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5上课题申报幼儿园课题
一、问题提出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总则中提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社区是幼儿生活和学习环境,社区中蕴藏着丰富的学习资源,对于幼儿园来说,不仅应创设良好的园内环境,提高幼儿在园社会性品质的养成,还应树立大教育观,积极开发利用丰富的园外资源,带幼儿走出幼儿园,走向社会,走向大自然,充分发挥社区教育资源作用,把幼儿园教育与社区资源相融合,将社区丰富资源有效整合到幼儿园教育中,形成幼儿园教育与社区教育合力,同步、协调地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
我园是一所高校附属幼儿园,坐落在风景优美的岳麓山景区,地处湖南大学校园内,采撷岳麓山的灵气,沐浴湘江水的清新,深受千年学府的文化熏陶,周围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高校教育资源、人文环境等,是我园宝贵的课程资源。我园附近的社区资源极其丰富,湖南大学校内有图书馆、体育馆、岳麓书院、汽车实验室、物理实验室等,还有小学、超市、银行、邮局、医院、消防队等,整座校园绿树成荫、景色怡人,再加上天马山景区、湘江风光带等景观,为我园教育活动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因此,利用自身优越地理环境,有效整合丰富教育资源,将幼儿园教育融入社区,把社区资源纳入幼儿园教育课程中,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本课题试图通过对社区资源整合共享的实践研究,探索各种资源整合的方法、途径和策略。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幼儿园教育活动特点,挖掘社区可利用资源,构建我园园本课程,为幼儿教育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和更丰富的内容。同时在研究过程中引导家长、社区和社会成员参与幼儿园教育,在互动中,实现幼儿园、家庭、社区教育三位一体,共同营造幼儿成长最佳环境,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二、课题界定
1、社区资源
社区资源:幼儿园所在社区中一切可能对幼儿产生教育功能的人、事、物。我们把社区资源分为四类:自然物质资源、社会物质资源、人力资源、人文资源。
自然物质资源是社区中的山川河流、动植物等,自然地存在于幼儿园生活环境中,构成幼儿园存在的自然背景。
社会物质资源包括社区的物质设施与服务机构,具有一定社会性。如:图书馆、超市、银行、邮局、医院、小吃店等等。这一类与幼儿园发生联系的社会机构或社会设施,构成幼儿成长的社会物质背景。
人力资源是指具有某种专业知识、技能的个人或组织,能为幼儿提供或传授某种专业技能认知的个人或组织。如:消防队员能为幼儿传授关于消防自救的常识。有些人力资源和某一种社会物质资源联系在一起,如:医生、警察等。人力资源是社区中最富有社会性的,构成幼儿成长的部分人际背景。
人文资源是指在社会经济运行过程中形成,以人的知识、精神和行为为内容,本身不直接表现为实物形态,能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对象、能源的要素组合。人文资源是由历史上的人们所创造和积累的遗产,是以物质形态和精神形态两种形态表现出来的一种特殊的、其他任何资源都无法替代的资源。如:人文气息浓郁的校园文化、千年学府的文化氛围等。
2、整合
“整合”既准确表述了事物间的动态作用又强调事物间结成一个整体的独特性质。整合资源的基本思路是将资源视为一个系统,通过对系统各要素加工与重组,使之相互联系与渗透,形成合理的结构,实现整体优化,协调发展,发挥整体最大功能,实现整体最大效益。
3、幼儿园课程
幼儿园课程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的的手段,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学习经验,以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可以说幼儿的学习是随时随地发生着的,所以幼儿园一切活动皆课程。
综上所述,我们所说的整合社区资源是指将社区内有可能对幼儿产生教育功能的资源进行优化与重组,与幼儿园的各种教育活动进行整合,以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三、研究综述
从国内外研究现状来看,世界学前教育发达国家都倡导幼儿园要重视使用家庭和社区的资源,以丰富加深儿童对自己、对他人和社会的认识。日本在《第三个幼稚园振兴计划》中、美国在《0—8岁儿童适宜发展教育方案》中,都强调幼儿园要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对儿童进行教育,促进儿童在体力、认知、情感、社会性、语言、审美等方面的最佳发展。许多西方国家关于“家、园、社区合作教育问题”不仅有明确的要求和目的,还形成了具体的课程内容及教育方案。
