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出台新规严把“毕业关” 网友呼吁全国[最终定稿]

时间:2019-05-14 12:26: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大学出台新规严把“毕业关” 网友呼吁全国》,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大学出台新规严把“毕业关” 网友呼吁全国》。

第一篇:大学出台新规严把“毕业关” 网友呼吁全国

原标题:大学出台新规严把“毕业关” 网友呼吁全国推广

学分不达标 18名本科生降为专科

大学出台新规严把“毕业关”,网友呼吁“全国推广”

近日,华中科技大学18名学生,因学分不达标从本科转为专科。一石激起千层浪,原本抱着“熬过了高考,进大学就能轻松过”想法的大学生们感到了压力山大。

其实,这学期开学前夕,教育部就印发通知,要求各高校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切实加强学习过程考核,加大过程考核成绩在课程总成绩中的比重,严格考试纪律、严把毕业出口关,坚决取消“清考”制度。

19日,本报记者了解到,尽管目前本科生“降级”的事在我市高校还没出现,但不少市内高校已制定了严格的学籍管理办法,每学期对学分有严格的要求,作业未完成、考试不合格的同学有留级、退学等严厉的处理办法。

2017年,西南大学制定了《本科学生学籍管理办法》标明,全日制普通本科各专业基本学习年限为4年,按4年制定培养方案,实行学分制管理。学生在校学习年限一般为4年,可以分阶段在3-6年内完成学业。

其中“第七章学业警示与退学”明文规定,学生每学期(实习学期和毕业学期除外)修读学分数一般不宜低于16个学分,学生在校期间必修课程考核不合格累计达12学分(重修合格的不计),学校对其给予书面学业警示,学生经学业警示、必修课程考核不合格累计未达到24学分(重修合格的不计),或其他原因学业困难,可以申请留级或降级。另外,学生未经学业警示,必修课程考核不合格累计直接达到24学分(重修合格的不计),应当留级或降级。

办法中,列举了9种退学处理的情况,其中在学校规定的学习年限内(含休学和保留学籍的时间)未完成学业的;经学业警示后,在校期间必修课程考核不合格累计达到24学分(重修合格的不计)的;学生学业困难留级或降级后,必修课程考核不合格累计达到24学分(重修合格的不计,留级或降级前不合格的不计)的;未经学业警示,必修课程考核不合格累计直接达到24学分(重修合格的不计)、且不申请留级或降级的;未经批准连续两周未参加学校规定的教学活动的;其他不能完成学业、应予退学的情形。

《重庆交通大学普通本科学生学分制学籍管理规定》明确本科各专业的标准学制以教育部规定为准,实行学年学分制。学生应在弹性学习年限内完成学业,学制四年的学生,应在入学取得学籍后的3~6年内(含休学)完成学业;学制五年的学生,应在入学取得学籍后的4~7年内(含休学)完成学业。

学生在读期间,每学期开学补考后必修、限选不合格学分累计≥10学分的,学生所在学院予以书面学业警示,由所在学院送达学生本人并做好相关记录。学校每学年开展一次集中学籍处理,学生补考后必修、限选不合格学分累计≥20学分的,学校可予退学处理。

本科生降级可全国推广

声音

商丘工学院副校长王峰在微博上评论说,华中科大从严治校给混日子的大学生敲响了警钟,这正是对学生负责、对教育负责、对民族和国家的未来负责。

曾担任北京大学教务部副部长的卢晓东研究员撰文表示,从北大过去多年的教育实践看,“本科转专科”在为学校提高教学质量、为“困难学生”后期发展提供出路等方面,做出了不少贡献。

网友@“中科大胡不归”:高校严进严出是好事。既然有专升本,当然也应该有本转专。没人能担保你一定能拿到本科学位,任何时候都需要努力。

网友@钱多朵说:早该如此!

网友@多做善事a:支持校方!这是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

网友@永远开怀的笑:请所有大学推广。

但也有网友对“本降专”的做法提出了质疑。

网友@“ImFynn”:本科如果不达标应该延迟毕业吧,再不过直接退学。专科是注重培养专业技能型的院校,别让专科做“接盘侠”可以吗?

网友@“S.Y.1980”:直接劝退不就行了,别浪费家里钱,转到专科就能好好学了吗?

网友@“符澜刻”:反对本科院校的“混混”本科毕不了业就转专科毕业,会导致社会上对专科毕业生的观感不好。

本报记者 黄晔

(责任编辑:赵雅芝)

第二篇:员工福利有新规出台

员工福利有新规出台

你不是老早就翘首期盼着单位能发些福利吗?那就看过来。今天,全国总工会就员工福利发放做出新规:基层工会除了逢年过节可以向全体会员发放节日慰问品、职工生日可以发放生日蛋糕或蛋糕券外,还首次明确提出职工婚丧嫁娶等可以给予一定金额的慰问金,职工退休离岗可以发放一定金额的纪念品。

全国总工会日前制定《基层工会经费收支管理办法》,就工会经费用于职工的各项开支做了全面、细致具体的规定。其中,工会经费可用于集体福利的支出主要在四个方面:

1、基层工会逢年过节可以向全体会员发放节日慰问品。逢年过节的年节是指国家规定的法定节日(即:新年、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和国庆节)和经自治区以上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少数民族节日。节日慰问品原则上为符合中国传统节日习惯的用品和职工群众必需的生活用品等,基层工会可结合实际采取便捷灵活的发放方式。

2、工会会员生日慰问可以发放生日蛋糕等实物慰问品,也可以发放指定蛋糕店的蛋糕券。

3、工会会员结婚生育时,可以给予一定金额的慰问品。工会会员生病住院、工会会员或其直系亲属去世时,可以给予一定金额的慰问金。

4、工会会员退休离岗,可以发放一定金额的纪念品。《办法》也对基层工会经费不能用于哪些方面提出严格要求:

(一)不准使用工会经费请客送礼。

(二)不准违反工会经费使用规定,滥发奖金、津贴、补贴。

(三)不准使用工会经费从事高消费性娱乐和健身活动。

(四)不准单位行政利用工会账户,违规设立“小金库”。

(五)不准将工会账户并入单位行政账户,使工会经费开支失去控制。

(六)不准截留、挪用工会经费。

(七)不准用工会经费参与非法集资活动,或为非法集资活动提供经济担保。

(八)不准用工会经费报销与工会活动无关的费用。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记者:李昌禹 人民日报客户端2017-12-21 11:52

第三篇:最高法出台工伤新规[范文]

最高法出台工伤新规 9月1日起施行

昨天上午,最高人民法院对外发布了《关于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为妥善处理工伤保险行政纠纷,统一司法尺度,《规定》明确了双重劳动关系、派遣、指派、转包和挂靠关系等五类比较特殊的工伤保险责任主体,还细化了工伤认定中的“工作原因、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因工外出期间”以及“上下班途中”等问题,明确了由于第三人的原因造成工伤的三种处理方式。《规定》将于2014年9月1日起施行。

工伤认定:工作原因+工作时间+工作场所

工作原因

其认定应当考虑是否履行工作职责、是否受用人单位指派、是否与工作职责有关、是否基于用人单位的正当利益等因素。

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受到伤害,用人单位或者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没有证据证明是非工作原因导致的。

工作场所

其认定应当考虑是否属于因工作涉及的区域以及自然延伸的合理区域。

在工作时间内,职工来往于多个与其工作职责相关的工作场所之间的合理区域因工受到伤害的。

工作时间

其认定应当考虑是否属于因工作所需的时间。

职工参加用人单位组织或者受用人单位指派参加其他单位组织的活动受到伤害的。其他与履行工作职责相关,在工作时间及合理区域内受到伤害的。

上下班途中工伤认定

合理时间+合理路线

合理时间

(含早一点或晚一点)

工作地

合理路线(含顺路)

住所地

经常居住地

单位宿舍

配偶、父母、子女居住地

日常工作生活所需要的活动

其他

因工外出期间

属于“工作时间”的一种特殊情形,应当从职工外出是否因工作或者为用人单位的正当利益等方面综合考虑。

(一)职工受用人单位指派或者因工作需要在工作场所以外从事与工作职责有关的活动期间;

(二)职工受用人单位指派外出学习或者开会期间;

(三)职工因工作需要的其他外出活动期间。

第三人原因造成工伤处理

获赔不碍工伤认定

职工因第三人的原因受到伤害,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以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已经对第三人提起民事诉讼或者获得民事赔偿为由,作出不予受理工伤认定申请或者不予认定工伤决定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起诉社保机构支付

职工因第三人的原因受到伤害,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已经作出工伤认定,职工或者其近亲属未对第三人提起民事诉讼或者尚未获得民事赔偿,起诉要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支付工伤保险待遇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社保机构不得拒付

职工因第三人的原因导致工伤,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以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已经对第三人提起民事诉讼为由,拒绝支付工伤保险待遇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第三人已经支付的医疗费用除外。

五类特殊责任主体担责认定

工作单位 职工与两个或两个以上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工伤事故发生时,职工为之工作的单位为承担工伤保险责任的单位。

派遣单位 劳务派遣单位派遣的职工在用工单位工作期间因工伤亡的,派遣单位为承担工伤保险责任的单位。

指派单位 单位指派到其他单位工作的职工因工伤亡的,指派单位为承担工伤保险责任的单位。

用工单位 用工单位违反法律、法规规定将承包业务转包给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组织或者自然人,该组织或者自然人聘用的职工从事承包业务时因工伤亡的,用工单位为承担工伤保险责任的单位。

被挂靠单位 个人挂靠其他单位对外经营,其聘用的人员因工伤亡的,被挂靠单位为承担工伤保险责任的单位。

权威解读

下班顺路买菜

属于合理路线

对于《规定》中的“合理时间”以及“合理路线”,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庭长赵大光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做了相应的解释。赵大光表示,法律规定比较原则,只规定“上下班途中”,但在生活当中却可能有多种情况。对于这一问题的理解和认识上的不一致,也会导致各地法院在处理相同或者是相似案件的过程当中也有裁判标准不一致的问题,也就是同案不同判。

