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谁在左右IBM中国研发方向
谁在左右IBM中国研发方向
多年来,IBM的专利注册数量一直居于各大企业的首位,那么IBM中国呢?3月,IBM在北京成立了全球第一家供应链创新中心;6月,北京IBM中国创新中心建立IBM大中华区云计算中心……IBM在中国的研发力量逐渐浮出水面。其实,作为全球的创新枢纽,IBM中国研究院、中国开发中心、中国系统与技术研发中心、中国系统中心、中国创新中心也都在承担全球的创新任务,中国研发机构的员工竟有一半服务于全球。那么这些研发中心都在研究哪些前沿领域,IBM又是如何确定研发重点的?
近日,在北京上地的IBM研发园区举行的“走进IBM实验室”探索之旅中,IBM大中华区首席执行总裁钱大群、IBM中国研究院院长李实恭以及IBM中国研究院和IBM中国开发中心的专家,与到访的数十位媒体高层和记者分享了IBM对科技和行业发展趋势的洞察。钱大群就表示,IBM研发不仅仅集中于科技前沿和基础性理论的领域,而是结合行业需求和未来趋势,将研发的重心放在了深入行业应用之上。为此,未来的企业形态、新兴技术的发展、未来的行业发展需求,以及国家的发展需求,这四大发展趋势影响着IBM研发部门的创新方向,并给研发部门如何把创新的科技融入到行业的发展中提出了新的课题。
趋势一:未来企业形态
2008 IBM 全球CEO调查是全球有史以来开展的最大规模的CEO调查。IBM发现,未来的企业将具有以下五个特征:渴求变革,全球整合,让创新超出客户的想象,真诚而不仅仅是慷慨,彻底的业务创新。同时,IBM发现,中国的CEO更加关注“让创新超出客户的想象”和“彻底的业务创新”。与全球CEO相比较,中国的CEO更加渴望变革,对未来发展更加充满信心。而这些对创新的渴望和需求,则构成了推动研发的重要动力。
趋势二:新兴技术的发展
IBM研究院主持“全球技术展望”已经超过25年。通过“全球技术展望”,IBM对未来5~10年的技术发展趋势做出了预测,发现信息技术正在发生大量结构性的变化。它们包括:计算系统的再造,因业务需要的云计算,支持大量社群和数据交流的平台,实时和全方位信息处理与分析,随时随地执行业务。这些方向将构成未来信息技术支持并推动产业跳跃式发展的基础。
趋势三:未来行业发展需求
这些并不仅仅是纯技术讨论,而是探讨了新技术是如何应用到市场,如何改变和创建新的行业或企业的。技术的日新月异为通信、交通、医疗、金融、制造和零售等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方向。为此,与公共服务的日益重要相对应,一些行业个性化服务将成为未来发展趋势。而先进的技术又进一步推动了行业需求,这两者的相互作用构成了驱动创新研发的最直接的动力。
趋势四:国家发展的需求
作为一个高速发展的新兴市场和世界上最具发展潜力的经济大国之一,中国正在全球经济中占据日益重要的地位。中国要保持强劲的经济增长势头,将进一步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向服务经济转型;加大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力度;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而IBM的研发部门,也将紧跟国家的重要发展战略和方向。比如,IBM公司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去研究开发各行各业的环保解决方案,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钱大群特别强调,IBM中国研发部门正在为各个行业的发展提供绿色创新,包括优化运输、智能电网、先进的水资源管理、绿色数据中心以及碳排放管理。行业的需求引发了技术的创新发展。
第二篇:IBM(中国)研发集团2011年秋季校园招聘推荐计划
2011 IBM校园招聘推荐计划
IBM(中国)研发集团2011年秋季校园招聘推荐计划
IBM(中国)研发集团2011年秋季校园招聘项目将于9月中旬正式启动!今年的校园招聘项目将为2012年应届毕业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提供350余个职位。欢迎2012年毕业的计算机及其相关专业的学生申请。
