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疆棉花加工企业登录预约入库系统注意事项
新疆棉花加工企业登录预约入库系统注意
事项
问题1:为什么预约入库日期有时显示“入库日期待通知”有时可以手工选择入库日期?
回答1:预约入库日期的设定分为两种,一种情况是在集中入库期间,由交易商手工选择入库日期;另一种情况是入库开始或收尾阶段,企业无法自行选择入库日期,在预约到一定重量以后,由交易市场工作人员和驻库纤检人员协调好入库日期后,由交易市场人员统一分配预约入库日期。
问题2:为什么在新建预约单内输入批号后点击预约,提示交易商“该批次不在预约范围内”? 回答2: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1.交易商应仔细核实输入的棉花批号是否正确,输入的批号应为当前棉花生产年度的有效批号;
2.交易商应仔细检查加工检验平台内“入库组批”是否已经组批完成;
问题3:预约成功后,发现货权人填写错误需要修改货权人应该怎么办?
回答3: 应该及时通知仓库,在仓库入库申报之前,修改为正确的货权人后,再申报入库。(注:如仓库已做入库申报,想要修改货权人,只能通过货权转移或二次入库流程进行修改)。
问题4:预约成功后发现组批错误应该怎么办?
回答4:应该按照预约入库流程中的换批或入库替换包流程进行操作。
问题5:加工企业预约成功后发现预约仓库有误或者需要更换仓库应该怎么办?
回答5:一般情况下预约成功后,交易商是无法更换预约仓库的,因此需要交易商认真填写预约入库信息,避免出错。
问题6:棉花如遇天气、车辆等原因车辆无法按照指定入库时间入库的,应该怎么办?
回答6:应该及时提交延期申请,并通知预约仓库,避免造成违约。延期的时间由加工企业自行选择,只能延后,不可提前。
问题7:交易商登录密码忘记怎么办? 回答7:交易商预约系统密码与交易商自助管理系统登录密码一致,如忘记或丢失,则需联系交易市场新疆办事处相关技术人员:0991-8899281 梁景 0991-8899272甄家隆。
第二篇:棉花加工企业技改资金申请报告
棉花加工企业技改资金申请报告
一、项目法人基本情况:
宣城市雄杰棉制品有限公司由徐永堂个人独资注册设立,注册地点为
古泉镇团山街道,原属于供销社棉花收购站,主要从事棉花收购、絮棉及棉制品加工,该企业从2003年因客户需求不断增大,开始用80片锯齿轧花机加工籽棉,并随之年产量不断增大。截止到2007年3月份,2006加工籽棉4000吨,产出皮棉1500吨,产值达2300万元,实现利润120万元,税金20万元,产品销售到江、浙、沪等地,并与相关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经过这几年的资本积累,已具备了较大的投资能力,完全能够承载国家棉花加工业生产设备更新改造项目。
二、项目的产能规模:
(一)本项目建成后,生产符合国家标准GB1103——2007的锯齿棉1-7级,总量为4000吨,生产期限为每年生产头年8月到次年4月共8多月。
(二)产品方案:皮棉(1-7级)4000吨,棉籽6900吨,不孕籽560吨。
(三)产品执行标准:按照GB1103-2007标准要求组织收购、加工、销售。
三、建设的主要内容:
1、6MZQ—7籽棉清理机 ╳ 1台(8万/台)
2、MY98—17型毛刷式锯齿轧花机╳4台(9万/台)
3、MPQ400—2000C型皮棉清理机╳4台(6万/台)
4、套配套的集棉尘笼╳3套(10万/套)
5、MDY-400B型液压棉花打包机╳1台(150万/台)
6、与此相适应的厂方3000平米(80万)、仓库12000平米(210万)、能源600KVA电源(20万)、道路3500米(30万),需要土地50亩。
7、其他附属工程及配套设备(30万)
四、建设地点:
本项目选址于宣州区古泉镇团山,这里地处宣州区、芜湖县、南陵县
三县区交界处,这三个县都是沿江棉区产棉大县,棉花资源丰富,随着本地区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人口越来越多,农村劳动力的匮乏,棉花这种用工量少而且分散的经济作物越来越大越受到本地老百姓的欢迎,种植面积逐年增大,因此本项目所需资源丰富。且芜屯公路、318国道、宣芜高速和在建宁铜高速经过这一地区,交通十分方便。这里地形主要是岳岭,居住人口较稀,是本项目十分理想的新建场所,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五、建设工期:
