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大陆校友会发展模式的研究报告
第一章:大陆校友会的研究
1.校友会的发展史
(1)萌芽阶段:19世纪末期到1949年
我国近代高等教育源于19世纪末期1898年,中国第一所国立大学京师大学堂的成立,设道学、政学、农学、工学、商学等,这标志着我国近代大学教育的正式开始“由于我国兴办高等教育的历史时间仅有100多年,而且有近半个世纪处于外患内祸的民族危机之中,因此,从1898年到1949年新中国建立之前,我国的大学几乎没有正式的校友会出现” 1906年,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北京师范大学的前身)成立的由全体师生组成的校友会,可以算是我国最早的校友会,这不仅开创了中国高等院校校友会的先河,而且建立了把在校师生包括在校友会之内的新理念“毕业生和肄业生固然是校友,但是把在校学生当成校友则拓宽了校友工作的范围,这将对校友工作的组织机构模式产生重要影响”-9这一时期,北京大学在蔡元培任校长期间出现过很多校友社团组织,例如,进德会!平民教育讲演团!哲学研究会!新闻研究会!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地质学会!教育研究会!书法研究会!音乐研究会等,他们有的是为了砒砺德行!提高修养,有的是从事学术研究,有的是则是为了把学生引向正当娱乐“但这些早期的大学校友社团并不属于校友会”另外,受当时社会历史条件的影响,这一时期还有一些大学校友组织起来投身到反帝爱国的洪流中,表现了高度的民族责f手感和强烈的爱国热忱,但这只是一些短期的组织。
(2)低靡发展阶段:1949年到1983年
这段时期中国处在完全的计划经济时代,中国的高等教育完全是按照计划经济模式来运转的,长期以来,由于高等教育主要由国家统一包办,,学校自主权较小,各大学也不重视发挥校友的作用“但这一时期,一些大学尤其一些历史比较悠久的大学在海外的校友组织了单纯以联谊为目的的校友会,并没有形成一定的组织结构开展工作。(3)良性探索阶段:1984年至今
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中国的高等教育从以前的计划经济运转形式发展为既含有计划经济形式又有市场经济形式的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大学的自主权逐步扩大,市场竞争也逐渐加剧,大学必须寻求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扩大学校的办学空间,提高学校的社会声誉“在这一背景下,校友工作在我国各大学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国家民政部门也正式接受校友会作为民间社团的申请和登记,专门的校友工作机构)校友会应运而生了” 但是由于各大学开展校友工作的时间早晚不同以及学校办学历史和发展情况的差异,目前我国大学和校友间的关系参差不齐“主要有以下三种表现:/-第一,有的学校还没有充分意识到大学外部经济关系的一个重要主体是校友”在我国国内,由于大学的开放和教育改革的深入,有些大学也知道校友的重要性,但没有把校友当成是大学的外部经济关系看待,仅仅把以前的校友当成口头上吹嘘的资本和炫耀的外衣“指导行动上如此,更无从谈起实际中有意识的行动”第二,有的大学开始从思想上意识到,校友是其外部经济关系的主体,但在行动上却不得要领,行动琐碎,没有系统性“第三,大部分的大学通过多种渠道和校友保持了亲密的联系,在此基础上主动地和校友发生相互的有利的资源交换,实现各自的价值提升” 这一时期的最初几年,校友会工作明显带有/摸着石头过河0的特征,工作范围局限于校友联谊,从事校友工作的机构也往往与联谊类组织相提并论“随着高教事业的发展和广泛的对外交流,校友资源!校友工作对大学发展的重要作用日益显现,校友工作机构!人员配备!J一_作范b1l!工作实绩等各个方面都有了质的飞跃”!J前我国对于校友会的理论研究还不系统!不成熟,但自从不少高校恢复校友工作以来,其工作的开展也卓有成效〕1994年,全国高校校友五作第-2.校友会分类
(一)隶属型
此模式下校友会的日常工作机构挂靠于大学的行政办公室下,比如校长办公室!对外联络处!发展办公室等部门,一般由该行政办公室的领导兼任校友会秘书长,对校友会工作具体负责。
(1)隶属型模式的组织运行情况
中南大学校友会正式成立于2002年,目前该校友会挂靠在学校办公室下。其主目的是 加强与国内外校友之间、校友和母校之间的感情联络和情况交流;加强与各地校友会的联系,开展工作经验交流;发挥广大校友的作用,促进母校与地方以及校友之间的合作;协助母校进一步拓展办学资源,筹措办学资金;帮助母校征集校友对学校改革与发展的建议;协助母校搜集、整理校史资料;编辑出版校友刊物,建设校友总会网站;组织校友企业参加母校举办的毕业生供需见面会,为校友企业输送优秀人才。
校友总会会长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校长黄伯云教授,常务副会长为中南大学副校长黄健柏教授。校友总会办公室既是学校行政系统的一个工作机构,又是校友总会的秘书处。
(2)隶属型模式的利弊分析
从中南大学校友会的组织运行情况我们可以看出,隶属型工作模式下的校友会虽然为独立的法人机构,但校友会组织不仅挂靠在母校的行政办公室下,而且其日常工作人员(主要是秘书长或是副秘书长)在负责主管校友会工作的同时还有其他行政职务。这样,校友会的工作在形式上就成为学校行政工作的一部分,而且是被边缘化的一部分“校友会与母校之间是一种依赖与被依赖的关系。
隶属型工作模式利于校友会对校友资源的掌控以及信息传达;利于资源和信息的共享以及人员的最优化配置;同时在对外联络和宣传方面也有优势。
但是挂靠于校办 党办部门之下的校友会,其工作常常会被更加迫切的行政事务所冲淡;而且,如果校友会长期挂靠于学校的发展 规划等职能部门之下,校友工作就难免因利益驱动而产生一些急功近利的行为,或多或少地丧失校友工作人性化的内涵,失去校友工作的特色和存在的意义,从而最终失去校友。
(二)不完全独立型
此模式下校友会的日常工作机构不挂靠于任何学校行政部门,独立地开展工作,但同时它又作为一所大学的内设部门,纳入学校的统一管理。大多数情况下,校友会会长由学校现任党政领导或少数退居二线的党政领导担任,日常工作在常务副会长的指导下由秘书长具体负责,秘书长为专职秘书长,不担任学校其他行政部门的领导,一般行政职务是处级或副处级。在实践中,由于校友是学校教育基金会工作的很大一部分资源,而且校友会通过为校友服务可以获得校友对母校的更大支持。因此,校友会和基金会在很多工作领域都有较大的交叉。这样,有些大学的校友会和基金会采取联合办公的形式,即对外是两个机构:基金会和校友会,但实际只有一套工作人员。
