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城中村改造土地处置办法及办理程序(5篇)

时间:2019-05-14 13:33: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太原市城中村改造土地处置办法及办理程序》,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太原市城中村改造土地处置办法及办理程序》。

第一篇:太原市城中村改造土地处置办法及办理程序

太原市“城中村”改造土地处置办法及办理程序 时间:2010-10-26 13:22:55 作者:任建荣

各县(市、区)国土资源局、局机关各处室、事业单位、各有关单位:

为了加快推进“城中村”改造步伐,积极稳妥地实施“城中村”改造的土地管理、配置、使用和土地处置工作,根据市委、市政府有关“城中村”改造政策,制定了《“城中村”改造土地处置办法及办理程序》,并经局内审会讨论研究,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四年十月二十九日

“城中村”改造土地处置办法及办理程序

“城中村”所占的土地,是广大农民群众赖以生产和生活的主要来源,并且具有稀缺性、区位性、固定性,故土地问题的处理既是“城中村”改造工作的重点之一,又是一项政策性强、程序严密、涉及面广,需要做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方能处理好的问题。因此土地问题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城中村”改造工作能否顺利进行。根据(并政发[2003]10号)《太原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城中村”改造的意见》制定本办法:

一、“城中村”改造土地处理基本原则

1、土地集体转国有。“城中村”村民全部转为城市居民后,其所有的集体土地依法转为国有土地,对合法使用的建设用地、宅基地和留用的建设用地,依照法定程序核发国有土地使用证;转为国有农用地后使用权人不变,由转制后的集体经济组织或原承包人按原用途继续使用,由市土地储备机构进行红线储备,城市建设使用时,依法办理用地手续;未利用的空闲地,由政府依法收回,根据城市规划安排使用。

2、留地发展。“城中村”在土地条件许可的前提下,根据城市规划和其所在区域位置,可留给适当的发展用地,用于就业安置。

二、土地办理程序

3、前期准备工作责任由市辖区政府及区国土局具体承办,市国土局地籍处、利用处指导,勘测中心协助,有关处室配合。具体任务是: 一是对拟改造的“城中村”所有的土地按土地分类进行详细调查统计,列表成册。

二是对现有集体建设用地还应按是否依法办理过批准手续和是否核发过建设用地使用证两种情况分别归类列表统计。三是有条件的“城中村”可对现有建设用地进行权属调查、实地勘测制作1:500或1:2000比例的地籍图;没条件的可利用现有的1:500或1:2000的地形图,勾画出每宗建设用地的四至范围。其中宅基地可按片进行控制测量或按片勾画四至范围。四是现有农业用地和未利用土地,除统计造册外,也应利用现有的图件标明各类农业用地和未利用土地的四至范围。五是对拟转制农业人口登记造册。

六是调查处理拟转制的“城中村”出现的土地权属争议问题。

七是完成拟改造的“城中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确权登记发证工作。

八是按照市规划局批准的“城中村”改造规划及附图拟定该村全部土地的处置方案。方案中应有村民“农转非”变为城市居民后的生活、生产和社会保障的内容。

九是筹备能在撤村建居后能取代村民委员会实施“城中村”改造,统一办理有关土地手续的集体经济组织或其他法人组织。

4、改变土地权属报批工作责任由市辖区政府及国土局和市国土局利用处、地籍处具体承办,耕保处等有关处室协助。其程序是:由市辖区人民政府持下列文件向市政府提出申请,经市国土局审查同意后,向市政府写出审查报告,呈报市政府审核:(1)市辖区人民政府向市政府呈报的“城中村”集体土地全部转变为国有土地的申请(一村一申请);

(2)有批准权的政府或民政部门批准的转制和撤村建居文件;

(3)公安部门批准的该村全部村民由农业户口转为城市市民户口的文件及批准的转制农业人口数量统计表;

(4)转制村全部土地的《土地所有权证》及附图;(5)转制村土地利用现状图、面积统计清册和有关文字说明;(6)转制村各类用地勘测定界技术报告和勘测定界图;(7)市辖区政府按照“城中村”改造规划拟定的转制村全部土地的处置方案。该方案应包括市规划局正式批准的“城中村”改造规划及附图和村民“农转非”变为城市居民后的生活、生产、社会保障等内容;

(8)“城中村”撤村建居后,经区政府认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登记的取代原村民委员会实施“城中村”改造和统一办理土地手续的集体经济组织或法人组织的证件(复印件);

(9)市政府或市国土局提出的其他应报的文件、统计清册或说明材料。

市国土局代市政府草拟呈报省国土厅的请示报告,经市政府核准后,连同有关资料一并呈报省国土资源厅审批。省国土资源厅批准后,以市政府名义发布“城中村”全部集体土地转为国有土地的公告,并由市、区两级国土部门按照职能分工,依照规定的程序办理注销集体土地所有权证书,对集体土地和国有土地统计台帐进行变更。在“城中村”未改造前,其土地使用情况由市政府委托市辖区人民政府按照国有土地进行监督管理,其中农业用地按国有农用地进行监督管理。

5、土地初始登记发证责任由市辖区政府和市国土局地籍处统一组织安排,区国土局具体承办,市局地籍处审核报批,土地登记中心、勘测中心协助。其办理程序和具体内容为:

(1)在市辖区政府和市国土局地籍处统一组织领导下,按照统一标准、统一方法、统一程序、统一表格、统一审查内容的原则,由区国土局负责权属调查、填写登记表等外业和前期工作,提出初审意见,经市国土局地籍处审查、验收合格,呈报市政府批准后,登记造册,收回市辖区政府核发的《集体土地使用权证》(包括宅基地证),换发《国有土地使用证》。

(2)经依法批准使用的原宅基地,按照城市私产房用地登记并换发《国有土地使用证》。

(3)经依法批准使用的工业、商业、市场和公益事业、公共设施等建设用地换发《国有土地使用证》。

(4)农用地和未利用的空闲地及道路、广场、绿化等用地,只登记造册,建立台帐,不核发使用证。(5)违法使用的建设用地(包括居住用地),市规划局出具《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或其他同意使用意见的,经处罚并补办用地手续后,核发《国有土地使用证》;市规划局出具临时用地规划许可证的,经处罚后由区国土部门按临时用地管理;市规划局不出具同意用地手续的,只登记造册,不核发证书。

