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北京市城镇房屋建筑使用安全综合治理办法
北京市城镇房屋建筑使用安全综合治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规范房屋建筑使用行为,加强房屋建筑使用安全管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管理范围及适用对象】本市行政区域内城镇国有土地上各类房屋建筑的安全使用、检查维护、安全鉴定、安全问题治理等活动及其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房屋建筑是指依法建造或者依法登记的居住建筑、公共建筑、工业建筑,包括附属构筑物和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
本办法所称的附属构筑物是指房屋配套建设的围墙、烟囱、水塔等。
本办法所称设备是指电梯、压力容器、锅炉与压力管道、燃气设施、消防设施、电气设施、防雷装臵和二次供水设备等。
第三条【管理原则】房屋建筑使用安全管理应当遵循合理使用、定期检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确保安全的原则。
第四条【监管部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 市城镇房屋建筑使用安全的监督管理。区县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内城镇房屋建筑使用安全的监督管理。
规划、市政市容、公安、安监、质监、卫生、气象、工商、环保等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房屋建筑使用安全相关监督管理工作。
第二章 安全责任
第五条【房屋建筑使用安全责任人定义】房屋建筑的所有人是房屋建筑使用安全责任人(以下简称安全责任人)。房屋建筑所有人下落不明或者房屋建筑权属不清晰的,实际占有人是安全责任人。
第六条【安全责任人责任】安全责任人应当对房屋建筑的安全使用、检查维护、安全鉴定、安全问题治理等承担责任,保证房屋建筑安全性、适用性、耐久性。
第七条【房屋建筑管理人定义】房屋建筑管理人(以下简称管理人)是对房屋建筑使用安全承担管理责任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自行管理的房屋建筑,安全责任人是管理人。委托管理的房屋建筑,受托人是管理人。
第八条【管理人责任】管理人应当对房屋建筑进行检查维护,对于检查中发现的房屋建筑使用安全问题向安全责任人和有关 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可以接受安全责任人委托组织对房屋建筑安全问题进行治理,对危害房屋建筑使用安全的行为进行制止、报告,并定期开展房屋建筑使用安全宣传活动。
第九条【房屋建筑使用人责任】房屋建筑使用人(以下简称使用人)应当合理使用房屋建筑,并进行日常查看,发现使用安全问题向安全责任人、管理人报告。
第十条【房屋建筑设计单位责任】房屋建筑设计单位应当在房屋建筑达到设计使用寿命前5年,以书面形式告知安全责任人、管理人、使用人,并同时告知区县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第十一条【房屋建筑建设单位责任】新建房屋建筑,建设单位在交付使用时,应当向购房人提交质量保证书、房屋建筑使用说明书及其他文件,明确告知购房人房屋建筑的各项性能指标、使用与维护保养要求、质量保修内容等。
第三章 安全使用
第十二条【禁止行为,改变用途】居住区内居住建筑的使用人,不得违反法律、法规以及管理规约,将住宅改变为居住之外的经营性用房。使用人将住宅改变为经营性用房的,除遵守法律、法规以及管理规约外,应当经有利害关系的房屋建筑所有人同意。第十三条【禁止行为,改变动结构】使用人不得在房屋顶部增设塔架,不得超过城市规划中限定的建筑物高度设臵广告牌,不得在房屋顶部、地下或者其他部位增设永久性或者临时性建筑或者构筑物等,不得改变房屋承重体系。
经房屋建筑所有人和利害关系人同意,在房屋顶部或者其他部位搭建附属房屋,应当经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在房屋建筑外墙或者房顶增设广告牌,应当符合户外广告设臵规划,并遵守国家和本市的有关规定。
第十四条【禁止行为】使用人在使用房屋建筑时,不得有下列影响安全和公共利益的行为:
(一)擅自变动建筑主体和承重结构;
(二)违法存放易燃、易爆、放射性、侵蚀性和危害人体健康的物品;
(三)超过设计使用荷载使用房屋;
(四)堵塞疏散通道,封闭建筑物的疏散出口,损坏消防设施;
(五)擅自拆改防雷装臵;
(六)擅自拆改燃气、供暖、供电、通讯线路等设施设备。第十五条【装修登记】实施房屋装修前,应当按下列规定办理装修登记手续,缴纳相关费用。未办理登记手续的,不得进行装修施工。
(一)对住宅进行装修的,应当向房屋管理单位、物业服务 企业等管理人办理登记手续。
(二)对办公、生产、经营以及公益性房屋建筑进行装修的,应当向房屋建筑所在地区县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办理登记手续,投资额达到30万元以上或者建筑面积达到300平方米以上的装修工程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执行。
管理人和区县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将装修中的禁止行为明确告知当事人。
第十六条【装修要求】装修施工应当严格按照设计方案施工,保证房屋建筑的整体结构安全。行政主管部门、管理人应当依据相关规定对房屋建筑的装修活动进行巡查和监督。
第四章 检查维护
第十七条【安全档案及人员配备】管理人应当建立房屋建筑安全管理信息档案并向行政主管部门报告相关信息。一个物业管理区域内至少配备一名具有建设工程管理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对所辖房屋建筑进行安全管理。
第十八条【日常检查】管理人应当对房屋建筑进行下列内容的日常检查:
(一)房屋的开裂、变形,地基不均匀沉降等异常现象;
(二)木质产品和木质构件的虫蛀、腐朽等现象;
(三)白蚁蚁害区蚁情;
(四)金属构件等防腐或者防火涂层的完好性;
(五)室内外公共区域装饰装修的松动、起翘、脱落等现象;
(六)房屋建筑附属构筑物的安全牢固情况;
(七)房屋建筑公共部位空调的运行状况;
(八)供水、排水、供电、供气、供热、通讯、有线电视等基础设施设备的完好性及运行情况。
第十九条【特定检查】管理人应当实施或者协调使用人实施下列特定情况的检查:
(一)在采暖期到来之前,对采暖设施的完好性和安全性进行检查;
(二)在雨季到来之前,对公共部位的外窗渗漏情况、屋面渗漏情况、屋面及室外排水设施的情况等进行检查,并按规定进行防雷装臵检测;
(三)大风、大雪天气到来之前,对公共部位的外窗和房屋建筑附属构筑物的牢固性进行检查。
第二十条【违法行为制止】管理人对日常检查、特定情况检查发现的问题应当及时予以处理,消除安全隐患。对违法行为制止无效时,管理人应当向安全责任人、相关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第二十一条【配合检查义务】住房和城乡建设、规划、市政市容、公安、安监、质监、卫生、气象、环保等相关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开展对房屋建筑安全的检查工作时,安全责任 人、管理人、使用人应当配合。
第二十二条【线路、管道、设备的维修】线路、管道、设备的维修应当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组织实施。
供水、排水、供电、供气、供热、通讯、有线电视等单位,应当依据法律、法规、规章及约定承担管理区域内相关管线和设施设备维修、养护的责任。
第五章 安全评估与鉴定
第二十三条【评估与鉴定的委托】房屋安全的评估与鉴定由安全责任人、管理人、使用人或者对房屋建筑安全造成影响的责任人委托房屋安全鉴定机构进行。
房屋安全鉴定机构应当将评估与鉴定结论告知委托人,并同时上报市和区县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记入房屋建筑安全管理信息档案。
第二十四条【房屋建筑的定期安全评估】安全责任人应当根据物业类型、已使用时间、使用寿命等不同情况,定期委托房屋安全鉴定机构进行安全评估。
(一)学校、幼儿园、医院、体育馆、商场、影剧院、宾馆等大型公共建筑和人员密集场所的房屋建筑,每5年应当进行一次评估;
(二)使用满30年的居住建筑,每10年应当进行一次评 估;
(三)达到设计使用年限仍继续使用的,每2年应当进行一次评估;
(四)建在河涌、水渠、山坡、软基、采空区等危险地段的房屋建筑,自房屋建筑交付使用起,每5年应当进行一次评估;
(五)梁、板、柱等结构构件和阳台、雨罩、空调外机支撑构件等外墙构件及地下室工程,自房屋建筑交付使用第30年起应当进行第一次评估,以后每10年应当进行一次评估;
(六)悬挑阳台、外窗、玻璃幕墙、外墙贴面砖石或抹灰、屋檐等,自房屋建筑交付使用起每10年应当进行一次评估。
具体评估办法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另行制定。
第二十五条【房屋建筑安全鉴定】房屋建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安全责任人应当委托房屋安全鉴定机构进行安全鉴定。
(一)出现结构开裂、变形,地基不均匀沉降等危及使用安全迹象的;
(二)拟进行结构改造或者改变使用用途的;
(三)遭受自然灾害影响,出现结构损伤的;
(四)毗邻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房屋建筑使用安全可能或者已经受到影响的;
(五)因火灾、爆炸、碰撞、振动等外部事故影响,出现 损伤的;
(六)擅自变动建筑主体和承重结构的;
(七)其他依法应当进行安全鉴定的。
房屋安全鉴定费用,由安全责任人承担;人为原因导致房屋建筑出现安全问题的,鉴定费用由责任人承担。
第二十六条【督促】行政主管部门对出现本办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的情形,应当督促安全责任人委托鉴定机构对房屋进行安全鉴定;安全责任人拒不委托鉴定的,由行政主管部门直接委托鉴定,费用由安全责任人承担。
第二十七条【房屋安全鉴定机构】房屋安全鉴定由依法设立的房屋安全鉴定机构实施。
