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我县乡村旅游发展的建议

时间:2019-05-14 13:14: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加快我县乡村旅游发展的建议》,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加快我县乡村旅游发展的建议》。

第一篇:关于加快我县乡村旅游发展的建议

关于加快我县乡村旅游发展的建议

永和县政协调研组(2011年9月)

县委、县政府:

围绕永和县委“脱贫致富、增进福祉”千方百计谋跨越的要求,按照主席会议安排,由政协科教文卫委员会负责牵头,县政协组成专题调研组,于今年8月中旬至9月初,就全县乡村旅游发展情况开展了专题调研。先后深入全县阁底、南庄、桑壁等七个乡镇13个乡村旅游点深入调研。9月2日召开县政协八届2次常委会议进行专题协商讨论,形成政协建议案如下:

一、发展现状

通过调研,常委们看到,乡村旅游作为一项新型的朝阳产业,正在我县悄然兴起,显现出勃勃生机与活力。

(一)优势突出,旅游开发潜力巨大。一是地理条件优越。我县邻近吉县壶口瀑布、延安革命圣地、隰县小西天、大宁黄河仙子祠等知名旅游目的地,位于山西“黄河旅游经济带”中段区域的重要节点,加之已建成通车的“沿黄干线公路”、“沿黄扶贫公路”以及正在兴建的霍永高速公路和中南铁路,立体交通网络逐渐形成。二是生态环境良好。我县地处吕梁山脉南端,山峦起伏,1

梁峁层叠,沟壑纵横,呈千沟万壑之貌,造林绿化森林覆盖率达37.6%,生态改善,环境宜人。三是旅游资源丰富。除了拥有以红军东征永和纪念馆为重点的红色旅游、以黄河乾坤湾为重点的黄河文化游这两个等级较高的特色旅游景区外,更有望海寺、楼山、永和关等极具吸引力的景区景点亟待深度开发打造。与此同时,黄河中游的山河地貌、逶迤幽静的三北防护林、如诗如画的乡村田园、绿色环保的农副产品以及热情好客的农民朋友,都是以绿色产品采摘为主的生态旅游极好的乡村旅游资源。四是深厚的文化底蕴。我县古来素有“民风淳厚”“永和为贵”之美誉,人杰地灵,文化积淀深厚。境内出现过伏羲、女娲、刘和、刘训等重要历史名人,存有县城文庙大成殿、红军崖、朝阳寺等珍贵历史文物,剪纸鞋垫、家用小吃、草竹编织、刺绣布艺等民间艺术发扬光大,红军文化、黄河文化饮誉全国。这些优势资源,使我县乡村旅游极具发展潜力和空间。

(二)党政重视,旅游投入逐年加大。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对发展旅游产业的重视达到了空前的高度,把旅游工作纳入全县克难攻坚工作目标,纳入责任单位年度综合目标和单项目标考核,形成了县、乡、村三级联动、统筹推进的工作局面,旅游工作取得了实实在在 2 的效果。一是编制完成了《永和县旅游发展规划》和《旅游发展三年执行计划》。二是整合旅游、文化、林业、交通、以工代赈、土地整理、新农村建设、环境整治等项目资金,打捆投入到改善旅游可进入性工程,全力打造“一馆一湾”,积极建设“一关一山”等景区景点建设,完成了红军东征永和纪念馆改扩建工程,启动了黄河蛇曲国家地质公园景区起步建设工程,完成地质博物馆主体建设工程,红军东征永和纪念馆、黄河乾坤湾被列为全市十大特色景点之一。三是出版发行了《红军东征在永和》、《大晋商》等反映红军东征、永和风情的系列纵书,旅游文化内涵进一步丰富。

(三)规模初具,旅游发展势头看好。我县围绕红色(革命老区)、黄色(乡土禀赋)、绿色(生态家园)“三色”旅游发展,坚持把乡村旅游发展与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国家级生态县创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以及新农村建设等结合起来,积极探索山区农业、生态、文化、旅游“四位一体”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我县以红军东征永和纪念馆为重点的红色旅游、以黄河乾坤湾为重点的黄河文化旅游、以绿色产品采摘为主的生态旅游的格局初步形成,走出了一条乡村旅游发展与生态小康新农村建设相融互动的发展路子。

(四)精品迭出,乡村旅游已具雏形。通过近几年的精心打造,我县旅游业从无到有,并初步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旅游品牌。一是形成了特色旅游文化品牌。深度挖掘红军文化、佛教道教文化、枣乡民俗文化、黄河风情文化,“一馆一湾”国家特品级旅游景区已具雏形。永和红枣以核小、皮薄、肉厚、天然无虫、无公害、无污染而久负盛名,获得国家绿色食品证书和有机红枣产品认证,是全国无虫红枣第一县,被国家林业局授予“中国枣乡”称号。二是形成了生态农业旅游品牌。坚持乡村旅游发展与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相结合,连片推进产业园和旅游景点建设,在实施西峪沟、榆林则等6条水土保持坝滩联治工程的基础上,成功打造了白家崖小流域综合治理精品工程,治理经验在全省推广,被评为“全省水保工作红旗县”,获全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最高奖——“禹王杯”,全省水土保持精品工程现场会在我县成功召开。整合涉农项目进入芝河、桑壁河流域,整理开发土地2万亩,栽植各类苗木50万株,农业综合生产条件明显改善,这两大现代农业园区有望建成生态农业旅游景区。三是形成了精品乡村旅游线路。打造了大寨岭、永和关、沿黄公路、东征旅游沿线等大批荒山绿化精品工程,成功召开了三北防护林科技推广现场会,先后被评为“全 4

国三北防护林突出贡献单位”、“全国造林绿化先进县”,获国家三北局优质工程奖。

二、存在问题

虽然我县乡村旅游发展方兴未艾,势头看好,但毕竟还处于起步阶段,旅游资源还未能真正形成产业优势,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不容忽视。

(一)重视程度不够,主体作用不足。我县乡村旅游处于起步阶段,乡村旅游发展还没有摆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地位。一些部门和经营者对乡村旅游的内涵、发展重点发展目标方向等等还存在一些模糊认识和狭义、片面的理解。部分干部群众片面地认为旅游只应在风景名胜区和城镇,乡村没什么可游的,对发展乡村旅游没有积极性。还有的人对乡村旅游特征和内涵缺乏正确认识,忽视在乡村旅游发展中有效地保持“乡村性”和“乡村意象”,出现建筑、业态城市化等趋向,人为破坏乡村生态环境行为时有发生。以上种种错误认识制约了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

(二)缺乏统一规划,乡村特色不浓。规划的滞后意味着资源配置的滞后和政府统筹指导的滞后,导致景区内乡村旅游形式单

一、布局分散、特色不强、水平不高。很多人以为乡村旅游“就是耍农家乐,就是在乡下 5

吃饭打麻将”,反映出我县乡村旅游产品单一,品位不高,深度开发不够。旅游产品仅仅局限于吃“农家饭”和打牌娱乐,而乡村住宿、农事体验、田园观光、民间文艺展演、民间工艺品展示、销售购物等系列旅游产品缺乏设计和打造,吃、住、行、游、购、娱各个环节尚未形成紧密联系的产业链条,无法满足游客多样化需要,也无法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