(1)不完全独立型模式的组织运行情况
暨南大学校友会正式成立于1992年。校友与社会合作办公室是学校开展有关校友工作的办事机构,也作为校友总会的工作机构。它具有以下职责:
一、草拟开展校友会工作计划、总结,处理校友来往信函。与各地校友会保持联系,接待来校校友。负责校友会理事会会务工作。平时与校友会理事保持联系。参加各地校友一些活动
二、编辑、出版《暨南校友》。管理校友网站。收集、保管有关校友重要资料,并提供利用。
三、在社会合作与发展委员会的领导下,负责学校与地方和企事业单位以及个人开展多种类型的合作。负责企事业单位与学校之间签订的合作协议的监督、落实等相关工作。
四、加强学校与社会各界的合作,寻找有意向与学校建立合作关系的单位并与之进行联络、沟通,争取更多社会力量的支持。加强对学校科学技术成果的转化,对有市场开发价值的学术科研成果,主动寻求社会力量,推进科研技术协作。
五、负责校内各级单位与地方、企事业单位开展合作项目的审批、落实、协助项目完成等相关工作。在学校与社会各界展开合作的过程中,协助校内各单位为合作企事业单位提供科技攻关、成果转化及开展技术咨询服务和人才培养交流等方面的服务,建立双赢的合作模式。
六、协同董事会为促进学校的发展努力,争取校董和校友们对学校更大的支持。
七、协助学校有关部门参与筹备和组织学校重大活动的接待和公关等事宜。
八、负责校友楼管理工作。
九、完成学校领导及校友总会交办的其他相关工作。
暨南大学校友会校友工作人员10名。
(2)不完全独立型模式的利弊分析
不完全独立模式下的校友会不挂靠于母校的行政机构之下,它是独立法人机构。但从暨南大学校友会工作人员的身份来看,虽然他们都在校友会这个独立的法人团体里工作,但他们却是学校有行政编制的工作人员,这使得校友会的工作在形式上具有双重性质,即一方面他们开展的工作属于社会团体工作,另一方面,属于学校的行政工作。该工作模式下,校友会与母校的关系是一种依存关系。
在实践中,这种类型的工作模式一般多为对校友工作比较重视或是校友工作开展的比较早的大学采用,校友会形式上独立于学校行政机构之外,拥有较多的专职校友工作人员分管不同的校友工作,这有利于校友工作人员专心开展工作,,并进一步拓展新的校友会工作领域。
但另一方面,日常工作人员身份的实质意义又不可避免地决定了校友会工作重心的偏移,即工作目标可能会更加偏重于为大学的发展服务,,从而导致为校友服务的工作内容比重不高。而且,与基金会一套班子开展工作,双方在某一特定时期的工作肯定会有所偏重,这势必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校友会具体工作内容的深入展开,使得本来就缺少工作人员的校友会人手变得更加不足。
(三)独立型
独立型模式也可以称之为合作型模式,此模式下的校友会是真正意义上独立的社会团体,与母校之间存在一种合作关系。它与母校负责校友联络的行政机构合作,为母校和校友的利益共同开展工作。这种校友会一般由一些老校友专职担任校友会秘书长和副秘书长,日常工作人员多为部分工作制的校友志愿者。该工作模式一般存在于大学的各地方校友会中,他们都是以校友为团体申请注册的,与母校或母校校友总会之间相互推动,不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以A校为例,目前该大学除了世界各地合法的地方校友会(即国家法律承认,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国的)之外,没有在民政部门注册登记的校友总会。其校友工作由学校的/校 友联络办公室联合地方校友会开展”
第二篇:关于大陆校友会发展模式的研究报告
关于大陆校友会发展模式的研究报告
摘要
目录
第一章:大陆校友会的研究
1.校友会的发展史
(1)萌芽阶段:19世纪末期到1949年
我国近代高等教育源于19世纪末期1898年,中国第一所国立大学京师大学堂的成立,设道学、政学、农学、工学、商学等,这标志着我国近代大学教育的正式开始“由于我国兴办高等教育的历史时间仅有100多年,而且有近半个世纪处于外患内祸的民族危机之中,因此,从1898年到1949年新中国建立之前,我国的大学几乎没有正式的校友会出现” 1906年,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北京师范大学的前身)成立的由全体师生组成的校友会,可以算是我国最早的校友会,这不仅开创了中国高等院校校友会的先河,而且建立了把在校师生包括在校友会之内的新理念“毕业生和肄业生固然是校友,但是把在校学生当成校友则拓宽了校友工作的范围,这将对校友工作的组织机构模式产生重要影响”-9这一时期,北京大学在蔡元培任校长期间出现过很多校友社团组织,例如,进德会!平民教育讲演团!哲学研究会!新闻研究会!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地质学会!教育研究会!书法研究会!音乐研究会等,他们有的是为了砒砺德行!提高修养,有的是从事学术研究,有的是则是为了把学生引向正当娱乐“但这些早期的大学校友社团并不属于校友会”另外,受当时社会历史条件的影响,这一时期还有一些大学校友组织起来投身到反帝爱国的洪流中,表现了高度的民族责f手感和强烈的爱国热忱,但这只是一些短期的组织。
(2)低靡发展阶段:1949年到1983年
这段时期中国处在完全的计划经济时代,中国的高等教育完全是按照计划经济模式来运转的,长期以来,由于高等教育主要由国家统一包办,,学校自主权较小,各大学也不重视发挥校友的作用“但这一时期,一些大学尤其一些历史比较悠久的大学在海外的校友组织了单纯以联谊为目的的校友会,并没有形成一定的组织结构开展工作。(3)良性探索阶段:1984年至今