(6)原住宅用地在转制前已改为商业、工业、服务业等经营性用地的,需持市规划局同意的文件,经市国土局审查同意报经市政府批准改变用途后,按经营性用地登记发证。否则一律按居住用地发证。

(7)1999年元月1日以后,未依法按照审批权限经市政府批准的除宅基地以外的建设用地,不论区政府是否批准和核发过集体建设用地使用证,不得直接核发或者换发《国有土地使用证》。必须依法重新办理用地审批手续,报经市政府批准后,方可核发《国有土地使用证》。

(8)近期(一年以内)就要按“城中村”改造规划进行拆迁改造的原村民住房使用的宅基地,暂不换发《国有土地使用证》,待办理改造项目用地手续后,再依申请登记发证。

三、办理留用发展土地

6、责任承办部门由市辖区政府和区国土局负责前期工作,市国土局利用处、耕保处负责审核报批,规划处协助,有关处室、单位配合。其办理程序和具体内容为:拟改造的“城中村”现有的住宅、工业、商业、服务业、市场等集体建设用地(包括擅自违法转让的集体建设用地,至今未作处理完善有关手续的和建设商品房向本村以外的市民或外单位出售的建设用地在内)较少,按每个村民平均不足133平米,而且又有较多农用地(不包括林地、已建成的绿化用地)和未利用地的,在符合“城中村”改造规划和城市建设规划用地性质的前提下,按照不超过上述标准的原则,再留给转制后的经济组织一部分发展用地,用于生活、生产与就业安置。经依法办理农用地转用和协议出让供地手续后,核发《国有土地使用证》。政府应收取的土地出让金,经转制后的集体经济组织申请,乡镇(街办)和区政府审核,市财政局书面同意,市政府批准,全部留给转制后的集体经济组织,专款用于“城中村”改造、就业安置或者转制村民社保等费用。留用发展用地的位置和土地用途必须先取得市规划局书面同意,并附有规划图。

7、对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不再留给或者补充发展用地。(1)已没有农用地和未利用土地的;

(2)现有的农用地(林地、已建成的绿化用地除外)和未利用土地全部留给后仍达不到上述标准的;

(3)现有建设用地不包括学校、敬老院等公益事业用地按每个村民平均超过上述标准的;

(4)不符合“城中村”改造规划确定的位置的;(5)不符合城市建设规划用地性质的。

8、“城中城”改造时,也可采用先确定每位转制村民的住房面积和商业用房面积标准,再按用户要求分设1-2户加一定面积商业用房等其他确保转制农民当年收入和生活水平年不低于转制前或高于转制前水平的方式确定”城中村”改造后的用地面积。

四、收购或储备土地

9、责任承办部门由市土地储备中心和市辖区政府负责,市国土局规划处、耕保处、利用处和区国土局协助,有关处室、单位配合。其办理程序为:拟改造“城中村”的土地除现有建设用地和留给的发展用地外,如还剩有土地,一律由市土地储备中心储备。其中按城市规划近期内就要开发建设的用地依法办理农用地转用手续后,以现行征用土地标准收购储备;近期不安排建设的土地和规划为道路、绿地、广场、学校以及其它公共设施,公益事业的用地,报经市政府批准后,由市国土局与规划局联合发布公告,以红线控制方式储备,待安排建设时再依法办理农用地转用,并由土地储备中心或者有关建设单位按现行征地标准给予合理补偿后,再予以依法办理供地手续。

五、“城中村”改造项目用地审批

10、责任承办部门由市辖区政府和区国土局负责前期工作,市国土局利用处负责审查、报批,地籍处发证,有关处室、单位协助。其办理程序和具体内容:(1)“城中村”改造项目用地除符合法律规定的划拨用地范围和《划拨供地目录》的,按划拨方式供地外,其他一律按市规划局批准的具体改造项目,以有偿使用方式供地。

(2)“城中村”改造项目使用划拨土地的或拟改变出让后的土地用途的,必须依法办理供地和改变土地用途审批手续。(3)“城中村”改造建设用地,未实行收购储备的,并由同一单位进行拆迁安置与建设的比照旧城改造方式供地;已实行储备的,以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公开出让。

(4)“城中村”改造项目用地必须严格按照市规划局批准的“城中村”改造规划进行,必须符合城市规划的用地性质,否则不予办理有关用地手续。

(5)按照“城中村”改造规划,在原建设用地范围内由转制后的经济组织进行改造并用于转制村民居住和用于安排原村民生产、经营的建设项目,依照法律规定办理用地审批手续后,政府应收取的土地出让金,经市财政局书面同意,市政府批准,全部留给改制后的经济组织,专款用于“城中村”改造和就业安置资金,也可将其中部分用于转制村民的社保费用。

在原宅基地范围内“拆平建楼”用于转制后村民居住的回迁用地,也可以参照旧城改造,以划拨方式供地。

列为经济适用房建设计划的,以划拨方式办理供地手续。(6)允许转制后的集体经济组织,经市政府批准后将合法使用的建设用地或房地产,依法转让给其他单位或个人依照“城中村”改造规划进行房地产开发,其转让所得专款用于“城中村”改造和就业安置资金,也可将其部分用于转制村民的社保费用。由受让方依法缴纳的土地出让金经区政府或转制后的集体经济组织申请,乡镇(街办)和区政府审核,市财政局书面同意,经市政府批准,由市财政局拨付给区政府或实施“城中村”改造的集体经济组织,专款用于“城中村”改造的公益事业、公共设施等配套建设。

(7)转制后的集体经济组织吸收其他单位或个人投资,联合按照“城中村”改造规划和土地处置方案对“城中村”进行改造的,可按具体项目以协议方式出让给转制后的集体经济组织,应收取的土地出让金,经转制后的集体经济组织申请,乡镇(街办)和区政府审核,市财政局书面同意,市政府批准,全部留给改制后的集体经济组织用于“城中村”改造资金,也可将其中部分用于转制村民的社保费用。

