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什库教堂调研报告

时间:2019-05-14 12:17: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西什库教堂调研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西什库教堂调研报告》。

第一篇:西什库教堂调研报告

西什库教堂调研报告

西什库教堂

一、历史沿革

西什库教堂,也称北堂,位于西城区西什库大街33号。1703年开堂。1887年因中南海扩建,将其拆除,后来清政府拨银四十五万两,于西安门内西什库易地而建;1900年整修时加高一层,1985年修缮北堂,重修了大堂正前方的耶稣主祭台和东西两侧的圣母玛利亚和圣父若瑟的祭台。1985年12月24日举行了开堂典礼。西什库教堂成为北京最绚丽的教堂。

西什库教堂在清朝时期就是主要的朝拜地点,清朝的康熙皇帝就为这个教堂题了一幅对联:

上联:无始无终先作形声真主宰 下联:宣仁宣义聿昭拯济大权衡 横批:万有真原

由此可以看出,当时清朝政府对于天主教和西什库教堂的信奉,同时也体现出了西什库教堂的影响力。

二、平面布局

从右侧的平面和总平面图都可以看出西什库教堂平面为典型的拉丁十字,在其三个短臂的两角有增加了两个龛,这是在建国初期的时候由于信奉天主教的人特别的多,为了方便教父传教二增设的。而现在的这几个小龛已经成为了供奉“圣母抱耶稣”的龛位。最北边的短臂现在是供奉耶稣圣体的地方,而长臂主要是做为教徒朝拜和做礼拜的地方,一共设置了四排座椅。在教堂主入口处的上空设置了二层,功礼拜时的演出使用。

教堂内部整齐的排列着用来支撑顶部骨架券的柱子,庄重宏伟。

三、建筑风格与造型

从建筑的外立面就可以很明显的看出西什库教堂是典型的哥特式建筑,从整体到局部都覆盖着哥特式建筑的符号。两边高耸的钟塔夹着中间的中厅的山墙,分为三个垂直的部分,再加上三个大的透视门,二圆心尖券,中间漂亮的玫瑰窗,以及四个龛中立着的耶稣四位弟子的雕像都在向人们充分展示着哥特式建筑风采。再加上两拉丁十字的平面布局以及两侧的飞扶壁使哥特式建筑的特点体现的更加明显。

西什库教堂在建筑的主体上采用了哥特式的建筑风格,但在其前面的两个小亭又事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以及教堂前的假山,和假山里面的圣母像,又包含中国古代的特点。

四、建筑细部

建筑的细部最能体现一个建筑的特点,西什库教堂是一座典型的哥特式教堂,其中的元素主要都是哥特式建筑的符号,但同时也能寻找到一些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1.透视门

三个大的透视门市是这个教堂的入口,看起来十分美观,同时使特别厚的墙体看起来不是那么笨重,这就是哥特式建筑的一个主要特点。(左图位于中间的正门,下图为右侧小门)

2.玫瑰窗

玫瑰窗是哥特式建筑中一个特别美观的组成部分,从建筑的外立面看,玫瑰窗就显得十分漂亮,而当人进入教堂的内部,光线透过彩色玻璃,使玫瑰窗变得更加光彩夺目。3.雕像

门洞上方两侧的四个龛中立着耶稣四位弟子的雕像,也是哥特式教堂的主要特点。山墙顶部的雕像也体现了天主教的信仰。

4.山花和线脚

在西方的哥特式建筑中山花和门洞的线脚是连串的圣像,但是在西什库教堂的线脚不是成串的圣像,是一种别的图案(我不认识)。

5.飞扶壁

飞扶壁也是哥特式教堂的主要特点,但是在西什库教堂,没有找到飞扶壁,我认为应该是飞扶壁上的券被掩藏到了墙体内,而只是露出了飞扶壁下面作为支撑的墩子,或者随着技术的进步已经不需要飞扶壁承重。

6.二圆心尖券窗和彩色玻璃

二圆心尖券窗是哥特式建筑窗户的主要构成方式。不同组合方法的二圆心尖券窗加上彩色的玻璃是教堂的窗户不论是从外部看还是从内部看都显得十分漂亮。

7.骨架券

在屋顶做成了骨架券,减轻了拱顶重量,减少了券脚的推力,简化了施工,同时搭配上黄色和红色,使屋顶显得更加美观。再加上红绿相间的作为支撑的柱子,让高耸的空间显得绚丽多彩。