房屋安全鉴定机构应当对其出具的鉴定报告负法律责任。第二十八条【鉴定机构工作原则】房屋安全鉴定机构应当与委托人签订房屋安全鉴定合同,并按合同约定以及国家和本市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规定的程序、项目和内容实施鉴定活动,及时准确地出具房屋安全鉴定报告。
房屋安全鉴定机构不得转包或者分包鉴定业务。
第六章 安全问题的治理
第一节 治理责任 第二十九条【治理的实施者】房屋建筑安全问题的治理,由安全责任人、管理人实施。
管理人应当在安全责任人授权范围内进行治理。
在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下,管理人、使用人可采取必要的措施对安全问题进行治理,以排除危险,并应当及时通知安全责任人。
第三十条【治理的措施及费用】对存在安全问题的房屋建筑,应当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采取修缮、解除危险、拆除的处理措施。
房屋建筑安全问题的治理费用,由安全责任人承担;人为原因导致房屋建筑出现安全问题的,其治理费用由责任人承担。
第二节 房屋修缮
第三十一条【原则】房屋修缮工程必须符合国家和本市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的要求。
本办法所称修缮,是指为保持和提高房屋的完好程度与使用功能或者为延长房屋耐用年限,对既有房屋建筑进行必要的维护、维修、拆改、翻修和再装饰所进行的查勘、设计、施工和验收等过程控制活动。
第三十二条【抗震】未经抗震设防或者建筑抗震设防类别提高的房屋建筑,应当进行抗震鉴定并依据鉴定结论进行加固处理。第三十三条【查勘】房屋修缮前应当进行查勘,并对需要修缮的部位、项目、数量等做出详细的查勘记录。
第三十四条【设计】修缮工程设计必须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和使用功能。当涉及增加荷载以及承重结构需要改动或者加固时,必须由原结构设计单位或者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设计单位依据房屋安全鉴定机构的鉴定报告,出具结构改造设计图或者加固设计图。
第三十五条【材料】修缮工程所用材料必须符合国家和本市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的相关要求和设计要求。
第三十六条【施工】修缮工程投资额达到30万元以上或者建筑面积达到300平方米以上时,承担修缮工程施工的施工单位应当具备相应资质。修缮工程施工中,严禁违反设计文件擅自变动建筑主体、承重结构或者使用功能。
第三十七条【验收】修缮工程投资额达到30万元以上或者建筑面积达到300平方米以上时,工程质量验收程序和组织应当符合现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的要求。
通过返修或者加固处理仍不能满足安全使用要求的分部工程、单位(子单位)工程,严禁验收。
危险房屋解除危险
第三十八条【危险房屋的确认和处理】确认危险房屋的鉴定 结论,应当由房屋安全鉴定机构做出。
经鉴定属于危险房屋的,安全责任人、管理人应当按照房屋安全鉴定机构鉴定结论的处理类别进行治理。危险房屋的处理类别分为观察使用、处理使用、停止使用和整体拆除。
观察使用。适用于采取适当安全技术措施后,尚能短期使用,但需继续观察的房屋。鉴定机构在出具的鉴定报告中应当注明观察使用或下一次进行安全鉴定的时限。
处理使用。适用于采取适当技术措施后,可解除危险的房屋。设计单位在加固设计文件中应当说明后续使用年限。
停止使用。适用于已无修缮价值,暂时不便拆除,又不危及相邻建筑和影响他人安全的房屋。
整体拆除。适用于整幢危险且无修缮价值,需立即拆除的房屋。
第三十九条【危险房屋治理】经鉴定为危险房屋的,安全责任人应当按照鉴定机构的处理建议,及时加固或者修缮治理;安全责任人拒不按照处理建议修缮治理,或者进行阻碍的,区县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有权采取指定单位代为治理等强制措施,发生的费用由安全责任人承担。
第四十条【义务】鉴定结论的处理建议为停止使用或者整体拆除的,使用人应当立即搬出。使用人拒不搬出的,区县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向安全责任人、使用人发出停止住用通知,要求限期搬出。逾期未搬出的,由区县人民政府组织搬出。第四十一条【义务】发生房屋倒塌事故时,安全责任人、管理人应当立即采取妥善的处理措施,并在事故发生后1小时内向房屋所在地区县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第四十二条【督促】区县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接到危险房屋鉴定结论后,应当对解危情况进行检查,发现房屋未及时解危的,应当向安全责任人、管理人发出城镇危险房屋解危通知,要求及时解危。
经核定的低保家庭、低收入家庭,无力承担危险房屋治理费用的,可以书面申请由房屋所在地区县人民政府实施解危。
第四十三条【救济】使用人搬出的危险房屋为其唯一居住用房的,可以向房屋所在地区县人民政府申请临时安臵住房。
安全责任人积极主动治理危险房屋,危房治理期间,使用政府提供的安臵住房的,租金按公房租金标准计收;由区县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代为治理,危房治理期间,使用政府提供的安臵住房的,按该区域市场价格计收租金。
经核定的低保家庭、低收入家庭,危险房屋治理期间,安臵房的租金按廉租住房有关规定计收。
使用人由政府提供临时安臵住房的,在危险房屋治理结束后应当限期搬出,逾期不搬的,按该区域市场价格计收租金。
第四十四条【政府部门配合】危险房屋修缮工程应当按有关规定报经批准的,审批机关须及时办理;危险房屋需要紧急抢修的,可先进行抢修,再按规定补办审批手续。
第七章 应急抢险
第四十五条【原则】房屋应急抢险遵循属地为主、分级负责、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快速反应、统一指挥、保障有力的原则。
超过设计使用年限、修缮不及时或风、雨、雪等自然外力作用,以及由于非正常使用等原因导致出现房屋倒塌、人员伤亡的突发性事故时,安全责任人、管理人应当立即采取妥善的处理措施,并向房屋所在地区县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报告,积极配合进行应急抢险和对事故进行调查处理。
第四十六条【职责分工】市建筑工程事故应急指挥部城镇房屋安全突发事故应急分指挥部(以下简称分指挥部)负责研究制定本市城镇房屋安全突发事故的应急工作管理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协调推进房屋安全突发事故应急机制建设;组织指挥重大和特别重大房屋安全突发事故的应对处臵工作;指导、协调、督促区县开展一般和较大突发事故的应对处臵工作;负责指导、督促各区县人民政府房屋安全行政主管部门和相关单位开展应急管理工作。
各区县人民政府负责定期组织排查和及时督促责任主体消除本辖区内各类房屋安全隐患;负责组织、协调、实施本辖区内一般、较大房屋安全突发事故的应对处臵工作;配合分指挥部开展重大以上房屋安全突发事故的处臵工作,做好先期救援和后期 保障工作;负责督促、协调房屋安全行政主管部门动态收集、跟踪各类房屋突发事故预警和处臵信息,并及时上报分指挥部办公室;负责分指挥部交办的其它工作。
第四十七条【应急抢险措施】突发事故发生后,分指挥部和区县人民政府实施房屋应急抢险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采取下列措施:
(一)禁止或者限制使用有关设备、设施,关闭或者限制使用有关场所,中止人员密集的活动或者可能导致危害扩大的生产经营活动以及采取其他保护措施;
(二)封锁危险场所,划定警戒区,实行交通管制以及其他控制措施;
(三)切断电力、可燃气体和液体的输送;
(四)利用邻近建筑物和有关设施;
(五)拆除或者破损毗邻的建筑物和构筑物;
对因房屋应急抢险需要而拆除或者破损的毗邻建筑物和构筑物,应当在事后予以修复。
第四十八条【应急治理专项资金】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在每年财政预算中,安排房屋应急专项治理资金用于下列情形:
(一)紧急情况下危险房屋的鉴定、加固、拆除或者居住人员的搬出安臵等费用的垫付;
(二)低保家庭、低收入家庭危险房屋的鉴定和代为治理。
第八章 监督与管理
第四十九条【监督与管理】本市涉及房屋建筑使用安全的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其职责,负责房屋建筑使用安全的监督和管理。区县相应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内房屋建筑使用安全活动的管理。
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违反房屋安全管理行为的查处工作。
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未按照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规定内容进行建设,违反规划管理行为的查处工作。
市政市容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房屋违法增设广告牌、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进行建设,构成违法建设行为的查处工作。
公安机关负责对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行为的查处工作;负责对违反消防安全管理行为的查处工作。
安监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生产经营单位在房屋建筑使用过程中不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行为的查处工作。
质监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违反房屋建筑特种设备安全规定行为的查处工作。
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房屋建筑使用过程中违反卫生管理行为的查处工作。
