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规划
**镇**村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建设与保护项目报告
项目名称: **镇**村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与保护项目 申请单位: **县**镇人民政府 建设地点: **县**镇**村 负 责 人: ********* 联系方式: 0954-******* 建设期限: 两年(2014年、2015年)申报时间 2015年4月16日
**镇**村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 与保护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
一、基本情况
(一)项目申报单位概况
**镇位于**县城东南15公里处,东北与城阳乡、白阳乡交界,南与平凉市寨河镇为邻,西依新集镇,行政区划面积166.5平方公里,平惠公路南北穿境而过,2014年人均纯收入6804元。2014年底,全镇总人口6163户23765人(指常住人口),其中回族6243人,占26.2%。全镇辖12个行政村,61个村民小组。**是块“红色”的土地。民主革命时期,党组织在此建立了**地下支部,设立了野王沟道、杏树湾、何家塬3个党小组。是宁夏全区性唯一坚持到解放的党支部,在宁夏的党史上闪耀着光芒。近年来,镇党委、政府在深化乡情认识的基础上,以“产业发展、农民增收、社会和谐”为目标,发挥区位优势、产业优势、人文环境“三大优势”,走出了一条具有**特色的发展之路。先后获得全国生态乡镇、中国辣椒之乡、全区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区精神文明乡村等殊荣。特别是2013年以来,镇党委、政府以产业发展为突破口,整合支农惠农项目,因地制宜,统一规划,摸索总结出的“53211”农民增收模式,助推了全镇经济社会的发展。
(二)项目概况 项目建设背景:
**县**镇位于宁南山区,属黄土高原丘陵旱作农业区,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农业在国民生产中占重要地位。2011年自治区党委、政府为改善人居环境,推动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出台了移民搬迁政策,将区内最不适宜居住的群众按照生态、劳务两类方式搬迁到最适宜居住的地区,**镇**新村便是该镇移民搬迁安臵区。该村经过近两年建设完工。把**村建设成为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的村庄,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发挥示范和引领作用。按照“规划建新、治旧图新、拆旧翻新、特色创新”的要求和“先易后难、一村一品、一村一特色”的原则,以村容整洁、道路硬化、排水畅通、美化亮化绿化为目标,配套完善水、电、路、排水、环卫、绿化等基础设施,全面加快村庄综合整治步伐,进一步改善农村居住条件和生态环境,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生活质量。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定点存放、及时清运,生活污水收集处理项目的实施,从建设之初就去除了环境污染的隐患,使美丽村庄环保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在良好的基础上建设发展,人居环境质量得到有效保障。
本项目实施后,可以使项目实施区**村村庄居住点308户1293人群众受益,在改善农村环保状况的同时,为农民增加收入和降低生产生活成本创造条件,提高农村环保综合整治对区域环保质量改善的贡献能力,创建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田园的美好生产生活,使广大移民真正实现“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
项目建设地点:**镇**村。项目投资规模及资金概算:
本项目总占地面积为220513.1m,总建筑面积为32661m,其中住宅建筑面积26241.6m,商业建筑面积1100m,幼儿园建筑面积1650m,敬老院建筑面积2170m,社区活动中心建筑面积1500m。居住户数308户,居住人口1293人,绿化面积79384.7m。该项目估算总投资7224.34万元。其中住房工程费用4949.85万元;围墙、大门、道路等基础设施费用为2099.15万元;其他费用为175.34万元。
二、项目发展规划及产业政策
(一)发展规划
**县地处宁南山区,属国家级贫困县。县内群众居住分散,人居环境脏、乱、差现象严重,属全区最不适宜居住重点地区。在全镇新建1个移民安臵区,把最不适宜居住的少数民族聚居村庄居住困难户搬迁到该民族村安臵区,该安臵区为全镇规模最大的安臵区。目前该安臵区基础建设、配套设备安装已逐步建设,并完成三分之一的工程建设,为将该村打造成具有民族特色的民族村寨,该镇规划将居民住宅区建设成具有民族风情的住宅,在村中心新建文化广场一处,建筑既能体现民族特色,又能反映时代精神。
(二)产业政策
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指出,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全局,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牢牢把握共同团结奋斗、共同发展繁荣的主题,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采取特殊政策措施,保障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国
2222
22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都要求,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2012年9月10日在《国务院关于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实验区规划的批复》中,明确提出加快发展旅游业,依托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资源,加强与周边地区的旅游合作,大力发展沙漠旅游、生态旅游、红色旅游和特色旅游,建成全县独具特色的旅游目的地。**、上王两村为**镇最主要的设施农业种植区,目前已建成高标准设施农业示范区2个,建成日光温室1500栋3500亩,这为居民点建设提供了产业支持。
三、项目效益
该项目的实施,可全面美化村容村貌,不但对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有积极的引导作用,而且对于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较好的宣传作用,为进一步提升该村品位,帮助村民提高发展经济、稳步增加收入的自信心具有积极作用。同时,通过实施该项目,不仅有利于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及发扬,促进乡村大发展。而且创造就业岗位,增加就业机会,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是重要的富民工程。
四、项目扶持环节和投资规模
(一)项目扶持环节
根据项目建设设计,项目扶持资金主要用于民居特色保护与改造。
(二)投资规模
该项目预算总投资为7224.34万元。其中住房工程费用4949.85万元;围墙、大门、道路等基础设施费用为2099.15万元;其他费用为175.34万元。资金来源为危房窑改造资金679.80万元,农户自筹1359.60万元,争取少数民族发展项目资金300万元,美丽乡村建设资金500万元,其余资金为**县财政补贴。
五、其他内容
(一)项目实施计划
该项目批复资金到位后分三期完成。
一期项目(2014年6月20日至9月30日)
1、完成勘测、规划、实施方案、可行性研究工作;
2、完成各项审批、勘探、设计、项目招投标工作并建成100户。
二期项目(2014年10月1日至2015年10月30日)修建农户住宅308户26241.6m²,其中少数民族发展项目每户补贴1万元,用于建设包含回族风情元素、伊斯兰风格围墙大门,总资金300万元。
三期项目(2015年9月1日至2016年3月15日)完成居民点道路硬化、文化广场、敬老院等配套设施建设。
(二)项目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明确职责。为确保该项目顺利实施,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形成工作合力,成立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具体组成人员如下: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民宗局,主要负责项目建设的总体协调和日常工作。办公室主任由兰正刚兼任,办公室副主任为胡晓香。工作人员从相关部门、**镇政府抽调。
2、积极配合,狠抓落实。各相关单位要按照实施方案要求,认真组织实施,加强与上级相关部门衔接沟通,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全力配合支持项目建设工作,确保该项目建设顺利完成。
3、完善制度,严格管理。项目建设办公室要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对工作推进不力、推诿扯皮的单位和个人,将按照相关规定严肃处理。项目建设工作时间紧、任务重、涉及问题多,各责任单位要及时化解矛盾纠纷,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紧盯项目建设不放松,杜绝各类事故的发生,高标准完成该项目。
项目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成立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实行公开招投标制,公开办事程序,精心编制工程施工方案,切实加强项目管理。
(三)项目资金管理和使用
项目资金实行报帐管理,专户储存,专款专用,为保证项目顺利实施,实行国家扶持与自筹相结合,同步落实。
六、结论及建议
**新村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项目紧扣党的民族政策,发挥本地区的人口、地理位臵优势,是对外宣传的“窗口”,也是我县加快民族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项目总体构思合理,投资适度,实施进度稳妥,社会效益明显。项目设计科学、定位清晰,按规划执行,必将为**县民族村寨建设与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建议尽快审核立项。
第二篇: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调研报告
湾子村少数民族特色文化村寨调研报告根据毕署民宗通字[2011]46号文件要求,经局党组会议研究决定,由纳雍县民族和宗教事务局副局长李轶,工作员简泽民组成工作组到纳雍县猪场乡湾子寨村进行走访调查,经梳理形成报告如下:
一、湾子村少数民族特色文化村寨基本情况
湾子村位于猪场乡东北部,距猪场乡5公里,距县城45公里,处猪场、龙场结合部。土地面积1平方公里。海拔1500米。年均气温22.3℃,年降雨量1000毫米,森林覆盖率达62%。全村辖湾子、张家、林新、平子、云新5个村民小组。全村总人口1258人,苗族总人口1240人,占总人口的98%,苗族人口均居住公路沿线,农民人均纯收入1250元。