赵大光告诉记者,所谓的“合理时间”可以说比较宽泛,但应具有正当性。“上下班有一个时间区域,可能早一点,可能晚一点,比如下了班以后,还要加一会儿班,或者是等交通的高峰时段过了之后再回家。我们认为这些都属于合理时间”。赵大光随后又举了个例子对“合理路线”进行了解释:“比如下班的途中需要到菜市场买一点菜,然后再回家,而且是顺路,是不是合理的路线,是不是日常工作中所需要的必需的活动呢?我们认为都应当包括在内。”赵大光认为,理解“合理时间”“合理路线”这一条规定,要抓住一个关键词就是“合理”。

律师说法

下班顺路接孩子

应算合理路线

昨天下午,记者就《规定》中的一些问题也采访了京都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贾宝军,贾律师有着多年的劳动争议案件的办案经验。

贾宝军告诉记者,《规定》中关于“合理时间”“合理路线”的规定确实存在一定的自由裁量权,但这种裁量空间有利于保护普通劳动者,可以避免执行中的僵化。“毕竟现实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多种多样,法律法规不可能全部做出规定,这种裁量权避免了在争议处理中以‘法无明文规定’为由做出不利于劳动者的裁决。”

贾宝军表示,在《规定》发布之初,最高法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以举例的方式进行了明确,“由此可以推断,‘下班顺路接孩子’,应该也算在‘合理路线’内”,贾宝军说,此外,按照惯例,最高法今后也会通过定期发布典型案例的形式,对类似问题统一认定标准。

对于法律的适用问题,贾宝军告诉记者,尽管我国规定“法不溯及既往”,但作为审理行政案件的标准,《规定》的适用上,除了2014年9月1日及以后发生的工伤肯定适用《规定》外,9月1日前发生的工伤,但9月1日后才产生争议并引发仲裁及诉讼,也应当适用《规定》,不过贾宝军也表示,是否适用最终还要按照相关机构的规定办理。

本版撰文 晨报记者 何欣

第四篇:复旦出台新规 硕士生不用发表文章也能毕业

复旦出台新规 硕士生不用发表文章也能毕业

2011年12月30日 09:59 来源:上海《青年报》

“这个寒假,我可以从容地看导师给我指定的文献了。”复旦大学经济学院2011级硕士生付兵对记者这样说道。最近,他刚刚得到消息:学校从2011年入学的经济学院、中文系、史地所三个院、系、所的研究生开始试点:硕士生无须再在核心期刊发表文章,博士生在核心期刊上发表2篇文章(原为3篇)即可毕业,一改大多数高校多年来实行的“一定要在核心期刊发文章才能毕业”的规定。

记者获悉,近年来,关于“取消研究生必须发文章才能毕业规定”的呼声一直很高。对此新规定,复旦相关师生反响热烈,看法不一。而自此新举措之后,本市部分高校也“正在考虑,愿意学习复旦大学的经验”。

问题1:取消硬性规定能否杜绝“花钱买版面”?

“收版面费已成部分刊物生存之道,这样的垃圾文章不如不写、不如不发!”

付兵是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硕士一年级学生,几乎是从研究生入学的那一天起,他就知道“硕士生在读期间一定要在核心期刊发表文章才能毕业”的规定。“以前就听学长们谈到过这个规定,发文章成了读研期间必须完成的任务,有些学长对此还是很反感的。毕竟,一些文章混一混还是可以写出来的,但是质量并不高,纯属多余,浪费时间和精力。”

付强所谈的状况,其实在当下国内不少高校的研究生中普遍存在。大概是在10余年前,我国不少科研单位和高校就制定了这条硬性规定:研究生要发表一定数量的论文才能获得学位。如规定博士生必须发表1篇以上SCI或2-3篇核心期刊论文;硕士生发表1篇以上核心期刊论文。“然而,近几年来,随着研究生的扩招,研究生规模越来越大。相对研究生的数量,核心期刊的增加规模、速度远没有研究生的增长那么快。”复旦大学研究生院学位办常务副主任姜友芬告诉记者,在这样的背景下,大量研究生需要发文章,而论文期刊有限,国内部分学术期刊收取版面费就成为潜规则。

记者了解到,目前收取版面费已经成为相当一部分学术期刊的经济来源,有的按篇收费,有的按页收费,发表一篇论文在网上的标价高的竟达万元。“我们也陆续接到了一些文科学院学生的反映。有学生认为,发文章就是变相花钱买版面。有些时候,一些研究生投入大量时间、精力写一篇好的文章,发表的速度却没有花钱买版面来得快。”姜友芬表示,在接到这样的信息后,复旦大学研究生院对部分学院的一线导师、分管院长等做了调研,并最终做出了决定:在经济学院、中文系和史地所三个院、系、所取消硕士生必须要发表论文的规定,博士生在核心期刊的发表文章也从原来的3篇要求减为2篇。

“我们不是不要求学生发论文,而是希望他们能够发表高水平、高质量的论文。”复旦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顾云深告诉记者,学校作出这一决定,是希望学生不要单纯为了发文章而发文章,不要靠发文章来换学位。“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收取版面费已经成为一些刊物的生存之道,发表了大量低水平、重复的垃圾文章,制造了大量垃圾刊物。对于这样的文章,我们不鼓励学生去写。与其这样,不如不发!”顾云深说。

问题2:发表文章压力一旦取消,学生是否会“放羊”?