8.其他细部

哥特式的教堂属于欧洲的建筑风格,然而由于建设在中国北京,其中也夹杂着不少的中国元素,中国的特点与欧式特点相互辉映。(下图分别为穿着清朝服饰的圣母抱耶稣图,中国特点的龙的头像,中国古代传说中龙生九子中的一个,和三种不同样式的欧式风格的灯具)

第二篇: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AND西什库教堂

北京中南海湖畔蚕池口

位于北京市西城区西什库大街33号

西什库教堂是典型的哥特式建筑。最初由法国耶稣传教士于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在西安门内蚕池修建,1703年建成。康熙去世后,雍正颁布禁教令,直到道光年间,北堂废弃,1872年被清政府没收并拆除。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清政府又将北堂用地归还给教会,并于1866年建成。1885年,慈禧扩建西苑,于1887年将北堂迁置现在位置,1900年建成。1985年国家拨款重修,修复了正常的宗教活动。

西什库教堂有四个高高的尖塔,三个尖拱券入口及主跨正中圆形的玫瑰花窗,塑造出端庄而绮丽的立面,在青松翠柏环绕之中越发显得洁白挺拔。大堂平面呈十字架形状,建筑面积约2200平方米,高16.5米,钟楼塔尖高约31米。堂前左右两侧各有一中式四角攒尖黄色琉璃瓦顶的亭子,亭内是乾隆亲笔题写的石碑。一西一中、一高一矮,巧妙搭配,令人叫绝。主入口两侧的圣者雕像是北京各教堂中绝无仅有的。堂内的300根巨柱撑起的金色拱顶和80扇镶彩玻璃的花窗总能让人联想到巴黎圣母院。整体建筑风格中西结合。1985年修缮北堂,重修了大堂正前方的耶稣主祭台和东西两侧的圣母玛利亚和圣父若瑟的祭台。1985年12月24日举行了开堂典礼。

北堂大堂建筑面积约2200平方米,高16.5米,钟楼塔尖高约31米。堂前有月台,三面有汉白玉石栏杆,堂正面上镶汉白玉石一方,镌刻着耶稣善牧圣像。大堂正门两旁,有中国式建筑碑亭两座,亭内分别立光绪十四年(1889年)天主教堂迁建谕旨碑和满汉文天主堂碑。

堂内有明柱三十六根,柱顶俱镂菘菜叶形,柱高4丈9尺。大堂内有正祭台和配台,大堂正门内建有唱经楼。

堂属哥特式建筑形式。大堂平面呈十字架形门面。哥特式建筑特点是使用尖拱以求使房屋直耸而上。大堂主祭台的北边是苦难堂。苦难堂西墙上镶有樊国梁墓碑。在修建西什库北堂时还建有主教公署、修道院、育婴堂等。

围绕哥特式教堂建筑的是传统的中式台基,环以汉白玉栏杆,栏杆和栏杆上的装饰均为传统的中式设计。堂前左右两侧各有一座碑亭,为黄顶琉璃瓦重檐歇山顶设计,庭内安放乾隆皇帝手书御碑两统,碑亭内侧则是四尊中式的石狮子,还有一对石供。

除了主体建筑,西什库教堂还有面积很大的附属建筑群,包括图书馆、后花园、印刷厂、孤儿院、医院以及光华女子中学、若瑟修女院和天主教华北教区主教府,现在这些附属建筑大多都被其他单位占用,只有若瑟修女院还保留使用,现位于教堂西北侧。最近有报道声称占据华北教区主教府的北京市第三十九中学已经在酝酿迁出,主教府不日即可归还西什库教堂。

教堂高高的耸立着,洁白而宁静。精美的雕花,美丽的壁画,斑斓的窗。庄重

静谧

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简称“红楼”,常被以“北大红楼”、“沙滩红楼”引用。红楼是1916年至1952年期间,北京大学的主要校舍所在地之一。北京大学红楼原为北京大学第一院。整座建筑通体用红砖砌筑,红瓦铺顶,故名“红楼”。

始建于1916年,1918年落成。红楼是中国近代史上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和民主科学进步思想的重要场所。1919年五四运动中,红楼和它北面的操场是反帝爱国运动的策源地。红楼为砖木结构建筑,平面呈工字形,建筑造型为简化的西洋近代古典风格。

