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法院分析“涉林”纠纷案件的特点、原因并提出对策
××法院分析“涉林”纠纷案件的特点、原因并提出对策
当前,受土地利用经济效益好及栽种树木利润高等原因影响,村组涉林行为不规范密切,造成村民之间、村民与村组、乡镇等机关涉林矛盾十分尖锐,涉林纠纷案件呈逐年上升趋势,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成为法院审判工作的难点。为此,××法院以受理的涉林案件为对象,开展了认真的调查研究,分析原因,提出对策。
一、涉林纠纷案件的主要特点
1、涉林纠纷案件数量逐年增多。近几年,特别在国家减免农业税后,涉林纠纷案件呈增长态势。××法院2005年受理涉林纠纷案件6起,2006年受理18起,2007年1-4月份已受理15起,其中2006年以来受理涉林纠纷执行案件14起,涉及村民近千人。
2、涉林纠纷案件以涉林地纠纷为主。涉林案件主要分为涉林地和涉林木两种,而又以涉林地为主。涉林纠纷相对集中于道路林地和水利堤坝林地。涉林地纠纷案件主要表现在部分村组林地发包过程中未依法定程序即将土地移交他人使用;林地权属不清,界限不明,村民抢占林地、抢栽林木及阻止他人栽种林木情况严重;部分乡镇由于历史等原因无偿占用村组等集体土地不愿意归还,但村民要求归还,从而引发矛盾等。
3、基本农田植树影响农业生产引发村民之间矛盾。少数农户出外经商或打工,无能力养蚕,又不愿意将桑园转包或交于村集体,就在桑田栽树;少数农户无力种植承包地,又不愿意将承包地流转给他人经营,就在承包地里直接栽杨树。在农田中种树违反了国家保护基本农田的法规,影响了周围农田作物的生长。为此,利害方容易发生纠纷矛盾,甚至发展成暴力性事件。当事人以相邻权受到侵害等理由,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对方排除妨碍或赔偿损失。
4、电网架设及其他基本建设过程中围绕砍树补偿产生矛盾。供电及其他部门为顺利完成供电设施的架设及其他基本建设,可能会经过部分村民拥有使用权的宅基地、堤坝、田埂等,栽种其上的林木必须砍除,供电等部门一般要求村民自行砍除树木,给予其一定的补偿。但在砍树过程中,由于补偿数目或者在操作环节出现问题,纠纷矛盾时常发生。如供电等部门将补偿款统一发放到村级组织,村级组织因种种原因未及时发放给村民,村民因而不及时砍树。供电等部门即到法院申请先予执行,而村民则以未获得土地补偿款为由阻挠执行。
5、学校撤并后原土地及栽种其上的林木成为争夺对象。由于撤并等原因,一些乡级中学、部分农村小学被撤并,被撤并学校土地及栽种于其上的林木成为争夺对象。当前,争夺主体主要为提供耕田用于建校的村组村民、撤销学校的主管部门及乡镇政府。
二、涉林纠纷产生的原因分析
1、利益驱动。国家取消农业税,农民利用农田经济效益大大提高。树价不断上涨,栽树的效益好。在利益面前,农民为林地和林权经常发生矛盾和纠纷。
2、发包行为不规范。部分村组在发包林地时未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如对本集体经济组织外的人进行发包时未经村民集体讨论通过,存在暗箱操作嫌疑。特别表现在试行清财化债过程中没有经过公开招标,就将一些圩堤使用权以协议的形式抵给村组债权人。群众对村组不规范发包行为侵害其合法权益的行为反映强烈。
3、法律规定不完善。对基本农田进行保护的有关条例中的条文对基本农田从事果林业生产行为如何处罚缺乏相互协调性。如规定禁止在基本农田发展林果业,但在法律责任上却没有明确规定对在基本农田植树如何处罚的条款。导致农民在基本农田中植树,有关职能部门进行处罚缺乏有关依据,也是发生矛盾的原因之一。
4、普法教育不到位。林地、林权所有权有明确规定,如流域性、湖堤防属于全民所有,中沟、斗渠、林权属乡镇。但依然有村民抢占林地或抢砍、抢栽林木,职能部门对有关规定宣传不到位,部分群众并不知道以上林地、林权的归属。
5、农村基层组织作用有限。在调处涉林纠纷中,一些村组干部年龄偏大,精力有限,实际发挥作用有限。当前一些村集体经济组织经济实力不强,没有能力帮助农民解决实际困难。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村组等基层组织在经济社会生活中没有具体事权,群众在实际生活中一般不需要村组干部解决问题,降低了村组干部的号召力、影响力。因此,本该由地方消解的纠纷大量地涌入法院。
6、涉林裁判执行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部分涉林案件败诉人,在履行法院裁判文书时讨价还价,法院则更多地考虑涉林纠纷案件在当地的社会影响力,执行时多做说服调解工作,但部分群众认为法院的裁判文书履行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并在实际中确实也有人得到了一定的利益,周围群众受其影响,遇到类似情况也同样处理,从而导致了涉林纠纷案件数量增多体现的地域性特点,即部分地方涉林案件较多。
三、解决涉地、涉林纠纷的对策
1、开展林地确权工作。县、镇政府应加强林地确权工作。林地和林权权属确定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能从源头上减少涉林案件纠纷的发生,是治本之策。
2、加强学校撤并后林地的协调工作。对于学校撤销后的土地归属问题,法院从化解案结事了的角度出发,尽力组织争议组织或个人进行协调,妥善处理此事,化解社会矛盾,确实无法协调解决的,应依法及时作出判决。由于这类案件体现了群体性的特点,法院可以采取就地开庭,以案讲法的形式,讲清讲明涉林法律规定,使群众知法懂法,避免部分群众不明规定,在少数人挑动下,盲目参与其不应参与的活动。