先选自律性较强的院系试点将来可能在整个文科院系推广

“其实,最初我们是计划在所有人文社科类的硕士生中都取消发表论文这一规定的。但是,在校学位委员会上讨论这事时,也有委员提出了反对意见。”姜友芬告诉记者,早在2007年,复旦大学就已在数学系试点了这一规定。“由于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目前我们无法评判这个规定取消后对数学系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是否带来了影响。”但确实有教授反映,取消了这一规定后,也有少数数学系研究生因为没了压力,“放羊”了。“最终,经学位委员会讨论决定,为稳妥起见,选择几家自律性较强的院系先行试点。”

姜友芬表示:“根据各学科的学科特性及各学院制定的试点配套方案,我们选择了三个院、系、所进行试点,即经济学院、中文系和史地所。数学系也即将实行这一办法。”

姜友芬称,之所以选择这三个院系,是由其学科自身特性决定的。“比如中文系属基础类学科,经济学院偏应用,而史地所在过去10年中,一共产出了好几篇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占到全校文科类全国优秀博士论文过半的份额。我们认为,他们本身在研究生培养质量方面就把控得非常好,即使没有这个规定,也可以做好。”

“当然,做出这样的决定,我们也是冒着风险的。”姜友芬坦言,由于目前教育部门对高校的评估指标中,发表论文仍是其中重要的一环,所以学校方面也要估量取消这个规定后带来的影响。在复旦大学8号楼研究生院,一进门就可以看到墙壁上三块硕大的玻璃窗内,张贴着“复旦大学历届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入选情况”。满满三大张纸上,记录着该校自|“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以来的入选作品。毋庸置疑,对于冠“研究生”的硕士生、博士生来说,在读研期间写出优质的论文,并且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出来,仍是外界评估他们的一个重要指标。

“不过,一个好的转变是:这两年,教育部门对于学校的评估也从原先的单纯考量发表论文的数量,转为更为关注发表论文的质量。这为我们作出改革提供了大的环境。”姜友芬表示:“我们更愿意让学生们把时间和精力留出来,用来好好做研究,写真正优质的论文。我们鼓励学生在高水平期刊上发表文章。”据她介绍,复旦大学内部对学术期刊有个分类,一篇A类期刊的文章可以抵掉2篇B类期刊的文章。“也就是说,如果博士生在A类期刊上发一篇文章,也可以毕业。”她说:“取消发表文章的要求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将来,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我们可能还会在复旦大学整个文科院系推广。”至于取消这一规定后,是否会对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带来影响,则需要两三年的时间来验证,校方会对此进行评估。

问题3:取消硬性规定后,如何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

严把研究生毕业论文质量关为学术文章发表增设专业平台

取消硕士生在读期间发表文章的要求,紧接着带来的问题就是:谁来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对此,复旦大学被选中的院系都制定了严格的配套方案。“大家达成的一个共识就是:一定要在出口处严把质量关。”姜友芬告诉记者,包括中文系、经济学院、史地所和数学系在内的四个院、系、所的所有研究生的毕业论文都要参加盲审,以前则仅是抽检。此外,各学科也会相应增加、调整课程的分量。“我们会通过开题报告、中期考核等环节来随时监督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发表文章也将作为奖学金评定的优先指标。各学科还会举办一些学术论坛,院系要求研究生必须要有可以在论坛上发表的论文,并须经得起业内人士的推敲、评判。”姜友芬认为:“与其将研究生发表的文章交给一些学术期刊的编辑可能并非专业出身的人来检验,不如交给业内专家检验。” 》师生反响

赞成方:应回归实事求是反对方:硬性规定也很好

“我个人觉得,其实有个“一定要发文章”的硬性规定也很好。只要真正花了功夫,文章质量高,不投机取巧,发表文章也并不如想象中那么难。毕竟,没了这个束缚后,有些学生可能就会不太关心发表文章这件事了。”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研一学生付强认为,取消这一硬性规定后对他的影响并不太大。

他表示:“我的导师对我们要求比较严格,以前我的师兄、师姐发表文章前,导师都会专门组织我们所有师兄弟姐妹们集合在一起,共同研讨他们的文章。因为对师兄、师姐的论文质量把控较严,所以他们的文章质量都不错,发表出来并不太难。现在,我导师也对我提出了要求,希望我能够在硕士一年级下学期到二年级上学期期间发一篇文章。我个人认为,这对我们的科研能力是很好的锻炼。我也希望自己能够发出文章来。当然,没了硬性规定后,我可以更从容些,在学术研究方面的精力也可以更集中一些。”

复旦大学中文系硕士毕业生小严则认为:“早就该这样了。核心期刊就那么几个,教师评职称要发,学生拿学位也要发,最后实际是怎么样的,大家都心知肚明。”