本项目预计于2007年底动工,于2008年9月10竣工,历时10个月
左右。
六、项目投资:
项目总投资为人民币528万元,资金筹措主要来自于企业自筹、银行
贷款。企业自筹资金230万元,银行贷款110万元,因此尚有资金缺口188万元
七、项目意义和必要性:
本项目符合国务院关于《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方案》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工商总局、国家质检总局第49号令关于《棉花加工资格认定和市场管理暂行办法》的棉花产业政策,属于解决民众衣食住行不可忽缺的传统产业,产品市场前景好,技术成熟可行,本身无环境风险和投资风险,属于投资少见效快类型,同时对国家和社会都有一定的贡献
八、项目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简要分析:
棉花是大宗农副产品,也是我区农民主要经济作物,本项目轧花厂的技术改造提高产本地棉花价格6%,按籽棉亩产300公斤计算,农民增收可达90元/亩,一年农民总增收达400万元,这还是一期投资产生的社会效益。另外还能为纺织厂提供优质皮棉和解决一部份就业,从而为社会发展与和谐作出贡献。
目前:本企业正处于新棉收购、加工、和销售旺季,资金需求量大,为赶在2008年新棉上市前投产,而尽快启动本项目,特向政府申请投资贴息资金150万元人民币,其余资金在一边经营一边筹集。
望批准为感!
宣城市雄杰棉制品有限公司
2007年10月31日
第三篇:如何加强棉花加工企业的税收管理
如何加强棉花加工企业的税收管理
日期:2009-09-28 作者:刘辉刚 张晓勇 段继勇 【选择字号:
大 中 小】
一、枣阳市棉花加工企业的基本情况
1,规模总量迅速扩大。随着政府招商引资力度的不断加大,以及政策引导,全市各镇围绕资源优势、支柱产业,积极推进产业集群建设,棉花加工行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到2008年底,全市棉花加工企业累计达到68户,较同期增加21户,增长44.68%,最多的七方分局管辖的棉花加工户达到43户,经营形式主要为私营有限责任公司和其他有限责任公司。
2,税收贡献有所增加。到2008年底,全市被调查的39户棉花加工企业共缴纳增值税255.1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21万元,增长90.18%,税收负担率也由上年的0.18%提高到0.39%的水平。如棉花加工企业税收贡献比重明显提高,其中鹿头分局较上年增长3.11%、兴隆分局较上年增长3.66%、七方分局较上年增长72.60%。
3,发展格局产生变化。2008年,我市部分乡镇棉花加工企业异军突起,拉动全市棉花加工企业销售的迅猛增长。七方分局管辖的乡镇首度接近2亿元销售能力,稳居全市第一位,城区、鹿头、吴店、兴隆分局管辖企业的应税销售额均突破千万元,分别达到4681.76万元、6428.08万元、1243.38万元、5671.30万元。
4,生产工艺比较单一。棉花收购加工企业生产工艺比较单一,收购的籽棉,经过加工,产出皮棉、棉籽和下脚料,皮棉占原材料的比例约38%,棉籽占原材料比例约为60%,正常损失大约2%。产出皮棉每吨大约耗电100度左右,打包用包布、铁丝分别约为5.2公斤和28公斤,其中电费约为100元,包装物价值约合208元。
二、税收征管过程遇到的实际问题
1,收购环节难以控管。棉花收购加工行业纳税人收购发票自开自抵,收购环节诸多因素难以控管。比如:不少棉花种植户法律意识淡薄,随意出借或有偿出借本人的身份证、户口簿等给企业,无形中给企业虚开收购发票提供了便利,给税务机关辨别业务真假增加了难度。收购发票的低购高开、无货虚开、购进皮棉按籽棉虚开、替别人代开的情况时有发生,进而给收购加工环节税收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多不便。
2,行业税金倒挂严重。企业的实际经营并没有严格按照现行增值税条例规定运行,比如将应当取得专用发票的电费、应当取得运输发票的运费、应当取得正式发票的包装辅助材料以及用自开的农产品收购发票代替等,甚至收购发票低购高开、无货虚开、购进皮棉按籽棉虚开、造成棉花加工企业增值税税负偏低,企业理论税负和实际税负之间存在差距,产生增值税税金倒挂现象。
