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五课’互动模式”研究》研究报告
《“‘五课’互动模式”研究》研究报告
____《校本教研区域推进策略研究》的子课题
一、课题题目:《“‘五课’互动模式”研究》
二、承担单位:龙山中学校《“‘五课’互动模式”研究》课题组
三、研究时间:2003年12月——2006年6月
四、结题时间:2006年7月
《校本教研区域推进策略研究》是由渝北区教委承担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2003年12月,我校承担了该课题的子课题《“‘五课’互动模式”研究》。三年多来,在总课题组的指导、关心和帮助下,我校课题组积极探索校本教研,努力实践“‘五课’互动模式”,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现予概要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界定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校本教研是新课程理念下一种新型的教研活动,是为了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从学校实际出发,依托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和特色进行的教学研究。为了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切实搞好校本教研,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我校从实际出发,精选并承担了该课题研究。
1、是新课程改革的时代需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探索时代需要的教学新模式势在必行。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而传统的教学过程重视备课和上课活动,忽视说课研究;重视听课活动,忽视评课研究。总之,重视教学过程中的某环节,忽视各环节之间的相互联系及互动作用等。同时,在课堂上,重视教师主导作用,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教法探究,忽视学法指导;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情感的培养等。这就造成课堂教学效率不高,从而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升。因此开展该课题研究,是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的时代需要。
2、是全面实施校本教研的现实需要
长期以来,广大教师习惯于传统的自上而下的、具有行政色彩的教研方式。校本教研是新课程理念下一种新型的促进教师成长的教研活动,其主体是教师,研究重点是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研究过程是教师对自身的课堂教学实践不断加以反思、改进,不断提高其教学艺术,从而提升教学质量的过程。而课堂教学不是孤立的,它是与“备、说、听、评”等教学过程的各环节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开展该课题研究,是探索新型教研,即校本教研的现实需要。
3、是我校发展的迫切需要
我校是为适应北部新城区的建设发展,而新建的一所普通城市中学,承担着新开发区义务教育的重任,常年有40个班,常年学生达2500人,教职工近200人。学校近年持续发展,但渝北经济的快速增长对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周边学校的发展也激励着我们丝毫不敢懈怠。我校的教师队伍年轻、经验不足、教学艺术有待提高等现状,已不能满足社会和自身发展的需要。同时,诸多因素造成我校相当部分学生基础差、表现不好、厌学情绪严重等。只有高水平的教师,才能培育出高素质的学生,从而提高学校的声誉,使我校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可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关键,而抓课堂教学效率是重要举措。因此,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开展该课题研究是我校发展的现实需要。
(二)课题的界定
1、“五课”
所谓“五课”,是指备课、说课、上课、听课和评课,即构成教学过程的五个主要环节。
(1)备课:是指教师在上课前的准备工作,即教师在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的统领下吃透教材和学生,优化设计出切实可行的课堂教学方案的教学研究活动。
(2)说课:是指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由执教者面对同行、领导或教学研究人员系统阐述自己的教学设计及理论依据的教学研究活动。
(3)上课:即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的核心环节。它是指执教者面对学生根据自己设计的课堂教学方案,完成教学任务的活动。
(4)听课:是指教师带着一系列问题去视、听执教者所展示的课堂教学,并为教学评价作好充分准备的教学研究活动。
(5)评课:是指由参加教研活动的人对执教者的课堂教学成败得失及其原因作切实中肯的分析和评价,并能从教育理论的高度对一些现象做出正确的解释的教学研究活动。
2、“‘五课’互动模式”
所谓“‘五课’互动模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备、说、上、听、评”五个环节为载体,以课堂教学为核心,注重五个环节的相互联系和互动作用,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而促进学校教学质量提升的链式教学活动程序。五个环节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同时又环环相扣,有机统一,互动互补。其互动机制如下图所示:
其中,备课是说课、上课的前提;说课是备课、上课的中介,是上课的理论假想;上课是核心,是对备课、说课的实践验证;评课是说课、上课的发展和延伸,又是对整个活动的总结。实际上体现了运用教学理论进行课堂设计,在实践中检验、再提炼升华为教学理论,这样一个完整的猜想、实验、得出科学结论的过程。
二、课题研究实施的措施
本课题研究从2003年12月开题,到2006年6月结题,共分为四个阶段,即准备阶段(2003年12月——2004年3月)、启动阶段(2004年4月——2004年8月)、实施阶段(2004年9月----2005年12月)、研究总结及成果推广阶段(2006年1月----2006年6月)。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由最初的《“‘三课’(即说课、上课、评课)互动”研究》发展到《“‘四课’(即备课、说课、上课、评课)互动”研究》,再到目前的《“‘五课’(即备课、说课、上课、听课和评课)互动”研究》。在整个研究的过程中,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组建课题组,制定实施方案,加强课题研究的组织领导
为了加强课题研究的组织领导,我校成立了以吴伦仁任组长,以肖裕奇、袁天馨和陈章群任副组长,以教导主任和各教研组长等为成员的课题组,聘请区进修学校张道华、陈治国、余国源、汪红和沈平组成专家组。并以教研组为单位成立课题小组,对课题研究工作进行了细致的分工,由政史地和体艺教研组负责以备课研究为重点,带动教学过程各环节的研究;语文教研组负责以说课研究为重点,带动各环节的研究;英语教研组负责以上课研究为重点,带动各环节的研究;理化生和信息教研究组负责以听课研究为重点,带动各环节的研究;数学教研组负责以评课研究为重点,带动各环节的研究。
课题研究启动后,课题组撰写了实施方案,制定了相关的制度和计划,准备了相关的研究资料,并开展了相关的课题培训工作,为课题研究的顺利实施奠定基础。
(二)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明确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科学发展观中“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理念,是“以人为本”这一价值取向的内在要求。“以人为本”,科学回答了发展的目的问题,即发展说到底是为了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三年来,我们始终贯彻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强调通过促进教师的发展来促进学生的发展,进而促进学校的发展,最终促进人的发展的指导思想。研究过程中,通过教学反思、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给老师创设更多的锻炼和学习机会,拓展成长空间,使我校教师师德师风、专业知识水平、教育、教学和科研能力等综合素质不断提高。教师的全面发展,促进了学生德、智、体、心等和谐发展和全体学生发展。