湾子村是猪场乡地势低矮平缓之地,气候炎热,土地肥沃。森林茂盛,有野菜、野生食用菌等生物资源。粮食作物主要有玉米、土豆等。湾子村,经过苗族同胞多年的努力,湾子村社会各项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各类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本村有公办小学一所,小学入学率、巩固率达100%,教师15名,学历合格率100%,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卫生事业不断发展,医疗条件不断改善,2008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8%,弯子村卫生室已投入使用。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今年着手准备实施38户黔西北民居改造。
二、现状调查
“十二五”规划以来,猪场乡党委、政府把民族特色村寨保护和建设作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开展了以下主要工作:
(1)认真贯彻执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人口自然增长率一直控制在7‰以内,低于纳雍县人口自然增长控制指标。
(2)着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充分利用湾子村地理优势,拟建蜡染、刺绣基地。湾子村村民杨新飞、熊丽、杨兰、杨琼、李雪梅等多次参加省地多彩贵州旅游商品两赛一会能工巧匠选拔大赛中获奖。2011年3月28日,在贵州省加快民营经济发展暨表彰大会上,猪场乡湾子村云新组杨琼荣获“百佳创业小老板”荣誉称号。
(3)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通过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农户住房新型化、社会和谐化,建设文明、富裕、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各项工作正在紧张有序进行。
(4)依托农业综合开发,不断加强基本农田复种指数,使苗族村寨农田生态系统的种植、生猪养殖、玉米秆垫厩、猪牛羊粪还田的良性循环模式逐步完善。粮食作物基本无病、虫严重危害,粮食生产连年稳产高产。
(5)利用苗族婚丧等节庆和传统习俗,挖掘民族特色文化,打造湾子村民族旅游品牌。
(6)尊重少数民族群众民风民俗和宗教信仰.(7)以各种文化活动为契机,开展丰富多彩,独具民族风情的文化活动,营造欢乐和谐、健康向上的氛围,激发苗族群众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家园建设中来。
三、具体要求
(1)、要按照“坚持保护为主,科学规划,合理利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正确处理有效保护与合理开发的关系。
(2)、要树立产业共生意识,深度挖掘、依托、吸纳、整合、联动一、二、三产业资源,使各项产业共同发展,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
(3)、要把污染防治与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结合起来,努力实现生态保护一体化。
(4)、坚持以新农村试点建设、扶贫整村推进等项目集中建设带动特色村寨创建活动的全面开展。实现多渠道筹集资金、科学引导资金投放和有效发挥资金效用,(5)、坚持因地制宜、整体推进。针对特殊地理位置,生态特征,功能定位,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从实际出发,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和发展模式,形成分类指导、分层实施、整体推进的工作态势。
(6)、既要满足目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又要为将来预留可持续发展空间。以交通要道两侧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和生态环境建设为重点,(7)、坚持将湾子村苗族传统文化、民居风貌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自然景光与民族文化遗迹保护相结合,科学地进行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
四、特色民族文化村寨建设与保护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1、通组交通不便;
2、村落总体布局混乱村容村貌不好,人居环境差;
3、干旱等自然灾害严重,土地沙化,水土流失严重,农民收入下降;
4、基础设施落后、农业产值低、效益差;
5、社会服务体系不健全、信息不灵、农民科技文化意识低,缺少劳动技能,生产技能比较单一,就业受到很大局限;
6、二、三产业发展缓慢,创收途径少;
7、农民经济基础薄弱、生产资金短缺、无法实施短平快的扶贫项目;
8、苗族芦笙舞、蜡染刺绣没有得到系统的传承和保护;
9、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没传承人而流失;如苗族山歌。
五、村民对特色文化村寨建设与保护的态度及使用少数民族语言的人数、比例
村民态度是
(1)希望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给予那些“麦田守望者”一定的生活补助,以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和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到保护少数民族文化队伍中来,(2)大力打造特色文化村寨,改善基础设施条件,还原少数民族民居特色,为少数民族旅游作贡献。
(3)大力发展民族工艺,把民族服饰、刺秀腊染等少数民族工艺作坊规模化,精细化。拟建蜡染、刺绣基地。
目前,湾子村使用少数民族语言的人数是1240人,占少数民族人数的100%。这得力于双语教学的开展,村民希望政府一直把双语教学纳入国家义务教育中来,多培养双语少数民族教师,适当提高双语教师的生活待遇。
六、保护措施和建议
(1)全面落实中央对贫困家庭的贫困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实行免书本费、免杂费和对寄宿生给予生活补贴的“两免一补”政
策。
(2)继续做好以大病统筹为主、兼顾基本医疗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使农民100%参加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组织。对少数因病致贫或返贫的特困户给予医疗费减免。
(3)对因病、因智等特殊贫困群体的贫困人口进行建卡登记,有步骤地实施光明计划、安居计划和救助计划,帮助特殊群体摆脱贫困,对贫困户优先安排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等技能性培训,同时开展小额信贷扶贫项目,帮助贫困农民群众发展生产生活。
(4)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的保护和传承,政府给予适当的扶持;对少数民族民居保护与改造,国家每年给予一定的专项补助资金。
(5)借红旗水库烟水工程建设从村经过的契机,加大力度改良农田,努力完善村基础设施建设。
(6)加强农业科技进程,提高村民科技意识,不断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充分利用发展养殖,增加农民收入,形成新的支柱产业。
第三篇: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与传统文化保护研究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与传统文化保护研究
XXX [摘要]我国有56个少数民族,有着多元的民族文化。在各个少数民族聚居地,有很多民族特色很浓的少数民族村寨。其产业结构、民居样式、以及风俗习惯等方面,集中体现了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的特点。民族村寨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有效载体, 是发展特色经济的宝贵资源。但在农村发展过程中,有的村寨破坏少数民族传统建筑风格和生态环境的现象越来越严重。2014年1月25日,镇远县报京乡报京侗寨25日晚发生寨火,100余栋房屋被烧毁。报京大寨是黔东南北部地区最大的侗寨,曾是中国保持最完整的侗族村寨之一。报京大寨距离镇远城南39公里,居住着470余户、2000名侗族同胞,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因此,做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和发展工作刻不容缓。
[关键词]特色村寨,民族文化资源,民族文化保护,保护性开发
近几年以来,在湖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以支点战略为中心,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湖北省民族部门紧密围绕湖北武陵山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建设、先进自治州建设,抢抓机遇,主动作为,突出特色,扎实工作,在开展恩施市枫香坡等17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建设基础上,重点实施了17个村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试点工作(其中2009年5个:恩施州咸丰县官坝水脉苗寨、来凤县舍米湖村、宣恩县两河口村彭家寨、宜昌市点军区车溪土家族村、襄樊市宜城市王台回族村等,2010年和2011年又启动了12个:宜昌市枝江县安福寺乡秦家塝村、宜都市潘家湾土家族乡集镇、巴东县东壤口镇雷家坪村、长阳县武落鈡离山、恩施市营上村、宣恩县谭家坝村、荆门市沙洋县沙洋镇三峡土家族村、恩施州恩施市盛家坝乡小溪村、建始县高坪镇石垭子老街、利川市沙溪乡繁荣村张高寨、利川市水井村、咸丰县麻柳池),为全省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增添了特色,丰富了内涵,拓展了领域,提升了质量。
一是改善基础设施。二是壮大主导产业。三是彰显民族特色。四是繁荣民族文化。湖北省民宗委先后制发了《关于在全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开展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试点工作的意见》等文件和《湖北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工作五年规划》(2011-2015年),相关管理制度、工作机制逐步建立健全,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发展工作总体规划已全面展开。以人为本,改善民生,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试点工作成为少数民族群众的幸福工程。通过推进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试点工作,极大地调动了少数民族群众改造特色民居的热情,少数民族群众在享受特色村寨建设成果的同时,体会到了党和政府对少数民族群众的关心,看到了党和政府支持民族地区发展的决心,进一步充满了信心。同时,通过试点示范,民族地区各县市政府和部门都自发组织到试点村寨参观学习,激发了少数民族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推动了民族地区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工作的开展。少数民族群众对民居改造工作交口称赞,他们说:水电路气房,样样比过去强,日子越过越亮堂。基层干部认为是解决民生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增进民族团结的重大举措;他们都表达了加快少数民族特色民居改造的愿望。