从近年来发表的论文和相关课题研究成果看,已涉及到教育资源整合的几个方面:第一,教育资源整合的内容与方法的研究。即家园社区三方各自如何发挥自身优势,进行人力资源与物力资源的优化与互补,以及提供对方所需的服务,如:整合幼儿园、家庭和社区三方合作资源的实践研究(刘丽云,2013)、幼儿园整合社区教育资源策略探微(许晓蓉,2006)等。第二,教育资源整合与幼儿身心发展关系的研究。第三,教育资源整合与幼儿园课程开发的研究。如:利用社区资源建构园本课程的策略(吴秀婷, 2012)、幼儿园课程开发中社区资源的整合(沈丽华,2010)、利用社区资源拓展幼儿体育活动的空间(陈燕燕,2007)、开发社区资源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黄娟,2006)等。很多研究都是幼儿园利用家庭、社区资源进行社会、德育、体育、科学等领域的教育实践,这些研究对本课题具有借鉴价值,它们所整合的内容、方法和策略都具有园本化特点。但这些研究中以主题课程方式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相对少,针对我园所处的环境和周边社区资源的特点,本课题将对不同主题课程内容与社区资源的整合,以及整合的方法、途径和策略进行研究。
四、研究意义
1、适应世界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幼儿园教育是终身教育起始阶段,也是社会一体化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198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幼儿教育必须从学校这个封闭范围中解放出来,扩展到家庭与社区,这一精神现已成为世界幼儿教育共同发展的方向。从这个意义上讲,开展本课题研究正是适应我国幼教事业发展需要,适应世界幼儿教育事业发展需要。
2、我国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20世纪90年代来,我国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与家庭、社区相互配合,以提高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有效性。幼儿教育与社区教育息息相关,社区在幼儿教育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依托社区、服务社区将是幼儿教育发展必然趋势。通过这个课题的研究,探索一条幼儿园与社区教育资源共享,相互利用的有效途径,对于提高社区教育水平,促进幼儿教育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3、幼儿自身发展的需要
社区教育资源开发与利用,使幼儿的学习融入整个社会大背景中,幼儿学习活动的内容、时空、方式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变。支持、鼓励幼儿在社区中开展探究活动,不仅能够提高幼儿的能力,培养幼儿参与公共事物的意识,增强幼儿社会责任感.对社区资源的开发还可以更好地帮助幼儿从熟知身边的环境开始,对周围的事、人进行初步探索,丰富幼儿生活经验。
4、课程发展的需要
当今,人们越来越清楚地看到社区资源对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因为其中隐含着既贴近于幼儿生活实际,又符合幼儿现实需要的课程内容。重视社区有效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幼儿教育回归生活的必然,也是幼儿园课程生活化的首选途径。同时,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广泛推进,园本课程开发已引起各方面关注。课程开发的主体已不仅是课程专家、幼儿教师,有不少幼儿、家长及社区人士也共同参与到幼儿园课程计划的制定、实施和评价中来,幼儿园课程的构建需要整合丰富多样的社区资源。
五、课题理论依据
1、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幼儿的发展取决于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而相互作用是通过具体活动实现的,没有活动就没有真正的学习。幼儿是通过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在一定情境下,借助于他人帮助,如:人与人之间协作、交流,利用必要的信息主动地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认知,从而促使自身认知结构和能力得到发展。
2、陈鹤琴的“活教育”理论
“活教育”理论既吸取了美国教育家杜威实用主义教育理论中关于“尊重儿童,重视实践”的正确主张,又融汇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 “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观点。“活教育”倡导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让儿童在与大自然、社会的直接接触中,在亲身观察中获取经验和认知。
3、杜威的“实用主义课程论”
杜威的课程观是其实用主义教育观的突出表现,杜威提出:“教育是生活的过程。教育不仅仅是单纯地授知识,而是一种生活、一种发展,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是一个有机整体,不能脱节而孤立地发展。”杜威的课程观重视儿童的生活和经验,倡导课程与学生经验、社区生活的联系,儿童和社会紧密结合、相互作用。
六、研究目标
1、以《纲要》、《指南》为指导,探索社区资源与幼儿园教育课程有效整合的方法、途径和策略。
2、开发利用各种社区资源,探索整合社区资源的幼儿园教育活动及相关课程,为幼儿教育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和更丰富的内容,优化我园园本课程。