她认为,硕士生的发表核心论文规定已成为“普遍财政紧张的学术刊物的救命稻草”,“这项改革虽然有点姗姗来迟,但对于学术研究来说还是佳音天籁”。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导谢识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学校作出这一决定是件很好的事情。“一定程度上讲,这是对研究生的要求回归到更合理的状态。”

谢识予认为,以前要求研究生发论文的要求有些急功近利,有拔苗助长的感觉,不利于研究生踏实学东西。“一些同行在聊起这个话题时,也普遍表示有压力。毕竟,教育部的评估、考核,对学生发论文数量的攀比之风,都在有形无形中加重了“发文章”的分量。”

谢识予认为,取消这一规定将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已经有些国内高校在做。“这其实是回归到更为实事求是的状态。在国外,很多学校培养博士也不一定要求发文章。毕竟,研究成果是否一定要以发表的方式来体现呢?其实,不同学科有各自的特点,关键是要明确研究生培养的目标。取消这一硬性规定后,导师在培养研究生的过程中可以更为灵活、更有弹性。”

》解读

不发表文章就不能毕业?教育部从未做过硬性规定

“其实,教育部从未硬性要求在读研究生必须公开发表论文才能毕业。《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同样无此硬性规定。”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内高校要求研究生发表论文是一个历史过程。“大概是上世纪90年代,最早是南京某高校对该校的博士生提出了要发表文章的要求。当时,这一规定极大地增加了该校论文的发表数量。在高校排名榜上,发表论文的数量是个重要指标,论文数量的增长自然增加了该校在排名方面的优势。后来,作为一种经验,这一要求迅速被国内各高校、研究院所推广开来。刚开始是对博士生有这样的要求,后来蔓延到硕士生,并且对他们发表文章的期刊水准也都提出了要求。”熊丙奇认为,这样的要求是有严重问题的。“国外培养研究生的方案中,根本就没有这样的要求,有些学科甚至连毕业论文都不用写。”熊丙奇认为,很大程度上,要求研究生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是为学校的论文数量作贡献。“研究生作为第一作者的论文,在很多学校已经占到了该校论文总量的50%左右。”这给不少研究生带来了压力,成为一种负担。“尤其是现在很多期刊发表文章都需要交版面费,制造了很多学术泡沫。”

当然,如果据此推论,要求研究生发表论文是大学的单方面行为,也显然不够公正。众所周知,大学的量化管理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而由于量化管理的简便易行,随即成为自上而下的评价标准所倚仗的重要指标。直到现在,这一评价标准仍没有发生根本变化,也成了诸多高校无法真正取消这类要求的障碍之一。正如一些高校所担心的,教育部门对于高校的评估指标中,学术论文发表的数量和质量素来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大学一旦先行取消了这一规定,倘使导致学校论文发表数量大幅下降,学校必然会在评估过程中“吃亏”。好在,近年来,教育部门对于这一评估指标的标准已经从单纯地注重数量转为更为关注质量。“高校对研究生论文发表的要求从数量指标转为质量指标后,算是回到了人才培养的教育本位。”熊丙奇称,但他并不认为取消研究生发表论文的规定一定会成为一种趋势。他告诉记者,减轻研究生在发表文章方面的束缚后,很多人会有担心。一方面担心学校的论文发表量会大幅下降,另一方面失去了这个硬性指标,研究生的培养会不会更“水”?熊丙奇透露,很多博士生毕业就是卡在了发表文章这一环节中。“这就要求,学校要完善导师制,鼓励师生共同参与学术研究,提高研究生毕业论文的质量等才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根本之途。”

》展望

“应该尊重导师的要求,而不是行政化地做规定”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关于“取消研究生必须发文章才能毕业规定”的呼声一直很高。去年,某媒体进行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68.3%的受访者认为与过去相比,现在硕士论文的学术水平降低了,53.1%的人赞同取消硕士生发表论文的硬性规定。早在2005年,华中科技大学就取消了“研究生毕业必须发表论文”的硬指标,此后,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外交学院、中国农业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语言大学等多所学校相继效仿取消,规定学生即使没能发表论文,也能毕业。此后,电子科技大的部分学科也不再强行要求学生公开发表学术论文。

“从去年开始,我们学校就实行了学校、学部、院系三级管理制。对于研究生是否要发表论文才能毕业,我们学校并没有统一规定,而是交由各学部决定。”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杜朝辉告诉记者,早在四五年前,该校数学系就已经取消了这一规定。管理学院目前也无须发表文章就能毕业。“每个学科的特点不一样。比如说管理学院的研究生,他们在读期间的重点是学习行业的规则,发表文章并不重要。又比如说化学系,发表文章相对较为容易,所以可能会提出发表两三篇文章的要求。这是按照不同的学科特点决定的。”

杜朝辉认为,过去,我国研究生数量相对较少,对硕士生的培养也缺乏手段,发表文章是对学生科研能力的一种训练。但是现在随着研究生的大量增长,对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和要求都有了调整。研究生也不再可能像以前那样,是纯粹以“研究”为主的学生了,尤其是大量的应用型专业研究生,即专业学位研究生是没有发表论文的必要的。杜朝辉认为,取消研究生发表论文才能毕业的规定,或将成为一种趋势。但他同时承认,目前交大不发表文章就能毕业的学科仍属少数。“总之,我们应该尊重导师的要求,而不是行政化地作出规定。”