文化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有效载体,是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要源泉,是发展生态旅游特色经济的宝贵资源。在新农村建设中,做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工作,是在新形势下对尊重民族文化平等权利,保护文化多样性,增强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提高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实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工作,是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实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工作,是促进少数民族群众民生改善的客观需要。
我的家乡湖北省宜都市潘家湾土家族乡便是湖北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与保护的试点之一。为此制定的四点计划:一是科学制定规划,提升特色集镇水平。聘请宜昌市建委等【作者简介】 单位和专家对集镇进行科学规划,制定了《潘家湾土家族乡集镇总体规划》,对现有集镇环境进行特色化、绿化、亮化、黑化、净化、美化改造,努力打造民俗旅游、农业观光旅游,自然生态旅游等具有土家特色的民族集镇。二是争取各方重视,多渠道筹集项目资金。采取“项目支持一部分,政府自筹一部分,市场化运作筹集一部分”的方式,多方筹资,量力而行,分步实施。以省财政厅“1 1”对口帮扶为契机,先后争取环境整治项目资金200余万元。宜昌、宜都两级市直部门先后落实重点项目5个,资金300余万元。在基础设施建设中,探索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采取“谁投资谁建设、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先后吸纳外来资金500余万元。三是精心组织实施,建设土家特色集镇。先后组织集镇居民12批470人次到车溪土家族村、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白岩坪村、神农架林区等地参观考察,学习经验,开阔眼界,并通过广播、公开栏、会议等方式宣传民族政策,充分发挥村民的主体作用。建立干部全员包户责任制,保持总体风格一致,一户一个设计方案,一户一个协调专班,定期督办通报。四是谋求长效机制,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特色集镇改造坚持与经济效益、改善民生、弘扬民族文化“三结合”。同时对富有特色民居老屋、烈士陵园制定保护措施,发掘民俗文化遗产,建设省级民俗文化博物馆,民族特色日益浓厚,旅游产业逐步壮大,发展后劲不断增强。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条例,打造宜都市特色集镇、窗口集镇、环境优美集镇,2009年,宜都市委、市政府在潘家湾土家族乡启动“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项目,项目内容涵盖“13个一”工程。2012年5月相继启动了特色集镇改造、民族文化博物馆、集镇供水等五项工程。集镇改造规划已全部完成,根据集镇规划,特色房屋改造已动工100余户,完成改造85户,施工人员达到120人,完成投资610万元。
2012年11月22日,省民宗委经济发展处调研员袁金山一行前往潘家湾土家族乡,检查验收该乡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工作。宜昌市民宗局副局长王邦华等陪同验收。
自开展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试点工作以来,潘家湾土家族乡紧扣土家文化主题,高起点、高标准制定《潘家湾土家族乡集镇总体规划》,先后投资2100余万元,对集镇和部分村居民点环境进行了全面改造,全乡累计改造新建特色民居545户,民族特色逐步显现。先后荣获“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省民族乡镇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等荣誉称号。验收组先后查看了吕家坳村庄集镇建设、沈家冲村居民点建设和乡集镇特色民居改造,参观了乡民俗文化博物馆。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验收组对该乡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自开展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工作以来,全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居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验收组强调,要在巩固现有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好民族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工作,确保民族村寨特色。通过我对我们乡镇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与保护工作的调查,我总结出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与保护工作要做到以下五点:
一,要与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新农村建设相结合。试点村寨的发展,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让利于民;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企业与村组、村民共存、共生、共荣;坚持按照“两型社会”建设和“生产发展、生活富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总体目标,把科学发展观和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具体落实到特色村寨建设的全过程,不仅深得政府和村民群众的理解、信任和支持,而且保证了少数民族村寨健康、快速的建设和发展。
二,要注重产业定位,科学规划,让村民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产业是带动少数民族村寨稳定脱贫、逐步致富、持续发展的根本支撑。要坚持把培育和壮大特色产业作为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的重中之重来抓。充分挖掘和发挥地域文化优势,有效对接市场需求;找准产业定位,因地制宜,科学规划,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分步实施,逐步到位,有效避免了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工作出现的盲目性、随意性、甚至破坏性问题;注重让村民在村寨发展中尽可能多地获得利益,实现富民富村、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作者简介】 三,要坚持政府主导,村民主体,充分调动项目业主和农民的积极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是一项全新的事业,需要社会广泛参与。作为政府,必须要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工作加强主导和引导,并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归口到相关部门直接管理,帮助解决规划和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作为项目业主、村民,他们是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的主体,村落的保护和发展既是他们的责任和义务,也是关系到他们及子孙后代的利益问题,保护和发展需要他们付出,成果也是他们享受。同时,项目业主和村民参与的热情度是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能否成功的关键。
四,要重视整合政策,捆绑资源,努力形成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的合力。政策和资源是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的重要基础。一是要充分利用相关职能部门的独特优势,抢抓机遇,多做政策的争取、督办和落实工作。二是要充分发挥地缘、人缘、资源优势,大力做好招商引资、引智工作。三是要合理开发和利用政策资源、自然资源,充分发挥政策和资源的最大效应。四是要建立和完善社会服务功能,针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特点和需求,开展形式多样的服务活动。
五,要坚持保护为主,发展第一,突出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优势。独具特色既是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优势的体现,也是根本出路。试点村寨在保护和改造特色民居中,坚持“整旧如旧”的原则,在设计风格上,充分体现土家族民居的典型特征;在建筑用材上,突破传统的条条框框,坚持现代性、节能性与环保性原则;在布局上,强调实用性与现代生活需要相适应。在传承和保护特色文化中,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既挖掘整理、妥善保护了一大批土家族传统文化遗产,又深入研究和挖掘民族服饰、习俗、歌舞等民族文化表现形式和载体,开发、打造了一批弘扬优良传统、体现时代精神、富有创新魅力、达到领先水平的民族文化精品,把以土家族民风、民俗、民情为特点的人文景观与秀美迷人的自然景观有机结合,以民族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为龙头来带动少数民族村寨发展。
【作者简介】
第四篇: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思考
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思考
段 超
2013-02-28 14:48:22
来源:《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武汉)201
1年5期第20~24页
【作者简介】段超(1964—),男,土家族,湖北省来凤县人,中南民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民族问题(湖北 武汉 430073)。