针对合作高校的优秀学生,我们为每个学院提供了优秀学生推荐机会,获得推荐的学生不仅将直接获得一面,我们还将邀请在北京、上海、杭州、南京、西安及武汉的学生参加在当地组织的座谈活动,并挑选优秀学生进行现场面试。请各个学院的负责老师在2011年8月31日前将所推荐学生名单发送至liujunq@cn.ibm.com。
推荐标准:
* 2012年应届毕业生(包括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
* 本科生年级排名为前5%,硕士生专业排名为前20%,博士生不限排名 招聘岗位:软硬件研发
工作地点:北京、上海、西安,无锡
如有疑问,请您与IBM大学合作部各个区域负责人取得联系【京津华北地区:邢文娟xingwenj@cn.ibm.com;东北西北地区:赵跃 zhaoyyue@cn.ibm.com;华东华中地区:周恩昌zhouec@cn.ibm.com;华南西南地区:沙严君
shayj@cn.ibm.com】。
IBM大学合作部 2011年8月24日
2011 IBM校园招聘推荐计划
附件:招聘部门简介
IBM 中国研究院简介
IBM 中国研究院1995年9月成立于中国北京,是IBM在全球设立的9大研究机构之一。2008年10月,IBM中国研究院上海分院成立,便于当地合作伙伴更好地了解IBM技术和研究能力以加强合作。多年来IBM中国研究院一直稳步成长,已成为中国最具声望及被广泛认可的研究机构之一。
IBM中国研究院的研究领域横跨多个学科,研究内容涵盖计算机科学、以人为中心的计算、管理科学与运筹学等,目前的重点研究课题包括业务分析与优化、云计算和物联网的技术创新及在商业和社会上的应用,包括智慧的城市、智慧的供应链和智慧的公共设施管理等方面,以科技助力“智慧的地球”的建设。作为领先的行业研究实验室,IBM中国研究院通过与IBM的其他业务部门及政府、大学、客户和商业伙伴的合作,已成功创造了多项技术。2008年IBM 中国研究院被全球供应链管理委员会授予“供应链卓越学术奖”和“全球供应链奖”,以表彰和鼓励IBM中国研究院在该领域的创新和贡献。
展望未来,IBM中国研究院将继续为未来的商业模式提供更多的科技突破和创新,致力于推进商业社会的不断发展与革新。
IBM中国开发中心简介
IBM中国开发中心(IBM China Development Lab,CDL)成立于1999年,隶属IBM软件部,始终如一地为中国客户提供满足本土需要的软件产品、技术和解决方案。作为IBM全球软件资源在中国的窗口,CDL把全球先进技术引入中国,为中国软件产业与世界的交流搭建桥梁。在今日的创新时代,CDL将致力于成为协助中国IT产业创新的推动者,协助客户实现业务创新的技术后盾,以及中国企业业务模式转型的人才培训中心和提供高价值服务的平台。CDL希望通过开放的策略,与业界、合作伙伴和用户共同分享CDL的人才资源、技术资源、研发资源,通过给用户提供更高的价值和对中国IT社区的大力支持,成为协助中国企业、IT厂商和整个行业实现协作创新的最强有力的伙伴。
十多年来,CDL不断吸引全球最优秀的科技和管理人才加入, 并积极致力于同本土合作伙伴共同建设团队。目前CDL在北京,上海,西安,台北和香港分别设址,研发队伍从十年前的一百多位软件工程师增至今天的5000多位。目前CDL已迅速成长为跨国公司在中国最大规模的软件开发中心,跃居IBM全球五大软件开发实验室之一。IBM在中国庞大的资金投入,人性化的管理方式,以及对人才方面的巨大投资,对人力资本的极度重视,使中国开发中心拥有一支经验丰富,训练有素的团队。
自CDL在中国成立之初,就把创新作为根本的追求,在看到实际需求的同时,应用真正的研究、思考等新的先进技术去配合,并把这些创新不断带到客户面前。CDL与全世界同步发展多领域
2011 IBM校园招聘推荐计划
产品。CDL是唯一同时进行IBM所有核心品牌软件开发及行业产品与解决方案开发的实验室,包括中间件产品如WebSpher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Tivoli和Rational, 以及解决方案如Lotus, ECM, Business Analytics等,被视为IBM全球产品的开发重点。成立于香港的云计算实验室和成立于西安的全球分析软件实验室,极大地加强了CDL在云计算以及业务分析技术方面的研发实力。
基于国内市场的快速成长,履行为客户提供随需应变的解决方案的承诺,CDL在近几年分别成立了LBS,全球业务解决中心(GBSC)和技术战略与合作部(BPTSE),主要致力于客户服务,客户培训,技能传授和提供解决方案。CDL还成立了SWG L2 Support部门,针对软件产品提供售后技术支持,并为我们的客户提供高效快速的服务以提高客户满意度。随着软件即服务中心(SaaS)和全球化中心(Globalization)的分别成立, CDL不仅与客户分享最新技术趋势并为客户提供最佳服务.同时,为了提高中国开发实验室在全球的技术领先性,增强对全球市场的影响力,CDL在2006年八月成立了新兴技术学院。新兴技术学院协助建立与全球各大实验室之间的技术交流,成为IBM全球研究和开发实验室之间的桥梁,并将IBM最新的研究成果转化到新产品的研发中去。