(三)资源整合薄弱,功能配套不够。目前我县乡村旅游资源规模小,较为分散,各个为政,缺乏合力,还没有形成集中集群的旅游产品体系。缺乏参与乡村旅游营运的旅行社,星级旅游饭店和宾馆数量严重不足,旅游运输车辆档次不高,旅游商品专卖店、地方名特小吃不成规模,旅游公路等级低,旅游专线公路路况差。在一些旅游点,道路不畅,停车场、卫生间、座椅、指示牌等公共设施简陋、设备不足,客房、餐厅等条件差,适应不了发展旅游的需要。

(四)景点管理滞后,服务水平较低。我县乡村旅游景点管理滞后,服务质量普遍不高。环境卫生状况不好,“脏、乱、差”现象大量存在。经营管理体制不健全,专业管理人才缺乏,管理力度不够,许多开发和经营行为得不到应有的规范,服务质量难以让游客满意,6

更谈不上个性化、特色化服务。

(五)促销意识不强,宣传力度不大。我县乡村旅游地域分散、经营规模小,且资金不足,专业人才匮乏,乡村旅游文化内涵挖掘不深,还停留在表面层次上,致使经营者无力走出去宣传推介促销,乡村旅游市场总是定位在游玩景区之后意犹未尽的外地游客和节假日本地游客身上,寄希望于旅游从业人员主动将人带去和呼朋引伴的回头客。宣传促销手段仅以发传单、发名片和宣传册为主,并多局限于窄小的人际范围和较原始的手段,主动宣传和参加集体促销的意识不强,很难适应旅游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

三、对策建议

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将乡村旅游作为统筹城乡发展,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重要举措。我省正积极将旅游产业由城市向农村转移,规划建设3个国家特色旅游县、30个特色旅游镇、300个特色旅游村,目的就是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带动农村经济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我县乡村旅游发展正逢其时,我们要切实加大力度、加快步子,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下大力气、花大功夫,推动我县乡村旅游进入新阶段、实现新跨越。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正确定位,科学规划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立足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我县应以生态旅游为龙头,以红黄绿“三色”旅游和佛教道教文化旅游为依托,建设形象鲜明、风貌独特、吸引力大、竞争力强的“全国乡村旅游强县”,以此作为我县旅游产业发展定位。在旅游总体规划上,起点要高、着眼要远,一次规划,分步实施,逐步完善。对规划区域的景点线路一时不能实施的,应留足道路宽度,严格控制民宅建筑等。要树立精品意识,突出重点,做到建一处,成一处,有特色,有卖点。除县城及已建景区外,要重点打造“一馆一湾、一关一山”:“一馆一湾”即东征纪念馆和黄河乾坤湾景区;“一关一山”即楼山和永和关,建设好景区沿线的各个旅游节点,尽快形成我县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在突出重点的同时,沿线乡镇均应作为一个旅游休闲点考虑,配套旅游饭店、旅游宾馆、旅游厕所等必要设施,提高景区整体旅游服务功能。

(二)整体联动,加强对乡村旅游的支持。要充分认识发展乡村旅游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将其纳入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重要工作议程,通过各级各部门的协作配合,制订一系列的奖励、扶持政策,如项目优先、审批优先、收费减免、以奖代补等政 8

策,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要让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惠及到乡村旅游,新农村建设的规划兼顾到乡村旅游,积极为发展乡村旅游创造条件。各有关部门和乡镇要结合以工代赈、土地整理、水利建设、移民搬迁等项目的实施,主动为乡村旅游发展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对进入或准备进入景区开发的业主,要积极引导,关心支持。县文体旅游局和旅产办要强化乡村旅游的整体营销,对乡村旅游发展重点乡镇、重点村、以及乡村旅游产业发育较为完整的重点区域,列入旅游局景点、景区、旅游线路推荐名录,统一包装营销。

(三)因地制宜,选择特色各异的发展模式。我县乡村旅游内涵丰富,要采取不同的发展模式,突出不同的旅游特色,以不同的旅游形式吸引游客。一是农家乐,突出休闲特色。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民俗风情等资源,以“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为主要特色,让游客体验农家生活。如黄家岭民俗村、于家咀民俗村、永和关古窑群以及城郊的农家乐。二是观光农业园,突出产业特色。在城市近郊或旅游景区附近开辟特色果园、菜园、花圃等,让游客入内摘果、拔菜、赏花,享受田园乐趣。如河会里枣园、庄则坪西瓜、辛角垣大棚蔬菜、官庄苗圃等。或是以成规模的现代农 9

业园区为载体,把特色农产品生产销售、观光休闲、农事体验、科普教育等有机结合。如芝河、桑壁河流域两大农业园区、白家崖小流域综合治理精品工程等现代农业园区。三是休闲度假胜地,突出山水特色。依托自然生态良好、风景迷人的高山森林、沿黄风貌,修建纳凉度夏、观叶赏雪的度假村、休闲山庄。如四十里山自然保护区、西峪水库、永和关电影外景滩等。四是怀古寻踪地,突出文化特色。展示我县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满足特定人群的文化精神需要。如红军崖、先人洞、双锁山石窟、观河台等。

(四)拓宽融资渠道,增加旅游资金投入。采取政府引导、政策调动、利益驱动、市场推动的方式广泛融资。一是在生态保护、交通能源建设、退耕还林等项目和旅游发展资金使用等方面实行重点倾斜,搞好政府的引导性投入。二是精心包装旅游开发项目,以优惠的政策、良好的环境、灵活的机制广泛对外招商,吸引大财团大集团资本、县外资本进入开发。三是采取拍卖经营权、出让产权、租赁、合资、入股等方式,积极吸引民间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入旅游开发。四是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让村民以资源入股、资金入股等形式,或以工代资,以劳动力转化为股份等形式,共同参与乡村旅游 10

开发。

(五)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服务功能。景区(点)主体建成后,功能配套是关键。要加快进入核心景区、重点景区的道路建设,提高景区交通等级;确保旅游区水、电、通讯、电视、互联网等服务设施到位;发展壮大星级旅游饭店、旅行社、旅游运输公司等企业,支持组建集团公司,做大做强,提升服务质量和接待能力;积极开发独具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纪念品和名特小吃,开辟旅游商品一条街和地方名特小吃城(街),满足游客需要,提升购物等消费在旅游收入中的比重。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对建好的景点保持持续的管理和投入,及时修补完善设施设备,杜绝“重建轻管”。