气象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违反防雷安全管理行为的查处工作。环保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违反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行为的查处工作。
第五十条【监督检查】市区县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其它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房屋建筑使用安全管理执行法律法规情况的监督检查。在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时,有权采取以下措施:
(一)要求安全责任人、管理人、使用人提供有关房屋建筑使用安全方面的文件和资料;
(二)进入被检查现场进行检查;
(三)发现有影响房屋建筑使用安全的行为时,责令改正。第五十一条 管理人违反本办法,对已发现的或者应当发现的房屋建筑安全问题未按照职责范围进行治理和报告的,由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予以通报批评。
第五十二条 房屋安全鉴定机构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予以通报批评:
(一)未按照国家和本市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规定的程序、项目和内容实施鉴定活动的;
(二)将鉴定业务转包或者分包的。
第五十三条 使用人未登记进行住宅室内装饰装修活动的,由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依据《住宅室内装饰装修管理办法》第三十五条规定处罚。
第五十四条 使用人在住宅装饰装修活动中,未按规定采取必要的消防措施,擅自动用明火和进行焊接作业的,由公安机关 依据《消防法》第六十三条规定处罚。
第五十五条 使用人在装修过程中擅自变动房屋建筑主体和承重结构的,由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依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六十九条规定处罚。
第五十六条 对于房屋修缮过程中,设计单位、施工单位、装修单位的违法行为,由规划、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依照《建筑法》及《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处罚。
第五十七条 使用人擅自变动或者破坏房屋建筑抗震构件、隔震装臵、减震部件或者地震反应观测系统等抗震设施的,由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依据《房屋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管理规定》第二十六条规定处罚。
第五十八条 经鉴定需抗震加固的房屋建筑工程在进行装修改造时未进行抗震加固的,由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依据《房屋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管理规定》第二十八条规定处罚。
第五十九条 以围攻、谩骂、殴打或者以其它方式拒绝、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履行房屋建筑安全管理职责,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由公安机关给予治安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十条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的,由其所在单位、上级机关或者监察机关追究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九章 附则
第六十一条 区分所有权的房屋建筑,建筑物的基础、承重结构、外墙、屋顶等基本结构部分,通道、楼梯、大堂等公共通行部分,消防、公共照明等附属设施、设备,避难层、设备层或者设备间等结构部分属于全体业主共有。
第六十二条 城市市区(包括建制镇的建成区)之外的农村房屋建筑使用安全管理由区县人民政府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二篇:四川省城镇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使用安全管理规定
四川省城镇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使用
安全管理规定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城镇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的安全管理,确保人民生命及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城市道路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198号)、《房屋建筑工程质量保修办法》(建设部令第80号)、《城市危险房屋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29号)、《城市桥梁检测和养护维修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118号)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结合四川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四川省行政区域内城镇已竣工并投入使用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的使用安全管理。
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条
本规定所称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使用安全管理,是指为保障房屋和市政基础设施的安全使用,对其主体结构进行安全鉴定、检测、技术评估及其修复、加固、拆除治理行为。
第四条
城镇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使用安全管理应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
第五条
四川省建设厅负责全省城镇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使用安全管理监督工作。
市(州)、县(区)人民政府城乡规划、建设、房地产、城市管理等行政主管部门依其职责负责本辖区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使用安全管理工作。
公安、消防、城市综合执法、安全生产监督等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履行各自职责,并协同做好房屋和市政基础设施使用安全管理工作。
第六条
《城市危险房屋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29号)规定的房屋安全鉴定机构,承担城镇危险房屋的鉴定。
具备房屋建筑主体结构专项资质的工程质量检测、工程质量鉴定机构,依照《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141号)的规定,可承担房屋建筑及在建工程的可靠性鉴定。
建筑工程设计单位(乙级以上)依照《房屋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48号),承担房屋建筑的抗震鉴定和可靠性鉴定。
第七条
对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使用安全的鉴定,鉴定机构应当在作出的危房鉴定、可靠性鉴定、抗震鉴定结论中,依据相关技术标准、规范提出需要修复、加固、拆除的建议。
第八条
房屋建筑以及市政基础设施安全鉴定、检测费用的收取,按国家和省财政、物价主管部门的规定执行。
第二章
房屋建筑使用管理
第九条
市、县(区)建设、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依法建立健全房屋使用安全管理的各项制度,宣传房屋安全使用知识,加强对房屋使用安全的监督检查。
第十条
房屋所有权人、使用人应当保障房屋使用的整体结构安全,按照房屋设计的结构和用途合理使用房屋,不得擅自改变房屋用途,不得擅自改变房屋结构,不得影响毗连房屋的安全。
第十一条
未经房屋原设计单位或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工程设计单位审核同意,未依法取得行政许可,房屋所有权人或使用人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拆改墙、梁、柱、板和基础结构;
(二)超过原房屋设计标准增大荷载;
(三)为增加房屋使用空间降低房屋地面地坪标高;
(四)为增加使用面积、在室内加层;
(五)在屋面或楼面上设臵高耸物、悬挂物、搁臵物(如中央空调冷却塔、锅炉、水箱、电信接收塔、广告牌等);
(六)在屋面修建花台(池)、搭建房屋及构筑物等;
(七)改变房屋建筑使用功能。第十二条
涉及第十一条
(一)至
(四)项规定行为的,房屋所有权人或使用人应依法向房屋所在地市、县(区)建设、房地产等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方能实施。涉及第十一条
(五)至
(七)项规定行为的,应当依法向当地人民政府规定的城市规划、房地产、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
申请时,房屋所有权人或使用人应提交下列材料:
(一)书面申请书;
(二)房屋所有权人或使用人身份证明;
(三)房屋权属登记证明,申请人为承租人、使用人的,还应当提交房屋所有权人同意房屋结构变动的书面证明;