【内容提要】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意义重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和发展工作成效显著,少数民族传统民居和民俗文化、生态环境得到保护,村民生活条件得到改善,村寨特色优势产业建设取得进展,村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目前,特色村寨建设存在着急于求成、急功近利,保护和发展规划和方案不尽科学,部分地区部门协作不力,村民参与不够,村寨经济发展缓慢等问题。要提高对特色村寨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明确建设目标和原则,因地制宜,探寻各自的建设模式和方法,发挥政府、村民、企业和社会各界的作用,借鉴国外成功的经验。
【关 键 词】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发展
我国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建立了许多特色村寨。这些特色村寨规模不
一、类型多样、布局奇巧、建筑独特、民俗浓厚,是少数民族智慧的结晶。目前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有三种境况:一是残破衰败,异质化严重,面目全非;二是保护与发展较好;三是总体上尚好,但保护与发展面临许多困难。由于现代化的冲击,村寨生态环境发生了变化,自然和谐布局受到影响,特色建筑和民间文化受到一定程度破坏、消解,村寨文化资源被滥用、过度开发现象严重,如果不采取有效保护措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不久将会消失。
一、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试点工作的成效
2009年,国家民委和财政部联合下文,开展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试点工作。全国28个试点省、自治区、直辖市共确定121个试点村寨,涉及27个少数民族,投入中央补助资金5000万元①。此项工作开展以来,取得了积极成效。
1.促进了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存着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如文物、遗址、具有纪念价值的建筑、口头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等。通过采取抢救保护、开发利用等方法,特色村寨的民族文化遗产得到较好保护,式微的民族传统文化又勃兴起来,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如湖北来凤县舍米湖村、贵州雷山县西江千户苗寨、云南云龙县诺邓村、湖南通道县芋头村等村寨都在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上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2.保护了村寨自然生态,改善了少数民族生活环境。环境整治与生态保护是民族特色村寨保护的重要内容。少数民族村寨实践着各具特色的村寨环境整治方法,如湖北民族地区实施了“五改三建”(改水、改路、改厨、改厕、改圈,建家、建园、建池),这一生态家园建设模式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到2010年,湖北省试点建设的特色村寨公路入户率达95%,通电率达100%,自来水入户率达96%,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100%,电话入户率95%;新建了村级卫生室,改善医疗卫生条件,“新农合”参保率达90%以上②。重庆民族地区在民居改造上下工夫,通过建设、改造巴渝新居示范点,改善了村民生活的环境卫生条件。云南在环境卫生的社区自我维护与管理上强力推进,海南着力开展生态民居建设,两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环境保护都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3.建立和发展了符合当地实际、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特色产业,增加了村民的经济收入。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十分重视特色产业的建设。云南鹤庆县新华村、元阳县箐口村,贵州雷山县西江苗寨、郎德苗寨,江西贵溪市畲族民族村,重庆黔江区新建土家族村,湖北宜昌市车溪土家族村、恩施市枫香坡侗寨,湖南凤凰县茅坪村等民族特色村寨,在发展民族旅游产业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绩。这些村寨虽然都发展旅游业,但所依托的资源却不一样,其旅游经营模式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别。鹤庆县新华村依托本村发达的传统手工艺,元阳县箐口村主要依托当地自然生态景观元阳梯田,雷山县西江苗寨依托当地保存完好的民族文化遗产,宜昌市车溪土家村则利用邻近长阳、巴东等地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借船出海,建构自己的民族文化旅游产业。湖北恩施市枫香坡侗寨大量种植茶叶,发展以茶叶加工业为主的特色农业。这些结合当地实际的特色产业的发展,使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增加了当地居民的经济收入,提高了生活水平。
4.探索出一些极具特色的村寨经营与管理的成功模式。在特色产业发展背景下,特色村寨经营与管理所面临的问题十分复杂,各民族村寨结合实际,探索出了不同的村寨管理模式。云南弥勒县可邑村在发展旅游业过程中,实施的是村委会主导、村民参与、全体村民受益的经营与管理模式;湖北宜昌车溪村、云南鹤庆新华村实施的是公司主导、社区参与的经营与管理模式;重庆黔江区新建村实施的是政府主导、社区参与的经营与管理模式。这些极具特色的经营与管理模式,是村寨不断探索的结果,对其他地区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5.对民族地区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起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在保护与发展上取得成功的民族村寨,带动了周边村寨的发展。例如,云南鹤庆县新华村,积极把周边村寨纳入本村寨产业发展范围,让周边村寨共享本村寨发展成果。云南元阳县箐口景区在云南世博公司的推动下,把景区范围扩大到整个土戈村,景区面积是原来的好几倍。湖北宜昌市车溪村景区公司雇佣了数十位外地的民间艺术人士在景区从事表演,为他们提供了较高的薪酬和社会保险。因此,积极鼓励和大力提倡在保护和发展方面成效显著的民族特色村寨,对于带动周边地区村寨发展,将试点村寨的成功经验向其他地区推广,发挥特色村寨对民族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示范带动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6.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少数民族发展提供了经验。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保护是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在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方面所积累的经验和知识,必然有益于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2010年,由中国共产党倡议并主办的“亚洲政党扶贫专题会议”在云南昆明举行。会议期间,亚洲各政党代表团一起参观云南弥勒县可邑村。可邑村发展的成功经验在于通过社区能力建设,在自然环境恶劣、经济基础较差的村寨基础上,建成了生态、经济、社会、文化全面协调发展的民族文化生态村。代表们对可邑村在村寨文化保护与村寨产业发展所取得的成绩赞叹不止,并认为该村寨所积累的经验,能在代表所在国推广。包括可邑村在内的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在文化保护与村寨发展上所积累的经验,必然成为人类共同的财富。
二、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存在的问题
1.急于求成、急功近利。目前,一些民族地区对开展特色村寨保护和发展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认识不足。人们热情很高,希望早出成效,一些干部还希望通过此项工作彰显政绩,急于求成、急功近利思想严重。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一些地方没有认真研究制定保护和发展规划、方案,工作考虑不周,导致保护和发展的突破口选择不当,措施不科学,整个工作暴露出许多弊端。有些村寨虽然在某些方面取得了进展,但能否持续发展,尚待观察。
特色村寨保护和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取得明显成绩,需要时间。各村寨何时取得成效,取决于村寨基础、所在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资源状况等这些客观条件,也与保护与发展工作开展情况有关,如村寨保护和发展规划、方案是否科学,突破口是否找准,特色优势产业是否选择正确,建设是否有力,政府、村民、企业、社会组织的作用是否充分发挥,等等。总体来说,多数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基础较为薄弱,村寨保护和发展面临的困难较多,要取得成效,需要相当长时间的努力。台湾地区和国外特色村寨建设的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因此,在推进此项工作时,不能急于求成,急功近利,应当从实际出发,稳步推进。
2.对特色村寨保护和发展涉及的相关问题研究不够,一些保护和发展规划、方案欠科学。做好特色村寨保护和发展工作需要有科学的规划和方案,每个规划和方案都要体现文化保护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贴近村寨实际。否则,村寨的保护和发展就不会取得成效。目前,一些地方对村寨保护和发展规划、民居维修和改造方案重视不够,没有请专家参与制定方案,导致规划和方案不细致、不完整、不严谨,缺乏可操作性。这种不科学的方案在实施过程中暴露出许多问题,例如村寨民居的民族传统样式的现代实用性不强,暴露在外的木制门窗不耐风雨,易腐烂;村寨传统文化要素复制较多,创新不够,等等。
3.部门之间合作不密切。民族地区扶贫开发、城建、民族、文化等许多部门工作都与特色村寨建设有关,这些部门各有上级主管单位,各有工作目标,上级对这些部门的工作要求不一,验收标准不同,各部门对特色村寨建设目标的理解也不一样,这些都决定了统一协调工作有相当的难度。目前,一些地区部门之间协作不够密切,形式上有协调机构,实际上部门各行其是,没有形成建设合力。需要当地政府组织协调,由有关县市领导担任负责人,并建立有效的协作机制,推进部门之间的有效合作。
4.群众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社会参与不够。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工作需要多方努力才能取得成效。目前,一些地区的政府主导作用发挥较好,各级政府十分重视此项工作,相关政府部门积极行动,组织力量,筹集资金,进行村寨文化保护和产业建设。但群众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村民参与不够,社会组织关注和参与不够,严重影响此项工作的推进。要通过宣传,使村民和社会认识到特色村寨保护和发展的意义,积极支持、参与村寨的保护与发展。要认真研究村民参与村寨保护和发展的形式和途径,根据村民的不同情况,采取恰当的形式。对于贫穷的村民,要他们出钱参加村寨保护和建设是不现实的,可以投劳、投工的形式参与村寨建设。对于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村寨保护和发展所需资金应以村民自筹为主,政府适度补贴。要研究社会力量参与特色村寨建设的激励办法,使社会力量积极主动地参与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