(六)加强人才培养,提高服务水平。乡村旅游开发,人才是第一因素。要突出农民的主体意识,通过大力宣传引导,正确引导,以解放思想,提高认识,提高参与乡村旅游开发的积极性。要加快提升乡村旅游经营管理素质,坚持人才培养与人才引进相结合,既要加强现有管理人员、服务人员的在岗培训,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技能,使用好现有人才,又积极引进急需的旅游专业管理者和经营者,造就更多的专业管理人才和旅游知名企业家。县文体旅游局、质监局要建立乡村旅游服务 11

质量标准,组织对乡村旅游经营业主和从业人员的培训。

(七)加强行业管理,创新运行机制。增加人员编制,创造必要条件,加强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职能职责,充分发挥其规划编制、标准化建设、宣传促销、市场监管、人才培训等职能作用。健全旅游协会运行制度,充分发挥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的行业自律作用。强化乡村旅游经营服务的质量管理,制订乡村旅游行业服务规范和全过程各环节的规章制度,推行农家乐、休闲山庄、度假村的星级评定,回应游客投诉,加强服务监督,不断扩大我县乡村旅游的对外影响。进一步健全、创新我县乡村旅游建设管理运行机制,理顺条块关系,明确地方政府、行业主管部门、业主单位各自的责、权、利,搞好配合协调,合力促进发展。

(八)精心策划推介,搞好旅游促销。要进一步加强市场调研,制定科学的旅游营销策略。一是利用好报刊、广电、互联网等媒体平台,抓住黄金周、节假日掀起促销宣传高潮。二是在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和项目进行整体包装的基础上,建立专业营销团队,精心策划制定综合宣传方案,有重点、分阶段组织好宣传攻势。三是借势而行,利用省内外展销会、博览会,建立展台,举办展示会、新闻发布会,推出旅游精品。四是利用会务、12

商务等机遇,大力展示永和旅游良好风貌,提高知名度,拓展客源市场。同时,要充分调动旅游企业的积极性,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旅游宣传营销,加强与县内外旅行社、酒店的合作交流,使我县成为更多游客的目的地。

(九)合理开发利用,保护好生态环境。乡村旅游开发建设中一定要保护好文物古迹,严格做到保护性开发,搞好古和今的有机结合。要保护好生态环境,尽量保持原汁原味,反对因建人造景观而破坏自然生态。控制区范围内的建筑物要充分体现本地特色和文化传统,与周围环境要相互协调映衬。实施绿化、净化、美化工程,整治好周边环境。强化本地居民和游客的环保意识,树立良好公德,共建优美环境,拉大乡村旅游业发展的产业链,真正实现“以旅促农、以旅富农、以旅兴农”的目标,从整体上推动我县乡村旅游健康快速发展。

第二篇:关于加快发展乡村旅游的提案

关于加快发展我区乡村旅游的提案

乡村旅游是农村发展的战略产业。在《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中旅游产品建设方面推出“乡村旅游富民工程”。乡村旅游将是今后5--10年我国旅游业发展的一大亮点。****作为农业大县,“三农”工作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具有重要地位,发展乡村旅游对于解决“三农”问题,推进城乡统筹,加快全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区乡村旅游发展态势良好,但存在不足

我区旅游资源大多分布在乡(镇),经过近几年发展,休闲旅游农业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期,发展规模日益壮大,产业类型丰富多样,发展方式逐步转变,品牌建设不断推进,涌现出一批高水准的示范典型。目前,乡村旅游发展已涵盖广大农村地区,涉及到农、林、牧、副、渔及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等农业的各种业态,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乡村旅游已全面兴起,其中不乏一些高水准的乡村旅游典范,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繁荣发展。乡村旅游发展成果显著,带动农村发展,促进农民致富。一是有效地解决了富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大批农户从土地中剥离了出来,纷纷开始兴办餐饮服务企业、小型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带动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二是农民收入大幅提高,拓宽了农民收入渠道。三是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显著增强,卫生、交通、通讯、绿化、亮化等方面明显改善,全面改善了农村面貌。四是提高了农村居民综合素质,旅游业的发展为农村带来了大量的信息流、人流和物流,有效地带动了农民的经营意识、服务意识和发展意识的转变,促进了我区农村对外开放。

我区乡村旅游虽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是,由于正处于区场培育期,仍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一是缺乏政策引导,政策合力不够。目前,我省乡村旅游发展处于自由发展状态,乡村旅游的管理组织涉及旅游、农业、发改、林业、建设、国土、水利等十几个部门,许多部门研究制定了支持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政策,但政出多门,支持政策合力有限。二是开发水平较低,产品形式单一,产品雷同现象严重。由于大部分乡村旅游项目缺乏科学的规划和技术指导,功能单一,建设水平低,产品开发多停留在餐饮、观赏、采摘品尝、农事体验等层面,品味档次不高,接待规模小,季节性强,淡旺季明显,整体消费水平低或配套功能差。如每年的“草莓节”,在采摘基地周边竟找不到像样的餐饮场所。三是从业人员素质不高,标准化服务体系尚未建立起来。乡村旅游是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的延伸,对管理和服务的要求远高于单纯的农业生产。目前乡村旅游经营者和服务人员,绝大多数以当地农民为主,文化素质不高且缺乏相关旅游知识的专业训练,不能适应新时期乡村旅游发展的客观需求。乡村旅游的标准化建设、标准化服务和标准化管理亟待加强。四是宣传促销力度不够,没有打造出具有影响力的具有特色的乡村旅游名牌产品。乡村旅游产品在品牌打造和品牌宣传上力度不够,各地在宣传上尚未将乡村旅游产品与当地主打旅游产品结合起来,具有特色的旅游目的地形象不够突出。

二、加快我区乡村旅游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是加强领导,形成乡村旅游发展合力。为进一步推进我区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建立长效管理体制和便捷协调的旅游机制,我区目前已成立了****旅游协会,建议在此协会的基础上成立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协调领导小组,由区领导任领导小组组长,成员单位由旅游、农业、林业、国土、水利、文化、建设、发改、财政等部门组成,负责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重大问题的决策,协调处理乡村旅游管理中涉及全局性、政策性的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旅游协会,负责乡村旅游日常事务性工作,规范乡村旅游管理办法、制定并落实乡村旅游发展扶持政策,乡村旅游评优评先及乡村旅游示范点推荐上报等具体工作。各级党委和政府也应高度重视乡村旅游,特别是乡镇主要领导应亲自挂帅,结合新农村建设,创建一批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示范村、农家乐经营户、休闲观光农业园区(点)、乡村旅游小镇(村)等一系列乡村旅游产品。****旅游协会自成立以来,一直积极致力于****乡镇旅游发展,为多个农村旅游景区、庄园献力献策,同时与赵县、鹿泉、平山等县旅游协会通力合作,全力打造一个石家庄周边区域旅游联盟或旅游互助平台。