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中国的高等教育从以前的计划经济运转形式发展为既含有计划经济形式又有市场经济形式的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大学的自主权逐步扩大,市场竞争也逐渐加剧,大学必须寻求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扩大学校的办学空间,提高学校的社会声誉“在这一背景下,校友工作在我国各大学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国家民政部门也正式接受校友会作为民间社团的申请和登记,专门的校友工作机构)校友会应运而生了” 但是由于各大学开展校友工作的时间早晚不同以及学校办学历史和发展情况的差异,目前我国大学和校友间的关系参差不齐“主要有以下三种表现:/-第一,有的学校还没有充分意识到大学外部经济关系的一个重要主体是校友”在我国国内,由于大学的开放和教育改革的深入,有些大学也知道校友的重要性,但没有把校友当成是大学的外部经济关系看待,仅仅把以前的校友当成口头上吹嘘的资本和炫耀的外衣“指导行动上如此,更无从谈起实际中有意识的行动”第二,有的大学开始从思想上意识到,校友是其外部经济关系的主体,但在行动上却不得要领,行动琐碎,没有系统性“第三,大部分的大学通过多种渠道和校友保持了亲密的联系,在此基础上主动地和校友发生相互的有利的资源交换,实现各自的价值提升” 这一时期的最初几年,校友会工作明显带有/摸着石头过河0的特征,工作范围局限于校友联谊,从事校友工作的机构也往往与联谊类组织相提并论“随着高教事业的发展和广泛的对外交流,校友资源!校友工作对大学发展的重要作用日益显现,校友工作机构!人员配备!J一_作范b1l!工作实绩等各个方面都有了质的飞跃”!J前我国对于校友会的理论研究还不系统!不成熟,但自从不少高校恢复校友工作以来,其工作的开展也卓有成效〕1994年,全国高校校友五作第-2.校友会分类
(一)隶属型
此模式下校友会的日常工作机构挂靠于大学的行政办公室下,比如校长办公室!对外联络处!发展办公室等部门,一般由该行政办公室的领导兼任校友会秘书长,对校友会工作具体负责。
(1)隶属型模式的组织运行情况
中南大学校友会正式成立于2002年,目前该校友会挂靠在学校办公室下。其主目的是 加强与国内外校友之间、校友和母校之间的感情联络和情况交流;加强与各地校友会的联系,开展工作经验交流;发挥广大校友的作用,促进母校与地方以及校友之间的合作;协助母校进一步拓展办学资源,筹措办学资金;帮助母校征集校友对学校改革与发展的建议;协助母校搜集、整理校史资料;编辑出版校友刊物,建设校友总会网站;组织校友企业参加母校举办的毕业生供需见面会,为校友企业输送优秀人才。
校友总会会长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校长黄伯云教授,常务副会长为中南大学副校长黄健柏教授。校友总会办公室既是学校行政系统的一个工作机构,又是校友总会的秘书处。(2)隶属型模式的利弊分析
从中南大学校友会的组织运行情况我们可以看出,隶属型工作模式下的校友会虽然为独立的法人机构,但校友会组织不仅挂靠在母校的行政办公室下,而且其日常工作人员(主要是秘书长或是副秘书长)在负责主管校友会工作的同时还有其他行政职务。这样,校友会的工作在形式上就成为学校行政工作的一部分,而且是被边缘化的一部分“校友会与母校之间是一种依赖与被依赖的关系。
隶属型工作模式利于校友会对校友资源的掌控以及信息传达;利于资源和信息的共享以及人员的最优化配置;同时在对外联络和宣传方面也有优势。
但是挂靠于校办 党办部门之下的校友会,其工作常常会被更加迫切的行政事务所冲淡;而且,如果校友会长期挂靠于学校的发展 规划等职能部门之下,校友工作就难免因利益驱动而产生一些急功近利的行为,或多或少地丧失校友工作人性化的内涵,失去校友工作的特色和存在的意义,从而最终失去校友。
(二)不完全独立型
此模式下校友会的日常工作机构不挂靠于任何学校行政部门,独立地开展工作,但同时它又作为一所大学的内设部门,纳入学校的统一管理。大多数情况下,校友会会长由学校现任党政领导或少数退居二线的党政领导担任,日常工作在常务副会长的指导下由秘书长具体负责,秘书长为专职秘书长,不担任学校其他行政部门的领导,一般行政职务是处级或副处级。在实践中,由于校友是学校教育基金会工作的很大一部分资源,而且校友会通过为校友服务可以获得校友对母校的更大支持。因此,校友会和基金会在很多工作领域都有较大的交叉。这样,有些大学的校友会和基金会采取联合办公的形式,即对外是两个机构:基金会和校友会,但实际只有一套工作人员。
(1)不完全独立型模式的组织运行情况
暨南大学校友会正式成立于1992年。校友与社会合作办公室是学校开展有关校友工作的办事机构,也作为校友总会的工作机构。它具有以下职责:
一、草拟开展校友会工作计划、总结,处理校友来往信函。与各地校友会保持联系,接待来校校友。负责校友会理事会会务工作。平时与校友会理事保持联系。参加各地校友一些活动
二、编辑、出版《暨南校友》。管理校友网站。收集、保管有关校友重要资料,并提供利用。
三、在社会合作与发展委员会的领导下,负责学校与地方和企事业单位以及个人开展多种类型的合作。负责企事业单位与学校之间签订的合作协议的监督、落实等相关工作。
四、加强学校与社会各界的合作,寻找有意向与学校建立合作关系的单位并与之进行联络、沟通,争取更多社会力量的支持。加强对学校科学技术成果的转化,对有市场开发价值的学术科研成果,主动寻求社会力量,推进科研技术协作。
五、负责校内各级单位与地方、企事业单位开展合作项目的审批、落实、协助项目完成等相关工作。在学校与社会各界展开合作的过程中,协助校内各单位为合作企事业单位提供科技攻关、成果转化及开展技术咨询服务和人才培养交流等方面的服务,建立双赢的合作模式。
六、协同董事会为促进学校的发展努力,争取校董和校友们对学校更大的支持。
七、协助学校有关部门参与筹备和组织学校重大活动的接待和公关等事宜。
八、负责校友楼管理工作。
九、完成学校领导及校友总会交办的其他相关工作。
暨南大学校友会校友工作人员10名。
(2)不完全独立型模式的利弊分析
不完全独立模式下的校友会不挂靠于母校的行政机构之下,它是独立法人机构。但从暨南大学校友会工作人员的身份来看,虽然他们都在校友会这个独立的法人团体里工作,但他们却是学校有行政编制的工作人员,这使得校友会的工作在形式上具有双重性质,即一方面他们开展的工作属于社会团体工作,另一方面,属于学校的行政工作。该工作模式下,校友会与母校的关系是一种依存关系。
在实践中,这种类型的工作模式一般多为对校友工作比较重视或是校友工作开展的比较早的大学采用,校友会形式上独立于学校行政机构之外,拥有较多的专职校友工作人员分管不同的校友工作,这有利于校友工作人员专心开展工作,,并进一步拓展新的校友会工作领域。