为了进一步配合市场的成长,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CDL在最近又建立了十大行业解决方案中心,针对银行,保险,电信,能源与公共事业,卫生保健,制造,物流,零售,交通等行业,开发、提供高价值的行业解决方案,携手客户,共同成长。
CDL在继续贯彻原有产品系列的开发外,更会进一步投入多样产品的开发,面向新的世纪和随需应变的时代,IBM中国开发中心将与中国的广大客户、合作伙伴一起,共同开启随需应变的全新时代,共铸信息产业辉煌明天!
IBM中国系统与科技研发中心简介
IBM中国系统与科技研发中心(IBM China Systems and Technology Laboratory,简称CSTL)是IBM系统与科技事业部(Systems & Technology Group,简称STG)位于中国的唯一研发中心,起始于2004年。经过近几年的迅速发展,目前已经在北京,上海,无锡,台北四地拥有超过1200名员工,CSTL作为IBM在中国的三大研发机构之一,在技术深度和广度上继续保持迅速增长。如今,中国系统与科技研发中心以其突出的人才技术优势、优质的研发测试工作、到位的客户服务以及持续的创新能力赢得了广泛赞誉,不断取得更多更重要的开发任务,也持续吸引着中国高科技人才的加入。
作为IBM 系统与科技事业部在中国的重要战略部署,IBM中国系统与科技研发中心参与到其中许多关键产品的研究与开发。除了在硬件方面的x系列服务器和芯片设计等领域的独立开发之外,在软件方面也覆盖了操作系统层、固件层、跨平台系统管理软件、存储系统管理软件,高性能计算以及集成在操作系统里的IBM五大中间件软件;同时,也参与到IBM的p系列服务器、i系列小型机、z系列大型机、刀片系列服务器以及各种磁盘磁带存储阵列、光纤网络存储产品的开发与测试。其中除x系列服务器的开发主要在台湾外,所有其他开发如系统软件和芯片设计则主要
2011 IBM校园招聘推荐计划
集中在上海和北京。为了向大中华区及亚太地区客户提供及时、高质量的服务,我们还建立了产品现场支持与基于研发中心的产品服务部门。
如今,充满活力的IBM中国系统与科技研发中心凭借其出色的开发团队和高质量的项目成果,在公司内部收获了众多美誉的同时,我们的产品和服务更在中国市场上深深影响了金 融、保险、政府、电信、企业、公共事业等众多领域。
第三篇:研发领域和研究方向
附件5:
20所重点高等学校优势研发领域和研究方
向
一.中国科技大学
1、电子信息
教育大数据挖掘技术及应用,基于内存计算的高性能大数据处理系统,基于微纳加工的新型光电子技术研究与应用。
2、资源与环境
面向巢湖和淮河流域的新一代城市污水处理技术,酸碱废液处理及回用技术研发,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
3、人口与健康
现代医学技术,慢性疾病机制研究,安徽地道药材的标准化与国际化,化学生物学与新药创制。
二.合肥工业大学
1、材料与机械
智能制造技术,新能源汽车及汽车关键零部件,节能环保技术与装备, 高性能金属材料, 新型能源材料与器件, 材料先进成形技术。
2、电气与电子信息
可再生能源分布式发电与储能新型电力电子逆变控制关键技术,信息家电核心芯片及IP核培育,基于物联网的工业设备、环境与能源安全监控系统,工业现场安全监测技术与系统,包含光伏与电动汽车与飞轮储能的多微电网的主动配网能量管理技术及其软件开发,智能建筑电气安装技术与监控产品,面向高密度计算的异构多核系统,视联网公共安全监控示范系统,新能源汽车用高电压电机及其控制。
3、医学工程与食品加工
医疗仪器与设备,功能性医用材料,中药材及食品品质无损检测与精确分级,大宗农产品资源增值加工技术,特色农林产品现代加工技术,农产品安全与质量控制。
三.安徽大学
1、新能源与新材料
新型生物材料,新能源应用技术,环境友好(绿色)材料,敏感材料与器件集成。
2、信息技术
视觉信息技术,传感与物联网技术,智能与嵌入式技术,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
3、资源环境与生物技术