(四)涉及共用部位的,应提供共有产权人同意变动的书面证明;
(五)房屋原设计单位或者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工程设计单位出具的施工图设计,并经图纸审查机构审查合格。
第十三条
依法实施许可的行政主管部门接到申请后七个工作日内作出审查意见,并书面告知申请人。
第十四条
房屋所有权人或委托人在改造、装修房屋前,有权向工程设计单位、物业服务企业、出售人、出租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机构或城建档案机构查询房屋的主体结构、抗震、消防等资料,被查询人有义务配合查询人并提供相关资料。
第十五条
物业服务企业、社区居委会及市民发现未经批准擅自拆改结构或其它影响房屋安全行为的,应予以劝阻,并及时向所在地市、县(区)建设、房地产主管部门投诉举报。
市、县(区)建设、房地产主管部门接到举报或投诉后,应当及时依法进行查处。依申请人申请,应将查处结果答复举报、投诉人。
第十六条
因房屋装修施工造成相邻住户房屋管道堵塞、渗漏或房屋结构损坏的,相邻房屋所有人或使用人有权要求装修责任人及时疏通、修补、加固并赔偿相应的损失;造成他人损失或安全事故的,依法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和法律责任。
第三章
房屋安全鉴定与危险房屋治理
第十七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房屋建筑,房屋所有权人或使用人应当及时委托房屋安全鉴定机构进行鉴定:
(一)遭受自然灾害出现异常后仍需继续使用的;
(二)遭受人为破坏出现异常后仍需继续使用的;
(三)超过设计使用年限仍需继续使用的;
(四)进行隧道、开挖深基坑、爆破等工程施工时,已出现对相邻房屋建筑安全产生影响的;
(五)无规范工程设计,未经过合法建设程序已投入使用的;
(六)房屋建筑出现异常情况(开裂、沉降、倾斜等)可能危及结构安全;
(七)其它影响房屋建筑安全使用的异常情况。第十八条
经鉴定的危险房屋不得进入房屋交易市场。依申请人的申请,已经使用过的存量房产交易权属变更登记前,房屋出售人、出租人应当委托进行房屋安全鉴定。
出售人、出租人拒绝申请人要求进行房屋安全鉴定的,购买人、承租人可以停止交易行为,并向建设、房地产主管部门投诉。
第十九条
幼儿园、学校、营业性娱乐、餐饮酒店、商场等人员较为密集的公共场所的房屋所有权人、使用人可以根据设计使用合理年限及已使用的年限情况,定期或不定期委托进行房屋安全鉴定。
市、县(区)建设、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发现存在房屋使用安全隐患的,应当依法责令房屋所有权人、使用人委托进行房屋使用安全鉴定。
第二十条
具有资格的房屋建筑安全鉴定机构承担房屋建筑使用安全鉴定工作。房屋安全鉴定机构应严格按照国家及本省相关技术标准及规范进行查勘、检测、鉴定,在约定的时限内出具鉴定报告,并对鉴定结论负责。
第二十一条
委托房屋安全鉴定,应提供下列材料:
(一)房屋安全鉴定委托书;
(二)委托人的身份证明及授权书;
(三)房屋产权或者与被鉴定房屋相关民事权利的有效证件;
(四)法律、法规规定应提供的其他材料。
第二十二条
房屋出现安全隐患时,房屋所有权人、使用人应采取安全治理措施。房屋出现重大安全隐患危及公共安全时,房屋所有权人、使用人在采取安全措施的同时应及时报告房屋所在地市、县(区)人民政府,人民政府应组织有关部门排除安全隐患。
第二十三条
经鉴定为危险房屋的,应在鉴定结论中按照鉴定标准和规范分别提出观察使用、处理使用、停止使用和整体拆除等解危措施。房屋所有权人、使用人应当遵照执行。
第二十四条
房屋所有权人、使用人对危险房屋拒不治理的,市、县(区)建设、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可以依法责令停止使用,并要求采取加固、修缮、拆除、改建等治理措施,产生的费用有约定的由受约人承担,没有约定的由房屋所有权人承担。
第二十五条
经鉴定有安全隐患的房屋,不得出租、出售,安全隐患排除经鉴定机构确认后,方可出租、出售。
第二十六条
经鉴定为无加固价值的危房,应当依法拆除。符合城乡规划,实行原址重建的,由房屋所有权人持房屋安全鉴定报告到市、县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办理重建规划许可,规划建设行政管理部门应及时受理,依法履行职责。危房改造的税费减免执行国家相关规定。
第二十七条
房屋建筑出现损害及危险需要修复与加固排危时,其费用按以下原则处理:
(一)正常使用超过设计使用年限及不可抗拒的自然因素形成险情的,无合同约定的由房屋所有权人承担,有合同约定的按合同约定执行;
(二)在设计使用年限内因建设工程质量原因造成损害或险情的,按国务院《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房屋建筑工程质量保修办法》(建设部令第80号)等法律法规规定由有关单位承担保修义务,并对造成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三)因装修、施工、超载、撞击、爆破等人为因素造成房屋损害或安全隐患的,由责任人承担;
(四)异产毗连房屋,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第四章
市政基础设施使用安全管理
第二十八条
市、县(区)建设、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城市范围内各类市政桥梁、道路、燃气、供水、环卫、垃圾处理厂、污水处理厂、城市公交等市政公用设施既有建筑及其附属设施的监督检查和安全管理。
第二十九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拆除、损坏、占用或挪用市政公用设施及配套设备。禁止任何危害市政公用实施安全的活动。
第三十条
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擅自安装、迁移、改造燃气设施。因工程建设确需拆除、迁移、改造燃气设施的,建设单位应当依法申请许可,由燃气经营企业组织重新建设或改道,所需费用由建设单位承担。
在燃气设施的地面和地下规定的安全保护范围内,禁止修建建筑物、构筑物,禁止堆放物品和挖坑取土等危害公用设施安全的活动。
第三十一条
因工程建设确需改装、拆除或者迁移城市公共供水、燃气设施的,建设单位应当依法报县以上人民政府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和城市供水、燃气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第三十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加强对城市配水厂、净水厂和公共燃气管网的安全保护管理。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修建危害供水、燃气地下管网的建筑物和构筑物。
第三十三条
在规定的城市公共供水、燃气管道及其附属设施的地面和地下的安全保护范围内,禁止挖坑取土或者修建建筑物、构筑物的等危害供水、燃气设施安全的活动。
第三十四条
燃气经营企业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对用户的室内外燃气设施进行安全检查和检修。对接到燃气泄漏事故报告或者发现燃气泄漏,应当立即组织人员到现场抢修。燃气经营企业应当按照有关规定维护、保养燃气设施。
第三十五条
城市供水的专用水库、引水渠道、取水口、泵站、井群、输(配)水管网、进户总水表、净(配)水厂、公用水站等设施,应当定期检查维修,确保安全运行。
第三十六条
城市桥梁、隧道产权人或者委托管理人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在城市桥梁或隧道上设臵承载能力、限高等标志,并保持其完好、清晰。
第三十七条
在城市桥梁上架设各种市政管线、电力线、电信线等,应当先经原设计单位提出技术安全审查意见,依法报建设、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实施。
第三十八条
在城市桥梁上设臵大型广告、悬挂物等附着物,应当出具相应的风载、荷载实验报告以及原设计单位出具的技术安全审查意见,依法报城乡规划建设管理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实施。
第三十九条
未经建设、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批准,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占用挖掘城市道路。经批准临时占用城市道路的,不得损坏城市道路;占用期满后,应当及时清理占用现场,恢复城市道路原状;损坏城市道路的,应当修复或给予赔偿,具体规定按《城市道路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198号)执行。
第四十条
县级以上建设、城市管理部门对市政公用设施组织实施检测评估和养护管理。
城市桥梁检测应当由取得资格的城市桥梁检测评估机构承担。
第四十一条
城市桥梁的检测评估分为经常性检查、定期检测和特殊检测。经过检测评估确定城市桥梁的承载能力下降或判定为危桥的,应及时设臵警示标志,并立即采取加固等安全措施。
第四十二条
建设、城市管理部门组织建设和管理的道路,由其委托的城市道路养护、维修单位负责养护、维修。城市道路的养护、维修工程应当按照规定的期限修复竣工,并在养护、维修工程施工现场设臵明显标志和安全防围设施,保障行人和交通车辆安全。
第五章
其它
第四十三条
风景名胜区、旅游景点、独立工矿区、居民聚居点的房屋建筑和公用设施的使用和管理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本办法执行。
第四十四条
列入文物保护单位的房屋建筑及公用设施的使用和管理,还应当遵守《文物保护法》的有关规定。
房屋建筑的白蚁危害防治,执行《四川省城市房屋白蚁防治办法》(省人民政府令第196号)的规定。
第四十五条
房屋建筑安全鉴定的程序、标准、委托方式和鉴定结论异议的处理,以及因地震、岩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导致的房屋安全鉴定,可依照《汶川地震灾区城镇受损房屋建筑安全鉴定及修复加固拆除实施意见》(省人民政府令第226号)的相关规定执行。
第四十六条
本办法自2009年1月1日起执行。