但另一方面,日常工作人员身份的实质意义又不可避免地决定了校友会工作重心的偏移,即工作目标可能会更加偏重于为大学的发展服务,,从而导致为校友服务的工作内容比重不高。而且,与基金会一套班子开展工作,双方在某一特定时期的工作肯定会有所偏重,这势必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校友会具体工作内容的深入展开,使得本来就缺少工作人员的校友会人手变得更加不足。
(三)独立型
独立型模式也可以称之为合作型模式,此模式下的校友会是真正意义上独立的社会团体,与母校之间存在一种合作关系。它与母校负责校友联络的行政机构合作,为母校和校友的利益共同开展工作。这种校友会一般由一些老校友专职担任校友会秘书长和副秘书长,日常工作人员多为部分工作制的校友志愿者。该工作模式一般存在于大学的各地方校友会中,他们都是以校友为团体申请注册的,与母校或母校校友总会之间相互推动,不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以A校为例,目前该大学除了世界各地合法的地方校友会(即国家法律承认,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国的)之外,没有在民政部门注册登记的校友总会。其校友工作由学校的/校 友联络办公室联合地方校友会开展”
第三篇:红色旅游发展研究报告2006
红色旅游发展研究报告(2006)
发布时间:2006年11月26日 18时35分
【原创报告】红色旅游发展研究报告(2006)
【报告作者】本网合作的研究单位、院校及特邀专家
【主要章节】
简介 4-6
导言 6-8
1.什么是红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8-12
1.1 红色旅游的概念及其含义、特点 8-9
1.2 可持续旅游发展的理念 9-11
1.3 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实践形态 11-12
2.发展红色旅游的多重意义 12-19
2.1 发展红色旅游的教育意义 12-15
2.1.1 红色旅游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 12-14
2.1.2 通过红色旅游可以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 14
2.1.3 通过红色旅游对党员、干部加强教育,保持党员先进性 14-15
2.2 发展红色旅游的经济意义 15-17
2.2.1 发展旅游有利于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16-17
2.2.2 发展红色旅游业可以促进革命老区经济的发展 17
2.3 发展红色旅游的社会意义 17-19
2.3.1 我国居民释放休闲旅游需要拓宽途径 18
2.3.2 发展红色旅游可以拓展旅游业发展空间,增加就业岗位,缓解社会就业压力 18-19
3.红色旅游发展面临的问题 19-22
3.1 红色旅游发展的一般性问题 19-21
3.2 红色旅游发展的特殊性问题 21-22
3.2.1 坚持红色旅游的“红色”,并且在其发展过程中永远保持不变 21-22
3.2.2 保持红色旅游的商业性和私人性属性,使其不重蹈福利性公款旅游的覆辙 22
4.红色旅游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战略选择 22-28
4.1 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科学规划旅游业的发展,处理好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均衡关系 22-23
4.2 有关政府职能部门必须因地制宜实施相应政策,扶持一批经营红色旅游线路的重点旅行社,作为发展红色旅游业的骨干和典范,带动和引导红色旅游业发展的可持续方向 23-25
4.3 走资源整合的道路,加强红色旅游线路的规划设计,优化红色旅游资源与周边其他旅游资源的协调融合,延伸发展红色旅游资源的内涵,造成二者的良性循环 25-26
4.4 在优化旅游线路,发展红色旅游产业的同时,必须支持红色旅游企业发展,树立红色旅游产业品牌,加大宣传和促销的力度,推动红色旅游经济的发展 26-28
第四篇:小城镇发展模式
城市近郊小城镇发展模式简析
以宜昌黄花镇等小城镇为例
摘要:中国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城市化建设已得到长足发展。国内小城镇数目众多,发展空间充足,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了农村土地流转,为小城镇发展松绑,带来新的发展契机。因此,小城镇的发展是中国城市化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如何选择小城镇的发展模式至关重要。宜昌夷陵区黄花镇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和地理环境优势,大力引进资金,发展生态产业,为城镇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注入动力。
关键词:城市化小城镇发展模式土地流转
2012年中国城市化人口统计数据表明,我国城市化水平已经达到50%,城市化进程目前已经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农业人口向城市人口的转移将会进一步加速。小城镇是农业人口转移的重要场所,小城镇建设是农村城市化重要的途径。发展小城镇,加快城市化进程,要慎重选择发展模式,摆脱地理资源限制的小生产狭隘眼界,实现传统小城镇向现代小城镇的转变,要实现这种转变选择合理的发展方式尤为重要,而合理的发展方式在实际中往往体现在小城镇发展模式的选择上。
1.中国城市化发展现状
1.1 中国城市化发展历程
中国的城市发展,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道路,城市化水平从1949年的10.6%到1978年的12%,历经波折。直至1978年改革开放,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改革,国内经济基础得到了空前发展,城市化发展速度也相应提高。经全面总结以前城市化发展的经验和教训,中国摸索出一套全新的城市建设和发展方法。1984年开放城市户籍管理制度,大量扶持乡镇企业的发展,城市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90年代初,国家大力拖进城市化发展进程,到20世纪末中国城市化已达到了36.2%。