未经市国土局审查报市政府批准,擅自与其他单位或个人联营、联建的,依法处罚后,符合“城中村”改造规划的,全额征缴土地出让金;不符合“城中村”改造规划的不予办理用地手续,收回土地使用权。

(8)“城中村”改制后,需改变原土地用途的,必须符合城市规划和“城中村”改造规划,经市规划局同意、市国土局审查后,报市政府审批。改变土地用途后,除法律规定可以划拨使用的外,应有偿使用,其中由转制后的集体经济继续使用的,以协议方式出让;拟转让给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的商业、旅游、娱乐、商品房等经营性用地,必须通过市场公开出让,土地有偿使用费的征缴管理按上述规定办理。

不符合城市规划和“城中村”改造规划的,不予办理改变土地用途手续。

(9)“城中村”改制后,按照“城中村”改造规划用于工业项目的建设用地,均可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意见所规定的优惠政策办理。用于房地产开发、商业、商品住宅、市场等非工业项目用地,不享受工业项目的优惠政策。

(10)“城中村”改制后,按照管理体制应向市、区有关部门移交的教育、医疗卫生、广场、道路、绿化等用地,按划拨方式办理。

(11)“城中村”原有的宅基地改造过程中,凡经规划确定为商业、写字楼、商品住宅等经营性用地的,也可采用在地上建筑物先由转制的集体经济组织和村民拆平后,再由市国土局组织以公开拍卖方式出让土地使用权。拍卖所获得的全部收益除扣除必要的手续费外,经市财政局书面同意,市政府批准,全部返还改制后的集体经济组织用于“城中村”改造费用。

六、有关问题

11、为切实做好“城中村”改制后有关土地上的各项工作,市国土局成立以薛俊明局长为组长,王晓云、李天亮副局长、李延总工为副组长,局办公室、地籍处、利用处、耕保处、规划处、监察处、法规处等处室和储备中心、登记中心、勘测中心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组。在局里的统一安排下,各处室、各单位依照各自职能分工,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共同做好此项工作。各市辖区国土局也要由一把手亲自负责,确定专门机构和专人负责此项工作。

12、若国家或省里出台“城中村”改造工作中有关土地问题新的政策规定、程序、办法、具体要求时,按国家和省里的规定、要求执行。

13、市国土局各业务处室应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城中村”改造试点的实际和各自负责的工作,制定更具有操作性、更结合工作实际、更具体完善的单项工作的办事程序、注意事项、具体要求等操作规程,由局办公室汇总成册,经批准后以局文件印发执行。

14、原太原市国土资源局印发的《“城中村”改造土地手续办理程序和操作暂行办法》自本办法公布之日起废止。

第二篇:城中村改造建设规划、土地、建设手续办理程序

城中村改造建设规划、土地、建设手续办理程序

凡涉及城中村改造的建设项目,申请办理规划选址、建设工程规划许可、土地转(征)用、供地、土地权属登记等手续前,须到太原市城中村改造工作协调领导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市城改办)取得前置审查意见,方可到相关部门按原程序报审。市规划局、市国土局在受理上述申请时,应认真核查申报材料,无市城改办审查意见的,不得受理。

城中村改造建设项目,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后,须向市城改办提出申请,按程序办理施工许可证后方可开工建设。工程竣工后,须到市城改办办理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备案,方可办理房屋产权登记。

城中村改造项目审查、前置审查内容

(一)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前置审查内容:

1、申报主体是否合法。

2、是否在城中村改造用地范围内。

3、批准的城中村改造建设方案(包括旧村村民宅基地房屋拆迁安置方案、城中村改造分期实施计划、城中村改造项目整体投资测算).4、单体项目落实安置村民、拆除旧村的具体计划。

5、市政府的优惠政策是否可以落实到村集体经济组织或村民身上。

(二)土地转(征)用、供地、土地权属登记前置审查内容:

1、申报主体是否合法。

2、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

3、立项文件。

4、属于安置村民项目还是发展经济项目,安置村民项目用地与发展经济项目用地的比例是否符合批准的城中村改造建设方案。

(三)建设工程规划许可前置审查内容:

1、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

2、土地使用证。

3、拆迁安置村民的数量是否符合城中村改造建设方案。

4、《城中村宅基地上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协议》、《城中村集体土地房屋拆迁补偿安置监管协议》及其它有关协议和文件。

(四)申领施工许可证需提交的资料:

1、建设工程用地许可证。

2、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3、拆迁许可证或施工现场是否具备施工条件。

4、中标通知书及施工合同。

5、施工图纸及技术资料。

6、施工组织设计。

7、监理合同或建设单位工程技术人员情况。

8、质量、安全监督手续。

9、资金保函或证明。

10、其他资料。

(五)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备案需提交的资料:l、工程竣工验收报告。

2、工程施工许可证。

3、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意见。

4、单位工程质量综合验收文件。

5、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报告和功能试验材料。

6、规划、公安消防、环保等部门出具的证明文件或者准许使用文件。

7、施工单位签署的工程质量保修书。

8、商品住宅的 《住宅质量保修书》和《住宅使用说明书》。

9、法规、规章、规定必须提供的其他文件附件:①、太原市城中村建设项目规划、土地、建设手续办理流程及说明。②、太原市城中村改造建设项目规划申报表(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前置).③、太原市城中村改造建设项目规划申报表(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前置).④、太原市城中村改造建设项目用地前置申报表。⑤、太原市城中村改造建设项目规划前置审查表。⑥、太原市城中村改造建设项目用地前置审查表。⑦、城中村宅基地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协议(示范文本).⑧、城中村集体土地房屋拆迁安置补偿监管协议(示范文本).城中村改造建设项目规划、土地、建设手续办理流程说明

一、改造计划由市城改办根据太原市城中村改造规划,结合我市城市发展的重点和各区实际,提出改造村名单,报市城中村改造协调领导组同意后公布。

二、土地测绘、人口统计区国土局在区政府的领导下,按市城改办和市国土局的安排完成城中村改造村现状土地权属调查、测绘、登记、发证工作。区公安部门冻结改造村人口,澄清底数。土地和人口资料数据由区政府审核把关后加盖公章,报市城改办备案,同时市城改办抄送市规划局。

