损益者外,应一律并入实际收到该补贴收入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那么,计入“资本公积”的政府拨款应属于免税的范围。讨论:①形成固定资产及无形资产如何摊销?目前大多是按月摊销,也有个别一次全额摊销的,印象中有个一次摊销的说法,忘了那个文件了,知道的告诉下。

②上述资产的折旧或摊销能否税前扣除?该项资产是否受限于“《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二十八条”:企业的不征税收入用于支出所形成的费用或者财产,不得扣除或者计算对应的折旧、摊销扣除。部分企业未纳税调增,不知道是否有其他文件支持。

2、扣除第1项外,其他我们日常接触的政府补助,就是划分为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和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基于此项,实际在《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08)》中已比较详细,但本人就实际遇到的情况做一下说明:

(1)明确与资产相关的补助:如与购置资产相关的贷款贴息、用于排污、减排、降噪等环保工程的直接拨款等。由于补助与资产直接相关,收到时首先确认递延收益,然后与资产使用期限保持一致进行分期确认收益,如果资产提前处置的,收益也应一并结转。个例情况: ①补贴“迟到”的现象:收到的政府补助应该在资产剩余使用期限内摊销即可。只要不是按照固定的定额标准取得的政府补助,不得提前确认递延收益。

②对应多项资产的情况:如政府补助对应的资产是多项,其中有建筑物、设备、车辆等,那么可以依据主体项目(金额占多数的部分)的使用期限进行分期确认递延收益。③待补充事项:

(2)明确与收益相关的补助:一种是按照固定的定额标准取得的政府补助,主要集中在粮食、化肥行业,一般作为递延收益,按照受益期进行分期确认;还有一种就是非定额标准的政府补助了,也就是属于非经常性的那部分,这部分政府补助区分为补偿以前和补偿以后。补偿以前的主要是税费返还、经营性贷款贴息、业绩奖励等,于收到补偿时一次计入当期损益;明确补充后期发生费用的不多见,经营性贷款贴息有先贴息后支付利息的,一般也作为递延收益,按照受益期进行分期确认,至于其他补偿后期费用的情况,各位见到的也说一下。这项不再多说,参照注会教材就差不多了,有问题了再补充吧。

(3)综合补助:该项可能是遇到问题最多的情况,因为国家鼓励技术更新、产品创新、技术产业化等,很多政府补助与研发有关,而研发最终往往属于资产和费用的混合体。准则讲解:企业对于综合性项目的政府补助,需要将其分解为与资产相关的部分和与收益相关的部分,分别进行会计处理;难以区分的,将政府补助整体归类为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视情况不同计入当期损益,或者在项目期内分期确认为当期收益。

上述是我们处理的依据,那么我们就与研发有关的政府补助进行一下探讨。

关于分摊问题:一个技术产业化项目,补助的主要内容用于企业技术推广,该技术核算内容已经研发成功,推广过程中仍需要根据产品对部分技术进行改进,同时购置部分设备用于产品研制和试生产,最后还要进行广告等市场宣传。那么该项补贴就会涉及再次研发、资产购置和费用化补助。如果在项目研发前已收到补助,如何区分呢? 首先应全部确认为递延收益,再根据项目申请报告和项目预算情况进行分配。与设备或形成新专利相关的部分,在对应资产摊销期内分期确认;与市场宣传等费用相关的,在项目期内分期确认。待项目完成后,可根据项目实际支出情况或验收情况,对分配情况进行复核,差异较大时予以在当期调整,但本人主张不进行追溯调整。如果金额较小或无法划分的,可以全部在项目期内分期确认,项目没有明确期限且难以估计的,在当期确认。

关于时间问题:比如一个科研课题,公司先期研发投入了部分人力、材料和设备,最终会形成一批产品和一项技术。研发时就申请了政府补助,由于审批原因,政府补助在研发中期或后期才收到,甚至个别情况在完工后才争取到补助。如何进行核算呢?

如果在中期或后期取得,可参照上一案例,根据申请报告、预算及已执行情况进行分配,与资产(包括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不含存货)相关的,在资产剩余使用期限内确认;与费用相关的,在剩余项目期内分期确认。如果在完工后才取得补助,可根据项目实际支出情况或验收情况,分配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和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与资产相关的,在资产剩余使用期限内确认;与费用相关的,收到当期确认。

如果与资产相关的所占比例不大,可简化为项目期内摊销。如果经过努力无法区分的,计入当期损益。

讨论:实务中大家是如何掌握与研发相关的政府补助?