3,原料成品比例失衡。从我市棉花种植面积、实际产量与企业生产能力来年,存在严重失衡现象。比如:我市2008年棉花种植面积大约18.30万亩,按照亩产180公斤左右的水平,共应当出产籽棉3294.27万公斤,而去年一年棉花加工企业共加工籽棉7455.70万公斤,高于当地实际产量一倍多达到4161.43万公斤。但是棉花加工企业的籽棉收购环节几乎全部反应为当地棉农自产销售。
4,票据帐册不够规范。一是包装物购货无正式发票。比如39户企业中包布、铁丝等包装物85%以上没有按规定取得正式发票,甚至有的纳税人根本就没有包装物的入账记录,导致税管员无法以耗测产。二是电费记账不及时。个别纳税人用电不按规定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甚至没有取得发票,也没有在账簿上进行反映,税管员无法按照正常投入产出测算企业的实际用电量和产量之比,给棉花企业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三是一些企业在出售皮棉、棉籽时,不索取相应的运输发票,即使取得也不到国税机关认证抵扣,形成账面有大宗货物对外销售,而没有运输发票的怪现象。
三、提高棉企征管质量的对策思考
1、制定棉花加工企业的行业管理办法。按照《湖北省农产品加工企业增值税征收管理办法》和《农产品收购发票管理办法》的规定,结合棉花加工企业特点,制定《枣阳市棉花加工企业税收征管办法》,对税务登记、资格审批、日常管理、财务核算、纳税申报等关健内容作出明确规定。
2、建立棉花加工企业的基础数据模型。根据棉花加工企业的特点,采集收购用票量、生产耗电量、资金流动量、包装物成本、运费支出、皮棉产、销量、库存等关键数据指标,建立棉花行业税收征管数据模型,直接反映当期企业生产经营和税收管理情况。通过纳税人相关信息进行比对、预测和分析,确定纳税人实际税收负担,有效地防止纳税人利用收购发票进行虚开和经营业务的帐外循环。
3、税管员实地查验制度做到日常化。在棉花收购加工旺季,合理调配征管力量,让税收管理员不定期到企业进行实地查验,掌握每一户棉花加工企业基本情况,收购籽棉数量,生产加工能力,对库存以及销售进行核查登记管理,严格出入库管理规定,对收购发票的开具进行监控。对皮棉的销售严格执行实地查验制度,销货时必须填写《农产品加工企业出货验货单》,对销售的数量,运输车辆及司机进行登记备案。
4、建立棉花加工企业税收管理预警值。根据棉花收购加工企业的数据模型,设立预警税负,低于预警值税负的企业进行纳税评估,从源头上做好监控,从籽棉的收购价格,设备生产能力、工人工资、电费、包装物消耗等到销售皮棉的价格,棉籽的价格等综合进行监控,以保证管理规范化。对达不到预警要求的,提请对其开展专项纳税评估,对涉嫌偷税的转交稽查部门进一步查处。
5、建立统一规范的票表帐册管理体系。对企业严格执行成本核算,健全帐目,必须建立库存明细帐、现金日记账、商品成本帐,严格履行仓库保管制度,记账要及时,购进籽棉要有过磅单,入库单,质检单,加工后要有入库单,销售要有出库单,必须通过银行决算。做到农产品收购发票、库存明细与实际库存相符;同时严格入账发票管理,非正式发票一律不得入账。对内部要建立专门的棉花加工企业管理台帐,包括资金周转、购销存、用电量等,并定期与企业进行核对。
第四篇:山西省棉花收购加工企业资格认定办法
山西省棉花收购加工企业资格认定办法
2002年3月18日晋政办发[2002]10号
第一条 为认真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棉花收购加工与市场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国办发{2001}65号精神,规范棉花收购、加工企业资质认定,保护国家棉花资源,维护棉花正常流通秩序,根据国务院《棉花质量管理条例》(国务院第314号令),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棉花的收购、加工实施前置审批制度。在山西省从事棉花(进入流通领域的籽棉及经过加工的皮棉,不包括废棉、落棉、回收棉及短绒)收购、加工的企业市场准入资格,并颁发《山西省棉花收购、加工企业资格证书》(以下简称《资格证书》)。