3、针对农田植树问题依法向有关部门提出司法建议。基本农田植树的规定还不完善,对于村民在基本农田植树行为应该怎样处臵,法院在依上位法作出裁判时,应及时向基本农田保护主管部门提出司法建议,建议完善相关规定。
4、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高村组干部的素质,提高调解能力,充分发挥社会调解的作用,分流社会矛盾纠纷,减少法院案件数量;定期组织普法,把《土地管理法》、《村民组织法》等与农民群众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作为重点内容加强村组干部的宣传教育,引导村组干部在进行涉林行为时,规范,公开、公平和公正。
5、加大法律宣传力度。加大对土地、水利、公路等涉林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加强信访法律宣传工作,引导群众依法信访或通过诉讼渠道解决涉林问题。
6、加大法院涉林案件审理力度。不断提高案件审理质量,及时化解涉林矛盾纠纷。同时,加大涉林裁判执行力度,确保裁判确定权利义务及时得到履行,又要防止过于迁就涉林当事人,降低法院权威和裁判的威信。
第二篇:高新法院分析拆迁安置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案件的特点与成因并提出对策
高新法院分析拆迁安置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案件的特点与成因并提出
对策
罗祖岷、石智勇发布时间:2008-11-10 08:01:0
2近年来,高新区法院审理了多起涉及拆迁安置房屋买卖合同纠纷的案件。该院在对大量个案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试图通过对此类案件的基本情况概括、案件特点梳理,最终提出此类纠纷的妥善解决方案,以达到经济理性和社会衡平的和谐统一。
一、案件基本情况
2005年以来,诉至该院的此类案件共计75起,主要发生于各拆迁安置小区,尤以早期的和平、新北两个拆迁户数较多的小区突出。不少拆迁户在当时仅凭拆迁协议就与他人进行了房屋买卖,协议一般均是以拆迁安置协议载明的被安置人为出卖人,约定买受人预先支付大部分的购房款,余款在出卖人配合办理产权证时支付。由于拆迁房产权证办理工作进展缓慢,近期才陆续开始办理。而较争议双方签订房屋买卖协议时,现在房屋价格已大幅增长,故较多出卖人反悔,纷纷要求买受人在原买卖合同约定的款项之外额外支付一笔购房款差价,否则不予协助办理产权证。双方协商不成,买受人于是提起诉讼,要求法院确认买卖合同有效,并诉请出卖人协助办理房屋产权证,或者出卖人以各种理由主动诉请法院判决买卖协议无效。
二、案件特点
(一)诉求集中。主要表现为要求被告确认合同有效、协助办理产权过户手续。在75起案件中,其中68起案件的原告均要求被告确认合同有效,并要求被告协助原告办理产权过户手续,占此类案件的90%。另外7件则是由出卖人或房屋的其他共有人为原告要求主张合同无效。理由主要集中于出卖时未经其他共有权人同意或房屋未取得产权证书等。
(二)出卖人反悔原因集中。大多系房屋价格大幅增长所致。从案件审理的情况上来看,尽管众多出卖人在进行答辩时所提出的理由都并非是以房屋价格增长,但法院在审理过程中依然能感觉到利益因素的影响实为出卖人反悔的最主要原因。
(三)调解难度集中。从该院对此类案件进行审理的情况来看,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原被告双方很难达成调解协议。原告一方要求严格按照当初双方签订的房屋买卖合同确定彼此的权利义务并最终要求实现其权利,普遍不愿意接受合同之外另行支付补偿购房差价;而被告一方却认为当初双方签订的合同对其明显不公,是在信息资源严重失衡的情况下签订的,原告理应对其进行适当的补偿。
(四)法院判决集中。该院在处理此类案件时,遵循允诺必需信守的合同法基本原则,除原、被告双方自愿达成调解协议的外,其余案件均以被告即出卖人败诉告终。
三、原因分析
(一)利益驱动下的诚信缺失。此类案件大量出现的根本原因则在于出卖人的诚信缺失,而此种现象的背后则是利益因素的影响。由于房屋价格呈现连年持续增长的态势,这种价格变化所导致的过去和现在之间的利益悬殊引起了被告的心理失衡,而房屋产权证件办理的进度缓慢又给予了出卖人将此失衡进行现实表达的机会,其结果就是出卖人不愿意依据原合同履行办理产权过户的义务。
(二)现行立法、司法的缺陷。现行法律法规由于制定的时间早晚有别,同时具体法律法规又具有针对事项立法的特点,往往缺乏体系的逻辑严密性和和谐统一,因此在处理此类案件的时候,无可避免地在具体法律关系的认定上存在不同的意见和观点。这就容易给当事人在估计失信的法律成本方面形成错觉。同时,对失信行为的处罚力度弱,也是最要的原因。
(三)安置房买卖本身所蕴含的法律风险。拆迁安置房是指因城市规划、土地开发等原因进行拆迁,而安置给被拆迁人或承租人居住使用的房屋。由于拆迁安置房屋买卖交易存在很长的时间周期,进而蕴涵了诸多法律风险。司法实践中这种类型案例举不胜举,且逐年递增。所谓法律风险,主要是针对买受人而言。一般情况下,拆迁房屋买卖双方在签订买卖合同后,卖方都会要求买方支付全部或绝大部分房价款,而买受人在支付该巨额房款后并不能及时取得房屋所有权,双方形成的仅仅是一种债权债务关系。虽然双方存有买卖合同,但根据物