3、通过研究,幼儿和教师更进一步了解社区中自然、社会、人力和人文资源,激发爱自己生活的环境、爱生活、爱身边的人们等健康情感与良好社会品质。
4、通过研究,实现幼儿园、社区、家庭教育的三位一体教育,共同营造幼儿成长的良好环境,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七、研究内容
(一)社区资源与幼儿园课程有效整合的调查研究
1、社区资源的调查分析:对现有社区自然物质资源、社会物质资源、人力资源和人文资源进行调查、分类。
2、幼儿园整合社区资源的调查分析:分析幼儿园课程已整合和可整合的社区资源,对社区各项资源进行筛选、优化。
(二)整合社区资源开展幼儿园课程的实践研究 在调查研究基础上,以《纲要》、《指南》为指导,整合社区自然、社会物质、人力和人文资源,围绕特定主题,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渗透于健康、社会、科学、语言、艺术等领域课程中。
1、整合社区资源开展《运动》主题课程实践探索。
2、整合社区资源开展《我生活的周围》主题课程实践探索。
3、整合社区资源开展《快乐阅读》主题课程实践探索。
4、整合社区资源开展《身边的科学》主题课程实践探索。
(三)社区资源与幼儿园课程有效整合的方法、途径和策略研究
1、社区不同类别资源与幼儿园课程整合的方法、途径和策略。
2、幼儿园不同年龄班课程整合社区资源的方法、途径和策略。
八、研究方法
1、文献法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国内外关于社区资源整合的研究,通过阅读文献资料,学习相关教育理论,为课题开展提供理论支撑。
2、调查法
采用问卷、访问等方式,调查社区资源现状,分析幼儿园教育整合社区资源的状况,挖掘社区资源中的教育价值,确立可整合的课程资源并归类分析。
3、行动研究法
根据各年龄班幼儿特点,整合社区资源以游戏、竞赛、参观、调查、访问等方式开展幼儿园教育实践活动,在具体行动中研究,将研究落到实处。
4、经验总结法
在实践过程中总结社区资源与幼儿园教育课程有效整合的方法、途径和策略,不断优化社区资源有效整合的方式,使各种资源发挥更大教育作用。
九、研究步骤和措施
(一)准备阶段(2014年4月—2014年8月)
1、调研社区资源:采用问卷、访问等方式,调研社区资源,分析幼儿园教育整合社区资源现状并撰写调查报告。
2、制定研究计划:在收集整理资料、调研基础上,课题组制定本课题的研究计划。
3、论证课题:在确定研究计划后,邀请有关专家对本课题的研究进行论证和指导。
(二)实施阶段(2014年8月—2016年8月)
1、在调查研究基础上,整合社区资源围绕《运动》《我生活的周围》《快乐阅读》《身边的科学》主题,制订各年龄班主题课程方案。
2、有效整合社区资源围绕主题以游戏、实地参观、调查、访问、亲子活动等方式开展社会、科学、健康、语言、艺术等领域教育实践活动。
3、在实践过程中总结有效整合的方法、途径和策略,总结主题课程内容、组织与实施方法等。
(三)总结阶段(2016年8月-2016年11月)
1、对部分家长、幼儿、教师进行调查,了解参加课程活动后的看法和效果,并评价。
2、整理课题研究过程资料和论文,总结幼儿园有效整合社区教育资源的经验,撰写研究报告,汇编成果集等。
3、申请结题,接受省市专家结题鉴定。
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一、已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
近年来,本园先后开展省级及以上课题四项,并多次在省、市课题评优中获奖。本课题组全体成员先后三次参与省级教材《多元整合幼儿园课程资源包》、《幼儿发展课程资源包》语言和社会领域课程编写与修订,课题组成员具有较强的课程设计和课程构建能力。近年,我园教师也能挖掘社区资源,开展教育活动,如:远足、参观汽车实验室、参观大学图书馆、亲子定向寻宝等。同时,我园曾进行过专门的幼儿园家庭教育研究,其成果多次获得省市级课题奖并得到推广,这些都是本课题研究的基础。
二、主要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1).[2]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3).[3] 李生兰.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合作共育的研究[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2).[4]刘丽云.整合幼儿园、家庭和社区三方合作资源的实践研究[J].儿童发展研究,2013,03:65-68.[5]任傲卿.实用主义课程流派的回顾与展望[J].前沿,2013,5:149-151.[6] 吴秀婷,郭月霞.利用社区资源建构园本课程的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12,11:66-68.[7] 魏红.有效利用家长社区资源实施科技教育优势互补[J].当代学前教育,2012,01:12-14.[8] 刘慧.幼儿园开放式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途径[J].学前教育研究,2012,05:67-69.[9] 林圆圆.整合教育资源拓展幼儿教育空间——浅谈幼儿园教育资源利用[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0,07:53-54.[10] 沈丽华.幼儿园课程开发中社区资源的整合[J].学前教育研究,2010,05:60-62 [11] 李生兰.