进入21世纪后,市场活跃,经济体制发展日趋完善,城市化进程突飞猛进,国家继续加大城市建设的投入和扶持,长三角和珠三角等地区依托自身条件和政策优势,发展形成了一批以某个城市为核心或多个城市核心的城市群及城市带、大都市圈,北上广等特大型城市正朝着国际化大都市发展。
1.2中国城市化的成果和问题
大半个世纪的发展和建设使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得到显著提高,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有一定差距,城市化的过程当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1.2.1中国城市化取得的成果
显而易见,中国城市化水平,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之后发展迅猛,人民生活水平,物质条件都得到了极大丰富。许多城市已经与国际接轨,成为全球或者是区域的功能核心。
1.2.2中国城市化存在的问题
和一些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城市化起步较晚,在城市化初期包括至今都以其他国家的特定城市为范本进行国内的具体城市规划设计,可能在对国外城市规划的成果和理念未完全吸收消化为己所用的前提条件下进行了国内某些城市规划,模仿甚至照搬其他城市的规划成果,随着城市的发展,原先规划的弊端开始在城市的生长过程中暴露出来。我们常将北京和莫斯科及巴黎做对比,三者在城市形态及结构上都大同小异,而在后来的发展中由于规划控制引导的不同导致最后三个城市的发展截然不同,北京现在所面临的问题与当时某些规划环节规划环节的确实或控制不到位有一定的联系。
大城市的无限扩张蔓延不仅对于大城市本身没有起到良性效果,其产生的回波效应又间接对周边其他小城镇的发展产生了抑制作用,这样就会使城市的发展陷入大城市越来越大越来越挤小城镇资源越来越少的恶性循环。在规划中要形成对大城市的反磁力作用,就要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大城市的发展,合理发展一些作为大城市功能配套的小城镇。
2.小城镇发展的基本态势
2.1小城镇发展的优势“重点发展中小城市及小城镇,严格控制大城市的发展”,这是基于小城镇发展的现实需要,应为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集中在大城市,小城镇的发展动力不足。要发展小城镇,关键是要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而实现小城镇的城市现代化是吸引劳动力转移的内因。
随着政策的倾斜和小城镇环境资源上自身优势的发掘开发,小城镇越来越为以生态开发为主的新兴产业所青睐。与小城镇相比,大城市虽然集中了社会绝大多数的社会资源和劳动力,各类设施也相对完善,但是资源的粗放利用和人口的过度拥挤,使大城市的人居环境日益恶化,与之相反,国家的大力扶持和一些新兴产业的带动,小城镇的现代化改造也取得了较大的发展,硬件设施在逐步向大城市看起,得天独厚的人居环境造就了其相对于大城市的核心竞争力。以黄花镇为例,黄花镇位于宜昌市夷陵区的西北近郊,宜巴高速公路、宜秭和宜保省级公路穿境而过,镇政府距宜昌中心城区15km,交通便利。
依托其自然资源上的优势,重点打造“湖北建材大镇、宜昌旅游名镇、夷陵小康新镇”的品牌文化,突出新型建材、休闲旅游和现代农业三大主导产业建设,实现了镇域社会经济全面发展,城市化水平也得以提高,2012年12月18日,黄花村正式撤乡建镇。
2.2小城镇发展的现实困境
作为我国工业化中期阶段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总体上看,城镇发展水平呈现出东高西低的现状,乡村产业化进程和市场化发展东快西慢,建设水平和空间发展东强西弱。有分析指出,目前我国设市城市661个,建制镇19369个,乡集镇16395个,两类小城镇35746个,分别是建市城市的29、25和54倍,这是我国城镇体系中存在的畸形现象。目前,宜昌现有建制镇66个,乡集镇82个,同样存在上述问题。
3小城镇发展的主要模式及其特征
一般习惯上会将小城镇按主导产业类型分为现代工业型、新型农业行、旅游开发型及综合产业型等几类,这里按城镇发展关系进行分类。
3.1 城市带动,城镇协作发展模式
以大中城市为依托,强化区域交通、产业布局、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的“同城化”建设,构建包括周边小城镇在内的城镇协调区,形成小城镇与中心城市互为依托的城镇组群。在规划上,突出建立以“主城--新城--组团--集镇”为主导,由城及镇的全覆盖空间格局,推进小城镇在城市区域化进程当中的城市化发展。这种发展模式是城市细胞分裂的微缩模型,在宜
昌总体规划中,夷陵区是其中心城区的部分片区,中心城区以行政,文化,服务等第三产业及居住为主,拟将点军区作为宜昌新城进行开发建设,各组团分区分担不同的功能职称主城区的发展。城镇发展以旅游及农副产品加工业为主,在600--1000平方公里的空间里,形成城镇极核明确的城镇连绵带。而黄花镇作为其中的集镇之一,将重点发展生态农业,建材工业及旅游产业,服务于宜昌建设特大城市的发展。3.2城镇互动,城镇网络发展模式
以区域内发展基础好,带动能力强,集聚辐射效应能力突出的重点小城镇为核心,联合周边乡镇,加强产业协作、功能互补、生态共建和设施共享,形成“城镇联合体”。黄花乡撤乡设镇,内生因素在于撤乡设镇能使其区位和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同时,黄花镇境内现已开通旅游景点六处,年接待游客达110万,直接经济收入1.4亿元,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为宜昌建设特大城市目标服务;而夷陵区重点工业园区之一的新型建材工业园入驻黄花镇,园内现已建成投产企业87家,2011年实现工业总产值达14亿元,则促成了黄花镇发展的外生因素。3.3城乡联动,城乡一体发展模式