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矿山环境修复与湿地生态安全,新型生物催化剂研制与生物活性物质制备,资源与环境的数字化管理。
四.安徽师范大学
1、新材料
新能源汽车电极材料开发,光伏材料制备,环境材料开发,半导体照明材料开发。
2、工业物联网关键技术及其应用
汽车电子和工业生产设备联网,嵌入式工业服务器平台及其智能化控制,扰动抑制控制技术,工业安全生产管理技术,光纤传感智能电网技术,光纤传感智能工业安防技术,汽车智能物联网技术,基于物联网的配电柜健康评估系统,基于物联网的电力设备运行状态在线监控关键技术研究,基于物联网的社区健康服务站。
3、生态保护与新型农业生产技术
皖江沿岸工矿区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与治理示范,退化水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生态环境遥感监测与评价,环保装备的研制与治理示范,珍稀动植物的人工繁育和利用,特色水产新品种选育和综合加工利用,特色经济作物的苗种繁育与加工,土壤环境改良及食品安全
五.安徽农业大学
1、农林作物优质高效安全生产与加工关键技术 农林作物良种选育关键技术,农林作物高效安全生产关键技术与装备,农林产品加工关键技术与装备。
2、畜禽水产健康养殖与产品加工利用关键技术 畜禽水产良种选育关键技术,畜禽水产健康养殖与疫病防控关键技术,畜禽水产品加工关键技术与装备。
3、新农村建设与农村区域发展关键技术
村镇建设关键技术与设施装备,农村与农业信息化技术及产品,农村农业环境与防灾减灾关键技术。
六.安徽医科大学
1、心血管系统疾病的临床研究
重大心血管疾病预防与流行病学研究,重大心血管疾病诊断与治疗的新技术和新方法。
2、肿瘤相关疾病的临床研究
肿瘤临床诊断的新技术和新方法,肿瘤治疗的新技术和新方法。
3、运动损伤与康复的临床研究
骨关节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运动损伤及其康复。七.安徽工业大学
1、冶金与材料
冶金新工艺、新流程优化与开发,高品质特殊用钢开发与关键技术,先进轻金属材料开发与关键制备技术,新型能源材料的开发与应用,石膏复合胶凝材料和储能材料的研究与开发,有色冶金新工艺与新产品开发。
2、能源与环境
劣质矿产资源及矿、冶二次资源大宗高效循环利用,节能技术,环境污染检测与治理技术,能源转换、储存利用关键技术环境友好高分子材料开发。
3、机械与自动化
生产全流程运行控制及综合自动化系统,设备监测诊断与控制,制造业信息化,机器人及装备自动化生产线,液压与振动控制技术,特种制造。
八.安徽理工大学
1、智能制造
机器人及装备生产线,制造业信息化。
2、生态保护与矿产资源综合利用
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示范,煤炭资源安全开采,矿产资源综合勘查与资源综合利用。
3、煤化工 煤气化技术及装备 九.安徽财经大学
1、现代服务业产品创新及应用
金融产品创新与应用,电子商务技术改进与模式创新,经济管理领域其他技术创新。
2、农作物加工检验
棉花加工技术,棉花检验技术。十.淮北师范大学
1、节能环保功能材料开发及应用
磁电功能材料的先进制备技术及开发应用,环境、能源应用纳米材料结构设计的关键技术与器件组装,高性能异种金属过渡联接体的关键成型工艺与应用。
2、采煤塌陷区生物资源利用与生态修复 采煤塌陷区生物资源利用与生态修复。十一.安徽工程大学
1、高端装备制造
电能质量治理技术,智能配电网测控装备,工业机器人能耗评价机制,机器人作业工具谱系的建立,再制造表面工程技术。
2、新型功能材料与应用技术
新型催化材料与应用,复合材料与应用技术,新能源材料与技术,功能性纤维材料,阻燃、耐热纺织复合材料。
十二.安徽中医药大学
1、中医学
新安医学特色理论及其治法的研究,新安医学防治常见病、疑难病症的临床研究。
2、针灸学
安徽特色针灸在养生保健中的应用研究,针灸防治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研究。
3、中西医结合
中西医结合防治重大疑难疾病的临床研究,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法在临床中的应用。
十三.安徽建筑大学
1、新型建筑技术及城镇化
徽派建筑保护及城镇化,地下工程与安全,先进建筑材料。
2、绿色建筑与环境保护
建筑节能技术,建筑健康安全监测与灾害防治,生态环境监测方法与治理技术研究。
十四.蚌埠医学院