第三条 山西省发展计划委员会、山西省经济贸易委员会、山西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和山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成立“山西省棉花收购、加工企业资格认定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省计委,以下简称“认定办公室”),省认定办公室在县(市、区)、市(地)认定办公室初审、复审的基础上,在二十个工作日内负责完成棉花收购、加工企业资格认定工作。山西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等相关部门可对资格认定提出参考意见。各产棉市(地)、县市(区)成立相应机构,负责初审和复审以及送审工作。
第四条 棉花机构、加工企业资格认定工作实行逐级报批制度。即:需从事棉花机构、加工的企业须向当地县级认定办公室提出申请,申请时需提交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出具的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或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出具的《质量保证能力资格审查认定证书》,消防部门出具的消防安全达标(合格)证明材料,由县级认定办公室初审,市(地)级认定办公室复审后报省认定办公室。县、市(地)级认定办公室各自在七个工作日内完成初审、复审。各级认定办公室对申报者的主体资格和一般条件及收购、加工设备和相关条件等技术保证体系进行审查,对不符合条件或审报程序不符合规定者,初审、复审等各审核环节均可予以驳回并说明理由,对符全世界条件,且审报程序符合规定的企业由省认定办公室颁发《资格证书》,并向社会公布认定企业名单。
第五条 省级认定办公室组织计委、经委、工商、质检等部门对棉花收购、加工企业定期进行复查,对于复查不符合条件的企业,取消其棉花收购、加工资格并向社会公布。
第六条 取得《资格证书》的企业凭《资格证书》在当地或原登记注册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工商企业注册登记或变更登记后,方可从事棉花收购、加工。
第七条 取得《资格证书》的企业可跨区域设立企业法人、非法人企业。在外省取得棉花收购、加工资格认定的企业进入我省设立企业法人、非法人企业进行棉花收购、加工的,需按第四条规定逐级报批;本省取得《资格证书》的企业在省内跨区域设立企业法人进行棉花收购、加工的,仍需按第四条规定逐级报批;本省取得《资格证书》的企业在省内跨区域设立分支机构进行棉花收购、加工的,需在收购、加工所在地县级以上资格认定办公室取得资格认定并在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企业注册登记,方可从事棉花收购、加工。第八条 取得棉花收购资格认定必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一)固定的收购场所;
(二)一定数量的自有资金;
(三)符合国家规定的棉花质量检验环境条件、仪器设备、仓储和消防设施;
(四)经国家劳动保障、人事部门会同有关部门考核合格的专职品质检验人员2名;
(五)当年的棉花品级实物标准一套,企业异地设立收购点的,按照设点数量配置棉花品级实物标准;
(六)国家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九条 取得棉花加工资格认定必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一)与棉花加工规模相适应的场所;
(二)符合国家规定的棉花质量检验环境条件、仪器设备、仓储和消设施;
(三)在生产线上使用的主机设备、配套设备、生产工艺和主要技术及企业质量保证体系,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
(四)经国家劳动保障、人事部门会同有关部门考核合格的专职棉花品质检验人员2名;
(五)当年的棉花品级实物标准一套;
(六)符合所在地棉花加工企业合理规划布局的要求;
(七)国家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十条 棉花收购、加工企业出资人发生变更需重新取得资格认定,方可继续从事棉花收购、加工。