以相邻地区若干乡镇单元,开展跨乡镇的城乡一体化规划,以建立区域整体的产业经济增长机制,资源谨慎利用机制,人口调整重布机制,设施网络共享机制。在这一规划工作中,有必要强调城乡一体化是一个过程,是一个发展城乡互补优势,逐步减小城乡差距,实现协调发展的过程。宜昌城镇带建设的动力机制来源于工业。工业化所带来的巨额财政收入有效保障了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在规划、建设等方面的高投入,并大大促进了产业、人口集聚,推动了第三产业发展,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大量就业机会。
从宜昌市近几年的经济发展结构来分析,宜昌市的第一、二产业比例已经由2000年的1:2.17上升到2008年的1:3.93,同时乡镇的工业发展也在快速提高,形成了一批初具规模的工业园区。如宜都市的红花套工业园、高坝洲镇轻纺机电工业园、枝城工业园、陆城工业园等。这些工业园为各镇自身的城镇建设提供了支撑,推动了沿江城镇化进程,从而推动宜昌城镇群的建设,提高城镇化建设水平,完善宜昌城镇体系结构,最终实现城乡统筹、城乡一体的发展目标。
3.4区域导控,城镇整合发展模式
在风景名胜区,资源保护区和旅游发展区等主题发展区内,以各类跨镇域主题式整合规划为抓手,进行区域整体的生态网络织补,城镇网络重构,产业结构调整,交通网络对接等规划工作,对小城镇建设发展进行系统全面的指导。
3.5乡镇主动,新兴产业发展模式
宜昌城镇群的发展建设,就要依托城镇特色产业化的推动力,大力发展壮大已有产业的规模,培育优秀产业企业的发展,推动中小城镇的快速发展,为当地农民提供就业机会,大幅增加农民收入,带动村镇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村镇面貌的改观,如龙泉镇以前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因稻花香集团的发展壮大,使龙泉镇变成一个工业重镇。黄花村为盘活农村土地资本,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土地流转政策,将部分农用土地开发微生态农业、旅游业及地产商业项目,现已形成初具规模的特色产业区,加速改善了村镇基础设施现状。结语
小城镇是城乡一体化的纽带和城镇化发展的主力军,按不同的分类方法,其发展模式也不相同,实现小城镇城市化的手段也多种多样。合理选择小城镇的发展模式,就要从区域整
体发展环境,上位规划总体目标,小城镇自身条件等综合角度出发,加快和提高我国城市化水平。
【参考文献】:
胡跃平,陈伟.武汉城市圈小城镇发展的路劲选择与规划模式创新研究规划师20107
顾朝林,吴莉中国城市化研究主要成果综述
宜昌市总体规划
夷陵区黄花镇
纪晓岚,黄镇
政府工作报告2011 小城镇发展模式比较研究华南理工大学 2002
第五篇:农村发展模式
对我国农村经济未来发展模式的探索
文章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 2009-12-15 浏览次数:151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十七大报告还指出:“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这阐明了农村经济问题在全党工作中的战略地位,也充分说明了现阶段解决农村问题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我们必须要从理论到实践真正的行动起来,尽快解决农村经济的问题。
一、我国现阶段农村经济的现状
(一)发展是毫无疑问的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农村改革如火如荼的不断进行着,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农村经济的问题,这些都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其成就之巨大是举世公认的。农村的面貌也在这短短30年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从原来的饥肠辘辘到后来的解决温饱又到现在的小康生活水平;他们的收入变化也是巨大的,在改革开放的30年里,农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了9倍多,这一功劳不仅仅在我们的农民勤劳耕作以及农业科技的发展,还要归功于我们党和国家的英明决策,土地承包制度改革为农民收入的增加提供了可能性;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不能不说是一个伟大的创举,而小城镇建设又为农村经济注入了活力。全国广大农村的巨大变化就是我们取得的成就的真实写照。
(二)问题是真实存在的成绩是可喜的,然而问题也是突出的。当前农村经济中还存在着许多矛盾和问题,突出的是农民增收困难。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多年增长缓慢,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增长幅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许多纯农户的收入持续徘徊甚至下降。近几十年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状况,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农民的人均纯收入增长率一直呈下降趋势,直到2003年才有所回升。农民收入长期上不去,不仅影响农民生活水平提高,而且影响粮食生产和农产品供给;不仅制约农村经济发展,而且制约整个国民经济增长;不仅关系农村社会进步,而且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是重大的政治问题。与此同时,城乡差距不断的拉大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尤其表现在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上,1997年以来,农民收入已连续7年低速增长,不及城镇居民收入增量的1/5,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由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1.8:1左右,扩大到3.1:1,城乡二