第三篇:房屋建筑使用安全管理办法
北京市人民政府令第229号
《北京市房屋建筑使用安全管理办法》已经2011年1月4日市人民政府第82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1年5月1日起施行。
市长 郭金龙
二〇一一年一月二十六日
第一条 为了加强房屋建筑使用安全管理,保障居住和使用安全,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依法建造或者登记的各类房屋建筑及其附属构筑物和配套设施设备的使用安全管理,适用本办法。
其他法律法规对配套设施设备使用安全管理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条 市和区县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房屋建筑使用安全的监督管理。规划、质量技术监督、市政市容、卫生、气象、农村工作、人民防空、安全生产、公安等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房屋建筑使用安全的相关监督管理工作。
第四条 房屋建筑使用安全责任由房屋建筑所有权人承担。
所有权人对房屋建筑使用安全可以自行管理,也可以委托物业服务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个人管理,受托管理人应当按照规定和约定承担房屋建筑使用安全管理责任。
自行管理的单位和受托管理的物业服务企业应当配备房屋建筑安全管理员。安全管理员应当具备房屋建筑结构和设施设备安全管理的专业知识。
第五条 房屋建筑使用人应当安全使用房屋建筑,及时向所有权人、受托管理人报告发现的安全问题,配合开展对房屋建筑的检查维护、安全评估、安全鉴定、抗震鉴定、安全问题治理等活动。
第六条 房屋建筑工程交付使用时,建设单位应当提交质量保证书、使用说明书,明示房屋建筑的性能指标、使用维护保养要求,并按照规定和约定承担保修责任。
房屋建筑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依法承担相应的质量安全责任。
第七条 房屋建筑所有权人或者受托管理人应当对房屋建筑进行检查维护,发现危及房屋建筑使用安全的问题时,应当及时向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并有权对危害房屋建筑使用安全的行为进行制止。
自行管理的单位和受托管理的物业服务企业应当按照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建立房屋建筑使用安全管理档案。
第八条 禁止下列影响房屋建筑使用安全的行为:
(一)擅自变动房屋建筑主体和承重结构;
(二)违法存放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等危险物品;
(三)超过设计使用荷载使用房屋建筑;
(四)损坏、挪用或者擅自拆除、停用消防设施、器材;
(五)占用、堵塞、封闭房屋建筑的疏散通道、安全出口以及其他妨碍安全疏散的行为;
(六)在人员密集场所门窗上设置障碍物;
(七)损坏或者擅自拆改供水、排水、供电、供气、供热、防雷装置、电梯等设施设备;
(八)其他违反法律、法规、规章的行为。
第九条 区分所有权的房屋建筑主体和承重结构属于房屋建筑的共有部分,进行装饰装修活动需要变动建筑主体和承重结构的,须经全体所有权人共同决定后,方可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出具设计方案,装饰装修企业应当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施工。
第十条 房屋建筑所有权人应当根据房屋建筑的类型、设计使用年限、使用时间等情况,按照规定定期委托房屋安全鉴定机构对房屋建筑进行安全评估。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应当按照规定履行定期告知的义务。
第十一条 房屋建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房屋建筑所有权人应当委托房屋安全鉴定机构进行安全鉴定:
(一)出现开裂、变形等结构损伤的;
(二)出现地基不均匀沉降的;
(三)因自然灾害或者事故可能导致结构损伤的;
(四)未按照规定变动建筑主体和承重结构的;
(五)进行结构改造或者改变使用用途可能影响房屋建筑安全的;
(六)毗邻的建设工程施工可能影响房屋建筑使用安全的;
(七)经安全评估发现房屋建筑存在安全隐患需要进行安全鉴定的;
(八)其他依法应当进行安全鉴定的。
有关行政部门根据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委托房屋安全鉴定机构进行安全鉴定。第十二条 房屋建筑有下列情形的,房屋建筑所有权人应当委托进行抗震鉴定:
(一)达到设计使用年限需要继续使用的;
(二)未采取抗震设防措施或者达不到现行抗震设防类别、烈度的;
(三)进行结构改造或者改变使用用途可能影响抗震性能的;
(四)其他依法应当进行抗震鉴定的。
出具抗震鉴定报告依据的房屋建筑现状检查检测数据,应当由依法取得计量认证的单位提供。
第十三条 房屋安全鉴定机构从事房屋建筑安全评估、安全鉴定活动应当向市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并提交下列材料:
(一)房屋安全鉴定机构设立的相关证明文件,或者工程质量检测机构的检测资质证书及具备建设工程结构检查能力的证明文件;
(二)经过计量检定的检测仪器、设备清单;
(三)技术负责人的土建类高级技术职称证书,鉴定负责人的土建类中级以上技术职称证书;
(四)管理制度及质量控制措施。
上述内容发生变更的,房屋安全鉴定机构应当在30日内办理变更备案。
第十四条 房屋安全鉴定机构进行房屋建筑安全评估、安全鉴定活动,应当有两名以上鉴定人员参加,并按照国家和本市相关规定和技术标准进行评估与鉴定,及时、准确、真实地向委托人出具房屋建筑安全评估、安全鉴定报告,同时报送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鉴定为危险房屋的,房屋安全鉴定机构应当在作出鉴定结论后24小时内书面通知委托人,同时报告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第十五条 房屋建筑安全鉴定报告应当由鉴定负责人、技术负责人、机构负责人签字。房屋安全鉴定机构及相关负责人对出具的报告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房屋建筑安全鉴定报告涉及结构体系计算的,应当由具备相应资格的注册结构工程师出具计算书,涉及结构实体检测的,应当由经过相应计量认证的单位出具检测数据。
本市采用统一的房屋建筑安全鉴定报告文本,由市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制发并免费提供。
第十六条 房屋安全鉴定机构不得出具虚假的安全评估、安全鉴定报告。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干涉正常的安全评估、安全鉴定活动,不得伪造、变造安全评估、安全鉴定报告。
第十七条 委托人及利害关系人对房屋建筑安全鉴定结论有异议的,可以向市房屋安全鉴定管理机构申请重新鉴定,市房屋安全鉴定管理机构可以组织重新鉴定。
第十八条 房屋建筑所有权人应当根据鉴定报告的处理建议对房屋建筑采取修缮、拆除以及其他解除危险的安全治理措施并承担相应的治理费用。
第十九条 经鉴定为危险房屋的,应当根据鉴定报告的处理建议使用或者停止使用房屋建筑:
(一)鉴定为观察使用的,应当按照鉴定报告注明的观察使用时限使用;
(二)鉴定为处理使用的,使用人应当按照鉴定报告限制使用的要求搬出危险部位,房屋建筑所有权人应当委托原设计单位或者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设计单位出具解危技术措施方案,并按照设计单位确定的后续使用年限使用;
(三)鉴定为停止使用、整体拆除的,使用人应当停止使用,立即搬出。
使用人拒不按照前款规定搬出的,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书面责令使用人搬出,情况紧急危及公共安全的,区县人民政府可以责成有关部门组织强制搬出,并妥善安置。第二十条 使用人搬出的危险房屋为其唯一居住用房的,可以向房屋所在地区县人民政府申请临时安置住房。危险房屋治理结束后,使用人应当搬出临时安置住房。
第二十一条 低收入家庭承担危险房屋治理费用有困难,或者在危险房屋治理期间支付临时安置住房租金有困难的,可以申请补助,具体补助办法由区县人民政府制定。
第二十二条 对房屋建筑进行应急抢险应当按照国家和本市应对突发事件的有关规定执行。对危险房屋的修缮工程,相关行政部门应当及时办理审批手续;需要紧急抢修的,可以先行抢修。
第二十三条 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有关部门应当建立房屋建筑使用安全信息通报和信息共享制度,实现对房屋建筑使用安全的综合治理。
市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房屋安全鉴定机构信用信息管理系统,记载并公布备案和监督管理信息。
第二十四条 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建立房屋建筑安全信息档案,记载房屋建筑安全的相关信息。发现下列情况时应当及时记载并予以公布:
(一)擅自变动建筑主体和承重结构的;
(二)应当进行安全鉴定未鉴定的;
(三)经鉴定为危险房屋未治理的。
房屋登记部门在办理房屋转移登记时应当告知受让人查询房屋建筑使用安全信息档案。第二十五条 房屋建筑所有权人未按照规定进行安全鉴定、抗震鉴定或者房屋建筑经鉴定为危险房屋未及时治理的,住房城乡建设、规划等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督促所有权人及时履责;拒不履责的,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指定有关单位代为履行,所需费用由所有权人承担。
第二十六条 学校、幼儿园、医院、体育场馆、商场、图书馆、公共娱乐场所、宾馆、饭店以及客运车站候车厅、机场候机厅等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应当每5年进行一次安全评估;达到设计使用年限需要继续使用的,应当每2年进行一次安全评估。