美国幼儿园教师运用社区资源优化教育活动的观察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10,06:65-67.[12]陈燕燕.利用社区资源,拓展幼儿体育活动的空间[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7,02:79-80.[13]许晓蓉.幼儿园整合社区教育资源策略探微[J].学前教育研究,2006,Z1:122-123.[14]李喆媛,黄娟.开发社区资源 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J].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学报,2006,08:51-53.[15]叶秀丹.试论杜威的课程观及其现实启示[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6:92-94.[16]李嘉渝.试论幼儿园与社区合作共育——以中山大学南校区幼儿园为例[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5,06:458-460.[17]李生兰.英国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合作共育的特点及启示[J].学前教育研究,2004,03:54-57.[18]卢美贵,陈慈娟.幼儿园园长课程领导历程分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10:7-11.三、课题组主要成员
本课题主持人是湖南省幼教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是一位善于管理又精通业务的专家型园长,长期担任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社会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学前家庭教育委员会湖南省委员、湖南省国培专家库首批专家、湖南省学前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长沙市政府督学、长沙市学前教育协会理事长等职务,负责开展的科研课题多次在省市获奖,在幼儿教育行列是湖南省的专业引领者。
本课题研究人员中有2人具有中学高级职称,7人有小学高级职称,3人为长沙市骨干教师,3人为长沙市教学能手。课题组成员中有两位完成了心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两位获教育管理硕士学位,一位在读研究生,课题研究团队不仅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也有比较丰富的实践和研究经验。
四、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
1、经费
随着办园质量的提高,本园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都在同步增长,因此,上一级领导机构也加大了对本园的经费投入,本园足以保证科研经费的支出。
2、研究人员时间、保证
本园设有专门的教科研组织管理部门教培部。教培部由园长直接管理,下设主管研训工作的副园长,教科研主任和专职教研员各一名,教培部各位成员都是课题组核心成员,承担课题组织与管理,课题研究中具体实施方案的制订、阶段性成果的整理和总结,还负责具体活动的策划、组织和实施。课题研究能在课题组负责人和教培部的组织管理下有计划的开展。
本园每周固定有两个下午为研训时间,课题组将充分利用研训时间开展课题研究,同时本课题的研究人员多为我园行政管理人员和骨干教师,课题组也能充分利用每月一次的行政教研时间开展相关学习,使课题研究时间得以保证。
3、资料、设备情况 本园一直以来十分重视教师的专业学习与提升,每期为职工购买书籍、征订教育专业杂志,资料室每月及时购买各种书籍、音像资料,教职工可随时借阅。本园有专门的网站,行政办公室和教师备课室全无线网络覆盖,还有大学图书馆数字资源,教师随时随地可通过网络进行查阅和学习。本园还有先进的教育信息技术设备,计算机、摄像机、数玛相机、多媒体设备等,能满足教育科研的需要。本园不仅拥有完善的网络设备和便捷的网络资源,对网络教研也开展过专门的课题研究,拥有丰富的网络教研经验。另外,我园还建有专门的教研室、教师阅读室、电脑室和档案室,本园的资料、设备能满足研究的需要。
第二篇:课题申报
金华市教育科学规划研究课题
申报、评审表
课题名称民工子弟学校语文课堂作业优化策略实践研究
——以金华民工子弟学校为例
课题负责人刘友花职务(职称)校长、小教高级
完成时间2011年12月成果形式结题报告
单位金华市经济开发区第二民工子第学校
邮编地址321000金华市山嘴头山宁路318号
联系电话1385799995
5(此表可复制。填表后一式三份报送市教科规划办)
民工子弟学校语文课堂作业优化策略实践研究方案
一、课题现实背景
近年来,经济飞速发展,外来民工的人数增长迅速,随之而来的关于民工子弟学习状况问题也越来越受社会的关注。我们学校地处城乡结合处,招收了许多外来民工子弟,就我们班来说,班级总人数68人,其中64人为民工子弟,将近总数的94%。
经过调查统计,发现在这些民工子弟中,约有23%左右存在作业不完成现象。他们对学习不感兴趣,甚至产生严重的厌恶、抵触心理。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完全有责任了解并帮助他们克服这一现状,整个社会也应该重视民工子弟的学习心理健康问题。