1、重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肿瘤综合诊疗领域,组织器官创伤与修复重建,急危重症病与感染疾病,心脑血管疾病。
2、数字医学与计算机医疗诊断技术
数字人脑的构建和应用,人体重要器官数字化建模及在精确诊疗中的应用,基于3D打印技术的组织器官构建及个性化精准移植,计算机辅助微创外科技术。
十五.皖南医学院
1、重大疾病规范化诊治临床研究
脊柱退行性疾病的规范化诊治,消化系统肿瘤诊治的临床研究,心血管系统重大疾病诊疗和管理对策研究,泌尿系统疾病的规范化诊治研究,疾病诊断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2、合理用药定量评价临床应用研究
药物有效性及安全性量化评价技术的临床应用研究,药物代谢酶相关基因分型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的研究,血药浓度超微量定量技术的临床应用研究,临床PK-PD结合模型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的研究,临床药师绩效管理量化评价研究。
十六.阜阳师范学院
1、农村信息化
农村信息服务资源整合,农村信息服务平台集成应用,农村信息服务自助终端设备研制及推广,农产品与农资电子商务平台集成与应用,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与示范。
2、生态保护与矿产资源综合利用 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示范。十七.安庆师范学院
1、石油化工
石油化工新材料与新技术,节能环保新材料,功能精细化学品,石油化工污染治理新技术。
2、机械电子
制造业智能化与信息化,电子信息,核心技术研发及系统集成与重大示范应用,高端环保装备。
十八.安徽科技学院
1、农作物生产
农作物育种技术研究与应用,农作物高产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农作物深加工及废弃物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基于物联网的农作物智能生产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
2、畜禽健康养殖
畜禽标准化生产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畜产品质量控制技术研究与应用,畜禽废弃物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畜禽疫病防控技术研究与利用。
十九.合肥师范学院
1、新型太阳能电池研究
多元化合物薄膜太阳能电池,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无机窄带量子点敏化太阳能电池。
2、微波信号及数字信号处理研究
材料及芯片制造,车辆盲点微波监测系统,图像处理平台及特色应用。
二十.合肥学院
1、生物与环境
生态环境应用研究,传统及现代食品制造,农林生物质转化及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功能食品与生物医药研究。
2、化学工程与技术
反应与分离技术,精细化学品与技术,新型功能材料合成技术及应用,催化新技术及应用。
第四篇:谁在掌控中国金融系统(完整版)
谁在掌控中国金融系统?(完整版)
金融机构是金融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指从事金融服务业有关的金融中介机构,为金融体系的一部分[1],同时还有金融体系的底层服务机构与监管机构,以此共同组成金融体系。虽然中国存在着庞大的非正规金融系统,但他们大多依附于正规金融系统,其地位与角色严重受制于监管政策,因此本文着重讨论正规金融系统的控制权。
1、概览金融机构
根据央行规范[2],中国金融机构包括如下:
一、货币当局:
1、中国人民银行;
2、国家外汇管理局。
二、监管当局:
1、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2、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3、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三、银行业存款类金融机构:
1、银行;
2、城市信用合作社(含联社);
3、农村信用合作社(含联社);
4、农村资金互助社;
5、财务公司。
四、银行业非存款类金融机构:
1、信托公司;
2、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3、金融租赁公司;
4、汽车金融公司;
5、贷款公司;
6、货币经纪公司。
五、证券业金融机构:
1、证券公司;
2、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
3、期货公司;
4、投资咨询公司。
六、保险业金融机构:
1、财产保险公司;
2、人身保险公司;
3、再保险公司;
4、保险资产管理公司;
5、保险经纪公司;
6、保险代理公司;
7、保险公估公司;
8、企业年金。
七、交易及结算类金融机构:
1、交易所;
2、登记结算类机构。
八、金融控股公司:
1、中央金融控股公司;
2、其他金融控股公司。
九、新兴金融企业:
1、小额贷款公司;
2、第三方理财公司;
3、综合理财服务公司。
结合这一规范,根据机构监管条线,中国的金融体系的组成包括如下机构:
鉴于中国目前机构监管的特征,各金融机构的准入、业务审批等均受限于其监管上级,由具体的司、局、部(委下面的部)进行管理。
2、概览金融市场
中国存量金融资产,主要是银行为主,占有绝对的优势,近十年以来虽然有下降的超势,但仍然高达90%。这显示着中国仍然是以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系。
中国直接融资市场以债券和股票为主,近年信托业发展迅速,管理资产总量已经接近股市或债市的50%。近年股市低迷,而债市暴发,债市存量市值已经超过股市。
虽然银行资产总额依然占全社会金融系统资产的绝大部分,但金融脱媒的现象也越来越明显,信托、银行理财等直接融资规模越来越大。
注:社会融资规模为央行在2012年新推出的指标,主要是当月、年新增的融资量。
3、重要的金融机构
A)主要银行,按总资产计算,前十家分别为:工行、建行、农行、中行、国开行、交行、招商、浦发、兴业。资产,占行业比
利润,占行业比前十家
92万亿,61%
12459亿,71.4%前四家
63万亿,41%
8080亿,46.3%
第五篇:谁在“折腾”中国的大学
谁在“折腾”中国的大学
作者:章开沅(华中师范大学原校长)
21世纪以来,中国高等教育“跨越”发展之声不绝于耳,且见诸声势浩大的行动。成绩似乎令主事者陶醉,经常挂在口上的主流话语是:“2007年,我国高等教育在校生总规模超过2700万人,居世界第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3%,成为名副其实的高等教育大国。”但这些耀眼数字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所谓“跨越”发展带给教育的是祸是福?人们的认识并不一致,甚至存在深刻分歧。
高教何以在错误道路上走得这么久这么远
2009年初,政府发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并公开征求意见,随即引发一场全国范围的讨论,网络上的各种争议更为火热。3月2日武汉大学前校长刘道玉提出《彻底整顿高等教育十意见书》,建议:
一、废除自学考试制度;
二、取消不合格的在职研究生学位;
三、砍掉一半大学的博士授予资格;
四、大学必须与所谓“独立学院”脱离关系;
五、让成人教育回归职业教育;
六、停止大学办分校;
七、整顿大学的科技开发园和研究院;
八、实行教授定编制;
九、砍掉2/3的大学出版社和学报;
十、整顿“大少爷作风”,严查大学财务支出。据《长江商报》“高教十症”调查结果(3月12日公布),近两千网友投票,除第一、九两条外,其余8条意见均获“7成以上的网友力挺”。
当然,高教之病并非仅限这10条,而这10条也不一定都是最为严重之症,但这毕竟是一位资深大学校长率先响应政府号召,全面系统地坦陈自己的批评与建议,理应给予应有的尊重与理解。
我与刘道玉教授相识已久,而且都是在1980年代出任武汉地区中央直属高校的校长。他虽然比我年轻,但在高校行政管理方面却比我出道早得多,而且还曾在教育部主持过重要工作。我非常敬重他对教育事业的革新精神与执着追求,对他此次提出的批评建议更深有同感。应该说,刘道玉是1980年代那批大学校长的杰出代表之一,他的意见包含着众多师生积压已久的共同心声。但我不想重复列举或补述当今高等教育的各种弊端,而宁可探索我国高教何以在错误的道路上走得这么久、这么远,危害又这么深!