第十一条 棉花收购、加工企业变更企业名称、法定代表人、住所等事项后,仍符合棉花收购加工条件的,由工商企业登记部门办理变更登记后,到原认定办公室备案。棉花收购、加工企业因兼并、破产和改制重组后,不符合棉花收购、加工条件的,由原认定办公室取消其棉花收购、加工资格,到原企业登记注册部门办理变更或注消登记。
第十二条 棉花收购企业可在本省区域内设立棉花收购点。棉花收购企业可以根据需要向省认定办公室申领多个《资格证书》副本。设立收购点须到当地县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备案手续。备案时须提交收购企业营业执照副本,质量保证能力资格审查认定证书,并在收购点显著位置标明收购企业名称,并悬挂收购企业《资格证书》副本。对于符合设点条件的企业,各地不得采取地方保护措施限制棉花购消活动。
第十三条 《资格证书》有效期为五年。需继续从事棉花收购、加工的单位,应在《资格证书》到期前6个月内到当地县级认定办公室申请延期。申请延期需提交企业营业执照、质量保证能力现实条件审查报告,延期申请书、企业几年来经营情况报告书等。县级认定办公室对企业实际经营能力和情况进行考察后,同意其县级认定办公室对企业实际经营能力和情况进行考察后,同意其继续从事棉花收购、加工的,在其申请表中加注意见盖章后经市(地)级资格认定办公室备案后报省认定办公室换发新的《资格证书》。
第十四条 未取得资格认定的企业,不得从事棉花收购、加工;取得资格认定的企业,不得以挂靠、租凭、承包等方式为未取得资格认定的企业从事棉花收购、加工。
第十五条 资格认定不收费。制证费和公示费的收取标准由省物价部门核定。
第十六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依照国务院办公厅《棉花收购加工与市场管理暂行办法》处罚。第十七条 本办法由山西省发展计划委员会负责解释。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五篇:棉花加工企业质量信用分类监督管理办法(试行)
棉花加工企业质量信用分类监督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对棉花加工企业的监督管理,提高监督工作有效性,促进棉花加工企业自觉履行质量义务,鼓励企业诚信经营,提高棉花质量,根据《棉花质量监督管理条例》、《棉花加工资格认定和市场管理暂行办法》、《棉花质量监督检查工作实施细则》等有关法规和相关规范性文件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各级专业纤维检验机构(以下简称纤检机构)按照质量信用对棉花加工企业实施分类监督管理时,必须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棉花加工企业质量信用分类监督管理是指纤检机构在依法履行监督管理职能中,对棉花加工企业质量保证能力情况,收购、加工、销售过程中履行质量义务情况进行建档,运用科学、规范、统一的评价方法,对企业进行分类,并对不同类别的企业实施不同的管理措施。
第四条 棉花加工企业质量信用分类监督管理遵循统一标准、客观评价、科学分类、按类监管的原则。
第五条 对参加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的加工企业(以下简称新体制企业)、未参加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但通过棉花加工资格认定的加工企业(以下简称老体制企业)依据各自特点分别进行质量信用分类监督管理。
第六条 中国纤维检验局(以下简称中纤局)负责全国棉花加工企业质量信用分类监督管理工作的监督指导;各省级纤检机构负责省内棉花加工企业质量信用分类监督管理工作的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各地市级纤检机构负责棉花加工企业质量信用分类监督管理工作的具体实施。
第七条 各级纤检机构不得利用棉花加工企业质量信用分类监督管理工作收取任何费用,不得颁发信用等级牌匾和证书,不得自行公布企业分类情况。
第二章 质量义务及质量信用分类标准
第八条 棉花加工企业质量义务包括企业质量保证能力情况,企业收购加工过程履行质量义务情况,企业销售棉花过程履行质量义务情况三方面。