同济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一样,也对此没有统一的学校层面的硬性规定。“我们是由各个学院自行决定的。”该校学位办一位负责老师告诉记者,学校对于研究生发表论文的要求为“可发可不发”。“以前比较强调研究生发表文章,但现在研究生越来越多,学术期刊有限,再做出这样的规定有些不现实。”这位老师表示,学校鼓励研究生发表文章,“毕竟发表在期刊上的文章和毕业论文不一样,发表的文章要求相对精炼,对学生也是一种能力的训练。”她透露:“最近我们也正在考虑、探索这方面的问题,我们愿意学习复旦大学的经验。”(记者:朱文娟

第五篇:资质新规出台检查办法

资质换证即将截止,全国各地纷纷出台建筑企业资质动态检查办法

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建市[2015]154号)的规定:2016年6月30日是原资质企业换证的截止日。随着截止日的到来,全国各地纷纷出台建筑企业资质动态核查的文件,陆续将正式启动资质动态核查工作。

5月27日,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颁布《上海市建设工程企业资质动态监督管理办法》,该《办法》有几点内容需要大家特别关注。

1、外省市进沪企业的基本信息与资质信息,将从全国建筑市场监管与诚信信息发布平台(俗称为“四库一平台”)直接获取。

2、外省市进沪企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上海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将不予办理进沪信息报送: 1)在部监管平台中无企业信息或信息不符的;2)在部监管平台中登记的注册人员人数未达资质标准要求的: 3)近一年内发生过严重的违规违纪行为,在部监管平台被通报的;4)近一年内被清出上海建筑市场的。

3、上海市企业将通过上海市管理信息平台监管的企业库、人员库、项目库,并结合社保、工商等部门的数据,对企业进行核查,主要内容包括: 1)技术负责人达标情况;2)注册人员达标情况;3)非注册人员达标情况等。

市管理信息平台对外省市进沪企业在部监管平台中登记的注册人员达标情况进行监管。

4、被撤回建筑业企业资质证书的,企业可在资质被撤回后的3个月内,向本市建设行政管理部门提出核定低于原资质等级的申请。超过3个月未申请重新核定或重新核定未通过的,资质状态将调整为“注销”,并在外网公告。资质被注销后,企业按照规定从最低等级资质开始申请。

5、上海市建立建设工程企业的信用体系,建设管理部门根据建设工程企业的信用评价实行差别化动态监管。

文件详细内容

上海市建设工程企业资质动态监督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本市建筑市场主体行为,倡导建设工程企业诚信经营,促进建筑市场诚信体系建设,建立和维护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建筑市场秩序,根据《上海市建筑市场管理条例》和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推动建筑市场统一开放的若干规定》、《关于加强建筑市场资质资格动态监管完善企业和人员清出制度的指导意见》的规定,结合本市建筑业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市及外省市进沪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理、招标代理、造价咨询、检测等建设工程企业资质的动态监管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是建设工程企业资质动态监管工作的主管部门,上海市城乡建设和管理委员会行政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市行政服务中心)负责建设工程企业资质动态监管工作的具体实施。

各区(县)建设行政管理部门按照其职责权限,负责管辖范围内建设工程企业的资质动态监管相关工作。

各省市驻沪办建管处协助建设行政管理部门开展外省市进沪建设工程企业的资质动态监管相关工作。

第四条 建设工程企业资质动态监管主要采取企业自查、信息系统监管以及实地核查相结合的监管模式。

企业自查是指建设工程企业按照规定对企业电子版诚信手册进行自检并承担相应法律后果;信息系统监管是指以企业电子版诚信手册中记录的信息比对为基础,通过信息系统与企业资质相关标准进行实时比对,系统对不达标企业按设定要求进行自动处理;实地核查是指建设管理部门随机到企业的办公现场或者要求企业到指定地点,对企业资质达标情况进行核查。

第五条 本市建立建设工程企业的信用体系。建设管理部门根据建设工程企业的信用评价实行差别化动态监管。第二章 监督与管理

第六条 本市企业在资质审批通过后或者外省市进沪企业办理进沪企业信息报送手续后,企业电子版诚信手册自动开通。企业可以通过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网上办事大厅办理业务,开展建筑市场的相关活动。

前款所称的诚信手册,是指利用信息数据库、互联网等计算机及现代通讯技术,以电子数据方式记录和显示在沪建设工程企业的工商登记、企业资质、工程业绩、处罚、不良行为记录等信息的载体。

第七条 外省市进沪企业持上海市法人一证通登录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网上办事大厅申请办理进沪企业信息报送,可选择一项或多项资质进入上海建筑市场。

外省市进沪企业的基本信息与资质信息由市建设市场管理信息平台(以下简称市管理信息平台)从全国建筑市场监管与诚信信息发布平台(以下简称部监管平台)直接获取。第八条 外省市进沪企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将不予办理进沪信息报送:

(一)在部监管平台中无企业信息或信息不符的;

(二)在部监管平台中登记的注册人员人数未达资质标准要求的:(三)近一年内发生过严重的违规违纪行为,在部监管平台被通报的;(四)近一年内被清出上海建筑市场的。

第九条 外省市进沪企业办理进沪企业信息报送后,市行政服务中心、驻沪办建管处自收到报送信息后半年内对外省市进沪企业开展首次核查,并对进沪半年内未办理过合同信息报送手续或者未有中标记录的企业进行重点核查。

各省市驻沪办建管处负责对其管辖的外省市进沪企业进行首次核查;无驻沪办建管处的,由市行政服务中心组织核查。首次核查内容主要包括:

(一)在沪机构负责人是否确实受企业法人代表的委托开展相关工作,申请的数字证书是否合法;

(二)企业在沪基本情况,包括办公场所,主要人员等;(三)企业是否存在本办法第八条所列情形;(四)应当核查的其他情况。

第十条 在沪建设工程企业应当按照规定定期维护企业诚信手册所记录的信息;一旦发生变化,应及时进行更新。企业一年内应至少登陆一次诚信手册进行自检。自检时,应对诚信手册中企业信息、人员信息以及业绩信息等进行核实和确认。

本市企业一年内未进行诚信手册自检的,再次登陆网上办事大厅后必须先完成自检工作;外省市进沪企业一年内未进行诚信手册自检的,进沪报送信息将被删除,需重新办理进沪企业信息报送后方可在上海继续开展建筑活动。

第十一条 市管理信息平台监管主要利用本市建筑建材业企业库、人员库、项目库及建筑建材业信息平台的优势,并结合社保、工商等部门的数据,实时与企业诚信手册比对,以达到对企业资质达标情况进行监管的目的。市管理信息平台对本市企业监管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技术负责人达标情况;(二)注册人员达标情况;(三)非注册人员达标情况等。

市管理信息平台对外省市进沪企业在部监管平台中登记的注册人员达标情况进行监管。第十二条 在沪建设工程企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将被列为实地核查重点对象:(一)连续两年以上未进行合同信息报送的;(二)一年内发生质量安全事故的;(三)资质申报或进沪企业信息报送时存在弄虚作假行为的:(四)被投诉举报的;(五)安全生产许可证不达标的:(六)信用分低于全市平均线的;(七)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规定的其他不良行为的。

第十三条 对本市企业进行实地核查时,市、区两级建设行政管理部门按照管辖权属分工负责,具体核查以下内容:(一)工商营业执照、资质证书、安全生产许可证是否有效,具体信息与企业实际情况是否一致;(二)技术负责人是否符合资质标准要求;(三)注册人员是否符合资质标准要求;(四)非注册人员是否符合资质标准要求。

第十四条 对外省市进沪企业进行实地核查时,市行政服务中心会同各省市驻沪办建管处负责,具体核查以下内容:(一)填报办公地址、人员信息、资质等情况与企业实际情况是否一致;(二)本部注册执业人员是否符合资质标准要求,必要时核查技术负责人、非注册人员等其他指标;(三)是否存在本办法第二十二条所列的情形。

第十五条 建设行政管理部门组成不少于两人的核查组到企业办公现场或者要求企业携带相关材料到指定地点进行核查。核查组将对本市企业持有的各项资质、外省市进沪企业报

送信息进行审核,对于核查不通过的资质企业发出整改通知书,企业应限期整改。第三章 整改及处理 第十六条 建设行政管理部门在日常监管时发现在沪建设工程企业存在资质不达标情况,将通过系统自动推送整改通知书至企业版诚信手册,企业登陆网上办事大厅后用数字证书签收《整改通知书》。企业签收《整改通知书》后,该项资质状态将自动调整为“整改”,并在企业版诚信手册的监管提示栏予以提示。

建设行政管理部门在实地核查时发现企业某项资质不达标,当场向企业发出《整改通知书》,同时将该项资质状态调整为“整改”。

第十七条 本市企业资质整改期为3个月,从企业网上签收或者现场签收《整改通知书》起算。在整改期内,企业资质整改达到资质标准要求,其资质状态将自动恢复为“正常”。本市企业资质处于“整改”状态的,在办理以下事项时受到限制:

(一)不得通过网上办事大厅办理投标报名、合同信息报送等手续,以及承揽其他未通过网上办事大厅登记的工程;(二)不得申请除注销、信息变更、分立合并之外,与整改资质同类别的其他资质申请事项。外省市进沪企业资质处于“整改”状态的,不得通过网上办事大厅办理投标报名、合同信息报送等手续,以及承揽其他未通过网上办事大厅登记的工程。企业资质整改达到资质标准要求的,其资质状态将恢复为“正常”。

第十八条 企业资质在整改期内未整改到位的,涉及由本市建设行政管理部门审批的,建设行政管理部门将通过系统自动推送《撤回企业资质事先告知书》至企业诚信手册,企业登陆网上办事大厅后领取。企业签收《撤回企业资质事先告知书》后,系统自动进入3个工作日的申诉期。申诉期内,企业达到资质标准要求,可通过网上办事大厅进行申诉。市建设行政管理部门根据企业申诉情况,作出“取消撤回”或“继续撤回”的决定。作出“取消撤回”决定的,企业资质状态将自动恢复“正常”。