权公示公信原则,出卖方从法律上讲依然是房屋所有权人,这样买受人就会置于高风险法律地位。究其根本原因,在于该房屋物权变动需要一个漫长的历史周期,期间可能会出现的法律风险诸如房价飙升导致违约发生、抵押担保设定、所有权人死亡出现、所有权人自身债务恶化、共有权人或第三人权利主张、房产查封扣押、赠与继承发生、标的物作价投资出资等等情况。该类纠纷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双方在合同内容上没有精心设计,而且买受人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很大侥幸心理。
四、对策建议
(一)规范安置协议。由于拆迁安置房大部分是家庭共有财产,而签订房屋买卖合同时往往又是以家庭中的一员为代表与买方订立合同,卖方往往以其他共有人不同意为由毁约。因此有必要规范安置协议,在对安置房进行产权登记时应将共有人一并登记在产权证上,以明确房屋所有人,并要求一起签订买卖合同或出具书面同意书。
(二)加强事前预防教育。加大对拆迁安置房屋出卖人的教育和法治理念宣传,将大量的此类纠纷消弭于诉讼前。此举不但可以减轻法院的审判、执行、调解负担,而且在时间点的选择上更有利,即在买卖双方的矛盾尚未升级的时候,更有利于促使其达成新的合意。
(三)加大社区调解力度。由于此类案件涉及的当事人多在同一小区,社区工作人员对争议双方的情况比较了解,更能因势利导地对双
方进行规劝。要充分重视社区调解在此类纠纷解决中的作用,充分发挥社区的组织和协调功能。在尊重买受人处分权的基础上,可引导双方达成补偿协议,尽量减少纠纷的发生。
(四)强化以案示法的宣传。以案示法可以充分发挥法律的社会引导功能。审理此类案件时从被告答辩和庭审的情况来看,许多被告主张合同无效的理由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认为未依法登记领取权属证书的房地产不得转让。该院的判决已确认,拆迁安置房屋是公民的合法财产被国家依法毁损后,国家对公民给予的一种实物补偿。被告在取得安置房屋后,虽未进行权属登记,但其手中持有证明房屋权属的有效凭据,足见其对房屋享有所有权。部分出卖人辩称其房屋买卖合同无效的观点应受到否定,未经登记仅产生行政法意义上的违法,并不对民事合同效力产生影响,故房屋买卖协议有效。被告有义务协助原告进行房屋交易后的过户登记。大力宣传这种法律判断和判决结论,可以引导其他类似情况的案外人对行为性质作出准确的判断,从而作出恰当的选择。
(五)倡扬诚信观念与法治信仰。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一种信用经济,稳固的信用基础是市场经济的动力和源泉。我国要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必须在广泛倡导社会诚信的基础上培植和维护信誉,建立社会主义信用体系。当然,作为司法机关,有必要通过正确适用法律法规对不诚信行为进行负面评价,加大失信成本,进一步在民众心中树立诚信意识和法治信仰。
第三篇:分析当前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原因并提出预防对策
分析当前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原因
并提出预防对策
某区针对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居高不下的情况,结合该院2011年-2012年办理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认真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及原因,并提出预防建议。
一、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
1.“两抢一盗”侵财型犯罪案件比例高。由于未成年人缺乏稳定的收入来源,一旦沾染上抽烟、喝酒、上网等不良习好,为满足个人消费欲望,容易实施侵财性犯罪。近两年,该院共受理移送审查起诉未成年人犯罪案件55件101人,其中“两抢一盗”案件32件74人,分别占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数和人数58.19%和73.27%。
2.共同犯罪案件比例高。由于未成年人身心发展尚未完全成熟,单独作案存在力量不足的问题,加之未成年人自我控制力差等原因极易结伙作案。该院办理的这101名犯罪未成年人中共同犯罪的有94人,占未成年人犯罪总人数的93.07%。
3.犯罪主体文化水平低、自食其力能力不足。这101名犯罪未成年人大多数文化水平偏低,其中系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有93人,占未成年犯罪总人数92.08%,因自身文化程度较低,自食其力的能力不足,为了贪图享受而走向了犯罪的道路。
4.侵害对象、作案区域相对固定。由于未成年人受身体条件的限制,多选择学生等作为其犯罪侵害的对象,以学校为中心所辐射的周边网吧,以及通往学校的道路、城郊结合部等地点作案。如该院2012年办理姚某、宋某、乔某抢劫案,三名被告人多次在晚上以翻围墙、爬窗户的方式进入某镇初级中学男生宿舍,或者在校园周边采取殴打、搜身及威胁的方法,抢劫20余名学生200余元。
二、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
(一)家庭原因
1.家庭自然结构的破坏。一般而言,单亲家庭的孩子缺乏关爱和管教,容易导致未成年心理扭曲和个性畸形,在性格、情感、行为等方面出现问题,因而走向犯罪。这101名犯罪未成年人来自单亲家庭、离异家庭、父母双亡家庭的涉罪未成年人有32人,占未成年人犯罪总人数的31.68%。如,2012年5月,16岁的王某盗窃一案中,由于母亲过早去世,从小形成了一种自卑、自闭的心理,其父亲又常年在外打工疏于管教,因此导致其上网成瘾,当缺钱上网时便产生了偷盗的想法,进而走向了犯罪。