3、与政府补助相关的支出也是公司日常核算中关注的一个要点,一般情况下不需要进行特殊处理,按照其款项性质对应不同的准则进行核算即可,涉及的准则主要包括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重点在研发支出)。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相关的费用支出在发生时按照权责发生制计入当期损益,该项费用最好能够单独设置明细科目,归集统计相关数据,以备申请免税、抵税及验收所需。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相关的支出一般通过“在建工程”、“研发支出”进行归集,待达到可使用标准后转固结算。

二、研发支出

由于政府补助很多都涉及到研发支出,本次就顺带将研发支出简要提几点看法:

1、研发支出最终成果多样化的情况:很多情况下,研发支出除形成无形资产或计入管理费用外,研发过程中还有可能形成部分存货和固定资产。比如一个课题需要领用材料研发一种产品或生产设备,最终研发成攻了。假设日常已费用化处理,那么形成的产品(存货)如何处理呢?是否需要将部分直接相关的部分从管理费用调出,作为存货核算?

目前从大多数案例看,部分仅作为备查核算,即登记一份存货备查簿。待产品销售时,直接作为其他业务收入处理。但也看到部分企业将部分材料费转出,作为存货核算,在销售时结转至成本,但转出的材料往往很难与实际对应,大多还是自己估摸着来的,尤其遇到跨期情况时,较难说清其合理性。

研发中形成生产设备的情况也类似。尚不清楚那种方式合乎法规,但后一种在研发加计扣除时将对企业产生不利。

2、关于多个项目交叉问题:准则讲解中明确了核算原则:企业对于研究开发活动发生的支出应单独核算,如发生的研究开发人员的工资、材料费等,在企业同时从事多项研究开发活动的情况下,所发生的支出同时用于支持多项研究开发活动的,应按照一定的标准在各项研究开发活动之间进行分配,无法明确分配的,应予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不计入开发活动的成本。至于按照什么标准、如何分配,我想:主要参考预算、材料费、人工费等几个参数吧,企业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一种即可。不管是基于验收目的,还是资本化目的,也或者基于公司规范核算的目的,单独核算还是很有必要的。

三、与政府补助相关的所得税政策

关于政府补助的相关税费,可分几个时点:

1、收到补贴时:

大家对政府补助,期盼最多的、也比较令人欣喜的税收政策,恐怕就是财税[2009]87号《关于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有关企业所得税处理问题的通知》了。由于该文件较为重要,将其全文引用如下:

一、对企业在2008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期间从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及其他部门取得的应计入收入总额的财政性资金,凡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可以作为不征税收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从收入总额中减除:

(一)企业能够提供资金拨付文件,且文件中规定该资金的专项用途;

(二)财政部门或其他拨付资金的政府部门对该资金有专门的资金管理办法或具体管理要求;

(三)企业对该资金以及以该资金发生的支出单独进行核算。

二、根据实施条例第二十八条的规定,上述不征税收入用于支出所形成的费用,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用于支出所形成的资产,其计算的折旧、摊销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三、企业将符合本通知第一条规定条件的财政性资金作不征税收入处理后,在5年(60个月)内未发生支出且未缴回财政或其他拨付资金的政府部门的部分,应重新计入取得该资金第六年的收入总额;重新计入收入总额的财政性资金发生的支出,允许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因此,在收到政府补助时,是否需要纳税就参照第一项的三个条件就够了,由此也可见,其单独核算是多么的重要。如果满足条件,那么当期就可以免税了,但计入递延收益的部分会不会产生递延所得税呢?个人认为,该差异属于永久性差异,不会产生递延所得税。如果不符合免税条件,那么按照税法应该全额纳入收到当期进行核算。如果存在递延收益的,将产生递延所得税资产。

2、递延收益分期确认时:

如果收到的属于不免税的政府补助,在收到时已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那么在递延收益分期确认时,也要对应比例摊销递延所得税资产。

3、相关支出计入损益时:

如果收到的政府补助已纳过企业所得税,那么相关支出正常核算和抵扣即可;如果属于免税的政府补助,那么相关支出,按照上述规定,也应该进行纳税调增。

我们再将免税的政府补助分析一下:相关支出既然不能抵扣,那么涉及科研项目时,该部分也将不能加计扣除。一般科研项目资金来源由自有资金与政府补助组成,那么如何纳税调整还是值得商榷的。主要难点在于如何认定那些支出或费用与政府补助相关。一般企业是按照补助项目进行单独核算的,但并不区分资金来源,基于重要性,一般可依据预算配比或补助优先使用的原则进行划分。各位专家有好的意见的,也望不吝赐教。最后对企业会计准则中一点小小的语法错误提一下,《政府补助》准则中第四条“

(二)所得税减免,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而《所得税》准则只字未提所得税减免的事情,不如改成“所得税减免不适用本准则”。实务中所得税减免应该是直接冲减所得税费用,但好像没有新的文件规定,原来有个文件,忘了文件号了。

第二篇:研发支出账务处理办法(初稿)

企业研发支出账务处理办法(初稿)

一、费用类别:

企业在研发无形资产的过程中发生的支出分为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对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发生的费用区别对待:对于研究阶段产生的费用进行“费用化”;对于开发阶段发生的费用,在符合相关条件的情况下,允许“资本化”。

1、研发支出分类: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研究阶段)

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开发阶段)

2、研发支出核算范围:本科目核算企业进行研究与开发无形资产过程中发生的各项支出。

3、研发支出科目应当按照研究开发项目,分别“费用化支出”与“资本化支出”进行明细核算。

二、账务处理原则:

(一)资本化支出账务处理

1、企业自行开发无形资产发生的研发支出,满足资本化条件的,且能够直接确认研发项目的在当期直接计入该项目费用,如公司本期研发项目为A,则归属于A的相关资本化费用都列入该科目: 借 : 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项目A。

2、企业以其他方式取得的正在进行中研究开发项目,应按确定的金额,借记本科目(资本化支出),贷 记“银行存款”等科目。以后发生的研发支出,应当比照上述1规定进行处理。

3、研究开发项目达到预定用途形成无形资产的,应按本科目(资本化支出)的余额,借记“无形资产”科目,贷记本科目(资本化支出)。

(二)费用化支出账务处理

1、不满足资本化条件的,属于费用化的,列入“研发费用---费用化支出”科目;

2、属于费用化的支出处理:期末应将“研发费用---费用化支出”科目归集的费用化支出金额转入“管理费用”科目,借记““管理费用---研发费””科目,贷记本科目(费用化支出)。

(三)研发费用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正在进行中的研究开发项目中满足资本化条件的支出。

三、会计处理办法:

(一)研发支出费用发生时

1、资本化研发费:符合资本化条件,且研发费用能够明确到相应的研发项目A

/ 3

借: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A项目---***费用

贷:银行存款/现金支出

2、费用化研发费:不符合资本化条件

借: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费用

贷:银行存款/现金支出

四、购置设备、委托开发合作、软件购买

1、购置研发设备

借:固定资产---***设备

贷:银行存款

2、委托开发合作

借: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A项目---设计费等

贷:银行存款

3、软件购买

借: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A项目---软件费

贷:银行存款

五、费用结转:

1、资本化研发费用结转:项目完成,验收后,财务将该费用转入无形资产;若项目失败,则将费用转入损益。

①资本化支出在无形资产研发成功达到预定使用 状态时,全额转到无形资产

借:无形资产-----***项目

贷: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项目

②资本化支出在无形资产研发不成功,不能达到预定使用状态时,转入当期损益

借:管理费用---研发支出

贷: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项目

2、费用化研发费支出:于期末直接转入当期损益

借:管理费用----研发支出

贷: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费用

3、与研发相关的固定资产等设备支出,根据项目使用情况,计提折旧摊销

/ 3

(1)设备购入,指定用途

借:固定资产---***设备----(技术开发部)

应交税金--增值税进项

贷:银行存款

(2)折旧计提(无法确认项目的)

借: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仪器、设备的折旧费及租赁费

贷:累计提旧

(3)折旧计提(有指定项目使用的)