二是统一规划,科学引导乡村旅游健康发展。按照统一规划、有序开发、合理布局、持续利用的要求,科学制订《我区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加强乡村旅游资源的统一开发、统一营销、统一管理。各乡镇要在全区总体规划指导下,立足资源优势,突出产品特色,因地制宜地编制各地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乡村旅游点发展规划等专项规划。

三是加大投入,积极筹措乡村旅游发展资金。将旅游发展专项资金、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农民再就业培训资金等有关农业、农村以及旅游业发展的各类专项资金进行整合,设立乡村旅游发展专项资金,由****旅游协会与乡村旅游领导小组统一部署安排,扶持乡村旅游发展。乡村旅游项目建设要执行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税费优惠政策。将农业项目和乡村旅游项目捆绑在一起,争取国家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支持国内外各金融机构探索乡村旅游投融资方式。鼓励民间资本采取独资、合资、合伙等方式投资乡村旅游项目。鼓励农民以土地入股,或以自有房产、果园、林场等参与乡村旅游的开发建设。

四是项目带动,全力打造特色乡村旅游产品。将现代农业项目、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生态农业发展项目、农业扶贫开发项目与乡村旅游项目结合起来,重点扶持,精心打造一批特色鲜明、区场前景好、吸引力强的乡村旅游产品。例如串联特色采摘庄园,打造精品农业游线路;宣扬三苏文化、参观知青小镇、体验三苏土布筹建历史文化游线路;联合航空小镇、中车集团、味道府酒业等工业厂区打造科技旅游线路。加快乡村旅游公共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提高乡村旅游配套程度和综合服务功能。完善乡村旅游交通体系,在规划通乡、通村公路时优先考虑修建改善通往乡村旅游点的道路,大力发展旅游公交和旅游专线车。

五是制定政策,营造发展乡村旅游的良好环境。加大对乡村旅游产业的政策、补贴支持力度,制定乡村旅游项目开发扶持办法及优惠政策,完善乡村旅游项目招商引资政策措施,推动乡村旅游项目开发。优化乡村旅游发展环境,简化审批手续,工商、卫生、环保、公安、消防、税收等部门降低办证门槛、简化办证手续。培育和发展乡村旅游协会等中介组织,强化对乡村旅游服务质量的监督。

六是加强宣传。制订乡村旅游宣传促销实施方案,把乡村旅游作为主打产品和营销重点之一,纳入旅游整体宣传营销计划,整体对外包装营销。根据各地不同的乡村旅游特色产品,塑造不同的主题旅游形象,进行准确的区场定位,结合区场需求,采取不同的营销手段和方式,对乡村旅游产业进行整体营销。重点推出三苏民俗文化体验、现代农业观光、现代工业游、到农村过大年、民俗风情展示等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旅游品牌,吸引八方宾客聚集。

七是制定标准,提升乡村旅游发展水平。制定乡村旅游发展标准,制定乡村旅游示范点服务质量标准、旅游示范镇(村)标准、农家乐、乡村酒店旅游服务质量标准、乡村旅游示范区标准等,规范乡村旅游健康可持续发展。制定中长期乡村旅游人才培养规划,对从事乡村旅游工作的人员,特别是农民进行专业培训,规范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服务标准,提升乡村旅游的品味和档次。

三、形成了四种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建成了一批乡村旅游示范点。

一是城区依托型。主要是依托大城区的客源区场,利用农村的自然生态和乡村文化,从吃、住、行、游、购、娱等多方面满足城区居民周末休闲度假的需求。二是景区带动型。主要是以重点旅游景区为核心,把旅游景区的部分服务功能分离出来,吸引和指导周边乡村的农民参与旅游接待和服务,从而带动景区周边乡村的旅游住宿、餐饮、购物及配套服务,拉动农副产品、土特产品的销售。

三是农业观光型。主要是以特色农业、高科技农业、农村风貌、生产生活场景为主要旅游吸引物,满足游客学习农业科技知识,体验乡村风貌和乡村生活的需求。

四是民俗特色型。主要是以民俗村镇的生产活动、生活方式、民情风俗、宗教信仰及各种传统节日为特色,吸引广大游客和观光者前来观光游览、康体娱乐、学习研究等。

提案人:**** 2017.12.11

第三篇:关于加快我区乡村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

关于加快我区乡村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

?政府办公室

关于加快我区乡村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有关工作部门、直属事业单位:

近年来,我区立足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市场优势,深挖发展潜力,积极探索乡村旅游发展新路子,以“农家乐”为核心的乡村旅游已初见成效,为农民创造了致富增收平台。为了进一步加快推进全区乡村旅游业健康有序发展,促进我区乡村旅游业向更高层次迈进,现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意义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是加快城乡经济统筹发展、实现产业联动和以城带乡的重要途径,对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增加农民就业机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满足多元化旅游消费需求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发展乡村旅游,开展乡村观光、休闲、度假和体验性旅游活动,对于调整我区旅游产业结构、丰富和优化我区旅游产品、增强旅游市场竞争力以及保护生态环境、弘扬民族文化都将发挥积极作用,也有利于我区“农业突破”战略的有效快速实施,进一步促进全区农民增收致富、农村繁荣和谐。

二、发展乡村旅游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指导思想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我区城郊型农村实际和旅游市场需求出发,发挥旅游产业的关联带动作用,以培育乡村旅游产业为主要任务,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农民自愿,管理规范,突出特色”方针,不断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丰富乡村

旅游产品,优化乡村旅游环境,形成集农业开发、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于一体的乡村旅游景区,促进乡村旅游向市场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应坚持的基本原则是:

1、坚持政府主导原则。通过各乡镇人民政府和相关部门加强对乡村旅游建设的统筹协调和引导扶持,形成多层次协同推进、社会各方参与的发展格局。

2、坚持先规划后建设原则。紧密结合新农村建设规划、工业园区建设规划和乡村旅游发展规划,精心编制乡村旅游示范点的发展规划,做到既具科学性、前瞻性,更具可操作性。

3、坚持抓点带面、整体推进原则。把示范引导和全面推广结合起来,建立示范点,重点扶持,以点带面,促进全区乡村旅游的整体发展。

4、坚持因地制宜、体现特色原则。结合实际,科学规划部署,合理开发,在乡村旅游项目的民俗性、亲和性、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和多样性上不断创新。

5、坚持优化环境,持续发展原则。在利用和开发农村旅游资源的同时,要加强对生态环境、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俗文化的保护,坚决避免因盲目发展、统筹不够和低层次开发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破坏。

三、发展乡村旅游的目标

加快全区乡村旅游建设,通过3年-5年时间实现以下目标:

1、到2012年,全面建成??、?、?3个特色鲜明、功能齐全、交通便利、服务配套、环境优美、吸引力强、受广大旅游者欢迎的观光旅游、度假休闲的乡村旅游示范村,带动全区乡村旅游快速发展,使全区“农家乐”旅游经营户达到150户以上。