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定期对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进行巡查,对未按照规定进行安全评估、安全鉴定、抗震鉴定或者未按照鉴定报告的处理建议及时治理的,应当督促所有权人及时履责,拒不履责的,可以指定有关单位代为履行,费用由所有权人承担。
第二十七条 行政主管部门办理相关证照依法查验经营场所时,应当核实房屋建筑的相关情况,对以危险房屋作为经营场所的,不得办理相关证照。
第二十八条 违反本办法第四条第三款规定,自行管理的单位或者受托管理的物业服务企业未配备安全管理员的,由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九条 违反本办法第七条规定,未按照规定建立房屋建筑使用安全管理档案并如实记录的,由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可以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条 违反本办法第八条第(三)项规定,超过设计使用荷载使用房屋建筑的,由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一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四条、第十五条、第十六条规定,房屋安全鉴定机构有下列行为的,由市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计入房屋安全鉴定机构信用信息管理系统,并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
(一)出具虚假鉴定报告的;
(二)鉴定结论存在严重错误的;
(三)未及时将危险房屋鉴定结论通知委托人导致责任人未及时履责发生事故的。
第三十二条 违反本办法第二十六条规定,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的所有权人未按照规定进行安全评估、安全鉴定、抗震鉴定或者未按照鉴定报告的处理建议及时治理的,由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处10万元以下罚款。
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经鉴定为危险房屋,生产经营单位以其为经营场所,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按照《北京市安全生产条例》的规定,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经停产停业整顿仍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予以关闭。
第三十三条 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履行房屋建筑使用安全监管职责,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由公安机关给予治安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四条 房屋建筑所有权人下落不明或者权属不明的,本办法规定的房屋建筑所有权人责任由实际占有人承担。
第三十五条 农村村民自建住宅的使用安全管理由区县人民政府参照本办法制定具体办法;市住房城乡建设、规划、农村工作等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农村村民自建住宅的监督管理工作进行指导。
第三十六条 本办法自2011年5月1日起施行。1991年1月5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1991年3月9日原北京市房地产管理局发布,根据2004年6月1日北京市人民政府第150号令修改的《北京市实施〈城市危险房屋管理规定〉的若干规定》同时废止。
第四篇:房屋建筑使用说明书
北坡村村民安置楼房屋建筑使用说明书
尊敬的(业主/住户):
欢迎您入住 北坡村村民安置楼,祝愿您在这里享受到安全、温馨和美好的居住生活。
为了使您能充分了解您所居住房屋的结构类型,正确使用各类配套设施,确保建筑结构、设施的使用安全,全面了解装饰、维修的注意事项,维护全体业主的共同利益,特编制本说明书。请您在开始使用本建筑物及其配套设施之前,仔细阅读本说明书的有关章节,并按照有关规定和要求进行装饰、维修和使用。
根据国家和本市的相关规定,因使用不当或擅自改动结构、设备位置和不当装修等造成的质量问题,建设单位不承担保修责任;因使用不当或擅自改动结构,造成房屋质量受损或其他用户损失,由责任人承担相应责任。
一、房屋建筑基本情况
1.参与建设的主要单位:
建设单位:
设计单位:
施工单位:
监理单位:
2.房屋规划设计用途:住宅,房屋的规划用途不得随意改变。
3.结构体系:
(1)基础类型: 条型基础
(2)上部结构: 砖混结构
4.房屋抗震设防裂度6度。
5.房屋共有部分:
建筑物的基础、承重结构、外墙、屋顶、院落、围墙等基本结构部分,公共照明等附属设施、设备;
建筑区划内的道路、巷道;建筑区划内的其它公共场所、公用设施;
二、各项目及部位的使用说明和注意事项
(一)建筑、结构安全
1.本项目各建筑主体结构(包括圈梁、构造柱、楼板及承重墙体等)的任何损伤都可能引起严重的结构安全问题。
2.所有改变原有建筑设施的项目(包括拆除或改变隔墙及分户墙,在墙体、梁、柱及楼板上开凿孔洞,改变进户门及影响外墙立面的门、窗,顶层及屋顶平台装修等)都可能危及您自身及他人利益或安全。
3.外墙有保温层,不能悬挂重物,请勿重物撞击、在上面打洞、乱刻乱画,以免损坏外立面效果及保温性能。若必要进行时,需进行时特殊工序施工;
屋内的墙面、天棚抹灰层和地面找平层如果用锤子敲打或用冲击钻钻孔,会引起这些部位及附近区域的抹灰层及表面装饰层出现空鼓脱落问题;
户门使用防盗门、内门使用木门,窗户塑钢窗(双层中空玻璃),门窗在使用时请勿用力过大,不得随意拆装,应轻开轻关,以免损坏零部件;
屋面采用坡屋面,禁止在层面上安装任何设施。注意保护落水管。
4.装修时可能危及您和他人的利益或安全,您将对因此产生的后果负责。
5.您在装修与居住使用过程中,应避免在各个房间集中堆放超过设计荷载的重物。
6.您在装修过程中,应当注意防火,室内必须配备灭火器,并确保其有效。当灭火器失效时,应当立即中止装修。
7.您在装修过程中,应当确认上下水、供暖、供配电、通讯等各类预埋管线的准确位置,以免损伤管线,影响您及其他业主的正常使用。
8.您在使用过程中,不得违规存放易燃易爆危险品,以免危及您个人及公共安全。
(二)防水工程
厨、卫间地面与墙面,穿过楼板的下水管洞周边,以及屋面等部位,均采取了防水措施。您在装修时如对以上部位有改动,应采取保护措施,不应随意打凿开孔,以免破坏防水系统导致渗漏水情况发生,对自身和他人造成损失。如确有需要,自行对处理的部位承担保修责任。
(三)门、窗和外墙预留洞
1.请您勿改变进户门及外墙窗户设计风格、式样和开启方向。
2.所有门、窗在遇暴雨时应关严,以防大风吹坏门扇,或渗水对室内造成损坏。
3.请勿随意剔凿外墙门窗洞口周边,以免出现渗漏情况。
4.塑钢窗与外墙交接处采取了防水措施,业主在装修和使用时请勿破坏,以防渗漏。
5.为了您的健康,请适当开窗通风。
(四)上下水和其它生活用水
1.为保证您和他人房屋上下水正常使用功能,在装修与居住使用过程中,请勿擅自拆除、改变或破坏已安装、埋设的上下水管道及其坡度与走向;
2.请您注意避免水泥、砂石、碎砖、木块、纸张、生活与装修垃圾、不易分解之硬物以及其他大块物体等进入下水管道,以免阻塞而造成排水不畅。
(五)供配电
1.房屋每户每层均设配电箱,分回路供电,各回路具体供电部位详见配电箱内标识。
2.如需改变原埋设的电线管走向,请敷设符合国家标准的PVC电线管,且保证电线接口绝缘良好。
3.您应根据各开关、插座的设计容量选用与之匹配的用电设备,以确保使用安全。起居室、客厅空调插座(房间)插座的设计负荷为: 16A。其他部位(房间)插座的设计负荷为:10A。(包含所有房间)
4.配电箱内漏电开关跳开后,请 首先检查是否有不安全用电隐患,确认无误后,再合开关。
(六)通讯
对每户每层房屋建设单位均已提供了电话、网络和有线电视的配管及面板,待需要时由住户联系相关单位予以安装接通。
业主切勿自行拆除、变更、增加或破坏上述布线与设施;
(七)采暖
1.各房间共用立管的分户独立采暖系统是按照热工学原理设计的,能够保证您居住舒适。
2.采暖系统是带压力运行的,支管均为暗敷于地面垫层内,请您勿随意改变位置。确需改动,请专业公司进行改动。改动后如发生跑水造成您本人或其他业主损失,责任由您承担。
3.本栋楼房采用集中供暖方式,管道中热水含有化学物质,不能使用。如您擅自放热水使用,除影响您的健康外,还将影响全楼的供暖。
4.户内为章鱼式双管系统、散热器供暖方式,您在装修时应避免对楼地板内埋设的供暖管道造成损坏,请勿在地面进行开孔、剔凿等作业,以免发生漏水。
(八)小区配套
1.建筑区划内道路:主干道路幅9米,支路路幅2.5米
2.垃圾收集方式:集中收集于垃圾池
3.污水处理方式:化粪池
4.注意事项
(1)业主、使用人不得在道路、巷道等共有部分违法搭建及堆放杂物。
(2)室内、院落严禁存放易燃易爆等危险品,以免造成危害。(3)不得从窗户向外抛洒杂物或液体。
(4)关于水、暖、电价格,执行兴县当地城市居民使用价格。
第五篇:湖北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安全监督办法
(注:绿色部分是在省总站的意见进行修改的部分;红色部分是修改
前的形式)