借: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A项目---仪器、设备的折旧费及租赁费

贷:累计折旧

4、委托合作开发项目费用摊销

(1)委托合作开发费用摊销(无法确认项目的)

借: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设计费

贷:长期待摊费用--***设计费

5、软件费用摊销

(1)软件费用摊销(无法确认项目的)

借: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无形资产的摊销费用

贷:长期待摊费用---****软件费

/ 3

第三篇:研发费用所得税会计处理探讨

研发费用所得税会计处理探讨

2008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新企业所得税法,对研发费用的规定依托于新会计准则,但新准则、指南及讲解中对研发费用在不同情况下所得税会计处理都没有进一步说明。现通过案例分析,分情况对研发费用所得税账务处理进行探讨。

一、新会计准则和企业所得税法中有关研发费用的规定

(一)新套计准则对研发费用的规定无形资产准则中规定,企业内部研发项目研究阶段的支出,应当于发生时计人当期损益;开发阶段的支出,同时满足规定条件的,才能确认为无形资产。各项支出应通过“研发支出”科目进行归集,并分别“费用化支出”和“资本化支出”进行明细核算。期(月)末,应将“研发支出”科目归集的费用化支出金额转入“管理费用”科目。达到预定用途形成无形资产的,应将“研发支出”科目归集的资本化支出金额转入“无形资产”科目。年末“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中尚未开发成功的无形资产在资产负债表中的“开发支出”项目中反映。

(二)新旧企业所得税法对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的规定《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技术创新有关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06]88号)规定,对财务核算制度健全、实行查账征收的内外资企业、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等,其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所发生的技术开发费,按规定予以税前扣除。对上述企业在1个纳税实际发生的技术开发费,在按规定实行100%扣除的基础上,允许再按当年实际发生额的50%在企业所得税税前加计扣除。2007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中规定:“研究开发费用的加计扣除,是指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

二、研发费用的所得税会计处理

(一)研发活动不跨且成功时研发费用所得税会计处理资料1:2007年1月1日,甲公司经董事会批准研发某项新产品、新技术,共发生研发费用1000万元,其中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600万元。2007年12月31日,该项技术已达到预定用途。预计使用寿命为lO年,净残值为零,采用直线法摊销其价值。2007会计利润为2000万元,企业所得税适用税率为33%;假定2008会计利润仍为2000万元,但按新企业所得税法,适用税率改为25%,除研发费用外,没有其他纳税调整事项。

(1)2007年一般账务处理。研发费用中符合准则规定资本化条件的为600万元,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为400万元,发生研发支出时,应借记“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400万元,借记“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600万元,贷记“原材料、应付职工薪酬”等1000万元。项目年末达到预定使用状态,所以年末将“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中的40037元转入“管理费用”,将“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60037元转入“无形资产”项目。

(2)2007年研发费用所得税处理。2007年适用旧企业所得税法。根据会计准则规定,当期计入“管理费用”的金额为400万元,但当期税法允许扣除的研发费用总额为1500万元,所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需要在会计利润的基础上调减110037元,即当年应纳税所得额为900万元,当年应缴纳所得税为29737元。2007年资产负债表日,该项无形资产账面价值600万元,计税基础为零,两者之间的差额600万元将于未来期间计入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属于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198万元(600×33%)。所以,2007年研发费用所得税会计处理为借记“所得税费用”495万元,贷记“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297万元,贷记“递延所得税负债”198万元。

(3)2008年及以后该研发费用的所得税处理。研发费用形成的无形资产价值为600万元,使用年限为10年,则2008年摊销记入费用的金额为60万元。研发费用在2007年已经扣除,2008年不能再扣除,所以,2008年应纳税所得额需要在会计利润2000万的基础上调增60万元,当年应实际缴纳所得税515(万元)(2060×25%)。2008年12月31日,该项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540万元,计税基础为零,两者之间的差额540万元属于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应确认与其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135万元(540×25%),但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年初余额为198万元,当期应转回原已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63万元。所以2008年12月31日所得税账务处理为:借记“所得税费用”452万,借记“递延所得税负债”63万元,贷记“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515万元。