2、到2015年,全面打造成?、?、?三大片区乡村旅游发展格局,即:以?河沟和?河沟两条流域环绕的、以景区式特色旅游为主的?乡村旅游片区;以?人民公园为依托的人文景观和设施种植养殖等观光农业旅游为主的?乡村旅游片区;以?故里2000亩山地桃子林为依托的生态景观旅游为主的?乡村旅游片区。使全区“农家乐”旅游经营户达到300户以上,乡村旅游就业人员达到5000人。

3、乡村旅游项目得到不断提升和完善,基本形成种类丰富、档次适中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和特色突出、管理规范、富有活力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形成连通城乡的旅游市场,成为区内旅游市场的重要支撑体,满足旅游消费需求。

四、发展乡村旅游的工作重点

1、科学编制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区文体局要深入调查我区乡村旅游特色资源,借鉴其他县区经验,聘请有资质的规划设计单位和专家,高起点、上档次、有特色地编制我区乡村旅游发展规划。?镇政府、??乡政府、?镇政府作为发展乡村旅游的责任主体,要把发展乡村旅游提上重要议事日程,把乡村旅游的发展纳入我区新农村建设规划、工业园区建设规划、小城镇建设规划总体布局中,通盘考虑,认真做好本辖区的乡村旅游规划设计,对区上确定的示范点,要认真调研,充分论证,着力抓好规划实施工作。

2、加强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建设旅游景区的要求,对乡村旅游点进行建设和改造,完善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改善环境,提高整体服务水平。农村沼气、乡村道路、人畜饮水、乡村清洁等支农工程项目要向发展乡村旅游的村组倾斜,推动乡村旅游开发项目与各种支农资金挂钩。重点是优先解决乡村旅游点的道路交通建设;加强农村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加大垃圾和污水处理、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推进发展乡村旅游的村组硬化、绿

化、美化工作,指导乡村旅游点房屋外表改造和标牌、标识规范设置;改善乡村医疗卫生和文化条件。

3、强化乡村旅游产品开发。依托地位条件、资源特色和市场需求,采取景区带动、公司+农户、综合开发、整村推进等方式,加强城郊休闲度假、生态农业观光、民俗风情体验等不同类型的乡村旅游产品开发,要拓展和提升“农家乐”发展水平,突出乡村生活特点,营造乡土文化氛围,努力打造“一乡一景、一村一品、一家一艺”品牌,提升餐饮观光、休闲娱乐型乡村旅游品味和服务水平,增强亲和性、知识性、参与性。要挖掘传统民间文化遗产,对剪纸、刺绣、泥塑、草编、农家画等民间工艺美术精度包装,不断丰富民俗文化旅游产品。

4、推进乡村旅游的规范管理。以“农家乐”为主,实行分级管理,统一建立农家乐档案,完善一条龙服务体系,实施市场运作,信息共享,城乡互动,实现乡村农家乐的科学化管理和可持续发展。要加强对乡村旅游经营环境、接待设施设备、接待服务和经营规范化管理,建立和实施乡村旅游住宿、餐饮、娱乐、购物等主要消费环节的服务规范和安全标准;要加强安全、物价、市场秩序、食品卫生安全等方面的管理。区文体局要尽快制定?区《农家乐服务管理办法》、区卫生局要制定《农家乐食品卫生监督办法》,?镇、?乡、?镇要组织成立农家乐经营协会,加强自律,规范管理,进一步提升我区乡村旅游发展水平。

五、发展乡村旅游的保障措施

1、强化组织领导。区上成立由区政府分管区长任组长,区发展改革、财政、农林、城建、水务、交通、人劳、文体、卫生、工商、环保、国土、质监、信用联社等部门和各乡镇政府负责人为成员的?区发展乡村旅游工作领导小组。各乡镇人民政府负责组织落实乡村

旅游建设工作,要成立乡村旅游工作领导机构,制定工作计划,及时解决乡村旅游发展中的有关问题,保护好、引导好、发挥好农民的积极性,认真做好乡村旅游的组织发动和建设工作。

2、加强协调配合。发展乡村旅游,要充分发挥各有关部门的职能,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合力。发展改革部门要把乡村旅游示范村的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旅游项目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统筹安排;交通部门要会同旅游等部门摸清乡村旅游道路状况,制定建设和改造计划,优先解决交通干道、乡村旅游点的道路交通问题;城建等部门要指导乡村旅游示范村房屋外表改造和标牌、标识规范设置,全面推进旅游村镇建设;环保部门要加强乡村旅游景区及周边的环境治理;扶贫部门对发展乡村旅游的村组要给予扶贫项目和资金倾斜,推动扶贫资金与乡村旅游开发项目挂钩;农林部门要把乡村旅游纳入新农村建设的整体布局,整治村容村貌,优先扶持乡村旅游示范村沼气项目建设;林业、水务、电力、广电和信息等部门要结合部门职能,着力改善乡村旅游点的生态环境、饮用水、供电、通信等建设。其他部门要根据各自的职能,积极支持乡村旅游快速发展。

3、落实优惠政策。要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关于支持乡镇企业发展、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推进城镇化进程、培育旅游产业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相关税费优惠政策。放宽市场准入、减免收费、简化手续,为发展乡村旅游创造更加宽松的政策环境。

4、加大投融资力度。各乡镇人民政府及各有关职能部门要多渠道筹集资金,用于乡村旅游的规划编制、基础设施建设、重点项目扶持、旅游产品开发、宣传促销、人才培训等;区信用联社等金融机构,应加大对乡村旅游开发的信贷投入,尤其要加大面向农户的小额贷款和中小旅游企业贷款的信贷支持;鼓励社会资金以租赁、承包、联营、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投资开发乡村旅游项目,兴办各种旅游开发性企业和实体;鼓励农民集资入股或采取公司+农户方式参与乡村旅游投资开发;有条件的村组要积极引导大企业参与投资开发,推动乡村旅游向集约化、规模化发展。

二〇一〇年四月一日

主题词:经济管理乡村旅游Δ意见

抄送:市文物旅游局。

区委办,区人大办,区政协办,区纪委办,区人武部政工科。?市?区人民政府办公室2010年4月1日印发

第四篇:关于加快发展乡村旅游的实施意见

中共黟县县委 黟县人民政府

关于加快发展乡村旅游的意见(草稿)

2006年8月

加快发展乡村旅游,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促进农民增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途径,也是我县实现大跨越发展的一项十分紧迫的战略任务。要紧紧抓住国家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国家旅游局“中国乡村游”主题年的历史性机遇,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政府主导、农民自主、市场运作、企业经营、突出特色、可持续发展”的方针,以“中国画里乡村”主题形象为统揽,以“世界遗产”和“世外桃源”两大品牌为依托,以构筑特色化、规范化、规模化、品牌化的乡村旅游大景区为目标,以招商引资和全民创业为抓手,挖掘整合特色资源,提升旅游产业层次,加快推进旅游国际化步伐,为打造中国乡村旅游第一县和国内最具核心竞争力的旅游强县之一提供坚实基础。