2.父母教养方式不当。家庭结构健全而教育方法不当,容易导致未成年人存在不良心理。如2012年1月,16岁的任某抢劫一案,任某因学习问题被父亲打了一顿,随后离家出走,在网吧上网后由于身无分文,为了找钱吃一碗面,便对一名未成年学生实施了抢劫。
(二)学校原因
1.学校政治思想教育和法制教育弱化。当前,学校 “重智育轻德育”的教育观仍然存在,因此在德育教育等方面的培养上还存在薄弱环节,也忽视了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导致学生法律意识淡薄。
2.辍学、失学现象严重。当前,有的学校为了片面的追求升学率,对一些所谓的差等生不管不问,导致他们过早的辍学走向社会,从而结交一些不良社会人员,容易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这101名犯罪未成年人中,系初中或小学辍学的犯罪未成年人有63人,占未成年人犯罪总人数的62.37%。
3.忽视青春期的教育,尤其是性教育。学校在青春期的教育和性教育上不够重视,甚至避而不谈致使未成年人学生缺乏必要的性知识、性伦理教育,由于无知或好奇误入歧途实施了犯罪。
(三)社会原因
1.网吧泛滥缺乏有效监管。遍布城乡的网吧已成为目前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的一大障碍和症结,许多未成年人一旦接触上网,便深陷其中不能自拔。这101名犯罪未成年人中,上网成瘾的有72人,占总人数的71.29%。
2.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我国目前处于市场经济转型的重要时期,新的价值观念及社会规范而又尚未完全确立。未成年人极易沾染浪费、奢侈、享乐的不良风气,从而使一切向钱看、哥们义气、盲目攀比等不良思想开始对未成年人的思想意识进行腐蚀,最后导致了未成年人思想意识的恶向转变。
3.疏于对文化市场的管理。文化市场管理的松散,导致产生的黑游戏厅、黑网吧,包括影视作品、网络游戏中的枪战、飙车、砍杀等充斥着暴力、色情内容,毒害着未成年人的心理,使未成年人形成道德认知上的错位,成为诱发未成年人犯罪的温床。
(四)自身原因
1.缺乏自我控制能力。青春期中的未成年人精力充沛,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模仿能力,对世界充满了求知的欲望,但由于各方面的压力,一方面他们的心理极为脆弱,另一方面又可能铤而走险。2012年5月,某区办理的一起未成年人故意杀人案,14岁的王某因与被害人李某在KTV的包间内产生了口角,便产生了极强的愤怒感和被侮辱感,情急之下便抽出随身携带的刀具向被害人砍去,并导致被害人死亡。
2.道德水准低下,法制观念淡薄。某区从办案中发现,走上犯罪道路的未成年人平时不注重自己的道德培养,道德标准低下,对自己的行为放任自流;有的未少年人认知能力不强,法制观念淡薄,以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3.交友不慎。未成年犯罪人多浪迹于社会,出入于网吧、游戏厅等公共娱乐场所,容易相互结识,交叉感染,进而结伙实施犯罪。因此,在未成年人共同犯罪案件中,大多为同学、同乡、朋友关系。
三、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对策建议
(一)强化家庭环境,充分发挥家庭预防的特殊作用 一是父母要提高自身素养,为孩子树好榜样。家长要不断提高文化素质和法制观念,以正确的道德观去影响、教育子女,培养孩子逐渐学会识别和自觉抵制违法犯罪行为。二是父母要重视与关注孩子的课余生活及精神需求。一旦发现孩子有不良习气或不良爱好要及时制止、纠正。
(二)强化学校环境,发挥学校的重点教育作用 一是加快教育观念的转变。学校要加强对后进生、双差生、流失生的教育,防止适龄少年儿童厌学、失学、辍学,过早流入社会,尽可能地为适龄青少年创造一个良好地学习生活环境。二是大力倡导检校共建活动,扎实开展法制教育。法制教育要抓早、抓好、抓苗头,营造一个学法、知法、用法的氛围,力求将未成年犯罪消灭在萌芽状态。三是认真开展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学校要加大开展学生心理咨询服务的力度,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活动,及时解决未成年人在学习和生活中所产生的心理问题和困惑。四是切实抓好社会实践教育。针对部分未成年人从小骄生惯养、缺乏独立生活能力、社会适应性差的现状,学校应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独立生活和应付各种困难、挑战的能力。
(三)强化社会环境、减少诱发未成年人犯罪的社会因素
一是加强对重点未成年人群的管理和教育。认真落实流动未成年人管理和服务、刑释解教未成年人的安臵帮教、流浪乞讨儿童帮扶救助措施,防止脱漏管现象的发生,积极帮助失足未成年人解决就学、就业问题,切实防止再犯罪。二是强化网吧等社会娱乐市场的整治,净化文化市场环境。文化、工商、公安等部门建立经常性监管措施,加强对新闻出版物、音像制品市场和网吧、游戏厅、录像厅等营业性娱乐场所的监管,减少引发犯罪的社会诱因,为未成年人创造文明健康向上的社会环境。三是坚持打防并举、标本兼治、重在治本。对于那些社会危害大、犯罪情节恶劣的未成年犯,要依法打击,同时,把“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贯穿于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始终,切实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检察机关要坚持跟踪回访制度,积极协同家庭、学校等方面开展好考察、帮教工作,积极预防失足未成年人再犯罪。