假设此后企业所得税适用税率25%保持不变,则从2009年开始每年应转回原已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均为15(万元)(60×25%),累计转回的递延所得税负债=63+15×9=198(万元)。表明到10年后。即2017年资产负债表日,该项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均为零,两者之间不存在暂时性差异,原已确认的与该项无形资产相关的198万元递延所得税负债已经全额转回。

(二)研发活动不跨且失败时研发费用所得税会计处理资料2:假设资料1中的研究项目2007年12月31日发现研发失败,其他条件相同。

(1)2007年一般账务处理。该项研究失败,意味着为该项研究发生的支出均不能确认为无形资产,发生时记人“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的金额需在年末转入当期损益。研发费用发生时的账务处理和资料1相同,年末,“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科目余额和“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科目余额都转入“管理费用”。

(2)2007年研发费用所得税处理。2007年计入“管理费用”的金额为1000万元,但当期税法允许扣除的研发费用总额为1500万元,所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需要在会计利润的基础上调减500万元,即当年应纳税所得额为1500万元,当年应缴纳所得税为495万元,这500万元的差异属于永久性差异。所以,2007年研发费用所得税会计处理为借记“所得税费用”495万元,贷记“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495万元。

(3)2008年一般账务处理。该项研发活动2007年已经失败,2008年无需进行账务处理。

(三)研发活动跨且开发成功时研发费用所得税会计处理资料3:假设资料1中的研究项目到2008年12月31日才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2008年新发生费用300万元,符合资本化条件的为250万元,其他条件相同。

(1)2007年一般账务处理。研发费用发生时的账务处理同资料1,不同之处在于年末,“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余额400万元转入“管理费用”,“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的余额600万元在资产负债表的“研发支出”项目中反映。

第四篇:医药企业研发支出处理探讨

研发费用化与资本化时点讨论

疫苗的研发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1、临床前研究,2、临床研究,3、申报注册。其中、临床研究通常分为1-4期,第4期是药品上市后的,一般不作为研发阶段。具体可以参见《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在临床期间不能申请GMP认证,必须要取得新药证书和生产批件后才能申请GMP认证。在3期临床完成后才可以申报新药证书和生产批件。

从目前上市公司披露的情况看,有些是从三期临床开始资本化,有些是从拿到新药证书(部分药品没有新药证书)开始资本化。

1)双鹭药业(002038)年报披露:

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研究阶段的支出,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内部研究开发项目开发阶段的支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确认为无形资产,否则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1)完成该无形资产以使其能够使用或出售在技术上具有可行性;(2)具有完成该无形资产并使用或出售的意图;(3)无形资产产生经济利益的方式,包括能够证明运用该无形资产生产的产品存在市场或无形资产自身存在市场,无形资产将在内部使用的,应当证明其有用性;(4)有足够的技术、财务资源和其他资源支持,以完成该无形资产的开发,并有能力使用或出售该无形资产;(5)归属于该无形资产开发阶段的支出能够可靠地计量。前期已计入损益的开发支出不在以后期间确认为资产。已资本化的开发阶段的支出在资产负债表上列示为开发支出,自该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之日起转为无形资产。

公司取得临床批文前所处阶段均界定为研究阶段,取得临床批文后至到获得生产批文为止所处的阶段均为开发阶段。

2)复星药业(600196)年报披露

属于仿制药的研发项目,在完成小试工作并形成《小试研究技术报告》之前(含取得《小试研究技术报告》之时点)所从事的工作为研究阶段,该阶段所发生的支出全部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形成《小试研究技术报告》之后所从事的工作为开发阶段,该阶段所发生的支出在符合上述开发阶段资本化的条件时予以资本化,否则其所发生的支出全部计入当期损益。如果确实无法区分应归属于《小试研究技术报告》之前或之后发生的支出,则将其发生的支出全部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属于创新药的研发项目,在取得国家药监局《临床试验批件》之前(含取得《临床试验批件》之时点)所从事的工作为研究阶段,该阶段所发生的支出全部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取得国家药监局《临床试验批件》之后所从事的工作为开发阶段,该阶段所发生的支出在符合上述开发阶段资本化的条件时予以资本化,否则其所发生的支出全部计入当期损益。如果确实无法区分应归属于取得国家药监局《临床试验批件》之前或之后发生的支出,则将其发生的支出全部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

3)安徽安科生物(招股说明书)