(三)利用教学反思、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探索课题研究的途径
1、以教学反思作为课题研究的运行机制
教学反思是校本教研的基础和前提,它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使教学研究得以有效运行。首先引导教师自我反思。要求教师对自己的“备、说、上、听、评”活动进行反思,全面审视自已的教学过程,修正自己的教学及研究。并鼓励教师写出教学后记或日记等。其次是引导教师集体反思。要求教研组、备课组和年级组对教师所上的公开课、研究课或优质课等,通过“备—听—议—思—行”这种循环推进、全程参与的方式进行反思,引导教师作教学行为的自我分析、自我改进和自我发展。并鼓励教师写出教学后记或教研论文。
2、以同伴互助作为课题研究的合作平台
同伴互助是校本教研的灵魂和标志,它能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创造力,促进教师与教师之间互助学习,共同提高。首先是备课组互助。双周备课组均要集中活动,并作到“三个统一”,即统一教学方案、统一教学资源和统一检查评价,以促进同年级同学科的教师共同成长。其次是教研组互助。单周各教研组均要开展教研活动,要求在“五定”(即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定内容和定方式)下进行“备、说、上、听、评”活动,以促进同学科的教师共同进步。再次是年级组互动。在年级组统一组织和指导下,定期检查和督促,使本年级不同学科教师形成互助,促进同年级教师共同提高。
3、以专业引领作为课题研究的理论支撑
专业引领是校本教研理论水平提高的关键因素,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的支撑。首先采取“走出去,带回来”方式。三年来,派出教师外出学习、培训,听教育、教学和科研等专题讲座,观摩说课、研究课和优质课等共计400多次,开阔了教师的视野,带回了先进的教育、教学艺术和管理经验等。其次是“请进来,留下来”方式。三年来,我们邀请了西南大学的$2教授等10多位专家和重庆市教科院、渝北区进修学校等领导、专家60多次来我校指导和培训,留下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思想。并积极主动承担区级研究课、赛课等各种教学研讨活动现场50多次,给我校教师提供一个良好锻炼、提高和学习、观摩的机会,有力地促进了“备、说、上、听、评”活动的互动。
4、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确保课题研究的顺利实施
为了认真实施该课题研究,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切实搞好校本教研,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提升我校的教学质量。我校特制定了一系列的教学、教研和科研管理制度,例如《教学过程和教学质量考核奖惩细则》《校本教研考核奖惩细则》《课题研究考核奖惩细则》等,并拨专项资金作为课题研究经费。这一系列管理制度,对教师的教学过程作了全面的规范,对教研组、备课组和课题小组的活动时间、地点、内容、方式和效果等作了较为全面的规定。在执行过程中,坚持原则,奖勤罚懒,公正无私,从而保障了该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
5、采用重点突破、以点带面的研究方法,形成课题研究的特色
从课题研究正式启动以来,各课题小组和主研人员根据本组研究的重点环节,采用重点突破、以点带面,带动教学过程其它环节研究的方法,勇于探索,大胆创新,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
例如初中语文课题组以说课研究为重点,确定了“新课程理念下语文说课标准的研究”“如何说好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课的研究”等专题研究,带动了“备、上、听、评”活动的互动,逐步形成了“教师在说课中成长”的特色。三年来,该课题小组多次提供校本教研说课现场,多次承办全区初中语文教学研讨会。组长童俊送教下乡,并被评为全区教研先进个人;沈莉、陈霓霓荣获全区赛课一等奖;郑高琴被评为区委、区府表彰的先进教师;陈章群所上《神游西部名胜》综合实践课荣获市级二等奖,并被评为全区新课程改革先进个人、继续教育先进个人。
又如初中英语课题组以上课研究为重点,确定了“怎样上好英语研究课”“英语教法学法研究”等专题研究,教师课堂教学艺术得到提高,促进了教学过程各环节的互动,逐步形成了“研究课—教师成长的摇篮”的特色。多位教师承担区级研究课、观摩课或送教下乡,并得到各级领导和同行的一致好评。姜利赛课荣获市级三等奖和区级一等奖,彭静荣获全区赛课一等奖。三年来,教师辅导学生参加英语知识竞赛一直名列全区前茅。其中,2005年学生获得国家级奖12个,初
二、初三年级各一名学生均获得国家级一等奖,成绩均名列全区第一名,得到教研员冉荼的高度评价。近几年我校英语中考成绩提升显著,均名列全区前茅,该组被评为全区先进教研组。
再如高中数学课题组以评课研究为重点,确定了“评课的原则和标准研究”“评课的心态和实效性研究”等专题研究,改变了过去评课“讲情面、唱赞歌、说套话”的习惯,逐步形成了实话实说的良好风气,教师的综合素质得到明显的提高,形成了“教师在评课中得到锻炼”的特色。吴伦仁被评为全区继续教育先进个人和师德“十佳”标兵,胡开奇被评为区委、区府表彰的先进教师,陈厚今被评为全区教研先进个人。教师所写有关论文荣获国家级、市、区级奖10多个,并在省市级刊物上发表10多篇。我校近几年高考数学成绩均名列全区同类学校前茅,该组被评为全区先进教研组。
三、课题研究取得的成果
在总课题组正确领导和专家组的直接指导下,经过我校课题组的共同努力,三年来课题研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我们把所取得的成果进行了展出,向全体教师推广,采用“研究—反思—总结—推广—研究”循环推进的方式,反复研究论证,并撰写阶段总结报告。现将课题取得的理论和实践成果总结如下:
(一)构建起具有我校特色的“五·三”整合的教学模式
按照总课题组的要求,课题组对“备、说、上、听、评”等教学过程的主要环节,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大胆的实践,各课题小组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构建起具有我校特色的“五·三”,即“三兼顾”“三同重”“三共抓”“三并举”“三齐管”整合的教学模式。
1、“三兼顾”的备课方式
(1)“三备兼顾”:即要求教师备课要作到备课标、备教材和备学生,三者兼顾,缺一不可。学校每月定期检查教案,公布结果,并将其作为教师教学常规考核内容之一,纳入教师教学考核、评职、评优和评先等工作中。
(2)“三解兼顾”:即在备课活动“三个统一”的基础上,探索总结出“三个解决”,即要求备课活动要解决教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和疑点,真正体现校本教研是“基于我的教学”的理念。并对备课活动开展的情况进行考核,每月评出一、二、三个等级,发放相应津贴,每学年评出先进备课组,给予表彰奖励。对工作不负责任、考核情况较差的备课组长,要提出批评教育、评比降等和扣发津贴等。
2、“三同重”的说课形式
(1)“三说同重”:即探索总结出说课,既要注重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更要注重教学理论。说教学理论也就是为什么要这样确定或设计,它是说课的难点和关键,对教师的理论水平要求较高。
(2)“三研同重”:即探索总结出说课要注重研究教法、学法和互动的方法。教法针对教师,学法针对学生,互动的方法针对师生,三者紧密联系,相互促进。
3、“三共抓”的上课模式
(1)“三课共抓”:即公开课、研究课和赛课共抓。坚持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上一节公开课,并纳入教师教学考核中。在此基础上各教研组要推荐1-2节研究课,在全区或全校进行展示。坚持每学年学校组织一次电教优质课比赛,并颁发获奖证书和奖金。同时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市、区级优质课比赛,对获奖者给予表彰奖励。
(2)“三求共抓”:即探索总结出上课要抓“求实”(与实践相结合)、“求活”(灵活多变教学方法和手段)、“求新”(采用新的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三齐管”的听课方法
(1)“三听齐管”:即坚持教导处、年级组和教研组均要组织有关人员听课,尤其要听毕业年级和青年教师的课。规定教导处主任等有关教学领导,每学期听课节数至少达50节,35岁以下的教师听课节数至少达20节,35岁以上的教师的听课节数至少达15节。并将领导的听课节数纳入干部考核中,将教师听课节数纳入教师教学考核中。