同时民工子女厌学现象也颇有存在。应该说,形成厌学心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对学习的不感兴趣;对老师布置作业的形式不感兴趣;家里等因素。但大多数是因为在学龄早期遇到不愉快的体验引起。产生厌学心理一般要经过这样一个过程:学习成绩不理想----丧失学习的信心----失去学习的兴趣----学习成绩更加糟糕----不愿学习----厌恶学习。这样,就容易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学习成绩差导致厌学心理,厌学心理导致学习成绩进一步下降。
二、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综述
在国外,作业问题研究是比较活跃的研究领域。早期苏联的教学论专家们就曾对作业的方法与策略作过专门的论述。他们都将作业与课堂教学视为同等重要,把作业研究视为教学论研究的重要方面。1960年,美国国家教育法规委员会曾把家庭作业列为当时十大争议问题之一。这些都说明了各国对学生作业问题的关注,它们也曾就学生的课业负担问题进行过争鸣与研究。
在我国,针对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教育行政部门曾三令五申,明确各年级段的家庭局书面作业量(一、二年级不能留书面家庭作业,三四年级三科作业总量不能超过30分钟,五、六年级三科作业总量不能超过45分钟),但由于多方面原因,我们民工子弟学校要实施这样的标准时有点困难的。
经调查,对于民工子弟学校学生的学生,不留书面作业对于那些听话的乖的孩子来说是可以的,但是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是行不通的,学生不感兴趣,家长
也不会配合,即使愿意,但是因为文化程度的落后、对学校的这样做法也是不予支持的。据调查显示,民工子女的家长有90%支持书面作业多为主,而且要多布置。
所以对于民工子第学校老师来说,解决学生作业是一大重点工作。可喜的是,新课程的实施是全方位的,很多老师都已意识到帮助学生改变单
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形成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不仅需要体现在课堂教学中,更应该体现在课堂的延伸——作业布置的设计中,许多一线教师已经对作业布置的设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江苏教育学院附属小学刘春生校长在1998年开始研究的 “互动作业”尝试就很具代表性。我们课题研究的目的也在于此,不敢说希望藉几人之力解决这个困扰无数民工子弟老师的问题,但我们愿意成为当中的探索者,并希望通过这一研究能切实提高我们学校的学校教学质量。
三、课题研究内容及预期目标
(一)课题研究内容
1、改变作业要求。作业要针对学生能力、兴趣的差异,分层布置,力求让每个学生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都能取得成功,获得轻松、愉快、满足的心理体验。
2、优化作业内容。在设计作业的内容时,既要注意听说读写各种能力的综合,也要注意四个结合,突出学科的工具性和实践性,能切实提高学生的学科素质。
3、改善作业形式。对于一成不变的事物,人们往往容易厌倦,孩子更是如此。因此,尝试改变作业的形式,注重灵活多样,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科素质。
(二)预期目标
民工子弟学生基本能保持良好的心态学习生活;1.探索并建立一套适合民工子女作业形式的模式;2.初步解决民工子弟学生厌学情绪,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3.民工子弟学生能自觉掌握一定的学习作业方法;
四、如研究已有一定基础,课论述初期成果或“研究操作措施”。
我校将于2010年开始组织骨干教师培训,外出考察学习,进行校
本课程的开发。选择我校低段一、二、三年级各抽取一个班进行使用,经使用,与同年级的相关班级对比,各科教师对实验班学生的作业情况满意度较高。
五、课题研究步骤及人员分工
(一)前期准备阶段(2010.9-2011.1)
人员:全体课程组成员
1.确定研究课题,了解课题研究的背景、对象和内容;
2.根据课题要求成立课题研究组,形成课题研究方案。结合研究任务确定课题组人员分工,明确各成员职责,积极做好准备工作; 3.明确次课题研究的地位和意义,形成一种人人参与、步调一致、共同研究的良好风味。
主要研究方法;访谈法、观察研究法和调查研究法。通过这三种方法,完成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其作业水平要求。
(二)中期实施阶段(2011.2-2011.11)人员:全体课题组成员
1.2011.3-2011.4:运用对比研究的方法,主要研究第一项内容。2.2011.5-2011.11:综合运用调查研究、个案研究、经验总结、定性预定量想结合等方法,主要完成研究内容中的第二、第三项任务。
(三)后期结题阶段
人员:刘友花、徐歆、严娇俊、申方璐、李妙娟、胡雪琴
六、课题研究条件分析
(一)课题组研究能力保证
课题组负责人刘友花,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经验,开办民工子弟学校已有10年。对民工子弟学生具有较深入的研究。课题组成员由校领导及专业骨干教师组成,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完成。
(二)支撑研究任务的保障条件
1.研究硬件保障:我校(金华市经济开发区第二民工子第学校)是金华市的一所民工学校,现有外来民工子女2527。因此为此课题研究搭建平台。
2.研究经费:由学校教育研究经费和自筹两部分承担研究所需的费用。