公司研制新药项目的支出,区分为研究阶段支出与开发阶段支出。划分本公司研制新药项目研究阶段支出和开发阶段支出的具体标准为:研究阶段支出是指药品(含新药和原有药品剂型改变)研发进入三期临床试验阶段前的所有开支;开发阶段支出是指药品(含新药和原有药品剂型改变)研发进入三期临床试验阶段后的可直接归属的开支,进入三期临床试验以有关管理部门的批准文件为准。研究阶段支出,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安永曾认为资本化应从取得临床批文至取得新药证书止,GMP是生产条件的认证,和专利及技术不同,应费用化。我们指出GMP证书明确是具体的药品生产管理,与药品专利或生产技术不可分割,并且符合资本化的所有条件,于是GMP期间的成本费用也资本化了---几批生产下来该金额也很大,对利润影响大。

医药企业研发费用账务处理的讨论

我是一家医药企业的财务。我们公司的研发费用主要分为两种:自主研发、外购临床前的技术再与原研发单位合作研发或自主研发。发生的研发费用如何账务处理比较没把握,向各位请教了。

新药研发一般分三个阶段:临床前、临床试验、获得新药证书后的继续研发。

1、获得新药证书后:完成1-3期临床,国家就发新药证书,可上市销售,之后还需完成4期临床试验,以及后续的一些质量标准建立等试验。获得新药证书后的研发费用我们是资本化的,我们认为符合会计准则资本化的5个条件。

2、临床试验阶段(即取得临床批件后)研发费用能否资本化,实务中看到有些上市公司这部分费用是资本化的,如”冠昊生物“。理论上说:如果是全新的药物研发,临床试验阶段能否成功还有较大的不确定性,不一定符合资本化条件。但国内也有很多做仿制药,仿制药相对来说成功率比新药高,因为有前人经验可循。因此我认为仿制药临床阶段的费用可以资本化。

3、临床前的研发费用一般说应该费用化的。

以上是自主研发的情况。对于外购临床前技术再与原研发单位合作研发或自主研发。我们的情况是我们在购买技术时,该技术一般都有获得专利证书。请教,可否将购买技术的费用作为购买专利权计入无形资产,在后续研发过程中再摊销进入研发费用,按以上原则费用化或资本化。还有的技术购买合同是从临床前一直到获得临床批件。如果有了临床批件,支付的这部分费用是不是可以计入无形资产?

1我们公司也是以取得临床批文时点之后作为资本化的起点,在上市申报以及证监局检查时并没有被提出质疑。虽然,准则规定的资本化条件比较严格,但实务中确实如楼主所说的取得临床批文之后成功几率已经很高了。所以,这样处理,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2但是,我们遇到一个新的问题,就是药品批件已经拿到,但专利尚未申请下来,该药品需要资本化的开发支出是作为特许权(药监局批准的生产和销售该药品的权利)入账然后开始摊销,还是等到专利拿到之后一并入账开始摊销? 目前我们采用的方法是,药品批件拿到之后,直接将应该资本化的开发支出作为特许权入账,并按照批件规定的期限摊销;待拿到专利之后,将专利申请费用一次性费用化,不再根据准则要求资本化后摊销,因为金额实在是太小了,不具有重要性。

3贵公司取得临床批文后发生的研发费用开始资本化,制药类上市公司这样做的很少,这是我所了解情况。如果是全新的药物,临床试验过程中还有很多风险,有的甚至完成临床三期,申报新药证书时有问题药监局不审批,也有二期完成后发现效果不佳难以继续临床试验的情况,这样如果部分研发费用资本化了,还得转损失。

如果是仿制药则成功的几率大一些,但也不好说,有的仿制药并不好做。不知贵公司是不是做新药研发。象冠昊生物好像是做医疗器械类的,它的研发风险我不太清楚。

如果已经拿到药品批件,但没拿到专利证书,则开发支出可作为一项专有技术进行摊销,特许权一般指你从其他单位获得的技术、商标等的使用权。用这个名称可能不太妥当。

4仿制药:从向省局申报注册开始资本化;新药研:不确定性大,应更谨慎。

5我有个疑问,大概跟楼主的问题关系不大。

听别人讲的,说药品研发有“国家规定”,自研的不能资本化,只能费用化,只有外购或者引进的药品才能形成无形资产。是不是这样?我在网上大概查了一下,没看到这样的说法啊。这种说法不符合新准则规定,但与原先的《企业会计制度》是相符的,估计你看到的是老制度下的相关说法