三、用地控制规划编制、报审由市城改办会同市规划局根据城中村改造计划,确定并下达城中村用地控制规划编制计划,规划编制完成后,由市规划局按照程序报市政府批准。市城改办组织有关单位划定城中村改造用地(人均133平方米)范围,市城改办、市规划局双方确定后,报市政府批准。

四、城中村改造建设方案编制及报审由村委会编制城中村改造建设方案,明确城中村改造进度及旧村拆迁时序。建设方案经区政府同意后,报市城改办审查。在此基础上各村编制完成城中村改造方案,由区政府审查批准,市城改办备案,各区政府组织实施。

五、城中村改造总平面图及建筑单体设计方案编制及报审由村委会委托高水平的规划设计单位编制城中村改造总平面图及建筑单体设计方案,由市规划局组织审查后按程序批复。

六、申领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按照城中村改造进度安排,由村委会持审定后的城中村改造建设方案,报市城改办前置审查,提出意见后,报市政务大厅规划窗口按程序办理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

七、申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由村委会提出申请,市规划局按照程序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八、原集体企业改制对城中村原集体企业进行清产核资、折股量化到户(人),成立新的股份制经济组织。集体经济组织需具备开发资质牞利于在城中村改造用地上进行经营性项目的开发建设。

九、土地转用、供地(划拨或出让)经市城改办前置审查并出具意见后,改制后的集体经济组织持土地征用、转用所需的全部资料,向市国土局提出申请,市国土局按照相关政策规定办理城中村土地转用、征用报批手续,剩余土地由太原市土地储备中心进行储备。土地征用、转用手续完成后,改制后的集体经济组织持 《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规划设计条件通知书》及其他供地所需资料向市国土局提出划拨或出让申请,市国土局按照相关政策规定办理划拨或出让手续。市政府按照地块及其用途核发新的《国有土地使用证》。

十、申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城中村改造主体与村民签定 《城中村宅基地上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协议》、与区城改办签定 《城中村集体土地房屋拆迁补偿安置监管协议》后,可申请办理单体建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经市城改办前置审查,符合建新拆旧原则的,提出审查意见转市规划局按程序办理。

十一、申请规费减免城中村改造主体提出规费减免申请,经市城改办审查,符合城中村改造规费减免政策的建设项目,按《关于城中村改造减免规费审批程序的通知》办理。

十二、申领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城中村改造主体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后,向市城改办申请报建,按程序进行建设项目招投标,办理施工许可证。工程竣工验收后,到市城改办办理工程竣工验收备案。

第三篇:太原市城中村改造名单

一、小店区:(38个)

亲贤、杨家堡、大马、坞城、北张、王村、狄村、寇庄、许西、许东、西峰、龙堡、南坪头、黑驼、老峰、岗头、道把、大吴、西吴、北营、郑村、庄儿上、小吴、北畔、窑子上、黄陵、东峰、红寺、嘉节、范家堡、李家庄、巩家堡、大村、小店、横河、西贾、西攒、薛店。

二、晋源区:(28个):

南城角、北瓦窑、梁家寨、庞家寨、五府营、南瓦窑、鹅归店、周家庄、新村、南大寺、北大寺、长巷、小站、晋祠、金胜、北阜、董茹、武家庄、南阜、城北、西寨、木厂头、贾家庄、古寨、义井、南堰、北堰、吴家堡、棘针。

三、尖草坪区:(23个):

西流、大东流、小东流、新村、赵庄、西留庄、西村、下兰、南固碾、北固碾、东张、赵道峪、新城、新店、光社、圪垛、南寨、上兰、土堂、呼延、大留、三给、摄乐。

四、万柏林区:(22个): 前北屯、移村、瓦窑、大王、后王、小井峪、大井峪、下元、沙沟、闫家沟、神堂沟、流、南社、彭村、后北屯、南寒、北寒、东社、小王、新庄、南上庄、南屯。

五、杏花岭区:(16个): 中涧河、柏杨树、七府坟、东涧河、南、丈子头、享堂、伞儿树、耙儿沟、剪子湾、道场沟、小枣沟、敦化坊、杨家峪、淖马、长江。

六、迎泽区:(10个): 郝庄、郝家沟、双塔、王家峰、东太堡、枣园、店坡、马庄、新沟、水峪、赵北峰。

七、经济区:(7个)

南畔、南黑窑、城西、下庄、圪塔营、化章堡、杨庄。

八、高新区:(2个)殷家堡、小马。

九、龙城新区

新庄、西吴、小吴、范家堡、红寺、加节

第四篇:“城中村”的改造,土地处置是关键

(二)“城中村”的改造,土地处置是关键

1、农村集体土地的处置

撤村建居后,根据各地经验,大多数是将“土地集体所有转为国家所有”。依法按有关程序和规定将原村、组的集体土地一次性转为国有土地,其合法土地使用权人和用地功能性质不改变,对土地使用权人核发“城中村”改制国有土地使用证。原集体经济组织兴办企业的用地,土地使用权作价入股后确认给该企业。原“城中村”的其他土地使用权确认给转制后组建的股份制企业。“城中村”集体土地转为国有土地之后、改造建设之前,原农用地承包人可继续承包经营。因实施城市规划需要使用该土地的,应收回承包权。

在“城中村”集体土地变为国有土地的作法上必须走相应的程序,即由政府“为公共利益的需要”进行征用。由于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我国农村土地的基本经营制度,在征用前,由农村集体解除与农民农村土地承包合同,并给予相应的补偿,土地使用权由集体收回后,政府依法征用为国家土地,给村集体相应补偿。

“城中村”集体土地变为国有土地后,国有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法转让,但任何单位不得无偿调用;转为国有的土地使用权转让、出租、抵押或土地用途改变的,应按有关法律、法规办理手续。“城中村”异地建设需使用的土地,由市人民政府采取置换方式予以保障,并办理土地登记手续。置换出来的土地以及 “城中村”改造范围外近期城市规划属于经营性土地的,纳入本市土地储备。因实施城市规划,需要收回使用权的,按柳州市征用集体土地补偿安置的有关规定给予补偿。涉及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应当办理农用地转用手续,并对承包经营者的损失给予适当补偿。