第十九条 对于本市建设行政管理部门审批的资质,申诉期内企业未进行申诉,或申诉后本市建设行政管理部门作出“继续撤回”决定的,将由系统自动推送《撤回企业资质决定书》至企业诚信手册,企业登陆网上办事大厅后使用数字证书签收《撤回企业资质决定书》,资质状态调整为“撤回”,并在企业诚信手册的监管提示栏中提示。

被撤回建筑业企业资质证书的,企业可在资质被撤回后的3个月内,向本市建设行政管理部门提出核定低于原资质等级的申请。

超过3个月未申请重新核定或重新核定未通过的,资质状态将调整为“注销”,并在外网公告。资质被注销后,企业按照规定从最低等级资质开始申请。第二十条 对于持有住房城乡建设部审批资质的本市企业,整改期内仍不达标的,企业资质状态调整为“整改”,由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提请住房城乡建设部撤回企业该项资质。第二十一条 本市企业资质处于“撤回”状态的,在办理以下事项时受到限制:(一)不得通过网上办事大厅办理投标报名、合同信息报送等手续,以及承揽其他未通过网上办事大厅登记的工程;(二)建设单位在办理施工许可时,涉及项目的勘察设计、监理、施工总包任何一方的资质处于撤回,不得办理施工许可;(三)对于已开工的工程,如果勘察、设计、监理、施工总包任何一方的资质处于撤回,将由质量安全监督部门根据相关法规进行处理;(四)打印本市审批资质的电子证书批准件和使用件,不显示该项撤回资质。通过公众版诚信手册查询时,不显示撤回资质。通过微信公众号验证时,显示资质状态为“撤回”;(五)不得申请除注销、信息变更、降级核定之外的其他资质申请事项;(六)所有资质都被撤回的企业,不得申请除注销、注册人员变更转出以外的其他申请事项。

第二十二条 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外省市进沪企业将被清出上海建筑市场:(一)首次核查未通过且报送信息弄虚作假的;(二)一年内行政处罚次数达3次以上的;(三)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规定需要清出的其他情形。

清出上海建筑市场的外省市进沪企业,自被清出之日起一年内不得再次进入;被清出企业再次申请进沪企业信息报送的,须通过建设行政管理部门核查方可在本市从事建筑活动。

被清出的外省市进沪企业在本市尚未完工的项目可以继续完成,但是应当购买建设工程质量保险或者提供履约担保。第四章 附则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由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负责解释。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自2016年7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1年6月30日。

下载大学出台新规严把“毕业关” 网友呼吁全国[最终定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大学出台新规严把“毕业关” 网友呼吁全国[最终定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规出台 小煤矿整合仍将继续

    新规出台 小煤矿整合仍将继续 从2008年至今,煤矿行业经历了一场大整合,然而,这次整合并非整顿终结者,事关煤矿行业安全的管理规定接连出台。在近期召开的全国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

    重磅!苏州市规划局2018新规出台及概要解读

    重磅!苏州市规划局2018新规出台及概要解读 《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苏州市实施细则之一“指标核定规则”(2018年版)》通知近日出台,本次规定是继《苏州市实施细则之一......

    新规出台助推彩票业发展新高潮(合集五篇)

    日前,财政部、民政部、国家体育总局公布了《彩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这是我国继《彩票管理条例》颁布施行后,彩票行业发展史上的又一重要举措。 我国彩票业起步较晚。我国福利......

    新规 《重庆市律师服务收费指导标准》出台[精选合集]

    新规 《重庆市律师服务收费指导标准》出台 链接 市律协六届六次会长办公会 重点就落实《重庆律师行业第二个发展规划纲要(2015-2018)》,以制定规则促进规范发展进行了讨论研究......

    河南省2005届大学生就业工作新规即将出台

    据有关部门初步统计,今年河南省专科以上大学应届毕业生数量将超过18万人,这个数据比去年的13万余人(未包括外省回本省就业的学生数量)多了5万人。在省、市政府部门和高校共同努......

    假结婚移民猖獗 加拿大移民部拟出台新规(范文大全)

    据加拿大《环球华报》报道,近年来申请加拿大配偶移民者越来越多,从诸多案件来看配偶移民类别出现假结婚骗取移民身份的事件数不胜数。故加拿大移民部拟出台新规,要求配偶要有......

    检验检疫部门积极应对欧盟出台的新规

    检验检疫部门积极应对欧盟出台的新规 为了有效应对即将实施的《欧盟玩具安全新指令》,近日,赣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组织辖区玩具企业进行相关培训,为辖区玩具出口企业出谋划策,降......

    课后服务新规出台,如何化解“下午3点半难题”

    课后服务新规出台,如何化解“下午3点半难题” 中小学生放学早,下午3点半、4点半接孩子,成了不少家长的头疼事。在学校课后服务普遍缺位的当下,商业托管机构的出现“解放”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