在建工程转成固定资产的标准:

对于与生产相关的车间、安装设备、设施等,在取得GMP认证后转成固定资产; 对于非生产的建筑物及相关设施工程,达到可使用状态后转成固定资产,如尚未结算,则先以预算情况转固,在项目正式结算时再进行调整固定资产原值,以及折旧(在剩余期限内)

第五篇:研发支出管理办法(范文模版)

研发支出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更明确公司高新技术企业资质维护工作要求,提高公司对研发费税收优惠政策应用效益,同时也为了强化对公司研发工作管理的需要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研发支出”是指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中对研究和开发的界定、《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及其“工作指引”和《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扣除管理办公﹙试行﹚》的相关规定。

第三条:企划部、财务部、研发基础单位协调配合负责研发业务的规划指导和执行、管理和监督核算工作。

第四条:名词注解:

﹙1﹚研发基础单位是指研发项目实施的场地单位。

第二章

实施

第五条:立项备案。每年1月1日前企划部提供公司研发项目决议到财务部备案,研发项目决议备案信息含包括如下内容:

﹙1﹚项目名称。

﹙2﹚项目实施起止时间。

﹙3﹚项目的人员配置。

﹙4﹚依《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工作指引》第“

四、研究开发活动确认及研究开发费用归集”要求进行按项分类的费用预算。

﹙5﹚研发基础单位各实验单元研发实施布署清单。

第六条:项目实施支出归集。财务部负责指导日常研发支出业务数据采集系统的运行,研发部负责研发支出业务的确认由财务部对研发支出归集效果负责。

﹙1﹚归集主要单据:研发支出证明单、研发业务入仓单、研发业务出仓单、科研人员工资统计表。

﹙2﹚当月发生的研发支出业务于次月5日前由企划部主管提交到财务部。﹙3﹚财务部按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要求核算研发支出专账,企划部对研发费额度负责。

第三章

附则

第七条:本办法自核准日起生效,之前类似业务遵照执行。

第八条:本办法由财务部负责解释与修订。

第九条:本办法试行一年,试行期后纳入ISO体系。

**有限公司

下载关于政府补助、研发支出及相关所得税处理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政府补助、研发支出及相关所得税处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研发支出政策文件(汇编)

    研发支出是指在研究与开发过程中所使用资产的折旧、消耗的原材料、直接参与开发人员的工资及福利费、开发过程中发生的租金以及借款费用等。该科目按照研究开发项目,分别对“......

    政府补助(五篇范文)

    政府补助 第一节 政府补助概述 为了体现一个国家的经济政策,鼓励或扶持特定行业、地区或领域的发展,世界上很多国家,包括市疡经济国家的政府通常会对有关企业予以经济支持,如无......

    政府补助(精选五篇)

    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第一节 新旧比较 政府补助准则,是新准则体系中篇幅最小的一个准则,不到800字。共分为3章:第一章是总则;第二章 是确认和计量;第三章是披露。政府补......

    政府补助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的差异

    政府补助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的差异一、基本概念 会计准则规定,政府补助是指企业从政府无偿取得货币性资产或非货币性资产,但不包括政府作为企业所有者投入的资本。政府包括各......

    研发补助准备金制度5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XXX公司研发准备金制度 第一章总则 一、研发准备金是指XXXX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内部研究开发......

    第18讲_专题九,,政府补助及所得税(2)[共5篇]

    所得税 所得税 项目 资产 负债 账面价值>计税基础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递延所得税负债=差异×未来税率)可抵扣暂时性差异(递延所得税资产=差异×未来税率)账面价值......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取得政府补助有关所得税处理问题的批复

    【法规分类号】215452200724 【标题】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取得政府补助有关所得税处理问题的批复 【时效性】有效 【颁布单位】国家税务总局 【颁布日期......

    研发费用账务处理

    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的账务处理 一、研究阶段(无形资产准则规定:研究阶段的支出全部费用化) 1、相关费用发生时 借:研发支出 — ××项目(材料费、人工费、水电费、租赁费、利息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