5.保护和发展的模式、方法有待完善。目前,各地都在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和发展的模式和方法,有的地方还积累了不少成功经验。但总体来说,目前特色村寨建设的方法还比较单一,有的村寨还没有找到适合自己保护和发展之路。要认真研究,积极探讨,不断完善特色村寨保护和发展的方式、方法。例如要吸收千百年来村寨保护的传统方法,村寨习惯法等民族民间传统保护方法今天仍有其合理性,在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中有其不可代替的作用,许多内容今天仍可以借鉴。此外,对台湾地区和国外特色村寨保护和发展的做法和经验应充分了解,合理借鉴。
6.工作开展不平衡。自国家民委和财政部联合发文开展特色村寨保护试点工作以来,各地都在积极推进这项工作,但进展不平衡。有的地方推进较快,成效明显;有的地方刚刚起步,尚无明显成效。要全面分析这一现象,既要看到各地客观条件有差异,工作推进不可能一致,也要从主观上找原因,努力推进这项工作。条件较好而工作推进慢的地区,要重视此项工作;基础薄弱地区,要开动脑筋,克服畏难情绪,充满信心、精神振奋地做好此项工作。
三、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的对策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推进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和发展工作,是新时期保护、弘扬和发展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抓手,是落实党的民族政策,为少数民族群众办实事的具体体现。各级政府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必须充分认识此项工作的重大意义,将此项工作抓好做实。要把特色村寨保护和发展作为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将其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建设规划之中,作为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工作内容来抓。要明确责任和任务,加强监督与检查,确保此项工作顺利推进,取得成效。
2.正确把握保护与建设的目标。开展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工作的目标就是促进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推进少数民族文化创新与发展;保护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美好家园;促进村寨经济全面发展,提高村民生活水平;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建设和谐社会。一切具体工作要围绕此目标来进行,要使特色村寨的保护与发展的各项具体工作与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相结合,与群众脱贫致富相结合,与保护民族地区生态环境、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条件相结合,与民族团结进步相结合。
3.明确保护与建设的内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的主要内容为:保护村寨的建筑风格、建筑工艺以及与自然相和谐的乡村风貌,增强村民保护本民族传统文化的自觉性,把民族文化保存在村民日常生活中,使特色村寨古朴纯真的民族风貌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具文化底蕴和历史内涵。
特色民居保护要以民居维修和改造为重点,一是采取加固、防火等措施,保护、维护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的古建筑和特色民居。二是引导、鼓励村民对民居进行改造,增加民族文化元素,彰显民族特色。三是采取统一设计、资金扶持等措施,引导、鼓励村民建设带有民族特点的新民居。四是民居改造、建设要相对集中,规范整齐,体现适用、经济、安全、美观、舒适的原则。五是处理好利用现代材料、技术与保持民族传统风格的关系,做到保持民族建筑特色与创新民族文化相结合,在保护好民族传统文化的同时,使广大群众享受现代文明带来的生活便利。
4.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和发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人民群众得到实惠。能否实现这一目标是此项工作成败的关键,相关具体工作必须围绕此目标展开。在民居改造和建设、村寨保护中,必须尊重村民意愿,改善村民生活环境,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在村寨发展中,必须壮大支柱产业,选择好、建设好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村寨经济,使村民富裕起来。只有让村民得到实惠,村寨的保护和发展才能持续推进。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和发展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既包括民居、建筑维修和改造,也有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还有村寨经济建设。在这些工作中,村寨经济建设是基础,发展村寨主导产业,壮大村寨经济是村寨保护与发展村寨的支撑和依托。因此,一定要抓住村寨经济发展这一事关全局的中心工作,选择好、建设好特色优势产业,使村民富裕起来,村寨的保护和发展才能持续。
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要处理好保护民居、建筑投入与发展产业投入之间的关系。对于损害严重、急需保护的重要民居和建筑,要优先安排,避免民族建筑彻底破坏。对于十分贫困的村寨,要以改善民生为主,将发展村寨经济、改善村民生活放在首位。在村民生活得到基本保障的情况下,改善居住环境。
要避免贪大求全。村寨保护要以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的典型特色民居和建筑的保护、维修为主,千万不能大拆大建。
5.因地制宜,明确建设内容和目标,努力探索行之有效的建设模式。一是要努力探索行之有效的建设模式。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分布面广,所处地理环境不同,村寨类型不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同,这就决定了其保护与建设的模式不尽相同。各村寨要因地制宜,寻求适合自身的保护和发展模式。要根据村寨的民族特点、文化特点、经济文化类型、市场环境、村寨结构来确立文化保护和建设的内容和方向。
二是要突出彰显村寨特色,避免千村一面、千寨一律。村寨特色是村寨的生命和魅力所在,村寨建设的各个环节都要注意彰显特色。目前一些地区由于研究不够、指导不力,致使一些地区特色村寨建设过程中民居、建筑风格不一,未能体现当地民族的文化特点。
三是要根据村寨的具体情况,确定保护和发展的具体内容和目标。不同类型的村寨建设目标和内容不同,对处于旅游区内的特色村寨建设要以保护传统文化、丰富文化内涵为目标,不适宜发展旅游或者暂时发展旅游有困难的古老村寨要以保护为目标,新居群落建设要以增添民族元素、展示文化特色、合理布局、美化环境为目标。
贫困地区与经济富裕地区村寨建设内容和方式不一。贫困地区特色村寨建设要以维修、部分改建特色民居和建筑,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为目标,不宜大改大建,新建民居建设暂不宜纳入范围。经济基础相对较好的村寨,在保护传统民居、建筑的同时,可以将新建民居纳入村寨建设范围之内;在产业发展方面,步子也可以迈得更大些。
对于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的古老民居和建筑,应当以维修、部分改建为主,保护其原貌。对于损害严重必须维修、改建的民居,要以“新建如旧”的原则,进行维修、改建,增加其安全性。在施工过程中,原民居、建筑可以保留的部分,要尽量予以保留;需要重建的部分,要力求体现民族传统风格,与旧民居、建筑原貌风格基本一致。
此外,还要根据村寨的地理环境、资源禀赋、周边市场发育程度等要素来确定主导产业。要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村民经济条件、政府财政状况等确定村寨建设所需资金的筹措方式。要通过探索,寻找出促进村寨保护和发展的科学模式,使村寨建设取得实效。
6.多方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政府、村民、企业、社会团体等是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的重要力量,各方都要准确定位,明确职责,合理分工,形成合力。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以村民为主体、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是做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工作的基本保障。
一是充分发挥政府在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在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工作中,政府要切实履行公共服务职能,在总体规划、政策法规、舆论宣传、基本保障、工作指导、统筹协调等方面发挥作用。要制定好规划,把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保护与发展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之中,并制定村寨保护与发展的具体规划和方案;要制定好政策法规,通过健全完善政策法规,推动村寨依法依规开展保护与发展工作;要统筹协调,形成合力,把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纳入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态文明村建设、扶贫开发等工作之中。
二是积极发挥村民在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和发展中的主体作用。村民是民族村寨的主人,村寨的保护和发展是他们的责任和义务,关系到他们及其子孙后代的利益和幸福。同时,村民的参与热情和参与程度,是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工作能否取得实效的关键。在推进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工作,各村寨都要注重发挥村民的主体作用,尊重村民的意愿,听取他们的建议,保障他们的权益,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创造性。要注意发挥当地干部和文化传承人在民族文化保护和发展中的示范带动作用,发挥村委会在村寨保护与发展中的动员组织作用。