一、完善乡村旅游发展的工作机制

1、建立县、乡镇、村三级管理和服务网络。建立由政府领导牵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的乡村旅游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乡村旅游工作,协调解决乡村旅游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实行县直部门包村责任制,制定帮扶目标,落实帮扶措施;各乡镇成立乡村旅游发展领导小组,每 名班子成员分别联系一个村;有条件的村成立乡村旅游协会,发展和培育“农家乐”旅游经纪人,使协会发挥开拓市场、行业自律、维护权益的作用,成为当地基层组织联系农民,指导工作的助手和纽带。

2、创造乡村旅游发展的良好环境。国土、规划部门要对兴办乡村旅游项目依法优先审批,并落实有关优惠政策。交通部门对重点乡村旅游项目要积极开辟旅游专线班车。财政、发改、农业、旅游等部门应增加对乡村旅游的投入。旅游、工商、公安、卫生、农业、质监、税务等部门要主动引导乡村旅游经营者诚实守信、规范经营。宣传、文化、旅游部门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乡村旅游的宣传推介。发改、公安、工商、税务、卫生、物价、电力等部门要加大扶持力度,进一步简化乡村旅游项目审批程序,凡符合乡村旅游规划,不涉及新征土地的农家乐旅游项目放权乡镇政府审批,报相关部门备案。县直机关部门依据备案材料主动上门做好相关手续办理服务工作。

二、科学编制乡村旅游发展规划。

3、科学合理编制黟县乡村旅游规划。旅游管理部门要在对全县乡村旅游资源全面普查的基础上,规划设计一批乡村旅游项目,高起点编制《黟县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各乡镇要在全县乡村旅游发展规划的指导下,结合实际,制定本地乡村旅游发展规划。新开发的乡村旅游点,必须先规划后建设。现有乡村旅游点要制定升级改造规划,切实防止盲目 开发。

4、注重保护乡村生态环境与传统文化。规划要高度重视生态保护,突出保存传统文明和本地特色,尽量做到“一村一品”,不盲目跟风、重复建设;乡村旅游开发建设必须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明确各项环境保护措施,规范建设施工行为。

三、培育乡村旅游多元化投资主体。

5、探索成立乡村旅游股份公司。有条件的乡镇、村将分散经营的农户组织起来,村民以资产或现金等形式入股,以分红形式分配利润,按照现代企业模式运作,开发项目,统一经营、统一管理,做大规模,提高效益。

6、坚持招商引资与自筹资金相结合。县旅游局、招商局积极开展乡村旅游发展项目编制、策划和包装;各乡镇根据实际情况,依托当地人力资源与自然资源引进适宜项目;各相关部门要多为农民采集乡村旅游经营项目信息,引导农民因地制宜经营乡村旅游服务项目;坚持农民自办、家庭联办旅游项目为主,逐步开发地方特色乡村旅游项目。

四、突破乡村旅游发展的瓶颈制约

7、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优先实现“六通”,即通水、通电、通路、通讯、通有线电视、通网络。县和有条件发展乡村旅游的乡镇两级新农村建设预算,要优先安排乡村旅游基础设施投入的扶持资金。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和农民投资积极性,引导农民自愿出资出劳,加大乡村 旅游道路、通讯、水电、卫生等基础设施改建的力度,指导乡村旅游接待户进行客房、厨房、厕所的改造,对照国家《旅游区(点)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标准,按照“安全、方便、舒适、卫生”的要求,建立和完善县乡两级游客服务中心等相应设施,不断改善接待条件,完善服务功能,提高综合服务承载能力。

8、加大对乡村旅游发展的财政信贷扶持。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扶持,与高山农户搬迁、易地扶贫、地质灾害避让、新农村建设及其他帮扶政策结合起来,形成资金捆绑使用;设立乡村旅游发展专项资金。每年县财政预算安排不少于100万元,扶持乡村旅游发展,重点用于乡村旅游发展税收奖励。对农民庄园业主或农民新办的乡村旅游经营户,3年内给予已纳经营性税收等额奖励,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对招商引资从事宾馆、酒店等乡村旅游接待设施建设项目,按照黟发[2006]6号文件精神给予优惠;县政府每年安排部分贴息贷款,专门用于扶持部分困难群众发展乡村旅游服务业,重点帮助接待经营户完善配套设施、开发旅游商品,扩大旅游宣传;引导县信用联社和国有商业银行加大对乡村旅游经济的服务,实行按揭付款方式,加大信贷投入,支持农户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加快农村基础设施的完善和配套;县财政根据自身财力相应增加信用担保基金额度,帮助农民疏通小额信贷渠道。

9、提高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加快旅游专业人才 的培养、交流与引进;制定相应优惠措施,鼓励和支持单位、个人,本地和外地人员以各种方式兴办旅游企业,形成旅游从业人员的竞争环境、实现旅游业最佳人力资源配置;县、乡镇财政要将农村劳动力培训纳入预算,不断增加投入;定期进行旅游技能培训,强化旅游业务、市场意识、规范服务、民俗风情推介等方面知识培训,不断提高乡村旅游从业者的素质和服务技能。

10、改进乡村旅游土地管理办法。乡村旅游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根据项目大小、金额按一定比例返还,用于乡村旅游的项目开发;在政策许可范围内,对只少部分改变土地使用性质,仍以农业生产活动为主体的乡村休闲旅游项目,按农业内部结构调整的农用地规定办理相关手续。有序推进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试点工作。通过村庄复垦整理节省出来的土地允许各乡镇村通过土地复垦整理补充的耕地指标跨乡镇村有偿调剂,支持有条件发展乡村旅游的乡村对建设用地的需求;允许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有偿使用和有序流转。

五、建设和培育一批乡村旅游精品

11、加强考核与激励。把乡村旅游开发建设与新农村建设考核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发展乡村旅游,积极建设“旅游强镇”和“旅游强村”,对乡村旅游工作抓出明显成效的乡镇、村两级班子给予奖励;对符合国家、省有关部门制定的农业旅游、乡村旅游、农家乐休闲旅游各类评定标准并被评 定为三星、二星、一星级的乡村旅游点分别予以30至10万元的奖励,鼓励乡村旅游上等级、创品牌。

12、强化乡村旅游示范点的培育。近期重点抓好西递、宏村、深冲、五里、南屏、碧东、石亭、官麓、屏山、卢村、龙池湾、五溪山、鸳鸯谷、塔川、木坑、黄菇、桃花源乡村旅游项目建设,并以此为标准和示范,推进全县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广泛学习借鉴外地先进发展模式和做法,积极发展以农家乐旅游活动为载体的农村新貌游、民俗文化游、庭院经济游、农业观光游、品果采摘游、垂钓烧烤游、绿色购物游;以古村落群为载体的文化遗产观光游、徽文化社区体验游、名人故居追思游、民俗风情采风游、传统文化修学游;以生态型乡村为载体的避暑度假游、保健养生游、徒步休闲游等,引导不同类型的乡村旅游向特色化、规范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