2、调整自留地

村委会撤销后,今后不再配给自留用地。市政府原已明确配给并已核定的自留用地,经办理转名手续后,按原批准的使用功能相应转为转制后组建的公司所有,并按现行有关法规,以历史用地办理建设用地手续和国有土地登记手续,核发《建设用地批准书》和《国有土地使用证》;其合法的地上建筑物尚未取得《房地产证》的,经办理有关手续后,核发《房地产证》。今后如该土地、房产进入市场,需按有关规定补交国有土地出让金。以后因城市建设开发需要使用这些土地和征用房产,按土地使用权属变更,参照市政府制定的土地征用补偿标准或城市房屋拆迁补偿标准进行补偿。

3、宅基地处置

“城中村”改造建设之前,宅基地使用人可继续使用原宅基地;“城中村”按照规划改造完成后,根据相关规定给宅基地使用人核发国有土地使用权证。经市国土局宅基地清查后,合法的宅基地及建筑按《柳州市农村房地产权登记规定》换发《房地产证》。城中村改造范围的土地,属国有土地,今后不再配给村民宅基地。

(三)关于“城中村”改造的规划和建设问题

1、“城中村”建设改造应在柳州市城市总体规划指导下进行,同时由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在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指导下编制“城中村”改造总体规划,报市规划委员会讨论并经市政府批准后作为指导全市“城中村”改造的依据。其中的用地规划,建设规划均统一于城市规划。采取申请改造和征地改造等方式开展“城中村”改造建设。根据城市建设需要或“城中村”集体经济组织申请,市政府会同相关部门、城区政府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确定近期拟推进的“城中村”改造项目或工程,属征地改造的,适时向社会公布,提前做好招商及安置的准备工作。“城中村”改造中的城市道路、排污、环卫等市政基础设施和供水、供电、供气等公用设施,纳入城市市政和公用设施建设统一管理。“城中村”改造中用于安置原村民的住宅用房建设,按有关规定享受本市优惠政策。

2、“城中村”的改造和小区建设,可采用多种方式,兼顾村民、投资者、政府三方利益,实现“三赢”。(1)各城区政府在“城中村”改造规划方案指导下,以村庄为单位,组织编制改造控制性详细规划,经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批准后,作为城中村指导实施的依据。在建设新村新区上,统一标准,统一要求,形成特色与规范。(2)在改造中留出部分村(小区)集体和村民(居民)发展三产用地,保证他们有赖以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土地空间。(3)在安置“城中村”改造居民(原村民)住宅的基础上,适当留出部分用地,允许在“城中村”撤迁改造中和二、三产建设中,以村(社区)的股份制经济实体和村民(居民)招商引资或与开发商共同开发、开发商单独开发,利益共享。(4)对于城市规划区中的农村(社区)宅基地建设,应当集体兴建农民住宅小区。

3、改制后的“城中村”,其规划编制、实施管理的各项标准和控制指标按城市规划标准执行,不再执行村镇规则标准。改制后的“城中村”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纳入市政统一管理范围。有关事权参照现行市、区分管范围和分级管理的原则实施,管护经费原则上由区市政维护费承担,由于管护面积的增加,需要增加的管护经费,按市、区两级使用城市建设维护经费的办法在新的财政根据实际予以调整。原“城中村”转制的社居委会要加强社区建设,社区建设的经费(包括小街、小巷的修整、美化、净化),除市、区已明确负责的以外。在“城中村”改造完毕之前,依然从转制的股份制企业(公司)集体股收益中支付。

(四)妥善处理好“城中村”改造的房屋权属登记管理

1、“城中村”改制后的原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房产,由改制后的股份合作经济组织持《国有土地使用权证》、原《房屋所有权证》或房产权属证明文件、村集体经济组织改制为股份合作经济组织的批准文件。工商登记文件等材料到市房产管理部门办理房产变更登记,领取《房屋所有权证》

2、对于“城中村”改制前,已办理原集体土地《房屋所有权证》的房产,改制后房屋状况没有变化的,权利人应持原《房屋所有权证》等材料到市房产管理部门换领国有土地 《房屋所有权证》。房屋所有权主、客体已发生变化的,权利人应当按照现行城市房屋权属登记的有关规定向市房产管理部门申请办理房产转移、变更登记。换领国有房地产证,暂缓缴纳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若该房地产进入市场交易,须补交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

3、对于“城中村”改制后,已向市房产管理部门办理变更登记的房屋需上市交易的,应当按照现行城市房屋权属登记的有关规定向市房产管理部门办理房产转移登记。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在“城中村”改制后的国有土地上新建房屋的,权利申请人应当按照现行城市房屋权属登记的有关的规定,向市房产管理部门申请办理房产初始登记。

4、未办理集体土地《房屋所有权证》的房屋,权利申请人应当向房屋所在市房管部门申请补办集体土地房屋权属初始登记。

5、1978年1月1日(《土地管理法》实施之日)起至1998年12月31日(《土地管理法》修订后实施之日前)止,原村民经批准使用原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兴建房屋,超过规定标准(包括一户多宅和一宅超面积)的,由建房者对超出标准部分按历史用地补缴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后,予以确认土地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核发国有房地产权证。

6、1987年1月1日起至1998年12月31日止,原村民未经批准或超过批准面积的(包括一户多宅和一宅超面积)占有用农民集体所有土地建设的房屋,其中依照城市规划和土地管理的有关规定处理后允许保留使用的房屋,在申请补缴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后可办理国有房地产权登记,其他房屋不予办理房地产权登记。

7、1999年1月1日起,原村民未经批准或者超过批准的面积(包括一户多宅和一宅超面积)占用农民集体所有土地建设的房屋,按修订后《土地管理法》及其相关法规的规定执行。

8、离婚后返村的村民及其子女,回原籍的职工、复员退伍军人和离退休干部,在2001年9月1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施行之日)前回乡定居的华侨和港澳台同胞使用集体土地兴建的房屋,参照原村民房屋的标准和办理程序予以确认其土地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

9、“城中村”内的非村民使用集体土地兴建的房屋,参照原村民房屋标准和办理程序予以确认其土地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但应先补缴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