3.研究时间的保障:我校十分重视本课题研究,能够充分保障课题研究时间和研究人员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三篇:课题申报范例
学院2013全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创业研究立项课题和2012全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创
业研究获奖
http://yb.hncc.edu.cn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外事处发布日期:2013/6/9
根据《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13全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创业研究立项课题和2012全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创业研究成果奖获奖课题的通知》文件,学院共有《基于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内河航运人才需求与培养模式探讨》(赵根瑞)、《网络视频技术在航海类毕业生中的应用》(王秉)、《社会需求与大众化教育、精英教育关系研究》(陈振锋)、《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徐磊)等四项课题获准立项。《用人单位违规用工行为及其对策研究》(陈振锋等)获2012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创业研究优秀成果奖课题三等奖。
学院两个项目获批省交通运输科技计划重点项目
http://yb.hncc.edu.cn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外事处发布日期:2013/8/2
3近日,省交通运输厅公布了2013年第一批河南省交通运输科技计划项目,我院申报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与现代物流系统协调发展研究》、《交通信息化网络运维人员技能培训平台开发研究》被确定为重点项目。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省交通运输会议精神,积极实施科技强交战略,更好地服务于我省现代交通运输业发展,省交通运输厅组织了2013河南省交通运输科技计划项目的申请和评审工作。学院根据项目申报要求,积极组织、认真申报,确保了本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学院两个课题获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
http://yb.hncc.edu.cn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外事处发布日期:2013/8/16
近日,河南省教育厅公布了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立项重点课题,我院张慧颖主持的《“双师型”教师认证标准研究》、杨丽敏主持的《不同训练模式对英语写作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获得重点课题立项。
根据《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做好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课题组织申报工作的通知》,在逐级审查推荐的基础上,经专家评审、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审核,共确定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立项课题 589项。其中,重大课题10项,重点课题154项,实验课题108 项,一般课题317 项。
学院两项课题获准立项。分别为《幽默教学法在高职英语课堂氛围构建中的应用研究》(姬姝),《省新型农村建设过程中的居民就业问题研究——以新乡县古固寨镇祥和社区为例》(孙艳娜)。
第四篇:申报课题注意事项
课题申报注意事项
教师进行课题研究是提高科研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教学质量、指导研究生所需要的。我校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要增强课题观念,多拿课题,多做课题,根据课题进行研究,推动教学与科研工作的发展。课题申报要注意以下事项:
一、选题
第一,申报的课题应有前期成果,已经开始或正在研究。
申报者是否有前期成果。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条件。除了自己的前期成果外,还应了解国内对这个领域的研究情况。
第二,申报的课题要符合“课题指南”的要求。就是说,申报的课题要符合“课题指南”的范围。
全国社科基金是每年制定一次指南,教育部的课题是每个五年计划,委托各学科者制定五年规划的咨询报告,提出五年内各学科应研究的主要问题。为什么必须符合“课题指南”的要求呢?因为“课题指南”所提出的题目都是当前需要研究的基础理论问题和现实中的重要问题。特别是重点课题是国家急需研究的问题。如我们政治学科提出的“行政体制改革”问题,因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进行过几次行政改革,但哪次也不彻底,原因是没有正确的符合国情的行政体制改革的理论做指导。所以我们申报的项目一定要不脱离指南,不是说必须和指南上的一模一样,但也要围绕指南来选题。