底层青砖墙,水平腰线以下,以宽大的水平凹线强调其厚重感。二至四层为红砖墙,青砖窗套,角部以五出五进青砖作隅石处理。檐部以西式托檐石挑出。南立面中央部分墙体微向前凸,顶部上折成西式三角形山花,窗户改为一大二窄的三联窗。底部入口为塔司干柱式的门廊。门廊两侧坡道可供车停至门前。门厅北部为主楼梯。两翼各有一部楼梯,通往后院。

第三篇:2011青岛基督教堂调研报告

青岛基督教堂调研报告

2011年青岛市“西方建筑”调查项目

青岛基督教堂调研报告

摘要:青岛是有名的“万国建筑博览园”。德占青岛期间,建有大批优秀的欧式建筑。

本次调研以青岛基督教堂为调研对象,深入了解这座由德国胶澳总督府出资的根据德国古堡式建筑风格而设计的基督教堂。研究它的建造历史,建筑特点,历史事件以及现状等方面。从而对建筑有跟深的理解与认识,更加深入了解青岛的历史优秀建筑。

关键词:青岛市,青岛基督教堂,德国古堡式建筑,调查分析

一、背景资料

青岛基督教堂位于沂水路、江苏路、平原路、龙口路等几条道路交汇处东南侧的台地上,是一座当时专供欧洲人使用的基督教堂。德国强占胶州湾地区后,德国基督教信义会的柏林教会派传教士昆祚来青岛传教。昆祚在青岛身兼牧师和胶澳总督顾问二任,因此在“总督府”与“总督官邸”之间选址营造基督教堂。此教堂当时专供德国信徒聚会礼拜,故有“德国礼拜堂”之称1925年其全部交产转让给美国基督教信义会协会,于是基督教堂遂成为众多外国人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故后来又成为“国际礼拜堂”。青岛解放以后,青岛市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办公室和基督教协会设于此处,于是,这里又成为中国基督教徒的主要活动场所。

青岛成为历史文化名城,不是因为有多少庙,也不是因为有多少古董,而是因为这些建筑。1

因此,对于青岛建筑的调研,更有助于对建筑有跟深的理解与认识。通过本次调研,更加深入了解青岛的历史优秀建筑。

本次调研的建筑是青岛基督教堂,德国建筑师 Curt Rothkegel 设计。1908 aaa,女,(199?-),青岛理工大学?班。2011年青岛市“西方建筑”调查项目

年4月19日,这座教堂开工建造,到1910年10月23日落成使用。德国驻青岛总督府是这座教堂的出资建造者,教堂建成后作为旅青的德国新教各宗派信徒举行联合礼拜的会堂,不隶属任何差会或教派。教堂的正式名称是Evangelische Kirche für Tsingtau(青岛福音教堂),俗称“德国礼拜堂”。

本次调研,将深入了解这座基督教的杰出建筑。

二、建造历史

1898年,青岛成为德国的租借地。德国人拆除原有的中国村落,重新规划了一个全新的欧洲风格的城市。

新教教堂于1907年6月1日向在东亚的建筑师征集竞赛方案,结果,德国建筑师 Curt Rothkegel 的设计方案被选中。该堂建成后,先是由德国信义会柏林差会的昆祚牧师主持。昆柞在青岛身兼牧师和胶澳总督顾问二任,因此在“总督府”与“总督楼”(总督官邸)之间选址营造了这座基督教堂。落成后,举行了盛大的招待会,并于翌日举行了新堂祝圣典礼。

三、建筑规模与结构

青岛基督教堂建筑面积1167.18平方米,平面呈不规则矩形,入口至于南侧,整个建筑立面造型强调其绿色式弧状塔尖,并以其作为构图中心。建筑主体高17.82米,塔楼顶至地面高36.47米,含含地下部分通高则达39.99米。礼拜堂面积429平方米,净高11米,檐高9.36米。

2011年青岛市“西方建筑”调查项目

建筑物西侧林路处,为一高差约10米的自然石壁,近道路交叉口处采用拾级而上的处理手法,愈显建筑之高大。墙面底部采用高凸蘑菇石,深凹缝嵌边的设计形式,令人倍感建筑之雄浑,基座之厚沉。前面采取波纹状水泥抹面处理手法,质朴中含精致,配以米黄色基调则愈显典雅。檐口采用粗糙花岗岩镶嵌,局部转角又设置石块垂挂,不规则中含着和谐。宗旨,外墙设计中细部考虑严谨且深刻,处处都留有经过认真思考后精心勾画的遗痕,建筑含德国古堡式的格调,留有很深的欧洲建筑文化印记。