三是发挥科研院所、企业等社会力量在特色村寨建设中的积极作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专家要积极主动研究民族村寨的保护与发展,参与村寨建设的规划设计,总结经验教训,为村寨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企业要积极参与村寨的保护和建设,为民族地区发展作贡献。
四是尊重和落实不同群体的利益。政府、村民、企业等群体在村寨保护和发展中有着不同的利益诉求,要完善利益分配机制,满足不同群体的合理诉求。要特别注意尊重和落实村民在村寨自然资源和民族文化资源开发过程中的合法权益。
要发挥各方面力量,需要建立协调机制。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和发展工作涉及面广,需要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应当成立由政府综合部门牵头,相关职能部门参加,村委会和村民参与的机构。通过这一机构研究重要事宜,协调相关工作。
7.统筹协调,稳步推进。一是统筹协调政府相关部门工作,形成建设合力。一方面,多部门联动,分工协作。城建、民族、旅游、文体、林业、民政、农业、交通、移民、国土等政府部门要积极合作,切实履行好本部门的职责,提供必要的政策优惠和工作便利。另一方面,要广泛筹措资金,整合建设资源。除村民自筹建设资金外,政府要通过整合新农村建设资金、村镇危房改造资金、少数民族发展资金、扶贫资金,为村寨保护和发展提供支持。同时,政府要努力争取社会各界的资金投入,激活民间资本,拓展村寨保护和发展的资金来源。
二是要通盘考虑、统筹协调保护与发展工作的各个具体环节。
建立专家咨询制度。特色村寨保护和民居建设工程不同于一般建设项目,涉及一些科学和技术问题,需要认真研究,讲究科学。应当充分发挥专家学者的作用,成立由有关职能部门领导和相关领域专家组成的指导委员会,研究和解决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高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编制好规划、方案。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和发展工作需要依规划、方案进行,规划包括总体规划、规划、具体村寨的保护发展规划,方案包括特色民居保护方案、民居改造方案、新民居建设方案、资金扶持方案等。规划和方案要认真研究,反复论证,务必科学。做到一村一规划、一点一规划、一线一规划。
精心组织,稳步实施。相关部门要认真组织本地区特色村寨建设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保护和发展工作,每一个工作环节都要扎实到位,准备工作要充分,保障工作要到位。
加强检查,落实责任。各级政府应当根据特色村寨和特色民居建设的需要,由城乡建设规划部门会同民族特色村寨和特色民居管理部门商定对本区域特色民居的保护和建设措施,并纳入规划。在特色村寨保护和特色民居建设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办事,严格按照城乡建设规划进行建设,抓好专家论证、社会公示、社会各界意见征集等制度的落实。
8.认真借鉴、吸纳国内外成功经验。欧洲、北美许多国家和亚洲的日本、韩国,以及我国台湾地区,开展特色村寨的保护和发展工作较早,在此方面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包括重视立法保护,全民参与保护,重视村寨传统及特色,根据村寨类型和特点有针对性地保护和建设,建立促进保护和发展的激励制度等等,这些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注释:
① 国家民委经济司内部统计资料。
② 湖北省民委内部统计资料。
第五篇:XX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引领乡村振兴调查研究
XX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引领乡村振兴调查研究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有效载体,是各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特色产业、特色经济的重要平台,是保护中华文化多样性的重要内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保护发展不仅是民族文化保护的重要载体,也是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背景下,服务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民生工程。做好这项工作,对于促进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助推乡村振兴,形成各民族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一、X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基本概况
据不完全统计,X省有少数民族村寨约1.2万个,遍布全省。其中,少数民族人口比例不低于30%、总户数不于50户、特色民居不低于50%的村寨有5000多个,这些村寨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情,融入了多彩的民族文化,有较高的保护价值和开发价值。国家民委从2014年起,分三批命名的1658个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中,X有312个,约占全国的19%,总数位居全国第一。全省312个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分布情况为:X东南126个、占40.4%;X南38个、占12.2%;X西南28个、占9%;X16个、占5%;遵义15个、占4.8%;安顺23个、占7.4%;六盘水13个、占4.2%;铜仁35个、占11.2%;X18个、占5.8%。X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命名于2016年开始,省民宗委会同省委统战部、省文旅厅分五批命名了1328个省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从区域分布来看,大多数分布在民族地区。其中,X东南410个、占30.9%;X南253个、占19.1%;X西南117个、占8.8%;X64个、占4.8%;遵义82个、占6.2%;安顺92个、占6.9%;六盘水64个、占4.8%;铜仁146个、占11%;X100个、占7.5%。
二、X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发展的主要举措
近年来,X省将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发展作为保护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建设多彩X民族特色文化强省的重要举措,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与促进旅游产业化发展相结合,推进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夯实基层基础。
(一)综合施策抓特色民居保护
一是组织专家对民族传统民居进行分类、风格、结构、符号等研究,绘制体现不同民族建筑风格的传统民居样图,为民居修建提供技术支撑。
二是开展整县推进村寨公共传统建筑保护修缮试点,探索保护修缮经验及路径。三是把环境整治和民居改造结合起来,保护和改造了村寨特色民居。四是按照国家民委统一安排部署,开展民族特色村寨规范管理,对每个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进行综合评估,督促评估不合格村寨整改。五是安排少数民族发展资金和民族工作经费,引导整合其它资金投入特色民居修缮和基础设施完善。通过这些举措,全省各市(州)都保护和修缮了一批特色民居和特色建筑。(二)集中资源抓人居环境改善
一是抓住美丽乡村、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契机,整合各方资金,对村寨环境进行大力整治。
二是支持特色村寨参加国家A级景区创建,建设美丽村寨。三是明确投放特色村寨少数民族发展资金基础设施建设比例,切实加强村寨基础设施环境建设。全省各市(州)加大民族特色村寨基础设施投入,村寨人居环境显著改变。目前,全省312个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道路硬化率达到100%、串户路硬化率达到95%以上,饮水安全率达到99.98%,广播电视入户率达到98.06%,垃圾集中处理率94.64%,改厕率达到87.65%。(三)立足优势抓特色产业发展
1.旅游产业风生水起。一是“十二五”期间,实施500个民族文化村寨建设推进计划。将其作为“十二五”省政府民族工作的重点进行安排部署,并将工作任务分解到各市(州)和省直部门,多次召开现场推进会,为民族文化村寨旅游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和思想共识。二是“十三五”时期,围绕打造国际一流山地旅游目的地、国内一流度假康养目的地,紧紧依托特色村寨优美的自然风光、独特的民族风情、良好的生态环境,以100个旅游景区建设、乡村旅游重点村命名、国家A级景区创建为抓手,同时开展发展旅游业助推脱贫攻坚三年行动,优先对14个深度贫困县、20个极贫乡(镇)和2760个深度贫困村(包括民族贫困村)的旅游资源进行开发,民族特色村寨旅游业得到突飞猛进地发展。全省涌现出肇兴侗寨、西江苗寨、纳灰布依寨等一批全国乃至世界知名的民族特色旅游村寨。目前,全省38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中,19个是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占总数的50%。仅X南、X西南、铜仁3个市(州)就有8个民族特色村寨获批国家4A级旅游景区,31个民族特色村寨获批国家3A级旅游景区。
2.特色品牌声名鹊起。一是实施品牌强农战略,推进绿色优质农产品整体品牌建设,注重民族特色村寨农特产品品牌,培育打造履盖民族特色村寨极具影响力的公共品牌和国家地理标志品牌。二是开展“X老字号”认定,弘扬发展X优秀传统文化,积极支持特色村寨和辐射带动特色村寨的“老字号”申报认定。六盘水市盘州市淤泥彝族乡岩博村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岩博小锅酒”、XX粹民族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的“X粹行”等被认定为“X老字号”。
3.传统手工艺顺风而起。依托独特的刺绣、银饰、蜡染等民族传统手工艺,打造发展民族特色村寨传统手工艺旅游商品。全省产生了以X东南州为主的一批民族传统手工艺旅游商品名村,如X东南州凯里市舟溪镇新光芦笙村、丹寨县龙泉镇卡拉鸟笼制作村、丹寨县南皋乡石桥古法造纸村、雷山县西江镇控拜银匠村、从江县加榜乡党扭“稻饭鱼羹”村及安顺市黄果树布依石头寨蜡染村。
(四)拓展平台抓文化传承保护
1.保护措施不断增强。一是完善机制、推动保护一批,集中投入、重点扶持一批,整合资源、合力打造一批,培育典型、示范引领一批,命名挂牌、激励带动一批“五个一批”,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意识得到普遍增强,基础设施极大改善。二是启动编制全省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为民族特色村寨文化保护作出了典型示范。三是申报非遗项目,让民族特色村寨非遗文化得到及时抢救和有效保护。目前,全省有15个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被冠以“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称号,占全省“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的93.75%。全省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85项(140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628项(1026处)。2015年,X“十佳美丽乡村”评选活动中,6个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榜上有名,占总数的60%。