第三、选题要有价值
理论价值。理论价值也叫学术价值,是指选定的研究课题符合发展的需要,有利于检验、修正和发展理论,或有利于建立新的理论科学体系。
应用价值。应用价值是指选定的研究课题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有利于迫切要解决的问题。
第四、选题要有创新性
选择的课题要有一定的新发现、新观点、新见解,在应用研究领域有新内容、新途径和新方法。
第五、选题要有可行性
(1)有的课题根本不可能取得成果就不能选。
(2)有的课题限于自己的研究能力、管理权限,研究不了,就不要选。
(3)所选课题中的一些新概念,自己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和思考能够进行界定,即应对其下抽象定义和操作定义,否则就会造成空谈或者文不对题、语词歧义。
二、题目拟定:
课题名称要简明具体,准确反映研究范围、内容和实质,要符合准确、规范、简洁、醒目的要求。
1.准确。就是课题名称要把课题研究的问题(研究内容)是什么,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交待清楚。课题的名称一定要和研究的内容相一致,题目大小要适当,题目太大,必然空泛,题目太小,分量不够。要有一个适宜的切口,能准确地把研究的对象、问题概括出来,涵盖出课题研究的全部内容。
2.规范。就是所用的词语、句型规范、科学,所以是而非的词不能用,口号方式、结论式的句型不能用。因为课题就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正在探讨,正准备进行研究,不能有结论性的口气。
3.简洁。就是名称不能太长,能不要的字尽量不要,一般不要超过20个字。
4.醒目。就是课题研究的切口适宜、新颖,使人一看就对课题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课题论证
课题论证非常重要,论证好坏是决定能不能被评上的前提条件。因为同样课题申报者有几家甚至几十家,哪个能评上,哪些评不上,主要看论证。而且第一轮网评的选拔,申报材料上没有单位和申报者名字。哪个单位申报的一点也不知道,完成第一轮选拔后才能看到申报者的名字。所以在论证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周到,能让评委很清晰的知道你这个课题所要研究的是什么,难点是什么,表明你可以解决。
对课题进行论证,核心是目的意义、研究步骤、研究内容方法。
必须要清楚以下6个问题:
①所要研究的问题是什么性质和类型的问题?
②要研究的问题具有什么现实意义?它的理论价值(即在理论上预计有哪些突破?)
③要研究的问题目前已有哪些研究成果?研究的方向是什么?
④要研究的问题所应具备的条件分析。
⑤课题研究的策略和步骤如何?
⑥课题研究的成果及其表现形式有哪些?
那如何具体填写表格中提示的常见的几个论证角度呢?
1、对课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的论证
要论证这部分内容,要认真、仔细地查阅与本课题有关的文献资料,了解前人或他人对本课题或有关问题做过哪些研究及其研究的指导思想、研究范围、方法、成果等。把已有研究成果作为自己的研究起点,并从中发现以往研究的不足。确认自己的创意,从而确定自己研究的特色和突破点。这样,才会便于论证课题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在论证过程中,要阐述出为什么要研究,研究的价值趋向是什么,解决什么问题。
(1)理论价值。(研究是对□□相关理论的细化和补充;研究是对□□的具体阐述;研究是对□□理论的充实等。)
(2)实践价值。(研究有利于促进□□的发展;研究有利于带动□□;研究有利于转变□□;研究有利于□□的改变;等)。
2、对课题主要内容的论证
(1)总体原则:脉络清楚,内容充实
(2)要把课题主研方法表述出来。常用的研究方法有:实验法、调查法、比较分析法、行动研究法、文献法、经验总结法、个案分析法等。
(3)实施步骤设计和保障条件的论证
实施步骤通常分第一阶段(准备阶段):收集资料、开题。要把“建立组织、课题小组研究计划,研究目标、组织学习课题组计划,完成课题有关资料的收集、对相关人员的培训及总结、收集已有经验和现行可操作的做法”等,要一一的表述出来。第二阶段(实施阶段):研究实施阶段标志着全面开展课题研究,这阶段要选择合适的实验对象,进行具体调查、进行个案追踪与访谈、理论研讨、指导与培训,推广成功经验等等。在实施阶段里,一定要格外标明时间及研究内容的层次性。第三阶段(总结阶段):课题总结及验收阶段的工作要一一标明,比如“验收课题、总结和评定实验成果,撰写课题研究报告、进而推广科研成果等。
保障条件的论证主要是人员的保证、时间的保证、实验场所的保证和经费的保证。可视情况分别论证。
四、其它要注意的事项
1、课题组成员
为什么对课题组成员这样重视?因为当前的课题研究应当是集体研究,一个人或两三个人,很难研究出精品的。只有大家合作,互相讨论,发挥集体智慧才能出精品。如我们组织几位博士研究符合中国国情的公共管理理论。经过初步合作讨论,都觉的收获很大。一个人单独研究是不行的。曾经碰到过这种情况,论证的非常好,课题组成员仅一两个人被拿掉的。
课题组成员要很好的搭配。
第一,研究实际问题的课题,成员中除理论工作者外,应包括一些实际部门的工作人员,这样便于调查。
第二,研究基础理论的课题,成员中应有这方面造诣较高的教授,还要有从事这领域理论研究的具有博士学位的青年学者。
2、经费预算
一定要合理安排经费,主要用于课题研究。要与研究步骤一致,要体现对重点与难点的重点投入。