湖北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安全监督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以下简称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督,规范安全生产监管行为,提高工作效率,保障建设工程顺利进行,依据《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湖北省安全生产条例》、《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安全监督规定》、《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安全监督工作规程》等法律、法规及相关管理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对新建、扩建、改建的建设工程的施工安全监督。具体工作可以委托所属的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管理机构(以下简称安全监督机构)承担。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施工安全监督,是指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对建设工程的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及人员(以下简称工程建设责任主体)履行安全生产职责,执行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及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等情况实施抽查并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处理的行政执法活动。
第四条(修改前)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或其所属的施工安全监督机构(以下合称监督机构)应当对本行政区域内,已办理施工安全监督手续并取得施工许可证的工程项目实施 施工安全监督。
第四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负责发放本行政区域内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可以将办理施工许可证前的工程安全监督手续办理、现场踏勘、以及对已办理施工安全监督手续并取得施工许可证的工程项目的施工安全监督工作委托其所属的施工安全监督机构(以下合称监督机构)实施。
第二章 监督机构和人员
第五条 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应当加强本级施工安全监督机构建设,保障安全监督机构正常运行,并建立施工安全监督工作考核制度。
第六条 安全监督机构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或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发文设立的独立的管理部门;
(二)具有完整的组织体系,岗位职责明确;
(三)具有符合本规定第六条规定的施工安全监督人员,且专业结构合理,其中监督人员应当占该机构总人数的75%以上。
(四)监督人员数量满足工作需要。县(市、区)安全机构的监督人员不得少于3人;市(州)安全监督机构人员不少于5人。市(州)安全监督机构宜按15-3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或10-15项工程配备一个监督小组,每小组不少于2人,(五)具有固定的工作场所,配备满足监督工作需要的仪器、设备、工具及安全防护用品;
(六)有健全的施工安全监督工作制度,具备与监督工作相适应的信息化管理条件。
(七)工作经费按规定纳入同级财政保障。第七条
施工安全监督人员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工程类相关专业大专及以上学历或初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二)具有两年及以上施工安全管理经验;
(三)熟悉掌握相关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标准规范;
(四)经业务培训考核合格,取得相关执法证书;
(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第八条
省住建厅负责对全省安全监督机构的从业条件进行考核和监督管理,委托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总站对监督人员从业资格进行培训、考核管理,对全省安全监督机构进行指导和考核。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本辖区内安全监督机构的工作和管理情况进行考核。
第三章 监督内容
第九条 对建设单位监督抽查的主要内容:
(一)办理工程施工安全监督手续及施工许可手续;安排工程建设项目负责人的情况;
(二)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合同约定向施工单位拨付建设工程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费用的情况;
(三)统筹协调同一项目施工过程中多个施工承包企业的安全生 产管理的情况。
(四)法定代表人、项目负责人履行安全生产承诺书的情况。第十条 对勘察、设计单位监督抽查的主要内容:
勘察、设计单位应参与与自己工作相关的,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的专项方案论证、专项验收工作的情况。
第十一条 对监理单位监督抽查的主要内容:
(一)编制含有安全监理内容的监理规划和监理实施细则的情况;
(二)审查施工企业及相关人员在工程施工中证照的有效性及其建立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三)审查施工企业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技术措施或专项方案是否符合强制性建设标准的情况;
(四)审核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参与专项方案论证,组织相关人员参加其安全验收;
(五)查验进入施工现场材料、设备;
(六)按规定组织参与安全检查和验收;
(七)下达隐患整改安全监理通知单、整改结果复查、向建设单位报告督促施工单位整改情况、向工程所在地安全监督机构报告施工单位拒不整改或不执行停止施工指令等情况。
第十二条 对施工单位监督抽查的主要内容:
(一)安全管理资料:
1、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的建立及执行情况;
2、总承包单位的资质和安全生产许可证情况,以及总承包单位按照规定将工程发包给有相应资质和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分包单位的情况;
3、总承包单位与分包单位签订的安全生产协议,按照总承包单位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负总责原则,明确职责并签字盖章;
4、项目负责人和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取得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
5、施工现场特种作业人员应取得操作资格证;
6、现场使用的建筑起重机械,应具有制造许可证、产品合格证、检验合格证、设备备案证;
7、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情况;
8、及时、如实上报生产安全事故的情况。
9、落实、使用安全防护和文明施工措施费用的情况;
(二)现场文明施工及安全防护:
1、现场作业、办公、生活三区进行明显划分情况;
2、安全防护用品、设备符合安全性能要求,且使用规范;采用新材料、新结构、新工艺或特殊结构施工的,采取了可行的安全生产保证措施情况;
3、现场临时用电配置、洞口防护及临边防护、脚手架搭拆、基坑边坡支护、作业层防护、模板支撑体系、建筑起重机械设备、转料和卸料平台的搭拆等严格落实方案的情况;
4、企业自查、监理检查以及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其 安全监督机构巡查时指出的各类安全隐患,及时整改及恢复的情况;
5、进行现场危险源辨识,建立危险源清单,对危险源进行安全技术分析,划分危险等级,制定、落实安全措施情况;
6、落实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的安全措施、并开展专项验收的情况;
7、建筑起重机械的检验检测、验收、使用维保的情况。第十三条 其他有关单位监督抽查的主要内容:
(一)机械设备、施工机具及配件的产权单位应提供建筑起重机械的制造许可证、产品合格证、检验合格证及产权备案证的情况。
(二)施工起重机械一体化管理单位应提供其资质、安全生产许可证,参与制定安全施工措施,进行设备验收调试、以及日常维保等工作情况;
(三)整体提升脚手架、模板等自升式架设设施安装单位应提供其资质、安全生产许可证、产品质量证明文件等资料,并按照法律法规和合同约定承担相应安全责任的情况。
(四)建筑施工起重机械和整体提升脚手架、模板等自升式架设设施的检验检测单位应提供其资质,出具有效的检测文件的情况。
第四章 监督程序
第十四条 安全监督机构应当在办公场所、有关网站公示施工安全监督工作流程。
第十五条 市(州)安全监督机构内可以设置监督室,监督室内成立监督小组,每组不少于2人,实行监督员对组长负责、组长对监 督室主任负责、监督室主任对站分管理领导到负责的原则;县(市、区)安全监督机构内可以设置监督小组,每组不少于2人,实行监督员对组长负责、组长对分管领导负责的原则。监督小组依法实施工程施工安全监督。
第十六条 安全监督机构受理建设单位申请并办理工程项目安全监督手续,按照下列程序:
(一)安全监督机构指定部门审核建设单位的申请资料。资料应包括下列内容:
1、工程概况;
2、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及项目负责人等主要管理人员一览表;
3、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清单;
4、施工合同中约定的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费用支付计划;
5、建设、施工、监理单位法定代表人及项目负责人安全生产承诺书;
6、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保障安全施工具体措施的资料。
(二)监督小组进行工程项目开工前现场踏勘,出具工程现场踏勘记录表。
(三)监督机构对符合要求的工程项目,办理安全监督手续。协助当地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施工许可证办理部门办理施工许可手续。