(2)“三带齐管”:即探索总结出听课教师,要带着问题和目标走进课堂、带着虚心与诚心参与课堂、带着经验与问题走出课堂,为评课活动的开展作好充分的准备。
5、“三并举”的评课制度
(1)“三评并举”:即要求教师要评出本节课最精彩的是什么?最失败的是什么?最值得商榷的是什么?要求每位教师均要发言,并尽量不重复,组长认真作好记录。该记录作为考核教研组、备课组常规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2)“三性并举”:即探索总结出评课要注重“全面性”“民主性”和“互动性”。“全面性”指是否促进学生德、智、体、心等和谐发展和促进全体学生发展;“民主性”指是否树立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合作的师生关系;“互动性”指是否做到师生互动,不唱“独角戏”。
实践表明,在以课堂教学为核心的教学过程中,“备、说、上、听、评”五个环节,环环相扣,形成了以“备、说、听、评”活动推动课堂教学,反之,又以课堂教学来促进“备、说、听、评”互动的新型教学模式。
(二)课题研究促进了教师、学生和学校的发展
三年来,我校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教师的观念及行为,学生的学习方式均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显著的提高,从而促进了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最终促进了人的发展。
1、改变了教师的观念及行为,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本课题研究,掀起了我校教师广泛深入学习、钻研业务理论、开展校本教研的热潮,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教师的教育、教学和科研能力得到显著提高,一大批中青年教师队伍迅速成长。吴伦仁、肖裕奇和聂忠芬等10多位教师被评为中学高级教师,袁天馨、陈正国、李彬等被评为市级骨干教师,并涌现出吴红、陈章琼、潘德伟、陈德新等近20名区级骨干教师,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教师在《中国教育学刊》《物理教学与探讨》《数学教学通讯》《中学历史教学参考》等20多个省市级刊物上发表相关论文近100篇。吴伦仁、袁天馨所写课题阶段总结《“‘四课’互动模式”初探》在《科学咨询》上发表,所写有关论文《抓两翼,求发展》被收入由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编辑出版的《中国教育对口支援》一书中。袁天馨代表课题组在全区校本教研经验交流会上所作《利用三条有效途径,全面实施校本教研》的发言在《渝北教师教育》上发表。并准备将新收集的有关课题研究的40多篇论文,参加总课题组的专集出版。教师积极参加市、区级优质课比赛和论文比赛,辅导学生参加国家级、市、区级学科知识、作文、科技竞赛等,成绩突出,见下表:
2003-2006学年龙山中教师获奖统计表
说明:2005-2006学年,因取消初中学科知识竞赛,对教师获奖有一定影响。
2、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教师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的改变,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学生愿学、乐学、会学,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学生智慧、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适应社会的能力得到明显提高。学生参加重庆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和重庆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比赛,成绩均名列前茅,并多次获得道德风尚奖。学生参加全区田径运动会,多次荣获初、高中团体第一名或第二名,威振全区。并荣获市中学生运动会团体三等奖、市团体项目比赛团体二等奖。参加龙溪文明颂师生书画展获得团体第一名,参加龙溪文艺演出囊括两个一等奖。初中学生郭炼的美术作品《牛棚》荣获重庆市文化局少年组一等奖(第一名),中国文化部“群星奖”和区委、区府精神文明“百花奖”,这是全区学生美术作品获得的最高奖。学生参加国家级、市、区级学科知识、作文、科技竞赛等,成绩显著,见下表:
2003-2006学年龙山中学生获奖统计表
说明:2005-2006学年,因取消初中学科知识竞赛,对学生获奖有一定影响。
3、提升了学校的教学质量,促进了学校的特色化发展
通过三年的课题研究,学校在教育、教学和科研以及体卫艺工作等方面,尤其是教育科研方面成绩喜人,逐步向科研型学校迈进。获得《中国教育学刊》理事单位、市心理学会理事单位、市教育科研实验基地、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区校本教研实验基地、区新课程改革先进集体、区继续教育先进集体、区实验工作先进集体等市、区级各种奖牌或荣誉称号近50个,近几年一直荣获全区办学水平一等奖。初、高中毕业率100%,巩固率均达到国家标准。初、高中教学质量稳步提升,中考联招上线人数由2004年的71人上升到2005年的84人,再到2006年的111人,普高上线率由2004年的60 %上升到2006年的90%。高考上线人数由2004年的216人上升到2005年238人,再到2006年的318人。如下图所示:
四、课题研究的反思
三年来,我们努力作到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相结合,过程管理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全面研究与特色研究相结合,使课题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在研究过程中,我们也发现还存在诸多的不足,例如主研人员的人数确定过多,研究的面过大,影响了课题研究的深度;主研、参研人员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均有待提高;部分教师对科研的认识不明确,参与的积极性不高;研究方法需要进一步探索、实践和创新;管理制度需要完善,执行力度也需要进一步加强等。这些都有待于在今后的课题研究中不断加以改进和提高。
总之,在区总课题组的指导、关心和帮助下,我校实施的《“‘五课’互动模式”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现已具备结题条件,恳请总课题组核实验收。
五、课题组机构
1、课题组
组 长:
副 组 长:
主研人员:
2、专家组
张道华:中学高级教师、区教委副主任、区进修学校校长
陈治国:中学高级教师、区进修学校副校长、区教研室主任
余国源:研究员、区教科所副所长
汪 红: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区教研室副主任
沈平:中学高级教师、区进修学校高中语文教研员
主要参考文献
①吴效锋.新课程怎样教[M].沈阳出版社.200
3②张行涛等.走进校本教研[M].北京:开明出版社.2003
③郑金洲.校本研究指导[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
2④查有梁.课堂模式论[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
1⑤吴永军.备课新思维[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
4⑥周勇.说课、听课与评课[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⑦徐世贵.怎样听课评课[M].辽宁民族出版社.2003
⑧杨九俊.备课新思维[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⑨杨九俊.教学组织策略与技术[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第二篇:初中语文五课型研究报告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语文“五课型”单元整体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研究技术报告
[2004-9-10]