(四)加强未成年人适应与自我管理教育
一是教育未成年人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及社会公共道德规范。引导未成年人经常学习法律知识,自觉抵制违法犯罪行为的诱惑。二是教育未成年人应当树立自尊、自律、自强意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三是教育未成年人应当增强辨别是非和自我保护的能力。未成年人要谨慎交友,对违法犯罪行为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坚持正确的观点和立场,自觉抵制黄赌毒等各种不良现象的诱惑。
第四篇:罗田法院分析刑事案件上升原因并提出对策建议
罗田法院分析刑事案件上升原因并提出对策建议
作者:徐世钰 余光武 发布时间:2010-06-11 13:52:14
湖北法院网讯(作者 徐世钰 余光武 编辑 李国清)今年1-5月份,罗田法院共受理刑事案件67件86人,与去年同期48件57人相比,案件数量增长近40%,被告人人数增加50.9%。刑事案件明显上升,对人民法院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提出了新的挑战,也对审判管理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主要特点:
(一)故意伤害案件比重大。共受理故意伤害案件31件,占受案总数的46.3%,比去年同期的26件增长19%,居受案数首位,并且此类案件大多是农村的村民、邻里、熟人甚至亲属之间,因土地承包、宅基地、通行、排水和债务等民间纠纷激化、升级演变而成,基本上都是初犯、偶犯。
(二)交通肇事案件增幅大。共受理交通肇事案件11件,比去年同期3件增长267%,占受理案件总数的16.4%,仅次于故意伤害类案件。交通肇事案件主要发生在乡镇道路上,并且以摩托车、农用车肇事居多。在受理的交通肇事案件中,摩托车、农用车肇事的共8件,占此类案件总数的72.7%。
(三)盗窃抢劫案件变化大。受理盗窃案件7件,占受案总数的10.4%,较上年同期12件下降42%,受案数量出现负增长。盗窃案件在犯罪主体、侵害对象上与上年同期相比有明显变化,由外地流窜盗窃摩托车为主向本地青少年入户盗窃现金为主转变;受理抢劫案件6件(去年同期为零),占受案总数的8.9%。抢劫案件主要是城镇及城乡结合部的无业、失学青少年抢劫同龄的青少年,有的还“擂肥”在校学生,有团伙化、暴力化、低龄化的倾向。抢劫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个人吃喝玩乐,并非生计所迫。
(四)控告罪名涉及范围大。去年同期受理刑事案件主要涉及盗窃、故意伤害、交通肇事、强奸、猥亵等9种罪名,而今年同期新增非法经营、敲诈勒索、贩毒、过失致人死亡等罪名,控告的罪名共涉及14种。从涉案罪名看,刑事犯罪出现新的动向。
原因分析:
(一)依法打击监督的力度不断加大。为巩固“全国平安县”创建成果,深入推进“平安罗田”建设,确保社会长治久安,公安机关加大了对刑事案件的侦破力度。同时,检察机关强化法律监督,杜绝了“以罚代刑”、“以取保候审代结案”等问题,以前公安机关采取取保候审等方式解决的部分案件,现均移送检察机关提起公诉,由此导致刑事案件受案数增长。
(二)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不够健全。山区农村人口法律知识缺乏,遇到利益纷争时,往往一时冲动,大打出手。基层综治维稳工作不够扎实,网络不够健全,作用发挥不够明显,人民调解第一道防线在一些地方缺位和失守,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不及时,一些民间纠纷由于得不到及时的排查化解,导致激化升级,引起“民转刑”案件持续多发。
(三)农村的交通安全管理存在漏洞。近年来,随着公路建设投入加大,山区农村的交通条件显著改善,但同时,车辆数量也与日俱增,特别是国家“汽车下乡”、“摩托车下乡”等扩内需政策实施后,极大地激发广大农民购买农用车、摩托车的热情。农村农用车、摩托车数量快速增长,客观上增加了事故发生的几率。一些驾驶员交通安全意识淡薄,无证驾驶、酒后驾车、超速行使,遇到 紧急情况处置不当,更加导致农用车、摩托车交通事故频发。
(四)青少年犯罪预防工作亟待加强。一是家庭教育缺失和偏废,一些家庭存在失管、失爱、失和、失德等“四失”问题,对未成年子女或放任自流、或漠不关心、或溺爱迁就,给子女的人格塑造和行为养成造成严重影响。二是德育为先的原则没有得到落实,一些未成年人的人生观、价值观、金钱观、幸福观和是非观出现偏差,贪图安逸享乐,缺乏吃苦精神。三是文化糟粕和不良网络环境的影响,“留守儿童”、“问题少年”的社会关怀、帮教机制不健全,是青少年犯罪的一个重要社会原因。此外,一些青少年法律意识不强、交友不慎、是非不分,经不住诱惑,意气用事,是走上犯罪道路的主观因素。
对策建议:
(一)加强法律宣传教育。突出农村人口、在校学生两个重点,深入开展法律进乡村、进社区、进校园活动,采取发放资料、图片展览、巡回审判、法制讲座和媒体宣传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道路交通安全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土地承包经营法》等法律,切实增强广大农民、在校学生学法、守法、用法自觉性。公安机关应针对辖区的治安形势,及时的向群众发出预警信息,提 高群众的自我保护能力。
(二)健全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网络,做到无缝隙、广覆盖。落实社会矛盾纠纷定期排查制度,确保矛盾纠纷早预防、早发现、早调处。要充分发挥各级综治维稳中心的平台作用,整合资源、联动联调,实现“小纠纷、大调解”,切实把各种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弭在初始状态,防止矛盾激化升级。
(三)突出加强农村交通安全管理。针对乡镇道路交通肇事案件多发的实际,在强化农村驾驶员交通安全意识的同时,交管部门应克服点多、线长、面广、人少的困难,力量下沉、管理前沿,把农村道路交通管理作为重点、难点来抓,加大路面巡查力度,依法严厉打击、处罚各种交通违章行为,使农村交通秩序持续好转,最大限度预防、减少交通肇事案件发生,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四)形成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合力。首先是家庭应尽到教育、保护子女的责任,为子女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民主、健康、和谐的家庭环境。其次学校应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注重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把法律、品德和心理学教育纳入学生课堂,让德育为先回归。三是应加大对网吧、学校周边环境的整治,注重对留守儿童、问题少年的生活关怀、心理疏导、行为矫正和困难帮扶,从严打击教唆、引诱、胁迫青少年犯罪的行为,从而形成家庭、学校、社会和司法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合力。
(五)强化审判管理工作。一方面,通过采取与检察机关、社区矫正机构加强沟通联系,缩短审前社会调查时间,依法运用简易程序和简化审,以及加强自诉案件和解工作、强化审判流程监控等措施,提高审判效率,节省司法资源。另一方面,加强案件质量管理,强化审判员、合议庭、庭长、分管院长和审判委员会的职责,严格把好证据、事实和法律适用关,防止出现“萝卜快了不洗泥”的问题,实现刑事案件公正、效率和效果的统一。此外,应充分发挥能动司法作用,积极延伸刑事审判服务职能,认真分析、研判刑事审判工作态势,针对个案和类案中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深入调查研究,及时提出有前瞻性、针对性的建议,帮助有关单位、部门完善内部治理,改进社会管理。
第五篇:西部基层法院人才流失特点原因及对策
西部基层法院人才流失特点原因及
对策
“>西部基层法院人才流失特点原因及对策2007-02-10 16:47:0
2近年来,西部基层法院人才流失主要是法官的流失,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法院人才流失现象发生在法院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的今天,更显得耐人寻味。长此下去,将严重影响法院基层基础建设和法官队伍职业化建设,公正与效率主题就无法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因此,准确分析西部基层法院人才流失的特点、原因并及早提出对策,对于树立和落实中央提出的正确的人才观,实施“人才强院”战略,加快法官队伍职业化建
设,实现公正与效率主题,为西部大开发提供优质法律服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为突出和更加紧迫。
一、西部基层法院人才流失的特点
(一)显性流失与隐性流失并存。前者是指人才因某种原因离开法院另谋他就,从而影响法院工作的发展;后者则是指法院现有人才因激励机制不够等原因而失去工作积极性法院后备人才枯竭。相对而言,隐性人才流失更容易被忽视,但其危害更大,因为它会给别人带来心理冲击,容易形成“多米诺骨牌效应”,有更多人才流失的危险。
(二)具有审判资格和较强业务能力者流失的居多。如西部一县法院从1993年开始至今先后有28人调出法院,其中获得法官任职资格后调出的人员有24名,占外流总人数的%。且离开法院者大都是审判经验较丰富,司法技能较强或者通过了国家统一司法考试的法官。
(三)年轻化、高学历者流失的居
多。特别是近两年来,年龄在40岁以下,通过国家统一司法考试的优秀年轻人才都陆续调出或干脆辞职。对某些地方的某些法院来说,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已异化为出口关,不再是进口关了。陕西省法院系统每年因此调出约数十人。人才年龄结构比例严重失调,出现断层现象,如笔者所在法院,1993年以来只进了一个法律大专生,30岁以下的审判人员只一人,两者均不到法院在编审判人员的1%。有的法院甚至已到达“无法官可任命”的窘境。
二、西部基层法院人才流失的原因
法官吃“皇粮”,法官职业是铁饭碗,法院曾经是法律职业者神往的圣地,为何时至今日出现人才流失现象呢?