第九条 企业质量保证能力情况主要内容:
(一)新体制企业按照《棉花加工企业质量保证能力审查和复查工作实施办法》中相关内容执行。
(二)老体制企业按照各省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条 企业在收购加工过程中履行质量义务情况的内容:
(一)棉花收购、加工时采取有效措施排除异性纤维和危害性杂物;
(二)棉花加工时按国家标准定量检验异性纤维;
(三)按照国家标准分类别、分等级收购、置放、加工棉花;
(四)对水份超标棉花进行技术处理;
(五)按国家标准确定收购和加工棉花的重量;
(六)使用国家规定的加工设备加工棉花;
(七)加工后的棉花成包组批放置或顺序堆放,并有码单、证书;
(八)棉花包装和标识标注符合国家标准;
(九)棉花证书、标识与棉花质量相符;
(十)自觉配合监督检查工作,并接受监督检查结果;
(十一)新体制企业还应保证在线回潮检测装置、自动称重装置的检验结果及送检样品客观真实,条码数据准确,严格按照规定要求申报公检并全部送检。
第十一条 企业在销售棉花过程中履行质量义务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销售棉花附有质量凭证,经公证检验的棉花附有公证检验证书,其中新体制企业棉花还应附有条码卡;
(二)棉花包装、标识标注符合国家标准;
(三)棉花类别、等级、重量与质量凭证、标识相符;
(四)经公证检验的棉花按照公证检验结果销售,在组批销售时不得混有未经公证检验的棉包。
第十二条 根据企业履行质量义务的情况,新体制企业和老体制企业质量信用分别分为A类、B类、C类三个类别。A类企业质量信用最高。
第十三条 评定为新体制企业质量信用A类的,必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一)质量保证能力已通过前置审查或复查,并能够按照新体制规定要求正常运行实施;
(二)履行质量义务情况良好,无严重质量违法行为,对一般质量问题能及时改正,并有整改记录和改正措施;
(三)棉花重量、回潮率、异性纤维含量的检验结果真实准确;
(四)按照新体制规定要求全部送检,并基本按照公证检验结果结算;
(五)一年内无查实的质量投诉,销售棉花质量反馈没有问题;
(六)企业送检数量不低于中纤局规定的数量。
第十四条 评定为新体制企业质量信用B类的,必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一)质量保证能力已通过前置审查或复查,并基本上能够按照新体制规定要求运行实施;
(二)基本履行各项质量义务,发现质量问题能及时改正;
(三)棉花重量、回潮率、异性纤维含量检验结果客观真实,能及时纠正存在问题;
(四)基本能够按照新体制规定要求送检。
第十五条 新体制企业达不到B类标准或干扰阻挠监督检查或公证检验工作,使用不正当手段影响公证检验公正性的,评定为C类。
第十六条 评定为老体制企业质量信用A类的,必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一)质量保证能力已通过前置审查或复查,并能够正常运行实施;
(二)履行质量义务情况良好,无严重质量违法行为,对一般质量问题能及时改正,并有整改记录和改正措施;
(三)企业标注的棉花品质、重量真实准确;
(四)一年内无查实的质量投诉,销售棉花质量反馈没有问题;
(五)愿意参与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
第十七条 评定为老体制企业质量信用B类的,必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一)质量保证能力已通过前置审查或复查,并基本能够正常运行实施;
(二)基本履行各项质量义务,发现质量问题能及时改正;
(三)企业标注的棉花品质、重量检验结果客观真实,能及时纠正存在问题。第十八条 老体制企业达不到B类标准或干扰阻挠监督检查工作的,评定为C类。
第三章 质量信用分类评定程序
第十九条 棉花加工企业质量信用分类每年评定一次,原则上评定工作集中在每年7、8月份进行。