时代的发展、教育的变革,为每一位教师带来了发展的机遇,同时也向每一位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新课程呼唤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彻底改革教师机械的僵化的课堂教学,建立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已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据此,南山双语学校中学部于2002年9月确立了《新课程理念下初中语文“五课型”单元整体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课题,并列入龙口市2002年科学技术发展计划。经过历时两年的实验,计划于2004年12月份结题。现将该课题实验的背景、意义、方法与效果报告如下,请各位领导和专家指正。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新课程为语文教学改革营造了良好的环境。新的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也使我们必须对传统的课堂教学重新进行审视和认识。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在新课程改革的学习与研讨过程中,我们引导全体语文教师对传统的语文教学进行了深入地研讨与剖析。大家认识到,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基本上是以继承前人知识和以教师向学生灌输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在知识的传授上存在惟教材、惟教参、惟教案的教条主义。在学习方式上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缺乏主动探究,缺乏勇于创新的精神和独特的体验。新课改要求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和评价方式进行改革,建立生动活泼、开放自由的课堂教学模式和全面的学生学习评价方式,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1.研究的内容
在努力转变教师的观念,提高教师素质的基础上,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大面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积极探索和构建新课程理念下的以“五课型”单元整体教学模式为主体的“533”语文教学的方法与策略,实现初中语文整体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具体包括:(1)五种课型的单元整体教学模式(单元预习课、范文读议课、迁移训练课、阅读活动课和写作训练课)的构建与实施方法、策略的研究;(2)语文探究性学习的三种形式的研究与实施(课堂探究性学习、课文内容的拓展和课外语文学习);(3)三种语文学习评价方式的研究(学生成长记录袋评价法、测验法和学期学年报告评价法)。
2.研究的方法
(1)分工负责。总校教研室、学部领导和实验教师三个层面有机结合,分工负责。总校教研室吴国欣主任担任课题组组长,全面负责本课题的实验;中学部的成世存校长具体负责实验教师的确定、实验过程的监控、实验的督导评估及实验结果的总结;中学部分管语文教学的吴志敏主任亲自任课,带领实验小组成员开展实验工作。
(2)现场调研。课题组建立三项工作制度:包括跟踪听评课制度、间周研讨制度和开放教学制度。具体通过以下渠道对实验情况进行监控:一是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对教师和实验的态度;二是召开座谈会。定期召开教师、学生、家长座谈会,了解实验现状和他们对实验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三是跟踪听课。通过跟踪听课,一起研讨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将实验成果及时推开带动实验班级,然后再由实验班级带动全校教师。
(3)外出学习。两年来,我们先后组织实验教师到莱州玉皇中学、龙口新港路中学等语文教改搞得较好的学校参观学习;组织实验教师到龙口中学现场观摩了全国特级教师、语文教改专家魏书生老师的语文课堂教学;我们还邀请全国小学语文“大量读写、双轨运行”实验的发起者,原龙口市实验小学郭淑玲校长两次来校指导我们的实验工作。
(4)收集、积累资料:主要包括用观察法了解和控制学生课堂听课、讨论、回答问题、实践操作、思维活跃程度、完成作业的态度与质量,并做好记录;用测验法检查学生学习成绩,包括当堂检测、单元检测、期中和期末测试。
(5)理论研究。任何学科的研究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经过了从量变到质变,继承到发展、创新的过程。“五课型”单元整体教学模式是在总结烟台市初中语文“大量读写、双轨运行”初期实验经验的基础上构建的。本课题我们借鉴的理论资料还包括:一是对新课程的研究;二是对语文教学方法和策略的研究等。
三、课题研究的过程和创新点
1.从源头抓起,强化实验教师的业务素质
教师是课题实验的直接参与者、承担者,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和合作者。要想让教师从传统的课堂教学观念中解脱出来,既是首要的、关键的任务,更是一项艰苦的任务。为了切实转变教师的观念,提高教师的素质,学校安排每周二上午第四节和周六上午为理论学习时间,主要内容是新课程理论、观摩优秀课堂教学录像和相互交流研讨等。
2.确定了“五课型”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
在学习和研讨过程中,我们引导实验教师就“一堂好课的标准”进行了深入讨论并借鉴相关的资料,修订和完善了《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具体从教学思想、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素质、学习效果等六个方面按A、B、C三个等级进行评价。评价标准的拟定,使教师的课堂教学有所遵循,把教师推向了实验的前沿,极大地调动了教师参与实验的积极性。(《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标准》附后)
3.构建与实施了“533”初中语文教学方法与策略
为了实现新课程理念下的中学语文教学的整体改革,我们以“五课型”模式为主体,构建和实施了“533”初中语文教学方法与策略。其基本内容包括:以深化课内轨为主线的五种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方法、策略的研究;以改革学生语文学习方式为出发点的研究性学习的三种形式的研究;以关注学生语文学习评价改革为辅助的三种语文学习评价方式的研究。
⑴构建实施五种课型教学模式
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该如何操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的问题。经过我们的努力探索,学校在教研室的指导下逐步构建起初中语文五种课型的教学模式。
单元预习课。以一个单元为单位,集中利用1个课时的时间,让学生掌握本单元的生字、生词和文学常识等,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范文读议课。以基本篇目作为读议课,具体做法是:出示目标—感悟课文—讨论交流—剖析点拨—总结深化,力求使学生掌握同一类课文的写作方法、同一类知识的规律,做到举一反三,形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
迁移训练课。将与范文写法或内容相同或相近的自读课文或课外文章,放手让学生运用在范文读议课中获取的规律去自学,旨在“得法于课内,应用于课外”,实现知识和能力的迁移。具体做法是:交代目标—自学课文—相互交流—矫正深化。
阅读活动课。每周安排3节“自由读写课”,列入课程表。基本做法是:规定阅读书目—指导读书方法—阅读做笔记—交流点评,并做到了阅读与积累、交流、欣赏、练笔的“四个结合”。
写作训练课。主要与单元写作同步进行。具体步骤:确立写作目标—单元写法引路—搜集写作素材—独立成文—交流点评—修改文稿—书面誊清。我们还将课内的写作与课外的精神生活联系起来,进行了欣赏乐曲、歌曲、音乐电视和电视散文写感受的写作训练,效果很好。
⑵实践三种形式的语文研究性学习
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是新课改的重要环节,我们实施的语文研究性学习的三种方式,目的在于实现学生从被动到主体地位的转变。这三种学习方式是:①课堂探究性学习。我们组织学生通过五条途径进行探究:在课堂中创设情境去探究,在阅读中发现问题去探究,在课文学习中设立主题去探究,在学科联系中开拓领域去探究,在写作训练中发展思维去探究;②课文内容拓展。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教学的继续和补充,是课内阅读引向广阔社会的扩展与延伸。我们尝试通过四种形式做好延伸阅读:从一个作家的某篇作品向这个作家的其他作品延伸,从文体上延伸,从专题上延伸,从写作技法上延伸;③课外语文学习。我们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积极创设具有多样化、特色化的、真实的、富有生命力的语文课程,使学生在更为广阔的空间里学好语文,砥砺能力。我们依托南山优势,确定了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六大主题,即南山的今天和明天、南山的企业与商贸、南山旅游业、南山人与自然的关系、南山的人才与教育、南山的今天与明天。