10、“城中村”内占用集体土地建设的农村“集资房”,按照市政府有关规定处理。

(五)“城中村”改造中必须同期进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城中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应当与撤村建居工作同步开展,建立和完善农转非人员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险制度,实现与城镇职工社会保险接轨。“城中村”改革中应当从集体资产中预留农转非人员社会保障经费。农转非劳动力和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当按照国家和本市规定参加社会保险。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的农转非人员,则由政府和村集体经济组织解决部分基本生活费;将符合城市低保条件的农转非人员全部纳入城市最低生活保障体系,尽量做到应保尽保。

(六)“城中村”改造后的计划生育政策

农业人口成建制转为居民户口的,从转为之时起五周年内执行农业人口生育政策,满五周年执行非农业人口生育政策。在计划生育服务管理上,实行“属地管理,单位负责,村(居)民自治,社区服务”的管理体制,按辖区管理。有以下情况的,不得享受本政策:村委会改为社区居委会之前,已外嫁到其他城镇居住满5年,户口仍未迁出的已婚育龄妇女;非农户口嫁入,在村委会改为居委会前仍保留非农业户口的;农转非后户口迁出本社区居委会,虽已持有二孩生育证,但未怀孕的(城市改造拆迁迁出除外)。

(七)“城中村”改造后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

“城中村”改制以后,原“城中村”学校转为公办学校的,资产所有权转为法人产权,由学校管理使用,教育用地、校舍及教学设施设备不得挪做它用。校区集体土地转为国有土地,校区土地、校舍、教学设施等资产,由于城市建设需要撤迁的,由政府以同等价值的土地就近置换等方式进行补偿。学校归由城区教育行政部门管理,学校建设纳入城市教育发展总体规划,其办学经费参照现行中小学管理体制执行。学校“普九”的合理负债由城区人民政府纳入财政预算逐年偿还。“城中村”的适龄儿童、少年,由城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安排,按学生家庭住址就近分配入学接受义务教育。“城中村”学校学生享受市区学生同等待遇。

(八)“城中村”改造中农转非人员的就业安置

1、要建立“城中村”农转非人员失业登记和就业服务制度。在撤村建居的同时,建立完善劳动社会保障服务体系,负责做好“城中村”农转非人员的失业登记、就业登记和就业推荐工作。

2、坚持征地单位优先招用、劳动者自主择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解决好农转非人员的就业问题。要鼓励各类企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其他用人单位吸纳或招用农转非劳动力。各类企业招用农转非劳动力参照企业招用下岗职工的奖励政策进行奖励

3、鼓励农转非人员自主创业。农转非人员自主创办民营企业或从事个体工商经营的,可享受民营企业优惠政策和城镇下岗职工自主创业同等优惠政策。

4、多渠道筹措农转非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补助资金。在征地安置补偿费中提取一部分用于农转非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援助;市政府、城区政府分别从本级财政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农转非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援助,市、城区政府安排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援助资金,每年列入财政预算,实行专款专用,不足部分由城区给予补足。

(九)关于“城中村”撤村建居。

1、撤村与建居要衔接,防止出现管理空白。原则上应该拆一村建一居,但对于无地村和仅有少量土地,但管辖区域不足以设立新的社区的村庄,则不再新建社区居委会,将其合并或调整到就近社区即可;原“城中村”管辖区域达到新建社区居委会条件的,可以新设社区居委会,管辖范围与原村委会管辖区域一致。撤村建居要征求多数村民同意,在完成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的基础上进行,报城区人民政府批准。

2、妥善安置原村委会委员和处置村办公场所和公共设施。“村改居”后,若为新建社区,则原村民委成员直接过渡为社区居民委员会成员,任期届满后依法参加社区居民委员会选举,原村委会办公场所和公共设施,按有关规定全部或部分由新建社区居委会继续使用,产权归股份合作经济组织所有。如属调整合并到其他社区,则通过政府补助原村委委员一定资金的形式,解除村委委员职务,原村委会办公场所和公共设施,归股份合作经济组织所有。

3、在撤村建居中贯彻《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区进一步改革户籍管理制度实施办法的通知》(桂政办发[2005]35号)文件精神,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管理制度,取消城乡分割的按农业户口、非农业户口登记常住户口的办法,在经常居住的地方登记为常住户口,一个公民只能在一个地方登记常住户口,统称“居民户口”,不再分“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在就业、入学、就医和社会保障等方面享受城市居民同等待遇,并履行城市居民义务。

第五篇:昆明市“城中村”改造土地公开交易办法

昆明市“城中村”改造土地公开交易办法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城中村”改造战略,加快推进全市“城中村”改造步伐,切实做好“城中村”改造土地处置和供应工作,特制定如下城中村改造项目土地公开交易办法。

一、“城中村”改造土地处置模式

根据市委、市政府的有关要求,“城中村”改造工作按照“政府引导、村民自愿、企业参与、市场运作、依法依规”的原则,对城中村进行整体改造和土地处置。“城中村”改造土地处置模式分为两种:

(一)净地公开交易

由区(县)政府对“城中村”改造范围内的土地先行组织拆迁,拆迁完成后委托市土地交易中心以公开交易的方式组织土地供应;或者拆迁完成后,市土地矿产储备管理办公室对拆迁土地进行协议收储,由市土地矿产储备管理办公室委托市土地交易中心以公开交易的方式组织土地供应。

参与拆迁的企业必须参与土地交易,若其竞得土地使用权,只需交纳土地出让金净收益。

(二)毛地公开交易

片区“城中村”改造专项规划经批准后,将“城中村”改造范围内的土地委托市土地交易中心以公开交易的方式组织土地供应。片区“城中村”改造专项规划及完成时限作为土地交易条件,土地竞买人只对土地出让金净收益进行竞价,竞得人只需缴纳土地出让金净收益。土地竞得人需按照专项规划在规定的时限内完成拆迁安置工作,否则,退出“城中村”改造工作,并对前期投入不予补偿。

二、“城中村”改造土地处置主要环节

(一)确定“城中村”改造范围

“城中村”改造范围应结合其所在地块的特点和周边路网结构,充分整合周边土地资源,保持街区规划的完整性来合理划定。具体范围由各区(县)政府提出,报市规划管理部门核定。