第十七条 对已办理施工安全监督手续并取得施工许可证的工程 项目,从办理完毕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安全监督机构向建设单位发放《施工安全监督告知书》;
第十八条 制定安全监督工作计划。监督计划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监督工程的基本情况,包括工程类别、建筑面积、结构型式、主要参建单位、预计工期、编号等;
(二)工程可能出现重大安全隐患的部位和可能出现群死群伤的事故类型,以及项目应建立的应急预案;
(三)资料监督抽查内容;
(四)工程现场监督抽查的重点内容、频次及监督方法;
(五)监督人员;
(六)监督开始及终(中)止时间;
(七)其他需要明确的事项。
施工安全监督过程中,对发生过生产安全事故以及检查中发现安全隐患较多的工程项目,应当调整监督工作计划,增加巡查次数。
第十九条 安全监督机构应及时组织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及人员(以下简称工程建设责任主体)召开施工安全监督告知会议,提出安全监督要求。
第二十条 安全监督机构应当依据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对工程建设责任主体的安全生产行为、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状况和安全生产标准化开展情况进行抽查。工程项目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应当作为重点抽查内容。
第二十一条 工程项目因故中止施工的,建设单位应当向安全监 督机构申请办理中止施工安全监督手续,并提交中止施工的时间、原因、在施部位及安全保障措施等资料。
安全监督机构收到建设单位提交的资料后,经查验符合要求的,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向建设单位发放《中止施工安全监督告知书》。安全监督机构对工程项目中止施工期间不实施施工安全监督。
第二十二条 中止施工的工程项目恢复施工,建设单位应当向安全监督机构申请办理恢复施工安全监督手续,并提交经建设、监理、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的复工条件验收报告。
安全监督机构收到建设单位提交的复工条件验收报告后,经查验符合复工条件的,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向建设单位发放《恢复施工安全监督告知书》,对工程项目恢复实施施工安全监督。
第二十三条 工程项目完工办理竣工验收前,建设单位应当向安全监督机构申请办理终止施工安全监督手续,并提交经建设、监理、施工单位确认的工程施工结束证明,施工单位应当提交经建设、监理单位审核的项目安全生产标准化自评材料。
施工企业已完成施工许可及备案合同约定的施工内容,但由于其它原因不能进行竣工验收的,建设单位也应按照上述要求,申请办理终止施工安全监督手续。对于拒不执行上述要求的,可以作为企业不良行为计入企业诚信档案。
安全监督机构收到建设单位提交的资料后,经查验符合要求的,在5个工作日内向建设单位发放《终止施工安全监督告知书》,同时终止对工程项目的施工安全监督。第二十四条 安全监督机构对办理终止施工安全监督手续的工程项目,应按照有关规定,对项目安全生产标准化作出评定,并向施工单位发放《项目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结果告知书》。
第二十五条 工程项目终止施工安全监督后,安全监督机构应当整理工程项目的施工安全监督资料,包括监督文书、抽查记录、项目安全生产标准化自评材料等,形成工程项目的施工安全监督档案。工程项目施工安全监督档案保存期限三年,自归档之日起计算。
第五章 监督管理
第二十六条
安全监督巡查应根据工程主要参建方安全生产管理情况实施差异化管理。
(一)一般工程项目每两个月内巡查不少于一次,且工程地基与基础、主体、装饰期间至少巡查一次;
(二)重点监控项目,或被列入重点监控名单的施工企业和项目经理承担的工程项目,或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期间的项目,应适当增加巡查的频次;
(三)连续三次巡查中未发现重大安全隐患,且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较规范,防护设施设置和使用情况良好的工程项目,其安全生产巡查次数可适当减少。
第二十七条 安全监督过程中监督人员必须如实记录,监督记录应规范、准确、完整、及时,必要时可附相关图片和资料。
第二十八条 发现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安全监督机构应当责令立即整改;无法立即整改的,应责令相关责任单位限期整改,可以按照 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处以罚款;情况严重危及施工安全的,应责令局部暂停施工或停工整改,可以按照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处以罚款:
(一)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未建立或未有效执行的;
(二)施工现场实体防护、施工设备、施工环境达不到标准要求的;
(三)未按审定的专项方案执行的;
(四)违章作业、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情况较多的;
(五)未履行安全生产职责的。
第二十九条 发现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安全监督机构应责令局部暂停施工或停工整改,可以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处以罚款:
(一)施工单位证照失效的;
(二)建筑起重和特种设备证照不齐或失效的;
(三)执业人员证照不齐或失效的;
(四)存在严重威胁施工人员安全或可能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安全隐患的;
(五)存在违法违规行为或严重不符合安全生产相关标准行为的。
(六)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未编制专项安全方案、或未组织专家论证、或未执行论证通过的方案、或未组织专项验收的。
施工现场其他违法违规行为和不符合安全生产相关标准的行为,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执行。第三十条 限期整改通知书、局部停止施工通知书及责令停工整改通知书应下达至项目部,由建设、施工、监理单位的项目负责人进行确认、签收。
第三十一条 被责令限期整改的工程项目,施工单位应当在排除安全隐患后,由监理单位组织验收,验收合格后形成安全隐患整改报告,经建设、施工、监理单位项目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提交到安全监督机构,监督人员进行查验。必要时,监督人员进行现场抽查。
第三十二条 安全监督人员发现工程项目在规定时间内,未对限期整改通知书提出的整改内容进行整改或整改达不到规范要求的,应报告分管领导,并收集整理有关文字及图片资料。分管领导经审核后,安全监督机构24小时内下达建设工程安全隐患责令停工整改通知书,对有违法违规行为的,依法进行处理或者移交有关部门处理。
第三十三条 被责令局部停止施工或停工整改的工程项目,施工单位应当在排除安全隐患后,由监理单位组织验收,验收合格后形成安全隐患整改报告,经建设、施工、监理单位项目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提交到安全监督机构。安全监督机构安排监督人员到现场进行抽查。经查验符合要求的,安全监督机构向停工整改的工程项目,发放恢复施工通知书。
第三十四条 安全监督人员发现工程项目在规定时间内,对局部停工或停工整改通知书提出的整改内容未进行整改,或整改达不到规范要求的,应立即报告分管领导,并收集整理有关文字及图片资料。分管领导审核后,安全监督机构24小时内对局部停工项目下达停工整改通知书;对停工整改项目责令继续停工整改;对违法违规行为,依法进行处理或移交有关部门处理。
第三十五条 被下达停工整改通知书项目的责任单位,或被行政处罚的责任单位和项目负责人记入不良记录。
安全监督机构应当将工程建设责任主体安全生产不良行为及处罚结果、工程项目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结果记入施工安全信用档案,并向社会公开。
第三十六条 各市、州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其安全监督机构应将本地区建设工程参建各方的不良记录和重点监控情况进行统计,并按季报送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第六章 监管责任
第三十七条
施工安全监督人员有下列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情形之一,造成严重后果的,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发现施工安全违法违规行为不予查处的;
(二)在监督过程中,索取或者接受他人财物,或者谋取其他利益的;
(三)对涉及施工安全的举报、投诉不处理的。
第三十八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监督机构和施工安全监督人员不承担责任:
(一)工程项目中止施工安全监督期间或者施工安全监督终止 后,发生安全事故的;
(二)对发现的施工安全违法行为和安全隐患已经依法查处,工程建设责任主体拒不执行安全监管指令发生安全事故的;
(三)现行法规标准尚无规定或工程建设责任主体弄虚作假,致使无法作出正确执法行为的;
(四)因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导致安全事故的;
(五)按照工程项目监督工作计划已经履行监督职责的。
第七章 附 则
第三十九条 军事工程、抢险救灾、农民自建低层住宅及未纳入监督范畴的其他建设工程的安全监督工作,不适用本规定。
第四十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有效期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