外观雄壮,内堂宽敞,室内为巨大的拱圆式吊顶。采用黑色的大门结合厚重的建筑基调,显得格外沉稳、庄重。整个建筑构图严谨、尺度适宜,建筑风格中留存着拜占庭时期的遗风。建筑的机构体系为砖石混合式,同时配以钢木屋架,是德占时期建筑中之精品。

同时该建筑由钟楼和礼堂两部分组成,是外观宏伟古朴的中世纪古堡式风格,并附设有钟楼,钟楼外部有三面墙上镶有机械报时钟表,当地人因此而称“钟表楼子”。其厚重的花岗岩教堂墙基,有着与生俱来的凝重粗犷气质,令教堂突现出的外观轮廓清晰而简练,跃然出宗教建筑特有的美感。宽敞明亮的教堂内部可容千人之众,18米高的大厅两侧分上下两层,装饰精美典雅,室内的细部装饰则流淌着拜占廷时期的格调。

四、历史事件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1月7日,日本军队攻占青岛。该堂宣布自立。四年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德籍传教士被遣送回国,于是该堂由在青岛的美国差会接管,供在青岛的外国信徒共同使用,称为“国际礼拜堂”。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中国北方的英美籍侨民均被关押进山东潍坊乐道院(长 2011年青岛市“西方建筑”调查项目

老会教会大院)改建的集中营,于是该堂改由青岛同善会德籍牧师苏保志主持。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从1945年至1949年,德国信徒和美国信徒分别在上午和晚上在这里聚会,直到美军撤退,青岛被解放军接管(1949年6月2日)前夕。

1949年12月,该堂被青岛市军管会宣布没收,房屋由青岛医学院附属医院使用。

在关闭了30年之后,1980年11月2日,由于中国政府的宗教政策有所改变,原青岛国际礼拜堂得以恢复礼拜,成为文革后山东省第一个恢复开放的基督教礼拜堂。为了与青岛其他教堂相区别,该堂被定名为江苏路基督教堂。

五、内部设计

教堂整体平面灵活、自由,采用欧洲中世纪早期基督教时期的巴西利卡式,长轴南北向布置,两端设有矩形龛.教堂的主入口设在西南侧,内部空间开敞明亮,在东、西两侧墙上的5个玻璃窗给教堂内自然照明.中央大厅呈矩形,南北布置,装饰简洁,是信徒们聚集的场所,也是他们做礼拜和活动所用的空间。厅内正北侧为一巨大的拱形结构,正中为圣坛,位于大厅中轴线的末端上,突出了圣坛的位置与作用。圣坛中间设有祭坛,右侧有一个壁式讲台,左侧有洗礼盆(现在已毁坏),全部用灰色大理石砌成.大厅的东、西、南三面均环绕低矮的侧廊,给半信半疑的望道者使用,同时也起到联系空间和疏散交通的作用。大厅东侧有3个拱形结构,西侧有2个拱形结构,东、西两侧的拱形结构之间由八角形底座、棕红色大理石柱身、曲线斗形柱头、半径为400 mm的青色大理石圆柱(周长2.52 m,高1.6 m)做支座,柱础落脚在高台上.大厅的南侧设有和东、2011年青岛市“西方建筑”调查项目

西两侧形似的2个半径为240 min的圆柱(周长1.5 m,高1.5 m)支撑着二层,这些大理石柱与大厅拱墙浑然一体,可见拜占庭时期的建筑特征。

大厅的内部空间尺度宜人,比例适中,并且运用了一系列的对比手法:宽阔的中厅与狭长的侧廊在空间大小上的对比;一层的大厅与二层的夹层在空间高度和大小上的强烈对比;北侧巨大的拱形结构与东、西两侧狭小的拱形结构在大小和数量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暗红色的座椅和雕花地瓷与明亮清洁的白色大片墙面所形成的色彩反差等.这些对比手法的运用显现出设计上的精细,并且有助于增加大厅的内部空间序列。

另外,基督教堂的陡坡屋面,西方一般采用木桁架,而此教堂的屋架采用钢木结构三角形,中央大厅上拱形钢丝网水泥壳体吊顶即挂在大厅屋架下弦上。在这座折衷主义风格的建筑中运用了现代建筑材料,说明在这世纪之交建筑转型期间,德国已经开始广泛运用现代建筑材料和进行现代主义风格建筑的探索并传人青岛,从某种意义上讲,加快了青岛近代城市的历程。