2.文化传承不断丰富。一是加大投入,支持民族特色村寨建设文化活动室、文化广场、戏台、亭台、民俗博物馆、民族文化长廊等。二是开展命名挂牌,支持符合条件的民族特色村寨成为“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传承基地”和“少数民族手工艺传习所”。三是实施《民族节庆扶持计划》,支持开展节庆活动。四是弘扬优秀民族文化,支持村寨组建民族歌舞队。全省民族特色村寨基本建成了文化陈列室和文化广场,全省建成民族博物馆、陈列室57个,命名挂牌130家“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传承基地”和724家“少数民族手工艺传习所”。
3.人才培养不断加强。采取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在学院建立民族文化传承示范点,实施民族传统手工艺人才培养计划,举办“X岭歌飞”民族歌曲创作大赛和民族文学创作“金X奖”大赛等措施,全省初步建立民族文化培养体系。
(五)树牢导向抓示范引领
1.创建工作深入推进。一是大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创建,把民族团结创建作为特色村寨建设的重要内容。二是深入开展评比表彰,在特色村寨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党员示范户”“科技文化户”“文明家庭户”等评选。全省有434个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被命名为国家和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特色村寨涌现出余留芬等一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一些市(州)创新性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创建,X东南州把示范区(单位)创建同传统村落、民族村寨保护发展结合起来,深化“弘扬民族文化、建设生态家园”的示范内涵,创建了国家级民族团结进步进乡村示范点1个,省级60个,市(州)级218个。
2.宣传教育深入人心。一是出版X少数民族百科全书,打
造民族文化名片。二是深挖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背后的历史故事,提炼村寨亮点、特色,形成“印记”,通过文字+图片+微视频等形式,多角度立体化展示X中国少数民族村寨魅力。三是利用民族传统节庆和“农家书屋”等资源,采取文艺演出、集中宣讲,在村寨设置宣传展板、悬挂环保标语、绘制民族文化墙等形式,让党的民族政策理论扎根各族群众心中。四是将“双培”促“双业”活动深入特色村寨,开展民族政策法规、移风易俗、崇尚科学等宣传教育。
3.村寨治理精准有效。坚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挖掘民族特色村寨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适应的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突出村民在村级管理中的主体地位,提高村民参与村寨管理的积极性、自主性,建立相互制约的组织机构,提高村寨管理民主法治化水平。全省民族特色村寨团结和谐,村民保护发展参与意识不断增强,弘扬民族优良传统,产生了一批村寨自治的好典型。X东南州锦屏县隆里乡华寨村集聚传统民俗规约“教化”的正能量,推行“以歌劝和、合约管理”的村民自治,以“合约柱”“合约碑”“合约牌”为载体,通过放
“劝和炮”、唱“劝和歌”、送“劝和匾”、创作“四和”三字经
歌,打造“华寨经验”升级版。铜仁市江口县寨沙侗寨通过制定村规民约、成立行业协会,村寨民宿实行统一管理,村民自我服务、自我监督、自我约束,游客接待量同比增加23.4%,民宿实现零投诉。
(六)健全机制抓政策保障
1.体制机制不断完善。省委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和省政府民族工作联席会议将民族特色村寨保护发展作为民族工作的重要内容,各地广泛建立了由各级政府领导、民族工作部门牵头、其他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工作机制,全省形成了分工协作、齐抓共管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的工作格局。
2.资金投入不断增强。“十二五”时期,全省实施民族文化村寨建设推进计划,少数民族发展资金重点投放贫困村镇和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十三五”时期,少数民族发展资金由县级统筹,全省扶贫资金和少数民族发展资金重点投放贫困县和贫困村,民族特色村寨大多在贫困县,民族特色村寨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较大的资金支持。
3.规划编制不断强化。在省级层面,先后组织编制《X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指导规划》《全省少数民族特色村镇保护与发展规划(2016—2020年)》。在市县级层面,在“十二五”期间编制500个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发展规划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编制了本地“十三五”专项规划、廊带示范规划、特色小镇规划及重点村寨详细规划。全省基本形成较为完善的分级分类规划体系。
4.政策法规不断完善。省级层面先后出台《关于加强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强少数民族特色小镇保护与发展的指导意见》《X省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条例》,X东南州还出台《X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民族文化村寨保护条例》《X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传统村落保护实施办法(试行)》。将民族特色村寨保护发展纳入《X省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条例》和《X省民族乡保护和发展条例》,编制《X省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指导规划》《X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发展规划》等。
三、X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特色消失呈加快趋势
一方面,在工业化、城镇化的背景下,民族文化传承遭受巨大冲击,造成优秀传统文化流失、悄然变异和文化发展萎缩。村寨的民族特色和乡村特色急速消失。特色民居建筑破坏较为严重,民族村寨传统建筑正逐步被或简或洋的现代建筑所取代,个别村寨原始风貌荡然无存。另一方面,在村寨改造时对传统村落格局和历史风貌保护不力,村寨建设缺乏整体指导,未深入挖掘自身的地域特色和民族文化特色,有的过分追求外部形象,忽略对内部功能及内在文化的思考,村寨缺乏文化记忆和生命力。
(二)人居环境整治仍有一定短板
一方面,虽然X省全面完成了全省30户以上自然寨的“组组通”公路道路水泥硬化路建设,但部分身处深山区、石山区的少数民族偏远农村串户路水泥硬化建设仍有待实施。部分地方人畜饮水安全和农田水利灌溉设施仍有待完善。由于山地环境的特性,X民族地区偏远农村的产业路建设严重滞后。另一方面,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大多在城郊农村、交通干线沿线农村、乡村旅游景区景点农村、乡镇驻地周边农村、集贸市场周边农村和全省的2760个深度贫困村进行标准化实施。一些村寨在垃圾处理、污水处理、消防安全等方面还存在短板。
(三)特色产业潜力发掘不够
2009年以来,X民族特色村寨特色产业获得了长足发展,村寨旅游业快速发展,农特产品和传统手工艺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但村寨旅游业服务功能、文化挖掘不够,农特产品和传统手工艺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较弱,与X“山地公园省”“文化千岛”的资源禀赋不相匹配。
(四)传承保护资金投入不足
X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数量较大,需要进行保护和促进发展的村寨比较多。“十三五”期间,X重点实施“1151”保护与发展计划(即重点扶持建设10个民族特色小镇、10个示范廊带和500
个民族特色村寨,命名1000个民族特色村寨),尽管整合了各方面资源,但投入不足的问题明显突出,一些特色村寨虽然列入了扶持名单,但实质上难以得到项目资金支持。从实践来看,一个少数民族特色村寨除了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等方面投入外,在民居保护、民族文化保护方面还需要较大投入,资金压力巨大。X财力较弱,社会融资和招商力度不够,保护发展资金投入有限,民宗部门的少数民族发展资金,目前不能用于民族标志性建筑等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民族特色村寨的保护和发展。
(五)规划引领落实还有差距
科学的规划是民族村寨实现有效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从目前情况看,一些村寨的保护发展规划与实际结合不够。有的与新农村建设规划雷同;有的起点低,作用不明显,缺乏前瞻指导;有的没有地方特点和民族特色,盲目模仿或简单复制省外、其他民族的建筑风格;有的不接地气,一味追求“上档次”,不实用、不能用;有的没有得到严格执行,有的群众根本不知晓。此外,尚有大量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没有编制专门的保护与发展规划,村寨建设处于任其自然发展状态。
四、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引领乡村振兴的对策建议
针对当前X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X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具有的独特优势和内在潜力,今后一个时期,应坚持牢牢把握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按照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围绕“四新”主攻“四化”,扎实推进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工作,进一步推动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通过保护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及其文化,培育少数民族村寨的特色产业,促进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加强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和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建设,着力构建一批自然环境优美、民族特色鲜明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廊带,带动全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整体性保护和发展,引领民族地区乡村振兴事业发展,促进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助推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一)坚持党的领导和群众参与并重