13、深挖乡村旅游发展的文化内涵。依托世界遗产地,把徽文化与民俗文化和农耕文化有机结合、共同挖掘乡村旅游文化内涵,开发特色文化旅游项目和产品,强化古黟文化产品的特色和差异性。

14、延伸乡村旅游的产业链。调整农业结构,变特色农产品为旅游商品;挖掘传统手工业,开发旅游纪念品;发掘传统农家乐美食,发展特色农家餐饮。

六、规范乡村旅游市场的经营秩序。

15、开展诚信体系建设。努力建设乡村旅游诚信体系,营造“重信守诺”的乡村旅游服务氛围和“放心旅游”的良好环境;在大力推行国家《旅游区(点)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等相关法规基础上,深化行业管理,加大规范和整顿乡村旅游市场秩序的治理力度,严厉打击各种违法违规行为,表彰诚信经营者。

16、建立健全规范的乡村旅游接待服务体系。加快建设县城旅游集散中心,并呈伞状向各主要景区发展,设立游客服务中心,为游客提供全方位、多功能、快速便捷的旅游服务。完善和规范旅游标识牌批示体系。

17、实施乡村旅游服务标准化。旅游管理部门要制定《乡村旅游管理办法》、《乡村旅游经营户开业基本条件》、《乡村旅游经营服务标准》、《乡村旅游服务质量等级评定评分标准》等经营管理规章制度,指导经营者照章服务、照章经营。

18、开展星级评定活动。以实施乡村旅游服务标准化为载体,推行乡村旅游经营户星级评定活动。对按照星级评定标准被评定为三、二、一星级的,进行授牌,并一次性分别给予10000元、5000元、3000元的奖励。

19、加强乡村环境整治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努力营造“美化、绿化、净化、亮化”的村容村貌和良好的乡风文明氛围,为旅游者提供愉悦、舒适、安全的旅游环境。

七、加强宣传促销

20、全方位整体营销。制定乡村旅游整体和重点促销方案,搞好乡村旅游产品的策划、组织、包装,将全县乡村旅 游精品不断推向市场;充分利用世界文化遗产的品牌优势,加强西递、宏村与其他乡村旅游点的联合与协作,扩大我县乡村旅游的影响,打响“中国画里乡村”品牌;各乡镇要把宣传乡村旅游作为对外宣传工作的重要内容,增加乡村旅游宣传促销经费;新闻宣传、旅游、文化、农业等部门要把乡村旅游作为重要宣传内容之一,利用电台、电视台、报刊、网站等多种宣传手段,提高影响力,扩大覆盖面。

21、发挥乡村旅游联盟作用。继续发挥古徽州乡村旅游联盟的作用,做好联手产品包装、形象宣传,以及信息共享等工作,对已开发完备并对外开放的乡村旅游产品,要做好产品整合,形成全县“一盘棋”观念,并积极纳入“古徽州大乡村旅游”产品系列,通过联合促销、客源共享,共同开发市场,实现互惠双赢。

22、举办各类节庆赛事。对引进全国性的或国际性的大型会展和旅游节庆活动和体育赛事活动并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继续办好国际山地自行车赛事活动,积极争取承办国内、省内棋类比赛活动。

23、建立完善的预订系统。整合黟县政务网站和旅游信息网站,进一步扩大网络宣传,方便游客通过乡村旅游网络预定系统、电话预定行程。

第五篇:加快发展乡村旅游的有效途径

加快发展乡村旅游的有效途径

海南是我国唯一的热带岛屿省份。利用这一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优势,海南在滨海旅游方面已经先行一步,成为中国海洋旅游领跑者。与滨海旅游相比,海南乡村旅游起步晚、发展慢,某种意义上还是海南旅游的“短板”。缺少本岛客源市场支撑的海南发展乡村旅游,必须走跨越式发展道路,一步到位发展精品乡村旅游和乡村度假。

一、正确认识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意义

加快发展乡村旅游是建设中外游客的度假天堂和海南人民的幸福家园的必然要求。“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去年4月初,参加完2013博鳌亚洲论坛年会的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海南考察时,用朴实的话语道出了小康的标准,更嘱咐海南要加快形成以旅游业为龙头、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服务业产业体系,把中央支持海南发展旅游业的政策用足用好。充分利用海南乡村特色,帮助和推动老百姓发展乡村旅游,就是让老百姓能够更好分享旅游发展红利的方式。在建设海南百姓幸福家园的目标下,发展乡村旅游不仅仅是单纯产业问题,更是一项涉及广大群众的民生工程、幸福工程。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发展乡村旅游,2013年10月,省政府专门下发《关于加快发展乡村旅游的意见》,明确指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是建设中外游客的度假天堂和海南人民幸福家园的必然要求。

加快发展乡村旅游是海南旅游业转型升级、完善旅游产品体系和结构的必然要求。纵观世界成熟旅游目的地,无一不是把富民作为其发展旅游业的第一要义。为了保护海南岛得天独厚的青山、绿水,在严格的环境保护要求下,海南只能集中力量发展园区工业、新型工业,广大老百姓难以很好地参与其中;多年来,发展热带高效农业成为海南广大农村致富的一条主要途径。

本世纪初,在全省建设文明生态村的推动下,海口、三亚、文昌、琼海、万宁、澄迈、定安等市县陆续开始发展乡村旅游,全省休闲农业旅游和乡村旅游点达120多个。相比全省已建成的一万多个生态文明村,一大批有潜力的生态村还可以通过相应的产业包装提升转变为生态旅游村。这不仅可以丰富海南旅游产品、拓展旅游方式,还可以加快旅游产业与农、林、渔等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把农副产品直接就地转变为旅游商品,提高农民就业水平,改善村容村貌。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是建设和谐海南、争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范例、谱写美丽中国海南篇章的必由之路。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着力点,是农民不离土、不离乡,就地走向现代化,开创统筹城乡发展的新路径;乡村旅游可以有效带动相关旅游服务要素发展,带动乡村旅店经营、种养殖业、农副产品加工业、运输业、装修业、建筑业和文化产业等的发展,实现传统农业和旅游业的融合发展;同时,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可以有效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有效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促进乡村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改善,以及培养和提高农民的文明意识和现代素质。

二、我省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近年来,我省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乡村旅游的意见》,明确了发展乡村旅游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编制了《海南省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为乡村旅游科学开发建设提供保障;开展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示范点创建活动,为发展乡村旅游创造了良好的基础;制定了《海南省乡村旅游点(区)等级的划分与评定》标准,开展了乡村旅游等级评定工作,促进了乡村旅游规范管理和服务质量的提升;加大了乡村旅游教育培训力度,省旅游委、省农业厅等部门多次组织行业管理人员和乡村旅游点管理人员到内地和台湾考察学习,并采取多种形式开展乡村旅游业务培训,乡村旅游管理和服务人员素质有了新的提升;把乡村旅游市场整治作为全省旅游市场综合整治的重点,乡村旅游市场环境明显改观。