(二)对“城中村”改造范围的专项调查

按照《昆明市城中村改造项目管理办法》的规定,由区(县)政府组织编制拟改造片区的“城中村”改造专项规划。其中,对于改造范围内土地利用现状要进行调查勘测,主要包括:改造范围内土地权属、集体土地、国有划拨土地、国有出让土地(含年限)的范围、面积、位置、用途(用途如村民住房用地、市场用地、乡镇企业用地等)等情况,需附图说明。同时,提供土地证复印件。

(三)编制片区“城中村”改造专项规划

按照《昆明市城中村改造项目管理办法》执行。

(四)报批片区“城中村”改造专项规划

按照《昆明市城中村改造项目管理办法》的规定,对片区城中村改造专项规划进行报批,经批准后报昆明市城中村改造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列入改造计划。

(五)土地征收和收回

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基础上,以区(县)人民政府为主体办理“城中村”改造范围内集体土地征收手续和国有土地使用权收回手续。

1.集体建设用地的报批

由区(县)政府根据片区“城中村”改造专项规划开展勘测定界及按程序开展土地征收报批前期工作,备齐相关材料后报市国土资源局审查。市国土资源局审查报件资料,提出审查意见后报市政府审核。市政府审核同意后将报件资料转呈省政府审批,并将报件资料报送 1 至省国土资源厅。需提交以下文件:

——文字资料:

(1)区人民政府请示文件;

(2)区人民政府对征地补偿标准合法性、安置途径可行性及开展征地程序的报告;

(3)政府关于城中村改造实施方案的批复;

(4)区国土资源部门的审查意见;

(5)一书一方案(建设用地呈报说明书及征收土地方案);

(6)勘测定界技术报告书(含勘测定界图);

(7)规划条件(由城市规划部门出具的);

(8)城中村改造实施方案或征收土地公告,集体经济组织关于征地补偿标准的意见;

(9)拟征收土地权属汇总表;

(10)征地听证相关材料(告知书、回执、听证会议纪要等)。

——图件资料:

(1)标注用地范围的土地利用现状图(1∶10000分幅图);

(2)标注用地范围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

(3)标注用地范围的城市控制性规划图(须经城市规划部门认定)。

2.城中村改造涉及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办理

由用地单位提出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的书面申请,并报交需收回地块的国有土地使用证原件;国土分局对国有土地权属实地核实;区(县)政府出具收回的意见;市国土局对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报市政府审批;根据市政府的审批意见,办理土地使用证注销登记手续(若原用地单位不申请注销登记,需登报公告注销登记结果);按初始登记对区(县)政府办理《国有土地使用证》。办理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时应提交以下资料:

(1)《国有土地使用证》原件;

(2)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的书面申请;

(3)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的文件依据或批文(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关于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文件、企业改制或破产批文等);

(4)其它按规定需要提供的材料。

(六)完善前期土地公开交易前期工作

土地公开交易前,区政府需完成对拟出让的地块进行权属核查、地价评估、图件测绘等基础性工作。备齐以下土地公开交易必备的报件资料:

1.国有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委托书;

2.土地征用批准文件以及所涉及的国有土地使用权收回批准文件;

3.经批准的片区城中村改造专项规划;

4.建设用地规划设计条件及其附图;

5.道路红线图及其电子文件;

6.宗地图(1∶500或1∶1000)及测绘成果表;

7.地籍调查表及相关资料;

8.土地估价报告、土地估价技术报告及备案表;

9.对纳入储备的土地应提供土地储备方案,市土地储备委员会办公室、市土地矿产储备管理办公室向市政府申请土地储备的报告及市政府的土地储备批准文件;

10.其他有关材料(原国有土地使用证复印件、原宗地图及地籍调查表等)。

(七)实施土地公开交易

由各区(县)政府根据供地政策适时委托市土地交易中心实施改造片区土地公开交易,或者由各区(县)政府直接将净地交市土地储备机构收储后,委托市土地交易中心公开交易。

供地方案按审批权限上报批准后,由市土地交易中心实施公开交易。

三、建立社会资金参与城中村改造土地一级开发的机制

(一)“城中村”改造土地一级开发是指对市政府列入计划的城中村改造项目,依法对城中村房屋及地上附着物进行评估拆迁,对拆迁后的土地依法征收、收回,并实施基础设施功能配套建设,达到净地(产权清晰,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土地平整的土地)供应条件的行为。

(二)“城中村”改造土地一级开发包括以下内容:编制并报批城中村改造专项规划;市、区(县)联动,完成对城中村改造土地征收、收回的组织报批工作;完成城中村改造项目的征地拆迁工作;按照规划设计条件,完成配套功能(市政道路,公共设施,景观工程等)建设;土地一级开发完成后至土地移交前的管理工作;其他需要实施的项目。

(三)区(县)政府可以邀请企业参与城中村改造项目前期研究和“城中村”改造专项规划的研究编制。采取招标等市场运作方式、公开选择企业参与城中村改造土地一级开发,筹措城中村改造土地一级开发所需资金。

(四)“城中村”改造土地一级开发的成本主要包括:土地征收、收回及拆迁补偿安置费;规划设计、土地调查及测绘费、房屋地籍调查等费用;贷款利息;土地提供交易过程中发生的审计、工程监理、不可预见费以及财务成本和区(县)政府核准的相关税费支出;按照规划实施的市政功能配套项目建设费用。城中村改造土地一级开发成本的认定由各区(县)政府按有关规定组织评审认定。

(五)“城中村”改造土地一级开发土地进入市土地交易中心实施公开交易应达到以下条件:四至范围清楚,面积准确;权源清楚,权属无争议;征地拆迁程序合法,补偿安置到位;地上附着物、他项权利、经济责任清楚;报件资料及相关资料齐全;一级开发基本建设程序审批完整;工程质量达到国家验收标准,并附有相关政府验收证明;工程费用结算清楚,费用支付无争议;提供区政府认定的一级开发的总成本。

(六)在市“城中村”改造领导小组的统筹领导下,市财政局设立“城中村”改造土地出让收支资金专户,由领导小组负责资金调度,市财政局负责对“城中村”改造出让土地收入进行统筹管理,凡涉及“城中村”土地出让的收入一律进入该资金专户进行预决算和成本资金拨付。