⑶实施三种语文学习评价方式
我们遵循评价功能发展性、评价内容全面性、评价方式多样性和评价主体多元性的原则,运用三种方式对学生实施评价。一是学习成长记录袋评价法。通过成长记录袋记录学生语文学习成长的足迹,在记录袋内装有学生撰写的得意之作、摘录的名言佳句、各类竞赛获奖证书、自己最满意的试卷、读书笔记等,现在全校学生都有自己的成长记录袋;二是测验法。在测验内容和形式上我们改变了传统的做法,注重了能力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将开卷与闭卷、笔试与口试有机结合起来。试题类型分积累、运用、阅读理解和作文四部分,试题的编制强调应用性,以便于考查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如为联欢会写开幕词、为班会设计方案等;三是学期和学年报告法。每个学期结束时,我们都组织教师、家长和学生一起对学生的平时学习情况进行分析评价,填写《学期学年评价表》,对学生发展的成绩、潜能和不足进行客观描述,并将《评价表》装入成长资料袋内。
四、实验取得的效果与实验体会
语文“五课型”单元教学在我校开展已经有两年多了,该实验所潜在的无穷的生命力给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注入了勃勃生机。
1.“双轨”教学实验提高了师生的语文文化素养,教师与学生一同成长。著名学者钱理群教授说过:我们的语文教育应该给孩子一个梦,给孩子一个精神的底子。“五课型”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使同学们圆了快乐的语文学习之梦,领略了“大语文的底子”带给他们的实惠:01年—04年连续四年,南山中学学生的品德达标率均为100%;通过日常观察与问卷调查,98%以上的学生对学习语文感兴趣,乐于上语文课,乐于看课外书,92%以上的同学养成了主动学习的习惯,把自己看作是学习的主人; “大量读写”和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给他们插上了想象与创新的双翼,学校“小记者团”所到之处,人们也给予高度评价;学生的读写能力大幅度提高。各年级学生在40分钟内,能写出600字以上有中心、有条理、语句通顺流畅的文章,在龙口市教研室组织的全国“春蕾杯”作文竞赛中,我校学生连年获奖,成绩优异。教学相长,课题实验也为教师搭建了发展的平台。我校9名语文教师中,有山东省优质课教师、烟台市优质课教师、龙口市明星骨干教师共5人,其比例在全市是最高的。
2.语文“双轨”教学带动了其他学科的均衡发展,推动了整体教学质量稳步提高。中学部在龙口市40所初中的教学工作综合评估中始终保持在全市前列,近4年来取得了三年全市第一,一年全市第二名的优异成绩。在今年中考中,初四82人参加高中升学考试,其中58人被录取,并有6名学生考入高中甲甲班,录取比例为全市平均数的2.5倍,高甲甲和技能考试录取分数线均为全市最高。同时,艺体特长生升学考试实现了新突破,有8名学生被录取;在今年7月份龙口市教研室统一组织的初一至初三期末抽查考试中,三个年级成绩均为全市第一,总成绩以绝对优势列全市40所学校的第一名,参考的19个学科中有14个学科及格率为全市第一名,创龙口市初中段期末考试成绩之最。
五、实验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经过两年多的实验,我们也深深感到,要构建科学合理的符合时代发展的教学模式,彻底改革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学生学习评价方式,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我们认为目前还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1.教师观念的问题。由于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教师的课堂教学很容易出现“穿新鞋走老路”和“换汤不换药”的倾向。追求表面上的热闹,而忘记了语文教学之根本。要彻底地转变教师的观念,把教师的教学行为真正拉到新课改的路子上来,还需要我们做很多的过细的工作,这项工作是长期的。
2.教学评估问题。现行的教学评估方式存在诸多弊端,从形式上仍然是单一的问卷答卷,从内容上以“双基”评估为主,对实践性内容和开放性题目重视不够。这样的教学评估方式,为传统教学留有生存之地,也为走传统教学路子的人提供了口实。
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拟采取以下两个方面的措施。
1.继续组织教师学习新的课程标准,树立新的教学观念。要使教师认识到,传统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了。学校要充分利用好教研室创办的《双语教研》和《他山之石》两份学习资料,并通过组织理论学习、理论考试等多种手段转变教师的观念。
2.改革学习评价。要打破唯一通过纸笔答卷测查学生考试成绩的评价方式,要根据考试的目的、性质、对象等,选择灵活多样的考试方法,根据学科特点,拟定一些具有实践性、操作性和开放性的题目,加强对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和素质的考查。
总之,在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构建新课改环境下的语文教学新路子的研究与实践中,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诸多的不足。我们期望通过课题实验研究取得更加辉煌的成果,真正把语文课堂变成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大舞台。
第三篇:初中英语课堂互动教学模式的研究
初中英语课堂互动教学模式的研究
内容提要:传统教学模式忽略了学生主体的地位,内容死板,课堂气氛僵硬,无论是从教师的角度还是学生的角度出发,教学模式的改变是必然的。“互动”模式是有效的方式之一。在互动教学中,学生可以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教师可以高效的达到教学目的。这种方法最大程度的调动了教师、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关键词:传统教学 互动教学 积极性
一、导言
《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和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培养的倾向,强调课程从学生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是语言学习过程称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改变传统教学方法。一直以来,初中英语教学看重学生对语法、词汇的掌握。导致教学模式只是“带读——讲解——翻译——记忆——默写”的形式。学生消极、被动的接收,老师呆板、严肃的灌输,整个课堂气氛很僵硬,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逐渐降低,信心逐渐降低。而且学生容易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这就是所谓的“哑巴英语”。
交际功能是一门语言的本质。因此对于英语课而言,英语实践是教学的重点。“互动”教学模式应是“灌输式”教学的必然发展趋势。研究表明:互动和交流是人们掌握一种语言的主要方式。所以,英语课堂上的互动应被人们重视。互动教学模式是改变教师和学生的主客体角色,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学互动反映了师生之间的交往:在教学环境下,主体与客体之间发生相互作用。在教学目标的指引下,主客体之间动态互动,从而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课堂气氛,使之变的和谐、轻松、快乐、充满乐趣。师生全身心的投入,必然会提高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和学生对学习英语的兴趣。
二、构建初中英语课堂互动教学模式的方法
正确地构建初中英语课堂互动教学模式,寻求达到最大范围的学生参与,使课堂气氛和谐、活泼,使学生最大程度地接受知识,这就要求教师精心“设计”课堂过程。由于学生情况的不同,不同的教师会采用不同的方法,所以方法并不唯一。以下几种方法,仅供参考。