六、建筑特色

立面

整个教堂体形纵横交错,高低相间。外墙装修采用黄色波纹墙面,蘑菇石檐口、勒脚和包角,红瓦屋顶,上有绿色四棱曲线塔顶。钟楼高度36.47米,大厅檐口标高为9.36米。钟楼的三面外墙上镶有机械时钟,因而俗称为“钟表楼子”。平面

该教堂建筑面积为1297.51平方米,能容纳1400人左右。平面为巴西利卡式,设计了南北向长轴,中间是高大的矩形中央大厅,东、西、南三面设计了较低的侧廊。

2011年青岛市“西方建筑”调查项目

堂区院内还建有二层楼房两幢。一幢是附堂,一幢是传教士住宅。堂内布置

堂内设施布局属信义宗的格调。前方正中有圣餐桌,上方是彩色玻璃拼成的耶稣画像,右侧是拾级而上的大理石砌讲道台,圣餐桌左侧是施洗用的大理石盆。礼拜堂后方是唱诗楼,装有管风琴。堂内为大理石柱子和地面,做工装饰精细。窗户是彩色玻璃拼成的教会历史故事画面。

七、我对青岛城市老建筑的回顾与思索

纵观中国近代城市建设史,从规划布局到建筑单体都具有典型的代表意义的城市,青岛堪称典范。特别是作为殖民地城市,青岛更可谓中国近代历史的缩影。这其中最能说明问题的有两点:一是城市的发展自开始就有完整的总体规划,并能严格按照规划进行实施。而且这个包涵西方理念的规划,对这片土地进行了变革般的改造。其规划的精准性、合理性和全新视觉与观点的展现,对这片土地,甚至是全中国,都是一次强烈的撞击。随后,围绕这张规划图纸进行的建设与管理,引进西方体系的运作模式,都给这座城市注入了生气。二是经典地展现着欧洲风情的建筑,从点、线、面三个不同的层次对城市进行着装点。其布局的严谨,对环境的融洽与协调,伴着别致的造型与和谐的构图,给城市的街道,广场和社区平添景致。特别是部分重点建筑,从设计、施工到细部的推敲,无一不显示着创作者的精心与睿智,使得这些建筑成为百年的精品、瑰丽的国宝。2011年青岛市“西方建筑”调查项目

参考文献:

1、《福音时报》,2010年10月24日教会版。

2、李少红:《青岛基督教堂的内外空间设计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2008年29卷第五期。

3、青岛新闻网,《江苏路基督教堂》2005年4月15日。

4、《青岛城市老建筑》宋连威,青岛出版社。

第四篇:库木西力克乡民兵组织建设调研报告

库木西力克乡民兵组织建设调研报告

库木西力克乡党委

2011年1月19日

一、基本情况

库木西力克乡位于疏勒县东南37公里处,全乡总面积约12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4072亩,全乡辖21个行政村,11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3881人,(非农业人口824),其中男性12214人,女性11667人,18-35岁男性4043人,维吾尔族4043人。我乡现有武装部长1名,武装干事3名,1个民兵营,8个连,24个排,72个班,共792名民兵,一个独立应急排(由40名民兵组成)。

二、民兵建设情况

1、目前我乡民兵应急分队人员20名,由各村从村级民兵中义务召集,免除乡民兵全部义务工,乡政府提供伙食、住宿,没有发工资。按照年初制定的军事训练计划和政治教育计划,每季度集中一个月时间组织全体民兵进行了队列动作、警棍术、盾牌术、应急演练等科目的训练。民兵政治教育方面认真组织全体民兵学习十七大精神,学习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国防法》、《兵役法》和军事斗争知识,做好笔记,使我乡民兵的政治素质得到了整体提高。

2、全乡村级治安分队有21个,每个分队20人,村治安分队人员主要来自各村民小组的青年农民,没有工资待遇。村级治安分队以村民小组为单位,轮流进行值班巡逻,保障全村的安全和个人安全。

3、我乡现有8个普通民兵连,每连94人,民兵连长村支书兼任。

三、存在的问题

1、专武不专。我乡专武干部,虽然学历均在大专以上,但是均未服过兵役,没有经过正规的军事训练,整体军事素质不高。由于乡镇干部少,专武干部还兼有包村、蹲点等繁重的工作任务。兼职过多,导致专武不专问题突出,分散了从事武装工作的精力,影响武装工作任务的高标准、高质量完成。