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昆明市城中村改造优惠政策的通知

昆政发〔2008〕94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三个开发(度假)区管委会,呈贡新区管委会,昆明空港经济区管委会:

加快推进城中村改造,是建设现代新昆明的重大战略举措,是关系城中村居民生命财产安全、生活环境改善、生活水平提高的“民生工程”、“幸福工程”、“德政工程”。为加大投资力度、拉动内需,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城中村改造,促进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根据《中共昆明市委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城中村”重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和《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我省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的意见〉的实施意见》,现将城中村改造优惠政策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给予城中村改造项目市级行政事业收费优惠

(一)城中村改造项目土地出让金除按规定应上缴国家、省财政部分外,其余部分由所在县(区)、管委会专项用于城中村改造项目基础设施配套建设补助。

(二)城中村改造项目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在开发企业作出缓缴书面承诺后,延缓至办理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时收取。

(三)在城中村改造项目中,对采用产权调换方式统一安置的安置房(住宅和非住宅),免收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对项目中开发建设用于销售的商品房,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减半 3 收取。

(四)城中村改造项目的建筑工程质量监督费减半收取。

(五)城中村改造项目的新建建筑,在办理房屋产权权属登记时,对采用产权调换方式统一安置的安置房,办理新建初始登记时住宅面积90平方米以下的普通商品房免收权属登记费,对非住宅和面积在90平方米以上的普通商品房减半收取。

(六)对在城中村改造项目中取得的安置房用地,项目改造中的土地登记费全免。但项目竣工验收后房屋出售、土地转让交易行为的土地登记按现行政策执行。

(七)对城中村改造项目涉及的人防工程建设,对拆建部分给予政策优惠。即新建按照新建地面总建筑面积扣除原地面总建筑面积剩余面积的4%配套修建防空地下室;拆建按照拆除不增加原地面面积的2%配套修建防空地下室,对建筑楼层大于10层或基础埋深大于3米的按地面首层建筑面积,抗力标准底限配套建设。

(八)对城中村改造中采用产权调换方式统一安置的安置房(住宅和非住宅),办理合同登记备案时房产交易手续费全免。

(九)对城中村改造中采用产权调换方式统一安置的安置住宅,在申请安装管道煤气时,给予每户40%煤气公用设施建设费的优惠,即每户优惠240元。

二、给予城中村改造项目地方税收优惠

(一)在城中村改造中,单位和个人因土地被征用而取得的不动产拆迁补偿费,不征收营业税;将土地使用权归还给土地所有者后得到的非财政补偿费,免征营业税。

(二)在城中村改造中,土地、房屋被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征用后,重新承受土地、房屋权属,用于和原被征用的土地、房屋相同用途,其成交价格或者评估价格相当于补偿费的部分,免征契税;其成交价格或者评估价格超过补偿费的部分,仍征收契税。

(三)因城中村改造需要依法征用、收回的房地产,免征土地增值税。因依法征用、收回的房地产,是指因城中村改造需要而被政府批准征用的房地产或收回的土地使用权。因城中村改造的需要而搬迁,由纳税人自行转让房地产的,比照有关规定免征土地增值税。

(四)城中村改造中,被拆迁企业用搬迁补偿收入购置的固定资产,可以按照现行税收规定计算折旧或摊销,并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

因城中村改造而搬迁的企业,从规划搬迁起的五年内,其取得的搬迁收入暂不计入企业当年应纳税所得额,在五年期内完成搬迁的企业搬迁收入按上述规定扣除成本费用后,其余额并入搬迁企业当年应纳税所得额,缴纳企业所得税;

对于符合西部大开发、高新技术企业等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搬迁企业,其取得企业搬迁收入,在审核企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有关主营业务收入占总收入比例的条件时,不计入企业的总收入。

各级各部门要认真贯彻执行《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我省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的意见〉的实施意见》和本优惠政策,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优化市场发展环境,为城中村改造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执行税费优惠的各行政主管部门,要按照本规定,制定完善具体实施办法和程序,并简化工作流程,缩短办理手续的时间,提供快捷高效的服务。

二〇〇八年十二月二十九日

下载太原市城中村改造土地处置办法及办理程序(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太原市城中村改造土地处置办法及办理程序(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城中村改造建设项目规划、土地、建设手续办理程序有关问题的通知

    关于城中村改造建设项目规划、土地、建设手续办理程序有关问题的通知 并城改字【2008】1号 各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各有关单位: 为了加快城中村改造步伐,进一步规范城中村规划......

    太原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太原市城中村改造管理试行办法的通知

    太原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太原市城中村改造管理试行办法的通知 (并政发〔2008〕19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各有关单位: 《太原市城中村改造管理试行办法》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

    河南漯河城中村改造办法

    河南省漯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漯河市城中村改造规定》的通知 发文单位:河南省漯河市人民政府 文号:漯政[2008]37号 发布日期:2008-3-13 执行日期:2008-3-13 各县区人民政府,经......

    闲置土地处置程序

    闲置土地处置程序 一、主管部门向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人发出《闲置土地调查通知书》; 二、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人在接到《闲置土地调查通知书》之日起三十日内按照要求提供土地......

    闲置土地处置办法(最新修订)

    闲置土地处置办法(2012修订) 现行有效 国土资源部 国土资源部令第53号发文日期:2012年06月01日 生效日期:2012年07月01日 目录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调查和认定 第三章 处置和利......

    闲置土地处置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令 第53号 《闲置土地处置办法》已经2012年5月22日国土资源部第1次部务会议修订通过,现予以发布,自2012年7月1日起施行。 部长 徐绍史 二〇一二年六......

    闲置土地处置办法(修订草案)(模版)

    闲置土地处置办法(修订草案)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有效处置和充分利用闲置土地,规范土地市场行为,促进节约集约用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

    西安市城中村改造土地确权操作程序

    西安市城中村改造土地确权操作程序 (市国土局、市城中村改造办二○○八年九月八日) 为了规范城中村改造中土地确权行为,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的规定,特制定如下操作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