1、巧设问题,提速互动课堂
在任何一种教学模式下,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是课堂师生互动最为常见的教学活动方式。在新的模式中,其要有新的作用。所以教师要充分发掘这种方式的“潜力”,就要精心设置问题。结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从学生的兴趣入手,从学生身边的生活入手,使问题生活化,会迅速拉近学生的距离,使学生感到亲切感并立刻进入教学之中。除此之外,还要注意问题的延伸和学生知识面的扩展,保证课堂活泼氛围的延续和学生知识的获取。
2、营造和谐气氛
互动教学模式的本质就是改变师生的主客体关系,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首先,教师要有这方面的心理转变。在课堂上努力营造一种师生身份平等、心灵平等。这种氛围有利于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师要放低心态之外,还要注意自身情绪、情感的控制。教师是贯穿整个互动教学的关键,而其情感会牵引整堂课的气氛和学生的心情。所以,在任何的课堂情况下,教师要学会调节自身情绪,试着以饱满的精神状态,积极、欢快的情绪感染学生,引发学生的情绪共鸣。教师可以通过语言、动作、表情、姿态等将这种平等、亲切传递给学生。这也是活跃课堂气氛的关键因素。
3、创设情境
创设情境是英语教学重要的策略之一,同时是有效的。现在中学英语教学内容与生活息息相关,这为“情境呈现”的教学方法的实施提供很多便捷。在创设的情境之中,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充分运用自己的英语知识,完成剧情中人物的交流,这不仅激发了学生的表演天赋,而且锻炼了学生的英语知识的运用,提高兴趣。创设情境有很多实现方式。教师可以在课前通过表演实现情境呈现,引导学生进入本堂课的教学内容之中。快速组织学生结组分配角色,与教师相互配合,呈现情境,从而激发其他学生的展现自我的欲望。其次,中学生是有很强烈的好奇心的,教师就可以借助学生的好奇心在教学过程中设置悬念,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用英语表达出来,这没有对与错,只有学生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教师沿着教学目标有目的地牵引学生的想象力,从而高效的完成教学活动。再者,生动、形象的图片、视频,悦耳的音乐,幽默风趣的漫画、小品等视觉上、听觉上信息手段的运用也是情景呈现有效的方法。对于这种直观、具体的信息,学生会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接收。以情导入、激发兴趣;情深之处,点拨质疑;情酣之处,做好升华。
4、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互动活动
传统教学模式中,互动的实现主要是通过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来实现的。这种方式是弊大于利。课堂氛围沉闷,而且互动往往被语言能力强的学生手中。能力差的同学却被忽视,变的消极,以致恶性循环。要想打破这种模式,就得改变互动的方式,丰富互动的方式。师生互动也是有很大潜力的。教师与全班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师提出问题,先让学生思考,教师可以启发学生,点拨学生,激发全体学生积极动脑,保持清醒、机敏,除提问问题之外,教师可以通过活动来达到效果,例如:通过词语接龙的方式,教师以一个单词开头,学生一条龙的顺序来接,可以将要求适当放宽,比如,与前一个单词相关的词语都允许。多个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若干个学生结为一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组织活动,情景对话,教师可以针对每个小组设置的情景对其给予补充与启示。小组同学在遇到问题时,也可以向教师寻求帮助。单个学生与单个学生之间的互动:这种方式更能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能力,每个学生都是情景的策划者与践行者,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相互指导,比如:我们可以借鉴“我演你猜”的形式,以两人为一组的方式做活动。教师在黑板上用中文写词语,可以是名词、动词等,其中一个同学背对黑板,另一个同学面向黑板,面向黑板的同学用英语描述这个词语,但不能直接说出词语的英文单词,要从其他各种方面对其描述,然后,背对黑板的同学通过猜测和对其描述的理解说出黑板上的词语,回答最多单词的一组获胜。这样的活动是学生很乐意参加的。
5、使用评价效应
学生都希望自己在同学心中有好的印象,所以在课堂上,教师应给予学生鼓励与夸赞,树立学生对学习英语的信心,使得他们能够更加积极勇敢地开口说英语,在同学面前表现自己。对于学生好的表现要及时夸赞,如果学生表现不太好的要暂时不做评价,帮助其扩展思维,帮其增强信心。
三、互动教学模式的意义
初中英语互动教学模式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突破,同时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是发展全面型人才的需要。其“利”是显而易见的:
1、大大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质量,使教学内容不再“抽象”,知识融入生活,学生能更大程度的吸收和消化。
2、学生素质全面提高,学生从在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哑巴英语,变成了视、听、说的高手,知识手到擒来,考试发挥自如,同时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做一次活动胜过做一百个题。
3、学生态度转变。对于英语的学习,从消极、应付的态度转变为喜欢、渴望。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获得知识。在这种和谐的气氛中,增加了学生之间的了解与沟通,增强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变的更活泼,更开朗,这对他们的生活也是一种积极的影响。
有实践证明,英语互动教学模式是可取的,是有效的。这种方式势必会得到广大教师、学生的认可。最大范围的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真真正正的提高学生素质。
参考文献:
[1]何克抗,1997,“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74页。
[2]崔林,2002,“建构主义理论及其对我国外语教学的启示”,《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 会科学版)》,第2页。.[3]黄影妮,邓杏华2004,“基于建构主义的英语教学模式”,《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6页。
[4]王玉.高,2006,“职英语课堂互动教学策略研究”,《上海师范大学学报》,第19页。
[5]李细平,2006,“建构主义英语教学模式的探讨”,《企业家天地(下半月版)》,第5页。
第四篇:高中英语课程“生生教育互动模式研究
工作报告(不超过2000字)
内容提示:研究的主要过程和活动;研究计划执行情况;研究变更情况(课题负责人、课题名称、研究内容、成果形式、管理单位、完成时间等);成果的出版、发表情况等。
在本次课题调研过程中,我组成员齐心协力,在有关高中英语课程“生生教育互动模式”中做了详尽课题研究,在开题、研究中期等多个阶段我组都进行合理的规划并在课题教研的过程中取得了相应的成就。
通过小组内的讨论,我们最终确定了本组的研究课题,此外,我们通过讨论,确定了生生互动过程中的研究对象的层次,分别从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小组、学生小组与学生小组间的互动等多种互动效果。另外,我们依据英语的教学特点,从听说课、阅读课、写作课三个方面去增强学生课堂积极性,把学生作为课堂上的主体,让他们有独立的表达自我的机会,同时也使他们能更好的挖掘课堂上的乐趣。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从侧面通过文献的了解到影响学生课堂积极性的因素,其中我们明确的意识到:老师作为生生互动中的实力引导者,通过引导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互动以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增加了学生用英语表达自我的机会。学生们作为生生互动教学模式的主要实践体,学生是课堂上的主体,学生在学习的不同阶段展现出不同心理及行为特点。这时学生就需要教师的鼓励或者是促进性的行为来推动其在学习上的兴趣。学校是互动性发展的塑造主体也是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基本保证,学校通过对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支持,另外给孩子们塑造良好的学校风气和学习环境,才能推动学生真正的表现良好的自我。之后,我们在对生生互动式教学有所研究后,建立和完善了我校英语学习下建立了“生生互动教学模式”下的评估机制,相关教师通过面谈评价法、课堂观察评价法、问卷调查评价法以及学习档案袋评价法对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进行了系统的评估与判定。能保证我们在教研的过程中时刻了解到学生的学习现状以及“生生互动式”教育模式的实际效力。除了理论上的研究之外,我们在实际教学中组织了多种多样的英语互动教学形式,比如猜单词合作比赛、英语角口语表达活动以及课堂上的class