(一)没有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有的法院领导对中央提
出的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贯彻不够,没有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穿于人才工作的全过程,特别是没有树立人才资源是第
一资源的观念,偏重使用人才,不重教育和培养,没有根据新形势和新任务的需要改革法院人才工作体制和机制。有的法院在用人上搞论资排辈,任人唯亲,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坚持不够,关心、爱护、支持人才干事业不够,只允许他们出成绩,不容忍他们犯错误,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差。
(二)缺乏应有的职业保障。一是缺乏职业权力保障。表现在法院内部不独立,法官审理案件经常受到来自内部行政管理的干预、其他法官及上级法院的影响;法院和法官外部不独立,办案中经常受到外界不正当的干预、影响和控制。二是缺乏职业地位保障。表现在党委、政府总是习惯于视法官为公务员,把法院当成政府部门使唤!法院和法官独立的、专业的、尊荣的职业地位没有应有的保障。三是缺乏职业素质保障。表现在没有真正优胜劣汰的有效的职业准入、继续学习教育、晋升、考核和淘汰等一系列制度作保障,难以确保法官
在长期的任职期限内始终不懈怠和保持很高的职业技能与道德素质。
(三)法官的经济待遇差。这是法院不能吸引高素质法律人才的最根本原因。1999年3月份最高法院面向社会高素质法律人才公开招考10名高级法官,因经济待遇差而报名者寥寥就是一个例子,更何况西部基层法院呢。另据报载,供职于某税务局的一位家长因孩子学习成绩差而批评他道:“你如果还不好好学习,以后只能去当个穷法官算了!”可悲的是,该家长所指“穷法官”还是高级法院一副院长。这不但说明当今中国法官待遇低的现实,而且“不让下一代人当法官”竟成了家长教育子女的反面教材。“有的全日制本科毕业的法官参加工作十五年了,月工资也仅800元左右!其收入还不及一个农民临时工,部分法官所虑及的是基本生计问题,远不是维持法官职业的体面和尊荣了,那是多数法官所不能奢望的!”因此,法院里通过司法考试的人有相当一部分几乎都是毫不
犹豫地选择辞职当律师,因为律师的收入比法官实在是高得太多,在面对如此巨大的经济待遇差别时,又有几个法官能够坚守当一名清贫法官的选择呢?
(四)工作生活环境差,个人发展空间小,欠人性化关怀。有的法官,经济收入不是他们重点考虑的因素。相反,审判事业的发展和自身价值的实现才是他们的主导需要。他们只求有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能有一个公平的职务晋升机会,更多的业务培训机会;只求法院领导对他们的成长多一份关心和爱护,用自己所学知识独立运用于审判中,以发挥聪明才智更多地报效国家。然而现实却是,审判管理行政化,法官职业大众化,队伍管理缺乏人性化,职务职级晋升论资排辈,法院提供的学习、培训、考察机会廖廖。优秀者没有受到激励,平庸者没有受到鞭策。所有这一切,使法院人才得不到应有的理解、尊重和肯定。这样,高素质法官要么随波逐流,淡化自己的职业意识、职业秉性
和职业思维,被同化、大众化,要么调换环境走人!