元结构的问题较严重,这些问题的存在是不符合我们共同富裕的目标的,所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是一个很紧迫的任务。
二、对未来农村经济发展模式的设想
未来的农村经济应该是一片繁荣的景象,农业实现高度的现代化,城乡实现一体化,没有明显的城乡概念,取而代之的只有第一产业和第二第三产业的区别,从事农业的人数会有所减少,农业依然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生产会在“看不见的手”的指导下自由调节农业生产内部生产结构。这种设想模式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要点:
(一)原有的土地承包制度改革,实现农业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是未来农业经济发展的唯一出路,也是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按照我国社会发展三步走战略的要求,到这个世纪中叶,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农业现代化更是必不可少的了。但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就目前的我国现状来说,单靠农民和国家的农业投资恐怕在几十年之内是很难解决,建议可以灵活的适当改变现有的土地承包制度,在农民承包优先的条件下,把多余的大片土地承包给有一定资金和技术的团体或个人,推行农业生产的“招商引资”。但他们承包后要求他们必须进行现代化农业生产,这样不但能提高农业产量,而且他们所拥有的对市场的考察能力是单个农民所无法匹及的,他们可以根据市场的变化而适时改变他们的农产品生产结构,又解决了农业结构不合理的弊病,同时原有的农民可以继续呆在农业内部帮助农业生产,这样农业利润提高了,原有农民的收入比单个生产时还要高,同时又避免了单个农民生产的风险,何乐而不为呢?在这同时恐怕又要求全社会能够更新观念,转变思想,与时俱进。不要以为动摇了农民的土地承包制度,农民失去了土地就像丧失了一切,失去了做主人的地位,可能还有人怕误入了资本主义的制度,这些担忧都是没有必要的,我们城市的广大工人阶级不是也没有土地吗,但事实上他们比现今的农民生活得更好,更有社会主义主人的荣誉感。
(二)城市化普及,城乡“二元结构”替代为城乡一体化
城市化也是社会发展和经济繁荣的标志,未来的农村应该全面实现城市化,农村这个概念将逐步被人们淡忘而退出历史的舞台,全国基本是共同富裕,业已没有现在的东中西部差距、农村和城镇及城市的差异,也就是说无论你在祖国的哪一个区域,都享受几乎一样的社会福利、社会服务及社会保障。但城市化也要允许适当的差异,不可能每一个地方都同步发展,拥有一样的资源和特色,我们也要允许一部分城市充分发挥资源、技术、人文资本等要素先发展起来,形成规模和特色,让他们
成为其他城市的榜样和窗口,最终通过辐射效应达到共同发展。那么未来从事农业的人口的生活方式会是什么样子的呢?他们和城市的从事工业生产或从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居民没有区别,他们在农业承包商的农场或农副业生产基地工作,或者自己承包土地来进行农业生产,总之让市场来调节资源配置。他们白天去上班,晚上回他们在“城市”的家。他们的收入分配基本遵循平均利润率来实行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在未来将没有农民的概念,换之以从农人员。现今的城乡“二元结构”在将来会逐渐淡化至消失,变之为城乡一体化,二元结构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这一桎梏必须要打破,这就要逐步实现城市化。
(三)由市场调节农业生产和农业的生产结构,政府的宏观调控减少我们吃过了计划经济的苦头,也初尝了市场经济的甜头。实践证明市场是调节经济的最有效方式,市场也是经济发展平衡的自动稳定器。在未来的经济中,市场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农业经济也不例外,土地承包者必须全面掌握市场的变化信息,根据市场需求调节生产的品种、规模;千方百计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产品质量,并发展规模和特色农业。在市场的指挥棒下,土地承包者也会根据需求来优化农业的生产结构,现今的农产品积压低价的状况会有很大的改善。同时,政府对农业的宏观调控在将来完全可以有较大的减少,农产品保护价以及对农业税的减免和粮食购销体系等制度完全可以取消,让农业在竞争的环境下发展得更好;同时又减少了国家对农业的大量投入,增加国家的税收。
(四)现有的五级行政区划设置改革成三级模式
现有的五级行政区划有着很多弊病,人员冗繁,工作效率低下,人浮于事,而且行政权力过大,阻碍经济的良性循环,目前已经显示了很大的问题。当前农村经济中的县乡(镇)二级政府已经面临很大的问题,债务负担太重,政府正常运行都到了一定的影响,这里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行政管理人员过多不能不算是一个方面的原因。据资料显示,在我国的汉朝时期,平均是8000多人养一个官吏,唐朝时5000多人养一个官吏,到了清朝时期,是1000多人养一个官吏,而现今,平均是40多人养一个政府官员,这样的比例不改是不行的。
对于在未来的农业现代化和全面城市化的背景下,县乡(镇)二级政府是没有设立的必要的,甚至还会阻碍城市化的进程,因为在普遍城市化的背景下,乡镇级城市在机构设置方面会有很多麻烦,也不便于行政管理,同时农业现代化实现以后,也不再需要那么多政府来管理农业,政府的职能将聚集在公共服务和公共设施建设等方面。我认为未来的行政
区划应该设置为三级,即中央、省和市,将市的规模变小,这样不但解决了政府人员冗繁的问题,也能提高政府效率,更便于行政措施的施行,不会出现层层弱化的问题,何乐而不为呢?