第五篇:课题申报2
关于201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
校思想政治工作)申报工作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部属各高等学校: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发〔2004〕16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今年继续设立“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由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负责组织实施。现将申报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课题类别及资助额度
本次项目分为:(1)一类课题,每项资助经费原则上为8万元;(2)二类课题,每项资助经费原则上为2万元;(3)辅导员骨干专项课题,每项资助经费原则上为1万元。一类、二类课题必须严格按照课题指南(详见附件)申报,不得更改课题名称。辅导员骨干专项课题由高校专职辅导员(指在院系一线从事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人员,包括院系党总支副书记、学工组长、团总支书记等)自拟题目申报。
二、申报条件
1.本次项目限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申报;每所高校最多只能参与每类课题的1个项目申报;各类教育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基地(如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可单独申报1项。
2.申请者必须能够实际从事研究工作并真正承担和组织项目的实施;每个申请者限报一个项目,且不能作为课题组成员参与其他项目的申报;课题组成员最多只能同时参加两个项目的申请;所列课题组成员必须征得成员本人同意,否则视为违规申报。
3.有以下情况之一者不得申报本次项目:
(1)在研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含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基地重大项目、后期资助项目、一般项目、专项任务项目)负责人;
(2)所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自2008年(含)以来因各种原因被撤销者;
(3)在研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含重大项目、重点项目、一般项目、青年项目、后期
资助项目、西部项目和单列学科等各类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各类项目负责人(若已结项需附相关证明);
(4)申报201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其他类别项目者。
三、申报办法
本专项以高校为单位集中申报,不受理个人申报。具体申报办法和程序如下:
1.2011本专项采取网上申报方式。
2.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信息网()(以下简称社科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平台·项目申报”系统(以下简称“申报系统”)为本次申报的唯一网络平台。网络申报程序及流程以该系统为准。
3.7月4日开始项目网上申报。申请者可登录社科网申报系统下载《申请评审书》,按申报系统提示说明及《申请评审书》填表要求用计算机填写,并由学校科研管理部门通过申报系统统一上传申请书的电子文档。
4.2010年已开通账号的高校科研管理部门,以2010年的账号、密码登录系统,并及时核对单位信息;未开通账号的高校科研管理部门,请登录申报系统,登记单位信息、设定登录密码,打印“开通账号申请表”并加盖管理部门公章,传真至010-58803011、58809876。待审核通过后,即可登录申报系统进行操作。有关项目申报系统及技术问题请咨询社科网,联系电话:010-62510667,手机:***、***,电子信箱:。
5.网上申报截止日期为7月18 日,申报单位须在此之前对本单位所申报的材料进行在线审核确认,在线打印《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申报一览表》(以下简称《申报一览表》),连同《申请评审书》纸质件各1份加盖公章后,于7月22日前寄至:北京西单教育部北楼407室,思政司思政处(邮编:100816),逾期不予受理。联系人:黄立田,010-66096658,葛元杰,66097663;传真:66092064。
四、其他要求
1.本次项目评审采取匿名方式。为保证评审的公平公正,《申请评审书》B表不得出现申请者学校、个人等有关信息,否则作废。
2.申请者应如实填报材料,确保无知识产权争议。凡弄虚作假者,一经查实即取消三
年申报资格。
3.各申报单位应严格把关,确保填报信息的准确、真实,提高项目申报质量。如违规申报,将予以通报批评。
附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一类、二类课题指南
教育部社会科学司
二〇一一年六月二十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