但我们要清楚看到,我省乡村旅游仍然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还存在不少问题,突出表现几个方面:一是缺乏高水平规划和策划,致使不少乡村旅游点在原资源上稍加改造就接待游客,没有形成规模;二是基础设施不完善,有些景区道路、游客服务中心、标识标牌、旅游厕所以及排污垃圾处理设施不到位;三是市场定位和对接不够,有些乡村旅游点不景气,既浪费了资源,又影响农民积极性;四是乡村旅游精品不多,主题不突出,缺乏地方特色,吸引力不强;五是乡村旅游管理不到位,有些乡村旅游点管理手段欠创新,卫生、安全、环保措施不力,服务不规范,经济效益不高;六是管理人才和技能人才缺乏,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有待全面提升。这些问题,需要我们采取有力措施认真解决,有效推进我省乡村旅游又好又快发展。

三、促进我省乡村旅游发展的对策建议

作为岛屿省份,海南发展乡村旅游缺乏庞大的岛内客源支撑,而我省主要的国内客源市场如京津、华东、华南等地,其以“农家乐”为代表的乡村旅游起步早、发展快,目前已经形成成熟、完善的乡村旅游发展体系。海南发展乡村旅游要想吸引岛外客源,就不能走国内发展乡村旅游的传统模式,而是要抓住作为全国唯一热带岛屿省份的资源优势,以及我省多年来在休闲度假市场打下的良好基础,大力发展具有海南海岛特色的乡村度假旅游,实现海南乡村旅游的跨越式发展。

1.科学编制规划,实现重点突破。尽快健全和完善海南乡村旅游规划体系,在《海南省乡村旅游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完善各市县《乡村旅游总体规划》和有关乡村旅游发展专项规划,科学指导和统筹全省乡村旅游的发展。在此基础上,每年确定二至三个重点发展区域,统筹协调各相关部门和市县的政策、资金、资源等优势集中向其倾斜,使其在短时间内就能够迅速在开发建设、市场拓展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形成海南旅游市场新热点和新亮点,起到更好地示范带动作用;

2.加强开发保护,实现全域推进。加强地方传统文化、历史文化保护点、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自然生态和人文景观的保护和挖掘,寻找独特的地方文化特色和魅力,为发展乡村旅游寻找文化支撑,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村一品”、“一镇一品”的产业支撑;与建设美丽乡村、推进城镇化建设等紧密结合,借鉴城市管理经验,做好农村的垃圾、污水、烟尘处理等工作,整村推进、全域推进乡村旅游发展,使乡村度假真正实现景区、境区、社区三区合一;

3.政府主导,以百姓为主体。发展乡村旅游不仅仅是推动一项产业的发展,而是一个涉及广大百姓的民生工程和幸福工程,要坚持以政府为主导、百姓为主体的发展理念,即使引进外来企业,也要充分保障当地百姓利益,实现政府、百姓、企业、社会四位一体,共同推动乡村旅游发展的良好局面;

4.改善基础设施。各市县交通部门要优先解决交通干道、重点旅游景区到乡村旅游点的道路交通和休闲慢行道建设问题,旅游部门要配合推进旅游标识标牌、旅游咨询服务中心等配套设施建设,以尽快形成完善的旅游服务体系;

5.创新发展乡村度假产品。针对岛外客源需求,结合海南热带海岛乡村特色,以及一流的生态、养生等旅游资源,开发精品民宿、乡村养生等有特色的乡村度假产品,与海南成熟的滨海度假产品形成互补并实现共赢。

6.强化市场宣传营销推广。政府要鼓励和支持农民成立旅游合作社,统一乡村旅游的营销推广,解决农户单打独斗甚至恶性竞争的弊端;利用电台、电视台、报刊、互联网站、手机短信等多种媒介宣传推广,开设乡村旅游专版和专栏;政府要支持和鼓励举办具有鲜明地方特色、风情的乡村旅游节庆活动,使乡村的文化魅力得以向市场集中展现,政府要号召和组织旅行社包装策划一批乡村旅游线路,并支持其在市场上进行强力宣传推广;

7.加强示范引导。各市县要每年集中人、财、物等优势,选取一至两个在资源、交通等方面具有优势的村、镇,创建乡村旅游示范点、乡村旅游示范镇等,以此更好地带动周边村镇的乡村旅游发展;

8.强化人才培训。人才是制约乡村旅游发展的主要瓶颈,要设设立乡村旅游培训专项经费,政府主导进行分级、分批、分类实施培训,做到乡村旅游“三支队伍”(即乡村旅游行政管理干部队伍培训、乡镇村干部管理和营销队伍能力培训、乡村旅游从业人员队伍培训)建设一起抓。

下载关于加快我县乡村旅游发展的建议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加快我县乡村旅游发展的建议.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进一步加快乡村旅游发展的若干意见

    关于进一步加快乡村旅游发展的若干意见为加快推进服务业发展,进一步做大做强乡村旅游,促进我县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现就进一步加快乡村旅游发展提出如下意见:一、战略定位坚持以......

    关于加快我市乡村旅游发展的提案

    关于加快我市乡村旅游发展的提案各位领导、各位委员:在市第十四次党代会上提出,“要加快推进旅游产业全域化,坚持“生态休闲、民俗文化”导向,按照“东部亲山、西部亲水”布局,整......

    加快边境旅游发展的几点建议(五篇模版)

    加快边境旅游发展的几点建议 2011年11月24日—28日,地区人大工委副主任,塔城市委书记李世玉带领我市党政代表团在沈阳市、黑龙江省黑河市、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市参观考察,重......

    对加快我市旅游发展的几点建议

    对加快我市旅游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整合市内旅游资源,着力打造“金三角”和“三山环线”精品线路。在“金三角”(三苏祠、黑龙滩、彭祖山)旅游线路打造中,进一步完善《眉山市“金......

    乡村旅游发展

    摘 要:在旅游消费由大众观光型转向休闲体验型的今天,面对乡村旅游开发中出现的五花八门的问题,乡村旅游到底该如何开发需要引起高度关注,开发一套乡村旅游策划开发的基本流......

    发展乡村旅游[范文大全]

    发展乡村旅游,带动农村发展 ——推动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运转,经济部门的的增多,各地区都开始了 不断开发新的经济部门以求得经济的迅速发展。旅游业的兴起......

    发展乡村旅游经济现状与建议

    发展乡村旅游经济:现状与建议 藏英豪 一、乡村旅游经济在国内外的发展 (一)国外发展状况 乡村旅游在国外已有三十多年历史,开展得比较成功的是一些欧美发达国家。20世纪60年代初......

    关于加快乡村旅游发展的实施意见[大全五篇]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关于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等决策部署,充分发挥乡村旅游在乡村振兴战略和旅游强市战略中的重要作用,有效推动我市旅游业和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