report等都给学生们提供了足够的创造空间和自我表达空间。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开题报告上的执行情况,依照步骤进行资料的查找以及实际教学过程中的课程调研。此外就小组成员都做了明确的分工,保证每一位参加课题调研的老师都能明确自己的分工,承担起个人责任。因为我们俨然有序的进行这课题研究,故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并没有产生超出原始计划下的巨变,此外,在研究的过程中,从初步的接触课题研究,到深入地展开理论学习、教学实践,此过程不仅通过实际互动,增加了学生对听说、阅读及写作课程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互动意识和社会适应性,提高了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培养了学生用英语思维的能
力。并对老师也带来了积极效益,更新了教师尤其是老教师的教学理念,促进了教师教学素质的提升,提升了老师的业务能力。
在此次课题研究中,我们也做到了多方面的创新实践。首先,我们这次教研活动是建立在对三个年级分层的问卷活动上的,它有效的提高了教研结果的代表性与准确性,另外在本次课题研究中,我们采取了科学高效的数据统计方案,大大提高了数据的可信度。最后,我们在成果检验的过程中,采取了实验班与普通班平行对比法则,增加结果的客观性与真实性。除此在科研结果的真实有效性的创新外,此研究课题更是高度适应了新课标的指导性要求,突出了素质教育在实际教研活动中的应用。
在研究进行时,我们同时也面临了许多难题以及教研教学过程中学生发展阻力。“生生互动”教育模式下的教育教学容易出现学生参与度参差不齐,学习成绩优良的学生有了更多的表现机会,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就更加处于被动或者说是被帮助的状态下,反而更难获得独立思考的机会。更加难以从互动中得到提升,学生的学习情况良莠不齐,教师很难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正真做得到面面俱到。另外,由于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方面不同,也会导致学生在互动式学习中获得的效果不同。更有学生念及升学压力甚至是排斥互动式教学模式。此外,适应传统教学习惯的老师,在互动式教学上的素质不够,自生对生生互动式教学模式并没有深刻的认知,并不能对学生的互动式学习中起到良好的鼓励作用。
在后期的研究过程中,教师更加注重对学生整体的教育效果,以及学生在此种英语教学前提下真正取得的实际成就。除此之外本课题研究形成论文——《学生英语学习状况问卷调查分析报告》、《英语课堂生生互动教学模式的策略原则》,系统的概括出“生生互动教育”模式下的教学理念与教学优势。,-
-
工作报告(续表)
―
―
三、学校或省辖市科研部门意见
科研部门负责人签字:
单位公章
****年**月**日
四、课题负责人个人银行账户信息(发放结项奖金用,已获资助的课题不填)
账户名
(请填写主持人姓名)
开户银行名称
(请填写银行储蓄卡或存折开户银行全称,比如:××银行××支行××分理处)
银行账号
(请填写银行储蓄卡号或存折账号)
―
―
五、专家组鉴定意见(由专家组长综合专家组意见填写)
专家组组长(签字):
****年**月**日
―
―
六、鉴定专家组签字
姓
名
工作单位
职称/职务
签
名
七、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意见
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审核意见
负责人(签字)
****年**月**日
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验收、审批意见
公
章
****年**月**日
结项鉴定等级
―
―
第五篇:小学语文课堂互动探究模式的研究
小学语文课堂互动探究模式的研究
张丽娟
(北京市昌平区城南中心小学,北京102200)
【摘要】本研究针对交互式电子白板强大的教育技术集成功能、教学应用软件及教育主题资源优势,将交互式电子白板作为信息资源交换中心、情感交流中心、学习活动中心,探索在电子白板环境下,互动探究课堂的教学模式,建立一个教师与学生共同建构知识的协同学习环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交互式电子白板;小学语文;互动探究;模式
正文:
一 问题的提出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的时代,给人类生活带来巨大的挑战。随着越来越多的信息技术走进课堂,如何发挥这些技术的作用,给课堂带来新的生命活力,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新的课题。课堂(包括传统的课堂以及技术支持的课堂)存在着一些难以避免的弱点:
1.传统的课堂,以“黑板”作为信息交换中心,但是可交换的信息受到限制,数字化信息没法进行交流与共享; 2.配置多媒体投影的课堂,虽然可传递数字化的多媒体信息,但是局限于单向的信息交换,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空间难以突破;
3.在高密度的技术环境下,课堂关注的焦点分散,使得课堂不再有类似于黑板或投影那样的焦点,虽然可以做到丰富的信息交换、可以开展多样的技术支持活动,但是由于课堂信息、情感集中性缺乏,难以保证高质量的课堂互动,教学活动的实效性受到影响。
电子交互白板以其强大、易用的功能赢取了教师的信任,从而拉开了在课堂教学中广泛应用的序幕。电子交互白板实现了白板与计算机之间的双向交互通信与操作。交互白板既是电子白板、同时又是计算机屏幕。在交互白板上的书画内容及其加工处理结果均被存储在计算机中,同时,在交互白板上可以实现对计算机的各种操作,所有对计算机屏幕内容的操作和加工处理的结果都会即时存储在计算机中和呈现在电子白板上,而且使用简单,操作方便。
我校各教室均安装了电子交互白板,对教师进行了基本使用的培训,教师学会应用其中的简单批画功能,其他功能的使用还不熟练,不能恰当合理使用白板工具实现课堂中高质量的互动,甚至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由“人灌”走向了“电灌”,学生仍然是在被动的学习。课堂教学要“以人为本”,“技术要服从并服务于教学”。因此,努力建立一个教师与学生共同建构知识的协同学习环境,进行交互式电子白板课堂教学应用的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正是本课题的研究关键。二 研究的目标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是针对交互式电子白板强大的教育技术集成功能、教学应用软件及教育主题资源优势,将交互式电子白板作为信息资源交换中心、情感交流中心、学习活动中心,探索在电子白板环境下互动探究课堂的教学模式。三 研究的内容
交互式电子白板既具有黑板的灵活性,同时又具有和多种软件资源相整合的优势,提供了能够实现“师生、生生、人机互动,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能力”的课堂教学环境,这些优势使得白板成为目前出现的最能接近辅助教师完成理想课堂教学模式的一项新技术。
本课题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学生需求、学生发展、学生学习为根本,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为依托,探索交互式电子白板环境下,小学语文课堂互动探究模式。四 研究过程与方法 本课题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在教育科研专家的引领下,以学校语文骨干教师为研究的主体,按照计划、行动、反思、总结的步骤,进行互动式研究,边实施、边研究、边实践、边反思、边调整,不断向研究目标靠拢,从而真正有效地完成研究任务,实现“教 ”和“学”的真正转变。辅以文献研究法、课堂观察法、经验总结法,并注意再循环往复的要求,推进课题研究工作。