2、经费保障难。基层民兵的吃饭,住宿,生活用品,训练器材等工作经费全部由乡村两级集体收入支出,对本来就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乡镇来说,负担较重。资金不到位,导致基层武装工作,民兵活动难开展。

3、人员集中难。在组织民兵整组、训练和开展活动时,找不到人、到不齐人、集中不了人的现象比较突出,特别是在农忙时节,很难召集起来。

四、意见建议

1、集中培训专武干部,提高全体民兵军事素质。县人武部应将专武干部集中进行正规的军事训练,提高专武干部军事素质。再由专武干部对村级民兵进行培训,建成一支军事素质过硬的民兵队伍。

2、加大资金投入,确保武装工作正常开展。加大基层武装工作经费投入力度,将工作经费纳入县财政预算内,加以严格落实。资金来源由上级和乡村集体收入共同支付。

3、民兵应急分队常年保持在30人比较合理。以社会公益性岗位面向全社会进行招聘,统一进行训练,建成一支素质过硬的治安联防大队。需要配备巡逻车和民兵值班室、部长办公室、器材室、档案室、专武干部办公室,配发服装、盾牌、手电筒、警棍、摩拖车(自行车)等防爆器材。

4、村级民兵治安分队要长年保持在10名左右,工资待遇由村里自行解决,乡里解决一部分,上级解决一部分,制定奖励政策,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抓落实。统一由乡武装部进行保障训练和教育,不断提高民兵队伍建设的整体水平,村级民兵应有办公室,活动场所,给与配备盾牌、警棍、巡逻自行车、手电筒以及通信工具等器材。

第五篇:库木西力克乡村级阵地建设调研报告

库木西力克乡村级阵地建设调研报告

村级阵地是农村党组织开展活动、服务群众的主阵地,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物质载体。近年来,库木西力克乡坚持服务发展谋全局、全面协调搞建设、以人为本抓管理、统筹兼顾促应用,提出了村级阵地建设工程,切实加强村级阵地建设管理工作,为农村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开展活动、服务群众、推进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现就我乡村级阵地建设现状及开展情况做以下报告:

一、基本情况

库木西力克乡位于疏勒县东南37公里处,距喀岳公路南侧3公里,东西长约34公里,南北宽约15公里,全乡总面积约12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4072亩,全乡辖21个行政村,116个村民小组、4046户,总人口21460人(农业人口19180人),5414个劳动力。村级阵地建设情况从1995年开始已修建了8个村(1、5、7、10、11、15、18、21);1995年—2000年修建了10个村(2、3、4、6、8、12、13、16、19、20);2006年—2010年修建了3个村(9、14、17)。

二、具体做法

近年来,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服务发展谋全局、全面协调搞建设、以人为本抓管理、统筹兼顾促应用,把村级活动场所建设作为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来抓,采取自筹资金“建”、争引项目“促”、出台政策“管”、拓展功能“用”等有效措施,切实加强村级阵地建设管理工作,为农村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开展活动、服务群众、推进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一)清家底,理思路,多措并举“建”。为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近年来,我乡把村级阵地建设作为“实事工程”来抓,使全乡村级阵地的面貌有了很大的改观,彻底改变了过去“小会炕头坐,大会露天开,办公无场所,活动无阵地、群众办事无处去”的历史。一是清“家底”,早谋划。乡党委充分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对全乡各村阵地的建筑面积、建成时间、建筑结构等基本情况进行全面摸底调查,建立了详细的村级阵地资料档案,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村级阵地建设规划,做好了工程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二是抓调研,明思路。乡党委高度重视村级阵地建设工作,乡领导深入基层,对村级阵地建设情况开展了调查研究,提出了“成熟一批建设一批,建设一批巩固一批,巩固一批提高一批”的工作目标,为切实推进村级阵地建设工作理清了思路。三是兴举措,建阵地。充分考虑“内力”和“外力”两方面的因素,坚持争引项目和自筹资金相结合,扎实推进村级阵地建设步伐。2006年,我乡抢抓县委组织部实施村级阵地建设项目的契机,积极争取项目,新建、改建了村级阵地17个。2008年以来,面对村级集体积累少,村级财力弱的实际,乡里不等不靠,千方百计自筹资金“建”,按照“县上补一点、乡里挤一点、村级筹一点、结对帮一点、社会捐一点、群众投劳省一点”的“三级六个一”的办法,全乡上下齐心协力开展村级阵地建设工作。