三、现阶段要做的工作
对于现阶段农村经济的出路问题,对照上面的设想,大致主要应该做好以下四项工作,将其总结为“四个重视”:
(一)重视农业人口再就业,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走出去
农业人口再就业是一个比较新的话题,同时也是一个需要尽快解决的话题,而所谓农业人口的再就业就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再就业问题,我国农村的剩余劳动力人数很多,而且要实现了农业的现代化,剩余的劳力将更多,如何解决他们的再就业问题,就成为一个很棘手的问题,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农民收入的多少。实践证明,引导农民到城市就业是一个很好的增加农民收入的途径,当今农民收入中的很大一部分也是来源于非农产业。同时,实践也证明,农民在城市就业能够与城市居民形成互补,并不怎么影响城市人口的就业。所以,现阶段我们要做好农村富余劳力向城市就业的引导工作,并逐步稳定在城市,为将来的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做好准备。事实上,我国现在已有很多的农村劳动力都在城市就业。资料显示,2002年底,我国商业就业总人数为4970万,农民工1997万,占就业总人数的40%;建筑业就业总人数为3893万,农民工2959万,占76%;制造业中乡村劳动力4506万,占总人数的54%。可以看出,农村劳动力已经在各行各业占据很重要的位置。
要做好农村劳动力的再就业,就必须为他们在城市就业创造良好的条件,让他们享受和城市劳动力一样的待遇和福利并平等就业,同时,也要为他们在城市定居提供便利,改革户籍制度就是必须的了。这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所幸我国已经在这方面实施了最大的政策便利。同时,要加大城镇建设力度,为农业人口的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并引导他们合理的流动,以防过多增加城市的压力。
(二)重视农业人才引进,鼓励大中专毕业生走向农村
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农业现代化的提高,有赖于具有良好知识结构的人才和现代化的技术以及资金的支持,依靠知识层次不高的农民来自发实现农业现代化恐怕是不太切合实际的。建议充分重视农业人才的引进,但目前的农业实际引进人才是很困难而且也解决不了问题的,必须改革。建议改革土地承包制,一方面把农村人口引入城镇或城市,一方面鼓励那些大中专毕业生走入农村,银行可以为他们提供一定的信用贷款,政府再对他们的农业项目计划进行可行性分析,符合要求的就要
向他们承包一定的土地,让他们自主经营。由于这些年轻人思想开放并有一定的对市场的洞察和分析能力,依靠他们可以尽快实现农业现代化并解决农业的结构性问题。
(三)重视招商引资,不但工业要招商,农业也要招商
招商引资是一个很好的尽快搜集发展所需资金的很好办法,并且它具有传导效应,可以吸收先进的技术,国家要吸引外资,工业生产要招商引资,农业同样需要招商引资。农业招商引资,是指提供优厚条件,吸引有资金、有技术的个人或团体来当地进行农业生产,以尽快改变农业现状的措施。要进行农业招商,也需要进行土地承包制度的改革,把农民手里富余或生产效率极低的土地承包给承包商,让他们进行现代化耕作或者是多种形式的农业型生产活动。这项措施和吸引人才入农业交相呼应,那些大中专毕业生可以进入这些承包商的门下,进行技术研究指导或者是市场开拓。同时,小城镇的建设也要鼓励招商引资,这是一个很好的城市化途径,江苏和浙江一带就有很多通过这种方式而成长起来的城市,都是值得我们大力推广的好方法。
(四)重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投资
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不但关系到招商引资的力度,也是城市化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保障,必须引起重视,建议国家和地方要加大这方面的投入,切实的改变农村的电力、通信、供水、供气、交通等状况。对农业的投资不但要减轻农业税,主要必须集中在加大对农业技术的科研上,改善农业生产的灌溉和抗灾害等能力。
总之,农村经济问题是我国现阶段和将来的一项重要问题,必须要解决好,才能实现国家的真正富强,才能实现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然而,解决农村经济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我们的共同努力,需要国家的正确方针政策,到底该怎样解决农村经济的问题,采取什么样的发展模式,还需要更多的有识之士进行研究和实践,有国家的重视和那么多农村经济学者们的孜孜不倦的探索和研究,我们的农村经济问题应该是能较快解决的,我们的农村经济早日实现真正的繁荣与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