记忆所及,1980年代的高教基本上是正常发展的,尽管体制、教学、科研等方面的革新步履艰难。1990年代以后,“教育产业化”作为决策开始推行,主要驱动力来自比教育部更为强势的国家计划委员会。我至今还记得若干权威人士在报刊和电视上发表的那些梦呓或狂想,仿佛高教一经形成规模宏大的支柱产业,就可以财源滚滚,带动国民经济的发展。没有经过任何民主咨询,决策究竟有多少科学性也不得而知——1999年就从上而下仓猝地敞开“扩招”的大门,加上此前也是从上而下促成的高校大合并,一味追求扩展办学规模的狂热浪潮开始形成了。
中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诚然需要加速高等教育的发展,国民素质的普遍提升,也需要高等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型;但无论从哪方面说,都不能牺牲整体质量,否则教育即令转化成庞大的产业,也只能视之为高成本、低效益而虚有其表的泡沫经济。很不幸,有关部委一意孤行,并且以“跨越”一语要求高等教育勉力推行21世纪新一轮“大跃进”,大学遂成为重灾区。
紧接着又是在“跨越”号召下出现弥漫全国的“升级”狂热。中专升为大专,大专升为学院,学院升为大学,其实好多学校根本不具备升级条件。许多正规大学也不安于现有定位,甚至连“教学型与研究型”这样的双重身份都不满足,一定要往“研究型综合大学”蹿升;而已经具有“研究型综合大学”特殊身份的所谓“985”大学,又纷纷向“世界一流”狂奔——真可以说得上如痴如醉,举国癫狂。
大学的各系也不安于现有定位,纷纷争先把握这千载难逢的“升级”良机,于是好多系上升为学院,个别系还分身为几个学院。有些研究所也不甘落后,自行提升为牌号甚大的研究院。某些“特大”大学由于下属学院太多,校领导管不过来,又在校、院之间设立学部,俨然泱泱大国气派。相形之下,原有许多系、所的地位则江河日下,往往自嘲为“无非教研室”。与过往相比,现在的大学管理机构名目繁多,层次重叠,越来越像庞大而又复杂的官僚机构,与原先标榜的“精简、效率、效益”革新目标背道而驰。
大学现在确实很忙,因为学校越办越大,学生越来越多,教师的教学负担也越来越重。特别是年轻教师,为了从助教升为讲师,讲师升为副教授,每年还要达到发表若干论着的所谓“刚性指标”。校、院、所各级领导更忙,因为“扩招”也好“升级”也好,并无足够的财政拨款,还得“自筹”财源弥补经费不足,于是便想方设法“创收”,乃至变相推销形形色色的“学历”,当然更少不了“跑部前进”,争招生数额,争项目经费,争科研课题,争学位授予点等等。而教育部及其下属各司局又巧立名目,精心设计繁琐的申报、评审、验收等手续,其中仅本科教学评估一项,就把全国高校折腾得人仰马翻„„
试问,在这样劳民伤财的纷纷扰扰之中,大学领导又有多少余闲精力用于改善管理,以期实实在在地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呢?高校素质的整体下降已成为有目共睹的事实,而更为严重的是急功近利、弄虚作假造成的诚信流失。我们现在还有大学精神吗?今后大学精神的重建恐怕不是一两代人的真诚努力所能完成。高教的积弊不仅年深日久而且盘根错节,彻底整顿谈何容易。