(二)定制度、强措施,规范程序“管”。村级阵地建成以后,重点是抓好规范和综合使用,真正使之发挥作用,取得实效。我乡高度重视村级阵地管理工作,以完善管理制度、强化管理措施为抓手,建立健全了村级阵地管理运行机制,进一步规范了村级阵地的管理工作。一是健全制度管。实行“专人管理,专人负责”制度,做到“一村一帐”、“一事一议”,建立了固定资产台帐,对各村办公用品、固定资产等进行登记,切实加强了资产管理。二是创新载体管。按照“以使用促进管理、靠载体推动管理”的思路,通过开展环境布臵好、活动场地好、配套设施好、内容形式好、活动效果好的“五好村级阵地”创建活动,增强村级阵地的生机和活力,解决了“重建设、轻管理,有阵地、无作用”的问题,提高了管理使用效率。三是靠实责任管。建立了财产登记制度,对村级阵地的财产全部登记造册,并通过聘请村民代表作为义务监督员,加强对村级集体资产管理工作的监督。试行了村干部集中办公制度和村干部值班制度,积极推行村级组织工作“机关化”管理步伐,要求工作日期间,村干部座班搞好群众来访接待,协助乡里三农服务中心搞好信息咨询、证照代办、劳务输出等便民惠民服务;节假日期间,安排干部在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轮流值班,以此靠实责任、强化管理。

(三)拓功能、重效果,统筹兼顾“用”。为使村级阵地成为村干部之家、农村党员之家和农民群众之家,充分发挥其惠民便民作用,我乡把使用工作作为扩大村级阵地服务内涵、凸显效益的重要工作来抓。按照村级阵地集党员教育、村民教育、远程教育、科技教育、文化教育和信息集散“六位一体”的功能定位,在发挥好开会、学习、活动等基本功能外,进一步拓展功能,发挥活动场所在服务群众、文化活动和农民培训等方面的作用,提高使用效率。部分村党支部利用节庆节日和农闲时间,组织党员群众在活动场所开展发展经济对谈和各类文娱活动,受到了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同时,进一步扩大村级阵地外延,将村级阵地与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培训中心、农科教培训中心、三农服务中心、劳动力培训基地、农家书屋等资源整合,形成了以培训基地和中心为面,以村级阵地为点,上下联动的培训格局,实现了“群众办事不出村、干部服务帮到底”,使村级阵地建成了党员群众的活动平台、农民致富的信息平台、实用技术的培训平台、便民利民的服务平台、教育群众的文化平台、参政议政的管理平台,进一步提升了全乡的凝聚力和创造力。

三、存在的问题

我乡地处较为闭塞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西缘,经济基础薄弱,近几年尽管我们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但由于受地域条件、经济基础以及合村并组后党员人数增加等因素的制约,村级阵地建设标准低、管理难、功能缺,部分村级阵地已不能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形势和要求。

(一)财力薄弱,资金乏匮,仍是制约村级活动场所建设的“瓶颈”。由于历史等诸多方面的原因,我乡有相当一部分村一无集体土地、二无集体企业、三无集体资源,村级积累薄弱。由于乡财政困难,加之受地震、冰雪雨水等自然灾害的影响,个别活动场所陈旧简陋,有的甚至成为危房,缺乏自我发展的基础,只依靠乡村自筹,很难建设高标准的村级活动场所。

(二)思想守旧,管理缺位,“重建设、轻管理”的问题依然存在。虽然我们制定并健全完善了加强村级阵地管理制度,但个别村“重建设、轻管理”的问题依然存在。个别村干部认识不到位,往往满足于场所建了,场所有了,在管理方面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工作力度不够,措施落实不力,综合使用效益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四、思路和对策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村级阵地已成为一项常抓常新的工作。今后我们要立足实际,着眼长远,坚持既要紧跟发展需要,又要适度超前的工作理念,全力破解村级阵地工作新课题,不断推进村级阵地建设工作的新局面。

(一)明确目标

结合当前开展的“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主题教育,我们把村级阵地作为一项“民心工程”来抓,不断增强“造血”功能,推进村级阵地的循环更新,建立和落实领导责任制,形成一把手亲力亲为、分管领导到岗到位、其他领导尽职尽责的工作格局和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确保工作目标的实现。