五 研究发现与结论
交互式电子白板适用于课堂中的探究学习,教师可以通过交互式电子白板构建学习情景,并且可以通过交互式电子白板更为清晰的呈现学习任务与探究目标,通过交互式电子白板特有功能可以使学习内容与学习任务不断的细化与深入,同时学生可以通过交互式电子白板提供的学习的平台,在协作沟通的基础上完成学习的探究活动。
经过试验教师在识字、阅读和习作教学中的反复试验、探究,我们课题组总结出了基于交互式电子白板的语文“互动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基本教学流程: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探究新知,互动交流——解决问题,归纳小结——知识运用,评价反馈——课外学习,拓展延伸。
这个模式体现了教学中教师的角色转变,变讲授者为指导者;体现了学生地位的转变,变接受者为主体;体现了媒体功能的转变,变演示工具为认识工具;体现了教学过程的转变,由传统的逻辑分析讲授过程转为通过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学生获得知识,培养能力。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实现师与白板的互动)。老师在课堂上利用电子白板打开相关的教学软件、课件、资源库等,把与教学相关的声音、图片、动画、文字、视频等展示给学生看,适当地创造学习情境和氛围,把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有效地吸引到课堂上。电子白板笔的便捷使老师从电脑前解放出来,在讲解和操作上都更方便。教师通过白板提出问题或学习任务,适当地运用电子白板的“探照灯”、“照相机”、“放大镜”等进行重点部分的强调,可较好地引起学生的注意,学生在思考过程中也会特别留意老师强调的部分问题。问题的提出,有利于激活思维,指导学生有方向地思考和寻找相关的资料。
例如语文学科五年级教材的《鲸》,老师在上此课时利用电子白板笔在白板图库中拖拉出“大象”和“鲸”两种动物进行对比,从而引出一种比大象还要大的动物——鲸,接着老师又打开了PPT,呈现了本课的“自学提示”,利用白板的“探照灯”进行引导朗读。这些简单的操作,把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就吸引住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随之被激发起来,为老师后面的讲课和学生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2.探究新知,互动交流(实现师与生,生与生,师生与白板的互动)。学生根据老师的问题通过小组合作、伙伴合作、独立思考等形式积极地寻找“答案”。在探究新知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电子白板呈现相关的资料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探究。老师在讲授新知的过程中,也可以通过利用电子白板的画笔、毛笔、荧光笔、放大镜、复制、拍摄等功能进行重难点的教学。老师可让学生在电子白板上以注解、板书、画图、列表、圈画等形式进行汇报交流,电子白板的功能在这个环节的使用大大方便了学生的学习,使得学生汇报和交流的兴致更高。而学生在白板上的学习成果和反馈的信息,则成为很好的生成性学习资源,老师还可以把这些生成性资源随机地保存在电子白板中以方便学生进行系统的知识整理。
又如语文课《鲸》,老师让学生带着问题:“课文中是如何介绍鲸的生活习性和特点的?”进行有目的的朗读,然后把课文呈现在白板上,请学生到电子白板前汇报自己的收获:有的学生在白板上画出了关键词;有的学生在白板上画出了须鲸和齿鲸的不同水柱特点;有的学生画出了比喻句;有的学生注解了各段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在交流的过程中老师和学生则相应地在白板上进行修改和评议。这样利用电子白板的互动学习,使学生学习更直观,更专注,而学生发生的错误,老师也能及时发现和及时纠正,同时学生在白板上反映的学习信息可以方便老师进行生成性资源的利用,及时调控和反馈,这是传统的多媒体教学所无法媲美的。
3.解决问题,归纳小结(实现生与生,生与白板,师与白板的互动)。学生通过阅读、讨论、网络探究、自主思考、汇报交流等形式,逐步解决了老师提出来的问题和学习任务,老师和学生可以在电子白板上把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要点写在白板上,并且进行保存以方便老师和学生的课后整理和复习。例如五年级的关于人物片段描写的语文习作课上,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说话、分析例文,与学生一起逐渐归纳出人物描写的写作要点:仔细观察,抓住特点,有序描写。老师请学生把方法写在电子白板上,学生参照方法开展即时的习作。这样的操作,虽然只是把白板当作黑板使用,但是它能有机地把老师的PPT,网站交 互和整合在一起,只需动一下白板笔即可,免除了黑板、电脑两边忙的捆扰,最重要的是,这些方法的归纳可以存进资源库,成为学生课后复习的资源,大大地提高了教学的效率,拓展了学习的空间。
4.知识运用,评价反馈(实现生与白板的互动)。学生在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基础上,我们可以通过适当的练习让学生进行当堂的运用以便及时地进行巩固,同时也有利于老师及时了解学生的掌握水平。而老师对学生的练习的评价反馈,学生对同伴的练习进行的评议,对进一步地指导学生更好地、更准确地掌握方法,理解知识很有帮助。这个反馈过程可以口头评价、可以网络点评、可以利用电子白板进行集中检测、评改。
5.课外学习,拓展延伸(实现师与生或生与生的互动)。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我们适当地布置课外的学习任务或探究任务,让学生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前面提到的《鲸》这一课,学习指导完毕后,留了一个课外作业给学生,小组合作制作一份探究动物的电子报,并上传到校园网中,老师则把学生完成的作品上传到电子白板的资源库中,在下一节课中就可以轻松地指导和评改了。同时堂上生成的资源,可以保存在白板中并通过校园网上传到教师博客中供学生进一步的学习、检测、反思和小结。六 分析与讨论
通过试验、研究,我们发现基于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贯穿于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在此过程中,学生之间可以通过回答、讨论、辩论、协商、探究、评价等形式互相交流与交换信息,从现代教学信息论的角度来看教学是一种多元化互动的统一体。而交互式电子白板可以构建学习情景,可以更为清晰地呈现学习任务与探究目标;通过交互式电子白板特有功能可以使学习内容与学习任务不断的细化与深入;同时学生可以通过交互式电子白板提供的学习的平台,在协作沟通的基础上完成学习的探究活动;交互式电子白板给予教学内容多方位的展示,引发学生的积极参与,更好地促进了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协作;学生通过交互式电子白板直接参与到实际教学过程中,整个教学过程能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与其他设备的整合记录下来,便于反思评价。我们正是为了较好地利用和发挥电子白板的这些优越功能,才逐渐构建起基于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互动探究”教学模式,以便指导老师更好地利用电子白板为教学服务,提高教学的效益,构建有效的课堂。七 建议
在后续的研究中,我们将定期针对研究存在问题开展研讨活动,提升教师应用层次,形成互动、生成、高效的课堂。教师最初的应用是浅层次的,这是一个熟练和积累应用策略的过程,而深层次的用,应该是以学生的学习作为出发点,发挥白板在情境创设、启发思考、信息获取、资源共享、多重交互、自主探究、协作学习的作用上来。通过不断的研讨,由低到高使教师形成对于白板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基于白板的教学设计能力、基于白板的教学反思和评价能力、基于白板的教学创新能力。八 参考文献
[1]蒋颖卓,《浅谈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中),2011年01期
[2]周晶,《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2年16期 [3] 潘贞,《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应用优势及思考》[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