第二十条 棉花加工企业质量信用分类评定工作由省级纤检机构统一组织开展。各级纤检机构本内记录在案的《棉花加工企业质量信息档案》,作为企业质量信用分类评定的数据来源。第二十一条 棉花加工企业质量信用分类的评定,由各地市级纤检机构依据本办法规定的质量信用分类标准,初步评定企业质量信用分类等级,并提出分类建议,上报至省级纤检机构。省级纤检机构根据分类建议进行复审(必要时进行抽查),确定企业质量信用分类等级。对于不设置地市级纤检机构的,由省级纤检机构自行依据本办法规定的质量信用分类标准,评定企业质量信用分类等级。
第二十二条 对通过检查、举报、投诉等途径发现有严重质量违法行为的新体制和老体制A类或B类企业,省级纤检机构应依据相关规定对其违法行为进行处理,并将其质量信用分类等级调整为C类,依据C类企业监管措施对其进行监督管理。
第二十三条 各级纤检机构应将企业质量信用分类评定情况及时记录进《棉花加工企业质量信息档案》,并做好企业质量信息数据库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建立并完善企业质量信用分类评定档案制度,加强对相关资料的保管。
第二十四条 中纤局对省级纤检机构企业质量信用分类评定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对于发现评定有误的,责成省级纤检机构调整企业质量信用分类等级。
第二十五条 出现本办法不能涵盖的棉花加工企业质量信用分类评定情况时,由省级纤检机构及时上报中纤局。
第四章 质量信用分类监管和服务措施
第二十六条 各级纤检机构对新体制A类企业实行以服务为主的监管模式。
(一)全年对其进行不多于一次日常监督检查,在检查和举报投诉核查中存在问题的,应及时上报省级纤检机构处理,其它机构不得擅自进行行政处罚;
(二)积极帮促其享受国家各项优惠政策;
(三)积极扶持企业创建自身品牌;
(四)提供相关技术服务与技术指导。
第二十七条 各级纤检机构对新体制B类企业实行以监督与服务相结合的监管模式:
(一)全年对其进行不少于一次日常监督检查;
(二)对于监督检查中发现的存在质量问题的,依法对其进行处理;
(三)对于不积极送检的或通过举报、投诉发现的部分按照公证检验结果进行结算的,视情节轻重责令其进行整改并依据《棉花加工资格认定和市场管理暂行办法》对其进行处理;
(四)提供相关技术服务与技术咨询。
第二十八条 各级纤检机构对新体制C类企业实行以监督为主的监管模式。
(一)全年对其进行不少于二次日常监督检查;
(二)对于丧失或不履行质量保证能力且整改无效的,省级纤检机构书面通知发证机关撤销其棉花加工资格证书;
(三)对于出现严重质量问题或质量问题频发的企业,依法对其进行处理,并列入重点监控对象名单,对其棉花流通全过程进行监控,加大监督检查频次;
(四)对于伪造、变造、冒用棉花质量凭证、标识、公证检验证书的,依法对其进行处理;
(五)对于不送检或完全不按照公证检验结果进行结算的,依据《棉花加工资格认定和市场管理暂行办法》对其进行处理。
第二十九条 各级纤检机构对老体制A类企业实行以服务为主的监管模式:
(一)全年对其进行不多于一次日常监督检查,在检查和举报投诉核查中存在问题的,应及时上报省级纤检机构处理,其它机构不得擅自进行行政处罚;
(二)积极引导其进行新体制改造,帮促其享受国家各项优惠政策;
(三)积极扶持企业创建自身品牌;
(四)提供相关技术服务与技术指导。
第三十条 各级纤检机构对老体制B类企业实行以监督与服务相结合的监管模式:
(一)全年对其进行不少于一次日常监督检查;
(二)对于监督检查中发现的或通过公证检验反馈的存在质量问题的企业,依法对其进行处理。
(三)提供相关技术服务与技术咨询。
第三十一条 各级纤检机构对老体制C类企业实行以监督为主的监管模式:
(一)全年对其进行不少于二次日常监督检查;
(二)对于丧失或不履行质量保证能力且整改无效的,省级纤检机构书面通知发证机关撤销其棉花加工资格证书;
(三)对于监督检查中发现的或通过公证检验反馈的存在严重质量问题或质量问题频发的企业,依法对其进行处理,并列入重点监控对象名单,对其棉花流通全过程进行监控,加大监督检查频次;
(四)对于伪造、变造、冒用棉花质量凭证、标识、公证检验证书的,依据相关规定对其进行处理。
第三十二条 对棉花加工企业日常监督检查依据《棉花质量监督检查工作实施细则》进行。
第五章 附则
第三十三条 各省级纤检机构应根据本办法相关规定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
第三十四条 本办法由中纤局负责解释。第三十五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