(二)建立三项机制,加强使用监管

1、建立后续投入机制,确保运转正常。一是加大财政投入力度。适当安排财政资金用于支持村级阵地建设,再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适当增加幅度。二是加大社会筹集力度。在使用好各类专项资金的同时,乡村两级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在不增加农民负担和村级债务的前提下,多方位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并通过政策优惠,减免相关费用,发动党员干部和群众义务投工投劳等多形式降低建设成本

2、建立群众监督机制,确保财产安全。为确保村级阵地建设及村级其它财产不损坏、不流失,建立村级活动场所管理监督制度,通过聘请村民代表作为义务监督员,加强对村级集体资产管理工作的监督。建立村级集体财产移交制度,村级党组织主要负责人和场所管理人员变动时,要严格执行移交规定,移交工作必须在乡党委和村民代表的监督下进行,做到程序规范,手续健全。对涉及村活动场所的维修、改造等重大事项,必须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后,在义务监督员的监督下实施。

(三)拓展五项功能,提升使用效益

1、拓展决策议事功能聚民心。要以村级阵地为依托,定期召开支村两委联席会议、村民代表大会和党员议事会,组织党员群众共商治村兴村大计;要广泛吸收群众参与村级重大决策或村级重大事务监督,增强党组织凝聚力,调动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

2、拓展教育培训功能增民智。要把村级阵地建成新型农民的教育培训基地。一方面,要充分发挥远程教育站点的作用,为群众接受远程教育提供有效服务,进一步提高站点的利用率和使用效果。另一方面,要以此为基地,大力实施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程,通过定期举办培训班,对党员群众进行实用技术、务工技能、法律法规和科技知识培训,加快培育新型农民步伐。

3、拓展便民服务功能解民难。继续完善村干部轮流值班制度,接待办事群众,协助乡镇三农服务中心搞好信息咨询、证照代办、劳务输出等便民惠民服务,真正把村级阵地建成便民服务中心。进一步加强同农业、卫生部门的资源整合,探索在活动场所建立农资代销点和村级卫生室,方便群众生产生活。

4、拓展文化娱乐功能正民风。依靠农民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自己的文化资源和文化激情,依托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经常开展形式多样、健康有益的群众性文体娱乐活动,用文化凝聚人心、陶冶情操、丰富生活、传播文明、促进和谐。整合老年文化活动设施,依托活动场所组织中老年人开展健康向上的文化娱乐活动,营造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浓厚氛围。

下载西什库教堂调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西什库教堂调研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普什宁江厂调研报告

    实地调研报告 四川普什宁江机床有限公司为了通过实地观察了解,加深对资产评估、企业价值评估以及管理会计中成本构成的理解,增强学员实际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MPACC中心拟选取一......

    2011西一路街道总工会调研报告定稿

    西一路街道总工会调研报告 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重视支持下,在区总工会的指导推动下,西一路街道总工会组织网络不断完善、工作机制不断健全、工作成效也日益明显,尤其是在201......

    西咸一体化调研报告

    加快建设西安—咸阳大都市一体化的问题 及对策调研报告农工党陕西省委会参政议政部 2011年10月14日 城市的国际化是指其生产要素参与世界经济循环和经济体制、管理方式与国......

    西官庄村蹲点调研报告

    西官庄村蹲点调研报告高墙乡政府乡长 张宏伟在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我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的号召,亲自深入到农村第一线进行蹲点调研。通过走访了解,召开座谈会、现场办......

    西固镇工会调研报告

    西固镇工会工作情况调研按照县总工会的要求,我们西固镇工会通过与工会干部、职工代表座谈交流、实地察看等多种形式,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摸清了基层工会工作的现状。一......

    西官庄村蹲点调研报告

    梁南村蹲点调研报告 中共梁家营乡党委书记 邵海 按照市委工作安排,我积极深入到农村第一线进行蹲点调研,我的调研村是后进支部梁南村。半年来,我通过走访了解,召开两委会、党员......

    西官庄村蹲点调研报告.

    西官庄村蹲点调研报告 高墙乡政府乡长 张宏伟 在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我积极响应县委县政 府的号召,亲自深入到农村第一线进行蹲点调研。通过走访 了解,召开座谈会、......

    西官庄村蹲点调研报告.

    梁南村蹲点调研报告 中共梁家营乡党委书记 邵海 按照市委工作安排,我积极深入到农村第一线进行蹲点 调研,我的调研村是后进支部梁南村。半年来,我通过走访 了解,召开两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