从深层根源来剖析,主要问题仍在于主管教育者对教育本身缺乏正确的认知。教育的对象是人而不是物,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需要良性的互动,而不是单向的“灌输”、“塑造”。教育的起点与归宿都是爱,都是人性的完善与提升。所谓“以生为本”,就是以人性为本。现今教育当局主事者把各项重大措施都名之为“工程”,实际上是忘记了人性不同于物性,学校不是工厂,教育更不同于制造业的生产流程。说到底,教育是细致的教化而不是简单的制作。
大学没有自我完善的空间,校长没有自我完善的胆识 把教师比喻为“灵魂工程师”未必完全确切,但教育的根本毕竟是人格的养成,这已经是人所共知的常识。积60年高教工作的亲身体验,我总觉得教育应该是慢工细活,教师更像精心培育花木的园丁,必须按照植物的生长规律与季节的环境变化,循序渐进地从事本职工作,而最忌急于求成和揠苗助长。与其主观武断地通过行政命令推行一个紧接一个折腾大学师生的所谓“创新”或“跨越”,倒不如让大学保持相对安宁的校园,也许顺乎自然的“萧规曹随”比什么“开辟新纪元”之类豪言壮举更有利于高教的发展。从历史上看,无论古今中外,成功的教育改革往往表现为渐进式的积累及作为其结果的“水到渠成”。
“文革”以前,多次急风骤雨式的群众运动,不仅未能实现“教育革命”的预期目标,反而严重损害教育本身,特别是挫伤了众多师生员工的积极性。这个教训极为沉痛,但似乎早已为现今教育当局所忘却,并正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新的形式重蹈覆辙。现在虽然不再有人公开侈言政治挂帅的群众运动,但是动辄以政府行为推行全国一盘棋的举措,依然忽视教育的连续性与相对稳定性。朝令夕改,而且政出多门,让许多大学无所适从。以前“教育革命”主要靠政治威权,现在却主要是靠“利益驱动”,以形形色色的各类“工程”与相应的“课题”、“项目”经费促成“跨越”导向。同时,又拟订各种繁琐而脱离实际的指标体系与评审程序,迫使大学顺从就范。如果说过去的大学是屈从于政治压力,现今的大学则是倾倒于金钱的魔力。政界“跑官”,大学“跑点”,而且都一同“跑步(部)前(钱)进”,这已经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潜规则”。
大学的堕落已经令人难以容忍,但教育当局仍然沉醉于少数追随者的歌功颂德,至今未能深切反省,因此在错误道路上愈走愈远。最近,为浙江大学所谓院士课题组“抄袭舞弊”事件,教育部也曾严辞痛陈要下“猛药”,但“猛药”似乎只是针对大学,学术道德教育主要针对学生,真是匪夷所思!我认为,追根求源,如果现行教育体制依然原封不动,中国教育改革也只能停留于修修补补,根本难以革除错综复杂的各种积弊,因为大学根本没有自我完善的空间——而恕我直言,许多大学校长也没有自我完善的胆识,甚至没有自我完善的内在醒悟。因为其中有些人已经习惯于唯命是从,随波逐流,把学校作为个人晋升之阶,千方百计在“跨越”与“创一流”的虚热中显耀自己的政绩。种种事实表明,在目前教育部这样强势集权的管理体制下,大学很难在教育改革中有根本的转变。
教育改革,千头万绪。我认为,当务之急是两个回归:一是回归大学主体,一是回归教育本性。而关键首先是体制改革,让大学独立自主地按照教育自身规律来办好教育。
我深信,大学应该把握自己的命运,大学必须自我完善,也能够自我完善,大学的希望在于大学自身!