(五)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低,无职业尊荣感。“一府两院”中法院、检察院与同级政府平等的宪法地位没有真正得到贯彻落实,各级法院院长和检察院检察长的职级始终比同级政府首长低。法院系统内部依据《法官法》评定的法官等级,与法官工资、福利、等级津贴及政治地位毫无联系,实质上未得到国家的正式确认。现实中,仍套用党政系统的模式管理法官,且法官处于这个系统的边缘地带。法官的职级待遇远远差于警察,而警察的职级待遇还在自上而下继续大幅度提高,法官的政治地位低于警察是目前不争的现实,这与宪法规定和法治化进程是不相符的。法院和法官的整体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不高,也是法院人才流失的又一个重要原因。
三、西部基层法院人才流失的对策
(一)树立和落实科学的人才观。西部基层法院目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内
一项带根本性、全局性的战略任务是想方设法吸纳、留住、培养和重用高素质法律人才,防止人才流失。要按照“三人代表”要求,认真贯彻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建立科学的法官评价体系和业绩考核标准,实现法院人才工作的可持续发展。要破除种种思想障碍,解放思想,根据法院新形势和新任务的需要创新观念、制度和机制,激励人才努力工作,发挥聪明才智。领导干部要善于识才、用才、爱才、聚才。要坚持德才兼备原则,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不拘一格选人才。要关心、爱护、支持人才干事业,大力改善人才成长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允许他们出成绩,也要容忍他们犯错误,有效留住人才。
(二)强化法官的职业保障。一是强化法官的职业权力保障。法院外部,要建立独立、统一的司法经费、人事管
理保障制度,从根本上避免地方行政权力对司法的干预。法院内部,要实行队伍分类管理,规范审判委员会职能,取消案件层报审批和判前向上级法院请示汇报制度,最大限度地还权于合议庭和独任庭依法独立审判。同时还要建立和完善法官申诉、控告权利保障制度。二是强化法官的职业地位保障。法官一经合法任用,除正常工作变动外,非因法定事由、法定程序,不得给予免职、辞退、降级或其他处分,以保障法官身份的稳定性。对高风险的法官职业要建立职业风险保险和优厚抚恤制度,让在执行职务中遭受意外伤亡事件时得到经济补偿。落实法官合理的职业“特权”,确保法官在履行审判职责过程中免受不合理的指控、追究、评论等。三是强化法官的职业素质保障。实行严格的法官准入和选任制度、持续教育培训制度、严格的考核和淘汰制度,以抬高职业“门槛”,更新知识结构,提高司法技能,提升道德素养,严格考评任用,保持法官
整体素质的可持续提高。
(三)提高法官的经济待遇。要从体制和制度上确
保法官成为高收入者,这是法院吸引人才,防止人才流失最根本的措施。因为“人,无法靠精神鼓励幸福地生活,幸福的生活需要财产来维系。”很难想象一个背负沉重生活负担、面临生存艰难的法官能够毫不分心地专注于审判工作,能对法官这一职业有所依恋!因此,不能让超负荷工作和超常人道德要求的法官的工资、津贴和各项福利等保障大打折扣,确保法官享有与其身份地位相符的体面与尊荣,确保法官无后顾之忧地依法公正行使审判权!“良禽择木而栖,贤才择主而侍”,法官的待遇提高了,人才便会不请自来。我国目前法官完全可以享有高薪制和高津贴,国家财力也不应该成问题。警察比法官多几倍,优厚的警衔津贴尚且可以推行,而且还有不断提高的趋势,为什么法官就不能实行高薪制和高津贴呢?!根据国情,完
全可以可循序渐进地每年提高一定幅度的工资,同时每年选任淘汰一定数量的法官。可从法院以外吸收高素质法律人才进来,把淘汰法官节省下来的钱补充到选任的法官身上。
(四)提供个人事业发展的广阔空间,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和条件。“人的最高需求是价值的自我实现”,人才往往有强烈的事业心和实现成就的动机。法院要创新机制,为人才提供事业发展的舞台,这既是防止人才流失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法院不断发展的动力源泉。同时,法院要为人才提供宽松的工作环境、富有挑战性的实践锻炼机会以及有针对性的教育培训、公平晋升机会和良好的生活条件。要为法官提供办公所必需的联网电脑、打印、通讯和足够的书报费等软、硬件物质技术装备。以保障法官更好地学习和工作注重对法官能力的培养和锻炼,给予更多的教育培训机会,放手让其承办重大、复杂、疑难的案件,刻意培养其高超的司法能
力。在法官等级、工资、职务和职级晋升以及评先评优和外出学习考察等方面做到向高素质法律人才倾斜,优先予以考虑。尊重、关心、体贴法官。一些法院遇法官生病住院,很好地体现了对法官的人性化关怀。一些法院为法官提供工作餐、专门的娱乐和健身场所等同样地体现了对法官的关爱。只有关心、体贴法官的工作落到实处,人性化管理才真正落到了实处。
(五)切实提高法官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要加强对法院和法官的正面宣传,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尊重法官、关心法官、支持法官和爱护法官的良好氛围。党政领导尤其要强化宪法意识,尊重和维护法院和法官的地位和权威。形成尊重法官的社会共识是社会进步、国家文明的重要标志。与此同时,法院自身也要用严格的管理制度、先进的法官文化,约束和培育法官的职业理念和职业操守,以保证法官的素质与其尊荣的社会地位相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