在民族特色村寨保护和发展中建立健全领导机制,实行省负总责、市(州)协调、县(市、区)抓落实、乡(镇)具体实施的机制。保护民族特色村寨的最终目的是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要从各民族的共同利益出发,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协调各方面资源,充分认识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任务的广泛性和复杂性,遵循生态保护、绿色健康发展理念,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充分尊重当地各民族意愿,调动各民族参与村寨保护的积极性,引导村民积极参与村寨保护。
(二)坚持传承保护与开发利用并行
坚持保护为主、开发有序,充分利用和发挥民族特色村寨的特色资源优势,促进民族特色村寨文化传承和经济协调发展。民族特色村寨的保护不仅要保护建筑、服饰、饮食等看得见的文化,也应该注重传统技艺、民俗活动等非物质文化;不仅要发展特色村寨的经济建设、提高村民的物质生活条件,更应该充分考虑和尊重村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不仅要让民族特色村寨的“特色”对外传播,更要注重民族“特色”的内部传承。有条件的民族特色村寨可以将保护和旅游融合发展相结合,以旅游带动村寨的经济发展,在经济发展中改善村民的居住环境,提升村民的生活质量,促进民族特色村寨的全面发展,让村民得到更多实惠。坚持“立足本地、突出特色、合理利用、有效开发、全民参与、规范管理”和“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以及“分步实施、循序渐进”的原则。立足“产业兴旺”,围绕全省十二大产业发展布局,指导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依托自然资源禀赋、民族文化资源等,积极培育和发展特色优势产业,进一步推动传统优势农业产业提档升级,扶持
发展民族饮食、手工艺品、旅游纪念品等产业发展壮大,大力发展民族文化乡村旅游产业,打造一批具有影响力和示范效应的农文旅一体化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品牌。
(三)坚持政府主导和市场经济并举
民族特色村寨的保护需要调动和协调各方面资源,充分发挥各方优势,以最大的力度促进民族特色村寨的保护和发展。首先,政府在民族特色村寨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政府应当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规划村寨发展,积极调动各方建设力量。政府作为村寨发展的主导者,必须宏观上把握民族特色村寨建设,通过统一规划、协调发展的方式保障村寨有序发展。其次,村民的积极参与是民族特色村寨长久发展的保障。特色村寨的主人是长久在此居住的村民,村寨的建设关系村民的切身利益,只有村民加入到特色村寨建设,将村民意愿融入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村寨的建设才会符合村民的生产生活,获得村民的满意,保障民族文化的传承和村寨的永续发展。最后,积极鼓励市场主体参与民族村寨建设,市场主体作为市场经济环境下的重要主体,在民族特色村寨建设中有着独特优势。市场主体自身具有的资源优势是政府和村民无法比拟的,政府通过优惠政策鼓励和吸纳企业参与特色村寨建设。企业在建设中发挥自身的资金优势,弥补政府和村民的不足,以更好的实现民族特色村寨的长久发展。
(四)坚持部门联动与多方投入并举
针对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利用存在的问题与现状,各级各部门应引起高度重视。村寨传统建筑维修所需费用通常远远高于新建建筑,如果没有国家、地方政府稳定的资金资助,在缺少传统建筑升值预期的情形下,即便这些建筑物承载着村民情感和记忆,村民也缺乏投入资金进行保护的内生动力。政府应在能力范围内,按照一定比例安排落实具有价值的民族传统建筑抢修修缮和村寨日常保护经费,列入各级财政预算;所拨资金必须保证专款专用,或者对自筹资金修复传统建筑的村民进行奖励补贴;鼓励其他单位和个人采用出资、捐资、捐赠、设立基金或租用古建筑等方式,参与民族村寨的保护和利用。各相关部门应从乡村振兴战略角度、生态保护角度、民族文化传承角度、建设X公园大省角度,以实施“十四五”建设规划为契机,整合各方面资金,加大投入力度,使与广大少数民族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进一步得到改造。城建、民宗、旅游、文旅、民政、农业、交通、移民、国土、乡村振兴局等部门积极配合,切实履行好本部门职责,提供必要的政策优惠和工作便利。
(五)坚持科学规划与分类指导并肩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保护与发展要从建筑入手,实施整体性保护。有关部门要加强沟通与联系,相互积极配合和支持工作。按照该村主体民族建筑风格进行规划,要把对少数民族民居保护与改善生活条件相结合,不但要达到保护的目的,同时也要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条件,只有这样少数民族群众才能接受,才能更加自觉地保护其建筑风格。具体来说,要围绕发展主题,结合地貌特征,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突出特色、分步实施”的要求,把民居改造与村寨长远发展目标相结合,制定总体发展规划和民居改造规划,多规合一。各个乡(镇)针对不同类型、不同结构的民居,普遍实行“一户一册、分户设计”,做到“一户一图、一户一样”,保证整体风格一致,每户各有千秋。通过民居改造后,要保证建筑文化浓厚,建筑风格各异,充分体现了少数民族文化、农耕文化、历史文化相结合的特色,成为靓丽的民族特色村寨风景。注意对民族风情浓郁、建筑古朴的村寨实行重点保护与打造,从土地审批、林木间伐、规划许可等方面予以优惠政策;对特色建筑、标志性建筑实施挂牌保护;在民居改造过程中,结合农村建设规划和发展,筹备相应资金,投入保护与维修。
(六)坚持技能培训与观念更新并立
加快农业科技进程,在提高村民科技意识的基础上,不断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引进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充分利用发展养殖,增加农民收入。进一步加强培训力度,拓展培训方式,让少数民族群众从根本上形成以乡村振兴为已任的观念,真正发挥主人翁意识。建立起特色村寨旅游的人才和从业人员培训服务体系。尊重村民主体地位,提升村寨自我发展能力。少数民族群众是民族特色村寨的主人,也是村寨保护和发展的主体力量。因此,在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保护和发展中,应充分尊重各民族群众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培训、引导等方式不断提升各民族群众的村寨保护意识和技能,提升村民整体的自我发展能力,助力村寨可持续性发展。另外,加大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群众的适用技术和非农技能培训,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信息网络建设,不断增强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自我发展能力。
(七)坚持数字化保护与工程化发展并立
依托X大数据发展优势,从312个“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和1328个“X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中选择一批历史悠久、特色鲜明、亟待保护的村寨,开展数字化保护工作。通过课题研究,采集相关数据,实现特色村寨数字化保护,为X省特色民族村寨的保护与传承提供可借鉴思路,最终实现村寨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实施“五个一批”工程。即:建设一批融合旅游发展示范村寨,遴选10个左右旅游资源富集、民族文化浓郁、区位优势明显、发展潜力较大的特色村寨,支持实施一批文化体验、避暑康养、体育健身、民宿旅游等项目,打造成为特色鲜明、风情浓郁的旅游村寨,助力全省民族文化旅游示范廊带建设;建设一批民族乡村振兴示范村寨,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选取10个左右村寨开展民族乡村振兴示范建设工作,重点支持特色村寨依托自然资源禀赋发展生态高效农业、山地特色农业、民族特色食品、民族医药产业、民族传统工艺等特色产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建设一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寨,选取10个左右民族村寨,以推进民族团结示范创建为重点,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建设成为团结、和谐、美丽、宜居的村寨,培育成为“中华民族和美乡村”;建设一批民族文化传承保护示范村寨,突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保护,支持一批村寨开展歌舞文化、节庆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建筑文化的保护传承,培育一批苗绣、蜡染、银饰等传统手工艺人才,带动民族文化产业发展;培育一批民族文化保护传承人才,积极探索在高校、高职建设一批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学科,统筹推进“锦绣计划”、手工艺人才培养计划、“非遗”传承人技艺保护计划等,加强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歌舞文化、节庆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建筑文化地保护传承,培育一批苗绣、蜡染、银饰等传统手工艺人才。X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传承和发展,关系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关系到各民族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X农业农村长远发展。省民宗委紧紧围绕“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扎实开展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工作,进一步推动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培育少数民族村寨的特色产业,推动乡村振兴事业不断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